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大气教案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地理大气教案(精选7篇)

高中地理大气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要来源 ? ?

? 的能力 ? ?

自主学习的能力

? 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选择性吸收;理解地面辐射是大气热量的主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且能够用事实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绘制大气的受热示意图、热力环流模式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通过热力环流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大气对地球保温作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品质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

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

二、重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

大气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选择性吸收、热力环流的原理、三力作用下的大气运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热力环流实验器材 一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 引入:

为什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学生讨论)

山上温度比地面低,这说明了什么?(设问)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知道大气的热量来源。通过上一单元学习,我们了解了太阳辐射是地球上一切能量之源。

太阳辐射又可分为三个能量区,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

太阳的辐射能量到大气层后,是怎样把能量传递给大气的?

板书: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图表活动:结合下图和表格分析

? 分别用红色和蓝色表示热辐射的波长。红色表示短波辐射,蓝色表示长波辐射。? 根据资料思考:太阳辐射主要被大气吸收还是地表吸收?为什么? ? 使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还是地面?

? 在下图中用 1、2、3

等数字按顺序标出热辐射从太阳、地面到大气的主要传导过程。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补充资料:大气不同成分对长波辐射和短波辐射吸收的情况。

学生帖图活动:

?

讲述: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而不是太阳辐射

板书: 1 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地球保温 思考: 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 显示图: 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热过程比较

思考 :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板书: 2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云层越厚,保温作用越强。

小结: 由此可见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球起到了保温的作用。但由于地球表面同一纬度或是高低纬度大气所获得的热量有所不同,而热胀冷缩是大气十分显著的物理特征,所以必然会引起大气的运动。大气到底怎样运动呢? 板书:

二、热力环流

向。

这样流动?

实验演示:人教版 教材必修 1 第 32 页活动玻璃缸内空气运动的方学生活动:把所观察到的空气流动方向画出来 思考:为什么空气会

讲述: 假设这三条线是 abc 三地的三条等压线。

思考: 1、在地面冷热均匀的情况下,三地的大气处于什么状态?

2、a 地受热,bc 两地遇冷时,大气发生怎样的物理变化?

3、三地的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分别有什么变化?等压面随之发生怎样的变化? 4、此时,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是否还相同?这种气压差异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小结板书:

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过程:地表的冷热差异→大气的上升运动→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

学生活动: 白天,陆地增温快,海上增温慢,夜间则相反,陆地冷却快,海上较为温暖。海陆风是就是由于这种昼夜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支架),完成如下任务:

.在书上图 a 和图 b 上标出昼夜海洋和陆地气压的高低。2 .一天之内,何时吹海风,何时吹陆风?

3.在图 a 上,画出白天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热力环流,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圈;在图 b 上,画出夜间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热力环流,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圈。4 .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

小结板图: 海陆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过程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

第二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 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点及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方向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

通过风向和风力的动态变化图,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认识大气与宇宙中所有物质一样都是运动的,而且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 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二、教学重点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点及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地转偏向力、“三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变化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图解动态分析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实验工具

引入:有人说“乡下的风,城里的雨”,(请讨论:用上节课学过的知识能解释吗?)(根据同学回答板图热力环流,上升气流降温、凝结成云致雨)在板图上指出空气的水平运动即我们感受到的风

讲述: 同一水平面的存在气压差异时,就必会存有一个力促使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的运动,而这个力就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板书: 1 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如果没有其他力的影响下,风向与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显示:

板书: 2 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思考: 但风一旦形成必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如何呢? 实验演示

用一小球抛向旋转中的圆盘中心,观察变化 小结:由于受地球的自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在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所以在地转偏向力的加入下,风向不断发生偏转变化,直到影响风向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时,风向就不再偏转,而这时风向会如何呢

板书: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平行与等压线 转折:但这种风只存在于高空,因为在近地面,风向还会受到另一个力的影响,就是摩擦力的影响。在三个力的影响下,风向如何变化呢?

板书: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学生活动:完成课本 35 页活动

小结:

教学反思

对本单元中大气的组成、大气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等的原理和规律,需引导学生理清

高中地理大气教案 篇2

梅里尔 (Merrill) 等人在《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中对教学设计所做的新界定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他认为:“教学是一门科学, 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 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 (science-based technology) 。”

一、“大气圈与天气、气候”部分教学内容的问题分析

基于下述两点分析, 提出进行以“大气圈与天气、气候”部分内容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一) 学生自身因素

在“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单元学习中, 需要利用此前所学的“热力环流”原理, 并结合大气的水平运动相关知识, 揭示“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常见的天气系统”中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来解决。但是由于高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 因此在这部分知识点的掌握上出现了思维障碍。女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相比较男生而言更薄弱, 这也是为什么在“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学习中女生遇到困难更多的原因。

另外, 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立体几何知识与经验, 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不强。在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际观察中发现, 因为教学课时的限制, 学生对“地转偏向力”、“大气的水平运动”等基础知识遗忘较多, 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

(二) 教师教学因素

现在的高中教师在大学里都修过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 然而真正进入工作岗位后, 多数没有能够继续深入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 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做到对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有良好判断, 那在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上就有“章”可循、得心应手了。教师对“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中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把握程度越高, 就越能够减少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的困难。

二、“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教学目标分析

作为高中的一门基础课程, 地理学知识的普及, 有利于提高社会大众的科学素养。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内容是学习高中地理的基础,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这部分内容为必修一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并占据较多的篇目[2]。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得知,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这部分内容时, 经常会面临重重困难, 这些困难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同时会降低学生学习自然科学、认识自然规律的激情。因此, 本案例教学设计重在解决学生学习“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常见的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时面临的困难, 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的难度, 帮助学生顺利进入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状态。

三、“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材分析

(一) 教材作用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一中的“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这部分内容,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整个知识体系而言, 本节系统讲解了地球三大外部圈层的大气圈, 着重阐述了大气环境的形成、发展与天气影响, 为后续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通过相互的作用、影响, 然后共同形成这一理念做好了铺垫。“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不仅是高中地理教材中最具理论性、难度最大, 同时是最为抽象的部分, 其重要性较之其他单元内容更为明显。

(二) 教材重难点分析

分析教材的重点, 对最基本的、最关键的地理现象、规律、成因等作出系统分析;分析教材难点, 针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及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有助于教师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掌控教学的重难点知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 强化课堂教学效果[3]。从“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这部分内容来看, 大气中任何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 都无法离开大气运动。掌握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 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 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导出季风环流。

(三) 课文、图像、表格的表述结构分析

课文、图像、表格是地理教材的核心表述。“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作为高中地理教材的重点之一, 同时是教与学不可忽视的难点, 其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抽象而又具有推理性。所以, 对课文、图像、表格的要求很高。不同的教材, 编排存在差异, 因而对不同知识点的处理, 侧重点也有所区别[4]。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由于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 则在教学中应以表述为主, 配合图像来开展设计。由此,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不同的教学内容, 需要选择不同的表述形式来进行优化组合设计。

四、“季风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案例

笔者认为, 教师对“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中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把握程度越高, 对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揭示程度越高———也就是能够让学生把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地理解、运用, 就越能够减少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困难。下面, 以大气的水平运动在季风环流及气旋、反气旋中的运用为例, 阐述笔者对这部分知识点内在联系的理解、运用。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笔者直接从一月和七月海平面等压线图上, 联系大气的水平运动, 推导出东亚、南亚的冬夏季风。

(一) 大气的水平运动在季风环流中的运用

在一月和七月海平面等压线图上, 把亚洲高压 (亚洲低压) 东部和南部的等压线近似地看成平直分布, 首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 (图中虚线) , 再运用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并指向低压”这一基本规律, 进一步画出风向。

图中虚线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 实线表示近地面风向。

比较图中亚洲东部和南部一月和七月的风向, 让学生填写表2的内容。

然后回归教材, 让学生自主学习季风的基本概念及形成原因, 对表2内容进一步确认。

(二) 大气的水平运动在气旋、反气旋中的运用

在等压线平直分布的状态下, 学生画出近地面的风向比较容易, 而气旋、反气旋中的等压线常常是弯曲的, 此时直接要求学生画出近地面的风向非常困难, 极易出错。因此, 如何给出一个中间步骤, 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就显得十分关键。

笔者的处理方法是, 在等压线平直分布的状态下, 画出近地面的风向, 第一步考虑等压线的弯曲, 第二步考虑等压线弯曲的状态下风向应该如何改变, 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并指向低压”这一基本规律保持不变。接着从左图导出右图, 要求学生画图时可以适当旋转, 确保水平气压梯度力朝上, 注意南北半球的差别, 其余类推。

五、教学设计反思与感悟

一般而言, 教学案例设计的选取, 应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 尽可能从学生现有的知识中挖掘, 先对原理进行阐述, 然后配合教材对原理进行验证, 让案例兼顾知识巩固与能力拓展。当学生接触到自己熟悉的知识时, 就可轻车熟路地推出未知理论, 从现象中发现问题的本质所在, 并愉快地融入到教材案例分析环节中。

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 通过对教学内容各知识点内在联系的把握和揭示, 在教学案例设计中, 让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用学生之所感、所悟来分析所学知识, 将大大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资源, 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 每一位地理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都应该认真思考。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 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 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的安排, 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 以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为目的, 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为宗旨。

六、结语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并非新颖、创新、全面就能满足要求。新课程背景下, 要求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 合理分析教学的前提条件, 在这样的基础下, 让教学案例设计更好地满足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家清.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课程·教材·教法, 2004 (1) .

[2]周亚妮.浅析高中地理教学设计[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1 (06) :77-78.

[3]张弦.高中地理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1 (05) :91-92.

高中地理大气教案 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0(A)—0036—02

“全球性大气环流”一节,是高中地理内容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全面地理解本节内容,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三步曲”的教学方法,效果较好,写出来仅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敬请同仁批评指正。

第一步:假设地球不自转,地球表面均匀

在这种假设下,就会出现如图1所示的大气运动模式(以北半球为例):

即出现近地面大气由极地流向赤道,高空大气由赤道流向极地的环流系统(当然这种闭合环流是不存在的,因为有两个假设条件)。

第二步:承认地球自转(有地转偏向力),但仍假设地表均匀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形成如图2所示三圈环流模式:

(一)低纬环流

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时,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由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流到30°N附近上空时偏转成了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就不能再继续北流,而是变成自西向东运行了。由于赤道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又不能继续北进,便在30°N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升高,从而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近地面,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北流出。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压(北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由北风逐渐右偏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东北信风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这样,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之间便形成了低纬度环流,低纬环流是一个直接热力环流。

(二)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压带向北流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右偏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从极地高压带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逐渐右偏成东北风,称为极地东风。从低纬度流来的较暖的西风与从高纬度流来的寒冷的极地东风在60°N附近相遇,形成锋面,称为极锋。暖而轻的西风气流爬到冷而沉重的极地东风气流之上,形成了副极地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南北。向南的一支气流在副热带地区下沉,于是在副热带地区与副极地地区之间构成了中纬度环流圈。向北一支气流在北极地区下沉,于是在副极地与极地之间构成了高纬度环流圈(直接热力环流)。由于副极地上升气流流到高空便向南北流出,致使近地面的气压降低,形成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同样,在南半球也存在低、中、高纬度三个环流圈。由于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向左偏转,所以环流的方向与北半球不同。

这样,在近地面,全球共形成了四高三低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又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具体而言,北半球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所以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

上述“三圈环流”的模式在地球表面是不完全存在的,因为仍有一个假设(在地表均匀的条件下出现的理想模式)。

第三,承认地球自转,承认地表不均匀(但仍只考虑海陆的分布,没有考虑地形起伏等因素)

我们继续分析:由于有海陆的分布,而海陆的热力性质有差异,这种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面。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对气压的影响最为显著,其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呈块状。北半球夏季时,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亚洲低亚(又称即度低压)最为突出,使得副热带高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这是因为北半球夏季时,大陆增温比海洋快,故而形成一个个热低压。相反,北半球冬季时,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以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最为强烈,控制范围最广。这就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这是因为北半球冬季时,大陆降温比海洋快,故而形成一个个冷高压。

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纬向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30°N以南地区的气压带基本上呈现带状分布,没有被怎么切割。

由于地球表面有海陆分布,就有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进而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如图3、图4所示。

因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东亚位居两者之间,因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季节变化就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所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季风,在东亚最为典型。其他地区如美洲、大洋洲等也有季风,但都不及东亚突出,这里不再赘述。

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即西北季风,其方向为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之力的合力方向),此时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西北部的偏南风(东南季风),此时高温、湿润多雨。

同理,南亚的冬季风,为东北季风,夏季为西南季风(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又因为夏季随太阳直射点的转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转化成了西南季风)。

当然,前述的全球大气运动模式仍没有考虑到地球表面的地形起伏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实际的全球大气运动模式更为复杂。

高中地理大气教案 篇4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答案 B 解析 从图中箭头方向可判断出,a表示太阳辐射,b表示地面辐射,c表示大气逆辐射。其中b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其辐射的热量主要被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阴天时,c辐射增强。

2.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A.增强a辐射

C.增强c辐射

答案 C 解析 燃烧柴草可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及大量烟尘,可增强大气逆

B.增强b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辐射,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增强,从而保护作物免受冻害。

3.读下列四幅海陆风示意图,判断能正确表示近地面大气运动的是()

A.①③

C.③④

答案 B 解析 沿海地区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

4.下图中,正确的地面和高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是()

B.②③ D.②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近地面受热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则相反。5.图中的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比例尺相同),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答案 C

D.③>④>②>①

解析 在比例尺相同的地图上,相同距离条件下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

下图为“某地区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量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不能显示的降水规律是()A.山顶日降水量大于河谷盆地 B.山腰日降水量大于山顶 C.河谷盆地夜雨多 D.山顶昼雨多

7.产生图示降水日变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地形

C.风向

B.太阳辐射 D.坡向

8.与河谷盆地相比,山顶白天多雨主要是因为()A.气温低

C.山风

答案 6.B 7.A 8.B

B.气压低 D.谷风 解析 图中没有显示出山腰地区降水量的数值。地形的不同位臵热力性质不同,导致气流在昼夜运动的方向不同,是造成降水差异的根本原因。山顶白天多雨是因为白天山顶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

读下图,判断9~10题。

9.图中正确指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A.A

B.B

C.C

D.D 10.从图示来看()A.水平气压梯度力不能影响风速 B.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速度 C.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 D.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答案 9.D 10.C 解析近地面风向因受摩擦力影响与等压线有个交角,在北半球向右偏。高空大气受摩擦力影响不明显。

下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是()A.甲>乙>丁>丙

C.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D.乙>甲>丙>丁

12.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A.甲→乙→丁→丙→甲 B.丁→丙→甲→乙→丁 C.乙→甲,丙→丁 D.乙→甲→丙→丁→乙 答案 11.A 12.D 解析 对流层大气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形成热低压,气温低的地方形成冷高压;高空气压高低与近地面相反。近地面高压区气流下沉,低压区气流上升。

(2012·潍坊高一质检)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13~15题。

13.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答案 A 解析 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应考虑两种情况,近地面为⑥,高空由于忽略摩擦力的作用,风向向右偏转至与等压线平行,即为⑦。

14.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

)A.③或④

C.③或⑦

答案 C 解析 高空空气不考虑摩擦力,所以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由于不确定此图所在半球,所以在北半球高空应为③,在南半球高空应为⑦。

15.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答案 D

B.②或⑧ D.⑥或⑦ 解析 在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和风速。两力的合力与另一力的方向成180°

二、综合题

16.下图是我国某地阴天和晴天时气温日变化示意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阴天气温日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A、B),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天夜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白天云层反射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较低;夜间云层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降得很低,故日较差小(2)晴天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幅度大。

17.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_,空气________;冷却的是________,空气____________。

(2)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3)用“→”完成图中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________,说明判断的依据。

(5)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____(白天或夜间)。

答案(1)B 上升 A 下沉(2)④ ⑤

(3)画图略。(近地面由A流向B,高空由B地的高空流向A地的高空;垂直方向是A地下沉,B地上升。)(4)B B处空气上升,为市区。(5)白天

18.读下面“近地面风的形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__________(字母),该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图是__________(南、北)半球的空气运动示意图,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见,稳定风向中空气质点的受力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1、F2、F3对风速有明显影响的是__________,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的是__________。

(5)实际大气中,α角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在相同气压条件下,陆地表面α比海洋__________(大或小)。

地理教案: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篇5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所起的作用;了解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以及各层大气的特点;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训练学生阅读图表分析问题的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以及各层大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建议

关于大气的垂直分布的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关于大气的垂直分布以及各分层的特点,特别是对流层和平流层与人类活动关系极为密切,教材讲述的较为详细,平流层以上部分,包括中间层、热层、外层,教材归纳为高层大气,这是新教材与以往教材不同之处,教材这样处理,既突出了重点即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对流层和平流层,同时又利于学生了解高层大气中与人类关系较为密切的电离层,至于目前与人类联系相对较少的其他几层大气,简略处理,减少学习的头绪,详略编排得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各大气层的特征,应该抓住关键环节,即气温的垂直变化不同引起大气的运动特点各异,对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因此导致大气对流运动显著,由于对流运动,使水汽易于凝结,而对流层大气固体杂质丰富,因而容易形成降水;平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因而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不易产生复杂多变的天气,利于飞行。由此可以看出每层大气其运动特点都是由于气温的变化引起的,气温的变化可从教材提供的图像中得以了解。

关于大气的组成的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介绍的关于等知识,是了解大气环境的最基础知识。其中低层大气的各种组成物质及其对生命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通过表格形式介绍了低层大气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干洁空气中主要成分的比例关系,从表中可以看出各主要成分的比例悬殊很大,氮、氧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其他成分所占比例很小,但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二氧化碳及表格中未涉及的臭氧,它们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这一点教材着重进行了描述,对于低层大气中比例较少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主要强调其对地面和大气温度以及大气降水的影响,同时教材指出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这与干洁空气有所不同,这为后面讲述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干预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和大量排放污染物质导致大气中固体杂质增多,形成大雾天气等天气变化埋下伏笔。

教材在介绍人类活动对大气影响时,提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大气中的微量气体二氧化碳增多,而且大气中出现了新的成分如氟氯烃化合物,而这种成分可以导致臭氧总量的减少,大气中这些微量成分的变化都会对人类生存的环境构成威胁。由于本节教材使大气环境这个单元的起始部分,因此教材中没有涉及有关大气中各组成成分对大气热状况、大气降水等如何起作用,只是将结论描述出来,至于作用机理留待后面相关章节进行解决。关于教学方法的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运用启发式进行授课。讲授“大气的组成”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化学课所学的关于空气的组成,并与地理教材进行对照,使学生明确“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是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其中组成成分极少的二氧化碳、臭氧、水汽和固体杂质,其作用不容忽视,教师要将这四种组成部分的作用给学生分析清楚,但原理不必细讲,留待后面章节讲解,大气中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的特点应提问学生,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关于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二氧化碳和臭氧的含量是否会发生变化?因为什么发生变化?含量发生变化后,会产生什么后果?对人类产生什么影响?大气垂直分层的关键是各层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这部分内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读图,通过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图像,让学生自己总结各层大气气温垂直变化特点,在学生基本掌握这以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绘制各层大气气温垂直变化图,绘制时教师应提醒学生,对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因此绘制方法与以往有所不同;掌握了气温变化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大气运动状况,特别是平流层大气运动特点可以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说明大型飞机在平流层飞行为什么平稳,再结合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分布及作用,了解对流层和平流层天气变化状况;对于高层大气,重点是电离层,注意引导学生与已学过的太阳活动的知识相联系,说明电离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即可。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①低层大气各种组成物质及其对生命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影响;②大气的垂直分布以及各分层的特点。【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

(引课)中学化学课中学过大气的组成,其主要成分有哪些?

(教师出示“大气组成”表格)引导学生阅读表格说明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与化学课所学内容有什么异同?说明地理课主要强调低层大气的组成。通过阅读表格,使学生明确各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以及所起的作用。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四种所占比例极其微小的成分:二氧化碳、臭氧、水汽和固体杂质,引导学生说明这四种成分的作用是什么?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提问)如果某地有大面积的水域或者森林,其水汽含量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某地大气污染很严重,或发生火山爆发等突发灾害,其固体杂质的含量是否会发生变化?由此说明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含量时因时因地而异。(提问)人类的哪些活动能够引起大气中的一些组成成分发生变化?可能发生哪些变化?其变化带来的后果什么?(总结板书)

一、大气的组成

1.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2.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燃烧矿物燃料→co2增加→“温室效应”

制冷工业发展→氟氯烃含量增加→破坏o3层,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

二、大气的垂直分布

(引导学生阅读气温垂直变化图,提问)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队员着装很厚,说明什么?是否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会不断降低下去?→当气温垂直分布出现不同变化时,大气的运动状况也会发生变化,大气的密度也会随之改变→由此说明大气垂直分布的依据。(板书)1.大气垂直分布的依据

(阅读气温垂直变化图,引导学生分析)当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时,大气如何运动?→说明这种运动是否旺盛与地面受热多少密切相关,地面受热多,运动旺盛,反之减弱→由此说明对流层大气再不同纬度厚度不同的原因。根据运动特点及其水汽和固体杂质密集分布,说明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以次说明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读图,随着高度的增加,是否气温始终递减→由此分析平流层大气气温分布与对流层的不同,至于原因只是让学生知道是由于o3层存在吸收大量紫外线致使大气增温,并对人类生存起到天然屏障作用→由气温分布特点分析大气运动状况。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问)大型飞机起飞后一段时间,飞行比较平稳,天空呈现蔚蓝色,较为晴朗,为什么?→由此说明平流层大气运动状况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关于高层大气的知识,重点提醒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中相关的知识与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联系起来。由此说明高层大气与人类的关系。

(板书)2.各层大气的特点

要求学生绘制气温垂直分布图,特别提醒学生,对流层气温变化曲线与以往绘制的方法略有差别,注意仔细阅读教材提供的图像,然后自行绘制。【教学设计】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的要求本课将重点安排在对读图技能的训练,以及人地协调观念的树立等方面。读图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气温垂直分布图完成,无论是了解大气的组成还是大气的垂直分布,都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感性知识入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分析大气各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各层大气气温分布特点以及大气运动状况、与人类的关系等,在分析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人类与大气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明确人地应该协调发展的道理。【板书设计 】 第一节

一、大气的组成

1.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2.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燃烧矿物燃料→co2增加→“温室效应”

制冷工业发展→氟氯烃含量增加→破坏o3层,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

二、大气的垂直分布 1.大气垂直分布的依据 2.各层大气的特点

探究活动

题目:为什么登山运动员的服装与其他运动员的不一样?

高中地理大气教案 篇6

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通过做地理小实验、证明热力环流的存在,画示意图了解热力环流并掌握其形成原理,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具体实例,进而能够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大气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求知精神。

2学情分析

大气环境是高中自然地理的重点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在高考内容中所占比重较大。大气环境中最难的内容是大气的运动,而本节内容的课标要求是:能运用热力环流的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解释相关自然现象。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学习三圈环流和气候的基础,而且掌握这部分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天气系统,气候的成因做好铺垫。

高一学生地理基本知识薄弱,但好奇心比较强,又有一定的探索能力,本节内容和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因此,本节课紧紧围绕热力环流这个中心,先通过视频和生活中的实例,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借助地理小实验设置问题小组互动探究,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进一步创设情境学习热力环流的常见形式,接着通过画图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参与度,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最后通过联系转化和梳理反思,巩固所学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有利于预定目标的顺利完成。

由于教授的各班级学生水平不同,活跃程度也有差异,因此在互动教学时,教师引领的方向,以及问题设置的难度和点拨提示的深度都不尽相同。程度较好的班级以学生自学,教师引导、点拨为主,注重独立探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程度较差的班级以教师引领、学生模仿学习为主,侧重基础知识积累和内容结构的构建。

3重点难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的相关规律、常见的形式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

湘教版 必修Ⅰ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第一课时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教学设计

一、课型:实验探究课 课时:1课时

二、教学目标 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通过做地理小实验、证明热力环流的存在,画示意图了解热力环流并掌握其形成原理,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具体实例,进而能够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大气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求知精神。

三、目标分析论证

(一)准确性分析

大气环境是高中自然地理的重点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在高考内容中所占比重较大。大气环境中最难的内容是大气的运动,而本节内容的课标要求是:能运用热力环流的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解释相关自然现象。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学习三圈环流和气候的基础,而且掌握这部分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天气系统,气候的成因做好铺垫。

(二)可行性分析

高一学生地理基本知识薄弱,但好奇心比较强,又有一定的探索能力,本节内容和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因此,本节课紧紧围绕热力环流这个中心,先通过视频和生活中的实例,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借助地理小实验设置问题小组互动探究,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进一步创设情境学习热力环流的常见形式,接着通过画图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参与度,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最后通过联系转化和梳理反思,巩固所学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有利于预定目标的顺利完成。

(三)弹性分析

由于教授的各班级学生水平不同,活跃程度也有差异,因此在互动教学时,教师引领的方向,以及问题设置的难度和点拨提示的深度都不尽相同。程度较好的班级以学生自学,教师引导、点拨为主,注重独立探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程度较差的班级以教师引领、学生模仿学习为主,侧重基础知识积累和内容结构的构建。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看诸葛亮火烧葫芦屿视频抛出问题:这场雨真是天意?再观看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家里暖气片装在窗户下面即现在为什么流行地暖?” 而空调内机位置为什么靠上?孔明灯升空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从感性上了解热力环流无处不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兴奋点,唤起求知欲及参与意识。预习认标: 学生活动:课前预习:按要求完成预习。课上:说出本节主要内容。

问题预设:学生不能说全本节主要内容,把握不准重难点。解决办法:

1、小组内同学补充;

2、幻灯片展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检查预习效果,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提高课堂有效性。知识铺垫: 下面我们一起简要回顾。首先明确几个概念。

大气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铅直气柱的重力。由图可以看出,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等压线:气压值相等的点的连线。等压面: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平面。目标:温故知新

成果:掌握有关大气基本概念,巩固基础知识。小组互动合作探究: 热力环流原理探究:假设理想情况,A、B、C三地受热均匀,看图思考

1、同一水平面气压有无差异?

2、等压线(面)相互关系,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升高如何变化?

实际上,地表各地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是不均匀的。认真观察以下实验并进行小组活动。观察并思考A、B、C三地的近地面、高空的空气密度因受热不均分别有什么变化?这种空气密度差异会导致各点气压如何变化?气温与近地面气压的关系?标出大气在垂直方向和(高空、近地面)水平方向的气压状况进一步探究:高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的关系?

3、高低气压是水平还是垂直方向的比较?并用箭头画出大气的运动状况。

2、此时等压面是否还能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如何变化?用虚线画出结果并解释原因?

3、等压面有什么特征?

总结归纳:①近地面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 ②垂直方向上高空和近地面的气压状况相反

③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不同高度上的高压数值不一定比低压数值大,在垂直方向上,气压值下高上低

④在水平方向上,气体由高压向低压运动

⑤等压面凸起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高高低低”

动手画一画:根据图中信息,自己动手绘制热力环流图,最后总结热力环流的过程。问题预设:

1、搞不清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

2、总结不全热力环流的相关规律。解决办法:!、通过带着问题去看动画及实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小组讨论,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目标: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和观察实验能力,让学生学会探究式、合作式学习,借助动画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认识发展过程,并把知识理论化。

成果:

1、学生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

2、掌握热力环流的相关规律。知识迁移: 学以致用:

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局部热力环流有哪些呢?

(1)、给出“城市热岛效应”的危害的材料再通过动画演示学习城市风。(2)、探究歌曲《军港之夜》中的海风是如何形成的?(3)、《夜雨寄北》中巴山夜雨和热力环流有没有一定的关系? 探究画图:给出常见的三种热力环流的示意图让学生: 标出高低空气压状况。标出气流流动方向。

探究近地面风对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问题预设:

1、学生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

2、学生画图中可能出现困难。

解决办法:

1、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和引深课外知识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确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局部热力环流;

2、先看一遍形成过程的示意图,再让学生动手去画,然后师生检查修正。(1)图中1~4点气压值由高到低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图中用箭头,绘出近地面和高空的大气运动状况。(3)判断图中A点与B点的受热状况。

目标:

1、理论联系实际,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并锻炼绘图能力。

2、举一反三,锻炼自学能力,总结能力。

成果:

1、画出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的的示意图。

2、知道了近地面风对生活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能力转化:(1)图中1~4点气压值由高到低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图中用箭头,绘出近地面和高空的大气运动状况。(3)判断图中A点与B点的受热状况。

目标:通过巩固练习,检测学习效果,查漏补缺。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记忆知识内化。成果: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学习效果。梳理反思: 反思问题与角度:

1.回顾本节课都使用了哪些学习方法?2.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环节? 3.对照学习目标,你觉得自己有哪些收获? 完成的步骤方法:

自我反思,说出本节课自己的收获;教师和学生共同口述重点,最后个人将反思写到笔记本上。

目标:构建个人知识结构。成果:个人学习成果的归纳。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见练习册 目标:巩固所学知识。成果:学生形成的书面作业。

4.1.2教学活动

活动1【作业】导学案 课前自主学习完成,做好预习为课上做好准备。活动2【导入】火烧葫芦谷

观看诸葛亮火烧葫芦屿视频抛出问题:这场雨真是天意?再观看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家里暖气片装在窗户下面即现在为什么流行地暖?” 而空调内机位置为什么靠上?孔明灯升空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从感性上了解热力环流无处不在。活动3【活动】画图并总结

动手画一画:根据图中信息,自己动手绘制热力环流图,最后总结热力环流的过程。活动4【测试】学以致用

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局部热力环流有哪些呢?

(1)、给出“城市热岛效应”的危害的材料再通过动画演示学习城市风。(2)、探究歌曲《军港之夜》中的海风是如何形成的?(3)、《夜雨寄北》中巴山夜雨和热力环流有没有一定的关系? 探究画图:

标出高低空气压状况。标出气流流动方向。

高中地理大气教案 篇7

一、系统论概述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人贝塔郎菲创立的。[2]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整体。系统一般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级性、功能性和开放性等特点。系统论是以抽象的系统为研究对象,考察系统中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数学手段和计算工具,确定适用于所有客体系统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正如苏联控制论哲学家伊·茹可夫指出:控制论和系统论是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又一次“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以系统论为科学的思想和方法研究社会科学中各学科的具体问题已经十分盛行。

教材是指教学活动的材料,狭义的教材就是教科书。从教育影响来说,教材是与教育者、教育中介共同构成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一个因素,教材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达到协调才能发挥教育系统的功能。从小范围来讲,教材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它是由众多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例如 “地理教材是由课文、图表、活动等因素组成”,所以将系统论引入地理教材分析是理所当然的了。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将地理教材看作一个系统,提取出组成地理教材的各个因素,分析因素与因素间、系统与因素间、系统与环境间的相互联系。

二、建构地理教材分析模型

地理教材是由多个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将系统论引入地理教材分析中,可以提高地理教材分析的科学性。依据系统论的观点,结合中学地理教材的特点,构建出如图1的教材分析模型。

三、模型应用———以“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为例

(一)教材功能

地理教材的功能是指其在学校地理教育中应起到的价值和作用。总的来看:第一,传递知识的功能,让学生了解地理事物,掌握地理知识,理解地理原理。第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通过地理学习,培养学生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包括地理智能、地理技能、地理情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第三,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功能, 通过学习地理,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分析教材的功能需要从整体分析入手,通读教材,对照课程标准,理解地理教材潜在的教育功能。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的开篇之节,为学习后面的知识奠定了知识基础。从传递知识的角度看,本节内容包括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有“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自然地理必备的基础知识。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看,本节中有大量的示意图,需要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在热力环流这一子目中,设置实验活动,让学生形成对热力环流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验能力。

(二)要素分析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整体。系统的功能依赖于系统的结构,系统的结构是系统功能的基础。所以,在进行地理教材的分析中为了深入解读教材,发挥地理教材的教育功能,必须从组成地理教材的各个要素入手。笔者根据对地理教材的理解,将地理教材分成知识因素、能力因素、表述因素。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对教材的各个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结构联系非常清楚,才能合理地补充材料,优选教材素材,恰当调整教学次序,真正做到基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

1.知识因素

知识因素是地理教材系统中最重要、最基础, 也是最具活力的因素。地理教材的知识因素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是教师教学的范例。中学地理教材提供的知识主要有:使学生认识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认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特点的知识;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联系的知识;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知识;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等地理知识。

分析地理教材的知识因素。首先,通读教材,参考教辅资料,提取出章节中的知识因子。然后,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用结构图表示出相互的联系。例如,对“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节课的知识因素分析(如图2所示)。

通过分析知识结构图,可知本节共有三个教学知识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2热力环流;3大气的水平运动。1知识点是学习2知识点的知识基础, 在3知识点中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地面是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要理解这个地理规律必须将教学重点落实在分析大气受热的基本过程中,向学生解释太阳暖大地的过程中大气吸收少量短波辐射,而大气在大地暖大气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地面长波辐射。 3知识点与2知识点是因果关系,本节中将3知识点单列为一目来重点学习,是因为大气水平运动是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重点学习符合“学习公民必备地理素养”的课程理念。2知识点是学习气压带、风带和天气系统的知识基础,学习此知识点又要涉及物理学的相关知识,所以2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经过对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分析,1知识点可以作为一个课时,2和3可以作为一个课时。

2.能力因素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地理能力的表述是: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3]地理能力主要体现在教材的活动环节中,活动是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的,侧重对问题的分析过程,以启迪思维、自主探究为主。地理教材的能力分析指对教材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所表现的认识能力及实践能力。[4]

教材中关于本节教学内容共设置了四个活动,通过对教材问题的提出,以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所涉及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的分析,我们总结了表1。

3.表述因素

按教材的表述方式,一般可分为叙述性课文和活动性课文。叙述性课文是由文字和图像组成,目的在于描述地理事物、表达地理概念、解释地理原理、阐述地理过程。根据系统的层次性观点,文字和图像是组成叙述性课文系统的两个要素,它们既各具特性又相互协调,形成了叙述性课文的整体功能。例如,课文中每段文字都有目的指向:或是激发兴趣,引入新课;或是表述地理知识。不同类型的图像有着不同的功能,示意图有着构析地理过程和地理原理的作用;景观照片可以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统计图在于分析数据特征。只有将图与文紧密联系、相互补充,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叙述性课文的功能。活动性课文是指教材中以学生参与某种活动形式来表达教材内容的课文,是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地理能力的重要载体。人教版地理教材的活动性课文由“活动”“案例”“阅读”“读图思考”“问题探究”等栏目组成。分析地理教材的活动性课文可从活动性课文与教学目标关系、与叙述性课文关系、 与教学过程关系三方面进行。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中的叙述性课文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说明了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风形成的原因等地理过程、地理原理。本节的活动性课文只有活动一种形式,通过分析每个活动在文中的位置,可以得出各个活动所起到的功能不同。活动1是在学习大气受热过程中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这两个因素之后,以活动的形式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第三个因素(大气暖大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活动1是辅助叙述性课文讲解地理过程。活动2位于叙述性课文之前,通过地理实验让学生形成对热力环流的感性认识,并起到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活动3和活动4位于叙述性课文之后,是为了检测学生应用已学的地理原理、地理过程解决问题的情况。

(三)教学优化策略

系统是开放的系统。它处在一定的环境中,与环境有一定的信息交流。地理教材的功能发挥受到一定的环境影响,包括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学情、 教师素质、教学条件。因此,根据教材分析模型,从整体视角出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对地理教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对教材内容适当地精简、 补充和重组,为优化教学策略提供了依据。

第一,可行性分析:1是否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相适应,学生有无认知基础,是否与学生兴趣相吻合;2教学环境能否提供适合的条件以满足教材的实施。

第二,有效性分析:1与地理课程标准是否契合;2是否符合国家教育目的。

上一篇:新学期家长会的致辞下一篇:出错作文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