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2024-1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推荐9篇)

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篇1

论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的思维方式革命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它不仅会在应用过程中转化为社会的物质财富,而且也会在”物化“过程中转变为社会智能,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和发展,促进人们观念变革,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从科学发展史的前进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思维方式的变革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这种思维方式对于宗教神学的陈腐观念的胜利无疑是人类精神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进步.

作 者:柏永全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32刊 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6(1)分类号:B80-05关键词:科学技术与思维 思维方式

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篇2

电视、电脑、平板、手机,渗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方便我们沟通的同时,也提供了我们获取外界讯息的渠道。显示技术也历经阴极射线管、平板显示等,实现了从最初的黑白到彩色显示的跨越。现代数字技术的数字电视和数码影院在解决提高视频图像的分辨率和清晰度问题方面已经初显成效,但是,现有主流显示终端的色彩重现能力不高,其色域范围仅能覆盖人眼所能观察到的色彩空间的30%~40%。因此,如何实现高清晰、大色域,成为显示技术未来发展的研究方向。

激光显示技术致力于解决上述难题,其功耗低、寿命长、非常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并且,其可最真实地再现丰富的色彩,提供美轮美奂的视觉感受,它的大规模应用有望引发人类的“视觉革命”。激光显示是继黑白显示、彩色显示、数字高清显示之后的第四代显示技术,科技部《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计划》中指出,我国激光显示是最有可能领先国际水平的显示技术,未来将重点开展超高亮度激光显示、高性能低成本激光显示、大屏幕激光电视以及便携式(含微型)激光显示等整机产品的工程化与产业化开发,建成一到两个产业化示范基地并进行市场应用示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此,本期特邀产学界专家,对激光显示的产业和标准化现状进行探讨,详述动态激光全息显示以及激光显示颜色管理技术,并分析了目前已有的激光显示应用案例,以使读者能对激光显示这一较新的概念有初步的理解。

目前,激光显示还处于产业化的前期,本期“激光显示专题”主要聚焦激光显示技术机理方面的探讨,今后,本刊还将继续关注激光显示技术的新型材料、激光显示安全等相关问题。激光显示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将会带来一个更加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篇3

关键词:工业革命;地球生态环境;辩证唯物主义;可持续发展;历史教学

一、“工业革命”的史学研究要与时俱进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两次“工业革命”。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的“工业革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二战后开始的新技术革命也可算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延续。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至今已近两个半世纪。二百多年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发生许多变化,伴随工业化的深入,地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这些变化和情况为人类全面,深入考察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素材。中共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些行动均显示出了中国共产党和世界进步潮流一致的远见卓识。

二、史学界在“工业革命”研究上的成就与漏洞

以往史学界曾对“工业革命”的性质、前提、条件作过许多客观分析,对工业革命的过程和延续也作了客观介绍,科学地阐述了工业革命的社会经济后果。我国史学界对“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后果的阐述是富有成果的。《世界通史》指出:“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而且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不过,以往的“工业革命”研究与教学在“工业革命”后果与影响的认识上也存在不少漏洞。笔者查阅了几本世界通史与教材,大部分史学著作与历史教材均仅限于对“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后果的阐述,而“工业革命”造成的环境后果即两次工业技术革命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各类史书及教材迄今均未进行阐述与评论。史学界对工业革命后果与影响的认识与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是相互割裂着的。

三、“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

我们对工业革命的评价要有点综合意识。“工业革命”曾极大地推动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成功是十分辉煌的,但这并不能掩盖“工业革命”中的种种缺陷。我们对“工业革命”的评价当然也不能仅限于它带来的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等有益影响,而应放眼于更广阔的范围,兼顾“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多种综合影响。我们也要计算人类在以往工业发展中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考察其近远期的矛盾后果等等。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下,工业与技术的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潜藏了难以估量的隐患。西方国家历次工业与技术的变革均以大量消耗原材料、燃料及损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为了发展工业,人类从自然界攫取大量的原料和燃料,制成各种产品,同时把大量废气废物排放到周边环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产者追求的是剩余价值与利润最大化,他们关心的主要是生产成本与销售额,这种唯利润是图的动机必然导致损坏生态环境和资源。在“工业革命”中,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与“人类环境管理”的失败结成了孪生兄弟。“工业革命”中对环境的污染是十分惊人的。英国的伦敦、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均是工业革命带动下的首批工业城市,十九世纪那里烟雾弥漫,充满可怕的有害气体,大气环境可见度明显下降。人们曾形象地把伦敦称之为“雾都”。

“福兮祸所依。”正当人类陶醉于工业文明的巨大成就时,意想不到的悲剧接二连三的发生了。工业革命”中煤的大量使用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严重损害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工业废气污染使工业化地区的人类陷入灾难的深渊。1930年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1948年美国的“多诺拉事件”,1952年英国的“伦敦烟雾事件” 中烟尘浓度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超出平时数倍,整个伦敦犹如令人窒息的毒气室。两个多月时间神秘的“杀手雾”夺去了英国12000人的生命。工业生产造成的水污染也给人类带来无穷的痛苦,上世纪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骨痛病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均为前车之鉴。目前环境问题越来越多,人类正面临一系列诸如“温室效应”、“酸雨危害”、“臭氧层破坏”等冲出国界的全球性问题,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空前严重的威胁。

四、重新评价“工业革命”的重要意义

“工业革命”的历史已经凝固不动,西方国家也通过法制手段对环境做了某些有效的治理。正确评价人类经济发展中所走过的轨迹其意义在于更好的指导今天,创造明天。我们用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评价“工业革命”,揭示“工业革命”对地球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向人类展示危机既不是要否定历史,也不是“谈虎色变”,更不是“因噎废食”放弃发展,而是要“亡羊补牢”,让人类在反思中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整个世界工业化的大潮流中,我国面临发展经济的强大压力。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究竟应当如何以史为鉴处理好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这对矛盾,是摆在我国政府和人民中的一项艰巨任务。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生态环境恶化的沉重代价。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已十分突出,北京和我国东部地区严重雾霾与空气污染警示我们:继续支持目前经济增长方式的环境容量已不复存在。要想使我国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并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改造自己的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从来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能够以史为鉴,重新评价“工业革命”的历史,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指示,保障我们子孙后代与人类的福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科学革命的结构 论文 篇4

摘要:

本文从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出发,论述了我对库恩的关于科学的发展,革命的分析和理解的认识,以及我从中得到的启发和认识。

常规科学是在范式引导下迅速发展的过程,而在面临范式不能解决的危机,新范式突显与旧范式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于是常常发生了所谓的科学的革命。

新旧范式,常常是不可通约的。科学的革命,是以新范式替代旧范式的过程,实则是令旧传统的科学共同体改宗,使其改变其在旧范式引导下形成的思想规则和世界观。

科学的发展,并非传统观点中的线性的累积的发展过程。前后理论之间并非有后者理论是对前者的统筹概括的说法,两者不可通约。科学的发展,也并非有具体的目标和方向,只是一个相对进步的过程。

科学共同体在范式之下形成的世界观使我认识到科学知识于我们的意义和价值。知识经验会影响我们看世界的方式,我们的学习,实则是在试图在我们的认识中营造一个更全面的世界。通过库恩的论述,我们以一种更客观的方式看待科学和科学的发展。

关键字:

范式 科学 革命 世界观 非线性

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一度认为,科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向真理接近的过程。可是,在托马斯库恩看来,这却是不正确的。库恩通过对科学发展和革命的过程的细致分析,告诉我们,科学的发展并不是线性的。他“把科学发展描绘成一个由一连串相续的为传统限

1定的时期并间以非积累性的间断点的过程”。尽管库恩承认科学是进步的,但他认为“这一进化过程不朝向任何目标”,认为在亚

3里士多德力学到牛顿力学到爱因斯坦力学的“前后相继中看不出本体论发展的一贯方向”。

范式

库恩认为,“范式是共有的范例”。就像我们学习物理时一样,当我们得知一个定理之后,我们需要通过学习例题的解答过程,通过具体对物理定律的应用来了解如何真正掌握物理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同时,我们在此基础上,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我们与已知的知识技能进行类比,从而推知新的结论。譬如牛顿第二定律,我们需要知道在具体的情况下,什么是物体的加速度,如何对其进行受力分析,通过课本上的例题,我们学会分析小车的运动,物体的下落,而后我们才逐步推演到其他的事物上。

由此,我觉得,我们或许可以看到,学习科学的过程,不是“完全依赖文字媒介,而是

4文字表述与具体应用实例结合在一起”。我们的学习,常常需要以实践基础为依托,以现实情况为依托,而后才能真正的理解知识以及它的价值。“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的过程,不但是学习理论的过程,有时付诸实践才是我们的源头活水。12引自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后记

187页 书 153页 3书 185页 4书 171 页 范式与世界观

库恩认为,每个科学家,在不同范式的引导下,有着不同的世界观。范式是一套完整的概念系统,其被共同体完全地相信并作为依据。在此之上,科学共同体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受其影响。我们在观察世界时会因个人的知识而有自己的观察视角,我们不可能由我们不知道的知识引导下来思考当前的问题。就像没有学过牛顿力学的人,看到苹果从树上掉落,不会想到地球的引力一样。就像格塔式实验中,在不知道会出现异常牌的时候,我们常常辨识不出异常的牌。有时我们的思想,决定了我们所认知的世界。

由此,我得出的启发,是我们学习的目的。我们探索这个宇宙,探索一切未知的动力在何处。正如通俗的说法,我们是为了增长见识。而其内在的意义,或许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通过知识和经验的不断获得,从而获得认识世界的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们可以凭知识和经验发现一个更完整的世界。芝诺认为,人的知识就是一个圈,我们知道得越多,圈越大,就越意识到我们的无知。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探索之中,认识到宇宙世界的伟大和个人的渺小,于是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存在的价值,找到了自己的永恒。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有时知识和经验也会使人盲目,就像定向思维一样,有时会造成对新思路的抑制。可是我总相信,利大于弊。就像范式的存在一样,它使得常规科学迅速发展,也使得最终发现问题使自己被质疑,也使自己的科学共同体不愿轻易改宗。可是,这一切都是历史发展所必然需要的。

范式与常规科学

常规科学是科学共同体在范式的承诺之下的不断解谜的过程。在范式的指引下,科学家们热情而专注地去扩大范式所能应用的范围和精确性。他们倾心于完成一系列的扫尾工作。于是,常规科学得以迅速地发展起来。“常规科学是一种旨在修饰、扩散和精练早已存在的5范式的事业。”“给定范式之后,探究这一范式的事业的中心就是数据的诠释。”范式为科学共同体们画了一个圈,而科学共同体的任务,就是在这个圈里不断地挖深,不断地进行精加工。

科学革命

然而,当常规科学的发展遇到了公认的反常的现象、遇到新的理论,有时则会遇到不可避免的危机。当旧的范式不能很好的解决一个日益引起关注的问题之时,危机就日益开始加重。而科学革命的过程则是旧范式与新范式之间发生冲突而最终被取代的过程。

在书中,库恩细说了在两个不同的范式之间,新范式的共同体试图劝说旧范式的共同体时所存在的困难。

两大传统,依库恩之言,因为在两个不同的范式之下,科学共同体们,常常坚定地守着自己的范式,这是作为科学家不可避免地需要的思想。毕竟,只有在相信承诺、相信所有的谜都有规则,都有答案的前提之下,科学共同体们才能如此沉迷于科学探索的领域。这种坚定,本是作为范式发展的基石,以防被不值得在意的危机所推翻,可是,太过坚实的基石,也会意味着,当新范式试图取代旧范式时,所面临的重重困难。让科学共同体们放弃现有的范式,就像是让他们改宗,可想而知其艰难的程度。5书 111 页 不同的范式,常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概念系统,也因此在不同科学共同体中形成不同的世界观。像长期闭关自守的中国看到西方人一样,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些外国人早饭吃面包,见到官僚不下跪,不理解他们的望远镜是做什么用途,因为他们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他们几乎没有相同的世界观,构成了他们的相互交流理解的鸿沟。不同范式的科学共同体们在争论时,有时同一个词在他们不同的世界内有着不同的用法,于是便造成了隔阂。

况且权衡不同的范式,并不存在共识的标准。没有可行的标准可以告诉我们放弃自己的范式而选择另一范式的原因。

范式之间,没有妥协,终只能以一种取代另一种的革命的方式,才能解决冲突。

革命的解决,是首先,科学共同体的少部分人,出于对新范式解题能力的信任或是纯粹的美感,或是对其未来发展的信念而改宗,进而在该领域中,为之不断寻找论据以说服其他科学共同体的过程。

科学的非线性发展

库恩在全书中,最想告诉我们的是,科学的发展,并不是积累性的线性发展。

可是在我们的思想中,我们常常会这么认为,就像力学从牛顿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我们会相信,爱因斯坦力学在生活中的运用的特例就是牛顿力学。

可是库恩并不这么认为,虽然加上物体速度远小于光速的条件,我们得到的结论与牛顿定律完全相同,可是,实质上,这两种力学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网络,爱因斯坦的理论在一定条件下的阐述也仍旧是爱因斯坦理论。两种理论不可通约。比如我们不能说某一事物经过一定修饰像另一事物,然后就说它此时就是那个事物。牛顿力学与爱因斯坦力学是两个不同的领域,爱因斯坦力学不是牛顿力学积累的成果。

还有许多别的例子也像这样,我们而今看来的日心说替代地心说,光的波粒二象性代替微粒说和波动说,看似是科学不断向前发展的成果,实则在前后理论之间其内在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颠覆。这些都表明“科学革命就是科学家据以观察世界的概念网络的变更”。

另外,库恩还提到,科学的发展并不曾有一个确定的方向。但他同时也相信,科学是进步的。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科学进步,未必意味着是向着既定方向的进步。就像达尔文的进化论一样,生物的进化并非有着一个既定的将要实现的目标,只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新旧理论替代的过程中,新理论未必就是沿着旧理论的方向发展的,它完全可以再开拓自己的领域。它可以在某一领域不予解答,也可以重新探讨某一曾经不予解答的领域。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书笔记 篇5

一言以蔽之,库恩用范式这个概念来解释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科学是通过革命(范式的转变)而发展。

全书分三个部分:常规科学,危机的出现,科学革命。用范式来解释这三个现象就分别对应于:范式的产生,范式的转变,范式的竞争。

库恩的“范式”比较模糊,他是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这么一个用语,而不是从逻辑分析得出的词语。所见到的是科学发展的一个方面而已。

其实,亨普尔的逻辑主义更能够揭示出范式的真正逻辑内涵。如果只读库恩书会抓不到重点,因为范式太模糊了。结合亨普尔的书可以更好的把握库恩的思想本质,说出库恩所没说出的话。

第一章 绪论:历史的作用

库恩开篇提出我们接受的一般科学教育使我们产生了错误的科学观。他反两种科学观,其一科学是由科学方法通过逻辑运作得出的,其二科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其余部分库恩介绍了全篇布局。

第二章 通向常规科学之路

本章库恩要用范式说明是常规科学如何产生的。

首先,在库恩看来,所谓“常规科学”是指坚实地建立在一种或者多种过去的科学成就基础上的研究,这些科学成就为某个科学共同体在一段时期内公认为使进一步实践的基础。

库恩认为,在一门学科成为科学之前,学派林立,争论不休,而范式建立使得研究得以聚焦。从逻辑实证分析,范式的成立有助于发展搜集更集中的资料,设计精准的实验,才指引科学发展,正所谓“真理从错误中比从混乱中更容易出现”。

第三章 常规科学的本质

上一章库恩提出一个得到公认的范式是辨别常规科学的标准,这一章库恩则要说明这种范式所容许的研究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换句话说,如果一门学科已经有了一个公认的范式,那么还会剩下什么东西供人研究呢?

库恩先给范式做了定义:其一有范例的意思,同时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有待澄清的对象。在一个范式最初出现的时候,它的应用范围和精确程度都是极其有限的。

因此,库恩认为常规科学的目的既不是去发现新现象和新理论,而只是为了澄清范式所已经提供的的那些现象和理论。

无论是在现象上还是在理论上,常规科学的研究有且只有三类问题:确定事实、理论与事实一致、阐明理论。

第四章 常规科学即是解谜

库恩认为,常规科学的吸引力,可以用“解谜”来比喻。

既然有谜题,就一定存在解谜的规则。库恩认为,解谜的规则既包括此前已经确立的观点,也包括其它的有着丰富内容的东西。简言之,科学家作出的各种承诺:概念的、理论的、工具的、方法论的,都可以归入规则的行列之中。

第五章 范式的优先性

这一章,库恩主要解释了他为什么要用“范式”一词,而不用规则一词,他说出了若干理由。

他引入了缄默知识理论或者家族相似理论来说明。之后又做了实践分析。

第六章 反常与科学发现的突现

六七两章联系比较紧密

常规科学的研究目的既然只在于澄清范式所已经提供的的那些现象和理论,不是发现新现象和新理论,可是事实上科学史上会不时伴随新发现和发明,那么如何解释科学中的“新”发现和发明呢?

范式如何解释这些发现呢?这是第六章回答的问题,在这一章里,库恩通过氧气与X射线发现的例子阐述了他的观点。

科学发现不仅仅是发现一个事物,更要质地发现的事物是什么。这就需要先有打破范式的理论认识。

第七章 危机与科学理论的突现

由于常规科学不是发现新理论,那么新理论如何可能呢?范式起什么作用?这是第七章的问题。

正是因为反常的逐渐增多,使得科学家共同体不安,科学面临危机,于是寻找新的范式成为可能。库恩在这里提出了三个例子:哥白尼天文学、拉瓦锡燃烧理论、牛顿时空问题。

这三个例子有几个特征:新理论只有在常规问题解决活动失败时才出现;理论的崩溃和增生是危机的一个信号;导致理论崩溃的问题其实早已经被意识到了;造成危机的问题的解早已经被遇见过。

第八章 对危机的反应

本章写科学家对危机的反应。

之前有很大篇幅写科学家面对反例不愿意承认,以至于有人甚至为此退出科学(不过,这也有情可原,因为迷和反例之间没有明确界限。)。

从“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上”之后,作者开始正式写科学家的反应。刚开始,科学家会等待。但是,逐渐就会因为种种情况而把反常视之为反例,这时就会出现很多对科学现象的理论解释,以及有特设性假设出现;此时范式变得模糊,可以说危机出现了。于是科学进入非常规研究阶段。

从“前面的论述可能有助于我们认识危机是新理论突现的适当前奏。”下面,库恩探讨了非常规研究的特点:

有思辨研究出现,研究过程很像逻辑实证主义的了;有科学哲学探索出现;等等。

第九章 科学革命的本质与必然性

本章写的主题是科学“革命”只所以称之为革命的原因。首先作者说它与政治革命有两点相似之处。

从“为了了解范式选择„„”之后作者剖析了其深层的“革命”原因,那就是“范式”无法通约。

第十章 革命是世界观的改变

如第九章库恩所说,目的是为了说明“范式”为何不可通约。那是因为世界观已经不同了。

第十一章 革命是无形的本章主要目的在于从一个侧面支持库恩的科学革命说,主要是“去蔽”,他认为人们都被教科书蒙蔽了,所以感觉不到科学革命的存在,因此题目为“革命是无形的”。

他指出革命之所以被人感觉不到,主要是因为教科书编写的问题,往往教科

书只是有选择的提起以往科学家的工作,或歪曲早期科学家的工作,给人们造成科学是累积发展的感觉;更深一层的原因,就是“对历史事实的蔑视,深深的且成功的根植于科学行业的意识形态中”,怀特海说“不敢忘记其创始者的科学是个死掉的科学”。

最后,库恩还不解气,用波义尔的例子来指责教科书影响了我们对科学发展的印象。

第十二章 革命的解决

虽然范式不可通约,但是科学如何实现发展呢?范式如何实现转变呢?总要有个结果啊,这章就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科学家接受了新范式?

通过对实证主义、概概率实证主义和波普尔的反驳。提出来这些都不是接受新范式的原因。

新范式不可通约(科学的标准不同,科学概念不同,科学世界观不同),那么科学家如何实现转变呢?

最初,科学家接受新范式可能有很多理由:如科学家的国籍,信仰等。还有:他们解决了旧范式的困难;他们更精确;它们遇见了新现象;它们的简洁性等。

之后,慢慢的,由于科学家整个是讲逻辑的,讲道理的,随着新证据增加,他们会慢慢改变的。

虽如此,但是仍然有科学家至死不渝地坚持旧范式。

(这里加粗的字很重要,最初坚持范式的科学家往往就如库恩所说的,有很多的信仰成分。但是随着证据逐渐增加,随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接受它。)第十三章 通过范式而进步

革命胜利了,于是科学得到了进步。但是,为什么进步会成为科学的一个显著特性?这就是库恩提出的进步问题。

库恩将其分为两个问题解决:1.为什么像常规科学一样的事业会进步?(有三条原因:没有竞争学派;科学家与世隔绝;科学教育因素)

2.为什么进步明显伴随着革命?

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篇6

【摘 要】近代的3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会计由簿记向近代会计、现代会计的质的转变,最终使会计从生产的附带职能中解放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管理科学。科技革命可以看作是会计学发展的源动力。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对传统会计的确认基础、计量标准、报告内容乃至整个财务会计的理论框架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会计学必须不断地创新。这不仅是对科技发展的被动反应,更对科技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现代科技革命; 信息技术革命; 会计学

会计学作为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它会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发生变化,而会计环境是随着科技革命不断发生变化的。会计的管理服务功能注定它要依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和具体体现就是科学技术。现代科技革命与会计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科技革命是推动会计学发展的源动力

自近代科技产生以来的3次科技革命,每次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组织的成长壮大,促进了会计由簿记向近代会计的转变,并由近代会计向现代会计产生了质的飞跃,最终使会计从生产的附带职能中解放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管理科学。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企业产生与发展壮大,我们所看到的会计必然还是地主家那鼻梁上架副老花镜、头戴瓜皮帽的账房先生。当然,也不会有今天会计学科长足、完善的发展,因此科技革命是会计学科发展的源动力。

早期的会计是比较简单的,只是对财物的收支进行计算和记录。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会计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发展过程。它从简单的计算、记录财物收支,逐渐发展成为用货币单位来综合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过程,直到参与企业预测、决策、控制、考核等各个方面。会计的技术和方法经过长期的实践,以及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也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它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一)第一次科技革命促进了近代会计向现代会计质的飞跃

15世纪航海技术的发明使人类发现了地球,从此掀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成为了世界贸易的中心。其中,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等地的商业和金融业特别繁荣。日益发展的商业和金融业要求不断改进和提高已经流行于这三个城市的复式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技术首先来自银行的存款转账业务。为适应实际需要,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Luca.Paciolo)出版了他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法,并给予了理论上的阐述。可以认为,此书是会计理论和方法的最早的著作。正是由于这本书的出版,复式簿记方法才在欧洲和全世界得到推广,开始了近代会计的历史。18世纪,蒸汽技术的发明实现了社会的工业革命,使得会计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英国进行了产业革命,成为工业最发达、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国家。在英国,由于生产力的迅速提高,首先产生了适应大生产需要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于是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引起了会计内容的变化。会计服务的对象扩大了,过去只服务于单个企业,现在通过职业会计师的活动发展为所有企业服务,使会计成为一种社会活动。会计的内容也相应地有所发展,过去,会计主要是记账和算账,现在还要编制和审查报表,而且,为满足编制财务报表的需要,还要求研究资产的估价方法和有关理论等。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现代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得以建立,从而形成了现代会计学科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取代了英国的地位,无论是生产上还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上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因此,会计学的发展中心也从英国转移到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美国对标准成本会计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这一时期,会计方法已经比较完善,会计科学也已经比较成熟。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会计管理范式国际化,其间的IT革命,使会计管理范式虚拟化

20世纪50年代以后,股份公司这一经济组织形式得到快速的发展。股份公司是以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为特征的,为保护那些不参与企业管理的所有者的利益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对外提供信息为主,接受“公认会计原则”约束的会计,即财务会计。另一方面,企业面临着更为剧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外部市场环境。为了在这种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并不断地发展壮大,就要求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与方法,以便具有灵活的适应能力和预见能力。为此,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管理当局的这一需要,管理会计逐渐同传统会计相分离,并形成一个与财务会计相对独立的领域。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微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信息科技革命发生,使得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高科技新材料技术、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以及生物工程技术等获得突破性进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具备了经济全球化、交易方式和货币电子化、企业虚拟化和学习化等特征。它使企业管理向集成化和知识化方向发展,会计管理范式趋于虚拟化。

二、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对会计学科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IT信息技术革命使社会赖以存在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彻底改变了社会发展的运行方式,使人类进入到一个数字化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和网络空间的形成已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网络已经把整个世界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会计作为国际商业通用语言的功能将得以完全实施。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运用,会计信息处理从手工逐渐发展到电算化,产生了电算化会计,这是会计操作技术和信息处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它对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使传统会计格局逐渐被打破,新的会计思想和理论逐渐确立,推动了会计的自身发展和变革。

信息技术和网络带来了诸如电子市场、虚拟商店、网上购物、网络贸易以至商业互动模式等新兴事物的崛起,打破了传统贸易形式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会计角度看,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主要包括:电子商务会计和网络信息的自由流动。其中,电子商务会计=传统会计+会计数据信息服务+其他;而网络信息自由流动是会计信息供给方、寻求方、认证中心(CA)之间发生的信息自由流动。电子商务与传统会计的结合物——电子商务会计的出现,对传统会计的确认基础、计量标准、报告内容乃至整个财务会计的理论框架都将产生巨大的冲击。

(一)会计目标将会多元化

会计目标主要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现在财务会计把会计信息使用者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一种通用的会计报表。在网络经济时代,会计信息需求者与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企业之间可以利用网络及时双向交流;企业在了解会计信息需求者的决策模型后,可以针对其需要,向其提供专门的财务报告。因此,在网络经济时代,可能发展出提供适用于不同决策模型的专用财务报告。

(二)会计基本假设将面临挑战

会计主体的外延不断变化,“网络公司”、“虚拟公司”使得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不仅仅是传统会计主体假设下的实实在在的企业,进而使会计主体假设面临着挑战。随着虚拟公司与网上银行的发展,企业之间的交易不再使用看得见、摸得着的钞票和单证作交易媒体,而采用“电子货币”支付的网络贸易将成为信息时代的商务主流。电子货币的出现,引发了货币革命与支付革命,使货币真正成为观念上的产物,弱化了记账本位币的假设。

(三)会计核算的重点将有新的变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决定一个公司生存发展的不再是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赖以生存发展的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而是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专有技术、信息资产等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由于无形资产在企业中地位的显著提高,会计核算的重点将从有形资产转移到无形资产上。知识产品中无形资产的计价、金融衍生产品的计量、人力资源会计的构建、新经济运行会计模式的建立等也会对会计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四)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仅是会计数据的加工者、会计信息的输出者,而且是对接收到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的参与决策者。网络经济同时也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挑战。1.会计人员不仅要有深厚的业务知识,而且要懂得如何使用计算机、如何利用网络;会计人员不仅要对从网络上得到的会计信息进行“过滤”,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而且要注意对本企业财务机密的保管,防止黑客和竞争对手非法获取。2.在网络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频繁,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必须懂得国际上通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知识,而且要具备相关的经济法律知识。

三、会计学的创新会促进科技进一步发展

为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会计学必须不断地创新。这不仅是对科技发展的被动反应,同时,对科技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一)会计学的创新能够科学地反映经济运行状况,协调各种经济关系,促使资源配置优化,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辅相成,协调一致,经济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基础,经济水平决定了科技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会计的创新水平。例如,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崛起,成为科技大国、经济大国,动摇了英国的霸主地位,此后一直执世界科技、经济发展之牛耳,会计自然而然处于领导地位。现代会计就起源、发展于美国,美国会计的水平代表了当今世界会计的水平,美国的会计准则为世界各国提供了蓝本。我国在2007年1月1 日实施的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就主要参照了美国的模式。

(二)会计学的创新促成了新的科技发展动机

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篇7

关键词:技术革命,商业城市,影响

十八世纪以来,人类历史上迄今已完成三次大的技术革命。以蒸汽动力技术为主导的第一次技术革命(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上叶),使生产的技术方式机械化。以电力技术为主导的第二次技术革命(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使生产的技术方式在机械化的基础上电气化。以电子技术为主导的第三次技术革命(2 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使生产的技术方式在机械化、电气化的基础上自动化。这三次技术革命直接影响了农业、工业、商业以及社会进程,尤其对对商业城市的地理分布、经济发展、历史意义、人口增长与分布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对商业城市的地理分布的影响

每次技术革命,由于技术革新被掌握及运用的地区差异,因而带动的商业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也有明显的地域性(表格)。

商业城市的发展与工业、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工农业发展的地方,其商业的发展必然繁荣。因此,英国是世界上最先开始技术革命的国家,也是商业城市繁荣发展最早的国家。而英国的伯明翰、伦敦、曼彻斯特等商业城市,其附近有丰富的煤、铁资源,资源的大量开采成就了这三座城市的繁荣发展。第二次技术革命,美国和德国能抓住机遇进行产品的革新,在煤铁、河湖附近建立工业基地,从而促进了商业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当时最著名的两大商业城市群:“美国五大湖城市群”和“德国鲁尔城市群”。第三次技术革命,日本抓住机遇迅猛崛起,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商业城市快速繁荣起来,太平洋沿海城市群,成为日本可以在经济上与美国、德国抗衡的地区。而美国和德国,由于老的工业部门造就的商业城市,出现很多如环境、就业、人口等问题,分别在西部和南部建立自己的新工业、发展了旧金山、慕尼黑等新的商业城市。

二、对商业城市的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技术革命的推进,各商业城市的经济发展与演变也受到很大的影响。第一次技术革命,英国的伯明翰、伦敦、曼彻斯特等三个城市成为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煤铁、纺织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英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到了第二次技术革命,英国没有再次抓住机遇进行产品革新,经济发展被美国、德国超越,商业城市同样遭到停滞不前的境遇,这个时期,美国的五大湖地区、德国的鲁尔地区相继出现了大批的经济迅猛发展的城市,商业活动也得到飞速发展,美国的匹兹堡,钢铁产量超过英国,成为当时的“钢都”,而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业开始迅速发展,很快成为“汽车城”。第三次技术革命,作为战败国的日本,能通过新技术革新,很快地发展了本国的经济,从而发展起沿太平洋一带的经济发达的城市带,让世人瞩目。而此时的英国、德国、美国,商业城市也发生了变迁,如旧金山的“硅谷”,德国南部的电子工业城市慕尼黑,一些老的商业城市也在努力通过新城区的建设来发展自己。

三、对商业城市的历史意义的影响

作为历史上的技术革命造就的商业城市,其历史意义之深远可想而知。英国的伯明翰,原来只是一个小村庄,14世纪成为一个大镇,第一次技术革命后,由于附近发现煤矿,城市迅速发展起来,1889年才被列入英国城市名录,现在成为英国第二大商业城市,而伯明翰这个名字,成了第一次技术革命的代名词,其市中心广场有詹姆斯·瓦特纪念碑。曼彻斯特,是英国的第三大城市,是城市重建的一个典范,人们可以从这里看到英国工业、商业的发展历史。现在,这里充满了电子气息,以电子、化工和印刷为中心,拥有重型机器、织布、炼油、玻璃、塑料和食品加工等七百多种行业,不仅是英格兰西北部地区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商业和就业中心。曼彻斯特曾是技术革命的开路先锋。如今,它早已远离了那段“蒸汽和汗水”的岁月,反而跨进了打扮时髦、到处聚会寻欢的青春少年时。美国的芝加哥,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城市,但她与历史上的技术革命更是密不可分。1833年才建立起的芝加哥市,从时间上来说,是第一次技术革命之后才建立的,而此时,正好是第二次技术革命萌芽的阶段。芝加哥正是抓住了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大好时机,大力发展钢铁、纺织、机械制造业。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几十万工人举行罢工,争取八小时工作日,取得了巨大胜利。五一国际劳动节即起源于此。美国的底特律,同样是一个历史还不到两百年的城市,其历史意义在于是世界的汽车制造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美国的“硅谷”旧金山、德国的“硅地”慕尼黑、日本的“硅岛”九州岛等这些第三次技术革命发展起来的商业城市,则是电子工业的起源与发展的代表。

四、对商业城市的人口分布与增长的影响

人口的增长与分布和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繁荣的商业城市往往是人口密集地。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第一次技术革命之后,人口增长逐渐加快。从第三次技术革命以来,人口更是快速增长。因此,在这三次技术革命当中,分别发展起来的商业城市,同样也是人口增长快速的地区。第一次技术革命期间,英国的人口集中在伯明翰、伦敦、曼彻斯特等城市,而美国还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人口稀少,经济发展落后。第二次技术革命之后,美国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经济、人口、商业都得到迅猛发展,尤其集中在城市密集的五大湖地区。至今,欧洲西部、美国五大湖区、日本沿太平洋地区,依然是人口密集之地。

五、对中国商业城市的影响

第一次技术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当时中国随处在康乾盛世,但由于受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对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极力排斥,导致西方国家很快强大起来,中国的经济却没有发生大的变动。中国没有抓住这次机遇,而一落千丈,最终成为列强的猎物,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时候,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出现。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于近代企业。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来了。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都是早期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第二次技术革命始于19世纪70年代,中国仍然是清朝封建统治,由于西方列强的侵入,清政府内外交困,战争也使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导致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使外国在华投资设厂合法化。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加剧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1895年到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由六十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总投资额为一千二百多万元,平均每年设厂十五家以上。原来基础较好的上海、广州、汉口、天津等城市的工业,有所发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近代工业。但总体仍集中在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的通商口岸。在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束缚和压迫下,民族资本主发展步履维艰。

第三次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当时的中国处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没有发展技术革命的和平环境。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了维护独立、提高国际地位,在国际技术经济竞争中取得一定优势,把发展技术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对第三次技术革命采取了引进吸收的态度,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如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发射上天等,但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包围,缺乏正常的交流,再加上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一些错误,始终没有摆脱错误路线的束缚,技术革命也没能快速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带动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形成了上海、南京、长江三角洲的汽车、钢铁制造和石化工业中心;广州、深圳、珠江三角洲的电子制造工业中心等,这些工业中心的城市和工业中心周围的一大批城市的商业、交通、人口等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成为人口密集之地。21世纪,以“环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为代表的西南区域经济正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从历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对商业城市发展的多重影响中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科学技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一个民族必须勇于学习和善于学习国外先进的成果,才能不断强大,谁抓住机遇,谁就强大。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重视技术,重视人才,重视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思想。其中提到: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我们西部地区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利用技术和西部丰富的资源,推动西部区域经济的建设步伐,促进我国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宗绪:世界近代史[M].北京师大出版社,2004~7

[2]郑胜华 潘海颖:世界经济地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4

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篇8

新型EXPERTCUT 106 PER被定位是国际大、中型纸盒生产商的主力设备,其新增功能贯穿整个加工过程,可将正常运行时间最大化,进而帮助用户提高净产量、降低成本、简化维护、减少浪费,从而为用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采用创新型飞达技术

新型EXPERTCUT 106 PER采用了第二代智能飞达系统Smart Feeder,其吸嘴可以进一步改进纸张传输到进纸台的过程,同时还进行了快速便捷的设置,改进了不同承印材料进纸的适应性。除此之外,该飞达的输纸平台可减少因停机造成的纸张损耗,速度更快,纸张输送更连贯。

应用模切工具保护技术

为了降低纸盒生产商的间接成本,新型EXPERTCUT 106 PER应用了一种被称为“模切工具保护技术”的新技术,该技术可以撤去没有纸张输入时模切平台的工作压力,从而延长模切工具的使用寿命。一旦飞达开始重新进纸,机器就会立即恢复预设的生产速度和模切压力,无需操作人员干预,将生产中断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这意味着,新型EXPERTCUT 106 PER在生产任务不断增加的同时,仍可保持高质量的模切质量,同时还可以减少纸盒生产成本。

计算最佳隔层纸插纸时间

新型EXPERTCUT 106 PER还可以根据纸盒厚度计算出最佳的隔层纸插纸时间,每个插纸周期最多可节省7张纸,从而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具有“快速设置”新功能

新型EXPERTCUT 106 PER的全清废工位具有一项被称为“快速设置”的新功能,其可以通过一个按钮对所有不停机收纸杆进行锁定和解锁,使设置过程更加快速轻松。此外,拥有了这项新功能,换单时无需将工具板框设置为零,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快速换单。

安装新型Bernoulli纸张制动装置

新型Bernoulli纸张制动装置可以在清废工位和盒坯分离工位时通过吸附来控制纸张的最小边缘,从而保证纸张平整性和后续工艺的加工质量。该新装置还配备了自清洁系统,减少了维护工作量,提升了可靠性。

博斯特集团单张纸事业部产品营销主管Jacques Reymond先生表示:“博斯特集团对EXPERTCUT 106 PER的升级是一次技术性变革,其影响也是革命性的。自在Drupa 2012上推出后,新型EXPERTCUT 106 PER深受业界的广泛认可,首批设备已陆续在用户工厂投入生产,市场反馈很好。”

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篇9

辛亥革命史,在新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曾经空前繁荣。对近代中国社会以三大革命高潮为主线以理解之,使得辛亥革命成为众所注目的所在。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叶以后,随着学界研究视野的下移,随着革命史范式为现代化范式所取代,辛亥革命史的地位渐渐旁落,即使依旧固守原有领域者,也多是将余光投向别的领地,而心不在焉了。

辛亥革命如此,太平天国又何尝不是如是呢?当代史学研究队伍的日益扩大和研究成果的迅速累积,使某些研究领域开始呈现“饱和”状态,一些长期为史学界所关注的课题,更因其浩如烟海的文献积累而让许多研究者视为畏途。以至于在论文选题时,指导教师往往会告诫学生一定要避开诸如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之类的课题,因为与之相关的问题要么早就被研究“透”了,要么目前尚无力涉及。

这些曾经被众多专家反复耕耘的研究领域,这些年来确实有些冷,至于冷的原因,谢维先生认为:“也许是因为实在找不到问题了,试想,研究者‘无惑’,又焉能热得起来?于是,人们就经常能看到一些边边角角、偏而又偏的题目,读起来颇感‘食’之无味”。有别于此者的是尽管新意迭现,然总体进展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地步。正如茅海建先生所道:“三年多前,当我决心对戊戌政变作一考察时,以为我的报告大约一两万字就可以结束,且很有可能一无所获;而今完成如此烦琐考证的长文,依例必须做一结论时,却又发现,我虽在细部上多有新见,但在总体结论上,仍是一无所获。”

一方面是老课题“无法”深入,困难重重;另一方面则是受西方汉学界的影响,以社会史、“草根热”的兴起为表征,作为对宏大叙事的背离,学术界的研究路径出现了地方史取向的转换。

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学,如果从研究领域之视角予以审视,则当可发现,学界有一个眼光下移的共识,比如杨念群借用社会学的概念提出中国研究中应当注重“中层理论”视野下的研究。他在近期的研究成果中多次强调对中层的研究,如《中层理论——东西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l年版)、《中层理论与新社会史观的兴起》、《开放时代》,此外还有他主编的论文集《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赵世瑜则提出整合的历史观(integrated historical view),主张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看历史的两种视角有机综合起来。

视角转换中的下层取向,作为当今史学与传统史学之间的重要差异,优点在于避免仅仅从国家政令或是学者的学说出发而导致的复杂的历史简单化,但是,由于社会的变化首先发生于民间,然后才会在政府的典章制度或学者的学说中反映出来,即便政府的法令改变了,民闯社会的实际情况也是多维的。从空间上来说,各地区之间有类型上的差异;从时间上来说,发展也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如何处理众多“个性”存在,并得出共性的认知,成了问题的关键。遗憾的是,地方史路径往往是小处着手而未大处着眼,结果是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微型叙事”,以至于陷入布罗代尔(Braudel)所说的“破碎的历史”之中不能自拔。

因此,21世纪当我们回首整理近二十多年来学术发展理路时,应该看到,由举首望月一变而为俯首探路,折射出的是下层史学研究薄弱、苍白的难堪,故而,学界的这一转向可以认定是进步、成熟,当无疑问。只是,切切不可依此而得出上层史学研究已经走向了极至的结论,若此,则犯了随风而行、非此即彼的学术大忌。事实上,上层史学依然有许多的领域需要去开拓,或者深化。我们在观注下层的同时,亦应观注上层。

现今治史者喜欢开垦生地,冷淡了熟地。熟地需要精耕细作,生地则尽管需要付出开辟的艰辛,但粗放式的劳动也可能有收获。当然亦有别样的理解:“就学术研究而言,拓荒固然是一条途径,但精耕熟地更可能高产。就是说,新题目容易做出新意,但也容易‘浅’;而做老题目,虽说不易出新,可一旦做出来了,有时会很‘深’,能揭示一般人不大容易看出来的东西”。

总体上看,上层史学目前处于结冰期,其零落的窘境令人唏嘘。迟云飞先生在评价李细珠所著《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一书时曾感慨道:“目前中国近代史学界对于社会史、文化史、区域史、乡村史、城市史的研究非常盛行,这当然无可非议,但是与此同时,政治史包括政治人物的研究,还是应该在史学家的视野之内。政治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它对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有着无法摆脱的影响,因此,忽略政治史的研究,将无法全面认识人类的历史。当然,究竟如何研究政治史,如何提高政治史的研究水平,使之既有学术价值又不落入以往那种僵化教条的老套,需要学界同道艰苦不懈的努力。”

目前的史学研究,其突破的方式要么是通过史料挖掘、爬梳取得(这一方式较为多见),要么是借助新的理论的嵌入获取,真正以方法方面来推动某一问题的研究者,相对而言为学界所慢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有鉴于此,《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一书在学界几乎是以席卷、囊括之势关注下层史学的情形下,逆风而行,逆流而上,以辛亥革命为视点,切入政治史的研究领域,“上下延伸与横向会通”,努力探究方法论意义上的突破,此中之意义及价值,不言而喻。其实,早在1983年,章开沅先生在郑州举行的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年会上就做了题为《辛亥革命史研究如何深入》的发言,提出要加强理论探讨,提高通识素养,并且特别强调上下延伸与横向会通,以及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正如他所指出:“辛亥革命史研究应该接受过去的教训,在综合的和专题的研究中努力向上下延伸和横向会通:即不仅要把辛亥革命放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长河中,而且要放在世界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总范畴中,作切实深入的研究与相应的理论探索。”

辛亥革命史研究之所以显学不再,渐渐淡出主流史学的视野,究其原因,主要是狭义上的辛亥革命史研究深入之艰难,这里有一个史学成本的问题。像辛亥革命史这样的熟地,狭义上的、就事论事式的研究,尽管不能说是山穷水尽,但边际效益很差当无疑问。章开沅先生就曾说:辛亥革命“就局部而言,可能在政治方面颇有水平的成果较多”。因此,熟地研究者人数减少是正常的,一哄而上才是不正常的。问题在于,像辛亥革命这样的熟地,真的就应该成为荒野上开放的寂寞的花,无人喝彩,无人在么?如果不是那样的话,则研究应该如何深入下去呢?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史研究深入艰难,那么,广义上的研究如何呢?这里有一个视域的问题。观照历史需要一定的距离,需要将之置于一个较长的时段里审视。广义上的辛亥革命史研贫,应该有一个更为广阔、开放的领地,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从纵向上论,是上下延伸;从横向上论,是横向会通。看待时间方式的不同,就意味着事件外延的扩展,意味着从微观到宏观,从事件到结构:随着时间的延伸,空间也相应地得到拓展。

这里所谓的狭义、广义之分是,前者将辛亥革命事件当作研究对象、实体、领域,着意于其本身演变过程之真实描述:而后者则将辛亥革命视为社会结构的动态反映,试图挖掘出事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结构及其变迁,事件成了研究者透视历史的一种视角、路径。换言之,前者将辛亥革命视为一幅画,研究者着意于画的细节描述,分析:而后者则将辛亥革命视为一扇窗户,研究者关注的不仅仅是窗户,而且还有窗外的世界。

目前狭义上的辛亥革命史研究尽管不能说已走到了极至,但研究空间的日趋狭小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从广义上突破,透过辛亥革命事件本身,将目光投向遥远,将会带来活力.并拓宽研究空间。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也只有将辛亥革命这一事件置身于广阔的时空之中,才能力避旧有的描述缺陷,而予以解释学意义上的精准定位。

广义性质的研究是从动态而非静态的角度来看待社会,如制度、结构等,透视其实际运作。单就解释而言,辛亥革命不是解释的全部,而是解释的变项或源泉。辛亥革命既是此前历史发展的结果,又是民国历史延伸的基础,只有将之置于历史发展的动态之中,将所有的关联衔接起来,方能发掘出历史的真意来。纵观清末民初的历史,辛亥革命只是这一时期的突出事件,历史无言,重大事件偶一闪现,这就需要我们以事件为中心,以逻辑来阐释事件之外的无言历史。正如布罗代尔所道:“严格地讲,一个事件可能具有许多连带意义。它有时为一些深刻的运动充当见证,并且通过种种牵强附会的因果推理——以往的历史学家乐此不疲——吞并自身以外的长段时间。它可以被无限延长,自由地或勉强地与一系列其他事件或隐蔽现实相联系。”

微观一宏观,静态一动态,二者之间的有机衔接,兼而顾之,无有偏废。《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之所以能成为近些年来辛亥革命研究领域中的力作,在笔者看来,此中最为主要者乃研究理路上的突破。

需要指出的是,该书作为集体合作的结晶,作者在保持个人研究独立性的前提下,没有出现一些集体著作中存在的前后观点矛盾或机械拼凑的现象,各部分衔接自然,前后呼应,浑然一体,有很强的整体性。在今天名人学者织学人著书成风的时代,该书作者们所表现出来的合作精神和认真态度无疑是弥足珍贵的。

本书的不足之处是尽管力图寓论于史,论从史出,以使结论成为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逻辑结果,但一些问题常常淹没在对过程的叙述之中,也就是说,以问题史的方式展开分析不明显。当然,笔者之所以摹仿《春秋》,责贤问明,只是有盼于辛亥革命史的研究更进一步。

上一篇:教育咨询师学科培训下一篇: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