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说课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学说课(推荐7篇)

教育学说课 篇1

一、课程定位

《教育学》是师范类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必考课程之一。学习教育学可以使师范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认识教育的客观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可以培养学生正确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和提供实践指导。

教育学的课程理念是

尊重生命

学生为本

把握前沿

丰富理论

注重实践

培养技能

弘扬师德

开创精品

在课程理念中,蕴涵着《教育学》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认知目标:学生能系统地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

2.动作与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树立热爱教师职业的情感。

三、《教育学》的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选取的原则

高职教育的特色在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学》课程内容的确定,我们遵照“必要”、“实用”、“够用”的原则,精简理论知识,加强实用性,突出针对性。

(二)课程内容安排

在讲《教育学》课程内容时,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的思路,确立了教育学的模块。

是什么?——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教育,为什么?——第三章 教育目的

谁参与?——第四章学校;第五章教师与学生;第十一章班主任

教什么?——第六章课程;第十章德育

怎么教?——第八、九章教学

(三)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

精心选定教材,构建教育名著阅读书目、教育案例、教育电影、优秀教案、优秀教师授课录像等学生自主学习资源库,并不断加以丰富,并且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如:

教育案例——通过经典的教育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学原理应用综合训练

实习实训项目——小学课程设计实施训练、小学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实施训练

现场教学活动分析——观看录像资料、优秀教师授课录像等

四、教学设计

在《教育学》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实现过程中,借鉴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结合教育学的实际情况,我们确立了 “在学中做”和“在做中学”双重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在学中做

教育学课程组的全体成员认为,我们每天面临着最新的教育资讯、鲜活的教育事实,不断更新的教育理论,而当这些全部编成书的时候,一切都已经过时。所以我们每两周开展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教育公平问题、生命教育问题的专题研讨。在丰富教师理论素养的同时,渴望将最新的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二)在做中学

在做中学主要体现在我们的教学方法上,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了模拟教学、案例教学法、教育调查法、网络教学与辅导等多种教学方法,但主要介绍以下两种:

1.模拟教学法

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走上讲台的机会,通过仿真课堂,学生扮演教师角色,训练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技巧,提高他们了解学生的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语言驾驭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协调师生关系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脱节的问题,完成学以致用的转化。2.案例教学法

指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案例教学通过各种各样的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探索寻求处理各种教育教学问题的经验,体会教学实际中出现的一些实践的处理策略。以案例为载体,通过学生对案例的研讨,学生能力得到发展,主体地位得以体现,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高。经典案例

最新实习案例

案例汇编

课程研究的新取向——课程叙事研究

教育教学

实践

五、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教学中,我们尽可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首先,充分利用我校的多媒体教室和网络,切实做好教学内容的课件制作,提高教学的直观效果,扩大教学内容的信息容量,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课程组成员都具有电子教案,全体教师能够制作课件,全部实现了多媒体教学;

(2)加强课程的硬件建设,为教师课件制作和实践教学服务;

(3)利用网络课程进行集体备课、研讨,相互传递教学信息与资源,每个教师的教案、PPT等均可以在精品课程平台上查到,做到教学资源共享。

其次,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可以在网上通过Email、QQ等虚拟空间进行师生互动式的讨论,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实践条件

(一)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近几年学校已投入大量资金对校园网改造升级,学校建立了多媒体教室、规划建成了校园网络。目前,我校图书馆建有CNKI等电子图书系统,有关教学资料及时上网,并提供下载。校园网已覆盖学校所有建筑,已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组加强建设,逐步构建起能保证教学信息、资源及时传输、储存、发布的硬件环境,建立并实施网上教学的管理制度。全部教学资源正在逐步完善,以满足教学的需要。目前我们建立了课程网络,将教学大纲、实训大纲、电子教案、实践教学录像、试题库、案例库、多媒体课件、影音资料等相关资源上网,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我校教育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环境包括两个方面:教育实习基地(以马鞍山市为主共有34所小学、幼儿园,其他地方还有)和专门的教学实验室。作为教学和研究的实践基地,主要进行教育见实习、参观、调查、访谈等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活动现场观摩等。

七、特色与未来发展方向

(一)课程特色与创新

1.课程理念具有前瞻性

本课程在生命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设计整个课程,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前提下,促进了学生教学技能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培养他们热爱教师职业的情感。

2.实践技能体系的构建

把教育类课程按照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构建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结构表,再按照能力和技能结构构建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运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教学,学生在掌握教育类课程理论的同时具有了专门的技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

3.教学模式的探索

《教育学》课程组的教师在深入指导教育实习的过程中,探索“在学中做”和“在做中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把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灵活结合起来。最新的教育理念

最新的教育案例

教育教学实践

学术性

趣味性

实践性

(二)课程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1.继续加强师范生基本功的训练,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为促进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改变《教育学》课程的考核方式。考核除了理论知识的考试外,需要增加师范生实践技能的考核。

3.《教育学》试题库的建设要考虑学生考特岗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的需要。4.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进一步丰富生命教育理论。

5.加大教育学课程教师学习与实践的机会,鼓励主讲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研讨与深造,提高主讲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与水平。

八、教学效果

(一)社会评价

1.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守恒的评价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极大地促进了师专学生未来从教能力的提高。

2.校内同事举证(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科处、教务处评估意见)

我校《教育学》课程建设,涉及到教材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学体系整合和教学方法创新等各个环节。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科处、教务处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整体评估,两部门认为:教育学课程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和先进性,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地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大大激发了我校学生学习教育学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优秀。

3.2004年由柳克副教授担任副主编的《教育学》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年根据学生和教学工作的需要,本教材进行了重新修订,由五年制师范院校教材变为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教材,教材的升级是社会对教育学课程组的认可。

(二)学生评价

1.09英语教育1班学生

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板书工整,字迹清晰。态度端正,认真负责,能够抓住学生当时的情况,及时改变教学内容和方式,达到更好的效果。亲切和蔼。

2.09英语教育2班学生

上课能很好的把握重点,条理清楚,板书工整,课外拓展得当,对学生很亲切,与学生关系很好,喜欢与我们沟通,尊重并听取我们的意见和建议,与我们的关系可是说是亦师亦友!

3.09英语教育4班学生

老师教学方法很好,能与学生很好的交流,教学内容安排详略得当,上刘老师的课程感觉很快!

高职《教育学》课程改革探析

【摘要】在《教育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和微格教学法,并使教育学课程回归到中小学校的实际课堂中,能够全面实现将学生教育理论知识内化的课程基本目标,为学生将来成为反思型教师奠定意识和能力基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教育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关键词】教育学;案例教学;微格教学;课程改革

《教育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教育科学素养,增强学生从事中小学学科教学的能力,适应未来教学工作的需要。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育学》却存在着理论讲述过多,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实际教学能力较差的问题,失去了《教育学》课程的最初功效。

一、改革传统讲授法,采取案例教学法

《教育学》课程并非让学生死记硬背几个术语、几条原则,而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此,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选择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1、依据教学内容,精心挑选案例

案例教学的特点在于通过教师精心选出的教学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学事件,深入剖析它的一切方面,并注意研究教育事实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进而揭示教育规律。在案例的选择上,主要把握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案例要真实可信。案例最好是从实际中来,如新闻报道或相关教材书籍中的真实案例,如果是教师自己编写的,也要符合客观实际。二是选择最能反映教学内容本质的案例。运用案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抽象的教育理论,虽然在现实中对同一个教育问题有很多案例,但不能不加选择大量地罗列案例,而是要选择那些高质量的少数典型案例。通过对几个典型例子的剖析,达到对教育的本质的理解和把握。三是案例在选择时,要注意依据教育规律、当前的教育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进行精心挑选,并注意做到案例之间的系统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前后一致,从而发挥案例教学法最大的教育功效。

2、把握教学时机,适时呈现案例

案例呈现时间是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案例呈现的方式上,一般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取教师口头表述、课堂表演或是分发文字材料等。案例的表现既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文字,亦或音像资料。在案例呈现的时间选择上,一般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而定,可以放在讲授知识之前,之中或之后,这些都是根据不同的教学讲述的需要和教学的具体条件而定的。

3、引导学生课堂参与,小组讨论明辨是非

案例教学重在通过案例呈现,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为此,在案例教学中,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案例教学,促进学生课堂参与面和积极性。

(1)分组讨论问题。为了全面深入把握案例所反映的本质内容,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将案例中的问题提出来交给各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举一名主持人,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巡视,随时倾听同学的意见,对学生解答不出的内容及时进行补充和完善。讨论结束时,由小组主持人总结本组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作出总结。

(2)开展课堂辩论。有时一个案例会有多种解释或多个答案,存在正反含意或教育含意模棱两可、主张不鲜明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即时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争辩。但在辩论过程中,需要事先安排由学生代表和教师组成的评判小组,并对争论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如果还不能得出唯一的结论,可以把问题留出来,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深入思考。

4、把握课堂活动进程,总结升华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不仅关注案例所反映的本质结论,更在于通过分析案例,实现对问题本质的分析、提取和把握。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案例所反映的本质属性,剥去案例的非本质细节,揭示案例与教育理论之间的必然联系,进而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准确地把案例中的内容与相应的一条或几条教育理论连接起来。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积极启发引导,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地独立思考,大胆地交流研讨。最后,通过分析讨论和对案例的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原理。

二、采取微格教学实训,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

实践教学是当代教育的显著特点和本质要求。《教育学》课程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在讲授过程中,必须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微格教学,主动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来设计教学,组织教学,亲身感受课堂教学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说课训练

“说课”是根据教学设计的内容和要求进行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通过说课,使学生明确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要求,说清楚为什么教与为什么这样教。教师可以在教完教学论相关内容后,给学生布置一次说课训练,写一篇说课稿。学生的说课内容可以自拟,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组织学生集体讨论。通过说课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理顺教学程序,规范教学语言,挖掘教学潜力,优化教学资源的能力,又为上好一堂课做好了充分准备。

2、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是一种把一堂课分解为独立的时段,按时段进行教学实践的方法。微格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能将一堂课分解为若干个部分,有利于学生专门针对某个环节设计教学。教师在组织微格教学时,首先需要编制微格教案本,让学生依据教案的一般格式编写教案。在微格教案编写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按照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行备课,当然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但应切合实际。每位学生只需备10分钟左右的课,留给学生的备课时间约为一周左右,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走向课堂进行实际教学。微格教学结束后,学生要在课后对自己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参与听课的学生对每位授课者进行评课,最后再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感受了课堂教学的全程,提高了上课的能力,而且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对上课者进行评课,也提高了学生评课的能力,从中取长补短,改进教学。

3、课堂互动

上课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保证课堂有效进行,维持学生听课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即时穿插一些互动性题目,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主体地位。在相关教学内容的讲授中,选择了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如让学生谈自己的成长感受,进行心理测试,玩心理游戏、即兴讲演等。丰富多彩的课堂互动形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和积极主动性必将得到明显提高。

三、加强实践教学,在中小学实际教学中锻炼提高 论文联盟

加强与中小学校的联系,注重从实践中发现和研究问题,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这是《教育学》课程走出课堂走向课外的必然要求。教师可在课程讲授结束后,专门组织学生进行中小学课堂听课和课堂教学实习活动。这种真实环境下的教学实践,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实现学生将抽象教育理论、模拟课堂教学经验与教学对象——中小学生和各学科教学实际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查缺补漏,完善自己的教学思想。在组织教学实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全程参与,跟踪指导,并指定中小学教学一线的教师参与学生的指导和培养工作,共同做好学生的实习工作。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进行详细安排和全面动员,要求学生在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都要进行定期的思想汇报和工作小结,促进其在反思的教学实践中成长。

教育学说课稿

教育学说课稿

教育学中<培养和建立班集体>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培养老师的一门重要课程,共有十四个章节,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培 养和建立班集体》是人教版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教育学》第十二章班主任工作中第二节的内容。本章节的教学目的为: 1.能正确理解班集体的概念及其教育作用; 2.了解并掌握培养和建立班集体的一些方法; 3.学习通过班集体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之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学重点: 培养和建立班集体的方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上,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 法,讨论法和多媒体演示法。

1、讲授法 根据教材内容,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 位,对班集体的概念及其教育作用进行讲授;

2、讨论法 重视师生互动,在互动中一点点的点拨引导,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思考并积极 的参与,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

3、多媒体演示法 引入音像资料,制作课件,充分开发课程资源; 学法上,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案例法,让学生养成积极投入的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四个环节展开。环节1:导入新课(3分钟)我设计的导语是:上一次课我们已经了解了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任务以及班主任的素质要求,那 么培养和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开展班级工作的基础,那么 什么才是好的班集体呢?此导语既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回顾与小结,同时通过这种提问的方式展 开,利于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环节2:落实基础(30分钟)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讲授新课的内容:班级、群体和班集体的区别,班集体对学生的 教育作用。接下来,运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谈谈培养和建立班集体的方法,然后进行归纳总结,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讨论边思考,从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最后,结合案例法生动的讲授如何通过班集体的力量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环节3:拓展延伸(7分钟)教师以多媒体出示相关案例,通过音频资料,拓展学生的思维 局限性,进一步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情商等等 环节4:课后作业(5分钟)怎样培养和建立班集体?设计一个主题班会?你认为应该怎样教育后进生? 此环节的作用一方面巩固知识点,另一方面也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

四、说板书设计(略)

教材内容提纲 一班集体概述

1、班级、群体与班集体

2、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班集体一经形成就成为强大的教育力量 班集体为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班集体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班集体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二培养和建立班集体的方法

1、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有正确方向,适度,由易到难逐渐提高,近期目标与远景规划相结 合

2、健全组织、培养干部、制订规章制度

3、培养正确的舆论、树立优良的班风和传统

4、引导和转化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5、开好班会:班级例会,主题班会

6、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富有意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班级整体和全体成员活动的主体

三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1、产生后进的原因:环境教育、学生自身

教育学说课 篇2

1 课程设置

1.1 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是研究女性一生不同时期生殖系统生理和病理变化, 提供相应身体护理和心理护理的学科。该课程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开设,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 学生能够具备从事妇产科护理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能够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 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保持健康的服务。

1.2 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 课程组教师在广泛征求校内外护理专家建议和意见的基础上, 认真分析妇产科护理岗位应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和本课程的特点, 确定了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1.2.1 知识目标

掌握正常和异常妊娠、分娩、产褥期的临床表现及整体护理;掌握妇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整体护理;熟悉产褥期卫生指导和保健检查内容;学会妇产科常用护理技术;了解计划生育内容。

1.2.2 能力目标

具备对妇产科常见病病人的病情观察、疾病初步判断及观察治病反应的能力;能配合医生、助产士完成妇产科常见操作, 能独立完成妇产科常用护理操作;能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对妇产科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并能指导产妇进行自我保健、产后随访和开展计划生育宣教。

1.2.3 素质目标

具有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 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具有一定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1.3 课程设置理念

首先, 依据临床护理工作任务和岗位需求调查, 确定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护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多次论证的基础上, 分析护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其次, 基于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护理专业人才必备核心能力的认识, 构建了符合临床实际, 基于临床工作过程, 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最后, 针对高职高专注重知识的“必需、够用”, 课程组教师合作备课, 一是根据护理工作岗位的需要, 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二是以就业需要组织课程内容, 以服务学生未来就业、能够有效完成妇产科护理工作任务为指导思想, 取舍重复性教材内容, 使教学内容融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素质于一体。

2 教学内容

2.1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本课程选用了夏海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妇产科护理学》, 根据妇产科护理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组织教学内容, 内容中无章节, 只有项目化的工作过程。我们将本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为女性生殖系统基础知识、产科孕产妇的护理、妇科病人的护理、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四大模块16个项目, 具体见表1。

2.2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是产科孕产妇的护理及妇科病人的护理两大模块中所有的临床经过和护理措施。而难点则为妇产科护理学中的所有正常、异常情况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操作技术、护患沟通技巧及医德的培养。

3 教学活动实施

3.1 教学模式设计及实施思路

在妇产科护理教学模式的设置方面, 我们注重学生校内学习与临床护理工作的一致性, 在教学活动的实施中不仅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还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和实习地点一体化等多种教学模式。由校内外专兼职教师与校外实习基地带教教师密切合作, 共同完成教学活动, 理论教学充分体现整体护理的思想内涵和实用特征, 并将卫生部颁布的护士执业标准与执业资格考试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结合。实践教学和实训项目依据护理工作的岗位需要而设计, 在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共同完成, 各项校内实训练习均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校外实践学习全部由临床带教教师完成, 这种边理论边实践的教学模式, 能够融学习过程于真实的职业情境中, 从而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2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我校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 他们具有以下3个特点: (1) 认知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 已经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护理知识, 为本课程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2) 学习能力:通过对各课程的学习, 学生已养成勤于思考、充分发挥空间想象的能力;但他们缺乏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对理论性知识的学习、接受比较慢;对妇产科专业实践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且动手能力强。 (3) 学生多为女生, 基于性别特点, 妇产科护理学容易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 这是本课教学的优越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进行很好的引导,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教学方法

3.3.1 理论教学

我们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完成教学任务, 理论教学主要用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情境教学法, 教师精讲、突出重点的讲授法, 边理论边实践、理实一体的CBL教学法, 启发思维、引导学习的启发引导法, 形象直观、边学边练的演示法等。这些方法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上进行很好的师生互动。例如我们在妊娠晚期孕妇的护理教学中, 在前一次课下课前, 教师首先给学生提供一个妊娠期高血压发生子痫的案例, 并提出怎么对该孕妇进行应急处理的问题, 让学生做好准备。学生带着案例、问题在上课前去查阅相关资料, 课前分组进行讨论, 进入本次课后每组派代表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接下来在课堂中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通过这样多种形式的教学, 使学生从做中学、在学中做, 并进行层层引导, 从而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并且有助于提高学生人际沟通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

3.3.2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充分利用图片、实物、录像观摩等多种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实训授课时, 为突出专业训练的真实性、实用性和灵活性, 采取在标准化模拟病人、模型人身上模拟与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方法教学, 实训练习做到教师手把手教、学生放开手练, 并根据临床的变化及时调整实训物品。同时, 学校还应重视临床见习环节, 带领学生去医院见习, 让学生走近护理, 由临床带教教师介绍最新护理技术和操作方法, 弥补了部分教材内容滞后于临床实践的不足, 为学生定岗实习打好基础。

3.4 学生的学法指导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特点及对学生的学情分析, 我们倡导学生提高认识,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具体向学生指导的学法归纳为“看、说、听、学、练、思”6个字, 即留心看、大胆说、专心听、主动学、多练习、勤思考, 让学生学会学习, 终身受益。

3.5 考核方式

我们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大纲和内容为指导, 优化和改革课程考核体系, 逐步形成了课堂考核、案例分析、实践技能考核、期末理论考试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方法。根据教学目标, 目前本门课综合成绩评定包括平时成绩10%、实践成绩30%、理论成绩60%, 以此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4 教学效果与反思

4.1 教学效果评价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各课程教学效果的反馈, 目前已形成了学生评教、系内督导小组评教和校内督导小组评教相结合的3级评教制度;除此之外, 课程组教师还采取互相听课, 请来自行业的兼职教师听课、点评的方式, 对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课程组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均为优秀。

4.2 教学反思

虽然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不断提高,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过关率也在逐年上升, 但我们觉得自己在教学方面仍存在不足, 如符合项目课程的教材开发还较欠缺、项目教学的设计不足等,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5 课程特色

在各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 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已形成了鲜明的课程特色与优势: (1) 突出了学生妇产科工作职业能力的培养, 实训练习做到手把手、放开手, 实现了“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做、做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2) 注重临床见习, 采用“教室进医院、课堂进病房”的方式, 实现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统一。 (3) 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完美的人格。

摘要:说课是教师在备课或讲课基础上的一种理性思考,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使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升到理性层面。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 针对妇产科护理学这门护理专业核心课程, 分别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实施、教学效果与反思、课程特色5个方面进行全面课程设计, 从而为积极开展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创新, 恰当使用项目驱动教学法, 为护理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的衔接发挥指向作用。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说课,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任宝贵, 陈晓端.说课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 2009 (2) :69-71.

教育学说课 篇3

【关键词】大专护理 教学 药理学 说课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33-02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在我校大专护理专业教师说课评比活动中,本人通过分析教材、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实施和学法等五项内容,对护理药理学进行说课,具体内容如下:

1.说教材

本课程选用本校教师姜国贤主编的《护理药理学》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被列入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和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材,主要供护理专业使用,也可供其他专业学生参考。教材特点为删繁就简,删除一些已经基本淘汰的药物,尽可能简化药物化学结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药物作用机制的叙述,而较为详述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监护内容,以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特色,满足专业需求。另外,新增了一些药物知识故事,添加了趣味性。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药效学);同时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药动学)。通过阐明其作用规律为指导临床合理、安全应用药物,科学制订用药方案, 以及寻找与开发新药提供理论基础[1]。护理药理学是研究护理人员的合理用药、提高药疗质量的一门学科,是药理与护理相结合发展形成的药理学的分支学科。药理学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药学与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所有医学、药学、护理及相关专业的必需知识,也是学习临床各门课程和今后从事临床工作的基础。

2.说学情

我校大专护理招收的是高中起点(文理兼招)的学生,相对考取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基础知识薄弱许多。又以文科学生居多,缺少相关的化学知识,在学习药物化学结构和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比较吃力;加上有些学生学习方法欠佳,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学习效果。但护理系学生以女生为主,课堂纪律好,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因此总体学习效果好。

3.说教学目标

3.1知识目标

(1)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掌握各类代表药的作用、临床应用、常见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3)熟悉合理、安全用药的有关知识。

3.2 能力目标

(1)具有观察临床常用药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的能力;(2)具有对临床常用药的用药指导、药物知识咨询能力;(3)具有对临床常用药品进行制剂的外观质量检查、查阅药物相互作用、检索配伍禁忌与准确、快速换算药物剂量的能力。

3.3素质目标

(1)能够养成求真务实、细心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和规范的用药护理行为习惯;(2)能够初步学会关心、爱护、尊重用药对象。

4.教学实施

4.1教学内容

(注:第十章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第二十章 调血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第三十九章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这三章为自学内容)

4.2教学重点难点剖析

教学重点:传出神经系统药、中枢神经系统药、心血管系统药、激素类药、化学治疗药。

教学难点:传出神经系统药、中枢神经系统药、心血管系统药。

(1)在讲传出神经系统药如第五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时,很多同学对植物神经系统生理知识的理解已经不完整了。这时可以先提一个想象的例子:在漆黑的夜晚突然受到惊吓,人会出现什么生理反应?同学们会回答几点,接着再问为什么?这时可以一个一个解释发生的现象:紧张时交感神经末梢与肾上腺髓质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α和β受体,产生瞳孔扩大(为什么?),唾液粘稠(为什么?),心跳加快,血压增加,血糖升高(为什么?),胃肠蠕动减弱,出汗(为什么?出汗与交感神经有关吗?引发发汗的神经递质是什么?)。一连串的提问,紧紧的牵制同学们的思维与注意力,使同学们产生了一种“直观”的印象[2]。

(2)在讲中枢神经系统药如第十二章镇痛药时,可采用flash诠释吗啡的作用机制,效果比文字描述更具体、形象。用视频吗啡的成瘾性展示阿片类镇痛药滥用所带来的危害。

(3)在讲心血管系统药如第十八章抗心律失常药时,以药理学情书:“每次约会的时候我都带着普萘洛尔,因为看见你我会心律失常,脉象紊乱……”导入新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再紧密结合心脏电生理知识来阐述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展示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变化,然后播放心脏听诊的音频资料,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其视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最后再讲解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学生就感觉轻松许多了。

4.3 教学规划

(一)整本教材分主次讲授

对于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药物应重点讲授,而对于少见病、罕见病的用药可以只作简单讲述或学生自学。

(二)各章药物分三个层次讲授

(1)(第一层次)重点讲授代表药 以代表药物或常用药物为例进行重点详细地讲解,这些代表药在临床上使用广泛,要求学生重点掌握。

(2)(第二层次)对比讲解其他药 由于每章药物品种繁多,不可能对每个药物都具体详细地讲述。应把本章所列的同一类其他药物与代表药比较,讲述其作用特点及用途的差异,要求学生熟悉。

(3)(第三层次)简单介绍新药 药物的发展很快,每年都有许多新药问世并用于临床,由于教材的滞后性,没有将这部分药物编入教材,因此,简要介绍这类药物及发展动态,可以弥补教材落后于临床的不足,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进入临床做好准备,对这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即可。

5.说学法

(1)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根据药理学知识特点,一是要明确学习目的,理清知识脉络,把握要点;二是要联系相关基础知识以便理解,如利尿药应联系泌尿生理,心血管系统药物应联系心脏生理和血液系统药物应联系血液生理等;三是要对药物的共性与个性进行归纳并比较; 四是要熟练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学生课前预习并写出预习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并做适当的练习,这样有助于对知识的巩固和加深理解。

总之,要依据教学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法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做到师与生、教与学、讲与练的协调统一,获取实效。实践证明,说课活动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投身教学改革,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王迎新,于天贵.药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2.

[2]叶开和,吕俊华,刘建军.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药理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3):303.

作者简介:

生理学说课稿 篇4

今天向各位进行《生理学》课程说课。我说课的对象是15级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的学生。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性质:生理学即人体生理学的简称,是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专业基础课,每个医学生进入学校都必须学习的一门必修课程。生理学属于医学B类课程,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2. 课程地位:生理学是医学的基础和核心课程,是护理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以解剖学、组织学和生物学为基础,它同时也是病理学、药理学和临床课程的基础,所以说生理学是联系护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中枢课程,也护士资格证考试必考基础课。3.课程目标

据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设定为: a、理论目标:掌握正常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能阐述并会解释重要器官的功能、代谢以及人体生理功能

b、实验目标:具备生理学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一些简单的实验标本制作以及生命体征的监测;

二.课程设计 1.教材与参考资料

按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要求,结合我院培养学生的宗旨,选定由彭波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医学高职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之《生理学》。2.教学内容

生理学分成理论和实验两大模块。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及突出护理专业特点,结合生理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分配如ppt所述,理论60课时,实验12课时,合计72学时。本课程是一门实验性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良好平台,注重实验课教学。3.重点与难点

a、重点:基本概念、机体各系统的重要生理功能及其功

能调节.b、难点:生物电、肌细胞的生物特性、神经系统的功能。c、解决办法:结合前继课程的知识,由浅入深。投入较多的学时数,深入细致的讲解,重点讲清,难点讲透。借助与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教学技术。三.课程实施

1.学情分析:a、授课对象是15级专科护理专业的学生

b.优点:高中毕业,好奇心强,有求知欲,对学习有一定的主动性。c缺点:一年级新生;文科生占大部分,基础薄弱;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2.教学方法: 采用的是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模式,课前预习,导入新课,课堂教学,课后总结。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有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因材施教,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三、课程实施

1、师资队伍:

主讲教师有6位,学历均在本科及以上学科均为医学及相关专业,其中有二位教师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老师们有优良的师德师风、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责任心强、治学严谨、从严执教,具有敬业、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学团队老-中-青结合,发挥传帮带作用,教学梯队合理,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

2.教学环境、场所:生理是注重实验的理论课,所以教学环境分为理论环境和实验环境,理论课的学习场所主要是教室,每班50人左右。小班教学有利于老师了解每位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进度和教学方法。实验课的学习场所主要为实验室,采取分组实验方式,每组约6名学生。先由教师讲解实验操作方法或演示实验,再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3.其他资源:学校图书馆藏有大量生理学及相关书籍、练习题集,可供学生扩充知识,也设有电子阅览室,供学生上网查询、搜集生理学及相关知识。

四、课程评价

1.学生成绩评价:生理的总成绩由百分之十的平时成绩加上百分之十的作业成绩加上百分之二十的实验成绩最后再加上百分之六十的期末成绩得出来最后的成绩。

2.教师教学评价:学院通过网络培训、外出培训、校内培训、访问学者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师的培训。生理学教学内容应符合职业教育学生需求,与职业资格考试对接,注重与后续课程的衔接。

五、课程特色

本身的教材具有连续性、科学性、实用性的特点;突出生理学趣味性、实用性 教学体现逻辑性强(加强理解记忆)

贴近学生:增加临床病例、生活小常识、结合实践教学。注重实践训练。

六、课程反思

1、生理学与临床联系密切,教师临床经验缺乏

2、作为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基础课,应加强实践技能教学

3、科研方面欠缺。

4、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加强。改进措施:

1、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强教师进修、培训学习,到临床一线实践

2、增加实践课时,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设立科研课题研究(申报生理学精品课程)。通过科研与学习提升教师知识面和教学水平

4、保持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下,建立校内精品课程网站,不断开发微课、反转课堂教学模式。

劝学说课稿 篇5

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一班第一组的樊雯雯,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劝学》

一、说教材。

《劝学》这一篇文章选自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的第二个专题当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儒家代表之一的荀子,本文文质兼美,在写法上非常独特,比兴写法、比喻论证的方法,都是值得学习的,作者较系统的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其中不少观点对今人仍有教育意义,是对学生进行文言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情感教育,劝勉学生勤奋学习的好材料。给我们揭示了“学不可以已”这么一个深刻的道理,二、说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标针对文言文教学提出要求:熟悉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一般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而本文是一篇文言文阅读课文,故既要担负起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任务,又要把在精读课中学到的知识延伸,能力迁移,形成基本技能,做到举一反三。基于此,我得出本文的教学三维目标,具体如下: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文言知识,重点字、词、句,积累文言词汇。实词如:劝、中、就、假、绝等等,虚词如:而、焉、以、其、之。

2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3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归纳的能力。

4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独立理解文章内容,养成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

5.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 问题探究 集体诵读等环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达成本次的教学研习。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名言名句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2、通过了解荀子对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三、说重点、难点。重点:

(新课标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

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劝学》是新课标规定的诵读篇目之一。基于此以及上述的三维目标我将本文的教学重点设置为: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体现的热爱学习这样一种情感。)

并且通过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把理解词句与理解理解文章统一起来。而本文的教学难点则在于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

(本文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句中,全文多达20个比喻句,运用比喻时手法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因此制定的难点为:)

理解文章中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的联系。掌握全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得以展现呢?

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结合了语文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将本文的教学过程设置为四个方面:情景导入,在本环节中我将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能过对多媒体中所展现的古今中外名家对于学习的名言进行感知,从而顺利导入新课。初读感知 本环节中采用启发式教学,贯穿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新思维。以学生自读为主,串讲为辅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自读过程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要求尽量用原文语句作答,译出较难的文言句子,改变教师串将到底的做法;以文章的脉络为基础,在自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每段中找出比喻句,并引导学生得出比喻的含义和他们的内在关系,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轻松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学生的学法上我设定:

借助工具书、注释,充分做好预习。进行圈点、勾画、批注,熟读课文,做到句读准确,文本研习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在本环节中,要求学生运用归纳的方法,谈谈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那些写作手法,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的观点中哪些可以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哪些是能够让学生有特殊感触的语句。

4下面就是我教学环节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了,拓展延伸在本环节中我将引导学生进一步运用已经学习过的文言知识,在本环

节中我将采用问题探究和 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牵引到自己的实际学习过程中来,内化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从而做到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过教师与学生日常的积累,举出一些历朝历代关于“劝学”的诗词进行赏析,加深同学对荀子关于学习的精神的领会。也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一种方法。

生理学说课稿(范文) 篇6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是xxx老师,我叫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____》。本次说课共分五个板块,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生理学是医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生理学知识是学习后继医学课程的必要基础。本节课出自xxx出版社出版的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创新教材第一版《生理学基础》的第八章第二节。本节课分两个部分内容,分别是:1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2影响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肾脏的解剖学相关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尿生成的过程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尿液及其排放这部分内容,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所以学好这个内容为学好以后的临床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本内容包含的一些重点知识,是对口升学的常考内容。

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本教材特点,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我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掌握:小管液溶质浓度对尿液生成的影响;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作用。

(2)熟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3)了解: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分泌的调节。

2.能力目标;

(1)通过多媒体示教小管溶质浓度对尿液生成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置案例分析糖尿病病人的多尿等,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学习生理学的热情。

当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知识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小管液溶质浓度对尿液生成的影响;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作用。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理解和掌握影响尿生成过程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最后我们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5分钟)

由上节课学过的尿生成过程知识和本次教学将要讲授的影响尿生成因素知识设置案例导入。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生理学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78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确的分析教材的难点。我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选择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讲授过程中,我还要重视学生对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课堂小结:(5分钟)

由学生来作小结,然后同学补充,最后由我点评知识性内容的小结,这样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4、布置作业:

为了达到知识迁移、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自学效果,发展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针对中专学生素质的特点,我布置了以下的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

(1)什么是水利尿?水利尿的机制。

(2)大量饮清水和大量注射生理盐水引起尿量增多的原因有何不同?

5、板书设计: 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能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板书:

以上是我对《影响尿生成因素》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尿生成过程知识,并把它运用到对影响尿生成因素的认识,使学生的认知活动逐步深化,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育学说课 篇7

“冰山学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在1970年提出的,最早应用于物流管理中,他指出:物流成本就好比是冰山,分可见成本和不可见成本,就像冰山分为可见部分和水面以下的不可见部分。“冰山学说”告诉我们:人们往往容易看到露出海面的冰山的一角,而潜藏在海水下面的冰山主体却经常被忽视。(1)冰山学说已经成功应用于体育教学中,(2)冰山学说将学科的科学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将其融汇深化。

本文借助实验教学“冰山结构”证明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并从人文教育的角度辨析诚信教育研究问题,诚信教育、人文教育的相关研究对于完善实验教学“冰山学说”具有重要意义。

1 实验教学中诚信教育缺失的问题和挑战

1.1 实验教学中诚信缺失问题

随着我国本科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教学也出现了一系列不良现象。(3)例如,不严格遵守实验纪律、实验预习蒙混过关、实验操作不规范、抄袭或伪造实验数据、抄袭或简化实验报告、考试作弊之风屡禁不止等等。这些现象不一定是普遍现象,但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甚至是普遍存在。因此,深入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开展诚信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

1.2 实验教学中诚信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本科理工科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007年,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4)实验、实践教学是“质量工程”和“卓越计划”中的重要建设内容。“加强实验室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人文教育”、“以人为本”、“增强学生诚信意识”等一系列举措也都有明确体现。

可以看出,我国实验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实验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不断强化和体现。然而,面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实验教学改革面临的难得历史机遇,如何科学地、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和研究工作是摆在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2 实验教学中诚信缺失的原因和分析

2.1 实验教学中诚信缺失的微观原因和分析

(1)学生缺少遵守诚信的积极性,失信成本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不够,学生受市场经济发展而引发道德功利主义倾向的影响,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发展滞后,以自我为中心,缺少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另外,部分高等学校由于实验环境、仪器设备、师资力量的限制,对于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失信行为没有严格的监管措施和惩罚手段,学生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导致失信行为普遍,最终导致学习风气和学习态度变质且恶化。

(2)缺少开展诚信教育的主动性和有效手段。目前,教师缺少开展诚信教育主动性是因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一直存在问题,大部分高校的诚信教育仅仅是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内容分支,也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没有教学的积极性,学生根本没有学习的兴趣。在我国现有社会环境下,诚信体系还不是十分健全,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缺少生动的佐证、支撑诚信教育的素材,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的大理论、大道理意义不大。同时,诚信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影响诚信教育的因素有家庭、学校、社会、学生四个方面因素。(5)

2.2 借助实验教学“冰山学说”理论模型探讨诚信缺失的原因和辩证分析

实验教学“冰山学说”的理论模型,科学教育往往是“冰山”的“显性部分”;人文教育往往是“冰山”的“隐性部分”。科学教育是指以数学、自然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为教学内容的教育。人文教育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教学内容的教育。(6)科学教育使人获得知识,人文教育促使人健全地发展。人文与科学教育之结合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人才需要科学技术知识,同时也需要人文精神来提高自己的修养,来净化和洗涤自己的心灵。(7)

因此,诚信教育的主体是人文教育,诚信教育仅仅依靠科学教育的方式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正是当今社会人文教育缺失的大背景才使得诚信教育举步维艰,所以开展诚信教育可以从开展人文教育的角度进行辨析,才能有望破解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中很多难解的问题。

3 实验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的主要策略和几点措施

3.1 实验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的主要策略

(1)将诚信教育置于人文教育的大前提下,实验教学切实融合人文教育。实验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但是人文教育的地位绝对不能忽略,将人文教育独立于实验教学之外是错误的。将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纳入人文教育宏观背景下非常重要,实验教学要有效融合人文教育。

(2)加强诚信教育的制度建设,加强诚信教育的考核和严格奖惩。诚信教育需要制度来约束、来保障。通过制度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诚信意识,诚信意识一旦形成,就成为了学生的内在思想道德品质。(8)在现阶段实验教学中,我们尤其要重点开展诚信教育的制度化建设。通过必要手段加强对学生诚信的考核,不断消除学生的懈怠心理,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失信成本。在强化制度建设的同时,不断渗透和加强道德教育,最终促使学生自觉诚信意识的建立,形成科学的、系统的个人诚信规范。

(3)提高教师修养,普及诚信知识,加强诚信教育的有效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牢记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等有机结合,不断改革与创新诚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切实增加诚信教育效果。

3.2 实验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的几点措施

3.2.1 建立开放性学生诚信档案,潜移默化地开展诚信教育大学生诚信档案可视为学生的第二身份证和社会的通行

证,诚信档案要能体现学生诚信的基本情况,因地制宜。(9)诚信档案需要学校等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必须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大学生诚信档案可以考虑五项内容:(1)学生诚信承诺书;(2)学生个人基本情况信息表;(3)学习诚信评价;(4)经济诚信评价;(5)社会实践诚信评价等。建立大学生开放性诚信档案,学生成为建立诚信档案的参与者,更是诚信档案的受益者,确保了档案开放性,也有效加强了学生自我约束。

3.2.2 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制定和落实实验教学诚信考核指标

实验教学中的评价构建应该遵循五个原则:一致性原则、重点性原则、清晰性原则、透明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验教学中的诚信教育不能解决相关所有问题,但是通过培养学生实验中的诚信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诚信教育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长春理工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学成绩考核指标为例,一级指标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考核”的二级指标包括出勤、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学风等方面;“期末考核”的二级指标包括问答、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处理和分析以及实验结论,从各个方面的细节着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核,将诚信教育考核融合到实验考核是全过程,出勤、学风、遵守实验纪律等诚信考核内容明确写入考核内容中,仪器设备整理、实验习惯与态度等人文教育考核内容也有具体体现。

3.2.3 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不给学生失信滋生的土壤

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严格的考试诚信制度、学术诚信制度、贷款诚信制度等。在制度执行过程中非常严格,例如:考核作弊全校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直接开除学籍;抄袭实验报告、实验数据造假等行为发现一次则总成绩记零分;实验旷课两次则总成绩记零分;出现安全事故据实际情况按照学校规定严肃处理。

4 结束语

高等学校必须面对诚信教育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可见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实验教学“冰山学说”将诚信教育主体纳入人文教育范畴,比喻为“水下面的冰山”体现了诚信教育的困难性,是对诚信教育问题的大胆定位。现阶段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解决,社会、学校、家庭三者共同努力,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同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引导大学生强化自身的诚信意识,培养出具有高素质、诚信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6]刘子实,吴渝.大成之道——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8.21:50-54.

[2]宋继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竞技教育——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竞技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6(25):721-725.

[3]李本亮,陶知翔.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9):102-103.

[4]张大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0.9:4-6.

[5]武东晓.重构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J].中国校外教育,2007.10:16-7.

[7]张光跃.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1,62.

上一篇:美国电子政务特点下一篇:中铁项目财务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