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精选6篇)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篇1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云阳县海峡小学 陈雪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涵,能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结合文中的批注各抒己见;知道对事情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引出麦子的童话。

1、游戏导入:

师:孩子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有趣的游戏,叫“我说你猜”。我说一句台词,你来说说出自哪个童话故事?(制作成文字加图片课件演示)

小女孩和她奶奶一起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魔镜呀,魔镜呀,请你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孩?——(《白雪公主》)。

师:看来,优美的童话故事已深深植入我们的心田,伴随我们渡过幸福的童年,请继续猜。

小猴说:“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是我的收获。”——

师:对,这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童话故事《三袋麦子》。

2、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生徒手跟写。纠正“麦子”轻声读法后生再齐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默读课文,想一想:得到土地爷爷的礼物后,小猪、小牛和小猴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呢?

1、师引入: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教师相机在黑板上贴图)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袋麦子。得到土地爷爷的礼物后,小猪、小牛和小猴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呢?(请结合课文右侧的批注,将相关语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还可以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学生自读勾画,师巡视。

(二)对比学习,理解感悟:

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描述三个小动物不同处理方法的句子和土地爷爷对小动物们的不同态度的句子,进行比较。

1、师:比一比,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以后,分别觉得这是怎样的麦子,又是怎么想的?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小猪是怎么想的吧。2、趣字)

(1)指名朗读。

(2)看到金灿灿的麦子,小猪怎样喊道?(开心地)

(3)你开心了吗? 想着你平时最开心的样子,来喊喊这句话,把小猪开心的样子喊出来!(生读!)我们一起来开心地喊一喊!读小猪处理麦子(课件出示配有小猪图的第二自然段文 2(全班齐读这句话!)

(4)真开心啊,联系第一段,说说他为什么这样开心?(生说)师小结:快过年了,小猪的麦子也也许早吃完了,这是久违的麦子,过年当然要改善伙食,现在土地爷爷送来麦子,真是雪中送炭啊!难怪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喊道„„(生读句子!)

(5)理解“迫不及待”

师:是啊,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小猪就想到了香喷喷的白面馒头和烙饼,让小猪都等不及了!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出小猪等不及了呢?(迫不及待)(生说)它这么急着干什么呀?(生说)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能用上“迫不及待”这个词语来给大家说说吗?谁敢挑战?(生说话练习)真能干!接下来,我们 “迫不及待”地再读读小猪吧。(生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师小结板书:小猪看到麦子,他想到了——“吃”(板书)

3、趣演小牛处理麦子。(课件出示配有小牛图的第三自然段文字)

师:同学们,在写小牛的这段话中,有很多描写小牛动作的词。(师课件标注动词),这些动词就写出来小牛收到麦子后的表现。你能把他的表现演出来吗?

(1)学生自读自编自演,引导学生不要局限于书本,可以大胆地加上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2)指名展示(3)学生齐读全段。

师小结板书:小牛看到麦子,他想到了——“存”(板书)

4、趣想小猴处理麦子(课件出示配有小猴图的第四自然段文字)

3(1)指名朗读

(2)师引导理解:

①怎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颜色金灿灿,颗粒很饱满等)②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说明了什么?(a.看得很仔细,比小猪、小牛全面;b.有丰富的劳动经验)③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想呢?(从中体会小猴能认真动脑,考虑问题周到、长远)他看到麦子会怎么想?请你用下面的句式写一写。

小猴心想:如果

就。

师小结板书:小猴看到麦子,他想到的是——“种”(板书)

5、比一比,三个小动物对麦子不同的处理方法带来什么不同的结果?

(1)师: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看望小猪、小牛和小猴了。他们处理麦子不同的方法会出现什么不同的结果呢?请孩子们自由读读课文5——9段,结合批注,说说结果。

(2)分角色朗读小猪、小牛、小猴的话。

(3)师引导小结、板书:通过刚才你们的角色朗读,我们知道了:小猪迅速做成食品“吃光”了;小牛把麦子好好地“保存”起来,“慢慢吃”,一年才吃了一半;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经过辛勤的劳动,获得了大丰收,堆满了囤。

6、比一比,土地爷爷对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分别是什么态度?(扣住“哈哈大笑”、“点点头”、“高兴”三个词,体会土地爷爷对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一个比一个满意)你想想,土地爷爷分别会对他们说什么呢?(学生练习说话)

7、议一议: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喜欢谁?为什么?(1)同桌二人说说议议:(2)班内交流:

引导学生要看到三个小动物都各有所长,都很惹人喜欢。小猪:憨厚可爱,性格率直,而且是个出色的点心师(能做各种各样的食品)。小牛:勤劳节俭,做事有打算,还是个很好的保管员(经常把麦子搬出去透风、晒太阳)。小猴:聪明能干,观察仔细,爱动脑筋。至此,三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形象已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三、拓展延伸:

如果土地爷爷也送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呢? 生1:“我想麦子可以吃一半,种一半,这样既可以先吃到,还可以收获许多麦子!”

生2:“我想邀请小猪和小牛一起种,让他们也有吃不完的麦子!”

生3:“我想收获很多麦子以后,我会把麦子作为礼物送给其他的人,让别人也有机会去享受播种和收获的喜悦!”

生4: „„

四、总结提升

师:孩子们,通过学习这个童话故事,我们明白了:同样一件事,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课件出示)

五、作业:

课本剧表演

1、找自己的好伙伴,分好角色,表演时,要进入角色,演出每个小动物的个性;

2、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有些台词和动作可以展开想象,自己设计;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篇2

阅读过程中我将学生置身课文情境的体验过程, 创设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 以促进学生对文中人物、事件的感受, 并催生出学生自己的独特感悟。为了体现这一阅读理念, 本教学设计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 “披文入境”, 在角色感知中使阅读教学呈现为一种动态性的、生成性的对话过程。

一、导入课题, 随机识字

1、板书:麦子

听说三年级的小朋友们个个是识字能手, 老师也想挑战一下你们。同学们认识这个词吗?指名读———齐读。

麦子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作用?

小朋友们想到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

(老师随机交给巧记的方法:大王出点头, 下面又一撇) “麦”有很多朋友, 哪个小朋友为它找朋友。

2、孩子们,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麦子”讲述的童话世界。齐读课题。

【利用学生的预习先知导入新课, 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融洽师生情感, 也为本节的童话主题奠定了基调, 生成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故事, 了解角色

1. 大声朗读课文, 把课文读顺, 把故事读好, 了解故事讲了什么?

2. 小朋友们, 读完了故事, 你认识了哪几个童话人物?围绕“麦子”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3.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系统了解每个故事人物是怎样处理麦子的, 这里要给学生足够长的时间。)

【“大凡读书, 须是熟读, 熟读了则自然精读, 精度后, 理自见得。”让学生在初读识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 尽可能达到“句句通, 句句顺”的朗读效果, 落实教学目标。】

三、提炼关键词, 练习概括

1.【介绍方法】出示第1自然段。

(1) 学生齐读, 红线标示“一份”“麦子”, 读准这两个生字词。 (2) 谁愿意用这两个词说说这段写了什么?

(提示:这样借助关键词就可以很好地把握自然段的内容。) (3) 齐读课文, 加深理解。

【以“关键词提示”的方式激活了孩子们的连词成句的概括能力, 让识概括内容充满趣味性, 有助于迁发孩子们理解能力的自主挖掘, 扩大思维空间。】

2.【学习方法】出示第2自然段

(1) 哪位小朋友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指名读, 要求准确。随机练习:“黄灿灿”这样形式的词语在前面的课文中已经学过, 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吗? (如:金灿灿、黑黝黝、蓝晶晶、亮闪闪)

(2) 这段中有我们要学习的两个生字词, 小朋友们发现了吗?

出示“迫不及待、食品”——指读词语, “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 (急不可待, 等不及了)

———引导:从这个词语、这句话, 你看出什么? (高兴、急切地想吃, 多么贪吃的小猪呀!只顾眼前, 没有长远打算。) ———谁来读出小猪的心情?

练习运用“迫不及待”。

例句:看着一桌丰盛的饭菜, 胖胖迫不及待地_____。

游乐场里_____呀, 涛涛迫不及待地______。

______, ___迫不及待地______。

———难怪小猪看到黄灿灿的麦子那么迫不及待。让我们一起读出小猪的可爱样儿。 (学生齐读这段)

(3) 哪位小朋友愿意仿照第一自然段的方法, 运用这两个关键词说说这段的内容。提炼概括的句式: () 把麦子 () 。

过渡:相同的一袋麦子, 三个小伙伴的处理可不同哦!小猪———生答:吃了 (板书) 小牛、小猴呢?

3.【运用方法】出示第3、4自然段

(掌握多音字。麦种zhǒng种zhòng下地) , 学生组词、读词。

谁用“ () 把麦子 () 。”这样的句子结合关键词概括这两节的意思? (学生连说, 教师指导。)

【让孩子们大胆想象, 创设情境自由畅谈, 抓住了孩子在阅读中的第一感悟, 激发了孩子的表达欲望, 能够在不动声色的课堂讲演用初步涉及故事的寓意。】

四、品读片段, 感悟形象

出示6~9自然段

(1) 分段指名朗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

(2)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学习带问思考。

出示填空引发学生思考。

———孩子们, 你会招待客人吗?那谁来演一演小猴招待土地爷爷?谁演小猴?谁演土地爷爷?指导孩子演读, 突出“神秘地说”。

———演一演:小猴怎样招待土地爷爷。

———他种麦子小猪、小牛知道吗?土地爷爷知道吗?他想到一个好主意, 什么也没说就去做了。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小猴悄悄地去做了, 然后有了丰厚地收获———麦囤里堆得满满的。如果你是小猴, 这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

———想象练说:获得这么丰厚的收获, 播种到收获小猴要做了哪些事? (学生练习说话)

【通过学生的想象, 让学生畅所欲言, 小动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形象, 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所以土地爷爷夸小猴———生:你真聪明, 真能干! (板书:聪明、能干)

师:光有聪明行吗?生…… (光有好的主意还不够, 还必须加上踏踏实实地实干。

【好的情境创设, 延伸的想象拓展, 把个性的体验融入交流中, 让孩子们自觉生成知识的逻辑性, 一切有痕教育当化为无痕。】

(3) 借助填空概括内容:土地爷爷分别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 小猪看到麦子便 () , 小牛把麦子 () , 小猴 () 。一年过去了, 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三位小伙伴了。小猪 () , 小牛 () , 小猴 () 。

(4) 借助填空练习讲述故事。

【学贵有疑。“我”该拿“麦子”怎么办?构成学生由最初的认知导向最终的思维辨析的线索。这一环节的设计, 不仅让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强化了对课文的自主认知, 更为下节课的情感目标做了充分的铺垫。】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篇3

1. 出示麦子图片,板书“麦子”,指导“麦”字形。(“麦”字是上下结构,不能将上面的一竖与下面的撇连起来)

2. 你觉得这麦子怎样?(黄灿灿、黄澄澄、颗粒饱满、沉甸甸)

3.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麦子有关系。通过三袋麦子引出了三个有趣的故事,是怎样的故事呢?

二、 插图入手,梳理梗概

1. 出示课文三幅插图,找出相关段落。

2. 指名朗读,纠正读音,指导读正确流利。(尤其注重长句子的朗读指导)

3. 假如这三幅插图就是电视剧的三个镜头,请你用几句话配上画外音。

(1) 指导说的方法。从两个人物两个角度说,比如,小猪干什么?土地爷爷什么反应?

(2) 可以采取填空式的方法,辅助学生把插图意思表述清楚。例如:小猪把麦子( ),土地爷爷( )。

4. 将三个镜头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连贯地说一说。(小猪把麦子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小猴把麦子全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

5. 给这三个镜头加个标题,用一两个词语作为标题。(第一幅图:做成食品;第二幅图:保存慢用;第三幅图:种麦收获)

【设计意图】给课文的三幅插图配画外音,实际就是概括段落大意的过程,用凝练的文字加注标题,更有助于学生抓住文本内核。先分段概括,然后连贯说出文本主要内容,采用这种从分步到整合的方法,遵循了由易到难的规律。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就是将书读薄,而下面环节的设置就是细细品读文字,将书读厚。

三、 文本入手,感知形象

1. 这三个故事里藏着三个可爱的人物,让我们细细地读文字,慢慢地去品味。

2. 学习小猪部分,侧重感情朗读指导。

(1) 你觉得小猪怎么样?(憨厚可爱、贪吃、美食家)

(2) 出示词串:黄灿灿的麦子 开心地喊道 迫不及待 憨厚可爱 哈哈大笑

(3) 指导想象情景,在脑海里浮现画面,读出每个词的意境。(例如“黄灿灿的麦子”,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开心地喊道”“哈哈大笑”,要读出他们丰富的表情;“迫不及待”,要读出急切的语气;“憨厚可爱”,要读出小猪傻乎乎的样子)

(4) 指导用“迫不及待”说话。

【设计意图】这一组词串,其实就是最能体现小猪憨厚可爱性格的关键词。读出了词的意境,对小猪的形象就有了较深刻的感知。

3. 学习小牛部分,侧重表达方法领悟。

(1)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小猪有了一定的了解。想了解小牛吗?老师教你两招秘诀:A.从事件中去发现。B.从动作、心理活动、语言中去发现。

(2) 从小牛处理麦子的方式去认识形象。(小牛细水长流,把麦子保存起来,慢慢享用,是个勤俭节约的形象。)

(3) 紧扣关键词语“看了又看”“多好的麦子”“经常”“至今”等,从人物的具体表现去感知形象。(小牛对麦子很爱惜,很勤劳)

(4) 指导感情朗读。(特别引导读好文中描写小牛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关键词语)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不光要引导学生“悟”思想,“悟”意境,更要“悟”写法,关注文本的表达方式,使学生领悟到“人”和“事”的密切关联,领悟到多角度细致描写对人物的表现作用,从而对学生的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

4. 学习小猴部分,侧重于课文前后联系。

(1) 你觉得课文中的小猴怎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明理由。(因为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所以说小猴聪明能干。)

(2) 是的,小猴是充满智慧的。

A.你可以从他们眼里的麦子去发现——(填空)

在小猪眼里,麦子是(黄灿灿的)。

在小牛眼里,麦子是(饱满的)。

在小猴眼里,麦子是(上等的麦种)。

B.你可以从土地爷爷的反应去发现——(填空)

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

小牛抱出那只口袋,里面仍有半袋麦子,土地爷爷(点点头)。

土地爷爷(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

(3) 从土地爷爷的反应中,你体会到他最欣赏谁的做法?这种写法就叫侧面烘托。(这里只是稍加渗透,学生有所领悟就行)

(4) 我们学习课文时,有时候要将文章的前后内容进行比较,会有更深的认识。

(5) 指导感情朗读。(重点指导读好“麦囤里堆得满满的”和土地爷爷说的话)

【设计意图】教材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的联系,关注文本前后的关联,有助于篇章意识的培养。关于三个小动物的做法最欣赏谁的做法,虽然倡导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但本课淡化了这方面的讨论,而侧重于文本的价值取向,即看事物要有长远的眼光,并且侧重于表达方式的渗透。

四、 作业入手,拓展内化

1. 课内作业:指导写字。

(指导利用换偏旁的方法记忆字形,重点指导“迫”和“食”的书写。)

2. 课后作业:土地爷爷把一袋麦子又送给了谁?他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一年后,他会对土地爷爷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土地爷爷又会有何反应?做出什么评价?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段落的结构有些相似,都分别描述了几个小动物的想法、做法和土地爷爷的反应、评价。续写故事,其实就是借鉴课文的写法,仿写课文。这种写法,有助于语言的内化,有助于情感的体验,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能力。语文教学,不能仅止步于课内,也要向课外延伸。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技能: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2、过程方法:通过朗读、提问、讨论等方式,学习文中生字,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正确朗读,培养学生分角色朗读的能力,提供表现的平台,激发学生表现欲望。

教学重难点:

对难记得生字的记忆,正确朗读,会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光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板书:齐读,指导“麦”字上下结构,竖在竖中线上,“子”轻声)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指名说)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先读课后生字,再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A、出示词语

馒头、憨厚、搬、节俭

防止、拜访、仍

虫蛀、至今

B、自读

C、细心的同学找找各组加点字有什么共同点?

D、指名读

2、出示课件,教学生字字形

(1)随机点生字,指名读

(2)师生一起书空,而后学生描红。

师:现在大家把这些生字灾带到课文里去读一读,要把生字读准确。

三、讨论探究

大家学得很认真,那么这些字你觉得哪个字难写难记,说出来让大家帮助你解决。

指名说

四、角色表演

这个故事写得很有趣,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好吗?

小组自己分角色,先在小组里演一演再上台表演吧!

五、小结质疑

这节课大家表现得都很好,认真努力,为你们自己的表现鼓鼓掌吧!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技能:能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讲述故事。

2、过程方法:通过对课文的复述,讲故事、表演故事、小组交流等方法理解课文,明白其中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知道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知道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光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听童话故事吗?(喜欢)那谁能起来说说你们听过的故事名字?(指两三个说)大家知道这么多的故事呀,真不错!其实,每一个童话故事里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童话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整体感知

1、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完后,能不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赶快先在小组内讲一讲吧!

小组交流;

指名讲,评价。

大家讲得真不错,给自己鼓鼓掌吧!

2、故事的开头,土地爷爷都给谁送了一份什么样的节日礼物呢?

指名说(小牛、小猪、小猴,一口袋麦子)

相机板书

3、看到这么一口袋麦子,小猪和小牛都说了些什么呢?他们是怎样做的呢?从文中找出来读读。

(1)指名说板书:保存麦子

(2)能不能试着把小猪的开心感觉读出来呢?(指名读,评议。)

(3)小猴子和他们的做法一样吗?他是怎样做的呢?

指名说板书:种麦子

4、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对它们三个分别做了怎样的评价呢?在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指名说板书:笑、点头、夸奖

三、讨论探究

1、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先和你小伙伴说一说吧!

小组交流讨论

指名说

师:小猴播种了一袋麦子,收获了很多的麦子,说明只有播种,付出辛勤劳动,才会有收获。希望大家也象小猴一样播种更多的种子,努力劳动,获得更多的果实!

2、如果土地爷爷也送你了一口袋麦子,你会怎么做?

指名说

四、角色表演

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我们能不能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呢?按先和你的小伙伴演一下吧!

小组讨论交流

指名一组上台表演,评议。

五、小结质疑

1、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2、结合我们身边的学习,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像小猴那样收获更多的麦子呢?

六、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9、三袋麦子

小猪→做成食品全吃完

小牛→保存麦子剩一半

《三袋麦子》教学反思 篇5

虽然还没有深层的挖掘课文内容,但孩子们已经能说得很好,当然语言的组织上还有所欠缺,但已经能够自己做出思考,我觉得 这已经相当的不错了!鉴于以上的思考,我来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进行全文表演。在学习时我的主要时间就化在了让学生进行表演上,抓住一些关键词来进行表演,边表演边挖掘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并通过语言和表情、动作等表现出来。

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低中年级的课堂上,一些表演总是免不了的。特别是这样的童话故事,孩子们更是乐于表演。表演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身体,让学生体验文本,学生喜欢这样的表演舞台,在这样的舞台里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创造性得到最大的释放。

首先,我让学生把课文全文读个三两遍,然后再分角色朗读。在分角色朗读时,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然后在讨论中或示范或模仿,以此来让学生把握角色。为表演打下基础。

我再分工让全班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角色,也就是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在全文中找到这个小动物的所有相关内容,熟读之后,先试着进行表演,要把稳重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个方式已经在前面两课中做过了,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经验了)。第一次表演的时候,可以看着课文表演,等到熟练了,就可以丢开书本进行表演了。

《三袋麦子》教学反思 篇6

《三袋麦子》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袋麦子后,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袋麦子。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对于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作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

它们是怎么处理这三袋麦子的呢?读读课文画出相应的语句。之后来说说从中你感受到了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猪、小牛、小猴?这时,我问孩子们:假如,你就是一个动物,面对这样一份礼物,你会怎么做呢?我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独特性的基础上,正确带领学生去肯定土地爷爷的多元评价,去分析自己的答案。课堂上,学生没有简单地效法小猴,也没有一味地排斥小猪。答案五花八门:“我会吃一半,种一半”;“我会做出各种各样的食品送给好多好多人吃”;“我会把麦子送给贫穷的人”。通过这一讨论来引导学生多元认同,自觉地去调整认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最后的环节就是第二年土地爷爷来到小动物家看到了他们不同的处理方式,给予了不同的态度。

最活跃的是孩子们表演的时候。低年级学生有着较强的表演欲望。因此我尽量开发教材资源,设计表演内容,让学生参与表演。通过了示范表演、会的站起来表演、同桌互演、上台表演等多种手段,使学生的情感与被感知的对象融为一体,达到了情感的升华。学生在表演中学习,在表演中发展自己,课堂气氛尤为活跃。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上一篇:打非治违和安全生产专项行动总结下一篇:高二音乐第一学期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