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社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下载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立社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下载(精选11篇)

建立社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下载 篇1

一、什么是社区社会保障

社区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终落实和托底的基础部分。它是以社区为主体和载体,为社区成员提供管理服务,并多渠道筹集资金,在社区成员享受法定基本保障、单位补充保障后,基本生活仍然发生困难时给予托底保障,发挥其管理、服务和托底保障功能。

社会保障层次应分为社区托底保障、政府法定基本保障、单位团体补充保障三大层次。社区托底保障为政府法定基本保障拾遗补缺、消除死角,帮助政府落实法定基本保障的政策和待遇,为社区成员提供互助救济、解困救急等经济上的托底保障,为社区成员提供各种物质和精神上的社区服务。

二、社区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最基础的托底保障

1、社会保障起源于社区社会保障。

人类生活是以群体生活为特征的,人类给大自然留下的最明显的印迹之一,就是分布在地球表层上的各种类型的聚落—村庄、城镇和城市等。人们在这些聚落里生活、生产、活动,形成了彼此间相互联系的小型社会,这就是我们讲的“社区”。在社区里,大家互相认识,有着一份友谊和感情存在,当“亲友邻舍”遇上逆境时,大家便乐意去援助。在我国农村至今尚存许多互助互济式保障的习俗,一个人有难,亲友邻舍都会按着个人的能力去帮忙,或按约定俗成的规矩去尽义务。英美等国则是由教会出面,作出一些有计划的施援,也有一些民间或宗教慈善机构,从富人那里募捐钱款,对贫穷与受灾难的社区成员进行救济。这种社区成员的自我互助互济式保障和宗教团体慈善保障伴随着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一直到15至16世纪的法国,宗教团体所掌握的慈善事业逐渐被政府接管。政府采取了集中资金、组织救济、劳动培训、儿童教养等一系列措施,官方济贫保障机构才开始出现。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对无业游民实行政府救济和强迫劳动。1834年英国颁布《新济贫法》,认为政府负有实施救济、保障公民生存的责任,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奠定了基矗到1883年法国“铁血宰相”俾斯麦颁布《疾病保险法》,标志着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可见,社会保障的起源在社区,政府的法定基本保障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2、政府法定基本保障不能替代社区的托底保障。

政府对全体公民承担保障责任后,社区成员之间自发性的互助互济以及民间和宗教的慈善事业并没有停止,而且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还在进一步发展。在中国,由于建国以后在城市实行的是单位体制,国家对城市居民的福利保障大包大揽,社区功能弱化,社区社会保障功能也基本丧失。

所谓单位体制就是政府通过单位全面动员和控制社会成员,实施社会整合的一种特殊机制,在计划经济时期是整合社会的主渠道。那时我国城市居民都被安排在相应单位里,任何一个单位,包括学校和企业都有行政级别,而且功能多元化。比如企业不仅承担与自身性质一致的经济功能,而且担负着比经济功能更为重要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如职工计划生育,子女入托、入学,出具结婚、购买车船、飞机票证明,职工洗澡,食堂,住宅,看电影,医疗,退休养老等等从“摇篮到墓地”的种种生活服务。一个人如果没有“单位”,就没有一切保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的建立,单位体制开始互解,单位保障逐渐“衰落”,企业的社会福利功能在弱化,社区成为社会整合的主要载体,很多“单位人”在向“社会人”转变。比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他们离开了单位,成为社区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离退休人员增多,社会化管理非常迫切。这些社区成员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最需要社会保障阳光的照耀。但单位保障没有了,单位补充保障不完善,政府保障只是最基本的保障,急需社区社会保障托底。另外,随着经济类型的多元化,个体、私营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他们一开始就游离于“单位体制”之外,从属于社区。这些成员生产经营的风险大,不稳定性强,也非常需要社会保障为依托。

3、我国政府的社会保障只能是低水平的基本保障。

社会保障的内容、水平和方式,一般要受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人口多、底子薄,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保障标准不可能太高,在相当长时期内,只能实行以保障基本生活为标准的社会保障。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刚刚建立,刚刚起步,尚不可能覆盖全体社会成员,养老保险只在城镇职工中实施,医疗保险从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起步,失业保险在企事业单位实行,大量的个体从业人员,甚至三资、私营企业、乡镇企业职工不在社会保障网中,他们抗风险能力低,最需要社会保障。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相应地出现了对社会保障不同层次的需求,除了政府强制性基本保障外,还应有单位补充保障和社区托底保障。

三、社区社会保障的功能

国外的社区社会保障是自下而上的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自治民间组织,大多起源于教会、慈善机构和民间的自助力量。资本主义发展中有两种思潮,一种是自由主义思潮,相信市场的作用,企图依靠市场手段来解决所有问题;另一种力量左翼主义思潮,认为市场有缺陷,市场导致贫富差距,主张用人道主义来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社区社会保障就是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是与对于每个人的基本权利的保障的理念相呼应的。中国的社区建设刚刚起步,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开展起来的,1999年民政部在全国确立了11个城区为城市社区试验区,上海、青岛等地政府在推进社区转型和改革中,就是将社区作为实施社会保障的依托来建设的。

社区社会保障的功能包括以社区为依托 的保障功能、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

1、保障功能:包括就业保障、托底保障和互助保障等。

就业是社区成员的最基本的保障,社区可以协助劳动保障部门及时了解社区成员的就业情况,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社区建设中本身就会提供大量的如管理、家政、保安、保洁、保绿等服务性的社区公益性岗位。社区就业将成为社会转型过渡时期就业的重要渠道。

托底保障就是社区组织对社区成员在享受了政府基本保障后,遭遇到新的家庭无法解决的风险,或暂时没有被政府保障所覆盖而需要救助时进行托底性保障。

互助保障是社区群众性的自我保障和互助保障,通过群众自愿参与,成立互助互济会等群众自我保障性组织,运用方方面面的资源和力量,筹集资金,在社区成员间有困难或需要时互助互济,如病伤互助,灾害互助等。

2、服务功能:包括社区的无偿服务、低偿服务和有偿服务。

低偿服务主要是一些行政事业性服务,对象是全体社区成员,如社区医疗服务方便群众看病,减少就诊费用。有偿服务是商业性服务,是企业行为。无偿服务主要是社区组织和社区志愿者为老弱病残贫以及其他社区成员的生活、社会活动等提供的福利性义务服务。这是社区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种服务包括物质上的帮助,福利上如为残疾人建立的盲道等设施,还有精神层面的帮助。

国外社区服务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德国的“邻里之家”活动是睦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德国社区服务的一种表现形式,日常有病员护理,家庭服务,临时照看小孩,烹调,家电修理,购物,园艺等服务项目。美国50%的成年人和70%的大学生参加了种种类型的社区志愿服务。服务领域包括照顾老人、儿童、残病人、病人和单亲家庭等。服务内容包括送午餐、咨询服务、安慰电话等。美国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标准是每个志愿者每周参加无偿社区服务工作4小时。

3、管理功能

社区管理主要是受行政事业单位委托对社区成员进行的综合性管理与服务,包括帮助政府部门落实各项政策和制度,对社会成员具体管理,如下岗职工、无业人员、无单位人员、离退休职工等,社会保障管理,如对社区成员享受政府法定基本保障的审核,社会救助金、社会保障金发放等,社区互助组织和服务机构的管理等等。

四、完善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和措施。

1、树立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的基本理念

中国社区建设刚刚起步,是党和政府组织、推动的结果,这无疑会加速社区发展,有助于社区管理功能的强化。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略,社区发展运动关注自助性的加强,社区发展的宗旨就是用社区的力量来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用政府的力量帮助社区成长,使地方社区在个人、国家和世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社区建设应以人为本,自治和参与是社区发展的核心价值。社区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保障社区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促进人的发展,这是社区建设的基本理念。

2、完善社区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

党和政府在推动社区建设过程中,各个部门都提出要在社区设立自己的分支机构,要编制人员经费,如此建设社区,社区则成了政府管理层次的又一级延伸,那就不是社区,而是政府。在社会保障管理中,政府系统的政策实施和管理是重要的,但是,受保对象平时均生活在社区,有的完全回归社区,政策实施需要通过社区。因此必须在社区建立以块为主,通过块统筹协调的组织。区或街道委员会应建立具有权威性的统一的社会保障委员会,统一领导和规划安排社区社会保障工作,统一信息收集,统一申报批准,统一基金管理,统一标准待遇,统一给付发放。街道一级以社保机构为中心的各种社区社会保障项目归口统一领导,一个网络覆盖,一个基金托底。街道可以建立一个集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岗位开发、保障托底、社会救助、中介服务、信访接待、志愿服务为一体,信息上岗,服务联网,管理统一的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涉及社会保障的有关事务,将再就业工程、社会保障、社区服务有机结合,为社区成员提供“一站式”服务。

3、探索多方筹集社区社会保障资金的方式和渠道。

资金来源是建立社区社会保障的关键和根本保证,要坚持筹资渠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政府财政要定期拨款资助,广泛发动民间募集,企业捐助等等。同时在社区建立经常性的基金,还可以举办义卖义演,筹集社区社会保障基金。政府应允许基金会、慈善机构、互助机构的设立和运行,给予必要的资助,引导和监督。同时社区也应形成自我监督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社区社会保障工作的进展、资金筹集、储存运营、政策执行、对象确定、标准掌握、操作服务、资金发放、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等进行检查、指导和监督。

4、加快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建立社区服务网络,形成社区照顾机制。

政府必须投资兴建社区活动场所和服务网络,通过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等机构和组织,开展有偿和低偿服务。同时建立社区服务志愿队伍或互助组织,开展社区咨询、义诊和义务维修、家庭照顾等无偿互助活动,逐步形成社区照顾机制。所谓社区照顾,是指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为有需要的社区成员提供物质、劳务和精神照顾。包括生活照料、物质支援、劳动服务、心理支持等等。这种机制形成后,社区人际关系将进入良性互动之中,有利于社会主义文明社区的建设。

5、建立社区居民互助帮困机制。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要把单向的帮困变为双向互助帮困结合起来,形成互助的帮困机制。社区居民可以自愿组织形成某个项目或综合性的互助会,入会者为会员,会员必须定期缴纳一定的互助金,建立综合或某一个项目的互助帮困基金,当会员发生困难时,互助会按照事先约定或章程规定的标准给予帮助。在社

区还可以推行“劳动储蓄”和“时间储蓄”的自助制度。德国凡是年满18岁的公民,利用工休日做义工,可储存在“义务网络管理系统”,本人需要时,可以把“时间”提取出来。日本拥有这类团体300多个。上海晋阳区居委会1984年首创“劳务银行”,长宁区1998年开设“时间银行”,已有757个储户,发展势头良好。

建立社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下载 篇2

1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的意义

1.1维护社会安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体现出党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涉及人们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稳定发展的大局。社会保障工作是民生之安,关系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福祉,是通过法律制度和国家政策来合理分配国家资源,以保障无收入、低收入和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获得最基本的生活资金。俗语有云:“齐家、治国、平天下”。国家是由千万个家庭组成,家庭又是由千万个个体组成。只有每个人都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不必忧心最起码的生存问题,才能保证每个家庭和睦稳定,才能维护社会安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从19世纪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缓解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巩固资产阶级政权,开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可以保证个人的稳定生活,家庭的团结和睦,实现社会安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最终建成理想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完善经济体制,调节经济发展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体制,各个企业、公司、商家可以在交易市场上公平竞争、自由交易。理论上而言,市场经济是公平、自由的经济体制,但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工作的人员很多。没有工作岗位意味着没有经济来源,会使个人压力、负担加重,使家庭经济、生活变得困难。此时,就需要国家全面调配国民收入,合理分配国家资源,帮助没有收入、经济负担沉重的公民渡过困难期,保证最基本的生活,从而使经济改革持久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是经济发展的调节器,主要体现在对社会总需求的自动调节作用。历史经验证明,在经济萎靡,失业率增加的时期,社会保障体系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帮助许多失业、低收入的人群渡过难关,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缓解了社会压力,对于维持社会安定有巨大贡献。

1.3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

社会保障是解决人口老龄化必需的一项制度。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在逐渐增加。据权威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达到全球第一,进入老龄化高峰阶段。到2050年,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老有所养问题亟待解决。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增强,社会负担也将越来越重,各种由老龄化引起的问题日趋凸显,养老问题、医疗保健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抓紧完善养老、医疗保障制度,缓解家庭的负担压力,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以求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平稳度过老龄化时期。

2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2.1宣传社会保障体系,鼓励社会成员积极参保

社会保障工作是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不仅影响家庭的稳定和睦,更关乎着国家的安定与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本质和最终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阶级和剥削,消除贫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的责任和重要任务。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可能一蹴而就,既需要国家的不断努力,也需要民众的大力支持。要通过积极宣传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弘扬社会保障的精神,来增强广大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的认识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社会上下对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形成共识,摒弃“福利保障”观念,树立“自我保障”意识,充分调动人民群众自觉参保的积极性。

2.2扩展社保资金的来源渠道,建设持久可靠的筹资体制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资金是确保社会保障机构顺利运行的必要因素,只有资金及时、持久的供应,才能维持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社会保障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增强,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社会保障的要求不再只局限于维持基本生活,还渴望获得更加多样、丰富的福利保障。这就要求国家获得更加丰厚的资金储备,来确保社会保障的运行。要依法扩大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覆盖面和提高基金征缴率,全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不能出现偷费、漏费的现象。要采取有效措施补充社会保障资金,可以采取发行社会保障债券、相关彩票的措施,建立社会保障基金,鼓励企业或个人捐赠资金等形式来扩展资金的来源渠道。

2.3严格落实社会保障资金

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保证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而建立的制度,其根本目的就是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持家庭和社会的安定。我们应当严格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明确资金帮助对象,利用新闻媒体发布救助资金的相关对象、标准和资金数额。建立资金反馈机制,确保每份资金落实到位,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

3结语

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无收入、低收入、伤残、年老等无从获得经济收入的人们维持基本生活,确保个人的稳定生活,家庭的团结和睦,实现社会安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最终建成理想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认真解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和构建符合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任务。

摘要:社会保障体系是依法建立,为维护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活的体制。公民有权在年老、残疾、生育、遭受灾害时向国家寻求保护和帮助。社会保障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就是为无从获得经济收入的人们提供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又是社会安定、国家兴盛的基本条件。通过研究分析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的意义,提出改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以期帮助社会保障事业长远发展。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

参考文献

[1]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潘璐.试析完善我国社会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J].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2):27.

建立社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下载 篇3

认识统一之难

从客观上来看,各地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选址布局、建设质量、分配、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住房保障制度现实效果不理想,社会认可度不高;从主观上来看,一些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经济的过度依赖,加之财力捉襟见肘,土地资源匮乏,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积极性不高,对自上而下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能敷衍则敷衍,得过且过。对要不要建设保障性住房,要不要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如何建设保障房等方面缺乏认识上的统一,严重影响住房保障事业的发展,阻碍中国特色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

针对这一难题,国家应当重视住房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尽快将住房保障制度纳入法制轨道。明确投融资、建设、运营、监管责任主体。督促各地完善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加大问责力度,落实问责措施,保证中央的目标、住房保障任务和相关宏观调控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资金筹集之难

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带来了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的巨大压力,除国家规定的财政补贴资金和专项资金外,按政策应归集的土地出让收入等财政性资金难以归集到位,银行贷款难以落实,社会资金难进入。

针对这一难题,应当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实行统一融资、统筹投资、统筹资源、统一还款的投资融资体制。明确建立省级投融资平台作为投融资主体,发挥省级投融资平台融资优势。明确资金来源,增强财政性资金归集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将中央和省补助资金拨款改为投资,以增强资金的监管和使用效率,也有利于运营补偿的可持续。区分公益性与非公益性投融资平台融,施行不同的融资政策。采取纵向联合和横向联合的方式,构建社会资金进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渠道。

资源统筹之难

主要是存量房源统筹难、建设资金统筹难、土地供应统筹难。房源是建立住房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一部分空置的存量房源,由于产权、管理体制、财力制约等因素,难以归结到住房保障渠道。新增房源建设资金统筹难。虽然廉租住房建设资金应以财政公共预算为主,但目前除少数城市建立了制度性的财政资金供应计划外,相当多的城市都是依靠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和公房售房款的余额部分作为廉租住房建设资金来源的主渠道。由于这部分资金的不确定性,后续资金没有保证,致使很多城市不敢建立租金补贴和保障房建设的长效机制。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住房保障的实际效果和社会认可度。

针对这一难题,应当建立住房保障资源的统一管理体制,明确房源来源,归集的渠道和方式,统一管理的机构。明确建设资金的来源,归集的渠道和方式,使用和监管的主体。要将住房保障用地列入年度供地计划,落实到宗地图斑,对确需布局在优质存量地块的住房保障项目,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的方式,予以保障。

范畴界定之难

包括供给来源归类比较混乱,需求对象难以界定。目前,保障性住房的名称没有归并规范,保障对象划分缺乏标准。例如廉租住房的分配对象是特困家庭,由于中国没有建立起个人信用制度和个人收入监管制度,居民的“隐形”收入没有办法统计,因而缺乏划分居民收入线的基础,实际确定分配对象非常困难。现行廉租住房政策还规定廉租住房主要提供给城镇特困家庭,排斥了‘夹心层’(指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有困难,又不符合廉租住房入住条件的低收入群体)、流动人口、进城务工人员等住房弱势群体,社会公平原则无法体现。

针对这一难题,应当在明晰住房保障范畴的基础上,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规范和完善。在供给方面,严格界定商业性棚改与住房保障棚改,公租与廉租并轨,市场调控性住房不纳入住房保障范畴;在需求方面,对保障对象科学划分,严格界定,建立保障对象挡案系统和准入退出机制;在供求关系方面,厘清实物补贴与货币补贴的关系,防止以补代建,一补了之。

运营补偿之难

由于保障性住房公益性投资的性质和住房保障对象的特殊性,保障性住房项目投资难回收,运营成本难补偿。采用住房制度改革前直管公房的做法,地方财政负担过重,难以承受;完全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来补偿,社会资金难以进入。目前的公租房、廉租房,按照低于市场价格确定租金价格,显然不能形成投资的良性循环,更会导致运营维护的不可持续。靠不断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将造成财政的巨大包袱,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这一难题,应当在明晰住房保障范畴的基础上,实行租、补分离制度。将保障性住房归纳为公租房和公售房两类,将公益性棚改纳入住房保障范畴,将市场调控性住房如限价房、经适房、限定房等不纳入住房保障的范畴,而作为住房保障的支撑系统。公租房和公售房均按成本加微利定价,将住房保障对象按一定的要素划分为低保、低收入、中低收入、中等收入四级两类,分别配以1.0、0.8、0.45、0.0住房补助系数,并将公租房和公售房保障补助资金纳入住房公积金专户,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同时规定一定规模保障房项目配备一定比例商服用地开发,提高住房保障运营服务能力和水平。租补分离制度有利于建立可持续运营补偿机制,是建立完善中国住房保障体系的关键。

管理规范之难

由于目前的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各地在探索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在所难免。主要是责任主体不明晰,管理程序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如住房公积金制度,出现了管理较为混乱,挤占、挪用甚至贪污住房公积金的案件时有发生。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实行到现在,已经出现了难以控制的违规现象,问题较多,争议较大。目前绝大多数城市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廉租住房制度,但工作进度缓慢,有些较大规模城市解决的数量还很少,有的甚至处于空白状态。

针对这一难题,应当在中国特色住房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下,在建立体制,完善机制,步入法制的基础上,明晰责任主体,强化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程序。按照建立完善中国特色住房保障体系的要求,根据保障性住房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各个环节,分别明确责任主体。完善投资融资、建设、分配、管理各项机制和制度,如目标任务计划制度,建设资金管理制度,质量保障制度,公平分配制度,运营补偿制度。支持各地在制度框架内,逐步规范和相对固化办事和管理程序。让住房保障这一安居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调控工程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真正深入人心。

(作者系湖南省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

建立社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下载 篇4

社会保障的本质主要是涉及社会劳动者的保障,以及与劳动者有关的所有成员的后顾之忧的一种保障。它的作用是对整个社会最积极、最本质的劳动要素的保障——即劳动力的保障。一个国家只有对劳动力的生存和发展做了全面的保障,这个国家才能长期稳定地发展。对一个地区来讲也是如此,只有对劳动力的生存和发展做了全面的保障,这个地区才能够长期地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的局面。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保障的基本纲领。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等。2008年7月1日起林管局将林区职工11.932.6人的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全部纳入属地统筹,明确了相关程序和优惠政策,享受属地参保人员同等待遇,老工伤问题也明确了解决的途径和办法。这一重大工程的的完成,在林区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和划时代的意义。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种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统筹兼顾的发展。长期以来,林区的经济发展问题、社会事业建设问题究竟应该沿着怎样的轨迹运行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直是林业人深感困惑的难题。一方面林业职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和贡献,另一方面却长期被排斥在劳动者应该享受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本身就是不公平、不科学的。民生问题始终是林区发展过程中的短板,本来应该是属地政府解决的事情,但由于种种原因林业企业自身大包大揽,既管不好,又扔不掉。长期以来在林业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几乎所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特别是社会保障问题一直在给其他事情让路。久而久之,使得林区超过十万人这样庞大的群体无法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靠”。这种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林区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林区职工群众最现实、最实际的问题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是对几代务林人无私奉献的真诚回馈

大兴安岭林区自1952年开发建设以来,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材1.7亿立方米,上缴利税160亿元。有力的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些成就的取得是林区三代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结果。多年来,林区一直坚持“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在“低工资、低保障、低水平”的状态下维持较为贫困的生活。企业在满足国家和自治区对林业的多种需求的以外,几乎无暇顾及林业职工的切身利益,使得林区职工的付出和所得严重不相匹配。不仅与其他行业的产业工人在养老、医疗、工伤保险等待遇方面差别甚大,而且也不能达到与牙克石地区社会保障相平等的水平。如何让林区的百姓同全国人民一样,享受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既是林区领导者,同时也是属地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让林区的建设者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是林区职工理所应当得到社会福利待遇。这即是对几代务林人多年无私奉献的真诚回馈,也是对未来献身林业事业后来者的一种激励。

三、是林区社会稳定的基石

解决林区职工社会保障问题。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是维护林区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林区不稳定的主体是一部分自身利益无法实现的特殊群体,如何让这2 部分群体消除不稳定的因素,使他们成为林区改革发展的推动力量。首先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的基本需求是什么?如何畅通他们合理诉求的渠道?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才可以为维护稳定的工作找到抓手和突破口。最近几年由于职工工资收入以及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使得林区社会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按照需求理论的解释就是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种需求既包括对职业生产安全的需求。还包括在职职工的养老安全和医疗安全等问题。众多的对安全需求的担忧形成的合力就会助推社会不稳定的局面。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社会发展的“稳压器”。2008年林区来信来访人数较之上一年减少了40%就足以验证这样一个理论。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林区的社会稳定,没有大多数职工的安居乐业,林区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就无从谈起。

四、为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奠定了基础

将大兴安岭林区建设成为一个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充满活力、文明和谐,事业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林区,是林区未来两到三年时间里的主要工作,也是几代务林人的美好梦想。彻底改变林区基础设施薄弱、生活条件

简陋、工作环境脏乱差、生产方式落后、文明程度不高的局面。不仅需要各级领导的率先垂范,更需要千百万林区各族职工群众的热情参与和亲身实践。我国古人讲的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如果一个群体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尚不能得到根本解决的情况下,很难想象他们会对更高一个层次的目标产生热情和激情。从这个角度上讲,新林区的建设正当时。它所设定的目标涵盖了生态文明、民主政治、精神风貌、经济发展、百姓生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既符合林区现阶段的发展实际,又与林区百姓的切身利益相贴近,也正因如此,它才会得到林区上下的一致认可和积极响应。

建立社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下载 篇5

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工作人才的要求和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实际,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抓住关键环节,创新管理政策,完善制度体系,努力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制度、评价制度、使用制度和激励制度,为造就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提供制度保证。

(一)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制度体系

一要加强社会工作人才继续教育。抓紧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从经费和政策上支持鼓励社会工作人才参加专业培训、岗位培训,确保及时掌握和了解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要加强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建设。建立完整的社会工作专业学历学位体系,建立规范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管理制度,大力发展社会工作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实务型社会工作教育。三是加强社会工作培训师资力量建设。以高级培训师资为重点进行社会工作人才师资培训,着重培养教师的专业理论功底与实务经验相结合的能力。四要切实加强对社会工作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奉献意识和敬业精神,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体系

根据我国社会工作人才所在单位类别较多,不易统一评价标准的现实情况,应将对社会工作人才的评价与相关行业人员考核评价相结合,区别对待。对党政机关的社会工作人员,按照公务员评价考核办法进行评价。对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社区和社会组织等机构内专业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按照社会工作专业技术资格制度、职务聘任制度、岗位考核制度等进行评价。前一类评价制度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工作的重点是完善后一类评价制度体系。一是完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稳步推进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制度,加快制定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评价办法,建立完整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体系。二是实行社会工作者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将社会工作者纳入国家专业技术职称制度统一管理,明确相应职务的等级、适用范围、结构比例、岗位职责、任职条件、任职期限及聘任办法,为单位提供用人依据。三是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岗位考核制度。采用资格考试、实绩考核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对在岗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工作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四是实行社会工作者登记管理制度。建立社会工作人才数据管理系统,加强对社会工作人才宏观管理。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人才使用制度体系

人才发展,以用为本。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人才使用制度体系,首先要加快制定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设置的政策措施。综合考虑实际需求情况,参照国际标准,按照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研究建立各类单位性质内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范围、数量结构、配备比例、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等,建立健全各类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设置的政策措施和标准体系。其次要建立社会工作人才流动机制。打破行业、地域、身份、所有制界限,放宽视野,拓宽渠道,畅通社会工作人才流动机制。再次要逐步完善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政策。公务员招考和选拔干部时,应把在社区和其他基层单位工作、具有丰富基层实践经验的社会工作人才纳入范围。要在城市社区逐步加大社会工作人才配置力度,要探索在农村社区设置社会工作岗位,使用社会工作人才制度。要鼓励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到广大城乡基层从事社会工作实践。

(四)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人才激励保障制度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篇6

吉林省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前,国有企业办社会包袱沉重,社会保障压力很大。2002年,吉林省有40%的国有企业承担办社会职能,每年至少支付35亿元费用。符合并轨条件的人员89.8万人,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和生活补助费73.4亿元。离退休人员105万人,每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自然缺口近30亿元,城镇低保对象149.7万人,居全国第四位,占全省非农业人口的13%,居全国首位。1998年至2004年,全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累计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106.8万人,累计发放基本生活费43.64亿元。这种状况使企业发展、社会保障、职工利益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的局面。一方面企业社会负担沉重,现代企业制度难以建立,无法实现健康持续发展;一方面造成了巨大的社保资金缺口,严重阻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职工群众长远利益无法得到维护。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下大力气推动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并轨与国企改革、与促进再就业、与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相结合,切实发挥改革的聚合效应。一是抓筹资,确保并轨工作进度。协调金融机构,采取“统贷统还”的方式落实专项贷款。对企业通过资产变现、土地使用权出让等15个方面筹资,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为调动各地筹集资金的积极性,还采取了“抽慢补快”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资金的落实。二是抓规范,确保政策实际效果。加强工作指导,严格执行各项试点政策,通过定期调度、典型示范、开展“回头看”等形式,扎实组织推动,确保了并轨工作的质量。三是抓就业,确保并轨人员有业可就。将就业再就业作为并轨的核心工作和前置条件来抓,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切实加强职业培训,建立就业补贴,完善再就业与失业保险和低保联动机制等各项制度措施。四是抓续保,确保并轨时期参保人数不下降。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政策,鼓励并轨人员续保。五是抓稳定,确保社会和谐。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有情操作,认真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注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妥善化解矛盾,保证了整个并轨工作始终平稳有序进行。

2005年,吉林省6133户国有困难企业的98.4万名下岗职工实现并轨;还有1594户企业比照试点政策,自筹资金,妥善处理了33.4万名职工的劳动关系问题。享受财政补助政策和自筹资金并轨两项合计,全省并轨人数达130万人,兑现经济补偿金108.7亿元。通过以企业为主体筹资,地方和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的形式,较好地解决了改制过程中富余人员分流安置成本,为解决国有企业“人往哪里去”问题打开了通道,使一批国有企业切实减轻了冗员负担,促进了企业改组改制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并轨与国企改革的结合联动,使吉林省在2005

年基本完成了816户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改制任务,化解了金融债务,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吉林通钢、铁合金公司、一建公司等一批重点企业在“瘦身”后成功地引进了战略投资者,实现了产权多元化。同时,围绕促进就业再就业开展并轨各项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劳动力跨地区、跨产业、跨不同所有制之间的流动,使一大批下岗职工在并轨后转移到民营企业、第三产业就业,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

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后,我们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切实发挥保障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公平和增进国民福利的重要功能。

一、养老保险方面。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试点成果,我们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确保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平稳运行。一是调动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参保积极性。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有力地调动了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参保缴费积极性。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个体参保人员由53.4万人增加到167万人左右。二是连续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2005年以来连续5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5年人均增加额约为420元左右。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到了1030元左右。4月份省政府下发了《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试行)》,从今年开始吉林省将统筹解决全省5.8万名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问题,年增加投入约2.3亿元。三是降低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从2008年起,连续两年调整用人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即从2008年1月起将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由原来的23%下调为22%,2009年1月再次下调至21%,减轻了用人单位缴费负担近10亿元。四是保障企业破产重组顺利实施。近年来,吉林省陆续有一些工矿企业实施了政策性破产,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这类企业给予一些扶持政策,保证企业破产重组的顺利实施,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五是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对因金融危机导致暂时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允许其在2009年内缓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同时对年内一次性补缴历年陈欠费用的单位和个人,免予征收滞纳金。上半年,全省共有6户困难企业享受了缓缴政策,累计缓缴约1700万元。

二、失业保险方面。从失业调控、促进就业、确保发放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确保社会稳定。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39.9万人,完成计划的99.9%;征缴失业保险费4.5亿元,完成计划的56.9%。一是开展解除劳动关系人员普查。向吉林省政府提交了《关于全省解除劳动关系人员普查情况报告》,提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二是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结合吉林省失业保险金标准的实际状况,对《吉林省失业保险办法》进行了修改,初步建立吉林省失业保险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三是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全省划分为5类地区,分类确定统筹地区失业保险金标准,全省平均失业保险金标准将从183元提高到257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四是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作用。年初,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促进全民创业若干政策的通知》(吉政发〔2009〕4号),对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条件或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员创业或自谋职业,凭其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有效证明,可一次性申请领取应享受的失业保险金,帮助解决创业或自谋职业资金不足问题。这项政策的出台,增强了失业人员创业的积极性,提高创业成功率。目前,松原、白城等地正在进行对符合条件人员的排查、审核工作,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发放。

三、医疗保险方面。坚持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让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一是加强城镇职工医保工作。针对国企改制中的困难企业,采取“费率、缴费、待遇支付”三优惠政策,确保30万困难企业职工稳定参保。2008年把16万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国企退休人员全部纳入了职工医保,今年又把26万地方依法关闭破产国企退休人员全部纳入了职工医保。针对就业形式多样化的各类灵活就业人员,采取“职工、居民双向选择、各有补贴”的促保措施,确保48万灵活就业人员同步参保。现在吉林省已形成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补充医疗保险为辅的多层次医疗保险保障体系,参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数稳步递增。截至7月底,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了466万人,完成任务指标的97%。二是加强城镇居民医保工作。2006年,吉林省率先在全国启动实施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唯一以省为单位的试点省。为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出台了允许下岗失业人员及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居民医保,符合“4050”再就业条件的,可从再就业资金的社会保险补贴中享受50元或80元不等的参保缴费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了595万人,完成任务指标的78.8%。

建立社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下载 篇7

事实上, 中国的住房保障早在1994年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初始就被同时提出;1998年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2003年国务院进一步提出完善住房供应政策、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逐步实现多数家庭购买或承租普通商品住房;200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若干意见》的24号文;随后, 2007年12月25日建设部住房保障司低调亮相, 各地住房保障办公室陆续挂牌;人们关注的住房保障法也被政府提上了议事日程;等等。这些政策和措施表明, 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问题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理论研究工作者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住房保障与住房供给体系

中国目前的情况是, 在住房制度改革前的计划经济时期, 住房由国家政府负责, 房地产市场化后则完全交给了市场, 据有关资料显示, 目前中国住宅市场供给的商品性住宅占住宅供给总量的将近98%, 具保障性的住宅不足2%。一方面, 我们打破了原有的住房分配体系, 另一方面, 在住宅供给快速市场化的同时, 却没有建立起新的完善健全的体系来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政府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经营城市的同时, 却让居民暴露在高房价的市场之中。

居住问题, 不是一个单纯的住宅经济现象, 特别是在中国, 更是一个有着复杂社会根源、与社会财富分配相关的社会问题。住房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其价值量大、周转使用期长, 在市场机制作用的背景下, 单靠市场的看不见的手, 可以有效地解决相当部分居民的住房问题, 但市场机制的缺乏公平和市场失灵等问题也会相伴而生, 市场绝不可能解决所有人的住房问题, 尤其是为数众多的中低收入家庭, 不可能仅通过市场来解决自身的住房问题。在住房供给机制健全的发达国家, 住房保障是与市场经济同轨的配套制度, 住房保障是住房市场化的一部分, 是市场机制的有效补充。政府在将住房推向市场的同时, 必须对住房建设及供给, 特别是低收入阶层居民的住房提供各种方式的支持。所以, 市场化下中国的住房政策及住房供给体制应以国情为背景, 既要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 又要依靠政府的政策供给和公共服务来完善和调控, 把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有效的协调、融合起来, 从而真正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政策目标。

市场经济中一个合理的住房供给体系应该包括两个层次, 即基于实现居者有其屋, 保障社会每一个人的居住权的、具社会保障性质的、政策性的住房供给体系, 在该体系内, 政府在法律的规范下, 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和政策, 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这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达到的目标;另一层次为市场机制调节的商品住房供应体系, 该体系内的住宅供给应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政府主要运用经济及法律的手段, 规范市场、引导市场, 为市场作好服务。在政府最终建立了住房保障制度之后, 房价才会成为调节供求关系的工具, 才会根据供求关系与产品质量有涨有落, 并随着资源的稀缺与经济的整体变化而变化。

所以, 构建合理的住房供给及保障体系必须坚持几个原则:一是必须保证每一个人的基本居住权原则, 住房保障面向的决不应仅仅是社会弱势者, 它的受益者应是社会上的每一个个体和家庭;二是市场化、无歧视原则, 即绝大多数居民的住房通过市场来解决, 并在公平性原则下差异性地使不同的居民获得不同的补助, 以市场化定价方式, 帮助居民解决住房问题, 尽量避免其他的定价方式可能造成的过高的监管成本和寻租行为的出现。

二、建立住房保障及住房供给体系应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1. 关于住房供给与住房保障立法

法律是构建住房制度尤其是住房保障制度的基础。中国目前住房保障的重大缺陷在于, 涉及居民住房、住房保障的制度常是以文件、政策的形式发布, 住宅保障政策层次低, 不具有法律效力, 缺乏有效的约束力, 政府权责不明, 许多设计良好的制度无法落到实处。许多住房保障领域的实际问题也是由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导致。

居住权是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障公民的基本居住条件, 是国家、政府职能的基本体现。在西方任何一个发达国家, 其住房制度尤其是住房保障制度都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的, 比如在荷兰, 早在1901年就颁布了《住房法》, 明确规定政府应为公共住房建设提供补贴;在英国, 早在1919年就颁布了《住房和城镇规划法》, 明确规定政府应对公共住房建房提供支持;在美国, 1937年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住房法案》, 授权地方政府成立公共住房委员会负责低收入家庭的公共住房建设;在瑞典, 其住宅相关法律规定, 要使全体人民能够以合理的价格住进宽敞、舒适和设备齐全的高质量的房屋。只有法律所确认的住房保障责任, 才能真正会被地方政府认真执行。世界上但凡有《住宅法》的国家,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都是强制的。不仅相关法律要涉及居民居住问题, 在世界上一些住房保障体制比较完备的国家, 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住房法律体系, 不但有诸多涉及公共住房的法律条文和规范公共住房的专门法律, 还有住房补贴法、住房金融法等相关单项法规, 这些法规目的明确、关系明晰、保障形式具体。从而形成了以法律为核心, 市场、法律、政府三位一体的完备的制度体系。

同时, 这些国家的法律制度体系, 也反映了政府在解决房地产问题上的基本出发点, 即将居者有其屋设定为其法定目标, 并在此目标下, 创设一套完整而精密的机制, 在不损害各方利益的前提下, 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而中国目前住房保障提出的很多措施和政策, 目的都是为了照顾弱势群体, 而不是从根源上进行的居者有其屋的制度设计。

2. 关于住房保障与住房金融等配套政策支持

住宅的高价值、建设的长期性, 中国开发商开发项目自有资金比例较低, 银行贷款主要来源于短期资金的现状, 使得住宅在建造过程中的资金占用时间长、风险大、成本高。保障性的住房政策如果没有相应配套的其他政策特别是金融政策的支持, 则不可能很好的实现。最终只能依赖于市场机制来解决, 就必然进入一个无法解决的恶性循环。

住房保障, 离不开金融政策的支持。在各国普遍性住房保障体系中, 由法律基础保证的政策性金融都占有重要位置, 如:美国的联系住房银行体系, 联系抵押担保保险制度和政府主导的抵押证券市场, 为美国政府的住房政策提供了低息、低首期以及为银行提供担保的金融政策支持;德国的住房储蓄银行, 加拿大的住房抵押贷款公司, 英国的建筑社、日本的金融公库、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等都是依据有关法令政策而设立的、享有利息、期限或资金可得性等政策优惠, 为政府住房政策目标服务的住宅金融机构。发达国家的住房保障制度均以国家财政支持为主, 但必要的金融政策支持尤显重要。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使用所需要的资金, 首先是政府的保障资金投入, 在中国由于上述第一方面的问题, 目前这部分投入比例极小;其次是应建立规范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 应该积极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向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转变, 扩大资金来源和运用的范围, 使其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合作互助的功能, 真正在住房保障层次发挥本身的作用。同时允许商业银行开展政策性的住房金融业务, 尽快建立政策性住房贷款风险担保机制。

相关的配套政策支持还应该包括税收、收入审核、信息互享等等方面。

3. 关于住房保障主体与保障住房供给方式

法律明确的住房保障的责任主体是政府。为了达到目标, 政府可以通过自建或通过政策优惠引导, 动员社会各方的资源和资金, 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上述目标。事实上, 世界各国的《住宅法》中, 无一不保护自建房、合作建房等住房建设方式。自建房、合作建房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强化市场竞争的住房建设模式, 在住房问题解决的最好的瑞典, 其合作建房的比例高达40%。所以, 改革城市住房用地政府的垄断性供给, 承认自建房、合作建房的合法性, 建立起多元化的充分竞争的保障住房供给体系, 无疑是解决住房保障问题的捷径。比如, 即使宅基地不能自由买卖和流转, 城市政府也完全可以通过对目前城市中城中村的改造, 宅基地的规划建设, 采取合作或租赁再出租的方式解决相当部分的城市低收入居住居民 (而不仅仅是户籍居民) 的居住问题, 真正实现城市居民的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摘要:住宅保障是与住宅市场化同轨的配套制度, 是住房市场化的一部分, 在中国住宅供给市场化的同时, 建立和健全住房保障制度, 是完善住房供给体制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从法律、相应的配套金融政策、保障性住房供给方式等方面入手, 借鉴发达国家的住房保障实践经验, 来实现中国政府的居者有其屋的住房政策目标。

关键词:住房制度改革,住房保障,法律,市场化

参考文献

[1]俞丽娜.重建住房保障的问题与对策[N].经济观察报, 2008-01-08.

[2]杜晓, 陈晶晶.中国住房保障前景立法猜测[N].广东建设报, 2008-05-20.

建立社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下载 篇8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医疗卫生

一、社会保险制度

1.进一步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

要持续的改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加强工作强度,不断扩展基本养老保险涵盖领域。首先把城镇各式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及活性从业人士归纳进基本养老保险;其次把機关事业单位的非在编人士整体归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再次探究构建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把入城农民工归纳进基本养老保险。

2.逐渐构建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1)确立分类保险、分步进行的政策构思。发布率先推动被征地农户、农民工、小城镇农转非居民、计划生育对还有东部、中部的都市城郊及某些富庶地域养老保险制度设立的策略,发布中央财政扶持务农农户及中西部区域乡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立的倾斜策略。

(2)发布对务农农民的交费补助策略。务农农民是国内最大的社会人群,也是增收和参保最艰难的人群。务农农民参保不但要求鼓舞农民自身缴费,更应该着眼于国内国情二发布得心应手的缴费补助政策,以激发农民参保热诚度。另外,逐渐强化财政支撑乡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强度,并注重扶持中西部地域乡村社会养老保险,将对农民的直接补助多半运用于启动和支撑乡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立,推动农民补助模式的制度化,设立与优化向农民开展转移支付的机制,持续提升农民的保障层次。

3.加快设立比较自立的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基于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权之上,维护资金主要源自于土地补偿金、配置补偿费与土地转让金,是农民用土地交换来的,而并非来源自于就业收入。基于所有权的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基于就业的城镇员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着截然不同的制度根基,必须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标准,强令构建比较自立的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根据当局财力可接受、被征地农民能接纳,并随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适时提升的需求,合理明确被征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水平。

二、社会救助制度

1.深度改善城乡住民疾苦人群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改善城镇住民特困人群低保制度。深度改善特困人群低保民主评议、动态管制及信访督查制度,自发推进透明、公开、公平、公正的小区低保听证会制度,不但要严格开展配套政策法规,又要切实完成该享有的一个也不能遗漏,不该享有的丝毫也不能给,维护城市特困人口最起码的生活。

(2)周全执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及社会基于保障收入无法保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瘠人群而设立的社会救助制度。过往的社会救助制度,所牵涉到的对象单单包含有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等特别群体,且保障标准具有任意性,已无法迎合改革以来形势进展的客观需要。

2.进一步优化灾害救助保障制度

灾害紧急救助指的是出现灾害后,灾害管制机构经过对灾害讯息展开征集、解析,评测后所做出的紧急响应流程,它含有损伤与需求评估、预警、转移疏散、搜救、紧急保健服务、抚慰和精神安慰、食品供给、暂时住所、紧急休整核心设备、构建救助标准、资源后勤管理系列机构的协作指挥等内容。按照国家灾害频仍的实情,针对灾害发生拥有突发性的特性,要深化改善灾害救助制度。

3.进一步优化住房救助保障制度

设立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救助制度,顺应建设部、民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的精神,也是响应落实党的十八大发布的住有所居的详细体内容,有助于改善多层面社会保障住房供给体系,处理特困群众基础住房需求。

三、社会医疗卫生制度

1.构建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制度

(1)设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等规范性公共卫生服务结构,并改善基于底层医疗卫生服务框架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及突发公共卫生事务应急处理能力,推动城乡住民逐渐享受平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明确公共卫生服务范畴。确立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事务,逐渐增多服务内容,分化服务及考察条件。鼓舞地方当局按照地方经济状况及凸显的公共卫生问题,基于国家规定服务项目上增多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3)改善共卫生服务体系。深度理解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功效、目标及职责,改良人员和设备设置,探究调整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有效模式。

2.设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

(1)持续改善城镇住民基本医疗制度。持续探究及改善城镇住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策略系统,产生合规的筹款机制、完善的管制体制及标准的运转机制,逐渐设立基于大病统筹的城镇住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深度改善新型乡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原及复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按照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及群众念想,选取保小不保大、保大不保小、保小亦保大等多样合作医疗模式,逐渐产生基于农村合作医疗组织、侧重于乡(镇)合作医疗组织,一定领域的县(市)协同的多级合作医疗组织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晶.浅谈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J]改革与开发,2013(4)

[2]刘晨霞.浅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对策[J]新西部,2012(5)

作者简介:

建立社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下载 篇9

体系

景天魁

对于社会保障概念,人们的理解基本上限于资金保障的范围,关注的重点也只是资金的筹集、支配与发放。诚然,资金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初级阶段,重视资金保障是很自然的。但如果从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角度来说,确立完整的概念和体系结构却不仅是个学术问题,也是制度建设的实践所必需的。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扩大社会保障概念

这里不想全面讨论社会保障概念,只提出服务保障的问题,只强调服务保障对于资金保障的意义。举例说,有的老人在家中去世许多天了,竟然无人知晓,这种事在城市和乡村屡有发生。他(她)们可能享有很好的社会保障待遇,缺的不是养老金和医疗保险金,而是身边无人,或得不到基本的社会服务;许多从外地到大城市就医的人,跑了多家医院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大夫,就因为缺乏必要的就医服务信息,不仅白花了不少冤枉钱,还可能耽误了治病;现在,患慢性病的人越来越多,除了到医院就诊以外,主要靠日常的生活护理。

凡此种种表明,一个社会保障体系好不好,不完全取决于资金保障,还取决于有没有好的社会服务体系来支撑社会保障体系,使之得以落实和增效。如果没有服务保障,资金保障的实际效益就会大打折扣。服务保障就是资金保障的效率

系数。现在,我国的资金保障水平总体较低,提高资金保障水平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还是当前的主要任务,所以服务保障的重要性被掩盖了,但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之间的规律性关系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如果不及时注意,做好制度和机制安排,以后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支撑社会保障的社会服务体系

“十二五”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时期,建议在重视资金保障的同时,兼顾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公共财政要把保障基本服务作为“保基本”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目前我国有些社会保障制度还在实验阶段,将来还要调整、并轨和统一,过分地追求提高现有制度的保障水平,可能给以后的制度调整和完善造成障碍,不如更多地关注社会保障的支撑体系建设,打好基础,为将来的制度运行准备良好的条件。

第一,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保障的可得性。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和空巢家庭的增多,得不到任何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社会养老规模太小,能力严重不足,亟待大量建设公办民助、民办公助、民办互助的养老机构。同时,根据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要大力扶持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据北京市的调查,53.3%的市民首选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希望得到家政服务、餐饮服务、陪同就医和康复服务的均达30%左右。不论是机构养老、社区养老,还是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都要加强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考核和监督体系。

养老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精神慰藉、心理呵护和社会关怀,这不是单靠资金可以保障的。在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以后,社会必须承担起对老人提供精

神服务的责任。我国的志愿者服务队伍还处于初创时期,包括心理咨询和疏导的社会工作专业队伍的培养也刚刚起步,社区服务网络有待探索和发展,所有这些,都需要在“十二五”期间在国家层面纳入规划。

第二,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保障的可及性。重点是基层,是农村。首先要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家庭医生制度。2004年,我国每千人拥有医生数,城市是212个,农村地区不到1个,而且我国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平衡,有限的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严重影响了资源利用效率。要努力缩小医疗服务的城乡差距,给每个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进行一次体检,争取让每个人都能在有效时间内及时得到医疗服务。将卫生医疗资源重点用于医疗服务基础条件的改善,其社会效益是最大的。

第三,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城乡共享的就业信息网络,强化社区就业服务,配备就业服务工作人员,完善多级联动的服务平台。“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仍将保持在1亿人以上,他们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不高,而这一时期产业升级将明显加速,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将空前加大。要大力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并对积极开展培训的企业和用人单位实行奖励。未来若干年,我国每年的大学招生规模都将在六七百万以上,就业难的问题将持续存在,要鼓励高校与企业联手,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鼓励创业,建立包括金融支持在内的创业服务体系。

第四,加强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教育不仅是教学,也不仅是学校的事,要有一个完整的社会服务体系。首先要扩展基础性教育保障,实行对学前一年幼儿的义务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龄前儿童的入园率,改善儿童营养,加强健康保障,为贫困地区寄宿制学生提供营养保障。为交通不便的城乡小学生上下学提供接送

服务,为准备就业的初高中毕业生提供义务职业教育。动员和整合多方资源,创办社区学院,为进城务工人员、往届毕业生、社会青年以及成年人提供可与大学和专科教育相衔接的继续教育。

以社会服务体系支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一举数得

首先,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不但可以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可以充分发挥社区人力资源(离退休人员、邻里互助等)的作用,成本最低而效果最好,符合中国传统和国情。

中国的社会保障与西方福利国家、福利社会最主要的区别,应该体现在更贴近基层群众,更便于基层群众的参与,更适合发挥我们中国的优势。我们可能长期无法与欧美一些国家比资金保障的水平,但是,不见得我们中国人就不可能享受到很好的社会保障。如果我们用全面优质的社会服务体系来支撑社会保障体系,就可能是一个很符合中国国情的、成本很低而效率很高的制度体系。比如,如果我们能够以社区的形式把社区里的离退休人员组织起来,用很低的成本服务,那么社区内部、邻里之间,组织开展养老照顾、医疗护理、婴幼儿看护、心理慰藉、安全守护等很多事情都可以有人管了。而这种“管”,不需要像西方那样靠公司、靠一些专门机构付出高成本。现在,全国许多地方的一些社区就是这样做的,组织社区群众,给离退休人员找点事做,他们还挺愿意,觉得被社会承认了,觉得自己还挺有用。这是一种非常丰富的资源,我们要用政策、用制度来发掘这种资源。依靠基层群众,面向基层群众,满足群众的基本需要,发挥中国的资源优势,成本最低、效益最好。

其次,以社会服务打通城乡壁垒,实现城乡统筹,是比资金统筹更便捷的统

筹途径。由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在3倍以上,靠公共财政填平这个差距的难度很大,所以,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要想从资金保障的均等化实现突破,恐怕一时难以做到。但是,由于农村居民之间有更为紧密的血缘和地缘联系,有亲友信任、邻里互助的社会基础,社会服务完全有条件搞得比城市更好。服务方面的城乡统筹有可能比资金方面的城乡统筹更便于实现。

再次,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可以重新把社会组织起来。计划经济时期,我们曾经依靠单一公有制和社会生活的单位制,实现了较高的社会组织程度,有限的社会资源容易得到动员和调度使用;市场经济时期,制度多元,资源分散,单位弱化,个人原子化倾向严重,公益事业失去了稳固的资源基础。既然难以通过所有制关系和单位制关系实现紧密的社会联结,那还有什么途径可以重新把社会组织起来?以发展社会服务为号召,便于动员群众,聚拢社会资源;以提供社会服务为纽带,倡导服务、互相服务、规范服务,还能够增强社会团结和社会凝聚力,又能够帮助社会保障制度夯实其社会基础。借助社会保障所搭建的社会组织基础、信任基础、团结基础,还可以成为从事其他社会事业、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共同平台。

最后,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可以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如果政府主要提供资金,那么对它来说这是权力;如果政府主要提供服务,则对它来说这是责任,出发点明显不同。政府着重解决民生问题,财政资金向基层倾斜,是面向大多数人;如果是相反的流向,只能是面向少数人,着眼点明显不同。所以,推动重视和发展社会服务,也就是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需要说明的是,社会服务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所以,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中,要处理好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的关系。既不能以资金保障代替服务保障,也不能相反,低估资金保障的基础作用。

作者简介:景天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考研时政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篇10

八大热门命题点之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报告原文: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确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理论知识易出考点:

1.社会保障的组成及内容

社会保障一般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互助、商品保险和慈善事业等方面组成。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覆盖范围窄、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薄弱等。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是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深化企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举措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及对策 篇11

关键词: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对策

社会保障,国外也称社会安全。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政策和社会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社会为补偿现代社会中被削弱了的家庭保障功能,运用社会化的保障手段,帮助社会全体成员对付现代社会中的社会经济风险,依法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条件的各种经济福利制度的总称。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完善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

建立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并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正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是针对稳定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 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劳动力不断恢复和再生产是整个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维持社会平衡稳定发展的基础。这个问题不是劳动者个人所能解决的,甚至也不是个别企业所能解决的,而只能由国家出面,主要由社会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来解决。随着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现在进入城市的人口需要谋生,需要衣食住行,这就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来加以妥善解决。这一切表明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本身产生的客观需要。社会化大生产的迅速发展,必然要求建立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也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 建立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内在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主要就是通过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而实现的。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细胞组织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与市场竞争主体,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并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及时地调整生产经营方向和策略,这就必然引起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动和调整;同时由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的作用,这一切必然导致一部分企业破产倒闭和部分劳动者失业。这就需要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缓解因破产和失业给部分劳动者造成的收入和福利的损失,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

3 建立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社會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一般的安全或保护系统,作为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是没有社会基本制度属性的,它可以存在与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但是,社会保障制度又总是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制度,总是为一定的社会制度服务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保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重要手段,也是劳动者之间互济互助合作关系的表现。它通过对人民基本生活提供保障,通过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和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别,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增强社会凝聚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4 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

农村劳动力转移,挑战现有社保模式。国内专家估算我国由工业化水平决定的城市化率应达到50%,而世界银行报告认为应达到60%,目前实际城市化率仅有30%影响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据统计,进城务工的农民已达9800多万,被征地农民有4200多万,还有1.4亿农民在乡镇企业从事二、三产业,他们已成为产业大军中的重要力量。而我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城镇人口设计实施的,如何适应城镇化过程中数亿农村转移劳动者的需求,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二是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后,农村老弱人群的基本保障问题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抓紧建立健全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

综上所述,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由于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消费者个人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于储蓄,主要考虑为年老、患病、失业、住房、子女教育等留出积累。如果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和不断完善,劳动者年老可以从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患病可以由医疗保险支付大部分医疗费,失业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这样就可以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届时,人们自然会乐于将更多的钱用于当期消费,由此也就可以带动经济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农村经济管理》主编:王聪

[2] 《中国农业管理理论与实践》主编:杜英明

上一篇:那些年我们的青春六年级作文下一篇:2024年党办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