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自选商场》教案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六年级《自选商场》教案(精选15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自选商场》教案 篇1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我们在设计《自选商场》一课的教学时,着重体现了以下指导思想。

(一)紧紧把握住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走向

我们在纷繁复杂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浪潮中,感觉到语文课程发展最基本的走向是“整合、自主、开放”。整合包括目标的整合、内容的整合、方法的整合;自主是改变学习方式的关键;开放是新的语文课程与教学体系的重要特征。

(二)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关于识字教学的要求

第一学段识字目标中的“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教学建议中的“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评价建议中的“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

(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将我市正在开展的“小学开放性语文教育实验研究”中成功的做法运用到本课的教学中。一是在识字的途径上,增加生活识字;二是在识字的方式上,强调自主识字。

二、学习目标的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我们确定《自选商场》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为:

(1)喜欢识字,增强自主识字的愿望。

(2)会读会认“商、场”等14个生字。

(3)大致了解在自选商场购物方便的特点。

三、教学基本思路

(一)抓住三条线索

1.生活识字,展示交流。将识字与生活结合起来,拓展识字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体验识字的意义和乐趣。

2.自主识字,探究发现。发挥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主动识字,发现识字的奥秘,形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3.创设情境、巩固识字。根据一年级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巩固识字成果。

(二)理顺三个关系

1.课内外的关系。打破传统课堂从课内到课外的模式,根据课内外沟通的思想,从生活识字出发,从学生的生活识字中提取课内识字的重点,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再回到生活识字中巩固扩大识字成果,给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舞台。

2.自主和示范的关系。识字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基础,但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性指导时,教师应适时示范。比如一些容易读错的字音,最好在学生初步探索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即予以示范甚至教读。

3.自主和合作的关系。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而合作学习实际也是另一个层面上的自主学习。因此,要在自主基础上合作,在合作学习中发展自主意识。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分工、配合和协调,是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

(三)突出四个环节

1.生字的呈现。本课生字采用分散呈现的方式,“商、场”在出示课题时呈现,“东、西”在出示句子时呈现,其余在出示词语时呈现。呈现步骤为:词句字词句。

2.识记的方法。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为主。如“本、牙”两字可结合已学过“木、体、穿”,采用加一加、减一减的办法识记;“笔”字可通过直观教具毛笔进行形象识记。

3.识字的巩固。采用变换词序,变换字序,换个环境,游戏活动(组字、走迷宫)等方式巩固识字。

4.识字的检测。采用自测、互测、抽测结合的方式,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分步聚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落实。

(四)讲究三个策略

1.激励的策略。摒弃常见的实物、小红花、掌声等外在激励的方式,而采用师生情感共鸣、配合默契、体验成功等内激励的方式。外在激励大多是浅层的、短暂的,而且往往是不公平的,在鼓励少数的同时打击大多数。而内激励是深层的、长久的、公平的,也是令人难忘的。

2.提问的策略。对一年级上学期的小孩来说,提问一定要明确,避免走冤枉路。如果提问目的不明,学生就会答非所问,浪费时间。例如教师想引导学生说出“在自选商场购物真方便”的意思,假如问“图上的小孩可能说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能就和教师希望得到的答案相距甚远。

小学语文六年级《自选商场》教案 篇2

一、基础知识的复习

1. 生字的复习

在总复习时, 每位教师都要汇报自己在平时听写时学生普遍写错的字, 由负责拟写生字复习教案的老师汇总, 编写出教案后, 由执教者引导复习。主要步骤是:先由学生自己翻出平时听写本, 把自己写错的生字找出来, 分析错误的原因与同学交流。再汇报自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错别字。最后做老师精心设计的形近字、多音字练习, 对易错的字进行巩固, 汇编出形近字、多音字大全。

2. 词语归类复习

先由学生收集本册近义词、反义词、各类成语, 教师归纳在一起, 从而唤起学生的记忆。活动前先拟写计划, 组长执笔记录。收集后, 教师上复习课引导分类汇总, 我们把成语分为数字成语、含动物的成语、历史故事成语、神化传说成语、含修辞的成语, 等等。在网上搜索趣味语文习题, 由李明珍老师负责设计, 提出设计方案。由于成语复习比较枯燥, 所以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有兴趣学习。全组老师针对她的教案提出自己的观点, 进行讨论, 最后达成共识, 形成教案。上课时, 看哪个组材料收集得多, 收集得全, 进行奖励。收得不全的小组在听其它组交流时要补充自己的资料, 同样要汇编成六年级上册近义词、反义词、成语大全。再设计出封面、目录。活动后有总结、感悟。这样, 使学生在自己动手收集的过程中, 锻炼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3. 病句的修改

首先找病因:在组内先讨论病句的类型, 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 只有查出病因, 才能对症下药。我们要求负责教案的老师在教案中全病句的类型, 进行练习设计: (1) 成分残缺; (2) 用词不当; (3) 词序颠倒; (4) 重复啰嗦; (5) 不合事理; (6) 前后矛盾; (7) 分类不当; (8) 关联词错误。然后开出药方、对症下药, 如:成分残缺的要“补”;用词不当的关联词错误的要“换”;词序颠倒的要“调”;重复啰嗦的要“删”。值得注意的是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不改变原意, 同时以最简洁的方法修改, 因此, 修改前必须读懂句子, 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 找到病因后修改, 修改后还要细致检查, 因为有的病句不止一处有语病, 还要看有没有将意思表达清楚, 有的病句不止一种修改方法, 只要表达清楚即可。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如下修改步骤: (1) 读句子、理句意, (2) 查、排、审找病因, (3) 改句子、保原意 (改得少、改得巧) 进行改病句练习。每一类病句都要全, 而且练习形式要多样。可采用各种形式的比赛进行, 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 进取意识。

在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时, 由于基础知识内容多、量大, 复习较为繁琐, 我采用分层次复习法, 简单的知识要求学生在家里完成自主复习, 教师抽查, 如字、词的复习。词语的理解可放到课文复习中, 并要求学生上学必须带字典, 不懂的字、词要会自己查, 或小组商议、讨论, 直至理解。同时, 教师还要不断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从文章中找出关键词语, 让学生分析理解。这样, 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又可开阔学生的眼界。对于基础知识中比较复杂的语法知识, 虽然只要求学生了解, 并在此基础上运用, 但如果老师单纯地讲, 有些问题就会错过。

二、阅读理解部分的复习

阅读是借助具有客观意义的文字符号, 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 从而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思维活动;是搜集处理信息、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形成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习阅读以获得阅读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为目标。小学生学习阅读的具体要求是:学会运用朗读 (诵读、背诵) 、默读和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理解词句的意思,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并有自己的见解;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同, 扩大自己的阅读面。

以读懂一段话为例:

自然段就是指在文章里提行排版空两格为标志的一段文字。在自然段中的句子间有一定的关系, 有的一个或几个句子可以组成一个意思, 分析段中句子间的关系, 有利于理解段落的内容。段落中句子间的关系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 总分关系

有 (1) 总叙→分叙、 (2) 分叙→总叙、 (3) 总叙→分叙→总叙几种, 阅读时抓住了中心句就了解了段落的内容, 如: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 来往船只多, 他操纵自如, 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 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 他总能平稳地穿过, 而且速度非常快, 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 我们的眼晴忙极了, 不知看哪一处好。 (《威尼斯的小艇》)

这段话是由“总叙→分叙”形式构成的, 全段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内容 (中心句) 叙述。

2. 并列关系

围绕一个内容, 从几个方面进行叙述, 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并列的, 如:

“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 一座座拔地而起, 各不相连。像老人, 像巨象, 像骆驼,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 像翠绿的屏障, 像新生的竹笋, 色彩明丽, 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桂林山水》)

这两段话分别从“静、清、绿”“奇、秀、险”写出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特点。

3. 递进关系

段落中的句子在意思上一层更进一层, 或者是在范围上由小到大, 或者是在程度上由轻到重等, 如:

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多米高, 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 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 铺上木板, 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 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 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 真叫人心惊胆寒, 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 从上游山峡里直泻下来, 撞击在岩石上, 溅起三米多高的浪花, 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城背靠着山, 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 凭着天险, 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 看你们飞过来吧!”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题 篇3

一本书里叙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女钢琴家重病垂危,绚丽的生命就要结束。某日,一个小偷敲开了她的房门,这小偷手里捧着一束鲜艳的玫瑰。这是小偷惯用的伎俩,若无人应门,他便撬门行窃,若有人开门,他便问:“是你叫送的鲜花吗?”小偷敲开了女钢琴家的门,他看到的是一双美得叫人心悸,但分明闪耀着生命的最后火花的眼睛,紧接着,发生了小偷经验以外的事情。就在他还在发愣时,他手中的玫瑰已被轻轻接去。“多美的花呀!”女钢琴家说。她一边忘情地嗅着玫瑰,一边转身把它插进钢琴旁的花瓶里,一双颤抖的手陶醉地抚摸着它说:“但愿你比我的生命开放得更长久……”小偷看呆了。他盯着女钢琴家弱不禁风的背影和举止出神,然后禁不住打了一个寒战,悄悄离去了。

有评论家慨然地说:这是女钢琴家在感动生命——感动自己的时候,也感动了别人。

宇宙事物的终极秘密是人的理性和抽象思维无法接近的。没有人情味的小偷遇到了这样的麻烦。

孤独的、生命垂危的女钢琴家被自己感动了,这是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

禅诗云:“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想想自己的心如一轮皎洁的秋月,辉映清幽的碧潭,这岂不是真善美的境界,此境界岂能不感动自己?

而这感动自己的境界,其实完成了一次精神升华。

这种“升华”却势必从自身的孤独中脱颖而出,赋予人间一种普遍的意义。如月光不仅辉映了碧潭,它同时也辉映着周围的群山、峡谷和大地。女钢琴家悲苦绝望仍保持的真善美精神,就如此辉映了一个惯盗的灵魂。致使这个盗贼离开她的家门后,总是忘不了她那双渴望生命、热爱生命的美丽的眼睛。他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终于改邪归正,真的买了一束鲜花送给女钢琴家。当然,他没能如愿,他去迟了,女钢琴家已经去世了。

感动自己,感动他人和为他人所感动,实际上是一种轮回。完成了这个轮回,你会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并不孤独,这世界,原来是很具魅力、不会叫人失望的。

1.看拼音填汉字。

叙shù()chuí()危

玫guī() jì( )俩

kǎi()然 jiǎo()洁

清yōu( ) 辉yìng()

fù()予 mèi()力

盗zéi()

2.选字组词语,在正确的字下面画钩。

弱不(经禁)风脱(影颖)而出 改(邪斜)归正悲苦(绝决)望3.短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偷在叫开了女钢琴家的门以后,发生了他经验以外的什么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偷为什么会“禁不住打了一个寒战,悄悄离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女钢琴家是怎样感动自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偷是怎样被女钢琴家感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结尾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教学一~三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4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题,问: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

(2)学生根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知识来回答。

(3)这句话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多不多?(使用广泛)

(4)小结:像这样的句子叫俗语,它是为群众所喜爱并广泛使用的语句,有着具体的含义。

2.教学第二部分。

(1)生读五个俗语,听说过吗?看看各自讲了什么意思?

(2)指名说说意思。

(3)教师适当补充。作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本地也有俗语,请同学回忆生活中知道的当地俗语。(交流、讨论)

(2)指名说一说,评议。

(3)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发现和搜集俗语。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

1.诵读词语,指导读准字音。

2.讨论每条词语的大概意思。

3.生练说这些词语的意思。(明白这些都是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4.读讲词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分类积累词语。

5.学生练习背诵。

三、教学第三题。

1.读题,明确要求。

2.指明这段话选自《姥姥的剪纸》。

3.指导观察书写格式,指名说说书写时哪些字需要特别注意的?提醒学生注意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

4.练习描红,及时小结。注意行款布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注意解释时的态度,说话要通顺连贯。

教学难点:表达是否流畅、准确。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指名读题。

2.帮助弄清本次口语训练的要求。

3.指导:

(1)读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思考应该怎样去解释。

(2)分组分问题练说。

(3)从三中情况中任选一种,认真阅读、领会,并想清是向谁解释?解释什么?怎样解释?

(4)推荐代表表演。师生评议。

4.反馈。

(1)指名说说被人误会时是怎样解释的?

(2)说说本次口语交际训练后有什么收获?

(3)评议小结:说话的与其和态度要得体,说话要通顺连贯,声音要响亮,速度要适中。

小学六年级语文《林海》教案 篇5

从教材中提炼美的因素,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活动。并以此点燃情感,呼唤悟性,促进学生主动探求。

设计特色:

以美感人,以情动人。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概括学习写景文章的一般方法:写了什么景物,抓住什么特点,怎样细致描写,抒发了什么感情。从学生以往的学习实践中总结学法,又以此指导读书实践。

二、学习写“岭”的一层。

运用以上方法,在小组普遍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重点交流以下两句。

1.“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峻。”在去掉句中的“点”字后的比较朗读中,体悟这里的“岭”是温柔的;在与秦岭的对比中,突出“岭”的温柔。

2.“多少条岭啊……也看不厌。”体会作者对大兴安岭爱得多深!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课文。

三、放手让学生运用“学法”,自学描写“林”与“花”的两层。

交流过程中,允许学生各抒己见,感受意境美、语言美。

1.为什么同是绿,却绿得不一样?让学生合理想象,体会把“绿”写具体了。

2.学生体悟:蝴蝶的到来,使这儿静中有动,格外美,加上蝴蝶的斑斓色彩,真可谓“锦上添花”。

3.通过有目的、多形式的读,在体悟描写手法的同时记诵精彩的句、段。如,写“花”的一层不仅句子美,而且内容很有层次,值得积累。

教师没有多余的提问与讲解,让学生在“读与说”“理解与积累”上下功夫。学生对课文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感悟,但都必须练习用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凡是理解了的则易于记忆,课堂上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背诵或记诵,积累好词佳句与精彩片断。

四、学习“联想”部分。

1.自读,交流: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如:(1)为什么说“大兴安岭的可爱,就在于它美得并不空洞”?(2)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大兴安岭的名字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放手让学生自学,并不是放任自流。小学生受年龄、经验等的限止,对有些问题的认识可能比较模糊肤浅,这就需要教师的“导”发挥作用。

2.抓三处“亲切舒服”,使学生联系上下文体悟到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作者感情的升华。

五、自荐朗读或记诵最喜欢的自断。

六、作业。

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教案 篇6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

2、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读课文,初知全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的

1、默看导读,明确要求

2、导入课题

毛主席在“咏梅”词中,赞颂了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梅花的品格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具体体现。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为了革命,他不谓艰险,面对敌人,他大义凛然,表现了革命者无所畏惧的崇高品德。

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李大钊烈士牺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父亲遇难十六周年所写的回忆录中,把我们带到那腥风血雨的年代。

3、简介背景

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9日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

二、初读课文,思考

1、自读课文,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

2、本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自学生字词,有不会的地方查字典。

1、读准字音。

2、记清字形

3、理解字意

军阀:指旧中国拥有武装部队,霸占一方,自成一派的人。

儿童娱乐场:相当于现在的儿童乐园之类。

僻静:偏僻安静。

恐怖:惊慌、害怕。

宪兵:旧社会用来镇压人民的军队。

苦刑:使人非常痛苦的刑罚。

押:暂时把人扣留,不准自由行动。

绞刑:死刑的一种,用生字勒死。

四、巩固练习

1、抽读生字卡,口头组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讲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内容

2、朗读全文,能回答课后练习题1

教学过程:

一、学习被捕前部分

1、轻声读这一部分

2、讨论

(1)“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承接第一节,引起下文的回忆)

(2)李大钊被捕之前局势非常危急表现在哪些地方?

(1、烧掉文件书籍;2、张作霖要派人搜查;3、工友阎振三突然被捕)

(3)李大钊同志是怎样对待这严重的局势的?按以下要求从文中找出句子

3、李大钊同志夜以继日地为革命忘我地工作。

4、李大钊同志不顾个人安危,一心只想到革命工作。

5、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事业,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二、学习被捕时部分

1、说说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李大钊被捕经过的。

2、思考

(1)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李大钊同志被捕时的紧张气氛?

(2)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我”的惊恐?

(3)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敌人的凶残?

(4)文中哪些词语写出李大钊同志的沉着和对敌人的蔑视?

3、小结

三、学习被捕后部分

1、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这一部分

(1)用“————”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外貌。

(2)用“~~~~”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神态。

2、思考讨论

(1)“我”在法庭上见到父亲是,父亲是什么样子的?他说明了什么?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李大钊经受敌人的残酷折磨。

“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父亲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

(2)李大钊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都被捕了,但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说明了什么?

(一方面说明李大钊对亲人被捕早已预料,更重要的说明了他对革命事业的爱,超过了对亲人的爱,正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使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种力量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种力量支持着李大钊同志跟敌人斗争,使他表现的无比坚强、沉着。)

(3)说说“安定”“沉着”这两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1、“安定”——不动摇。文中表现出李大钊不为私情所动摇。2、“沉着“——从容镇定、不慌不忙,文中表现出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四、巩固练习

1、说说每一部分都讲了哪些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四部分

(1)轻声读

(2)语言练习

(3)画出文中写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全家无比悲痛的句子。

(4)“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昨天是四月二十八“这两句表达了母子俩什么样的感情?

(未在悲痛中倒下,不会忘记敌人欠下的血债,要问讨还血债,继承先烈的遗忘革命到底)

(5)最后三段与开头有和关系?(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二、总结课文

1、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到被害时的表现是怎样的?

2、通过李大钊的表现,反映了李大钊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a)对亲人充满慈爱。

b)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

c)对敌人顽强斗争、坚贞不屈。

3、读完课文,你受到哪些教育?

(1)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完成未完成的事业,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三、巩固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永远忘不了父亲被难日

局势严重工作紧张

十六年前的回忆不慌不忙保持严峻

平静慈祥安定沉着

小学语文六年级《自选商场》教案 篇7

猜得分

请你猜一猜:你这次语文考试能够得多少分?不能乱猜, 一定要说明理由才行。 (3分)

预测自己可能得到的分数:__________

做出这样预测的理由:__________

听·画·写

听老师读一首好玩的小诗———《屋外有个钩》, 了解诗中小朋友奇特的想法。 (12分)

1援根据你听到的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10分)

(1) 这首小诗虽短, 却写到了三个“钩”:第一个“钩”挂在__________, 上面挂着爸爸的__________和姐姐的__________。第二个“钩”挂在__________, 上面“挂”着“我”的心事, 这“心事”是:__________。第三个“钩”挂在__________, 上面“挂”着好多__________。

(2) 这首小诗中写到的三个“钩”很有意思:第__________个“钩”是写实实在在的事情;第__________个“钩”是写想象出来的事情;第__________个“钩”则是用形象的说法来写自己的内心情感。

2援请你根据这首小诗来画一幅小画, 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但是必须要画出“钩子”这种事物, 还要在画的右边用简单的文字对它加以说明。 (2分)

当你静下心来品味“汉字”、“汉语”的时候, 你就会发现有些语文现象很有趣。 (20分)

1援细辨字音:反复默读下面的词语, 找出在词语中的读音和字的本来读音 (本音) 有变化的字, 用“”在下面标出来。 (4分)

熙熙攘攘远房亲戚威风凛凛刺猬甘蔗马马虎虎

2援写字诀窍:怎样把下面的汉字写好看?把你发现的诀窍写出来吧。 (4分)

写“躁”字时, 为了避免把这个左右结构的字写“散”, 写的时候要注意:

“潺”字结构很复杂, 容易写错。写这个字时一是不要着急, 还要这样做:

3援汉字故事:汉字是有内涵、有故事的。认真研究下面几个字, 看看你有怎样的发现? (6分)

自作自受德高望重风雨同舟饱经风霜哭笑不得津津乐道

溜之大吉流连忘返张冠李戴囫囵吞枣为所欲为不解之缘

你这样分类的理由:__________

下面的学习方法你用过没有?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你喜欢吗?如果喜欢, 以后也这样来学习吧! (15分)

1援值得记住它:把本学期应该积累的重要语句, 填到下面的积累卡上。 (5分)

2援书中好形象:“书中好形象”评选开始啦!下面是大家提名的候选人。请你从这些候选人中选出你心目中的“书中好形象”, 推荐一下吧! (10分)

十大候选人名单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鲁迅;《月光曲》中的贝多芬;《用心灵去倾听》中的苏珊;《唯一的听众》中的老教授;《少年闰土》中的闰土;《穷人》中的桑娜;《老人与海鸥》中的海鸥老人;《詹天佑》中的詹天佑;《青山不老》中的老人;《别饿坏了那匹马》中的残疾青年……

你一定喜欢玩, 但是“玩”有玩的道理。就请你来听听著名作家阿浓是怎么说的吧! (25分)

谁不喜欢玩

阿浓

大人骂我们骂得最多的无非三件事:一是吵闹, 二是贪吃, 三是贪玩。

请你举三个最吵闹的地方, 相信你会说:街市、茶楼、流行音乐会。这三个地方都是大人聚集的场所。因此, 最爱吵闹的不是我们。

请你举三种最贵的食物, 相信你会说鱼翅、鲍鱼、熊掌, 并不是我们喜欢吃的糖果、薯条、汉堡包。因此, 最贪吃的不是我们。据说一个最贵的鲍鱼, 价钱相当于一千个汉堡包, 居然有大人愿意付这样的价吃这么一个鲍鱼, 你说过分不过分!

说到贪玩, 爸爸这样骂我们, 妈妈这样骂我们, 爷爷和奶奶也这样骂我们。还有老师, 更是天天这样骂我们。让我们来看看事实的真相:

爸的玩具才多呢, 有一屋子的音响器材, 两大箱的摄影器材, 一玩起来饭也不吃, 觉也不睡。

妈是最贤淑的女人 (许多人都这样说) , 她最擅长弄吃的, 不论是中式、西式、大餐、小食、烧烤、沙律、家乡风味、祖传秘制, 她都做得像模像样。而那些厨具, 蒸的、煮的、切的、炒的、磨的、搅的……一套套都是精品。她只是喜欢煮, 自己却吃得很少。后来我明白了, 煮食是她的游戏, 厨具是她的玩具。

爷爷年轻时喜欢玩什么我不知道, 如今他玩什么都气喘喘的。可是他满身是玉, 头上挂着、手腕和手指上戴着、裤带上扣着, 方的、圆的, 黑的、白的、绿的、黄的, 透明的、不透明的, 有花纹的、没花纹的……他一有空便拿出来又搓又揉地玩。

奶奶的“积木”是麻雀牌, 她一坐到麻雀桌前便兴高采烈, 哪怕有什么不舒服也忘得一干二净。她可以由上午玩到下午, 由下午玩到半夜, 天天玩也不厌。

最后要说我的班主任李老师了。他说“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叫我们不要只顾玩, 要努力学习, 勤力做功课。肥仔炳上课时玩游戏机, 被李老师没收了, 说要放暑假才还给他。那天我去教师休息室找李老师交旅行费, 李老师背着我, 我叫他他也听不见。后来我大声叫他, 他吓了一跳, 原来他正埋头玩游戏机。我认得那部游戏机是肥仔炳的。谁说老师不喜欢玩!

原来人人都喜欢玩, 这才是正常。不喜欢玩的, 我看有点不正常。

小猫很爱玩, 兽医说它们是从游戏中学习。我希望我最怕的数学和英文也可以从游戏中学习, 但愿我能遇上一个一面跟我们玩一面使我们读书的好老师。

好了, 我讲了许多, 要去玩了, 你来不来?

1援下面这些加点字你都认识吗?先别着急回答。查查字典, 把它们的读音标在字的上方, 然后写出:你读对了几个?你对自己的评价如何? (5分)

读对的字数: () 个

对自己的评价:__________

2援想想这篇文章写了哪些内容?根据下面的提示来梳理一下。 (16分)

(1)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简单地说出大人们的一种观点:__________。

(2) 作者“集中火力”对大人们的这种观点进行了“有力反击”:

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反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通过第三自然段的“反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3) 为了反击“孩子们贪玩”这种观点, 作者用了最猛烈的“火力“:

首先, 通过__________这件事, 说明爸爸是贪玩的。

接下来, 通过__________这件事, 说明妈妈是贪玩的。

再接下来, 通过__________这件事, 说明爷爷是贪玩的。

再接下来, 通过__________这件事, 说明奶奶是贪玩的。

最后, 通过__________这件事, 说明老师也是贪玩的!

3援关于“玩”, 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又表达了怎样的愿望呢? (4分)

“疯玩”“傻玩”看似“好玩”, 结果只能“白玩”。玩什么, 怎样玩, 才能既好玩又有益处呢?那就请你来介绍一下, 跟大家分享吧!可以介绍一些好玩的事情, 也可以说明自己的想法。确定个比较恰当的题目,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 字数在400字左右。 (25分)

附:听力测试材料

屋外有个钩

(中国台湾) 杜荣琛

屋外有个钩,

挂着爸爸的蓑衣,

挂着姐姐红色的雨衣;

我心里也有个钩,

却挂着一件心事:

明天要远足。

讨厌的雨,

为什么还下个不停呢?

妈妈!

难道天空也有个钩,

挂着好多好多漏洞的

超级特大号的水桶?

附:本套试题设计意图及说明

向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宣扬“享受语文”“享受学习”的理念, 渗透自我评价和学校评价相结合的思想, 通过具体的评价试题让学生及教师感悟到“快乐学习”“学会学习”是可以成为现实的。同时, 也注意把握适当的分寸, 提倡“玩出水平”“玩出质量”, 避免误导学生“疯玩”“傻玩”, 以积累学生童年人生的“正能量”。

第一部分:猜得分

向学生渗透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考查学生就本话题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看能否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特别说明:该题没有标准答案。考试阅卷完毕后, 该题可以作为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的参考依据。

第二部分:听·画·写

1.根据听到的内容填空。

用生动有趣的精美小诗培养学生的听力, 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填空 (1) 的前提是听清楚, 听懂。填空 (2) 则是对诗的写实与想象给予关注。两题彼此照应, 可以降低难度, 利于学生顺利作答。

2.根据诗歌内容配图并加以说明。

进一步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力, 画画是综合性的学习活动, 可以是诗歌内容的再现, 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思维拓展的呈现。对自己的画加以介绍则是简单的定向书面表达, 体现“我手写我心”。因是新型题目, 且画画属于跨学科的学习活动, 此题以引领为主, 分值比较小。

第三部分:咬文嚼字

1援细辨字音。

着眼于识字中的字音。因为是六年级, 选取结合语感的培养, 关注读音有变化的部分。该题可以不从音变的角度说, 可以根据语感的角度来考虑。

2援写字诀窍。

落实课标关于“写字”的要求, 指导学生思考如何把字写好看。两个字都有代表性。意在强调写字, 意在引领, 阅卷务必适当从宽, 不求全责备, 只要学生能够针对性地说出其中一点即可。

3援汉字故事。

着眼于“字义”, 引导学生品味汉字文化内涵。学生稍微了解汉字的有关知识, 对于理解汉字的字形和字义都有帮助。该题不设标准答案, 也是为了引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让他们自己有所发现, 有所感悟, 也有所收获。

4援成语归类。

重在词语积累, 学生需要对这些成语本身有所了解, 另外有一定的语感, 才可以分类。一般来说是从成语的感情色彩角度来划分的, 一类是贬义词, 另一类是褒义词。该题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能够找到相应的依据。

第四部分:活学巧记

1援值得记住它。

重点考察课外阅读中重点语句的积累。除了记忆, 还将这些语句同生活和人生建立了关联, 有了生命的意义。“积累卡”的形式又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引领。

2援书中好形象。

从综合学习活动和校园文化构建的角度去谋划, 将课内阅读融会贯通。学生的推荐必需建立在充分了解课文内容和课文人物的基础上, 且也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指标融入其中。“推荐名单”引领学生对相关文章进行回顾, 也降低新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带来的难度。该题对今后的阅读教学也有引领意义。

第五部分:作家说“玩”

1援字音测评。

着眼于课外阅读中的识字, 提醒学生注意那些“自以为是”的汉字的读音, 通过利用工具书来加以检验, 有自我评价的考量。另外, 自我评价部分只是启发学生要有这样的意识, 至于原来掌握的多少不作为评价学习水平高低的依据, 所以, 学生有所对照评价即可得分。

2援内容把握测评。

考核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脉络, 体会作者的思维角度, 既读懂了文章, 又学习了表达和思维。同时, 也为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学习论说文做好渗透和铺垫。

3援情感道理测评。

继续考察对文章基本内容的把握, 侧重情感、态度、观点, 更向学生的自身生活延伸。从正确价值观的角度再次进行了正确的引领, 防止学生进入误区, 同时也借此给学生一种美好的期待, 这种期待同时也是对教师的触动和影响。

第六部分:“玩”出水平

本次习作承接课外阅读, 直面生活现实。要求学生围绕“既好玩又有益处”来选取生活中的相关内容加以介绍, 或者说明自己的想法。需要学生自己命题, 表达方式不限。

关于小学六年级语文习作评价探究 篇8

一、语文习作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绝大多数的学校中,尽管部分教师采取学生互评的习作评价办法,但是“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的传统评价模式仍占主要地位。这种评价模式的弊端在课改的进程中慢慢显现,一方面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另一方面是学生对作文习作停留在完成写作的层面,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来讲,现阶段的语文习作评价体系存在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评价主体

通过与全年级老师座谈,发现有85%以上的教师采取“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的传统评价模式;13%的教师会采取学生互评或是学生自评的办法;仅有2%的教师会要求家长参与到学生写作的评价工作中。这一结果说明教师仍是作文评价的主体,说明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而且是相当重视的;但是却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我学习与自我修正的热情,使学生对写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刻,同时学生也失去了提高写作能力最有效的办法;家长也应该发挥其监督与督促学生作文学习的作用,只有三方通力合作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这种评价模式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长此下去可能会使教师疲惫,进而影响教师对批改作文的热情。

2.评价内容

对小学作文的评价主要有字体是否漂亮、句子是否通顺、是否使用多种写作手法、谋篇布局是否合理、中心思想是否明确等等。学生在自评或是互评时,关注最多的是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使用多种修辞手法等,都是最基本的写作要求;由于家长不具备有专业的素质,因此,在辅导孩子过程中的侧重点也停留在细节处,对孩子文章的整体把握、思想情感的传达等方面欠缺;教师在进行作文评价时首先关注的是中心思想是否明确,其次是文章层次、写作亮点、知识运用等整体性的东西,虽然也关注错别字、语句等,但是由于工作量大,很少能够做到细致地修改,而且教师对学生作文知识能力运用的关注度要远大于文章所要传达的情感,这一点是尤其需要注意的。

3.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主要有面批、书面批改、速批等,其中应用最多的是书面批改,其次是面批,只有少数教师会使用速批的办法,由此可以看出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和固定。书面批改可以在学生的作文本上留下痕迹,学生可以通过老师评语来主观地了解到自己写作的优点与缺憾,以便在以后的写作中注意起来。但是,书面批改所起的作用只是暂时的,学生可能会在几天后就忘记老师的评语,并不能真正起到提高能力的作用。面批的方式虽然耗时比较长,但是这种一对一的形式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而且能让他们有针对性地找到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所起到的效果是最好的。速批在教学中是很少有老师用到的,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之内进行写作,虽然只是一小段话,但是这种训练对学生也是至关重要的。

4.评价形式

首先,分数评价法。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形式是通过考试成绩来反映的,得分较高的学生意味着写作能力稍强些,得分低的学生意味着写作能力稍差些。通过成绩评定这一形式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处于高分和低分的人数都不是太多,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人数较多。其次,等级评价法。笔者认为等级评价法在某些时候与分数评价法是相似的,然而等级评价法对学生习作能力的细分不太严格。但是,等级评级法在维护学生自尊心方面是有积极意义的。最后,成就评价法。绝大部分教师会注意到学生参加征文活动的获奖情况,是对学生习作能力的肯定,同时也会激励那些没有成就的学生加油,从而提高学生能力。

二、语文习作评价的改进措施

既然语文习作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鉴于新课改阶段还存在有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针对现存的问题进行改进或纠正,使习作评价体系更规范、更科学,更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首先,加强读、写能力。写作的技巧、语言文字来源于课堂,认真学习与理解课堂中的写作技巧与结构,并仿照课文写一段相类似的话语。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并灵活地应用到写作中。其次,加强课外阅读。增强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优美词汇,提高文章的美感。最后,加强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素材是学生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往往学生的素材比较单一,作文中所用的例子都是重复出现的,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的阅读面窄、社会实践少。因此,大量的学校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丰富题材的有效途径。

2.培养学生修改的习惯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忽视掉修改这一环节,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较多的修改练习,慢慢培养他们的修改意识和修改习惯,同时向学生讲明白作文修改的关键点都有哪几方面。修改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有效的办法是自改与互改。完成写作之后要进行自我修改,修改错别字、病句、文章结构等;之后主动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换,同学之间进行再修改,通过发现别人的问题来警戒自己不可以犯同样的错误,并对同学作文进行评价,写出评语。这一办法是促进学生进步的最好办法。

3.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现阶段作文评价的方法以书面评价为主,其他评价方法为辅。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写作方面真正获得提高,教师就应该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使用“面评”这一方法,虽然有些耗时,但是采取一对一的辅导形式,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在语句或是文章布局或是中心思想把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牢牢地记住自己的问题,更有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与提高。与此同时“速评”这一方法也是值得提倡的。就本节课所讲的词汇或是写作技巧进行联系,让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写出一段话,并进行点评,这对训练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是很好的。

以上仅是笔者的一些思考与见解,完善小学生习作评价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陈芸.小学六年级语文习作评价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

小学语文六年级《自选商场》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词语都是在高度赞美某些作品或事物,表达由此产的愉悦感受。

2、培养学生根据语言文字和生活的积累,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阅读时,在眼前出现画面,变“话”为“画”。

3、对鲁迅的名言以及他的人格有更进一步了解,并有所积累,从而受到教育和熏陶。

教学重难点:

积累名言和词语,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变“话”为“画”。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想一想,什么情况下会用到下面的词语。

1、在布置预习时,让学生通过查词典理解这些词语。

2、引导学生用相反意思的词语(不一定就是反义词),或创设的语言环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

3、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语造句,运用词语。

参考:

妙笔生花:通常用来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匠心独运: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匠心,工巧的心思。

跌宕起伏:音调抑扬顿挫或文章富于变化。

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比喻见解、议论深刻。

百读不厌: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

叹为观止: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

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

拍案叫绝:形容特别赞赏,用手拍着桌子,情不自禁地叫好。绝,罕见、极好。

二、读一读,你眼前会出现什么画面?

1、自由读这三句话,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2、小组互动: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3、全班交流。

4、带着体会品读句子。

5、指导学生在学过的.课文中找找类似的句子,加深认识。

6、小结。激励学生多思考,勤积累,善运用。

第二课时

三、读一读,记一记。

1、指名朗读名言,读准字音,读出语气。

2、采用多种形式读,在读的基础上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3、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讨论、交流读了这两句的感受。

4、在熟读的基础上强化记忆。同桌互背互评。

5、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6、教师指导学生抄名言,注意把字写名言,注意行款整齐。

7、课后搜集鲁迅的格言警句。

四、读一读。

1、你读过哪些名人传记?

2、自由阅读短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3、根据老师的提示,自主归纳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提示:阅读名人传记时,你应该注意些什么?

4、组织交流,互为补充。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0

1、理解为学由难向易转化的关键是“事在人为”。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为”、“鄙”“语”“恃”“去”“顾”等词的意思。

3、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激发学生树立志向,大胆实践的精神。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不同语气和感情,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人物不同语气和情感,并背诵课文。

2、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

阅读式、讨论式。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大家在学习中一定都遇到过困难,谁能说一说在学习中你都遇到了那些困难,又是怎样做的呢?(学生谈),看来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我们大家对待的方式和态度各有不同。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面对困难古人是怎么做的吧。今天我们来学习13课——为学。(师板题)

(二)教师解题、介绍作者

①简介作者。(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彭端淑)

②解题:为学即求学、做学问的意思。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是彭端淑写给子侄们的一封信,这封信很有名,他不但鼓舞和激励了彭家的子侄,而且也鼓舞和激励了后来的许多青年人。那么究竟作者在这篇文章当中都讲述了些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文章当中去看一看,请同学们把书打到105页。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停顿和长句子的断句,边听边标注不认识的生字读音。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呢?现代汉语与古文言文是血脉相承的,文言文为现代汉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直到今天它还在影响着现代汉语的发展、与此同时呢,文言文是一种“雅语”,历经千百年的锤炼,它已发展成为一种最为精练的语言。所以,为了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我们很有学习并学好文言文的必要。这节课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去感受一下文言文的魅力!因为这篇文言文不太好读,再加上这是我们初次接触和学习文言文,所以就由老师先来范读一下课文,同学们在听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和个别句子的断句,并标注好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3、同学们,在这篇课文当中,有些字比较生疏,不太好读,老师把他们找出来了,谁能试着来读读。

4、下面请你在课文中找到这些生字,并把它圈画好。然后再小声地将课文读一读。

5、指名读课文,读的时候要努力做到三不:不加字,不丢字,不错字,力求准确。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共同帮助他纠正错误。

6、男女生互读、全班齐读

(四)翻译全文、研读领悟

1、同学们,文章我们已经读通了,那么这篇文言文讲的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文言文中,很多字词古义与今义是不一样的,还有的字词呢一词多义,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字词在本文中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重点字词,学生理解意思:为、亦、鄙、语、恃、之、去、顾

2、学生自主翻译全文

理解了这些重点字词的意思,下面请你们对照原文,结合书中译文和手中的工具书来翻译一下这篇课文。而后自由的组合成学习小组,在组内练说一下。

3、逐段翻译讲解(这篇文章共有三个自然段,我们逐段来理解)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指名翻译第一自然段,学生思考:作者对“为学”是怎样看的?也就是说他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观点呢?(“人之为学……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为学难易的转化关键在于是否“为”。本文说的主要是关于做学问的道理,为什么开头却从“天下事”写起?(因为“为学”是“天下事”之一,这是从一般到具体的说明事物道理的方法)。(作者的观点正确吗?有何为证呢?接下来让我们来学习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2)指名翻译第二自然段,学生思考:

①蜀之鄙去南海容易吗?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明确:不容易。“不知几千里也”,“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等词句看出。)

②请你想象一下,在去南海的路途中,穷和尚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③是啊,西蜀去南海一路上如此困难重重,那么穷和尚去南海为什么还能成功呢?是因为条件充足吗?从哪些词句上看出?(明确:凭着他坚强的信念,主观的努力,“为之”的结果。从“贫”“还”等词中体现。)

④对贫者去南海之事富者前后态度有哪些变化?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明确:开始是疑问:“子何侍而往?”中间是轻视:“子何恃而往!”最后是惭愧:“富者有惭色”。)

⑤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3)齐读第三自然段,指名翻译,学生思考:

文章光写一个穷和尚也能证明论点,文章却写了一穷一富两个和尚,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写一穷一富两个和尚是通过一正一反鲜明地对比,更能证明论点:事在人为。条件差只要肯努力,事情会成功;反之条件好,不付诸行动只是空想,到头来一事无成。)

(五)拓展延伸、深化中心

本文作者为了证明人贵立志、事在人为的为学观点,举了蜀之鄙二僧的故事,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还有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观点?

(六)总结收获、结束全文

1、学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或者你有哪些感受?(学生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中自测题 篇11

精兵简( ) 天( )海角 鱼( )而入 专心( )志

五( )四( ) ( )( )起敬 ( )拥而至 ( )无虚席

1.含有数字的词语是 ,这样的词语我还能再写两个: 、 。

2.“像游鱼那样一个一个进入的孩子们对山洞心生好奇而又有些紧张。”这句话画线的部分可以换成词语“ ”。

3.选择一两个词语写一句话。

五、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住薄#?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英国作家雨果写的。( )

2.“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句中的“完全”和“彻底”可以互换位置。 ( )

3.“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中的破折号作用是解释说明。( )

4.“孰为汝多知乎”中的“汝”是“你”的意思。( )

六、请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根据提示写名言和诗句。

(1)《左传》中的“ 。”告诉人们做事情应该一气呵成的道理。

(2)春节到了,看到红红的对联,你想到的诗句是: , 。

(3)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正如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中说的那样:“ 。”

2.天空撒满了星星。

把星星当作人来写:

3.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4.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聊天的时候, ;看电视的时候, ;写字的时候, 。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虽与之俱学, 。(选自《学弈》)

一儿曰:“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 ?” (选自《两小儿辩日》)

2.燕子去了, ; ,有再青的时候; ,有再开的时候。(选自《匆匆》)

3.中国古时候有个叫 的文学家说过:人固有一死, , 。(选自《为人民服务》)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认识了一些人物,如 的李大钊、 的周总理;我还知道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 和傣族传统的建筑 ;我从《手指》一文中明白了 的道理。

八、阅读课内片段,仔细答题。(7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桃花心木》节选)

1.“语重心长”的意思是: 。你从“语重心长”体会到 。(2分)

2.文中画线部分的“不确定”是指: 。(2分)

3.在生活中你遇到过“不确定”吗?你是怎样对待的?列举实例写一写。(3分)

九、阅读课外美文,认真答题。(13分)

感 恩

一直以来,“感恩”在我心中是“感谢恩人”的概念,“恩人”就是对自己有大恩大德的人。而在美国的一次偶遇却让我悟出了感恩的另一层意思。

那是在洛杉矶的一家旅馆。早晨,我在餐厅就餐时,发现有三个黑人孩子在餐桌上埋头写着什么。在就餐的时间、就餐的地方,这三个孩子却没做与吃饭有关的事。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试探着走了过去。得到这些孩子的应允,我坐在了他们旁边。尽管我是外国人,可他们还是跟我落落大方地攀谈起来。三个孩子中那个戴眼镜的男孩是哥哥,约摸十二三岁,他的妹妹八九岁,而小弟弟才五六岁。从谈话中我了解到,他们正在搬家,新房还未安顿好,因此,他们和母亲是暂时住在这家旅馆里。

当我问到他们在做什么时,哥哥回答说正在写感谢信。他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让我疑惑不解,三个孩子一大早起来写感谢信,这是为什么呢?我愣了一阵后追问道 写给谁的 给妈妈 我心中的疑团一个未解一个又生 “为什么?”我又问道。“我们每天都写,这是我们每日必做的功课。”孩子回答道。哪有每天都写感谢信的?真是不可思议!

我凑过去看了一眼他们每人手下的那沓纸,哥哥在纸上写了八九行字,妹妹写了五六行,小弟弟只写了两三行。再仔细看其中的内容,上面写着“草丛里的野花开得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萨饼很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老师夸我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之类的简单语句。我心头一震,原来这就是他们写的感谢信啊!它不是专门感谢妈妈给他们什么好吃的,帮了什么忙,而是把许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一字一句地记录下来。啊,我终于明白了,感恩不只是感谢父母的关爱,不只是感谢大恩大德,还应该对天天享受到的一点一滴的美好事物心存感激,并体现在行动中啊!

1.请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理所当然:

疑惑不解:

2.请在文中第三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2分)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分)

4.“在美国的一次偶遇却让我悟出了感恩的另一层意思”中“感恩的另一层意思”指的是什么?请你在文中找出答案,用横线画出来。(2分)

5.请你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和体验,依照文中孩子们写“感谢信”的形式,再写两句。(5分)

十、习作大舞台。(30分)

小学语文六年级《自选商场》教案 篇12

对于即将升入初中的六年级学生来说,将要面临的是学科的区分细分以及课程的增加。而且学生在进入初中这个新的学习阶段后,往往会遇到很多困扰,其中非常普遍的一点就是,如何顺利地将小学和初中的知识进行衔接。从学生已经学习了至少六年的语文这一学科来看,小学和初中就有很大不同,需要耗费学生较多的精力去适应。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产生的迷茫、迷思以及对学科的诉求。学校一般都会组织教师对新生进行教育,各个学科的教师在这个时候都会为学生讲解小学和初中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的区别,但是教师往往容易忽略的一点是,缺少对学生学习思维的指导和教育。实际上,各科老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要及早教育学生转变思维,尤其是语文。小学和初中语文的最大区别在于知识量的增加以及阅读深度的加深,在小学,每一课的文章都比较简短易懂,生僻字非常少,每天的任务量也不多。但是在初中阶段,首先文章会变得比较难,选取的一般都是我国著名作家写的文章,很有深度,要求学生不仅要记住生僻字、词的写法和意思,还要真正地去理解文章,读懂作者写文章时的感情,品读作者所用的字词、修饰等,甚至还要写读后感等。以上归根结底就是要让学生理解文章,从而去理解文章背后的感情、目的等,绝不仅仅是学习字词,字词当然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内容。所以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逐渐转变思维,不要停留在小学阶段的朗读、背诵、认字阶段,还要学会去理解文章、分析文章、推测文章的言外之意等。如果思维不转变,那么学生将难以适应初中语文的学习,将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二、教会学生阅读

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转变学习语文的思维,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逐渐适应初中语文“理解为主”的特点,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语文最好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阅读。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字词、造句甚至修辞等,更重要的是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读书或者读文章读得多了,自然对于文章有更加深刻的把握与理解。因为在绝大多数的书籍或文章中,作者都会借助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而这种心理描写也正是学生理解文章的关键。有些内容通过直接说并不能够表达清楚,但是通过心理刻画,通过阅读作者或书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更加准确、快速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背后想要表达的含义。这是非常关键的,对于这种描写,学生见得多了,自然会领会其中的奥秘,在日后若再看到类似的文章,立刻就能判断出文章的大体中心思想,这对于学生理解文章是大有裨益的,而且也会加快学生做题的速度,从而在考试中为写作文预留出更加充分的时间。

三、注重学生平时对国学知识的掌握

国学知识是中国上下数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的精华,也是中华文化得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从某种角度来说,学生学习语文、历史等知识都是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涉猎,除去其中的解题技巧等内容以外,大部分都是对国学知识的学习。举例来说,最明显的成语,每一个成语都是一个历史故事或中华美德的浓缩,如孟母三迁、完璧归赵、远交近攻等。也正是这些国学知识的熏陶,使得每个学生都具备最基本的文化素养与道德修养。因此,语文老师的任务就是要敦促学生平日里多积累国学知识,可以是历史小故事,亦可以是上文提及到的成语,还可以是古诗文等,要尽量做到每日积累,每日有所收获,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化底蕴、外在气质都会同步提高。而且从考试的角度来看,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或中考中也有很多对于成语、病句的考查,学生日常积累的多,在考试的时候才能够厚积薄发。

总之,对于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老师应该充分注意,也应该时刻做好应对措施,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思维的转变,只有转变了学生的思维,才能引领学生适应并学好初中语文。此外,还要教会学生阅读,督促学生平常多进行阅读,注重理解文章的含义。最后,还要敦促学生平常多多积累国学知识,多掌握基本的、与考试相关的知识,为初三复习的时候减轻任务量,同时也是对自己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一举两得。

摘要:小学六年级阶段总体处在小学向初中过渡的阶段,六年级的知识与初中知识接轨,也是异常关键的阶段。而小学六年级也是小学升初中考试的重要复习时期,对于学生未来三年的初中生涯来说也是举足轻重的。那么在小学六年级时期,语文学科的过渡需要怎样进行,是语文教师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主要针对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来探讨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解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转变小学时代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第二部分讨论教师如何引导并教会学生阅读;第三部分则探讨教师对学生掌握国学知识的敦促。

关键词:转变思维,阅读,国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李红.中学语文教学大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倪文锦.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备课教案 篇13

二、出声自读课文,自己动手,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解决生字

三、解决重点词语、提出疑难问题

四、老师检查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情况,划分课文层次,掌握课文结构

1、文章可以划分几个层次?用了是什么结构来论述?三个层次,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2、全文写了哪几件事情?这几件事情中间是怎么链接起来的?

三件事情(了解三件事情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三件事情。注意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用“无独有偶—— ”“ 最有趣的是——”:过渡句和递进作用。

五、关于文章的体裁

1、什么是议论文

论点、论据、论证

2、全文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

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文中用了另一种形象的表述重复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把?拉成了!)

在文章的第三层哪句话和这两句相照应?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3、这是本文的论点,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为了证明这句话是真理,作者用了哪几件事情来进行了证明?

第二课时

一、回顾第一节课主要内容

1、这是一篇——议论文。

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板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二、课文的标题解释

有几个词语组成?分别说明了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真理——一定是正确的

诞生——一定有孕育的过程

一百个——一定很多

问号——一定有思考

之后——一定得到了解决

三、老师提出问题:

1、真理从什么样的现象中得来?

司空见惯的现象。

2、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板书:司空见惯?————————————!真理)

3、可是,在司空见惯的事情和真理之间有一个什么过程?我们来看看第一个例子中是怎么做的。带领学生理解第一个例子中的写法。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表示这个过程?

学生回答:见微知著——善于发问——锲而不舍(板书)

四、讨论交流(小组分工讨论)

1、另外两件事具体是怎么体现这个过程的?将这几个词语标在具体的描写旁边。

2、交流课外搜集的资料,你是否还有其他类似的例子进行证明?

五、展示回报

1、各小组把自己讨论的结果来进行展示。

小学六年级语文《夏午》教案范本 篇14

由于课文所写的是作者童年时候逃避午睡,在后花园享受自然世界的精彩,以至成年以后仍然逃避午睡,牵挂自然的景色,给作者童年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世界的无限热爱,实例贴近生活,感受深同,学生们很快就与作者的心融为一体,减轻了对课文理解的难度。所以我在教学时,找到文章的精妙之处,从“夏午”这样一个角度将“我”的童年、成年的经历串接,用潜在的因果联系将文章组织起来,文章先是说“我”从不午睡,,然后说出在午睡时间做什么,最后点出不午睡的原因——享受生命。这一精妙贯穿全文,并抓文章的比喻、拟人的句子,如:在“这些花在微风中摇动着,带着孩子似的娇羞”“可爱的大南瓜,笑呵呵地躺在地上,享受着园中这一片的宁静”等等来体会、理解。学生不难理解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整个课堂井然有条,教学效果较理想。

小学语文六年级《自选商场》教案 篇15

一、加州英语标准写作部分的具体内容

(一) 写作策略 (Writing Strategies)

(注:书写技巧写作部分在一至四年级时已具体提出, 故五年级之后没有继续提出。)

(二) 写作练习 (Writing Applications)

二、《语文课程标准》与加州英语标准五、六年级写作部分之共同特点

加州英语标准制定的目的是期望所有学生成为有效的语言使用者, 并且能够获得学业上的成功, 追求更高的教育目标, 接受具有挑战性的、有价值的工作, 以正式公民的身份参与民主政治, 理解本国的文化并对其作出自己的贡献, 能够在生活中寻找自己的目标和兴趣。这与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有相似之处。具体到写作标准部分, 两个标准的共性在于:

第一, 重视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在五、六年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表达需要, 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做到语句通顺, 行款正确, 书写规范整洁”。加州英语标准也指出“用增添、删减、巩固、澄清、重排单词与句子的方法编辑修改草稿, 使文章观点更鲜明、意思更清晰。提高段内与段间组织及思想的一致性”。可见, 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以及加州英语标准的写作部分都明确地对书写、行款、标点、作文修改等方面作了常规的要求, 注重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

第二, 重视学生写作基础的训练。在五、六年级,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次数、字数提出了量化要求, 并指出:“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40分钟写完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加州英语标准也提出:“学生会写记叙文、说明文、劝说文和描述性的文章, 每种风格不少于500字至700字。”在提倡多写的同时, 两个课标还从文章内容与结构的组织、常见应用文体的写作等方面对基础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三, 重视学生实际交际能力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表现出新课标重视学生的自我表达、交流信息、传达思想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美国英语语言学科的基本导向是以发展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为目的, 这在加州的写作课标中得以体现。如:“根据写作目的选择写作形式……使读者感兴趣, 并清楚地陈述目的”等。同时五、六年级分别要求学生写研究报告、劝说文等, 体现了从写作目的和社会需要出发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基本思想。

三、《语文课程标准》与加州英语标准五、六年级写作部分之个性差异

中美两国的教育状况存在很大差异, 美国中小学教育主要是由各州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政府管理, 核心学科的学术标准由各州负责编写。加州英语标准与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背景也不尽相同, 两个课标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 在结构安排方面:加州英语标准写作部分从写作策略和写作练习两部分提出具体的能力指标。写作策略是作文方法的使用或活动方式, 它包括制定作文计划, 安排作文时间, 选择和运用各种方法有效地完成作文等等。加州六年级写作策略突出“使用各种有效的、连贯的组织形式。包括:比较、归类、空间顺序排列、重要性排列或者高潮排列 (climactic order) ”。可见, 加州英语标准明确提出了写作方法, 目的是通过写作活动, 在写作策略的指导下使学生形成写这一类作文的能力。而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部分没有划分结构, 只是逐条阐述。相比之下, 加州写作标准结构明确, 写作策略表述具体、清楚, 便于教师、学生、家长了解写作的系统过程, 有利于学生掌握写作知识, 形成写作能力。

第二, 在写作目标的设计维度方面:我国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情感态度 (如“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感情真实”) 、写作过程中习惯的养成与素材积累 (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 、基本的写作技能 (如“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 分段表述”, “能根据表达需要, 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语句通顺, 行款正确, 书写规范、整洁”) 等方面提出要求, 体现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而加州写作标准则更侧重于从认知结构和写作技能方面对学生的写作活动进行规定 (如“利用可感知的细节和具体的语言去发展情节和人物特征”) , 并没有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方面提出要求, 这是因为一方面加州《英语语言艺术标准》是内容标准, 重点说明在英语语言艺术学科中学生应当学会的内容以及学生能够参与的学习活动;另一方面, 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交汇地, 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标准只提出学生“以正式公民的身份参与民主政治”, 没有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第三, 在文体习作方面: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有意淡化文体, 本学段提出“能写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的要求, 初中阶段才根据文体分类提出“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日常应用文”的要求, 意在摆脱繁琐的文体知识对学生写作活动的束缚, 给学生一个更为宽广的习作空间。加州英语标准则要求五年级开始写记叙文、读后感、研究报告、劝说文, 六年级增加写说明文, 并就每一类文体提出具体的写作策略, 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要点。不止加州英语标准, 美国大多数州《英语语言艺术内容标准》或《课程框架》都在小学阶段安排不同文体的习作, 较我国来说, 其文体习作时间早, 写作类型丰富。可见, 两国课标在处理文体问题上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上一篇:30岁生日祝福下一篇:任务考核细则(工作计划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