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检查任务管理办法(推荐9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正确行使税法赋予税务机关的税收检查权,进一步规范税收检查行为,维护纳税人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合法权益,不断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依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税收检查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义务人、扣缴义务人是否遵守税收法律、法规等情况进行了解的行为。
税收管理活动中的申报审核、比对分析、了解询问、责成提供资料、查阅账簿记录、税务审计、税收调查、反避税调查、税收核查、违法调查等均为税收检查的具体表现形式。
第三条税收检查分为案头检查和实地检查。案头检查是检查人员在税务机关工作场所通过综合数据分析、信函调查、电话询问等方式进行的税收检查活动。实地检查是检查人员依法到纳税人生产经营场所或相关方所在场地进行的税收检查活动。
第四条 税务机关及其检查人员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税收检查。
第五条税务机关及其检查人员在实施税收检查时,除法定情形之外,应尽量避免影响纳税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六条税务机关及其检查人员在实施税收检查时,不得收受财物,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纳税人提供食宿、报销、车辆接送等。
第七条税务机关及其检查人员违反税收检查规定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拒绝检查,并可以向税务机关提起申诉。
第二章税收检查任务整合第八条各级国税机关应建立税收检查任务的整合机制。需要开展税收检查的工作任务,各级国税机关的各部门(含稽查局,下同)均不得自行下发,必须报送扎口管理部门审核、汇总、整合后导入税源管理平台后统一下发。
第九条各级征管(科技)部门是税收检查工作的扎口管理部门,其他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配合征管(科技)部门做好税收检查任务统一管理工作。
第十条各级各部门应加强风险分析识别、排序,发起税收检查工作任务前,应形成列名纳税人的任务清单、工作要求和应对指引,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提交扎口管理部门进行任务整合并按纳税人归集:
(一)通过行业模型扫描生成的风险应对任务;
(二)根据风险特征事项分析生成的风险应对任务;
(三)各风险分析部门日常分析产生的专项风险应对任务;
(四)总局列名下达的检查核查工作任务;
(五)税务稽查任务;
(六)需税收检查的依职权任务;
(七)其他风险应对任务。
同一纳税人有多个整合任务的,依次按照税务稽查、纳税评估、依职权检查的顺序确定任务执行单位。
第十一条每年七月份至次年六月份为一个税收检查。各级各部门应于二季度初,制定税收检查工作规划,对上级下达和本级发起的可能产生税收检查任务的工作安排进行统筹规划;七月底前,将具体的工作内容、要求、方法指引及纳税人清单提交同级扎口管理部门进行任务整合。
省局征管科技处负责将税收检查工作任务在税源管理平台上进行汇总和按户归集。
市、县局征管(科技)部门负责将上级下发和本级汇总的税收检查任务在税源管理平台上进行整合并按户归集。
第十二条稽查任务与其他税收检查任务整合的,若其他税收检查任务有时限要求,稽查部门应优先处理相关任务内容;若处理其他税收检查任务有专业要求,稽查部门可以请求属地税源管理机构派员参与税收检查。
第三章税收检查任务确定
第十三条各级各部门应以行业风险模型扫描的涉税风险为主体,兼顾其他风险事项,综合确定税收检查任务。
第十四条税收检查工作任务整合后,扎口管理部门按照本办法第十条第二款的规定确定任务执行单位,通过税源管理平台分配到相关单位开展税收检查。
确定由稽查部门处理的税收检查任务通过税源管理平台直接推送到Ctais2.0。
第十五条税收检查部门在执行税收检查任务过程中,应先行采用案头检查方式,确需实地检查的,应制作《实地检查申请报告》提交本单位任务分配部门,由该部门按照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第十六条下级税务机关对同一户纳税人已经实施实地检查,又收到上级下达的与其相关的实地检查任务,应以此前实地检查的相关内容作为结果反馈,不得重复安排检查;此前实施的实地检查不能满足上级下达检查任务要求的,内一般不再组织对该纳税人实施实地检查,确有必要的可列为下实施实地检查的工作内容。
第十七条上级国税机关需要直接实施实地检查的,应告知属地国税机关,若下级国税机关已经实施实地检查,上级国税机关可根据需要调阅实地检查案卷资料,视调阅情况决定是否安排实地检查;若下级国税机关尚未实施实地检查,上级机关应对属地国税机关确有需要实施检查的事项进行整合,属地国税机关应做好配合工作。
上级国税机关实地检查之后,视为年内的一次税务检查,下级国税机关一般不再安排实地检查。
第四章实施实地检查的基本要求
第十八条国税机关实施实地检查,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在办公场所通过综合数据分析、第三方数据比对、信函调查、电话询问等方式确实无法履行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法定职责;
(二)有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具体的检查工作事项清单;
(三)委派的检查人员中应当明确主查人员,主查人员必须具有胜任检查任务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主查人员对整个实地检查工作负责,协助检查人员对协助检查的具体内容负责。
第十九条属于下列情形的工作任务,一般采用信函调查或电话询问等方式,不进行实地检查:
(一)核实或采集相关数据、信息的;
(二)对特定政策或特定纳税人群体进行调研、效应分析的。
第五章实地检查管理程序
第二十条国税机关或检查人员在执行工作任务时,需要实施实地检查的,应书面陈述实施实地检查的理由并制作《实地检查申请报告》,按以下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一)在一个(公历,下同)内对同一纳税人属于首次实地检查的,须经区县级国税机关审批同意;
(二)在一个内对同一纳税人属于第二次实地检查的,须经地市级国税机关审批同意;
(三)在一个内对同一纳税人属于第三次实地检查的,须经省国税局审批同意。
省、市局实体化直接应对需要实地检查的,若依照前款规定审批机关的级次低于本级,由本级负责审批。
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如需实地检查,视为一次实地检查:
(一)税源管理机构在实施实地检查过程中发现纳税人有严重违法情形,依法移送稽查,稽查局需要进一步开展实地检查的;
(二)纳税人对纳税评估或税务稽查结论提出异议,国税机关认为有必要补充调查的。第二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如需实地检查,由本级负责审批,不受实地检查次数限制:
(一)司法机关、其它行政机关依法请求国税机关限时协查、调查的重大涉税事项;
(二)实名举报且有明确线索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
(三)依据国际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由国外税务当局提起、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国际反避税、情报交换等税收检查任务。
区县级国税机关的税务分局依据前款规定需要实施实地检查的,由区县级国税机关负责审批。
第二十三条稽查部门在处理协查工作时,对仅要求一般性调查的协查事项,应通过案头检查处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托稽查部门可以实施实地检查,由本级负责审批:
(一)委托方已开具《已证实虚开通知单》的;
(二)委托方提供的证据资料证明协查对象有税收违法嫌疑的或者受托方检查发现协查对象有税收违法嫌疑的。
第二十四条实施实地检查前,检查人员应当查阅被查对象纳税档案,了解被查对象的生产经营情况、所属行业特点、财务会计制度、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熟悉相关税收政策,结合《税收检查事项处置方式参照表》,明确检查的工作目标、检查人员工作分工、工作任务清单及相应的检查方法,并据此制作《实地检查工作预案》。
第二十五条检查人员应对列明的检查事项进行逐项(综合)检查,不得在检查预案制定的检查任务之外,自行扩大检查范围。
第二十六条国税机关实施实地检查,应当制作书面的《税务检查通知书》,载明实地检查的范围、检查人员身份。
实施实地检查的人员应当不少于两名。
第二十七条检查人员在进行实地检查时,应当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第二十八条检查人员在实地检查过程中应当制作《实地检查工作底稿》,于每一个检查工作日向所在单位报送《实地检查工作底稿》,于检查终结三日内报送《实地检查工作报告》。第二十九条《实地检查工作底稿》应记录当日实地检查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检查结果;《实地检查工作报告》应对任务事项内容和《实地检查申请报告》列明的检查内容逐一作出具体说明和解释。
第三十条税务稽查人员制作的《税务稽查报告》视同《实地检查工作报告》;稽查任务与其他税收检查任务整合的,《税务稽查报告》应对稽查任务及整合处理的其他税收检查任务一并作出具体说明或解释。
第三十一条各级国税机关在实施实地检查过程中,应听取数据情报管理部门的意见,明确专人按照数据情报管理部门的要求做好数据信息情报采集工作,制作《情报采集报告表》。
第六章税收检查过程监管
第三十二条各级国税机关应研究建立制度性检查规范,制定菜单式的调查项目表和检查方法指引,规范信息系统应用,明确检查的内容、方法、依据等,强化对税收检查过程管理,确保税收检查过程始终处于严密的监管之下。
第三十三条各级国税机关要把税收检查全部纳入税源管理平台实施统一管理。所有税收
检查任务的执行过程和结果必须录入税源管理平台,税务稽查在Ctais2.0中完成全过程操作,执行结果由系统同步到税源管理平台。税收检查的执行部门要通过税源管理平台对正在实施的实地检查程序、方法、工作报告等进行指导、跟踪和监管。
第三十四条各级征管(科技)部门负责实地检查的审批,跟踪分析安排到次年进行实地检查的任务执行情况,定期通报税收检查任务下发、执行等总体运行情况。
第三十五条任务归属部门负责对实地检查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结论等进行全程跟踪、指导、监管和绩效评价,定期或不定期通报具体任务执行情况。
跟踪监管和绩效评价应以《实地检查工作底稿》等电子信息为参考依据。
第三十六条省局巡视办,各级监察、督察内审部门应加大对税收检查的执法督察,以《实地检查工作底稿》电子信息为重要原始凭据,依托税源管理平台对同级和下级国税机关落实本办法的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和通报。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七条各级税收检查执行单位应通过设置实地检查专业岗位、专业部门、专门机构,不断提高实地检查的专业化水平。
第三十八条各级国税机关应转变管理方式,突破实施税收管理就必须实地检查的传统思维,积极引导采用内部数据分析、第三方数据比对、信函调查、电话询问等案头检查方式处理税收检查工作任务,审慎实施实地检查,不断提高税收执法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十九条各级国税机关应强化税收程序法律规则的应用,认真梳理现有的税收法律、法规,充分运用税收核定、特别纳税调整及其相应的举证责任分配等程序法律规则,明晰征纳双方在税收管理中的举证权利和责任,切实减少对实地检查的依赖。
第四十条各级国税机关应加强对数据分析工具、分析模型应用、指标筛选、情报转化路径等方面的培训,在充分开展典型案例的解剖分析和工作预案的编制培训后再启动税收检查工作。在税收检查实践中,不断研究提炼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定期开展案例的交流研讨、观摩推广活动,不断提升税收检查人员的实践应用能力。
第四十一条基于纳税人申请的税收检查任务不适用本办法,其管理规定另行制定。第四十二条本办法由江苏省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
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后,国税局积极行动起来,紧紧围绕推进项目落地,抓收入保增长、抓服务促和谐,不断优化税收环境,努力发挥税收对经济发展的杠杆调节和服务保障作用。
一、围绕抓收入保增长,着力创建良好财力保障环境坚持组织收入原则不动摇,密切跟踪经济税源发展势态,全面掌握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发现影响税收增减的重大因素,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增强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性。切实建立税源监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狠抓评查堵漏,弥补收入缺口。进一步落实税收目标责任制,加强考核通报和兑现奖惩,强力推进组织收入工作,充分发挥税收聚财职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财力。
二、围绕调结构促转型,着力创建良好税收政策环境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己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客观、科学地分析政策调整对地方经济的影响,深入抓好增值税政策、高新技术和节能环保税收政策、出口退税率调整策等对经济的影响,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积极为平度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出谋划策,为广大纳税人提供良好的税收政策环境。
根据山国税发[2002]87号文件,转发自治区国家税务局关于做好今年税收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我局把今年的税收执法检查工作列入一项重点环节,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以自查为主的工作思路,对执法检查情况如下:
一、结合今年新出台的《西藏自治区国税系统税收执法责任制》(试行)规定。把每项工作视为检查的基础,为把执法水平提高到新的台阶,促进税务机关的依法行政工作,能够充分认识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把自查工作放在前列。
二、双定户方面;对我县的2家个体户,在开业登记时出示上级民政及本级民政部门发放的残疾证书,我局也实地调查,确实伤残个人所开,在这种的情况,按照国家税法规定减免税外,不存在擅自减免税及出台与税法相抵触的文件。
三、对税收计会统工作的执行方面;按照上级要
求,及时征收入库,不存在隐瞒税收收入或欠税的情况。把税收会计制度化,规范化也列入日常检查工作的重点。
四、各项税收政策落实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文件精神,为了维护税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实际工作中找准目标,落实好各项税收政策。
五、税收执法责任制落实方面;根据关于转发《西藏自治区国税系统税收执法责任制》(试行)和《西藏自治区税收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要求,已经把此项工作落实到位,岗位责任分解到人,实行定员定岗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所制定规章以书面材料已上报。
总之,今年税收执法检查工作中没发现什么问题。税收执法检查是强化税收执法监督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及时纠正税收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国家税法的贯彻实施。为此我局高度重视这次执法检查工作。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为了进一步做好税收执法检查工作,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和提高税收执法水平,促进我局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工作严格按照《税收执法检查规则》的要求,结合《西藏自治区国税系统税收执法责任制(试行)》的规则制定税收执法检查计划。
一、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检查工作的重大意义
目前,我县房地产行业绝大多数企业遵章守纪,依法诚信纳税,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也有少数企业,纳税意识淡薄,财务管理混乱,风险意识不强,动辄以“招商引资”企业自居,频频以“破坏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环境”、“破坏的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为借口,阻挠或干扰税务部门的正常执法,不按规定申报纳税,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税收征管秩序。开展房地产开发领域税收专项检查,打击涉税违法违纪行为,有利于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防止税收流失,调节经济运行,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行政机关勤政廉政建设。
二、检查范围和内容
重点检查 年房地产开发领域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征管情况。
(一)企业会计核算及纳税申报情况。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否按会计制度严格财务核算和按税收规定依法申报纳税;是否采取收入不入账、挂往来账、设置账外账、直接冲减成本等方式隐瞒转移收入;是否通过虚开发票、多列支出等手段虚增成本,逃避纳税义务。
(二)税收征管情况。是否依法征税,有无不征、少征税款的问题;是否按规定的预算级次将税款及时足额入库,有无积压、挪用、截留、转引税款的问题;对欠税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否按规定催缴、追征;是否违规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减、免、缓税;是否严格执行发票管理制度,有无违规发售发票的问题。
(三)税务稽查情况。对达到立案标准的,是否及时立案查处;是否存在应罚不罚、重责轻罚、以补代罚的问题;是否存在对查处案件执行不力的问题。
(四)工作效能情况。是否存在因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行为,造成房地产税收征管不力;是否存在因以权谋私、索贿受贿,造成房地产税收流失;相关行政机关是否依法协助税务机关进行税收征管。
三、工作措施
(一)清理税收优惠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清理涉及房地产开发领域的税收优惠政策,其主要内容与现行房地产税收规定相抵触或制定依据被废止失效的,应当予以废止;部分内容不符合现行房地产税收规定的,应当予以修订。对已执行税收优惠政策的房地产企业及开发项目进行专项清理,对清理情况及时上报市级税务机关进行汇总分析,分类处置。
(二)加强监督检查。县房地产开发领域税收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组建2个专项督查组,围绕企业会计核算及纳税申报、税收征管、税务稽查、工作效能等关键环节,重点抽取10户房地产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
(三)强化制度建设。一是健全信息共享传递制度。健全完善相关职能部门与税务机关的涉税信息共享传递制度,县发展改革委、国土房管局、规划局、城乡建委、金融机构等部门和单位应及时向税务机关提供涉税信息。二是健全内控机制。督促税务机关建立职责明确、程序规范、运转高效、监督制衡的房地产税收征管机制。三是建立企业诚信纳税制度。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信用档案,公开涉税违法案件及欠税大户。对逃避纳税义务的房地产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在土地供应、项目开发等方面限制条件。
(四)严肃查办案件。公布举报电话,认真受理、办理群众举报。完善纪检监察、检察、公安、审计、税务等部门查办案件协调机制,形成办案合力。重点查办房地产开发企业逃避纳税义务的案件;重点查办公务人员失职渎职造成税收流失的案件;重点查办在税收征管中索贿受贿、贪污私分、截留克扣、挪用挤占的案件。
四、工作步骤
(一)自查自纠(年5—6月)。全县各级税务机关和房地产企业要按照县人民政府的要求,进行全面自查。税务机关要制订自查自纠工作方案,既要对本部门税收征管情况开展自查,又要组织管辖范围内的房地产企业对纳税情况进行自查,自查面必须达到100%。对清理自查出的问题,必须自觉纠正。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强房地产税收征管的具体措施。县地税局、国税局于年6月25日前分别形成自查自纠总结分析报告报县房地产开发领域税收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重点抽查(年7—10月)。专项督查组通过听汇报、看资料、查项目、审账务等方式,对税务机关和房地产企业自查自纠情况进行重点抽查。对搞形式、走过场,自查自纠不力的,责令“补课”。对检查中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按规定对责任单位和人员予以严肃处理。专项督查组于年10月20日前形成检查报告报县房地产开发领域税收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
(三)整改落实(年11—12月)。对专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税务机关要制订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措施和时限,及时将税款征收入库,做到整改率达100%。要巩固专项检查成果,建立健全房地产税收征管长效机制,形成诚信纳税和依法征收的良好局面。县房地产开发领域税收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于年12月15日前将专项检查情况向县人民政府作专题报告。
五、任务分解
(一)县监察局:牵头抓总全县房地产领域税收专项检查工作,加强协调组织工作,监督各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做好专项检查工作。
(二)县地税局、国税局: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自查的组织、辅导、服务,督导企业自查自纠,及时解缴税款;认真开展重点检查,加大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积极追缴税款入库,依法移送涉嫌逃避纳税义务的犯罪案件;认真清理税收优惠政策,及时汇报,分类处置;对税收征管情况、税务稽查情况、工作效能情况开展自查自纠,对不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特别是失职渎职对国家税款造成无法挽回损失的公务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健全内控机制和加强房地产税收征管的长效机制,建立企业诚信纳税制度,提高监管能力,进一步推进房地产税收征管,防止税收流失,促进财政收入增长。
(三)县审计局:加强审计监督,发挥审计制约、促进作用,对税务机关税收征管情况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情况,以及相关部门依法协助税务机关加强税收监管情况进行审计和审计调查。
(四)县国土房管局:及时向税务部门提供土地供应(包括出让、转让方式和接受方信息、坐落地点、土地面积、出转让金额)、项目开发、售房许可、房屋销(预)售、产权登记等涉税信息,并实现信息共享长效机制;对逃避纳税义务的房地产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在土地供应、项目开发等方面限制条件;健全机制,强化执法,促进“先税后批”、“先税后证”税收监管措施落到实处。
(五)县检察院:监督这次专项检查工作,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检察建议;监督有关部门及时移送发现的涉嫌犯罪案件;及时查处循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案件。
(六)县公安局:对专项检查工作中发现和移送的涉嫌房地产开发企业逃避纳税义务的犯罪案件,及时受理、及时立案,对重大典型案件要快查快结,严肃处理,整顿和规范房地产领域税收秩序。
(七)县财政局:监督企业执行会计法律法规情况,监督检查企业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情况;提供专项检查工作经费保障。
(八)县城乡建委:及时向税务部门提供建设项目立项、审批、开工、竣工、验收报告以及房地产开工许可等涉税信息,并实现信息共享长效机制。
(九)县规划局:及时向税务部门提供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审批等涉税信息,并实现信息共享长效机制。
六、工作要求
(一)务必高度重视。为切实加强房地产开发领域税收专项检查工作,县人民政府成立了县房地产开发领域税收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府函〔〕112号)。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房地产开发领域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采取有力的措施,认真开展此次专项检查,确保政令畅通。
(二)落实工作责任。税务部门是房地产开发领域税收征管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工作落到实处。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牵头做好专项检查各项工作。县房地产开发领域税收专项检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形成工作合力,要明确一名具体经办人员上报县房地产开发领域税收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早上好,首先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全市出口企业税收专项检查动员会,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自治区国家税务局关于开展出口货物退(免)税企业税收专项检查有关工作精神,组织XX市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业务的纳税人,包括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
织和个人,即专业外贸公司、自营或委托出口货物的生产企业,开展出口退税的自查工作。根据XX的实际工作情况,结合区局的通知精神,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此次出口货物自查自纠工作。按照自治区国家税务局出口货物退(免)税企业税收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部署,自查结束后,我局将对自查不认真、未达到要求的企业选择作为被查对象,希望大家在稽查部门重点检查组进驻之前,能够通过自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填报自查表。
二、抓紧时间,围绕自查提纲开展自查工作。2011年1月25日至2011年2月25日期间为企业开展自查工作的时间,遇上了春节长假,留给大家自查的时间更为有限。为此,我局专门印发了出口企业税收专项检查自查提纲发放给各单位,请大家认真按照提纲提及十四项自查内容,对本单位2009年至2010两个办理出口退(免)税企业的情况进行全面自查。
三、自查提纲
(一)生产型出口企业自查提纲
1.增值税应税货物或出口视同内销征税货物和劳务销售收入是否按规定计提销项税额;
2.是否存在未按规定取得抵扣凭证申报进项税额抵扣;
3.对不符合政策的进项税额是否按规定及时足额转出,如:征、退税率不一致的货物其所对应的征、退税率之差未及时足额转出;出口免税货物、出口免税不退税货物所耗用的进项税额未及时足额转出等情形;
4.是否存在将外购非自产出口货物(4类视同自产货物除外)申报“免抵退”税;
5.已申报“免、抵、退”税的退关、退运货物,是否按规定将退关、退运货物的数量、金额核减“免抵退”税申报;
6.是否存在误用出口货物的海关商品代码,将不予退税或低退税率的货物按高退税率申报;
7.是否存在通过涂改、伪造出口报关单“出口日期”等手段,将低退税率货物按调高后的退税率申报;
8.是否将空白的出口报关单、核销单等出口退税单证交由除签有委托合同的货代公司、报关行,或由国外进口方指定的货代公司以外的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
9.以自营名义出口,出口业务实质上是由本企业及其投资的企业以外的其他经营者假借该出口企业名义操作完成;
10.以自营名义出口,出口同一批货物既签订购货合同,又签订代理出口合同(或协议);
11.出口货物在海关验放后,出口企业自己或委托货代承运人对该笔货物的海运提单上的品名、规格等进行修改,造成出口货物报关单与海运提单有关内容不符;
12.未实质参与出口经营活动、接受并从事由中间人介绍的其他出口业务,但仍以自营名义出口;
13.已申报办理“免、抵、退税”出口货物备案单证是否齐全;
14.其他(需简要说明存在的问题,如计算错误等行为)。
(二)商贸型出口企业自查提纲
1.增值税应税货物或出口视同内销征税货物和劳务销售收入是否按规定计提销项税额;
2.已办理退税的退关、退运货物,是否按规定补缴已退税款;
3.购进出口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否存在即申报出口退税,又申报进项税额抵扣;
4.购进出口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生销货退回、销货部分退回及发生销售折让等情况,在税务机关出具《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和销货方出具红字专用发票后,是否及时调整出口退税申报,或补缴已退税款;
5.误用出口货物的海关商品代码,将不予退税或低退税率的货物按高退税率申报办理退税;
6.通过涂改、伪造出口报关单“出口日期”等手段,将低退税率货物按调高后的退税率申报办理退税;
7.将空白的出口报关单、核销单等出口退税单证交由除签有委托合同的货代公司、报关行,或由国外进口方指定的货代公司以外的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
8.以自营名义出口,出口业务实质上是由本企业及其投资的企业以外的其他经营者假借该出口企业名义操作完成;
9.以自营名义出口,出口同一批货物既签订购货合同,又签订代理出口合同(或协议);
10.出口货物在海关验放后,出口企业或委托货代承运人对该笔货物的海运提单上的品名、规格等进行修改,造成出口货物报关单与海运提单有关内容不符;
11.以自营名义出口,但不承担出口货物的质量、结汇或退税风险的,即出口货物发生质量问题不承担外方的索赔责任;不承担未按期结汇导致不能核销的责任;不承担因申报出口退税的资料、单证等出现问
题造成不退税责任;
12.未实质参与出口经营活动、接受并从事由中间人介绍的其他出口业务,但仍以自营名义出口;
13.已申报办理出口退税的备案单证是否齐全;
14.其他(需简要说明存在的问题,如计算错误等行为)。
自治区国家税务局非常重视此项工作,今年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出口货物企业税收专项检查。在2011年
3月1日将进入开展重点检查阶段后,还要求各地市的重点检查组由当地稽查局领导亲自担任组长,区局稽查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处还会选择部份地市进行重点督导。各单位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好企业自查这一环节,争取从轻从宽处理,降低企业风险。
由于出口退税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需要在座各位企业的密切配合和支持。因此,请各企业按照市国税局稽查局的具体通知要求,做好自查工作。
前些年, 因为农村信用社只是微利或亏损, 一般不涉及到缴纳企业所得税, 在税收检查中, 农村信用社不太引人注意。随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逐步推进, 大部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已经好转, 其企业所得税问题日益凸现。因此, 笔者对农村信用社检查过程需要关注的企业所得税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如下:
一、金融业务方面
1.关于企业发放的贷款利息, 按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 未按照税收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2007 及以前, 按照国税函(2002)960号文第一条规定, 企业发放贷款逾期90 天以内的, 应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利息收入, 计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贷款逾期超过90天可不计收入, 待实际收到时再计收入。但是信用社一般会将发放的贷款利息, 全部按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 存在延迟确认收入问题, 从而造成当期少缴营业税、企业所得税。2008 及以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规定, 贷款逾期超过90 天的也要计入收入, 但信用社的核算系统如未更改计息原则, 则更可能存在少计收入的问题。
2.出售凭证的收入是否计入损益。信用社在向客户出售各种结算凭证时, 经常在其他应收款科目挂账, 并不计入会计利润, 在企业所得税汇算中应将其净收益做纳税调增,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3.呆账准备的税前扣除: 呆账准备的税法政策如下: 2007年及以前政策为金融保险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4号);2008以后政策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 2009 ] 64号)。呆账准备的纳税调整较复杂, 信用社在期末所得部汇算时可能会出现错误。注意新企业所得税法与原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规定的允许税前扣除的呆账准备计提基数不同(新法中基数不包抵债资产、括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应收利息(不含贷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应收保费、应收分保账款、应收租赁款)。在税收检查中应核实信用社在相应期间的纳税申报是否符合税法规定。
4.代办储蓄手续费支出是否超过税法规定的限额: 2007 及以前的税法政策规定: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税发[ 2000] 101 号)规定, 代办储蓄手续费按代办储蓄存款
年平均余额的8∋ 之内控制使用;2008 以后, 代办储蓄手续费应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 2009 ] 29 号)的规定执行, 即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信用社一般会定期支付给代办员代办手续费, 支付的金额与代办员介绍的存款储蓄金额相关, 可能存在超过税规定比例列支代办费的问题。按以上文件规定, 代办储蓄手续费应按税法规定的限额税前扣除。在税收检查中应按税法规定重新核实其是否超过税收限额及是否符合税法规定的支付条件。
二、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
1.固定资产的装修费问题: 2007 年及以前政策,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 2000 ] 84 号)规定: 纳税人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纳税人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如有关固定资产尚未提足折旧, 可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如已提足折旧, 可作为递延费用,在不短于5年的期间内平均摊销。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条件(满足其一即可), 一是达到固定资产原值20%以上;二是使用寿命延长二年以上;三是被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2008年以后政策, 按新所得税法规定, 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 一是固定资产的 计税基础50%以上;二是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一般信用社固定资产装修费用都会直接计入期间费用, 税收检查中应核实其是否符合税法规定的费用化条件, 如不符合费用化条件, 而是符合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或改良支出)的条件, 应按时间性差异做纳税调整, 补缴企业所得税。
2.租入固定资产装修费问题: 企业所得税政策规定, 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一般信用社租入固定资产装修费用都会直接计入期间费用, 税收检查中可检查最近几年的装修费, 已核实其是否为分期摊销, 如存在问题应按时间性差异做纳税调整, 补缴企业所得税。
三、人员费用方面的问题
1.工资及补助问题。
1.1 信用社的账目中可能存在已计提至费用科目, 但并未实际发放的工资。按以上文件规定, 可以税前扣除的工资必须是实际支付或实际发放的工资, 在费用中计提未实际发放的工资不允许税前扣除。
1.2 取得的专项奖金未计入工资总额且超过税法规定的扣除限额。农村信用社的奖金除有计税工资的限制外, 另外还有限额规定。根据国税函(2001)740号文件规定, 盈利的农村信用社不超过税前利润(不含此项支出)8%的比例, 亏损的农村信用社不超过减亏额(不含此项支出)的5%。
1.3 信用社可能在劳动保护费科目中, 列支职工岗位津贴;在安全保卫费科目中, 列支职工守库费;以上二项费用者均属工资性支出,应并入工资, 根据2007 及以前的税法政策, 按计税工资计算超标准的工资, 计缴企业所得税。按2008 年以后政策规定, 以前补贴如未计入工资总额, 则不是合理的工资薪金, 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1.4 信用社可能在差旅费科目列支向未实际出差的职工每月固定发放差旅费补助及伙食补助, 根据2007 及以前的税法政策, 如无真实合法的出差证明(包括出差人员姓名、地点、时间、任务、支付凭证等)则不允许在税前扣除;按2008年以后政策规定, 该项补贴如未计入工资总额, 则不是合理的工资薪金, 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1.5 信用社有部分人员不是本信用社员工, 而是从一些人力资源中介雇佣的劳务工或临时工, 信用社支付给人力资源中介劳务费, 取得劳务费发票, 而劳务工的工资及社会保险等应由人力资源中介负责。如果信用社直接给劳务工发放工资, 而未按劳务费发票计费用, 则应进行纳税调整, 补缴企业所得税。如果信用社未与人力中介合作, 而是自己单独雇用临时工, 应查明其是否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如未签订劳动合同, 其工资不能在税前扣除。
2.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企业缴纳部分是否有计提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是否超标准列支。信用社在税前扣除的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应首先确定其是否为实际缴纳, 其次应确定其是否超过税法规定的标准, 未实际缴纳的及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均应做纳税调整, 补缴企业所得税。
四、其他问题
1.业务宣传费中发放给客户的礼品, 如有不是随机发放或不带有本企业标识的礼品, 应按并入业务招待费进行纳税调整;
2.印刷费中是否有印制宣传单费用, 应并入业务宣传费进行纳税调整;
3.是否承担本企业以前分立出去的其他企业费用, 以及本企业所投资企业的费用;
4.公务用车费用中, 如有给个人报销的汽油费保险费养路费等费用, 2008年以前是否并入工资进行纳税调整并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8年以后是否已计入工资并缴纳个人所得税。如信用社未能按以上方式进行处理, 则应做纳税调增处理, 补缴企业所得税。文件依据: 国税函[ 2007 ] 305号。
5.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中信用社出售给职工个人的本单位已使用过的车辆, 取得的收入企业挂入其他应付款, 未将其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一、房地产业税收风险特征
(一)营业税
1.是否将收取的房屋预售收入(包括定金)计入“预收账款”以外的往来科目,长期挂账不申报纳税。销售开发产品收取的价款和价外费用是否未按规定入账,少计收入。
「樊剑英:没有办理销售许可证之前所收取的款项,是否缴纳营业税?已具备定金和预收账款实质了」
2.是否将售房款冲减成本、费用或直接转入关联单位,未按规定入账;是否将售房款打入个人储蓄账户或信用卡账户,存在账外收入等情况。
「樊剑英:打入个人储蓄账户,一般对应的是不开正式收据或者发票,不过总有一天是要入账的,出现了时间差异。如果直接转入了关联单位,一般计入的是其他应付款,但明细对不上」
3.以银行按揭方式销售开发产品,开发企业在收到首付款,银行按揭贷款到账后,是否未按规定计税;是否将收到的按揭款项以银行贷款的名义记入“短期借款”账户,不计收入。
「樊剑英:按规定计税,一是营业税、二是企业所得税,计入短期借款几乎无可能性」
4.委托代理销售,是否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农业税收工作检查的通知
(1997年3月14日国税发[1997]37号)
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陕西、宁夏、新疆、青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宁波、厦门、青岛、深圳、重庆市财政厅(局),山西、内蒙、辽宁、吉林、四川、甘肃省(自治区)及大连市地方税务局:
为了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农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以下简称农业税收)政策,正确处理执行政策与组织收入的关系,坚持依法治税,强化征收管理,减少税款流失,规范执法行为,保持农业税收收入的正常增长,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于1997年对农业税收政策执行和征管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的范围和内容
(一)农业税收征收中是否按政策规定征税,有无偷税、欠税和抗税情况。
(二)农业税。随意调增税负,加重农民负担的情况;对开荒等减征、免征到期的,是否已按规定恢复征收;农业税灾情减免、社会减免是否按政策执行,减免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减免税款是否真正落实到纳税单位、农户手中,有无上减下不减、截留挪用情况。
(三)农业特产税。不问税源或税源多少按人头或田亩平均摊派的情况;擅自降低税率,未经批准随意扩大征税范围的情况;对规定征税的品目,自行减征、免征、缓征的情况;收购环节农业特产税的税款流失情况。
(四)耕地占用税。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中,批非占耕、批少占多、未批先占的情况;自行降低税率标准的情况;擅自或越权减、缓、免的情况;假冒“三资企业”逃避纳税的情况;纳税大户拖欠税款的情况;应征未征的情况。
(五)契税。是否按政策规定执行,有无扩大征收范围、自行降低税率和计税价格的情况;以启动房地产市场为名,擅自减免税的情况;对“三资企业”承受房屋所有权的,是否按规定征税;对委托房管部门代征的,征收机关有无放任不管的情况。
(六)农业税收的票证管理使用,是否按规定建立健全了领发、缴销制度,有无用白条或非农业税收票证收税的情况;农业税收完税是否都填开了纳税人;用农业税收完税证征收其他费用的情况。
(七)农业税收征收经费是否专款专用;是否有贪污、挪用的情况;农税征管人员的着装,是否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有无扩大范围、提高标准的情况。
(八)农税征管人员,是否依法征税、秉公办事,有无违法乱纪问题,包括截留、挪用、贪污税款;有无帮助纳税人逃税、偷税问题;有无收“人情税”、以权谋私、向纳税人索要财物的问题;对农民和其他纳税人来信来访的查处情况。
@
二、检查的时限
这次检查的时限为1994年以来的纳税情况、征管工作情况和政策执行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可以追溯到以前。
三、检查的方法和步骤
这次检查要以求实自律、堵塞漏洞,发现问题、完善制度,强化和提高农业税收征管工作水平为宗旨。实行自查为主,互查、抽查为辅的方法。
检查步骤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宣传发动和自查阶段。各地区从3月中旬开始,4月底以前结束。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这次检查的意义、有关规定和政策精神,取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自查要严肃认真,讲究实效,实事求是,不走过场,力争把问题暴露在自查阶段。第二阶段为互相、抽查阶段。从5月份开始,互查先由省内组织实施,再由我局确定一些重点地区相互检查。在此期间,我局将组织人员到有关省区进行重点抽查,监督各地广泛深入地开展检查工作。第三阶段为整改建制和总结阶段。从6月份开始,7月中旬以前结束。各地要针对检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认真总结经验,研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要按照农业税收的现行法规和政策规定,规范征管工作程序,建立健全各项征管制度;同时,做好检查的总结工作,写出专题报告。
四、检查的依据及处理
检查以国务院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税收法规、条例、政策规定以及各地的有关规定、办法为依据。对检查出的违纪违法问题,应本着自查从宽、被查从严的原则处理。对能认真自查自纠并积极协助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从轻处理;对有严重违纪问题,又不能自查自纠或阻扰检查的单位和个人,要从严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五、工作要求
(一)由于这次检查范围广、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各地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及时布置下达检查任务,认真组织落实。
(二)要把这次检查与宣传税法、增强全体公民的纳税意识和法制观念结合起来;把检查工作与总结经验和改进完善征管办法结合起来;促进和提高农业税收征管工作水平。
(三)为了推动检查工作的深入开展,国家税务总局将对这次检查进行考核,对检查工作开展得好和成绩显著的地区,给予通报表彰。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考核评比奖励办法,以充分调动各级征收机关和参加检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四)检查人员在检查中要正确执行政策,秉公执法,勤奋工作,发现问题要科学分析,处理问题要实事求是;要清正廉洁,树立和维护农税征管人员的良好社会形象。
(五)本《通知》下达以前已开展农业税收检查工作的地区,可根据本《通知》的精神及有关规定及时作出调整,继续搞好检查工作。
(六)在检查中,对遇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妥善处理和上报;要做好检查的数据统计工作;各地区在检查结束后,要写出书面总结报告,务必于1997年7月以前报送我局。
附件:1.农业税收检查情况汇总表
2.农业税灾情、社会减免落实情况表
3.耕地占用税检查情况统计表
4.农业特产税检查情况统计表
附件1
农业税收检查情况汇总表
┌────────┬───┬────┬─────┬─────┬────┐
│ 检查项目 │ 合计 │农业税 │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 ├────────┼───┼────┼─────┼─────┼────┤
│
一、违纪情况 │ │ │ │ │ │├────────┼───┼────┼─────┼─────┼────┤
│ 1.应征未征 │ │ │ │ │ │├────────┼───┼────┼─────┼─────┼────┤
│ 2.偷、逃、欠税 │ │ │ │ │ │├────────┼───┼────┼─────┼─────┼────┤
│ 3.越权减免 │ │ │ │ │ │├────────┼───┼────┼─────┼─────┼────┤
│ 4.应减免未减免 │ │ │ │ │ │├────────┼───┼────┼─────┼─────┼────┤
│ 5.截留、挪用减 │ │ │ │ │ ││ 免 │ │ │ │ │ ├────────┼───┼────┼─────┼─────┼────┤
│ 6.自行调增税负 │ │ │ -- │ -- ├────────┼───┼────┼─────┼─────┼────┤
│ 7.应入库未入库 │ │ │ │ │ │├────────┼───┼────┼─────┼─────┼────┤
│ 8.其它 │ │ │ │ │ │├────────┼───┼────┼─────┼─────┼────┤
│
二、处理情况 │ │ │ │ │ │├────────┼───┼────┼─────┼─────┼────┤
│ 1.应追缴入库 │ │ │ │ │ │├────────┼───┼────┼─────┼─────┼────┤
│ 2.已追缴入库 │ │ │ │ │ │└────────┴───┴────┴─────┴─────┴────┘
附件2
单位:万元 契税 │
│ │ -- │
农业税灾情、社会减免落实情况表
单位:万元 ┌───┬───┬────┬───┬────┬────┬────┬──┐
│ 项 │中央分│减免退库│应落实│实际落实│减免结余│截留挪用│备注│ │年 目 │配指标│数额 │减免税│减免税额│ │减免税额│ │
│ 份 │ │ │额 │ │ │ │ │ ├───┼───┼────┼───┼────┼────┼────┼──┤
│1994年│ │ │ │ │ │ │ │ ├───┼───┼────┼───┼────┼────┼────┼──┤
│1995年│ │ │ │ │ │ │ │ ├───┼───┼────┼───┼────┼────┼────┼──┤
│1996年│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附件3
耕地占用税检查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元
┌──────┬──┬─────────┬───┬───┬───┬──┐
│ │国家│其中: │乡镇集│其中:│农民建│ 备 │ │ 检查项目 │建设├──┬──┬───┤体用地│乡镇公│房用地│ │
│ │用地│公路│水电│其他 │合计 │路用地│合计 │ 注 │
│ │合计│建设│工程│用地 │ │ │ │ │ ├─┬────┼──┼──┼──┼───┼───┼───┼───┼──┤
│一│财政部门│ │ │ │ │ │ │ │ │ │、│掌握用地│ │ │ │ │ │ │ │ │
│占│面积 │ │ │ │ │ │ │ │ │ │地├────┼──┼──┼──┼───┼───┼───┼───┼──┤
│面│土管部门│ │ │ │ │ │ │ │ │ │积│批准用地│ │ │ │ │ │ │ │ │
│(│面积 │ │ │ │ │ │ │ │ │ │亩├────┼──┼──┼──┼───┼───┼───┼───┼──┤
│)│实际用地│ │ │ │ │ │ │ │ │ │ │面积 │ │ │ │ │ │ │ │ │ │ ├────┼──┼──┼──┼───┼───┼───┼───┼──┤
│ │据实征收│ │ │ │ │ │ │ │ │ │ │面积 │ │ │ │ │ │ │ │ │ │ ├────┼──┼──┼──┼───┼───┼───┼───┼──┤
│ │耕地作非│ │ │ │ │ │ │ │ │ │ │耕地报批│ │ │ │ │ │ │ │ │
│ │面积 │ │ │ │ │ │ │ │ │ ├─┼────┼──┼──┼──┼───┼───┼───┼───┼──┤
│二│ │ │ │ │ │ │ │ │ │ │、│应全额征│ │ │ │ │ │ │ │ │ │税│收未全额│ │ │ │ │ │ │ │ │ │款│征收 │ │ │ │ │ │ │ │ │ │征├────┼──┼──┼──┼───┼───┼───┼───┼──┤
│收│应加征未│ │ │ │ │ │ │ │ │ │ │加征 │ │ │ │ │ │ │ │ │ ├────┼──┼──┼──┼───┼───┼───┼───┼──┤
│ │应罚款未│ │ │ │ │ │ │ │ ││ │罚款 │ │ │ │ │ │ │ │ │├─┼────┼──┼──┼──┼───┼───┼───┼───┼──┤
│三│ │ │ │ │ │ │ │ │
XX省国家税务局稽查局电力行业税收检查指南
一、电力生产企业增值税部分
(一)销项税额方面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
1、机组(或班组)生产电量与上网总电量不相符;
2、上网总电量与结算总电量不相符;
3、电力销售结算价与结算定价相同;
4、电力收入总额与上网电量计价结算总收入不相一致;
5、将已售电力未结算款项不记销售收入;
6、采取“直供”方式销售电力发生的预收电价业务在电力产品发出后不记入产品销售收入;
7、超基数发电而未确认收入;
8、申报的应税收入(销项税额)与帐列应税收入(销项税额)不一致;
9、销售收入不入账,未计提、申报销项税额;
10、销售收入记往来账,未计提、申报销项税额;
11、将应税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而不计提销项税额;
12、将应税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不计提销项税额;
13、销售收入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未计提、申报销项税额;
14、销售收入冲减生产、销售费用,未计提、申报销项税额;
15、适用法定税率(征收率)不准确;
16、结算方式与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执行不正确,发出商品未按规定时间作销售和计提、申报销项税额;
17、销售货物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少计提、申报销项税额;
18、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购销业务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作价,价格明显偏低,少计提、申报销项税额;
19、销售旧货及应税固定资产不申报缴纳增值税。
【检查提示】:
1、检查生产部门机组(或班组)生产电量统计表与上网总电量统计表;
2、检查上网总电量与结算总电量结算表;
3、检查关联企业之间签订的电力购销合同;检查向关联企业收取的电费收入是否存在价格明显偏低;
4、检查往来账户;
5、检查销售收入、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所有者权益账户;
6、检查管理费用、经营费用、生产成本账户;
7、检查应交增值税明细账。
(二)、进项税额方面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
1、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固定资产抵扣进项税额;
2、购进货物入库凭据与取得的发票上的数量、金额不一致;
3、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用于非应税项目、固定资产改良支出、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未转出进项税额。
【检查提示】:
1、检查存货账户借、贷方发生额及余额;检查购进货物发票。
(三)、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检查(煤矸石发电)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
1、未取得省级有关部门颁发的《资源综合利用资格证书》的资质;未取得税务机关相关审批文件;
2、使用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煤泥)比例未达到不低于原料总量的60%。
【检查提示】:
1、检查省级有关部门颁发的《资源综合利用资格证书》;
2、计算使用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煤泥)比例。
二、电力经营企业增值税部分
(一)销项税额方面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
1、用户抄表总电量与经营收入电量不相符;
2、将欠收电费收入转电损而不记收入的情况;
3、小水电及网外电厂均摊加价部分不记入经营收入;
4、随同电价收入收取的或一次性收取的用电权收入、集资收入,以及其他收费项目取得的收入不记入经营收入;
5、高压线损率、低压线损率超标。
【检查提示】:
1、将用户抄表总电量及实际收取的电费。与财务部门的经营收入电量进行核对;
2、检查往来账户;
3、检查收入账户;
4、审查线损率。
(二)进项税额方面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
1、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固定资产抵扣进项税额;
2、购进货物入库凭据与取得的发票上的数量、金额不一致;
3、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用于非应税项目、固定资产改良支出、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未转出进项税额。
【检查提示】:
1、检查存货账户借、贷方发生额及余额;检查购进货物发票。
三、电力企业所得税部分
(一)收益方面
1、生产、经营收入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
1、机组(或班组)生产电量与上网总电量不相符;
2、上网总电量与结算总电量不相符;
3、电力销售结算价与结算定价相同;
4、电力收入总额与上网电量计价结算总收入不相一致;
5、将已售电力未结算款项不记销售收入;
6、采取“直供”方式销售电力发生的预收电价业务在电力产品发出后不记入产品销售收入;
7、超基数发电而未确认收入;
8、申报的应税收入(销项税额)与帐列应税收入(销项税额)不一致;
9、销售收入不入账,未计提、申报销项税额;
10、销售收入记往来账,未计提、申报销项税额;
11、将应税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而不计提销项税额;
12、将应税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不计提销项税额;
13、销售收入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未计提、申报销项税额;
14、销售收入冲减生产、销售费用,未计提、申报销项税额;
15、适用法定税率(征收率)不准确;
16、结算方式与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执行不正确,发出商品未按规定时间作销售和计提、申报销项税额;
17、销售货物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少计提、申报销项税额;
18、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购销业务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作价,价格明显偏低,少计提、申报销项税额;
19、销售旧货及应税固定资产不申报缴纳增值税;20、用户抄表总电量与经营收入电量不相符;
21、将欠收电费收入转电损而不记收入的情况;
22、小水电及网外电厂均摊加价部分不记入经营收入;
23、随同电价收入收取的或一次性收取的用电权收入、集资收入,以及其他收费项目取得的收入不记入经营收入;
24、高压线损率、低压线损率超标。
【检查提示】:
1、检查生产部门机组(或班组)生产电量统计表与上网总电量统计表;
2、检查上网总电量与结算总电量结算表;
3、检查关联企业之间签订的电力购销合同;检查向关联企业收取的电费收入是否存在价格明显偏低;
4、检查往来账户;
5、检查销售收入、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所有者权益账户;
6、检查管理费用、经营费用、生产成本账户;
7、检查应交增值税明细账;
8、将用户抄表总电量及实际收取的电费。与财务部门的经营收入电量进行核对;
9、检查往来账户;
10、检查收入账户;
4、审查线损率。
2、财产转让收入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有偿转让固定资产、有价证券、股权以及其他资产取得的收入不记入其他业务收入或者投资收益。
【检查提示】:检查企业将有偿转让固定资产、有价证券、股权以及其他资产取得的收入是否已记入其他业务收入或者投资收益。
3、利息收入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将由资本资源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欠款而形成的利息收入不记入收入总额。
【检查提示】:检查企业有无将由资本资源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欠款而形成的利息收入未记入收入总额。
4、租赁收入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将对外出租的固定资产或者出租其他财产取得的租赁收入不记入收入总额。
【检查提示】:检查企业有无将对外出租的固定资产或者出租其他财产取得的租赁收入未记入收入总额的情况。
5、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对外提供或者转让专利权、专利技术等取得的收入不并入收入总额。
【检查提示】:检查企业有无对外提供或者转让专利权、专利技术等取得的收入未并入收入总额的情况。
6、股息收入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对外投资,股息和红利不并入收入总额。
【检查提示】:检查企业是否存在对外投资情况,投资收益的股息和红利是否并入收入总额。
【转帖】行业税收检查指南27、其他收入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将资产评估增值、罚款、滞纳金、企业参加财产、运输保险取得的的无赔款优待、无法支付的长期应付款项、收回以前已核销的坏帐损失,固定资产盘盈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以及在“资本公积金”中反映的债务重组收益、接受捐赠资产及根据税收规定应在当期确认的其他收入不列入收入总额。
【检查提示】:检查企业是否将资产评估增值、罚款、滞纳金、企业参加财产、运输保险取得的的无赔款优待、无法支付的长期应付款项、收回以前已核销的坏帐损失,固定资产盘盈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以及在“资本公积金”中反映的债务重组收益、接受捐赠资产及根据税收规定应在当期确认的其他收入是否列入收入总额。
8、其他情形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为政府部门代收电力城市附加费,取得的反还收入不并入收入总额。
【检查提示】:检查企业为政府部门代收电力城市附加费,取得的反还收入是否并入收入总额。
(二)支出方面
1、工资及三费项目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1.工效挂钩企业没有行业主管部门核定的工资总额文件,计提的工资总额超过实发工资总额,不作纳税调整,在成本、费用中列支各项奖金、补贴等不计入工资总额进行纳税调整;2.计税工资企业将2006年7月1日以前超过原工资扣除标准部分的工资结转到2006年7月1日以后进行扣除,超过计税工资标准列支工资及“三项费用”不作纳税调整,将职工福利、职工教育以及工会支出不在“三项费用”中列支,直接记入成本费用科目,不作纳税调整。
【检查提示】:
1、检查企业是否持有行业主管部门核定的工资总额文件,实行“工效挂钩”核算办法的企业计提的工资总额超过实发工资总额,是否作纳税调整,有无在成本、费用中列支各项奖金、补贴等未计入工资总额进行纳税调整。
2、计税工资企业有无将2006年7月1日以前超过原工资扣除标准部分的工资结转到2006年7月1日以后进行扣除的情况,超过计税工资标准列支工资及“三项费用”,是否作纳税调整,有无职工福利、职工教育以及工会支出未在“三项费用”中列支,直接记入成本费用科目,未作纳税调整。
2、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宣传费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
1、超过规定标准列支业务招待费,不作纳税调整;
2、汇缴成员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超过汇缴企业按规定分摊的指标额度,汇缴成员企业再次单独计算扣除;
3、在“农电管理费”中列支超标准的业务招待费;
4、超过规定标准列支广告费不作纳税调整;
5、超过规定标准列支业务宣传费不作纳税调整;
6、业务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等项目不能提供真实合法凭证不作纳税调整。
【检查提示】:
1、超过规定标准列支业务招待费,是否作纳税调整;
2、汇缴成员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是否超过汇缴企业按规定分摊的指标额度,汇缴成员企业有无再次单独计算扣除的情况;
3、有无在“农电管理费”中列支超标准的业务招待费的情况;
4、超过规定标准列支广告费,是否作纳税调整;
5、超过规定标准列支业务宣传费,是否作纳税调整;
6、有无业务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等项目不能提供真实合法凭证,未作纳税调整。
3、利息项目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向非金融机构借款和向职工个人集资利息高于同类金融机构的同期贷款利率全额扣除。
【检查提示】:检查企业发生的向非金融机构借款和向职工个人集资利息高于同类金融机构的同期贷款利率是否全额扣除。
4、捐赠项目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
1、直接向受赠人提供公益性或者救济性捐赠在税前扣除;
2、超过规定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的捐赠,非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税前扣除。
【检查提示】:
1、检查有无直接向受赠人提供公益性或者救济性捐赠的情况。
2、检查有无超过国家规定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的捐赠,以及非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税前扣除。
5、坏账准备金项目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
1、计提“坏长准备金“的企业未经过税务机关批准;
2、计提“坏账准备金”的年末应收账款基数不准确,将其他应收款项计入计提基数;
3、计提比不正确。
4、当年发生的坏账损失不冲减“坏账准备金”,重复列支坏账损失;
5、收回已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调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6、汇缴企业统一计提坏账准备金,其汇缴成员企业再单独计提。
【检查提示】:
1、检查适用计提“坏长准备金“的企业是否经过税务机关批准;
2、计提“坏账准备金”的年末应收账款基数是否准确,有无将与商品、产品销售或者提供劳务无关的其他应收款项计入计提基数的情况;
3、按3‰的计提比例适用是否正确;
4、当年发生的坏账损失是否先行冲减“坏账准备金”,有无重复列支坏账损失的情况;
5、收回已核销的坏账损失是否调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6、汇缴企业统一计提坏账准备金,其汇缴成员企业有无再单独计提的情况。
6、缴管理费项目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
1、超过规定标准上交的管理费,不进行纳税调整;
2、提取的管理费年末结余,不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
【检查提示】:
1、检查所属电力企业超过规定标准上交的管理费,是否已进行了纳税调整;
2、提取的管理费年末结余,是否并入了当期应纳税所得。
7、财产损失项目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
1、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的损失清查盘存资料中,其固定资产损失中包括固定资产变价收入;
2、省电力公司所属企业列支的财产损失,未经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鉴定审查,未报国税机关审批。
【检查提示】:
1、检查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的损失清查盘存资料中,其固定资产损失中是否包括固定资产变价收入;
2、省电力公司所属企业列支的财产损失,是否经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鉴定审查,是否报国税机关审批。
8、技术开发费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汇缴成员企业发生的研究新技术、新工艺的技术开发费超过省电力公司预提分摊的指标。
【检查提示】:检查汇缴成员企业发生的研究新技术、新工艺的技术开发费是否在省电力公司预提分摊的指标内据实列支。
9、保险项目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上交的各类保险基金和统筹基金超比例。
【检查提示】:企业上交的各类保险基金和统筹基金是否按规定的比例扣除。
10、其他项目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
1、将评估增值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2、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3、列
支已出售给职工的宿舍折旧费和维修费;
4、将资本性支出,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在税前扣除;
5、将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一次性在税前扣除;
6、为购置、建造和生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在购建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在发生当期扣除;
7、应计入固定资产原值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在成本、费用中列支;
8、将融资租赁费直接在税前扣除;
9、支付的土地出让金不按规定的期限摊销 ;
10、将筹建期发生的开办费一次性在税前扣除;
11、起止时间跨的财产保险费在支付全额扣除;
12、预提费用、暂估费用等已计提但未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不作纳税调整;
13、将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在税前扣除;
14、将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在税前扣除;
15、计提的各种准备金在税前扣除;
16、补缴以前企业所得税抵减当期应纳所得税;
17、代员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在税前扣除;
18、为投资者或雇员个人投保的人寿保险或财产保险在税前扣除。
【检查提示】:
1、检查有无评估增值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税前扣除;
2、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未作纳税调整;
3、有无在税前列支已出售给职工的宿舍折旧费和维修费;
4、有无将资本性支出,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在税前扣除;
5、有无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一次性在税前扣除;
6、有无为购置、建造和生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在有关资产的购建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在发生当期扣除;
7、应计入固定资产原值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在成本、费用中列支,是否作纳税调整;
8、有无融资租赁费直接在税前扣除;
9、支付的土地出让金未按规定的期限平均摊销,是否作纳税调整;
10、有无筹建期发生的开办费一次性在税前扣除;
11、起止时间跨的财产保险费在支付全额扣除,是否作纳税调整;
12、预提费用、暂估费用等已计提但未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是否作纳税调整;
13、有无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以及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款在税前扣除;
14、有无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在税前扣除;
15、有无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风险准备基金,以及税法规定可提取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在税前扣除;
16、补缴以前企业所得税是否抵减当期应纳所得税;
17、代员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否在税前扣除;
18、有无为投资者或雇员个人向商业保险机构投保的人寿保险或财产保险在税前扣除。
【转帖】行业税收检查指南3
(三)成本方面
1、生产成本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
1、将发生的业务费用、运输途中发生的非正常损失、采购回扣等不属于材料采购成本记入采购成本;
2、高转材料成本;
3、通过材料采购环节向企业所属独立核算的“三产”企业转移利润;
4、提高生产领用计价而高转成本;
5、将不属于材料采购的运输费用计入材料成本;
6、非生产领用材料计入生产成本;
7、不及时调整估价入库材料,重复入账、以估价入账代替正式入账。
【检查提示】:
1、检查有无将发生的业务费用、运输途中以生的非正常损失、采购回扣等不属于材料采购成本记入采购成本;
2、比对同期“峰平谷”单位发电正常耗煤量,审查是否有高转材料成本的情况;
3、比对材料及其运输成本,检查有无通过材料采购环节向企业所属独立核算的“三产”企业转移利润的情况;
4、审查生产领用材料的计价是否真实,有无提高生产领用计价而高转成本的问题;
5、有无将不属于材料采购的运输费用计入材料成本的情况;
6、有无非生产领用材料计入生产成本的情况;
7、有无不及时调整估价入库材料,检查有无重复入账或者以估价入账代替正式入账的情况。
2、其他成本项目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
1、将在建工程、福利部门领用的材料(辅料)及其他费用记入生产成本;
2、将在建工程、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记入生产成本;
3、在生产费用中多记工资及“三
费”;
4、将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作为修理费全额计入成本;
5、将年末发生的因电力调度或者枯水季节停产造成的停工损失记入当年成本;
6、将不属于劳务成本的列支项目列入劳务成本;
7、将固定资产购建费用列入当期生产费用;8.多提折旧的情况;
9、多计生产成本、制造成本、多结转产品销售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10、销售货物给购货方的回扣、另开发票给购货方的销售折扣在税前扣除。
【检查提示】:
1、检查有无将在建工程、福利部门领用的材料(辅料)及其他费用记入生产成本的情况;
2、有无将在建工程、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记入生产成本的情况;
3、有无在生产费用中多记工资及“三费”的情况;
4、有无将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作为修理费全额计入成本,而不按增加固定资产价值或者递延费用管理的情况;
5、有无将年末发生的因电力调度或者枯水季节停产造成的停工损失记入当年成本,而未按规定转入下年开工后进行摊销的情况;
6、对外承接用电设施安装业务所形成的劳务成本中是否有不属于劳务成本的列支项目列入了劳务成本;
7、有无将固定资产购建费用列入当期生产费用的情况;
8、计提折旧是否符合现行税收、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有无多提折旧的情况;
9、多计生产成本、制造成本以及多结转产品销售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是否作纳税调整;
10、销售货物给购货方的回扣以及另开发票给购货方的销售折扣是否在税前扣除。
(四)权益方面
1、实收资本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对外投资分得的税后利润适用税率不同,少计所得税额。
【检查提示】:检查企业对外投资分得的税后利润有无因适用税率不同,少所得税额的情况。
2、资本公积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
1、以非现金的实物资产或者无形资产对外投资,中途收回或者转让所形成的收入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
2、股份改造形成的资产评估增值所计提的折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了扣除;
3、产权转让形成的净收益不并入应纳税所得额。
【检查提示】:
1、检查以非现金的实物资产或者无形资产对外投资,中途收回或者转让所形成的收入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是否计入应纳税所得;
2、股份改造形成的资产评估增值所计提的折旧是否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了扣除、3、产权转让形成的净收益是否并入应纳税所得额。
3、盈余公积: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税前计提盈余公积。
【检查提示】:审查企业是否存在税前计提盈余公积的问题。
4、本年利润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
1、账面“本年利润”大于纳税申报利润;
2、将费用或者其他支出列入“本年利润”减少利润。
【检查提示】:审查《企业所得税纳各申报表》、《损益表》,有无账面“本年利润”大于纳税申报利润,故意隐瞒或者错报利润的问题;有无将费用或者其他支出列入本科目减少利润的问题。
5、利润分配
【常见涉税违法类型】:企业历年有亏损,其弥补亏损不符合现行税法规定。
【税收检查任务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地税局税收执法检查工作小结10-27
关于开展2008年税收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工作的报告10-27
税收管理与筹划06-30
加强行业税收管理09-09
金融业税收管理06-16
税收管理员手册07-18
税收管理习题及答案09-06
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研究09-12
税收管理信息化09-29
税收风险管理指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