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的诗歌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放下的诗歌(精选13篇)

放下的诗歌 篇1

有什么必须计较,

心宽才能体阔,

广博才能淡漠。

有什么放不下?

有什么要记忆心间,

留恋不是依恋,

今天的奋斗,

是为了更好的明天。

有什么放不下?

有什么需要折转,

劳燕为暖南北回飞,

百花随季变换争艳。

有什么放不下?

有什么不能割舍,

既然有了选择,

就要风雨兼程,

既然已下决心,

就要执着前行。

有什么放不下?

有什么踟蹰不前,

路就在脚下,

越走就会越平坦,

沟沟坎坎已越过,

还担心什么?

放下应该的放下,

舍弃应该的舍弃,

人生路途遥远,

一切都是夙愿的实验,

为了更好的未来,

努力向前,

放下烦恼怯懦,

放下的诗歌 篇2

前几年,在北京碰到一大哥。他说,你挺好,活得简单。

我不知道什么意思。我以为,他说我只会教书,干不了别的。后来,我懂了,他那是在夸我呢。

原因是这些年我有了一些欲望,欲望让我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人一复杂, 就痛苦连连。

现在,我恨不得能把所有让我复杂的事都放下。人要想快乐,不用敬神, 不用烧香,你放下一点,就快乐一点。

02

我有一个朋友,当面温和恭顺,但一转身就骂我。

当然了,他骂我的事,是他的朋友告诉我的。

你说,我的朋友是朋友吗?他的朋友算朋友吗?都不能算。

中国人当打对面的事,看起来很热闹,却总是云山雾罩的,让人心里没底。只有一转身,你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质来。

现实中,有的人,假得一本正经, 装得海枯石烂,假装得扑朔迷离。在这样的深度和厚度中,你只好晕头转向。

03

我很少在学生面前读自己的文章。

读的时候紧张,读完了就更紧张了。自我卖弄的嫌疑,常常让我不敢抬眼看学生,那种感觉,就像偷拿了别人的东西,在大庭广众之中被发现,语无伦次,手足无措。

读别人的文章,情形就大不一样。 我可以高声大气地夸赞,可以居高临下地褒扬,脸不红,心不慌,甚至敢用自己的威势,逼迫学生们,生出与我一样的钦佩来。

这个世界,没有比夸赞别人更让人心安理得的事了。

04

有一天,我看一个人,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我问他,你怎么了?他愣了,说, 没怎么啊!

走近了才发现,他没戴眼镜。他还是他,不过是没戴眼镜,为什么怎么看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呢?

我摘下眼镜,照自己。妈呀,吓了一跳,原来,自己比别人还不顺眼。

后来,与人相处,即使觉得对方说话做事别扭,我也赶紧原谅了别人。因为, 在原谅之前,我先想到了自己的别扭。

05

我一直以为穷人是最缺钱的。

我有一个表叔,穷人,侍弄土地,修理地球。我还有一个表舅,富人,开一家大厂子,身家千万。因为亲戚家办喜事,他们聚在了一起。

整一天,表舅不断地打电话,内容大体是收款、入账、要钱之类的。声音高得吓人,表情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一会儿又哭笑不得。倒是表叔,脸上没看出喜,也没看出忧,规规矩矩地迎来送往,全天,没说出一个钱字。

那一天,我觉得,富人看起来好像比穷人更缺钱。

06

去采访一个老人,他在“文革”中差一点被迫害致死。

谈起过往,他唏嘘感慨。不过,不是为自己,而是为那些曾经迫害过他的人。他说,他们现在过得很不容易,过得很苦很苦。

怎么这个人没心没肺的,像个二百五。回来的路上,同去采访的小伙子, 觉得老人实在有点匪夷所思,于是,说了这么一句难听的话。小伙子的意思是,你的敌人倒霉了,你该高兴才对啊。

我笑笑,没说什么。我明白了,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比海还深的宽恕。

07

我的博客上,不知道是谁,留了这样一段话:

在自己面前,应该一直留有一个地方,独自留在那里。然后去爱。不知道是什么,不知道是谁,不知道如何去爱,也不知道可以爱多久。只是等待一次爱情,也许永远都没有人。可是,这种等待,就是爱情本身。

我的回复是:希望你爱得宁静,还以爱的本真。

放下艺术的身段 篇3

在《疯狂的石头》中,你很容易找到盖·里奇《两杆老烟枪》《掠夺》的影子(抢夺片的剧情、多主线的结构、黑色幽默气氛、快速转接镜头)。在导演访谈中,两者之间的联系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宁浩承认在影片创作之初,已经将这两部经典影片当作范本,但从最终的结果上看,这种模仿只体现在整体结构和气氛营造上,在以其复制的精巧框架之外,更多原创性的细节让影片变得更加丰满。

多主线交错的结构是《两杆老烟枪》的标志性特征,在《疯狂的石头》里,这一点从开篇就锋芒毕露:一只饮料瓶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几乎将影片所有的角色都串联其中,在这次巧妙的人物介绍之后,所有的角色又按照各自的轨迹平行推进情节,并且因为不同的原因不断地发生交集。

在这种多主线的立体结构中,人物间的关系被观众清晰地掌握,而他们彼此却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让故事的发展变得更有戏剧性和喜剧效果。

影片的喜剧效果并不仅仅来自于结构,它的黑色幽默气氛贯穿在整个情节之中。一块茅坑中的石头被鉴定为价值连城的宝玉,一位国际大盗却失手于三个小蟊贼——《疯狂的石头》就是这种夸张中带着点疯狂的喜剧。它与之前我们看到的喜剧是不同的,冯氏喜剧以语言效果取胜,并以此来填充剧情上的松散;港式喜剧则更喜欢营造轻佻与喧闹的气氛,在立意上过于偏重剧情的商业效果。但《疯狂的石头》却以巧力取胜,它在剧情设置上和场景营造上下足工夫,以精密的构思减小了低成本在场面营造上的不足。

喜剧电影一直是低成本电影的突破口,但一直以来,大多数国产电影过于侧重电影表面喜剧效果的创作,而忽视了内在结构方面的布局,在某种层面上,《疯狂的石头》正是一次表里如一的尝试。

在《疯狂的石头》里,幽默更多时候表现为亲民的低姿态,有许多取自民间的对白和小段,也有对《碟中谍》、千手观音的戏噱模仿;同时这也是一部以技术取胜的电影,在电影创作上,它表现为精巧的剧本,恰当的演员选择,优秀的场面调度,风格化的后期剪辑,以及少有破绽的表演。

低成本让《疯狂的石头》缺少大牌明星,但并没有影响影片的表演效果,所有表演者都为之贡献了难得的精彩演出。扮演保安队长的郭涛,扮演小偷头子道哥的刘烨,扮演国际大盗麦克的香港演员连晋,甚至客串演出的编剧岳小军。在创作阶段,片中的每个角色就被赋予鲜明的特色,那些风格迥异的表演,让人物的形象在表演阶段得到进一步的充实。

放下没那么简单的诗歌 篇4

水会流出去也会归去

如果把善良封闭

道德和仁义归尽

算得上“纸上谈兵”

也许只要够绝,够冷

也能够彻底

能放开自由的是身躯

却不是心灵的路

脚步逃跑得再远

大脑消失得再快

却跑不过心灵的漫延

留存的根本是善念

种植在骨髓

在鲜血中来来回回

那是从心步里出发的万言

渗透在每一处皮肤,等着腐烂

从根部的.绝望

冰冷掉的是血液

而温暖的也是从根部流出的血液

能够流动的也仅仅是身体里的血液

装着传统的继续

家族,亲情,善良和正义

在血液里流穿每一处

表现在肢体的言语

一句话,一个手势

有时候是想学着放下所有

有时候则希望自己再坚强一次,每一次

有时候希望太平就是这样过日子

更希望自己学会忘记

把自己认为是一个白痴

孤单的感觉太累

想放下所有

没有后悔

却不能够

坚信自己一次次能够

能够坚持到花开

愿相信明天的太阳一定会那么灿烂

相信有雨的日子,花不会霉烂

能够坚持,坚持一刻,明天会很美

路在脚下晃荡

那锁在脚上的粗大的铁链

听到敲击地面的声音

白杨在风中飘荡

一把铁锤高起在路上

只要简单地落下

没有选择的是心灵

看着那扇门渐渐地关闭成画

铁链在脚上响着,冒着火花

血液里弹不出水的清扬

血管动弹不了花香的尘殇

晚阳的天空升起白色的旗帜

铁链行走在桥上

听到花落的声音

在血液里流淌

听到杜鹃的啼叫

在深深的夕阳

天空的云烟

妈妈,请放下手机 篇5

我抬起头, 看到女儿愤怒、委屈的小脸, 顿时后悔极了。我在干什么?是在陪孩子, 还是在玩手机?

那天晚上, 把孩子哄睡着以后, 我开始反思自己。自从用了智能手机, 我的生活基本上就跟手机捆绑在一起了。早上一睁眼, 从枕头下拿出手机, 先上QQ, 看看朋友们有没有留言, 顺便看下空间里有什么新动态;接着刷一下微博, 看看大家都在关注什么;最后再去微信圈看看, 点个“赞”, 分享个链接。做完这些, 我才放下手机, 开始起床。一天中, 我会时不时地看看手机, 有时陪孩子也是三心二意。

这一天, 我忍不住在妈妈群里感慨, 有多少妈妈和我一样, 一边陪孩子一边玩手机呢?没想到, 大家纷纷发来“汗”、“惭愧”的表情。有一位妈妈发来一段话, 很引人思考:家长是一种职业, 别以为一边看手机一边坐在孩子旁边, 就是陪孩子;也不要以为玩着电脑, 嘴上督促一下孩子, 就是管孩子!也许你事业有成, 但事业的成功弥补不了家庭教育的残缺。在孩子面前, 请尽量少玩手机!

这时, 表嫂发来消息, 跟我分享了她儿子小松成长中的故事。

表哥是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 平时工作忙不说, 还要经常出差, 教育孩子的事就主要落在了表嫂身上。偏偏表嫂工作也忙, 回到家既要做家务, 又要辅导孩子学习, 难免有时对孩子没有耐心。陪孩子时, 表嫂不是一边讲故事一边看电视, 就是一边开着电脑一边督促小松学习。表哥在家时, 也是电话邮件不断, 根本没心思专心陪孩子。慢慢地, 小松不再缠着父母了, 他自己吃饭, 自己写作业, 自己玩, 有什么事也不肯跟父母说, 性情变得偏激起来。小松十几岁时, 已经变成了一个叛逆少年, 表哥表嫂这才意识到, 他们忽略孩子太久了, 想要再管孩子, 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还好, 小松本质善良, 顺利地渡过了那段叛逆期。但一想起曾经那样对待孩子, 表哥表嫂总觉得有些后怕, 万一孩子学环了, 就后晦莫及了。

孩子的成长教育, 只有一次机会, 错过了, 就再也没有了。为了看手机而忽略了孩子, 真不应该。对不起女儿, 妈妈决定, 从今天起, 放下手机, 专心陪你, 给你讲故事, 陪你做游戏, 和你一起成长, 一起学习, 努力做一个好妈妈。

放下心中的繁杂 篇6

喜欢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坐在窗前,聆听着一首如泉水一样潺潺流淌的音乐,清脆的曲子穿透空间,在耳边回响,一种荡涤心扉的感觉油然而生,慢慢品味出那种淡然而又清净的人生况味。这,何尝不是一种醉。

放下心中的繁杂,思绪在简单中摸索,心平气和的时候最容易感知生命的真谛。从容地生活,恰如溪水静静流过;淡定地工作,宛如微风柔柔抚摸。也许只因为有了这样一种从容和淡定,生活和工作才有了那种激情和快乐。

从来都自以为只有问心无愧地做事,认认真真地做人,然后,抛却世事的华丽与浮躁,冷眼旁观外界的诱惑和纷扰,才能在柔软的内心深处,把自己还原成那个本真纯洁的自我。热爱美丽,但却崇尚自然;寻找快乐,却依然守望简单。也即如此,云卷云舒的怡然,才觉出最真;花开花落的洒脱,才品到最美。抛却很多的繁杂,做回简单的自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是一片云,就悠闲地飘游在高高的蓝天,卷起和舒张都那么顺其自然。是一滴水,就畅快地流动在江河湖海,哪怕是小溪和山泉,也能体味到快乐和开怀。是一条鱼儿,就安心地在水中游弋,从不羡慕鸟儿的飞翔。是一只鸟儿,就自由地在天空中翱翔,从不去探寻水底鱼儿的去向。

这,实在需要一种淡泊的境界和气度。但愿,这淡薄成为一种人生的境界,被我们追求着;成为一种生活的态度,被我们演绎着;成为一种宽广的胸怀,被我们保持着……也许我们不能完全拥有这种境界,但我们一定要走在这样一条路上;也许我们不能完全拥有这种态度,但我们一定要把这态度发挥到极限……因为,有了这种月明风清的淡定,才有了人生如菊的从容;有了这种天高云远的潇洒,才有了流水潺潺的心情。

我们选择不了生命,但我们可以选择走过生命的方式。做人要有几分淡泊,清风细雨同样有韵致,有诗意;做事要有几分从容,俯仰之间,依然洒脱,依然随意。不刻意,不虚伪,没有万卷诗书的熏陶,有的却是简单岁月的朴素;没有历练沧桑后的成熟,却有宠辱不惊的坦然。

生活给了我们酸甜苦辣,每一种心情都要我们为你用心去读,去感受,去品味。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别人来着色?

希望有一片天空可以由你我去描绘,春天的绿,夏天的阳光,秋天的风,冬天的雪花,你会对生活说美好。

走过之后才知道,平凡是人生最浓的色彩。在喧嚣中,独守一片友情;在浓郁中,默念一份平淡。正如花开花落的悠然,正如春去冬来的自然。因为我们知道,花落还会开,春去还会来。

放下的诗歌 篇7

【试题回放】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请以“放下”或“不放下”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不少于800个字。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的能力:①对社会的观察、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能力;④调动语言知识积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

“提示语”先以梭罗的话语引出“放下”的这个主题词,然后列出两类不同的看法:一是直接认同(肯定)“放下”说法的,另一方面则是从反面,以认同“不放下”的说法来对应“放下”的观点。这实际上也为考生提示了可以有不同的立意角度思考,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需要,或直接扣合梭罗的“放下”运思作文,或以认同“不放下”来表达自己的认识理解。考生可以根据提示写作,也可在提示以外,就“放下”或“不放下”的相关范畴作文章,但所写内容必须在既定文题的范围内。

“要求”明确考生必须在两个标题中自选一个,选定了标题也就意味着确定了写作重点。“联系生活体验和认识”,即是要求考生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这些体验或感悟,可以来自身边的人、身边的小事,也可以是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行动、经历。考生可以“自定文体”,但无论是谈论看法还是叙述故事,都必须与自选的文体特征相符,文章的优劣均按评分标准执行。

【审题提示】

本题便于联系生活,但难点在思辨。放下什么不放下什么,需要有清晰的认识与有分寸的表达:1.“放下”的意思是放弃或停止,可以是已拥有的弃之不顾,也可以是停止正在做的或追求的东西;2.“不放下”意味着不抛弃,不放弃,更是坚持、执着。可以是客观要求的“放不下”,也可以是主观上的执着追求。至于“放下”或“不放下”的对象,可以是物质层面的,更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局限在思维,限于个人小视野,限于社会负面事例,限于就事论事„„,这些表现在立意上会有等差,是评判的重要依据。

学生可从正面立意,亦可从反面立意,亦可正反结合辩证论述。正反结合者,如能正确指出放下什么,不放下什么,有辩证的分析,得分则较高。

论述时,有考生偏重于感性的抒发,不能做深入说理;亦有考生缺少切题意识,不能从题目或材料切入,上来就谈要 “放下” 或“不放下”,但具体放下什么,不放下什么,则语焉不详。

结构上有并列式,有正反式,有层进式,妙在运用自如,本身并无高下之分。结构严谨的颇受青睐,结构松散的难受欢迎。但要注意有些文章的结构表面看起来松散,其实有内在的联系,不应判为低分。

一、题意理解

1.本义

①放下是把握着﹑提着或负载着的物件从高处放到低处;②搁置,停止进行。

2.引申义

把占据心灵的某种东西移出。

3.价值取向

放下≠放弃

放下,指放下多余的、有害的、悲伤的、暂时不需要的事物。是一种有选择的放弃,而不是说要完全放弃。

放下的同时亦隐含着什么是不该放弃的;不放下的同时亦隐含着什么是必须放下的,如此方可更好的诠释为什么要放下或不放下。

放下、不放下可以是一种价值的取舍(得与失),比如放下个人的名利,不放下对事业的追求;放下眼前的荣耀,不放下对正义的执着„„也可以是一种策略上的选择(先与后),比如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GDP很重要,可持续发展更重要,为了可持续发展,就应先放下对GDP的偏面追求。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来说,体育、音乐、美术、奥数、英语(论坛)等都很重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要想真正有所收获,就必须选择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其它则必须放下„„

放下与不放下的对象选择:可以是实的:财富、权力、名利„„也可以是虚的:思想观念(成见„„)、情感(喜怒哀乐„„)„„

4.角度选择

“放下”与“不放下”必须二选一。文题与内容必须保持一致。选择其一可以涉及另一方,但主次须分明,忌倒置。比如选择写“放下”,可以涉及“不放下”,但必须以“放下”为重心,不能是定题为“放下”,而文章的主要内容却是写了“不放下”。

二、立意说明

可以正面立意:该放下什么,比如利益、荣耀、财富„„不该放下什么,比如尊严、正义、良知、诚信„„

也可以反面立意: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把本不该放下的东西放下了,比如贪官放下正义、奸商放下了诚信、知识分子放下了尊严、普通人放下了良知„„该放下的却没有放下,比如对名利的热衷、对权力的迷恋、对金钱的贪婪、对眼前既得利益的不舍„„

1.符合题意

“放下”——含义理解正确,对象明确,选点准确,观点鲜明,立意深刻。“放下”的理由充分;“放下”的过程清晰;“放下”的方法正确;“放下”情节构置合理。

“不放下”——含义理解正确,“不放下”的对象明确,选点准确。观点鲜明,立意深刻。“不放下”的理由充分;“不放下”的过程清晰;“不放下”的方法正确;“不放下”情节构置合理。

2.基本符合题意

“放下”含义理解基本正确,指向基本明确,选点基本合理,观点正确,立意明确。“放下”的理由比较充分;“放下”的过程基本清晰;“放下”的方法基本正确;“放下”情节构置基本合理。

“不放下”含义理解基本正确,指向基本明确,选点基本合理,观点正确,立意明确。“不放下”的理由比较充分;“不放下”的过程基本清晰;“不放下”的方法基本正确;“不放下”情节构置基本合理。

3.偏离题意

A.“放下”含义理解部分正确,指向不够明确,选点不完全合理,观点模糊,立意不明。“放下”的理由不充分;“放下”的过程不清晰。

“不放下”含义理解部分正确,指向不够明确,选点不完全合理,观点模糊,立意不明。“不放下”的理由不充分;“不放下”的过程不清晰。

B.完全脱离“放下”或“不放下”的含义作文。

三、相关说明

1.关于表达

侧重文章的文体和语言两项。具体评分可参考内容评分项。

2.关于发展等级

参照“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综合评定,突出其中一点就可以打满分。

(1)符合题意的,“发展等级“一般不低于6分;

(2)基本符合题意的,“发展等级”一般不低于4分;

(3)偏离题意的,写得再好,“基础等级”不超过四等评分,“发展等级”不得分;

3.其他

⑴缺题目扣2分;

⑵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的不计;

⑶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

⑷字数不足800字的,每少50字扣1分;不足300字的,“基础等级”在四等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⑸全文200字以内的,得分不超过10分,400字以内的,得分不超过18分,不再分等级评分。

作文样卷

1号文

放下

握紧拳头,你抓住的只有空气;张开手掌,你便拥有了一切。

很小的时候,我们总会伸手抓住面前的一切,渐渐地,我们发现,要抓住的太多,手却只有一对,要想拥有,必先放手。可是如今,我们仍未学会放下,我们会放不下流逝的时间、缘尽的感情和曾经的爱。它们,如同指触的流沙,指间的轻风和手心的雨丝,你放下,便收获释然;你放不下,却也留不下,只剩下无尽的痛苦与哀婉给你作无用的慰藉。

朋友,学会放下吧。放过它,也放过你自己;安慰自己,也成全了它。

放下,有三境界。

痛后放下乃第一境界。水蛭吸血,你越拔得用劲,它越痛却吸得更紧,最终只能在火中蜷缩自己炽热难熬的身躯,化作一阵云烟,渐远渐散。倘若水蛭痛而后放下,想必不会落得如斯结局吧。痛觉与生俱来,它不是对你的折磨而是对你的保护。也许它不是你的,有更好的值得你追逐。坚持是中性词,当你坚持应放下的,你就是固执的。痛了就放,是对自己的保护,是对时间的珍惜,是为更好的到来而准备。有人问佛:“大师,我放不下。”佛拿了一杯热水倒在他的手上。他手一烫,杯子坠地。佛曰:“痛了你就会放手。”烫伤很快恢复,放不下而荒废的青春却一去不复返。

主动放下乃第二境界。低姿态的高贵远比高姿态的高贵美丽,圆润而不刺眼。放下姿态,收获高贵,低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痛了才放是被动的,主动放下是有意识的,觉悟自然更高。仓央嘉措既恐损梵行又恐负倾城,留下一句“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后,从此入山终成高僧。李嘉诚之子李泽楷并无仰仗父亲敌国之财,而是放下“华人首富之子”的身份艰苦打拼,最终一手开创“电讯盈科”的王国,人称“小超人”。路易威登从匠师爱徒到御用捆箱师,再到创业,一路放下一路成功,留下“LV”让万千女性为之疯狂追逐。主动放下,你会收获更多。

放下的第三境界是从不抓紧。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带一物而来,不带一物而去,缘至则来,缘尽则去。这是一种“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潇洒,一种“漫看天际云卷云舒”的恬然,一种“日起而作,日落而息”的睿智。它不是“放下吧,是你的会回来,不回来是因为你值得更好的”的自我安慰,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豁达与大气。这样的人,才是拥有一切。他不需放下,因为他一无所有;他可以放不下,因为放下后还是他的。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放下吧,你会是最富有的。

【简评】

本文对题意理解准确,将“放下”分为“被动”、“主动”和“从不抓紧”三个境界,由浅入深,逐层论述。文章内容丰富,水蛭、商界精英、禅宗故事等诸多材料运用恰当,显示出作者丰厚的知识储备。文章思路严谨而不呆板,见解深刻而又独到,体现出作者富有个性的思考。虽然语言上略有欠缺,不够流畅,仓央嘉措的例子分析稍嫌空洞,但仍不失为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2号文

放下

有人说:真正的智者,敢于辞让整个天下。是怎样的胸襟和气度让他面对天下纷繁万家都举重若轻,在心中放下名利,放下浮华,放下凡夫俗子割舍不下的羁绊,合心于淡,乘物以游心?

放下,不是一次轻率的舍弃,更非戏谑的逃避。恰恰相反,它是一次生命的负重。放下的是熙熙攘攘的身外之物,而在心灵之深处,“放下”二字让人懂得何为生命的本初重量。

与天地精神共往来的庄子,无疑参透了“放下”二子真正的玄机。他拒绝了楚相的高位,要过“生将曳尾于涂中”的生活。妻子故去,他鼓盆而歌,歌的是“查其始而本无生”的朴素真理。名誉的煊赫,生死的大劫都缚不住这颗无所拘囿、不甘就范的心魄呀!我想,庄子是懂得放下的,他穿越了名利生死妄加于他的桎梏,当他以一袭白衣、衣袂飘飘地向逍遥走去时,身外的所谓重量已伤不得他分毫,他的豁达豪迈足以穿越世间一切坎坷,实现自我生命的圆满成全。

我折服于这“放下”的魄力和气度,这便是古人辞让天下的力量,留一份寂寞的空间给生命,让生命终可以开阔,让心灵终得到游历的长空。“放下”赋予了生命更充盈饱满的空间,让人感悟生命本初的质地,原始的欢欣。

然而生命当中可有那些无法逾越的障碍?可有那些戕人心魄,足以摧毁任何希望的苦难?这或许无法让人轻易地超拔于其上,当生命本身成为自我的累赘,人该如何“放下”如影随形的痛苦与不堪?

史铁生会给我们一个珍贵的答案。他所承受的那些难以想象的苦痛,我无意再重复提及。但我无数次地在这些从容温暖的话语中获得笃念。他说:这就是你不能从中单单拿掉苦难的整个世界。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亡,是一个必将会降临的节日。

我悲恸于他的遭遇,而深深敬重于他对不幸的宽恕,对悲剧的放下。在他的文字中,我读不到丝毫的颓唐与戾气,读不到他对世界的尖刻与敌意。只有一个宽厚的智者放下苦难,拥抱生命的赞歌。

只有真正对不幸的“放下”,人类才能在爱与幸福的路途上迎候解放。若紧紧怀揣着命运的不公,那生命只得沉沦在无边的黑暗际遇之中。

“放下”一词的厚重,我们将会用漫长的生命去体味。愿我们有勇气“放下”并有能力“放下”,执此一念,我们的生命将会是一个盛大而永恒的节日。

【简评】

文章起笔即境界阔大,气势恢弘,“智者敢于辞让整个天下”,名利、浮华、羁绊等皆为可以放下之物。接下来将“实现自我生命的圆满”作为立论的根本,准确深刻。选取事例典型,以“庄子”为例论证放下之后的豪迈穿越,以“史铁生”为例进一步诠释智者对生命的讴歌,颇有哲辩思维。语言精练,文辞较优美。但论证过程稍欠严密,“史铁生”的例子分析不够准确。内容有点单薄。3号文

不放下

朱光潜先生曾说:“成功的关键,在于朝抵抗力最大的方向走。”是的,朝抵抗力最大的方向走即是面对再多的艰难困苦,仍然不放下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责任,终其一生为实现这一最高人生价值而奋斗不息。

回顾历史,当无尽的艰辛,黑暗的现实,被贬的挫折无情的嘲笑着他们对责任的固执坚守时,他们没有选择放下。玄奘大师,只身穿透五万里的沙漠,没有神通广大的徒弟,没有结伴而行的法师,坚定地喊出“宁向西天一步死,不求东归半步迈”的信念,靠的是对为众生脱离苦海的责任的不放下;特蕾莎修女,毕生在贫民窟为穷人服务,受尽千般万般不解与嘲讽,依然说道:“我不能假装看不到路上冻死的人们”,靠的是尊重关爱穷人的责任的不放下。电影《十月围城》中,十三个普通人用血肉之躯筑起中华民族的围城,靠的是对革命胜利的责任的不放下。

倘若他们放下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倘若他们选择了安逸的生活,他们的内心只能享受物质的富足,却无法享受精神的富有,退缩与放弃只会永远地拷问着他的灵魂。许多的古人,在困难面前放下一切,避世隐退,他们放下了对奉献社会的志向,却渐渐把这种放下当作伟大的志向。若社会仅有“放下”的故作潇洒,却没有“不放下”的勇于担当,历史的潮流又怎能向前发展?

当今的中国,也许没有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没有革命时期的战火硝烟,但面临的国际竞争与国内矛盾却依然激烈。新时代的科技竞争、文化竞争谁来争?是我们青年。新时代的贸易战汇率战谁来战?是我们青年。新时代的民族矛盾、地域矛盾谁来应对?是我们青年。我们青年有着民族与国家未来的责任,重要的是不放下,重要的是面对再大困难也不放下对社会与人民的责任。看那广州的举牌哥,用一人之力挑战地铁部门的措施,他不放下手中高举的牌,也不放下心中的责任;看那香港那些举着横幅游行抵制“蝗虫广告”的大学生们,为地域间的和谐相处高呼呐喊,他们不放下手中的横幅,也不放下心中的责任。

不放下责任,并不需要舍身就义,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只需要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不要认为偏隅一角、独善其身就是大智慧,真正的大智慧,真正对自己有益,对人民有益,对社会有益的大智慧,在于不放下!

因此,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放不下,勇于挑起重担,他才是最富有的人。

【简评】

这是一篇观点明确、结构严谨、材料丰富准确的议论文。文章由朱光潜的名言引入,将“不放下”的内容具体化为“不放下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责任”,观点鲜明而集中。主体论证部分从正、反两面展开,由历史到现实,层次清晰。事例选用准确,叙述简洁。文末提出“从点滴小事做起”的解决办法。全文显示出年轻人的激情和朝气。但有些表达略显生硬,有空洞之嫌。

4号文

放下

不只一次,在梦中看见草原,在澄蓝的苍穹下,没有边际的绿茵原野,轻得像风一样的身体仿佛能够一直自由地纵横原野之上。

儿时总喜欢跑到城市的那头,看从远方来的火车窗上拓印着的翠色的梦的残片,迎面的风力似有草原的味道。“赶快回家啦,还有多少功课没完成。”父亲拖着我,汇入潮水般的人流与日复一日不变的生活之中。我曾恳求,但他瞪我一眼:“你还小。”那就等我长大。我暗下决心。

年岁渐长,我不再有时间跑到城那头,学业生活一点一点缩小我活动的范围。我向母亲恳求,我已经长大了。她神色漠然,你那有那个时间,你要学习,你要生活。日复一日的习惯一点一点压在肩上,浅浅地,走不远了,每日里似乎停在学校门口便已耗尽全部的力气。学业确实重,等有时间吧,等有时间一定去。

猛然惊醒,抬头,又是一年秋凉。什么时候坐上了轮椅,愈中的肩头压弯了双脚,再也没有力气离开这个堆满工作与生活的方寸空间。我艰难地摇着轮椅,移到墙边,伸出手指比划地图上的距离。一指,两指,我那梦中的草原,竟是在那样遥远的地方,我还能够到达吗?一点微弱的光透进窗帘,推开窗,如旧的城市,我一点一点将视线抬高,街道消失了,每日往复的车流消失了,渐渐地,铁灰的楼房和大桥的铁索也终于从视野中消失,唯有空阔的没有边际的天空。

忽觉心头一轻,不由伸手摸向肩背,那一日一日不断在肩上垒起的是什么?一点一滴琐碎的生活,抑或怀揣梦想却蹉跎的岁月。从前总不愿放下,重复的惰性,于是为着一些小小的理由轻易妥协,总想着,算了吧,机会没到,以后再说吧,于是不知不觉间,把更多的年月负诸肩上,愚蠢地压断了自己追寻的双腿。

扶着窗框,我一点一点艰难地站起身来,明明还能走出,指尖扫过那张早已泛黄的地图,梦才不过两指的距离。我扶着墙,一步一步走下楼梯,剥落的粉墙沉淀了数十年的时光,而今,终于是放下的时候了,放下那些自作的枷锁,放下那些惰性与虚妄的否定。膝盖一点一点伸直,蹒跚的脚步逐渐变成奔跑,身体原来像风一样轻盈,只是不愿放下的我们自甘匍匐于地。

深吸一口气,自由驰骋于无边的绿野,我想,我能够飞起来。

【简评】

放下感情的句子 篇8

1、换个人爱吧。会真心对你好的人不会只有他一个,如果全世界只余一个人爱你,你活得也太惨了点。

2 、离开以后想到的定是落寞的画面,但请你忘记它。一个人总要有个新的开始,别让过去把你拴在悲哀的殿堂。

3、我不知道死亡的时候,凝望苍穹竟然回那么凄凉,一声一声霰雪鸟的悲鸣,斜斜地掠天而去,我看到你的面容浮现在苍蓝色的天空之上,于是我笑了,因为我看到你,快乐得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4 、我每天都在数着你的笑,可是你连笑的时候,都好寂寞。他们说你的笑容,又漂亮又落拓。

5 、远方的我很挂念你,你知道吗?不论天涯海角,不论我们将被隔多么遥远。我的每个情人节永远属于你,我今生的最爱。

6 、其实,失恋没什么大不了,只会让我们真正长大,懂患上更多,让我们成熟起来。可以说,我们要是不经历败绩就难达到乐成的彼岸

7 、一个人的世界总需要另一个人做陪衬,他离开了,那是他衬不起你,相信自己会有更好的明天。花儿谢了明天还是一样的开。

8 、东西虽然丢了,就算它再珍贵又有何防,究竟咱人是好好的,懂吗?你在精神上要放松放松再放松,其实失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能再在一起,当然要分开,应该为自己的决定感到骄傲。

9、时间如轮盘流转,爱情在酒影中烙印分离的宿命;光阴似流星飞逝,伤口在烟雾中凝结痛楚的疤痕。也许下站就是幸福。

1 0 、生活中少不了不如意,每每这时不妨想想自己那甜如蜜的爱情、深如海的亲情、醇如酒的友情,拥有这些还不够吗?其实,这些才是自己最坚固的后盾。

1 1、不要因为一点瑕疵而放弃一段爱情,毕竟在爱情里,需要的是真情,而不是完美。

1 2、莫要伤心,愿你每天都开心;莫要失落,愿你每天乐呵呵;莫要悲伤,为他你不值得;要高兴,幸福生活会靠近;要欢笑,大批帅哥被你迷倒;离开一棵歪脖树,。整片森林任你挑。

1 3、我知道你的麻烦,心情可能也不舒畅,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吧!把烦人的事慢慢地淡忘,让痛苦烦闷逐渐减弱消退,相信你的心情会变得开朗起来。

1 4、生活有时会逼迫你,不得不交出权力,不得不放走机遇,甚至不得不抛下爱情。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生活中应该学会放弃,就像清理电脑中的文件一样。

1 5、失恋的人最寂寞,百无聊赖只好专心于琴棋书画电影杂志,不知不觉自身修养和小资情调就培养升级了。

1 6、忘了那些不兴奋的.事吧!连上帝都认为忧伤和烦恼是不属于你的。努力让自己走出来,你会看到明天的太阳比今天更暖和!明天的天空比今天更蔚蓝!

1 7、我愿化作一缕清风,悄悄来到你的身边,把你那如瀑的长发轻轻撩动,为你唱一曲风的恋歌

1 8、存在的,忘记了。红尘万丈,入眸幻灭。逝去的,记住了。刹那永恒,驻留心田。

1 9、不管相恋上岗,还是失恋下岗,该浪漫的去浪漫,该逍遥的去逍遥,情人节,是爱情的节日,是爱人天堂,祝你和你的爱人情人节乐!

2 0、对方对你不好,正是给你机会离开他,对自己好。人贵在自爱。

2 1、我希望他会在我面无表情的时候搂紧我,然后说,你在我的面前永远都不需要伪装坚强。

2 2、其实,失恋没什么大不了,只会让我们真正长大,懂得更多,让我们成熟起来。可以说,我们假如不经历失败就难达到成功的彼岸!

2 3、我们每个人是可以被打倒的,但任何人也阻止不了我们从地上爬起来,亲爱的朋友,让我们把心态调整好,积极面对内心与外界,重获新生吧!

2 4、如果有一天你想起了曾经爱过你的人,我永远是其中的一个,如果有一天在这世界上没有人再爱你了,那时我肯定已死了!

2 5、爱是一种感受,即使痛苦也会觉得幸福;爱是一种体会,即使心碎也会觉得甜蜜;爱是一种经历,即使破碎也会觉得美丽。

2 6、要是你不爱一个人,请放手,好让别人有机会爱她。如果你爱的人放弃了你,请放开自己,好让自己有机会爱别人。有的东西你再喜欢也不会属于你的,有的东西你再留恋也注定要放弃的,人生中有许多种爱,但别让爱成为一种伤害。

2 7、天下儿男何其多,何必单恋一枝草,这只死了别处找,愿你看到笑一笑,歪歪嘴,扭扭腰,越来越比花儿俏,愿你美丽别苦恼,高高兴兴将他来忘掉!

2 8、对于勇士来说,贫病、困窘、责难、诽谤、冷嘲热讽,一切压迫都是前进的动力。

2 9、有人说,觉得失恋痛苦的女人,是因为在感情中付出太多,回不了头。也有人说,失恋给人的感觉就像嘴里长了溃疡,越痛越要去舔,越舔却又越痛。

放下你的鞭子 篇9

而对于男人,爱情只是一壶口感不错的酒。醒后照样左顾右盼,有说有笑。问他醉中人事,有些依稀记得,有些已经忘了。

“爱情的短命是恶名昭著的,可它偏偏喜欢天长地久的承诺。”这矛盾是女人一手制造的。女人总是情不自禁地走进幻影里,一边自己陶醉,一边梦话连篇地牵扯着男人。梦是女人的精神家园,女人们在那里种植爱情。一个梦醒了,再去做另一个。

仁山智水,但女人不甘于绿水绕青山。她们只想把山头当作枕头,或者是一堵挡风的墙。不挡风的时候,男人最好是一样宠物,一只会摇尾巴的狗或者一只温顺的猫。可一旦男人只剩下了摇尾巴的本事,抑或温顺得像一只猫了,女人又要嗤之以鼻。

爱上一个有成就的男人,女人会感到不安;爱着一个一事无成的男人,女人又会不满。那么男人呢?一事无成时,他们是出气筒;有了成就以后,他们是监管对象。

让女人爱,很难;让女人不爱,更难。当男人的眼光投向世界和女人时,女人看到的往往只是家庭和爱情。女人用生命经营爱情,再用爱情管理男人。男人的头上便有了一道美丽的金箍。

泰戈尔说:“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这是男人的奢望。被爱情包围的男人,只有光辉灿烂的梦想。自由已在梦想中变成一种像雾像雨又像风的东西。

爱情在尘世上走,有如野马在草原上游荡,要有一条缰绳才好把它牵回家。不知是因为上帝偏心,还是男人粗心,这缰绳攥在了女人手里。

男人丧妻,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空出来的位子往往很快就被填充了。但女人丧夫,却近乎灭顶之灾,她的人生或许要为此拐一个不小的弯。

有过三次婚姻的男人,心灵照样完好。但女人经过三次婚姻以后,心灵已是伤痕累累。

“兄弟是手足,老婆是衣裳。”这话只有男人讲得出来。女人决不会把丈夫当作衣裳,说换就换。男人講这话,也许只是为了显示一种姿态,可女人连显示一下姿态的魄力都没有,因为她们的心灵承受不起。

即使在父亲与丈夫之间,她们也会情不自禁地倒向丈夫一边。“穿衣见父,脱衣见夫。”父女之间隔了一层织物,也就隔着一层人生。而在丈夫面前,她们的人生是赤裸的。女人幼时,是父亲的心肝,出嫁后若还能做朋友,便是为父者天大的造化了。

男人对婚姻不满了,就去寻花问柳,婚外情并不妨碍他们维持家庭。可女人若对婚姻不满,大抵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忍耐,要么离婚。所以,婚外情对于男人,或许是小事一桩,但对于女人,却往往意味着一个家庭的解体。

上帝把世界交给了男人,把家庭交给了女人。所以,男人驰骋天下,女人经营婚姻。一个没有性别意识的人,内心永远是凄凉的,不论她的事业多么辉煌,抑或她在家庭里多么贤能。

好男人改造世界,好女人净化男人。女人驾驭好了婚姻,便一生功德圆满。当然,这驾驭不是赶马车,不能指望鞭子和高声吆喝。鞭子并不能使男人驯服,尖牙利齿也只能使男人变得冷漠。真正聪明的女人,会用另外的办法管理男人。

比如,似水柔情。M

放下的诗歌 篇10

诗人执念的是什么?这可用他的一首诗的标题来概括:“伟大的至善”。对善的专注和倡扬不仅是因为这世上的恶太多, 更是因为我们这些普通人无意中伤及无辜的生灵而不自知, 不自省。在《伟大的至善》一诗中, 一个个孩子无意间以自己的生命冒险为代价, 拯救了本是人们唾手可得的鱼。这首诗的风格不同于诗人的其他诗作, 不仅在于它的叙事性的特征, 而且在于它缺乏其他诗中氤氲的“古典诗意”, 指向现代诗意中的残酷, 尤其是现代人对残酷的麻木———残酷因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不再引起特别的关注;与其他诗相同的是, 诗人最终把诗的主旨引向了对“伟大的至善”的肯定和赞赏, 哪怕这“伟大的至善”是意外中的。宽泛地说, 每一首诗都是对生活中意外的发现, 偶得的结果;在每一次意外中, 诗人会瞥见人性深处未被泯灭的光亮。泉子曾说:“诗是我们超越自身, 是我们从人性的沼泽中获得救赎的一把梯子。” (《诗之思》)

善来自推己及人, 以己度人, 也来自推己及物, 以己度物, 是为至善。它要求人在物的面前不再起分别之心, 尤其不可将“我”凌驾于万物之上, 并以一己之好恶臧否他物;人对他物的轻慢与践踏是不自尊、不自重的表现, 因而也很难相信此人能尊重、善待他的同类。朱光潜在《谈美》中论及著名的庄子与惠子之辩时说:“人与人, 人与物, 都有共同之点, 所以他们都有互相感通之点。假如庄子不是鱼就无从知鱼之乐, 每个人就要各成孤立世界, 和其他人物都隔着一层密不通风的墙壁, 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中便无心灵交通的可能了。”可以相信, 一个能够与物“心灵交通”的人, 如庄子, 一定是可以与他人“互相感通”而和谐相处的人。这就是为什么诗人泉子在面对大千世界时, 情愿持守“相对”论, 而摒弃万物绝对有别, 因而可以区别对待的立场和态度 (《所谓的香与臭都是相对的》) 。只有我们首先对世间万物怀有“更深的善意”, 才可能去感知万物———包括苍蝇———对世界的善意。当我们把这首诗放在诗人写作的整体中观照时, 我们会发现它已暗含了诗人对“完整的世界”的想望和追寻。或许, 如此“完整的世界”在现实里从没有存在过, 只存在于诗人、艺术家的“此刻的凝视”里, 存在于他们的移情作用, 但它一直存在于传统文人的书写和绘画中, 存在于我们的文化基因里。诗人泉子不单要使自己诗的世界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他亦以一己的对此世界的营构与创设, 接续传统文化的血脉, 以见出当今世界的沼泽状态。

放下过去的句子 篇11

2.当我决心放下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朝前看时,我便不为任何事所动摇.

3.放下那些抛弃你的人,要珍惜这份真诚的感情,珍惜现在的每分每秒,不要等到失去了以后才知道后悔!

4.过段时间再回头看看,原来自己一个人,也咬着牙走了那么长的路。

5.很多你以为自己已经放下的事不是真的放下,而是被深埋心底。

6.路过的都是风景,留下的才是人生。与其要别人看好,不如要自己活得好看。

7.没有人会搀扶你一辈子,学会照顾自己吧。累了就停下脚步,痛了就放下过去,保持身体健康,心情愉悦。

8.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然而痛心的是,我还没来得及与你们好好告别。

9.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0.生命太短,没留时间给我们每日带着遗憾醒来。所以去珍惜那些对你好的人,忘掉那些不知珍惜你的人。

11.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珍惜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12.痛过,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哭过,才知道心痛是什么感觉。

13.我曾这样的傻傻的期待过一个人,现在学会了不属于我的!我不会再去免强了。

14.我的爱,只有一份,要么不付出,一旦付出,就是全部。

15.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6.也许当某天,你终于明白,面对你时我的无奈,我已经不在你身边。

17.一种活法,坚持了很久,依然感觉不到快乐,那就选择改变,放下过去,让心归零。

18.有时候我可以看得很淡然,有时候我去执着的有些不堪。

19.再好的人,再好的东西,不属于我的,我再也不要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20.在生命里,不管有多少遗憾,多少酸痛,幸也好,不幸也好,都是过去,全是曾经。放下,就会轻松。

21.这个世界就这么不完美。你想得到些什么就不得不失去些什么。

放下的勇气-高中作文 篇12

这则消息触动了我的心,我与其他许多人一样,羡慕她并关注她的微博,然而我们却忽视了一点,她不过是一个平凡人,那么为何她会创下如此壮举呢?这其中的奥妙,不过是她有一颗可放得下浮华、说走就走的心。

她着实令人羡慕,但令人羡慕的不光是她的旅行,更是那种敢于放下的勇气。在当今社会,能有几个人会勇敢地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次变革。如今的人们总是步履匆匆,乐此不疲地为了房子、车子、钱而奋斗,同时嘴里却不停地抱怨着。殊不知,他们正在悄然复兴中国几百年前的奴性。只不过是成了房奴、车奴。这样的生活快乐么?

说到这里,有人便会说,“说得简单,可人要生存的呀”。没错,生命要延续,就要学会生存,但同时要快乐地生存。现在的人们总是被物欲充斥着而显满了抱怨,人们都渴望着过着奢侈富足、站在顶端的生活。然而,大多数人都避免不了平凡这一常态。于是,愿望无法满足的人们开始选择消级、悲观,选择甘为身外之物庸庸碌碌一辈子。更可悲的,有的人甚至选择轻身。因此,对于这些人,行便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态度。

行,即是一种改变,改变身边的环境,放松自己的心情,选择一片宁静。但是,行并不意味不考虑下一步,在走的同时,别放弃了来之不易的工作。说走便走是指敢于改变生活的勇气,是指敢于暂时放下一切的洒脱。但别让行成就了你的不计代价,因为行是指乐于心的释放,并酝酿一个美好开端的智慧。

试想一下,当你放下一切,坐上去远方的火车,看着沿途的风景,让自己的灵魂从暗无天日的职场中出来,踏在旅行的路上,此时的你还会心胸狭隘吗?

试想一下,当你漫步神秘美丽的纳木错,当你欣赏着长江奔流不息的浪花,当你沿着满路春光的林阴道上,当你抒怀在无边的薰衣草海洋,当你探索着古村落吸引人的古老文化,当你在风车村尽情释放童真,这时的你还会闷闷不乐吗?

当我们放下一切开始走的那一刻,当我们不断看到其他风光的那一刻,便会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小似一粒尘埃,便会明白人生的美丽要靠自己发现。与此同时,当你再回到原点,会发现当初那么浮躁的心是多么可悲;会发现生命浪费于苦恼、抱怨是多么可愚。会发现,心,在某一刻不自觉地宽阔了。

放下的诗歌 篇13

与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所写的《人间是剧场》, 是一种缘分。我是在豆瓣上发现这本书的, 当时觉得它的名字有趣, 而且评分非常高, 就点进去看了。然后细读了一些网友们有关这本书的摘录和读书笔记, 感觉不错, 就到图书馆去把它借了回来。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作者的名字很长, 他是不丹藏传佛教萨迦派的喇嘛。作为当今世界公认最创新、最具创意的年轻一代藏传佛教导师之一, 他同时编写和执导过两部佛教主题的电影——《高山上的世界杯》和《旅行者与魔法师》。《人间是剧场》是他在世界各地所做的讲法合集, 其中包括在北京大学进行的一系列讲座。下面, 笔者将摘取这本书中一些自己有所感悟和收获的片段, 并尝试谈谈自己的理解, 供诸位一哂。

一、世间八法

我们的所作所为, 都是出于期待, 而不是出于无造作的真诚。缺乏真诚时, 我们会变得非常软弱, 我们可能成为自己跟别人期待的牺牲品。

1996年在澳大利亚,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演讲谈到“世间八法”。这八法简单地记就是毁与誉, 失与得, 苦与乐, 讥与称。不需要刻意细想, 就已经可以知道我们的生活经历, 常常都陷入这八种陷阱之中。笔者自己, 甚至掉进了这八个陷阱, 一个不漏。尤其是第三个, 希望得到。我常常都执著于想要一些东西, 这些想要的东西就是期待。比如想要好的成绩、想要更高级的电子产品、想要别人对于自己的专注的感情。我相信世界上大部分人也都这样, 有迫切的欲望。但是, 我们从没有静下来想过这些东西到底对于自己是否真的有用。人们常常会被商业广告所迷惑, 特别是如果广告影响幅面很广, 你周围的人都用了这个商品, 你更会觉得这个东西很好, 于是你也想要。

我想, 有时候我们对于佛法的崇拜也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受苦于无休止的不安全感”, 因此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定, 我们会有想要了解佛教, 甚至试图用它来作为解脱烦恼的一个途径。因为我们对一个事物有期待, 所以我们的努力便是有目的有企图的, 这样的我们便是软弱的, 不但极容易被一些所谓的表面虚伪的法师所迷惑, 骗去钱财, 以求心安, 而且让心灵陷入另外一种执著。实际上, 道路是为了达到目的, 但道路永远不是目的本身。同理, 任何一种形式的修行都只是途径, 佛法本身也只是途径, 不是真理本身。

所以, 《人间是剧场》给予我的第一点启示, 就是学会认清自我以及自我的欲望。在生活中, 我害怕不定与未知, 总希望一切都是确定的。假设生命是一场体育比赛, 那么我总希冀从游戏规则到参赛路线, 从休息补给安排再到竞争选手, 都能提早把握。如果可能, 或许会连天气都能在我控制之中。这种思维方式推至极端, 就有了对完美制度的憧憬和希冀。也许是控制欲太强, 也许是太害怕去承担风险和失败, 这些都不是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应有的状态。但总有些人, 就是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 才去勉强做一些事。我们从来没有想过, 很有可能灵性道路与自我希求是背道而驰的。就比如, 许多人分手以后难以自拔, 有人选择用新的感情代替旧的感情, 这无疑是扬汤止沸, 用一个新的小痛苦代替旧的痛苦, 反而以为是快乐。而真正能够减轻痛苦的做法, 是不是应该去接受感情就是有始有终这个事实?苏轼《赤壁赋》里有一段话久久令我难忘:“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以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也许正适合说给陷阱里的自己听。

二、出离心

我们所谓的出离是什么意思?当我们观赏电影时, 那是名副其实的出离。为什么?因为即使银幕上发生着形形色色的事情, 我们也知道那不过是一场电影, 完全是假的。其中也许有动人的爱情或悬疑情节, 我们甚至会感动落泪, 然而我们内心知道, 那只是一场电影。

比方说, 在电影放映当中, 如果我们想要去洗手间时, 我们会有勇气起身前去, 没什么大不了, 我们并未真的陷入其中。这是为什么我们称此为“出离”——我们对这件事有正确的见地, 我们了解到它徒劳无益的一面, 于是有真正的出离。但在所谓生命的大电影里, 却很少人拥有这种勇气。

这一部分, 可以说在介绍“出离心”这个见地的同时, 同时解答了为什么书名叫做《人间是剧场》。相信每个人都有曾经去电影院看电影的经验, 即使是再写实的电影, 主人公的遭遇与我们再相似, 它也还是会让我们对它抱有距离感。因为艺术总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绝大多数人, 到电影院都是娱乐一种, 想要获得轻松乐趣, 欢笑抑或发泄。也许我们在过程中会落泪, 或者捧腹大笑, 在步出电影院之后的数个小时仍然念念不忘, 积极地与同伴交流戏中情节, 上网页分享观后感想, 但是无论多么狂热的电影粉丝, 我们终究还是知晓那只是电影。因此无论是影中人死去, 抑或一夜暴富, 步出戏院, 就只是我们日后轻描淡写的一种谈资罢了。

但若把人生作为一个大的剧场?

电影中的情节无论好坏, 发生在现实中都很难有人能够维持在电影院里面的好风度好情绪的。谁能在一时半刻失去至亲好友的时候若无其事?谁能在大沙漠探险死里逃生归来即刻却将一切显得轻描淡写?如果对世事都抱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感觉, 这样的生活还有意思吗?

是的, 笔者一开始真的很不能理解这种“出离心”, 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究竟是什么?人生不就是要浪漫、轰轰烈烈才显得趣味横生吗?但是也许我们都忽略了一点, 那就是, 出离不代表逃离。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说, 出离并不意味着, 由于了解这是一场电影就必须走出剧院, 并发誓从此再也不看电影。我们只是知道这只是一场电影, 它改变了我们对这场电影的态度。所以, 我想, 我们是不是能够这样理解, 在面对人生众相时, 对待一些人事可以用超脱而不是激烈的态度来看待。其实, 在这一方面, 本人的自制力是非常差的。在日常生活中, 我的情绪的起伏很大, 总是很难学会不采取激烈的方式去对待发生的人事。学习了佛典之后, 我发现原来佛教徒们认为, 诸如愤怒、嫉妒和傲慢等等烦恼, 比酒更具毒害性, 更有影响力。除去极少场合, 我们几乎是不断在喝这种酒, 极大部分时间里都是醉醺醺的。因此从早上起床时, 我们就开始因为忙于心中的烦恼而醉了。

也许我们并不是过得颓废堕落, 醉生梦死的腐败生活, 但是对于走在灵性道路上的人们来说, 我们每天喝的酒, 给予自己的生活质量, 其实和堕落颓废的人是相差无几的。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听到修佛的人让世间人要平常心, 戒骄躁, 而他们自己同时也更倾向于清淡如水的生活节调的原因吧。

三、修“止”以自我控制

禅定大师们常说, 修“止”的目的并不必然是摆脱各种情绪烦恼, 到达全然弃舍所有分别现象的境界, 以期获得证悟;修“止”的目的与此无关。其目的, 就像我一开始说的, 是要得到自我控制。借由获得这种控制力, 我们获得某种信心, 并欣赏和感谢生活中的每一个日子、每一个时刻。

首先, 我们要了解“止”是什么。在许多国家、许多场合,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都曾经教导过“止” (或称“奢摩他”) 这种禅修方法, 它可以使心稳定和专注。那么为什么要修“止”, 自然是因为我们的心不稳定、不专注了。如果再往根源追溯, 为什么我们的心不稳定不专注, 那就牵涉到上一部分讲的, 虽然佛教希望我们能够以平常心度日, 以人间为剧场, 但是能够这样做到的人并不多。所以我们的心就会急躁, 紧张。其实, 当我们有期望, 就会有恐惧——期望即是我们的陷阱之一, 因而我们会产生不安全感。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在演讲时, 认为当我们对事物有期盼时 (自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无欲) , 那么就请尽量做“明智的期待”。也就是, 无论悲喜, 我们都时刻注意提醒自己, 这段时间不会持续得太长, 给自己一个心理准备。尤其是面对困难与问题时, 悲观主义者总会认为每一个他/她正在经历的问题, 正是他/她一生中最难跨越、最持久不散的问题。但是事实却是, 问题很快会被新的生活经历冲淡, 又或者被另一个你认为更大的问题所遮蔽。

但是如果我们, 比如笔者本人, 就很难被这种自我催眠式的“明智的期盼”所说服, 那就需要一些打基础的修持。比如现在许许多多大师都在劝勉人们做的“止”的修持。前面我们已经谈到, 止的修持, 是要让我们的心变得稳定专注而富有弹性。“让心富有弹性”这个说法很有趣, 它意味着我们凡人现在拥有的心脏是“坚硬、死板、如木”的, 这也许是我们的价值观太极端的一种后果。

在《人间是剧场》一书的时候,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曾经提到一个避免二元对立的问题。所谓二元对立就是指反义词。如悲喜、富贫、贵贱……这些都是社会存在的一些划分阶层等级的界限, 本来, 在一个社会里面百样形态是很难杜绝的。只是贫贱本不是低层次的, 而是我们人为地把这些客观的东西给对比了起来, 也就是说, 是人类文明默许了差距的存在。所以, 当我们处于社会底层, 我们被归入贫贱的那一群人之后, 我们的内心便会升起羡慕、嫉妒和恨。差距本不该被如此拉高, 而不平的情绪本也不应存在, 但有了它们, 我们心里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痛苦。

其实我们本不需要给自己的人生设定那么多限制。比如, 在经营一段感情, 在你遇到一个你认为是你一生挚爱的人的时候, 没有必要在心里有一种“我一定要和他/她结婚”的设定。因为万一失去, 你就会比没有设定的人痛苦更多。然而, 就有人以这些来批评佛教消极、不上进、无原则。其实不然, 佛教只是不需要我们把一切铺张出来, 沉着地做就可以了。如果你真的想完美, 制定一个计划, 只管朝着目标去努力做就对了, 因缘到了自然就有了, 并不需要死死框住什么。佛教是十分强调因缘, 所以想学习好就要努力、想经营好一段感情就努力变得优秀, 这是最脚踏实地的观点。反之如果不努力, 定那么多标准、喊那么多口号无济于事。

修止就是要让我们的心避免极端, 放胆自信地去做,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在书中还引用了一段佛教圣人兼学者月称菩萨的偈颂, 也与我们谈到的二元对立有关, 非常有意思:

有些不聪明的人, 做许多不善行,

果报是下地狱。

有些不聪明的人, 做许多善行,

果报是上天堂。

只有聪明的人, 超越过善行和不善行,

得到解脱。

佛教是非常复杂的!它对聪明的定义并不是, 或不单单是让我们去行善。这种智慧凭我现在粗浅的水平自然是不能领悟, 但多多咀嚼总是能得到一些有益的慧汁。

佛教作为一个外来的宗教,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 绽放出新的光芒。佛法也在与不同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中得到了传承和发扬。佛教的力量在于参悟了人生苦难的根源,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人心的“无明”状态, 正因为此, 人进入了三世的轮回之中, 无法解脱。佛教的哲学描绘了一个“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 给了痛苦中的人们一种彼岸的追求, 指引人们寻求解脱之途, 这固然是唯心的, 但是却不是绝对有害的。在佛教中, 现实世界都是“无自性”和虚幻的, 这给了主观精神很大的自信和自由, 佛教给了我最大的思考是学着控制自己的心灵, 学着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我愿意相信佛性存在于每个人的性里, 而不仅仅是那些受过具足戒的人才能够领悟的妙法。或许繁杂的宗教仪式和艰涩的佛教典籍都不一定是必需的, 但是人一定要学着跟自己的心灵交流, 控制自己的心灵不执著, 了悟佛性并非是一个漫长苦行修炼的过程, 也没有“顿悟成佛”的轻描淡写, 佛性也许就是心灵的成长, 既没有早一步, 也没有晚一步, 而是刚刚好。

上一篇:3年级环境作文下一篇:青春正当时联手创未来主题观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