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测数学测试题(推荐10篇)
【1】六年级下测数学测试题
一、填空。
1、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米;如果+2千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
2、二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5000元,存折上应记作()元。三月一日妈妈又取出1000元,存折上应记作()元。
3、+8.7读作(),-25 读作()。
4、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
5、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0分,+9分表示比平均成绩(),-18分表示(),比平均成绩少2分,记作()。
6、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边,所有正数都在0的()边。
7、在数轴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点,A点表示的数是();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点,B点表示的数是()。
8、比较大小。
-7○ -5 1.5○52 0○-2.4 -3.1○3.1二、判断对错。
()
1、零上12℃(+12℃)和零下12℃(-12℃)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
2、0是正数。
()
3、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
()
4、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记作+400米。
()
5、在8.2、-4、0、6、-27中,负数有3个。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低于正常水位0.16米记为-0.16,高于正常水位0.02米记作()。
A、+0.02 B、-0.02 C、+0.18 D、-0.142、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0米,又走了-30米,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米。
A、30 B、-30 C、60 D、03、数轴上,-12 在-18 的()边。
A、左 B、右 C、北 D、无法确定
4、规定10吨记为0吨,11吨记为+1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8吨记为-8吨 B、15吨记为+5吨
C、6吨记为-4吨 D、+3吨表示重量为13吨
5、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是150克,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克。
A、155 B、150 C、145 D、160
四、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请你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里。
36、-9、0.7、+20.4、-56、100、-
13、-261、+4.8、1092、写出A、B、C、D、E、F点表示的数。
3、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1.5 -12 -3 43 5 -
54、下面是六(1)班6名女同学的身高。以她们的平均身高为标准,把平均身高记为0cm,超过的身高记为正,不足的身高记为负,用正负数表示她们的身高。
五、智慧屋。
1、一个点从数轴上某点出发,先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长度单位,这时这个点表示的数为1,则起点表示的数是多少?请你用图表示出来。
2、下面是林林家二月份收支情况。
2月8日:妈妈领工资1000元
2月10日:交水电费、管理费180元
2月12日:林林买衣服用去60元
2月15日:爸爸领工资1200元
2月18日:去公园游玩用去50元
2月20日:妈妈买衣服用去150元
2月22日:爸爸买书报杂志用去130元
2月28日:本月伙食费合计用去820元
⑴请你用正负数的知识填写后表。
⑵尝试计算林林家2月份的结余。
【2】六年级下测数学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如果7x=8y,那么x∶y=()∶()。
2、(1)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12,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是()。(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2.5,另一个内项是()。
3、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是(),如果它一定,那么路程和时间成()比例。
4、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这三个数量中,当()一定时,()和()正成比例。
5、如果y=5x,那么x和y成()比例。
6、一幅地图上用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7、1.2千克∶250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8、大圆的半径与小圆半径的比是3∶1,则大圆的面积是小圆的面积的()倍。
9、已知甲数的 相当于乙数的,那么甲数的一半相当于乙数的()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一个图形按1:6缩小就是把这个图形的面积缩小为原来的6。()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比例。()
3、在地图上用6厘米代表实际距离90千米,则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4、实际距离一定比相对应的图上距离要大。()
5、21∶7不论是化简还是求比值,它的结果都是等于3。()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下列各个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B.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C.每支铅笔的价钱一定,铅笔支数和总价成正比例
2、一个长方形按4: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周长扩大16倍 B.面积扩大16倍 C.面积缩小16倍
3、要给一个教室铺地砖,每块地砖的面积和所需的块数()。
A、不成比例 B、成反比例 C、成正比例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1÷1% 9.5+0.5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带*号的先化简比,再求比值。
6.4∶8 16 ∶ 23 0.375∶0.62
5五、应用题。
1、某地区出产的甘蔗含糖量非常高,100kg甘蔗可以榨糖22kg。这样计算,榨10吨蔗糖,要用甘蔗多少吨?(用比例解,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xx品牌变速自行车前齿轮的齿数为36个,后齿轮有2档,其齿数分别为9和12个,如果前轮转了3圈,那么不同档位下的后齿轮分别转了多少圈?
一、“数学活动经验”积累存在的问题分析
仔细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 并辅之于学生访谈、教师研讨, 笔者发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 数学思考的方法缺失
(二) 意义建构的过程模糊
(三) 图形观察的空间观念薄弱
针对图表式开放题, 很多学生题意理解不到位。如这样一道题目:在下面正方形中各画一个学过的图形, 使它的面积正好等于正方形的一半 (见图2) 。学生画出的图形类型相同, 也有部分学生画出的是一个组合图形, 原因是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之间关系不够熟悉, 缺少转化经验。例如平行四边形。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很多经验是不可传递的, 只能靠亲身经历,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才能建构起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活动经验。回顾、反思日常的课堂教学, 教师是“眼中有物而无人”, 知识强于活动, 结果优于过程, 更多地关注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 忽视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围绕“双基”开展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扎实的, 但往往会让解题经验替代了学生的学习经验, 表现在测试中, 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 但对于图表式、对话式的试题及开放性问题失分率较高。
二、“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策略
教师要想从“眼中有物”转化为“眼中有人”, 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 就要让学生在真正的经历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作为一线教师, 首先要明晰教材的内涵, 用好教材, 才能积极探索“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实践策略。
(一) 对接生活——在经历生活数学中积累实践性经验
对小学生来说, 数学是现实的、有趣的、有用的。在上小学之前, 他们已经遇到过许多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例如, 跟父母去超市购买物品, 在生活中看到过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知道什么时候播放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每天可以玩多长时间的电脑等, 这些活动为他们建立数量和几何形体等初步观念提供了经验, 尽管这些经验是不系统的、非纯数学的, 甚至是模棱两可的。对此, 教师就要把握学生认知的起点, 对接学生的生活经验, 并对学生头脑中的日常数学经验进行数学化提升, 让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有效对接”, 使日常生活经验“数学化”, 才能帮助学生生成新的数学经验。
翻阅小学数学教材, 一年级上册安排了数一数、比一比、认识物体和图形、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等数学内容。教学时, 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认知起点, 借助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将日常生活经验逐渐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以“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为例, 这一内容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 是几何图形学习的起始课。有教师在教学时, 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喜羊羊”带来的百宝箱, 并出示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看哪个组的小朋友放得又快又好。第一个环节, 通过小组活动分一分, 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揭示概念。第二个环节, 教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模型, 让学生认一认, 并与相应的实物归为一类。让学生亲自去摸一摸, 加深对几种立体图形特征的体验。第三个环节, 教师通过播放幻灯片, 从实物图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一般模型图。通过三个环节的活动, 从观察实物图揭示概念模型图到形成表象, 促使学生形成几种立体图形的表象, 初步建立了空间观念。
(二) 自主探索——在经历体悟数学中积累探究性经验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经历数学体悟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策略。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创设自主探索的活动情境,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亲历探究性活动, 在实践中自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并在进一步体验、感悟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 强调对学生获得经验的回顾梳理, 通过归纳、概括和总结等方式, 让新经验自主建构于原有经验体系中, 使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如像鸡兔同笼问题、植树问题、运算定律等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以“活动·思考”为主线展开课程内容, 注重让学生在情境中体悟到数学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 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例如, 笔者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的植树问题 (两端都种) 这一课时, 首先出示这样一个情境: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边等距离植树, 两端都栽, 可以怎样植?并让学生把想法用线段图和表格以板书的形式表示出来。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得出规律:“两端都栽”的时候, 间隔数和棵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并用一个式子表示两端都栽的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
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放手让学生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 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 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意识,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这样, 也有利于学生从植树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及时地将线段图上点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加以总结, 为解决多样化的类似数学问题奠定基础。适度开放的探究性活动, 有利于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拓宽思路, 积累丰富的探究经验。
(三) 动手操作——在经历综合数学中积累活动性经验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 每一册都设置了“综合与实践”内容,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 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随机摸球、统计、地面拼图等综合性较强的内容, 都要求学生以多种经验参与其中,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 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 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 四年级“复式条形统计图”一课的教学, 笔者做了以下改编:
1. 创编例题, 选择趣味内容作为统计教学的材料。
教学时, 笔者选择中国在2008年和2012年奥运会上的奖牌数作为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通过两届奖牌数的讨论,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分析统计结果, 从中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
2. 动手实践, 探究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在初步认识、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 让学生尝试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 比较学生绘制的统计图的优缺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制图分析能力。
3. 展望前景, 感受统计知识的趣味性。
学生在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及绘制好复式条形统计图之后, 笔者提出问题:根据中国队在前两届奥运会的表现情况, 你们认为2016年奥运会中国队的表现会怎样?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感受到统计的趣味性。
上述统计教学中, 教师设计有效的统计活动, 使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 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提取信息、解释问题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并在经验积累中掌握统计的知识与技能, 思维获得了较好的训练。
(四) 交流反思——在经历思维数学中积累方法性经验
在数学教学中, 很多教学内容需要学生预测结果、探究成因, 而学生思考的活动经验是通过分析、归纳等获得的。因此, 教学中, 教师要设计适切的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尝试、估算、归纳、类比、画图等活动发现数学规律, 猜测数学结论, 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积累和提升策略性与方法性经验。
例如, 四年级“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课的教学, 教师可以分两步新授教学。
第一步,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探究解决“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和“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 并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 归纳总结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关键词]数学 试题 错因 良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0-057
在某镇2014年秋季学期期末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统一水平测试中,笔者发现完小的学生在作答第六大题“解决实际问题”第5小题“用140cm长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相架,长、宽、高的比是4∶2∶1。如果在外面包一层彩色包装纸,至少需要包装纸多少平方分米”时,得分率极低,对此我惴惴不安,掩卷长叹,于是阅卷反思,寻找错因,寻觅启示,寻求良策,以期改进。
一、错因分析
我们知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一般由条件、问题和结果三项组成。作答前要仔细阅读题目,一是理解题意,弄清楚题目是说一件什么事,及题目的已知条件和要解答的问题;二是分析数量关系,通过图解或表解等多种形式,使题中的条件简化;三是拟定解答计划,根据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确定计算步骤,列出算式;四是解答;五是检验结果是否合理、正确。
遗憾的是学生并未按前面提及的五点要求进行作答,就匆匆下笔,导致仅列出了第一、二步对的算式:4+2+1=7,140÷7=20;从第三步起计算就错了:20×4=80(cm),20×2=40(cm),20×1=20(cm),80+40+20=140(cm),140分米=0.14平方分米。
学生的作答结果错误,主因一是没有认真细致审题,不善于从相关词语中获取必要的正确的计算信息:没有把“140cm”转化为长方体所有棱长的总和;没有从“长方体”一词想到它有6个面;没有从“外面包一层彩色包装纸”想到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它有6个面,即(长×宽+长×高+宽×高)×2;没有从“多少平方分米”想到计算结果要用平方分米作单位。二是遗忘了长方体的长棱、宽棱和高棱各有4条,即20×4=80(cm)、20×2=40(cm)、20×1=20(cm)中的“80cm”“40cm”“20cm”分别是4条长棱、4条宽棱、4条高棱的总长,还需要分别除以4,进一步求出每一条长棱、宽棱和高棱各是多少厘米。三是把长度单位分米与面积单位平方分米混为一谈。
二、改进良策
1.加大力度建立学生数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认为“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为此,我们要创造条件,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参与数感培养活动。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过程中,我们要耐心引导每一个学生反复观察、反复抚摸、准确说出长方体的每一条长棱、每一条宽棱和每一条高棱,具体感受长方体的12条棱与6个面。在此基础上,请学生亲手测量手中的长方体,根据所测数据先分别计算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然后再把6个面的面积加起来,即为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个教学过程从眼、手、脑、心四方面培养学生对长方体表面积的数感,留给学生的印象会是深刻、难忘且牢固的。
2.增强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数学学习离不开数据分析,学会数据分析会使我们获取数据中蕴含的数据计算信息。如上述题中的“140cm”没做成长方体前就是1条线段,做成长方体后截成了12条线段,但是总长是不变的。倘若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强,稍加分析就会从140cm想到长方体有12条棱,从12条棱想到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平时多做这方面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与技巧。
3.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小学阶段数学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概念、公式和运算定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4.提升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终极目标,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多一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使学生养成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如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正方体表面积的公式后,发动学生寻找大小不一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动手测量数据,计算它们的棱长及表面积;要给电脑主机做布罩、为新华字典做书套、粉刷教室门,请学生分别计算需要多少布料、牛皮纸和油漆。积极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在数学运用的过程中巩固、创新知识,达成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目标。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落实课标要求,刻苦钻研文本,精心设计导学过程,注意学情分析,注重学生的数感、数据分析、运算能力、运用意识的培养,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在考场上准确、轻松地解题。
六年级第四单元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检测
一、填空题。(每小题2%,共26%)
1、35:=20÷16==()%=()(填小数)
2、因为X=2Y,所以X:Y=():(),X和Y成()比例。
3、圆柱体的侧面积一定,它的底面周长和高成()比例。
4、圆的周长和半径成()比例。
5、两个正方体的棱长之比是1:2,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6、a、b、c三个量的关系式是a=b÷c,如果b一定,a和c两个量成()比例。
7、A、B两地相距6千米,在比例尺是1:300000的地图上应画()厘米。
8、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6厘米,乙丙两地距离8厘米;已知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乙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9、在比例尺为1:的地图上,6厘米的线段代表实际距离()。
10、比例尺=():()。
11、把一个直径4毫米的手表零件,画在图纸上直径是8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12、用同样的瓷砖铺地,铺64平方米要320块,照这样,铺20平方米要()块。
13、根据规律填空并判断比例关系。
X23510...
Y4.57.512...
X与Y()。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X23510...
Y42.412...
X与Y()。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二、明辨是非。(每小题2%,共28%)
1、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甲数就是乙数的3/4。()
2、把10克的农药溶入90克,农药水与水中农药的比是9:1。()
3、800米赛跑中,运动员的速度和所用的时间成反比例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正比例。()
5、花生的出油率一定,花生的重量与榨出花生油的重量成正比例。()
6、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与比例尺成正比例。()
7、正方体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8、订阅《鹤壁日报》的总钱数和份数成正比例。()
9、零件总数一定,已生产的零件和未生产的零件个数成反比例。()
10、人的体重和身高成正比例。()
11、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成反比例。()
12、水总量一定,用去的水和剩余水的吨数成反比例。()
13、圆的半径和面积成正比例。()
14、比例尺是一个比,所以它没有单位。()
三、选择题。(每小题2%,共14%)
1、铺地面积一定,()和用砖块数成反比例。
A.每块砖的边长 B.每块砖的面积 C.每块砖的周长
2、要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原来的15000,应选择的比例尺为()。
A1:50000000 B1:5000 C5000:1
3、每公顷小麦产量一定,种小麦的面积和总产量()。
A.不成比例 B.成正比例 C.成反比例
4、会议室的面积一定,里面的人数和每人所占的面积()。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试题(新北师版)
一、填空
1、一个直角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得到一个()体。
2、如果3a=5b,那么a:b=():(),b:a=();()。
3、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相差18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4、一个比例的內项之积是最小的质数,其中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是()。
5、比例尺=():(),为了计算简便,比例尺常写成前项是()的比。如果比例尺一定,那么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比例。
6、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4:5,行完一段路程,乙车所用的时间和甲车的时间比是()。
7、从上午9:00到9:30分针()旋转了()度,时针()旋转了()度。
8、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了21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用5.5小时可以行驶()千米。
9、一个圆柱体,它的底面半径是3分米,高是6分米,它的底面积是()平方分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10、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跟原图形比()变了,()没变。
二、选择。
1、在一张机器零件图纸上,用6厘米长的线段代表实际3毫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A.1:2B.1:20C.20:1
2、比例8:3=24:9的内项3增加6,要使比例成立,外项9应该增加()
A.27B.18C.6
3、两个圆锥的高都是2分米,如果它们的底面半径的比是1:2,那么它们的体积比是()
A.1:2B. 1:4C.1:8
4、a=,那么a和b()
A.不成比例B.成正比例C.无法确定
5、女工的人数比男工人数少,男工人数与女工人数的比是()
A.7:2B.2:7C.7:5
三、判断
1、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2、如果圆的直径一定,那么圆的周长与圆周率成正比例。()
3、正方体和圆柱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则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4、任意两个正方形周长与边长的比,都可以组成比例。()
5、求一节圆柱形通风管所需要的材料,就是求圆柱的表面积。()
四、计算
1、口算
0.4×1.2=0.25÷=0.3÷4=0÷=1.5-0.04=
3.2+1.68=0.12=202=4-=+=
2、解比例
4:9=x:3.6=:=x:2.8:x=2:2.5
五、动手操作
六、解决问题
1、学校要修建一个长方体水池,在比例尺是1:200的设计图上,水池的长为12cm,宽为10cm,深为2cm。按图施工,这个水池的长宽高各应挖多少米?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一个底面半径是6cm的圆柱形玻璃容器里装有一部分水,水中浸没着一个高9cm的圆锥。当圆锥从水中取出后,水面下降了0.5cm,这个圆锥的底面积是多少?
3、一个无盖水桶的底面半径是3分米,高是5分米,如果要做这样一对水桶至少准备多少铁皮?
4、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的高度与其影长的比是3:1,现在有一座高15米的高楼,这时它的影长是多少米?(用比例知识解决)
5、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的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cm,如果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应该画多少厘米?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成绩!希望提供的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试题,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A.不成比例 B.成正比例 C.成反比例
5、()中的两种量不成比例。
A、从北京到广州,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和所需时间
B、一箱苹果,吃去的个数和剩下的个数。
C、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物体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
6、某校学生总人数一定,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7、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1)1:50(2)1:200(3)1:20000000 (4)1:5000000
四、数学与生活。(32%)
1、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10厘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2:3,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6%)
2、一块直角三角形钢板用1:200的比例尺画在图上,两条直角边共长5.4厘米,它们的比是5:4、这块钢板的实际面积是多少?(4%)
3、用收割机收割一片麦田,每天收割的面积和需要的天数如下表。
每天收割的面积(公顷)1206040
需要的天数12368
(1)表中()和()是相关联的量,()随着()的变化而变化。(4%)
(2)表中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是(),这个积所表示的的意义是()。(2%)
(3)因为每天收割的面积和需要的天数的()是一定的,所以每天收割的面积和需要的天数成()比例。(2%)
4、下面的图像表示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测得的不同物体的高度和它的影长之间的关系。
(1)看图填写下表。(2%)
物体高度/m1234……
影长/m……
(2)根据图像推算,如果一个物体的高度是6.5米,这时它的影长是()米。(2%)
(3)物体的高度和它的影长成( )比例。(2%)
5、某小区要修建一个长方体游泳池,在比例尺是1:200的设计图上,游泳池的长为30厘米,宽为10厘米,深为1厘米。(4%)
①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②按这图纸施工,修建这个水池要挖出多少立方米的土?
6、电影院在中心广场北偏东60°方向、距中心广场实际距离约240米的地方。请在图中标出电影院的`所在地。(4%)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成绩!希望提供的小学六年级数学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卷,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六年级第四单元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检测(北师大版)
一、轻松填一填。(每空2%,共18%)
1、1、比例尺=():(),
2、一幅平面地图上,图上距离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3、A、B两地相距6千米,在比例尺是1:300000的地图上应画()厘米。
4、比例尺80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倍。
5、一个零件长8毫米,画在设计图上是16厘米,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
6、用边长是2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3000块,改用边长是5分米的方砖铺地,要用()块。
7、在A×B=C中,当B一定时,A和C成( )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 )比例。
8、一幅图的比例尺是。A、B两地相距320km,画在这幅图上应是()cm。
9、六年级同学排队做广播操,每行人数和排成的行数成()比例;出油率一定,花生油的质量和花生的质量,成()比例;3x=y,x和y成()比例;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成()比例。
二、判断如下情形成“正”比例、“反”比例或“不成”比例。(每空1%,共16%)
1、教室的面积一定,某班学生人数与人均占地面积成( )比例。
2、《鹤壁日报》定价一定,订阅份数和所需要的总钱数成( )比例。
3、大豆油的总质量一定,大豆的千克数和出油率成( )比例。
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 )比例。
5、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比例。
6、一袋面粉食用去的数量和剩下的数量( )比例。
7、长度一定的铁丝平均分成若干段,每段长度和截的段数成( )比例。
8、如果y=5x,那么x和y成( )比例。
9、购置电脑的总价一定,电脑单价和数量成()比例。
10、电脑的单价一定,购置电脑的数量和总价成()比例。
11、一个人的年龄和身高成()比例。
12、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成()比例。
13、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比例。
14、在一定的时间里,制造零件的个数与制造一个零件所需要的时间成()比例。
15、从兰州到北京,火车所行的时间与速度成()比例。
16、长方体的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成()比例。
三、选择。(每空2%,共8%)
1、如果甲数=乙数÷5,那么甲数和乙数()。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2、一个正数和它的倒数成()。
A、正比例B、反比例C、不成比例
3、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按1:4的比例尺放大后它的面积是()。
A、48平方厘米B、96平方厘米C、192平方厘米
4、下面数量关系中()能构成正比例,()能构成反比例。
A、路程÷速度=时间(一定)B、总价=单价×数量C、K=2
D、A×B=C(一定)E、A+B=C(一定)
四、数学与生活。(40%)
1、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甲市到乙市的距离是3.6厘米。汽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从甲市到达乙市要用几小时?(8%)
2、在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测得南京与上海的距离是6厘米,在另一幅比例尺是1:400000的地图上,南京与上海的距离应是多少厘米?(8%)
3、在同一张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40厘米,乙丙两地的距离是50厘米,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8千米,乙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8%)
4、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这间教室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8%)
5、某张平面示意图的比例尺是1:8000,
(1)3200米的长的马路在图上应是多长?(4%)
(2)一个长方形居民小区在图上长1厘米、宽0.5厘米,它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
五、操作题。(18分)
(一)(6%)
1、学校离中心广场有()千米。
2、淘气的家在中心广场南偏西30°北方向、离中心广场8千米的地方,请你画出淘气家的所在位置。
3、淘气每分钟走80米,他从家出发到中心广场然后到了学校大约用()分钟。
(二)淘气和笑笑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淘气每分行70米,笑笑每分行80米,几分钟相遇?(先测量,再计算,比例尺是1︰45000)(6%)
(三)下表为购买笔记本时数量与总价的表格统计。(6%)
数量/本01234567…
总价/元01.53…
(1)将表格补充完整,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描点再顺次连接。
(2)哪个量没变?数量和总价之间成什么比例?
一、我会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同乐村有368个小朋友都是出生的,至少有()个小朋友是同一天出生的。
2、抽奖箱里有3个白球和4个红球,一次至少摸()个球才能保证摸到两个同颜色的球。
3、写出一个成正比例的例子:
()一定,()和()成正比例关系。
4、6个学生分一堆苹果,肯定有一个学生至少分到了5个苹果,这堆苹果至少有()个。
5、7只鸽子飞回6个鸽舍,至少有()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
6、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要抽出()张来,才能保证一定有一张黑桃。
7、把100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抽屉中,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个苹果。
8、常用的统计图有()、()、()。
9、朝明小学的六年级有若干学生,若已知学生中至少有两人的生日是同一天,那么,六年级至少有()个学生;其中六(1)班有54名学生,那么在六(1)班中至少有()个人出生在同一月。
10、给一个正方体木块的6个面分别涂上红、黄两种颜色,则不论如何涂都有()个面的颜色相同。
二、聪明的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把7本书分别放进3个抽屉里,至少有一个抽屉放4本。()
2、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3、0.5:0.3和3:5可以组成比例。()
4、所有的负数都比0小。()
5、比的基本性质是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三、智慧选择。(6分)
1、三个连续自然数分别除以2后,余数相同的个数是()。
A.2B.3C.没有
2、有4个同学联系投篮,一共投进30个球。总有一个同学至少投进了球的个数是()。
A.7B.8C.9
3、小红参加了校象棋比赛,胜一盘得3分,败一盘不得分,平一盘得1分,小红得了7分,她至少下了()。
A.3盘B.4盘C.5盘
四、解决问题.(共54分)
1、李明要把13本连环画放进3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至少要放进7本,为什么?(6分)
2、一个袋子中装有许多规格相同但颜色不同的正方体,颜色有红、黄、白、绿四种,最少要取出多少个正方体,才能保证有2个是同色的?(6分)
3、从扑克牌中取出两张王牌,在剩下的52张中任意抽出9张,至少有3张是同一花色的。请说明理由。(6分)
4、从1至15中,至少要取出几个不同的`数,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3的倍数?(6分)
5、(1)六(1)班同学最喜欢哪项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多?(4分)
(2)你能不能判断六(1)班同学最喜欢哪项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少?为什么?(4分)
(3)如果六(1)班有60人,喜欢游泳的有多少人?(4分)
6、甲、乙两个车间2~5月份产量如下图:(12分)
(1)初看两幅统计图,你感觉哪个车间的产量增长快?(4分)
(2)甲乙两人绘制的是同时间的产量统计图,为什么给人的感觉不一样?(4分)
(3)认真观察这两幅统计图,你有什么体会?(4分)
7、李叔叔参加飞镖比赛,投了10镖,成绩是71分。张叔叔至少有一镖不低于多少环?(6分)
五、开放窗口:(10分)
1、任意给出3个不同的自然数,其中一定有2个数的和是偶数。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一、填空。
1、行与列的意义:通常我们把竖排叫做(),横排叫做()。
2、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先数出物体所在(),再数出物体所在()。
3、数对的书写方法:用()把代表列数和行数的数或字母括起来,用把代表列数、行数的数或字母隔开。
4、甲和乙在同一个教室,甲的座位在第二列,第四行,简记为(2,4);乙的`座位在第三列,第五行,简记为(,)。
5、电影票上的“3排6号”,记做(6,3),则7排9号记做(,)
6、点A(3,3)向()平移()个单位长度后,点A的位置是(7,3)。
一、出示学习目标, 落实基础知识, 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
教师在教学时应先出示学习目标, 让学生自己学习和了解学习目标, 做到对所学内容心中有数。学习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六年级的数学教学, 一方面要完成本年级的新知传授;另一方面, 还要帮助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查漏补缺,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使学生养成对学习、生活、人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在教学中教师在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课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 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实践, 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只有帮助学生夯实了基础知识,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落到实处,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才不至于是一句空话。
二、活用教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现行“九义”小学数学教材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 教师应如何充分发挥现行六年级数学教材的作用, 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提高教学效率呢?本人认为, 活用教材, 通过改编例题、习题引导学生思考、辨析,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1. 改编例题促思考,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 通过改编例题、习题等方式,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学生掌握新知的同时, 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对于“分数乘整数”这一部分内容, 教材在讲解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以后, 补充了一例, 说明“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比较简便”。我在教学中没有受教材的限制, 而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一定练习以后, 出示了下面一道例题计算25555×3333。当学生觉得2与3333相乘比较麻烦时, 我适时地进行点拨:“大家看, 题中的数字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呢?”许多学生通过思考, 恍然大悟, 自觉地先将3333与5555约分, 然后, 再把3和2相乘除以5。学生通过自主探究, 得出了“分数和整数相乘, 先约分再乘比较简便”这样一个结论, 这比告诉学生一个简单的方法让他们单纯地计算效果要好得多。
2. 整合例题引发散, 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
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真正把“用教材教”落实到实处, 通过整编例题、习题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 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 在教学“一段公路, 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 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 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这一工程问题时, 在学生掌握了此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 可以将“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改成:1.乙队单独修比甲队多用5天;2.乙队单独修的时间是甲队的1.5倍;3乙队的工作效率是甲队的32。还可将问题改为:1.两队合修几天完成这段公路的一半?2.两队合修几天后还剩这段公路的一半?3.甲队单独修2天后, 剩下的乙队单独修还需几天?
三、及时复习, 完善知识体系, 创设学生终身发展的空间与平台
六年级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在于最后的复习阶段学生对知识的遗忘较多, 知识的综合应用更成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寓复习于平时的教学之中, 帮助学生逐步完善知识结构体系”是许多教师的经验之谈, 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只有这样, 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创设良好的空间与平台。
那年春天,父亲(李大钊)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出去了。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dāidài)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么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燒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zhezháo)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几次劝他。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的反义词。
清楚( )严肃()
3.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4.用“ ”在文中画出这段的中心句。
5.这段主要表现了(选对的打√):
A.李大钊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
一、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共20分)
45+32=77 6+73=79 18+6=24 30+29=59 36+22+4= 6
225-4=21 46-30=16 49-9=40 39-39=0 8×3+6=30
37-0=37 0×3=0 4×7=28 5×3=15 53-3+9=59
8×8=64 66+35=101 70-8=62 9×3-7= 20 37-32-5=0
二、填空。(每空2分,共14分)
1、数学课本的宽大约是15厘米,(答案多元,10至20的数,均对)
100条1厘米长的线段一条接一条,接成一条长线段,这条长线段是 1 米。(1厘米×100=100厘米=1米)
2、小明有两件颜色不同的上衣和两条颜色不同的裤子,他可以有 4 种不同的穿法。(2×2=4)
3、三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人进行一次,一共要进行 3 次比赛。
在草稿纸上画示意图:
4、小明、小红、小丽三人玩拍球比赛,三人拍球的次数分别是36下、35下、33下,小明拍的次数最多,小丽拍了33下,小红拍了 35 下。
5、把“8+8+8+8+8”写成乘法算式是 5×8 或 8×5。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是(②)。
分两种情况思考:
用一枝假想的笔在图形的中间,划一条竖直线,翻转右边的图形到左边,左右两部分图案能完全重合的为轴对称图形。
用一枝假想的笔在图形的中间,划一条水平直线,翻转下边的图形到上边,上下两部分图案能完全重合的为轴对称图形。
2、下列图形中,有二个直角的是(②)。
长方形有4个直角
3、下列线中,线段是(③)。
4、下列口诀中,只能用来计算一个乘法算式的是(④)。
①二三得六 ②四三十二 ③八九七十二 ④七七四十九
二三得六可以用来计算两个乘法算式:
2×3=6,3×2=6。
②四三十二 ③八九七十二,同理。
七七四十九。7×7=49,由于两因数相同,前后位置互换,结果不变。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①)。
四、在 里填上+、-、×、<、>、=。(共8分)
73-25 >45 54+4 < 60 4 + 4=8 5×7 >
3248 58 3
590 =19+71 5 × 6=30 4 × 4=16 34-20 < 15
1
4五、自己评价自己,一至九的乘法口诀,背得熟得8分,背得但不熟得6分,背得一部分得4分,背不得得2分,你认为你自己该得几分。(共8分)
答:我认为我该得_________分。
六、统计。(1、2、3小题每题4分,4小题1分,5小题2分,共15分)
1、数一数,把数的结果填在()内。
2、在方格内涂一涂。
3、哪样东西最多,在○内画√;哪样东西最少,在○内画×;哪两样东西一样多,在○内画△。
4、比
少(4)。
5、你还能想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请列式计算。(答案多元)
电脑比铅笔多几个?
6-4=
2七、列式计算。(每小题3分,共9分)
1、5个7相加,和是多少?
7+7+7+7+7=35 或:5×7=352、8和9相乘,积是多少?
8×9=72 或:9×8=723、一个因数6,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多少?
6×4=24 或:4×6=2
4八、用数学。(共16分,1、2小题每小题4分,3题8分)
1、小明有7张图片,小刚的图片张数是小明的5倍。小刚有几张图片?
7×5=35(张)
答:小刚有35张图片。
2、二年级2班上体育课,老师让23名同学打蓝球,19名同学做操。
① 全班共有多少个同学? ②打蓝球的同学比做操的多几人?
(1)23+19=42(人)
(2)23-19=4(人)
答: 全班共有42个同学。打蓝球的同学比做操的多4人。
3、看图列式计算。
①
②
一共有多少人? 一共有几只 ?
1至4排,每排有5人; 1至5行,每行有4只兔子;
第5排有4人。第6行有2只兔子。
可列如下算式: 可列如下算式:
5×4+4=24(人)5×4+2=22(只)
或:5×5-1=24(人)或:6×4-2=22(只)
比例练习题(四)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在4:7=48:84中,4和84是比例的(),7和48是比例的()。
2.4:5=24÷()=():15
3、大圆的直径是4厘米,小圆的直径是2厘米,大圆和小圆周长最简单的整数比是(),面积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4.12的约数有(),选择其中的四个约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
5、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16,则另一个内项是()。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9分)
1、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2、把一个比的前项扩大2倍,后项缩小2倍,这个比的比值不变。()
3、如果8A=9B,那么B:A=8:9。()
4、由2、3、4、5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
5、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积除以两个内项积商是1。()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面第()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A、8:7和14:16B、0.6:0.2和3:1C、19:110和10:9
2、在钟面上,分针和时针旋转速度的比是()。
①60:1②360:1③12:1
3、因为3a=4b,所以()。
①a∶b=3∶4②a∶4=3∶b③b∶3=a∶4④3∶a=4∶b
四、写出下列解比例的解法依据。
85∶X=20∶420X=340
20X=85×4根据
X=340÷20根据
五、解比例
X:14=6:280.25∶x=7.5∶15x∶8=3:0.5
1、合唱组男女生人数的比是5∶7,其中有女生25人,这个合唱组男生多少人?
1、一辆客车和一辆小汽车的速度比是1:2,如果小汽车的速度是120千米,那么客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
2、花园小区1号楼的实际高度是45米,它的高度与模型高度的比是500:1。模型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比例练习题(五)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在4:7=48:84中,4和84是比例的(),7和48是比例的()。
2.4:5=24÷()=():15
3、大圆的直径是4厘米,小圆的直径是2厘米,大圆和小圆周长最简单的整数
比是(),面积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4.12的约数有(),选择其中的四个约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
5、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16,则另一个内项是()。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9分)
1、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2、把一个比的前项扩大2倍,后项缩小2倍,这个比的比值不变。()
3、如果8A=9B,那么B:A=8:9。()
4、由2、3、4、5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
5、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积除以两个内项积商是1。()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面第()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A、8:7和14:16B、0.6:0.2和3:1C、19:110和10:9
2、在钟面上,分针和时针旋转速度的比是()。
①60:1②360:1③12:1
3、因为3a=4b,所以()。
①a∶b=3∶4②a∶4=3∶b③b∶3=a∶4④3∶a=4∶b
四、写出下列解比例的解法依据。
85∶X=20∶420X=340
20X=85×4根据
X=340÷20根据
五、解比例
X:14=6:280.25∶x=7.5∶15x∶8=3:0.5
8∶x=3/4∶1/26.5∶x=3.25∶40.9∶0.03=30∶X
五、应用题:
1、合唱组男女生人数的比是5∶7,其中有女生25人,这个合唱组男生多少人?
1、一辆客车和一辆小汽车的速度比是1:2,如果小汽车的速度是120千米,那么客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
2、花园小区1号楼的实际高度是45米,它的高度与模型高度的比是500:1。模型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3、用某洗洁精洗水果以1:1000稀释,现在有3000毫升的水,要加入多少毫升的洗洁精?
六、用下面的四个数组成比例,看看能组成几个?
3468
(三)问题训练单
1、食品加工厂准备把一批新酿的醋装瓶运往商店。
每瓶容量/ml2505007501500
数量/瓶1200600400200
每瓶容量与所装瓶数是否成反比例?为什么?
2、已知x和y是成反比例关系,根据表中的条件填写下表。x21/540
y50.15/6
3、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成正比例的两种量在变化过程中,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就(
A.扩大B.缩小C.不变化
(2)成正比例的两种量在变化时的规律是它们的()不变。
A.和B.差C.积D.商
(3)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
A.成正比例B.不成正比例
(4)一堆煤,已烧的吨数和剩下的吨数()。
A.成正比例B.不成正比例
(5)成反比例的两种量中,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
A.随着扩大B.随着缩小C.不变
(6)成反比例的两种量变化的规律是它们的()一定。
A.和B.差C.积D.
(7)一本书的总字数一定,每页字数与页数()。
A.成反比例B.不成反比例
(8)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A.成反比例B.不成反比例
【六年级下测数学测试题】推荐阅读:
六年级数学上册试题11-05
六年级数学升学试题11-06
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11-02
六年级数学毕业招生试题10-20
六年级数学圆单元测试11-25
六年级数学上册的期末测试题06-05
六年级数学上册考试题10-18
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10-10
六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分析与反思07-23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模拟试题(六)打印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