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只小鸟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11篇)

一只小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1

一、名言牵引

铺垫情感

师:们,通过第一节课的交流,我们认识了冰心奶奶,知道了她的一句名言? 生: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师:冰心奶奶的一生充满了爱,她爱孩子,也教会孩子怎样去爱这个世界,哪怕是一只小鸟。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课文《一只小鸟》。

二、品读课文 走进小鸟

(一)精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感悟小鸟的“快乐与可爱”。

导语: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读课文一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并画出有关的句子。

(二)研读三~六自然段 感悟小鸟的“受伤”形象。

导语:可是课文的结尾告诉我们,从此那歌声便消失了。消失?为什么会消失?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三~六自然段,思考并画出有关的句子。

生默读,师旁边渗透学法。

师:现在是交流时间,也是分享时间,谁先来说说?

三、想象练说

表达情感

师:孩子们,接下来这个故事又会怎样呢?“这些孩子们后来再也听不到小鸟的歌声,他们会说些什么?或者会做些什么呢?” 又或者“ 这只小鸟的歌声消失后,两只老鸟会怎样呢?”请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吧!(提示:写的时候要注意:要在原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不要脱离了原文进行不切实际的过度发挥)

展示(学生读),评价

小结:是啊!鸟类是属于大自然的,喜欢鸟,就应该让它们自由自在地在大自然中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爱。就像冰心奶奶说过的那样--------(生:“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师:那就让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去爱,这样世界才会变的更加美好。

四、朗读古诗

升华情感

师:最后,老师也想把白居易的一首古诗送给树下的孩子,送给你们。

鸟(唐)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全文总结:所以说,请不要去打枝头的鸟儿,因为(手指最后一句诗句):子在巢中望母归!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单元的主体是——鸟儿(手指板书)。对了,真正的喜爱,不是伤害、不是占有,而是用心来呵护它们(边说边画爱心)因为,它们的家属于美丽的天空,属于美丽的树林,属于美丽的大自然!让我们再次大声读出冰心奶奶的这句话(课件出示: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五、布置作业

《一只小鸟》教学反思:

一只小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2

还有的教学, 存在多而不专的现象。词语、句子、段落、篇章、写法样样都要讲, 语言点泛化而失去了重点, 未能选择学生最为需要的内容, 使得学生无法把握语言学习的重点, 甚至根本未能掌握语言点。教师手忙脚乱而学生一头雾水, 这也就是所谓的面面俱到而面面不到。

因此, 着实有必要讨论一下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歌德曾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 涵义只有有心人得知, 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 是一个秘密。”阅读教学应当从语言文字入手, 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从而得其意。不仅如此, 还要领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阐述内容、表达情感的, 通过这个得其言。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既关注内容, 又关注表达形式、文章的写法, 体现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简单讲, 语文教学要找准学习目标, 进而精心选择最具特点的内容, 据此设计出教学过程, 即形式、方法和手段, 力求一次性突破语言靶心。

一、文本解读:选择教学内容的重要前提

语文课程的教学依据就是教材文本, 因此文本解读是选择教学内容的重要前提, 有了文本的多元解读, 才可以从中选择最为适合学生们学习的内容。

(一) 文本解读的多重维度

文本解读有多种维度, 可分为“作者中心论”、“读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等流派, 这些观点对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文本解读都有启示意义, 因此, 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有“作者”、“教师”、“学生”和“文本”等多重视角。多元解读文本是深入解析语言文字的前提。每篇文章都有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 形式指的是语言文字, 而内容是指内涵主旨。教师的解读过程就是通过文字理解文章内涵, 然后在其内涵的引领下体会文字的作用, 而教学的目的正是引导学生理解文字表达主旨的作用。解读文本就是要完成“文字—内涵—文字”这一过程, 其中第一遍解读的文字是文字本身, 第二遍是品味这些文字对于表达主旨的作用。如果停留在第一个文字的层次, 教学内容就只局限在了好词佳句上, 如果是停在内涵层次, 教学就落在了讨论内容中心上, 但语文课的目的是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作用, 因此还是要品味内涵影响下的语言文字, 做到深入而浅出。

《一只小鸟》是北师大版第五册第六单元“鸟儿”中的一篇主体课文。作者冰心以细腻、柔美的笔触, 写了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每天在树枝上唱歌, 孩子们非常喜欢它, 就用弹子打伤了小鸟。两只老鸟箭似地飞来, 接住小鸟把它带回巢中。从此, 孩子们再也没有听到小鸟的歌声。文章以爱为主旋律, 歌颂了亲情的伟大;批评了不成熟的儿童因爱的方式不对, 给鸟儿带来了伤害;告诉我们生命是平等的, 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和谐的, 我们人类应当爱护自然、保护自然, 应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文章篇幅虽小, 内容简短, 却能撩起隐藏在读者们心里的爱, 带给人们深远的反省, 在主体单元中对学生珍惜鸟类、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只小鸟》这篇课文的解读同样有多重维度, 比如从文本的语言着眼, 可以解读出“语言的风格美”“语言的节律美”“语言的情理美”等方面;从作者和读者的情感角度出发, 又可以读出“平凡中温情”“美好中怡情”“喜爱中传情”“占有中伤情”“遗憾中悟情”等方面, 可以说是徜徉于“情”的文字中;若是从美学角度着眼, 又可以读出“景色美”“情感美”“表达美”等特点, 总结为真是一篇美文;根据这篇文本的特点, 还可以聚焦变化这一重点, 解读出“小鸟歌声的变化看出了冰心文笔的细腻”、“从孩子情感的变化看出了冰心文笔的细腻”;甚至可以聚焦在变化的声音上, 以“啁啾”“放出歌声”“歌唱”“啪”“歌声消失”这几个声音的变化来展开讨论。总之, 《一只小鸟》这篇文章解读的维度多元, 大多数围绕“文”“情”“美”与学生展开讨论, 或倾向于文本的语言, 或倾向作者与读者的情感, 这些角度都可以提供些许思考。

(二) 文本研读的目的——聚焦文字的表达

在把握了文章内涵后, 就可以透过内涵看语言文字的运用, 解读重点文字表达内涵的作用。

在文本、作者和读者诸要素之间的多重关系中, 文本是作者和读者发生超时空联系的中介。它是作者表达自己意图的媒介, 是一种在一定程度上寄托着作者主观心理期待的客观化作品, 又是读者理解活动指向的对象。文本的形成是作者主观意图赖以表达的客观化方式, 文本的解读则是文本意义得以生成的必要前提。因此, 课文文本就成为了教学研究的重点。在语文课上, 教材文本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 而发掘教材文本资源构成的教学内容, 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础和前提。

本着聚焦文本语言表达的想法, 这篇课文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1.拟人描写动人心。文章将小鸟作了拟人化处理, 使小鸟的形象更加生动, 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验, 也使整个故事更具有震撼心灵的效果。这样拟人的快活的小鸟, 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渴望的小鸟, 深深地烙印在孩子们的心上, 能够触动学生内心的琴弦, 加重了后文那悲惨的结局的震撼效果。2.清新凝练的语言。整篇文章的语言清新、简洁、凝练。如文中第二自然段的语句灵活、婉转、流动, 有自然跳荡的韵律感, 将阳光、树木与小鸟的歌唱从视野、动态、给人遐想等方面加以描绘, 抓住了事物特征, 描绘得有声有色。3.重复的魅力。这篇文章特别注重描写小鸟的声音, 反复出现声音这一关键要素, 每一次的变化都牵动人心。借着声音的描写, 作者想要表达的爱的哲学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心上。4.预留了想象的空间。文章在几个地方给读者预留了想象的空间。比如说第一自然段:“和两只老鸟说着话, 它们都觉得非常地快乐。”它们说着什么, 能让它们觉得非常地快乐?又如让小鸟的小脑子里充满新意的“大地上的好景致”, 除了“灿烂的阳光, 葱绿的树木”, 应该还有什么?特别是作者在文章结尾没有发表任何评论, 戛然而止, 没有再继续描写小鸟的惨状、老鸟的悲伤和孩子们的后悔或是麻木。这样做的目的, 是为了让读到这里已然被调动起了情绪的读者自己去想象事情的结局, 既使文章余味悠长, 又避免了格式上的拖沓;既富有感染力, 又显得简洁精悍。以上这四点都是文本的语言特征, 值得深思和讨论。

二、合理取舍:教学内容之选择

通过文本的解读, 可以发现各种语言知识点, 但并不是都适合学生学习, 那要怎么选择呢?

王荣生在《确定教学内容:不应是问题的问题》一文中, 提出用课文来教意味着有要教的东西在, 显然不仅仅是熟知语料这要教的东西, 可以统归为语文知识、语言和言语的知识、文章和文学的知识、阅读和写作的知识。那么教哪些语文知识, 用这一篇课文教什么语文知识, 这显然需要规划, 需要确定。规划有好坏高下之别, 确定必须有相应的理据, 因而不同的答案需要辨别, 而从中应该可以产生较优的答案。

《一只小鸟》的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语言表达上, 如:有感情朗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理解“景致、斜刺里、仰望”等词语的表达效果;品悟重点词句, 尝试学习用优美的语句表达出孩子与小鸟相处的美好等。总之是紧扣在语言训练上。

由此设计出的教学内容旨在使学生在充分感受清新凝练的语言。如教师问:“如果说这只小鸟给我们留下了这样可爱的印象、活泼的印象、爱唱歌的印象, 那么就请你们来找一找课文中相关的段落, 当中哪些语句、哪些词语给你这样强烈的感受呢?”有的学生答:“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脆和柔美, 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这里我可以看出来它很喜欢自然, 因为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脆和柔美。”还有的学生说:“我从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能感觉到这只小鸟非常地快乐。它的羽毛还未丰满, 不能远飞, 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着, 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教师进一步追问:“这里面哪些词有感觉吗?”学生抢着答:“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因为它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 觉得它很幸福。谈着话儿就是像是那些大人说的, 然后说着话儿就随意说,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这是小朋友在说。”还有学生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 抖刷抖刷翎毛。我觉得这里的它很可爱。”……这些说话练习充分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课上教师借机进行了景色描写的教学:“老师在读这一段的时候发现这里边有这样一个词——景致。书上是这样写的:那灿烂的阳光, 葱绿的树木, 大地上一片好景致。那么展开你的想象, 你认为还有怎样的什么也算作好景致?”学生的回答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鲜花、弯弯的小河、绿绿的小草、飞流直下的瀑布、清澈的河水、湛蓝的天空等。教师又进一步展开了语用训练:“那就请你自己任选两个词把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替换掉, 来读一读这大地上的好景致。”这一过程进行了词语运用训练。

从这段对话中可看出, 这一环节切实培养了学生体会清新凝练的语言。研读教材后, 发现一些语句很好地体现了小鸟的可爱、景色的美丽, 而这些素材正好可以帮助学生感悟清新的语言, 同时积累关于景色的词语、句子。学生在课上想说爱说, 充分发展了语言能力。

这里充分调动了语用, 就是言语的实践。课堂要呈现出丰富性, 就应该加强有意义的语言训练, 抓住文本中最典型的语言现象, 让孩子走个来回;加强语用前提下的语文体验学习, 比如:唤起孩子多元的阅读理解, 关注孩子阅读和表达的交互, 让孩子充分地展示交流分享。简单说, 语用就是听说读写反复结合, 知能情理始终统一, 就是学习言与意的转换。在这个对话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还有这样的对话, 教师提出了要求:“同学们, 就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 拿起笔在这个作业纸上写一写孩子们和小鸟之间还可能发生怎样美好的情景。谁愿意来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看到那天天发生的美好?”学生的想象丰富多彩:“可能会发生和小孩子们成为好朋友然后一起唱歌、跳舞。”“可能小朋友们会觉得它住的家有一些简陋, 于是就拿一些木材给它盖了一个好看的舒适的家。”“可能会发生孩子们保护着小鸟, 不让它受到伤害, 并给小鸟捉虫子让小鸟吃。”“还会发生小朋友会和那个小鸟一块儿唱, 然后呢, 在那个小鸟唱的时候小朋友会拿一些乐器给它伴奏。”“还会发生孩子们给它吃的, 给它换一个新家, 和它一起玩耍。”“可能会发生孩子们坐在草坪上安静地听着小鸟的歌声, 然后他们的友谊越来越深。”“小鸟还可能和孩子们快乐地玩耍, 一起歌唱, 一起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 学生们得到了充分的言语体验。研读教材文本后发现, 这篇课文有若干留白, 意味深长而引人深思, 而孩子们愿意说出来, 表达自己的想法, 倾诉自己的感受, 因此这些留白可以在课上补充。这就涉及选择的问题, 其中一部分留白是孩子们与小鸟愉快相处的场景, 正好可以用来感悟清新凝练的语言, 提升孩子的叙事表达能力, 这里运用了读写结合, 孩子们在笔尖上、在朗读中切实感受到清新、凝练的语言。表达系列是侧重于表达, 它离不开阅读;阅读系列是侧重于阅读, 它也不可与表达分离。要让教材真正成为引领孩子全面成长的课程。

三、学生发展:教学内容选择的目标

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根据教学需求对教材文本做些取舍与整合, 这就得要考虑教学活动的重要主体——学生。学生作为小读者, 需要关联已经有的语言经验和现在的教材文本, 陶行知先生曾经做过一个“接知如接枝”的比喻, 也就是这个道理。小学生语言经验有限, 而又具有无限的潜力, 因此就需要选择最近发展区的文本内容。这些内容比学生原有的经验高一点, 又不高很多, 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把握住、领会好, 比如一些优美的词语、几个动人的句子等, 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切实提高他们的言语能力。

小学各段的学生可以接受的内容也有不同, 呈不断递涨态势。小学低年段的学生习惯学习字词、句子等内容;而进入了中年段, 则可以接受具有复杂关系的句子, 逐渐适应段落的学习, 甚至可以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 还可以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使用;高年段的学生更加注重篇章、文章线索、叙述顺序、表现手法等内容。

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 就要从《一只小鸟》的四个解读角度中选择一个最为适合的, 删减掉不是学生最需要的内容。如课文中的“反复”这一修辞方法, 虽然很具有文学美感, 但是并不适合三年级的学生理解, 因而选择了舍弃。至于“拟人”这一重要的修辞方法, 选择了淡化, 浸润在课堂之中, 令学生体会感悟。还有文本中大量的留白, 教师也没有讲述写法, 而是选择了让学生们补全内容, 通过学生的说写, 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同一学段的学生也会存在着差异性。在同一个班级内, 有的学生可以领会到写作手法, 而有的学生还无法理解复杂的句子关系, 这些都会影响到文本内容选择。

那么, 在教学正式开始之前, 怎么了解学生们的情况呢?这时可以运用前测的方法。比如在《一只小鸟》的课前, 围绕字音、句意、课文主题等内容进行了一次调研, 了解了一些学生情况。当问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时, 有的同学回答道“这是一只可怜的小鸟”, 说明这个学生已经可以整体感知这篇课文的内容;然而有的学生说“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鸟”, 说明他只理解了文章的开头, 在教学时就要注意课文内容的概括, 如:教学的首个环节就是“师生通过合作读课文, 了解这个小故事”。

课上围绕“这是一只 () 的小鸟?”这一问题, 师生们进行探讨。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 配乐读, 想象并续写, 学生们感受人物语言、心理等描写, 品味出孩子与小鸟相处的愉快。通过听读交流的方式, 感受小鸟的可怜命运。然后顺理成章地引发出学生的讨论, 小鸟这样的遭遇引发出怎样的思考?学生们提出“尊重生命才能创造和谐的境界”和“要用正确的方式去爱”等观点。最后感受文章前后对比的艺术性, 一个“啪”字引发了命运转变, 一句“看, 它又出来了”调出了希望与憧憬, 孩子们通过朗读体验心中的感受。课的结尾, 教师请学生根据三段不同色彩的音乐, 自主选择并且合作编演音乐剧, 在课下完成。这个设计进行了实施, 取得了良好效果。

通过《一只小鸟》一课的教学可以看出, 教材文本是一个可以开发的资源包, 可以删减, 可以增补, 可以整合, 可以重组, 可以挖掘教材中的全息元素。可以从语文素养、语言学习和能力发展的角度梳理“读写指导”。“取舍要有道”, 什么重要?什么该舍?什么该得?有时“减法比加法更能使灵魂成长” (梭罗语) 。

在研究教材之后, 需要找到最有价值的教学目标、最适度的教学目标、最有发展性的教学目标, 然后, 基于教科书、基于儿童、基于文体的特点和课型的特征来确定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特别要注意一堂课目标的实施过程中, 要有一贯性, 每个环节要思考的是如何靠近目标、达成目标, 始终要思考“我要的是什么”。所谓“取舍之道”也在其中。

一只小鸟教学反思 篇3

小孩子对小鸟与两只老鸟对小鸟两种爱的比较,李涛同学非常精彩地指出:“这两种爱是不同的,人对小鸟的爱与老鸟对自己孩子的爱是不一样的。孩子们没办法像老鸟那么爱小鸟。”有的同学也点出了,小鸟的爱其实是对小鸟的伤害。这都说得很好,而我也只是依葫芦画瓢般浅尝则止地点出,“小鸟的爱是自私的,他们的喜欢其实是一种伤害,而老鸟对小鸟的爱是一种不问回报、伟大、无私的爱。”在这里我并没有再进行更深一层的挖掘,进行换位思考的话,其实小朋友们是不懂得用自己的行动来表现对小鸟的爱,这时候应该顺藤摸瓜地引导孩子们应该爱护小鸟,就像老鸟对小鸟那种慈母般的爱。 在对一、二自然段的分析中,还应该引导学生感受因为有了小鸟清脆柔美的歌声,大自然的这种和谐美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这样一来,也就为解释“鸟类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找到了依据。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在这一节课虽然我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别人回答时,应该注意倾听,但是我自己却忽视了,在我提要求时也应该注意倾听,常常我是在学生还没完全静下了就开始提问了。

《一只小鸟》教学设计 篇4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应该保护它们,并从中感悟亲情的伟大。

3、理解“啁啾”“新意”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试着续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应该保护它们,并从中感悟亲情的伟大。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每人一张爱心卡片,大树、小鸟的简笔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只小鸟》。(板书:一只小鸟)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58页,放出声音读一读这篇课文,边读边思考: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把小鸟的图片贴到课题旁,并板书:这是一只——的小鸟)

2、师总结:大家看课文的角度不同,得出的感受也不同。你们说的都很正确,那老师把你们说的总结一下,我们可以说它是一只幸福、快乐的小鸟,同时还是一只不幸或者是可怜的小鸟(相机补充板书:幸福不幸)

3、这个小鸟的命运在文章中发生了变化,请你看一看,在文章中哪几个自然段写它很幸福、快乐,从哪开始写它命运开始转变?

三、品读课文

(一)学习1、2自然段,体会小鸟的幸福

1、既然1、2自然段写了小鸟的幸福、快乐。现在请你们默读1、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能表现小鸟幸福、快乐的语句。

2、谁找到了?说的时候希望你们可以按照文章的先后顺序来说。

“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远飞,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

(1)“啁啾”什么意思?你们听……(播放鸟叫声)

(2)小鸟用稚嫩的鸣声和爸爸、妈妈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猜猜它们会说什么呀?

(3)从你们的发言中,老师可以感受到小鸟一家三口真是其乐融融。多么和谐的一幅亲情图呀!你们愿意来把小鸟一家的幸福读出来吗?自己试着读一读。(自由试读)

(4)谁愿意用你的读把它们一家三口的快乐表现出来?(指名读)

启发:读的时候想一想你和爸爸妈妈玩耍、聊天时的情景,小鸟的一家跟你们也是一样的。谁再来试试?

(5)这只小鸟天天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多么幸福啊!让我们一起把小鸟一家幸福、快乐的生活情景通过读表现出来吧!(齐读)

“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了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

(1)它看见了什么?一片(好景致)。

“景致”什么意思?(景色)你把这句话中的“景致”换成“景色”读一读。我们用换一个说法的方式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2)什么样的好景致?(“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

那我们想一想小鸟还可能看见什么了?你们说说看?

(3)它看到了这么多的景致,难怪它很快乐。谁来读读这句话?

(4)“探”还可以换成什么字?(伸)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3、如果你是这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景致,这会儿你有什么想法?想做什么?

4、是呀!这只小鸟就是这么想的。看!爱唱歌的小鸟出来了!(师读: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心意……)

(1)它的歌声怎么样?(清脆、柔美)从哪看出来?(提示:谁也在倾听?)

(2)人是在快乐的时候唱歌很动听,还是在伤心的时候?

从歌声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小鸟的快乐。谁来把小鸟的快乐给大家读出来?

(3)还有谁想读?那好,同学们让我们像小鸟一样,唱响那赞美自然的歌声吧!(生齐读)

5、你想来分享小鸟的快乐吗?老师愿意第一个把他的快乐带给你们,你们看老师是怎么把小鸟的快乐读出来的。(师范读)

6、你们感受到小鸟的快乐了吗?老师也希望你们能把小鸟的快乐带给我,自己试着读一读。(自由读)

7、谁愿意第一个把小鸟的快乐带给我们?谁还想做一个传达快乐的使者吗?(指名读、评读)

(二)学习3—6自然段,体会小鸟的不幸

1、过渡:多么美好的歌声啊!同学们在含笑着朗读,大自然也在含笑倾听。大自然这么喜欢听小鸟唱歌,那孩子们呢?

2、轻声读一读文章的3、4自然段,想一想:从哪最能体现出来孩子们对小鸟的喜爱?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这小鸟天天出来唱歌,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的歌声”“抬起头来望着”

重点词是什么?从这两个“天天”中体会到了什么?

4、过渡:从这些地方我们看出孩子们非常喜爱小鸟,可是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让我们对这种喜爱的行为画上一个问号。谁来读读发生了什么事?(指名读第5自然段)

5、读到这,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引板书:不幸)

6、是啊,小鸟受了重伤,那小小的柔弱的身体从高高的树上重重的坠落下去了,在危机关头,谁出现了,他们做了什么?请你们读一读第6自然段,画一画表现老鸟动作的词语。

“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1)“飞、接、衔”这三个动作发生的怎么样?从哪看出来的?

“箭也似的”说明了什么?(速度快、迅猛、毫不犹豫)想想老鸟的内心(焦急),同时反映了他们对小鸟深深的(爱)。

(2)“斜刺”一词是什么意思?

请大家一起看课文插图。你发现这几道斜线了吗?来,一起用手表示一下老鸟怎样飞过来的。这就叫“斜刺里飞来”。有时候,我们结合插图也可以理解词义。

(3)那种焦急的心情怎么读?(应该加重你的语气,加快你的语速)哪一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一位父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此时的它们心急如焚。我们怎样才能读出老鸟当时的那种急切、悲伤的心情呢?同学们试试。(自由读)

“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来。”

(1)那么刚才还活蹦乱跳的小鸟呢?它怎么样了?你觉得这只小鸟怎么样?(太可怜了)

(2)我们看了心也会碎的!你能试着读读这一句吗?(指名读)

7、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一对悲伤焦急的父母含着眼泪望着自己受伤的孩子,孩子正痛苦的流着血。后来怎么样了?让我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齐读)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从此那歌声便消失了。同学们,请你想一想,小鸟的歌声为什么消失了?

2、孩子们再也听不到小鸟的歌声了,他们会是什么的心情?看看这几个孩子的表情,他们会怎样想?(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

3、孩子们本不想伤害小鸟,他们是喜欢小鸟的,希望听见它的歌声,只是他们选错了方式。那事情后来会怎么样呢?请你们拿出老师课前发给你们的“红心”,把想说的话写在上面,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4、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相机把学生的心愿贴在大树上)

5、你们的发言让我看到了一个个心中有爱的好孩子!要知道真正的喜爱,不是占有、不是破坏。就让我们怀着一颗颗友善的心,为小鸟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还给他们自由,让小鸟在大自然里快乐的生活,老师相信到那时我们还会听见小鸟那美妙、动听的歌声。(相机把小鸟的图片贴到大树上)

《一只小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5

成都荷花池小学

林景艺

教学目标:

1、识读、理解“啁啾、觅食、景致、斜刺、树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生动、清新的描述,抓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

4、喜爱鸟类,更要懂得珍惜、保护鸟类,不要因为爱而伤害它们。

教学重点:

1、找出描写精彩的词句,认真体会感悟。

2、懂得用正确的方式去爱鸟。

教学过程

一、引导:寻找美、寻找爱。

1、出示名言: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冰心

2、谈话。

生活中,你感受到了哪些美? 你感受到了哪些爱?

3、激发学习兴趣。

山河秀丽、鸟语花香,是自然的美;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是心灵的美;父母的关爱、子女的孝敬,是亲情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带着发现美的眼睛,学习课文《一只小鸟》。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这只小鸟,它的故事牵动着大家的心。先听听它的声音,和它打打招呼吧。(出示课件,齐读课题)

二、品读美、感悟爱。

(一)1、2自然段。

1、默读,你喜欢那些句子?画出来。

2、放声读出自己勾画出来的句子,边读边想象句子描写的声音、画面。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自然美

“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了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2)歌声美

“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

“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脆和柔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导语:多美的景致,多可爱的小鸟,让我们美美地读第2自然段。

(3)亲情美

“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远飞,每日只能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

齐读句子,读出小鸟一家的快乐生活。

4、读了1、2自然段,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

板书——快乐

(二)小鸟的歌声引来了孩子们,他们抬起头,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指名读3、4自然段。

(三)学习第5、6自然段。

1、默读,把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

2、和同桌交流你读后的感受。

3、指名读一读,交流。

(1)“它正要发声,忽然‘啪’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下去。” 读到这里,你感到怎样?

(2)“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理解词语“斜刺”。

“箭也似的”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老鸟会选择“箭也似的飞来”?(3)“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来。”

连续用两个“一滴”说明什么?如果你看到这一切,你的心怎样?(4)对比朗读:

就在昨天,这只小鸟还是这样快乐—— 今天,却变成了这样——

这是多么不幸的事。——板书:不幸

(四)学习第7、8自然段。

1、齐读这两段。

2、讨论,说说你的体会。

3、点拨:

正是对小鸟的喜爱,才造成了小鸟的悲剧。喜爱没有错,可他们喜欢的方式错了。

三、激发、升华情感。

1、导语:

同学们,美丽的鸟儿,美丽的生活,美丽的大自然,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真正的喜爱,不是占有,不是破坏,而是让美丽的事物属于每个人,属于广博的大自然。这也是我们要通过学习课文去寻找的爱之美。

2、我们再次到大自然中去欣赏鸟儿们美丽的身影吧。(欣赏)

3、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付出爱,我们将得到更多。让我们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向世人发出真诚的倡议。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小鸟和牵牛花》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6

上课班级 二(3)班 学生人数 50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读准“蒙蒙亮”、“蔓儿”、“缠在”等难读的字词。

2.体会小鸟生病的心情,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了解凤仙花、小草、牵牛花植物的生长特点,感悟凤仙花、小草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3.用“蔓儿”、“ 缠”、“ 榆树”等词语说说牵牛花是怎样帮助小鸟的,体会牵牛花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1.了解牵牛花能陪生病的小鸟的原因。

2. 体会牵牛花、小草及凤仙花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精神。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1.上课之前,先来聊聊天。小朋友们,你们有自己的好朋友吗?(有)谁来介绍自己的朋友?(生举手)你们平时在一起会玩些什么呢?(生自由说,师适当点拨)

2.有朋友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几个好朋友之间的故事。看老师板书课题,小朋友们仔细看,课题中有个“牵”字较难写。它是上中下结构的字,上面是个大,中间是个,下面是个牛字。

3.齐读课题,小鸟和牵牛花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

1.这个故事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请小朋友打开课文171页,仔细地读一读,把你觉得难读的字词圈出来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并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这几个词看到小朋友们读得这么认真,顽皮地从课文中跳出来了,我们跟他们打打招呼吧。

A.出示第一组词:玩儿 一点儿 一会儿 那儿 蔓儿

自由读一读,发现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个“儿”字)

谁来告诉大家儿化音该怎么读?开火车读,齐读。

B.小朋友们儿化音读得真好,但是老是刚才看小朋友读书的时候发现大家读第六自然段时碰到了许多拦路虎,这一自然段生字词很多,谁来读读标红色的词语:

蔓儿 缠在 榆树 蒙蒙亮 终于 鸟窝 嗒嘀嗒 小喇叭

(1)指图解释:蔓儿?演示“缠”,缠的意思就是“绕”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这些词语朋友你们都认识了,相信你能把句子读好,自己连起来把句子读一读。

(4)谁来挑战一下?指名读第六自然段。

(5)师生齐读。

3.不错,字词朋友都认识了,那你知道故事里有哪些好朋友呢?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生有困难)你能借助填空题说说这些好朋友之间的故事吗?

三、细读课文,感悟文中人物的心情。

(一)感悟小鸟的寂寞、孤独。

1.小鸟病了,他的心情怎样?谁来读读一、二自然段?(出示一二自然段)指名一生读。

师:是啊,他生病了,再也不能每天飞下树来,跟小花小草一起玩,这时,他在想些什么呢?

(在出示的一二自然段中变红下面一句话)一起读

投影出示:他想,要是能跟小花一起唱个歌,跟小草一起跳个舞,该有多好啊!

教师提示:“啊”在“好”字后面要读成“哇”。听老师读这句话,一起读。

2.小鸟心情怎么样?(孤单、寂寞)怪不得他这样想:要是能跟小花一起唱个歌,跟小草一起跳个舞,该有多好啊!

(能给“要是”换个词吗?假如,如果)

(二)感悟凤仙花、小草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1.于是小鸟请求凤仙花姐姐和小草弟弟帮助自己,(板书:凤仙花 小草)下面自己读读3、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她们说话时的样子。

投影出示3、4自然段,谁来读读小鸟和凤仙花的对话?凤仙花为什么“ 红着脸”说呢?

凤仙花多么想上去陪朋友玩啊!可是她不会爬树也不会飞。(板书:不会 也不会)

这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所以她红着脸说--学生接读。

2.谁来读读小鸟和小草的对话。。

3.小草也多想上去陪朋友说说话啊!可是他?(板书:没有 没有)

4.分角色朗读3、4自然段。

(三)感悟牵牛花的急切、带劲与爱心。

1.看着凤仙花姐姐和小草弟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样子,牵牛花安慰她们说:“别发愁,我去陪陪小鸟。”下面,自己读读6、7、8自然段,把牵牛花帮助小鸟的句子记在脑子里。

2.能选用屏幕上的词语说说牵牛花是怎样帮助小鸟的吗?

投影出示:蔓儿 缠 榆树 蒙蒙亮 终于 鸟窝 嗒滴答 小喇叭

3.现在大家都是牵牛花,我想采访一下:牵牛花,牵牛花,榆树那么高,难道你不累吗?(生答)既然那么累,那你为什么还要使劲爬呀爬?

师:多么有爱心的朋友!为了让小鸟早日康复,牵牛花缠住榆树,爬得这么使劲,吹得这么带劲。(板书:牵牛花 缠 爬 吹)

四、写字

1. 课件出示句子:

吹 冲

他睁开眼睛,牵牛花正在他身边, 着他 喇叭呢!(填空)

2.说说结构,教师范写,生书空。

3.生写“吹、冲”两字。

板书设计:

小鸟和牵牛花

凤仙花 不会 也不会

小草 没有 没有

牵牛花 缠 爬 吹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我主要引导学生读课文。初读要求学生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出示几个学生较难读准的儿化音,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读。第六自然段生字较多,我就用大屏幕出示第六自然段,随文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学生学得较扎实。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些环节我引导得不是很到位,比如:让学生说说自己生病的时候是怎么样的,从而指导学生读好小鸟生病的这段话时,学生并没有完全把自己融入到这个情景中,所以小鸟那种难过、痛苦的感觉也读得不是非常明显。在指导牵牛花为了去陪小鸟而使劲爬呀爬呀这个自然段时,虽然我预设了很多,但是我自己的情感还不够投入,没有达到预期的那种效果。

学生都有生病的时候,我以谈话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生病时的感受,这样学生就能理解小鸟生病时的心情。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就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好一、二自然段。

我由段到重点的句子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小鸟孤单、寂寞的心情怎么样?这样通过反复地读和各种形式情感体验,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小鸟生病时孤单、寂寞的心情,从而把句子读好。

“牵牛花”一段是本文的重点段,体会牵牛花的精神是本课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可是我执教这篇课文是借班上课,学生课前不能预习,学生对文本不够熟练。于是,我让学生在自由朗读6、7、8自然段的同时,选用“蔓儿 缠 榆树”等词语说说牵牛花是怎样帮助小鸟的。但我觉得这还不够,于是又现场采访牵牛花,现在大家都是牵牛花,我想采访一下:牵牛花,牵牛花,榆树那么高,难道你不累吗?(生答)既然那么累,那你为什么还要使劲爬呀爬?学生说为了让小鸟早日康复,我再累也不怕。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牵牛花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精神。

本课教学给我的最大感触是学生的有感情朗读需要教师的不断的去引导,去示范,并踏踏实实的去强化练习。通过反思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最好的进步方法,它可以让我更快的成长,帮助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一只小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鸟的种类很多,尝试找出鸟的异同点。

2、了解鸟与人类,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PPT课件、鸟叫声音。

活动过程:

1、导入过程

听小鸟声音导入。

播放小鸟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

2、活动过程

师:你们喜欢小鸟吗?你们知道有哪些小鸟吗?

小朋友认识的小鸟真多!

今天老师也请来了一些小鸟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鸟你好》含PPT课件

3、活动延伸

师:鸟是人类的朋友,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很大的益处。(PPT图片)有的鸟能消灭害虫,保护庄稼;有的能够为树木治病;有着漂亮的羽毛和动听叫声的鸟儿还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它们以优美的形态、动听的歌声,活泼的生态点缀着大自然。保护鸟儿就是保护大自然,保护鸟儿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小朋友要保护它们,千万不要伤害它们。

师:鸟在天空中飞翔的样子多自在呀!来,让我们也来做一回小鸟飞飞看。

教学反思:

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孩子们对此方面的知识得到了再次的了解与巩固,我们利用辰间谈话、课余时间等一起谈谈有关的鸟的种类、名称、爱好等。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大胆自信的说出了自己的已有经验,对此主题的开展打下了扎实的铺垫。

一只小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散文的内容,感受体验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

2.学习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发展想象力。

3.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树立爱护鸟的意识,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仪一台,幻灯片若干(配乐朗诵散文),录音机一台、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根神奇的魔术棒,看一看它会变什么小动物?(教师变魔术)对了!是小鸟。”

2.师:“在大森林里,有许多许多大树,大树上有许多许多小鸟,小鸟都爱唱歌,小鸟的歌会落在什么地方?(幼儿想象表述)

3、过渡:“小鸟的歌真美!真神奇!让我们来听一听散文里是怎么说的?”

[放音乐1]

二.初步感知散文的主要内容。

提问:(1)小朋友,刚才听的.散文的名字叫什么?

听了这首散文,你觉得怎么样?

(2)散文里你听到了什么?

过渡语:小鸟的歌会落在什么地方?那里变得怎么样,我们再来听一听散文。

[放音乐2]

三.分段感知散文内容。

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并朗诵散文。

第一段提问:森林里有什么?大树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第二段提问:小鸟的歌洒向哪里?在树枝的缝隙里泻成了什么?

小鸟的歌掉在哪里?草尖结出了什么?

小鸟的歌落在地上,地上就长出了什么?

第三段提问:小鸟的歌投进溪水里,游成了欢蹦乱跳的什么?

师:“你听,森林里到处都是小鸟的歌。”

教师小结:小鸟的歌真好听,落到哪里,哪里就会变得很美、很美!

四.幼儿学习朗诵散文。

(1)幼儿观察画面,一起轻轻地念散文。

师:“我们用优美的声音轻轻地念一念散文。”

(2)启发幼儿根据画面大胆讲述来散文内容。

师:“小朋友念的真不错!下面请小朋友拿着图画纸,按着1、2、3、4的序号把这首好听的散文念出来,你可以念给自己的好朋友听,也可以念给后面的老师听。

(3)幼儿完整念散文一遍。

五.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1)讨论:小鸟的歌还会落在哪里?长出什么?

(2)师:“下课后我们把小朋友说的话,画成美丽的画,然后编进散文,好吗?”

六.结束部分。

师:“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喜欢小鸟吗?我们应该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做快乐的小鸟吧!”

音乐《小鸟飞》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一只小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9

活动目标:

1.感受大象走和小鸟飞的不同音乐性质。

2.能随着音乐变化做大象走和小鸟飞的动作。

3.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准备:

挂图、音乐

活动过程:

1.律动《春天》导入。

2.欣赏音乐《大象和小鸟》。

(1)幼儿用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2)出示图片,再次倾听音乐,感受不同音乐性质。

(3)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4)探索大象走和小鸟飞的动作,并根据音乐的变化变换动作。

3.分角色合作表演。

(1)男孩扮大象,女孩扮小鸟。听到“大象”音乐时,小鸟蹲下,大象围着小鸟走;听到“小鸟”音乐时,大象蹲下,小鸟围着大象飞。

(2)交换角色合作表演,表演时,教师鼓励幼儿表演,要用眼睛看着自己的朋友。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传统的图片观察和音乐欣赏让幼儿区分这两段音乐,幼儿在音乐中尽情游戏。从活动过程看,本节课特别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很高,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回答,表演时能大胆的展现自我,体验着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充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点。在编动作这一环节,幼儿受我的影响,幼儿的动作较单一,而我又没有及时的加以引导,导致这一环节完成情况欠佳,作为教师今后应在课堂的引导方面多下功夫。

小班音乐教案《大象和小鸟》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634字。

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小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适用于小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学习三人集团舞,体会舞蹈的快乐,能听懂教师的英语指令,根据铃儿响叮当音乐做相关的舞蹈动作,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吧。

一只小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10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的快慢变化,做出相应的小鸟动作。

2、喜欢玩音乐游戏。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活动准备

鸟妈妈的头饰。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走路:

幼儿听“走路”的音乐,按着节奏走路,音乐停止,幼儿站立不动。

游戏反复数遍。

2、听音乐找座位:

幼儿听“走路”的音乐,按着节奏走路,音乐停止,幼儿迅速找到任意一个座位坐下。

游戏反复数遍。

3、幼儿学做音乐游戏:

教师戴头饰扮演鸟妈妈,幼儿扮演小鸟,妈妈带娃娃出去玩。

幼儿听“鸟飞”音乐,做鸟飞动作,音乐停止,提醒有热找到家(座位)。

教师变化音乐的快慢速度:

“音乐有什么变化?”“音乐快的时候,小鸟可以干什么?”(小鸟很快乐,自由自在地在飞翔)“音乐慢的时候,小鸟可以干什么?”(小鸟在捉虫、休息)“音乐停止了,小鸟就干什么?”(找家)游戏反复数遍。;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活动建议

在学会做“小鸟找家”游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其他小动物的音乐,如小兔、小猫等,让幼儿听音乐做“小兔找家”、“小猫找家”的游戏。

教学反思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让一个活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不仅仅局限于会唱一首歌,会做一个动作,是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斟酌的。

一只小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11

活动目标:

1.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运用语言、动作、打击乐伴奏,感受乐曲的结构、性质及乐曲所蕴藏的内涵。

2.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激发幼儿在尝试活动中提高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3.培养幼儿热爱、尊重妈妈的情感。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录音机一台、乐曲磁带几盒、画有“小鸟爱妈妈”幻灯片若干幅、打击乐器若干。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根据不同音乐,尝试创编短小的问候曲,激发幼儿对尝试活动的兴趣。

师: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小树林里,这儿有好多朋友在欢迎我们,听,谁在向我们问好!(鼓励幼儿多编几句)

例:出示小鸟头饰,放鸟儿叫录音,幼儿唱歌。

二、欣赏音乐《小鸟爱妈妈》

师:小树林是鸟儿们的家,鸟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养育小鸟,小鸟也像小朋友们一样很爱自己的妈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说的就是小鸟爱妈妈的事。

1.幼儿完整听乐曲,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引导幼儿尝试语言或动作,描述听了音乐后的初步感受。

师:请小朋友仔细听音乐,可以随音乐自己编动作,注意听完后告诉老师,听了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感受?小鸟和它的妈妈好像在于什么?

2.结合观看幻灯,再一次欣赏乐曲。逐段分析乐曲的结构以及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启发幼儿说出这首乐曲由三段体组成,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语言描述,结合动作表演来分析,表达乐曲的结构性质、情感内容。

(1)欣赏第一段音乐。

师:听了这段音乐后,你感觉如何,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请用动作表演出来。小结:这段音乐欢快活泼,好像看到了小鸟和鸟妈妈在小树林里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2)欣赏第二段音乐。

师:你觉得这段音乐与第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好像发生了什么事,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怎样照顾生病的妈妈。

小结:这段音乐平稳、低沉,讲的是鸟妈妈病了,小鸟细心照料、关心妈妈。

(3)欣赏第三段音乐。

师:这段音乐听了后有什么感觉,我们用动作把你好像看到的事表演出来。

小结:这段音乐优美抒情,鸟妈妈恢复了健康,带着小鸟在树林里又过起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3.尝试用动作,巩固对乐曲的乐段、乐句的认识,尝试用乐器演奏。

(1)师:请大家为乐曲编几个动作,每段音乐编一个动作,第一段每句在重拍上拍一下手,表示鸟儿们在小树林里快乐地生活着;第二段用手指做小鸟嘴,拍一下手,表示捉虫子喂妈妈;第三段一小节音乐做一个鸟儿飞落动作,表示鸟妈妈恢复了健 康。

(2)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师:现在我们要用打击乐器为这首乐曲伴奏了,想一想每一段音乐用什么乐器演奏最合适。

三、第四个尝试活动,即兴舞蹈《小乌爱妈妈》

师:小鸟多爱妈妈呀,我们小朋友也像小鸟一样爱妈妈,我们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我们已经长大了,您歇会儿吧!请大家跟着音乐把自己会做的事表演出来。

教学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鸟爱妈妈》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889字。

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小篱笆》含反思》:大班教案《小篱笆》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尝试用连贯、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小篱笆》,感受歌曲三拍子的节奏,体验歌曲所表现的优美意境,通过图谱提示理解记忆歌词,体验探索学习带来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小篱笆》含反思教案吧。

上一篇:全自动洗衣机PLC控制LC控制下一篇:遇到挫折的行为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