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栽培学思考题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牧草栽培学思考题(精选4篇)

牧草栽培学思考题 篇1

1、牧草:狭义的牧草是指可供家畜采食的各种栽培的和野生的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是豆科和禾本科牧草,其他科种类较少。广义的牧草除各种栽培和野生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可供家畜采食的小灌木、半灌木和灌木类可供栽培的或野生的植物。

2、饲料作物:指人工栽培作为家畜饲料的各种作物。

3、生长:细胞分生引起植物体积、重量和数量的不可逆增加,使植物体由小变大,最终变为成熟植株的现象叫生长。

4、发育:细胞分化引起不同部位细胞群发生变化,形成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这种植物体的构造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就是发育。

5、土壤肥力:土壤及时供给和调节牧草生长发育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6、生育期:以籽实或果实为收获对象的牧草,其生育期是指从种子出苗(返青)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总天数。

7、生育时期:牧草饲料作物的生育时期是指一个生长季中外部形态特征上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或者说在牧草饲料作物生育过程中,根据其外部形态特征的变化而划分的几个生育阶段。

8、土壤耕作:是根据牧草和饲料作物生长对土壤的要求,应用人工的或机械的方法,建立土壤的良好耕层构造,以达到调节土壤中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理化及生物学性状,消除杂草和病虫害,提高土壤肥力等目的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9、混播:在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品种)或两种以上牧草的种植方式称为混播。

10、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而这种置和状况取决于该物种的形态特适应性、生理反应和特有的行为。

11、再生性:牧草被刈割或放牧后重新恢复绿色株丛的能力。

12、根蘖:地下横走根上的不定芽萌发产生的分枝。

13、根颈:有入土较深的粗壮主根的植物在地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连接处形成膨大的部分称为根颈,用以贮藏养分供分枝的产生。

14、根茎:植物的地下分蘖节上长出的与主枝垂直的横走的地下茎。由根茎上可产生新的根和分枝。

15、分蘖:本科牧草长至3~4片叶时,从母株的茎节、根茎上产生侧枝的现象。

16、土壤质地:土壤矿物质颗粒的组合比率(各级土粒相互组合的百分数),又称土壤的机械组成。

17、免耕:指不对土地施加耕作措施直接播种或者栽种作物的方法。二 填空题

1、牧草栽培学是研究牧草――环境――措施三者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2、牧草的起源中心有:欧洲中心、地中海盆地和近东中心、非洲萨瓦纳中心、热带美洲中心。

3、影响牧草分布的因素:栽培史、牧草的适应性、气候特征、土壤条件、社会需求。

4、禾本科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育期可分为: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等几个生育时期。

5、豆科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育时期可分为:出苗期、分枝期、现蕾期、开花期、结荚期和成熟期等几个生育时期。

6、种子的预处理:破除休眠、清选去杂、包衣拌种。

7、一般而言,确定混播牧草组成配比时应主要根据利用年限、利用方式、成分类别和种数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8、影响牧草生长发育的因素:温度、水分、光照、气体、土壤。

9、牧草的生长发育包括种子萌发、营养生长、生殖生长三个阶段。

10、牧草的在生长过程中其生长量与时间密切相关,呈现慢—快—慢的增长趋势。

11、土壤耕作的措施包括基本耕作、表土耕作,其中基本耕作又包括犁耕、深松耕、旋耕,表土耕作又括浅耕灭茬、耙地、耱地、镇压、中耕和开沟作畦。

12、牧草的播种方式包括条播、撒播、带肥播种、犁沟播种。

13、饲料作物的播种方式包括宽行条播、窄行条播、宽幅条播、宽窄行播种、点播(穴播)。三 简答题

1、简述牧草的类型。答:牧草的类型:(1)按分类系统划分: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其他牧草。(2)按生育特性划分:①寿命(一年生牧草、二年生牧草、多年生牧草)②再生性(放牧型牧草、刈割型牧草、刈牧兼用型)③分蘖性(根茎型禾草、疏丛型禾草、根茎-疏丛型禾草、密丛型禾草、轴根型豆草、根蘖型豆草、匍匐型牧草)④据茎叶发育状况(上繁草、下繁草、莲座状草)⑤依据株型(直立型牧草、斜生型牧草、缠绕型牧草)(3)按分布区域划分:①根据地球气候带(温带牧草、热带牧草)②依据区域气候特点(冷地型牧草、暖地型牧草、过渡带型牧草)。

2、简述牧草生长和发育的关系。

答:生长和发育的关系:牧草的生长发育包括新生器官细胞的分生、分化、增大、定型以及旧器官的衰老与死亡,是由种子-植株-种子的新旧交替的过程,受特定的外界环境条件的制约。生长是量的积累,发育是质的转变,生长为发育奠定基础,发育是生长的必然结果,二者交织重叠,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3、简述土壤耕作的具体任务。答:土壤耕作的具体任务:(1)加深耕层,翻转耕层,疏松耕层,改善耕层构造,调节土壤中三相(固、液、气)的比例关系,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建立和恢复土壤的结构性,这是土壤耕作最首要、最基本的任务。(2)处理残茬,翻埋肥料,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分布均匀,土肥相融。调节土壤的肥力因素和肥力条件,并根据有机质的消长规律,调节土壤碳、氮比值,使土壤养分不断释放,改变土壤潜在肥力与有效肥力的对比关系,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肥力条件。(3)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活跃土壤微生物,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状况,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4)平整地面,清除杂草,消灭病虫害,保持田间清洁。(5)为牧草的播种、出苗及生长提供良好的耕层条件。

4、简述混播原理。

答:混播原理:在选择混播组合时,主要的理论依据是根据草种在形态学、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存在的各种差异,利用对各方都有利的互利共生原理(或生态位互补原理),充分发挥不同草种的优点,实现优势互补。(1)形态学互补原理——混播成员在群落内占据一定的空间,而全体混播成员共同构成了人工草地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牧草幼苗的活力、生长发育强度、速度和再生方式,尤其是种间、种内的差异是确定混播组合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3)营养互补原理:根据不同草种间营养利用特征的区别组建混播群落。豆科牧草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Ca、P、Mg;禾本科牧草吸收较多的N,豆/禾混播后减轻了对土壤矿质营养元素的竞争,使土壤中各种养分得以充分利用。(4)生态学原理:草地生态系统内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变化,不同的草种只生活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占据一定的生态位。总而言之,混播时应遵循的原则就是人为选择生态位存在差异的物种组成复杂的群落,使其在对空间、时间、资源的利用上充分互补,减少竞争,实现草地生产优质、高效、持久、稳定的目的。

5、简述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形态特征。

答:豆科牧草形态特征:(1)株型:直立型、匍匐型、缠绕型、无茎型(莲座丛)(2)根-直根系,呈圆锥形。主根粗壮,入土较禾本科牧草深,根上着生有根瘤,具有固定空气中氮素的能力。(3)茎——多为草质,少数较为坚硬,似木质。一般圆形,亦有具棱角、或近似方形者。茎光滑、有毛,或有刺。(4)叶——多为复叶,常互生,稀对生,分为羽状复叶和三出复叶两类,稀为单叶。具网状叶脉。(5)花及花序——花序为腋生或顶生,通常为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有时为头状或穗状花序。蝶形花,两性,花瓣5,稀退化为少数。(6)果实-大多为荚果,沿背腹两缝线开裂。种子无胚乳,子叶厚,富含养料。种皮革质,坚韧,难于透水,个别极不易发芽,硬实率较高。禾本科牧草形态特征:(1)根——须根系,无主根,以不定根为主。(2)茎——禾本科植物的茎具节和节间,节内中空,称为秆。秆多圆筒状,少数为扁形。茎基部数节的腋芽生出分枝,称为分蘖。节间分生组织生长分化,使节间伸长。茎大多直立或斜生,亦有匍匐地面或横生土中者(根茎)。(3)叶——单叶互生成二纵列,由叶鞘、叶片和叶舌构成,有时具叶耳。具平行叶脉。(4)花——花序顶生或侧生,多为圆锥花序,或为总状、穗状花序。小穗是禾本科的典型特征,由颖片、小花和小穗轴组成。颖片位于下方,小花着生于小穗轴上,通常两性。(5)果实——通常为颖果,稀为瘦果和浆果,干燥而不开裂,内含种子1粒。种子有胚乳,含大量淀粉。

6、简述牧草品种选择原则。

答:种和品种的选择(播种材料):(1)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①温度:一是冬季极端低温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二是早春返青前异常低温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这决定多年生牧草能否安全越冬。②降水:生长季降水量及其分布均匀性,决定牧草的栽培方式和生产性能。③土壤:在土壤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要选择能适应不利因素的草种。(2)符合建植人工草地的目的和要求。(3)选择适应性强,应用效能高的优良牧草或饲料作物种和品种。

四 论述题

1、简要论述成熟牧草地的管理。

成熟牧草地的管理:(1)施肥:①氮肥——豆科牧草由于具有固氮能力,基本上能满足自身的氮需求,所以在施肥中仅考虑磷、钾的配比;禾本科牧草因没有固氮力,施肥需要综合考虑氮、磷、钾的配比,尤其是氮肥的增产作用更为显著。②磷肥——对豆科牧草的增产作用显著,施磷可增加叶片和枝条的数目,从而提高牧草产量;可促进根系发育,有助于养分的吸收。③钾肥——钾在植物养分中最重要的作用是参与植物代谢。植物对钾的需要量相当大,任何时候都应有足够的量,而且在持续寒冷的地区尤为重要。(2)灌溉:①灌溉方式。地面灌溉——地面灌溉最常见的形式是漫灌,是较为古老的灌溉方式,渗漏损失大,但适合大面积饲草地地的利用,对深根性豆科牧草作用较好。空中灌溉——即喷灌或人工降雨,是通过机械设备将灌溉水喷射到空中,降落在土壤和植物上的一种灌溉方式。②灌溉时间——灌溉时间因牧草的生长发育特性、气候状况和土壤条件而定。③灌溉定额——灌溉定额指单位面积草地在生长期间各次灌水量的总和。(3)利用技术:①刈割。刈割时期——豆科以现蕾至开花初期刈割为宜,禾本科牧草以抽穗至开花期刈割为宜。刈割高度(留茬高度)——禾本科一般为5cm左右。刈割次数——与当地气候、生长季长短和灌溉条件有关。最后一次刈割时间和高度——不管刈割几次,每年的最后一次刈割必须在当地初霜来临前一个月前结束,而且留茬应高一些,至少10cm左右,以保证有足够的光合时间和光合面积积累越冬用贮藏性营养物质。②放牧。放牧是最经济有效的利用方式,栽培牧草的利用以刈割为主,但在生长季结束之后的秋末、冬季可进行适当放牧,或在刈割不便的地块上可进行放牧。放牧通过粪便的返还对维持草地肥力和牧草生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对放牧草地而言,掌握适宜的放牧强度、放牧时间和放牧频率非常必要。每年返青期间要禁牧,这对维持草地的生机非常重要。

2、论述新建牧草地的管理。

牧草栽培学思考题 篇2

近年来, 笔者在牧草栽培学教学活动中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等措施, 提高了教学质量。

1 构建新的牧草栽培学课程教学体系

1.1 优化实验课程结构体系

在教学改革中, 笔者打破了原有的课程设置体系, 在教学中将实验和课程实习合并设立为一门独立、完整、系统的课程即牧草栽培学实习, 独立考核计分, 以加大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1.2 优化实验课程结构体系

通过增加与栽培实际结合紧密的实验项目, 如针对具体畜种的青饲轮供方案制定, 扩大学生自主创新型、设计型综合实验项目, 提倡学生探索性、开发性试验, 并与栽培实际紧密结合。

1.3 开设多层次牧草栽培学实验教学模式

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的要求, 逐步建立与本专业相适应的实验课程新体系。如针对草业科学专业动物栽培方向的课程, 笔者在牧草青饲轮供方面加强教学, 而针对草业科学专业其他方向的课程, 笔者教学重点则在牧草栽培方面。

2 编制新的牧草栽培学课程实验实习教学大纲

围绕学校对专业培养计划的调整, 本着突出“三基”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教育原则, 从2007年起先后对牧草栽培学教学大纲进行了2次修订。根据新教学大纲结合重庆地区三峡库区的栽培实际和最新成果, 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同时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

3 教学方法改革

经过逐步探索, 本课程已逐渐由原来以教师为主的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师生互动的和以学生为主的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教学方法由单纯的讲解式向多元化发展, 启发式、自学+重点讲解和答疑、案例教学、小型报告会、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的采用, 激发了学生、教师的双向信息交流, 教与学互动, 相得益彰, 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以及查阅整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书面语言和口头表达能力。

3.1 课堂教学

3.1.1 启发式

由老师讲授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如不同牧草的营养品质和利用特点, 并将其和栽培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启发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1.2 参与式

有关理论在栽培技术上的应用等延伸内容, 老师先提出栽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留下作业, 请学生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然后老师就学生回答的内容进行评价和总结。

3.1.3 讨论式

有关牧草产业发展动态、趋势等内容, 如草产品、草种栽培、种草养畜等, 分组讨论、交换看法、老师总结。

3.2 实践性教学

对于应用学科来说, 现代化教育手段取代不了实物和操作。认不了、不会做、不熟练, 永远是实践性环节要解决的问题。

3.2.1 实物标本教学

以牧草标本的实物为教材, 如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叶菜类饲料, 对它们进行形态识别、解剖, 可以了解其构造以及各部位的关系。

3.2.2 现场教学

牧草的生长发育习性, 如茎叶特点、开花结实习性、物候期等, 教师现场讲解, 学生再分散观察记载。

3.2.3 实际操作

播种、分株移栽、施肥、灌溉、杂草防除、人工授粉等, 不同的牧草植物方法可能不同, 学生要参与其各个环节的操作。

4 重视教学资源建设

牧草栽培学不同于其他课程, 它不仅讲述了牧草和饲料作物的植物学基本知识, 同时还涉及到各牧草和饲料作物的栽培、管理和加工调制工作。尤其是后半部分, 它是今后学生参与牧草栽培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牧草和饲料作物品种, 学校专门建立了用于栽培牧草与饲料作物的实验基地。先后引进了紫花苜蓿、白三叶、鸭茅等70多种牧草。扩大学生对西南地区适生牧草的认识和了解。

5 建立牧草栽培学题库, 改革考试方法

学生成绩的评定既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考察, 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察, 成绩的评定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兴趣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在健全考试制度方面, 笔者建立了试题库, 实施了考试分离制度。由教学办公室随机抽题组织学生考试。考试结束后试卷密封, 抽调非任课教师阅卷、评定成绩。这样的考试制度和方法体现了客观、公平原则, 不仅减轻了学生期末考试压力, 也端正了学生学习态度, 避免为考试而学习。同时也端正了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 使教师明确了教学目的, 促进了素质教育。

适合春季栽培的三种牧草 篇3

【生物学特性】墨西哥玉米草是禾本科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须根发达,茎秆粗壮直立,株高3米左右,分蘖30个左右。叶片剑状、宽大,叶面光滑,中脉突出。花单性、雌雄同株,异花授粉,雄花顶生,圆锥花序,雌花为穗状花序,雌穗多而小,每株有6个左右,饱满籽粒呈棱形,种子比本地玉米小,千粒重70克左右,每公斤种子有1.3万粒左右。

墨西哥玉米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在水肥条件好的地块上种植,不耐寒冷和干旱。土壤温度达15℃时种子发芽出苗,气温在35℃以上,如水分充足,仍可生长良好;气温下降到10℃时,生长停滞,气温为5℃时,地上部分开始变黄。

【营养及利用】墨西哥玉米草草质优,适口性好于本地玉米,产量高,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产鲜草0.8万~1.5万公斤,供青期5月~10月。干物质含粗蛋白10.43%、粗脂肪3.31%、粗纤维26.8%,有的品种茎秆中含糖量达8%~10%。既可作牛、羊、兔、鱼的青饲料,也能制成优质青贮料。(彩图参见81页图7)

二、百喜草

【生物学特性】百喜草为禾本科雀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草层自然高30~40厘米,匍匐走茎粗壮、木质、多节,呈“辫子状”,密扎缠结地面,向四周蔓长,长度20~35厘米,每株形成圆盘状丛株;每株有根10~38根,大部分根系集中在近地表30~40厘米的表土层中,花序为总状花序,6月~10月抽穗开花,穗期高60~70厘米,每公顷年产草量37.5~60吨。百喜草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在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的地区长势最好。百喜草对土壤的适应性广,在干旱贫瘠、土壤pH值为4.6~6.0的酸性红壤土、黄壤土上都能生长良好,耐水淹、抗旱。在肥力相对较低的干燥土壤和沙石较多的土壤上,其生长能力比其他多数禾本科植物都强。百喜草再生性强,刈割后少量投肥,便能迅速再生。栽培管理容易,成活率高,繁殖速度快,栽后2~3个月可以全面覆盖地表。该品种抗病虫害能力尤其强,最适合在贫瘠土壤中栽植。

【营养及利用】百喜草质地柔嫩,营养丰富,内含氨基酸种类完全,适口性非常好,是牛、鸭、鹅、兔、鱼、猪等畜禽的优质饲料。在坡地、果园、茶园地的行间、地边、水沟、路边空地上种植,不仅有固土保水的作用,而且能生产肥料和饲料,加速荒山土壤的熟化,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对发展畜牧业、建设立体生态农业十分有利。(彩图参见81页图8)

三、白三叶

【生物学特性】白三叶为豆科车轴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短,侧草发达。匍匐茎长达30~60厘米,实心光滑,能节节生根,萌发新芽长成新的匍匐茎,侵占性很强。叶柄细长,叶面有“V”字形白色斑纹。头型总状花序,着生于自叶腋抽出的比叶柄长的花梗上,异花授粉。荚果长卵形,每荚有种子3~4粒。种子为心脏形、黄色或棕黄色,千粒重0.7~0.9克,每公斤种子有140万~200万粒。667平方米种子产量为10~15公斤。

白三叶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最适温度为15~25℃,生长的适宜年降水量为500~800毫米。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7~8℃,种子发芽需吸收种子自身重量100%~120%的水分,喜光,较耐阴、耐寒,对干旱很敏感,气温38℃以上的久旱天气,茎叶枯萎甚至死亡。能耐酸性土壤,不耐盐碱地,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生长良好。

【营养及利用】白三叶营养丰富,草质嫩,适口性好,消化率高。每667平方米产鲜草3500公斤左右,供青期为3月~6月、10月~11月。盛花期干物质含量为22.65%,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为20.59%,粗脂肪3.14%,粗纤维16.88%,为各种畜、禽所喜食。可作青饲料,亦可与禾本科牧草混合制作青贮饲料。白三叶草丛低、叶量大、耐啃食和重牧,适合放牧利用。草场种植宜与禾本科牧草混播,每次放牧后要停止放牧2~3周,以利再生草生长。(彩图参见81页图9)

牧草栽培学思考题 篇4

【摘 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呈现新的发展趋势。改革《作物栽培学》的教学模式,提高讲课艺术已成为当务之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统性,将原来的课程同与之相配套的实训课题组合成教学模块,一门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由若干个模块组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边教边做、边学边做,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教-学-做”一体化。

【关键词】 高职学院作物栽培农业课程

1. 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

对当前世界高职学院《作物栽培学》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和我国进行了深入比较,认为我国当前教学模式及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设置的偏离性,课程体系的学科性与理论性,课程内容的重复交叉烦琐性与陈旧性,实验实习教学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以演示验证与形式性为主等。

国外高职高专《作物栽培》课程体系的共同特点:(1)以就业岗位需求和地区实际需要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思路。(2)以技术应用能力或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设计课程结构。(3)注重课程的综合性、职业性和实用性。(4)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实践训练,推行产学合作教育模式。(5)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的一致性。

高职课程改革已成为高职教育领域热切关注的一项重大改革。《作物栽培学》 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探索通过优化决策、生长调控、栽培管理等途径, 实现作物优质、高产、高效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它综合运用植物生理学、农业气象学、土壤肥料学等多种学科,研究作物种植的理论与实践,直接为种植业服务,推动农业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一讲到底, 学生的任务只是被动的听和记, 学完理论知识再统一实习,不能合理安排作物栽培理论和实践教学。这样的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是没有技能的学生,教-学-做严重脱节。虽然对作物栽培知识的掌握虽然比较系统,但实践能力弱,因此,改革《作物栽培学》的教学模式,提高讲课艺术已成为当务之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统性,将原来的课程同与之相配套的实训课题组合成教学模块,一门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由若干个模块组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边教边做、边学边做,这样学生学的过程也是做的过程,教师教完了,学生也学会怎么操作了,这就是现在的“教-学-做”一体化概念。这种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过程当中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学生零距离就业有极大的好处。培养“教-学-做”一体化的《作物栽培学》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把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2. 突出季节性与实践性,改传统的阶梯式教学方法为多维的重迭式教学方法。

《作物栽培学》理论与实践技能教学,是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按照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本着“必需、够用”和加强实训的原则,在原《作物栽培学》的基础上,着重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进行改革。

2.1从本地农业生产实践出发,增加实验实训科学地组织教材内容,创建一套完整的与高职高专相适应的《作物栽培學》课程内容体系是确保“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顺利施教,并依此实现培养技能型与应用型人才的基本保障。传统的《作物栽培学》教材,一般都分“总论”“各论”,内容重迭,必须以季节为轴线,将土壤耕作、种植制度及农作物的生物学特征、生长发育规律及栽培技术理论与实践,重新进行切割分块,并按照农事季节组织理论与实践教学。将每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理论、生长调控理论、实践操作技术进行穿插,使之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并按照生育理论-调控理论-操作技术-效果观测与分析的顺序逐层讲授。在教学时就达到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的目的。学生在学习时先理论、后实践、再操作。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

2.2教学方法的改革,突出季节性与实践性,改传统的阶梯式教学方法为多维的重迭式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入校后,按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阶梯模式上课,这种阶梯式的内容安排,造成了课程之间的脱节和理论与实践、内容与季节、技术与生产的脱节。同时,就《作物栽培学》课程来,学生自进校到离校仅仅有一个年头的时间学习。对于实践性、季节性特强,且有着丰富的农业生产理论和技术,缺乏充足的消化吸收时间。因此,将《作物栽培学》课提前到一年级下学期与部分专业基础课同步穿插进行,改传统的阶梯式教学方法为多维的重迭式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对《作物栽培学》课及相关的实践教学有两年完整的重迭期。

2.3改以课堂书本教学为主为田间观察实验为主。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跳出课本,走出课堂,深入田间地头接触生产。为此,我们增加了田间实习,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参与作物育种、良种繁育,品种(系)比较观察、栽培方式、密度与肥料试验等。这样就将授课时间从教室、黑板和课本上分配到田间,把室内实验变为田间试验,把抽象空洞的口头讲解变为可见的、有形的、千差万别的田间展示。这样不仅教师讲起来生动、真实、具体、鲜明,让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而且又易懂、易记、易用。此外,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及节假日,在教师指导下,进入田间从事观察、记载、收获考种、资料整理与分析等工作,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3. 改单一的知识培养型教学方法为综合技能培养型

善于用心观察问题,乐于动脑思考问题,勤于动手解决问题,长于归纳总结问题,应该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必备的四项基本技能。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必须改变单纯的知识型的教学方法,突出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着力把学生简单的以听、记、读、背、答为主的学习方法,引导到看、联、比、研、写为主的学习方法上来。所谓“看”,就是让学生看教材、看资料、看试验、看生产。所谓“联”,就是联想与联接。即把课本与资料内容同田间观察联为一体,把理论与实践联为一体,把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联为一体, 把学习与参与联为一体。所谓“比”,就是把所学、所看、所听到的理论知识拿到田间,拿到生产中去比,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在观察比较中加深理解与记忆, 并进行分析与发挥。所谓“研”,即让学生加入到教师的科学研究与生产试验之中,在科学研究与生产试验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所谓"写",就是要引导学生把自己所看、所联、所比、所研的结果,通过逻辑分析与整理,按照一定的写作格式撰写成文。

结束语

作物栽培课程改革必须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要注意打破传统课程的学科体系,按照职业岗位需求建立核心课程平台,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坚持实用为本;同时增加选修课程,提高适应性,从而实现针对性与适应性的有机统一。“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学生可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可通过网络资源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上一篇:家访工作小结范文下一篇:公务员工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