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控中心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疾病防控中心(精选11篇)

疾病防控中心 篇1

疾病防控工作计划

春季是疾病暴发的高发时期,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种疾病突发事件,依据上级有关法律法规及各项工作条例,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订如下疾病防控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明确卫生防病的任务和应采取的措施。

2、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增强传染病和突发事件报告意识。

3、学校应遵循“预防为主,严堵源头为重”的原则,成立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使学校对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切实有效地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

二、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及时对发现传染病或暴发流行的传染病采取必要的措施,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重点抓好传染病预防和报告工作

1、疫情报告: 一旦发现师生患有传染病或发现有传染病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卫生部门。早发现和及时报告疫情做到:(1)班主任认真做好晨检工作、准确登记上报、随时巡视;(2)学校专人负责疫情报告;(3)建立专门的传染病登记本。

2、疫情控制:

一旦发现疫情,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1)协助疾病防控部门对流行病的调查和采样工作。(2)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3)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或疫苗应急接种。

(4)发生疫情重大流行时,执行政府依法做出的停课决定。

3、预防措施:

(1)把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列入学校重要工作,有专人负责。(2)开展对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教育,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掌握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3)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改善卫生设施,切实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4)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预防接种程序,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学生进行疫苗接种。

(5)、认真做好接种证的收集、并准确填写上报。

茅垭镇茅垭中心学校

疾病防控中心 篇2

一、结核病牛群的净化

对从未进行检疫的牛群和结核阳性反应检出率3%以上的牛群, 每年应采用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并结合点眼进行4次以上检疫;定期检疫判定感染率在3%以下的假健康牛群, 也要用皮内注射结核菌素的方法每年进行4次检疫;对于犊牛群, 应分别在出生后20~30天、100~120天、6月龄时共进行3次皮内注射法检疫。牛皮内注射结核菌素的方式为:

1. 注射时间

3月龄以内的犊牛在肩胛处注射, 其他牛在颈上、中1/3交界处注射。

2. 注射量

3月龄以内牛0.1mL, 3月龄至1岁的牛0.15mL, 1岁以上的牛0.2mL。

3. 点眼方法

注射后经48~72小时观察注射部位的反应。点入眼内3~5滴 (约0.2~0.3mL) , 在3小时、6小时、9小时和24小时观察反应。如注射部位肿胀面积达35mm×45mm以上或注射前后的皮厚差在8mm以上, 或点眼后出现脓性眼眵, 都可判为结核菌素阳性反应, 反之则为阴性。

检疫为阳性反应的牛数量少时要坚决淘汰, 数量大时立即调离牛群进行隔离饲养。对开放性结核病牛应立即扑杀。牛群如经过3次检疫不再发现阳性反应, 即可认为该牛群已被净化。以后按健康牛群的方法每年春、秋季各皮内注射检疫1次即可。

4. 防治方法

不得到病区调入牛或放牛, 污染的场所每隔15~20天要用生石灰粉或3%~5%来苏尔等消毒, 病牛体表要用2%~3%来苏尔等消毒。阳性牛群所产牛奶必须经高温销毁, 粪便经密闭发酵。正常的牛场每年要全面消毒3~4次, 饲养工具每月要消毒1次。结核病人不得进行牛的饲养。检疫为阴性反应的犊牛可混入健康犊牛群饲养, 否则随时淘汰。

二、副结核病牛群的净化

每年用副结核菌素皮内注射法并结合补体结合反应进行4次检疫 (间隔期为3个月) 。注射量为:1月龄至1岁牛0.1mL, 1~3岁牛0.2mL, 3岁以上为0.3mL。接种后72~120小时观察, 如果注射局部肿胀面积达35mm×45mm或接种前后的皮厚差超过8.1mm, 即可判为副结核阳性牛, 反之则为阴性。此病的防治措施可参照牛结核病的防治方法。

预防本病重在加强饲养管理, 特别是对幼牛更应该注意给以足够的营养, 以增强其抗病力。一般最好不要从疫区引进牛只, 如果不得不引进, 应对新引进牛隔离、检疫。在发病地区, 应每年定期进行检疫, 及时淘汰病牛和检疫阳性牛, 定期注射疫苗。病牛要隔离饲养, 病牛的粪尿以及厩舍用具应及时消毒。严防易感动物接触这些污染的东西。经济价值较高的病牛应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采用中西医方法给予治疗, 同时喂给多量优质青干草, 并经常补充矿物质, 以增强牛的身体机能。

三、布氏杆菌病牛群的净化

疫区内的牛群每年要用凝集反应定期检疫2次。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反应最为简单实用, 方法是:先采取被检牛的血液, 凝固后再分离血清作为被检材料, 接着用蜡笔在玻璃板上划成2cm×2cm的方格, 每个方格中放入0.02mL被检血清。用0.2mL吸管吸取经摇匀的抗原, 在每一血清样品旁加入0.03mL抗原, 每格用1支牙签搅拌血清和抗原, 使其混合均匀;如果室温偏低, 可将玻璃板在酒精灯上微微加温, 4分钟内出现凝集现象者为阳性, 反之则为阴性。其防治方法是:

1. 选种

淘汰病公牛。

2. 选地

不得到疫区调或放牧牛。

3. 隔离

发病牛群数量少时, 全部淘汰为佳, 否则严格隔离饲养。

4. 防病

每年用布氏杆菌5号菌苗或布氏杆菌猪2号菌苗或布氏杆菌19号菌苗按说明书规定进行预防注射。

5. 消毒

疾病防控中心 篇3

强化人员业务技能

加强计量认证工作

朝阳县疾病预防中心成立于2006年,位于朝阳市朝阳大街二段18号(上海城),总建筑面积2408㎡,实验用房960㎡,分为微生物检验和理化检验两个科室。该中心共有人员编制37个,在岗职工245个,其中检验人员8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7%,其中主管检验师(中职)4人,检验师(初级)3人,承担着全县卫生检验、微生物检验等工作任务。

为了能够使卫生检验工作做到精益求精,他们从强化人员业务技能入手,在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创造一切机会让检验人员参加学习,从而大大提高了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

2011年通过了省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工作,2013年通过了复检,目前资质认定检验项目为6类87项(生活饮用水32项,公共场所12种9项,化妆品8项、学校卫生3项,消毒与灭菌18项,疾病预防控制17项)。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检验项目为4类106项(其中食品19种87项,食品相关产品6种14项,食品添加剂2项,食品安全事故治病因子3项。)真正使计量认证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重视硬件更新

提高检疫质量

近几年来,朝阳县疾病预防中心为了提高设备的精准度,把仪器设备的购置和更新,提到了议事日程。他们除对现有的59(台件)主要仪器设备、大型仪器:如酶标仪、气象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纯水处理器、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等设备进行维护使用外,2012年还购买了气象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等仪器,2013年购买了酶标仪、生物安全柜等设备,2014年投资24万元装备了麻疹检验实验室。为提高检验质量,打下了坚实物质基础。

开展项目监测工作

保障居民生活安全

朝阳县疾病预防中心还负责国家监测点水质监测工作,他们对分丰水期和枯水期分别进行了评估,为国家综合评估水质情况提供了依据。自2009年开始,该中心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检测工作,保证了饮水安全工程安全有序的开展,同时开展公共场所,学校的生活饮用水质检测工作,为卫生监督部门的生活饮用水监督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为此,朝阳县疾病预防中心重点开展了三项工作:

1、开展消毒与灭菌技术检测。每年对各送疹机构,使用中心消毒剂,送疹机构的送疹环境使用中的送疹器械,重点部门和重点科室的消毒与灭菌效果进行效果评价检测,为送疹机构严格院内消毒,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监测数据和技术指导,同时开展疫区消毒效果评价检测,为有效控制传染病传播,分理处理疫区提供技术支撑。

2、开展预防性体检工作。截至到目前共检验4814人,检出甲肝阳性3人,戊肝阳性12人,不但使检验者能够早日就医,也保证了广大顾客的安全。

3、开展质量控制工作。为保证检验数据的真实性,朝阳县疾病预防中心按要求开展内审,实验室内比对,实验室间比对,定期参加上级考核,按要求对仪器进行检定和校准,加大投入,保证实验室环境恒温恒湿,最大消毒保证了实验真实性。

学校疾病防控制度 篇4

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意识,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我校疾病防控制度。

1、学校应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指定班主任每天做好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2、学校应普及卫生知识,利用黑板报等各种形式做好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加强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训。教会师生防病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

2017疾病防控联防机制 篇5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由于人员集中,接触密切,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传染病的免疫能力较差,对多种传染病有易感性,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造成爆发流行。进几年来,甲行肝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在学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爆发疫情,严重危害了广大青少年的健康,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维持秩序和生活秩序。所以,积极做好传染病的管理和防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特定以下防治措施:

一、加强疫情报告。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在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现传染病,应及时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处理和控制。

二、加强学校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将主要疾病预防控制知识教给青少年,同时要注意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做到课间教室通风换气,增加学生户外活动时间。

三、严格执行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一经确诊,必须立即隔离治疗,病人痊愈后必须持医院的有效证明,学校方可让其复学。

四、做好学生的预防接种工作。学校与疾控中心要密切配合,做好甲行肝炎等肠道传染病和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对尚未列入计划免疫程序的疫苗接种,必须在宣传、动员的基础上,本着志愿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

二、传染病防制工作

(一)急性肠道传染病

要高度重视我区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统一部署,要严防霍乱、手足口病等急性肠道传染病暴发事件的发生。

1、各有关单位要强化工作责任,专人负责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要完善急性肠道传染病各项应急预案,理顺肠道传染病工作流程。要建立健全肠道传染病应急机动队,并做好机动队培训、演练工作,提升应急机动队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要配备必要的药械、交通工具及个人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切实做好急性肠道传染病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2、加强腹泻病门诊监测工作

加强对腹泻病门诊和专桌的督导、管理工作,腹泻病门诊实行独立区域,要强化医疗机构全员培训工作,开展医护人员全员培训,认真执行预检分诊制度,腹泻症状病人首先要到腹泻病门诊排查治疗,确保及时发现和隔离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人。腹泻病门诊医务、检验人员要熟练掌握腹泻病诊断、治疗、抢救、检验、疫情报告、抢救知识,要严格遵守《医疗单位腹泻病门诊工作规程》,认真做好腹泻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做到“有泻必登、有泻必查、有泻必治、有泻必报”,不得有任何漏项。腹泻病门诊霍乱快诊率必须达到100%,可疑标本必须经由检验人员或腹泻病门诊医务人员按要求封存,详细登记基本资料后,及时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鉴定。

3、加强疫情报告,严格疫情处理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发现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要用最快办法逐级向区卫生局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霍乱病人或疑似病人要尽快上送菌株进行鉴定。对霍乱疫情,要按照卫生部《霍乱防治手册》的具体要求,及时进行处理。其工作重点是迅速划定疫点、疫区,严格隔离、彻底治疗病人和带菌者,快速灭蝇、彻底消毒饮水和外环境,对密切接触者及疫区的现症腹泻病人采便检验和预防性服药,搞好环境和食品卫生。

5、认真做好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痢疾、伤寒等的监测和防控,重点探索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

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对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痢疾、伤寒等的防治工作,开展全员培训做好传染病预检分诊和诊治,轻症病例以门诊对症治疗为主。对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症状或心血管症状等)应收住院,重点救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地区和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并规范托幼机构和学校按照《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工作规范(试行)》开展病例的网络报告。要加强对其他传染病的监测与管理,掌握疫情动态,提高对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处理能力。

6、卫生宣教

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传单、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和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以提高群众的防病能力和自我保健意识;各腹泻病门诊要在•5-9月份经常进行预防肠道传染病卫生知识宣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印发预防肠道传染病知识宣传单,做好重点人群的预防霍乱、手足口病等急性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

(二)流感/人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1、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对辖区内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的管理,密切注视呼吸发热病人的动态情况,督导检查辖区内呼吸发热门诊做好病人就诊登记,及时上报呼吸发热病人监测报表。实行旬报制度,每旬最后一天以前完成上报。每年至少对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督导2次,提高监测点监测工作质量。

2、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要求,做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排查和管理工作。要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诊疗、预防控制和流行病学调查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早期发现病人的意识和诊疗能力。一旦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医院应在12小时内组织专家会诊,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立即进行网络直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专业人员技术培训和演练,提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其它聚集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消毒处理和实验室检验能力,做好防护物资准备和后勤保障工作,及时预测预警,规范处理、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

3、继续开展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工作,及时掌握人群中流感

样病例的发生及其流行特征,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流感或流感样病例的暴发或流行。

(1)根据《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2015~2020年)》和普洱市卫生局下发的关于印发《普洱市流行性感冒监测方案(试行)》的通知要求,继续做好流感监测工作,海慈医疗集团继续为国家级哨点医院,市中心医疗集团、四方区医院为市级哨点医院,承担流感/人禽流感监测任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按照社区传染病防控的工作职责,指导哨点医院做好流感样病例的采样工作。

(2)流感监测期所在周监测前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按照国家监测方案统一组织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和督导,为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

(3)流感/人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监测:在监测期内,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观察点每天统计就诊的流感样病例数和该门诊就诊病例总数,填写相应表格,按周统计上报:国家级哨点医院每周一登陆 “中国流感/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上报监测信息,市级哨点医院每周一传真上报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区疾控中心汇总后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继续开展病原学监测工作,国家级哨点医院(海慈医疗集团)每周采集足量流感样病例,由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运送工作。市、区疾控中心根据实验室的病毒分离和抗体测定结果,了解毒株和抗体在人群中的分布、活动程度和特点,为疫情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5)医务室发现学校短时间内出现较多聚集性的流感或流感样病例,要立即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4、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强化与区教体局的协作配合,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学校、托幼机构建立流感、水痘、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落实晨检和缺课登记制度。一旦学校、托幼机构出现发热、咳嗽、皮疹等相关症状聚集性发病现象,要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确诊疫情后指导学校做好消毒和密切接触者管理,必要时进行预防接种。若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要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按规定进行事件的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5、及时开展免疫接种,做好重点人群的保护工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接种门诊等各单位、部门要充分认识流感、水痘、肺炎等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积极做好组织、宣传、发动工作,让学生充分认识疫苗接种的重要意义,自觉接种疫苗,提高重点人群的保护率。各预防接种门诊要有效开展工作,建立流感疫苗屏障,保护人群健康。

2012年疾病防控工作方案 篇6

工作方案

为贯彻实施《二0一二年卫生工作意见》切实抓好我社区规划免疫、疾病控制、慢病防冶工作,特别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实施防疫人员岗位聘任制,深化防疫队伍建设。

2、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与《预防接种工作规 范》,逐步实行接种资料电脑信息化管理,继续巩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成果。

3、以社区为单位,国家基础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国家指标内,有效控制和预防麻疹、手足口病暴发。

4、以预防甲流、人禽流感、鼠疫、霍乱、艾滋病和狂犬病为 重点,抓好重大传染病的防控管理,及时控制急性传染前病流行和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5、建立新生入学或转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机制,严防烈性 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流行。

6、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的预防控制,促进慢病防 治水平提高。

7、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促进行动,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与水平。

二、岗位管理与任务指标

(一)防疫岗位管理与任务指标

1、机构建设

(1)防疫人员按辖区人口1/万指标配备,预防接种岗位 人员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资格,并经市级以上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的方可竞聘上岗。

(2)院、组制定目标管理方案,工作指标与任务明确,实施日有考勤,月、季有考绩与奖罚兑现。

(3)项目协调,完成任务质量高,工作有计划,总结,资 料报表规范,上报及时。

(4)全面实施传染病疫情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 工作,疫情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严禁迟报,瞒报、谎报疫情。

2、接种设置

(1)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接种点,预防接点场地要独立,卫生清洁,要有明显的标志,其内容应有预防接种名称,接种时间,咨询电话,联系人。接种点应有宣传栏和必备设施。

(2)主动搜索责任区域内与预防接种有关基础资料,并及时上报。

3、疾病控制

(1)加强不明原因发热的监测工作,做好甲流和人禽流感 监测工作,做好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和应急预案各项工作的落实。

(2)加强霍乱监测,完善腹泻门诊管理,防止疫情暴发与 流行。完成疑似霍乱与腹泻患者的检查任务,疑似腹泻检材24小时内送市疾控中心,其余的一周内送达。

(3)加强狂犬病监测及预防控制工作,做好狂犬病暴露人 群门诊登记和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监测月报表工作。(4)做好《艾滋病防治条例》及《中国遏制防治艾滋病行 动计划》发布后的宣传教育工作。

(5)加强“四热”病人监测,对疟疾病人做到早发现,早 报告和正规治疗,有效控制暴发流行,具体任务指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医生每人完成7份以上,乡村医生每人完成2份以上。(6)协助市疾控中心完成医疗器械,卫生用品、用具消毒 效果监测抽检任务,具体任务指标全镇完成100份以上。(7)加强《传染病防治法》宣传学习,进一步完善传染病 疫情网络直报并使用新修订的传染病报告卡。(8)完成登革热和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的指令性任务

5、计划免疫工作

(1)认真组织学习《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切实履行法定职责,确保《条例》与《规范》的全面贯彻实施。

(2)做好4.25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月活动的宣传咨询工作,提高群众对预防接种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3)继续实行计划免疫冷链每月一运转一小结一报告 制度和接种员持证上岗制度。(4)免疫接种规范:实施接种前,必须向受种者或其监

护人告知询问所规定的内容。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接种操作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和工作帽,要带册凭证按程序规范接种。100%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卡证要用钢笔或圆珠笔如实认真填写,接种者要签名,内容记录要准确,字迹要工整,清楚,无缺项。(5)冷链设备和疫苗实行专人专帐管理,制度健全。疫

苗领发,破损,报废,有记录有说明,报告手续清楚及时。一类疫苗使用按计划表每季进行分配一次。严禁从不正当渠道购进预防用生物制品。

(6)新生儿建卡建证及时,入卡建证率达2012年95% 以上,并以村、居委为单位建册,每季开展一次卡册核查和整理,对漏册漏种儿童及时进行补册补种,对迁出、死亡或失去联系1年以上的儿童预防接种卡册剔出由接种单位另行妥善保管。(7)七岁以内儿童入卡建证管理资料完整,流动儿童免

疫管理有专册,单苗全程接种率达90%以上,每季度组织专人到流行人口聚集地进行调查登记和开展预防接种工作。(8)免疫规划的脊灰苗,麻苗、卡介苗、百白破、乙脑

苗和乙肝苗、流脑苗的基础及加强免疫率分别达95%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第一针及时率在90%以上。

(9)开展AFP、麻疹、新生儿破伤风和预防接种副反应

监测资料旬、月报及时准确规范。麻疹、新生儿破伤风个案调查由诊治单位防保人员完成。AFP、预防接种副反应个案调查由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完成。

(10)坚持首针次免疫回访与跟进制度,发现有预防接

种副反应个案要及时向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种报告。(11)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健全新生入 学或转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机制,规范接种管理。

6、卫生监测工作

(1)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公共场所卫生单位审查建档,从业人员体验与卫生知识培训均达100%,从事直接入口的“五病”患者调岗率达100%。

(2)广矿卫生和放射卫生审查建档与职业病报告及时 率达100%,职业体验率达95%以上。

(3)与学校加强联系,卫生审查建档和健康教育率达

100%。逐步建立新生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开展学校、幼儿园查验预防接种证和补种工作,免疫证查验和补种率在90%以上。(4)卫生效果监测评价报告率达100%,对卫生效果监 测不合格而擅自违规经营的单位处理及时准确。

7、健康教育工作

要在全社区以讲座、媒体播发、派发宣传资料、张贴

宣传标语、悬挂橫幅、出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宣传。针对社区中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大力普及基本卫生知识,帮助广大农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形式,全面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

(二)慢性病防治岗位管理与任务指标

1、中心配备专(兼)职医务人员1名负责情景慢病工作,岗位责任制落实,有工作计划和方案。

2、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

按省政府规划继续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做好结控项目 归口管治工作,完成市下达的转诊及涂阳任务。(1)中心要做好全社区结核病控制项目方案的具体实

施、指导和解释工作。中心第一把手是项目的直接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本单位结核病的归口管理及转诊工作。

(2)做好病历、资料的规范化管理工作。疑似肺结核病

人及确诊病人的转诊记录,有“结核”登记专簿,记录准确,资料收集及时、完整,归档及时。

(3)做好结核病人的规范治疗,复查和对在抗结核治疗 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反应的处置工作,处理记录资料齐全完 整。(4)加强兼职医生及乡村医生的项目专业知识培训,提 高项目工作专业理论水平。

(5)协助开展辖区内各药品经营单位、医疗单位的抗结

核药物的执法检查,有检查记录、处理结果有资料存查。各医疗单位门诊、个人诊所、药房均不能向病人出售结核药物,以降低耐药及难治性肺结核病的发生率。

(6)100%完成市下达的疑似及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

转诊任务,中心门诊医生每人完成新发涂阳2例,疑似病人15例。(7)继续做好3.24世界结核病宣传月活动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对结核病预防的认识,逐步降低结核病的发生。

3、精神病管理工作

抓好精神病的归口管理和治疗,维护社会安定。(1)完善精神病三级防治网络,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精 神病人,使精神病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2)开展辖区内精神病人的社区防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须建立和完善病人的登记管理和报告制度。

(3)中心要积极配合市慢性病防治站精神康复中心

开展精神病的宣传及调查工作,动员辖区内现症病人归口管理。

4、麻疹病管理工作

加强麻疹病的预防和监测,巩固“消灭麻疹病”达 标成果。

(1)协助市慢性病防治站负责全市麻疹病的预防、监测、指导和监督工作,做好今年麻疹病防治规划制订实施。(2)要切实做好三级防治网建设工作。巩固“消灭 麻疹病”。

5、性病管理工作

(1)协助市慢性病站对全社区性病管理、监测及技术指导工作。(2)开展以防治“艾滋病”为重点的性病宣传活动,有 记录,有资料存查。

(3)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性病监测,尤其是对“艾滋病” 的监测,争取政府,财政及公安部门的配合,杜绝传染源,净化社会环境。

(4)开展对非法性病防治机构的执法检查,坚决取缔违 法诊疗性病诊所。

三、主要工作措施

1、进一步优化防疫队伍,坚持实行防疫人员考核和持证上岗体制,理顺市疾控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疾控业务管理体系。

2、开展每季度一抽查一学习,半年一考评一小结,年终一总

结一嘉奖的文明竞赛活动。

3、积极参与上级组织开展防疫人员和慢性病专(兼)医人员的业务培训教育学习,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

4、继续实行疾控项目任务承包责任制,坚持工作任务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的奖励办法,促进疾控项目工作的开展。

5、协助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对医疗机构执业资格、执业科目用药方面的执法检查,查处非法或超范围从事结核病、精神病、性病诊疗行为和超范围使用结核药品、生物制品等违规用药行为。

四、有关规定

1、接种一类疫苗不得向接种对象收取任何费用以确保一类疫

苗接种的顺利开展。

2、年终评出2个卫生站及3名先进个人,发给装奖品和奖状。

新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规模化猪场疾病防控 篇7

树立主动免疫 (加强饲养管理, 增强猪只体质) 和被动免疫 (免疫接种) 并重的观念, 采取综合措施, 做好饲养管理、基础免疫、消毒和保健等四方面工作, 以有效防控规模化猪场的疾病。

2强化饲养管理

“正气盛, 邪气不入”。动物健康、强壮, 自身抗病力强, 才能抵御病原微生物侵袭, 减少发病率。

动物健康、强壮又是被动免疫的基础。失去这一基础, 被动免疫会事倍功半, 达不到免疫的目的。只有在动物健康的情况下注射特异性疫苗, 动物才能建立免疫应答, 才能产生足量的特异性抗体。

2.1饲料选择

选择通过认证的饲料企业生产的无公害饲料, 按照不同品种、不同生产阶段猪只所需营养标准, 科学配料和投料, 以促进生猪正常生长, 增强体质, 同时提高生长速度, 降低料肉比, 发挥不同品种的生长优势。

2.2适时断奶

哺乳仔猪体重达6.5 kg以上, 采食量达体重的3.5%以上, 日龄达21 d以上, 健康无疾病时断奶。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断奶应激。

2.3适时补铁、补硒

哺乳仔猪1~3日龄肌注牲血素、生血宝等补铁剂1 mL。补铁量150~200 mg。

哺乳仔猪1~3日龄肌注亚硒酸钠针剂1mL, 补硒量100mg。

2.4早补料

哺乳仔猪达7~10日龄时, 选择品质优良的开食料进行诱食。

早补料一是加快仔猪消化系统发育, 促其尽早生成消化酶;二是补充仔猪生长所需营养, 促进生长;三是加快仔猪免疫系统发育, 提高仔猪主动免疫力。

2.5正确断奶

从仔猪断奶前5 d逐步减少母猪料, 每天大约减少0.75~1.00kg, 到断奶前2d, 母猪料供给量控制在2 kg/头·d。这样做的目的是逐步减少母猪泌乳量, 增加仔猪采食量。

断奶仔猪应继续在产床上生活7~10 d。在这7~10 d中供给同样的开食料, 让其自由采食, 自由饮水。

2.6保暖降温

根据仔猪日龄做好降温保暖工作, 给仔猪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

3严格消毒

3.1消毒药选择

选择3~4种消毒药交替应用。另外还需准备烧碱、生石灰、高锰酸钾、75%酒精、5%的碘酒、火焰喷射器等。

3.2场地消毒

3.2.1猪场周围及粪沟每隔7~10 d泼撒生石灰消毒。

3.2.2猪场入口的消毒池和消毒室应用2%烧碱溶液, 消毒池的池水保持2~5 cm的深度。

消毒室铺设浸泡2%烧碱溶液的麻袋, 消毒室安装紫外线灯管, 进场人员必须经紫外线消毒15 min, 穿彻底消毒的鞋 (有条件的应淋浴更衣) 方可进场。

3.2.3猪舍及运动场消毒

3.2.3.1生猪上栏前:清扫猪舍及运动场后进行冲洗, 待干后用2%烧碱溶液对地面进行消毒 (有条件的可用福尔马林25 cm3/m3+高锰酸钾25 g/m3+水12.5 cm3/m3熏蒸消毒) , 干后冲洗猪舍及运动场, 再喷雾消毒, 2~3 d后用火焰喷射消毒 (重点消毒死角) , 此后生猪方可上栏。

3.2.3.2生猪上栏后:每天清除圈舍、场地的粪便和污物, 保持猪舍干燥、清洁。每星期带猪消毒 (预防性) 。

猪场周围发生疫病时, 要随时进行彻底消毒。每天对舍内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带猪消毒, 选用对皮肤、黏膜刺激性小的药物) 。

3.3分娩消毒

母猪分娩前用0.1%高锰酸钾清洗阴部、乳房。分娩后再用消毒药擦洗乳房、阴部和后躯。

3.4粪便消毒

猪粪堆积发酵作肥料。猪粪、尿、污水经处理可生成沼气供利用。

4免疫接种

根据养殖场及周围的发病情况, 有针对性地接种疫苗。

4.1种猪免疫程序

4.1.1经产母猪免疫 (见表1) 。

4.1.2仔猪免疫 (见表2) 。

4.1.3以上疫苗, 种公猪春秋两季各免一次。

4.1.4后备种母猪配种前免疫接种以上疫苗。

4.2免疫注意事项

4.2.1免疫接种细菌性疫苗后, 7 d内禁用抗生素。

4.2.2免疫接种病毒性疫苗后, 一般7 d内禁用抗病毒类药物。

4.2.3免疫间隔时间不少于7 d。

4.2.4免疫部位应严格消毒。

5保健

5.1杀虫、灭鼠

5.1.1杀虫从每年的3月份开始。在饲料中添加环丙氨氰, 1 kg/t, 喂一个月停一个月, 至到9月份为止。这可有效减少猪场的蚊蝇数量。

5.1.2灭鼠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电网捕鼠, 一种是用粘鼠板捕鼠。

5.2预防

5.2.1微生态制剂应用: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活性制剂, 口服可调节肠道正常微生物群的平衡, 可预防仔猪黄白痢, 促进生猪的消化吸收, 促进生长发育。

常用调痢生 (8501) 、乳康生、促菌生 (又名止痢灵) 等。使用微生态制剂期间禁用抗生素。

5.2.2定期预防:在季节变换、气候突变、整群、猪场周围发生疾病时, 在饲料中添加硫酸粘杆菌肽 (50~100 g/t) 、林可霉素10% (500 g/t) 等和黄芪多糖 (500~800 g/t) , 连续饲喂3~5 d。

平时间隔15 d, 预防性投药一次, 每次连喂3~5 d。

5.2.3中药应用:母猪产前3 d至产后3 d口服白头翁汤的散剂 (黄金止痢散) , 每天一次, 以防仔猪黄白痢发生。

麻黄散 (粉剂) :春秋来临前, 饲料中添加 (1 kg/t) 可有效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夏天可投服清热中药。

5.3驱虫

5.3.1驱虫药有: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阿维菌素、伊维菌素、螨净等。

5.3.2驱虫前按猪只体重计算好用药量。将驱虫药混入适口性较好的少量饲料中一次性投服, 待7~10 d后, 再投服一次。

种公猪每年驱虫三次, 后备母猪配种前驱虫一次, 经产母猪产前10~15 d或断奶后2~3 d驱虫一次, 仔猪断奶后, 采食和粪便正常时驱虫一次 (一般在30~35日龄) , 保育期结束转生长期、转群反应结束后驱虫一次 (一般在80日龄) , 生长育肥中期驱虫一次 (一般在140日龄) 。

猪呼吸系统疾病的综合防控 篇8

关键词:猪;呼吸系统疾病;综合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06-0027-01

猪呼吸系统疾病,即猪呼吸系统综合征,以病因多、表现复杂、诊治难度高等原因成为现今养猪业的一大难题。其发病机理是由于多种原因相互作用导致发病。养猪场往往在购入时很容易因检疫不严或生物安全措施不规范而购入隐性感染的猪,在遇到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良等因素时会诱发。笔者围绕当前猪呼吸系统疾病的诸多病因及发病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控本病的建议。

1 常见的猪呼吸系统疾病

(1)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在细菌性呼吸疾病中猪的呼吸性疾病主要有支原体肺炎。此病一直以来都是养猪业发生频率最多的流行最广最难净化的重要疫病之一。除此之外,还有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同属于革兰氏阳性球菌并且具有荚膜,它对猪的危害大,尤其是扁桃体和鼻腔被感染后常常引起猪的急性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肺炎等疾病。进行性萎缩性鼻炎、猪肺疫也属于猪的呼吸系统疾病[1]。

(2)病毒性呼吸疾病。在猪的呼吸性疾病中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此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养猪业效率的呼吸道疾病,其可导致母猪出现繁殖障碍及仔猪出现严重呼吸道疾病。除了豬繁殖与呼吸系统障碍综合征,还有猪伪狂犬病、猪流感、猪瘟等也是猪呼吸道疾病常见的病毒性呼吸疾病[1]。

(3)寄生虫性呼吸系统疾病。除了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病毒性呼吸疾病,寄生虫性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影响猪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其主要有蛔虫、后圆线虫、肺丝虫等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1]。

2 猪呼吸系统疾病的致病因素

2.1 空气

猪的呼吸系统每天都在和空气发生着气体交换,呼吸道疾病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在许多致病的病原体往往通过空气传播进入到猪的呼吸道而感染[2]。

2.2 环境条件及季节变化

在不同的环境中,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概率不同。因为环境的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和眼结膜充血引起结膜炎,严重的呼吸道感染还会引起气管炎、肺炎、肺水肿而造成猪的死亡、流产。除了有毒气体对猪呼吸道的感染。在空气干燥,粉尘大的环境中,猪的呼吸道发病率较高而且当气体流通不流畅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是猪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猪的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一般都集中在初春,秋末、冬季时节[2]。

3 综合防控措施

生产中应尽可能地消除猪群中病原,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增强猪群的防御机能。在明确病原,并能有效地切断传播途径,进行准确诊断的情况下,净化病原是目前控制许多呼吸道疾病最有效的措施。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根据各场实际情况,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制定相应的技术和管理规范。

3.1 建立生物安全体系

生物安全体系是指排除疫病威胁、保护动物健康的各种方法的集成,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控制、卫生防疫、营养、兽医管理及猪群的保健等。

3.2 建立科学的免疫接种制度

根据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疫情,利用实验室常年定期对猪群进行抗体监测,结合猪群母源抗体水平及抗体的消长规律和病原自身的特点,建立适合本场的科学免疫程序。健全免疫接种制度,注意疫苗的保存条件和使用方法,确保免疫剂量和有效浓度,一猪一针,安全接种[3]。

3.3 提高猪场的环境因素

猪舍环境卫生对猪的呼吸道疾病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舍内的温度、湿度,气体的流通性以及清洁度都会影响猪的呼吸道疾病。猪场常有氨气以及硫化氢等对猪有害的气体,如果这些气体不能及时的排出就会造成猪的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当空气中的氨气达到50~70μg/L时就会对猪肺部产生不良的影响。当空气的湿度低于50%时就会导致空气的粉尘量大大增加而当粉尘增加时就会导致病毒的传播速率大大增加。并且当空气的湿度达到80%时病菌的繁殖力就会增加,从而导致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同时,当猪场粉尘的增加也会使猪呼吸道疾病易发。所以猪场的环境对于预防猪的呼吸道疾病是非常关键且有效的。

3.4 及时检查和隔离发病猪

在猪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要每天进行对猪健康状况的检查。当发现了有猪已经感染了呼吸道疾病要立即的隔离避免病毒在猪群中传播导致另外的猪感染并对发病猪及时的进行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 乔莉娟,廖智慧,段宝宁,等.浅议猪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控[J].中国动物保健,2013 (7):45-46

[2] 彭 普.猪呼吸系统疾病的致病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J].畜禽业,2013(5): 289.

2013年春季疾病防控应急预案 篇9

2013年春季疾病防控应急预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局及旧城镇中心学校有关文件精神,本着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及时有效地控制传染病在校园的发生和流行,尤其是对H1N1甲型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促使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的开展,制定本工作应急预案:

一、目标管理

1.在全校认真落实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培训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

2.完善传染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校园的发生和蔓延。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特成立疾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朱泽辉

成 员:郑丽娜 郑传立 易兴权 朱媛媛 罗贤江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关坝小学,由郑丽娜同志具体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工作。

三、监控预防措施

1.建立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制度,由班主任对学生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在每天上午报给组长(校长)。

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与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流感疫情、肠道传染病等疾病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3.学校在接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有关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预警报告后,应不折不扣地实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的应急预案。对上级相关部门应急指挥部的指导和督察,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

4.学校师生员工发现传染病学生或疑似传染病学生时都应立即向传染病领导小组报告。

5.每当放假、节假日过后学生回校,班主任应及时了解学生在假期的动向,是否到达过疫区。

四、应急处理

1.在发现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时,必须按照规定时间:甲类传染病,6小时内;乙类传染病12小时内;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报告。将有关情况报告当地教育、卫生行政总门。联系当地卫生部门(村卫生院),对中毒或患病人员进行救治。

2.班主任及时报告给校长,通知学生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3.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封锁和保护事发现场对中毒食品、物品 2

等取样留验,对相关场所、人员进行致病因素的排查,对中毒现场、可疑污染区进行消毒和处理,对与肺鼠疫、肺炭疽、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有密切接触者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

4.对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在做好自身保护的前提下,及时转送附近医院诊治。

5.配合疾病控制中心做好流行病学的调查。

6.在传染病期间,各班主任每天向校长报告本班学生的缺课情况、健康状况,班主任要及时查明学生缺课的原因,并保持联系,以便进行跟踪管理。

7.学校适当的范围通报突发疾病的基本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责任。

五、应急保障

学校要安排必要的经费,用于增添相关设备,配备所需药品,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尤其要改善学生食堂、厕所、宿舍卫生条件,为学生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和洗漱设施,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确保学校公共卫生防控措施的落实。

六、善后与恢复工作

1.会同有关部门对所发生的突发疾病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依法追究责任。

2.根据突发疾病的性质,认真做好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 3

受害人员的善后工作。

3.对突发事件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存在的卫生隐患问题及有关部门提出的整改进行整改。加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4.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对因传染病流行而致暂时集体停课的,必须对教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后,才能复课;因传染病暂时停学的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并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后才可复学。

幼儿园疾病防控工作计划 篇10

1、最大限度地保证我园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

2、严格杜绝传染病在我园流行和蔓延。

二、工作举措及时间安排:

1、幼儿园就预防传染病工作召开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保健老师、教师代表参加的专题工作会议,传达市区教育、卫生部门的要求,统一思想,安排我园预防传染病的具体工作。(5月5日)

2、幼儿园成立预防工作领导小组并分工负责:

组长:蔡x——负责安排、协调、统筹全园的预防工作。

成员:王x——负责宣传、布置、检查班级教师、保育员的预防、消毒工作。

成员:张x——负责统计全勤幼儿人数及出现病情时上报和保健专业的消毒、隔离指导工作。各班教师及保育员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宣传工作。

3、做好家长工作,向家长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并提出我园需要家长配合的要求。(5月5日)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

4、向教师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并提出我园需要教师配合做的工作。(5月5日)

5、对保育员提出新的清洗和消毒工作要求。(5月5日)

6、加强日常卫生和消毒工作的检查。

7、配齐消毒用具。(多功能室再购买3台消毒器,5月9日前完成)

8、将全园预防传染病工作纳入幼儿园的考核范围。

幼儿园疾病防控工作计划2

为认真做好我园传染病防治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在学校的聚集性暴发,根据上级部门关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园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我园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完善我园传染病防治工作组织和工作制度,加强对师幼传染病知识宣传、教育,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在我园的聚集或暴发。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要充分认识加强幼儿园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强化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卫生等部门,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应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预案,确保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从而将学校卫生防疫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全体师幼身心健康。

三、认真监控,及时报告疫情信息

建立和落实晨午检制度,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晨检工作应在幼儿园保健医生的带领下,由班主任或配班老师对早晨到园的每个学生进行检查、询问,每天早晨、中午对在园幼儿进行体温测量,及时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例如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等)以及可疑传染病患者(请病假的学生应查明病因),及时报告保健人员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班主任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如有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幼儿园保健医生要与班主任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在第一时间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人数、主要症状、密切接触者、已采取的措施等。防止瞒报、漏报、缓报现象发生。

四、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疫情

幼儿园除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以外,要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对患病幼儿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如发生暴发疫情或新病例持续不断等情况,要根据卫生疾控部门提出的疫情控制措施,在一定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人群集聚的大型室内活动,严防疫情扩散。要注意做好幼儿园环境、场所的通风和消毒工作,保持空气新鲜;食堂不得购买无证鲜活冻禽及产品;加强体育锻炼和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增强幼儿体质,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鼓励幼儿有病及时就医并在家休息等。

五、做好传染病病愈返校查验工作。

传染病幼儿病愈返校时必须持县级以上医疗单位的病愈证明方可返校学习。

六、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卫生与防病意识。

猪传染性腹泻疾病的治疗及防控 篇11

关键词:猪传染性腹泻;治疗;防控

猪传染性腹瀉疾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染,对仔猪危害极大,再加之冬春季仔猪多,一旦发病往往会造成极大的损失,无论是规模养猪场还是养猪户都要给予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前做好防控措施。现将猪传染陛疾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控方案介绍如下:

1 发病特点

1.1 发病急,传播怏猪传染性腹泻疾病传播快,1周龄的仔猪发病2~5d就会死亡,死亡率高达100%,成年猪在经过3~6d的腹泻后可以缓慢康复,很少死亡。

1.2 混合感染,流行程度多变猪传染性腹泻疾病可表现为细菌和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或是病毒性疾病之间的混合感染。本病多发于出现病毒性腹泻病的规模养猪场,混合感染率在40%~70%左右。猪传染性腹泻疾病可分为地方性流行和暴发性流行,首次感染主要是暴发性流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多的养猪场也会出现地方性流行。

1.3 主要发病症状水样呕吐、腹泻是本病的主要发病症状,其中日龄猪主要是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哺乳仔猪主要是轮状病毒感染。患病仔猪在病初通常会体温升高至40~41℃,食欲衰退,精神萎靡,粪便灰黄或灰黑,发病后期肛门失禁,排便如水,臀部、尾部、后肢多被稀粪污染。

1.4 对幼猪危害人仔猪尤其是日龄仔猪抵抗力差,易感染本病,发病1周内就可能死亡。其中,感染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幼猪死亡率较高,感染轮状病毒感染的幼猪死亡率较低。

2 预防办法

2.1 隔离消毒一旦发现猪群发生该病,必须及时进行消毒和隔离,可使用的消毒剂主要包括戊二醛、20%石灰乳、3%火碱溶液、过氧乙酸、碘制剂等。已经病死的猪要进行无害处理。另外,在育种方面,有条件的养猪场可以自繁自养,保障安全。如果确实需要从外地引种,必须先确定引种种猪场资质合格,并严格依照规定进行检疫。

2.2 免疫接种免疫接种使预防猪传染性腹泻疾病的主要手段,做法为:在流行季前15~30d对猪群实施免疫接种,活疫苗接种7d左右可产生免疫力,灭活疫苗接种14d左右可产生免疫力,接种20~30d时可达到免疫力峰值。疫情风险大、不稳定的养猪场建议使用活疫苗,疫情稳定的养猪场建议使用灭活疫苗

市场上常见病的疫苗主要有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疫苗/活疫苗,猪轮状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活疫苗等。

2.3 饲料管理首先要保证饲料品质,切勿喂食发霉饲料,饮水要清洁,尤其是气温骤降的天气,一定要注意饲料营养的均衡,可适当添加一些健胃消食药,如益生素、活性酵母、大黄苏打片、健胃散等,提高猪消化吸收能力,改善其胃肠道环境,增强抵抗力。应注意断奶初期的仔猪不宜喂食过饱,可从少喂勤喂逐步过渡到自由采食。

2.4 猪舍管理猪圈内要保持光照充足、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还要注意防暑降温,御寒保暖。规模养猪场可以采取封闭管理,定期使用10%漂白粉,3%火碱溶液,20%生石灰喷洒猪舍,还要注意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

3 治疗方案

3.1 补液治疗脱水是导致病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及时对病猪尤其是严重脱水的病猪进行补液治疗。可以使用葡萄糖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或静脉输液,或使用口服补液盐,同时要注意满足病猪饮水。

3.2 血清治疗条件许可的养猪场可以淘汰育肥猪或母猪,制备高免血清,用于肌内注射或口服,也可以使用抗体类药物或清类制剂剂如白细胞干扰素、免疫球蛋白、黄芪多糖、猪病毒性腹泻抗血清来治疗。

3.3 抗生素治疗为了预防继发感染或细菌性混合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或抗菌药物治疗,如磺胺类、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新霉素等。另外,爆发性发病的养猪场也可以使用弱毒疫苗来进行紧急接种,一般在接种7d内就能稳定疫情。

上一篇:希望之星小学组试题下一篇:备战中考学生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