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故事有感

2024-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教育故事有感(精选13篇)

读教育故事有感 篇1

小榄二中 黄辉

趁着假期有时间,我去书店掏得一本《教育故事》,原本是想买回来给女儿看,谁知我自己却被它迷住了,一口气把该书看完了,本书是通过一位十岁的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眼光观察所在班级、同学、同学的家长以及周围的社会环境,用日记的形式把师生之爱、父子之爱、同学之爱、对祖国的爱都写的感人至深,那些充满了人间温情的小故事往往催人泪下,“每月故事”里讲述那些朋友的友谊和宁肯牺牲自己的高贵品格,则感动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看完后是深有感触,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在对学生的实际教育中,既有成功处,也有困惑,读完该书,让我有很多心得体会。

一、以人为本,用鼓励教育对学生实施爱

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育因素,是事关教育成败的心理基础。初中生很多时候都是感情用事,对他们喜欢的老师,上课也就认真,不喜欢的老师,上课就会故事做出一些令老师难堪的事来影响老师上课。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他们。” 学生在老师的眼中就是孩子。既然是孩子我们就得用我们的爱来教育他们。教师对学生的爱,要等同于父母对子女的爱,它是一种非常伟大的爱,没有这种爱做基础,就发现不了学生中的真、善、美,鼓励教育就失去了基础,就会成为一种对孩子的恭维、讨好或是挖苦。

反思自己在十多年的教育教学中,也曾尝过“鼓励”的甜头。有一男生个比较高,也比较聪明,但就是坐不住,不爱学习,上课总喜欢弄点什么东西出来使全班同学起哄。而且在班上很有人缘,同学们都喜欢与他交往,因为他还是个比较搞笑的人。为了能让他在班上起个正面的带头作用,第一次他物理考试只考了二十多分,第二次考试他考了三十多分,虽然都没及格,第二次考试后我在班上表扬了他,并在课后找他谈话,希望他好好听课,老师相信第三次考试他一定能及格。结果我充满爱心的鼓励话语让他很感动,上课他不再捣乱了,成绩直线上升,而且带着一班男同学的成绩也上来了,中考时,他物理考了九十多分。

二、言传身教,凡事从自身做起

初中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对喜欢的的老师有特别的崇拜感,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对他们都影响很大。因此老师的师德修养与道德修养就显得极其重要了。老师必须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的,老师自己必须先做到,而且要做错了敢于向学生道歉。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老师独断专行,是不会令学生从心理服的,那学生又怎么会听他的话?他如何能教育好他的学生呢?又怎么能受到学生的爱戴呢?身正才能为人范,才能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佩服你,才会听你的,这样的师生关系才能启迪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以优良的行为引导学生,这也是素质教育对老师的要求之一。

三、讲究诚信,对学生要言而有信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一套规章制度,每个班又都有自己的班规,班规中除了要有约束学生的制度,也要有鲜明的奖惩制度。课堂上,老师不只是教书、同时也要育人,老师在教育学生不讲假话,做一个诚实、有用的人时,必须做到自身也讲究诚信,不能失信于学生。很多老师对于违反班规的同学,会立刻抓过来狠狠批一顿,而对于那些听话对班级管理有贡献的学生,却假装不记得没有任何的奖励,这样慢慢就会让学生失去对老师的信任,认为无论自己做得好与不好,都没有关系,反正做好了老师也没有奖励。老师要对学生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消除学生反感、抵触心情,形成学生良好的心境,激发学生积极地认识周围的美好事物、自觉培养健康的情感和意识,力争使学生得到最大的自我肯定与心理上的满足。

读教育故事有感 篇2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书中真心真意爱别人的孩子的老师有很多很多,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老师、巴学园的小林宗作校长……他们的故事震撼着每个读者的心灵,他们的壮举影响着每位老师的一生。

当我走进《嵌在心灵深处的一课》时,起初我内心是那么的忐忑,那么的害怕,我害怕看到文中的“我”会因残疾而遭受到老师的歧视和同学的嘲笑。我是那么小心翼翼且又迫不及待地读着那些平凡的文字,在字里行间中我读到了孩子的坚强,读到了孩子内心的自卑与沮丧。

读着读着,我心潮澎湃;读着读着,我热泪盈眶。多么有智慧的老师!这位王老师用悄然无声的方式呵护了一个孩子的心。你看,在那关键时刻,他让“我”去办公室拿备课本,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教会其他孩子懂得呵护一个孩子自卑的心,那么轻微的一个动作就让“我”不再因“瘸骆驼”这个词而害怕。这位善良的老师用爱心和智慧呵护和帮助了一个不幸的孩子,他的关爱让文中的“我”迎着阳光骄傲地成长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股温暖的风吹进了“我”的心田,感动了我的心。

我在大爱的影子下追寻自己从教的足迹,在这条长长的足迹里,是否也有这股暖风呢?

回忆就像一条长河,我在潺潺的流水里寻找那枚美丽的贝壳……

我想起了,想起了那个女孩。1999年我刚调入一所农村小学接一个新班级。班里有个女孩总是很邋遢,穿着脏衣服,长长的鼻涕让人感觉很不舒服,成绩当然也是糟糕的,之前的老师几乎都放弃了对她的教育,每天早上她都不愿意踏入校门。是什么如此伤害了她?对于刚接班的我来说,这简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学生。成绩不好,头发总是乱蓬蓬的,还散发出一股异味。看着她,我告诉自己:不能放弃她,先不管她的学习成绩了,先教她做好个人卫生。于是从开学的第二周开始,每天早上我看到她进来后,便把她叫到身边为她梳理头发,为她擦鼻涕、整理衣服,告诉她女孩子要干干净净的才惹人喜欢,才漂亮可爱。慢慢地我发现,她的衣服不再那么脏了,她的头发不再散发出异味了,她的鼻涕也没有了,围在她身边的同学越来越多了,她的微笑也越来越甜美了,她正在变化中快乐地成长着。

后来我工作调动,很久没有见到她。再遇见,她大概已初中毕业,没有继续升学,在一家超市上班。她喊我,我在记忆的人群里寻找她的影子,直到她告诉我她的名字时,我讶然了,不敢相信原来那个邋遢的女孩如今是这样的青春,这样的漂亮。她激动地说:“老师,谢谢您!您为我扎头发的那段日子是我最幸福、最甜美的回忆,那时每次我回家,我的邻居都夸我漂亮,小伙伴们都非常羡慕我,谢谢您!”说完向我深深地鞠了个躬。看着她,我开心地笑了。“种下爱的种子,才会结出爱的果实。”这句话顿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的内心幸福满满。

读教育故事有感 篇3

在没读《精油的故事》这本书之前,精油对于我亦或是很多人来说,印象中只是一个个相同规格的小瓶,只是里面的气味和瓶外的标签各自不同而已。而即使作为一名消费者,很多相关的故事也都是从销售人员嘴里听说的,根本无法追溯那些遥远而神秘的故事,究竟是真实的还说杜撰的。

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精油爱好者开启一扇尘封的大门,去与生长孕育芳香植物的土地连接,去探寻芳香植物循势而长的生机灵动之美,去关注生存在精油产业链上的个体命运的悲喜。

它不是一本游记,不是一本旅行攻略,也不是一本芳香指导的图书;它是作者的一种经历,但又不仅仅是经历。它呈现的是,那些被握在手心的精油小瓶背后的故事。精油只是锁在蓝绿色玻璃瓶中的10毫升液体,只是柜台上印着不同植物名字的商品标签,只是宣传彩页上如神似画、不知真假的传说。而读了这本书,跟随着这位芳疗师飞跃全球,保加利亚卡赞勒克(玫瑰),法国普罗旺斯(薰衣草),埃及亚历山大(茉莉),马达加斯加诺西贝(依兰依兰),澳大利亚黄金海岸(茶树、尤加利)……5个国家、6款精油,深入旅行社无法到达的山间田野,程揭秘芳香种植农场。让我们从中看到了精油除了商品之外的植物生命的光彩,看到精油除去售卖交易之外的种植栽培的用心,看到那些寄托在芳香产业上幸福与不幸的个体,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时间和一群不一样的人及人生。感受着呈现在一瓶瓶精油背后,蕴涵的天地、人文以及种植者在祖辈耕种过土地上而演绎出的故事。书中随不同种植地而出产的特色精油植株附有精油配方和作者的增减小方,来帮助我们更真切的体味植物带给我们的生命感受以及使用方法。

读教育故事有感 篇4

在塑造以“科学”和“理性”为核心时代精神的今天,人们在具体的、丰富的生活世界之外设置了一个抽象的科学世界,它压抑了人的“丰富性”、“差异性”和“独特性”。在这种科学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支配下,我们的教学面临着多重危机,教学的生态平衡被打破,教师、学生甚至家长的关系处在一种极度不平衡的状态。课堂常常不乏这样的情景:教师在讲台上语重心长,而学生坐在下面无动于衷,教室如一潭死水;教师批评指正,学生固执己见,教室里充满着“火药味”。我们的教育走进了教师拿家长出气,家长跟孩子生气,孩子跟老师赌气的怪圈,这是恶性循环,谁的气都不顺。

“有点落叶怕什么?”

一天,李希贵老师你收到一封信。

李校长:

昨天,我们班主任内里给我们说了卫生区一天四查的制度,今天我们班就因中午卫生区有树叶了扣了一分。老实说,我们对这事有几分愤慨。我班的卫生区从车栅了一直到工地小屋,可以说是全校最大的卫生区了;叶子随时在落,不可能保证没有一片树叶。今天上午课间操,我们出动了两个最能干的同学,结果下了课间操她们还在打扫,多亏其余同学帮忙才打扫完。即使这样,第三节课还是耽误了几分钟。

校长,有点落叶怕什么。我们都已经高三了,没有多余的时间耽误在学习之外的一事上,更没心情去为几片叶子忧心忡忡。我想不仅我们班,所有班级打扫卫生区的同学都会有这种感觉。这种一天四查的制度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极其不合理。

……

九五·九 宠帅

李希贵刚接任校长的时候,一位老领导曾告诉他,一所学校只要班级乱不了,学校也就不会有大问题。于是,他把班主任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一日常规考核、每周综合评价、按月兑现奖惩,用老师们的话说,就是把班主任折腾得“死去活来”。学校倒是没乱了,表面上学生蛮守规矩的,可班级生活质量每况愈下,师生关系高度紧张,在一次“我最爱戴的老师”评选活动中,一半以上的班主任老师纷纷落马。

后来,李希贵发现在学校制定的十几项乃至几十项扣分项目的“关照”下,一个个学生在校园里如履薄冰,学校给班主任的压力,在班主任的手里已经变为压力的平方压到了学生的头上。迟到一次扣二分,对学校来说是不问理由的,因为学校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弄清理由,于是在班主任手里也就不分青红皂白。尽管班主任知道学生有一个合理的理由,但仍然是讥讽、挖苦、恶语相加。“把学校办得像监狱一样,这实在是教育的悲哀。”

正是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李希贵收到这封学生来信,这让他不得不静下心来对班级工作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以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读《亲情故事》有感 篇5

——读《亲情故事》有感 今天我在图书室里借了一本叫《亲情故事》的书,我翻开书细细阅读着每一篇故事,它们让我的心灵深深地震撼了。是啊!人生的旅途广阔而漫长,但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漂泊到何方,亲情都会始终伴随我们,寸步不离:母亲的叮咛和嘱托,父亲的教诲和期待··亲情就像一只温暖的大手,默默地呵护着我们,让我们风雨无阻的前行。

书中的无数个故事都透出浓浓的亲情就好比《我的母亲》中讲述“母亲”是怎样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坚强的将她的三个孩子养大。这让我看到了世间中唯一能超越生死的母爱,更让我懂得了母亲的伟大和她的无私——为了儿女的幸福平安,她们宁可自己受苦受累,甚至舍弃生命。再好比《天下最伟大的父亲》中布鲁斯的爸爸为救他从此成了一个瘸腿的人但布鲁斯不知道。数年后布鲁斯竟然歧视他的爸爸,可是当他知道这一切真相时才真正的明白了父亲的伟大。是的,在父母之爱的舞台上,父亲总是扮演配角,我们也常常忽视了父亲在舞台上的分量!甚至因为不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而误解他的行为。当我们走进父亲的心灵才恍然发觉:原来父爱一直在我们身边。还好比“兄弟、弟兄”,在别人甚至父母眼里,他只是傻子,不懂情不懂爱的白痴,可是他却会爱护弟弟,心疼弟弟,时刻想着弟弟,甚至在他心里弟弟是第一位,因为只有弟弟对他好。在弟弟心中他也是世界上那个最好的,最可爱的,最可敬的哥哥。这就是《傻哥哥》中的兄弟情。

读红色故事有感 篇6

为发挥班主任在班级教育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并为班主任考核、评优等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办法,一、建立领导考核小组:

组 长: 刘建志 副组长: 刘建军

成 员: 安茂国 戚万勇 李振祥 郭凤文

二、考核的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

2、按学期进行考核,学年末总评。

三、本考核分级部、班主任考核两项

四、考核中教学成绩占40分、日常管理20分、宿舍管理10分、卫生管理10分、财务管理10分、自行车管理5分、就餐管理5分、活动加分(运动会、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等)

五、教学成绩以考核方案中绩的成绩为准

六、日常管理:

(一)学生出勤情况及面貌:

扣分项:

1、迟到者每人扣0.1分。

2、旷课者每人扣0.2分。

3、穿奇装异服、化妆、佩带首饰、染发者及穿拖鞋者每人扣0.1分。

4、未经老师同意,私自出校的每人扣0.1分。

5、在校园内骑车、骑车进出校门的每人扣0.1分。

6、携带手机者每人扣0.2分.(二)课堂秩序:

1、课堂上交头接耳,做与课堂教学无关事情者,每人扣0.1分。

2、课堂上不遵守纪律,不服从任课教师管理者每人扣0.2分。

(三)课间秩序:

1、课间在教室或走廊上追逐打闹者,打球或踢球者每人扣0.1分。

2、在校内抽烟、喝酒、打扑克者每人扣0.2分。

3、在校园内打架斗殴者,每人次扣0.2分,案件经派出所处理的每人次扣0.5分。

4、进营业性网吧,玩电子游戏机,打台球者每人扣0.1分,造成旷课者每人扣0.2分。

5、骂人、乱扔垃圾者每人扣0.1分

6、不执行学校作息时间,住校生随意外出者每人扣0.1分

(四)班主任工作

1、班主任考勤:升旗仪式前签名,每缺一人次扣该级部0.1分;晚自习后宿舍值班室签名,每缺一人次扣该级部0.1分;早操签到各级部掌握,可参照以上标准。

2、班主任会议:每缺一人次扣该级部0.1分(因公、值班、请假除外)

3、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主题班会安排,班主任会议、班干会议记录,问题学生心理辅导记录,学生奖惩记录及联系家长情况等

4、建立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指导班委会、团支部开展工作。(1)无班规班约

(2)班(团)组织不健全

(3)积极参加学校和各部门组织的集体活动,按时上报有关材料。

(4)无学生点名簿(或班级日志)(5)不按时上报有关材料

(6)不参加学校和各部门组织的集体活动或变相不服从学校工作安排的

(7)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操行。扣分标准以上每少一项扣0.1分。

七、宿舍管理

(一)、安全、纪律总分为5分:1、2、3、4、5、6、7、8、9、旷宿;(无请假条)攀爬护栏; 乱窜宿舍; 乱泼脏水; 打牌;

容留他人住宿;

吸烟或带火机、火柴进入宿舍; 打架; 诈票;

10、以大欺小

扣分标准 每人次扣0.1分

(二)、卫生总分为5分

1、地面卫生3分

2、床铺叠放1分

3、物品摆放1分,包括桌面物品的摆放和床底物品的摆放。

扣分标准:

1、不扫除地面扣3分、清扫不干净扣1分。

2、床铺每一床不叠扣0.1分。

3、床下物品摆放,每个床下摆放不齐扣0.1分、桌面物品摆放不齐扣0.1分、桌下物品摆放不齐扣0.1分。

(三)、检查评分

1、组成人员:宿舍管理员检查打分,扣分原因落实到床位。

2、方式:抽查。每周抽查两次,每次每个级部抽查4个房间,两次相加代表本级部成绩。

八、自行车管理5分

1、校内骑自行车,每人扣0.1分

2、自行车不上锁,每人扣0.1分

3、自行车不按指定地点排放的,每一辆扣0.1分

九、财务管理10分

学期末根据教、寝室财产保管情况评分(具体细则由总务处定)。

十、就餐管理5分、(具体细则由总务处另定)。

十一、加分项

1、学校开展的大型活动:运动会、会操比赛、歌咏比赛等,以各项活动制定的标准计分。

2、班级或学生个人有一定影响的好人好事,酌情加0.5—1分。

十二、班主任如有以下情况者,不得评为优秀班主任

1、因失职、渎职造成班级较大事故者或对班级学生中出现的违纪行为教育处理不力者;

2、因工作不努力、不负责而导致班级班风、学风差或不服从学校安排而导致工作无法开展者。备注:

1、班主任指标的分配,先按四个级部的排名分到级部,级部内以班主任的排名顺序分配。

2、政教处、各级部认真做好数据的统计工作,每月公布一次。

政教处

读教育故事有感 篇7

教师的一言一行, 对学生来说都是最直观的教育。只要教师在, 教育就时刻存在。

敬畏职业, 有益学生一生成长。吴非老师认为, 教师是一种危险的职业, 因为教师“工作中的任何不慎将会在未来某个时刻造成严重的后果”。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地、认真地对待这门职业, 必须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 用自己内心的阳光照亮学生的心灵。吴非老师的学生认为, 是高中的人文教育让她理智地看待社会。而教师对学生的恶意折磨是违背教育规律、有失师德的行为, 会荼毒学生心灵。有敬畏感的教师必会兢兢业业地工作, 慎重地做出某一个教育决定, 为学生在塑造健康人格的关键时期做有益的事。

尊重学生, 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十多年前的学生感慨吴非老师“不以成绩评论学生”。对此, 吴非老师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的关系, 有了这种认识, 才会尊重学生。如在“怎样和学生谈话”一节中, 令人叫绝的是这样的谈话:“我叫王栋生 (吴非老师原名) , 你叫什么?”在问学生姓名之前, 先向学生介绍自己, 我想, 这也是极少教师能做到的。试想, 一个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在第一次面对新生时, 这样谈话给学生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平等!其实, 尊重学生的教师必会自觉地“改造教育语言”, 在交谈中必会自觉地蹲下身子, “表现对学生的尊重”, 所以才有对需要教育的学生做出“你愿意到我的办公室来玩吗”这样的邀请。在教学方面, 吴非老师认为, “随意地干预学生写作, 随意地讲评学生作文, 有可能对学生心灵和他的写作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他建议教师评讲作文时应先问学生:“我可以读你的作文吗?”他认为, 尊重学生也是暗示学生重视自己的权利;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存在, 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在教育教学中注重诸如此类的细节, 会给学生以做人的尊严, 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会尊重他人。

遵守常规, 让学生学会规范。吴非老师认为, 教育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常识。要尊重常识, 遵守常识。在师道尊严日渐式微的今天, 吴非老师仍要提醒人们遵守教育伦理。教师拖堂, 会影响学生下一堂课的学习;学生对教师的课间纠缠不休, 会影响教师下一堂的上课;迟到的学生随手把雨衣交给教师, 是极端自私的表现……他“要向学生表明我们的爱憎”, 事实上是在规矩上以身示范, 因为尊重学生不等于迁就学生, 不能对学生的不端行为熟视无睹。遵守常规, 是教师的“身教”。教师是要正气凛然的, 是要让心灵麻木的学生向他们学习的。

常说“故事”, 激活学生的思想。吴非老师引导学生想校园当年的种树人, 让学生“所有的眼睛都在闪亮”;他会把山区来信的往事说给后来的学生听, 因为他认为教师的工作“是面对那一双双睁大了的眼睛”;他会在教学中插说孙叔骜埋两头蛇的故事, 因为他认为当时是“信手可得”的“教育机会”。教师有意识地随机说“故事”, 对学生是最自然的、最好的教育。这些教育素材, 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教师做个有心人, 平时注意积累, 会发现校园里到处都有故事。常说故事的教师会被学生认为有“料”, 往往会启发学生思考人生, 也会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尊重。

教师, 就是应该时刻记住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身份, 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发挥教育功能。

读《什么是教育》有感 篇8

关键词:我 真我 虔诚 爱 交往 自由

“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1]那么向往又是什么呢?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向往其实是一种很美妙的体验:我们以现在的每份努力和体认,而感到未来的羽翼带来的希望。[2]或许正是因为现实不尽美好,心灵才会有那么多白云的向往,不同的向往和人生恰恰源于不同的“我”。

一.關于“我”与“真我”的理解

当我们生命降临时,天地其实只是生了一个一个的人,并未生成一个一个的我。正如钱穆先生所言“生人之始,有人无我,其继也,于人中有我之自觉,有我之发现。”[3]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所拥有的都只是命而已,并无“我”可言,“我”是后天养成,是需要在命之后再经历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之后才能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我”,而非泛泛的“我”。想必孟子之所以以“牛之性犹人之性欤?”来回答告子的“生之谓性”也是因为如此,因为我们先有了性,所以才能成为“我”。作为灵长类生物最高进化体的人,常被认为最具有灵性的。这个所谓的“灵性”其实也只是对灵魂的一种别称,是对人的“性”的一种解读。我们每个人也因为有了各自的灵性所以才成了“我”。

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科技的进步,对于“我”的理解,也呈现多元化和异化,有时候我们口中的“我”也许并非真正的“我”,它有可能是一种“假我”,只是也许我们全然不知而已。人总是与他人共同存在着的,我们的生存状态也常受他人影响。[4]这个他人即“常人”,指就是平均人、指平均的生活状态,显然陷入常人中的“我”不是“真我”。处于符号文化社会中的我们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其实也就是一个个符号的标识罢了,比如职业,比如阶层,久而久之,这些符号完全覆盖了“我”,自然也就找不到“真我”。

“真”字本从“贞”变形而得,源于汉人传统的占卜习俗,是最简单的一种求真过程。其释义主要有以下:1.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2.本性,本原,自然;3.同“身”,4.真实。[5]

“我”字拆开“手”“戈”,即手持战戈的人。“手”“戈”(从侧面看出人都是自私的,而从根本上看其实都是本能)。古人释义“我”:国家危难,每个人都是战士,这种解读其实从某中意义上揭示了“我”与社会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

某班级有一个自制的班级守则名叫《真我公约》,内容大概如下:“一、分清真我与彼我,战胜假我,表现真我。真我善良、勇敢、积极...假我邪恶、消极、虚伪……;二、尊重别人,对别人负责,学习别人的长处,制止别人做自我伤害的事;三、对家庭、集体对国家负责,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四、善待万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保护环境,热爱自然……”[6]据网上报道称该班级自实行这样一个《真我公约》后很多“坏学生”开始变好了,大多学生也开始从他律转变为自律。这个《真我公约》里面的“真我”实质就是人性本善的我,既要内部为善也要外部为善.在孔子的思想中,人的本质属性是道德性,人与天以及他人的一些关系是在实践中依靠完满的道德来实现的,而完满的道德就是仁义礼智。孔子所谓的“成人”即成“真我”,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此“真我”实现的着眼点便是“成德”。

二.于教育促“真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一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正如其言,教育的独特魅力即运用艺术的手段让学生成为独有而珍稀的“真我”。[7]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8]不论什么形式的教育,凡是想促成学生发现并实现“真我”就必须具备这三点核心要素:虔诚与向往,爱与尊重,自由交往。

1.虔诚与向往

“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而这份难能可贵的虔诚之心多来源于我们每个人的内部灵性和信仰。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而其他含混晦暗的东西则根本不能进入灵魂中被理解。然而当前学校教育生活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仿佛就是一种“劝学者”的角色,甚至很多老师以此为标杆,变成了一位让孩子反感的教师。家长也是如此,总希望对孩子严厉些,以为让孩子有个“怕”字,就会好好学习。殊不知,其他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只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而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9]教育促“真我”实现的第一步便是接受“真”教育。

2.爱与尊重

在第十二章《教育与文化》中,雅斯贝尔斯指出:“爱是教育的原动力。”真正的爱能使人的眼睛明亮,所以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只有在爱他的人的眼中才能显现出来。同时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但现行教育本身越来越缺乏爱心,以至于不是以爱的活动——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从而阻碍了爱的交流。[10]因此,如何使教育的知识传承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而这其中的桎梏都可以用爱与尊重来一一化解。[11]“人与人之间通过教育而平等交流就是驱逐愚昧和塑造人格的最有利的形式。而爱与交流的行为是人的天性的重要一维。”[12]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关键因素。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活在爱中,爱是教育的基础,同时爱也带来了教育中必有的尊重。教育中的爱与尊重是师生走向彼此、实现成全的关键所在。

3.交往与自由

交往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雅斯贝尔斯首先通过孤独与交往的关系说明“`我只有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才能存在着。如果失去交往,那么人将失去存在”。[12]他认为,个人的孤独状况、个人的独特个性不是在封闭状态下自生的,孤独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得以生成和消解,没有交往也就没有孤独。另外,“自由”也是雅斯贝尔斯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即从“可能生存”及其交往共同体中阐明自由,“现实的自由,从来不是仅仅个别人的自由,每一个个别人都只在别人是自由的时候才是自由的”。[13]在此意义上,所谓“自由”,就是人通过真诚的相互交往实现其为真正的人。存在即与人共在,交往的可能性是人成为自身的根本问题。而真正具有理想意义的交往是“生存交往”,即一个“爱的斗争”的过程, 是一场斗争中争取自己和别人的斗争”。在斗争中,“人性的全部自私的、非理性的、个人主义的和自我陶醉自我封闭的缺陷完全暴露出来并得到控制和消失。该斗争实际上是一个人性不断得到改造和提高的过程”,人们通过它认识到:“只有他人有意成为他自身我才能成为我自身;除非他自由我才能自由,在交往中我感到我不仅对自己负责还必须对他人负责……”[13]由此,教育不过是帮助个人自由的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

在雅斯贝尔斯的眼中,知识的传授、生命的体悟、道德的行动、文化的传承等等,都是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们自由地生成,教育的信仰是虔敬,教育的方式是开放而有爱,教育的评价是多元,这样,每一个被教育者便能获得自我精神生活的完满的幸福。

我们每个人生下來的时候都是原创的人,可是很多人长大之后就会成为盗版的人或者“伪我”,甚至从未实现或发现过“真我”,或许太多人被压迫的教育害得太深,以致迷失了真正的自己。然而,人不只是经由生物的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当个人怀着虔诚进入存有爱与尊重的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的时候,他狭小的存在也就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当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变能真正成为他自己。

参考文献

[1]钱穆.人生十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9.

[2][10][11][1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3]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4]朱新卓.本真生存与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2013.1-3

[5]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8

450/8142818.html

[7]申惠滨,于爱国.真我公约[J].当代教育科学,2008,20:54.

[8]王阳明.传习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9]李思远.本真教育让学生成为真人[J].成功(教育),2013,01:242.

[12]樊浩.《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J].中国社会科学,2013,03:125-140+206.

读廉洁故事有感 篇9

在很久很久以前,世上的人大多为贪钱之人,所以有些人想做老师也仅仅是想着做老师的工资高,而不是想借助老师这个职业为国家教出更多的人才贡献于国家。所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提倡反腐倡廉。正所谓“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廉洁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廉洁的意思是清白高洁,不贪污。

我爱读历史书,有关于廉洁的方面有两篇记忆(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故事之一:

在清朝初的时候,陈居官至闽浙总督。他为官清廉,生活俭朴,临终时仍身穿着粗袍布履。他在台湾任职期间,把自己应得的三万两银子全部用于修复炮台等公务之上。任闽浙总督期间,应得的银两也分文不取。他常说:“贪取一钱,即与百千万金无异。人之所以贪污妄取,都是因为奢侈挥霍,取用无度,不能节制。我初任知县时,一钱不取也不至于缺衣少食,就是因为重视节俭。”康熙皇帝便称赞他为“清廉中之卓绝者”。

故事之二:有一位清朝人:李,做了三年知县,因为上司向他索取钱财,他抵制了上司的要求与做法,为了可以清清白白在人世间活下去也为了上司不再贪污,便辞去了现任官职。临行时,他的廉洁正气把老百姓感动了,于是,老百姓恋恋不舍,哭泣相送。

我们的老师也一样,把下一代教的成绩很好,自己却不求回报,只是想我们的成绩可以好一点。

而这两个故事里,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句话,一句是说:(主要内容)如果贪了一个银两,就像叹了一百千万个金块。人贪钱,都是因为乱花钱,不可以节制花钱。而第二句的主要内容是李为了不满足上司的贪钱心理,而辞去了官职。这两句话都可以体现出很多人都是清廉的人。

看完了这两个故事之后,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既然有这些清廉的人,为什么以前还会有这么多贪官呢?我为此想啊想啊,问题的正确答案没想到,但却从中悟到了一个道理:其实要清廉并没有什么难度,有囊读的是要把人的目标都转正。我以后要把自己的目标转正,做个清廉的少年,也许我的上几代曾经是贪官,但如果是这样,我也要像莲花一样出于污泥而不染!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红棉小学六年级

黄靖彤

读雷锋故事有感 篇10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这两句耳熟能详的话出自我们学习的榜样——乐于助人的雷锋叔叔。雷锋,一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但他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成为我们心中的楷模!雷锋做了一生的好事,他的事迹只能用时间来衡量……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给一位大嫂买火车票的事情,事后大嫂问雷锋叫什么,住在哪里,雷锋回答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这小小的一件事,不令人感到羞愧吗?再瞧瞧现在人们的道德水平:那次在公共车上看到这样的一幕,一位年轻人与一位老人同时走向一个空位,年轻人快跑过去占了位子,而老人就在那里站着。这是什么素质?感慨万千!现在,我们还存在着一种雷锋“户口”问题,雷锋就是“临时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我也希望大家不要只是在雷锋日学习雷锋,要随时把雷锋放在我们的心中,时时刻刻向雷锋学习!我们也要付出实际行动,不要只是有一个口号。用实际行动纪念雷锋,用实际行动学习雷锋,用实际行动向雷锋致敬!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心中闪烁着永不泯灭的光辉!他把自己那宝贵的青春献给了党,献给了人们!让他那高尚的品质、乐于助人的精神深深地刻在人们心中!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让雷锋

永远在我们的身边出现,每个人都受到雷锋的帮忙,让我们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雷锋,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啊!

他,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的无私奉献,学习他的刻苦,学习他的善良,学习他的一切一切.当今社会,我们十分需要像雷锋的人,为人民服务,宁可牺牲

自己也愿帮助别人.如:当雷锋放假时,他也不收分文去帮助工人干活且不留姓名做好事.又如,他在下雨天,帮助大姐背小孩走山路回家.这舍己为人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每一个人都像雷

锋.这将是一个“大同社会”.毫无纷争,只有人民生活幸福,安居乐业的样子.雷锋年轻就因功而逝,可他的精神却永远的刻在我们心中,一

代一代的流传百世.在平时的学习中,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应该想起雷锋,咬紧牙

挺过去,不向困难低头.在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学习雷锋的勤俭节约,让这些钱发挥最大的作用,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让他们与我们共享人间的快乐,人间的温馨.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以雷锋为榜样,造福人类,永远为人民服务!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400字

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是湖南省望城县人,1940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6岁沦为孤儿。对中国共产党怀有深厚的感情,先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少先队员和青年团,他工作积极,埋头苦干,多次被评为“红旗手”,“工作模范”,“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和“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他1960年入伍,同年的11月份加入共产党。他牢固地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远大目标。他不忘阶级辛苦,以甘为“螺丝钉”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说起雷锋,那可是名传千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呀!这是为什么呢?不是因为他的业绩,而是因为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上去。他把自己省吃俭用积攒起来的钱,寄给灾区人民,送给家庭困难的战友。他谨慎谦虚,从不骄傲自满,受到了赞美,做了好事不留名。

大家说,我们怎能不学习雷锋的精神呢?

《雷锋故事》读后感

寒假期间,我读完了《雷锋故事》,深受感动,尤其是他少年时期。

他4岁时,地主和反动派几乎害死他所有的亲人。是共产党救了他,让他上了学,从此,他有了一颗帮助别人的心。他刚会写字,就在笔记本上写了“毛泽东万岁”这五个字。雷锋还特别爱护队旗,一次外出过队日,雷锋举着队旗,突然下起大雨,雷锋赶紧用衣服包住队旗,衣服被淋透了也毫不在意。雷锋不但自己学习用功,也很关心其他同学的进步。班上有一个姓朱的同学,十分贪玩,作业马马虎虎,字写得歪七扭八。雷锋真替他着急。每天放学后,雷锋总是给他着讲学习的方法,可小朱不当一回事,雷锋又想了一种办法,他把小朱作业中写得不好的字,一个一个地描下来。第二天,他拿出这些字让小朱认,小朱怎么也认不出来,直到雷锋叫他拿出作业本,小朱不由得脸红了。这种关心他人进步,一心为别人着想的精神是我们很难做到的。

读《教师最喜欢的教育名言》有感 篇11

教育是民族振兴与社会进步的基石。古往今来,那些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富有知识的人们发表了许多有关教育的名言,这些名言以其特有的哲理性和丰富的内涵给人们以激励和警醒,对教师理解教育、促进教育的发展、提升自身的素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一、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我很欣赏书中有关教师价值这样的话,为什么教师如此重要?因为它能够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施加影响。

美国年度优秀教师获得者罗恩·克拉克说:“当你真的能够对另一个人的生活带来影响时,这是一件很震撼的事情。对我来说,这就是教师的价值。”

一个对学生充满期待的老师,会让学生每天充满生活和学习的激情;反过来,如果一个学生被认为没有出息,他自己也会降低对自身的要求,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自己的不行。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以詹森·卡姆拉斯说:“我认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最重要的不在于条件和资源,而在于教师的核心信念。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有所有孩子都能够达到最高水平的坚定信念。”

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也说:“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和闪光点。作为老师,我们不只是教书更要去育人,那么如何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并且使之熠熠生辉,进而弥补他们的缺点,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而在好多老师眼中,都是以成绩来对待学生,如果成绩不好,孩子做再多的努力讨老师欢心也是徒劳的。回想以前自己还是学生时,就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一次,我和班里的几名学习上的佼佼者在一起淘气,由于我的成绩不好而被老师狠狠的责骂,而那些佼佼者却被老师包庇、原谅。我深感这样的老师是让学生厌恶的,我更能感受到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老师,对此我对每个孩子都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从他们身上发现了各自不同的的闪光点。

有一天我到我们班的江源同学家家访时,此前我对他家的情况进行了了解,他的父母都是酒厂的下岗工人,现在都在外地打工赚钱维持生计,他只和奶奶在家。当我和他谈起学校的事情时,我对他的在校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等方面表现赞赏时,他竟趴在我身上里哭了,我有些莫名其妙,我把他扶起来,刚想问他为什么哭时,他哭着对我说:“老师,你是我碰到的最好的老师。以前从来没有哪个老师会把我当个好学生来看,无论我做什么努力,他们都看不到我,我就呆在那在被老师遗忘的角落里,一直都是如此,直到你发现我,并且一再地表扬鼓励我,让我重新找到了自信,我才变得越来越优秀……”听到这里,我的眼眶中也溢满了泪水。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感受到这种关爱学生的力量,真的会使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番话让我更加坚信了“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奉行教师价值的格言,让我的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二、教師的价值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成为学习者

教师,要让学生善于学习,自己首先就要成为学习者。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在日常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却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自身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应该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要教学生这样,还不如教学生为什么这样。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

读教育故事有感 篇12

读完这本书,固然为书中绝妙而深刻的思想所震动,但掩卷之后,心头却有怅然若失之感。

该书开篇即说:“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教育看来是使人类朝着和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迈进的一张必不可少的王牌。因此,委员会在其会议结束时,着重表明了它的这一信念,教育是一种促进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展的一种主要手段。人类可借其减少贫困、排斥、不理解、压迫、战争等现象。”

看到这个开头,从事教育的人们似乎就要为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欢喜鼓舞了。即使教育不是实现理想社会的万能钥匙,教育却也是保证人类向正确方向发展的“一种主要手段”。所以,教育是重要的,从事教育的人是崇高的。

该书接着说:“委员会首先想到的是儿童和青少年,是明天将成为成年一代的接班人的人,而现在的成年人则过分倾向于关注他们自己的问题。教育,对我们社会应该接待的儿童和青少年是一种爱的呼唤;在教育系统中应有他们的地位,在家庭、基层社区乃至国家中也应有他们的地位。”

给教育“一种主要手段”的“荣誉”之后,这确是对教育说了较为客观的实话。儿童是花朵,今天的“儿童和青少年,是明天将成为成年一代”,所以,社会要给予他们在社会、国家中应有的“地位”。因为“儿童和青少年”重要,所以教育重要。

虽然书中用诸多章节来论述“终身教育”,但这两点无疑是该书的基调,书中所隐含的关于教育的形象,也在这两点上确定了下来。笔者接下来对“教育”本身做一思考。由于该书是教育文献的经典之作,其里程碑性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有一段时间,我国教育学界就“教育本质”进行了热烈的辩论,提出的观点包括生产力说、上层建筑说、统一说、多重属性说、社会实践活动说、特殊范畴说、生产实践说、精神生产说等几十种。本质的说法来自西方哲学,是相对于现实的表象而言的。表象表现为多,本质却是一。一种事物或一类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一个唯一的“一”,即是本质,事物是在获得本质概念之后才有其表象的。以此种思路探求教育的本质,则教育的本质不可能是多,只能是唯一的。

尽管如此,上述对教育本质的探究还只是在教育领域内部的作为,虽有苦恼,但仍有可慰藉的存在,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透出的教育隐像却使人们不得不直面那个本当如此的“教育”,因为它是以一种全社会的视角来观察教育的。人们谈到社会子系统时,往往会举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这是把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列在其中的,作为一个子系统,要有自己独立的体系。以硬实体来看,教育由学校、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教育服务机构等构成;以软实体来看,教育由法规、制度、结构等构成。软硬结合为一体,似乎教育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了。但教育缺少其最关键的一项,这一项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给予教育崇高荣誉的同时,就明明白白地点出:教育是“手段”。“手段”一词清楚地表明了教育的身份。“手段”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手段的东西就不能是主体,教育是手段,教育便不是主体。这造成了教育的尴尬,一方面,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确实在社会中存在自己的领域,还有一大批人在这个领域里把教育作为一个独特存在寻找它的规律;另一方面,教育却不是主体,是手段。基于教育实践领域的存在现实,教育领域中的人们更希望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一个独特的体系,有自己的本质、规律。

我国古代教师的地位很低,现在教师被认为是“灵魂的工程师”,是高尚的人。实际上,教师仍是不受人喜欢的职业,当教师不见得总是某个区域内的出类拔萃者。这里有两层解释:表层和根本层面。先来说表层,首先,没有谁当教师能当得腰缠万贯。只要他是一个正直的人,当教师发财的事情便不会发生,中国从古至今都没有,外国也没有。其次,“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事,教师做不来。世间最看重的金钱和权力,教师都没有,当教师不会被认为多有出息。再来说根本层面的原因,在于教育行业既不产生经济利益,又不集中权力,追根就在于教育是手段,并且是被紧密挟持的手段。金钱和权力都具有役使的性质,无论教育具有了哪一样,都会有翻身的意向,所以教育哪一样都不能有。

正因这两个基调,《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本书,从序言到主体内容,看起来句句都在讲教育,似乎又句句意不在教育。它不像教学论、教育学把眼光深入教育的内部世界,它以全社会的视角论述教育,清楚地揭示出了教育的“手段”身份。也许正因为它在这方面的勇气和深刻,使它成了教育文献中里程碑式的经典著作。

摘要:《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是教育文献中的经典之作, 它所透出的教育隐像, 为我们理解“教育是什么”提供了启示。人们有必要认识这样的事实:教育不是主体, 而是手段, 是因为儿童和青少年的地位需求, 教育才获得了其地位。

关键词: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手段,主体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l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2]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读《感恩故事》有感 篇13

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故事,让我懂得了感恩,懂得了怎样去感谢别人……其中有一个最令我感动的故事――《一杯牛奶》故事讲了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而去推销商品,劳累了一天的他饥饿难忍,又没有钱,这时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问:“我应该付多少钱?”年轻女子回答:“一分钱也不用付,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被感动了,打消了退学的念头,努力奋斗,终于成了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而当年那位年轻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医生束手无策,当凯利医生看到病历时,一眼认出了当年的恩人。他竭尽所能医好了女病人,并在医药费通知单上写下了“医药费――一杯牛奶 霍华德。凯利医生”的留言。这个感人的故事,让我热泪盈眶。

因为有爱才有感动,因为感动,所以懂得感恩。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像文章中的主人公那样时时刻刻都享受着别人的恩情呢?但我们又有多少次像他一样珍视铭记着?当我们过上安稳的日子时,就嫌不够富裕;当拥有关爱自己的亲人时,却抱怨他们的唠叨……其实,我们要懂得感谢很多东西,感谢生命,是它给了我们一张体验生活的入场券;感谢挫折,是它给了我们勇往直前继续拼搏的精神……

如果你曾感动于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安慰,一声祝福,一抹阳光,一片绿叶;如果你曾感动于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落红护花,落叶归根的话,就让我们去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世界的美好,用行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

上一篇:重视小事,从我做起800字作文下一篇:资格中心党支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