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南省景点导游词讲解(精选10篇)
河南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庄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如今的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占地面积100余亩,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曾经毁建,明清修葺。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新郑县令徐朝柱立有“轩辕故里”碑。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近年来,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
扩建后的黄帝故里景区共分五个区域:广场区、故里祠区、鼎坛区、艺术苑区、轩辕丘区。祠前广场、千年古枣树、国槐荫荫、百年银杏松柏参参,“乾坤浮雕圆盘”立于中道,轩辕桥下姬水可潺潺横流,“轩辕黄帝之碑”立于其右。故里祠中有前门、正殿、东西配殿,正殿中央供奉轩辕黄帝中年座像,两配殿有黄帝元妃嫘祖和次妃嫫母像。祠后建有黄帝宝鼎坛,树九鼎,黄帝宝鼎置于中宫,高6.99米,直径4.7米,重24吨,为天下第一鼎,其它分别为爱鼎、寿鼎、财鼎、仕鼎、安鼎、丰鼎、智鼎、嗣鼎,置八卦之位,鼎前有青石甬道铭文镌刻万年历史故事;两侧立有56个民族图腾玉柱;鼎坛四周建有楹联回廊,挂有当代名人歌颂黄帝功德的楹联。在鼎坛的北面是轩辕丘旧址,高大的丘内建有地穴覆土式建筑轩辕黄帝纪念馆,采用虚幻手法,展示黄帝风采。轩辕丘一侧,建有黄帝文化艺术苑,荟萃了丰富多彩的黄帝文化艺术。
叶落兮归根,故里兮牵魂。黄帝故里景区热忱欢迎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拜祖,旅游观光。
轩辕黄帝故里,位于新郑市区西北部。汉代建祠,明隆庆四年(1570年)修缮,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1992年至今天重修、扩建。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为五帝之首。早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有熊氏部落曾在新郑一带定居。其部落首领“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黄帝、炎帝”。黄帝是少典的次子,生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北),故称轩辕氏。黄帝幼时聪明异常,既长见识渊博,才干出众,遂继承父亲少典被拥立为有熊部落首领,故又称有熊氏。
五千多年前,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我国中原地区,氏族林立,大小部落成千上万。当初炎帝部落势力强大,最有威望。各部族听从他的号令,相安而居。到了黄帝时代,炎帝部落势衰。部落之间不断发生磨擦,甚至互相侵伐掠夺,侵占土地,抢劫财货,虏杀人口。炎帝不能禁止,人民生活不得安宁。黄帝修德整兵,习用干戈,以道义促使部落之间相安友好,以武力征伐强暴,制止侵略。许多部落慕其戚望,前来通好,仰仗归从。当时炎帝侵凌周围部落,黄帝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与之三次交战,打败了炎帝,使其归顺于已。这时,东方九黎部族兴起,强悍凶横,炼铜制作兵仗刀戟大弩,侵略其他部落。其首领蚩尤更是凶神恶煞,每次出征作战都身披斑斓虎皮,头带双角铜盔,所向披靡。其他部落闻听蚩尤到来,惊魂落魄,溃散四逃。蚩尤在东方扫平诸部落后,一路西上,侵占炎帝部族。炎帝与之交战,竟一败涂地,于是丢弃境域,率领部族奔往涿鹿,向黄帝求救。黄帝亲率部族,九次与蚩尤交战而不能胜,就联合以熊、罴、貔、貅、shu、虎为图腾的六个部落,会合炎帝部族,在涿鹿郊野与蚩尤展开决战。传说,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个个铜头铁额,凶猛无比,又惯使刀戟弓弩等武器,炎黄兵卒战胜不过。黄帝即命风后制作战车,采用战车合围战术冲杀。蚩尤大败逃至中冀,被黄帝大将应龙擒杀。
黄帝平定蚩尤,威名大掁。各部族对他钦佩得五体投地,一致拥戴他为部落联盟首领。从此炎黄部族逐渐融合为一。接着,黄帝又打败北方前来侵扰的荤鬻部族(匈奴族的前身),在釜山(今河北怀来东)召集“万国”首领,庆贺天下太平,并“邑于涿鹿之阿”,休整士卒,养息生民。后来,他为了氏族的安全,又率领部族复归故里,“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为安抚百姓,他曾巡行四方,东至于海,南抵长江,西及崆峒(今甘肃陇右),北至河北燕山,初步奠定了中国的规模。
黄帝定都有熊,致力于各部落的繁荣与发展。他选贤任能,设官司职,治理天下。“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仰天地置列侯众官,以风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台,谓之三公;置左右太监,监于万国(诸部落),建立起完备的部落联盟管理体制。
黄帝总结神农氏炎帝时代的农业生产经验,祭祀天地百神,划野分州,计田设井,教民因时播种五谷蔬菜,驯养畜禽。黄帝和他的臣下,有很多发明创造。传说他命大挠制定天干地支,用来计算年月日,从此中国有了年月日的计算,后人称之为“黄帝历”。命容成制作盖天(浑天仪之类),观察天象;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宿;命隶首作算数,制定度量衡之制,用来计量物之轻重、长短、多寡;命仓颉总结前人经验,制作象形文字;命宁封为陶正,制作釜、甑、碗、碟,进一步完备人们的饮食器物;命赤将为木正,共鼓、化弧刳木为舟,剡木为楫,邑夷作大辂,挥作弓,夷牟作矢,雍父作杵、臼;命伶伦定律吕,将竹管截成十二个长短不同的竹段,按照声音的高下清浊分为十二个音阶,制成各种乐器;命荣猨铸十二钟,以和五音;命元妃嫘祖教民养蚕制丝,供作衣料;伯余制作衣裳和鞋子。黄帝作冕垂旒充纩,定玄衣黄裳,于是衮冕衣服之制兴。建筑宫室,以避寒暑。与岐伯、雷公探讨医药之学。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脉;巫彭、桐君处方饵,防治疾病。黄帝时代,发明创造繁多,成就辉煌宏大,遂使中国跻身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因而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黄帝在位百年,死于荆山(又名覆釜山,今河南灵宝阌乡镇南),葬于上郡桥山(今陕西黄陵西北)。相传有子25人,得姓者14人,分为后世各国,不断繁衍,逐渐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由众多民族相结合的中华民族。因此,后人共尊黄帝为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穿过轩辕广场,现在我们来到了山门之前。各位看一下门口的这对看门兽。它是石熊。因为在五千多年前,黄帝父亲少典氏领导的有熊部落所居住的新郑一带的中原地区,有很多熊。熊在当时是一种很威武、强悍的动物,有熊部落人们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拜,就把它当作自己部落的图腾。左侧这座“中华民族子孙千禧龙年寻根祭祖纪念”碑是由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提写的。
请各位进入故里。这门楣上是原中央领导薄一波的题词“轩辕故里”。这屏风上是中央领导人陈云的题词“炎黄子孙,不忘始祖”。
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殿之前。这门楣上的匾额是原文化部部长贺敬之的题词“人文始祖”。进入大殿,迎面看到的是轩辕黄帝塑像。上面的匾额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的题词“人文初祖”。在大殿四周的墙壁上是8幅壁画,生动的展示了黄帝一生的丰功伟绩,我向大家介绍其中几幅重要的壁画。
大家请看第三幅黄炎结盟。5000年前,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中华大地,氏族林立,大大小小的部落成千上万。当时居住在陈丘一带的神农氏炎帝部落势力强大,各部族都听从他的号令。炎帝侵凌周围部落,黄帝率有熊部落的军队在阪泉与炎帝经过三次激烈的交战,打败炎帝。从此后,炎黄部落和睦相处,结为联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
第四幅是征战蚩尤,当炎黄结盟之时,东方的九黎族部落兴起,其部落首领蚩尤更是凶神恶煞,所向披靡。黄帝九次与蚩尤交战而不能胜。这蚩尤在作战中还能够喷雾,使人迷失方向。为了彻底打败蚩尤,黄帝即命风后造指南车,以示四方,破蚩尤大雾,依风后《握奇经》设八阵,经“五十二”战,蚩尤大败,逃至中冀(今河北翼县),被黄帝手下大将应龙擒杀。
接下来是建都有熊和高擎龙旗。黄帝平定蚩尤以后,定都有熊,就是今天的河南新郑,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古都。相传黄帝于甲子元年二月二日正式登基。此后中国民间“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就源于此。黄帝建都以后,升起了象征各族统一的龙旗。这龙图腾是各部落图腾的统一体。之后,龙即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黄帝在位百年,死于荆山(河南灵宝),葬于桥山。相传黄帝有25子,得姓者14人,分为后世各国,不断繁衍,并同其他部族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由众多民族相结合的中华民族。因而,后世子孙共尊黄帝为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要撰写一篇好的应试导游词,必须在选点、主题、资料收集和结构分析、方法应用上下大功夫。一篇赏心悦目的导游词虽然只是考试的第一步,但它确实是考试成败的第一个关键环节。
在口试中,景点导游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惜时如金,立竿见影,其一,要做到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其二,要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其三,对重点阐释部分,既要言之有物,又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效,又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其四,题材的选择越具体化越好。
一段脍炙人口的精彩导游词,一定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一篇具有鲜明主题的好文章一定是精雕细琢而成;一篇精雕细琢的好文章一定兼具知识、信息和文化的深度、高度、宽度和广度。所以,资料和信息是根本,就像一座塔的塔基。要达到提炼主题的高度,首先要立足于信息资料的广度,否则,无法撰写一篇有模有样的导游词。考生撰写导游词除了选点正确、善于应用讲解方法、避免书面化、把握导游讲解原则外,还应该特别注意从以下环节的准备入手。
一、选点准确
考生应该针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尽量熟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区景点,学习选择跟自己驾驭能力相一致的信息。
但考生有时常常步入误区,以为选择一个规模大,名气响的景区就一定好讲,事实恰恰相反。比如考生不掂轻重,也不管青红皂白就选择四姑娘山,结果发现信息确实丰富,但就是不容易凑成一篇像样的导游词。考生忽略了,自然资源题材是最不好驾驭的。尽管如此,这种题材也并非不能涉足。很多考生善于以民间传说为引线,转而寻求讲解嘉荣风情,将自然题材转化为人文题材;反之亦然,难度不同而已。
选择四姑娘山这样的自然风景区作为讲解对象,切忌把导游词写成抒情散文或导游日志,一番慷慨激昂、不着边际的抒情散文决计替代不了一篇讲解词,而且会让人觉得这种抒情有点无病呻吟。导游不是诗人,导游词不是散文,导游口试就是要让一个考生实事求是地给评委讲述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点,要求考生必须把讲解的重心落实到某一个可发挥的具体的点上,不管这个点是自然风景还是人文风景。关键的问题是,你是否能感受到某一个景点在某一瞬间展示的某一种意义。
二、精准聚焦所选景点
创作一篇好的导游词至少必须做到:选点有厚度、讲解有力度、讲解有亮点、方法使用得当。
应试性景点导游词要求考生选题要具体到一个聚焦点,如果选题为静远堂,你的讲解中切忌出现“请随我走进诸葛亮殿”这种用语,这表明的是动态而非静态;同时,你站在考场中央,也不能移动自己的脚步飘来飘去,“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请大家随我穿过这九曲回廊,去品尝那美酒的千年醇香”诸如此类,都是景点讲解的大忌。
比如选“武侯祠”就不好,太宽泛了,谁能用5分钟的时间讲深入、讲升华武侯祠?恐怕连讲清楚都很难,更不要说讲精彩。即使是小而细到选“刘备殿”、“静远堂”,如果不具体到一个人、一件事、一件器物,也很难讲出深度、高度,没有这“二度”,整个讲解就没有厚度。
三、选点有厚度
一篇导游词是否有厚度,最关键的是选点精确。精确的选点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讲解空间范围在可视之内。比如武侯祠是一个景区,但这是一个一眼望不到尽头,也是一目不能了然的景区,游客视界仅可在可视范围内有一个直观景点。假如选择的讲解点不是眼前这个直观点,反而去讲解不直观的景区,讲解词就很空泛地让游客插上飞翔的翅膀,跳上想象的高空,从空中俯瞰全武侯祠,于是,在讲解内容上就面面俱到,处处空泛。
由此,精确选点的第二个特点随之浮出水面:讲解内容可以深入挖掘或层层建高,也就是有深度或高度这实际上是指选点要选文化底蕴深厚的点。这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告诫考生选人文题材,回避自然题材;另一方面又提示考生选择人文题材中人所不知,或知之不详,或详而不解的。文化底蕴的深厚有许多表现点,外观上看是古建、碑刻、楹联、横匾、钟鼎,但其内在涵盖了历史事件、名人佳话,比如“三绝碑”,既有三国文化,又有中唐治蜀,所谓汉唐盛世,即使这块碑是它们的一个后续,也仍然能看到书法艺术、石刻艺术的精湛,而文化的内核所表现的思想,其体裁的精妙,以及关联的人物是那么影响深远,一块碑就不能向普通石头那样等闲视之了。
选武侯祠这个点好,还是选类似三绝碑这样的点好?只要我们考虑到4-5分钟的时间概念,毫无疑问,讲解武侯祠是选“三绝碑”好,而不是讲解广义的武侯祠。
就具体的选点而言,如将武侯祠的三绝碑和兴文石海洞乡的“夫妻石”相比,后者是一种形态的想象,可观性虽强,但因其文化内核仅仅是一些普通的神话或传说,而传说的厚度需要有历史空谷的回音,缺乏这一条件就味同嚼蜡。所以,原则上说,选点除了“小”外,还要具备以小见大的条件。选点大,大必泛,泛必浅,浅必平淡,这就是选点出问题了。
四、创作有亮点
考试不外乎两个环节打动或感染评委:一是视觉,一是听觉。
视觉冲击和听觉冲击的关系密不可分。某种程度上讲,它们之间也是一种辩证关系。第一印象视觉冲击很重要,包括仪表、礼仪、姿态、情态和气质;但听觉冲击在随后的过程中将会起到压倒性的作用。也就是说,考生的讲解如果能够形成听觉的冲击力,会逐渐地改变其视觉的缺陷和不足。反之,听觉的冲击力不够,或根本没有冲击力,也会使视觉冲击减弱。导游口试最应当注重的还是听觉的冲击能力。考生只要充分地做好文化准备、知识准备、仪表准备、心理准备,基本发挥自己的本色水平,就可以形成听觉冲击力。
听觉效果完全依靠后天的努力。流畅是一个人讲解得好与不好的基本评估标准所以,中断、打嗝、口吃、重复是极其糟糕的应考表现。过去的考试经验是,一个讲解比较流畅的考生会为自己增色一个亮点。流畅不等于一口气背诵到尾,也不等于没有停顿、没有口误、没有错句、没有补充和修正,但这种自然流露出来的自如与中断、口吃、倒带是有本质区别的。
五、收集、消化、运用资料信息
收集、消化和运用相关资料是写一篇应试导游词必须的基础准备工作。
只有资料详实,信息充分,考生撰写讲解词才能游刃有余地选择针对性的讲解主题,找到一个具体的切入点,全篇内容才有重点,选择合适的讲解技巧,兼顾布局的整体性,才能加入自己的见解、看法,如“卓克基官寨不但是藏汉建筑融合的典范,而且是土司制度的历史见证;不但是红色旅游的景点景区,而且是藏汉民族和谐团结的象征”,等等。
六、资料信息的甄别和取舍
导游口试确实是凭“讲解”评分,但不等于不动笔“撰写”。撰写导游词本事就是一个认真学习,充分准备、提前预制的过程,它能帮助我们去伪存真、去粗存精。
导游讲解所摄取的内容一般分为固定信息和扩展信息两个部分。
(一)固定信息
固定信息是指资源地的历史、文化承继性的稳定信息内容。
如何利用稳定的固有信息是一个考生在创作讲解词时的一个难点。如讲解夹江的大千纸,张大千在夹江所生产的纸有它稳定的固定信息,信息量哪怕很多,很全,但不新,不奇,很难形成听觉冲击;但摒弃稳定的固定信息,则会落入生编硬套、无中生有的窠臼。如讲解大禹治水,神话传说是固有信息,但如果通篇都在讲一个神话,讲解必然索然无味。因此,对撰写导游词的考生而言,利用稳定的固有信息作为讲解内容,是必须的,但绝对不能一味机械照搬。它体现的是一个导游从人员对资源地信息的“知”,这个“知”要求考生全面地、完整地、正确地把握资源地信息。
(二)扩展信息
扩展信息是指与固定信息有关联的、至今尚未与固定信息有机组合的新增内容能给你,或固定信息在发展过程中的新变化。
扩展信息表现的是一个导游从业人员对资源地信息的“识”,即在原有稳定的固有信息基础上,延伸出自己的理解和诠释。如讲解夹江的大千纸,造纸术就是支持大千纸延伸性的一种扩展信息;由于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更为宽泛的如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都是扩展信息。如讲解大禹治水能联系唐家山堰塞湖,就变成扩展信息了。
无论稳定信息还是扩展信息都是资源的背景信息。背景信息具有隐喻性、陪衬性、引申性、对比性。理解资源所具有的背景信息很重要,它对揭示资源主题能起到认知、对比、聚焦、扩展、挖掘、移情、完善、升华等多种作用。
七、重点内容与自我知识结构的契合
究竟该如何选择一篇导游词的重点,这要结合导游自身的知识结构来决定。
导游讲解是导游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导游讲解课程是旅游与酒店管理、导游等专业的核心实践课程。该课程既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口试训练课程,也是导游员岗位基本技能训练的载体。因此,该课程的定位为:“一个认同、二个基础、三个基本、四个目标”。
1.一个认同
学生通过对导游讲解工作的认识与一定导游讲解技巧的训练,达到对导游讲解工作的认同,并培养一定的导游讲解兴趣。
2.两个基础
该课程一方面是导游职业生涯的重要门槛——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口试训练的基础课程,也是导游员工作岗位基本技能——导游讲解技能训练的重要基础。
3.三个基本
导游讲解课程应围绕职场上导游工作讲解基本流程、导游讲解的基本方法、导游讲解基本能力的养成。
4.四个目标
导游讲解课程应实现认同职业角色、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职责、提高岗位能力等四个教学目标。
二、导游讲解课程一体化教学实践
1.重构课程体系
首先,基于本课程“一个认同、二个基础、三个基本、四个目标”的定位,笔者按照导游讲解基本流程,以导游讲解基本能力养成为线索,打破原有的以知识为主的课程内容,构建认识导游讲解工作、导游语言技能实训、致欢迎辞和欢送辞实训、沿途导游讲解实训、自然景观导游讲解实训和人文景观导游讲解实训六大模块,共计十六个学习项目的课程内容。
其次,鉴于该课程开始于第二学期,针对本地学生们普通话基础较差,当众讲话经验缺乏、专业基础相对薄弱、讲解技能欠缺等问题,在导游语言技能实训模块,设置普通话基础训练、导游讲解技法、导游词写作实训、导游态势语言实训等项目。
第三,根据本地区旅游资源特点,在沿途导游讲解实训模块中,尽量以潮汕地区常见经典旅游线路为主。利用学生们熟悉的城市地标、知名景观、市容市貌等开展该项目教学,不仅有利于该项目的实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增强他们的家乡的自豪感。
第四,结合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口试(广东)要求,在自然景观导游讲解和人文景观导游讲解模块中,以“考试大纲”(广东省)中规定的景点为实训项目,实现“课证融合”,不仅有助于提高考证的通过率,还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针对性。
2.引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基于导游讲解基本流程以及导游讲解基本能力养成二大基础构建导游讲解课程体系后,按照“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原则,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创设一定情境引入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接着学生以个体或小组独立制订计划并实施计划,然后按照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反馈”,最后从个人和团队合作两方面进行该项目的反思。
(1)教学案例一:沿途导游讲解实训。首先布置任务:某周五早上9点广州某技师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将从汕头市金海湾大酒店出发,经汕头海湾大桥到笔者学校参观,请负责接待并进行沿途导游讲解。接着教师分析任务,讲授沿途导游讲解类型及主要讲解内容,如标志性的建筑物、沿途经过的旅游景点、当地风土人情等。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分析线路、沿途景观建筑等,制订讲解计划及进行小组分工。以小组为单位上台介绍本组讲解方案、小组分工,并进行模拟沿途讲解。最后进行小组自评、组间互评以及教师点评。最后个人独立完成本项目的评价表。
(2)教学案例二:水域景观导游讲解实训。首先布置任务:“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河源万绿湖是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以“时时是绿,处处皆绿”闻名于世,它与千岛湖被称为姊妹湖,素有“华东有千岛湖,华南有万绿湖”的说法。某周末将有一个来自广州的团到河源万绿湖游览,假如你是河源万绿湖的导游员,你该如何介绍这类水域景观?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该景点的模拟导游讲解。
项目目标:能说出我国水域景观基本类型、特点以及知名代表,能说出水域景观的讲解内容及技巧,能进行规范的导游讲解。
获取信息:河源万绿湖属于水域景观,教师介绍水域景观的类型及特点,水域景观的讲解技法。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安全注意事项必不可少,回归本源介绍科学成因,强调地位价值激发游客兴趣,提炼江河湖泊的美引导游客欣赏,运用数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名人名言等技巧进行该类型讲解,挖掘该景点蕴含的文化内涵。
接下来组织学生制订计划以小组为单位查找河源万绿湖景区的信息、制定讲解线索、并进行组员分工。
各组分别上台介绍本组分工、参观线索,并进行模拟讲解。模拟讲解结束后进行小组自评、组间互评以及教师点评。最后个人独立完成本项目的评价表。
3.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1)课程评价原则。该课程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口试)与导游讲解技能训练的重要载体。在考核中既要结合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口试)的考核要求,又要兼顾导游职业生涯中讲解技能的养成规律;既要考核学生个体的导游讲解情况又要有考核团队合作情况;既要有过程性评价又要有结果性评价。
(2)课程评价体系。首先要保证多元评价主体。由传统的教师评价为学生自评、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主体;利用学生讲解校史室、进行校园导游时机,收集参观领导及游客的意见与建议;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景点讲给亲朋好友听,观察他们的反映,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在期末考试中增加第三方评价,即由教师、本班学生、其他班学生代表共同组成评审团。
此外,评价方式也要多元化。评价方式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立体多维评价。定量评价主要是在16个学习项目中学习目标量化成考核表进行考核;定性评价主要表现形式为情感评价,一方面对于学习项目中无法进行定量考核的内容采取定性评价,另一方面,对于学生个体和团体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用微笑、语言、拥抱、掌声等形式来给予肯定和鼓励。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主要体现在16个学习项目中;结果性评价主要体现在期末考试中,结合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口试)要求,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可由学生自选景点进行模拟讲解为主,第三学期则可由当年的口试景点组成。
最后,评价内容要多元化。评价内容既包括学生个人独立完成任务的情况,也考核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参与态度与协作能力;既考核学生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考核他们仪容仪表是否得体。
三、导游讲解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收获
通过教学调查反馈发现,学生们对于一体化教学模式,由刚开始的不适应到后面的欣然接受;对于小组合作由刚开始的消极被动到后来的积极主动;对于资料查找由开始的一筹莫展到后来的轻车熟路;对于模拟讲解由开始的紧张害怕到后来的游刃有余。种种迹象表明,一体化教学改革学生是最大赢家,不仅掌握了应有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与人沟通能力。
四、导游讲解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建议
1.教师定位的问题
一体化教学强调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一定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实践过程中,时有发生教师在小组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价反馈等环节引导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由于学生社会阅历少,知识与能力相对欠缺,如果教师完全放任他们自我学习自我管理,会出现课堂失控,部分学生无所事事,教学效果欠佳的情况。所以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定好位,既不越位也不能缺位。
2.学习小组的问题
组建数个学习型小组,相互合作完成各个学习项目是一体化教学的重要特征,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等核心职业能力有重要帮助。但是学习型小组运作过程中,如何引导小组间平衡进步,如何避免小组内小组成员的搭便车现象,如何引导小组内各方面落后的组员积极上进。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为促进小组间良性竞争,在组建学习型小组时,要注意小组人数要适中、男女生比例要均衡、性格要活泼内向协调、能力要有层次,同时在尝试一段时间,可动态调整各小组成员,这样兼顾公平也进一步促使不同学生间的交流。
第二,为避免搭便车现象,在小组成立初期,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小组组长要详细记录组员所完成的任务,如查找的资料、发言内容等,并将这些内容作为过程考核的项目之一。
第三,对于小组中特别落后的个体,教师要多加关注,帮其查找落后原因,对症下药,必要时给予单独辅导,同时在组内建立“手拉手”帮扶机制,并将其作为小组间考核的加分项目。
导游讲解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开拓,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仍需根据行业需求与学生需要进行不断修改与完善。
(作者单位: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请大家来看这座山峰,它的形状像一支毛笔,名叫御笔峰。传说这些山峰是由天子的御笔变化而来的,笔架上并排插有四支向王天子曾经用过的“笔”。御笔峰是天子山的骄傲,是武陵人的骄傲。画家来到这里铺开画夹,总是画个够;摄影师来到这里,总要多拍一些镜头。据不可完全统计,仅国内,就有30多家画报曾经以御笔峰的照片作为封面。
各位朋友,现在我从天子山下来,前往武陵源的最后一个景区——索溪峪。根据明末清初编撰的慈利县志记载:索溪峪是“以溪水形状如绳索”而得名。索溪峪是三大景区中最大的一片,它大部分的地质地貌与张家界、天子山相同,属砂岩峰林地貌,但在它的东边有一大片溶洞群,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属喀斯特地貌,这是前两大景区所没有的。现在让我们进入有地下魔宫之称的黄龙洞。黄龙洞弯弯曲曲向北延伸,大大小小的支洞总长度有十多公里,它就像一株古树错节盘根,散发出去,形成洞外洞、楼外楼、天外天等景观,那么这些景观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大家知道在这石灰岩分布地带,由于岩石具有可溶性,雨水多,沿构造裂隙溶蚀因而形成石灰岩溶峰和溶洞,所以这里的岩溶地质作用强烈,地表和地下岩溶都很发育。在这里,我们主要欣赏由石笋形成的石钟乳、石琴、石柱、石花等景观,现在我们所在的这块平地是洞内最大的厅堂,也就是六大奇观之一的黄龙宫,面积有一万多平方米,我们头上是一个巨大的窟窿,就像一口悬挂着的倒置的锅。窟窿下面是各种造型的石笋,有的像顶天立地的柱子,有的像直插长空的利剑,各位朋友,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大家看那尊石笋像什么?对啦,这位朋友说得对,它像沙漠里的骆驼,那么这一尊呢?再发挥一下想象,对,像童子拜观音,种.种形态都是天然塑成的,大家看这石壁上下垂的石藤如同象牙嵌玉壁。
又像长鞭挂龙庭。真是使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离开黄龙宫,我们来到石琴厅。这万里的石柱有一个特点,如果你用软木棒敲击石柱,它能发出清晰的乐音,同时整个石琴厅都发出共鸣。现在我们来到明珠池旁,大家看这三道从五十米高处的三座峰窝状的石窟中泻出的瀑布,落入明珠池,溅起层层泡沫,池里浸浴着各色光滑圆溜的石珠,像一颗颗巨大的珍珠闪烁光芒,因此黄龙洞还有“地下明珠”的美称。
(在宝峰湖上船前)好,各位朋友,我们游完黄龙洞仙境,现在来到了有“人间瑶池“之称的宝峰湖。宝峰湖是70年代由人工修建的一座长约2.5公里的多功能水库,是索溪峪景区中一处人工美化了的自然景观,它和周围的山峰以及坝口电站,构成别有洞天的奇景。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写在别有洞天入口的那副对联,”“鹰卧瑶池待龟出,神游洞天秉烛来”,它高度概括了宝峰湖四周的主要景观,大家看,湖中那个特色景点叫做“金龟戏水”,湖的北侧那座山峰叫鹰卧寨,它就像一只巨雕,正盯着湖中的“金龟”,好像他随时可以将龟抓去。
坝的正面是神游峰,旁边是蜡烛峰,像一支巨蜡伫立在湖边,仿佛天上神仙参观“别有洞天”还要秉烛夜游,大家如果有兴致,可以乘船在湖中漫游,当你坐在船上,环顾四周,千山耸翠,俯视水中,倒影慢移,碧水照得群峰绿,人面桃花水映红,你好像就在一幅翠绿的山水画中漫游。当你划到湖心岛时,你还能看到岛上“十女梳妆”,“金龟戏水”等特色景点,我想天上王母娘娘的瑶池也不过如此。
桥溪村始称叩头溪,方圆约1平方公里,四面环山,东有五指峰,西有义安寨,南为笠麻顶,北为香炉峰,奇峰秀顶,气势昂然。村口的五彩林,有七棵古树,均为百年大树,有五种树种,分别为红楠(樟科)、青蓝树(黄叶树科)、山杜英(杜英科)、白车木(桃金娘科)、荷木(山茶科),其中青蓝树是目前国内外发现该树种中最大的一棵。
村内最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有朱氏的继善楼和反围龙式的积善堂等;继善楼是由旅印尼华侨朱氏十七世祖维乾公之二子琪源公等五昆仲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动工兴建;民国三年(19)落成,继善楼依山傍水而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680平方米;共有房间70间;继善楼采用了中轴对称的横向方形布局;是两层夯筑杠子屋楼房,俗称“七杠楼”;其建筑规模和建筑艺术以及营造的文化氛围为粤东地区少见而闻名遐迩。另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居民建筑是善庆楼,该楼约有1历史;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共22间,是一座堂前向外周匝式的反围龙式建筑,其建筑结构在传统客家围龙屋建筑中别具一格;在粤东客家地区极为少见。
庐山博物又叫芦林一号别墅,始建于1961年,因在1959年主席上庐山来的时候,在庐山没有自已的别墅,只能住在蒋介石住的美庐别墅里面,庐山的工作人员就想起了要在庐山给主席也建一幢属于自已的别墅。当然全国只要有主席住过的地方就是故居,在庐山他也叫毛泽东故居。现在庐山管理局为了综合的利用好历史遗产,把故居同时也建成了庐山的博物馆和庐山地质博物馆。这儿成为来庐山旅游的人们寻找主席在庐山的足迹必到的一个景点。
在庐山博物馆里还阵列有庐山的镇山之宝,清朝著名画家许从龙画的五百罗汉图。 别墅在1960年的时候动工兴建,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的时候主席就在这儿工作,别墅的设计别出一格,由武汉中南设计院设计,建于1961年,当层平顶坐东朝西,石与砖混建筑,主楼为四合院式,建筑面积为2700平方米,中间有个约为340平方米的天井,四周是走廊,外廊是车道,环绕整个别墅,主楼外占地10000平方米的大花园,园中植有珍贵的金钱松、印度的雪松、美国的花旗松、黄山松、五针松.....珍贵的花木争奇斗艳。
在1984年的时候这个地方改为庐山愽物馆馆址。馆中保存着毛泽东卧室,原物原样。卧室下边还有一条地道,一是为防空所用,二是为防潮;整个别墅程呈回字形,中间有天井,有着良好的采光和通风的效果,进正大门的门上挂着启工先生所题庐山愽物馆几个溜金大字,进门的大厅现在成为了景德镇的陶瓷展示的一个场所,三左右二边的展柜上列有景德镇的名瓷、青花、粉彩、高温颜色釉、...大小有几十件之多。左边就是毛泽东卧室,里面是原样的设施,据说是原物。最显眼的就是那张大床了,主席的床有半个书橱之功能,他爱看书,随手身边总会有放书的地方,这张床也是根据主席的身高量身订做的。
“三坊七巷”是福州历史的的见证;“三坊七巷”是闽江流域人民智慧的结晶;“三坊七巷”更是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它记录了唐末五代时闽王王审知立国的史实,记录了宋末端宗南明隆武皇帝在福州称帝的经历。它吹洒着辛亥革命的风雨,传播着北京“五四”运动在福州的影响。这些坊巷内曾经居住过上百名高官显贵、学者名流,唐学者黄璞,宋理学家陈襄、晚唐诗人陈烈、状元郑性之、明抗倭名将张经、清巡抚沈葆桢、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等等都曾在三坊七巷居住过,还有黄花岗烈士林觉民。说到林觉民我们不能不提到他的《与妻书》。林觉民牺牲后,全家为了避祸匿居在光禄坊早题巷一处许家院宅。一天晚上,有人悄悄地将林觉民写给父亲及妻子的遗书塞进门缝,林觉民的妻子一直将这封信珍藏到辛亥革命福州光复后。这一如诗如画的名篇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不仅表达了夫妻间深深的歉疚和殷殷的情意,而且表达了“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谋永福”的革命精神和伟大情怀,激励了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具有极为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与妻书》中也十分细腻地表达了烈士对故里“三坊七巷”的眷恋之情,有一段是这样描写的:“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屋,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看到这,我们怎能不为烈士牺牲前对亲人和美丽家园----“三坊七巷”深深眷恋之情所震憾呢!谁没有亲人,谁没有自己的家园?可林觉民却英勇奋战,在负伤被擒受审时仍表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富强则吾死瞑目矣”,这就是革命者何等博大情怀!
红军改编是在1937年8月22日,8月25日这里的红军联络处随着红军的改编也正式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这样,代表我党我军的第一个公开合法的办事机构首先在西安宣告成立。
⒉ P317 扶眉战役纪念馆
1949年7月10日(开始)在以扶风、眉县为中心,于7月14日(结束)解放了宝鸡
扶眉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扑西安的美梦,拉开了解放大西北、进军大西南的序幕,沉重打击并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在西北的反动统治。
⒊ P494 马栏革命遗址
距旬邑县城53公里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是圣地延安的前沿哨所,是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政治、军事、经济中心,是西安乃至全国各地仁人志士和军用物资通往延安的重要驿站和红色通道。
⒋ P498 爷台山战役红色旅游区
爷台山位于淳化县东北15公里处
爷台山战役发生于1945年7月
我党的坚持“针锋相对,寸土必争“方针就是在这场战役中提出的。
⒌ P501 安吴青训班旧址
安吴青训班旧址位于泾阳县城的安吴堡村。安吴青训班是抗日战争初期,由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出面主办的,在国名党统治区陕西泾阳县云阳创办的一所战时青年干部学校。⒍ P533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苏区纪念馆
刘志丹、谢子长、李妙斋、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开展了地方武装斗争,创建了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位于耀州区西北部,即位于耀州区、淳化、旬邑三县区边界之处
⒎ P580 华山
“智取华山纪念碑”记述的是:1949年5月25日,刘吉尧等八位勇士创造了“神岳飞越天险,英雄智取华山”的奇迹。6月13日是解放华山纪念日。
⒏ P702 P703 杨家岭革命旧址
1942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延安文艺工作者座谈会。这次会上毛泽东作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东方红》这首歌,就是文艺座谈会后,农民歌手李有源根据陕北民歌—《骑白马》的曲调编唱的。
⒐ P719 枣园革命旧址
这里就是1944年9月8日为张思德召开追悼会暨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讲话的地方。⒑ P744 P747 洛川会议纪念馆
1937年8月22日到25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并将中国工农红军四万余人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根据洛川会议精神,完成了光辉著作《论持久战》 ⒒ P748 瓦窑堡革命旧址
中共中央率领红军于1935年10月19日进入西北苏区的吴起镇。
⒓ P821 米脂杨家沟革命旧址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将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塞外古都、煤海之乡的大同市西约16公里处,从酒店出发需要大约30分钟的时间。利用这暂短的时间,我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初期开凿的大型石窟,时间约在公元460年的北魏文成皇帝时期,迄今已有1540年的历史。它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云冈石窟的开凿比敦煌石窟晚94年,较龙门石窟早35年的时间。它以建筑规模之大、塑像形体之高、保存之完整,而闻名天下。又因对研究中国古代史、佛教史和艺术史有极高的价值,享誉国内外。1961年,国务院将云冈石窟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访华,指名要求参观云冈石窟,9月1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蓬皮杜总统参观了云冈石窟。我们乘坐的汽车已驶入停车场,大家请按顺序下车,在云冈石窟门前集合。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现在看到的像蜂窝一样排列的许多洞窟,就是云冈石窟。石窟开凿在武周山的山崖上,武周山的最高处称云冈,故名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亦称石佛寺。云冈石窟为什么开凿在武周山?这与武周山这块风水宝地密切相关。武周山坐北向南,武周川内山清水秀,可以说是“藏风得水”的好地方。武周山,又称武周塞,从北魏的旧都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到达新都平城(大同市)均要经过这里。武周山位于内外长城之间,是北魏通向北方的咽喉要道,当时人马商队来往频繁,还驻扎了重要的军队,皇帝经常在这里议论国家大事。武周山成为北魏皇帝祈福的“神山”,他们在这里遥拜北方,祈求神灵保佑江山社稷。因此,北魏皇帝在“神山”开凿石窟,创建寺院,也在情理之中。
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窟,这里冬暖夏凉,幽静神秘。古印度佛教兴起后,佛教信徒、僧侣将石窟作为礼佛和修行的场所。因为,依山雕凿石窟、佛像,比用砖石筑建寺院经久耐用。佛教是汉代经著名的丝绸之路开始传入中国,石窟寺艺术的传人,大约在3世纪。我国新疆天山南麓的克孜尔千佛洞是最早的石窟,沿丝绸之路东行还有帕孜克里克千佛洞,进入河西走廊是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从甘肃继续东进则是宁夏须弥山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武周山的地层岩石属于株罗纪的长石石英砂岩,石质坚硬,结构紧密,有利于石窟和造像的雕凿。
现在,大家已随我进入云冈石窟的山门,我身后的石窟参观示意图,大致告诉我们参观路线。云冈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分为东、中、西三区,东部4窟,中部9窟,西部32窟。此外还有许多小型洞窟。共计1100多龛,大小造像51000多躯。从云冈石窟西行约3公里,武周川北有吴官苍石窟。再溯河西行,距云冈15公里的高山镇,还有焦山石窟。这么多洞窟如果要细看的话,也许你一个星期的时间也看不完,目前开放有40多个洞窟,仔细观看需要2天的时间。按传统参观路线,如果大家时间充足,先从东部第1窟开始,直到第45窟结束。如果仅参观2个小时左右,则主要游览第5、6窟、五华洞、昙曜五窟。
首先我们从东部的第1、2窟开始参观。北魏开凿石窟从公元460年开始,至524年结束,约有70年的开凿历史。从洞窟的形制和雕刻艺术,有关专家将云冈石窟的开凿年代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第1、2窟至第13窟大致以云冈石窟中期为主,成窟的年代约公元465年至494年之间。由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夕开凿,人们习惯将这些石窟称为“孝文石窟”。大家看到的第1、2窟是一组塔庙式双窟,开凿洞窟时在中央留下一个方柱,在柱子的四面开龛,龛内塑像。第1窟中心塔柱南面下层雕释迎、多宝佛,上层雕释伽;石窟后壁的主像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未来佛,据佛教经典讲,弥勒菩萨将继释迎佛后成佛,广说佛法,教化众生。据说当弥勒降生人世时,世界将充满光明幸福,所以古代有些农民起义常常打着弥勒降生的旗号来组织和号召群众。释迎、多宝佛并列,佛经有这样的传说,当释迦牟尼佛说《法华经》时,忽然地下涌出安置多宝佛全身的舍利塔,现于空中。释迎听到塔中的声音,告诉听经的大众说,这是过去东方世界宝净国土的佛,号为多宝。当释迦佛开启塔门,示现多宝佛身时,宝塔内的多宝佛让出半座给释迦佛。
于是,释迦人塔,与多宝同结跏趺坐,宣讲经义。第2窟中心塔柱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上层雕三世佛;石窟的后壁主像是释迦佛。两窟的窟门两侧都雕有维摩、文殊对坐问法像。有关维摩、文殊对坐问法是南北朝、隋唐时期流行的题材,敦煌石窟的壁画就有“维摩诘图像”。佛经中有“文殊问疾”的故事,据说有一次维摩居士“示现”病相,众人前去探访。释迦牟尼知道后,派以智慧著称的文殊菩萨带领弟子前去维摩居住处。在维摩居士的丈室里,文殊菩萨和能言善辩的维摩展开大乘佛教义的讨论,使从者心服口服,也令文殊菩萨十分赞叹。第2窟前有一泉水长年涌出,泉水清凉可口,被称为“石窟寒泉”。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面前是云冈石窟最大的洞窟——第3窟。它被称为云冈石窟之最。洞窟崖面高25米,开窟面宽50米,规模最大。原为大型塔庙窟设计,开凿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因工程浩大,北魏一代未能完工,后室的三尊大像为初唐时期补雕而成。第3窟的前室分两层,上层左右两侧各雕一塔,中部凿方形窑室,主像为弥勒菩萨,壁面满雕干佛。后室的中部塔柱壁面属北魏时期雕凿,高约10米左右的3尊大佛,属唐代作品,分别为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据专家考证,第3窟是文献记载的“通乐寺”、“灵岩寺”,当时可居僧人达3000人。
第4窟是塔庙窟,中央雕凿方形立柱,东壁交脚弥勒像保存比较完整,据考证是云冈现存纪年最晚的造像,由北魏晚期正光年间(公元520年——524年)开凿,是第1至第13窟之间仅有的晚期大窟。
现在,大家看到几座宏伟高耸的楼阁,它们建筑在洞窟的前檐,被称为窟檐建筑。据专家考证,云冈石窟的大窟前均有窟檐,但多数因战争或其它因素毁坏,现仅存的窟檐建筑为清代以后建造。第5、6窟是一组双窟,窟檐建于清代的顺治八年(1651年),这组建筑朱红柱栏、琉璃瓦顶、巍峨挺拔、气势非凡,是五间四层的绕廊木构楼阁。第7、8窟同样是一组双窟,辽代这里被称为护国大寺,现在的窟檐是1994年由国家拨款重新建造,对保护石窟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5窟分前后两室,洞窟形状为椭圆形的草庐式。后室佛像布局为三世佛,中间的释迦牟尼佛为结跏趺坐像,高达17米,为云冈石窟中的第一大佛像,大佛的双腿长达15.5米,膝上可容纳120人,一只脚上可站立12人。释迎佛头顶蓝色的螺髻,面部轮廓清晰,白毫点朱,细眉长目,鼻准方直,双耳垂肩,身着褒衣搏带,通肩架裳,给人端庄、肃穆、慈祥之感觉。主佛的右侧是未来世弥勒佛,左侧为过去世迦叶佛。主佛的对面是两层高约1米的8尊佛教造像,衬托着主佛更加高大、雄伟。拱门东侧雕凿着菩提树和树下二佛对坐的造像,属北魏石窟内常见的题材。请大家注意,石窟大佛的后面有一狭长的隧道,你们猜这是做什么用的吗?对了,这是佛教信徒们礼拜绕行的诵经道。
第6窟是云冈石窟中精巧著称的一窟,称“第一伟窟”。第6窟平面呈正方形,后室为中心塔柱,塔高15米,分上下两层。请大家看,四壁和塔柱的佛像采用近似圆雕的高浮雕,佛像立体感很强。四方塔柱上层的立佛是具有极高水平的楼空雕刻法,这种立佛被称为“接引佛”。我们举目四周环视,发现整个洞窟雕饰富丽堂皇,几乎找不到一块没有雕刻的空间,佛像、菩萨、罗汉、飞天、供养人和瑞鸟神兽、花卉等等,真是一座热闹拥挤、琳琅满目的佛国世界。第6窟更具有佛教和艺术感染力的是在中心塔柱的塔腰和四壁上的释迦佛陀本生故事图,艺术家以浅浮雕和高浮雕结合的手法,用连续排列的形式,运用近40幅的雕刻,表现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前后到降魔成道、初转法轮的佛传故事。请大家随我的手势来观赏这动人的画面。
(1)迦毗罗卫国是古印度的一个国家,国王是净饭王。他和摩耶夫人,年近40岁未曾生育。膝下无子的国王非常寂寞,一天夜里,摩耶夫人梦见一位菩萨乘白象而来,后来怀了身孕。王纪有喜的消息传开,各国使臣纷纷前来祝贺。
(2)按当地习俗,妇女应回娘家分娩。公元前454年,摩耶夫人带众人回娘家,在途径毗尼公园时休息。当夫人手攀无忧树时,太子从夫人右腋下降生,取名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出生,天空出现五彩样云。
(3)太子降生时,向东西南北四方各行七步,出现步步生莲花的场面。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如狮子般怒吼道:“天上地下,惟我独尊。”
(4)天上九龙口吐圣水为太子洗澡,这天称为“浴佛节”。汉传佛教将农历四月初八定为释迦的生日。
(5)天人舞乐,大象眉飞色舞,大家迎接净饭王和太子还宫。
(6)国王请仙人为太子看相,太子相貌出众,不同常人。仙人回票国王说:“太子乃大圣人降世,若留家中将继承王位,若离家则必成佛道”。
(7)国王为太子建造豪华的三时殿,选来美女让太子享乐,欲使太子消除学佛之心。大家看太子却表现深思熟虑和感触人间烦恼的神情。
(8)太子年满17岁,国王为他娶善觉国公主耶输陀罗为妻。按照风俗要试力定婚,太子一箭穿七面金鼓。
(9)太子娶妻后,在宫中娱乐。
10)娶妻生子后,太子向父王提出到宫外游玩要求。
(11)一(14)太子乘车出游,分别遇到老人、病人、死人。在一位法相庄严的僧人引导下,研修解脱人生摆脱苦难之道。
15)太子向父王请求出家修行,遭到父王的拒绝。
(16)太子乘马离宫,四天神托起太子的坐骑逾越城池而去。经过5年寻访,6年苦修,太子终于在菩提树下静坐思维,7天后悟道成佛。
(17)太子成佛后,被誉为释迦牟尼,这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太子本身故事中以“鹿野苑初转法轮图”雕刻精美传神而著称,图中释迦牟尼正在启齿讲经,佛身边的诸弟子面带敬意双手合十洗耳恭听,就连佛陀身边的两头小鹿也因闻佛法而面带微笑。
第6窟在总体布局、造像风格、雕刻手法等方面,代表了北魏传统石窟艺术的最高境界,尤其佛像改变了过去的服装,雕成了褒衣博带式的佛装,采用了当时南朝士大夫地主阶层的服饰,被称为“太和造像”。推测孝文帝完成第6窟开凿之后,不久便迁都洛阳。大家在第6窟前室上方的门桅上,可以见到几个牌匾的把钉,这是谁的牌匾?当年清朝的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之后,回北京途经云冈石窟,看到第6窟雕刻的佛像如此精美,于是留下了“庄严法相”四个大字。不知何时,牌匾已不知去向。第7、8窟是孝文帝时开凿的一组双窟,属孝文帝初任皇帝时开凿,细心的朋友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孝文帝时期开凿双窟?”双窟的开凿可能与冯太后擅政有关,冯太后是文成帝的皇后,孝文帝即位时任皇太后,一切朝政大权操纵在这位冯太后手中,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冯太后逝世。当时将冯太后和孝文帝并称为二圣或二皇,冯太后世奉佛教,开凿双窟应与冯太后主持朝政有重大关系。
第7窟的主像是三世佛,造像风化严重。后室北壁佛龛分上下两层,上龛正中为弥勒佛,两侧是倚坐佛像,下层佛龛为释迦多宝对坐讲经论法图。前后室壁面分层分段大面积布置了本生故事浮雕,以及佛传故事的佛龛,以释迦佛降伏火龙的雕刻较为精美。请大家抬头观赏窟顶,在平棋藻井图案内六格,每格以莲花为中心,环绕八身飞天。传说飞天又名香音神,以能歌善舞著称,当佛讲经说法时,飞天在天空向凡界播洒四瑞花雨。在南壁拱门的上方,并排雕刻两组相向合掌而跪的6位供养天人的造像,被专家称为“云冈六美人”,这是云冈石窟中最先出现的供养人形象。
从第7窟走到相连的第8窟,发现两窟的主要造像、造像组合及其纹饰风格均基本相近。值得注意的是供养天人行列上方雕出了仿木构屋檐,这是中国传统瓦顶建筑式样,说明孝文帝初期佛教开始融人中国传统文化。第8窟门拱东西两侧的雕像,是云冈石雕中罕见的艺术品,西侧是三头六臂的坞摩罗天乘孔雀的造像,东侧为三头八臂的摩醯首罗天骑牛的造像。两组造像中,以鸠摩罗天像著名,被认为是东西方艺术最巧妙的组合。坞摩罗天又称坞摩罗什,音译是“童寿”,他是后秦时代的高僧,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翻译家,译出了《妙法莲花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佛教经典,人们将他尊为佛教护法之神。鸠摩罗天雕像给人智慧(三头)、力量(六臂)、安详(面善)、吉祥(手托吉祥鸟)的感觉。他乘坐的孔雀,是名为“那罗延夫”的神鸟,口衔玉珠,爪趾雄健,尾巴卷起长长的羽毛。第8窟的造像给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但又因四壁雕刻被严重风化而让人痛惜。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请随我参观云冈中部的“五华洞”。第9窟至第13窟,在清代晚期被施以彩绘,彩绘后的五个洞窟异常华丽,五彩斑斓,被人称为“五华洞”。“五华洞”分为两组,分别为第9、10窟和第11、12、13窟。第9、10窟是一组双窟,开凿时代略晚于7、8窟,为冯太后的阉官王遇负责设计监造,两窟初建于公元484年。第9、10窟的前室雕凿四根八角柱,每窟洞开三门,颇具汉魏以来中国建筑’“金楹(金柱)齐列,玉局(柱础)承跋”的遗风。大家看到的前室侧壁屋形龛、后室窟门上方屋形檐等雕刻,都是仿汉民族木结构的建筑形式。
第9窟后室主佛释迦像,面相方圆,右袒式的服装。西北壁下层雕凿附有榜题的分栏长卷式画面,是太子本生故事图,手法简朴。后室两侧雕护法像,显示出高超的石窟寺艺术魅力。
第10窟的主像是弥勒菩萨,壁画布置有释迦多宝并坐像。后室门楣雕饰非常精细,门楣上方的须弥山层峦叠嶂,山间二龙交首盘环,山腰间有参天的林木和奔跑的动物,山体左右雕有阿修罗天和坞摩罗天护法神。这组雕塑动静结合,虚实相问,对称均衡,别具匠心。
第9、10窟的顶部均雕有飞天造像。大家看那凌空飞舞的是歌舞神紧那罗,饰栏干圆拱龛中的伎乐神乾闼婆为她伴奏,把人们带入歌舞升平的天堂世界。飞天造像群的仙人,或吸腿跳,或倒踢,或掖腿,或双飞燕,其舞姿优美,可与敦煌的飞天造像相媲美。
第11、12、13窟是一个组合的整体形式,以第12窟为中心。第12窟是凿前后室的洞窟,前室外壁上方凿屋檐,下方雕列柱。洞开三门。后室南壁中央上凿明窗,下开窟门。两侧的11、13窟则于窟门上方各开明窗,与12窟形成左右对称的立面布局。
第11窟为塔庙窟,塔柱下层皆以立佛雕像出现,上层南面为弥勒菩萨,其他三面为倚坐佛像。窟东壁有太和七年(公元483年)邑义信士女等造95驱石庙形象铭,西壁有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铭龛和七佛立像。第11窟的题记是云冈石窟研究的重要资料,太和七年是现存最早的题记。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少林寺这么出名呢?有两个原因:就是“禅”和“武”。第一,它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禅宗是佛教中重要的一个派别,它是融和了中国本土的宗教和儒家思想而形成的,对中国文化有很大影响。“禅”,是安定,排除杂念的意思,它的宗旨是明心见性,一切皆空。禅宗提倡的是“平常心”,意思是只要心中有佛,行、住、坐、卧都是佛法。该吃饭的时候好好地吃饭,该睡觉的时候好好地睡觉,该做事的时候认认真真地做事,简简单单真真实实就是在求佛了。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有名的禅师,很多人慕名向他求佛法。一天,一个人找到他求佛法,禅师问道:“吃茶了没有?”这个人回答说,“没有。”禅师就说:“去吃茶吧。”再也不理他了。后来又有人来找禅师求法,禅师又问:“吃茶了没有?”这个人回答:“吃过了。”禅师照样回答说:“吃茶去吧。”大家一定奇怪,为什么老禅师总说“吃茶去”呢?这里面包含着禅宗高深莫测的智慧。禅宗提倡“当下即是,直指人心”,不注重形式,只注重结果。它相信人人都有佛性,只是被俗世的杂念蒙蔽了。佛就在心中,何必向心外求佛?“即心即佛”,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在静下心来吃茶,没有私心杂念的这一刻就得到了佛法。所以我请各位朋友在忙于俗务的同时,也别忘了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去吃一杯清茶呀。
禅宗修行的方法是静坐修心,就是面壁静坐来排除杂念。传说禅宗初祖达摩曾经面壁9年,以至他的影子深深印在对面一块石壁上。
少林寺闻名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武术了。大家都知道,中国是武术的故乡,据历史记载,武术已经有的历史。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武术形成了风格不同的南北两派,内外两大家。俗话说“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武术是举世公认的我国武术正宗之一,集北派武术之大成,荟外家拳术之精华,内容丰富.传播广泛,在众多武林门派中首屈一指。爱看功夫片、武侠小说的朋友都知道其中绝对少不了少林派。少林武术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和禅宗有着密切的关系。禅宗提倡静坐修心,可是一个人坐得久了自然会很疲乏.精神不振。达摩发现这种情况以后,创造了一套体操,教给徒弟们锻炼身体。当时少林寺地处深山老林,野兽出没,所以又加进了一些实战招术来防身。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又融进了中国各大武术门派的精华,就形成了独一无二、名震天下的少林武术了。咱们今天到少林寺,一是领悟“禅”,二是欣赏“武”。相信在游览之后大家不但会了解佛教禅宗,也会来个三招两式的。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年间,公元495年。大家计算一下,到现在它有多少年的历史?对,整整15。最初是由印度僧人跋陀在这里传授小乘佛教。公元527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即佛祖释迦牟尼第28代弟子来到这里传授禅宗,很快名极一时。它最繁盛时期是在唐朝,《少林寺》的电影大家可能都看过,隋末唐初,少林十三棍僧救驾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做上皇帝后对少林寺大加封赐,从此少林寺名扬天下。到了宋代,它拥有田地1.4万亩,殿堂5000多间。在明代,它的僧人达到多人,香火兴旺。清朝末年,少林寺逐渐衰败,1928年兵荒马乱,军阀混战中大军阀石友三一把火烧了少林寺,大火烧了40多天,许多建筑化为灰烬。今天咱们将看到的大部分是近年来重修的。
各位尊敬的游客,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少林寺景区。我们沿途看到的中岳嵩山是由太室、少室两座山组成的。少林寺就坐落在少室山脚茂密从林之中,因而得名。广义的少林寺包括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狭义的仅指常住院和塔林,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参观的。
大家已经发现了,这里的武术气息特别浓厚,沿街有许多经营武术服装器械的商店,剃着光头的武术学员随处可见。在十几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自从《少林寺》这部电影公映以后,少林寺名声大振,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近年来我们河南以武为媒,大力发展旅游,每两年还举办一次“少林国际武术节”,吸引海外众多武术团体前来参加,对宣传河南起到很大作用,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经过改革后十几年的发展,少林寺附近现在一共有武术馆、功夫学校30多家,来自海内外的习武学生1万多人。这里培养出来的“洋弟子”们回国后纷纷开武馆办训练班,对宣传推广中国功夫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这些武术学校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学生们每天有3个小时的文化课,其余时间用来练武。大家猜,他们学武的第一节课是什么课?是武德教育。学会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才会学好武功。这里的武术训练班学制由几个月至几年不等,有意成为武林高手的朋友可以留下来噢。
好,各位尊敬的游客,少林寺常住院到了,请大家下车。
我们现在来到了少林寺山门前,我们在少林寺活动一个半小时,到时我们在这里集中,请大家遵守时间。
请大家看山门上牌匾中“少林寺”三个大字。它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御笔。我们经常看到乾隆皇帝的御笔,而康熙皇帝的却很难看到,因为他很少动笔,被称为“一字千金”。等一下大家一定要把这“三千金”照下来带回家去。
大家知不知道,“深山藏古寺”,寺院一般建在深山,所以第一道门叫“山门”。但更重要的是从“三门”而来。佛教认为人有“三毒”,就是“贪”、“嗔”、“痴”。贪,就是贪心,一个人贪心了就会过分追求物欲,重则做出危害社会的事,轻则失去时间精力和生活的真正意义;嗔,是指心胸狭窄,愤世嫉俗,因为一点小事耿耿于怀,伤害的还是自己的身体;痴,是指痴迷,不该执著的,却太放不开,就像感情,缘分尽了却还是放不下。佛教认为,大家过了三门,就会灭掉这三毒,在心理上做一个快乐的自由人。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弥勒佛”,他是佛祖的未来接班人。请看这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是佛家向我们传授的一种人生智慧,心胸宽广,万事看开。知足常乐,自然健康,长寿。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少林寺碑林,这些石碑反映着少林寺和世界各地的友好往来。
爱看武侠小说的朋友,一定会想起一些有趣的情节。传说以前进了少林寺山门,有一条木人巷,18个木人由机关操纵,武功高强,顺利打过木人巷的人才有资格进寺。少林武僧学成下山,要在这里打山门,顺利通过师兄弟们组成的战阵,才能下山,算是少林弟子,否则,要留下来继续修行。因为大家都是贵宾,所以不用打进来又打出去,可以尽兴游玩了。
这种树是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它是雌雄异株,两棵一雌一雄在一起才会结果。这棵已经有几千岁了,因为没有人牵红线,到现在还没有成家,所以没有结果,被叫做“罗汉树”。
左边是“锤谱堂”,用泥塑表现出少林寺的招式套路,据说进了“锤谱堂”,三分钟可以学会少林寺拳,等一下大家去试一下。
这里是天王殿。这两个金刚力士叫哼哈二将。传说他们威力无穷,一哼一哈吸人魂魄。他们站在这里是为了防止妖魔鬼怪进入寺院。从他们的口型,大家就可以认出哪一位是哼将,哪一位是哈将了。
这四位威武的将军是佛教的护法神四大天王,他们的职责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干警。他们手里的法器象征“风”“调”“雨”“顺”。
请大家跟我来看这块碑。它是少林寺最有价值的碑,叫“太宗文皇帝御书碑”,刻于1200年前。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表彰救驾有功的13棍僧的战功而立的,记载着13棍僧的名字和这段历史。《少林寺》电影的情节,就是根据这块碑的内容改编的。碑上有李世民的亲笔签名,看看谁能先找到?当地人说,来到少林寺,摸一下皇帝的御笔,保你事事顺心。
钟鼓二楼是为了迎接寺院1500年大庆重修的。俗话说,“晨钟暮鼓”,钟鼓是为了给僧人们一种严整的时间观念,提醒他们勤修佛学,不要偷懒。钟楼二层悬挂一口钟,一层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北宋文学家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西汉大将军霍去病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多么慷慨激昂,但这位地藏王菩萨比他们更加一语惊人,他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他的修行本来可以成佛的,但他发愿如果没有将那些受苦的人解救出来,决不成佛,所以只有做菩萨了。他的愿望和现代社会需要的奉献精神殊途同归,不谋而合了。我们是不是都希望多出几个雷锋和孔繁森呢?
我们现在来到寺院重要的建筑“大雄宝殿”,这里是全寺的佛事活动中心。“大雄”是佛祖的别称,表示佛的光明无量。请大家随我进殿参观。中国有一句老话。“无事不登哪里?”对,“三宝殿”。这里供奉了3尊佛,也就是所谓的“三宝殿”了。现代科学家在研究四维空间,其实佛教几千年前就有了时空概念了。佛教认为人有前生今世,六道轮回,而这3尊佛是一种空间的概念,也就是说“现在”的时间,还存在3个不同空间。左边这尊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主宰阿弥陀佛。佛经记载,那个世界金碧辉煌,充满香气和美妙的音乐,生活在那里非常快乐。右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主宰药师佛。传说那里的人们永远没有病痛,永远健康幸福。中间是现在世界娑婆世界的主宰,佛祖释迦牟尼。他主宰的世界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人们会老、病、生、死,有欢乐、也有痛苦,需要人们从自己做起,多奉献、少索取,一起来改善、美化它。两边的塑像是十八罗汉。罗汉,是佛教中的一种等级,意思是有了一定修行的人。打个比方,罗汉就相当于大学毕业生,菩萨相当于研究生,佛就相当于教授了。我们现在刚踏进小学校门,看了少林寺,我们在佛方面就算小学毕业了。
请大家来看一下这件铁器。猜一下,它是做什么用途的呢?不,不是消防用的。它重1300斤,铸于明万历年问,是少林寺和尚当年用的一口小炒菜锅。我在前边讲过,明代少林僧人有两千多人,用这么大的锅并不稀奇。少林和尚做什么都忘不了练功。吃饭的时候,站在梅花桩上扎马步,提水的时候双臂平伸举起水桶,当年他们做饭也是在练功。怎么练呢?在锅的正上方悬挂一根横梁,做饭的僧人用腿在上面倒挂金钩倒悬着做饭。可见,少林功夫不是徒有虚名。
这种驮碑的动物不是乌龟。它叫赑屃,传说龙在人间有9个儿子,个个神通广大,只有它什么也不会。只是力气大,所以它老是在驮一些石碑,来证明碑文很重要。当地流传一句俗语,“摸摸赑屃头,一辈子不发愁,摸了赑屃颈,一辈子不生病”。大家快去摸一摸,肯定以后不发愁,也不生病。
这里是藏经阁,是过去少林和尚举行法事活动、存放经书的地方。武侠小说里经常描写各路英雄飞檐走壁来争夺武林秘芨,就是在这里。
“方丈”是少林寺住持居住的地方。1750年乾隆皇帝曾经在这里住过,所以又叫“龙廷”。这尊铜像是禅宗创始人达摩。相传当年他经广东、南京,北渡长江到这里传法,经过长江的时候,观音菩萨施展法力,帮他只踏着一根芦苇,就飘然渡过了长江。
立雪亭是少林寺最有纪念意义的建筑了。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少林和尚斜披袈裟,单掌合十?这里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据说当年达摩祖师面壁9年之后就住在这里。当时有一个徒弟叫神光,追随达摩已经很多年了。一天夜里,神光站在亭外很久,请达摩传他佛法,当时大雪纷飞,白雪埋没了他的膝盖。达摩想试探他慧性如何,就说:“要我传你佛法,除非天降红雪。”神光听到,马上抽出戒刀,一刀砍断了自己的左臂,鲜血染红了雪地。达摩很感动,把衣钵法器传给了他,赐名慧可,就是禅宗二祖。后代僧人为了纪念他立雪断臂,就斜披袈裟,单掌合十,一直延续到现在。题匾上的“雪印心珠”四字,是乾隆皇帝听了这个故事挥笔写来的,意思是立雪断臂证明心迹,佛法得来不易啊。大家是不是觉得,很多时候总得先付出,才能再拥有?
我们现在来到少林寺最后一进建筑,也是最有价值的建筑,千佛殿。它建于明代,是少林僧人过去练拳习武的地方。这里供奉的是毗卢佛铜佛。毗卢,是佛祖的一种化身。墙壁上的壁画“五百罗汉朝毗卢”,是明代民间画家的杰作,难得的艺术珍品。请大家看,画面分上中下3层,上层层峦叠嶂,中层云海飘浮,下层波涛翻滚。人物形象、神态各不相同,栩栩如生,整个画面很有气势。这些罗汉们的衣服颜色都很轻淡,为什么有的罗汉面部却是深茶色呢?有人说,这些罗汉显灵了,所以面部颜色变深了。其实,是因为当时画面部时,在颜料里加了铅粉,天长日久氧化的缘故。据说这些罗汉们面部的颜色每60年变一次,欢迎大家60年后再来这里看看他们的脸色下次会变成什么样子。
大家已经注意到这些深陷地面的坑了。它们一共有18个,是少林和尚练武时由于天长日久功力深厚而踩出来的站桩坑。我想问大家,少林武术名扬天下,那么它最具代表性的拳术有什么独到之处呢?少林拳朴实无华,重实战,技击性强;攻守互应,刚柔相济,虚实结合,从不摆花架子,所有套路编排全部从实战出发,“拳打一条线”,“拳打卧牛之地”,在很狭窄的地方比如在小巷中也可以施展得开。俗话说,“南拳北腿”,少林拳注重与腿功的配合,有“拳打三分,脚踢七分”的说法。施展开来可以说是“劲如风,站如钉,重如山,轻如毛,守之如处女,犯之如猛虎”。少林寺武术还包括各种武术器械和人们常说的“功夫”。功夫包括内功、外功、硬功、轻功、气功等。内功练“精、气、神”;外功、硬功专练身体某一部位的刚猛之力,像铁头功,铁膝盖等。轻功专练纵跳,像飞檐走壁;气功是练气与养气。禅武合一的上乘功夫,练成以后,可以以柔克刚,制敌于瞬间。据说还有一种软功,练成以后全身关节可以自由伸缩弯曲,厉害吧!等一下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去锤谱堂学上两招吧!上车的时候,我要和大家切磋一下,会个几招的,才可以上车哟!请大家跟我从原路返回,靠右边走,我们还要参观六祖堂。
现在我们来到六祖堂。这里供奉的是佛教五大菩萨。大势至、观音、文殊、普贤、地藏王菩萨。两边供奉的是禅宗六代祖师。他们分别是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我带大家来的原因是想让大家听一段有趣的故事,这段故事在佛教界非常有名。当年五祖弘忍在湖北黄梅东山寺传法,感到自己年老体衰,想把衣钵,也就是把自己的位置传给一位有慧性的徒弟。为了给大家一个平等的机会,吩咐他们每人做一首诗来显示自己的慧性,感觉自己有能力接受衣钵的,就把这首诗写在寺院粉墙上。他的大弟子神秀就写了这样一首诗:
身是菩提树
心是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佛教讲一切皆空,那么越是能体味“空”的含义,悟性就越高。五祖看了以后说,还可以,但还没有真正悟透。后来一个小和尚知道这件事,也想试一试,但他不识字,就口授一首诗请人帮他写在墙上: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首诗就比神秀“空”得彻底了。五祖看到以后非常赞赏,找到小和尚,在他头上敲了3下就走了。小和尚悟性很高,当晚三更到五祖房里去,五祖传他衣钵法器,赐名慧能,成为禅宗六祖,让他连夜往南方去了。后来慧能就在广东韶关南华寺传授禅宗南派。神秀在北方传授北宗,但逐渐衰退了。六祖慧能的这首诗让我们想到,世上有些人常常被一些烦恼所困扰,按佛家思想来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其实世上原本没有烦恼,所有烦恼都是人们自己想出来,找出来的。如果我们都能尽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以一颗“平常心”来为人处事,心境平和坦然,自然少了许多麻烦,那不是快乐许多吗?好,我们以这个小故事结束少林寺常住院的游览,下面大家自由活动,20分钟后大门口集中,我们还要去看塔林。
各位尊敬的游客,我们现在来到我国规模最大的古塔群。这里有唐朝到清朝的砖塔240多座。相传当年乾隆皇帝派了500名御林军来数塔,也没能数出确切数目,大家不信的话,等一下可以亲自去数一数!建这些塔是干什么用呢?说出来大家不要怕,这里是埋葬少林历代高僧的地方。僧人死去叫“圆寂”,圆寂之后,把他们骨灰埋在地宫,在上面建塔来纪念,这就是俗语说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就是塔。大家已经发现,这些塔的形状、高低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这些塔是根据僧人生前的地位、威望、徒弟多少、经济状况和时代特点修建的,所以各不相同。这些塔全部是单层,是因为佛教认为单数表示清白,也与和尚不能结婚有关。一般墓地给人很阴森的感觉,而这里却很祥和,光明,是因为这里安眠的都是有修行的人,自然和凡夫俗子不同。请大家跟我来。这座塔是惟一的一座现代塔,少林寺上届方丈释行正的灵塔。
这一座塔形状很奇特,是明代小山和尚塔。他武功高强,多次率军抵抗沿海的倭寇,是一位民族英雄。这座塔是塔林中最高的塔,建在宋代,叫普通塔。因为有一些和尚年纪小就死去了,没有什么大的功德,或者一些和尚虽有功德但没有弟子,经济条件也不足单独建塔,骨灰就放在这座塔里。大家可以看到,其他塔是封闭式的,这座塔留了一个小洞门。
这座在山坡下的塔破旧不堪,而且有了裂纹。但是别小看它,它是塔林中最古老的塔,唐代法玩禅师塔,历经千年的风雨了。
这些塔,是研究砖石建筑、雕刻、艺术史、宗教史的珍贵资料。好,下边给大家20分钟自由活动的时间,请大家准时上车。
【关于河南省景点导游词讲解】推荐阅读: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财政厅关于11-24
关于组织申报河南省社科联2009年度调研课题的通知11-20
河南省导游服务中心07-26
河南白云山导游词11-09
河南洛阳牡丹导游词11-20
河南岳飞庙导游词07-21
湖南省天子山导游词07-22
湖南省桃花源导游词09-18
河南朱仙镇岳飞庙导游词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