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琪的礼物教学方案

2024-10-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麦琪的礼物教学方案(精选12篇)

麦琪的礼物教学方案 篇1

方案二

她生日那天,早上起来,算好她起床时间,一个短信送到,猪你生日快乐,我爱你永远!然后见面。当然了,你们同居则更好。早饭喝点牛奶就行,要让她稍微空腹,要叫她饿,让她很期待午饭。早上起来去逛逛商场,公园,然后10点左右么就可以打的去你提前预定的餐厅了。然后到了吃午饭,吃到一半,偷偷找借口出去打电话让花点把花送来,再弄一个心型的盒子,把你的星星放进去。让花店的花送到,这时送上星星,在餐厅里当大家面单膝跪地,大声说,生日快乐,某某,我爱你!最后提前和服务员说好你跪下时他们帮你鼓掌。恩恩。然后送上星星。

吃完饭再去逛会商场,花寄存在商场,给她买个手提包包或者衣服,女人是永远不会嫌弃这些东西少的。逛累了找个地方坐坐,幽雅点的热闹点的随便,看你们心情。陪她说说话,告诉她认识她这么久以来如何爱她。多交流交流心理话。

吃晚饭的时间到了。打的回你们住的地方,附近找个地方,吃晚饭。蛋糕提前订好了吧,这时吃到一半让蛋糕店送来,不要大蛋糕,拿不走女生会觉得你浪费,小的就行。晚饭时边上人少点,多说说情话。

《冬爷爷的礼物》教学设计 篇2

1.初步感知雪的主要特征,并学习用语言表达出来。

2.能安静地听故事,愿意参与猜想、表达。

3.在游戏中体验表达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初步了解冬季的主要特征

2.与故事配套的PPT一组

3.音像同步的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谈话,理解“礼物”,引出故事

(1)师幼问好:小朋友们好!

(2)谈话:小朋友们,你们收到过礼物吗?谁来说说你收到过什么礼物?

小结:送礼物有时候是一种礼貌,有时候是说明别人喜欢你。你们每次看到我都会跟我问好,说明你们懂礼貌,今天我也要送一份礼物给你们,我的礼物是一个魔术。

(点评:1.师幼问好,关注幼儿文明表达习惯的养成,集体问好的声音要适中。2.礼物是小朋友生活中最熟悉的东西,礼物各不相同,但是意义都是一样的,通过谈话关联幼儿的已有经验,拓展对已有经验的认知,初步了解礼物不仅仅是物质的,还可以是其他形式。)

二、冬爷爷变魔术,感知雪花的主要特征

这位魔术师是一位老爷爷,只有冬天才会出来,大家都叫他冬爷爷。欢迎冬爷爷给大家变魔术

1.冬爷爷变出了什么?小雪花是什么颜色的?有几个花瓣?

2.一朵小雪花很孤单,怎么办?再变,学习儿歌

(点评:通过变魔术激发幼儿倾听和观察的兴趣,了解雪花的颜色,有几个花瓣也是本次活动的目标之一,通过对魔术咒语的模仿和学习,通过争做魔术师活动进一步明晰对小雪花基本特征的记忆,可以直接有效地达成第一目标。)

三、“开心”与“伤心”,在情绪对比中展开猜想

过渡:小朋友和冬爷爷玩得很开心,可是丽丽小朋友却很伤心,这是怎么回呢?

丽丽生了一场病,不能去幼儿园,她很伤心。

丽丽躺在床上,望着窗外,想要是有许多好朋友来陪陪我那该多好啊!

(点评:《指南》指出3—4岁的幼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途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结合目标2:能安静听故事,愿意参与猜想、表达,基于以上两点,引导幼儿通过看画面调动已有经验,猜测进而表达丽丽为什么伤心,过程中适当渗透因果关系句子的讲述,为幼儿的语言阅读理解与表达提供支持,帮助幼儿建构完整的语言思维表达模式。)

四、玩魔术游戏,感受表达的快乐

讲述:这事被冬爷爷知道了,冬爷爷说:“我要让美丽的小雪花们去陪陪丽丽,让她的病快点好起来。”

冬爷爷年纪大了,咒语忘记了,谁来帮帮他?

(点评:在情景中复习儿歌,避免机械的记忆,学以致用,为表达的多次练习提供了支持,使得儿歌的学习成了一种必要,魔术咒语是鼓励幼儿记忆儿歌内容的一种手段。)

五、了解冬天的基本特征,感受表达的快乐

1.窗外飘起了一朵朵白色的小雪花。丽丽好想出去和小雪花做游戏啊,可是外面太冷了,怎么办?

2.调皮的小雪花落到了哪里?基本句型:小雪花落在窗台了,窗台边变白了;小雪花落在地上,地面变白了。

3.丽丽捧起冬爷爷送来的礼物,高兴地说:“谢谢冬爷爷!谢谢小雪花!”

4.小结:收到了礼物,要记得说“谢谢!”

(点评:语言活动就是为幼儿搭建表达的平台,教师要善于创设幼儿表达的需要,天冷却想出门怎么办?这是一个自我保护的话题,了解冬季的主要特征也是为了帮助幼儿学习在冬季健康生活的基本技能,这种基本技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功能性表达,既满足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也满足幼儿适应自然生活的需要。)

六、看图听故事,延伸活动内容

过渡:冬爷爷送了这么好看的礼物给丽丽,丽丽真开心,她要把这个事情告诉更多的小朋友,我们也一起来听听吧。

声像同步,欣赏故事:《冬爷爷的礼物》

(点评:录音中音乐、画面、声音三者同步,营造了一个声像合一的影像世界,经过前面的猜想、表达、表演,这时候的欣赏也是一种思维的调节,在美妙的音像世界中,放慢思维,初步感受语言文字与画面之间的对应关系,享受着语言文字的魅力。)

七、拓展延伸,关注冬天的典型特征

总结:冬爷爷会变的魔术还有很多,只要你是个细心的孩子,你就能发现更多冬爷爷的秘密。

(点评:冬天的雪,冬天的冰,在孩子的眼里是多么神奇的变化,热爱生活从关注生活开始,今天冬爷爷变出了小雪花,明天又会变出什么?带着美好的期待关注生活,引导幼儿关心事物的变化。)

(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和画面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语言领域 一、听与说 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能听懂日常会话。阅读和书写准备,目标2: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3—4岁提出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等。)

说课

主题6《冬天到》

主题目标:

1.初步感受冬季的最基本的特征,体验季节的变化和冬季生活、活动的乐趣

2.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乐意参加园内户外活动,如拍球、长跑等

3.喜欢看图书,会欣赏简短的文学作品,说出主要内容。

指导要点:

1.教师要常常和幼儿讨论冬天,引起幼儿对季节变化的兴趣和萌发喜爱冬天的感情。

游戏活动建议:

娃娃家:提供小围巾、小手套、小棉被等,启发幼儿带娃娃外出时及时增添衣物。

麦琪的礼物教学方案 篇3

为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相关规定要求,为深化我校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规范教师廉洁从教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主要任务

(一)严禁党员、干部违规宴请及收受礼金、礼品,不准采取分散和巧立名目等方式或委托、默许其他关系人变相操办各种宴请,借机收受礼金、礼品。

(二)严禁教师收受学生及其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不得以任何借口向学生及其家长索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

(三)教师不得接受学生、学生家长的请吃,不得参与家长邀请的休闲娱乐等高消费活动。

(四)党员领导干部严格履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要求。

二、主要措施及步骤

(一)宣传教育阶段(2014年10月底前)

1.成立领导小组。召开“整治违规宴请禁止教师收受礼品礼金及有偿补课工作会议”对整治工作进行部署。学校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李华山 副组长:李怀玉

成员:王大良、张强、李胜超、李允允 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2.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通知》等相关规定要求,要严明纪律,要大胆剖析问题,要深入人心,形成整治工作良好舆论氛围。

3.签订承诺书。学校组织党员、干部做出承诺,签订承诺书。同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教职工行为规范,明确奖惩,让教职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检查阶段(从2014年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

1.畅通举报途径。学校要设立专门的举报电话,向社会公示,要安排专人负责接听、记录群众的投诉,并在学校显要位置设立公示板将市、县区和校举报电话向家长公布。

2.开展明察暗访。学校对整治主要工作进行明察暗访,特别是针对违规宴请和教师借教师节等节假日之际收受礼品礼金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同时,要对专项整治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统一部署,切实增强党员干部自律意识

学校在开学前组织研究落实整治活动会议精神,要将整治活动逐级传达到单位的每一名职工。同时利用这个契机加强对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和教师廉洁从教的教育,积极开展师德主题教育,要采取多样形式,加强正面宣传引导。

(二)加强制度建设,约束干部教师廉洁从政和从教行为 学校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要求,根据本方案精神,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要在学校相关制度中对不办“学子宴”,拒收学生及家长的礼金礼品做出明确的规定,切实做到制度完善,机制健全,形成有效约束力,保障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和教师廉洁从教。

(三)加大查处力度,坚决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学校要建立监督预警机制,制定各种防范措施,畅通举报渠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加大查处力度,凡党员干部有操办“学子宴”和收受或变相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礼品行为的,一律严肃处理,在当年评优、评先、晋级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当年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

(四)强调责任追究,确保整治活动取得实效

麦琪的礼物教学反思 篇4

按照备课时的教学设计,提出“人物描写的方法”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麦琪的礼物》这篇小说的刻画人物方法。于是,我按设计进行课文悟读:在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了几个问题: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德拉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小说是怎样刻画她的?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说说吗?杰姆对德拉的感情如何?小说又是怎样表现的?

学生开始“讨论”,我走下讲台在学生的课桌间穿行。偶尔有学生问我问题,我尽可能地作一些简短的启发。

上完这节课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这节课的教学重点究竟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理解主人公纯洁善良和关爱他人的情感”。但实际上潜意识里,我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上,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心理的”、“哪些句子说明了这个心理”等等写作的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上。从升学考试的指挥棒来看,注重方法、技能的传授和指导显然对学生“应考”是有利的,对于一个毕业班的学生来说,非常实用。我的困惑是,像《麦琪的礼物》这么一篇经典性的爱情小说,它奉献给读者的不仅仅只是作者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这么一节语文课,教学目的只实现了一半,如果真要引导学生“体验情感”,这节课的很多环节都需要改变。如:可以传统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法进行。

一、可从“欧·亨利式情节”入手,正如作者所说,这是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可是欧·亨利不愧是一个编织故事的能手,那套发梳和白金表链就是他编织故事的金丝和银丝,围绕它们,作者设置了一个又一个悬念,正是这些悬念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审美情趣。小说的结局是两样值得自豪的东西都失去了,换来的却是不再对对方有用的装饰品,他们的美好愿望就这样落空了,命运对于这对恩爱夫妻是这样苛刻。这一结局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因为作者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把最紧要的东西包藏着,引而不发,到结束时,才和盘托出,不仅出奇制胜,令人拍案,还使前面的情节翻出新颖的意义,给人留下持久而深刻的回味。虽然主人公的好意都落空了,但这并不是一个事与愿违而令人遗憾的结局。德拉和杰姆之间体贴入微、相濡以沫的感情,才是彼此间最珍贵的礼物,难怪欧·亨利把小说命名为“麦琪的礼物”——这是神圣的、充满爱的、放射着人性美光彩的、寓意深远的礼物。小说总的情调是凄婉的、辛酸的,但又不乏淡淡的喜悦和希望,这又是欧·亨利小说的典型风格一“含泪的笑”。

二、可从分析人物入手,德拉是个什么样的女性?你喜欢她吗?作者又是如何刻画她的? 杰姆可爱吗?

德拉是美的化身,她不仅人长得漂亮,尤为可贵的是心地纯洁善良,对丈夫一往情深,为了爱可以牺牲一切。

欧·亨利对自己笔下的这一人物倾注喜爱之情。他写德拉的肖像美:瘦小灵活、身材纤细、两眼晶莹明亮……还不惜笔墨极尽夸张、比喻之能事,去描写德拉的长发,动词“泻”的运用又极为形象传神。德拉的长发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美丽的外表,更折射出女主人公纯洁善良的美好心灵。作者还用“搅翻”一词,来刻画德拉买白金表链时的动作,这一动作传达出德拉对杰姆的一片痴情。小说中,德拉的每一句话又都是那么温柔和善解人意。

小说写杰姆的文字虽说没有写德拉的多,但并不影响他的可爱。他为了给妻子带去节日的快乐,甘愿牺牲祖传的、也是自己最引以自豪的金表,足见其对德拉的感情之真。尤为突出的是,他不像一般的男人那样粗枝大叶,他对妻子体贴人微,他就知晓妻子梦寐以求的是那百老汇路一个橱窗里的一套纯玳瑁发梳,这里又显现杰姆对德拉的感情之深。难怪杰姆看到失去长发的德拉时,是那般的神情恍惚。

《麦琪的礼物》教学说课稿 篇5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了解小说的内容。 2.学会赏析文中的精彩片断。了解文中巧合与悬念的写作技巧。 3.通过学习和人物的分析,学会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他人。 4.结合生活实际,列举身边的爱。教学重点: 在阅读小说和赏析精彩片断的同时,归纳出小说的主题: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他人。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怎样才能做到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今天有很多教师来我们班听课,大家紧不紧张?愿不愿意多展示自己?好。我想先问一下,圣诞节是什么时侯?对,12月25日,是耶稣的生日。每到这个节日,人们总爱互赠礼物,这种风俗是怎样形成的呢?据《圣经》记载,当耶稣降生时,梅尔基奥尔、加斯帕、巴尔撒泽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给他送来礼物,这三位圣人,我们称他们为麦琪,是他们首开圣诞赠礼的风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课件切换至页面2,显示标题】二.新课过程 1.作者简介 作者欧。亨利,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其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料。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没完没了的故事》、《最后的藤叶》。 2.粗读课文,把握情节 请大家将课文速读一遍,思考: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课件切换至页面4,让学生在背景音乐中朗读】 (读完后指名讲述) 3.精读课文,挖掘主题 讨论:1两人珍贵的礼物最后却变成了无用的东西,你觉得德拉与杰姆这样做值不值?【按回车,切换至页面5(连按两次回车)】 2不错,他们获得了最珍贵的礼物,他们是最聪明的人,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读后提问:作者既然认为德拉夫妇”是最聪明的”人,为什么又说他们是俩个”笨孩子”、“极不聪明”? 【按回车,切出第2个内容】 4.品读课文,深化主题 1艺术上的巧合与情节上的悬念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作者制造了哪些悬念?【按回车,切换至页面6】 2本文诘言幽默风趣,还有丰富的细节描写和多种表现手法,试将你喜欢的地方找出来,给大家读一读,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按回车,切换至页面6第2问】 5.结合生活,讨论主题教师引导:德拉夫妇虽然获得的是无用的礼物,但他们却得到了世上最宝贵的东西——爱。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你获得过或感受到过爱吗?难道我们仅仅只能向他人索取得、享受爱吗?那该怎么办?(指名回答)对,我们要尊重他人的爱,更要学会爱他人。【课件切换至页面7】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关爱他人的事例曾让你感动?(指名讲述)【适时切换课件至页面8,伴随背景音乐播放画面】

我们的子弟兵、抗洪英雄高建成,为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舍生取义;人民的优秀儿女、白衣天使叶欣,面对致命的非典,敢于牺牲;我国的希望工程,又有多少中华儿女慷慨解囊,鼎力相助啊! 我们同处一片蓝天下,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的生活需要爱,也处处充满了爱。让我们一齐高歌《爱的奉献》【调出超级解霸播放《爱的奉献》】 6.小结。(略)三.教学后记:

《麦琪的礼物》中的旧典新意 篇6

关键词:《麦琪的礼物》 《圣经》典故

欧·亨利,有时又被译为奥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享有“美国短篇小说之父”的美誉,他和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被尊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的著作颇丰,一生著有三百篇左右的短篇小说。他的小说以奇巧的构思、巧设的悬念、幽默的语言以及出人意料的结局而著称,后人把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也叫作“欧·亨利式结局”。

在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中,比较为人熟知的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藤叶》《重新做人》等。其中,《麦琪的礼物》这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对虽然贫穷,但却非常恩爱的夫妻,在圣诞节互相准备礼物和赠送礼物的故事。妻子把自己最宝贵的一头秀丽的长发卖掉,为自己的丈夫买了一条精美的表链,以匹配丈夫现有的金表。丈夫把自己身上唯一最值钱、最珍贵的家传金表卖掉了,为心爱的妻子买了一套昂贵而精致的梳子。等到彼此互赠礼物的时候,发现彼此准备的礼物都用不上了。虽然如此,夫妻之间的恩爱和真情还是令我们为之感动。在这部作品中,欧·亨利使用了一些《圣经》中的典故,并为旧的典故赋予了新的意思,使作品更加丰富和生动。旧典新意的运用也是欧·亨利高超写作技巧的体现。

一、《圣经》典故的概述

《圣经》在西方文化历史中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它不仅是一部文化经典、一部宗教经典,也是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之一,对西方社会的文化以及英美文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很多英美文学历史的著名作家本身就出生在信奉基督教的家庭中,从小熟读《圣经》,有的还是基督教徒,甚至有些作家本身就是牧师,所以他们的作品中广泛地渗透了《圣经》中的大量人物、思想、情节和典故等。因此,有人曾说,不了解《圣经》,可能就无法真正领略英美文学和文化独特的魅力。《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是渗透到骨髓里的,这种不可忽视的影响给英美文学增添了独特魅力,也是我们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一部作品中引用《圣经》中的典故,有时会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了解《圣经》中的各种典故,对于我们真正了解英文文学作品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如果不了解《圣经》中的典故,我们就不能真正欣赏英美文学作品的魅力,也就无法真正触及这部作品的深刻内涵和灵魂。

典故的英文是allusion,它有暗指和映射之意,即在一部新的作品当中,作者有意无意地暗指了另一部作品中的人物、情节或主题。许多典故直接来源于神话传说、宗教经典、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等。2003年,张辉曾这样解释“典故”一词:“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典故是一种隐喻。它是在神话传说、 寓言故事和历史事件等暗示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当下事件、情况或环境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了解《圣经》典故,不但有助于我们理解含有典故的英语文章,而且还能让我们领略英语语言的风采,更能提高我们欣赏英语文学作品的水平。

典故的运用,可以让作者在有限的文字中展现出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加作品的韵味和情趣,使要表达的内容委婉含蓄,避免平直,增加了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赅、余韵盎然、耐人寻味的效果,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圣经》典故:麦琪

“麦琪”这个词出现在小说《麦琪的礼物》的题目中,也出现在了小说的结尾处:“正如诸位所知,麦琪是聪明人,聪明绝顶的人,他们把礼物带来送给出生在马槽里的耶稣。他们发明送圣诞礼物这玩意儿。由于他们是聪明人,毫无疑问,他们的礼物也是聪明的礼物,如果碰上两样东西完全一样,可能还具有交换的权利。在这儿,我已经笨拙地给你们介绍了住公寓套间的两个傻孩子不足为奇的平淡故事,他们极不明智地为了对方而牺牲了他们家最宝贵的东西。不过,让我们对现今的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一切馈赠礼品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任何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人。”乍看这部小说的名字,很多读者有可能会简单地望文生义,认为麦琪是一位漂亮女性的名字,可能是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名字。其实不然,“麦琪”一词来自《圣经》,麦琪 Magi, 单数为 Magus,麦琪是指圣婴耶稣基督出生时来自东方送礼的三位贤人。这个《圣经》典故载于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七至第十二节:“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当下希律暗暗召了博士来,细问那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就派遣他们往伯利恒去,说:‘你们去仔细寻访那个小孩子,寻到了,就来报信,我也好去拜他。他们听王的话就去了。在东方所看见的那星,忽然在他们前头,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头停住了。他们看见那星,非常的欢喜,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的母亲玛利亚,博士就俯伏拜那个小孩子,还揭开了宝盒,拿出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博士因为在梦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见希律,就从别的路回本地去了。”这段引自《圣经》的一段话中的“博士”对应的英文就是“magi”,就是我们所说的“贤人”。

小说的题目《麦琪的礼物》,乍看之下很容易让人误解“麦琪”的真正意思,所以有的人也将这部短篇小说翻译成《圣贤的礼物》《贤人的礼物》或者《圣诞节的礼物》,甚至电视剧版本的《麦琪的礼物》已经改成了《爱的礼物》,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们误解小说题目。

由此,我们看到了《麦琪的礼物》和《圣经》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欧·亨利使用了《圣经》中圣贤人在圣婴诞生时送来礼物的这个典故,极其巧妙地把它嵌入了小说的题目和内容中,也就悄无声息地把旧典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赋予了旧典新的面貌、含义和生机。作者称赞故事中的这对在圣诞节互赠礼物的贫穷夫妻为圣贤之人,就像《圣经》中给圣婴送来礼物的贤人一样。圣经中的贤人送礼物给圣婴,是单方面的一种赠送行为,而小说中的夫妻是互相赠送礼物,这是一种双方互相赠送的行为,无论是哪种行为,赠送的时间都是圣诞节,赠送礼物的人都是圣贤之人。欧·亨利借用旧典来丰富自己的作品,让人读之而不由联想到《圣经》中的典故,也体会到作品的深层韵味,让读者更加佩服作者把旧典用出了新意。欧·亨利在作品中改写式地运用《圣经》中的典故,为自己的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endprint

三、《圣经》典故:所罗门

所罗门是《圣经》中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他是大卫的儿子,在他统治以色列国期间建立了圣殿,所罗门也曾向上帝求智慧,被称为“最有智慧的人”。《圣经》列王纪上十章这样描述:“所罗门每年所得的金子,共有六百六十六他连得。另外还有商人和杂族的诸王,与国中的省长所进的金子。”“王用象牙制造一个宝座,用精金包裹。” “所罗门王一切的饮器都是精金的。所罗门年间,银子算不了什么,因为王有他施的船只与希兰的船只一同航海,三年一次,装载金银、象牙、猿猴、孔雀回来。”“所罗门王的财宝与智慧,胜过天下的列王。普天下的王都求见所罗门王,要听神赐给他智慧的话。”从《圣经》中的描述可以看出,所罗门王是一个集智慧与财富于一身的王,他拥有的财富众多,很多人都慕名前来拜访他。在小说 《麦琪的礼物》 中, 欧·亨利将所罗门这个典故用在了其中,小说中是这样说的:“夫妇俩各有一件特别引以为自豪的东西,一件是吉姆的金表,是他祖父传给父亲,父亲又传给他的传家宝,如果所罗门王当了看门人,把他所有的财富都堆在地下室里,吉姆每次经过那儿时准会掏出他的金表看看,好让所罗门妒忌得吹胡子瞪眼睛。”欧·亨利这样的描述,突显出对于这对非常贫穷的夫妻来说,丈夫吉姆拥有的金表就是家里特别值钱的宝贝了,这个宝贝甚至超越了所罗门举国所有的财宝加在一起的价值。通过引用《圣经》中所罗门的这个典故,将丈夫吉姆的金表和所罗门国库中所有财宝进行了比较,能让读者清楚地意识到金表的价值之高,读者就能体会到丈夫吉姆对妻子深深的爱。

《圣经》中的所罗门是一位王,而在《麦琪的礼物》这部小说中,被作者改写式地描写成了一个看门人,举国的财宝还堆在了地下室,而且还因为看见男主人公的金表而妒忌地吹胡子瞪眼睛。这个旧的典故,在欧·亨利的笔下进行了颠覆式地改写和应用,以此更加突显出金表对于这个家庭和吉姆本人的贵重。尽管金表如此昂贵,但是丈夫吉姆为了能在圣诞节给自己的妻子准备一份称心的礼物,还是愿意将如此宝贵的金表变卖,为妻子购买那套“美妙的发梳,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丈夫对妻子的爱在此显露无遗。欧·亨利对于旧典的创造性使用,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增加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圣经》典故:示巴女王

示巴女王也是《圣经》中的一个人物,和所罗门同时代的一位女王。当时的所罗门王非常富有,也非常有智慧。很多人都慕名前来拜访,示巴女王就是其中一位。《圣经》中这样描述示巴女王拜访所罗门王的事情:“示巴女王听见所罗门因耶和华之名所得的名声,就来要用难解的话试问所罗门。跟随她到耶路撒冷的人甚多,又有骆驼驮着香料、宝石和许多金子。她来见了所罗门王,就把心里所有的对所罗门都说出来。所罗门将她所问的都答上了,没有一句不明白、不能答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示巴女王携带着很多的香料、宝石和许多金子来拜访所罗门,并且被所罗门的智慧所折服。

在小说《麦琪的礼物》中有关示巴女王的描述是这样的:“夫妇俩各有一件特别引以为自豪的东西。一件是吉姆的金表,是他祖父传给父亲,父亲又传给他的传家宝;另一件则是德拉的秀发。如果示巴女王也住在天井对面的公寓里,总有一天德拉会把头发披散下来,露出窗外晾干,使那女王的珍珠宝贝黯然失色。”作者欧·亨利将示巴女王这个典故用在小说中,以此来突显妻子德拉的秀发是如此有魅力,她又是如此迷人。可能很多读者认为作者会拿德拉的秀发和示巴女王的秀发进行比较,可是作者却是将德拉的秀发和示巴女王的珍珠宝贝做比较。示巴女王作为一国的国王,必然拥有价值连城的珍珠宝贝,这珍珠宝贝想必也是璀璨瑰丽,但是和妻子德拉的秀发相比,则黯然失色。欧·亨利将《圣经》中示巴女王的典故创造性地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比较了巴女王的珠宝和德拉的秀发并写出了新意,也是对《圣经》旧有的典故进行了创造性地使用,更加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也为小说增加了新颖性和创造性。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中,作者欧·亨利创造性地使用了《圣经》中的三个典故:麦琪、所罗门和示巴女王,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丰富了作者的文学表达,也表现出了作家丰富的情感。另外,欧·亨利从小熟读《圣经》,对《圣经》有着深厚的情感,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圣经》典故的使用也是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在小说《麦琪的礼物》中,欧·亨利不是对典故采用复制式的机械使用,而是创造性、改写性,甚至是颠覆性地使用。

参考文献:

[1]欧·亨利著,王仲年译.麦琪的礼物[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2]段丽珍.从语言分析角度看《麦琪的礼物》及欧·亨利的写作风格[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4).

[3]王良存.麦琪是谁?——对《麦琪的礼物》圣经原型解读[J].宜春学院学报,2014,(7).

[4]韦荣臣.《麦琪的礼物》新探——数字、《圣经》典故和作品主题[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3).

[5]余汉英.独特的艺术手法与亘古不变的主题——简析《麦琪的礼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0).

[6]朱洪祥.简论欧·亨利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

生日礼物教学反思 篇7

《生日礼物》是鲁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美国8岁的孩子为了给妈妈买一份生日礼物,拖着自己的小货车在垃圾堆里捡空瓶子,再卖给废品站。直到天黑,不知捡了多少车,才凑够了买生日卡的钱。在钱有富余的情况下,他没想为自己买一点吃的解除疲劳和饥饿,却又给妈妈买了一个棒糖。回到家后,面对妈妈担心的质问、责备,他委屈地拿出礼物,妈妈一把抱住她哭了。这篇文章是新增的,也是一片译文。字里行间洋溢着母子亲情,读完后,谁都会被孩子对妈妈深深的爱而感动。在我国独生子女被溺爱的今天,这篇文章确实是对孩子进行润物无声的爱的教育的好教材。

在备课时,通过品读课文,我把体会人世间至善至美的母子挚爱作为课文的重点难点进行突破,确立了“孩子对妈妈的爱,妈妈对孩子的爱”作为课文的情感主线,通过体会关键词、角色朗读、想象体验、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走进课文,自主学习。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一下自己对教材的处理和体会。

一、课前预习,小组合作认读生字词,扫除生字障碍

学生课前预习完成预习活动单,这种翻转课堂的实验改革在我们学校和班级已经进行一年多了,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生字词基本上都能课前自主学习、认读、了解词义并组词。因此课堂上我就省去了认读生字的环节,直接采用以小组合作汇报学习的形式,先小组内汇报,再班级汇报,学生积极性很高,都希望自己的小组能汇报,小组长主持,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人人参与,其他小组再补充。这种形式调动了全体学生认读生字的积极性,不仅学会了生字在本课中的组词,还拓展了生字的其他组词,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

二、依托文字,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联想体会情感

课文中并没有具体描写我捡瓶子的细节,只是说“每装满一车,我就拖到废品站去卖”,但是在这里,我特意设计了这几个问题“捡瓶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他放弃了吗?为什么?”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我”在捡废品过程中的不易,为了母亲可以不怕一切困难的拳拳赤子之心,也为下文体会孩子对母亲的爱做情感的铺垫,尤其在下文孩子被妈妈误解责备时孩子的委屈作了合理的伏笔,让我们更能体会孩子满腔的爱。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联想,说的很感人很到位。

三、抓关键词句,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孩子用卖废品的钱给妈妈买了生日卡和棒棒糖,我让学生找表示“我”动作的词,谈从这些词中体会到什么? 通过关键动词的品读,学生体会出作者高兴地为妈妈挑选生日卡,钱有富余意外买到棒糖的惊喜,小心翼翼地收起卡片的珍惜,想尽快与妈妈分享的急切心情„„一个个生动恰当的动词,使学生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师生分角色朗读妈妈和孩子的对话,在课堂上营造生动的现实情景,人物的内心世界,矛盾心里,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这个手段和媒介,让学生多层次感受体验,以读代讲,以读促情,读中生情,声情并茂,孩子和妈妈的矛盾冲突,复杂焦虑的内心活动,在朗读的情绪中呈现释放。

四、情感升华,谈感受写爱心卡,分享对父母之爱

《节日礼物》教学反思 篇8

《节日礼物》教学反思

《节日礼物》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一课时,郭老师的课清新、自然、朴实、大方,正如她为人处世的方式,给人耳目一新、朴实无华的感觉,整节课让我如沐春风。她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小组讨论等活动,体会并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的不同形状,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主要体现在: 一、借助直接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亲身体验,郭老师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一个是让学生在小组内通过“仰视”、“平视”、“俯视”等不同角度观察桌面上的物体,另一个是分三步观察教师桌面的物体,说出每次看到的范围,这两个活动充分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所处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范围就不一样,从而总结得出“站得越高,看到的范围越大”这样的结论,而后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验证等数学活动,来探究课本主题图中小狗贝贝分别站在地上,抬起前脚,站到凳子上,爬上桌子等所看到的`图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这样学生对于新知的解决自然水到渠成,无形中就运用了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来提升他们的空间观念。 二、重视发展空间观念的同时,丰富和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 要观察物体,就需要展开观察、想象、推理等思维活动。而很多达不到学习目标的孩子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应的观察现实空间的直接经验。例如:在解决“分别站在A点和B点所观察到的房子和树木有何不同,并分别画出观察到的范围”这个问题上,郭老师处理的就很巧妙,她之前在座位的不同位置选两名观察员在前、后两个不同的观察点,说出观察到的同学的范围,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体验,发现从远处看,看到的范围大,从近处看,看到的范围小,从而丰富、发展了学生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然后来解决从画面间接观察物体的问题。这样,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直接经验。 由于本节课把抽象的数学与有趣的观察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活动,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使得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发展他们的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另外我对本节课有一些建议: 一、在“分别站在A点和B点所观察到的房子和树木有何不同,并分别画出观察到的范围”这个问题上,有一个学生回答说,不但看到了房子两边的树,而且还看到房子后边的树,我觉得这个孩子的空间观念很强,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郭老师应及时作出相应的评价,并顺势引导孩子什么情况下在A点和B点可以看到房子后边的树,什么情况下看不到房子后边的树,可是当时郭老师的回答我记得不太清楚,好象是说“要站在高处看,才能看到”,我觉得这样的回答是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呢? 二、在“帮助小猴子”这个问题上,郭老师问学生“小猴子怎样才能看到墙内地上的桃子?”学生回答说爬到树上,并且通过课件演示也帮助学生看到了小猴站在不同高度的树上观察到的不同范围的桃子,这个是对的,可是我当时的第一感觉:小猴子站在墙头上是否也可以一目了然看到墙内地上所有的桃子呢?所以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郭老师可以再附带一句,还可以怎样也能看到墙内的桃子?这样是否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的灵活多样性呢?

礼物教学设计 篇9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去品味人物语言进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的高贵品格。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公仪休的崇高品格。

教学难点:

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独幕剧的特色。

(二)、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读剧本,研究剧中人物的性格;再根据剧本演好这部戏,演完后评选最佳演员和最佳导演。

二、设疑入境,走进文本。

(一)、师问:公仪休拒收的礼物是什么?(两条活鲤鱼)

(二)、师:古时候的鲁国,水产品奇缺,这两条活鲤鱼可是很难得的礼物呀!可公仪休为什么不收呢?他的学生子明和我们同样感到很不理解,谁能找到子明的疑问并读给大家听一听?

(三)、指名读子明的话,即“老师,您不是很喜欢吃鱼的吗?现在有人送鱼来,您却不接受,这是为什么呢?”师及时评价、鼓励,指导学生读好疑问的语气。

三、自主解疑,品读文本。

(一)、以疑设疑,学习“公仪休爱吃鱼”的环节。

1、你认为公仪休爱吃鱼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带着这个问题边读边想,找到答案画下来,多读几遍,有想法可以写在旁边。

2、学生自读,完成后先同位再集体交流。

(1)指名读体现公仪休爱吃鱼的句子,即“嗯,刚吃过……心满意足了

(2)师引导:读书要品味出文章内涵,读出感情来,应做到――口到、眼到、心到。即读到哪个句子,眼睛就要盯住重点词语,心里就要去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神态等。

(3)指导感情朗读,抓住“回味似的”、“实在是鲜美呀!”、“心满意足了!”等词语并辅以表情、动作等,读好人物对话。

(二)、自主解疑,学习“公仪休拒收鱼”的环节。

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我们刚才掌握的学习方法:“读――想--画,”和“读书三到”来自主学习,解决子明的疑问。

1、学生自主学习“管家送鱼”和“公仪休拒收鱼并解释原因”部分的内容。

2、学生解读疑问、品味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后进生。

3、交流、反馈。

(1)指名读“管家送鱼”的相关句子。

a你认为管家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生答后,师板书:奉承讨好、别有用心。

b结合生活中的.情景,进一步练读管家的话,抓住“满脸堆笑”等词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c讨论:你喜欢管家这样的人吗?指名口述,让生说出原因。

(2)师引导:尽管管家阿谀奉承,说尽好话,但仍被公仪休巧妙回绝了,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公仪休是个____的人。生答后,师板书:聪明机智。

(3)喜欢吃鱼,却要装作闻到鱼腥就要呕吐,这其中可是大有文章呀!下面谁来当一当公仪休,给子明做进一步的解释呢?

a指名读该部分内容。(即“正因为……有鱼吃吗?”)

b你能不看课文,把公仪休不收鱼的原因解释给同位听吗?说时,引导学生弄懂其中的关系:

如果收鱼――违犯法纪

如果犯法――吃不上鱼

现在自己买――一直有鱼吃

c同位说后,指名练说。

(4)公仪休的这番话,更说明他还具有怎样的品质?生答后,师板书:清正廉洁。

(5)齐读这部分内容,强调读好反问句。

四、积累内化,巩固文本。

1、让生说说子明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

2、指名回答后,师板书:谦逊有礼、勤学好问。

3、结合板书上出现的三种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让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提示:要结合恰当的表情、神态及形体语言,更好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5、教师适时评价、鼓励,小结: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投入、精彩,相信排演独幕小话剧时一定表现更棒!

六、迁移拓展,走出文本。

出示幻灯片,展示某些官员因为贪脏枉法而身败名裂的故事,从反面例证告诉同学们要遵纪守法,坚持原则。

六、全文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10 公仪休拒收礼物

公仪休:聪明机智 清正廉洁

子明: 谦逊有礼 勤学好问

生日礼物教学设计 篇10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不拘一格地大胆想像,说出“我”想了些什么。4.关爱自然,知道自己该怎么对待周围的小动物。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需要的生字卡片和相关课件。

学生:观察、了解本地区有哪些鸟类,它们长的什么样儿,有些什么用处。想想自己最爱哪一种鸟,为什么,等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质疑问难(出示课件小鸟)

1.你过生日时,爸妈送你什么样的礼物?课文中的小朋友过生日时,妈妈送的什么礼物呢?

2.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看有哪些字不认识,哪些字的意思不明白,同桌互相帮助一下。

3.读了课文以后,你明白了些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请提出来。

4.教师在黑板上简略记下学生不明白的地方。

二、再读课文,扫清疑难

1.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读,发现学生读音不准,全班集体帮助纠正读音。

3.(出示生字课件)抽读,齐读。纠正读音。

4.按课文内容顺序,教师逐个指向学生质疑的问题,首先要问全班小朋友有没有人知道,鼓励孩子们运用课前预习掌握的信息资料争当小老师。能解决的,就由学生解决,学生说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再做上记号。

5.教师把学生说不明白的地方让大家再读,并讨论一下,看能不能明白,如果能弄明白就不讲,如果弄不明白,教师就帮助弄明白。

三、深读课文,理解含义(出示笼中小鸟)

1.教师启发:过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我一只美丽可爱的小鸟。该怎么读,才能体现自己的心情?

2.(出示窗外小鸟课件)与笼中小鸟对比,小鸟是什么感受?

3.学生两人一组自读、互读,体会感情。

4.(出示课件句子)比较句子,哪句写得好?

5.教师把理解的重点引向最后一段“我想了想”,让学生充分想像,“我”会想些什么。

6.大家说:“我”会想些什么?教师鼓励和别人说得不一样的学生。

7.教师提问:想的结果是什么?请同学们自己在书上找出答案用横线画出,再读一读。

8.(出示放飞小鸟课件)能明白“这是我送给大自然的礼物”这一句话的意思吗?教师全篇只讲这一个地方。可以把妈妈爱“我”,送“我”礼物和“我”爱大自然,送给大自然礼物对照起来体会。

四、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1.让学生体会到这一段的感情基调是“爱”------爱小鸟,爱大自然。

2.启发学生,怎样读才能表达“爱”的感情。

3.学生自由朗读。

4.请读得好的同学范读。

5.再读课文。

五、拓展内容,联系实际

1.以“我与小鸟做朋友”为题组织活动。

2.学生交流自己课前了解的关于鸟的资料。

4.让大家说“我能为小鸟做些什么”。5.(出示词组课件)说说读读。

设计理念

《节日礼物》教学设计 篇1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四年级 下册

教材分析

《节日礼物》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教材通过小狗贝贝由低到高从不同的位置看桌面上的节日礼物,以及小明由远到近观察树林看守人小屋周围景物的情境,使学生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分析

本课需要展开观察、想像、推理等思维活动才能完成,对学生具有挑战性。首先让学生自学观察,再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体验,丰富他们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设计理念

1. 在观察、想像、推理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2. 亲身经历观察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3.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学目标

1. 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的活动,使学生能体会到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2. 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加深学生对空间观念的把握。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

实物

彩笔 重点、难点

根据观察位置的高低与远近变化,让学生想像、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师:儿童节的时候,你是怎样度过的呢?爸爸妈妈给你什么样的礼物呢?我们来看一看奇奇的节日礼物。(点明课题:节日礼物)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体会到由低到高,由远及近地观察时,由于位置不同所看到的物体范围是不一样的。

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获得新知

(一)由低到高观察物体 1.自学指导

师:现在桌上放着一些奇奇收到的礼物,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他都收到了什么礼?小狗贝贝好奇地想看个究竟。由于它的个子矮,它便想了各种办法。它从这四个位置分别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不同?

明确自学要求:

(1)认真阅读课本56页的内容,完成填空。(2)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每次所看到的画面有什么不同?(3)限时5分钟。

2.学生自学。(师巡视,发现问题)3.合作交流。

各小组发表意见,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由于位置不同所看到的物体范围也不一样.】 4.实际观察 观察要求:

(1)小组成员轮流从以下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课桌以及桌子上的物品。

①蹲着观察

②眼睛与桌面在一条直线上观察 ③站着观察

(2)自己独立观察,然后小组交流你所看到的物体画面有什么不同?

(3)限时5分钟。

全班交流

(二)由远到近观察景物 1.自学指导及要求:(课件)小明沿小路向森林看守人的小屋走去.从A点处看到的和在B点处看到的景物有什么不同? 2.合作交流:(1)小组交流,集体订正.(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越接近物体,看到的范围就越小.】 3.学习检测: 课本57页中的“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做画,全班交流欣赏图画.板书设计

节日礼物

由低到高观察物体:由于位置不同所看到的物体范围也不一样.由远及近看景物:越接近物体,看到的范围就越小.课后反思:

1.直接观察体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学生利用实物进行观察和体验,能够丰富他们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刺激他们的视觉感观,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2.学生“自主探究”贯穿全程

本课在自学、分组学、全班交流互学等环节中,使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亲身体验了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范围是不一样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

抓住学生对周围环境中与观察立体图形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这一特点,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乐意去做。

《节日礼物》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四年级 下册)

新年的礼物 教学反思 篇12

一、质疑引入,激发兴趣

课的开始,在老师简短的引入,引出课题之后,我安排了让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在最短的时间里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围绕学生所提问题进行概括引导,帮助学生整理出本课所要解决的重点。

二、启发想象,训练说话

语文学习,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完课文中两段描写作业本的句子后,我不满足于此,接着设计让学生展开想象,畅想苇苇在选择送给老师的礼物时是怎么想的,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苇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上进的行为。语言训练这一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使学生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她共思维,进一步感悟文章的内涵。

根据事先的教学设计思路,我感到在本课教学中有得也有失,主要体现在:

1、整节课我都能以学生为主体,自始自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通过自己朗读思考、小组讨论评议等形式,使学生感悟主人公积极上进的愿望和情感,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自学的方法,培养了自学的能力。

2、不足的是,在教学中我只注意按照教学设计去做,重点的句段没有讲透,学生的情感没有完全进入状态。各种形式的课文朗读,是对课文加深理解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在重点句的教学中,只注重了事先的朗读,学生品味后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以进一步加深理解忽略了。另外,教学中有些问题的设计范围太大,指向性不够明确,使得学生考虑问题时不够确切,对整个教学有一定的影响。

上一篇:小树叶优秀教学反思下一篇:青春励志演讲稿:理想,信念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