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球有感700字(精选10篇)
故事发生在普法战争中法国军队溃败,普鲁士军队侵占了鲁昂城时,鲁昂城有10个人:奸商鸟先生和其夫人、资产家、政客卡雷·拉玛东先生和夫人、贵族德·布雷维尔伯爵和夫人、两位修女、“民主党爱国人士”高尼岱、还有妓女羊脂球,他们抱着不同的目的在鹅毛大雪的寒夜同乘一辆马车要离开普鲁士占领区。途中并不顺利,半道碰上一位瘦高个儿的年青普鲁士军官,因为垂涎于羊脂球,提出了要羊脂球陪他过夜的要求,否则便要把全车的人无限期的扣留。羊脂球虽然是个妓女,但本着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愤而不从。普鲁士军官是深知人性的本性的,他紧抓着手里的权利,只要他的希望一天得不到满足,就要把全部的人多扣留一天。
同车的人群一开始听闻被扣留的真相时,义愤填膺。“当时只听见一片谴责这个无耻兵的呼声,一片暴怒的怨声;全体团结起来抵御敌人了,仿佛敌人要羊脂球做出牺牲的这件事情里他们每个人也都有一份……”然而,这正是莫泊桑精心设下的一个铺垫,高潮也相应的在此展开。莫泊桑牢牢地把握读者,导引着读者在他对各人的态度、言行的转变的阐述中跟随着他思考,思考人性在环境转变中转变——人群起初的义愤到被扣留后“大家对羊脂球好像有点冷冰冰了”,再到“他们现在几乎有点儿怨恨这个女人了”,大家都只是为自己的处境担心,建议把羊脂球一个人留下,让他们离开,被普鲁士军官拒绝后,他们只有改变方法对羊脂球软硬兼施,既是威胁,又是说服和劝告……到最后,羊脂球为了大家的利益,忍受着屈辱,顺从了普鲁士军官而换来了放行,却遭到无耻的同车人的冷待……
这是一个妓女的故事,却带给我们震撼与感动。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前文中羊脂球热心地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同车的人。但在她为了这些人向普鲁士司令官出卖肉体误了准备食物的时间没有东西吃时,没有一个人愿意分一点给她。这让我们心寒。
这些只会夸夸其谈的有钱人,不仅在遇到考验民族精神时表现得没有羊脂球有骨气,就连做人也没有羊脂球真实。
在我们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呢?他们表面看起来道德伟岸,却没有一点真才实学。他们也许在某个方面有令别人羡慕的资本,但他们的道德部分,却令人悲哀。他们一心只为自己的利益,从未考虑过别人。
我们能成为这样的人吗?不能。这只是莫泊桑给我们的一个讽刺。他要批评的就是这样的人。也许在这个世界,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发家致富靠的不是道德,而是仅仅只为自己着想,因为从未想过别人,所以也就无所顾忌了,变得为所欲为。作者所要号召我们的,也就是不要这样做。作者看出了这样习惯的坏处,我们的社会将不再有信任。羊脂球的悲剧在于她相信了这群看似道德伟岸的伪君子。
朋友无意间看到我这本书,问这书是不是讲一群特别虚伪自私的人,利用羊脂球达到了他们的目的还嫌弃她。朋友的话没错,我们以前在学校归纳中心思想或者揣摩作者写作动机的时候都是这么写的。可是刚刚读完这篇短篇的我,听到这些话却特别诧异。
我马上反驳说你不可以这样说,不可以当一个道德的评判者。我在文章中没有看到莫泊桑用过任何有感情色彩的词,他一直都在客观描写,娓娓道来,他一直都在素描,没有指指点点。我说我看到那些人指责羊脂球的时候,我心里很害怕,因为如果是我在现场的话,我是不是也会是他们中的一员。我也会很理所当然地想既然是,那此刻又何必要装清高。也许我也会愤怒,也会讨厌她的“惺惺作态”。我在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内心是很惶恐的,我不禁在反思生活中我是不是也时常在充当这个角色,我是不是对别人有足够的尊重,我是不是总是把我的价值体系强加于别人?我觉得我没有底气也无法肯定回答:不是。尤其在关乎自己利益和前途的时候,要做到那样更难。所以我没有能力鄙视他们的虚伪自私,只是透过他们我看到了我自己,那个虚伪自私的另一面。
《羊脂球》这部作品构思的独特性以及结构的精致性,主要表现在作家采取了他在短篇创作上的一贯手法——以小见大,在有限的篇幅里传达出无限的意味深长的思想。《羊脂球》是一篇构思极其绝妙的非常出色的作品。按理说,高贵的各色人等应该展现出高尚的高大的光辉的形象来,因为只有这样方配得上高贵二字。可是,在莫泊桑的笔下,这些原本值得人们尊敬的高贵人士在一个“下贱”的妓女面前各显丑态。那么,在悠关民族存亡的普法战争时期里,法国上等社会的精神状态就可想而知了。这一切,莫泊桑写得朴素自然,写得毫不费力,写得极其深刻!
一辆沦陷区小镇里的逃难马车要去法军据守的地方。驾车的是一个猥亵的老马车夫,所载十位乘客中,除了妓女艾丽白萨。鲁塞——人称“羊脂球”外,好象都是法兰西的优秀子孙:一对贵族夫妇、一对工业家夫妇、一对商人夫妇,以为民主党的政治活动家和两位上帝福音的传播者——修女。莫泊桑故意地让九个“高洁”的人和一个“无耻”的妓女坐在同一辆车子上,战祸和命运迫使他们不分贵贱地紧紧的栓在一起。就这样,一个法兰西社会的缩影展现在了读者眼前。食色,性也。
随着太阳的落去,天空似乎成了仙女的霓裳。由浅蓝而深蓝及至无穷尽的蓝。一点、二点、三点随着时光的流去有越来越多,越来越明亮的珠宝钻石镶嵌其间。无穷无尽,美奂美仑。这时的东方,有云彩似罗绮般飘舞在地平线上,犹如一支支巨笔,涂抹着旷世的画版。渐渐的,东方焕发出澄黄的色彩来。又突然间跳出一弯混黄的弧线来,还末等你回过神来,大地已经把她的轮廓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秋月。不经意间,一轮圆月已经挂在了幽蓝幽蓝的帷幕上了。初始的月儿像一只巨大无朋的蛋黄,随着月儿的冉冉上升,便悠悠地生发出水银似的银光来,银光又如流水一般泻向环宇。整个东方演变成了一个硕大的舞台,人间的悲欢离合似乎都在这个舞台上不断地演变着演变着。
踱步窗前,抬头仰望,见高天上月娘,冰肌玉骨,露满轻寒,风姿绰约。一时间,许多清丽婉约吟咏月色的佳词妙句涌上心头,竟觉得天欲流转,月可拥吻。随即哑然失笑,笑自己的思想居然还是羞涩年龄的延续。之后却又骤然有些伤感。经过多年的追寻,我总错觉自己已经获取无数真实的事物,以为可以放马驰骋久已憧憬的世界,制造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完美。却谁知,寻求完美和寻求真实是一样的困难,世上多的是捕捉不住的东西。即使美丽如这月色吧,落到我屋子里来的,也不过只是些微的光辉罢了。
但还苛求什么呢?若在雨夜,群林落泪,夜枭讪笑,又该怎样呢?至少现在我们还拥有这月光。
然而月毕竟不是属于我们的实体,她离我们是如此遥远,那么这是有呢,还是无?
我惘然了。
真的大千世界,声色名利,何为拥有?
人生百年,匆匆而过,我们究竟会给后世留下些什么?
这想法对于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似乎有些沉重,但近来我却不只一次地想到这个问题,而今晚的月色更是激发了我的感慨与思索,使我的思想益发的敏感与尖锐。
佛说,人如一粒尘埃。当你死去,尘世仍是尘世,不会有任何改变。
哲学家说:人是有思想的芦苇。除了有思想以外,便同芦苇一样渺小而微不足道。
诗人说: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意谓人生如寄,生、老、病、死不可避免,无论怎样聪慧伟大的人物,都无能为力,只有怅然伫立在时间之流的岸边,听任造物主为你安排下一个旅程。你是成功的船员呢?还是失败的舵手?且让风雨与浪涛作评。
没来由的,我想起了那位褒贬有之、毁誉参半的南唐后主,他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唉,当年那对手提金镂鞋的情侣而今何在?天上人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深情的李后主,虽然在现实的狂流里淹没了他的功名,在历史的青册上是一个失败的君主,然而他留下的一江春水的流动之姿,却已为人间凭添了多少诗情画意!
我的思绪飘飞,精神恍惚,许许多多的人物在我眼前晃动:王孙公子、平民百姓、将帅武士、文人墨客……他们喋喋不休地向我诉说,我却什么也听不清。突然,一个声音如从天外传来,将所有的语声都压了下去:“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呵,这是圣哲孔子在水滨发出的忧戚的感叹。在这叹息中,隐含着多少对世人的悲悯、对人类的责任!我几乎可以想见得到那位智者宽广的胸怀、雍容的风度。那在水流中映出的智慧的叹息,至今还回荡在川上,回荡在古今遽变的岁月里呵!
蓦然,我悟了:荣华富贵,皆如过眼烟云;帝王将相,死后所占也不过只是一 黄土。唯有伟大的心灵——智者的片言只语,才能在时间的水流中镌刻下影子;唯有伟大的人格——巨人的哲思睿想,才能在青史上闪烁熠熠光辉!
那么平凡如我者,又该怎样去行驶人生的渡船呢?
望着光灿耀眼的明月,我陷入了更深的思索中……人的一生注定有几场大雨”、
“举一片叶,当做整个的风景送给你,是我的心情”、
“ 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处诗意的角落,如果不是因为某种境界把你唤醒,你永远也不曾发现它的存在。有的人一生都没有发现它,他们也生活的很安逸。”
“茶因沸水才能释放出深蕴的清香,生命也因遭遇一次次的挫折,才能留下人生的幽香”。
刚走进游子山风景区,就看见路的两旁排列着古典色的建筑,黑白两色的房子古色古香,让人耳目一新,恍如来到了古代。在路的尽头是一座大寺庙,里面有一座露天大佛,那就是远近闻名的“金陵第一大佛”,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让人心旷神怡,忍不住想去瞻仰一番。
我们绕过寺庙,沿着弯弯曲曲的马路开始登山了。开始,我一马当先,跑在前面,爸爸妈妈紧跟在后,跑到半山腰时,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回头一看,爸妈已经被我甩得远远的。于是,我停下脚步,等等他们。我往四周一看,山下的松林郁郁葱葱,满眼都是绿色,池塘就像一块明亮的玻璃镶嵌在大地上。远处的小路就像一条条玉带,把一块块田分成无数块,真像我们写字的田字格,真奇妙啊!我想:发明田字格的人大概就是看见这样的情景创造出来的吧!“王皓,走小路!”我正看得出神,冷不丁听到爸爸的声音,回头一看,爸妈已经追上来了,我休息的也差不多了,于是,我们弃大路而直奔小路。
因为山高,小路很陡峭,没有大路平坦,路上坑坑洼洼的,还有许多荆棘挡在路上,被它们刮到就很疼痛,所以每爬一步都很吃力,而路边上就是陡峭的山崖,一不小心就会摔下去,那可就小命不保了。于是,我小心地走在中间,老妈还在边上不住地提醒我小心,可她自己穿的高跟鞋却更让人担心。小路走到一半的时候,我觉得脚上就像绑了铅一样沉重,本不想再爬,可想起老师的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于是,我咬紧牙关,一步步坚持爬到了山顶。“啊,我胜利了!”在山顶我高兴地欢呼起来。此时此刻,我不由地想起寇准的《咏华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是啊,你瞧,太阳就在我头上,好像真的一伸手就能抓到,而山脚下的房子就像趴在地上的一只只小蚂蚁,池塘就象一面摔碎的镜子一样,银光闪闪,漂亮极了。
基丁真的以为他能够实现吗?他真的以为船长就是海上之王吗?如果说吸取生命的精华是生命好处的所在,那么传统是什么,优秀是什么,荣誉、纪律又是什么?他选取了剑桥大学,到最后恨得却是他的毕业照,我们该怎样猜测呢?是说他勇敢么?
吹着口哨就怎样样了呢,是拯救了他自己还是其他人呢?
如果船不够大,就请不要妄自尊称船长。
期望你们也找到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步伐、步调,任何方向,任何东西都行,不管是自负也好,愚蠢也好,什么都行。
《死亡诗社》呈现的并不是对纪律的抗议,而是透过那拙劣的原始的对于自我的寻找,而告诫人们这社会力量的强大。查理为什么要改名叫纽旺达呢?是他忠于生命的好处么?不是,他是逃避,逃避现实的自己与职责,说到底,他是因为清楚地明白他无法改变现实的自己,但又那样真实而渴望地期望去改变,因此才有了死亡诗社,有了纽旺达,有了那个只能藏在晦暗处不可见光的洞穴。
是萨克斯吹出了他们的心声,嘶哑、低沉、微弱的铜光。
我们都有一种被人理解的需要。但是你务必坚持自己的信仰是独特的是你自己的,哪怕别人认为它们很怪,或者很厌恶,哪怕一群人都说,那太差。
这是基丁说给自己听的谎话吧?故事那么牵强,人们改变的如此的不合乎常理,剧幕就那样缓缓地拉开了序幕,手就那样紧紧地被牵在了一齐,这可能吗?是胶片送给安德森的勇气吧;尼尔的眼光从始至终都是游离的,是首次登台紧张的么,不是,是信念不够坚定啊。有谁会真的认为他的父亲会被感动么,这是什么年代,弱肉强食是没有人教就懂得的道理,哈佛、医生,基丁他认为每个人都会在他的梭罗诗歌的感化下痛哭流涕坚守信仰,而放下现实的这一切么?他忘了他此刻是有工作、有文凭、有房子、有老婆的人了吗?难道嘴里念叨惠特曼、佛罗斯特的人就不会饿死吗?我是想问,他们如果没有足够的传统,他们会丰衣足食的躲在山洞里读《英语诗歌五百年》吗?
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感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好处。惠特曼曾写道:啊,自我,啊,生命/这些问题总是不停地出现/毫无信仰的人群川流不息/城市充斥着愚昧/生活在其中有什么好处/啊,自我,啊,生命/回答因为你的存在/因为生命和个体存在/因为伟大的戏剧在继续/因为你能够奉献一首诗/因为伟大的戏剧在继续/因为你能够奉献一首诗。
正是绿子这种亦正亦邪的存在带给了渡边慰藉。与绿子相似,渡边自知与环境格格不入,而若没有遇到绿子,或许他将一如既往地堕落下去,不断为空虚折磨。
渡边与绿子的相互吸引来源于一份共性,即他们天生懂得尊重自己的感觉,内心古怪、肮脏、自私的感觉并不为他们所刻意压抑,而是用于抗拒虚伪片面的现世道德。他们不把自己看成怪人,他们内心强大。
恰恰相反的是,直子从未接受独特的自我。加在她身上的重重枷锁——社会道德、社交法则——每当她稍有违背便内疚自责不已,无可解脱,“我们不能不把欠世上的帐偿还回去,偿还成长的艰辛……”直子的悲剧与绿子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惋惜而深受警醒。
就是这么一本小说,1987年在日本出版后长居销售榜首,并介译到各个国家。其作品的魅力如葡萄酒一般,越读越觉得余韵无穷。
其主题不关乎政治,不关乎励志,直抵人心。村上说:“这部小说具有极重的私人性质,喜欢的自是喜欢,讨厌的也大有人在。”
其语言明快而优雅,正如译者林少华所说,“一种优雅的饶舌,一种有节制的故弄玄虚”。这一点也要归功于同为村上迷的林少华,他中日融合的笔法浑然天成,让人不得不一读为快。
其取材源于村上的真实生活,据其散文集流露,渡边原型乃村上本人,绿子则是村上的夫人村上阳子。小说中大多数场景是村上的真实经历。渡边喜欢反反复复地读《了不起的盖茨比》,喜欢爵士与古典乐,喜欢猫,村上亦如此。如此一来,情节的栩栩如生便不难得到解释。
对这本书的情有独钟,在于很多方面,语言,作者,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缺一不可。对我而言,它不仅是一本书的定义,它仿若成为了我自己的一部分。在最难熬的时光,所幸与之邂逅。
书中的希刺儿子小林顿,我真不知道他怎么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为什么极度地自私、虚伪、而且自幼就是没有半点的人类最宝贵同情心,对待任何人的言行举止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掩饰,包括对他的表妹,这个曾经一度喜欢他的表妹一味地作为利用的工具。
他和他来自画眉山庄的妈妈伊沙贝拉独处了十几年,难道这会令他养成这样的性格吗?我真的很难理解,不是因为我不喜欢这种性格,而是没法理解这个孩子思想和性格形成的过程,我只觉得这个人物形象有点不够自然。
而小凯瑟琳则不同,感觉比较真实,继承了她母亲的自傲、坚强、任性,同时具备她父亲的柔弱的仁爱思想,就不再跟她母亲似的有时会野蛮。凯瑟琳在她那个父亲埃德加死后,在他所结识的人群中,唯有小林顿是她最为亲密的人。即使被逼,她也同意了和这个表弟结婚,她已经没有选择。虽然有个和她同心的耐莉,可是她只是个女仆人,不能给她以依靠,其实她也曾经梦想,小林顿能够奇迹般地和她站一条线。如果真的能够这样,我想笑凯瑟琳即使不继承她父亲财产,同时也被她这个公公希刺压迫着,她也会觉得满足,对于一个存在仁爱之心的女人,幸福的爱情比金钱来的重要。这一点和她的母亲有很大区别,她母亲思想中有一种虚荣,因而常常会主动出击,导致最终迷使自己;而小凯莉能够默默地承受,这并不代表她不会反抗,只是时候没有到。
“知道四大发明吗?”爸爸问。“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我答得飞快。“知道新四大发明吗?”爸爸又问。我瞬间疑惑?爸爸解惑到,“新四大发明是指: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
共享即分享,进幼儿园的第一课,老师教会我们好东西要一起分享,到如今我们无时无刻不享受着共享的快乐。在上海的城市里,共享单车已经分布在街道的每个角落,橘红的摩拜,小黄人的ofo,蓝蓝的`小鸣……连带着人行道也被装扮得五彩缤纷;妈妈虽然时常吐槽,上学以后陪我读书几乎都没空去逛商场了,但家里大包小包的快递员时常敲门,原来妈妈把购物从商场搬到了网上;暑假邀请同学到家里,我的同学我做主,一个“美团外卖”招待全部搞定……
但让我深感共享便利及自豪的还是今年暑假去新加坡的旅游。事先,妈妈在旅游网站下单—网银转账—支付成功后,凭着电子单据我们一家顺利飞达新加坡。意外惊喜的是,“支付宝”和“大众点评”都能在新加坡使用,按照“大众点评”的索引,我们的游玩路线及门票购买都顺利完成,还有折扣优惠,支付的时候使用支付宝另外还享受了“满700减100”的活动,也不用担心币种的问题,都自动按优惠给予折算。我们中国真厉害!中国强大的支付和网购已经辐射到了国外,在国外也如同国内一样,真是方便啊!
科技的发展是如此地迅速,我们享受着便利的生活,同时却也制造了许多的污染:随手丢弃的哭泣的共享单车,成堆的包装垃圾无处安放,地沟油的外卖,雾霾的天气……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破坏,我们的共享被蒙上了尘埃,保护环境也就保护了我们共享的空间。
【羊脂球有感700字】推荐阅读:
重读《羊脂球》有感01-27
读莫泊桑《羊脂球》有感12-12
羊脂球读书笔记800字10-08
羊脂球600字读后感10-10
《羊脂球》01-05
羊脂球摘抄11-19
《羊脂球》读书感悟09-06
羊脂球读后感作文12-02
《羊脂球》的读书笔记个人收获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