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的句子长篇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生感悟的句子长篇(精选5篇)

人生感悟的句子长篇 篇1

一生一世,真爱不变,一世一生,此情不移,一生一世,爱你永恒,一世一生,与你相守,爱你一世一生,愿给你一世的幸福,一生的甜蜜!

爱是一种享受,在不久的将来,我就要扮演一个父亲的角色,我们要以多于现在几倍几十倍的爱去疼爱我们的孩子!谢谢你,老婆!

相遇不必太早,只要能在一起就没有迟到,爱得早不如爱得刚刚好。

世界上最动人的承诺,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你需要的时候,我会告诉你说我一直都在。

如果,世间真有一见钟情,我想我碰到了。没有任何的原因,就这样突兀的闯入了我的心里,那是心跳扭捏语无伦次,那是一种充满阳光的甜蜜。

如果有神灯,我只要一个愿望就足够了,那就是与你永远在一起。亲爱的,愿我们就这样牵着彼此的手一直走下去。

英俊潇洒好威凛,是我心中白马王。言谈举止好气派,我从心里喜欢你。交际广泛朋友多,唱歌跳舞好热闹,办事能力数第一。爱你痴心入迷!

爱情里你们听到最伤心的话是什么呢?我听到的是我在心里对他说:我喜欢你,你不知道吗?好想和你私奔。

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丽,只求生生世世的轮回里有你有我。

有的人,看似相爱相伴一生,却一辈子也是合伙过日子,走不进彼此的心里,在你不懂我,我不懂你的日子里朝夕相处。

假如,你独自行走在黑夜里,我愿是一颗星,永远伴随着你!

现代的爱情,不再执着于门当户对,不再执着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是感觉对了,就可以在一起,不再纠结无数。过去的种.种,早已经被时光磨灭。

人生感悟的句子长篇 篇2

陕北本土作家庞文梓,在这部自传式的长篇小说《命运》中,以王家寨村、小城、大漠城为背景,从主人公冯凯盈从六十年代到2012年的人生经历,从十个成长阶段:少年、知音、受苦、出山、老师、母亲、逆境、小城、闲居、路客,描绘了主人公冯凯盈的成长之路。

书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我说过,我是个边缘人物,却常常处在核心位置上。”[1]这是主人公冯凯盈对自己的定位。以下,笔者将从四个方面阐述冯凯盈这个人物形象的定位问题。

一、迷茫的身份认同之一:两个村庄的边缘人

“路客”,是作品《命运》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词,主人公冯凯盈人生十个阶段的最后一个阶段也以“路客”为名,可见作者对这个词的执念。那么,什么是路客?“路客”在陕北方言中是“过路客人”[2]的意思,冯凯盈在文章的结尾引用村人的一句无心之言,向读者陈述了他的身份认同,其实,正是村人的这句“冯凯盈是王家寨的路客”,说出了冯凯盈一生的轨迹。

冯凯盈的成长背景不可谓不艰辛,母亲一生经历了常人三大最痛心之事:幼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父亲是个连“上门女婿”资格都没有的“招汉”。自己从小是王家寨唯一的冯姓后代,为此从小受尽欺辱。先说王家寨,冯凯盈打小从父亲那里学到一个词“单帮孤人”[3],打小生长在王家寨的冯凯盈从来没有被接纳过,霸道的王保胜从来都没有公平地划过地界,嚣张跋扈的金锁敢当着众人的面挑衅,不讲理的邻居可以任性地使唤他母亲去帮他们腌大白菜……在生他养他的王家寨,冯凯盈终其一生都是一个过客,都不被接纳。

再说冯家窑子村,这是父亲的老家,父亲是家中四兄弟的长子,因为是二婚,所以听了奶奶的话,去了王家寨做了“招汉”,从此后,父亲就不能算是冯家窑子村的人了,1947年招兵的时候,父亲因为是外乡人,所以没有被征召的资格;小时候在王家寨受气的冯凯盈第一次随父亲回冯家窑子村时,本以为会被当家人一样接待,谁知道堂兄弟们都称呼他为“王家寨我大老的儿”[4],又是一个划清界限的称呼。自此,冯凯盈知道,冯家窑子村不可能是自己的家乡。冯凯盈的自我身份认同出现了第一次迷茫,融不进的王家寨,回不去的冯家窑子村,他的自我就摇摆在这两个村庄的夹缝中,却哪边都不是正确答案。他就是村人口中的“路客”,是两个村庄的边缘人。

二、迷茫的身份认同之二:乡村与城市的边缘人

冯凯盈成长和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城市化加速的年代。城市的加速发展与乡村的停滞并存,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很容易出现小人物的适应问题。在小农经济、小农意识中长大的农村娃,进城之路,谈何容易?表现在冯凯盈身上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无法回归的乡村和闯不出去的城市。

首先是无法回归的乡村。和奥德修斯一样,有着英雄主义情结的冯凯盈,大半辈子也都在上演着一出“回归”的戏码。

冯凯盈的第一次回归,是在读书受挫之后。冯凯盈的读书生涯只能用坎坷来形容了,别人在读初中,他也在读初中,别人在读高中,他在补学,别人在读大学,他还在补学,别人在工作,他还在补学,别人都结婚了,他还在补学。在这样的背景下,自尊心强又脸皮薄的冯凯盈决定回乡当个农民。读书人眼中的农村干净而纯粹,那是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文人情怀。真正深入农村生活的冯凯盈看到了什么?“对上边的人毕恭毕敬,真心实意,无所要求”、“爱算小账,常想占小便宜”[5],当他卖力地干完一天的农活,坐下来想读书的时候,会遭到众人的甚至是父母的讥笑。严重被小农意识束缚的农民,眼界狭隘,只能接受和自己一样的人,无法接受任何变革,读书的人是另类,不忍气吞声的人是另类,但凡和既有的乡村伦理相违背的行为都会被冠以另类的标签。这样的环境,不适合冯凯盈,他只能再次踏上离乡之路。

冯凯盈的第二次回归,是在当兵被退伍之后。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入伍的机会,入伍后训练项目门门优秀,又是新兵班的统领,又得班长的赏识,眼看着从戎之路顺风顺水,却不料因为耳朵的问题,在入伍36天之后被退伍回乡。这次回来,没有第一次回归时的懊恼,冯凯盈和农村环境的格格不入,被父母的谅解和思念冲淡了。拍拍身上的尘土,冯凯盈以戏校老师的身份,再次出发。

冯凯盈的第三次回归,是在戏校解散之后。几经辗转回到王家寨,村人从之前的刮目相看到这次的挖苦讥笑,就连小卖部的陈怀文都说出“人家要你作甚哩”[6],回家后父亲的理解,邻居王保忠的照顾,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打猎,这同样是乡村的“边缘”生活,这一切让日渐成熟的冯凯盈重新获得了力量,于是再次踏上闯荡城市的道路。

冯凯盈的最后一次回归的尝试,是在回乡埋葬父亲的时候。这一次,他带着自己的小女儿,想让她和自己一起感受一下祖先生长过的土地、母亲的骨肉融入进去的土地,起初好奇的小女儿尚同意再次回乡,而真到回乡的时候,小女儿已然忘却了这个约定。这个时候的冯凯盈终于知道,自己的下一代已经彻底城市化,而村人的一句“路客”所传达出来的只是他这一代人的身份。

四次出走,四次回归,返乡的欲望越来越淡,融入城市的事实越来越清晰。冯凯盈的下一代真正实现城市化了,而冯凯盈,这个新中国农村的奥德修斯,只能一直处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时而闯出,时而回归,摇摆在农村与城市的夹缝中,最终,身在城市,身份认同在王家寨,这是一个时代的群像和写照。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又做了一名“路客”。

三、事业的边缘人:既不愿屈尊逢迎,又不屑一顾

冯凯盈最终在城市落脚了,但这条道路走得并不顺畅。读书人有读书人的规则,官场有官场的规则。

冯凯盈第一次面临事业危机,是在县武装部工作半年之后。县上要清退一批临时工,常敬斌县长误以为冯凯盈是有后门的人,所以执意要清退他。在几经周折之后,冯凯盈保住了自己的工作。这一次,他凭着文人的清高劲儿,用自己的作品和执著保住了饭碗。

冯凯盈第二次面临事业危机,是在办理农转非户口的时候。县上有几个户口农转非的指标,本该顺理成章办理手续的冯凯盈,却屡遭淘汰。在几经辗转之后,冯凯盈再次凭作品和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获得该指标。

第三次事业危机,与其说是危机,不如说是冯凯盈的“退身”计划,这一次,他放弃了武装部的正式工作,转而调入文化馆。将重心从事业转向家庭。也许是前两次危机太过耗费精力,也许是多年来在事业上的全力追赶太累,也许是人到中年的压力,总之,冯凯盈选择了退出。

与此同时的,他再没有追求过爱情、闯荡这些鲜活的字眼。在两次事业危机中挺过来的冯凯盈,再不谋求升迁,也不留恋返乡了,过起了岁月静好的生活,上上班,写写作品。事业上升的规则是给领导送钱,然而从来只依靠作品的冯凯盈不愿意做这样的选择,因此当领导侧面暗示他送钱的时候,他耿直地回复“没买下房子,没钱”,这一次,冯凯盈做了事业上的“路客”,在经过两次关键路口之后,带着自己的正式工作、农转非的户口选择了隐居在文化馆。既然乡村回不去,城市居大不易,便选择退一步,做了这个城市的边缘人,既不愿屈尊逢迎,又对这一切不屑一顾。

四、爱情的边缘人:求而不得与不求

冯凯盈是什么样的人?联想他拿刺刀捅金锁的往事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宁可不要命都决不受辱的一个人,他的爱情从来都没有面临过面包与爱情二选一的时代难题,他的爱情困境,恰恰是自己营造的。冯凯盈的爱情,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求而不得的爱情,第二种是不求的爱情。

第一种爱情,爱上女老师,爱上女同学,爱上女学生。每一次都有追求,但每一次都求而不得。作者把这样的感情循环叫做“命运”,其实所谓命运,说到底是作者一以贯之的一个心理习惯,仔细看来,在每段爱情的最初,冯凯盈都曾经付出并追“求”过:对周老师,冯凯盈半夜用手指头沾唾沫捅开了老师的窗户,每晚在周老师家大门外徘徊至天明,每次路过周老师家都会驻足观望,每回返乡都要刻意去周老师家绕一圈;对女同学白荟芹,因共同的文学爱好走在一起,在杏树峁约会,打着借书的名号去约会白荟芹;对女学生王莹,冯凯盈曾动心过,“这面容,这愁绪,触动了我心底的情愫,引起了我的怜爱,不,是爱慕。”[7]曾“情不自禁地找借口和王莹聊一会儿”。

第二种爱情,是和田茵的爱情模式。在武装部上班之后,冯凯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在医院工作的田茵。几个月的相处时间,两人一起跳舞、一起去环城路散步、一起到体育场打羽毛球,以至在众人眼中,二人俨然一对情侣。然而,冯凯盈却从未将田茵视为正在相处的对象,于是,当田茵的妹妹田静出现的时候,他打心眼里觉得自己更喜欢田静;当田茵的追求者黄朋突然出现在田茵家的时候,他让出了本属于自己的位置;当陈月芳为他俩无疾而终的爱情表达遗憾的时候,他竟然没有一丝后悔。在这种爱情模式里头,冯凯盈完全没有少年时的血气方刚,当这些爱情到来的时候,他坐怀不乱,甚至可以说是无动于衷,既不追求,又何谈有所得。

于是,从求而不得到不求,冯凯盈的爱情故事就这样画上了句号,1994年的婚姻被主人公一笔带过,这最终的情感归宿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小结:

冯凯盈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诠释了一个“边缘人”的成长经历。他自始至终没有一个清晰的身份认同,终其一生被王家寨和冯家窑子村两不接纳。现实生活的卑微处境与性格上的桀骜不驯形成鲜明的对比,冯凯盈不相信“以德报怨”,母亲一辈子忍气吞声,受邻居欺负的时候仍然在帮对方腌大白菜,可冯凯盈不是,他是“以直报怨”的,欺负他的金锁,他会让捅刀子的极端行为让对方知道“正当防卫”的正义性。面对爱情时又过分小心、谨慎、自卑,几乎从不主动出击,而是交由天命控制。从乡村走入城市,以前的习惯尚未脱离,新的习惯尚未形成,这种不稳定的生存状态,带给他的是日复一日的紧张感和失落感。最终在看似融入的城市生活中,又脱离了武装部的“中心”生活,转而投入文化馆的“边缘”生活。长篇小说《命运》中冯凯盈的一生,是城市化进程中一类人的写照,想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心”,却在挣扎中走向“边缘”,最终安于“边缘”生活。好在这批人的二代,我们姑且称之为“边缘人二代”,就像冯凯盈的小女儿一样,不需要承受父亲所承受过的“边缘”心理,可以心安理得地认同自己城市人的身份,在社会变革的阵痛之后获得稳定的生存条件,这也许是《命运》所传达出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性吧。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陕北本土作家庞文梓的长篇小说《命运》中主人公冯凯盈的人物定位,认为冯凯盈是一个在各方面都边缘化的人物形象,“路客”是村人对冯凯盈的称呼,能够贴切地表达冯凯盈的身份及认同。主人公的“边缘人”处境也是一个时代群像的代表,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人生感悟的句子长篇 篇3

很多人在看《烈火英雄》的时候,抓着影片起火背后问责、动机,还有细节的真实程度,来质疑影片主创的初衷,甚至还可笑的提出,影片对不起真实事件的那些逝去的救火消防员。我只能说,带着这种心态前来影院,是绝对不可取的。

《烈火英雄》作为国内第一部消防员题材的商业大片,背后拥有强大的电影工业支持,一线演员的加盟,还有精良的商业水准制作,我觉得这次要对国产主旋律大片做一次肯定。

主旋律每个国家都有,国内的主旋律也一直在进化,从最早期的抗战片,到《战狼2》、《红海行动》,再到《烈火英雄》,国庆还会有《中国机长》。

首先要明白主旋律并不是政治类型的影片,而是歌颂一种爱国情怀和精神,更高级一些的主旋律作品,则是提倡一种主流的价值观。

如果《烈火英雄》的故事主线,聚焦在如何找到火灾问责人,或者重点如何逃避政治周旋,如何查清真相等等,那《烈火英雄》就不应该叫《烈火英雄》了,而是应该叫《烈火真凶》之类政治悬疑大片才差不多。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表达,电影对一个事件的呈现,有角度,同时也会有态度。

《烈火英雄》聚焦的角度,是在消防员上,从消防员视角去看待和经历整个火灾事件。最后影片在态度上,也回归对消防员英雄们的致敬。

如果说这样的影片都对不起当年逝去的消防员,请问还要怎么歌颂呢?!

诚然,很多人对主旋律保留着观望态度,但如果放宽一点,把视角放在这些真正视死如归的消防员身上,或许你们的观影感受会纯粹些。

影片主线角色放在江立伟上,从一开始江立伟就站在英雄的反面,被降职、被诋毁,甚至还被最亲的人质疑。处在人生低谷的他,没有选择一蹶不振,而是默默承受后,在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出现了,完成了英雄式旅程的转变。

除了江立伟,影片还有在任务中从只想立功,最后明白平凡里出英雄的马卫国。

也有消极怠工的郑志,最后用生命来诠释什么叫“站好最后一班岗”。

还有负责远程供水的徐小斌,负责防火监督的王璐等,影片中的这些消防员,组成了国内消防员的缩影。

他们用影像化比喻呈现了中国最美的逆行,让观众看到在灾难面前,这些平时拿着正常工资薪水的消防员,是如何用生命作为抵押,给人民一个安全的家园。

这些不是在聊假大空,设身处地去想,世界上的高危高风险职业,风险高自然酬劳就高。但有些职业,比如警察,军人,消防员,这些人不见得拿着多么高额的薪水,但却用精神和信仰,用生命的代价,去完成这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烈火英雄》标题写的是英雄,但其实这些角色根本成为不了《碟中谍》摔不死的阿汤哥,也变不成漫威下那些打不死的超级英雄。

他们只是普通人,有血有肉有泪,有放不下的老婆孩子,也有没时间陪伴的父母亲,最重要的是,这些消防员会被烈火吞没,牺牲,死去。

很多人说影片充斥着太多煽情,但设身处地去想想,人在生命最后一刻,有时候做出的感性言行,或许自己都不敢相信。

《烈火英雄》改编于报告文学《最深的水是泪水》,火灾事件源于某海港城市港口案。

真实故事往往有着很强的改编生命力,如果你看过这本书,你就一定会知道,影片中很多情节,已经选择了更克制的方式去表达。

在影片中,给每位消防员录一段遗言的情节也在现实中真实发生过

试想一下吧,如果影片增加一名记者,扛着一台摄像机,给每个消防员录一段“临终遗言”,观众在看的时候,估计会觉得更扯更不合理,但真实有时候就是这样超越逻辑。

还有消防员在灭火后回去见老父亲,直接跪下就是痛哭磕头,而不是影片中父子俩彼此等候的画面。

这些影片对真实的改编,已经做到了很克制。

此外影片还有好几处设置了共情点,当然这要看每个人泪点的感受,但我认为并没有不合理的地方,生死时刻人生百态,看每个人面对死亡的方式吧。

《烈火英雄》在视觉上,给足了“弹药”,该炸的炸,该爆的爆,起火逃难等大全景大场面,都没有偷工减料。为了还原真实,主创团队按照1:1搭建了当年的火灾现场,然后在拍摄时一个个烧掉炸掉。

这种真金白银的烧出来的影片,在视觉呈现的大场面上,让我看得很燃。

惊心动魄的火灾场面,也从中凸显了消防员在灾难面前的渺小,从而映衬出他们无畏的精神和伟大。

《烈火英雄》其实很直接,就是想用一个作品,去记录最普通消防员的事迹,他们这些人是最平凡的,也是最闪耀的。

国内此前已经在抗日、革命等题材中深入很久了,近几年有了军旅、驻外保卫等题材,如今又把视角放在国内的消防员,这些都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曲折并向上。

我相信之后我们还有更多更成熟和好口碑的作品,去歌颂值得很多爱的人们。医生、教师、工人等等,现实中还有很多感动中国的人,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

而这一切,都要从《烈火英雄》开始!如果我们只是口头上热爱英雄,却在现实中冷落英雄,冷落关于英雄的电影,我们有什么资格去提“英雄”二字?

消防电影《烈火英雄》的观后感及影评【2】

看完《烈火英雄》,我不得不承认自己被片中相当硬核的大规模的火灾画面所震撼。即使是放在好莱坞级别的灾难大片中,《烈火英雄》也绝对是一流水准。

很少能有电影将火灾的画面营造得如此具有压迫感,张牙舞爪的火焰就像有了生命一般,对自己獠牙范围之内的一切事物都毫不留情地吞噬。

砰砰砰四处“炸裂”的电影我看得多了,但没有一部能够像《烈火英雄》这样,每一次燃油的涌动都像火山爆发一样让人颤栗,每一次火焰飞舞的溅射,都像雷管一样直冲往你眼前。

不过,在这一场人与灾难的战争结束之后,在烈火英雄们与牺牲的战友作别之后,我们谈论过火灾的凶险与可怕,也感慨过消防战士们的英勇和决绝之后,更多留在我们心里的,是褪下消防战士之后,影片中一个个平凡的、真实的人。

很多人说《烈火英雄》是黄教主的又一部翻身之作,也有人说这是杜江在《红海行动》之后的又一次硬汉尝试,有人说印小天的那个角色颠覆形象、几乎让人认不出来,也有人说侯勇老师在片中奉献了最为稳健的表演,老戏骨之名当之无愧,但我注意到的,却是一个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名字:谷嘉诚。

也许在《烈火英雄》之后,大家会渐渐记得这个演员,记得电影中那个敢对着自己的队长嘶声怒吼的毛头小子,记得电影中在集合命令下达时还不忘手忙脚乱地喂鸡吃食的大男孩,记得在关键时刻,和黄晓明饰演的队长一起勇赴险境的少年英雄。

在观影《烈火英雄》的过程中,周浩这个人物应该是我第一个注意到的“生脸”,毕竟镜头一晃而过的可能都是刘金山、许文广这样的老演员了,而年轻一辈如杨紫和欧豪也早已经混得脸熟。

黄晓明饰演的江立伟队长,在指挥失误导致下属在任务中意外身亡后,饱受心魔的折磨,也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在油罐火情的行动中,他违反上级命令拼了命地拉自己的队员撤离,看上去是贪生怕死的懦弱行为,但最终的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并没有错。

然而,江立伟的苦衷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体谅,尤其是像军人一样荣誉感极强的消防战士,面对一个一味让自己当逃兵的懦夫队长,周浩的怒吼反应出了消防官兵心里最真实的声音:“你知不知道因为你,我们队被叫做狗熊?你知不知道因为你,我们可能真的就白死在里面了?!”

周浩的声音是一个稚嫩战士的执拗,也是一颗英雄之心的高傲,就凭这一句掷地有声的台词,就足以让观众记住他,就像当年《绣春刀》里锋芒毕现的周一围一样。

后来在火场里超越极限的“八千转”的戏份中,谷嘉诚的表演与黄晓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黄晓明饰演的江立伟,破釜沉舟,视死如归,实则是一个神性爆发的人物,他代表了最无私最勇敢的英雄主义精神。

而谷嘉诚饰演的周浩,在烈火环绕中,从一开始同样的英勇不屈,到渐渐的体力不支,到后来身体状况已经到了极限,开始出现呕吐和窒息的现象,但到最后他也没有主动放弃自己的任务。

这一场戏中,相较于黄晓明烈士般的高光姿态,谷嘉诚则呈现出了角色身上更多人性化的痕迹,精神上的勉力坚持以及肉体上的有心无力,单单从表演的层面来上来看,无疑更加丰富一些。

我们也知道,最后是江立伟骗周浩先撤离,然后开始了和烈火“一对一”的高潮戏份,最终牺牲在了熊熊火海之中,而周浩,则成了这场惨烈战争中的幸存者。

在观影结束后,我曾思考过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在任务失败后患上PTSD的江立伟求仁得仁地慷慨牺牲,完成了自己心中的自我救赎,那么被队长以生命为代价送出险境的周浩,会否因为遗憾和愧疚,又成为一个背负重压前行的可怜人呢?

良久之后,得出的答案是:不会。“八千转”的任务,对于江立伟来说,是身为一名消防战士的奉献和升华,而对周浩来说,亦是一次举足轻重的磨练和成长。在江立伟将周浩送出火海的那一刻,他也将自己无私无畏的精神传递给了年轻的一代,这就是生生不息的烈火英魂。

看看周浩最后一幕脸上坚毅的表情,你就知道《烈火英雄》的故事,过往未去,未来可期。

消防电影《烈火英雄》的观后感及影评【3】

影片开始之前拿到这包写着“别哭”二字的纸巾,还在暗想自己“身经百战”,应该不会轻易流泪,没想到最后几乎是饱含热泪看完整场。

这部改编自纪实文学《最深的水是泪水》的电影是几千名曾经参与救援的消防官兵们亲身经历的实录,电影单刀直入主题,两个小时讲述了一场大火带来的灾难。场景均为实景搭设,影片里的燃烧的巨型油罐、冲天的烟雾、喷射而出的火蛇,都让人心生敬畏、胆战心惊,这几乎是我看过的最震撼的火场,完全牵动人心。

电影中的角色都不是脸谱式的人物,他们并不完美,然而足够真实,他们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是有血有肉有爱有情绪的平凡人,他们中有需要陪伴家庭的丈夫,有初生婴儿的父亲,有即将退役回家的孩子,有新婚燕尔的小夫妻,他们同样渴望快乐的生活,然而面对这样熊熊大火,他们有另外一个身份——消防战士!他们以无比的勇气跟坚定的意志挽救他人的生命,挽救整个城市。

当看到江立伟给了队友一个逃生的机会自己奋力转动阀门时,我哭了;当看到马卫国带着战士们一起录下给亲人的最后视频时,我哭了;当看到徐小斌为保证水源供应清理垃圾殉职时,我哭了;当看到王璐听到未婚夫殉职却依然想要坚守岗位时,我哭了……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作为旁观者,我甚至无法想象是多么大的勇气跟意志支撑他们奋力前行…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少想成为英雄的人,但是一直都需要真正能成为英雄的人。当城市的一端是得到某些“消息”慌乱撤离的人群,另一端却是在火场镇定坚守的消防战士,这样的画面冲击感不可谓不强大。交通瘫痪、机场延误、轮船超载,所有人都想要逃离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逆流而上面对冲天大火和滚滚热浪,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化学罐体用身躯做最后的抵抗。

这是一部有温度的电影,让我们在火场中看到了每个人最鲜明的样子,郑志没有放弃队友而是选择用水开道;江立伟牺牲自己终于关闭了所有阀门;马卫国回到家看到父亲饱含热泪的那一个军礼,他们最终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用生或者死完成了生命中最美的蜕变…

感谢这样一部电影让大家看到了消防员战士们最美的逆行,这是一首英雄的赞歌,献给和平年代最可爱的人,愿每一次出警都能平安归来。

希望这世界可以少一些灾难,昨天在八一建军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看了这个电影,感动之余,想说真心的说上一句: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消防电影《烈火英雄》的观后感及影评【4】

电影《烈火英雄》与其说是一部灾难片,还不如说它是一部主旋律英雄片,如果不是因为这部电影,你是否会想起天津滨海新区的那场大,你是否会想起大连输油管事件,你是否会想起119这个让人心安的电话号码,你是否会想到这些“超级英雄”……不管影院里的冷气开的再足,最后还是被震撼的热泪盈眶。

影片打动我的不止是情节,不止是震撼的场景,而是消防员不怕死敢拼的精神,这种精神竟然让我从头哭到尾,周围也不断传来低低抽泣声,其实,抛开这部电影是否拍的真实或者有不合理的地方,初衷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致敬烈火英雄”。

这部影片最大的泪点在于,巨大灾难来临时生命的无助和脆弱,生死关头那些像向死而生的逆行。

在郑志为救中队战友们牺牲,被熊熊大火燃烧,将头盔扔向队长喊着“给我妈”那一刻,我仿佛已经看见一位老母亲抱着儿子的头盔哭到晕厥,还有江立伟为了关闭阀门磨烂的双手,在关闭阀门的最后一刻,被大火冲击牺牲,我甚至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和儿子那种绝望的心情,顿时觉得消防员的生命有时就是那么脆弱,他是多么的无助。救援成功后,战士们席地而坐,吃着鸡腿,队长把鸡腿放在郑志头盔前,哭的泣不成声,剧中的感情线,最终也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行文至此,才发现关于影片中的人物,想写的很多。舍己命护他命的郑志,舍小家护大家的徐小斌,事发前吵架事发后痛心的王璐,为以防牺牲而提前录制遗言的一行消防员,将队友骗至安全位置后自己独自关闭阀门的江立伟,胜利后啃着鸡腿难过得表情扭曲的马卫国,都成了脑海中擦不掉的泪痕。这些能让人有所触动的事,总会教人改一些该改的心灵。

也许,影片中大多数百姓的自顾不暇会让人失望。面对孕妇的孱弱,那扇始终关闭的大门让人心生隔阂。但,一个李芳没有放弃,便会有千千万万个李芳站出来。

因为唯有烈火,才有英雄。

只要有烈火,就会有英雄。

消防电影《烈火英雄》的观后感及影评【5】

含泪看完《烈火英雄》,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不希望这个世界上有消防员这个职业,愿意选择当消防员这一工作的人,心里一定有某种执念,。

在今天的电影中,我更加清晰和真实地体验了救火现场的危险,这种危险我觉得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你想不到的,貌似平静的现场中,各个方向,头顶,背后,都有一些意外准备要了你的命;还有一种是你知道的,它就在你面前,随时准备要了你的命。那种体验,即便我再完全投入的去体会,我不敢说我明白,我只能说我佩服!

除了致敬消防员崇高的背影之外,我挺想去骂一骂那些酿成火灾的人,我能想明白,消防员的任务是在当前形势下,减小损失和伤亡,但是那些酿成火灾的人,或许是消防员真正的敌人!

从心里上说,我不想当消防员,与其说不想,不如说是不敢,我也不希望别人去当消防员,不希望任何人去做这种事儿!凭什么消防员要用冒着他们的生命危险去救别人的亲人和孩子!我的心里充满感激,也很感动,但是,我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场面。

我希望这个世界上没有火灾,没有任何灾难,我知道这是天方夜谭,但是,这是我看过《烈火英雄》后最直接的感受,我希望每个人都从身边的细节做起,防火与未然,让消防员闲下来,我宁可看到他们在开心的聊天,也不愿意看到他们为了救火舍生忘死。

长篇小说《狼王梦》读书感悟 篇4

最近,我读了一篇名叫狼王梦的文章,这篇文章让我影响深刻。

文章主要讲述了:大公狼黑桑想当狼王,并和母狼紫岚想一起挑战狼王,可黑桑却不幸死了。想为黑桑完成遗愿的紫岚生了5只小狼仔,第一只在出生时,在冰冷的洪水里被冻死了。紫岚给大儿子取名黑仔,二儿子是蓝魂儿,三儿子是双毛,女儿媚媚。紫岚想让黑仔来完成黑桑的遗愿,可它却表现出了狼没有的满足感,于是紫岚就开始训化它,在它这个年龄,别的幼狼还不敢出洞,可它已经奔驰在草原上了,但却被一只金雕吃掉了。紫岚只好让蓝魂儿代替黑仔,蓝魂儿果然不负众望,在狼群中算是佼佼者,每次都是它带领着大家,可就因为太过自信,死在猎人的陷阱里,紫岚只好把希望放在小儿子身上,可双毛从小受哥哥欺负,它一副奴像,只有通过打骂才能英勇起来。眼看双毛的挑战就要成功,只听狼王一叫,唤起了双毛以前的记忆,最终死于狼王口中。一定要实现黑桑的遗愿的紫岚,只好为媚媚找一头强壮的狼。最后,强壮的狼卡鲁鲁和媚媚生了5只狼仔,紫岚也为了保护媚媚的狼仔和金雕一起坠入悬崖。

读完这篇小说,我沉思了好一会。书中的“狼道”是指母狼紫岚,在必要时,可以吃掉自己的狼儿;或者为了不让孩子受猎人们的折磨和屈辱,也不伸出援手。 用我们的“人道”来说,“狼道”也未免太残忍了,但动物也是讲感情的。紫岚为了自己的儿女,可以放弃自己的婚姻,不再寻找新伴侣,到了生命的最后为儿女而与狡猾可怕的鹰俱焚,表现出母亲至高至大的一面,这一点无异于人类。

人生感悟的句子长篇 篇5

著名作家马尔克斯辞世,一代文坛巨星陨落,举世哀悼。在影视界曾经有个传闻,马尔克斯生前认为其代表作《百年孤独》只有好友黑泽明有资格导演,在黑泽明过世之后一直没有满意的人选。如今这两位大师都离我们而去了,一切都成为了历史。

记得我的马尔克斯阅读史是从高一年开始。在那个开学季的秋天里,刚刚甩掉中考包袱的我们激情四射。我在的高一九班又是年段里最活跃的班级,各项文娱活动大家踊跃报名、积极参与。任数学课代表的我兼宣传委员。当时校运动会刚刚结束,我写的几篇诗歌被莫名其妙地挂在学校的宣传栏上。为了不负众望,当然要加强文笔训练。于是我对文学的追求慢慢展开了。你想想当每天有人在晃悠着念着你的诗歌,感觉是多么的奇妙。我就是在此刺激之下,一跃而起,大补文学知识。不发奋则已,一旦下定决心,则狂扫校图书馆。我们班级刚好坐落在图书馆楼,一层,借书部是在三层。每逢课间十分钟,我就上去扫荡。图书馆管理员是两位女士,身材高挑的那位很严格,一板一眼的;矮胖的那位有点痴呆,总是斜着眼睛看着我们,讲话腔调奇怪,吐字不清晰,鼻音总是拉得老长。她们二者的组合颇像女版的“胖瘦头陀”。

一天下午,我无意中发现了《百年孤独》,依稀记得是白色封皮,上面镌刻着浙江文艺出版社、黄锦炎译等字样。原先那书是有书衣的,但是不知在哪一次借阅中被哪位粗枝大叶的读者弄丢了。经“瘦头陀”阿姨办理登记后,伴随着急促的铃声我匆匆赶回到教室,把它塞入抽屉里,压在课本、练习册、试卷之上。在无聊的英语课上,听着枯燥的语法分析,教英语的女老师又几乎不与我们互动,着实令人乏味。于是我忍不住翻了翻它,孰料书中的那些故事就像“吉普赛人的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让我无法专心听课,恨不得马上躲到一旁一口气阅读完毕。有些小说看了开头就没有阅读的欲望,有些小说看了开头就让人欲罢不能。这部小说是属于后者。一个作家写小说达到此境界,此生足矣。书中的光怪陆离的情节、巧妙的构思让人叹为观止。特别是一个名字重复于家族百年,让人感觉。偶尔想想,把它放置到更大的历史视野,整个人类不也是如此吗?

上一篇:房地产估价师《制度与政策》考前习题下一篇:2022年春节年夜饭主题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