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观摩高效课堂心得体会(通用10篇)

观摩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1

2012年11月2—4日,我区为提高教师们的教学业务水平,相关领导组织全区部分数学教师听取两岸四地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活动。我有幸得以参加。通过三天的听课、专家议课及讲座活动,可谓风格各异,精彩纷呈,这是一道文化大餐,感触颇深。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巧妙的教学设计、朴实的教学风格引起我深深的反思。特别是吴正宪和黄爱华老师的专题讲座,更是让我受益非浅。三天来名师的精彩课堂令我耳目一新。他们每一位老师所执教的课堪称优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位老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都很新颖、恰当、合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和老师优美的语言,更是给课堂增添了活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老师的不断引导和激励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培养了各种能力,从而也体验到了学校的乐趣。并且每位老师在引领学生探究知识的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所以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总之,这几位老师的课,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一种心灵的震撼,充分让我们领略到了大师的风采和魅力。以下是我的几点感受:

1、数学课导课其实没那么难。

黄老师执教的《垂直》一课时从与学生的互动谈话入手: 黄:“请你在纸上写三个字或者两个字——你自己的名字,然后在他的旁边写下我的名字” 黄:为什么要写下我的名字?我希望通过今天这节课和大家成为朋友。怎样才是好朋友呢? 当时我和安娜一听就私底下称赞,不愧是名师,就是高明!这么早就开始为突破难点做铺垫了 接下来黄老师就引导学生说出:甲和乙互为好朋友,甲是乙的好朋友,乙是甲的好朋友,并且画了一个三角示意图表示两者间的关系,等到后面再学习“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不费吹灰之力学生就自己说出了两条直线的关系。

2、概念可以直接给出来

《垂直》这节课上,重点学习了三句话: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每一句话都是老师直接给出,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理解,然后讲给同桌听,接着讲给全班同学听,最后将给老师听,即“三讲”。每一讲都有不同的理解,越讲概念越清晰,越讲理解的越透彻,最后讲给老师就是进行深度对话,在老师的追问之下学生将概念理解的更透彻了。记得当时有一个小孩上去讲“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时,黄老师称赞他的动作很帅,很潇洒,而且说的也非常好,就让他继续用自己潇洒的动作领读给全班同学,那个小老师当时表现得真的很帅,全班同学学的也是津津有味,印象深刻。就像后来黄老师在做报告时自豪地说那一段自己很满意,“太逼真了,就像是事先排练好的一样”,当时黄老师说“我们老师有时候比演员还厉害,他们是把假的演的跟真的一样,而我们却能把真的演得像假的一样”。是呀,教学技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很自然的抓住时机进行巧妙的生成,达到那种“真的演得像假的一样”的境界。

3、学生动手操作让知识变难为易。钱金铎老师执教二年级的《平移和旋转》,由于这两个概念教材没有下定义,也没有用语言描述,只要求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在感知平移和旋转时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动作表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的方式:第一层次是模仿,观察动画中的物体运动情况,并用动作表演出来,在分类的基础上,揭示两种运动形式及课题;第二个层次是用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的运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运动形式(向左平移两步、向右平移两步、原地旋转两圈)感受两种运动的不同感觉,同时暗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层次是再现,根据静止的画面,想像它的运动方式,并用手势将其表示出来。三次动作表演,既满足了孩子们好动的天性,同时在举手投足之间加深了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可谓“一切尽在不言中”!为接下来深入研究图形的平移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接下的一个环节则更加精彩了,由于平移有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钱老师设计了一个遮眼活动,让一个学生到电脑前遮住眼睛只看键盘上的方向键,听下面学生的指令操作,让全体学生用方向语言提示,眼睛看距离,大脑思考平移的两个要素,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样的课怎会不精彩呢?如果说让学生说出平移情况是一种考验,那么再接下来的动手画则更具有挑战性。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赵老师 设计了“尝试——演示——判断——比较——再画”五次活动,在尝试中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结”再通过判断和展示打开这个“结”,接着在比较中优化方法,最后通过再画,使学生初步掌握画平移图形的方法,而两次画图所组成的小帆船,既体现了数学的美,又蕴含着教师美好的祝福,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观摩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2

那么, 怎样才能行之有效地指导低年级学生识字?高晶老师在《小母鸡种稻子》一课的教学中, 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一、心中有目标, 随机引导学生识字写字

低年级教材识字量大, 有的生字仅仅要求会读, 有的不仅要求会读, 还要求会写。高老师心中时刻不忘教学目标, 她根据学生的特点, 根据课堂、课文的特点, 巧妙地将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上课伊始, 导入新课后, 高老师引导学生一起书写课题 (师板书, 生书空) , 边写边读。“母”字要求学生会写, 因此, 高老师认真而又规范地在田字格中板书, 并引导学生注意生字的笔顺, 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占位。高老师工整、美观的板书为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

学生津津有味地看完动画, 听完故事后, 高老师告诉学生“这篇课文藏在课本第80页”, 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之后让学生初读课文, 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有关生字, 不认识的生字用铅笔圈出。而后集中识字, 方法多种多样, 有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轮流拼读一类、二类生字……

生字表中蓝色的“种”字是多音字, 高老师首先指名拼读, 让学生读准两种读音。接着指名根据不同的读音分别组词, 再读读老师给出的带有多音字的词语, 意在通过组词、正确读词帮助学生搞清多音字的读音、用法。对此, 专家在课后建议:根据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如果接着让学生看课件, 明白“种”是果实的种子, “种地”的“种”是将种子种入地里, 是表示动作的词, 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两种不同读音的不同用法。

高老师还让学生反复认读词语, 如:自由小声读课文中红色的词语;词语从课文中“跑出来” (聚在一起, 排成队列) , 指名领读, 全体学生抢读……因为读词的形式在不断变化, 所以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二、引导学生寻找规律, 在识字中体验成功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针对“和”与“种”字形相近, 高老师形象地说道:“它们长得真像!你能区别它们吗?”指导学生比较、区分、辨别, 抓住汉字的异同点, 巧记、活记,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深层认字和巩固的目的。学生自主发现, 轻松掌握字形, 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

汉字的构成是有一定规律的。高老师运用分类整合的策略, 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汉字的秘密, 发现它们的共同点, 揭示构字的规律, 并举一反三, 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高老师问:“汉字‘鸡’和‘鸭’, 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鸟字旁表示什么意思?还有哪些字也带有‘鸟’?”学生的回答很出色。通过罗列、归纳, 学生掌握了汉字的有关特点, 实现了高效识字, 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创设有趣的情境, 在识字中收获快乐

2011年版课标提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教师顺应儿童的心理,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 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在这种氛围中学习, 学生兴趣浓、主动性高,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 高老师创设了动画情境 、言语情境 和游戏情境。

在学生认识了生字之后, 高老师神秘地说:“字宝宝特别淘气, 藏在稻穗后面。我们马上把它们请出来吧!”学生认读生字后, 交流了自己记住生字的好办法, 如利用熟字加一加或减一减、利用部首等方法帮助记忆。笑脸的出现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教学生书写“和”字时, 高老师引导学生比较“禾”和“口”在一起, 字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观察并发现变化后, 高老师告诉学生汉字的避让关系:“捺太长, 让一让口, 捺变成点。”并顺势告诉学生“同学相处也应学会相让”, 从而融思想教育于汉字教学当中, 使学生明白了人与人相处应谦让、宽容, 体现了课标“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的精神。

新课标指出, “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高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和”的间架结构特点 (什么结构?写时应注意什么?) , 观察每一笔应写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右边的“口”应写得怎样。高老师范写后, 学生练写。在学生书写时, 高老师很重视书写姿势的指导。在师生评议学生的书写时, 高老师引导学生应吸取别人的优点, 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样, 学生书写的汉字越来越工整, 越来越美观。

学写“母”字前, 高老师让学生首先复习“母”的笔顺, 并指名提醒大家写时应注意什么。这样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学得很主动。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高老师的教学形式生动有趣, 同学们学得轻松, 学到了识字的方法;被表扬、鼓励后, 更是对识字充满了兴趣, 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运用行之有效的游戏方法, 巩固识字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 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 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游戏是孩子们的至爱。针对孩子们天真活泼、好玩好动、思维活跃的年龄特点, 高老师把游戏引入课堂, 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愉快地识记、巩固生字。

低年级儿童有意注意时间短, 无意注意占优势。为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高老师灵活运用多种游戏, 如抢读游戏、字形小魔术……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识字的乐趣, 激起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 从而达到轻松识字、愉快识字的目的。

在抢读生字、生词游戏中, 学生们个个不甘落后, 热情高涨, 表现欲、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高老师仔细倾听, 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读音, 如“我们”不读“wǒmén”, 而应读作“wǒmen”。

“字形小魔术”, 帮助学生利用部件整合记忆生字。这种形式学生喜闻乐见。高老师根据许多汉字由部首、偏旁组成的特点, 通过填空的方式, 利用将汉字各部件分解、组合的办法, 如“米+立= ( ) ”“走 + ( ) =起”, 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 更快更好地记忆生字、巩固生字。

低年级学生对猜字谜的游戏乐此不疲。猜字谜不仅可以活跃气氛, 帮助学生巩固识字, 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高老师或自己说谜面, 请学生猜;或让学生编谜面, 请同学猜。如:“人在树旁好歇脚” (休) ;“一只狗, 两个口, 谁遇它, 谁发愁” (哭) ;“一个字儿生得巧, 半边长鳞半边毛, 半边入水难活命, 半边没水活不了” (鲜) ;“竹儿遮着天, 龙儿藏下边” (笼) ……学生们在猜字谜的愉快氛围中不知不觉地牢牢记住了有关生字。

1121高效课堂体会 篇3

关键词 1121 导学案 自主课 互动课

作为一门非考试科目在这次1121高效课堂中我们没有严格按照学校要求进行实施,但是学校组织的每次关于1121高效课堂活动我们都积极的参与其中,下面我来谈谈我的体会。

一、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课堂教学效率至少包含以下三个要素,即: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

(一)高效课堂的特点

1.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2.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3.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4.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5.三学:肯学、想学、学会

6.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二)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1.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

2.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

3.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

4.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

(三)高效课堂的五项策略

1.预习先行,先学后教,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

2.教学从“学情”调查开始,根据“学情”作出决策,设置环节

3.注重对抗质疑,落实小组评价

4.注重当堂纠错,及时矫正反馈

5.课后尽可能实现“零作业”,如需布置,只布置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提升学生能力的拓展作业

(四)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1.高效课堂出发“原点”,是从“两率”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

2.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五)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

1.教学抓手:导学案—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

2.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3.技术支撑: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4.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二、“1121”含义

一个目的——在减轻学生不合理的的过重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一个原则——先学后教

两种课型——自主课、互动课

一个载体——导学案

三、“1121”不同于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它是体现德州一中特色的高效课堂,它出生于德州一中,生长于德州一中

首先我们从载体导学案出发,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自学指导、相应练习、当堂检测等内容,其中自学指导部分尤为重要。学案设计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训练案则是课堂学习的“课后延伸”,训练案和练习作业不同,要求“限时”完成,教师必须对训练案面改面批,对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纠错。每个导学案、训练学案都要有编制人、审核人、日期和编号。导学案要求以教材为主、为根,要通过问题引领,呈现学生的思考过程。要将学习目标任务化,任务要具体、明确、可检测。明确告诉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应该学到一个什么效果”、侧重于学生“会学”。

两种课型——自主课和互动课。一个学案由一节自主课和一节互动课两个课时完成。学生先自我学习,完成导学案,从根本上解决学生靠老师喂填的问题。自主课要求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独立的学、独立的思。学生通过自主课的学习后,带着一定的知识儲备、带着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带着解决的问题走进互动课堂的。互动课上科学合理地运用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表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互补互促,共同提高。

我们的教学遵循“先学后教”的原则,这儿的先学不光指自主课上导学案自学,还指的互动课上同学间的互学,然后才有老师的总结提升,老师需要心里一直装着学生,当放则放,当讲则讲,一切要视学习内容和学情而定。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校的“1121”高效课堂基本实现了高效课堂所要求的所有目标,同时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

[1]《我眼中的1121课堂教学改革》张素梅

高效课堂观摩学习心得 篇4

有幸参加了2014年4月26、27日在白银举办的全国高效课堂观摩活动。在近两天的学习中,领略了三位全国小学数学赛课 一等奖获得者的风采,使我对高效课堂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

一、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前提是看学生是否高效参与课堂学习。就如罗建华老师讲授的六年级《解决问题》,整节课老师只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重点难点全由学生探究,学生交流,学生总结。

二、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放下高高在上的思想,走下讲台,让学生做课堂的主角。能少说就少说,能不说就不说,可说可不说的让给学生。就如孙贵合老师说的三个学生抵得上一个老师,我们不要小瞧了学生。放开了课堂才能让学生参与教学。只有学生积极参与了,才有可能创造高效课堂。如强震球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中,老师和学生比赛画圆,学生感觉和老师是平等的,积极性高涨,将课堂推向了高潮。

三、高效的课堂离不开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回顾三节课堂,精雕细琢之处比比皆是,雷震球老师的用皮筋和线绳比赛画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同圆的半径是等长的。还有罗老师对课件的精益求精,孙老师对学具的精密设计,这些不仅成就了他们,更让我们对他们的敬业精神由衷钦佩。可以说细节成就了专家。

三节观摩展示课的启示。共性的地方:

1、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参与度高,这就使得学生专注于课堂,能够保持较高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激励式评价方式即时、灵活的评价起到激励学习主动性、保持学习兴趣的作用。

3、精心设计成就高效课堂。

4、高效课堂重视思维训练,融合综合素养的培养。

“高效课堂”观摩会心得体会讲解 篇5

2012年8月25日,我们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在沙洋县文化中心举行的杜郎口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观摩活动,上午我们首先听取了杜郎口中学张代英校长做的题为“杜郎口教学经验及反思”的报告,让我们体会到了教育强省课堂教学改革的精髓。下午我们又观摩刘桂喜老师的一节数学课《全等三角形》和徐老师讲的一节语文课《老王》使我们感受到了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零距离地深入课堂,充分地认识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对于此次学习的体会,真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杜郎口中学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模式,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的课堂主题,以及自己独特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让我大开眼界,并为之惊叹。

一、惊叹于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理念

从多媒体上展示的校园图片及张校长介绍的“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这是学校的教育理念,“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是教学宗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教改思路,“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是课堂主题。从这些理念中可以看出学校不是仅仅希望学生成才,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幸福与快乐,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本体的自由。

二、惊叹于杜郎口中学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的外在表现。从图片上看杜郎口中学,所有的校园文化都体现在课堂教学改革上。甬道,走廊,班级,报告厅等场所,到处都渗透着课堂改革的理念,到处都是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口号。甬道:“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人的意义在于奋斗,人的价值在于奉献”。“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功”。走廊:“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成功在于努力,努力在于实践,实践在于课堂,课堂在于发现”等等。

三、惊叹于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

“三、三、六”的自主学习模式:前“三”为“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的整体性的教学特点;后“三”为自主学习“预习—展示—反馈”的“三大模块”;“六”即“展示”模块的“六大环节”。

“预习”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展示”任务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反馈”任务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

“展示”模块的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本节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小组内,一般情况下每组只完成其中一项即可;“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自己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现情况把

自己组没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或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四、惊叹于杜郎口中学的高效课堂

别出心裁的课堂教学模式,让人折服。走进课堂,没有有序的座次,是大家六七人一组围坐在一起,谁有想法,谁有观点随时提出并交流。据张校长介绍教室的四面墙壁,三面是黑板,教室的走廊还有一面,这都是为学生自主学习、发表观点而准备的。教师讲课不超过10分钟。教师退出讲台,站到学生的后边。学生讲,其他同学也能认真的去听,在有不同意见与想法的时候都能适时给予补充和说明,整个课堂就像一场辩论赛,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每个人都是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在其中只是起着一个适时点播、补充和拓展的引导者,让大家去思考去领悟。教室变成了学室,课堂变成了学堂,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通过此次学习,我们一定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

一、我们是否高标准的要求自己。我们要以杜郎口中学的老师为榜样,对自己的要求要高、要细,备课要精,上课有情,对待学生用心;微笑是自己的一张名片,课堂语言严禁简练,对不过关同学“不放过”。

二、课堂上我们没有做到真正地放开。正是我们不相信学生的能力,我们不敢在课堂上放手,教师始终独控课堂,其实我们的学生也具备杜郎口中学学生的能力素质。所以说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课堂上是否也可以将学生分组,小组成员不仅

以成绩好坏搭配,还要考虑学生性格上因素,选好小组长,明确职责。没有多面黑板可用活页纸、双色笔、展示、交流、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多给学生以鼓励,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三、要充分认识到预习的作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没有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只是象征性地布置预习任务,但效果不能保障,老师是有备而教,然而学生没有充分的预习,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无精打采。我们要学习杜郎口中学,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必要基础就是通过预习建立起来的。因此,我们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要严格要求,明确目标,因地制宜,少而精的预习任务可放在课下,多而难的预习任务可以放在课上进行。

四、教师要做到既是一个精心的编剧,又是一个优秀的导演,这样才能让学生唱好戏。所以说教师在备课时,对课型的选择、方法的确定需要我们教师下苦功夫,认真备课,精心搭建好舞台,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发挥表演,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自主、自由、合作与探究地讨论,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观摩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6

心得体会

在这次仁寿县教育局举办的初中语文名师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我校四名老师有幸听到了吴丹青和催秀琴两位老师精彩而高效的授课、讲座,可谓受益匪浅。现就本次活动谈一些体会:

这次活动让我们这些还在教学路上辛苦探索的年轻教师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学老师。

一、扎实的基本功

两位老师语言清晰流畅,和蔼亲切,教态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亲切富有诗意:吴丹青老师的诗文语言沁人心脾,能让听者自然而然沉浸在诗的意境中。范读课文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如崔秀琴老师《海燕》一课中“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一句倾注了强烈的情感,极具感染力,震撼力,让学生不由自主的逐渐高昂的三读了这句话,让整个教学就在这样的感情基调下进行下去。各个教学环节之间语言过度自然有引导作用。教学过程中信手拈来,文学功底深厚,是学生博学的导师;如《海燕》一课的作者介绍。崔老师由“这么勇敢自信的‘海燕’是谁写的呢?”自然过渡到了作者高尔基。对高尔基的介绍更是条理清晰,每部作品是跟高尔基的生平和俄国十月革命等历史结合起来讲,让学生感兴趣并且记得牢固。崔老师还非常注重语言的运用,非常幽默,使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乐在其中,很轻松。

二、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的老师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两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崔秀琴老师的课“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导入,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幽默,流畅。“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刘老师的课亲切、自然,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三、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老师 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两位老师都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自由畅谈,自由畅读,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说出自己的理解。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讨论,从文本入手自己寻找,归纳慨括。并用自己的理解感受边读课文变表演。如崔老师讲“海燕”的特点全由学生在书本上找,并找个别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来,老师再根据其它学生的回答补充,圈画重点,引导学生把黑板上的板书形象地勾画出“海燕”的形象。这个环节学生充分发挥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得轻松愉快。并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化抽象为具体的能力。吴丹青老师《雨巷》诗文教学,每一节诗请一个学生读,学生读后老师鼓励表扬,再试着说比如这个字读重一点,那句话读慢一点,让学生重读,再问学生这样读是否更好。这样让学生充满自信和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优美文字感悟能力。

四、特色教师

两位老师都做到了恰如其分的课堂评价,适时进行鼓励和赞美。课堂评价是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更重要的是它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这次活动中。两位老师几乎都做到了这一点,她们充分运用文字语言、体态语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等。如崔秀琴老师让学生选读《海燕》一课中的片段,不断用语言鼓励赞美,用掌声表扬。学生表演动物造型后,老师学着学生的样子模拟赞美。吴丹青老师在学生读完之后把学生读得好的地方选出来再读,这些都是对学生的肯定。

注重反复朗读。老师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情感和语言。崔老师和吴老师再两篇文章的教学中都非常重视朗读,都让学生反复诵读,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老师给予范读和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字的博大精深,情感的丰富多彩。

观摩两位老师的教学之后听崔老师的“为什么要上好课”和吴老师的“为‘写’而‘读’。让听课的老师更明白两位老师再教学中渗透的教学理念,深受启发。我们见到的是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与名师的课堂。可是现在农村学生的语文基础非常差,往往提个问题再简单再引导有些学生就是不发一言,一句话不说,这对我们这些年轻老师来说无从着手,希望老师们给点有效的方法指导。

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是应用最广泛、最贴近生活、内容最丰富的学科;通过语文的教学活动,最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学生语文学科基础较差,创新教育从何入手呢?

我针对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巩固,强化基本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我重点抓了两个方面:一是加强背诵检查,储备“粮食”。我指导学生既在课内,也在课外诵记名篇名段、名言名句,并开展比赛活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背诵教学的常抓不懈,使学生肚里的“墨水”多了,他们回答问题时的语言比以前风趣、丰富多了,写作的内容也较以往广泛生动多了。二是注重拓展阅读,增加“营养”。农村初中图书室藏书有限,学生读书量少得可怜,长期“营养不良”,影响了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此,我向学校建议,发动全校师生捐书,增加了图书室的藏书量。然后,合理地安排好图书出借,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并摘抄名句,熟记精彩文段,写读后感,交流阅读心得。在阅读拓展练习中,学生的“营养”全面了,“仓储”盈满了,阅读和写作能力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夯实了语文基础,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就有可能有所创新,这也可以说是初中语文的创新教育吧。

本次观摩活动让我们年轻教师真正感受了什么事有效益的课堂,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不断学习导师们的优秀教学,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努力教育好祖国未来的栋梁。

初中语文名师高效课堂 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增新九年制学校教务处

观摩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7

一、富有趣味的课前插花,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席老师讲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积累运用六》中的“读读背背”《长相思》,内容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因为根据进度学生才学到第四单元,而老师也是学生平时所不熟悉的。但席老师过硬的教学功底以及全新的教育理念,给整堂课增添了一抹亮色,也与学生结下了一节课的情缘。

一进教室,他以亲切、平和、聊天似的开场白化解了师生之间的陌生感。幽默、风趣,朴实的语言犹如春风拂面,消除了学生内心的紧迫感。相反,孩子们脸上紧绷的神色被满腔的兴奋,好奇所替代,他们开始喜欢上了这位老师,课堂气氛活跃而热烈,对老师的每一个问题都仔细地听,认真地思考,积极地回答,那种想向老师展示自己才华的欲望呼之欲出。

二、富有创新的教学方法,体现了“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新理念

席老师的这堂课恰好打破了以前的教学模式,克服了“唯我独尊”的教育思想,与学生建立了一种平等、友爱、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处处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以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展开教学,在教学时,席老师先领读、再自由读、然后齐读、指名读,互相读,直至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后让学生自主探讨,理解词意。体现了“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读中生情”的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席老师又创设了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词的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三、富有新意的情境设计,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在教育的过程中还要付诸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点不错,席老师教学的内容是纳兰性德的词《长相思》,也许这首动人心弦的词的意境很美,也许是席老师那动情的讲解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把自己的身心融入到了整首词中,切身体会到了诗人那深切的思乡之情。

这节课上,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词,席老师抓住文中重点字对学生进行引导,如讲“帐”字时,先叫学生组词,然后引导学生想象,使学生理解了“千帐”就是指行军途中,从学生听课的状态来看,几乎每个学生都在仔细听,认真思考。可以说教学重点突出,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的结尾,席老师改变过去讲一句,写一句的传统教学模式,等学生把这首词的意思理解后,巧设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的口一次性把整首词的板书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板书设计简单,美观,精炼,使学生对这首词有一个整体感觉,也加深了对词的掌握。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了“优生练跑,中等生练好,学困生练了”的教学目的,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四、富有活力的合作探讨,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孔子曾说:“师不能把答案告诉学生,师不能言其意,而应言其法”。课堂教学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在课堂上,席老师创设了愉悦的合作学习氛围,采用了“三导”教学方式:第一、导质疑,以激发学生共同探讨的求知欲望;第二、导讨论,以提高学生思维训练的合作效率;第三、导交流,以增强学生思维创新的合作能力。达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尝试了合作学习的好处与优点,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时新课改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手段,因为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既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又可以向别的同学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每个学生始终都处于积极参与、相互交流合作的状态,同时训练次数和时间也会不断增加,学习效率同样会不断提高。

席老师的这堂课也是一样,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法,整个课堂上,学生发言积极,学习气氛活跃,并且在动手、动脑、动口中激活了思维,更使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五、富有开放的思维空间,搭设了展示个性的平台

给学生会留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就等于留给了学生一篇飞翔的蓝天。而以前的传统教育中,教师们似乎都觉得只有把学生的一切时间都安排满了,学生照着自己的设想做了,才会出成绩。其实,这与役使一头头听话的黄牛没有两样。所以,留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就是给学生自由创新的天地。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学生每天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5至7个小时的自由空间,才有可能培养聪明的全面的人”。可想而知,没有自由空间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

在席老师的这堂课上,作为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者,他改变了以往繁琐的讲解,注重了学生的“学”。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特点,逐渐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旧式教学模式向“我要学,我愿学”方面转变。课堂上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开放的思维空间里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发挥他们内在的潜质,并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老师的引导中,使一堂课充满了活力,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实践心得 篇8

我省开展的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对数学教学,教师要根据初中数学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点,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适合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发展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对数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提高数学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一、巧妙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导入语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为引入新课所说的话。导入语不仅为教学过程定下基调,确定好教学的逻辑顺序,而且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记得有位特级教师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我在导入新课时,往往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借助一些浅显易懂的生活现象,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去学习新课,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当然,每一次设计导入语时,都要与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因素联系起来考虑。比如,在讲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作圆时,不是直截了当讲方法,而是先向学生展示一个问题:“这节课,我们的任务是要让破镜重圆”,学生一听炸开了锅,破镜还能重圆?这样,学生是怀着好奇又期待的心情去探究新知的。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带着学生的好奇心,我说出了问题情境。“一个圆镜子破了,现在只有边缘的一块碎片,根据它,你能制造出一个和原来的镜子一模一样的镜子吗?”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问题,就这样一步一步由浅入深,从生活实际到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引出要讲授的知识。整节课学生都很好奇,都在积极的思考、讨论,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直到问题解决以后,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哦,老师说的原来是这样啊,”。还有同学在总结时说:“原来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个问题竟然能够和三角形的全等联系起来,数学果真是神奇”。同时,通过以上方法的引入,还让他们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并不是枯燥空洞的。

三、点缀趣味,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而新教材在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很好的钻研教材中的每个环节,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

教初一数学“几何体”部分时,我鼓励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或制作教材中的几何体并拿到课堂上来。在寻找的过程中,学生就开始对几何图像有了感性的认识。当学生寻找、制作的东西成为课堂上的教具时,学生兴趣高涨,教学效果远比教师拿来现成的教具要好得多。

四、引导探索,给学生一个积极思考的空间

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运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让学生去动口数、动口说、动手摆、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变枯燥被动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激趣乐学。而且通过让学生具体实践,动手操作,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时,学生初学几何,引辅助线对学生来说是个很困难的问题。为此在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三角形,在课上让学生把其中三个角涂不同颜色,然后剪下来拼在一起,问学生有几种拼法,通过拼凑学生自然就会发现辅助线的四种引法,并能总结出最少要作一边的平行线。

五、课堂小结,必不可少

课堂小结,不仅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同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扮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乐于学习数学。

传统的课程只有教师与教材,一个能够把知识讲清楚的老师,差不多就是一个好老师。而新课标的数学课程是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就是说,课程是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一部分。传统教学只侧重结果,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不但重结果,更重过程,还侧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重创新,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才是我们的宗旨。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学有所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高效课堂观摩课体会车生龙 篇9

安定区花沟学校

车生龙

2012年4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西巩驿中心小学 举行的西巩驿学区小学 “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展示的三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小学 “高效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每位执教老师精心准备的课,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高效课堂”的思考:

一、导语精妙,抓住人心

我认为一节“高效”的课堂,导语非常重要。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的魅力。车起玲老师的《小山羊和小灰兔》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很容易接受。

二、气氛和谐、课堂高效

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我经常有这样一种体会,当我以饱满的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时,学生的学习情绪也空前高涨,不必说,课堂效率自然而然也会很高。所以,课堂上,我尽量不将个人情绪带入课堂,展现给孩子们的永远是富有活力、充满激情的我。我听的这三位教师节课充满了这样的一种激情。

三、语言优美,把握重点

一堂成功的课,首先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美的散文。对一位老师来说,不但要有又专又博的知识,还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董金勇老师正是用浸泡了浓烈情感的语言,抓住文章重点,在授课中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让全班学生闭上眼睛,通过老师感人至深的语言描述。我想,如果一个老师不具备这样最基本的语言素养,它是不可能打动学生,也不可能将大家带到那种场面。

四、以趣结尾,余音缭绕

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和谐高效的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我们的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

五、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行为习惯上,要求学生把书翻开,再两手捧书,听老师读,读完以后,要把书放下,腰板坐直。在学习习惯上,落实读的要求:声音响亮 ,正确流利,读出感情。听的要求:坐正认真。整堂课学生听讲认真,思维活跃,见解独特,不时迸出智慧的火花。这与老师平时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观摩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10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上册数学教科书P.48例2。

学习目标:

1、学会并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方法。

2、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0×72=

600×300=

30×23=

53×30=

20×700=

40×22=

40×72=

40×72=

40×72=

20×20=

40×90=

502×7=

608×5=

908×4=

400×50=

2、笔算

708×6=

790×8=

54×27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学习目标:

1、学会并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方法。

2、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二、指导自学

自学指导

请认真阅读P.53例2。思考:

1、教科书上有几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

2、如果用竖式计算,怎样书写比较简便?要注意些什么?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5分钟后,比比看谁能很快做出与例2类似的题。

三、学生自学

1、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书,教师巡视,确保人人学得紧张高效。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练习220×40

160×60

360×25

5800×12

5040×23(2)指名黑板上板演,其余同学在本上计算。

四、讨论更正。

1、学生自由更正。

2、评讲,分析错误原因。

3、总结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五、达标检测:

1、填空: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以把()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就在乘得的数的()添写几个()。

2、如果一个城市有50万户家庭,每个家庭每年所用易拉罐的数量是60个,假如全部回收,这个城市1年能回收多少个易拉罐?

3、货车在普通公路上以4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4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是货车的2倍,小轿车用同样的时间可行多少千米?

六、自悟自得: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另外的收获?

七、教学后记: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

隆盛合小学: 王俊义

2016年9月27—28日,我有幸参加了 “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一共现场观摩了三节数学优质课,两位名师的精彩课堂,令我们耳目一新。他们每一位老师所执教的课堪称优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位老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都很新颖、恰当、合理、平实,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和老师优美幽默的语言,更是给课堂增添了活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老师的不断引导和激励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培养了各种能力,从而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并且每位老师在引领学生探究知识的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下面我来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的体会。

一、重视课前师生互动交流

注意课前与学生的沟通,采取玩游戏、聊天等各种形式的师生互动。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减轻课堂学习的枯燥感。从中我发现,有效的课前热身是调动孩子积极性的必备条件。

二、合理地创造性使用与处理教材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我们深深认识到:要想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首先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要以课标为依据,以新教材的内容为凭借,选择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内容。我们要力求做到要精读课标、深钻教材、细研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材内容和要求,适当扩充和删减教学内容,尝试多种构思。教师要成为教材的积极促进者、发展者,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发展教材,让教材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当然,准确理解教材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础。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凭借。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以准确理解教材为基础。

三、想清楚我们课堂教学究竟应该讲些什么

教师在课堂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这样说“愚蠢的教师是教给真理,聪明的教师是教学生发现真理”。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是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具体课堂教学操作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克服“教师话语霸权”的惯性,敢于并善于把课堂、班级“还给”学生。教师需要把握好教材,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是: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三不讲是: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在教学中,扎实落实“三讲”“三不讲”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落实精讲多练的原则和自学性原则,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训练,同时教师也才有更多的机会对学生进行练习反馈和强化矫正,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听课,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虽然各个老师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地方。这次课堂观摩活动,让我再次开阔了眼界,明白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另外,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思考的问题: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怎样让我们的教学回归本真?怎样培养孩子的能力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教师所要考虑的。希望今后还能有更多的机会与名师零距离接触。

小学趣味数学题及答案 1.小华的爸爸1分钟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钟内可以剪好几只自己的指甲?

2.2.小华带50元钱去商店买一个价值38元的小汽车,但售货员只找给他2元钱,这是为什么? 3.小军说:“我昨天去钓鱼,钓了一条无尾鱼,两条无头的鱼,三条半截的鱼。你猜我一共钓了几条鱼?”同学们猜猜小军一共钓了几条鱼?

4.6匹马拉着一架大车跑了6里,每匹马跑了多少里?6匹马一共跑了多少里?

5.一只绑在树干上的小狗,贪吃地上的一根骨头,但绳子不够长,差了5厘米。你能教小狗用什么办法抓着骨头呢?

6.王某从甲地去乙地,1分钟后,李某从乙地去甲地。当王某和李某在途中相遇时,哪一位离甲地较远一些? 7.时钟刚敲了13下,你现在应该怎么做?

8.在广阔的草地上,有一头牛在吃草。这头牛一年才吃了草地上一半的草。问,它要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光,需要几年?

9.妈妈有7块糖,想平均分给三个孩子,但又不愿把余下的糖切开,妈妈怎么办好呢?

10.公园的路旁有一排树,每棵树之间相隔3米,请问第一棵树和第六棵树之间相隔多少米? 11.把8按下面方法分成两半,每半各是多少?算术法平均分是____,从中间横着分是____,从中间竖着分是____.12.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3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3.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4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4.小军、小红、小平3个人下棋,总共下了3盘。问他们各下了几盘棋?(每盘棋是两个人下的)

15.小明和小华每人有一包糖,但是不知道每包里有几块。只知道小明给了小华8块后,小华又给了小明14块,这时两人包里的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同学们,你说原来谁的糖多?多几块?

答案: 1.20只,包括手指甲和脚指甲

2.因为他付给售货员40元,所以只找给他2元; 3.0条,因为他钓的鱼是不存在的; 4.6里,36里;

5.只要教小狗转过身子用后脚抓骨头,就行了。

6.他们相遇时,是在同一地方,所以两人离甲地同样远; 7.应该修理时钟;

8.它永远不会把草吃光,因为草会不断生长; 9.妈妈先吃一块,再分给每个孩子两块; 10.15米; 11.4,0,3.12.4只; 13.5只; 14.2盘;

15.原来小华糖多;14-8=6块,因为多给了6块两人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所以原来小华比小明多12块。

1.小华的爸爸1分钟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钟内可以剪好几只自己的指甲?

2.小华带50元钱去商店买一个价值38元的小汽车,但售货员只找给他2元钱,这是为什么?

3.6匹马拉着一架大车跑了6里,每匹马跑了多少里?6匹马一共跑了多少里?

4.在广阔的草地上,有一头牛在吃草。这头牛一年才吃了草地上一半的草。问,它要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光,需要几年?

5.妈妈有7块糖,想平均分给三个孩子,但又不愿把余下的糖切开,妈妈怎么办好呢?

6.小军、小红、小平3个人下棋,总共下了3盘。问他们各下了几盘棋?(每盘棋是两个人下的)

7.13个人捉迷藏,捉了10个还剩几个? 8.毛毛说:10+4=2,老师也说对,为什么? 9.什么时候四减三会等于五? 】

10.一只鸡,一只鹅,放冰箱里,鸡冻死了,鹅却活着,为什么? 答案: 1.20只,包括手指甲和脚指甲

2.因为他付给售货员40元,所以只找给他2元; 3.6里,36里;

4.它永远不会把草吃光,因为草会不断生长; 5.妈妈先吃一块,再分给每个孩子两块; 6.2盘;

7.—— 答案: 两个

9.四个角的东西切去一个角.一、“心太软”新编(学生角度)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独自一个人讲课到铃响,你任劳任怨的分析那课文,可知道学生心里真勉强,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 把所有的问题都自己讲,教学总是简单,交流太难,不是你的,就不要多讲,铃响了,你还不想停,你还要讲几分钟吗?

上一篇:我玩校园宣传语下一篇: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