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村建设培训心得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乡村建设培训心得(精选8篇)

新乡村建设培训心得 篇1

2017年11月12日至17日,我有幸作为一名县中专社会培训处的教师学员参加了由市政府组织的赴安徽省巢湖市三瓜公社半汤商学院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新乡村建设的培训活动。经亲眼睹见、亲耳聆听、亲口交流等诸多途径,我对安徽省巢湖市三瓜公社新乡村的建设面貌拥有一个轮廓式的了解,对新乡村建设的内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我对此次培训产生了如下的心得体会。

一、新农民是新乡村建设的人力保障

新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此,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班,应是我们新沂中专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和始终不渝的一项任务,我们要借这次培训机会,吸取安徽省的先进经验,结合地方实际情况,针对性开展培训工作,扩大新农民培训的业务范围,提高培训效果。

二、新生活是新乡村建设的动力引擎

新乡村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使农民富裕。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从宏观层面来讲,农民增收可以激发广大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使农民的需求成为一种有效需求,从而增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

目前,农村商品市场总量不足,分布不尽合理,同时假冒伪劣产品较多,这给农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形成现代流通方式下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是新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方面。

三、新风尚是新乡村建设的精神归宿

-1-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

近年来,本县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文化生活却单调乏味,同时一些不良文化有所抬头。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因此,如何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的表现之一。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中出现的人情淡漠等现象,在农村地区已经有出现的苗头;另一方面,传统的陋习在一些农村地区还广泛存在。如何兼顾,亟待政府和职能部门统筹,也是我们可以拓展培训的项目之一。

四、新气象是新乡村建设的环境目标

新乡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长期以来,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人满意。农村的房舍、街道建设缺乏规划,浪费大量土地;通行条件差,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缺少硬件设施,加上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垃圾污染严重。另外,随着一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工业污染问题凸显。

我认为,在新村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尊重农民意愿,在国家、社会力量的支持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量力而行,避免搞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要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等,做一个长期规划,在规划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

五、新民主是新乡村建设的政治基础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从全国来看,各地具体情况差别比较大,但基本制度已经确立起来。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

-2-当前,转变镇(街道)政府职能是“管理民主”的要求之一。镇(街道)政府要为本地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要担负起社会管理的职责,为乡村提供公共服务。同时,镇(街道)政府要对村民自治进行正确引导。另外,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个中心,切实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

新乡村建设培训心得 篇2

但是种子还是埋下来了。今天, 经过一个世纪的风潮幻变, 乡建传统又被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拾起, 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潮流。它涉及的人群包括学者、知识分子、建筑师、艺术家、农业互联网文创品牌创业者及各种民间机构, 以民间自觉的方式自发深入乡村, 进行乡村建设活动。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所说, 新乡村建设如今已经形成巨大的社会网络。

这是一个城市知识分子重返乡村的历史返潮, 是城市化时代的文艺下乡。

No.1安徽黟县, 碧山村碧山计划

“碧山计划”是一个关于知识分子回归乡村、重新激活农村的构想。它主要针对的是目前亚洲地区迫人的城市化现实和全球农业资本主义引发的危机, 试图摸索出一条农村复兴之路——一种集合土地开发、文化艺术产业、特色旅游、体验经济、环境和历史保护、建筑教学与实验、有机农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乡村建设模式。

“碧山计划”落脚在安徽黟县碧山村。2007年, 发起人欧宁和左靖造访徽州农村, 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文化和历史遗存吸引, 他们计划在碧山村创建碧山共同体, 邀约国内外的艺术家、建筑师、乡建专家、作家、导演、设计师、音乐人, 与致力于乡土文化研究的当地学者、民间手工艺人和民间戏曲艺人进行广泛的沟通合作, 共同拓展乡村建设的生存空间。

2011年6月5日, 艺术下乡项目“碧山计划”在广州时代美术馆正式启动, “碧山共同体”亦正式启动。基于共同体的框架, 碧山还开展了2012年的碧山丰年祭、黟县百工等活动。欧宁还在碧山开设了碧山书局等文化场所。

近年来, “碧山计划”在与当地农民和农村现实的联系方面有些争议, 目前整个计划已进入困境。但无论如何, 它是一个艺术家充满理想主义精神的乡村实践, 其最初展现出来的构想对当今乡建实践来说也有诸多启发意义。

-猪栏酒吧。整个“碧山计划”就是从这里起源的。

-2011年6月5日, “碧山计划”在广州时代美术馆的展出现场。在“碧山计划”里, 广州时代美术馆是作为向外传播和展出媒介的功能存在的。

-“碧山计划”后续活动:碧山丰年祭。

-碧山丰年祭期间的国内独立音乐当红炸子鸡——“民谣走鬼”五条人。

-碧山丰年祭期间, 诗人肖开愚在村里祠堂给村民授课。

-《黟县百工》, 2014年中国最美图书。《黟县百工》实际上是一个对当地传统手工民艺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和展出的结果, 而这也是“碧山计划”的一个重要项目。

-“碧山计划”发起人之一左靖主编的《碧山》杂志, 如今已成为纪录新乡村建设和乡建研究的重要读物。

-南京先锋书店——碧山书局。

碧山计划:探寻乡土中国

文/欧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中国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的领袖人物晏阳初 (1893—1990) 正在美国耶鲁大学攻读政治学和经济学。1917年, 中国北洋政府加入协约国阵营, 对德、奥宣战, 约有20万华工踏上欧洲战场。1918年, 从耶鲁毕业的晏阳初到法国担任战地服务干事, 为欧洲战场的华工提供志愿服务, 主要替不识字的华工代写家书。正是在欧洲战场上, 他萌生了教授华工识字的想法, 创办了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劳工报《中华劳工周报》。一名华工深受感染, 寄来三年来在法国战场上的劳动所得, 共365法郎, 以感谢他的教育。这使他第一次认识到平民百姓中深藏的“脑矿”, 由此决定回到中国去启动后来轰轰烈烈的平教和乡建运动, 并终其一生致力于开发民智和民力。

经历过一战和二战两次大规模的纷争和杀戮, 以及后来冷战时代的洗礼, 欧洲才出现欧盟这样的政治实践。而在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上最初孕育的平教和乡建思想行动, 虽在民国时代的中国大地上风行一时, 却无法撼动沉疴已久的政治和社会现实, 一百多年来中国精英们孜孜以求的改良运动, 至今仍是未竟的事业。在这期间, 战乱频仍, 政权几经更替, 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运动层出不穷,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努力反复冲刷着这块土地, 但中国的顽症——以乡土社会为主要底色的中国大地, 以及它所聚居的欠缺教育的巨量人口, 仍然无法适应所谓“现代化”的要求, 它所纠结的病症, 即使在今日所谓“中国崛起”的时代, 仍然在蛀食着这个国家的肌体。

中国精英们最初从欧洲援引过来的共产主义政治解决方案, 以及今日从美国输入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其实都在不断地为中国制造问题。不管是政治运作还是经济发展, 都只是政党权争和上层集团的利益运算, 而未能使这个国家的下游民众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体。民智和民力的开发, 仍是今日中国的重要议题。在新千年之后, 被工业化和城市化挤压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日益严重, 一些知识分子重新思考中国的发展路向。他们重拾民国时代平教和乡建的思想资源, 开始在各地发起当代的乡村建设运动, 通过在各地农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的建设实践, 批判全球化和过度城市化, 重申乡土问题的重要性, 摸索中国发展的另类道路。

“碧山计划”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潮流下启动的。2011年, 笔者和左靖选择安徽黟县碧山村作为工作基地, 成立“碧山共同体” (Bishan Commune) , 开始共同生活和乡村建设的试验。这一年, 我们从大中华地区邀请了很多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音乐人、电影导演、作家和学生志愿者访问碧山及周边村落, 展开对当地社会的调研工作, 在此基础上与当地村民一起工作, 策划举办了第一次的“碧山丰年祭” (Bishan Harvestival) , 内容涉及村庄历史展示、民居保护再生、传统手工艺的激活设计、地方戏曲和音乐表演、农村纪录片制作和放映、各地不同流派的乡建工作者的经验交流与分享等。2012年, 策划举办了第二次的“碧山丰年祭”并接受黟县政府委托, 策划了第七届“黟县国际摄影节”, 邀请参与者的范围扩展至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 同时增加了生态环境保护、社区支持农业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SA) 、农村经济合作社、社区大学等议题和内容。

和温铁军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为智库基地, 在各地领导的乡村建设实践不同的是, “碧山计划”更侧重于以艺术为起点进入农村。前者直接切入农村的政治和经济层面, 开展社区组织、举办社区大学、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帮助农民建立经济合作社、发展社区支持农业等。而我们仅限于在筹款方面对大型艺术活动的依赖 (如2011年把“碧山计划”列为笔者担任策展人的成都双年展国际设计展的参展项目以分享它的展览预算) , 加上我们本身的人脉资源和工作经验也都以艺术为主, 且碧山所处徽州地区又以人文荟萃、历史文化沉积丰厚著称, 所以我们选择了艺术生产作为建设实践的主要切入点。

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说, “碧山计划”扎根农村, 是出于对当下艺术系统及制度的一种反思。今日的艺术生态虽然非常蓬勃活跃, 但受制于公共权力和商业资本的现象却越来越严重, 发源于欧洲和美国的美术馆制度、双年展制度、画廊拍卖会和艺术博览会制度虽然在全球流布传播甚广, 但均已沦为城市或国家品牌行销或商业贸易以及金融投资的嘉年华式的游戏, 艺术生产变成满足于供求关系的流水线订制过程, 艺术的创造力和社会批判的立场日渐稀释。加上它的生产和流通场域更多集聚于人口密布、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 其价值产出根本无法惠及边远的农村地区, 这造成了地区分布上的失衡和不公正:一方面, 城市的艺术资源满载超溢;另一方面, 边远农村地区却一片荒芜, 这和今日全球政治和经济的布局几乎同出一辙。

在开始“碧山计划”前后, 我们一直研究和考察亚洲不同地区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们在农村的实验, 包括Rirkrit Tiravanija和Kamin Lertchaiprasert在泰国清迈的“土地计划” (The Land Project) , 日本越后妻有三年展在新潟县山区农村的展览活动, 印度作家Arundhati Roy在农村地区反对水坝建设和支持毛派农民抗争的社会运动等, 他们有的在探索艺术制度的另类模式, 有的则在思考文化如何介入社会运动和建设。在曾经以稻米为食、以农业为本的亚洲地区, 这些实践均聚焦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 致力于激发被忽视的农村地区的活力, 因此被我们引为同路人。

但“碧山计划”并不只是一个艺术计划。它的出发点是对中国过度城市化导致农业破产、农村凋敝、农民失权、城乡关系失衡等现实的忧虑, 它所依赖的历史经验是民国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乡村建设运动和亚洲各地农村的文化实践, 它采纳的思想资源是中国传统的农业思想和乡村哲学, 以及反全球化、反自由主义的左翼思想甚至安那其主义的精神理念, 它以艺术为最初的切入点, 但最终也希望在农村的工作可触及政治和经济层面。探索以农民为主体的经济模式, 建立城乡互哺的良性关系, 实行互助和交工的劳动形式, 尝试建立“水平权力” (horizontal power) 的社会结构, 采用“共识决策” (consensus decision-making) , 实施“直接行动” (direct action) , 恢复中国农村的自治传统, 把乌托邦想象变成可操作的现实政治 (realpolitik) 等, 都是我们的兴趣所在。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想象里, 欧洲和美国代表某种“现代化”的成功样本, 这导致在过去一百年来, 无数仁人志士为此前仆后继。但“西化”的结果, 却把中国陷入不中不西、矛盾丛生的尴尬处境。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个人主义的引入, 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宗法社会结构, 使本来稳定互哺的城乡关系岌岌可危。在遭遇所谓“现代化”之前, 中国农村向城市输出精英子弟, 他们在城市中结成同乡会互助互惠。因为心念乡土, 他们会把在城市里赚得的财富反哺乡村, 让父老乡亲可以修祠堂、办义学、恤孤济贫, 等于不断为家乡输血;但在个人主义盛行的今天, 乡土观念淡漠, “弃老”现象严重, 通过教育和工作通道进城的农家子弟, 以摆脱农村为傲, 他们的财富不会再回流乡土, 城乡关系由此转为倒悬对立。

这里面当然还有制度设计的深层原因, 中国当代的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因为历史原因, 一直用二元的方法论处理城乡关系, 但文化上的错误认知也不可低估。正如费孝通所言, 中国社会, 不论城乡, 都是一个统一的大乡土社会, 它以血缘关系所形成的差序结构进行社会组织。在政治上, 中央政权的末梢到县级为止, 县级以下, 依靠乡绅自治, 由此维持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自“五四运动”以来, 对这个结构的不断改造和毁坏, 导致中国不断陷入乱治之中。冷战时代结束后, 中国全力拥抱全球化, 在GDP主义的推动下, 城市化运动以一种比革命还激烈的方式重新分配社会资源, 大多数土地资源被征用作城市商业发展, 由此耕地不断萎缩, 农业日渐走向破产, 在食品和能源方面仰赖进口贸易, 实际上大大降低了整个国家规避全球性危机的能力。

而传统的中国乡土社会, 因为经济上自给自足, 政治上推行自治, 它是有一定抗避外在性危机的能力的。重新认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 并不是在推行一种保守主义, 因为在今天的时代, 任何一个国家都会被迫与全球化发生关系, “小国寡民”的管理方式不可能存在于今天的客观环境之中, 何况中国还是一个幅员广阔、人口超溢的庞大国度;重新认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 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继承它的部分优点, 并在一个开放的视野下探索出一种既不同于欧美, 也有别于亚洲其他国家的有中国特点的新路。“碧山计划”在农村地区的试验, 用意大致如此——它希望在思考上保持一个大的视野, 但行动上却着眼于最小的一个点。

点水到此一游, 观看毫无生气的样本, 无法激起对乡村重建的更多参与。这同时也打破了前来寻访乡土中国的人们对乡村的淳朴想象, 让它的亲和力大打折扣。比起村庄的自然凋敝, 这更加令人痛心。

在未来五至十年内, 回归乡居生活、逆城市化将成为中国城市居民的潮流。人们厌倦了城市的喧闹生活, 希望开始实践新的农业生活方式或者说在恢复这种生活方式。为此, 我们计划在碧山村创建的“碧山共同体”, 来自对农业传统的忧虑和对过度城市化的批判立场, 它是开启共同生活, 践行互助 (Mutual Aid) 精神, 减低在城市中盛行的对公共服务的依赖, 以各种方式为农村政治、经济和文化奉献才智, 重新赋予农村活力, 再造农业故乡的构思。

碧山共同体计划选择驻居乡间, 参与者多数与文化和艺术相关, 他们对农村和地方生活的融入。在另一层面上又涉及乡村建设的议题和实践。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下, 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对乡村建设的参与, 既要接续民国以来的乡村建设传统, 又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明自己的方法。这便是碧山共同体计划为自己订立的目标。

艺术家们下乡, 在过去被表述为“采风”, 即到农村去采集他们的创作灵感。在某种意义上, 它是一种对农村的索取, 即便时有回赠, 也只停留在对某些文化遗产的整理和传播, 而较少在政治、经济层面对农村社会做出贡献。碧山共同体动员各地的艺术家们前来碧山, 他们一方面展开共同生活的实验, 尝试互助和自治的社会实践, 同时也着力于对这一地区源远流长的历史遗迹、乡土建筑、聚落文化、民间戏曲和手工艺进行普查和采访。在此基础上邀请当地人一起合作, 进行激活和再生的设计, 除了传承传统, 更希望把工作成果转化为当地的生产力, 为农村带来新的复兴机会。

No.2河南, 信阳郝堂村规划设计

郝堂, 河南信阳市平桥区东南部离城20公里一个群山环抱的普通村庄, 2004年才实现村村通。2011年, 中国乡村规划设计院 (简称“乡建院”) 开始与当地政府协作, 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做规划设计。乡建院聚集了画家孙君、“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海归”王莹、台湾建筑师谢英俊和韩国建筑师崔德基。在成立乡建院之前, 这些人各自在乡建领域也做了很多事。

2014年, 郝堂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 它是新乡村建设至目前为止被政府承认同时授予嘉奖的唯一案例。孙君做乡村规划有自己的一套程序:文化修复——土壤水 (山水) 修复——建筑修复——乡村规划。所谓的文化修复就是让农村回归“田人合一”的文化生态, “让农村更像农村”;而为了给郝堂修复土壤, 孙君、李昌平和乡建院的工作人员在村里栽种紫云英、樱桃树, 苦口婆心地教农民垃圾分类;建筑改造方面则以村民的意见为主, 既保留了村庄建筑群落的原貌, 同时通过加固和内部改造实现现代舒适的农居生活。

郝堂改造完成后, 吸引了很多游客和城市消费者, 这对于没有什么独占优势的历史人文及自然风光景观的郝堂来说无疑是成功的。孙君将这种成功归结为一个字——真。所谓的“真”, 就是像个农村。另外, 郝堂的改造是在和村民、村干部的无数次沟通协商甚至冲突后达成一致完成的, 这无疑值得很多新乡村建设参与者学习。

-村里的小溪。郝堂村每家都要完成污水处理改造, 其原理和过程如下:每家院子底下都有一个长方形的池子, 池子分成三层, 底下一层是大鹅卵石, 中间是中鹅卵石, 上面是小鹅卵石, 鹅卵石上面是一个水泥板, 板上有小孔, 板上面附50厘米的土, 再栽一些根系比较发达的水生植物, 用植物的根系和沉淀来分解污水, 达到净化效果。

-村前荷塘, 为原本村里较为单一的山田风貌丰富景致层次。

-按照“把农村建设得像个农村”的改造思想改造的建筑景观。

-台湾建筑师设计的岸芷轩茶社, 底部是一个生态湿地的池子。

-村里的生态厕所。

-村里的一家人和他们的狗在自家改造后的屋前留影。日常的温馨, 像农村的农村。

做乡建要过的“三道观念与文化的坎”

文/孙君

乡村规划与建设的三道坎不是技术层面的事, 而是政府与专家观念与文化的三道坎。

1.还权于村, 帮忙不添乱。这是针对政府与专家而言。政府要信任村干部, 专家要尊重村干部, 政府项目要以村干部的需求而服务。规划与技术人员一定要明白传统村落才是永远的时尚, 所谓创新与时尚一定要小心, 几百年几千年的乡村文化延续至今, 这就是传统村干部的作品。

2.老房子与古建的舒适度。村的败落, 首先是房子失去了实用性与功能性, 今天老房子绝对没有瓷砖房舒适与实用, 这一点农民不傻。乡村的老房子改造一定要记住是农民的家, 不是宾馆, 不是会所, 更不是客栈, 这对专业的建筑与室内人员来说不难。而交通与水系的改变对古村的伤害是致命的, 这些是政府要注意的, 这是保护古村的重要工作范畴。

3.规划与设计, 既要保护老村, 又要尊重这个时代的文化。存在就是合理的, 在保护好传统的基础上, 对瓷砖房与罗马柱建设同样要留下记忆, 这些建筑过40年后, 同样也是80后、90后乡愁。保护好这个时代也是对未来的责任。规划与设计一定是文化在前, 技术在后。文化是方向, 技术是方法。今天的政府与专家过于关注规划与建设, 对于乡村文化与乡村自治依然陌生。同样专业与技术也是如此, 用规划设计、经济与旅游想拯救乡村, 那依然是一场自娱自乐的游戏。大海航行靠舵手, 航的方向错了, 速度还有意义吗?

No.3山西, 和顺许村国际艺术公社

许村国际艺术公社由渠岩与中国艺术乡建研究院发起、设计和建造。它包括创作中心、展示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艺术图书馆、新媒体中心、陶艺工作坊、山西民间艺术研究基地以及艺术家休息的乡村酒吧与餐馆等。它大都由被闲置和废弃的旧影视基地和传统老屋改建, 保留了传统建筑的外观与原貌, 又重新改造和调整了内部空间与设施, 具有现代生活的使用功能、舒适和方便, 为当地农居改造做了一个样本。

许村国际艺术公社完全被美丽的太行山环抱, 由传统建筑改造成的当代艺术空间, 被誉为中国乡村版的“798”。这里既能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腹地带来惊喜和启发, 也能激发创作者与自然的深层交流, 又能为当地居民带来新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 同时也期待将国际的当代艺术理念深耕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以及和当地社群共同创造生态、艺术与社会的对话现场, 给艺术家提供一个社会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创作空间。

-旧建改造而成的许村国际艺术公社。外部保持建筑原貌, 内部则非常现代舒适。

-许村国际艺术公社的艺术活动。

-国际艺术家、游客在许村。

No.4浙江松阳, 大木山茶园茶园竹亭

茶园竹亭是一个为田间劳作者提供休憩场所与玩耍游戏空间的乡土建筑设计, 落脚于浙江省西南部松阳县的大木山茶园, 由Dn A建筑事务所的徐甜甜设计。

竹亭设计需要满足各种人群的功能需求, 也体现松阳县古村落文化, 并充分结合茶园自然生态环境。整体采用一系列单体亭子和平台, 如同当地村落顺地势排列, 贴近茶田并自然围合出小庭院。形态参照茶农自建休息亭, 兼顾休憩与活动, 尺度介于小广场和传统单体亭子之间, 选择了6.6m和5.1m两种适宜活动以及容纳较多人数的空间跨度。坡屋顶有30°、45°、60°三种形式。随着茶田高差自然起落, 与远处山脉产生对话, 如同漂浮的村落。

松阳盛产的竹子作为建构材料, 可以减少对茶园生态环境的影响, 用料环保, 结构轻盈简洁, 震害轻, 施工速度快。结构体系采用直径100mm~120mm的毛竹。四角脊线竹龙骨加上顶部口字形结构单元形成的基本屋面结构, 辅以四坡面顺坡面次竹龙骨形成大大小小稳定的三角形单元, 共同组成一个稳定大跨越空间屋面体系;墙身系统由竖向布置的柱龙骨组成, 其布置四角到中间由密至疏的渐变既反映了受力变化趋势, 也节约用材。屋面格栅采用直径40mm~50mm的雷竹, 尺度与作为结构的毛竹区分开来, 呼应茶田的水平线条。抬高的活动平台, 铺设宽度50mm的竹片, 以茶树高度为界面的上下错落, 创造或收或放的活动区域。每个立柱顶第一个竹节的底端都开有一对孔洞, 排除雨水的同时可以捕捉到茶园里不同方向的风声, 也是参与茶园生态环境的一种互动。

4个竹亭和2个平台围合出3个大小不一的庭院, 地面使用当地溪涧里的鹅卵石, 点缀小叶植物凤尾竹和南天竹。建筑所用材料均为当地材料, 取材方便, 施工周期8周, 造价15万元。这是茶园第一个建成的竹亭, 也是设计方、施工人员、当地工匠以及业主共同协商讨论的成果, 并形成一种可推广的模式:在茶园里已经选好两三个新点位, 根据地势景观重新排列组合建设, 增加茶园的公共活动区域。

No.5浙江临安, 太阳公社竹构猪圈

-建筑建造包含了对周边场地的规划。

竹构猪圈位于西天目山余脉低矮而密集的群山形成的平坦谷地里, 是山上建筑事务所为太阳公社设计的乡土建筑作品。

建筑的基本材料由西天目山上的竹子和茅草构成, 为了避免竹子的变黑开裂, 设计者将其于茅草屋面搭在一起, 通过倾斜的屋面, 让雨水沿着茅草的细杆流入用竹筒制作的天然排水管, 最终落入农田的泥土中。屋面编织时考虑水势方向, 和瓦片方向类似, 同时保留着“可呼吸性”的传统建筑透气方法, 使其可以保持相当程度的湿度和弹性, 让建筑持久耐用。

猪圈跨度8m, 长34m。从内部看, 整体像是10个倒置的金字塔, 顶上相互连接, 由上至下收紧, 形成纯净的高大通透的空间。在搭建茅屋的时候, 利用原有地面和排水沟, 不再动土开挖, 更是完全不做地基, 只放置了10个宽1m、高1.2m的卵石墩子, 作为竹构的地面支撑。整个巨型青竹构筑连成一个自我稳定的结构体, 如同一只大鸟落在溪坑卵石砌成矮墙上。

另外, 设计者经过对动物习性的深入研究及农场主太阳公社的启发, 对猪群轮牧和饲养场作了规划。规划内容包括猪群的宿舍区、喂食区、卫生间、喂水区、轮牧区和泳池, 并配合猪群的活动路线设计了独立的饲养员过道, 既方便投料又可最小限度影响小猪的活动。

-竹构猪圈结构剖解图。

-建筑内部。

村领导培训心得体会 篇3

到农村任职是党的期望,是农民的期盼,是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同时也是我们锻炼自己,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的平台。七天的到村岗前培训帮助我们对*官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如何开展工作的等做了完善的解释。老*官的实践经验告诫我们踏实做人虚心做事。短暂的见面会,感受各个分布农村层次的村委领导、老党员、致富户,我们虚心听取他们的授课,笔记上记下了他们的所有的话语。在朴实的话语中感受精彩的农村工作。

我想下面的工作可以从这五个着力点展开,听、看、学、想、做。

第一,多听。一个人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走“闭门造车”之路。封闭自己,就会导致“落后”,“落后”就会“挨打”。由于我们刚走上工作岗位时间不长,工作经验缺乏,所以我们要“带着耳朵”去工作,在工作中要多倾听群众的呼声、意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多听乡村干部的教导,尊重村“两委”和其它成员。

第二,多看。自古说“眼见为实”,初到工作岗位,可以说我们对工作情况“一无所知”,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了解工作岗位职能、职责的同时,还要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多观察,多揣摸。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为做好工作打下基础。

第三,多学。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无止境”。在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学习,向村干部学习,向群众学习,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特别要学习党在农村的法律、法规、政策,边学习,边总结,在提高自己的同时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第四,多想。人不思则怠,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我们要多思考、多分析。我们要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学会换位思考。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时刻把人民群众“装在自己的心中”。

第五,多做。我们要踏踏实实做事,诚诚恳恳做人,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我们要“放下架子”,耐心细致的与人民群众沟通、交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解决群众遇到的问题。

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学习心得 篇4

一、坚持不懈狠抓党建。

这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丝毫不能放松,从xxxx村,x村,xx村,xx村,发展成功的案例来看,只有狠抓党建,才能取得成功的党建设。这是我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法宝,所以我应团结带领“两委”班子,让全体党员形成一个战斗堡垒,通过抓基层党建使全体党员拧成一股绳,才能成为农村发展的核心力量。

二、胸怀坦荡,虚怀若谷。

首先,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工作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无论代表任何种意见都要虚心请教,只要能推动村的发展,对村里各种声音都要充分听取。农村事不要听取一面之词,应多渠道,多途径,辩证统一地听取各方意见,然后去伪纯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找出村里“乱、差、穷”的根源,用xx同志的话来说,“集众人之志,用人民的理念来破解乱的局面”。其次,处事应公平公正公开农村事,村民事,大事小情都要摆在桌面说,阳光操作,公开表决,按程序该表决表决,该公示公示,特别是反对意见要查找根源和问题结症,然后对症下药,来破解难题。

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用部长的话来说,做好“明白人,领路人,守护人,掌舵人,带头人”,大家要适应紧的需求,现在信息化发展迅速不学习就跟不上形式发展需求,特别是法律,法规,政策,自己去弄明白,才能治村富村。

新乡村建设培训心得 篇5

心得体会

**镇**村党支部书记 *** 通过此次的培训学习,使我在思想上、政治上和工作上都有较大提高和帮助,我深刻认识到,在新的发展机遇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开创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新局面的新使命,已经摆在了我们广大农村基层干部面前。我做为基层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干部的带头人,担负着带领农村党员干部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农村基层,带领广大农村群众共同奔康致富的重任。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要进一步增强当好村“两委”主心骨、富民强村领路人的光荣感,增强立足本职岗位、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服务的责任感,增强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和本领的紧迫感,不辱使命、不负重任,尽职尽责、开拓进取,努力在新农村建设中作出新贡献。这次培训,使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尽责就是失职、无作为就是过错。县委薛书记的开班讲话,促使我重新定位自己,重新探索农村工作的新方式,在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下,必须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事业当中来。我们必须打造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来保障‘农村各项工作的强力推进,都要牢固树立不尽责就是失职、无作为就是过错的思想,坚决克服不负责任的“好人主义”。二是做好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进一步完善三务公开制度,拓展公开渠道,提高公开层次,把公开透明贯穿于推进农村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让老百姓具有更多的知情权,正确的认识理解村“两委”的工作和上级党委的政策,才能做好农村信访稳定工作。对于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应围绕基层干部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基层干部行为规范,不断增强基层干部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自觉性。

三是当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必须把对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重大意义的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牢牢把握上级党委对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想,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振奋精神,勇挑重担,带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努力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大台阶。要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活宽裕;树立农村新风,促进乡风文明;整治农村环境,促进村容整洁;加强制度建设,促进管理民主。

四是当好农民群众信赖的贴心人。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以为民办实事为己任,做到一心为民。必须树立正气、不徇私情,依法依规办事,不能以权代法,以理服人、不以势压人,做到公道正派。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处理好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善于团结同志,做到作风民主。必须严格自律,不计个人得失,勤俭办一切事情,做到廉洁奉公。五是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心骨。必须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极大增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领好班子,带好队伍,建好制度,树好风气,努力建设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农村的战斗堡垒作用。

新乡村建设培训心得 篇6

心得体会

**镇**村党支部书记 ***

首先,感谢上级党委给我们创造了一次学习提高和沟通交流的机会,这次全县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培训班,从县内参观考察到集中授课学习,我想用三个字来概括一下我对本次培训班的感受,即“精”、“实”、“全”:“精”在行程精心安排、课程精益求精;“实”在授课领导和老师真情实感、内容注重实际;“全”在知识覆盖一应俱全,涉及到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参加这次系统而全面的培训,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是学无止境,只有不断的充实提高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通过对固安规划馆、工业区、顺斋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林城村的参观,我深深感受到了我县日新月异的新发展。对照林城村的快速发展,我也认识到了我们村发展中的不足,我要认真总结,开拓视野,逐步探索适合我村的发展模式,让我村的百姓过上小康生活。农村需要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带头人和实用人才,我们作为村书记,应该要时刻谨记自己的使命,在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任务督促下,不断提高个人和班子的能力和本领,所以学习实践是非常必要的。此次集中培训,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在处理解决纠纷等方面的技巧,提高了农村政策的理解力,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理论与实战的训练。

二是开拓创新,不断推动农村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我们要全面领会县委薛书记的开班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党的建设,提升党领导农村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在工作方式上也要创新,在处理农村信访稳定和农村干部廉政勤政等问题,不能老是采用以前想当然的强制手段,要做到换位思想,站在群众利益的角度去处理信访问题,要做到正确引导、教育和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去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党管农村工作,是党的一个传统,也是一个重大原则。实践充分证明,农村改革发展不断开辟新境界、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就,最根本的是始终坚持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因此作为村书记,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工作精力不转移、劲头不减弱、工作不松懈。

三是真抓实干,带领农村经济向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前进。通过参观考察,我看到了我县经济大发展的利好时机,也看到了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机遇,所以我们村应因地置宜,结合我村蔬菜种植的实际情况,大力探索我村经济发展的新道路。搞活经济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本村资源,在追求效益与公平之间作平衡,坚定不移地贯彻惠农政策,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创收点,发展现代农业新亮点,抓好生产、抓好经济。

新乡村建设培训心得 篇7

会的心得体会

尊敬的党校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叫陶文勇。现任富驿镇梨园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在任职的这十几年间,县委、政府已组织过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培训学习工作。期间大多是讲讲经验,看看现场。会场上多是烟雾燎绕,手机铃声不断,给人的感觉是轻松舒适无压力。而这次为期三天的培训,就不同往日了,会场上鸦雀无声,从而立之年到年过花甲之人,都聚精会神的听老师讲课,给人的感觉是轻松、紧张、有压力。

县委政府在大年初十就组织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培训,可见新一界县委政府领导,对基层工作和提高做基层工作人的能力是如此的关心和重视,陈书记在开班讲话中说到,搞基层工作要做到:懂政治、有维民之心;懂学习、有安民之策;懂发展、有富民之能;懂服务、有亲民之道;懂法制、有利民之举,懂廉政、有爱民之责。我想,这六名话就是我们搞基层工作的全部,只有真正领悟了“六懂、六有”,才能做到一个合格的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何明彪校长用他朴实易懂的语言,给我们学习了县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让我们明白了今后五年我县将大力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县、开放兴县”战略。突出“抓工业、抓城市、抓农业产业化、抓项目、抓落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规模工业总产值、工业园区规模、县城规模、城乡居民收入等“六大跨越”。要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我们每一个基层干部就应该“讲责任、不推诿;讲实干、不折腾;讲效率、不拖沓;讲纪律、不松散”。在工作中做到“四讲、四不”,形成勇挑重担,勇于负责,勇争一流的良好工作风气。

李燕琼教授、范福勇局长、董国虎等老师的讲课,让我更明白了今后农村发展的方向。2011年我村两委历尽万难,流转了100亩土地,用于种植了猕猴桃,通过学习我们更有了信心和决心,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做大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养殖大户陶文周带动我村养殖小区(生猪养殖)的发展,积极动员养殖户成立专业合作社,为养殖户服好务,为我村的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要做好一名合格的基层干部,首先要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科学技术等各类知识,提高自身内涵,给群众树一个好形象。要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基层干部,就要清政廉洁,爱护村民,运用好“4 2 1”工作法,处理好本村的各类村务。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更加认识到要搞好基层工作,当好一名村支部书记,不但要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还要懂得如何用好“能人”,借助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把村务管理的更好。总之,这次学习让我开阔了眼界,让我茅塞顿开,希今后县委、政府能多给我们提供这样学习和煅炼的平台。

富驿镇梨园村:陶文勇

新乡国培学习心得体会 篇8

开发区二中 申艳敏 2013年11月25日到12月9日,我去新乡河师大参加了国培学习。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在国培计划中有幸倾听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精彩讲解,使我对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一、老师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1.语言基本功: 在确认学生的词汇极为有限的这样一个前提下,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课堂语,表达保持应有的流畅性?在十分有限的教室学习环境中,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课堂语言表达保持应有的真实性?在12-15 岁不同水平的学习群体中,应当如何用自己的英语和学习者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

英语老师如果想练习自己的发音,可以常听BBC/VOA(视频)《大家说英语》《空中英语教室》 美国的TED—百家讲坛(优库里搜)

2.行动基本功:站立 走动 展示 倾听 师生双向交流 师生多向交流 对学生行动的调整

3.情感基本功:深爱孩子、理解童心、体验生活、把握细节、教学调控

4.艺术基本功:歌唱基本功(会唱简单的英文歌曲或者chant)、表演基本功(一个老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随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工人、医生、职员、老人、小孩等等)、绘画基本功(会画简单的简笔画)、粉笔字基本功(尤其是面对低年级学生时,一定要用最标准的字体给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板书设计基本功(美好的板书设计就像是一幅画)。

二、多读书,了解前沿的、高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这次学习,我更进一步的理解了任务型教学法、听说法等教学方法的内涵,以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采取的方法和步骤。比如:

示范对话教学步骤:

1: Lead-in(background & new words)、2:Comprehension questions、3:Listen and read、4:Drills、5:Role play、6:Make your own dialogue.阅读课的教学中,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略读(skimming)、找读(scanning)、预测下文、理解大意、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观点、猜测词义、推理判断、了解重点细节、理解文章结构、理解图表信息、理解指代关系、理解逻辑关系、理解作者意图、评价阅读内容。

语法板块的特征:

重视语法教学的过程----Section A(感知、理解、发现)Section B(内化、拓展、运用)、重视学生在语法学习中思维参与;不是直接给予,而是主动发现,语境中感知、从关注形式到关注意义的不同层次练习;focus on form----focus on meaning、关注语法结构所运用的语境;利用语篇: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语境中的表意功能;关注语法学习的三个维度:form, meaning, use(not usage)。

三、解读课标,了解课程的设计理念、教材的修订和考试的方向。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整体设计目标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教材修订:1)、减少----减少教学容量、减少教材的单元量、删减不要求掌握的语法项目(定语从句(能辨认出由that, which, who引导的限定性定于从句,并能理解句子意思;删除了“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反意疑问句”;“动词不定式”只要求“动词不定式做宾语、宾语补足语、目的状语;“被动语态”掌握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三种时态)。2)、增加---增加口语范例和语法板块。3)、优化---优化单元内容、优化单元顺序、优化单元结构、优化听力活动设计、优化阅读教学。4)、平衡----平衡各单元词汇量、平衡各册次语法内容、平衡各册次阅读输入量、平衡中外文化。

四、从各个方面去提升自己。

好学

每日沉浸在知识和道德的海洋中,与之有了深厚的感情,培养一代新人的责任和理想就把他们引向活到老学到老的道路。多少教育者皓首穷经,多少教育者手不释卷。因为相信知识就是力量,因为拥有育人的情怀,教育者在众人中成了好学的表率。好学已经融进了他们的人格系统。

乐教

乐教的人并非天生地好为人师,而是他们怀有满腔的仁爱,怀有对知识和道德的信仰。不乐教的人,一般不会从教。即便从教,也是误己误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乐教就是他的本性。

执着

真正的教育者都很执着,在生活中的表现有时候近于固执,会被人讥为书呆子。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是教育生活方式导致的,从事教育的人,是有信仰的人,原本就有一旦选定绝不放弃的心理倾向,教育生活方式又使这种倾向得到了强化。

同情

如果没有同情,教育几乎无法进行。因为作为未成年人的学生,有自己一个特殊的世界。这个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是大有区别的。教育活动要求教育者走进学生的世界中去,前提就是教育者需要懂得同情。同情是什么?简单地讲,就是能在思想中模拟学生的心理。这样,教育者才能理解学生的思想路线和行为逻辑,才不至于时时处处使用成人的标准衡量和要求学生。

爱憎分明

追求和传播真善美的职业生活,形成了教育者对真善美的崇敬和对假恶丑的痛恨。在这种个性的支配下,他们一方面坚持正义和真理,从善如流,另一方面,敢于和假恶丑进行积极的斗争。教育者,甚至一切心智健全的知识分子,往往会把他们对待知识和道德的原则带到日常生活中去。因此,我们能看到在一般人那

里可以熟视无睹的事情,在教育者那里却能激起强烈的情绪反应,全在于正义的作用

从善如流

教育者的从善如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能克己内省,改过迁善,为真善美奔走呼号,赴汤蹈火。如孔子“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朝闻道,夕死可矣”。

其二是能以劝人行善为己任。中国古代的教育者,主要是在劝人行善。教育人们“过则勿惮改”,“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孔子还动感情地说:“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也是一切教育者的情怀。

严于律己,首先是由知识分子(含教育者)的人生准则决定的。其次,教育者始终面对学生,须为人师表,故不得不严格要求自己,这又是生活方式决定的。虚心谦让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学也,知困然后能自反也。教育者好学不厌,身感学无止境,故能虚其心胸。无知者才狂妄。有知者因能自知,反而能谦虚谨慎。教育者必诲人,与学生经常进行心灵的碰撞,有机会发现“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现象,故能认识到后生可畏,进而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清醒之论。

上一篇:外婆的老屋随笔下一篇:国旗下五四青年节感谢青春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