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中走来议论文

2024-10-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从历史中走来议论文(精选10篇)

从历史中走来议论文 篇1

每到一座城市,总要先去博物馆走走,到当地古建筑街区看看,一座城市的灵魂,都已经纳入其中。

几千年的历史岁月,如今浓缩于城市一隅,保存在玻璃柜中,每天默然倾听着世人的嗟叹,迎接着游客好奇的目光,伴随着脚步遥想那些属于历史的天空。

在青岛求学时,曾与舍友一起去博物馆。青岛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因近代战争而兴起,而又因战争给了她特殊的历史背景,所以青岛博物馆里描绘近现代历史的部分居多。其中以三维皮影方式所播放的描写清末市井生活的纪录片段印象深刻。想到在火车站旁圣爱弥尔大教堂背后,有一老建筑群落,民国时期的小楼房,窄小的`街道,熙攘的人流,叫卖的小贩,卖报的老翁,皆自得其乐,生活如是,因为青岛人懂得知足。在青岛逗留之际,去爬崂山,半山腰处偶遇一对老驴友夫妇,他们已经是近二十年的老驴友了,每周都要来爬山,并且在冬天之时还会去海里冬泳。虽已年近古稀,看上去却依然身强体健。

之后迁于苏州,有幸去参观建筑大师贝聿铭老先生为苏州设计的博物新馆,说这是老先生的封笔之作,算是垂暮之年给家乡的礼物吧。大师的高明之处在于以江苏水乡人家的传统建筑风格移于现代概念之上,白墙灰瓦,亭池回廊,与市中心小楼格调相衬,且与忠王李秀成故居巧妙结合为一体。有人问此馆到底有何新意,我想新馆背后,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提问题的所在。

来到上海,闲暇之余,信步于人民广场见远处人头攒动,过去一望,原来是来参观博物馆的,于是我也随着人流进去观赏了一番。历史文化长河皆列于眼前,取贝成币,刻甲骨以为文,篆玉成章,绘画书法以抒意趣,聚千载文化积淀,于今日世界博览,历史迈着无声脚步,轻轻与你擦肩而过,观历史淘尽沙后的纹理,思我们当下之人,当前之事,随着历史脚步也终将成为过去,沉淀成细细尘土。徜徉在历史之间,感慨当代的我们应懂得享受当下。

身旁众人胸挂相机,四处留影,而我则不以为然,江山之景,四时之色,皆在心中,人生久不过百年,而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百年过后,画相早已零落成泥,惟有一杆竹笔所雕刻的文字,可为后人诵读,永不漫患。

从历史中走来议论文 篇2

你着一袭青衫缓步踏来, 脸上写满了无尽的哀愁。

你道路之坎坷, 我伤叹。自幼家境贫寒的你, 不畏艰苦, 不惧挫折, 寒窗苦读。十载春秋, 十载岁月, 才高八斗的你终于考中进士。但你的仕途并不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的, 在狂风暴雨的疯狂袭击下, 你被贬离京, 可你始终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于是, 你笔走龙蛇, 奋笔疾书, 将失意, 愁苦, 不满, 抱负统统揉进了《岳阳楼记》里。

你胸襟之旷达, 我敬仰。“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比溪流更宽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襟。你做到了这一点。

你抱负之伟大, 我感叹。在仕途上, 众人醉, 你独醒, 举世浊, 你独清。奸佞的谗言使你失意受贬。但你并没有从此消沉, 因为你自始至终, 都怀着不曾磨灭的政治抱负,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也。”虽然你没有一展宏图, 实现抱负, 但是你的名字注定载入史册, 你的光辉注定照耀千古。

窗前, 你的身影若有似无, 似真亦幻地渐渐远去, 消失在层层迷雾中。我看着你远去的背影, 读出了坚韧的品格, 读出了豪迈的心境, 读出了旷达的情怀。

我看着窗外缠缠绵绵、无休无止的雨, 我心中的伤叹, 悲叹, 感叹之情越演越烈, 越演越浓, 似一张无形的网罩在我心头, 剪不断, 理还乱。

此时, 范仲淹, 我想轻问一声:“在几千年的岁月里, 在几千年的风雨中, 你还好吗?”

小清河,从历史碎片中走来 篇3

久违的雪更能带给我们家乡的气息,家乡的记忆,家乡的思念,它能让我们的感情在那雪国的回忆中徜徉。小清河的雪,小清河的风,轻巧得甚至没有任何影子,也没有声息。然而,在这平平淡淡中,我们又觉得,小清河的有一些日子或者有一些事情,依然是那么光鲜或者晦暗,依然是那么值得怀念和留恋。这些日子或事情,也许是热闹的,时尚的、快活的,或者是庄重的,朴素的,哀怨的,甚至是沧桑的,痛苦的。

此刻,我目力所及的小清河,正是她从市区臧家屯至黄台码头线。形容大江大河,文人们爱用“源远流长”。可站在我现在的位置看小清河,“源远”谈不上,她的源头仅在十数里外的西郊睦里闸和市中心的几大泉群。发源于一个内陆城市中心的河流,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多见。“流长”却绝对够资格。《齐乘》说她,自济南“蜿蜒东北流约五百里,至马车渎入海。”乾隆《历城县志》也说她:“小清之源出于历城之趵突泉中,汇淯,漯、孝妇诸泉,东北抵乐安(今广饶)高家港,达于海。“作为一条河流,最远大的理想莫过于奔向大海,大海是千万条流水灵魂的归宿。一切的流水都有源头,却不是每一条水都能独流入海的,而小清河却能保持自我,与长江、黄河样矢志不渝,奔向大海。”达于海”,就会被人尊崇,被人仰慕,被人一代代地赞颂,小清河就是这样一条充满梦想的河。

小清河河道为史传大禹治水“四渎”之一的古济水下游古渠。小清河自南宋齐王刘豫率众开发至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历史上它承载着济南的商贸运输,泄洪,灌溉等诸多功能。济南曾经是一个发达的内陆港口城市,小清河作为这座城市的母亲河,对济南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济南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哦缺的作用功能,一直是一条“黄金水道”。可以骄傲地说,济南,正是得益于这条塑造千年辉煌的小清河,才呈现百业兴旺、万民富足的盛世景象。

小清河自古就有“小盐河”之称。乾隆《历城县志·盐法》这样记载:“历(下)不产盐,而城北泺口则是商贾聚集之所,凡济南,泰安,东昌,兖、沂曹六府所食之盐自武定府利津县属之永阜场,筑包船运,皆由大清河经蒲关抵泺口;乃分运各州县,故泺亦(山)东省运盐之一大总汇也。“有清一代山东各州府所食之盐,基本都是从海边永阜场盐场由大清河运至泺口,再从此转运各地的。可是到了光绪二十年,也就是1894年,黄河改道,全部淹没了永阜场盐场。自895年起”改从官台场筑包,由小清河运至黄台桥,设垣囤积,改用车运至泺口,再发水运。”(《续修历城县志·盐法》)从此,黄台桥码头又成了盐商聚集之地。后来山东盐运使张毓蕖(名莲芬浙江余杭人,官僚民族资本家,枣庄煤矿的创始人)见马拉人推的转运方式非常不便,出资。创修黄台桥至泺口小铁路一段,名日清泺小铁路,以资转运。“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后,张毓蕖又与津浦铁路局会商,拆卸小铁路,改修为津浦铁路支线,“衔接正轨,沿路各县需盐,均可由小清河黄台桥装车,直达本境,商民称便。”

你从雨雾中走来经典散文 篇4

雨不大,丝丝盈盈,有好些银毫般的动词在枝叶间柔软着,我不知道,是谁的呓语惊动了天边的云彩,让秋天的丝绸滑落在十月的肩头。

你从雨雾中走来,和你同行的是风,是柳,还有素裙斜襟上那朵紫色的小花,我不知道你低头想些什么,也不知道你手掌攥着的是不是昨夜透明的回忆。

大地苍茫,你菊花般的笑声会不会被这凉雨打湿了,你是否听到,听到有鸟鸣在体内婉转,把经年的春天唤醒。

小女子,你从雨雾中走来,原本谢幕的山峦羞怯成一梁嫣红。我无意素描,也无意彩绘,本就画面的岗子也只不过多了点滋润,不好吗?即便阳光不在,你依然就是一朵绽放在十月的诗句,山花烂漫。

我无意贪恋风光,只因你在。

白裙秀发,好些黄花巴望着你的优美,学着你的模样优雅,提裙舞蹈,咋不像梨花朵朵,韵白只有你懂的未来。

不是吗。苍翠山峦,一棵棵柿树悬挂一枚枚红色灯盏,是内心的火还是浪漫的红,竟然醉了深秋,染了心扉。

是了。我和故事的高潮对白,热血一段激昂。这样不好吗,没有世俗,没有冷眼,没有油腻的让人恶心的权钱熏心,纯粹干净,犹如一朵隔世雪莲,冰洁着属于自己的独有。

雨在飘,依旧悠悠然然,不紧不慢。那么,你和滋润过的诗句同行的时候,会不会嘲弄盛夏,会不会弹起一首婉约的心事,回想昨夜未完的歌舞呢?

也许你没有在意,没有在意细若蚕丝的雨,会缠绵过往,缠绵青春,缠绵手足无措的那个少年郎。以至于那个斟满酸甜杯盏里,至今还溢满着琼浆般的记忆。

好了。你从雨雾中走来,我想,你就这么走吧,一直就这么走吧。我在千呼万唤的乐音里分得清什么是琴音,什么是牵绊。什么是一生一世的疼。

是了。亲,权且这样称谓你吧,说这话的`时候,我会从体内取出桃花,拿起紫檀,优柔一句句可以感动天地的声音唤你。

雨在飘。岗上无人,我不知道你是从梦的哪段走来,更不知道你在幻的哪头出现。是雨唤你,还是你呼雨,轻轻走来,黑白卷里清晰的你是白裙,黑发,是飘飘,云逸,是浪漫世界里的那句颤动心尖的一行诗词。

亲,你一定感觉到了,那匹胭脂马鸾佩叮当,驮着眷恋张望今生的相遇,就在雨落后湿润的语句上,距离是那样的近,好似贴着肌肤的风,香甜着曾差点变黄的憔悴。

亲,你一定感觉到了,一路走来,凡属于这里的生命都是那样安静,一动不动被风抚摸着,躺在大地的怀里安享雨润。

哦。我看见了。你从雨雾中走来,从我呆滞许久的语言中灵验,揉揉眼,确实是向我走来,丝丝雨飘恰反衬你的明媚,一如下凡的董妻,仿若昙花绽放时的惊奇,飘逸的你,似仙,似画,似一幅一尘不染的隔世禅境,我不知道,我也羞于知道。

只有虔诚地远望,你走来的路上翠佩叮当,读你路过的风中清逸飘香,聆听你走来的雨声如雅韵蔓延四野。

从历史中走来议论文 篇5

仁怀市茅坝一小校本部潘元浩

教育是门艺术,我认为掌握这门艺术并不在教龄的长短,与各位相比,我只是个叩门者,倒是这七八年来品尝了一些教育的苦乐酸甜,我感谢大家给我这个诉说的机会,为了使说话不至于漫无目的还是确定一个话题吧:让美丽的人生从感动中走来。

老师们聚在一起常感叹:现在的学生不好教,打不得,骂不得,批不得不用说,还冷漠挑剔。上届我班有一位性情孤傲、同学关系紧张,认为所有老师都不够优秀的女生。我想,以诚心与人便没有攻不破的堡垒,更何况以之待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呢,相信自己会用真诚赢得她的信赖,于是时不时就找她谈心。但没料到她在班里向同学扬言:“哼,他没什么可怕的,欺软怕硬,根本不敢把我怎么样!”还有一个男生不但学习习惯不好,迟到、上课说话更是屡教不改,一次我请来家长交流情况,最后我让他当着家长的面对今后的行为表个态,他说:“以后好好做”我又追问了一句,他却说:“我敢不好好做吗,我怕你报复我。”自己的诚心付出得到的是学生的冷漠的拒绝,着实很痛心。我思考,学生的冷漠从家庭的角度来看,父母对子女的有求必应,过多的安全教育,让孩子不能正常的与人相处,甚至怀疑一切;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上对个性的张扬使得稚嫩的心把标新立异与叛逆当成了个性来追求,这就难免使教学在一部分学生中成为了老师的一相情愿。然而,我认为冷漠是一种人性的缺失,是学业、事业路上的绊脚石。身为教师,育人为本,我们有责任让学生走出冷漠,在阳光下绽放花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要创造出让自己感动的人。遵循这 1

一理念,我尝试了一些做法,收获还是颇丰的。

首先,给学生创造一个温暖的环境。

冷漠也是缺乏对生活的感动,这并非是身边缺少感动的人和事,只是常常视而不见。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我曾给学生布置了一份作业:每人用一周时间去发现身边同学的优点或发生在同学间感人的事,然后我开了一次“可爱的同学”的主题班会,让同学在班会上交流发现,在第一位同学羞涩的讲述后,发言的同学此起彼伏,一个个可爱动人的形象被描画了出来,再看那发言的听讲的一个个漾开了笑脸。之后的周记本上就有了“名人某某”、“淘气大王”、“同桌的她”,更有了“可爱的校园我的家”等生动鲜活的精彩纷呈的文章了。不仅如此,同学间互帮互助的场景也时时感动着我。同学间能互帮互助,互关互爱是形成良好班风的一个重要因素。

良好的班风除了同学间互帮互助,还应亲师信道,班主任是搭建学生与任课老师间的桥梁,为了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自己的老师,使任课老师不会因与学生课下交流少而给学生的印象只限于课堂上讲授知识时蹙额锁眉的那一面,我又开了一次“我们的老师”的主题班会。在学生谈了自己眼中的老师后,我把不为学生所知的各位老师的为人做了补充介绍。例如,英语老师的勤奋好学,不苟言笑;语文老师文理兼通,办公室里常常妙语连珠,睿智非凡等等。我从学生脸上读到了“感动”“景仰”,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依然要求我再讲些老师们的佳话。这使我感到只有学生觉得老师可爱可敬,我们的教育才不会是赶鸭子上架。

身边有可爱的同学,有可亲的师长,怎能不使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呢,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必定会拥有一个美丽的人生的。

再者,用诚心对待每一位学生。

生活的美丽不是用几句话或一堂课就能催生出来的,老师往讲台上一站,在学生中间一走都具有指示性,你到底是不是可亲,时间会证明一切。庄子有言曰:“真者精诚所至,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要创造让自己感动的人,首先老师自身就不该是一个冷漠的人,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该拿出百分之百的诚心。

一次课上,体育生刘斌不停的在滚脚下的球,我边讲课边有眼神制止他的行为,但毫无效果。我觉得他漠视了我的存在,于是让学生自己看书时,我就走到他面前,发现他连语文课本都没带,我厉声道:“没带书就不知道跟同桌合看吗?”他说:“我不知道是语文课。”这叫什么话,我冷问道:“哦!你要知道是语文课就会带书啦?”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说:“我要知道是语文课就不来了!”当时气愤的以为这孩子无可救药,也觉得自己颜面扫地,便向他的班主任告了状。过后我又思考:你想教育学生就别给学生来阴的,否则你收获的只有伤心。

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这样,我们便把自己尊严的丰碑建在了学生的心中!前面我提到的那个学生贾小叶,虽然她在班里的扬言传到了我耳朵里,但我一直装不知道,从未改变对她的关心爱护,我的真诚终于收获了感动:临毕业前她亲自交给我一封信,信上说:“三年,您教给我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做人的本分----真诚,请相信我不会让你失望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

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要的只是时间和耐心。

另外,不漠视学生的细微举动。

我们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这一段时间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又是至关重要的,懂得感动是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情感态度。让人感动并不需要什么惊心动魄的大事,美丽人生是由无数个感人细节构成的。我们老师应善于捕捉住学生细微的情感表现,孩子的成长更多的是须要感性的呵护,而不是理性的说教。

我班曾凡群课下跟我说话总是用乡音,我问她:“怎么,还没学会普通话?”她说:“老师,我觉得跟你亲才说老家话哩!”于是课上我时不时的模仿一两句同学们的乡音,并告诉学生课堂上咱们说普通话,课下可以用家乡话交流,我爱听。上届我班有位叫王欢的女生,有一次我上完课,她追我到楼道说:“老师,你头上有根白头发,我不想看见你长白头发,让我给你拔了吧。”我便揽着她的肩一起来到了办公室,我坐下让她给我拔。我没有说谢谢,但我想我的配合举动是远远超出谢谢的分量的。

自从有了电话电脑,我几乎遗忘了写信收信的那份快乐了,但去年元旦我却得到了一份久违的欣喜,学生王欢给我寄来了一封信。信还没展开就有两行娟秀的字映入眼帘:“每当我接到好友来信,我都欣喜不已,我想您也有过同感,所以近在咫尺,我要让您再度欣喜,就算学生给您的新年贺礼吧。”我如获至宝,迫不及待的展开信品读,信的结尾写道:“我也许不是您最喜爱的学生,但您却是我最敬爱的老师。”我不能缄默这份感动,元旦联欢会给予了我这个表达的机会。主持人宣布“最后一个节目是传蜡烛表心声,蜡烛传到谁的手上谁就

说一句此时最想说的话。”最后蜡烛传到我的手上,我说:“同学们,和你们在一起我倍感充实和快乐,是你们让我觉得没有比老师这个职业更叫我心动的了,是你们诠释了我人生的意义,谢谢大家!在此我还想对一位同学说,不要怀疑我对你的爱,就象你认为我是你最敬爱的老师一样,你也是我最喜欢的学生之一,你们都是我的好学生。”

我觉得对于学生可爱的小举动我们必须给予回应,粗心大意对稚嫩的心灵的漠视,其后果怕是导致他们对人世的冷漠。教师的爱,就像火种,它能点燃学生的爱。学生得到教师的爱,才会把这种爱“反射”给老师、同学,以至上升对生活、对学习、对祖国的爱上去。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话说:“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巨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

有爱心的人必定是一个懂得感动的人,感动是与人相处的润滑剂,感动于他人的帮助,感动于他人的忏悔,感动于他人的真诚,感动于他人的美丽;感动是与生命的对白,感动于小草破土而出,感动于夏日的一缕清风,感动于落叶魂归大地的壮烈,感动于第一片雪花消融在脸颊„„懂得感动才是健康的人性。

理念从实践中走来 篇6

一、内化《纲要》理念,“重”数学活动的科学性

数学具有抽象性、系统性、逻辑性。我们必须内化《纲要》理念,走进新课程。幼儿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幼儿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将数学和科学的有机融合,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可贵的科学精神。我们的数学课堂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情感态度和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并和谐相处。

二、内化《纲要》理念,“重”幼儿已有的经验与新经验之间桥梁的搭建

幼儿应更多地通过真实的问题情景产生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需要,并亲自实践。教师为幼儿搭建已有的经验与新经验的桥梁,挖掘贴近幼儿的生活内容,进行数学教育。例如:我们在大班数学活动中,利用到超市购物这一幼儿熟悉了解的实际生活,展开了一系列与“超市”有关的数学活动、游戏活动,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愉快地反映着他们对真实生活中超市的认识,迁移并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自然地进行着钱币与货物之间的等价交换,不仅获得了一些有关人民币、10以内组成加减等简单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和新经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内化《纲要》理念,“重”数学活动的生活化、情景化、和游戏化

1、数学情境创设要生动有趣、与学习内容相关。例如:小班幼儿学习将动物与其相应事物匹配这一内容时,教师创设了《小熊请客》游戏情境,游戏中,“主人”小熊请小朋友帮助它,给每位客人(请来的小动物)送去它爱吃的食物,当幼儿看到老师出示的小熊请来的客人-----各种动物(玩具),立即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不仅知道了每种动物爱吃的食物,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摆放方法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幼儿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数学情境创设要富有挑战性,能激励幼儿积极参与。例如:《五元商店》商店里所用商品一律五元,教师提供1元、2元、5元人民币若干,要求幼儿从中拿去五元购物,怎样拿,有多少种方法?然后让幼儿实际操作,并建议幼儿将每一种方法记录下来,最后与同伴交流。

3、数学情境创设要富有启发性,能拓宽幼儿解决问题的思路。例如大班“认识球体和圆柱体”的活动中,我们设计“圆圆游乐场”的教学情境,在游乐场汇总布置各种圆的物品,让幼儿充分感受具有圆的特征的物品的不同,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进行分类并寻找其他同类的物品。

四、内化《纲要》理念,“重”数学活动材料的科学使用和开发

“凡是要教给幼儿的有关数学知识都应尽可能地转化为可直接操作材料的活动”,而“把数学知识转化成幼儿可直接操作的活动,主要通过活动材料和活动规则这两个媒介”。材料和规则是体现是数学概念属性和运算规律的主要因素,同时它们也具有活动多样化的功能。

1、数学活动提供的材料应充分,以满足幼儿反复摆弄练习的需要。

⑴提供同一类活动的材料应有实物、图片、符号三个层次。满足和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幼儿学习的需要,引导幼儿从形象思维再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

⑵在学习同一概念时,所提供的材料应多样化。让幼儿从运用多样材料的操作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使幼儿对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有更多的体验,这有利于幼儿初级数学概念的建构。

2、数学活动的操作材料难、易适度,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操作需要

给幼儿设计的操作材料不必一样。如,中班数学活动,教师给幼儿每人一盒卡片,其中一张是数量5的,这张表示数量5的卡片各不相同,有三角形、有5个圆点、有5个五角星等。当幼儿按教师要求找出数量是5的卡片时,由于每人手中的卡片各不相同,幼儿只能自己动脑筋,然后,教师有意识地请持不一样卡片的幼儿介绍自己找出来的卡片是不是5个的。这样,实际上起到了交流的作用,使幼儿在短短的时间内看到了数量是5的各种不同物体,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数的实际意义。

五、内化《纲要》理念,“重”数学活动中幼儿的个体差异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幼儿也有独特的“心理世界”。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使他们在多样性的环境中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玩具材料和操作表现形式,寻找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均有展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在“感知7的形成”中,能力弱的幼儿将棋子进行平面摆设、数数,感知7的实际意义,又想象出7个泡泡、7朵小花…….能力强的幼儿对棋子进行概括,将两个棋子组成一只小鸡,多个棋子组成一座房子,在他们眼里几个棋子已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代表一件事物…..由此反映出幼儿不同的抽象概括能力,在不断的操作感知中他们各自的潜能得以发挥。

六、内化《纲要》理念 “重”幼儿数学思维训练

1、创设有利于激发幼儿思维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陈鹤琴指出:“小孩子玩,很少空着手玩的。必须有许多玩的东西来帮助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在组织幼儿学习6的组成时,我们以“太空城”的游戏形式进行。孩子们和着节奏轻盈的乐曲,一路开着飞机来到事先布置有太空城堡样式背景图的活动室。小朋友在绿色地毯上席地而坐,给人以身临其境、心旷神怡的新奇感觉。为幼儿大胆自主地参与活动创设了一个有利于激发幼儿思维的游戏氛围,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创设有利于幼儿思维训练的生活情景

把教育内容与教育过程容入到生活情景中,让幼儿在与其自身相接近的生活情景中学习,开拓幼儿思维训练,才能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尊重儿童,以儿童为本,在操作中学习。

品德与社会从远古走来教案 篇7

第一课

从远古走来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

2、通过历史传说、历史事件,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线索和大概轮廓。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扑克牌大小的空白卡片。

2、学生搜集古代重大的历史故事并制作成卡片,带好针线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五一期间,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来到我们大陆访问,你知道他到西安祭拜过哪些地方吗?为什么到这里?(黄帝陵、炎帝陵)

二、探讨历史源远

1、说一说:交流黄帝、炎帝资料。

2、议一议:在黄帝、炎帝之前,我们的远古先人是怎样生活的?你能用成语把他们的生活方式概括出来吗?

3、画一画:远古先人的生活。

三、历史故事

1、讲一讲历史故事,谈出自己的感受。

2、做一做历史卡片

(1)可以将能代表某个朝代的服饰(如帽子)、艺术品(如唐三彩、编钟)等物品画在卡片上;

(2)可以将《雍正王朝》《成吉思汗》等熟悉的影视剧写在卡片上;

(3)可以将一些朝代的名著、名篇或其中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句子写在卡片上;

(4)可以将一些历史故事画在卡片上。……

3、制作历史年表

(1)说说历史朝代顺序,按朝代的先后将卡片连接起来,做成我们的历史年表。(2)组织学生交流:从我们的历史年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历史年表的内容可以是实物图,也可以是文字,它可以帮我们清楚地了解历史上的人物及事件,帮我们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

四、丰富知识,拓展思维

1、把全班同学找的历史故事编成《历史故事集》《上下五千年》等小册子。

2、玩历史知识卡片

(1)猜一猜:把制作好的“卡片牌”让你的好朋友猜一猜,这些历史事件、物品出现在哪个朝代。

(2)分一分:将同一个朝代的“卡片牌”分为一组。(3)排一排:各小组内把“卡片牌”按时间顺序排一排。

五、课堂总结

1、说说自己的收获。

青涩少年,从雾霭中走来 篇8

小卢头和我一样,都是从黄岩西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里,背着厚重的书包,伴着湖上木船的汽笛声,从静静的长潭湖走出来,走进城市的学校。

虽然都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留城工作的幸运子弟,但是,对于西部那一掬黄土黑瓦白墙组成的故土的深深眷恋,让他和我当之无愧地摘取了冠亚军的称号。也正因为有此共同的故土情怀,让我们阔别十多年之久,终于在一次共同踏上回乡之旅的时候,把曾经散落在远久年代的记忆,又真真切切地拉到了眼前。几次不经意的交谈后,感受到情如手足的亲切之余,更多了几分对他的深切了解,今天终于觉得,他是值得在我笔下展现的一个人。

小时候都亲切地叫他小卢头。那时候,我的堂嫂是他的奶妈,就住在我家隔壁,我才五岁,他大我两岁,经常在我家的阁楼上躲猫猫,在房前屋后快乐地奔跑。记忆最深的就是,有一次我们都坐在斜靠着阁楼的木梯上,我端着一碗年糕吃,隔壁传来堂嫂唤他吃饭的喊声,坐着木梯上面的他想下来,叫我让开,我不让,他就唬我,不让我就往你碗里尿尿。哪里会理会于他的要挟,我依旧犟着脖子吃自己的饭。接下去就难以置信地看到碗里飞流而下热气腾腾的一泡尿。小卢头在我连哭带喊地惨叫一声和饭碗掉地摔成几片后落荒而逃。从此我敬鬼神而远之,不敢再得罪这“不要脸皮乱脱裤”的小痞子。

很快地我随父亲进城工作而去了异地,我渐渐遗忘了这个往我碗里撒尿的小痞子。随着父亲工作地点的不断变迁,我也不断地变换着学校,结交了不少同学和朋友,我已经完全想不起小卢头的模样了。只是很偶然地会从走动的乡亲嘴里得知一些有关于他的十分零星的消息:说他高考失利了,说他读高复班了,说他考上医学院了,说他去人民医院上班了,说他看不惯医院员工的溜须拍马不干了,说他调到卫校教书了,说他又辞职搞房产了,说他搞房产发大财了。又不经意地听他的一个同学说,他是个文学天才,他是个“愤青”,他有怀旧情结,他把别人废弃的木窗拆去挂在新房的墙壁上……我听着这将近三十多年来犹如总结概括般的这一些有关于他的消息,好像在听一些毫无相干的笑话。在我的脑海里,他只是一个我认识的人而已,仅仅是认识而已。

同在一个城市,甚至住处只隔一条大道,但仅凭那一点点儿时的记忆,其实早已得知也似乎没有刻意联系的必要。直到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末,我们在街上相遇了,没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却有意外碰到亲人的那种亲切,谈及家乡的青竹黑瓦,谈及必经的长潭湖的百般旖旎,竟让我看到了深藏在他眼底的永远的乡愁,而这种乡愁,也正是萦绕在我心灵深处的难以割舍的故土情怀。

第二天,我搭他的车回故乡,车子沿着水库的南线曲折前行,我们被长潭湖那山,那水,那鸟,那船吸引了,一如既往的吸引。他说,每次来到长潭湖,就有想俯身去亲吻它的冲动。我有点惊诧于他的狂热,那水固然恬静得像个少女,纯净的水汽犹如处女的醇香,固然很吸引人,但我没有想去亲吻的冲动。只是看多了尘土飞扬的城市空间,突然到了依山傍水的故土,感觉无比的清新和畅快。我想不透他的狂热,甚至觉得他有点造作。当经过湖边的一片金灿灿的稻田时,他猛地刹住车,打开了车窗,和风夹带着稻谷的清香慢慢灌满了车厢,他痴痴地说,你没发现吗?这里的泥土都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我也醉心于那股沁人心肺的稻香了,深呼吸,似乎真的闻到了泥土的清香。我转过头,又一次看到他眼里闪烁的那股狂热,有点类似于畸恋的痴迷。

车窗外,那个曾经人来人往的渡口,古老得只剩下几截历经沧桑的残木和断石条,苍白地显示着它曾经是个渡口。我仿佛看到在烟气缥缈的晨光里,一个青涩的少年,背着黄书包,穿着旧衣服,目光茫然地跨上木船。岸上,一直尾随至此的小黄狗把对主人的无限不舍投在了清清的长潭湖。他带着对家乡的留恋,和对未来的迷惘,走向陌生的城市的喧嚣。从此,他背负着父辈们的期望,开始在书海里寻找自己的未来。每隔两个星期,他又从城市坐车回到湖边的埠头,乘上人头攒动的木船,渡过这清清的长潭湖,回到那个黄土地上的贫寒却温暖的家。第二天,背上两个星期的口粮,再次踏上回学校的路。直到考上外地的医学院,才渐渐拉长了与长潭湖的约会,只能在寒暑假里才能看到它那明亮的面容了。

现在的他,每隔一周就会驱车回家乡,在那万籁俱静的村落里,过一个没有梦的夜,带上一车的新鲜蔬菜粮食回来。或者静静地躺在湖边的草丛里,看着天空里的云朵轻轻飘过,想着它是否几十年来就一直飘在这美丽的湖上。在他的心里,长潭湖是神圣的,它像只清澈的眼睛,静静地睁开着,看它的四周花开花落,看周边的百姓在黄土地撒下无尽的汗水,它的清波犹如乳汁,养育着这里的人们,滋润着这里的土地,它静静地期盼着,人们在它的滋养下,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这里的每一块石,每一棵树,每一滴水,都是那么天然,不带一丝人工雕琢的痕迹。而且,在他看来,每一样东西都是有灵性的,快乐的时候,他会傻傻地想让石头都和他一起快乐,想让树木都来分享喜悦。忧伤的时候,湖水会慢慢地涤荡着安慰,让他渐渐释怀。他说,他就是长潭湖唯一的恋人,只有他最能读懂它的心,最能领略它的无限风情。

当我听着这一切,我感觉我是第一次才认识他,传说中的他和眼前的他,好像不是一个人。从有一次听他说,坐在长潭湖边,远处山峦的连绵曲线,让刚入股海的他,看来看去都变成让人欢喜让人忧的“K线图”了。从此便认定,他不再琴棋书画诗酒茶了,他只是一个家里人眼中的顾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顶梁柱了,一个乡亲们口中的在商海里沉浮着挣扎着涂了铜臭锈了心的粗俗商人,一个同学口中的有着文学才华却淹没于商海嫉愤于世俗的俗流青年了。却原来,他身上的每一个细胞,还是蛰伏着对生活的深刻诠释与理解,对情感的固执追逐与绵长守候。尤其是他对初恋的稳如泰山的守候,在我后来逐渐走进他的情感世界才感受到一股深深的震撼。我觉得,那个女孩应该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女孩。也因为他的情感荡漾,长潭湖的水变得有灵性了。他可以在水里,看到那个女孩的潋潋眼波,看到那个女孩的袅袅身影,他可以凭着流淌在水上的水汽里,闻到那个女孩走近或者远去的气息。而他,就这样苦恋着,甚至不敢让她知道那颗心如撞鹿的少年的心。而至此,他仍然守候着埋藏于心底的几十年的苦恋,虽然如今早已结婚生子,依然固执地把这段青涩的情感酿出了千古纯香。我为他的执着感动着,感怀于在这物欲横流、快餐式情感泛滥的时代,这个置身商海的曾经的玩伴,居然能把爱的思绪,稳稳地停留在纯真年代,他,应该算是个情圣吧。

毕竟,这年头,有感觉的人不多了。我的这个儿时的伙伴,在我们不再相信爱情的时代里,却给了我一个全新而坚定的信念:人间还是有真爱的!我得感谢他,让我有了这样的信念,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想,我不再是没有目标地走在路上的。这个从雾霭中走出的少年,带着固有的执着,那么清晰地站在我面前,成了我生活中的靶。纯真,应该是当今社会最珍贵,也是最难得的东西了吧。

责任编辑:黄艳秋

从历史中走来议论文 篇9

为什么选择这篇文章作注?因为它实在是很特别,作者用极其现代的语言将遥远的历史事件再现,又以略带调侃却不失严谨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卷帙浩繁的史学论文中可谓独树一帜,给枯燥的历史研究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这篇文章我一共看了两遍,第一遍看罢,我就记住了一句话:但凡史学论文在引用史料时大多以“根据史料记载”开头,而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的用词是“按照被李世民篡改过的唐朝国史记载”,犀利!也许大多数对历史略有研究的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帝王将相的历史是逃不过被篡改的命运的,但是谁敢付诸笔端?这样的说法也许会给本已看似清晰的历史重新蒙上一层疑云,但是对于读者来说,感觉却更亲切,更清楚。

也许对于唐太宗这个人,大多数人比较熟悉的是关于他和魏征的故事,因此唐太宗在大多数人眼里的形象应该是一个兼听、谦逊、知错能改的君主,对于他是否会“篡改历史”也许是心存疑问的。我个人认为关于唐太宗的兼听、谦逊、知错能改基本是可信的,因为在大量关于这一段历史的史书中均有记载①,但是说到底,唐太宗毕竟还是个常人,一些常人固有的劣根性他也是难以逃脱的。“三月,著作佐郎邓世隆表请集上文章。上曰:‘朕之辞令,有益于民者,史皆书之,足为不朽。若其无益,集之何用!梁武帝父子、陈后主、隋炀帝皆有文集行于世,何救于亡!为人主患无德政,文章何为!’遂不许②。”这是一种典型的政治家式的口吻,冠冕堂皇而寓意明确,唐太宗认为只需要把自己写的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东西载入史册,流传后世,而其他一些东西则完全可以回避,这里我认为是有潜台词的,“集之何用?难道载入史册让后世人都来骂我不成?梁武帝父子、陈后主、隋炀帝他们就是太傻了,不论好坏把自己的东西全都载入史册,等着后世人来指责,我才不会这么干!”由此看来,这种趋利避害的常人心态在唐太宗身上同样存在,而且身在其位,只会使这种心态较之常人更加严重,所以说,我对作者“被李世民篡改过的唐朝国史”的说法,是完全支持的。关于文章的内容,我认为有三点是值得读者思考和考证的。

第一,李建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本书作者认为,在被李世民篡改的历史中,李建成被描绘成一个草包、恶棍、败家子、被说成一个毫无才能和德行,只是靠着出生最早才霸占了太子地位的庸人。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相反,李建成的素质、才能和眼界也许并不在这位出身于赳赳武夫的秦王李世民之下。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李建成果真如史书记载的糟糕,那么为何大臣们对他没有非议?在李世民做皇帝的时代,太子李承乾的乖张行为就受到大臣的质疑。要知道,李渊比李世民要温和得多,那么为什么李渊时代没有大臣对这位据说是一无是处而且劣迹斑斑的太子李建成表示不满?

关于李建成,各种史书的记载比较矛盾,有说其“性颇仁厚”③的,也有说“建成素骄,不恤士”④的。那么这些矛盾我们暂且不管,有一点是被大多数人所忽视的,我认为李建成是一个颇具军事才能的人,而并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秦王李世民战功赫赫,而太子李建成碌碌无能。《新唐书》记载:“隐太子建成小字毗沙门,田猎无度,所从皆博徒大侠⑤。”这里的“毗沙门”指的乃是佛教四大天王之一的毗沙门天,通常被人们奉为军神。从李建成的这个字可以看出,父母自小就给予他“武者”的定位,“田猎无度,所从皆① 如《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贞观政要》等。

④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五,唐纪十一,2364页,【宋】司马光 编著,中华书局。《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2305页,【宋】司马光 编著,中华书局。《新唐书》卷第七十九,列传第四,隐太子建成,2894页,【宋】欧阳修 宋祁 撰,中华书局。⑤ 《新唐书》卷第七十九,列传第四,隐太子建成,2893页,【宋】欧阳修 宋祁 撰,中华书局。

博徒大侠”更加说明李建成应该是一个意气风发,武艺不凡且深受博徒大侠青睐的人物,跟人们心目中软弱的形象是大相径庭的。

我认为李建成之所以在战功上不如李世民那是因为他贵为太子,不可能被频繁派往前线作战,而李世民在唐统一的过程中本身担任的就是类似军队最高统帅的职务,他立下的战功都是他的,他手下的将领们立下的战功理所当然也归于他名下,自然而然就成就了“开国元勋”——秦王李世民。

史料中关于李建成军事方面的记载并不多,当然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也不排除其他人为因素,但还是可以从少数的记载中看出些端倪:“太子建成获稽胡千余人,释其酋帅数十人,授以官爵,使还,招其余党,刘仚成亦降。建成诈称增置州县,筑城邑,命降胡年二十以上皆集,以兵围而杀之,死者六千余人,仚成觉变,亡奔梁师都⑥。”在这一战中,李建成可谓是大放异彩,显示的不光是其出众的作战能力,俘虏千余人,更是把敌人玩弄于鼓掌之间的强大政治手腕和杀人不眨眼的作风,应该说就这一段记载中的李建成而言,是令人胆寒的。

这样的一个李建成,外加他身边的李元吉、魏征还多次建议他除掉李世民,为什么最后会是这样一个结局呢?我觉得作者的论断是相当精辟的,归根究底两个字:顾忌。李建成在和李世民对立,斗争的时候,他背负着太多的包袱,他最大的顾忌,就是太子的身份,以及李渊对他的期望。显然李渊是不愿意李建成做一个和兄弟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的人的,所以李建成必须克制,收敛。而李世民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大可以豁出去干,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李建成在明处,李世民在暗处,处于明处的太子束手束脚,循规蹈矩,处于暗处的秦王屡出奇招,无拘无束,毫无政治底线。正所谓“地位越高,责任越大。”

有理由相信,论综合实力,李建成也是相当雄厚的,也许真的不如秦王李世民那般出众,但这也足够让他有资格当这个太子,甚至是日后的一国之君了。而玄武门手足相残的惨剧,我认为真的不能说是谁个人的错:李渊顺应嫡长制传统,立李建成为太子,没有错;李世民功高盖世,威震四海,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他完全配得上这个皇位,没有错;李建成安安心心地做他的皇太子,更是何错之有!实在要怪,那真的只能怪造化弄人,皇帝只有一个,而人人都想做皇帝。

第二,对于两位皇子,李渊的态度到底如何?

首先来看这样一段记载:“上之起兵晋阳也,皆秦王世民之谋,上谓世民曰:‘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世民拜且辞。及为唐王,将佐亦请以世民为世子,上将立之,世民固辞而止⑦。”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一段是什么感觉,至少我的第一反应是:太假了!在封建社会,哪个不想当皇帝?如果李世民不想当皇帝那么他发动玄武门之变又是为了什么?也许有人会说是为了自保,如果李世民不杀李建成,那么李建成也会杀了他,我认为以后来李世民的实力和影响,就算李建成当了皇帝也是不敢把他怎么样的,他完全可以大摇大摆地过他的日子。你可以说中国古代史上任何一位皇帝不想当皇帝,可惟独李世民,你不能这样“冤枉”他。

本书作者认为,在整个过程当中,李渊的态度一直是明确而且坚决的,他在武德元年立李建成为太子,然后封其他儿子为王,又将起兵过程中与李建成一同负责军事的李世民封为功臣之首,就已经表示了自己的态度:李世民虽然也是皇子,虽然也有功劳,但是他只能做一个功臣,做效忠于李渊、李建成的功臣,做李唐王朝的功臣。在李渊心中,李世民根本没可能再前进一步,根本不可能做超出一般皇子和大功臣身份之外的太子。理由很简单,在武德后期,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矛盾已经激化的时候,李渊的表现是什么?是劝说,是试图让双方和解,这就说明李渊不想改变现状,他并不认为李世民是很好的太子人选。⑥

⑦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九,唐纪五,2278页,【宋】司马光 编著,中华书局。《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唐纪六,2295页,【宋】司马光 编著,中华书局。

对于这种观点,我基本是认同的,理由很简单,这是一个思想问题,千万不要忽视中国传统封建思想对人心的控制能力,其顽固程度已经达到了一种令人发指的境界,这一点从中国近代化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中体现得可谓淋漓而尽致,再者,即便是在封建社会被推翻两百年后的今天,谁又敢说我们已经彻底摆脱了传统封建思想的控制呢?人民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李渊——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呢?封建王室的嫡长世袭制在李渊的心里应该是根深蒂固的,正如作者所言,李世民功劳再大,只是一个功臣,或许李渊曾经想过要立李世民为太子,但是在传统嫡长制思想的强大束缚力下,他选择了顺从。

传统封建思想固然顽固,但也并非无懈可击,试问在中国历史上是什么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答:是共产党领导的暴力革命!换言之,当绝对的力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传统封建思想是可以被打破的。而这里的绝对力量指的便是李世民个人势力的发展壮大,随着李世民在战场上屡立新功,他的势力不断扩大,党羽日益众多,在朝中以及人民心中的地位也无人能及。这时候,李渊害怕了。据《通鉴》记载:“上见王世充而数之,世充曰:‘臣罪固当诛,然秦王许臣不死。’丙寅,诏赦世充为庶人,与兄弟子侄处蜀,斩窦建德于市⑧。”李渊作为一个封建统治者,竟然已经要看李世民的脸色行事,而且还是关于处置王世充这等军政大事,我认为除了说李世民的势力和影响力真的大到了一定程度之外,很难找到其他合适的解释了。

李渊就是个悲剧,他的心理自始至终都是矛盾的,而行为自始至终都是被动的,之前因为守旧,放弃了一直偏爱的李世民,之后又因为恐惧,放弃了一直维护的李建成。

第三,玄武门之变时,李渊在干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作者是比较中规中矩的,根据史书记载,李渊此时正在宫内海池上泛舟,一边与裴寂、萧瑀、陈叔达等几位宰相大臣谈话,一边等待三个儿子来见,岂料来的却是全副武装的尉迟敬德。

阅读相关史料之后,我认为事情绝不是那么简单,在这里我大胆地作出这样一个猜测:玄武门之变发生时,李渊是被软禁了!关于这个猜测,有两个关键人物:

第一个是张婕妤,她是李渊的宠妃,之前因为赐田之事和李世民结怨,而跟李建成素来关系亲密。《通鉴》有这样的记载:“庚申,世民帅长孙无忌等入,伏兵于玄武门。张婕妤窃知世民表意,驰语建成⑨。”从这段关于玄武门之变发生之前的细节记载告诉我们,张婕妤已经知道了李世民图谋不轨,然后告诉了李建成。这时候疑问就出现了,张婕妤作为李渊的宠妃,这么大的事为什么只告诉李建成,没告诉李渊?况且从大局来看,如果李建成和李世民起了冲突,唯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只有李渊,这一点张婕妤是不可能不知道的,那么她为什么没有告诉李渊,就只有一种解释:李渊被软禁了,张婕妤无法接近;或者说张婕妤告诉了李渊,但是李渊被软禁了,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建成和李世民手足相残。

当然如果按照《通鉴》的记载,那么显然应该是后一种情况,“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上大惊,问曰:‘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这里李渊的问法就很奇怪,如果按照常理,李渊正在泛舟,突然有个人披坚执锐地冲进来,作为皇帝应该是勃然大怒,语气应该是类似“大胆尉迟敬德!来此何为?”云云。而这里李渊毫无发怒之意,依然用敬语“卿”,更大的问题在前一句“今日乱者谁邪?”很明显,李渊已经知道有“乱”发生,而自己只是身受软禁,鞭长莫及。或者,讲句题外话,我也可以认为这一段根本就是后来李世民或者是别的什么人编出来的。我们可以仔细琢磨这句话,“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我觉得这完全是李世民的口气,而非李渊,在李世民眼里,今⑧

⑨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九,唐纪五,2284页,【宋】司马光 编著,中华书局。《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2315页,【宋】司马光 编著,中华书局。

日乱者谁邪?李建成也!

第二个关键人物是裴寂,没错,就是那个正在与李渊谈话的宰相大臣裴寂。史书中关于裴寂的记载大多是讲他跟李渊交情如何深厚,在李渊起兵初年他又是出资援助,又是出谋划策,对李渊的帮助很大,受到李渊的信赖。但是在李渊称帝之后裴寂的功劳就不是那么明显了,甚至在与刘武周的战争中在兵力足以破敌的情况下还连吃败仗,致使唐军损失惨重,李渊念昔日之功,对裴寂从轻处罚,之后便再无建树。

那么现在我们把时间往后推几年,“武德九年十月,太宗又定功臣封户,时文静已死,乃自裴寂而下,差功大小第之,总四十三人。寂千五百,长孙无忌、王君廓、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千三百。⑩”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裴寂的封户排第一?让我们看看排在他之后的都是些什么人?长孙、王、尉迟等人无不是跟随唐太宗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名臣,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时理应是记一等功的,为什么这一等功却被裴寂夺取了?裴寂是李渊时代的重臣,比李世民大将近二十岁,论战功显然不如长孙、王、尉迟等人,论和李世民的交情也谈不上什么,如果仅仅是因为对父辈重臣的尊重那也完全没有必要把他排在第一位,这样必然是会引起长孙、王、尉迟等当代功臣的不满的。

我的解释是,裴寂确实是功臣,大功臣,在李世民夺取皇位的过程中立下了头等大功!因为他就是在玄武门之变发生时软禁李渊的元凶!当然要从被李世民篡改过的史料中找寻证据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想象,在当时作为一个在李家王朝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臣,必然是识得时务的:秦王李世民功高盖主且深得人心,对皇位又是志在必得,如果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助李世民夺取皇位,日后必定待遇不薄,可安享晚年。而作为当年李渊最信赖的重臣,李渊对裴寂必然是毫无防备的,裴寂便可轻而易举地接近李渊,然后软禁之,只等玄武门外血雨腥风。

也许历史做出了最佳的选择,用建成、元吉及其家小少数人的性命,换得一切安好,大地和人民免去了一场潜在的兵祸,实乃天下之幸事。不知数十年后,九泉之下的建成、元吉看到贞观盛世的繁华,是否可以笑而瞑目呢?

后记:历史的大事件总是能在瞬间定格为永恒,玄武门外秦王李世民弯弓搭箭,太子李建成应声坠马,这一个华丽的瞬间以及这个瞬间背后的无数谜题将后人的注意力牢牢地牵住,竞相追逐历史的真相。今作此注,并非贬低李世民,更非为李建成翻案,只是想告诉世人,抛开一切身份、地位和传奇,李世民、李建成和我们一样,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是人就会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优势和劣根,以这样一种审视常人的眼光去审视历史的名人,也许一切就显得清楚、合理了。

参考资料:

《大唐开国》刘后滨 等 著中华书局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编著中华书局

《新唐书》【宋】欧阳修 宋祁 撰中华书局

《旧唐书》【后晋】

《贞观政要》【唐】吴兢 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汉唐人物评述》赵文润 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情随笔:从青春年少走来小感 篇10

亲戚要来了,我去高铁站接人,妻子陪着。

多年不见,都是欢喜异常,车子里满是笑声,我一边开着车一边参与者,猛一回神,一个不甚明显的路口简易的红绿灯红彤彤地亮着,心里暗叫:不好!闯红灯了。回又回不去,只能硬着头皮穿过去,又不好给她们说,担心不好的情绪会叨扰了这欢乐的气氛,这一路上我明显地少了言语,盘算着:简易的红绿灯应该不会有记录,应该不记违章。

家里,一家人说着家长里短,我则拿着手机,在“交管123 ”里查询。不好,违章记录里明显有违章,但不是今天的,而是十一月份的一次,我尝试着用手机在这个软件里消除违章,但到了最后一步总是不敢按确认。虽然违章处罚写着:处罚一百元,扣零分。我总是担心:这不会说话的东西会不会扣分。算了,还是到交警队处理更保险,要是有扣分,还可以借用别人的驾照。因为我的驾照是A1,一旦扣分就要学习。

说起我这驾照,恰如其分的比喻:就如三国演义里杨修妄议曹操的军令“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如我这把年龄,如今处境,开小车是今生不二选了,又怎会有开大车的机会,就是有,也下不了那个苦了。降照吧,当初A1驾照可是经过千辛万苦,一步一步过五关斩六将考过来的,光人民币就花了近万元。现如今,一个A1驾照,在我们当地两万元左右能拿下就不错了,且不用说:全省各地每门考试如候鸟般不停地变换。两难境地,用不上舍不得换,开车处处得小心,稍有闪失,麻烦一个接一个;换照就可以有十二分的失误,让你有足够改正的机会。此时,脑子里晃过一句话:”宁缺毋滥“。不用的东西,要坚决地扔掉。我是该换呢?还是不换呢?看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

去年,同学聚会,看着一个个不再少年的脸,大家互相调侃着:掉了头发的,大家任命为灯光师,稍一扳指头,就有三四位灯光师,其中不泛有身材相貌保养较好的,就聊起了”马甲线,人鱼线“。我信誓旦旦,说自己一年时间就能练出”马甲线”。其实,也是半玩笑半认真。回来,每日下午游泳,早上起来跑步、做俯卧撑、仰卧起坐,肚子明显小了,但阿兰德龙的身材看不出一丝来。二次聚会,一同学问我:你的`“马甲线呢?”我笑而不答。夸下海口,又没做出成绩,咋好意思说啥呢。常听人说:许了别人的愿,就是欠了别人的债。多亏我是自己给自己许愿,要不然可欠了别人一大笔债了。

前年,女儿学车。刚开始,我陪着女儿极认真地教着,我对女儿说:每次回家我就教你开车,争取每一门考试一次通过,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把女儿带出来。说过后,工作太忙,加之女儿学车的热情随着时间推移也慢慢递减,我也不督促,两年了,女儿还有最后一门没有通过。妻子总在我耳朵根叨叨:你说陪女儿练车,怎么就只练了一回呢?女人家,不跟她计较,每天忙于应酬,哪有时间陪女儿呢,只是心里有点亏欠:觉得挺对不起女儿的。做事虎头蛇尾,多少年来,已改了不少,总得保留一点风格吧。

年轻时,喜欢打牌,天天沉湎于其中,三五好友,彻夜不眠。赢钱了欢天喜地,输钱了垂头丧气,口里念着:人生得意须尽欢,得行乐处且行乐。一段时间,呼朋唤友,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喜欢一句话:座中有友,手中有酒。春夏秋冬,世事更替,迎来送往,冬去春来,想:历史的长河里,我算不算得一滴水,史学家的笔能不能用一滴墨写三个字:***,于我是奢望,于史学家有多为难。转念一想:也容易,李白喝酒不是也能流芳百世吗?我咋不能?我和他的区别就是:他喝的是太白酒,我喝的是西凤酒,他喝酒后会写诗,我喝酒后会骂娘。失之一豪,差之千里。凡夫俗子,岂敢和伟人相提并论,还是平凡之中显伟大吧,做好人夫,做好人父,做好人子,做合格公民。

上一篇:五中全会系列评论下一篇:李时珍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