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推荐10篇)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了解可逆反应的特征;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2.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获取知识,获得亲身体验,努力达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提高探究欲望。
(三)情感态度目标
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可逆反应,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实验法。教学过程:
[教师]以前我校学生宿舍条件差,学生很容易得一种皮肤传染病——疥疮,同学们知道用什么药物可以医治吗?
[学生]硫黄软膏、灵丹霜(含硫黄)[教师]生活中我们还接触到哪些含硫的物质? [学生]石膏、氮肥硫铵、煤等
[教师] 展示硫黄晶体、石膏、一份空气质量日报,引出课题。硫和硫的氧化物
一、硫
[学生] 观察硫黄晶体
[教师] 硫是否能溶于水、酒精等溶剂呢?
[学生实验] 将硫黄晶体研细,完成硫在水、酒精、二硫化碳中的溶解性实验 [学生] 归纳硫的物理性质
黄色晶体,质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教师] 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 燃烧含硫的燃料,如煤,就会产生二氧化硫。
[教师] 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工业尾气的排放。[教师]硫在空气中燃烧,就会生成二氧化硫。[学生实验]点燃一小块硫黄晶体,观察现象。
自由化学学堂
而上一节所学的HClO的漂白,则是利用了HClO的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其反应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漂白效果是永久的,加热不会恢复原色。
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的漂白作用也被一些不法厂商利用来加工食品,使其增白。食用这类食品,会对人体的肝、肾等有严重损害,并有致癌作用。
[教师]二氧化硫是污染空气的首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又是如何变成硫酸,造成酸雨的呢?
[教师]SO2和H2SO4两种含硫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各是多少? [学生]+
4、+6 [教师]要使硫元素从+4价升高到+6价,必须加入什么物质? [学生]氧化剂
[教师]这一过程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剂是什么? [学生]氧气
[教师]空气中SO2在漂尘催化下,氧化为SO3,SO3再跟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H2SO4。H2SO3在空气中也能被被氧气氧化为H2SO4,从而形成酸雨。你能否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投影]2SO2 + O2 催化剂 2SO3,SO3 + H2O = H2SO4
2H2SO3 + O2 = 2H2SO4
[教师]工业上就是利用二氧化硫在适当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氧化为SO3,SO3再跟水作用来生产硫酸的。
[投影]板书设计及小结(略)[课堂练习](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污染的防治,加强环保意识,做珍爱家园——地球的主人。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
教学过程: 第二节 二氧化硫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实验探究1:将集满SO2的试管倒扣在水中,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
探究现象:
发生原因: 【投影】:SO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猜测: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研 究 方 法: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2)从氧化还原的角度(3)从特性的角度
2、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2:用玻璃棒沾取SO2水溶液于PH试纸测该溶液的PH值。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1)SO2具有酸性氧化物通性——从物质分类的角度
①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 SO2+H2O H2SO3 ②请写出SO2与氧化钙、氢氧化钠、C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探究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 —— 从氧化还原角度 思考:
请同学们标出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根据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推断它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① SO2的氧化性(弱)
SO2
+ H
2S =(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
② SO2的还原性(强)
常用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KMnO4)溶液,氯化铁(FeCl3)溶液,双氧水(H2O2),溴水(Br2),氧气(O2),硝酸(HNO3),浓硫酸(H2SO
4)等
实验探究3: SO2
使酸性高锰酸钾(KMnO4)溶液是否褪色? 发生原因:
B、与溴水的反应:SO2 + Br2 + 2 H
2O = C、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
SO2+ O2 2 SO3
SO3+ H2O= H2 SO4(应用工业制硫酸)
【投影】三氧化硫:在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无色固体,熔点:16.8℃,沸点(44.8℃)⑶漂白性——从特性的角度
实验探究4:[实验6-2] 探究现象:
发生原因: 【学生阅读】阅读课本116-P117页。
【学生讨论】SO2的漂白性从反应原理上和氯水漂白粉的漂白作用进行比较,有何不同之处?
SO2的用途:工业制硫酸、杀菌、防腐剂。二、二氧化硫的污染
SO2有利有弊,对于含SO2的废气,最好将SO2分离出来用于生产硫酸,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本堂课小结:
1、SO2的性质和用途;
2、SO2的污染及防治。
反馈练习:
1、下列关于SO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B.SO2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色 C.SO2只有还原性 D.SO2能与CaO反应生成CaSO3 2.下列物质做干燥剂可干燥SO2的是()
A.生石灰(固体CaO)B.NaOH固体 C.碱石灰(固体CaO和NaOH的混合物)D.浓硫酸
3、下列可以用来鉴别SO2 和CO2 的方法是()
A、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B、闻气味
C、通入澄清石灰水 D、通入品红溶液中
4、下列气体中,能污染大气,但可以用碱溶液来吸收的是()
A、CO B、Cl2 C、SO2 D、N2
5、SO2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褪去,SO2体现 — — —性;使品红褪色,SO2体现 — —性;使溴水褪色,SO2体现 — — — —性; 使酸性KMnO4褪色,SO2体现 — — — —性。
6、现有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SO2和CO2,如何检验?排出依次通过的顺序,讲明实验现
象。(装置可重复使用)()
品红
酸性高锰澄清石灰水
⑵通过观察,收集二氧化硫的集气瓶瓶口朝上放置。
3.二氧化硫的沸点为-10℃.讲述:该温度很容易达到,说明二氧化硫很容易液化,变为液态二氧化硫, 液态二氧化硫还是许多物质的良好溶剂。
过渡:氯气能溶于水,那么二氧化硫气体能不能溶于水呢?下面我们做一个演示实验。(水槽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讨论总结:
水槽中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杯,形成美丽的喷泉。烧瓶内的液体呈红色。
结论: 4.可见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提问:既然二氧化硫易溶于水,而且密度比空气大,那么我们在收集二氧化硫气体应该如何操作。
学生总结:
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而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问:试管中的液体变红,那说明了什么?
提示:我们初中就知道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及时肯定:
这种酸叫亚硫酸。二氧化硫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一种酸。学生总结板书:
(二)、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SO2+H2O H2SO3 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解释: 亚硫酸只能存在于溶液中,它很不稳定,容易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水。这就说明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我们在
SO2+2NaOH===Na2SO3+H2O
抓住概念的要领
思考:二氧化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会有什么现象呢? 学生实验:
归纳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变混浊的石灰水又变澄清。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提问:二氧化硫与碱尤其是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现象,与哪种气体类似? 追问:那么能否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鉴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追问:那么如何来鉴别呢?我们必须了解二氧化硫还有哪些其他的化学性质。
不能 逐步树立起普遍联系的观点,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化学问题。设问:硫元素有哪些主要化合价? +2、、0、+
4、+6
设问:根据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价推测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介绍:
其中以还原性为主。今天我们只讨论它的还原性。分组讨论
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是正四价,处于硫的中间价态,因此二氧化硫既能表现出一定的氧化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还原性 通过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多方面考虑问题,加深印象。
设疑:
二氧化硫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你能设计实验来证明吗? 分组讨论提出方案: 1氧化性:与还原性强的物质反应
2还原性:可选择的氧化剂可能有氯气、溴、氧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等。(有些学生还提出浓硫酸、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给学生营造一个研讨的气氛,“入境”学习,这是学习的重点、难点。
板书:2.还原性
小结:能氧化二氧化硫的氧化剂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剂都能氧化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一定的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同时三氧化硫又会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氧气,因此这个反应也是一个可逆反应。分析该反应,二氧化硫是作氧化剂还是作还原剂?
教师指导下书写:
给
二氧化硫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培养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讲解:SO3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固体,极易与水作用生成硫酸,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在工业生产中,常用上述两个反应制造硫酸。
书写方程式:
SO3+H2O===H2SO4 学生实验:
工业上,常常用二氧化硫漂白纸浆、毛、丝、草编制品等。
提问:我们以前学过漂白性的物质有哪些? 现象:这个事实说明二氧化硫还有它的一大特性--漂白性。
活性炭、氯水、过氧化钠、过氧化氢、臭氧等等。1.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2.与工业生产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它们的漂白原理相同吗?
不同。
活性炭的漂白原理是物理吸附。氯水、过氧化钠、过氧化氢、臭氧是化学漂白,而且是氧化漂白。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加深认识。激疑:
那么,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如何呢? 对比实验:
分别加热用氯水漂白过的品红试液和刚刚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品红试液。
现象:
加热用氯水漂白过的品红试液颜色-即无色试液颜色不变
而加热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品红试液--即无色试液颜色又变为红色。从漂白原理上对比二氧化硫和氯气,用对比的方法学习。
二氧化硫的漂白是与有色物质化合成无色物质,而这种无色物质不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分解而恢复为原来的颜色。二氧化硫的这种漂白原理为化学漂白中的一种--化合漂白。
板书
3.漂白性:不稳定 聆听、记忆 灵活掌握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介绍: 二氧化硫还能杀灭霉菌和细菌,可以用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记忆
过渡: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从刚学的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来看,二氧化硫有什么主要用途呢?
学生展开讨论。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板书:(三)、二氧化硫的用途: 制硫酸和亚硫酸盐、作漂白剂、防腐剂等。
过渡:二氧化硫对人类有益,但也有害,它可是污染大气的有害物质之一。
板书:
二、二氧化硫的污染 阅读:教材132页,二氧化硫的污染部分。
提问:什么是酸雨?
空气中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随雨水降下就形成酸雨,酸雨的PH值〈5.6
指导学生理论联系生活和生产的实际。
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讲解:
一般来说,天然降水都偏酸性,PH值约为5.6,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其中的缘故。降水中的微酸性能过促进土壤中养分的溶解,便于植物的吸收。因此是有益的。但是若降水中的酸度过大,PH值〈5.6时,对生态就有不良的影响。提问:酸雨都有哪些危害呢?
酸雨能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酸性增强,使湖泊酸化,造成鱼类死亡,还会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电信电缆等的腐蚀。提问:大家清楚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来源吗?
回答:化石燃料的燃烧(如高硫煤)含硫矿石的冶炼
硫酸、磷肥、纸浆生产等的工业废气 板书
2.二氧化硫的来源: 化石燃料的燃烧(如高硫煤)含硫矿石的冶炼
硫酸、磷肥、纸浆生产等的工业废气。
总结:这些废气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向大气中排放。
小结:
找学生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及危害,重点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随堂检测:
1.下列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有()
A.氮气
B.氯化氢
C.氦气
D.二氧化硫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
()A. 氯气
B.氯化氢 C.二氧化硫
D.硫
要求立即回答。巩固当堂内容,反馈知识掌握情况。1.考察二氧化硫的溶解性
2. 考察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水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掌握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装置、检验及验满等知识,同时培养学生逐步学会分析问题,探究实验,设计实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知道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过程和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分析问题,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设计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意识和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装置、操作及检验和验满的方法。
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设计与探究。
三、教学用具
实验所需的实验用品:大理石、稀盐酸、集气瓶、玻璃片、澄清的石灰水、大试管、导管、火柴等。
四、教学过程 :
【引言】通过对已经学过的制取氧气和氢气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
1.首先了解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化学反应制取这种气体。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和生成气体的物理性质,来设计实验装置,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收集。
3.需要通过什么实验来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气体。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气体,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想一想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有哪些化学反应能够放出二氧化碳呢?
(学生讨论,并列举学过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师在黑板上逐一记录)
1.木炭燃烧
C+O2--CO2 2.蜡烛燃烧 石蜡+ O2--CO2+H2O 3.碱式碳酸铜热分解
4.人或动物的呼吸
【教师】:上述第一个反应中反应物碳价格便宜,但反应前必须制备好氧气,操作麻烦,且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很不方便;第二个反应中反应物蜡烛价格便宜,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较多的水蒸气,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不好收集;第三个反应操作简单方便,但是含有杂质太多。上述四个反应都不适合实验室制取,查资料发现,用含有碳酸跟的盐与酸反应也可以反应制取CO2,例如:
5、Na2CO3+2HCl=2NaCl+ CO2↑+H2O
6、CaCO3 + H2SO4 ==CaSO4+ H2O + CO2↑
7、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演示试验]:取三支试管编号A、B、C,A装有碳酸钠与稀盐酸,B装有碳酸钙与稀硫酸,C装有大理石与稀盐酸,观察反应现象,记录。[学生活动]:
①观察A、B两支试管中产生气体的程度,思考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是否容易收集。
②观察A、B两支试管中产生气体,大理石跟稀H2SO4反应一段时间就停止放出气体。(解释:由于CaCO3和H2SO4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大理石和H2SO4接触,反应就停止了,所以不能用稀H2SO4与CaCO3反应制取。)
评价每一种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否可以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最后选择在实验室中可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教师】:通过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的选择,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学生】:思考……
然后师生一起总结:在选择制取气体的反应物时应考虑到反应物的价格是否廉价,操作是否简单方便,反应速度是否快慢适中,产生的气体是否容易收集收集等因素。引导学生讨论作为实验室制法的条件是:
1.制取应简便迅速;
2.所制得的气体纯度高,符合演示实验的需要; 3.操作简单、安全,易于实现。【板书】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板书】
1、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板书】
2、反应装置:
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制取氧气和氢气反应装置来思考,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讲解】因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药品状态,反应条件类似,故可以采用相似的装置来制取。【教师】:搭建好发生装置 【板书】收集方法:
根据CO2的物理性质,采用什么方法来收集CO2呢?
【教师】气体收集方法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结论:所以二氧化碳采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
【教师】:搭建好收集装置
【提问】:(1)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2)如何证明集气瓶中充满了二氧化碳? 【教师】:实验演示,收集二氧化碳 【板书】 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1.检验方法:将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如
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为CO2。
2.验满方法:将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木条熄灭,证明瓶内充满CO2。
【教师】:实验演示,检验、验满二氧化碳
五、布置作业
课后思考:如何正确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与水的作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探究: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同学们在前面已经陆续的接触、学习过二氧化碳这种物质,你能归纳出它的性质么?今天我们在学习一些新的性质。
二、新课教学:
探究活动一:探究二氧化碳灭火及二氧化碳溶于水。
学生进行两组探究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以下性质:
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可燃,密度比空气大。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探究活动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学生对比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探究活动三:探究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学生进行两组探究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以下性质:发出蓝色火焰、放热。
探究活动四:探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学生进行两组探究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一氧化碳可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三、小结:
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能与水反应
2.二氧化碳内容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3.一氧化碳能够燃烧,具有还原性和毒性
四、布置作业:
1.通过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2.通过针对性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概念的本质,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发展、联系、全面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认识事物,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
●教学重点
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
●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问答、归纳整理、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用具
投影仪、胶片
●教学过程
[引言]本章学习了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现将知识要点及要求投影如下,请大家思考讨论后进行归纳整理。
[投影]本章知识要点及要求
1.化学反应的类型
认识化学反应的不同分类方法及关系。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及联系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特征、氧化与还原、氧化性与还原性、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等概念,掌握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3.离子反应
掌握离子反应概念、离子反应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离子大量共存的规律。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建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观点,并能初步理解能量变化的原因。
[问]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种类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哪些类型?
[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问]化学反应还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其分类根据是什么呢?
[答]根据是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讲述]一切化学反应可划分为两类,有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无电子转移的非氧化还原反应。因此,是否有电子转移是对化学反应的本质的研究。
[问]本章我们还学习了另一重要类型的反应,主要指电解质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其实质是……?
[答]离子反应。
[讲]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我们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相反,可称非离子反应。中学阶段所学习的离子反应主要有溶液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和溶液中进行的++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如Fe+Cu2====Fe2+Cu)。
[问]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的发生一定有新物质产生,就是说化学反应中,必然伴随有物质变化,这势必导致另一种变化,是什么呢?
[答]能量变化。
[讲]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常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根据反应中热量的变化情况又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投影总结]化学反应的类型。
[讲述]由此看来,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即说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可研究同一个整体。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其中,是否有电子转移是对化学反应最深层次即最本质的研究。
[投影]氧化还原反应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问]结合图示,请用文字简要说明。
[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属交叉关系,置换反应包含于氧化还原反应中,是从属关系,而复分解反应与之不相关,非从属关系。
[问]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有何关系呢?可举例说明?并用示意图表示。
[答]有些离子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如:Fe+2H====Fe2+H2↑
Fe+Cu
2+
++
-
+
+
=====Fe2+Cu等,还有些离子反应不属氧化还原反应,如OH+H====H2O SO24+Ba2====BaSO4↓等,因此两者属于交叉关系,可图示如右:
[投影]请看下列反应,并回答所设问题。+(1)C+CO2 2CO
高温(2)CaCO3CaO+CO2↑
高温(3)2Al+6HCl====2AlCl3+3H2↑
(4)2NaOH+H2SO4====Na2SO4+2H2O
[问题1]从不同角度说出以上四个反应的类型。
....[提问并回答](1)属化合反应;属氧化还原反应;属吸热反应;属非离子反应。
(2)属分解反应;属非氧化还原反应;属吸热反应;属非离子反应。
(3)属置换反应;属氧化还原反应;属放热反应;属离子反应。
(4)属复分解反应;属非氧化还原反应;属放热反应;属离子反应。
[问题2]反应(1)(3)为氧化还原反应,请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生]用双线桥表示反应(1)(3),并由一名学生板演。
C为还原剂,CO2是氧化剂,CO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Al为还原剂,HCl是氧化剂,AlCl3为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
[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由此而产生的其他概念及转化关系归纳如下:
[投影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及关系。
[说明]投影时先给出中间一行内容,然后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在老师提示下共同找出有关概念及关系。
[问题3]反应(3)(4)属离子反应,请写出离子方程式。
[学生板演]
++[评价](3)2Al+6H====2Al3+3H2↑
-+(4)OH+H====H2O [问题4]反应(3)(4)的离子方程式还能表示哪些物质间的反应?请各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
[学生]如2Al+3H2SO4(稀)====Al2(SO4)3+3H2↑
Ba(OH)2+2HCl====BaCl2+2H2O
[讲解]显然,离子方程式不仅可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问题5]请分析反应(3)中H,反应(4)中H和OH反应前后浓度的变化,说明离子反应的本质。
++-[学生]反应(3)中H转化为H2而减少,反应(4)中H与OH因结合成难电离的水而减少,显然,离子反应朝着使某些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小结]离子反应的本质:离子浓度的减小。
[问题6]哪些因素可使离子浓度减小呢?
[学生]生成难电离物或生成气体或生成难溶物。因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也可使某些离子的浓度减小如以上反应(3)。
[投影总结]离子反应
[问题7]反应(4)为放热反应。试简要说明中和反应为什么全是放热反应,并用图表表示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变化。
+-[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为由酸电离出的H跟由碱电离出的OH作用而生成难电离水+-+-的过程。即H+OH====H2O。由反应(4)是放热反应,说明:H与OH的能量总和大于水分子的总能量,当两者反应时,一部分能量会以热量形式释放出来,所以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可用图表示意如下:
[投影总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讲述]任何一个化学反应的发生,都必然伴随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本节小结]本章教材中介绍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等知识,都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本章概念较多,在学习中要在复习初中化学中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归纳,掌握其中的规律。
高中化学组 张玲
教学目标:
1.掌握硝酸的重要特性—氧化性。
2.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改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3.通过“王水”藏奖牌的故事进行爱国主义教学。4.利用铜与硝酸反应中尾气处理等问题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学法指导:
1、分组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硝酸的氧化性
2、分析硝酸在反应中表现的性质,推测硝酸与非金属、某些还原化合物如:Na2S溶液、Na2SO3溶液、FeO等反应的产物。教学重难点: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用具: 实验药品: 浓硝酸、铜丝、NaOH溶液、蒸馏水。
实验仪器:小药瓶、胶头滴管、瓶塞、导气管。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对比分析、演绎类推。【分组实验】每组所需实验仪器清单:
浓硝酸 1瓶、胶头滴管2个、铜丝2根、长导气管2个、短导气管1个、小药瓶4个、瓶盖2个、注射器1个、蒸馏水滴瓶、烧杯1个。教学过程:
【引课】介绍硝酸用途的介绍,让学生感觉到硝酸就在身边。【投影】硝酸的用途图片
【过渡】大家知道吗?图片中的炸药、医药、化肥、农药等等,都是
以硝酸为原料进行加工制作的,可见硝酸无论在国防、科技、还是工农业生产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么你对硝酸又了解多少呢?在初中我们已经知道了硝酸是三大强酸之一,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可以完全电离,具有酸的通性,而在实验室里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时,通常选择稀硫酸或盐酸,并没选择硝酸。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硝酸的另一性质――氧化性!【板书】硝酸的氧化性
【师讲】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氧化性酸――-浓硫酸,它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与不活泼金属铜发生反应。【副板书】 Cu+2H2SO4(浓)
△CuSO4+ SO2↑+2H2O 【过渡】在这个反应中,产生的气体是SO2,表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硝酸将和铜发生怎样的反应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硝酸与铜的反应。
【板书】
一、硝酸与金属的反应 【实验探究】硝酸与铜的反应
【师讲】首先探究一下浓硝酸与铜的反应, 给大家准备的实验仪器,都是常见的小药瓶、输液管、注射器等。大家根据这些实验仪器,严格按照装置图以及操作步骤进行探究。【板书】
1、浓硝酸与铜的反应 【投影】浓硝酸与铜的装置图
探 究 步 骤:
1、按照装置图组装装置
2、向一只瓶中加入约占瓶体积1/2的NaOH溶液;另一只瓶中加入约占瓶体积1/5的浓HNO3。
3、将带导气管及铜丝的瓶塞塞到盛有浓HNO3 的瓶中,长导气管一端伸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瓶中。
4、向下移动铜丝,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出现后,随即拉动铜丝,将......反应停止。【教师强调】
由于浓硝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一定要格外小心,注意安全,万一不慎将浓硝酸弄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小苏打水或肥皂洗涤;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现象,通过现象分析所得产物,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学生动手】组装装置 实验 【板书】浓硝酸与铜的反应
【投影】实验现象:反应剧烈,立即有大量的红棕色气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绿色。推测反应产物: NO2、Cu(NO3)2、H2O。【学生写方程式】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分析】在这个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吗? 【生答】有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分析】指出还原剂和作氧化剂? 【生答】Cu做还原剂,浓HNO3作氧化剂。
【分析】Cu是由O价升高到+2价,被氧化,作还原剂,浓HNO3中的氮元素由+5价降低到+4价,被还原,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设问】稀硝酸在这个反应中表现了什么性质呢? 【生答】强氧化性
【问题】那么浓硝酸的氧化性与浓硫酸相比、,那一个更强呢? 【生答】浓硝酸的氧化性更强一些,【提示】我们可以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来判断,越容易进行,氧化性就越强,浓硝酸与铜反应不需要加热,容易进行,而浓硫酸和铜反应必须加热才能够反应。不易进行,所以,浓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硫酸的强,是强氧化性酸。
【过渡】通过我们的探究,发现浓HNO3和浓H2SO4的性质比较相近,均具有强氧化性;那么稀HNO3和稀H2SO4性质是否也相近呢? 稀H2SO4和Cu不反应,那么稀HNO3是否也和Cu不反应呢?我们接着探究稀HNO3是否与Cu反应,(没有给大家准备稀HNO3,而是准备了蒸馏水稀释浓HNO3)在实验过程中,大家注意观察现象,通过现象分析所得产物,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实验探究】稀硝酸与铜的反应 【板书】
2、稀硝酸与铜的反应
【投影】稀硝酸与铜的装置图
探究步骤:
1、按照装置图组装装置
2、向其中一瓶中,加入约占瓶体积1/2的浓HNO3,再加入蒸馏水注满小药瓶。
3、盖上带导气管及铜丝的瓶塞,长导气管伸入到另一空瓶中。铜丝插到瓶中间位置处,开始实验。
4、当反应自行停止后。用拉开活塞的注射器缓慢向小药瓶中注射空气。
【学生动手】组装装置 【学生探究实验开始】
教师巡视并和同学们一块探究。。。。。。
【生说现象】把装置拿到投影仪,然后向小药瓶(Ⅰ)中注射空气。讲实验现象推测产物。
【投影】实验现象:反应缓慢,有无色气体生成,注射空气后,变为红棕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推测反应后的产物:NO、Cu(NO3)
2、H2O。
【学生板书】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师讲】在这个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吗? 【生答】有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问题】指出还原剂和作氧化剂? 【生答】Cu做还原剂,稀HNO3作氧化剂。
【分析】Cu是由O价升高到+2价,被氧化,作还原剂,稀HNO3中的氮元素由+5价降低到+2价,被还原,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设问】稀硝酸在这个反应中表现了什么性质呢? 【生答】强氧化性
【设问】我们接着判断一下稀硝酸、浓硫酸的氧化性,那一个更强呢? 我们可以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来判断,越容易进行,氧化性就越强,越不容易进行,氧化性就越弱。
【生答】稀HNO3与Cu虽然缓慢反应,但毕竟能反应,不需要加热,而浓H2SO4和Cu反应必须加热才能够反应。可见,稀HNO3的氧化性比浓H2SO4的强,也具有强氧化性,是氧化性酸。
【师讲】通过我们的探究,发现无论浓硝酸还是稀硝酸和金属反应时,一般不生成H2,这也是实验室制取H2时,通常不选择硝酸的原因。【设问】铁、铝均比铜活泼,常温下铁、铝更应该与硝酸反应,而现实生活中,运输浓硝酸的罐正是铁或铝做的,为什么呢?难道他们不反应吗?
【分析】 这是因为浓硝酸在金属铁、铝的表面氧化成了一层致密的金属氧化物薄膜,阻止了反应进一步进行,这样的现象称为“钝化现象”,所以,常温下可以用铝槽车装运浓硝酸。
【板书】 常温下,铁 ﹑铝在冷的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现象。【设问】既然硝酸的氧化性如此之强,是否硝酸能氧化所有的金呢? 【生答】除了金和铂等以外的大多数金属都可以被硝酸氧化。【设问】那么金和铂是否就不能被氧化呢? 【师讲】提到金的溶解,这里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投影】波尔藏金质奖章的故事
【师讲】波尔用简单的化学知识羞辱了法西斯,捍卫了祖国的尊严,我们也应该好好学习,用知识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将来更好的报效祖国。通过这个故事,大家说说是什么物质把金质奖章给溶解了呢? 【生答】王水
【投影】王水的概念(浓硝酸和浓盐酸体积比 1:3 组成的混合物)。【师讲】硝酸除了与金属反应外,还可以与非金属的反应。在加热的条件下,浓硫酸可与木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浓硝酸也可以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
1.知识目标
(1)了解实验室中制硝酸的反应原理、了解工业上氨氧化制硝酸的反应原理。
(2)了解王水等的性质。
(3)掌握有关硝酸反应的计算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有关硝酸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玻尔跟诺贝尔奖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受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硝酸的强氧化性的巩固。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上堂课内容]
让学生完成下列各个问题,可以独立完成,若不能独立完成也可以相互间进行讨论。
问题1:在硝酸溶液中滴加酸碱指示剂,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再加热时会产生褪色现象。在品红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会褪色,再加热又会变红色。请分析上述产生这两现象的化学反应原理。
问题2:什么叫“王水”?“王水”的性质上有什么特征?
[教师介绍]化学家玻尔巧妙珍藏诺贝尔奖章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科学家那种强烈的爱国心和科学智慧完美统一。
问题2:下面是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请写出其中各步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引入]在上列转化反应中,找出能用于工业制硝酸一条反应路线。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后,意见逐渐统一到下列两条反应路线上。
反应路线一:N2→NO→NO2→HNO3
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O2 2NO(属于吸热反应)
2NO+O2 = 2NO2(属于放热反应)
3NO2+H2O=2HNO3+NO(属于放热反应)
反应路线二:NH3→NO→NO2→HNO3
4NH3+5O2 4NO+6H2O(属于放热反应)
2NO+O2 = 2NO2(属于放热反应)
3NO2+H2O=2HNO3+NO(属于放热反应)
[引导学生讨论]上述两种反应途径,哪种更适合用于工业上制取硝酸
学生从反应的可能性、原料、能量消耗等各个方面进行讨论可得出结论。
[教师讲授介绍现代工业制硝酸的方法]早期工业曾有硝石法、电弧法制硝酸,现代工业上一般都采用氨氧化法制硝酸。
[板书]
3.硝酸的工业制法------氨氧化法制硝酸
反应原理:
4NH3+5O2 4NO+6H2O(属于放热反应)
2NO+O2 = 2NO2(属于放热反应)
3NO2+H2O=2HNO3+NO(属于放热反应)
生产步骤和产要设备:
氧化炉:氨氧化成一氧化氮;
吸收塔:一氧化氮转化成二氧化氮,用水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
蒸馏浓缩:用浓硫酸或硝酸镁作吸水剂进行蒸馏浓缩可得到更浓的硝酸。这种方法可制得96%以上的硝酸溶液。
[引导]实验室若要制取硝酸,应该选什么作为原料?同学们可以联系实验室制氯化氢的方法进行类比。
[板书]
4.硝酸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可用硝酸钠跟浓硫酸反应制取硝酸:
NaNO3+H2SO4(浓) NaHSO4+HNO3↑
注意,一般情况下,该反应不需高温,以使硫酸氢钠跟硝酸钠进一步反应(这一点跟实验室制氯化氢气体有差异)。
[引导]硝酸的化学性质比较复杂,有关硝酸的计算问题也比较复杂,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有关硝酸参加反应的计算问题。
5.有关硝酸的计算
例1:某化肥厂用氨制备硝酸铵。已知:由氨制NO的产率是96%,NO制HNO3的产率是92%,硝酸跟氨合成硝酸铵。则制取硝酸所用去的氨的质量占总消耗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不考虑其他方面的损失)
解析:设氨的总的物质的量为1mol,制硝酸所用的氨为xmol,则与硝酸反应的氨为(1-x)mol。根据题意,反应关系为:
NH3 ~ HNO3
1mol 1mol
x×96%×92% y y= x×96%×92%
NH3 + HNO3 ~ NH4NO3
1mol 1mol
1-x x×96%×92%
即有:(1-x )= x×96%×92% 解得:x = 0.531mol
所以制取硝酸所用去的氨的质量占总消耗氨的质量分数为53.1%。
题2:在c(NO3-)等于4 mol·L-1的硝酸铜和硝酸银的100mL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纸上的沉淀干燥后称重为24.8g。将此沉淀加入稀盐酸中无气体产生。滤液中滴入氯化钠溶液无现象,后加入过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沉淀,过滤,加热,冷却,称重为4g。求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
[解析]题中所述的反应关系可表示成如下:
再结合溶液中NO3-离子守恒进行整体分析。
由于反应前NO3-是以Cu(NO3)2、AgNO3形式存在,反应后NO3-是以Al(NO3)3、Cu(NO3)2形式存在,所以有:
m(Al)=(4 mol·L-1×0.1L- )× ×27g·mol-1=2.7g。
参加反应铝粉的质量为2.7g。
[巩固练习]
1.实验室可以利用硝酸钠跟浓硫酸加热制取硝酸,这是利用了硝酸的( )。
(A)氧化性 (B)强酸性 (C)不稳定性 (D)挥发性
2.工业上用氨的催化氧化法制取硝酸时,先制成质量分数为50%左右的硝酸,再制成质量分数为96%的浓硝酸,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A)加热蒸发浓缩 (B)加生石灰吸去水分后再过滤
(C)加硝酸镁后再蒸馏浓缩 (D)加入浓硫酸后再分液
3.在容积为672mL的烧杯里充满NO、NO2混合气体,将其倒立在水槽里,去塞后再缓缓通入280mLO2,反应恰好完全,且水充满了烧瓶(所有气体体积都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总反应为:NO+NO2+O2+H2O=2HNO3
(B)总反应为:4NO+8NO2+5O2+6H2O=12HNO3
(C)烧瓶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3 mol· L-1
(D)烧瓶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45mol· L-1
4.某金属与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O2,消耗金属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该金属可能是( )。
(A)Cu (B)Ag (C)Al (D)Fe
5.有关物质有如图1-3-4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的浓溶液与单质B在加热时才发生反应①,A的稀溶液与足量B在加热时才发生反应②,D的稀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后呈紫色。据此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D________,E_______。
(2)反应④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
学
总
目
标
1. 通过实验演示,帮助同学理解和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并且对二氧化碳的实际应用有所了解。
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归纳概括、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相信科学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掌握相关反应方程式。
难点:使学生灵活运用二氧化碳的性质,并能解释某些自然现象。
课前准备
投影设备,药品,实验仪器等。(事先要估计要同学可能的答案,设计实验)
教 学 过 程
步骤
教 师 的 活 动
学 生 的 活 动
子目标
导
入
新
课
导入 :
1、先播放一段FLASH,讲述二氧化碳气体的趣闻。“死狗洞”(上节课结束时,已经讲过这个故事,这次以FLASH的形式再讲一遍。)
2、让同学通过试着提出可能的解释。
3、归结同学的答案,写在黑板的左侧。
4、提议我们一起来解开这个迷。
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
探
求
新
知
1、首先取出实现制备好的二氧化碳气体,装在透明的集气瓶中,说这和那个山洞一样的气体。
2、让学生根据自己同意的答案,分成小组,按分组情况可零时调整座位。
3、要求学生小组内讨论,设计出验证实验(课前已经作为作业 布置任务,让同学回去思考过这个问题,其中验证的实验只要求对之前接触和学到过的一些验证方法,从颜色,比重,气味,酸碱性,氧化性,和助燃性等来考虑)。
4、按同学的想法,进行实验的演示
老师进行实验操作,对于某些
实验辅以用多媒体演示。
准备比重实验,与水的实验(滴加酸碱指示剂),与石灰水的实验,灭火实验,小白鼠实验等
5、要求学生归结实验现象和给出结论。
6、老师对同学的回答作出一些必要的修正。
老师板书:写出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物理性质:无色略带酸味气体无毒能溶于水,固态为干冰
化学性质:氧化性,酸性氧化物,不能燃烧
7、要求学生回忆以前接触过的气体,让学生判断是不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某种气体:氢气,氧气。
8、给出整个揭密的研究过程,以FLASH播放,当地的.一些地质考察情况,和山洞的剖析图。
9、最后,把蒙在试剂瓶标签上的黑纸揭开,向同学展示标签“二氧化碳”,
讲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种新的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备这种气体。讲到,科学家还要做大量工作,测定此分子中所含的元素和分子量,以后再其中有现代的质谱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红外光谱技术等等,这些将在以后的课程中穿插介绍。
9、将黑板上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下面,添上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CaCO3+HCl=CO2↑+CaCl2+H2O
CaCO3 = 3CaO + CO2↑
CO2+HO2=H2CO3
CAOH2+C02=CACO3+H20
1、学生按自己同意的解释,分成小组,进行学习。
2、学生观察,明确实验方法和注意点。
3、每组派一位同学来讲述自己的实验设想。
通过小组学习、探究,使学生知道学会观察问题和设计实验,学会正确的判断。
探
求
新
知
4、学生观察实验
5、学生把实验现象记录在纸上并进行交流。
6、学生分组讨论,各组推选出一名学生汇报交流。
7、学生回答以前的学过的气体的性质,经过比较,得出结论:不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气体。
8、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使学生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归纳概括、推理的能力。
探
求
新
知
实
践
应
用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 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你还想知道什么?
思考:
(1)、二氧化碳的灭火是应用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
(2)、汽水中的小气泡是什么气体?
(3)、进入久封的地窖,应事先做什么小实验,才能知道下面是否安全?
3. 希望学生根据今天的内容,自学二氧化碳的应用。
1.学生说一说今天学到 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填表 氧气 反应原理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密度比空气的大小 是否溶于水 [学生活动]填表、回答。 (设计意图:调整学生的精神状态,激活思维,为问题的引出做好铺垫。) [复习提问]实验室制取氧气应选择哪种实验装置(师出示幻灯片上练习题)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 ,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装置为 。 [学生活动]学生选择实验装置,并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整理旧知,引领思路,获取新知。) [教师活动]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出示幻灯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巩固旧知的基础上分析、推理、引发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设计思路。达到轻松突破难点的学习效果。) [教师活动]设问:在实验室如何制取CO2呢?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引出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提供给学生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 [学生活动]分组实验,探究理想药品。 通过比较,选出实验室制取CO2的理想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说明】从反应速率,生成的气体是否易于收集等方面考虑。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操作,更直观地理解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理想药品。初步认识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理想药品的选择依据。) [板书]一、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教师活动]【设问】我们如何设计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激励】相信你能当一个小设计师,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设计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板书]二、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屏幕显示】可供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仪器(也可另选或自制仪器,还可利用代用品)。 [学生活动]开动脑筋,设计实验装置。分析、讨论、设计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装置,然后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实验装置。请学生说出每种装置的优缺点,选出最佳方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同伴间的合作、交流与表达。使学生对本知识点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 [展示自我] 请你告诉大家用自己设计的装置如何制取CO2?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探究中获取成功的.喜悦,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板书]三、实验室制取CO2的步骤 1、查装置的气密性; 2、加入药品; 3、制取收集气体。 [思考]1、如何验证所制出的气体是CO2?2、如何验证集气瓶中CO2已收集满? [讨论回答] [板书]四、验证CO2的方法 1、检验方法 2、验满方法 [学生活动]制取CO2并检验CO2 ,收集满一瓶CO2。 [思考]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是什麽? [交流讨论]师生总结。 [板书]五、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选择理想药品; 确定合适的实验装置; 3、验证气体 [学生谈收获体会] 1、本课题研究什么内容? 2、有哪些收获? 3、从这些知识中你想到了什么? 4、运用这些知识你想做点什么? (自由发言,相互补充。澄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模糊点、疏漏点。) 课堂练习(见课件)【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推荐阅读:
第二节:二氧化硫教案10-14
二氧化碳制取教案10-31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三07-20
初三化学教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0-20
氧化铝考试题06-21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07-22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06-16
氧化铁的化学式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