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教育演讲稿(精选8篇)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确立,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引起了人们利益的失衡和价值的背离,使部分大学生对信仰产生了疏离甚至失落。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出现了暂时性危机。
方志敏同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的确信仰的力量是伟大的,它能够 拥有强大的动力。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有信仰,所谓信仰指的是对某种事物或者思想、理论等高度的尊崇或者信服,并把它奉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动指南,他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当一个人失去了信仰,心灵就会失去了寄托,他的生活就会感到迷茫,无所适从。一个民族失去了信仰,就会失去民族精神,失去了凝聚力。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读本》是一本关于信仰教育的经典读本,文中重点探索了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并且以最新科学成果对信仰问题作了新的阐释。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得出当前我们大学生对信仰缺失的主要表现,首先是对社会漠视,对自己的未来失去希望,对一切采取无所谓 的虚无主义态度。其次就是信仰混沌,信仰盲目自我选择自我设计。信仰金钱主义,功利主义。这两幅图是关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调查分心,我们可以得出有将近一半50%的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抱有无所谓的态度,而拥有错误信仰的人占有16%。
由《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读本》中我们可以的出信仰教育缺失的原因,首先是中国传统思想及旧的观念的影响,中国部分传统思想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悖,同时它又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利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培养。其次,社会大环境与学校小环境的现实影响。大学生来源于社会,生活与社会之中,虽然身居校园之内,但我们的思想行为摆脱不了社会大环境影响,现实中的一些人唯利是图,权钱交易等现象,大学生耳濡目染,把这些社会现实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扭曲着自身的价值观。最后是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当代许多大学生为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挫折感,也容易导致对信仰的缺失。
针对马克思主义缺失的原因,我们应该采取对策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读本》中我们总结出并采取对策解决,首先我妹妹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动摇。马克思主义具有永不衰竭的强大生命力,历史与现实都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永不颠破的科学真理,是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指明灯,所以无论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其次我们学校要从分利用网络技术,拓展高校网络信仰教育空间,巩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使信仰教育与网络有效结合起来,以网络传播方
式激活学生的认知模式。使抽象死板的信仰教育变得生动活泼,从而增强信仰教育的实效性。最后要求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必须结合新的实际,采取新的形式,新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最后,对信仰教育我想谈一下个人感想,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增强对社会理解和认识,提高正确思考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其次,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同时,增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时效性和吸引力。最后,希望我们的理论课老师应该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创新,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从而进行有效教学。
信仰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信仰教育,以人为本。信仰教育要面向人的心灵成长,完成人格心灵的重塑。要尊重人性、唤醒灵性、完善德性。
然而,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 逐渐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的年轻人却在政治信仰上出现了例如政治信仰边缘化、模糊化、淡化、世俗化、功利化等不积极的现象, 挖掘其原因, 主要来源于三方面。首先, 随着全球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思想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年人, 其政治信仰不再像以前那样纯粹, 主流政治信仰被边缘化的现象愈来愈明显。其次, 当代中国经济日益发展, 社会日益进步,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 青年学生对于政治信仰的追求不再强烈, 并且由于其认识水平有限, 对于人生及道德认识尚未成熟, 简单地认为这些主流的政治信仰在如今已经失去了它本来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他们仅仅从满足自我需求的角度出发, 相比政治信仰, 更愿意信仰金钱、物质、权利、地位等更加“实际化”的东西, 政治信仰因此被逐渐淡化。再次, 受社会环境影响, 当愈来愈多的人们给自己贴上“名”和“利”的标签, “追名逐利”已经成为多数人最现实、最主要的人生追求。导致某些学生信仰马列主义、信仰中国共产党只是为了将来早日入党, 享受党员的权利, 完全趋向功利化。错误的入党动机致使一些对党认识尚浅、对党忠诚不够人们加入了党组织, 他们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党内“蛀虫”, 成为危害党组织、危害人民群众的威胁所在。所以, 青少年学生政治信仰正确与否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
自身政治信仰的缺失与偏离, 不仅会导致对自己存在价值和精神追求感到茫然, 失去对未来的方向感, 更有甚者会步入歧途。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如何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生政治信仰教育, 如何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在逐渐多元化的价值选择中正确做出分辨, 进行理性选择, 确立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至高无上的政治信仰与理想追求已经尤为迫切, 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需引起高度的重视。祖国的未来在青年、希望在青年, 他们的政治素质、政治信仰将直接影响中国社会未来的走向, 影响到我们国家的前途。
而高中时期作为学生汲取宝贵知识、塑造健全人格、砥砺德行、明确未来的关键时期, 针对部分学生政治信仰偏离、淡化的情形, 学校应予以正确引导, 切实加强学生政治信仰教育, 因此,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加强政治信仰教育已经迫在眉睫。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良好阵地, 其肩负着教育学生形成良好政治信仰、意识形态的使命, 显示出了较为重要的政治价值。切实搞好学生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中政治信仰的教育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关系到民族的发展。青少年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实施, 目的是在于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意识形态及理想追求, 通过接受主流政治信仰教育, 提升自身政治认知能力, 从而锻造自身, 着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中, 政治信仰的教育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意识、政治立场的培养, 同时对学生进行渗透的途中更要注重系统化, 配以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案例加以引导, 善于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以学生最为关心、最感兴趣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 紧密联系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实际,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调整和增加授课内容, 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使其深刻地领悟到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及社会主义道路, 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袭, 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度, 逐渐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认同, 以此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对于推进政治社会化、统一社会意识形态、坚定社会发展方向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学生政治信仰教育, 有助于为青少年学生指明奋斗目标, 让其政治信仰成为支配人生行为的强大精神动力, 使得整个社会整体凝聚一心, 共同为一个相同的理想目标而奋斗。当青少年学生选择了正确的政治信仰, 就会自觉地将个人的作为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有机结合, 怀揣着不怕挫折、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 以坚定的信心与执著的毅力战胜艰难险阻, 从而形成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身的人生抱负, 在脚踏实地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以此来看,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刻不容缓, 应该予以投注更多的目光, 着力推动青少年学生政治信仰健康化、科学化发展, 从而早日锻造出于国于民有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要: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 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社会的发展使得各种文化思潮碰撞, 因此导致部分学生政治信仰偏离甚至缺失。要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 就要从教育着手, 注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学生政治信仰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 递进式 信仰教育 教育内容
一、大学生信仰状况分析
信仰是指特定社会文化群体和生活于该社群文化条件下的个体, 基于一种共同价值目标期待之基础上, 所共同分享或选择的价值理想或价值承诺。无论是对于社会共同体, 还是对于社会个体, 信仰都是不可或缺的。它构成了人类文化本身和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那么,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本课题组对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近千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74份。参加调查的大学生性别抽样分布为:男生占43.7%,女生占56.3%;年级抽样分布为:一年级学生占26.1%,二年级学生占29.3%,三年级学生占30.9%,四年级学生占12.9%;生源地抽样分布为:来自农村的学生占51.5%,来自城市的学生占21.3%,来自乡镇的学生占27.2%;政治面貌抽样分布为:学生党员占18.9%,入党积极分子占32.8%,团员占43.4%,群众占4.9%。调查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一)多数大学生认为信仰对个体而言是需要的。只有29.3%的大学生认为没有信仰不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影响,其中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在对信仰重要性的认识上差异显著(p<0.05),可见党员对信仰对人生产生影响的认识明显高团员和群众。专业、年级和地区之间差异不显著。
(二)在有无信仰问题上,专业、年级和地区之间差异不显著。只有4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明确的信仰。说明在现行无差异化信仰教育与引导方式下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认知水平的人对信仰的认知确立表现为同质性,大学生对信仰认识也比较模糊,多数人认为政治信仰才是信仰。60%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信仰或说不清楚,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主流信仰的一种迷失。
(三)大学生对信仰的选择较为理性。大学生对信仰的选择从高到低依次是道德信仰(63.4%)、国家信仰(53.7%)、民族信仰(52.5%)、政治信仰(30.4%)、生命崇拜(29.2%)、家庭主义(29.1%)、法律信仰(25.6%)、宗教信仰(11.2%)、金钱崇拜(4.1%)、权利崇拜(2.6%)和神灵崇拜(1.3%)。
(四)从大学生信仰确立的影响途径看,教育居于重要位置。依次为学校教育(35.9%)、社会的实践体验(21%)、家庭影响(18.1%)、理论认知(10.6%)。
(五)从影响信仰确立的因素看,依次为书籍(32.3%)、领袖及各种英雄和模范人物(20.9%)、父母(15.8%)、网络及各种传媒(13.2%)、老师(8.4%)、亲戚朋友(2.1%)、同学(1.3%)和其他(6%)
(六)对“学校信仰教育开展的主要不足”的选择,依次为忽视学生主体性需求(47%)、形式单一,以“两课”教学为主(45.7%)、针对性不强,没有分类教育(41.2%)、载体不够丰富(24.8%)、校园文化的影响力不够(23.6%)、缺少层次性(16.3%)和其他(5.9%)。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1)总体上大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取向。在价值判断与价值观念的取向上依然表现出“善”心,不存在价值崩溃。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价值判断混乱,在价值判断与行为模式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道德信仰在需求和选择上第一顺位反映了大学生对道德现状的关切和对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回归。(2)信仰迷失与危机并存。价值观念的“善”性定位并没有带来大学生信仰的确立,没有体现对善性的坚定追求。反而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感到迷茫与彷徨,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念中迷失,使主导信仰边缘化,体现出大学生受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的冲击及社会整体道德现状的影响,对主流信仰产生了怀疑、动摇,进而导致信仰危机。(3)教育是国家主导信仰确立的最重要手段,但针对性不强。价值体现的是客体对主体的美好,基于共同社会生活环境下的同一群体存在建立共同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和可能。推行共同的核心价值观的最基本和有效地手段是教育,显然,信仰选择的差异与不同身份的个体在信仰认识方面的显著差异表明教育远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35%的人通过这渠道确立。这种效果的理想性与教育的针对性息息相关。(4)道德信仰成为关注的主体。一方面,大学生遵从内心道德的诉求,传统道德观念依然深深根植灵魂深处,另一方面,表现为对社会道德危机的极大关注。道德危机的根源之一在于从传统熟人社会快速过渡到现代陌生人社会,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显得松弛,其表现之一就是行为与价值观念的背离构成的不道德。当缺德与无耻在社会安之若泰,道德危机就容易发生,社会成员内心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对缺德行为的漠然就使得内心充满挣扎,会特别关注社会道德状况。(5)理性与情感并重,影响信仰确立。如果将书籍、大众文化传媒视为大学生信仰确立的理性认知因素的话,模范、亲人、朋友的影响则更多体现情感的因素。
二、递进式信仰教育的理论基础
所谓信仰的递进式教育,就是在尊重教育主体的基础上,以国家主导信仰为目标,按信仰内在逻辑关系,逐层推进的教育方式。
(一)信仰具有层次性
就某一信仰本身而言,按其在主体中的存在方式,赵志毅等研究认为信仰具有三层次四维度的立体架构。三层次: 可信--确信--坚信。四维度:分别为理性, 非理性、相信、怀疑。在不同的信仰之间,潘维认为,对社会关系的基本是非判断就是社会价值观,而依据基本社会关系,可以划分为个体对他人、自然、群体、群体与社会、人民与政府、人民与民族国家、国家与国际体系等,可以划分7层核心价值观,即道德观、自然观、群体观、社会观、政治观、民族观、国际观等。事实上,信仰的本质是人们高度自觉的价值意识。价值意识有两方面内容构成,一是价值心理、价值观念;二是价值认知、价值知识。信仰是人们各种价值观念中居于支配、统摄作用的价值观念。它总是存在于具体的价值观念、价值知识之中。[3]从这个意义上说,潘维所划分的7层价值观,就是7种不同的信仰。这7大类不同的信仰,按照与主体的关系紧密程度和认知程度逐层向外拓展。
(二)信仰的三元论
解构信仰,不难发现信仰由理性、情感、意志三种要素组成。主体信仰的合理性分野标志在于理性成分的多寡。信仰一旦拒绝理性的追问,难免就陷入狂热,宗教信仰就是典型的例子。意志的强弱更多取决于情感的因素。而理性、情感在信仰的确立过程中都存在逐渐加深和升华的过程,这一加深的过程为引导教育提供了层次递进性的可能。部分学者将信仰确立的过程人为划分为四个阶段,怀疑——相信——确信——坚信。张曙光认为:相信是对事物的某种性质或状态的断定、肯定。事物的某种性质或状态一旦为人所肯定、相信,而且被表述为一个判断、一个命题, 人们对这个判断或命题的正确性又坚信不疑, 那么, 这个判断或命题就成为人们的一种信念(确信)。在人类生活中,那些特别值得相信和恪守的东西,会在人的意识中转化为信念。信仰则是信念的递升, 是信念中的信念。显然, 只有对人来说具有极大极高价值的东西, 才值得人们心驰神往、身心相许、情感皈依。而由相信到信念再到信仰,反映了一种逐步深入和递进的关系。
(三)层次递进式是教育的内在规律性要求
人类知识的传承总是由易及难,由基础而前沿。观念的确立也是由感性而理性,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教育要遵循这个规律,层次性理论为信仰教育的递进式设计提供可能。
三、递进式信仰教育建构
(一) 递进式教育主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一是教育的有效性问题;二是教育的针对性问题。有效性就是要提高受众接受传播者信息的效率,形式、环境、传播方式等都会对传播效率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的利用活泼的形式,多样的方式、简洁明了地将要传播的信息传递给受众;提高针对性的根本目的也是提高教育的效果。教育的针对性应主要指向两个对象,其一是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其二是不同群体的信仰需求。需要我们依据个体和群体的不同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
(二) 递进式教育需要分层分步实施
通过教育的实施者即教育主体对受教育者信仰确立状况的了解,人为将受教育者划分为若干层级,实施分层教育。可以是不同年级要求较为一致的群体,比如前文提及的党员群体;也可以针对不同年级面临的不同主要任务着重采取某一方面的教育;前文通过对信仰解读,我们已经发现主体对信仰的认知是个渐进过程,主体信仰的确立也是理性认知的深化和情感的升华的渐进过程。无论是对理性认知的渐进过程的划分,还是对情感皈依过程的划分,都存在不同阶段对象的集合。这是实施分层递进式教育的现实基础。削弱、对抗危机产生的影响因素,依据不同群体和个体对信仰的需求制定教育内容是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三) 信仰教育的内容
一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相结合。二是大学生信仰形成的主要因素相结合。按照个人与家庭,与他人,与群体,与社会,与政府,与国族、与终极目标七方面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归纳为对应的五项教育内容。(1)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传统文化的礼、义等纲常积极意义解释,涵盖与家庭、他人的关系。(2)团体本位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制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体本位价值取向。(3)平等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观教育,应该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同价值取向。(4)爱国主义教育。(5)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精神培养。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又要反对对超验的神灵等的盲目信仰。上述五个方面内容,内容上基本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范畴,又具有对外逐层递进的关系,具有价值选择的普遍性也有特殊性。体现了信仰教育政治价值与普遍价值的适当分离。
参考文献:
[1]赵志毅,蔡卫东:论信仰的结构、本质及其对德育的意义,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一期
[2]潘维:论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3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7页。
[3]王玉:论理想、信念、信仰和价值观,东岳论丛,2001年第4期
[4]张曙光:信仰之思,《学术研究》,2000年12月
基金项目: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不同主体信仰需求,分类递进式大学生信仰教育模式的研究,浙社科规【2011】6号24)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信仰的主题演讲稿》的内容,具体内容:什么是信仰?人为什么有信仰。我想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尽相同。信仰就是你心中的坚信所在,前进的动力源泉。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几篇,希望能帮到你哟。篇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什么是信仰?人为什么有信仰。我想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尽相同。信仰就是你心中的坚信所在,前进的动力源泉。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几篇,希望能帮到你哟。
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舒家小学的李秀蕾。从接到这个活动的通知后我就开始思索:对我而言,党,意味着什么?我想,对于这个问题,在座的很多同志一定会和我有同样的想法,那就是:党,是我们的信仰。所以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党,我们心中不变的信仰》。
小时候,提起中国共产党,我们就想起映照着红旗的隆隆炮火,想起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振臂高歌;想起了潘冬子向往的红星、八角楼上点燃的灯火,想起了那首世代传唱的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而今天,我们感受到的中国共产党是祖国和谐统一的维护者,是倍加疼爱十三亿人民子女的亲慈,是改革开放的伟大设计师。是他,用坚强的臂膀捍卫了民族的尊严;是他,在灾难来临之际拯救百姓于水火,徜徉新时代,我们更加确信:有了共产党,才有了如今这与时俱进、日新月异的中国!
所以,我是多么自豪啊,为我能成为这一伟大政党的一员;我是多么幸福啊,为我能有一天站在这样的舞台,高唱那支给党的山歌。也正因此,我更加坚定了我的信仰,也正因此,我更加苦苦地思索:从 1921 到 2016,这条前行了 95 年的光辉路程背后,是什么在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力量?
那一天,年过五旬的陈雪娟老师带着一双红得吓人的眼睛进了办公室,我忙上前询问怎么了。陈老师边埋头改作业,边回答:“没什么,眼睛充血了。”当时的我不知道眼睛充血是个什么概念,吓得连连追问,可陈老师依然改着作业,漫不经心地说:“真的没什么,眼睛里毛细血管破裂,老毛病了。”她的回答是那样的轻描淡写,但实际上,医生的诊断却并不那么乐观:因为用眼过度,陈老师的眼睛受到了极大地伤害,她绝对不能再改作业了。可回到学校的陈老师一碰到学生的作业本儿,就什么都忘了。“其实,第一次发病的时候,我也确实吓坏了,看到自己的眼睛莫名奇妙地通红,还真以为得了什么怪病呢!”陈老师不好意思地笑笑,“老师嘛,不就是改改作业上上课,哑了喉咙红了眼睛,那都是小毛病咧。咱们党员有力量嘛!”看着已两鬓斑斑却幽默依然的陈老师,我仿佛明白了为什么即将退休的她还是终日忙碌于一线,我也终于懂得了给予共产党人力量的源泉——是信仰!
是啊,如果把我们党的事业,比作一座宏伟的建筑,那么,有了这份信仰,这建筑里就有了民族的脊梁来高瞻远瞩,就有了社会的钢架来支撑四方,有了这份信仰,就连搅拌在混凝土中毫不起眼,甚至压根儿就察觉不到它存在的小石头,也有了举足轻重的力量。如犯了眼病却仍放不下作业
本的她,如晾着刚订婚的女友,却只顾忙着校园文化建设的你,又如哑了声音却仍比划着进课堂的我,我们,我们都是共产主义事业中的一块小石头。就因为我们心中有信仰,所以虽然我们很普通,但我们绝对不寻常;也许我们默默无名,但我们同样承担起了党之伟业的一份重量。
同志们,不论何时何地,请带上我们的信仰,带着它去拥抱“乌蒙磅礴走泥丸”的乐观;带着它去拥抱“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勇敢;让我们的灵魂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高贵与伟大,让我们用行动传达出属于共产党人的念想——党,我们心中不变的信仰!
篇二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去年市委、市政府在庆祝建党 86 周年表彰的“十佳公仆”?邓立英等 10 名优秀党员干部在他们各自平凡的岗位上,以他们的事迹为党员干部树立了灿烂的榜样、以他们的言行为我们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深刻内涵。
十名普通的人物、十个不同的故事,十道别致的风景、十面别样的旗帜,给予我的却是同样的感动、同样的激励。这感动、这激励的背后,是他们执着信仰所表现出来的永恒力量。
人生,就是追求信仰的过程。有了信仰,人生才有真谛。一个普通党员坚守对党的信仰,他的生命就会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他的思想才会闪烁出璀璨的智慧之光。反之,就会丧失奋斗的渴望,缺失党员的价值。
上架乡政协联工委主任邓立英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繁句丽词,扎根基层,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即使身怀六甲,也不畏艰辛,连续驻村,带领群众大面积进行杂交制种,促进农民增收不言悔;由于工作繁忙,正值年近古稀、患病多年的老母 70 寿辰之际,同样出差在外的计生局副局长邓向东的事迹告诉我,既然选择了党的事业,就要选择始终不渝、鞠躬尽瘁,宁可把对亲人的爱深深地埋在心底......聆听“十佳公仆”的事迹,与其说是聆听一场报告,不如说是对我这名党员新兵的一次心灵洗礼。他们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在困难和危机面前,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与主动承担责任的勇气。
面对 7.15 特大洪灾对农业的侵蚀,农业局副局长陈小虎像一头孺子牛,背负着村民的幸福上路,心系群众,勤政为民,驻村整整 48 天不回家,摸灾情,定对策,建议市里果断出台补种“倒种春”等可行性措施,减轻农民群众因灾所受的粮食损失,显示了一个党员的风范;市纪委正科级纪检监察员蒋议仁视原则如生命,在纪检岗位 29 年来,清贫而充实,温和而淡定,即使现在已退居二线,但党员的责任却总让他知难而上,为着一个目标而执著,而且愈挫弥坚......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但我听过这些事迹之后却强烈地感到: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后来,我又在工作中接触了邓立英。我问她:您作为一个弱女子,为什么这样一直留恋农村,不考虑进城?她的回答是如此的简单:我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趁自己年轻,争取多为群众干点事。
这是一种多么朴实的人间大爱!难怪一位诗人这样说:爱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爱是无比芬芳的精神体验。不难想象,如果我们身边更多一些像邓立英这样的质朴、像邓向东这样的执著、像陈小虎这样的为民、像蒋议仁这样的勤廉......将坚强的党性和崇高的信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那该是怎样动人的一幅画面!
听多了党员这样的先进事迹,便常常觉得自己像只气球,仿佛飞得很高,仔细一看却是被浮云托着。这样想着不免有些担心:自己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以后的路该怎样走?于是,“坚定信仰”四个字,对于我就不再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而是选择如何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吸取身边这些党员身上的种种优秀品质。于是,我也更加知道了党员干部所具有的深义。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有追求的党员,再成为一个有责任的干部,然后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
篇三
有时候,我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人面对冰冷的死亡,可以如此微笑和坦然;是什么力量,让几万名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红军战士翻越穷山恶水,突破前后堵截跨越大半个中国?又是什么力量让仅仅二十几个党员的星星之火燃烧成担负起民族解放和复兴的中坚力量?这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神奇和伟大的力量?当一页页翻开中国***90 年奋斗与牺牲的篇章,我们有了一个充满力量的答案:那就是信仰的力量!
我很想回到 1921 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去问问参加一大的那些年轻的代表:你们都是名牌大学毕业,有的是大好前途,有的是加官进爵,为什么要冒着生命的危险把马克思主义带到中国:我想她们一定会坚定地回答:中国需要正确的方向。中国人需要正确的信仰!
我很想回到 1927 年北京菜市口的刑场,再去听听李大钊先生哪斗志昂扬的国际歌,也想问问他:面对敌人的屠刀,面对冰冷的死亡,您到底怕不怕。我想他一定会微笑着坚定地回答: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失去信仰!
我也想回到 1935 年漫漫长征路上,去问问《金色的鱼钩》里的那位老班长,去问问《丰碑》中的那位军需部长:你们永远长埋在这无边的草地和皑皑的大雪山上,你们怕不怕,我想她们一定会坚定地回答:我们并不怕,因为我们有坚定的信仰,再冷再饿也觉得充满希望。
我想问问董存瑞,我想问问刘胡兰、我想问问黄继光,你们浴血奋战,你们抛头颅洒热血,却没有享受一天平静的生活,你们后悔吗,我想他们一定会这样回答:为了信仰,总有牺牲,看到你们现在的娃娃幸福成长,我们也会欣慰,绝对不会有任何后悔和感伤。
我想问问钱学森,我想问问邓稼先,我想想问问那些两弹一星的元勋,我想问问在大戈壁隐姓埋名的航天人,你们放弃美国的优越条件,来到这万里黄沙,你们冤不冤枉,我想她们一定会淡淡地一笑回答: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祖国强大,民族复兴就是我们的信仰.诺贝尔奖固然可贵,但是祖国人民的赞扬才是最可贵的奖章.是啊,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哪怕身处黑暗仍然迸发火光,哪怕面对逆境,仍然心怀希望,哪怕面临死亡,仍然高歌刑场。这就是共产主义的信仰!为了让更多的人民过上好日子,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幸福童年的时光,可以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有全部牺牲和奉献。
一个民族可以贫穷、可以暂时落后,但是它绝对不能失去信仰,正是有了千千万万胸怀坚定信仰的中国***人,我们的祖国才有了今天的富强,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的复兴。
白驹过隙,转眼我进入林业系统工作已经四年多了。从最初只是怀着找到一个铁饭碗的想法走上工作岗位,到如今深深地爱上这份光荣的事业。是什么改变了我的想法? 是生活中一些恪守着清贫,却对事业有着执着追求的共产党员鼓舞了我;是他们淡泊名利、对党无限忠诚、对群众无比热爱的精神激励了我。
我们所熟知的杨善洲同志,工作37年间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清正廉洁,全心为民。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就是22年,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并将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捐献给国家。
原贡山县县长高德荣同志,主动从繁华都市回到高黎贡山、独龙江畔,带领独龙族群众建电站、修公路,让现代文明进入独龙江;倾注心力保护生态、发展教育,为独龙江地区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39年的坚守,勇毅与担当背后,有的是对职业的敬畏,对家乡的热爱,更是有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信念。
我不知道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可以让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坚守在艰苦的岗位上,但我听过这些事迹之后却强烈地感到: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什么是信仰?我想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尽相同。穿过历史的长河,我们不难发现,第一个涌向理想彼岸的无论是潮涌 还是浪花,都离不开信仰。遥望广阔的星空,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照耀人间的是日月而不是流星,因为片刻的辉煌不代表永恒,坚定不移的信念才是持之以恒的力量。信仰,可以作为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指路明灯,可以让人承受眼前的艰难困苦,可以消弭在孤立困苦里的创伤。因为有了信仰,我们忙碌奔波曲折艰难的人生路途才不会茫然惶惑不知所往。也正因为有了信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才不断涌现出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和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具有崇高信仰的政党。正是这种信仰,引领着一代代共产党人!我想问问先烈们,当你们知道自己会献出生命的时候,你们怕不怕?在临死前的恐惧和非人的折磨下是否想过可以减轻痛苦保全生命的权宜之计?我想答案是:没有!因为我们听到的故事全然是让人唏嘘不已的壮烈牺牲!而所有的牺牲,没有一个人是为了一己私利,没有一点是为了个人权益!血肉之躯,谁会不怕疼?凡夫俗子,谁能视死如归?我相信你们蹈死不顾的时候头顶高悬的是一盏信仰的旗帜!正是这崇高的信仰镌刻在你们的生命里,变成了性格、变成了骨血,经过了百炼变成了钢铁!正是这种信仰的力量,让中国共产党由一个组织名词变成了一种精神,形成了强大的力量,锻造了一个民族,成长了一个国家。
我不由得自问:你的信仰,在哪里?作为新一代的林业工作者,当我踏入工作岗位的那一刻,便被这个集体的投入、奋发的氛围所感染。林业工作是深山丛林中的奔波,是炎炎 烈日下的专注,是默默无闻的奉献。我深知自己的工作并不能给我带来可观的财富,也不能带来巨大的名利,但我热爱这份工作。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经历磨炼,难以炼成钢铁。于是,“坚定信仰”四个字,对于我不再模糊,而是思考如何吸取这些优秀党员身上的种种优秀品质,作为让自己的人格更为饱满的养分。多一份对党的虔诚信仰,我们就可以在这个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不迷失自我,认清方向,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为林业事业而奋斗,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工程技术学院.............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信仰的力量,说到信仰,相信这个词对于大家而言并不陌生,那么,敢问在座的各位,你的信仰是什么?
英国有句谚语:One should eat to live,not live to eat.翻译成中文就是人为生而食,不为食而生。如果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是一味追求衣食住行,满足了最根本的生活需求,但是在个人精神层面却不加修缮进取,那么试问,这与行尸走肉又有何异?
独行者穿梭于浩然大地,忍受着恶劣环境和时空距离对其体力和毅力的双重考验,也许放弃这样的念头也在脑海里飞速闪过,但望见,路还在脚下,焦点还在远方,行走就是他终生的信仰,所以,即便是脚下的路布满荆棘,也依然选择坚定的去行走,去一步步靠近,滋生出信仰的那个远方。上帝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但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是希望的信仰;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这是爱情的信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是忠义的信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善良无私的信仰。于这,便是信仰的力量。
今天我们坐在这里齐聚一堂,是缘分,让五湖四海的人来到这里,但是,也是因为信仰,让我们将那一粒呵护了十几载的梦想的种子,连同我们曾许给自己郑重的承诺,一起打包,来到了这里。说信仰,我们共同的体会应该就是高考那年,1000个人,就有1000种高考,我想那是每个人生命中最深刻的记忆之一,那是青春里凌厉的一个转弯,也是成长里最沉痛却也最畅快的节点。在那时刻将神经紧绷的特殊阶段里,我们可以每天六点半起床,匆匆赶到教室气宇轩昂的读给自己长达几分钟的宣誓词,然后开始一天繁忙的学习,我们可以每天和书本打交道,可以为了一道数学题争论不休然后反复思索,我们也可以在每次考试失利后心底里暗自神伤,却心有不甘的学习到深夜,那个时候,我们像复读机一样,我们倔强,我们坚强,我们相信。每天重复着一个频道,一个动作,咀嚼着这个过程里的反反复复的酸甜苦辣。累吗?累,苦吗?也挺苦,但是为什么又苦又累,我们却依然可以坚持下来,有的是一年,有的是两年,甚至更多。
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抽不出时间去迷茫,我们只有笃定的一份信仰—高考成功!虽然这个成功的标准因人而异,但无论这份信仰它带你走向了何方,至少,你没有辜负那段美丽的时光,最重要的是,你因为这份信仰完成了最精彩的成长。我们应该为那个忠奉信仰而忍耐坚持的自己鼓掌。
再后来,带着十八岁的梦想走进了大学,我们像离弦的箭,突然间的自由让我们在形形色色的大学里开始迷茫,开始失去方向,在白无聊赖坐下来静静思考的时候,想想几年前的自己在如何的往前走,对比现在的自己,会逃本就不多的专业课,会经常通宵打游戏,会面不改色心不跳向父母伸手要生活费...,诸如此类的行为还有很多,阔别了曾经那份简单而笃定的心境,回过神来,你会不会觉得这样的自己很陌生,陌生到让自己有些发怵,十八岁的梦想,我们把它遗失在了哪个岔路口?你曾那样坚定守护的信仰,又在哪里,与年轻的你,做了平静的告别?
因为信仰,爱迪生在历经无数次的失败后最终获取了研制电灯实验的伟大成功;因为信仰,史铁生在不惑之年带着残废的双腿,将轮椅驶进了它精神的归所—地坛。而我们,现在只是平平凡凡的大学生,在中国,大学生的确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庞大到我们每一个人落在那个分数线上,只是一个孤零零的阿拉伯数字“1”。可是我们注定又是不平凡的一代,因为我们正年轻,因为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少年,于己,于家,于国,我们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它需要我们用知识去武装自己,更需要我们用品质和精神去不断完善自己。而这一切,都应该从心开始,从我们心底最深的信仰开始,只有信仰,让我们不惧怕黎明前的黑暗,只有信仰,能做我们前进的方向标,让我们在一次次追寻中笃定的守望,踏实的进取。对于任何一个人,信仰是万万不可丢的,它象征着我们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一旦失去,就只是一具浪游在时空隧道里没有灵魂的空壳而已,而这,是我们甘愿去拥有的可悲人生吗?
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以信仰为名,来书写我们的人生故事,或跌宕起伏,或低回婉转,无论如何时过境迁,斗转星移,也不管你功成名就还是隐退俗世,永远不变的是我们最简单而笃定的心,让我们去找回被丢失的梦想,找回曾经那样义无反顾的自己,用我们年轻有力的臂膀担当起起我们应尽的责任。这力量会让我们这一生将这故事进行到底,多年后,拿出来再读,也许有人是白首嗟叹,蹉跎恨晚,你仍然可以淡从容的低声轻诉:“我还会被自己感动,我这一生,了无遗憾”。如此,足矣!
然而对教育境界的研究, 学界多从教育者的境界切入而相对忽略了受教育者的境界研究;多从教育的至高境界着手而相对冷漠了教育境界的层次研究。教育本质上是人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所以讨论教育的境界也应从讨论人的接受教育的目的开始。人之所以接受教育, 是因为教育能满足人自身的一些需要。根据马斯洛的理论, 人的需要是有层次性的, 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认知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 人接受教育的目的也应该是有层次性的。由低到高可以分成为了生存或生活, 为了自身的发展, 为了幸福, 为了寻求精神上的信仰四个层次。因此, 我们认为教育的境界可以分为“实用教育”、“全人教育”、“幸福教育”、“信仰教育”的由低到高的四个层次。教育活动不仅要追求境界, 更应追求高境界。从“实用教育”的初始境界向“全人教育”的应然境界、“幸福教育”的理想境界提升, 乃至最终实现“信仰教育”的至高境界应是教育的追求。
一、实用教育:教育的初始境界
就目前社会发展的状况来看, 人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更好地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 教育是满足现代人生存需要和生活需要的必要条件。一方面, 教育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 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受教育者的物质追求。在当代社会, 人们往往会为了升学、就业、进而得到较高的社会地位等接受教育。在这样的受教育目的驱使下, 当前的教育多被考试分数所控制, 充满了实用主义色彩。可以说, 当今社会中的人, 受教育的最主要最根本目的在于求利, 即求得财富和地位。我们称这样的教育为“实用教育” (The utilitarian education) , 即教育的初始境界。
当前, 不仅个人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求用, 国家和社会发展教育的主要目的也在于求用。20世纪以来, 特别是“二战”后, 在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等思想的影响下, 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迅速形成, 并发展成为一股极具影响力的、至今还保持着强劲势头的世界性思潮。“国际竞争需要科技发展, 科技发展需要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需要教育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也深受经济主义思潮的影响。石中英认为, 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目的表述中所遵循的一种价值取向就是“功利主义”。教育目的论中的功利主义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 奉行功利的价值准则, 追求一种现实的功利或利益, 特别是追求个人、社会物质需要与经济利益的满足;第二, 在价值的辩护方式上, 诉诸工具价值论。”[1]强调教育有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科技进步等功能。
我们认为, “实用教育”有其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必然性, 体现了教育对社会和个人发展需求的应答, 有其合理性。但是它只关注教育的实用和工具价值, 忽视了教育的文化和精神价值。教育如果只处于“实用教育”的层次, 不仅可能导致知识沦为一种工具, 而且也可能导致受教育者变为一种工具。于是教育越来越变成单纯实用性的“知识教育”和“应试教育”。这样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 会导致教育发生“异化”, 失去教育本来的目的和意义。因此, 求实用不应是受教育的最主要最根本的目的。“实用教育”处于教育的最低层次, 只是教育的初始境界。
二、全人教育:教育的应然境界
实用教育是低层次的教育, 追求的是教育的工具价值, 是教育的初始境界。那么, 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教育应该带给人什么?仅仅是财富、地位吗?从西方“教育”的词源上看, “教育”一词本来含有“引出”的意思。“引出”的应该是人的智慧、德性、丰富多彩的个性等。所以较高层次的教育追求的应是教育的本体价值。教育是人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人是意义、价值世界的根本, 意义与价值因人而存在着, 没有人, 就谈不上意义与价值。人虽然不是客观物质世界的本原, 却是意义与价值世界的本原”[2]。就教育价值的本质而言, 应是为了人的发展, 人是人的目的, 人的发展也是教育价值目标的实质。因此, 从教育的本体价值而言, 教育目的应是追求真善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正如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说的:“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 欲达此理想, 于是教育之事起。”[3]1996年, 由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重申了一个基本原则:“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4]提出教育应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为支柱,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应该不只为了财富地位而接受教育, 更应该为了人的道德、理智、人格等方面品质的优秀和完善, 为了自己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而接受教育。我们称这样的教育为“全人教育” (Whole person education) , 即教育的应然境界。
在“实用教育”的境界中, 人的个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充分发展, 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培养的人并不是真正全面发展的“全人”, 而是作为工具的人、片面发展的人。这样的教育忽视甚至排斥教育促进个人自身完善的发展价值, 使得教育生活比较贫乏和单调, 学生的精神和生活世界比较空虚和乏味,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可以称为“半人”教育。而从我国的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层面教育的诸多问题多源于此。“素质教育”就是在人得不到全面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它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我们并不轻视“实用教育”, 而且认为它很基本、很重要, 但教育如果仅仅处于“实用教育”的层次, 就会破坏人的素质的和谐发展, 不仅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而且也不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完善, 最终也不利于个人和社会实用目的的实现。“全人教育”彰显了教育的本质, 体现了教育的本体价值, 比“实用教育”的层次高, 是教育的应然境界。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教育认识的加深, 我们相信教育会逐渐从“实用教育”的低境界向“全人教育”的较高境界提升。
三、幸福教育:教育的理想境界
目前我国的教育境况被形容为“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 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在这样的环境下, 受教育者出现了压力过大、负担过重, 甚至厌学怕学、人格扭曲的状况。石中英认为, 当今的教育主要是教人成功, 教人去取得成就。而教育应该不仅要教人去取得成就, 更要教人去获得幸福。为此, 有学者提出了“幸福教育”的理念。所谓“幸福教育”, 是一种将幸福视为最人性和最终极的价值理念, 并真正将幸福贯穿于教育实践过程之中的教育。我们称之为“幸福教育” (Happiness education) , 即教育的理想境界。
在幸福教育的境界中, 教育需要幸福, 教育是关注人的幸福、关涉人生幸福的教育。首先, 这种教育以幸福为终极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合乎人性, 使人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引导人实现幸福。其次, 这种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关注人的幸福, 关注人性和生命, 从而更加人性化, 真正会以人为本。在这样的教育中人的个性才会得到充分的释放, 人的各个方面素质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育的结果才会给人带来幸福。再次, 这种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能为人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准备, 同时使生活于其中的人感受到幸福, 也会使人获得一种生活得更好的能力。因此, 这种教育关系到整个人生的幸福。
在幸福教育的境界中, 幸福也需要教育, 教育对人的幸福也有着多重意义。“所谓幸福, 简单说来, 可以理解为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状况的满足。幸福就是客观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状况和主观的满足感二者之间的有机统一。没有客观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状况, 幸福自然无从谈起;反之, 没有主观的满足感, 即便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状况有了较大改善或进步, 也谈不上真正获得了幸福。”[5]首先, 教育通过促进人的素质 (包括身体素质、智慧与德性等) 的发展和提高为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幸福奠定基础和提供条件。其次, 人们通过教育提高对幸福的认识, 通过教育去获得对幸福的感受与创造能力。“幸福是人之为人意义实现所给予主体的精神性愉悦。故主体要具有的幸福能力至少有三个方面: (1) 主体必须有一个合乎人本质的人生目的; (2) 主体必须有一种走向最终目标的创造性活动; (3) 主体的合目的的创造性活动本身必须合乎人之为人的道德法则。”[6]显然, 道德教育等教育活动能帮助人获得真正的人生目的, 获得幸福人生所必须的创造性和道德法则。因此, 教育对提高人的幸福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 在“幸福教育”的境界中, 教育建立在幸福的基础之上, 从而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在教育中真切感受幸福, 又让人们在幸福中切实获得教育。在“幸福教育”的境界中, 教育不仅关注人的谋生、就业和实用, 而且更关注人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 “幸福教育”是对“实用教育”和“全人教育”的超越。它更关注人的自由、解放和幸福, 并且将幸福的理念贯穿于教育实践的全过程, 因此, 它是教育的一种理想境界。然而, 究竟什么是幸福即人的幸福观问题, 教育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幸福, 学者们有不同的认识。如果把获得功名理解成幸福, 那么幸福教育又会滑入实用教育的泥沼。而且, 人的幸福感的持久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因此, “幸福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理想境界, 但并不是教育最完满、至高的境界。
四、信仰教育:教育的至高境界
“信, 诚也”, “有望于上则仰”。信仰即为真诚和敬仰之义。教育之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就在于其固有的理想性。“日本的小原国芳认为‘教育是理想和人的关系。信仰是方向, 建立方向的人是有力量的人’。所以, 健、富、真、善、美、圣诸种价值中, ‘圣’的价值最根本也最终极。”[7]我们认为, 所谓“圣”, 指的是对教育的信服、尊崇和圣化, 就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理想之人及对教育在人和社会发展中应然价值的极度信服和尊崇, 即“信仰教育”, 是超越现实的无目的的受教育目的。“信仰教育”能使教育返璞归真, 是教育的纯化;能使教育更和谐, 实现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它比“实用教育”更自由, 是“全人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是对“幸福教育”的超越, 因此, “信仰教育” (Belief education) 是教育的最完满、最终极的至高境界。
人需要信仰。首先, 信仰指向的是价值终极, 是一种镇定剂, 一种对于生命存在基础的关怀, 给人以安全感和永恒感。没有这种关怀, 人就只能生活于虚无中永无着落。无论社会发展程度如何, 人的认知与实践能力如何发达, 人生中永远都有未知或不能解决的矛盾。我们应当将这些矛盾的现实解决最终寄托于社会实践, 然而生活中的有限个体又永远不可能彻底解决他所面临的上述无限和永恒的人生课题。人生的无知与把握世界和命运的心理期待之间的矛盾永远存在。因此, 人们需要科学、艺术和哲学, 出于同样的原因, 也需要宗教等信仰, 以减轻神秘的大自然这个难以理解的世界所带来的重压。人对信仰的需要实质上反映了人类的终极需要, 具有某种普遍性和永恒性特征。其次, 信仰是某种行为深厚的、强大的与持久的动力, 是生命的“永动机”。有了信仰, 人才会有抱负、有志向、有目标、有追求, 人生才会有超越, 才可能有幸福。信仰是生命之根, 是心灵之魂, 是人成长与发展的最高价值向导。再次, 信仰是人自身拥有的引导自身走出困境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困境的时代。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埃德加·富尔认为, 时代变化带来的各种危险中, 不但有贫困、不平等两极分化等, 更根本的是非人化危险。尼采也曾指出:“我们真正的困境在于:出于对人的恐惧, 我们已丧失了对人的爱、对人的肯定和成为一个人的意志。”“人在世界中人对世界负责。时代的困境其实是人自身的困境。走出困境之路不在‘人’之外。”[8]德国学者鲁道夫·奥伊肯认为人只有追求独立的精神生活, 也就是信仰真、善、美, 追求自由自主的人格, 才可能重获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才能摆脱非人化的危险。人只有在信仰的引导下, 使自己成为有意义的存在才可能将世界改造为有意义的世界。
人需要教育信仰。“教育须有信仰, 没有信仰就不成为教育, 只是教学技术而已。”[9]教育信仰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信仰教育是引领人走出教育困境乃至时代困境的重要之路。信仰教育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提升, 既是当代社会发展提出的合乎人性的要求, 也是解决现代人精神困惑的必然选择, 对我国当代教育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倡导并实施信仰教育, 既可补救教育的缺失, 又可拯救现代人空虚的灵魂, 是人朝向高层次发展的价值追求;既具有促进社会在更高水平上发展、进步、完善的意义, 又具有重建个人健康、丰富、充盈的精神生活的价值。
总之, “信仰教育”是超越“幸福教育”这一层次的境界, 是教育的至高境界。具体说来,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 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对教育的信心。把教育放到神圣的高度,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应树立崇高的教育精神, 确立教育生活、教育事业的神圣性。确认信仰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 使之成为整个教育活动的终极目的。没有达到精神信仰高度的教育是不完满的。
其次, 应该明确人的受教育目的的层次性。人的受教育目的应是有层次性的, 由低到高分别是为生存、为发展、为幸福、为实现人生的意义。人应该不止为实用、为发展而接受教育, 更应该为了幸福, 最终应该为了寻求精神上的信仰而接受教育。教育应该最终超越“幸福”, 走向“寻求信仰”。“信仰教育”是教育的至高境界。
再次, 用“信仰教育”统整过去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想教育等概念, 研究信仰教育高于上述范畴的价值内容和心理特质, 从而完成教育活动对教育对象应有的终极价值关怀。
综上所述, 教育活动应以“有境界为上”, 教育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教育活动不仅要追求境界, 更应追求高境界。如果仅仅满足于在低层次的“实用教育”境界徘徊, 教育的本性就不能得以彰显。从“实用教育”的低境界向“全人教育”、“幸福教育”的较高境界提升, 乃至最终实现“信仰教育”的至高境界应该是教育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夏正江.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关于“人”的问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2]舒志定.论古希腊教育观的形而上特性.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6 (2) .
[3]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下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1.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5]孟建伟.教育与幸福——关于幸福教育的哲学思考.教育研究, 2010 (2) .
[6]檀传宝.论教师的幸福.教育科学, 2002 (1) .
[7]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8]叶文梓.论教师的教育信仰.浙江社会科学, 2004 (2) .
只是眼睛被另外的情景吸引了:在拉萨的大街上、小巷里,特别是在布达拉宫广场,在大昭寺,在任何一个角落,总会看到一些磕等身长头的人,他们以“五体投地”的方式行礼叩拜,目光坚定,旁若无人,鱼贯前行。这样的场面着实令观者震惊,但于他们而言,确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这些信徒从东西南北各地而来,从僻远的乡寨走来,在朝圣之路上一走就是一月半年,甚至三五年。信徒中有耄耋老人,也有稚嫩小孩,他们衣衫褴褛,风餐露宿,甚至沿街乞讨,最终一路磕头汇聚于此,虽历经艰辛,面容依旧自然安详,内心虔诚纯净、丰盈幸福!
这是笔者西藏之行的亲眼所见和真切的内心感受。周国平曾说:“宁静是丰富的存在。”那些信徒究竟因什么而有着这样饱满的精神呢?我想,归根结底应该是人生的信仰,是对藏传佛教真挚的爱。
有一篇文章里曾说:“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趋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了。”灵魂的萎缩和空虚必然是因为信仰的缺失。对于任何人而言,要想拥有一颗聪慧睿智的心灵,需要信仰;要养成一种深邃博大的精神,需要信仰;要形成一种高贵雅致的人格,更需要信仰。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对教育的信仰。朱自清先生说:“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尤须有深广的爱;教育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雅思贝尔斯说: “教育需有信仰, 没有信仰就不成为教育, 只是教学技术而已。”伟大的教育家们都有自己坚定的教育信仰,孔子信仰仁和礼, 卢梭信仰自然。教师有教育信仰,既是教师职业的客观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站在施教者的角度看,教育是需要信仰的。教育作为一项拯救人类灵魂的事业,虔诚、热情、执著的教育信仰是教师履行教育使命、奉献个人才智、实现人生意义的动力。在社会道德滑坡、教育虚浮的背景下,教师最缺乏的还不是教育理念和专业技能,而是如何在平凡艰辛的教育岗位上坚守自己的教育哲学,百折不挠地抵制种种利益诱惑,虔诚地身体力行教育使命、矢志不移地追寻学生的成长和教学的意义世界。
站在受教者的角度看,教育也是需要信仰的。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那么, 教师依靠什么来引导学生成“人”呢? 从教育现实看, 教师主要依靠传递系统知识来引导学生发展。而知识只是“属于人的一种对象性的具有客观内容的意识形式”,人却是一种价值性存在。教人成人就是要引导人理解、创造人的价值。学生并非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教师也不是教书的机器,因此,教人成人必须超越知识论。信仰与知识不同,“信仰是知识和实践行为之间一定的中间环节, 它不单纯是知识,充满人的意志、感情和愿望”,“信仰是一个人的基本态度, 是渗透在他全部体验中的性格特征, 信仰能使人毫无幻想地面对现实, 并依靠信仰而生活”。信仰本质是人对自我人生的整体性把握。因而,教育信仰突破知识世界进入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世界, 促使教师自我成人, 进而引导学生成人。
从磕等身长头的信徒来看,信仰的本质就是爱。而教师也应该是“教育”的信徒,教师的教育信仰本质其实也就是对爱的信仰。
教育是灵魂的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精神空虚、思想枯竭、志趣低下、愚昧无知等绝不会焕发和孕育出真正的爱”。真正有效的教育只能是爱的教育,教育的过程也只会是爱的过程。因此说,教师对爱的信仰是教育信仰的灵魂。尤其是当今社会教师的教育信仰功利化、庸俗化,爱的信仰更显得重要。
当代教师如何践行教育中爱的信仰?
博爱生命,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全面发展。爱的信仰首先要求教师博爱生命。博爱生命,就是要尊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个生命。信仰真实的生命本身,善待和珍惜每个生命,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能和精彩,值得老师付出。要相信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在“原我”的基础上共同进步;爱学生的所有方面,就是要欣赏学生的优点,也要正视他们的不足,因材施教,智慧引领,扬长避短,促进其全面发展。爱所有的学生,爱学生的所有方面,这应该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和职业本能,是爱的信仰之前提。
感召灵魂,唤醒为人的生命感和价值感。苏霍姆林斯基宣称: “我的教育信仰在于使人去为他人做好事, 并发自内心深处去做, 在于建造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当是灵魂的感召,真正的教育不仅有着现实的关怀,还会有着终极的关怀。现实中的教育往往缺乏对灵魂安顿的设计,存在于这种教育中的个体,要么麻木不仁、浑浑噩噩,要么惟利是图、巧取豪夺,要么苦苦探寻、无所适从。当丧失了爱的信仰的教育以技术的、理性的态度对待教育过程中的人的时候,表现出的恰是对人的忽略和漠视。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深入人心, 触及灵魂, 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人之为人的生命感和价值感。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揭开和除去功利性和工具性对整个人生的蒙蔽, 使学生的精神回到生命的本源, 真正认识自己和自己所处的世界, 理解自己的当下处境,激发内心中真、善、美的因子,并形成稳定、积极的教育力量,激励学生超越现实,坚韧地追寻理想。
投射情感,传递爱的力量和生命的活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以“爱”为教育的理想和信仰的教育者是不配称之为“老师”的,因为他缺少一种生命的自觉,他永远把自己定格为一个灵魂的拯救者和高高在上的宣讲者,和自己孜孜以教的学生之间形成了巨大的隔膜。而有教育理想和信仰的教师才一定是一个充满着爱与自信,洋溢生命活力和职业自豪感的“人”。
教师并非神佛圣贤,和常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但教师引领着班级氛围,培育着学生情感,如果受到太多的情绪干扰,影响教育质量,打断教学进行,甚或阻碍学生美好情感的形成和完善人格的发展,那就是重大的负面诱导。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修养和学习,德高业精日臻完善,并懂得榜样的无穷力量,学会投射美好情感、管控自我情绪。但是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用长久的信念和整个教育生涯来实现,一如老僧的禅定,因而以“爱”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未尝不是一生的修行,一如磕长头者的淡定、从容与坚持。
爱的信仰是一种源于内心的召唤,这种召唤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温柔的冲撞,它使得存在于教育情境的每一个人都会无比真诚地谛听来自生命最本真的悸动,于是,教育过程真正成为了一个温暖而百感交集的精神之旅。
人只有在信仰的引导下,使自己成为有意义的存在,才可能将世界改造为有意义的世界。教师是社会信仰的保护者和养育者,没有信仰的教师不可能开展社会性信仰教育,教师的教育信仰是引领我们走出时代困境的重要精神源头。
任编辑 余志权
【信仰教育演讲稿】推荐阅读:
党员教育电视片《信仰》观后感(高党)10-02
以信仰为话题的演讲稿5分钟演讲推荐06-17
信仰的故事07-08
民族信仰09-13
政治信仰坚定09-20
信仰与迷信09-25
信仰党课10-19
不信仰宗教心得05-26
宗教信仰程序07-05
爱情散文《信仰爱情》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