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有趣的科学实验

2025-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作文有趣的科学实验(精选18篇)

小学生作文有趣的科学实验 篇1

第一个实验,人造蛙鱼卵。这名字听起来还真怪,蛙鱼卵,蛙鱼卵,不就是蛙鱼的卵吗?蛙鱼卵怎么可能人造的呢?说实话吧,这个问题我现在都还不知道答案。反正,不管了,就让我接着往下说。我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是把海带里的某种东西用吸管吸起来再滴到豆腐的某种东西里,就成了人造蛙鱼卵。怎么样?很神奇吧!那次我做了各种颜色的蛙鱼卵,可后来不知怎么了,所以的卵都变成黄色了!

第二个实验,将水彩笔的颜色分开来。这名字听起来也很怪,水彩笔看起来只有一个颜色,怎么会分开呢?原来每种颜色都是由两种颜色混合而成的。比如:绿色是由黄色和蓝色混合而成的。那么我们怎样让水彩笔的颜色分开呢?让我给大家讲一讲吧!首先现在咖啡滤纸上剪两刀(要一样长,不要剪断),然后再把两刀之间的纸折一折,再在纸上用水彩笔画几个点。接下来在一个杯子里装点水,把纸搁在上面让折过的那部分碰到水,当水渗过水彩笔画过的地方时,颜色就会被分开。

小学生作文有趣的科学实验 篇2

老师提醒我们注意看她做示范。 她先拿出试管,接着将蜂蜜倒入试管, 之后又往试管里倒蓝色的水, 最后再倒入酒精。 她耐心地对我们说:“同学们看清楚了吗? 老师往试管内倒入了哪三种液体? ”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蜂蜜、水和酒精。 ”老师接着说:“蜂蜜最重, 要倒在最下层;水比蜂蜜轻,倒中间;酒精最轻,所以倒在最上层。 ” 这时, 我看到试管里有黄色的蜂蜜、 蓝色的水和无色的酒精,三种液体很分明。 老师示范完, 让我们自己动手做鸡尾酒。

我们小组,我带了蜂蜜, 另外两人 分别带了 酒精和水。 开始做实验,我们没按老师说的操作, 加了蜂蜜之后接着加酒精,最后才加水。 结果水和酒精混合在一起,试管不见三色。 我想起了老师的提示, 于是对组里的同学说:“水比酒精重, 应该倒在中间才对。 ”于是我们又做了一次。 这一次, 我们先加蜂蜜,再加水,最后加了酒精。 试管里也呈现三种颜色,我晃了一下试管里的鸡尾酒, 鸡尾酒没 有因为晃 动而变化。 我们高兴地大声喊道: “我们成功了 ! ”老师走了过来,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是一堂有趣的科学实验课,它让我明白:无论做什么事, 都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才有获取成功的希望。

点评:

小学生作文有趣的科学实验 篇3

1趣味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好奇心

物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门新颖的学科,对于物理他们有很多的未知,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利用趣味性十足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在实验的准备阶段,教师要充分设计好整个实验的流程,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各项器材,多次演练实验,为课堂中实验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保证实验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演练实验是以学生观察为主,教师演练为辅的一门实验,在整个实验中,教师应该对学生们的观察提出要求,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的各个步骤,做好笔记,并且在实验结束后写出实验感受,这样才能使实验达到预期的效果,充分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

例如,光学是初中生首先接触到的自然科学,为了让学生能够对物理以及自然科学充满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做凸透镜成像的演示实验,凸透镜是学生们常见的东西,而教师就恰恰可以用学生们常见的事物做演示实验,让同学们简单的认识到自然科学,以此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首先,教师在课下应该准备好实验中所用器材,包括光箱、凸透镜以及屏幕,并且绘制好光路图,保证课堂上实验更流畅的进行;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为本次实验保持神秘感,教师可以首先问:“凸透镜是同学们常见的,那么同学们知道凸透镜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吗?”这时必然会有同学说知道,比如照相机、眼睛等,紧接着教师可以再问这些同学:“那么同学们知道我们的眼睛以及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吗?下面我将为大家演示他们的成像原理”,这样必然会极大地吸引学生眼球,增强他们对接下来实验的好奇心。最后,教师就可以把实验器材展现给学生,然后按照之前准备的光路图完成演示实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配合,只有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和教师良好的沟通交流,才能保证实验达到预期的效果。

[TP5CW84。TIF,BP#][HJ1。58mm]

2简单的小实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的同时,还应该重视物理实验中简单的小实验,小实验不同于演示实验,它是可以在讲课中穿插的一个实验,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物理的神奇之处,增强学生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它的实验器材非常简单,有可能是一枚硬币、一件玩具等,实验的做法也非常简单,教师甚至可以简单的一两句话概括,但是它对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做小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们观察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初中物理学习中较难掌握的理论知识,教师也可以用这些简单易学的物理小实验,把知识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压强是学生们普遍不易掌握的一个教学难题,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不够,如果在课堂上知识靠教师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必然会让学生产生繁琐、枯燥的心理,这时教师就要巧妙的设计压强小实验,让学生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压强的存在,而覆杯实验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在讲授大气压这个物理概念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个玻璃杯与一张白纸,然后把玻璃杯杯口朝下倒立过来放在白纸上,这时教师抬起玻璃杯,杯子下面的纸必然下落。这时教师可以[TP5CW85。TIF,Y#]把玻璃杯里装满水,然后再把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立在之前那张纸上,然后教师可以叫一名学生上来拿起玻璃杯,在拿起玻璃杯的过程中,所有同学会发现奇特的自然现象,杯里的水没有流出,而白纸也没有掉下,这时学生们必然目瞪口呆,教师还可以鼓励一些感兴趣的同学亲自来再做这个实验。这样通过这个简单的覆杯实验很好地验证了大气压的存在,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需求,极大的提高了同学们学习大气压这一课题的兴趣。

3探究实验——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实验的曲折和乐趣

有趣的实验小学作文 篇4

今天,老师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老师拿出一个袋子。里面装着报纸、剪刀和一支塑料笔,笑呵呵地说:“今天,我要做个实验。”

实验开始了,老师用剪刀把报纸剪成小纸屑。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摩擦,摩擦到有热量,接着把塑料笔轻轻靠近纸屑。果然,发生了奇迹了,纸屑被塑料笔吸起来了。大家很好奇,就问:“这是怎么吸起来的呢?”老师说:“这就是摩擦起电的原理。”大家都活跃起来了,老师说:“要摩擦才会有热量,热量就能把小的东西吸起来。”大家争先恐后地跑上面去试,有的吸起来了,有的没有吸起来。我失败了好几次,到最后还是没成功,哎,真遗憾!

虽然实验没操作成功,但我也学到了实验的原理——不仅是木能产生电,还有塑料摩擦也是能产生电的。这个实验真有趣,原来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小学优秀作文:有趣的科学实验 篇5

我看到一本书上写着———放大镜可以把一张白纸给点着。我半信半疑,放大镜真的可以把一张纸点着吗?

我找到我的爸爸来解答,他笑眯眯地对我说:“你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吗?”我拿来了一张白纸、一个放大镜在我家阳台上做起了实验。

一开始的时候,我和爸爸一起耐心地等待着。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可是白纸还是没有被点着。我有点坐不住了,可爸爸还在那个地方不急不躁稳如泰山地等着,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实在是坐不住了,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严肃地对我说:“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懂不懂这个道理?”我听了,羞愧难当。于是,耐心随爸爸一起等待着,静心观察。果然过了一会,白纸上出现了一个被烤焦的小黑点。不一会,那黑点迸出了小小的花花,我兴奋极了!我开心地大叫:“着了!着了!是真的!是真的!“爸爸示意我,静下心来继续观察。又过了一会,这一张纸被烧掉了,我和爸爸开心地击掌而笑。

我疑惑不解地向爸爸刨根问底:“为什么纸会被烧掉呢?”爸爸呵呵一笑,缓缓道来:“照射在放大镜上的太阳光,会被放大镜全部聚集在一个点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放大镜焦点。随着焦点上的太阳光越来越多,光线的密度越来越大,焦点上的温度也越来越高,当达到纸的燃点时,纸自然就会燃烧起来了。”

有趣的小实验小学生作文 篇6

今天,我和同学一起走回家时,无意间,我的手指生疼,原来,我和同学之间产生了静电。

静电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一开始感到十分奇怪,便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说:“静电是由摩擦产生的。”我不太相信,便决定做两个实验。

第一个实验开始了,我准备了一把尺子和一些像小指甲般大小的.纸片,我把尺子在头上磨了又磨,再把尺子靠在纸片上面,奇迹发生了:一个个可爱的白色小精灵像接到命令似的,在尺子下方自由自在地旋转着,似乎在跳舞呢!它们不一会儿就牢牢地被粘在了尺子上,甩也甩不掉,好像它们要和尺子哥哥成为好朋友呢!当小纸片落下来的时候,像仙女散花一般。还有一些小纸片懒洋洋地躺在桌上,一动不动。

第一个实验成功了!可我还想再次尝试,便拿了一个气球在手中搓了搓,不一会儿,气球被搓的地方变热了,我把气球放在铁门上,气球先在门上转了几圈,可一会儿,气球就好像有磁力似的粘在了门上。

两次实验都成功了!我兴奋极了,原来妈妈说的是对的。

一次有趣的实验 篇7

我拿来一个蛋,接了一杯水,把蛋放下水,蛋一下子就沉下去了。我想:这蛋太重了,把蛋变轻不就成了。于是,我把蛋砸了个小洞,蛋清流出来,鸡蛋变轻了,我再把蛋放在水里。“哇!成功了!”我赶紧叫来妈妈,妈妈一看,说:“怎么可以这样呢?不能把蛋砸破。”唉,白高兴一场,看来减轻重量这条路行不通,这么说就只能加大水的浮力了。我想:一杯水的浮力可能不够,那我就来一桶水吧。提来一桶水,我把蛋往下放,鸡蛋又一下子沉下去。这也不行,怎么办呢?“有了,冷水不行,那我换热水试试”,试完结果还是失败。

正当我愁眉不展的时候,妈妈问:“为什么海水的浮力很大?”我突然眼前一亮,对呀,如果把食用盐加到水里,这样浮力不就大了吗?于是,我拿出盐,往刚才的杯子里加了一勺盐,再把鸡蛋放进水里,可鸡蛋还是一下就沉下去了,看来盐加得不够多,我又加了一勺,鸡蛋还是纹丝不动地待在水里,我就不停地往杯里加盐,渐渐地,鸡蛋就浮了上来。耶!这次我终于成功了。

这次的实验真有趣,虽然我失败了很多次,但是我最终成功了。我想:想要成功,不能光想,还要大胆地尝试。

有趣的生活实验 篇8

下面是我经历的几个阶段。

我说:“去,你去帮我倒杯水。”刚恋爱的时候,他不觉得什么,即便心里不高兴也会去做。时间久了,他就会顶嘴,就会反驳:“怎么老喜欢使唤人?”再后来,他就态度很恶劣地说:“你自己去。”

我改策略。“请你给我倒杯水,谢谢。”我说话客气点儿,效果好了很长一段时间。他觉得很难拒绝一个女士的请求,不过时间久了,还是倒了水以后仰声长叹,不情不愿。

我再改。“我的嘴巴好干。”“去喝水啊。”“像火焰山。”“又想我给你倒?”“不要,哪能老叫你照顾我?我自己去。”“怎么还不去?”“我现在不能动。刚涂指甲油,我怕破坏我的脚趾甲。你看你看,可好看?”然后,我用脚后跟走路,跷着脚趾头在他面前转一圈。他会大笑着去倒水。

我不断试验怎样比较容易令他接受。“你口渴吗?”我问他。“不渴。”“你可想喝水?我去给你倒。”“不用了,谢谢。”“那我好渴,你可不可以替我倒一杯来?”他瞪眼看我,然后笑倒,冲到厨房倒水。

如果答案有时候不巧,他说:“好的,我想喝点水,麻烦你了。”我就只好暗骂自己自投罗网,乖乖过去倒水,完了告诉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今天给你倒水,你以后一辈子都是我的人了。我下半辈子的水就靠你了。”

如果你想试验一下他的忍受程度究竟有多大,可以伸出颤抖的双手,紧紧抱住他的腰,以临终告别的口吻告诉他:“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遇见你了。在我临死的时候,我想认真地告诉你一句:麻烦你给我倒杯水,我死就瞑目啦。我会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我跟上帝讲,等我死后,满足你妻妾成群的愿望。”他无限神往,大笑着去倒水。水杯一到手,我就严肃正告他:“你休想!下辈子好了。”

这是我做的有趣的生活实验。我把倒水作为一个载体,发现只要你肯动脑筋,最后总是可以喝到水的。

小学作文有趣的实验500字 篇9

张老师首先拿出一个红色的盆,盆中装着贝壳、小球、石头、大米和u盘;接着张老师又拿出了一个大玻璃被和一个小玻璃杯,这时张老师很神秘地问我们:“同学们,你们看大杯子的容量是小杯子容量的几倍?”

“二倍!”大家异口同声地答道。

“好,那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证明吧。”张老师说。

只见张老师熟练地拿起小玻璃杯,把大玻璃杯中的石头、小球等材料装进小玻璃杯,不出所料,正好是小玻璃杯的二倍。张老师又把两小玻璃杯中的材料全倒进大玻璃杯中。我心想:张老师又要干啥呢?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张老师又引导我们细心观察,并问我们:“看,这里还可以装东西吗?”这时,大家议论纷纷,意见各不相同。有的同学说说不能,有的同学说能,还有同学半信半疑地说:“有可能吧?”课堂上立刻沸腾起来,大家的兴趣特别浓厚。张老师见我们争论不休,就又拿出点大米,慢慢地把红盆里的大米都装进大杯子里大杯子里。大家惊呆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简直不敢相信。张老师还是不罢休,又拿起杯子问:“同学们,这里还能装下东西吗?”大家沉思了一会儿,有的同学回答说能,有的同学说还可以装些石灰、沙子和水……

张老师笑眯眯地把水倒进了小杯子里,又把小杯子里的水倒进大杯子了。“天哪!竟然还没有满。”有个同学惊讶地叫出了声。张老师说再倒一点吧,就这样,大杯子终于装满了。

可张老师又问:“同学们,这里还可以装东西吗?”我们再也不能相信还可以装东西了,但大家都在低头苦思冥想,可没有一个想出来的。张老师又启发我们:“请大家回忆一下,刚才老师都放进了哪些东西?”

我们争先恐后地答道:“有米、沙子、水、U盘……”“这个4G的U盘里至少可以装一千张数码照片,两部大电影。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个U盘可以是10个G的,20个G、30个G等,那么这杯里到底能存放多少东西呢?”听了张老师的话,大家才知道张老师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张老师又问我们:“你们从这实验中体会到什么呢?”

岳天宇说:“有些物体是不能只看表面的,要经过实际评估,才能确定这一物体的实际情况。”张老师又说:“同学们,如果把这个杯子比作是我们的大脑,那么我们的大脑可以装多少东西呢?有的同学说那肯定很多了,数也数不完。张老师说:“大脑到底能装多少东西,的确谁也不知道,但是要相信自己,你的潜力肯定是无穷的!”

一次有趣的实验小学作文 篇10

今天,我做了一个鸡蛋在盐水里漂浮起来的实验。

今天,沈老师让同学们回家做一个实验,而我做了一关于鸡蛋的实验。我先拿出了一个鸡蛋,一只大碗和一包盐;实验开始了,我往碗里倒了一些清水,然后把鸡蛋放了进去,接着拿了一只勺子,把盐倒了上去,小心翼翼的搅拌着,水里的鸡蛋犹如一只小舟在漩涡一种旋转,不时掀起一些“浪花”,把“小舟”淹没;把盐搅拌均匀了,鸡蛋并没有浮起来,而是稳稳当当地“坐”在那里,我心里燃烧了一股小小的“火花”,我自我安慰道:“冲动是魔鬼,冲动是魔鬼。”我接着又放了一勺盐,搅拌均匀后,还是没有浮起来,我顿时心浮气躁;然后又加了几勺,加到第十二勺的时候,我的“小宇宙”终于爆发啦:“臭鸡蛋,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肯浮起来,信不信,我现在就吃了你!”这时,爸爸走过来了:“你别那么生气,可能是你加的盐太少了。”我又加了一勺盐,鸡蛋终于浮了起来,我顿时心花怒放:“太好了!太好了!我终于成功了!”

我问爸爸:“爸爸,为什么鸡蛋可以在盐水中浮起来?”爸爸说:“盐水密度比淡水大,盐水的密度比鸡蛋大了以后,鸡蛋就能浮起来了。”

有趣的钟表实验 篇11

我和爸爸兴高采烈地拆开包装,包装盒里躺着各种各样的零件,大齿轮、小齿轮和许多稀奇古怪的配件。我很好奇:“这些奇怪的零件是用来干什么的呢?”爸爸从盒子里拿出一张说明书,“我们按照说明书做吧!”于是,我们一步一步地认真地拼装着。到了拧螺丝的时候,螺丝要么拧歪了,要么拧不进去,拧了好久。我没耐心了,对爸爸说:“我们不做了,玩点别的吧!”爸爸鼓励我:“做钟表要有耐心,你静下心来,慢慢地把螺丝拧进去,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嘛!”

果然,静下心来,小螺丝都顺利地拧进去了,很快各种稀奇古怪的碎小零件就被我们组装成了一个神奇的钟表。为了不让时钟出故障,我和爸爸又仔仔细细地把时钟全身上下检查了一番。可是怎样让钟摆动起来呢?我马上翻开说明书,上面提示只要拿一个大约一公斤重的物体挂在钟摆的挂钩上,钟摆就能滴滴答答地动起来,跟真的鐘一样。于是,我拿了副小挂历挂在了钟摆的挂钩上,时钟好像在感谢我们创造了它一样,“滴答滴答”地唱起了轻快的歌。爸爸观察了一会儿,转过身一本正经地对我说道:“这个时钟缺少了秒针,你能找到它的秒针吗?”我找来找去,发现钟面上只有又矮又胖的时针和又高又瘦的分针,秒针小弟在哪里呢?爸爸看着我迷惑的眼神,说道:“你看,时钟顶端有两个红红的小球连接在一根杆子上,它们前后摆动,杆子摇一下就是一秒,你仔細数数它们摇了多少下,就知道过了多少秒了。”这个钟表真有趣啊!

通过这次拼装钟表玩具,我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耐心,还懂得了不少知识,看来玩游戏也有好处啊!

【指导老师:翁艾玲】

点评

小作者详细描写了自己和爸爸组装钟表的过程,从而突出了这项活动的烦琐,表达了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的道理,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很生动,真实自然。

饶毅有趣的科学家坚定的改革者 篇12

2007年, 一纸聘书将饶毅从美国召唤回国, 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一职。一时间公众将他和上世纪五十年代钱学森、郭永怀等在国外成名、时值壮年回国效力的前辈相提并论。舆论的压力抵不过祖国的吸引力, 他解释自己回国的原因, 始终只有三个字——“归属感”。或许在这个燕山横卧、永定河斜穿的城市, 饶毅将学术与行政都做到了山水相依。

智者乐水, 做有趣的科学家

饶毅的儿子回国时九岁半。最初就读于北大附小, 每天早晨, 饶毅从当时在蓝旗营临时租住的公寓出发, 步行送儿子上学。纵然教学、科研、行政集于一身, 他也多半回家和儿子、父母共进晚餐。

把家庭放在第一, 工作放在第二, 是饶毅生活的信条。女儿小时候, 饶毅晚上也不加班, 周末总带着她出去玩, 在波士顿的儿童游戏场所里, 总有一大堆美国母亲带着小孩, 万红丛中一点绿, 那位中国父亲, 便是饶毅。

回国后, 饶毅成为生命科学学院几百名本科生的老师。在2009年的元旦晚会上, 饶毅拿着稿子和学生一起说相声, 饶毅认为, 当学生们在学术会议上怯场了, 或者面对国际学者害羞了, 就想想饶毅都敢上台拿了稿子、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念水平不高的相声, 自己就不用紧张害怕了。纵然“学生物的孩子伤不起”, 实验室的学生依旧可以放着音乐做实验, 可以不用请假去休假。最近在生命科学学院的院版上, 赫然看见同学发帖向饶毅致敬——“搭公交上班很辛苦, 我觉得您不如直接搞个滑板到北大呢”。在学生们心中, 这种跑题的“灌水”, 或许让他们离院长更近一些, 他们同情院长搬家后每天公交上下班。

2008届学生毕业了, 饶毅致辞说:“你们的幸福是母校的骄傲。”是幸福而不是成功, 在饶毅看来, 幸福最重要, 成功和幸福有时并不相干。2009届学生毕业了, 饶毅的致辞只有六个字:我想、我试、我乐。

能具体解释一下吗?饶毅说不能, 最好的答案是模糊的, 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同的理解, 而成为各有特色的追求。这六个字, 是对学生的祝愿与期待, 也是饶毅自己的人生体验。

饶毅在出国前, 就锁定了分子神经生物学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在美国, 他20多年研究神经的发育。2004年起, 他在北京的实验室用果蝇、小鼠研究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比如研究果蝇的打斗、求偶, 甚至同性恋行为。他沉浸其中, 乐趣无穷。果蝇和小鼠是他的宝贝, 他还说过:“对于我们来说做科研就是娱乐”。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 饶毅发现他们除了在实验室潜心工作之外, 亦有许多没有被应试教育和高等教育扼杀的潜能, 比如唱歌、跳舞、说相声。饶毅因此号召学生们“不妨每天都保持着过节的心态”, 无论是攀登生物科学研究的高峰还是另辟自己的职业道路, 只要是寻找主动、欢快、有特色的人生, 中间就不用怕出些小问题。

饶毅回国前, 北大给他两年的时间逐步关闭在国外的实验室。而饶毅把自己在美国的研究经费转给了系里的其他教授, 并提前安排好实验室人员的出路, 两个月时间关闭了实验室。

饶毅的回国在海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美国的高校希望他能“回心转意”, 并给他留了办公室。这时的饶毅, 显示出了如山一样坚定的决心, 他在2010年底, 把在美国办公室的东西打包运回了北大, 放弃了自己的退路。

仁者乐山, 做坚定的改革者

2005年, 饶毅带领在中国的学生, 发表了中国二十五年来第一篇《细胞》论文。2008年1月, 饶毅在《自然神经科学》发表了一篇论文, 是他以前美国实验室的成果。说明他离开美国的时候, 研究没有走下坡路, 而是在成就斐然的时刻回国。2008年8月, 饶毅的北京实验室又在《自然神经科学》发表了一篇论文, 这说明, 饶毅回国后学术做得很好。2011年4月, 饶毅实验室在《自然》报道他们最新发现:5-HT分子对于雄性老鼠性选择很重要, 没有5-HT的雄鼠, 找对象的时候, 不分雌雄。2011年7月, 饶毅实验室在《自

然神经科学》发表论文:发现群养动物打架少于单养动物的一个分子机理。

然而, 细心的人发现, 这个实验室里发表的研究论文比起当初饶毅在美国的实验室发表

的论文少。善意的人猜测饶毅是不是因为行政工作做得太多, 分散了精力;而恶意的人则讥笑饶毅闲事管多了。其实, 从2004年起, 饶毅的实验室正在经历着一个研究方向的转型, 他正在离开自己研究了20多年的神经发育, 开始探索行为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花6年的时间进行这种转型, 是否值得?饶毅认为:“进入新的研究领域, 是科学家‘再生’的一种途径”。而少发论文, 只是“沉下心来, 试图做更重要的工作。”

饶毅的“更重要的工作”中, 很大一部分, 是在生命科学学院开展改革。知道饶毅的生物学界人士, 有时会说饶毅是个“堂吉诃德”式的改革家。任凭舆论如何评论, 饶毅的改革立场似乎如堂吉诃德面对的那座风车一样坚定。

在本科生培养方面, 饶毅身体力行投身一线教学。他和龙漫远教授给大一新生开设“生物学思想与概念”课程, 旨在从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入手, 介绍一些经典的实验、文章和相关领域的发展。让刚进学校的新生体会到生物学的精、深、美, 调动起他们学习、研究生命科学的浓厚兴趣。饶毅和哲学系的吴国盛老师一起, 请杨振宁、丘维声、王诗、马伯强等科学家, 给本科生讲述“科学是什么”。在选课同学的眼里, 一学期下来, 大家不仅听了大师们讲述自己的经历, 还在小组讨论中交到了科研路上的个把知己。有同学感慨“如果我年至耄耋, 尚可忆起在这一次课上所思所得, 其效果就是终生的了”。

在实验室交接制度方面, 饶毅打破了北大原有的“大教授培养小教授”的模式, 在他看来中国本来就没有多少真正有特色且高水平的实验室, 如果再默许“老教授带小教授”, 不仅会形成派系之间的矛盾, 还会降低实验室的业务水准, 于是决定中止这种模式, 要在全球范围内“海选”合格的接班人。

这一变革, 触动了利益, 也招来了不少阻挠, 还有人公然发难。饶毅没有退却, 也没动用所谓的行政权力以势压人, 而是有

理有据地阐述这样做的“利”和不这样做的“弊”, 最终赢得了大家的支持, 实现了竞争上岗, 近可不避亲仇、远可接纳贤士的用人理念。饶毅在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 白天主持生命科学

饶毅认为:“进入新的研究领域, 是科学家‘再生’的一种途径”。少发论文, 只是“沉下心来, 试图做更重要的工作。”

学院原有教授的述职, 晚上接听儿子班主任的电话。他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 这两件事情都令他十分感动。在评审会议上, 为了推选年轻的人才到合适的教职位置上, 老教授退下无怨言, 全体教授不争, 评委也不为自己留余地。

在引进人才方面, 饶毅明确提出生命科学学院通过“千人计划”招聘的目标:他希望应聘者回国后能做出世界一流大学优秀教授水平的工作。他表示, 生命科学学院将给予海外学者一段平稳过渡的时间, 减少对科研工作的冲击, 生命科学学院也将提供和创造条件, 让回国工作的人能够开展很好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至于行政职位, 饶毅看得很轻松, “如果有愿意做行政的, 我热切希望有人做院长, 我可以任其教学副手。”

在科研经费分配问题方面, 饶毅也一直秉持“顾大局发展”的原则。在北大的支持下, 饶毅从国外、国内多方面争取经费。几年来, 饶毅从国外渠道争取的经费

人物·精英特写

远超过实验室今后几十年的需求。所以, 他从国内争取的经费, 实际上不是给他自己实验室, 而是通过他进行再分配, 选择性支持其他的科学家和团队。在饶毅看来, 研究经费的使用, 应该以经费使用对国家的效果来看, 而不拘泥于学院利益, 有其他院系参与是好事, 可以使国家经费得到更好的应用。比如, 饶毅申请的973, 没给自己的实验室留多少, 大部分给了北大心理系和北大医学部精神卫生研究所的实验室, 不为别的, 就因为“他们研究做得很好, 经费增加可以加强他们的研究。”获得的“蛋白质平台”经费, 他不拘泥于生科院, 即便这样的做法让本学院老师有微词, 而是将相关的化学学院、分子医学所、工学院等多方面的教授纳入平台, 请他们合理使用国家经费, 发挥经费在科学中的作用, 而不是用于不适合现代生命科学常规的大科学模式。获得国家支持而建立“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饶毅请物理学院招聘回国的原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教授汤超常规管理, 中心从海外招聘, 也支持校内原有优秀人才, 并不局限于饶毅自己的生科院。初期国际评审产生的第一批校内研究员, 五位来自生科院、四位来自化学、三位来自医学部、三位来自分子医学所、还有物理和心理等其他院系。支持学校成立的“生物动态分子中心”、“合成生物学中心”等等, 这种不热心自己“权力”、五湖四海的作风, 有助于推动北大生命科学整体发展, 也有利于促进北大内部多学科交叉、不同院系间的合作与联合。

在校际合作方面, 他和王晓东、施一公发起北大、清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两校一所联合研究生培养计划, 强强联合, 并以此推动建立中国新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改变了国内原有的将研究生视为劳工的习俗, 提高他们的地位, 为学生利益着想、将优秀研究生当做未来科学家来培养。他和施一公多方面推动北大和清华的生命科学学科间的合作和交流, 共同建立了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等。

有趣的化学实验小学作文 篇13

我们小组有三个人,分别是曹瀚文、李昱良和我。首先,取电动机、风叶、两个电池盒、四节电池和电键这些材料。然后,按照书上画的图,把这些材料连接起来,并把电池装到电池盒里。接着,把电键上的小铁片摁下去一会儿,再突然松开,电动机上的风叶就飞了起来,像一个飞碟在飞似的,真是顾名思义啊!

这个实验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摁下小铁片后,电路连通,电动机就带动风叶转了起来。再一松开,电动机就停止转动了,由于惯性,风叶还在转,于是就产生了向下的气流。就是因为向下的气流推动了风叶,风叶才会飞起来。

有趣的实验小学作文450字 篇14

老师今天给我们做了个实验。实验需要准备材料有回形针以及一次性塑料杯,还有必不可少的水。

开始做实验了,首先要往杯子里装满了水,水和杯口平齐,好像马上就要漫出来一样。老师接着问:“如果把回形针放进去会不会漫出来呢?”同学们说的五花八门的,有说会漫出来,有的说放一点,不会漫出来,放多了才会。有的人说放多少都没有关系。我想应该不会漫出来。然后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两个回形针。老师说他要在水杯里边投十个,同学们都惊讶不已,而老师是此刻却毫不在意的投了个十个,回形针就像一个个小跳伞员跳进了杯底。

老师让第一组去投,有的人小心翼翼的投,有的人随意的投,还有的人投完再看一眼才放心。转眼已投进了30枚,水只是变高了一丁点。并没有一点点漫出来的样子。老师又让第二组是投,我投的时候就随意地投了进去。回形针掉进水里的时候就像一个小鱼吐的小泡泡。现在已经投了54枚了,水还只是变高了一丁点,并没有漫出来。

到底要放多少个呢?水才会漫出来。只见老师一个个把回形针进去,放到100个的时候,同学们大叫一声。只见老师又一个个地把回形针放进去。直到第121个的时候水漫了出来,我悬着的小心脏终于放下去。

最后老师揭开了原理,水的`表面是有张力的,水的表面张力是指水里有许多水分子当东西放进去的时候,水分子就会漫出来。而他的同伴就会把它拉住,这种拉拉扯扯就是表面的张力。这就是会团结的水。

有趣的科学课 篇15

自从我们上了《科学》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林老师表演的一次“气功”。

刚开始教我们《科学》课的是林老师,林老师讲课非常生动,有一天,又到《科学》课了,只见林老师拿着两本书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他大声地对同学们说:“今天这节课,先让同学们来看我露一手‘气功’给你们开开眼,怎么样?”同学们齐声欢呼着大声喊着:“好!”然后,个个目不转睛地瞪着讲台上的林老师。

林老师拿出两本书,说是道具,“好戏”就在里面。他首先请许佐毅同学上去检查,看看里面有什么“机关”没有。只见许佐毅里里外外翻了个遍,没发现什么。于是,林老师开始表演了。只见他把两本书像洗牌似的,一页页穿插在一起,再用力把两本书往桌上顿了顿,使书页合得更紧,接着神秘兮兮地对着书轻轻吹了几口气,最后,林老师满脸笑容地说:“好了,现在请两位同学上台把书扯开,谁来?”

两位“大力士”自告奋勇“出阵”,他们胸有成竹地走上台,各捏紧一本书,像拔河一样使劲往两边拉。两人脸都涨得通红了,力也费尽了,可两本书就是分不开。

林老师哈哈大笑,接过书,一边念“咒语”,一边抖动。怪了,经林老师一念一抖,两本书乖乖地分开了。同学们都纳闷了,难道林老师会“气功”?

见同学们一脸迷惑,林老师终于揭开谜底:“两本书扯不开,是摩擦力捣的鬼。”说完,他就在黑板上写上“摩擦力”三个字。他又接着说:“书页越多,页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强,两本书就紧紧地夹在一起了。抖动时,进入页面的空气破坏了摩擦力,书就自然分开了。”听完林老师的解释,我恍然大悟:原来是科学在暗地里发“气功”啊!

福建省安溪县湖头镇郭埔小学四年级

一次有趣的实验_小学生作文 篇16

那天的.课上,老师从讲台上拿起装满黑乎乎东西的瓶子问:“有谁知道这里装的是什么?”全班同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知道那个瓶子里装着的奇怪玩意是什么。这时,老师说:“这里装的是高猛酸钾,可以用来杀菌,那么大家来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同学们都认为这很简单,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黑色!”老师摇摇着,笑着说:“一会儿大家做个实验,以后再辨别是什么颜色的吧。”

首先,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了一杯水,一把勺子,然后拿着装有高猛酸钾的瓶子在教室里走了圈,让每个组的同学用勺子舀2-3颗高猛酸钾颗粒。接着,我小心翼翼地把那几颗高猛酸钾放入水中,随着颗料慢慢往下沉……“哇!好漂亮啊!”全组同学几乎都说了这样一句话,然后又议论开了。有的同学说:“真好看,瞧,高猛酸钾落入杯底时拉出的那条线多么像一条条紫色的绸带,高猛酸钾一定是紫色的吧,真有趣!”然后,我轻轻地搅动怀中的水, 高猛酸钾颗粒渐渐消失了,使杯中的水全部变成了紫色.这时,几乎所有同学都猜测高猛酸钾是紫色的,包括我也这样,可是到最后,溶有高猛酸钾的水现现了一相点儿深红色.老师说:“大家一定都看到了,高猛酸钾是深红色的,那你们还说高猛酸钾是黑色的吗?”大家都把头摇成了拨浪鼓。

有趣的实验_小学生六年级作文 篇17

那时候,李老师要我们每一个书友队都要完成一项实验,这个实验,就是有趣蛋壳实验。

我们小队的人,是我、王怡潇和李春雨。首先,我们要先把四个鸡蛋分别放在盛鸡蛋盒的四个角里,然后在上面放上一块薄薄的小硬纸板,大小要盖住鸡蛋盒。把所有的东西全都放好之后,就开始在纸板上面放书。

依我们队的情况来看,所有的重量都由鸡蛋来承受。我们的目的,就是要看一下四个鸡蛋可以承受多少斤的东西。

我们先把大部分书搬了过来,然后,就开始放书了。我们放书,是很有规矩的。我们要先把大书放到最下面,这样子,平衡力就合适了。如果要依照这种规定来放书的话,选书就要用上好半天。

终于,我们把所有大的书放到了纸板上。接下来,我们就要放小的书了。要想让纸板还是平衡的话,就要在两边放上重量差不多的书,最好要一起放,这样,就不会有倒塌的事情发生了。

这四个鸡蛋的质量特别好,就这么一大部分书,鸡蛋还没有完完全全碎掉,还是完好无损的。看起来呀,鸡蛋在四个角里,它们所受的重量是相同的,而且,重量还会很均匀的分到每一个鸡蛋的身上。

鸡蛋分配的重量很合适,我们连着搬了五六次书,而且,每一次的都很多,里面有的书的重量还很大。看来,这四个鸡蛋的“耐力”和“坚强力”是非常强的。

在实验的时候,我们三个人还在不停地观察每一个鸡蛋的变化,而且,还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

在蛋壳上面,书越放越高,现在回想起来,所有摞上的书,足足有一米多高。

当我们正在往上面摞书的时候,我发现,硬纸正在往右面歪,这时,我跟进对队员说:“行了行了,不要再加了,硬纸正在往右边歪呢。”

“队长,那就快一点儿在左边放轻的书,”在一旁的李春雨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让左右两边相等,不要把鸡蛋给压碎了。”

终于,我们挽救回来了一点,但还是听到了“咔嚓”的一个声音,原来,鸡蛋碎了。

这一次不错,我们大约在鸡蛋上放了九十多本书,大约有一百多斤了。

通过这一次实验,我知道了不管再怎么弱、小的东西,都有自己的用处,都有不可思议的一面。就像是鸡蛋,虽然很容易碎掉,但到了关键的时候,还是会起到作用的。

我第一次发现,做实验是那么的有趣,从每一次的试验中,我们得来的收获是意想不到了。

超有趣的科学小知识 篇18

流浪行星是指漂浮在宇宙中,不绕着任何恒星公转的行星。

(碎嘴碎舌:有首歌唱得好: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这都是没妈的孩儿啊。)

2.古时候曾有巨大的蜻蜓。

巨脉蜻蜓约在3亿年前出现,大概和海鸥一样大,双翅展开约65公分长。可以捕食蜥蜴。

(碎嘴碎舌:史前怪物啊!可怕的昆虫时代。)

3.百万年前,一天的时间比现在短。

因为地球和月亮间距离的改变,地球自转变慢了。它曾转得很快,导致一天不到23小时,而一年却大约有385天。

(碎嘴碎舌:感觉……每天都在兜圈子玩,一年多兜了20来天。)

4.小行星要制造大灾难,不一定要“撞到”地球。

1908年时,一颗小行星撞进地球大气层,在离俄罗斯约8.5公里的高空解体。它所产生的约有2000颗广岛原子弹威力的冲击波,破坏了800平方英里的西伯利亚森林。

(碎嘴碎舌:看来地球的“吸引力”真不小,这“爱”的冲击力更大!)

5.地中海曾干涸成一个小水洼。

约530万年前,地中海曾完全与其他海域隔绝。它开始蒸发,小到你想象不到……后来,直布罗陀海峡被开启,大西洋的海水注入进来。

(碎嘴碎舌:这就叫命不该绝!)

6.一天到晚都闪电交加的湖。

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总是闪电连连。科学家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但似乎是气流结合当地地形导致许多雷暴的产生。

上一篇:石家庄经济学院数学协会学习部章程下一篇:论文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