汉武帝的故事读后感(共10篇)
情商低,好运也无法长久 - 王秃屠跫
栗姬无疑曾经是个好运的女人,年轻貌美的时候就交给汉景帝,深得宠爱,又在薄皇后无子无宠的情况下,生下的黄长子被立为太子。看起来她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她的心里也一定是这样想的,再加上她单纯,幼稚,没有什么心机和政治头脑,于是为了吃醋而对常给老公进献美女的长公主冷漠,为了吃醋在皇帝病重托付的时候出言不逊。
运气好的人最容易犯的错就是,以为自己会一直幸运,因为自己的幸运不会被别人抢走。而运气不好的人往往从更卑微的处境起步,但是更懂得筹划与经营;运气不好的人也更懂得舍弃可以不计较的,专注努力抓住最关键的。王途褪呛芑峋营,她是在生下一个孩子之后离婚改嫁,嫁给了汉景帝,生活的阅历一定已经给了她超过栗姬的成熟和智慧,有着一种与单薄的年轻貌美不同的成熟魅力。王美人的孩子是汉景帝的第10个儿子,但是她步步为营最后让自己的儿子成了太子,并且汉景帝晚年能够为了让她的儿子做一个平安太子而花费那么多心思。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儿子pk赢比他年长的9个皇子,又要防止新得到皇帝宠爱的美女和皇子不会取代他们母子。
能笑到最后的人也必须是个不与命运里改变不了的部分做无谓斗争,懂得抓住重点去改变你自己能够改变的方面的人。栗姬纠结得是和皇上之间的所谓专一的,山盟海誓,海枯石烂的爱情,她用无用的怨恨去与改变不了的命运做无畏的斗争,怨恨咒骂汉景帝,长公主,汉景帝宠爱的其他美人,汉景帝的儿子们。与栗姬犯了同样错误的就是同样结局悲惨的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而 王褪歉看得清自己的处境,她不纠结于争风吃醋,步步为营地争取能够支持自己的人,把处境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薄太后和吕太后都曾经面对被丈夫冷落的艰难处境,但是她们都懂得适时忍耐,适当谋划自己的人生。
蒙曼对武则天的一句评价就是,“一般人是有好机会也不一定能抓得住;能人是有机会就能抓得住;而强人是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的人”。
无声胜有声,无招胜有招- 汉文帝和汉景帝
他要面对的是后宫里机关算尽的几代人,包括窦太后,他的姐姐长公主,他宠爱的美人们,他的儿子们;还有前朝有着各自价值观和打算的大臣们。 他默默地看着后宫,朝臣等一切的明争暗斗,默默地按照自己的打算随机应变地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所有的这些人都成为他手里这盘大棋局的棋子,可见他是个 深谙权术的人 。
不是每件事你都要各自折腾,四处亲历亲为的,你要学会用脑子,合理规划和利用资源。 懂得如何经营,比使蛮力要重要的多。不是你越辛苦,做的越多,就能得到的越多,离你的目标就越近。选择,方向,或者叫策略比你的努力要重要的多。
汉景帝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只做不说,他按照自己的谋划去做事,但是不会轻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他可以忍耐很久,但是一旦动手就很果断。比如他在离刘荣为太子的时候没有立他的母亲栗姬为王后,就说明他是看出了这个女人并不配得上做这个位置,他只是不反映,默默观察。而在他病重托付的时候栗姬出言不逊的时候,他的忍耐到了爆发的点,废了刘荣的太子之位,把栗姬打入冷宫,并且杀了栗姬背后的外戚势力。还有对废太子刘荣,他没有亲自动手,而是用了天下闻名的酷吏来处理废太子的事情,逼死了刘荣,清楚了太子刘彻等级道路上的障碍。
琢磨做事与琢磨做人- 公孙弘,周亚夫,李广周亚夫属于只琢磨事,不琢磨人的人,就是说他只专注于解决具体的问题,但是不善于洞察人心,说白了就是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所以在他屡次立功的过程中,也得罪了包括窦太后,汉景帝等等的很多关键人物。虽然他有功,有能力,但是在汉景帝的心目中,周亚夫是他难以驾驭的人,恃才傲物,并不认为当权者给予的机会是他建功立业的基石,并不对当权者心服口服,没有谦卑之心,没有顺应当权者之心 。对于难以驾驭的人,有战争的时候他能够解决问题,但是在不需要他立功的时候他的难以驾驭可能给当权者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在晚年汉景帝的心目中,周亚夫是不能辅佐新太子登基的人,是必须清除掉的障碍。
而大器晚成的公孙弘是个既会做事,也会做人的人,虽然他的道德品质受到诟病,但是他依然能够善终。公孙弘也属于那种在不幸运中度过了漫长岁月而历练出看人看事的本领。 公孙弘是个形象气质很好的帅哥, 但是出生贫寒,年轻的时候做监狱里的一个小办事员,后来犯了事这个工作也丢了。后来只能放猪为生。于是不甘心的他在40 岁的时候开始走读书做官的道路。他后来两次被举荐做官,是因为他对后母很孝顺,也并不是因为他的才华横溢或者任何专业素养。
第一次被举荐的时候,他已经60岁了,但是因为一篇报告而得罪了汉武帝, 于是主动辞官,这次难得的机会他并没有抓住;第二次被举荐的时候,写的文章被判为最后一名,不过汉武帝很赏识他的文章,点为第一名,这一次他已经70岁了。最后以80岁的高龄在丞相的位置上寿终正寝。 公孙弘死后家无余财,他的钱财都用来接济老朋友和养门客。
公孙弘的处事之道:(1)外儒内法:他看出了汉武帝的推崇儒术只是政治需要,汉武帝是个热爱权利,控制的人。所以他的做法正得皇上没有说出来的心里的真实想法,恰如其分地投其所好。 (2)善于察言观色:不会把自己的方法强加给汉武帝,而是列出好几个方案给皇上, 通过试探发现汉武帝比较欣赏那一个方案, 防止自己的意见和皇帝相左。别的大臣在汉武帝面前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时候,他默默地在一旁察言观色,如果汉武帝同意的他就表示支持,对汉武帝不同意的他就也不支持。
从小,爸妈教育我们“好人有好报“,长大一点之后我们开始发现”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再经历一些事情之后就明白了”好人没好报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就是所谓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怜之处“。
非常着名的那句“李广难封”的李广属于那种专业技术强,但是有点恃才傲物,恃才而爱冒险,性格耿直,并且在与当权者的相处中并不谨慎的人。
有的人是只琢磨做事,不琢磨做人;有的人是只琢磨做人,不琢磨做事;而更厉害,能走得更远的人是既琢磨做事,又琢磨做人的人。这样的人通常知道进退,知道屈伸,知道应对。能够成熟,理智地应对遇到的人和事。悉心思考,不诚惶诚恐,不患得患失,不过激反应。
被动谦卑和主动谦卑- 卫子夫和卫青
卫子夫和卫青姐弟经历了从最卑微的歌女和家奴到权倾朝野的皇后和大将,后来卫青还娶了他从前的主人-平阳公主。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能够在拜托了卑微的地位之后,还能保持谦卑的态度,谨言慎行地躲过了很多年。卫子夫没有像栗姬那样因为得宠和儿子被立为太子而任性猖狂,吃醋争宠,出言不逊;卫青也从来没有因为立下大功,姐姐是皇后或者自己是驸马而张扬跋扈。
在卫子夫刚得宠怀有皇子的时候,当时的皇后陈阿娇的母亲长公主陷害卫青,差点让卫青丧命,不过在他脱险之后,终生都没有再提起过这件事,也没有因此而报复任何人。历史上也没有记载过卫子夫或者卫青在得势后报复任何人。在汉武帝不仅给他封侯,还给他的3个孩子封侯的时候,他坚决拒绝,反而为他手下的将领争取皇帝的奖赏。
在他屡屡立下赫赫战功,显露出色的军事才能的时候,此时他已经是大汉倚重的重臣,并且他也是皇后和太子背后的外戚,这时候汉武帝对他的态度就比较微妙了,防备之心渐长。于是汉武帝开始提拔年轻,才华横溢的将才霍去病来压制卫青,卫青不得不面对事业每况愈下的处境,但是他也没有任何怨言或者过激的举动,而是宠辱不惊,默默地承受皇帝对他的恩宠或者不公。他迎娶了平阳公主以后,也没有小人得志的无耻嘴脸,而是和公主相处得很融洽,最后寿终正寝,与公主合葬在一起。
汉武帝非常喜欢方士,并让这些人去寻找长生不老的神仙药。东方朔对方术之士特别反感,但在他们受宠时又本便直接向皇帝进谏,于是,他就用另一种方式向汉武帝进言说:“陛下让人找的都是地上产的药,这些药是不能使人长生不老的,只有天上的药才能使人长生不老。”
汉武帝问:“谁能上天呢?你能上天取来药吗?若能取来,我重赏你。”东方朔说:“我可以上天取药。”汉武帝知道东方朔是在说假话,就一再追问,并让东方朔立即上天取药。
东方朔马上告辞,走出殿堂大门后又很快返回来说:“我现在一人上天,好象是在跟您说假话,希望陛下能派一人与我同行,以证实我的`真假。”汉武帝于是就派遣一名方士与东方朔同行。并约定三十天后返回。东方朔出了朝庭大门后,每天都到各王侯家轮流饮酒,期限快到了,他还没有上天的意思,随行的方士不断地催促他。东方朔说:“神仙鬼怪的事很难预言,不久就会有神仙来接我了。”
———人物传记《汉武帝》读后感
一、人物简介
汉武帝刘彻(前157年—前87年),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汉武帝于景帝后三年(前141年)正月即帝位,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去世,在位五十四年零一个月(①《汉武帝传》前言)。在位期间,他实行了许多新的措施,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法术刑名;颁行“推恩令”,削割据势力;官营盐铁贸易,平抑物价;治理黄河,兴修水利,移民屯边,行“代田法”;派张骞等出使西域,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大破匈奴,设郡县于云南、贵州等,西汉王朝出现了空前未有的繁荣景象。
二、人物评价
汉武帝继位之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相当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时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在政治方面,首先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再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在经济方面,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
1商大贾;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后世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开发,他确立了察举制度,是中国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很大。
就其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汉武帝有过人的智商。在他最迷信的时候,好几个巫师惯常欺骗普通人的伎俩被汉武帝轻易揭穿。卫青贿赂王美人汉武帝就知道是受人指使。要是知道反对汉武帝对匈奴进行战争的博士狄山是怎么死的,你就不得不佩服汉武帝出神入化的聪明。
(二)汉武帝有高明的用人策略。任用的能臣名将极多,许多人的名字都记载进了史书。卫青出身穷苦,首次出征就显示了将帅之才,被汉武帝提拔,以后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统帅。卫青谦逊仁厚,即使权倾天下,也是下不忌,上不疑。李广是最为后世文人尊崇的一代名将,身经百战,立功沙场。但是始终没有封侯是当时实行的制度决定的,李广年轻时已经深受汉文帝赏识却也不能得到重用。汉武帝并非不清楚李广的才能,他认为李广运气不好的预言一再得到证实。(②《汉武帝传》第五章政治体制改革)
(三)汉武帝有宽阔的胸襟。汲黯是汉武帝时期的丞相,汉武帝很尊重他,却不大采用他的建议。著名的“内多欲而外示仁义”就是出
2自他,历史上还有那个当朝皇帝可以容易自己的大臣这样评价自己?司马迁在歌颂汉武帝文才武略的同时也讽刺了汉武帝好大喜功、好战、迷信等一系列缺点,被后来的王允说成“谤书”的《史记》却是当时的汉武帝政府支持下写成的。影响深远的思想运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是通过官方主导以非强制手段实现,没有因为立场相对而杀害不同政见者。
(四)汉武帝有高深的政治智慧和非凡的战略眼光。对匈奴的历次战争都是由汉武帝与大臣及将领共同研究决策,制定作战策略,汉朝军事上的成功体现了汉武帝杰出的军事战略才能。(③《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第13讲汉匈交兵)采用了汲黯的“推恩令”削平诸侯,以和平的方式巩固了政权。他在晚年认识到自己所犯的过错颁布了罪己诏,向天下公开认错,并更正自己的过失。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后宫干政,在扶植储君即位之前,冷酷的剥夺了其生母的生命,并将国家大权托付给了可靠的大臣。汉武帝的伟大业绩不止在开疆拓土上,还在文教、科学、民生方面有很大贡献。汉武帝重视农业生产与水利灌溉,他说:“农,天下之本也。泉流灌浸,所以育五谷也”,“通沟渎。畜陂泽,所以备旱也”。在他统治期间,生成了用事者争言水利的局面,一批大型的水利工程先后筑成,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兴建不可胜数,出现了我国水利史上罕见的盛况。他还任用比较熟悉农业生产的赵过为搜粟都尉,推广耦犁和耧车,在西北部分干旱地区施行较先进的“代田法”。又令全国郡守派遣所属县令、三老、力田、乡里老农,到京师学习新田器及耕种养苗法(④《汉武帝传》第三章)。
3这一系列措施,对于当时农业生产和水利工程技术、农业科学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汉武帝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他实际上是外儒内法,同时也不象真的法家那样禁铟言论。在他治下,言论还是有相当自由的,司马迁就有崇道的味道,惟南王刘安还能召集宾客写成各家思想毕集的《淮南子》。真正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那一套推上唯一至尊地位的是汉元帝。
三、人物启示
(一)凡欲成大事者必先立大志。汉武帝曾经对十岁的太子刘据说:“朕十岁的时候,已经立志要消灭匈奴了。”汉武帝从小就立下了要有一番大作为,消灭匈奴,开疆拓土的志向,为他继位后进行改革,进行征战提供了无穷的动力。剧中的霍去病将军,也是从小立志消灭匈奴,并说一天不灭匈奴一天不娶的誓言,这是何等的豪迈,何等的自信!霍去病将军在这种志向的鼓舞之下,17岁从军,20岁就做了骠骑将军,驰骋沙场,为国家建立了丰功伟绩。我等正处此年纪,又有何资本与之比高,又有何理由不立志做大事呢?
(二)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关键时刻要忍。一个人要成功,达到中心地位,资源很重要,机会很重要。能否达到目的,要看自己能不能审时度势的抓住机会,能不能板凳坐他三年冷静下来等待机会。资源的积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才能抓住机会的七寸。剧中先有汉景帝“攘外必先安内”的气度,忍住匈奴入侵的耻辱,进行削藩;后有汉武帝刚刚继位,年轻气盛,急于改革,但是遭到了祖母窦太后代
4表的权贵外戚势力的压制,改革受挫;汉武帝小心谨慎,终于在太后死后一举废黜了骄横的贵戚,毅然更改了祖宗崇信的黄老之道、无为而治的原则(⑤《汉武帝传》第五章政治体制改革)。此外,此剧还讲述了汉武帝用了几年的时间筹集攻打大漠以北的匈奴的事件,也都说明了为成大事,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等待时机的成熟。
(三)做人要有必要的气节。漠漠北方,莹莹湖边,苏武一人牧守着羊群,岁月将苏武从青年送入老人老年,归家时老母已经去世,妻子已经改嫁。而面对匈奴的诱降,苏武却不为之所动,为的是那根已经残损不堪的竹杖——代表国家权力的节杖。而今放眼泱泱大国,又有几人能够不为眼前所动,损害他人或者国家利益的呢?
(四)领导者要具有容人之量。这恐怕是最让我们观众难忘的地方。一位征战四方,无所顾忌,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却能够静下心来反思自己,不仅如此,还颁诏诏告天下,不论他的一生所作所为大家如何褒贬,或对或错,然作为一个在位54年的大皇帝单凭如此彻底悔过的勇气,立即补过的诚意汉武帝即堪与圣尧试比高,试问普天之下,古今中外,又有何人可做到这点?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往往是一错再错,死要面子活受罪罢了。而本剧的另一情节,即司马迁的《太史公书》得以流传,亦表现出了汉武帝难得的容人之量。参考书籍:
1、《汉武帝新传》作者:杨生民
2、《汉武帝新传》作者:何新
但是我今天想谈的并不是关于这部电视剧的,而是关于人们对历史人物(针对于皇帝)评价的问题,很多人都说汉武帝并不是一个让民安居乐业的皇帝,而是一个战争贩子在位期间连年征伐搞得民不聊生,但是话又说回来,在那个时代下,匈奴时不时的扰境对汉朝国内进行大肆的烧杀抢掠,然后再让汉廷给钱给粮给女人,国家在对外的妥协中作出的让步必然会把收回损失的担子加到对底层百姓身上,虽然“文景之治”使得汉朝国力回升了,但匈奴必定不会仅限于抢夺和索要,必然有一天会发动大侵略届时汉亡百姓更加生存不易了。
所以从长远来看,发动一次很可能让GDP衰弱很多的大战来换回一个长期的安宁其实还是一个很划算的生意,假设汉朝的战前GDP是3,战争消耗掉2,但会回来的是可以增长为6的社会环境是不是很划算呢?更何况在武帝晚年已经有修养生息的做法了,所以战与不战的关键在于国家的长久打算。对于当时的汉来说,战争能换来更长久的和平,就算消耗得“一夜回到解放前”也是很值得的。
在这里,我还想说一说关于战争地个人想法。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是政治的延伸,因为两个国家通过政治的联系进行互相对话,本想和平解决争端,怎奈对方不愿意,那么作为愿意的那方也只有持戈而战。战争的最终目的不是杀人,而是以一种牺牲部分人的行为来换取为牺牲的大部分人的正常生活的行为。当然不是主张战争的人,但是我不能容忍任何一个国家对另一个自主的国家进行反复挑衅,这样的情况下容忍是一种大度,但大度是要对对方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君子的才能使大度起到积极作用;对于一个小人,容忍只会使这个小人认为这个大度的人只是因为软弱。就像一只小小老鼠不断的挑衅雄狮,雄狮对小老鼠不予理睬只是因为小老鼠不过就是一直小老鼠,只不过就是在调皮,咱雄狮无所谓;但一旦这小老鼠的挑衅进一步,认为雄狮不过是一头长得狮子皮囊的蠢驴而进一步逼迫,那这一刻雄狮唯一的选择就是宰掉这只可恨的小P鼠。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帝王之一,没有人不知道他。他好大喜功,一扫汉代对匈奴的屈辱态势,维护了中国的边疆安定;他重视文教,重用儒生,让儒学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两千年主流;他也有很强的欲望,在封禅和求仙活动中耗费大量财富,把文景之世积攒的财富花的一干二净,他晚年后悔自己年轻时候的政策,亲自下罪己诏,承诺不再劳民伤财„„汉武帝的历史功绩究竟如何去评价呢?
汉武帝以前的汉代历史,是相当屈辱的,匈奴窥视汉朝的财富,隔三差五就入侵中原,老百姓苦不堪言,而汉政府也没有解决匈奴问题的良方,只好与匈奴和亲,但和亲只能换来一段时间的太平,匈奴的入侵还是不能避免。经历了汉文帝、景帝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中国积累了大量财富,而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即位以后,就决定解决这一问题,他重用卫青、霍去病等人,对匈奴发动了数次战争,经过三次著名的战役,河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终于打败了匈奴人,开拓了我国西域的疆土,我们可以说,没有汉武帝的军事政策,就没有中国今天的辽阔疆土。而借此一举,中华文明和中亚、西亚乃至于欧洲的通道就此打开,不同文明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我们今天能吃到的胡椒、哈密瓜、葡萄等食物也是从西域传入的。然而战争是要耗费大量物力人力的,汉武帝的征伐,耗尽了汉王朝积累的财富,为了开源,汉武帝允许了卖官鬻爵,也允许犯法者用钱赎罪,这在今天看来都是不可接受的恶政,而老百姓也忙于供给战争,最后许多自耕农破产,沦为奴隶,社会内部的动荡不安因素正不断增长。
雄才大略的皇帝,多半也是猜忌心重的人,汉武帝也是这样,他总怀疑有人会暗中陷害自己,为了不被暗箭所伤,他宠幸江充,对一切可能危害到自己的事情进行调查。而江充恰好和当时的太子刘据有隙,他担心汉武帝年高,去世后会受到刘据的报复,于是利用了汉武帝的猜忌心,他宣布宫中有妖气,这妨害到汉武帝身体的健康。而汉武帝信以为真,就派他进入宫中搜查。江充在宫中挖地三尺,声称自己找到了太子诅咒武帝的木头人,上面写满了大逆不道的言论。
刘据本与武帝关系较远,担心江充陷害,就假传圣旨,逮捕江充并将他杀死。他又征发长安城的卫卒,打开武器库,造成长安城的混乱。顿时流言四起,有人说太子造反了。而汉武帝听后大怒,命丞相镇压太子的“**”,丞相刘屈牦不断增加兵力,最终双方大战于长安城,死伤数万,刘据兵败逃亡,后拒捕自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巫蛊之祸”。而事后的汉武帝,逐渐明白这场**是由江充诬陷太子开始的,而太子刘据是不得已起兵自卫,为此他后悔不已,清算了当时镇压叛乱的许多人,包括丞相刘屈牦也因此被杀。这样一场闹剧牵连了许多官员,汉代的国本也因此动摇。为了表示对儿子的思念,刘彻修建了一座思子宫,又修建了归来望思之台,以表示自己的后悔。
晚年的武帝,为自己早年的政策深刻反省,公元前89年,他下了一道罪己诏,他说:“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他承认了自己的过失,承诺以后将回归到安定百姓、休养生息的路线上去,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罪己诏。公元前87年,汉武帝走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他将政事委托给大将军霍光后安详离去,享年70岁。
班固在《汉书》中对武帝如此评价:“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当然这样的评价是比较积极的,但他也指出,汉武帝不够“恭俭”,给百姓的恩泽实在有限。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这就对汉武帝的缺点予以了直接的揭露,我们一方面要承认汉武帝安定国家、开疆拓土的功业,也应该对他好大喜功、猜忌他人的缺点加以批评。
“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雄猜之主的命运就是如此,身后总有无数的赞扬与批评,这也许就是历史本身的魅力吧?
总的来说,汉武帝有以下功绩:
政治上:削藩平乱,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政治大一统。思想上:推行儒学教育,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军事上:北击匈奴,解除北部边患。
但是,我们要知道,汉宣帝成就的取得,并不是仅仅由于汉宣帝个人的努力,也与汉武帝有一定的关系。就内政方面,汉武帝时期确立了中央的绝对权威后,汉宣帝的时代不存在着地方对中央的威胁,汉宣帝至少不用为这些事情而操心。汉宣帝之所以能够实现国家局势的转危为安,也得益于汉武帝晚年所实行的政策转变。汉武帝晚年下《轮台罪己诏》,把国家从进取转变为守成。在汉武帝身后,一直到霍光去世,霍光忠实地执行了汉武帝的这一政策转变,从而汉宣帝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对外的方面,汉武帝和匈奴的三十多年战争,基本确立了汉朝对匈奴的战争主动权。三十多年的消耗,对汉朝来说是巨大的代价。但对于匈奴人来说,更是消耗不起。没有汉武帝时期的三十多年战争,就没有汉宣帝后来的与匈奴和亲。在西域方面也是如此,汉宣帝之所以能确立对西域的控制权,也得益于汉武帝时期对西域的经营。
以当时的中国人口和生产力,根本无力对这些新征服的地区加以完善的治理。
当这些土地被纳入中国版图之后,等同于在中国周边开了无数台抽血机,于是原本富庶自足的中国再次凋敝。
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即以以祖训的形式告诫其子孙——
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若其不自揣量,来挠我边,则彼为不祥。彼即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犯,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
汉武帝时代是英才荟萃的时代。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等,在这一时期都有繁盛丰实的创造性的成果。
汉王朝对西域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史上有值得重视的意义。正是由于这一历史变化,汉王朝才开始真正地面对世界。正如张维华《论汉武帝》一书所说:“张骞通西域,不仅对于中国的历史,具有重大意义,即对于整个东方的历史,亦具有重大意义。”
但是实际上汉武帝刘彻多数的侵略行为对于两千年前的中国是毫无意义的,无论是北击匈奴,还是南征百越,都带来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那就是支出大于收益——
以当时的中国人口和生产力,根本无力对这些新征服的地区加以完善的治理。
当这些土地被纳入中国版图之后,等同于在中国周边开了无数台抽血机,于是原本富庶自足的中国再次凋敝。
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即以以祖训的形式告诫其子孙——
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若其不自揣量,来挠我边,则彼为不祥。彼即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犯,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
朱元璋固然也是一个暴君,但是对于发动对外征伐战争却有无比清醒的认识。
建元元年,年仅十六岁的汉武帝刘彻登基为王,他一上位就广纳人才,准备一改自高祖以来的“无为”政策,大力推行“儒政”。也正因为如此,他触犯了实际掌权的太皇太后窦氏的思想权威,于是宫廷在无形中被分成两派,一派是以年轻皇帝为主的儒学派,另一派是以窦氏及诸刘列王贵戚为主的老庄学派。在这场政治争论中,武帝的舅舅田蚡都暗中站到了淮南王刘安那边,私下与刘安讨论安排刘彻的后事问题,并希望刘安能够继承大位。由于武帝手中没有实权,这场政变的结果可想而知,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武帝保住了他的王位,但他所任命的儒学将相被窦氏扫除殆尽,由此可见武帝当时的政治处境是多么的艰难,谁又能体会他在政治事务上的无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