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做兼职现状

2024-05-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做兼职现状(精选8篇)

大学生做兼职现状 篇1

家教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受到大学生们青睐的兼职工作。不仅收入稳定,而且是靠着知识,脑力来换取财富的现况,使得很多大学生都希望能找到一份家教的兼职。家教适合某一门或几门学科功底扎实,善于沟通,讲解能力较好的同学。

No.2:促销员

应聘促销员也不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或是能力要求,相对简单容易。各企业多利用周末和假日进行产品促销,一般不与学习时间冲突。当促销员不但能培养沟通能力,训练更多的就是勇气,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耐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No.3:餐厅服务生

节假日、周末期间,大到必胜客、KFC、麦当劳等快餐店品牌、小到一般餐厅,都是生意红火,需要大量兼职人员。大学生刚好有大把的空余时间。对于想利用这段时间打工赚外快的同学而言,服务生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推荐一些与宝宝们专业相关的兼职

电子商务专业:这个专业的宝宝们可以在暑假里可以试着找一些电商公司学着运营一些公众号或者有准备的宝宝们可以去开淘宝店铺。

计算机专业:可以去电子城做电脑软硬件维护维修,也可以自己网上在线做电脑维护工程师。

会计专业:可以去一些正规的小型财务公司以及和学校合作的公司做一些财务规划。

做兼职注意九个骗术

1、伪兼职(以招兼职为名做培训)

警惕 “招学生兼职(非中介)”,“招大学生发传单”,“招兼职发传单(学生优先)”…….。等招聘信息。例子:小王是学生,想找一个兼职,打电话确认了地址,过去后,招聘公司先面试,讲一大堆他哪里的能力还没达到,要求他先参加他们的培训。小王想着培训对自己也是充电,而且也有培训课程,有配套宣传网站,甚至还会有培训证书,心里挺乐意的。但是招聘方又说要交几百不等的培训费,小王心想自己在学校考什么证书也是要花钱的,这边花钱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就交了钱,回去后突然觉得有问题,然后就没有去上课。找他们退钱时,被威胁恐吓,结果被吓唬得不轻。

威宁人才网提醒:以任何名义收取费用的公司,均是骗子。

2、骗子中介

骗子专门在各个高校和各类院校张贴招聘广告(打着勤工俭学等幌子,招聘兼职/普工/家教),并且在各个宿舍发布招聘传单,以介绍兼职来骗取学生的“中介费”、“会员费”, 骗取钱财从20-300元不等,等交完钱就让你等,往往收了钱就只通知一两次。或者把您骗到另一家骗子公司(皮包公司,串通一气,合伙骗人,给学生设陷阱)继续让你交钱,直到摧毁学生的耐心和信心。

威宁人才网提醒:研究下岗位是否可靠,并且上了岗再付介绍费也不迟。

3、招聘兼职模特(礼仪小姐、服务员)

以200-500元/日的高薪,拉你填表、面试。先吹嘘一下自己或公司能耐,再就是猛夸你气质好,长得漂亮等等,甘当伯乐,贴钱也要培养你出名。在你晕乎乎状态下就和他们就签了约。然后问要一些拍写真费、推广费、登记费……,几百~几千元不等。

威宁人才网提醒:只算日薪,不要去落入考虑年薪的幻想,以免落入骗子的圈套。

4、押金圈套

骗子会以某公司的名义广招兼职促销员(直销员),然后以“服装费”、“产品押金”等向应聘人收取数百元不等的钱。然后,你就找不到这家公司了。例子:某大学生勤工俭学帮直销品牌洗发水,被收了200产品押金,好不容易卖给了学几瓶,结果一洗头发,头皮都发麻。去找公司,当然再也找不到了。

威宁人才网提醒:在兼职的过程中,先确认好你要直销的产品是否是正规厂家出产的产品。

5、疯狂网赚

常用的语言:“投资××,家庭创业!”“上网聊天发贴子就可赚钱,月工资万元”。一般都是要你去注册,然后让你加盟,加盟后要收加盟费,费用一般在90/100不等,之后会开始收不同的费用。

威宁人才网提醒:不要因为充满诱惑的语言、不高的投入就陷入了黑职介或者骗子的陷阱。

6、招聘翻译

网上经常会有找兼职翻译,拿出一段让你翻,翻好了发过去,从此就没了消息。

威宁人才网提醒:先查看一下委托人公司,找些比较有信誉的单位。试翻的文字也应该不超过500字。

7、兼职抄写员

一般语句:抄写一份材料可得X元,每天需抄50份,不得请人代抄。字迹不工整,有错别字、有涂改等,均算无效。警惕合同暗藏陷阱:每抄完一份材料大约需要15分钟,这意味着每天至少要工作13个小时才能完成50份的任务。字迹工整与否是由经理主观认定的,这无疑给用人单位留下了把柄。大学生受骗后决定退出时,却要按照合同交纳保证金和违约金。

威宁人才网提醒:现在是电脑时代,要求抄写的职位很少见,应该多加查询,确认真伪。

8、做手工艺编织

应聘兼职编织中国结、十字绣或工艺画、串珠子……,警惕花钱买一堆材料、半成品,结果完不成任务,钱落在了骗子手里。

威宁人才网提醒:多看多找,在正规的手工艺店进行手工制作。

9、校园代理商

大学生做兼职现状 篇2

2015年12月2日, 中国政法大学 (以下简称“法大”) 举行了邓亚萍受聘兼职教授仪式。经多家媒体报道, 法大聘请邓亚萍做兼职教授一事持续发酵, 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关注和质疑。在国内, 大学聘请名人做兼职教授的现象屡见不鲜, 尽管每次聘请都会引发社会舆论质疑, 但质疑之声并没能阻止大学聘请名人做兼职教授的脚步。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从正面来看:校方认为, 聘请名人做兼职教授有利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以及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 开阔学生的视野;受聘者认为, 在大学做兼职教授, 是自己服务教育的良好机会。从负面来看:这是大学领导与名人之间的交易, 这种交易与大学师生和大学教育无关, 也许只与名利密切相关, 这也正是社会舆论质疑的原因所在。在此, 笔者仅从邓亚萍兼职大学教授惹争议谈起, 简要分析社会舆论为何质疑名人兼职大学教授的现象。

名人效应:难脱名利交易之嫌

近年, 社会舆论质疑名人兼职大学教授, 既有对名人挤占社会资源的反感, 也有对大学过于贴近名利的警惕。2014年,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1573人进行的调查显示, 36.8%受访者就读的大学曾聘请过名人兼职。调查显示, 受访者最看重的是扎实的学术功底 (65.4%) 和丰富的从业经验 (62.8%) , 以及良好的人品 (60.2%) 和一定的教学经验 (42.2%) 。也就是说, 谁去大学做兼职教授不是问题, 关键是须有教授的学术功底和教学能力。

法大聘请邓亚萍做兼职教授引争议, 与其说是社会舆论对邓亚萍的不认可, 不如说是对大学滥聘兼职教授不满情绪的暴发。近年, 屡屡被社会舆论诟病的是一些大学里屡见不鲜的大搞权学交易、名学交易的学术乱象。一些大学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在招生宣传时获得更多的形象加分, 不管聘请的名人是否具有学术功底和教学能力, 很多时候只想着分享名人之名, 而罔顾严谨的学术规范, 滥发兼职教授的“桂冠”。因此, 兼职教授也被异化成了一种可以交易的资源和筹码。

大学的名气最终要体现在培养的学生水平与学术成果上, 绝不是聘请几个名人就能实现的。正如法大学生在公开信中所言, 大学是学术的殿堂、培养人才的港湾, 建设一流大学需要引进优秀人才, 然而, 学校不能罔顾学科发展规律, 通过拓宽交际资源的办法盲目引入名人来校任教, 一方面给本身就紧俏的教学资源造成压力;另一方面败坏了学校的学术风气, 不利于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

有人认为, 大学聘请名人为兼职教授, 会为沉闷的校园带来一些发展生机。更多人则认为, 这是大学精神的失落, 因为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说, 名人带来的名人效应有可能会使他们急功近利而影响学风。事实上, 这种现象有着布迪厄意义上资本之间的交媾色彩。如果说大学聘请名人做兼职教授是将社会资本转化为教育资本的行为, 那么, 大学利用名人效应则是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本。但我们必须看到, 这种资本交易是一把双刃剑, 在对大学带来名利之时, 同样也会带来强劲的追求功利的浮躁之风。

规则模糊:埋下违规滥聘之患

近年, 大学纷纷聘请名人做兼职教授, 是高等教育的怪现状之一。这不是说名人不能做兼职教授, 只要其精力充沛, 真有时间到大学讲课, 也是他们为教育做贡献的方式之一。但是, 权贵力量屡屡破坏兼职教授的规矩, 像一些四处挂名兼职教授的名人, 与所兼职大学的接触最多就是聘任仪式和偶尔的讲座, 就能收获大学的欢迎与称赞。对此, 一些大学也意识到了滥聘兼职教授的弊端。比如, 北京大学就对聘请兼职教授做出规定, 条件包括“对相关学科的发展做出或可以做出重要贡献”“一般应具有教授职称”等。

目前, 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未对大学聘请兼职教授做出明确规定, 而一些大学或二级学院有相关管理规定。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兼职教授聘任条件有4条, 主要内容是兼职教授应满足学术造诣高深、能够参与学校实质性教学和科研工作、有长期的教学工作经验等。法大对兼职教授的聘请也有4条要求, 但是在“在本人从事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这一条上, 邓亚萍在乒乓球领域确有影响, 但这个影响是否为学术影响?显然不是法大表示的“符合条件”那么简单。

学界认为, 大学聘请兼职教授应遵循学术规范。法大聘请邓亚萍做兼职教授事件, 与法学的学术研究不相关, 只与学校拓展社会资源有关, 正反映出近年一些大学追求名人效应的怪现象。有学者就批评, 在一些大学管理层存在着领导素质差、对待学术缺乏严肃态度的情况, 这种现象影响了我们国家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 大学管理层应该提高对学术的起码敬重。并且, 目前确实存在滥聘兼职教授的情况, 大学应该建立聘请兼职教授的长效机制, 明确并公开聘请兼职教授的程序、条件, 消除社会误解, 维护学术声誉。

2015年12月7日, 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向记者回应近日名人“兼职教授”引争议一事。许涛说, 早在2013年, 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 在大学人才引进方面, 教育部提过明确的要求, 怎样有序地引进, 怎样有序地流动, 下一步教育部会再次强调有关要求, 尤其是在执行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大学操作的规范性, 给大学更多的指导。无论教育部是否出来干预, 大学都不能再违规滥授教授“桂冠”了, 因为教授“桂冠”不是礼物, 不能用于赠送;更不是商品, 不可用于交易……

以政代学:有违程序正当之举

大学是专门承担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授的机构, 有其独立的章程并依据章程形成具体的规则, 按照规则相对独立地进行自治。由于学术研究的特殊性以及评判学术活动的专门性, 大学属于一种“部分社会”的组织架构。从此意义上说, 如果是依循有效规则、遵守正当程序做出的学术决定, 包括兼职教授聘请的决定, 社会应该对其保持尊重。但是, 大学自治并非意味着不接受审查, 自治须依循规则, 在保障相关利害关系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做出相应的决定。从此种意义上说, 大学自治也需要接受程序正当的审查。

法大学生在公开信中说, 学校聘请兼职教授应该程序正当、决策公开。公开信提到, 比照其他大学聘请兼职教授的办法, 应当由学校或院系组成学术委员会, 表决通过聘请兼职教授的决定。法大校方对记者表示, 此次聘请邓亚萍做体育教学部兼职教授, 邓亚萍填写了《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申请表》, 经学校体育教学部学术委员会同意, 向学校人事处提交了聘请报告, 经学校人事处报主管校领导审批后才正式聘请的。这看似符合法大的规定, 但程序是否正当仍然存在疑问。

有学者认为, 在此次“兼职教授”事件中, 法大并没拿出程序正当的说明。法大在此事上有两个问题没有回答清楚:一是为什么有必要聘请兼职教授?二是通过什么程序聘请兼职教授?前者看似好回答, 如聘请邓亚萍是为了支持学校乒乓球发展。然而, 社会舆情质疑的主要是第二个问题, 即大学聘名人该谁说了算?衍生两个追问:第一, 既然是学校聘用, 征询过师生的意见吗?第二, 在明显有反对声音的情况下, 校方以怎样的程序正当说服大家要聘请到底?大学当然可以聘名人, 但聘谁、怎么聘、聘了干啥, 不能沦为行政领导的特权。

学界一般认为, 大学聘请兼职教授本是学术事务, 校方应将聘请兼职教授的意向提交给学校学术委员会、职称评聘委员会等学术机构审议, 达到兼职教授基本教学与学术标准后方能授予。事实上, 我国大学聘请兼职教授往往是校长说了算。也就是说, 聘请社会机构或其他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做大学兼职教授, 进行教学和学术研究是允许的, 但不允许的是, 行政领导以政代学, 不对被聘人的学术和教学能力审核就聘请。

正本清源:勿忘坚守学术之本

大学聘请兼职教授应基于学术与教育的实际需要, 不能为了提升学校的知名度或出于其他功利性目的, 用兼职教授的荣誉去笼络或讨好社会名人。有学者指出, 兼职教授不是谁都可以担任的, 必须满足专业对口、能力齐备、师生认可等基本条件, 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成为大学师资队伍的“活水”和有益补充。就是说, 大学兼职教授不是虚职而是实职。鉴于此, 大学要建立完善的兼职教授工作机制, 明确兼职教授的责权利和工作要求, 在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中, 更好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实践经验。

法大作为一所政法类院校, 设立的绝大多数专业都是法律专业, 如要聘请兼职教授, 也应该聘请社会上法律方面的专家。从法大聘任兼职教授的基本标准之一是具有相应专业的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来看, 邓亚萍是土地经济学博士, 如果她受聘于某个经济类院校尚可理解, 遗憾的是她偏偏被法大聘请。此次“兼职教授”事件的实质, 正如法大学生所公开质疑的, 是法大罔顾学科发展规律, 盲目追求名人效应的败坏学风行为。既然法大聘请邓亚萍的主要工作是支持学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队的建设, 何不聘请其做兼职教练更好呢?

在制度框架下, 一些大学聘任兼职教授的办法, 本身折射出很多的行政化因素。法大聘请邓亚萍的决定最终是由人事处审核通过的, 缺乏学术机构的审查, 就不能保障其学术水平和教学资质, 这也恰恰反映出当前大学自主办学的困境。大学毕竟是大学, 应该以学术为本, 必然要教授当家, 聘请兼职教授自然需要教授把关, 但聘请邓亚萍做兼职教授显然是行政行为。这就是法大一些师生以及社会舆论质疑法大的焦点所在。西方有个说法, “凯撒的归凯撒”。我们何不愉快地让“教授的归教授”呢?

众所周知, 大学是探索高深学问的教育场所与研究机构。教授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学术职位。承担着研究学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等重大职责的教授, 需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 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大学生做兼职现状 篇3

摘 要: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社会需求呈现扩张和多样的趋势,社会竞争也日益变得激烈起来,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高校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数量也有了大幅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兼职的队伍中去。

关键词:兼职;大学生劳动;劳动权益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25-02

大学生利用课余空闲时间参与兼职活动由来已久,上个世纪中期,全国普通高校开始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那个年代大学生数量稀少,但是早期的“天之骄子”们就已经开始尝试做家教等工作获取经济收益。如今,在教育普及的推动下,大学生不再是稀缺资源,大学生从事兼职活动也演化成为社会普遍现象,正是因为人数的庞大,同在校大学生财产与人身权益密切相关的兼职,也变得更有研究的必要。

一、大学生劳动兼职的概念界定

(一)权益

权益是指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对公民权利和利益的保护。亦谓自然人或法人应该享受到的不容侵犯的权利。而权利是指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权益作为权利的上位概念,是权利与利益的有机结合体,是权利与权利的行使而带来的利益之和。

关于在校大学生兼职这一概念,至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校大学生是否能够算得上是一般劳动者,在校大学生与雇主究竟是简单的雇佣关系还是一般劳动关系目前都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现今学术界对于在校大学生在兼职期间与用人单位的法律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两种观点。

1.雇佣关系。1995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法》规定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兼职,不视为就业,只属于一种短期的雇佣关系。虽然兼职是一种短期雇佣关系,但是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已经构成了劳动关系,应该受到《劳动法》的保护,然而在具体的案例中,由于定义的模糊,大学生通过劳动保障部门进行维权却是困难重重。

2.一般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根据在校大学生作为特殊劳动力,他们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关系被认定为劳动关系,大学生应当被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中的劳动者看待,属于非全日制用工。

兼职是指在不脱离原组织的情况下,在劳动者的劳动力没有完全被使用,继续付出其他职业劳动,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并取得一定的报酬;或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的通过交换,为第三方提供体力或脑力劳动支出[1]。

二、大学生劳动身份与保障的法理分析

(一)兼职大学生的社会属性

兼职大学生在劳动者这一范畴中是一种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年龄概分为18-23岁之间(以六岁为入学的基数年龄节点),依照我国《民法通则》对于完全民事行为人的相关规定,这个群体应具备完全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宪法》第42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除了《宪法》和《民法》外,《高等教育法》第56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1]。

(二)现行法律规定及依据

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于大学生兼职(实习)提出了新的约束和保障。例如对短期兼职等非全日制用工的定义、工资支付等规定作出了明确规定,第72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对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大学生在兼职工作中的法理定性上不被纳入《劳动合同法》调整的范畴,故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协议也就不能视为劳动合同。但不可否认的是,该协议仍属《合同法》调整的范畴,视为一种提供劳务换取报酬的合同。进一步而言,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同基于建构在双方平等的民事主体上,双方权利义务呈对等态势,因此,任何一方违反协议或合同的相关规定,理应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虽然大学生的兼职现无具体可执行的法律规范进行调整,但人民法院可参照《合同法》以及《民法通则相关规定,依据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以及合同目的进行相关案件的审判和处理工作。

(三)各地出台的相关规定

很多省市行政机关都制定了对大学生课外劳动活动的管理规定。如北京市于2002年6月出台了《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规定》,指出用人单位招录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前,须与学校和学生三方签订《北京高校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协议书》,校外用人单位须加盖单位或人事部门公章,并按协议书规定支付学生的劳动报酬,且报酬标准不应低于北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2]。

三、国内外大学生兼职现状

(一)国内现状

在我国,目前大学生的从事兼职的类型相对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类型甚少,多数集中在廉价、低级的体力劳动上,以餐厅服务员,散发宣传资料,在商场超市做促销搬运等为主。大学生在选择兼职的时候,社会能提供的大多倾向于体力劳动,类似于搬运工、服务员、传单派发这种机械低级的工作内容并不能很好的锻炼一个人的能力,不仅如此,它占用了学生大量课余学习的宝贵时间,对于大学生的积极性与获益性是一个相当大的打击。

造成这种现象来自于以下几点因素:首先是时间因素,学校课程安排给学生留出的空闲时间不足或者与兼职时间相冲突,学生可支配的时间十分有限,而且采取逃课或者其他极端方式去迎合用人单位安排的时间表是不被建议的,这样学生们就只能选择耗时少的工作,这就很大程度上减少大学生可选择的兼职数量了。其次,学生自身的劣势。大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并不完备,社会经验欠缺,工作能力有限,在相同单位的时间和等量的报酬给付条件下,大学生的工作效率以及质量不如全职员工或者毕业生等非在校大学生群体,用人单位难以接受,或者就大幅压低工作报酬。

通过问卷调查,有将近七成的大学生表示自己的劳动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大学生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寻求工作:直接联系用人单位,通过网络获取资讯,通过兼职中介联系雇主。基于以上的途径发现,我国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主要遭受中介诈骗,工资拖延、报酬克扣,无故辞退,无安全保障等威胁。更有甚者,在女性大学生中还有遭遇性骚扰的情况。

(二)国外兼职现状与特点

1.美国。美国的高等教育所需的学费十分昂贵,而且能够提供的全额奖学金毕竟有限,对于那些无法申请到奖学金并且从小独立的美国学生来说,兼职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外,美国的用人单位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社会舆情的引导下,美国大学生认为,缺乏兼职工作经验是其不能再毕业后找到好工作的一个根本原因。同时,在美国兼职市场制度与机制发达的现状下,美国大学生兼职工作的情况常态化。根据美国教育委员会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美国1600万本科生中有78%的学生在打工,他们平均每星期工作30小时。统计数字还显示,23%的全职学生、53%的兼职学生每周工作35小时以上,但学生们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对美国大学生而言,学习期间的兼职活动不但带来了经济利益,更是对专业学习的补充和检验,也是一种职业训练,让他们锻炼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了如何合理地利用时间,同时更深入地了解到社会对于职业的需求,为他们将来的职业选择确定了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大学生的兼职意识较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美国的高校在兼职指导方面做得也是比较好的。诸如闻名世界的哈佛大学就专门建制了学生就业办公室(SEO),该机构的特点是内部建构面向全校学生情况的基本数据库,外向性的通过雇主发布的相关招聘广告或相关招聘信息,使二者得以有机结合。该办公室还进行了人性化的邮件通知服务,面向兼职学生自身条件以及工作导向需求进行相关服务,既能够给学生带来庞杂学业之外的舒心服务亦能减低工作所涉及的安全风险。

2.日本。日本大学生多数是在大学第一学年拿到充足的学分,从二年级开始变开始寻求打工兼职或去企业实习。日本大学生打工的工种涉及到行业的方方面面。据相关调查,打工的学生中当家庭教师的占50%,约12%的人会去公司、商店干服务工作,到工厂、企业去干体力活的约占12%,到工厂去干技术工作的占9%,到饮食服务行业的占8%,帮公司搞调查的有5%,此外还有当送报员、机关守卫,在商场里当保安员,在马路上或礼堂里当清洁工,为邮局送信件等等,一些女生会去当时装模特。

3.法国。在法国大学生眼中,打工意味者得到生活的补贴,更重要的是得到了证实自己独立生存能力。据法国大学生生活观察研究所的调查,80%的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要打一份工。他们寻找兼职的途径很多,而且兼职的种类也比较多样,其中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保姆性质的兼职是他们喜欢的课外兼职之一,类似于我国的幼儿园小学托管班,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接送小学生,并安排好晚饭,同时在小学停课时进行相关照料。法国大学生平均每周可挣50欧元到200欧元不等。

国外大学生兼职也可以总结出几个特点:第一,各国企业对大学生进行兼职的大力支持与劳动权益的保障。如美国公司对兼职工作不但在制度安排上以法治化为根本前提,更重要的是在科学化与人性化的轨道上有他国不可比拟的优势。如斯普林特电信公司不但的对大学生兼职进行规模上的扩大,更人性化地让来公司兼职的大学生自由选择兼职时间。美国著名的速递公司UPS公司的“挣钱加学习”的计划,使得数以万计的学生不仅能每小时挣到至少8.5美元的工资,每年还能得到3000至15000美元的助学金。第二,在大学生的兼职工作中,高校起到重要的监督人和把关人的角色。“合作计划”项目是美国比较有名的支持大学生兼职的项目,该项目特点是由美国的大学和公司合作,旨在为学习各种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不同的职业训练的机会。该项目在美国700多所大学展开,有25万学生参加。除上述相关措施或活动外,有的美国高校成立了学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建立数据库,承载经过认证或是学校确认合格招聘广告。第三,完整严格的劳动管理制度。如法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由于其法治高度发达,在劳动法领域,其劳动基准制度得以严格实施。根据相关劳动基准规定,对于大学生兼职实行法定最低工资制度以及执行严格的工作时间规定。如根据规定在学习期间,学生允许合法打工,但年累计时间不得超过884小时或每月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4.5小时,每小时的工资一般在6欧元以上。同时,对于大学生的打工收入,法国政府制定了就业及税收法草案。该法案规定年龄在25岁以下的大学生打工的工资收入可享受免税,其免税范围不能超过法定最低月工资的三倍。和法国法律体制一脉相承的日本,早在1959年,就制定和实施了《最低工资法》,并做过多次修订,规定了劳动者的最低“时给”(每小时工资收入)。该最低工资标准是受到日本法律严格保护的,不但适用于正式员工,也适用于临时工和打工者,其中也包括打工的学生[3]。

参考文献:

[1]李鸿建,曹婷.兼职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的困境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2):32-33

[2]唐仲江.大学生兼职的权利保护及其救济[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9(1):37-39

[3]刘珊珊,魏文颖.浅谈国外大学生兼职的现状及特点[J].科教文汇,2010(4):3-4

大学生暑假做什么兼职好 篇4

为尽可能减轻父母负担,锻炼自身能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摆脱父母的“搀扶”,靠各种形式工作,自立求学。如今的大学声赚钱方式有7个“最”,学生们各有所长及所好。最可靠的经济来源——奖学金

最常见的赚钱方式——家教

最吃香的打工形式——兼职教师

最体面的赚钱方式——翻译

最富挑战性的工作——推销

最大风险的赚钱渠道——投资

最令人羡慕的开源方式——撰稿

一些人才网站也纷纷开办兼职频道,除了让都市兼职一族找到信息发布的平台,也给在校大学生提供求兼职的空间。而这样的网络求兼职的方式将渐渐成为一种让大众接受的方式。

兼职嘛 去KFC 或者什么的,都是按小时给工钱的急着找的话。

职业:各种各样

可以到学校找勤工中心,加入勤工人才库。

里面有很多有经验的人,会帮你的忙。

且,经常会通知,有什么工作自己找来学校,要求要招兼职。

缺点:面临学校里大量同学的竞争。

不想太累的话。

职业:学校勤工服务。

可以到自己专业,学院申请,都有设置相关的勤工岗位。

一般就是帮老师整理文件,打扫办公室卫生,一周一两次,相对轻松。

缺点:一定要有家庭贫困证明,学习很好。

想得到很多的锻炼的话。

职业:店面兼职。

到学校商店,比如,衣服店,花店,精品店,咖啡店。

在忙的时候都店门口写着,有招兼职。

可以得到很好的人际锻炼。

缺点:如果不能腾出比较多的时间,挣的钱不多。

自己比较有耐心,责任心。

职业:家教

到城市的家政网看看,或者通过学长介绍岗位。

相对轻松,由于初中高中生的思潮,会不怎么听家长的教导,家长经常很头疼。年轻的大学生,经常对他们会比较有说服力。

家教时间正常是要求在周六日,与大学生的时间对口。

用心做,特别是英语好的,家教的报酬都是很不错的。

缺点:压力比其它的大,万一碰到一个冥顽不灵的,你自己的招牌就砸了。

自己有点资金

职业:按需求。

身为学生,明白学生需要什么,可以按学校大量学生需要的东西进行供应。上门推销或通道摆点都可。

例如:

厦天在宿舍楼下,做冰凉可乐速递。

新生入学,上门推销手机卡。

冬天,上门卖袜子。

摆点卖断鞋。等等。

缺点:需要资金,大量精力及口才相当要求。

====================================

根据你文笔比较好。

1、可以去电子城、或有在线测评的网站,接兼职测评员。

2、可以做**报兼职记者。(可行性高,旁边有不少人有做过这个)

关于大学生做兼职的调查问卷2 篇5

问卷编号___

同学:

你好!我们是安工大经济学院统计专业的学生,为了解在校大学生兼职情况,我们正在进行一项调查,请你根据自己的情况做真实的回答,我们保证会对你所填的各项内容进行保密。谢谢你的支持和配合!

1.你的性别?

A、男 B、女

2.你的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你的家庭经济情况

A、宽裕 B、一般 C、拮据

4.你的月均消费支出

A、400元以下 B、400元—600元 C、600元——800元 D、800元以上

5.你认为兼职会影响学业吗?

A、会 B、或少或多 C、完全不会

6.认为通过兼职会对将来的就业有帮助吗?

A、很有帮助 B、帮助很小 C、没有帮助

7.是否做过兼职工作?(说明:选否结束答题)

A、是 B、否

8.兼职的最主要目的是?

A、赚取收入,减轻家庭负担 B、培养个人能力,提升实践水平

C、获得工作经验,为就业做准备 D、其他

9.曾从事兼职工作的类型是?(可多选)

A、家教 B、促销 C、餐饮服务 D、发放传单

E、在校勤工俭学 F、其他

10.你平均每日的兼职时间大约是?

A、3-5小时 B、5-7小时 C、7-9小时 D、9小时以上

11.你平均每个月的兼职收入大约是?

A、200元以下 B、200—350元 C、350—500元

D、500—650元 E、650元以上

12.你兼职获得的收入主要用于?

A、作为生活费,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B、作为额外的零花钱

C、交往朋友(包括恋爱)D、满足自己一个长久愿望(包括旅游、投资等)E、其他

13.你获得兼职工作的一般途径是?(可多选)

A、校园海报或广告 B、专门中介机构 C、同学或老师介绍

D、网络 E、学校的机构或社团 F、其它

14.你在获得一份兼职工作前遇到的最主要障碍是?

A、兼职信息太少 B、中介机构收费太高 C、担心受骗 D、其它

15.你在兼职过程中是否有过受骗经历?(说明:若选“没有”直接跳至17)

A、有 B、没有

16.受骗后你采取的措施是?

A、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B、与当事人或其领导交涉

C、向相关部门投诉 D、诉诸法律 E、其它

17.你的兼职工作是否与专业相关?

A、完全相关 B、多少有一点相关 C、不相关

18.当兼职与上课时间冲突时,你会?

于大学生暑假做兼职的调查报告 篇6

从七月十五号开始我开始了近半个月的寻觅工作的生活。下面的叙述是我找过的工作,在工作中的体会及遇到的问题。这些经历能为以后的工作铺石造路,也能让我更加全面的看到这个世界。

一、服务生

一家小规模的餐厅说试用期三天,然后他们说看表现三天后再决定是否录用。从下午两点到晚上九点。我做了餐店的服务生。在工作中认识了两位同事。知道我们都还是学生,在私下里,一个同学就对我说这家餐店贴着招聘启事是骗人的。他们不会真的招人,说试用期三天,其实就是让你给打白工,做了两天就辞退你。这样,他们就节省了很多成本。所以,以后找工作要提防这样的情况,趁私下无人时向这里的前辈多打听些情况。

二、电脑销售工

找过几家公司,都招收电脑销售人员。我和他们谈了一番后,他们都说是要长期的。但我们暑假就一个多月的时间,不能收。后来也发现了两个岗位,导购员和食品销售的.,都是要长期的。不要大学生暑假做兼职的。最后,终于找到一家要兼职的电脑销售人员。但他们的条件是要是本地户口或有本地人做担保。所以,这些工作就受到了户口和可以工作时间长短的限制。

三、电话营销员

我到到了这家公司的地址。进门后,发现工作的环境很舒适,待遇对暑假做兼职的来说是很优厚的了。经过几个小时的简单培训后,知道这工作是用打电话来推销像祛痘、护肤、美容这类的产品。由于我看电视时就讨厌看类似的广告,认为这个虚假性很大,现在我自己怎么可以来推销这些东西。所以,我放弃了这个暑假最后的工作机会。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还碰到人力资源开发公司。说是要交一百块钱负责给找到工作。经过简单的思考后,我没答应他们。因为我在繁华的商场,街区都没发现有多少的兼职岗位,而且工作时间这么短,哪家公司愿意把你培训上手后然后人又很快的离开。在新闻上也经常见到大学生被披着什么人力资源开发公司的羊皮下一些非法的中介机构欺骗。我离开了那个小屋子。

大学生做兼职现状 篇7

一、大学生兼职的原因分析

1. 培养个人能力、提升实践水平。

大学不同于高中, 它在传授知识之余, 还为大学生提供了多种锻炼自己的平台。在学校里, 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部门, 然后去面试。面试成功, 便可以在部门里得到锻炼, 即便没有成功, 也可以参加各社团开展的活动, 如法律援助, 唱歌比赛, 模拟法庭……虽然如此, 仍有不少大学生想在校园外锻炼自己。实践表明, 从事不同种类的兼职可以培养多方面的个人能力, 如发传单可以培养交际能力, 做家教能够提高学习能力, 推销产品有助于培养销售能力……为此, 43.5%的大学生希望通过从事多种兼职并在兼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规律, 培养多方面的个人能力, 提升自己的实践水平, 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2. 赚取收入、减轻家庭负担。

随着教育的普及, 高校的扩招, 大学升学率也越来越高。不少高中毕业生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激动不已, 这是他们拼搏的结果, 是他们实力的象征, 是迈入理想学府的通行证!兴奋过后, 他们却不得不考虑一个现实的问题:高昂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从哪来。经调查, 5.5%的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困难, 11%的大学生家庭经济属于比较困难, 81.5%的大学生家庭一般, 只有2%的大学生家庭富裕。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家庭都不富裕, 这些大学生中25.5%的人习惯自立, 他们不愿意让父母承担全部的开支, 但是学费和日常消费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于是, 选择兼职就成为他们解决庞大开支的一个重要渠道。

3. 增长社会见识。

现如今宅男宅女盛行, 他们除了上学便是在家, 缺乏与社会打交道的经验。俗话说见多识广, 经历的多了, 见识也就多了。可以说兼职是大学交际圈的突破, 是大学教育的延伸, 可以很好的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与不同人交往的平台。大学生通过兼职接触社会, 结识不同的人, 通过他们了解自己将来要面对的事情, 面对的社会, 在兼职中锻炼自己, 充实自己, 认识社会, 发现真理, 增加见识, 使自己更加成熟。

4. 获得工作经验、为就业做准备。

当前, 大学生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便是就业, 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选择, 而没有工作经验则成为大学生找工作的最大阻碍。为此, 大学生们将锻炼自己的空间不仅仅局限在校园内, 而日益投身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 以提升自己适应社会、做好工作的能力, 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真正从在校时就开始注重实践素养, 提升工作能力, 以提升自己将来的职场竞争力。

二、大学生兼职中权益受到侵害的表现

1. 兼职大学生的人身权受到侵害。

21岁的莫某是东莞某大专院校的学生, 现读三年级。暑假, 莫某想在毕业前找份兼职锻炼下自己。通过QQ群, 莫某看到一则由同学转发的有关家教的信息, 该信息的发布者为杨某。莫某没有多加考虑, 便电话联系杨某, 杨某约其到塘厦镇见面。莫某如期赴约, 却被杨某带进一出租屋, 进入出租屋后, 杨某原形毕露, 强行与其发生了性关系, 后又拍下裸照逼迫其卖淫。莫某不同意, 趁洗澡机会从五楼窗户跳下, 坠地昏迷后被附近群众发现救获。时下, 网上或报纸的小角落里到处是兼职的小广告, 工作轻松, 报酬较高, 很是吸引大学生的眼球。社会经验较少的大学生往往不能准确分辨广告的真伪, 极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尤其是女大学生, 她们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 不知如何保护自己, 遇到不法分子, 反抗能力甚微, 到最后很可能落得人财两空的悲剧。

2. 兼职大学生的财产权受到侵害。

据调查, 不少大学生反映:有些中介机构在收取高额中介费后并不履行承诺;用工单位不能按时发工资, 总要拖欠一段时间, 几经催要, 才勉强发放。对于这两点, 笔者也深有体会。笔者的好朋友在大一时曾试图通过中介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她循着地址来到中介机构办公处, 工作人员收了她120元中介费后, 便让她回家等通知。回校后, 她每天拿着手机, 左等右等就是没有中介机构的电话。终于, 两个礼拜后, 中介机构来电通知她礼拜六面试。很快礼拜六就到了, 她按约面试。几个小时过后, 她回到学校, 满脸沮丧。问她怎么了, 她只说没面试成功, 问她为什么, 她说中介也没说理由。看着她失落的表情, 真的很让人心疼, 早知道是这样, 当初就该拦着她, 不让她去面试!大三时, 笔者的好朋友经同学介绍, 在一家超市做导购员。由于超市离学校比较远, 所以来回要坐一个小时车。尽管如此, 她每个礼拜都按时去超市, 从不迟到早退。下班回到学校, 她洗漱完倒头就睡, 第二天继续去工作。印象最深的是, 有一次她感冒了, 大家都让她请假, 但都拗不过她, 她还是选择去上班。晚上回来后, 由于嗓子说不出话, 在那里用手比画, 真是又可怜又可笑。就这样坚持了好几个礼拜, 临近期末考, 她决定认真复习迎考, 兼职暂且告一段落。她去超市拿报酬, 超市让她写下卡号, 过几天就会把钱汇过去, 她照做。一个礼拜过去了, 超市还没打钱过来, 她打电话催要, 但超市只说现在忙, 等有时间会汇的。又一个礼拜, 钱依旧没汇过来, 她又打电话, 超市说马上汇。可是, 三天之后, 她才拿到自己应得的报酬。兼职大学生权益受损的案例不胜枚举, 这里笔者只是列举了发生在自己身边, 让自己颇有感触的例子, 希望能引起读者共鸣。兼职大学生的权益受损绝非偶然, 应引起大家的关注。

3. 兼职大学生维权受阻。

调查结果显示, 78%的大学生在兼职中遇到问题会积极想办法解决, 这固然是好, 但许多兼职大学生在与用人单位领导交涉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求助于法院又不知该选择何种法律支持自己的诉求, 在尝试了各种维权方法, 权衡各种利弊后,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可能只会发点牢骚, 最终忍气吞声。当越来越多的兼职大学生的权益被侵害后笔者开始思考, 兼职大学生权益受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到底谁才是兼职大学生的保护伞, 谁应该给兼职大学生踏踏实实的安全感?

三、兼职大学生权益受损的原因分析

1. 用人单位和中介机构缺乏诚信。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 为了节约成本, 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很多企业纷纷与中介机构签约, 约定由中介机构向其提供劳动力。广阔的大学生兼职市场吸引了诸多中介机构的目光, 中介机构在大学校园做起了广告, 诚招兼职大学生, 何种工种, 待遇如何, 招员广告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大学生们很是积极, 然而, 现实与期望总有一段距离。经调查, 43.5%的大学生是通过中介去寻找兼职的, 在与他们的交谈中, 明显可以感觉到:他们对中介的诚信与效率并不满意。一些中介结构为了获取暂时的经济利益, 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虚假信息并收取大量的中介费用, 只收费不介绍工作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是可以想象的, 在这个利益为上的社会价值观面前, 所谓的诚信只能是相对的。当我们需要中介时, 向他提出的往往只是一个标准, 中介可以在他的理解下将这个标准无限的扩大或缩小, 最终给你的结果可能只是跟你打擦边球, 你却不能指出他的不是。中介作为一个媒介, 却没有一个专门的法律和行业规范来约束他, 使他的弹性过大, 也就意味着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越大。用人单位缺乏社会责任感, 社会诚信缺失。很多同学认为, 中国社会体制和结构巨变的今天, 我们的企业丧失了一些基本的传统价值观念。调查的大学生中, 25.1%的人认为用人单位缺乏社会责任感, 社会诚信缺失, 这对劳动者尤其是还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 是极为不公平的。只有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才不至于让我们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 不至于让不诚信弥漫我们的生活。

2. 大学生兼职不受劳动法保护, 相关法律保护不健全。

根据原劳动部1995年出台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在校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 不视为就业, 未建立劳动关系, 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规定, 在读大学生不属于劳动法上的劳动者, 因此, 其不受劳动法调整和保护。目前, 一些权威学者也坚持认为兼职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所确立的关系属于民法上的雇佣关系, 而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在他们看来, 在读大学生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劳动, 他们尚未进入就业领域, 在校期间受校方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 其行为自由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并不完全符合劳动法上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因此, 在读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是雇佣合同关系, 其权利义务由民法调整。大学生兼职不受《劳动合同法》的保护, 劳动保障部门自然爱莫能助。然而, 《民法》中并没有对雇佣关系进行专门规定, 兼职大学生权益受损后, 根据《民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 协商不成向人民法院起诉, 但是高昂的诉讼成本, 却往往让兼职大学生望而却步。

3. 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疏忽。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学习, 学校对学生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 由于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疏忽, 学生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学校对兼职广告的管理力度不够。许多的虚假信息潜伏在校园的兼职广告之中, 学校作为大学生的管理者, 有权利更有义务对兼职广告进行筛选以及过滤。但是由于高校部分管理职责的不完善, 使得虚假的兼职广告有机可乘, 加大了大学生兼职的风险。学校对大学生兼职的关注度不够。多数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但是主要负责大学生勤工助学和毕业指导的各项事宜, 作用有限, 只有少数几所高校有专门负责处理大学生兼职的机构。据笔者了解, 勤工助学只是为那些生活困难、确需帮助的学生提供兼职岗位, 很难满足大多数同学的需求, 为此, 这些学生只能到校外寻找兼职, 而这增大了兼职的风险。

4. 大学生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维权意识和责任意识, 兼职观不正确。

书本理论知识雄厚, 社会经验缺失是东方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弊端。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刚刚起步, 心理年龄还未成熟, 在寻找兼职工作的时候缺少辨别虚假广告的能力, 对中介公司是否合法也不加调查盲目相信, 加大了兼职历程中的风险, 为兼职权益的实现埋下了隐患。根据调查, 43%的大学生在工作前, 不对就职企业的基本情况、业务活动和信誉进行了解, 也不与就职企业签订劳动协议书。维权意识淡薄, 对劳动协议书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错误的认为劳动协议书可有可无。纵使许多大学生有一定的维权意识, 但是往往由于自己损失不大, 或者维权成本过高, 维权程序繁杂, 因此都放弃维权, 只能自认倒霉。对自己的权益没有一丝把握, 导致兼职学生的权益受到损害时无据可依, 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些兼职大学生责任意识不足, 行为不羁, 不愿受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束缚, 做出损害用人单位利益的行为, 这使得用人单位不得不采取措施约束兼职大学生的行为。还有些兼职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兼职观, 他们迫于减轻生活压力, 不惜为兼职放弃学业, 更有甚者不惜放弃自尊, 从事些不入流的工作, 使得自己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而这毫无疑问会使兼职大学生的整体形象有所下降。

四、兼职大学生权益保护的相应对策

1. 加强对用人单位和中介的监督与处罚力度。

兼职大学生的权益遭受损害, 用人单位和中介难辞其咎, 他们狼狈为奸, 侵犯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为此, 政府应加强对用人单位和中介的监督, 在监督过程中, 政府应该更加强势, 主动规范兼职这块市场。首先, 政府要严格规范社会中介机构的审批程序。对不合条件的中介机构, 不予设立, 即使符合设立条件, 也应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 不得违反。其次, 政府应规范社会中介机构的管理。一旦发现中介存在违法行为, 政府应予以严厉打击, 并加重处罚力度, 对其进行高额罚款甚至吊销营业执照, 杜绝其再次违法的可能。再次, 政府应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笔者建议,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将那些时常诈骗的中介公司列入黑名单, 并定期在网上公布。对用人单位也应采取同样的做法, 如果用人单位有拖欠工资、克扣工资、超时用工等违规行为, 相关部门也应将其列入黑名单定期公布, 这样做有利于用人单位和中介机构增加社会责任感。最后, 政府还应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公开宣传信誉好的用人单位和中介机构, 给用人单位和中介公司设定诚信指数, 让大学生在选择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时有所对比, 做到心中有数。用人单位与中介也应该反省自身的错误。兼职大学生为用人单位带来的利润是毋庸置疑的, 他们理应得到用工单位的公平对待, 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只有这样, 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才能得到双赢, 形成良性循环。中介应加强自身的诚信素养, 认真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向大学生提供真实的信息, 提前知会大学生兼职的详细内容, 对安全性不明的兼职要对大学生加以告知。用人单位不能只一味地注重自身的利益, 全然不顾社会效益。用人单位应向兼职大学生支付合理的劳动报酬, 不得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剥削大学生的剩余价值。对于按时完成工作的大学生, 用人单位应按约定向其支付工资, 不得以任何借口克扣甚至不付工资。此外, 为了提高兼职大学生的积极性, 用人单位还可以对出色地超额完成任务的大学生给予奖励, 向其发放奖金。

2. 完善劳动法制和民法, 出台相应的地方法律。

一方面, 完善中国在劳动权益保护领域的立法已成为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这一趋势下, 填补相关法律法规的空白显然已经刻不容缓;另一方面, 现代兼职大学生的权益遭受损害, 维权面临困境, 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对此, 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1)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最高人民法院重新做出关于适用《劳动法》的解释, 将属于劳动关系的那部分兼职劳动关系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将部分兼职大学生纳入劳动法的保护范围, 意味着承认这些兼职大学生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 其权利和义务由《劳动法》加以规定, 不再受1995年出台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束缚, 可以自由地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当其权益受损时, 可以援用《劳动法》维权。 (2) 补充完善现行《民法》。对《民法》中的民事雇佣关系进行专门规定, 对属于雇佣关系的那部分兼职劳务关系, 《民法》应专门用一章对其进行系统的介绍, 哪些属于兼职雇佣关系, 兼职过程中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反义务双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这样, 受《民法》保护的那部分兼职大学生的权益受损后才不至于束手无策。 (3) 出台一些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在不违反上位法的前提下, 地方各级人大及其政府部门可参照有关法律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用以具体化的保护兼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3. 学校应加强对兼职广告的管理、提高对大学生兼职的关注、提供兼职培训和维权帮助。

首先, 学校应加强对兼职广告的管理, 筛选和过滤兼职信息, 通过事前控制保障兼职学生的权益。同时, 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学校宣传栏等媒介向同学提供最新的兼职信息和安全的兼职岗位, 让有兼职意向的学生找到理想的兼职。最新的兼职信息, 使大学生兼职存在优势, 不至于出现以往由于信息闭塞而低价出卖劳动力的情况;安全的兼职岗位, 使兼职大学生的人身、财产权益得以保障。只有掌握最新的兼职信息, 知晓安全的兼职岗位, 大学生才能兼职“愉快”。其次, 学校应尽可能多的在学校里创造兼职的机会, 毕竟学校里的兼职是最简便最安全的。学校除组织勤工俭学帮助贫困学生外, 还应给那些需要提升自己能力的学生创造兼职的机会, 如同意学生成为睿创教育 (计算机辅导班) 的代理人在本校招收学员。另外, 学校还应增设相关社团或机构, 如“兼职服务所”。学校可以利用其广大的人脉与资金, 与社会上信誉较好的企业形成兼职供应关系, 为有兼职需要的同学提供一定的兼职岗位, 起到一个兼职中介的作用。再次,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兼职培训班, 加强大学生这方面的维权意识。接受学校聘请的有经验的教师, 通过对兼职过程中大学生权益受侵害的实例的列举及对相关的法律条文的解读, 向大学生传授维权的合法方式, 增强他们的维权意识。学校还可以利用其成立的“兼职服务所”集中处理大学生兼职中的纠纷, 在学生兼职期间权利受到损害后, “兼职服务所”要支持学生通过各种渠道维权, 帮助学生进行诉讼, 对学生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和资金上的支持。同时学校应当加强与劳动仲裁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联系, 使兼职大学生在权益受到侵犯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4. 兼职大学生应加强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维权意识和责任意识, 树立正确的兼职观。

(1) 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兼职要量力而行, 适可而止, 切忌盲目。大学生在兼职时, 要知会老师或家长, 以防以后出现问题自己不能妥善地解决。大学生兼职应尽量选择正规的中介机构, 事先对用人单位进行全面的了解, 如有无营业执照、有无固定的办公场所、经营状况如何等。在签订书面协议时, 兼职大学生应与用人单位约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及其支付方式、劳动条件等。遇到不能理解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向老师询问, 请求帮助。遇到麻烦时, 还要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 (2) 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 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大学生要多培养与人沟通的能力, 正确处理好自己与社会人士的关系。时刻注意自己是大学生, 所做所为代表了当代大学生的形象, 讲文明讲礼貌是待人最基本的原则。服从用人单位的领导, 做得不好的地方, 虚心接受用人单位的建议, 争取有所改进。做事要坚持到底, 认真对待, 不做有损用人单位利益的事。 (3) 更新兼职观念, 树立正确的兼职观。兼职只是学习生活之余认识社会, 提高自我的一种锻炼方式, 学习才是学生的天职, 切不可本末倒置、南辕北辙。很多同学颠倒了主次, 甚至为了兼职而完全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 造成学业荒废, 知识漏缺, 甚至被劝退学, 这样的结果就太得不偿失了。将学习知识和实践能力很好地统一起来是兼职的过程和目的, 大学生要学会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兼职的关系, 实现学习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统一。

五、结语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社会生力军, 在未来的社会建设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适当的兼职是大学生必要的实践学习渠道, 有利于大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但是在大学生兼职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应修订和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出台一些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强调用人单位和中介机构的社会责任, 提高学校维护兼职大学生合法权益的意识等, 只有这样, 兼职大学生的权益才能得到切实的保护。

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其法律关系与其他群体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多重性。现今, 兼职大学生的权益损害现象比较普遍, 相关法律对其的保护还相当薄弱, 只有修订和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出台一些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强调用人单位和中介机构的社会责任;提高学校维护兼职大学生合法权益的意识等, 其状况才能改善。

关键词: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对策

参考文献

[1]杨政, 黄威伟, 梅筱君.兼职大学生权益的法律保障研究——以“法律适用分析”为中心[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4) :40-42.

[2]王鑫薷, 王波, 李霞, 舒永久.大学生兼职风险研究[J].管理观察, 2010, (23) .

[3]李鸿建, 曹婷.兼职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的困境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 (2) .

[4]韩震, 郑立俊.大学生打工相关问题的法理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0, (1) .

[5]韩震, 张洁.再论大学生打工的劳动法保护[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 :82-86.

[6]陈坤, 朱文静, 贾姣.论大学生兼职中的侵权事件及法律救济途径[J].法制与社会, 2009, (12) .

[7]高鹏飞, 倪利勇.高校学生劳动权利的法律保护[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4, (4) :88-89.

[8]高菲.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法律保护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3) .

[9]韩震, 于玲“.大学生打工”的劳动法保护之研究[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10, (2) .

做兼职伴娘,挣俩小钱花花 篇8

清晨5点左右,兼职伴娘艾爱起床后来不及吃饭,就化好妆拿上粉色小礼服奔出家门。半年来,艾爱每个周末的早上基本上都是这样度过的。她是个IT白领,今年23岁,163厘米的身高以及平凡的面容看起来并不出众,但也正因如此,艾爱兼职伴娘的生意异常好。

怎么想起做兼职伴娘的呢?两年前,艾爱的一个哥们儿结婚,新娘子是外地的,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做伴娘,哥们儿便拜托艾爱充当伴娘。事后,哥们儿为了犒劳艾爱,塞给她一个500元的红包。“如果每月能做一到两次兼职伴娘,那一个月的生活费就挣出来了。”艾爱从此就当上了兼职伴娘。

艾爱在各大论坛发帖,还把自己的资料挂在几家婚庆公司,婚庆公司如有需要可以直接通知她,公司可收取新人提供兼职伴娘的费用,但伴娘的劳务费和小费都归自己。艾爱原本估计一个月也接不了几单,可没想到,帖子发了没几天,就接到3对新人的电话,要求面谈。据艾爱介绍,新娘一般会要求伴娘不能比自己高,也不能比自己漂亮,怕抢了风头,另外,婚礼中伴娘要处处为新娘着想,需要留心挡酒等很细微的环节。艾爱说,可能因为自己这些方面都比较吻合,所以90%的面试都能成功。

好有职业精神:自掏腰包去充电

艾爱说,兼职伴娘的钱并不好挣。一大早就要赶往新娘家。帮助新娘收拾婚礼所需的小物品:戒指,头纱、捧花等,还要协助化妆师化妆。婚礼过程中,伴娘的事情就更多了:切蛋糕,倒香槟、敬酒、陪新娘换衣服,为新娘出谋划策,查漏补缺,打好圆场,还要巧妙应付客人提出的种种刁钻要求;随时打量新娘身上每一个细微之处,看妆有没有掉,需不需要擦汗……总之,婚宴上伴娘得全程跟着新娘,忙得坐下来吃一口饭的时间都不会有。

“由于兼职伴娘和新人之间是雇佣关系,新人们会对兼职伴娘要求很高,你稍微有做不到的地方,他们就会觉得你不够专业,不够好。”为此,艾爱报了一个培训班,学习着装,站姿,坐姿,仪态,倒酒、斟酒等方面的礼仪。礼仪培训班的毕业证书无形中给艾爱增加了筹码。

“一行有一行的规矩,虽说兼职伴娘并非一种职业,但是这里面也有很多规矩,要是你破坏了规矩,可能就会给自己惹麻烦。”艾爱说,“我当伴娘从来不负责替新人收取并保管红包,一般我都会建议新娘自己随身带个小手提包装红包,如果我经手钱的事情,有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将来的梦想:开个兼职伴娘的中介公司

艾爱在两年内已经做了30多次伴娘,赶上婚礼旺季甚至一天一场。艾爱目前对兼职伴娘这一行业非常看好。她觉得兼职伴娘市场火爆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因为现在都市大龄女青年很多,待到他们结婚时,身边的女伴早已嫁为人妻了,在周围的朋友圈内就很难找到合适的伴娘,偶尔找到一个两个的,人家还都已经当过两次了,老话说当伴娘不能超过三次,要不然会对自己不好,所以人家也不敢应。另外,现在很多80后的女孩都特别娇气,伴娘是体力活,穿着高跟鞋替新娘端着喜糖的盘子满场跑,很少有女孩愿意去做。其次,现在很多女孩都是外地人,他们要好的亲戚朋友又大都在老家,只能找人代替。因此,兼职伴娘很有发展前途,“将来我甚至想开一个兼职伴娘中介公司。”

上一篇:描写清晨的简短好句下一篇:大闹天宫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