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八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通用8篇)

八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 篇1

1、运用图表认识东北地区的人口、民族和城市分布。

2、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3、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运用“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图和“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归纳东北地区人口的分布特点。

2、运用“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

难点:掌握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

三、教学流程设计

【揭示课题,直入主题】

【提出学习目标】

1、运用图表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民族和城市分布,能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地理计算能力。

2、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能学以致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指出学习重难点】

重点:

1、运用“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图和“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归纳东北地区人口的分布特点。

2、运用“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

难点:掌握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

【人口分布】

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看图思考(同桌之间互相协作)

完成课本P31活动题(大致5分钟)

活动第一、二题由学生直接计算。第三题引导学生先看图例明确不同颜色代表不同人口密度,然后让学生再来看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首先找出人口密集区,人口稀疏区,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学生归纳总结出人口分布特点后,叫几名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读图分析,请说出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于100人/km2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老师强调:中部、南部平原区,主要的平原是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2、想一想,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最后老师总结。影响一个地区人口的主要因素有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交通运输条件,工业与城市分布、资源分布等。

分析完这个题之后呢,让学生齐读31页课文,指导学生划出重点知识点。

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东北地区以前被人们叫做“北大荒”,人烟稀少,那么昔日的荒凉之地如何成为今日的人口稠密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呢?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造成东北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我选的是一部热播电视剧《闯关东》的片头部分,它刚好讲述的是闯关东的时代背景,这样更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大家都知道东北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之一,请同学们在课本32页东北地区主要民族分布图上找出东北主要的少数民族所分布的位置。师生互动:老师说哪个民族让学生找哪个民族,通过看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出分布最广的民族。完成师生活动之后,让学生看多媒体,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各个民族的分布。让学生对各民族的分布,有更深刻的印象。给出一张满族特色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找一名学生朗读《旗袍与旗装》,增加学生课外知识。

课堂活动:

课本33页活动题以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为主,由学生小组间进行讨论,最后由一名学生代表回答相关问题。学生们回答完后,最后由老师总结归纳前面学生所回答的情况,带领学生看多媒体课件,看两个民族的习惯和传统文化以增长课外知识。

教师总结:通过我们前面的学习,我们现在会用地图和相关图表来分析一定的地理方面的问题,另外我们了解了不同少数民族它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色,为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城市分布】

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东北有哪些城市吗?你们知道这些城市是怎样分布的吗?

学生自由发挥

教师:好,同学们说了那么多,说的都不错,但是比较杂乱,那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从地理角度来系统分析学习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学完之后你将有所收获。

课堂活动

合作探究:老师给出一幅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结合课文35页活动题让学生找出相关城市。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思考课件给出的前两个问题。第三个问题,给出一张铁路分布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出东北地区主要铁路干线——京哈线、哈大线、滨州线、滨绥线,强调每条铁路干线的起止城市名称。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东北城市的分布特点: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分布,特别是哈大线、滨州线、滨绥线沿线地区。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及小字部分文字,归纳出哈尔滨、长春、沈阳三个省会城市的主要特点。出示课件加深记忆。

思维升华:大连是一个北方城市,为什么“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呢?在大连举办国际服装节,有哪些优势条件?

老师提示:结合前面学习人口分布特点的方法从地理位置、气候、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分析。出示课件,加深理解。

小结:给出本节课的一个学习框架,让学生填空,目的是对本节进行梳理,加强记忆。

课堂检测:

一、猜猜我是谁

1.在东北的三大平原中我的人口密度最小。我是__三江平原_______。

2.我是东北三省中人口密度的省区。我是____辽宁省___。

3.我是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我是____满族_。

4.我连接了哈大线、滨洲线和滨绥线。我是__哈尔滨_____。

二、能力提升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地区中南部人口较稠密的原因。

教师总结:中南部以平原为主;农耕发达;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开发历史悠久等

八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 篇2

一、前言的增设

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别出心裁地在目录前增设了前言。前言的第一句话是:“在本册书中, 我们一起来认识中国的区域。”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 新教材从一开始就体现出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采用的是“我们一起来认识”而不是“你们将要学习的是”,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 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接下来的部分用了非常优美生动的语言对整册内容进行了简单概括,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优美的语句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从而增强对学习本册内容的兴趣。

二、章节设置的变化

1.章节数量的变化。旧版教材共有6个章节, 而新版教材只有5个章节, 而且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的章节号与上册章节是相连的, 体现湘教版八年级整册内容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2.章节内容的变化。从新旧两版 教材的内 容可以看出, 教材的编写思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旧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应该是 总—分的传统 思维方式, 从一般到 具体, 先介绍中国的 产业, 包括上一 册的中国 的人口、气候、资源等等, 先让学生对整个中国的各个方面有个大概的了解, 然后在下册就详细从东部沿海、内陆沿疆、黄河和长江沿岸这四个部分对中国每个行政单位进行了介绍, 内容繁杂, 追求面面俱到, 但是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成又是不可能的。因此, 新版教材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很大的改进, 主要从认识区域的方法着手, 教会学生从位置和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和发展这三个方面来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区域, 不再是简单知识内容的呈现, 而更注重的是学习如何分析区域的方法, 这才是学生适应当今变幻莫测的时代最需要掌握的东西。新版教材把《中国的产业》这一章节放到了上册, 而下册的重心完全放到了区域的学习上, 不管是章节先后的安排, 还是章节内容的选取, 都体现了 “学习对生 活有用的 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三、地理图像的变化

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传递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 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发展成熟的初中生来说, 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地理图像能让他们迅速地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根据初中生这一显著的特点, 无论是旧版教材还是新版教材, 教材编写者都采用了大量的地理图像来凸显教材内容。尽管如此, 与旧版教材相比, 新版教材采用的地理图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的突破。

1.新旧教材地理图像数量和密 度的变化。旧 版教材共分为6个章节, 地理图像在每个章节的数量分别是33幅、57幅、16幅、15幅、16幅和1幅, 总共是138幅;而新版教材5个章节的地理图像数量分别是42幅、37幅、46幅、73幅和3幅, 总共是201幅。新教材的图像密度和数量都比以前有所增加, 说明地理图像在地理教材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2.新旧教材地理图像质量的变化。从整体看, 与旧版教材相比, 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色彩更加鲜明、丰富, 图注更加清晰, 图像的线条也比较饱满。旧版教材以彩图为主, 而新教材在彩图的基础上也适当地采用了黑白图像, 比如在教材第12页, 为了突出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地域特色是“南船北马”, 图5-21和图5-22就分别采用了“20世纪40年代江南水运”和“北方传统运输方式”两张黑白图像, 黑白图像的运用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真实的人文景 观, 具有历史 的厚重感 和更强的 说服力。除此之外, 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更具时代感。两版教材中都有对北京的区域介绍, 体现北京最近这些年来高速发展成果的图片更是大量出现在新教材当中, 比如北京的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和鸟巢等。与此同 时, 新教材的图像也体现了地方民族特色, 比如展现京剧、秦腔、锅庄舞等图像的运用。

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 在很多方面存在优势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它毕竟蕴含十年来无数教师无数次课堂实践的经验总结。就如同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 新版教材也肯 定存在着 许多不足, 它是“十年 磨一剑”的成果, 现在又正 返回实践 中去接受 实践的检 验。人的认识是无限的, 总能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去改进和完善, “最好的总是在下一次”, 怀抱着这样的期望, 教育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摘要:湘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的修订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11年) 为依据, 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更新了大量的素材, 同时也对章节的设计进行了重新梳理。以八年级下册为例, 新教材除了增设了前言, 章节设置及地理图像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八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 篇3

一、课程标准简析

1.“区域地理要素”的呈现体例分析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没有规定必学的区域,但规定了学习的区域要素。这些要素是认识一个区域的基础。“区域地理要素”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两部分中有不同的呈现方式。

在世界地理中,要素呈现基于不同尺度的区域分别有大洲、地区和国家。课程标准对不同尺度的区域主要从哪些方面学习作了引导。对大洲的认识更宏观一些,要求的要素比较少。对地区的认识,涉及自然地理特征的要素比较多。对国家的认识则偏重于经济、文化、环境与发展的要素。这种安排主要基于不同尺度区域自身的特点和开展学习活动的可能性。

具体操作上如果只选择一个大洲学习,对该大洲材料的组织必须包括课程标准中“认识大洲”的所有条目;如果选择一个以上大洲学习,材料的组织可以包括所有条目,也可以只包括其中的若干条。但总体上所有条目都必须在大洲的学习中体现。一个地区材料的组织,可在“认识地区”的标准条目中选择适当的要素进行。因为要求至少五个地区,这五个地区可以有不同的要素组合,同样,最终五个地区的学习要能覆盖全部条目。“国家”材料的组织与“大洲”和“地区”相同。

中国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则采用要素性质归类的方式呈现,分为“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和“环境与发展”三个板块。在组织区域材料时,可在这三个板块中选择合适的条目组合,但也要覆盖所有要素。由于受时间和组织材料的限制,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很难像世界地理那样每一区域的学习内容包含或基本包含课程内容标准的各条目。受世界地理“认识区域”教学惯性的影响,一些教师认为: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教学应按地理尺度大小安排教学顺序,每一尺度区域的教学内容应涵盖课程内容标准三个板块的全部要求。

2.对课程标准的整体把握

“认识区域”是学习中国地理知识根本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是地理现象、事件成立的背景及前提,是学生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观的载体和具体内容。本部分规定选学我国部分区域,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及“环境与发展”三个板块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这三个板块的内容是一紧密联系的整体,只有很好地把握其内在关系,并按此思路引导学生进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分析,才能较好地掌握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一般方法。

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是形成本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基础,是学习区域地理首先要把握的内容。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在此部分课程内容标准为“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这需要学生在对本区域的地理位置特征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辩证的优劣分析,这是对学生思维发展的新要求。地理位置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一个区域的绝对位置是指它的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是指一个区域相对于其它地理事物的位置,主要从海陆位置角度来描述。某一区域地理要素分布特征是分析本区域其它地理环境特征的基础。通过对地理知识空间分布的学习,学生应能建立一定的空间概念,并具有一定的探究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的能力。本部分有四条内容标准,要求学生能够从地形、气候、产业、人口、城市等各方面,认识某区域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习的主要内容。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是显性的,与之对应的空间联系是隐性的,因此,空间联系的观念是在学习空间分布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区域内的自然地理要素不只是在空间上相互联系、在因果关系上有密切联系,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同样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区域联系的内容贯穿在整个认识区域的学习过程中。

地理环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区域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因此,认识区域间和认识区域内部的差异也就成为区域地理的重要研究内容。总体来说,区内主要指标有明显的一致性,区域间有显著的差异性。一个区域内部也是存在差异的,当把某一级区域又划分成更小的区域来讨论它们之间的差异时,这种区域内部的差异也可看作是区域间差异。本部分内容标准的表述为“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由于区域尺度大小不同,所以比较的范围既包括区域内,也包括区域间。不同区域比较的是同一地理要素,地理要素包括自然和人文的各要素。

区域的发展模式与区域的环境条件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科学评价区域发展的地理条件,才能选择合理的开发和发展模式。认识区域发展的关键,是将可持续发展思想渗透到地理区域的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的是一条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协调发展的道路,这种可协调发展表现在两大空间尺度上,一是全球可持续发展,一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可看作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特定区域中的体现。本部分的目标线索:区域环境—区域发展—人们生活。所谓区域环境,实际是指区域内各种地理要素的综合效应。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既包括区域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也包括区域发展对区域环境变化的影响。一个区域的发展主要指该区域内产业结构变化、城市发展、经济文化水平的变化等。区域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对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这种影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是学生认识区域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中国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呈现的要素较多,一些教师不能吃透中国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的整体要求,主要存在两种教学倾向:一是严格按教材来确定学习的区域和区域学习内容;二是对每一选学的区域均按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经济发展的条目进行呈现。endprint

3.对选择区域要求的理解

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目标是学会认识区域并掌握所学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特征,而不是掌握某种区域的划分方法或指标体系,所以课程标准并未规定学习哪些具体的区域。《课标(2011年版)》明确规定:“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此外,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至少要选择九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选)进行教学。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敢大胆取舍教材中选择的区域,唯教材马首是瞻;而一些教师却只选择北京、台湾、香港、澳门和本省级行政区五个区域进行教学。

二、教学建议

1.“案例教学”的思路

世界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目的均为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因此,世界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均应通过案例的方式组织教学,“案例教学”为此部分教学中必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作为“特殊—一般—特殊”的教学模式,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教学中有一定的差异。世界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中地理要素的呈现基于不同尺度的区域,学习了某一尺度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学生就应能以此方法分析同一尺度其它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课程内容标准则是以要素性质归类的方式呈现的——“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教材中呈现的区域都是为实现某一条或某几条内容标准而服务的,学生形成总的中国区域地理分析的方法,需要建构在对多个区域分析的基础之上。有了这样的方法建构,才能更好地分析其它区域综合的地理环境特征。当然,教师在对中国地理“认识区域”每一个区域的学习过程中都应贯彻“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的整体思想与方法。

2.确定选学区域的要素组合

中国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中所列要素是教师组织区域学习材料的基础,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区域把这些要素组合起来。由于“区域地理要素”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两部分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在中国地理“认识区域”中,学生很难在一个尺度的区域学习中通过认识“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及“环境与发展”三方面的要素特征而构建出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方法,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分析的方法需在对多个区域分析的基础之上建构,每一区域的学习均为区域某些地理要素的组合,所选区域的组合,要涵盖本单元的所有“标准”,但也要避免出现“用区域逐条解释要素”的现象。

教师在对这部分整体备课时,应依据教材、学情、本地区的地理状况、教师对某一区域地理环境资料占有情况等,确定选择的区域以及在每一区域学习中要呈现的地理要素组合。“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的课程内容标准要求应呈现在每一区域的学习中。其它课程内容标准应分解在各个区域的学习之中,对于学生掌握不佳的课程内容标准可在多个区域的学习中反复出现。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添加或删减选学的区域及其内容。在学生构建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学习方法基础上,建议用此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其所在省级区域单位的地理环境。

表1以宁夏教育厅教研室编写的《义务教育学科教学指导(地理)》为例,呈现选学的地理区域内容与课程内容标准的对应关系。▲endprint

3.对选择区域要求的理解

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目标是学会认识区域并掌握所学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特征,而不是掌握某种区域的划分方法或指标体系,所以课程标准并未规定学习哪些具体的区域。《课标(2011年版)》明确规定:“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此外,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至少要选择九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选)进行教学。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敢大胆取舍教材中选择的区域,唯教材马首是瞻;而一些教师却只选择北京、台湾、香港、澳门和本省级行政区五个区域进行教学。

二、教学建议

1.“案例教学”的思路

世界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目的均为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因此,世界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均应通过案例的方式组织教学,“案例教学”为此部分教学中必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作为“特殊—一般—特殊”的教学模式,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教学中有一定的差异。世界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中地理要素的呈现基于不同尺度的区域,学习了某一尺度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学生就应能以此方法分析同一尺度其它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课程内容标准则是以要素性质归类的方式呈现的——“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教材中呈现的区域都是为实现某一条或某几条内容标准而服务的,学生形成总的中国区域地理分析的方法,需要建构在对多个区域分析的基础之上。有了这样的方法建构,才能更好地分析其它区域综合的地理环境特征。当然,教师在对中国地理“认识区域”每一个区域的学习过程中都应贯彻“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的整体思想与方法。

2.确定选学区域的要素组合

中国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中所列要素是教师组织区域学习材料的基础,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区域把这些要素组合起来。由于“区域地理要素”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两部分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在中国地理“认识区域”中,学生很难在一个尺度的区域学习中通过认识“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及“环境与发展”三方面的要素特征而构建出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方法,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分析的方法需在对多个区域分析的基础之上建构,每一区域的学习均为区域某些地理要素的组合,所选区域的组合,要涵盖本单元的所有“标准”,但也要避免出现“用区域逐条解释要素”的现象。

教师在对这部分整体备课时,应依据教材、学情、本地区的地理状况、教师对某一区域地理环境资料占有情况等,确定选择的区域以及在每一区域学习中要呈现的地理要素组合。“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的课程内容标准要求应呈现在每一区域的学习中。其它课程内容标准应分解在各个区域的学习之中,对于学生掌握不佳的课程内容标准可在多个区域的学习中反复出现。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添加或删减选学的区域及其内容。在学生构建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学习方法基础上,建议用此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其所在省级区域单位的地理环境。

表1以宁夏教育厅教研室编写的《义务教育学科教学指导(地理)》为例,呈现选学的地理区域内容与课程内容标准的对应关系。▲endprint

3.对选择区域要求的理解

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目标是学会认识区域并掌握所学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特征,而不是掌握某种区域的划分方法或指标体系,所以课程标准并未规定学习哪些具体的区域。《课标(2011年版)》明确规定:“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此外,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至少要选择九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选)进行教学。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敢大胆取舍教材中选择的区域,唯教材马首是瞻;而一些教师却只选择北京、台湾、香港、澳门和本省级行政区五个区域进行教学。

二、教学建议

1.“案例教学”的思路

世界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目的均为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因此,世界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均应通过案例的方式组织教学,“案例教学”为此部分教学中必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作为“特殊—一般—特殊”的教学模式,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教学中有一定的差异。世界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中地理要素的呈现基于不同尺度的区域,学习了某一尺度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学生就应能以此方法分析同一尺度其它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课程内容标准则是以要素性质归类的方式呈现的——“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教材中呈现的区域都是为实现某一条或某几条内容标准而服务的,学生形成总的中国区域地理分析的方法,需要建构在对多个区域分析的基础之上。有了这样的方法建构,才能更好地分析其它区域综合的地理环境特征。当然,教师在对中国地理“认识区域”每一个区域的学习过程中都应贯彻“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的整体思想与方法。

2.确定选学区域的要素组合

中国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中所列要素是教师组织区域学习材料的基础,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区域把这些要素组合起来。由于“区域地理要素”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两部分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在中国地理“认识区域”中,学生很难在一个尺度的区域学习中通过认识“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及“环境与发展”三方面的要素特征而构建出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方法,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分析的方法需在对多个区域分析的基础之上建构,每一区域的学习均为区域某些地理要素的组合,所选区域的组合,要涵盖本单元的所有“标准”,但也要避免出现“用区域逐条解释要素”的现象。

教师在对这部分整体备课时,应依据教材、学情、本地区的地理状况、教师对某一区域地理环境资料占有情况等,确定选择的区域以及在每一区域学习中要呈现的地理要素组合。“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的课程内容标准要求应呈现在每一区域的学习中。其它课程内容标准应分解在各个区域的学习之中,对于学生掌握不佳的课程内容标准可在多个区域的学习中反复出现。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添加或删减选学的区域及其内容。在学生构建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学习方法基础上,建议用此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其所在省级区域单位的地理环境。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湘教版 篇4

一、辽阔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优越性:①跨南北纬度广泛,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地区,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无寒带,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生产。

②从海陆位置看,背靠大陆——亚欧大陆,面临洋——太平洋,有利于对外交往和合作,发展海洋事业,是一个海陆兼备国家。

2、国土辽阔:

①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陆上邻国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南部缅、老、越。)

②我国领土四至:最北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最南是曾母暗沙(南北纬度相差49度,距离相离5500千米,因而生生了季节差异);最东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西是帕米尔高原(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晨昏差异);

③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④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八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 篇5

课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一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

农业

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部门及其主要产品。

2、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分布。

4、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初步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牧品种。

教学指导:

农业是和我们每个人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产业。既然如此,在“农业”一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更真切地认识农业,了解农业。

新课导人:

方案①: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我们每天喝的牛奶,吃的米饭、蔬菜、瓜果、鱼肉,穿戴的衣帽,都是由哪一个产业生产的或由哪一个产业提供原料?(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农业。)对,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我国的“农业”。

方案②: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人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以农业发展为本的经济史。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并且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你们知道什么是农业吗?你们又了解多少有关农业的知识呢?

方案③:同学们,如果让你一个星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你会怎样?(学生会有各种回答,只要基本相符,都要肯定。)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在非洲,还有不少的居民长期处在饥饿之中,甚至死于饥饿。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

在屏幕上展示出课本中将农业含义分解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1)狭义的农业是指什么?

(2)广义的农业包括哪些生产部门?

(3)农业的五个部门各生产哪些主要产品?

设问;以下活动,哪些属于农业生产活动:A上山打野兔B野外采蘑菇c水塘养鱼(答案为c)

让学生齐声朗读“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这段阅读材料。提问:读了这段之后,你对中国农业有什么认识?

讲述“我国农业的发展”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问:我国农业是在汁么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让学生观看一段旧中国农民逃荒讨米的录像资料,不要很长,一分钟左右。)

2.提问:近20多年来,我国主要粮食的产量变化情况如何?(在屏幕上展示“中国稻谷、小麦产量的变化”图,或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该图。)

3.查找资料,让学生对比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占有量。4.播放录像或展示图片:春节前的农贸市场、农民居住的小楼房、农民的新生活等。

小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广大农民不仅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正在向小康水平迈进,一些较发达的农村已达到富裕水平。

承转:我们都知道,建国以来,我国的耕地面积没有增加,甚至还有所减少,为什么农产品的产量能大幅度增长呢?(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提问:为什么单位面积产量能大大提高呢?(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只要基本符合,就多加肯定。)

展示:“中国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图。然后小结:建国以来我国对农业的投人逐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此外,生物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都使我国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在讲述“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时,可从有关媒体上查找一些具体资料和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形成真实而具体的感受。

承转: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播放录像或展示图片: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让学生自己总结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讲述“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时,可采用下面一些步骤和方法:

.让学生读教材中北方居民和南方居民就餐情景图。先判断哪一幅反映的是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哪一幅反映的是南方人的饮食习惯。接着提问:(1)北方居民和南方居民的主食各是什么?(2)造成他们主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当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不同)(3)是什么原因使北方和南方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不同呢?(气候的差异是主要原因:北方年降水量较少,以旱地为主,适宜种小麦;南方年降水量较多,以水田为主,且热量充足,适宜种水稻。)

2.展示图片:“水稻收割”、‘小麦收割”。让学生判断:哪一幅反映的是北方粮食作物的收割情况?哪一幅反映的是南方粮食作物的收割情况?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3.设问:城市居民所食用的粮食是在城市生产的吗?(学生回答:不是。)那么你们认为是什么地方生产的呢?(学生的回答可能多样,教师略作解释,让学生初步了解商品粮基地的概念。)

4.课堂练习:在“中国小麦、水稻分布”空白图上,分别填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邵阳湖平原、成都平原,并说出它们所产主要粮食作物的类型。

讲述“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提问:同学们,我们穿戴的衣帽,做菜用的油,喝粥时用的糖,喝茶时用的茶叶,治病时用的中草药,等等,它们与农业生产有关系吗?(学生回答:有。)有什么关系呢?(由农作物制成或加工而成的。)它们是由哪一类农作物加工而成的呢?(经济作物。)教师小结经济作物按其用途不同而进行的分类。

2.读“中国部分经济作物分布”图,提问:(1)图中哪些作物属于热带经济作物?我国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2)我国棉花生产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3)我国甘蔗生产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区?

3.学生自学“油料、糖料和饮料作物”的阅读材料。提问:(1)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油料作物是什么?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花生的主要产地是哪两个省?(2)糖料作物中甘蔗和甜菜的生长习性有什么不同?各主要分布在哪些省区?(3)我国的茶叶主要产于什么地区?

学习“出口农产品基地”时,应注意给学生讲述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出口农产品基地?(2)建立出口农产品基地有什么意义?(举几个实例。)(3)一个地区要想成为出口农产品基地应具备哪些条件?(4)出口农产品基地主要生产什么?然后列举我国的一些农业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太湖平原、山东半岛等),分析它们是否具备成为出口农产品基地的条件。

讲述“畜牧业分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展示天山牧场、大型养鸡场、专业化养猪场等图片。提问:(1)这几幅图片所表示的是农业的哪一部门?(2)它们在分布上有什么不同?(前一个分布在我国西北部的高原、山地;后两个分布在我国东部、南部的农耕区。)(3)它们在生产上各有什么特点?

2.让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中国地理知识,分析我国西部、北部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3.提问: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在全国畜牧业发展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4.指导学生读“中国主要畜牧业分布”图,熟悉我国四大牧区的大致范围,了解我国一些主要畜种的分布。

学法指导:充分利用生产生活经验。通常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既包括前人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间接知识(或课本知识),也包括自己亲身体验得出的经验(直接知识)。直接知识丰富多彩,利用它们来印证理论知识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学习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时,可从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人手;介绍商品粮基地时,可从城市居民消费的粮食说起。

课后活动:

.调查附近一个村庄的农业生产状况,写出调查报告。分析其成功的地方,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重点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2.参观附近一饲养场或牧场,了解畜牧业的生产情况,分析其成功的经验有哪些,目前存在哪些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3.讨论:你认为今后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第二节

工业

教学目标:

、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了解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较快,门类较齐全,布局日趋合理。认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3、学会运用示意图、统计图以及其他图表资料来分析和总结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分布情况。

4、了解基础工业的概念,并掌握重要基础工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指导:

在“工业”一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要贯穿始终。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趣味盎然,不至于枯燥乏味。如在讲述工业“较高的增长速度”时,既要有详实的数据统计,又要让学生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切感受来印证。要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工厂,了解一些工业生产的流程,感受工业生产的氛围。

新课导人:

方案①:同学们,通过“农业”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农业给人们提供了基本生存保障。但大家试想:如果只有农业,人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学生的答案会有多样,教师要从多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光靠农业是远远不够的,其他产业部门,如工业、交通、商业等都必须大力发展,尤其是工业,它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下面让我们开始学习“工业”。

方案②:在屏幕上依次展示一些工业产品的图片:书本、纸张、文具、锅、碗、菜刀。瓷砖、彩电、洗衣机、化肥、收割机、投影仪、计算机、玻璃、水泥板、汽车、军舰、战斗机„„提问:同学们,上面展示的这些物品,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工农业生产、国家建设、国防安全关系十分密切,你们知道它们是由哪一产业部门生产的吗?(学生回答:工——用;(3)显然,对于交通和国防建设来说,其现代化水平同样取决于工业发展水平。因此,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3.设问:由于工业生产如此重要,所以各个地区都想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工业。那么,一个地区发展工业生产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启发学生联系当地实际,进行简单分析,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和解释。)

5.学生活动:简述你所了解的一种工业生产的流程过程(可安排在组织学生参观附近一工厂后进行)。结合实际,谈一谈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有什么不同。

讲述“我国工业的发展”时,可采用下述方法:

.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P.11“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变化”图。提问:(1)从1978年到XX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增长速度怎样?(较快。)其中增长倍数最大的是什么?(彩电。)(2)从这组数据的变化中,你可得到什么结论?(近几十年来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尤其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发展迅速,如彩电、化纤。)

2.让学生阅读教材P.11的正文。教师提出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从课文中或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找到答案:旧中国我国工业布局有什么特点?重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什么地区?轻纺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城市?(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工业分布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3.教师小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工业产值突飞猛进,工业部门由少到多,并最终形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现在我国已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我国的工业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生产和消费的基本需要,而且许多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工业中心大量增加,遍布全国各省区;工业发展由沿海指向内地;在一些工业集中分布的地区形成区域性工业基地。工业分布的这种变化,在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的基础上,促进了全国工业的发展,由沿海到内地,由城市到农村,使我国的工业布局日趋

合理。

承转:在工业各部门中,哪些部门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安全以及人民生活最为密切?(能源、钢铁。机械。纺织等。)

讲述“能源工业分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提问:(1)大家知道什么是能源吗?(2)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需不需要能源呢?请举实例说明。(3)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对能源的需求如何?将来趋势怎样?为此应怎么办?(开发与节约并举。)(4)你知道哪些能源类型呢?

2.学生填图:在我国主要煤矿分布的填充图(课前准备好)上填写出我国主要的煤矿

和煤炭工业基地,了解它们的分布后思考:我国煤炭资源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3.讨论:根据你的所见所闻,谈谈你对开发则煤窑”的看法?

4.学生填图:在我国主要油田、天然气分布的填充图(课前准备好)上填写出我国主要的油田,了解它们的分布后思考:我国大陆上的油气资源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提问:我国南方的煤炭资源和油、气资源丰富吗?(不丰富。)那么,南方的能源开发应以什么能源为主呢?(水能。)我国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河流?为什么这些河流的上游多水能?(这些河流的上游多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

讲述“钢铁工业分布”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播放录像或展示图片:钢铁工业的生产流程、主要产品。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钢铁工业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业?(要点:为机械工业。建筑业等提供原材料。)

2.让学生读教材P.14“中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分布”图,逐一了解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名称及位置。分析它们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分布较为广泛,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较为集中。)

3.学生活动:完成教材P.14活动题。引发思考:上海钢铁工业基地和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形成的条件相同吗?如若不同,它们的有利条件各是什么?(不同。鞍山的有利条件是附近有丰富的资源;而上海的有利条件是水陆交通便利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讲述“机械工业分布”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让学生阅读教材P.15~P.16的正文。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机械工业吗?你知道哪些产品是由机械工业制造的?机械工业在工业中的地位如何?从过去到现在,我国的机械工业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2.学生读图:“中国机械工业分布”图。了解我国一些主要的机械工业中心,然后在填充图上填图巩固。

3.学生活动:教师展示一些著名机械产品的图案标志(如汽车),让学生回答它们的名称及产地。

讲述“纺织工业分布”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设问:(1)大家知道自己所穿的衣服是由什么原料通过再加工制成的吗?(棉、毛、麻、丝、化纤等。)据此,你能将纺织工业进行简单的分类吗?(2)人们在商场选购衣物时,总是对棉织产品情有独钟,这是为什么?(穿着舒适、物美价廉。)棉纺工业在整个纺织工业中的地位如何?(最重要。)

2.读“中国纺织工业分布”图,找出我国主要的纺织工业基地或纺织工业中心,熟悉它们的名称和位置。对照“中国部分经济作物分布”图,思考:(1)我国主要棉纺织工业基地与棉花产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接近棉花产地。)(2)这种关系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棉花体积膨胀,不便运输。)

第三节

高技术产业

教学目标:、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指导:

高技术产业是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设施,条件相差甚远,他们对高技术产业的了解和认识也不尽相同。在教学中应根据各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多联系学生所熟知的典型事例,因材施教,不强求千篇一律。

新课导人:

方案①:同学们,大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电话在我们国家还是稀罕之物,连城市里也只有机关单位才有,乡村几乎不见其踪影。人们大多通过书信联系。现在,电话已进人我国寻常百姓家,城乡都已基本普及,移动电话也已成为普通消费品。你们知道这一变化是由于什么带来的吗?(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高技术产业”。

方案②:用电脑播放多媒体教学,营造一种网络教学气氛。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与过去相比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录像设备等都已进人教室,轻点鼠标一下,我们就可以纵览天下大事,深人知识的海洋,探索我们未知的世界;打开电子邮箱,就可以测览从异国他乡发来的电子邮件,信息沟通方便之极。你知道这一切是什么带给我们的吗?对,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带给我们的。

讲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设问:同学们,高技术产业是如此神奇,如此独具魅力。你们知道哪些高科技产业部门呢?(学生会答出多种,教师略作总结,使学生对主要高技术产业部门有个大致的了解。)

2.讨论:(1)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举实例说明。(2)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高技术产品,它们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什么影响?

3.布置学生从媒体上搜集有关材料,了解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概况。然后举行一次小型讨论会或出一期墙报。

讲述“高技术产业的分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8~P.19正文部分。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当前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带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其形成原因是什么?(2)将来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区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在地域上将有什么样的分布特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可参考本节的“教材分析”部分)

2.学生读“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图,了解我国一些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了解居住地是否有高新技术开发区,如果有,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3.出示材料: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举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热潮,不仅大中城市规划建设一个个规模大小不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不少乡镇也圈起了一片片土地,作好了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前期工作。若干年过去了,有些高新技术开发区生产红红火火,一片繁荣景象,而有些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土地上却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景象。就这一现象,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

教学目标:

(一)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二)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三)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四)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五)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六)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教学建议

交通运输业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当地实际,采用启发式教学。(2)运用比较法,如在评价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时,引导学生从运量、运速、运价等几个方面,比较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的不同特点。通过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时,还可列表进行比较。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表格,列出运价、运速、运量,让学生比较分析后填表格。(3)充分运用图像进行教学,以增强直观性。根据课本和地图册中的图像,指导学生读图,绘简易示意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引导学生从读图中获取知识。(4)边讲边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如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的活动题。

新课导人:

方案①: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j门,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实在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方案②: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下面一段材料:在我国西部山区有自然条件十分相似、位置相邻的两个县:A县和B县,两县面积和人口不相上下,自然资源相差无几,与省城距离也差不多。过去,两县交通条件、经济条件都十分落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A县利用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修起了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不仅本县各山寨之间四通八达,而且与省城和外县的联系也十分方便。而B县的交通状况基本维持原样。几年后,A县彻底告别了贫困,由温饱进人了小康社会。可B县却贫困依旧„„

教师启发提问:同学们,你们看了这则材料后有什么感想?两县后来经济水平的差距是如何形成的呢?B县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应该怎么办?(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教师简单总结,引人新课。)

讲述“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简单介绍什么是交通运输业。课文中的概念比较专业和抽象,教师要联系实际作通俗易懂的说明。需指出交通运输包括客运和货运两部分。

2.分析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时,应从实例人手。

3.学生讨论:“要致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4.教师小结:便利的交通运输能使一个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讲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时,可采用以下步骤:

方案①:让学生联系当地实际,了解当地交通状况的变化。进而分析由于交通条件的变化,对当地经济和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有条件的学校可布置学生搜集当地不同时期的交通图,对比不同时期的交通状况,进而更直观地了解当地交通条件的变化。以点带面,可以说明全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方案②:让学生从本身所经历的事情人手。如学生在不同时期上学路线的改变。(如原来上学走远路,费时多,现在走新修的近路,大大节省时间。)进而分析当地交通条件的改变及给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师补充:(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路、铁路、航空线在不同时期长度的对比;不同时期各种运输工具数量的对比,说明它们增长相当迅速。(2)从地区分布上看,交通于线不断向内地和边疆延伸。(3)目前还存在的问题: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运输业,尽管50多年来有了很大发展,但仍然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瓶颈”。为此,国家仍把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

讲述“公路运输”时,可采用以下步骤: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1)公路运输有哪些特点?(2)在什么情形下,公路运输具有明显的优势?

2.讲述公路的发展和分布时,可指导学生读‘中国公路通车里程的增长”图,让学生自己得出我国XX年的公路通车里程是1952年的11倍;指导学生读“中国主要公路干线分布”图时,教师应说明图上的公路线只是干线,现在除x藏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上的墨脱县,因地形起伏极大,尚未修通公路以外,全国各县、市都已通公路。在我国的公路干线中,西部的公路干线长度大,而且工程艰巨。要让学生熟悉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的路线及起讫地点。关于高速公路,教学时着重指出高速公路是专行汽车的高等级公路,具有时速快,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3.指导学生学习“公路分级与国道编号”。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22活动题1~3。

5、学生填图:在“中国主要公路干线分布”填充图上,填出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的位置和起止地点。

讲述“铁路运输”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1)铁路运输具有什么特点?(2)在什么情形下适合于采用铁路运输?

2.指导学生读“中国铁路营运里程的增长”图,对比1952年和XX年的铁路营运里程。

3.讲全国铁路干线分布时,也主要指导学生读图和画图,从“中国铁路线分布”图上,找出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的起止点,以及重要铁路枢纽。在指导学生查找铁路线时,可采取以下步骤:(1)查找南北铁路干线。①先找出北京的位置,然后查找从北京向北和向南各有哪几条铁路干线。由北京经天津向北到哈尔滨为京哈线。由北京向南有三条干线,西边的一条是由北京向南直达广州的京广线;东边的一条是由北京经天津直达上海的京沪线;介于京广线、京沪线之间的一条是京九线,从北京经津、冀、鲁、豫、皖。鄂、赣、粤直至九龙。②焦柳线由河南焦作向南直达柳州。这条线向北可经太原到大同,基本上与京广线平行。③宝成一成昆线,由宝鸡向南到成都为宝成线;成都再向南到昆明为成昆线。

(2)查找东西铁路干线。①我国北方一条东西铁路于线,由北京向西,经大同、包头,转向南到兰州,为京包一包兰线。②我国中部的一条东西铁路干线,由连云港向西经徐州、郑州、宝鸡到兰州,再向西达x疆乌鲁木齐,为陇海一兰新线,是我国东西铁路最长的于线。③我国南部一条东西铁路干线,由沪杭(上海一杭州)、浙赣(杭州一株洲)。湘黔(株洲一贵阳)。贵昆(贵阳一昆明)四条铁路组成。(3)查找重要的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查找它们各位于哪些铁路干线的交汇处。

4.讲铁路线的分布时,每讲一条,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学生在纸上跟着画,从而熟悉铁路线的名称、分布。起止点及主要铁路线的交汇点(枢纽)。

5.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24~P.25活动题1~7。

讲述“海洋运输”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学生自学课文,提问:(1)海洋运输有哪些特点?(2)我国发展海洋运输的条件如何?(3)我国海洋运输的航线分为哪两部分?(4)沿海航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5)我国远洋航线以哪些港口为据点?这些港口有什么特点?

2,指导学生读图、填图。(1)一在“中国主要海港分布”图上,找出主要海港的位置,在的省区,濒临的海域,连接的铁路线名称。(2)在“中国主要海港分布”填充图上,填注主要海港。

3.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26活动题。

指导学生学习“内河运输”和“管道运输”这两段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了解它们的特点,适宜运输的货物种类,以及主要内河航线和主要管道的分布。

讲述“航空运输”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学生自学课文,提问:(1)航空运输有哪些特点?(2)在什么情形下,宜采用航空运输?

2.指导学生读“中国民用航空航线里程的增长”图。对比1952年和XX年的航空航线里程。计算XX年的航空航线里程是1952年的多少倍?

3.指导学生读‘中国主要航空港和航线分布”图,熟悉我国主要的航空港并提问:我国拥有最多航线的三个航空港是哪三个?

4.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28活动题1~3。

学法指导:

画铁路、公路、航空线分布草图,多采用“城市中心放射法”。现以我国西南地区铁路交通为例:

.定点以西南大城市重庆、成都、贵阳、昆明为铁路交通枢纽,将它们大致的相对位置固定在图纸上。

2.连线每两个城市连一条铁路线,即成渝线、成昆线、贵昆线、川黔线。

3.放射以每一个城市为中心向外放射,即形成了宝成线。襄渝线、黔桂线、湘黔线。至此,西南地区8条环状铁路线已经画好了。

4.接轨向外区延伸出去的铁路线,还应当与全国铁路连接起来,形成全国统一的铁路网。例如,宝成线——陇海线,襄渝线——汉丹线,川黔线——黔桂线,贵昆线——湘黔线,成昆线——南昆线。继续延伸,最后形成全国铁路网。

八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 篇6

(一)1.台湾省的地形2/3为

A 高原B 盆地C 山地D平原

2.台湾省的第一大吞吐港是

A 台北B 基隆C 高雄D 台南

3.台湾岛最著名的树种是

A 樟树B 漆树C 杉树D 松树

4.下列有关台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B 台湾被誉为“鱼米之乡”

C 台湾的最高峰玉山和阿里山中的日月潭是著名的风景区

D 台湾西部平原土壤肥沃,盛产稻米

5.目前,台湾居民中汉族占97%,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大部分人还保留着乡音,这主要说明了台湾与大陆的A 地缘关系B 血缘关系C 文化关系D 历史关系

6.台湾岛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A 东部地区B 南部地区C 西部地区D 北部地区

7.在吸引台商投资方面,最具有地缘(离台湾近)和人缘(台胞多)优势的省是

A 福建B 四川C 江苏D 海南

8.四幅地图中正确反映台湾省范围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9.台湾省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10.台湾被称为“祖国的宝岛”,物产极

其丰富,其中产量居世界第一的是

A 稻米B 樟脑C 茶叶D 海盐

11.下列关于台湾地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台湾山脉是我国最东一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B平原多分布在台湾西部沿海 C 受地形影响,台湾河流多由北向南流D 台湾的地形特征以山地为主 12.读“台湾气候图”,对台湾气候描述正确的是 A 6到9月降水较多B 终年寒冷干燥C 全年炎热干燥D 1、2月份非常寒冷 13.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全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B 台湾岛北回归线以南为热带 C 我国的“雨极”火烧寮位于台湾岛的南部D 玉山山脉海拔高,其主峰顶部为热带气候 14.台湾岛的主要自然灾害有 A 沙尘暴B 低温冻害C 干旱D 地震、台风 15.下列有关台湾物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森林树种丰富,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树种在平原地区均有分布 B 西部平原水稻、谷子、高粱种植很普遍 C 地处热带、亚热带,水果丰富,有“水果之乡”的美誉 D 有丰富的矿产,如铝、钼、锑、天然气、石油、煤等 16.下面四幅图描述的是

A 新疆B 湖南C 台湾D 广西

17.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 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经济B 以农业为主的经济

C 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D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18.自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后,台湾水果进入大陆实行零关税。下列水果中最有可能来自台湾的是

A 苹果B 菠萝C 葡萄D 香梨

19.台湾电子工业发达,有“台湾硅谷”之称的科学工业园位于

A 基隆B 高雄C 新竹D 台南

20.当前制约台湾经济发展的地理因素有

①地狭人稠、人均资源不足②岛内市场狭小③资金短缺,技术力量薄弱④山地多,交通运输落后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

21.下列不属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意义的是

A 有利于实现 两岸经济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B 有利于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更好发展

C 有利于祖国大陆在台湾投资建厂,以赚取更多的利润,超过台资企业

D 有利于为台湾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

22.目前两岸经贸合作不断深化,若大陆某代表团前往台湾采购产品,下列最可能采购的是

A 温带水果农业产品B 电子工业产品C 钢铁工业产品D 汽车工业产品

23.“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阿里山的姑娘和少年所属民族为

A 高山族B 汉族C 黎族D 水族

24.台湾最大的工业中心是

A 新竹B 基隆C 高雄D 台北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愁(丘逢甲)

春愁难逢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材料二乡愁(余光中)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上述材料

一、材料二都是以我国(省区)为背景。

(2)材料二中的海峡是指海峡。(3)与材料中的省区距离最近的是省。(4)你怎么理解这两首诗?2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八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 篇7

从学业水平考试的现状出发,笔者总结出高一地理有关地理规律教学的五个方法。

一、情境导入探究法

所谓情境导入探究法,是指教师在教授地理知识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目标、有意识地构筑各种有效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其独立自主地学习地理知识,从而有效地进行相关地理规律的教学。

【例1】地带性规律教学

情境导入1:展示世界自然带景观图片。

课前2分钟配乐展示不同的自然景观图,如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非洲)、温带草原带(呼伦贝尔)、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极地冰原带。

情境导入2:分析不同地理环境生长的植物差异形成原因。

先组织学生观看几种生长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植物,如胡杨林、椰子树、雪莲、荷花等,然后请学生说出每种植物生长分布区的气候、地形、土壤等地理环境特点,并尝试分析其自然带形成的原因。然后由教师总结:由于不同地域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构成了自然带。

(过渡)上述差异有何规律可循呢?

情境导入3:从中国的东北黑龙江出发分别向南和向西所经历的自然景观的变化。

探究活动1:领略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探索。

(展示课件) 中国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中国行政区划图。

师:在图上找到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往南行进,你们沿途能见到什么自然地理景观?

生:(第一组代表) 我们组从我国的黑龙江出发,南行依次看到了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师:(鼓励)很好,我们跟随第二组从黑龙江向西旅行,又能见到什么样具有特色的景观呢?

生:(第二组代表)我们组从黑龙江西行,沿途见到了小兴安岭、大兴安岭森林带,呼伦贝尔大草原,塔克拉玛干沙漠,各种景观迥然不同,差别好大!

情境导入4:世界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联系。

探究活动2:先让学生回忆“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对照课本“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学案(学案设计的是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空白图和对应的世界自然带分布模式空白图):你发现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类型分布之间有何联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联系?

投影仪展示学案填写的结果,并得出结论: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大体是相互对应的关系。

情境导入5: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探究活动3: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出亚洲东部从赤道到两极的主要自然带。观察这些自然带的景观图片,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规律的表现形式?哪些地方表现得比较明显?

学生讨论完成,第四组同学代表发言,根据景观图片和世界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说出世界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分析这种景观变化的原因是热量的差异导致的,规律表现为东西方向上呈带状分布,南北方向类型更替。

情境导入6: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探究活动4: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出温带大陆从沿海到内陆地区的主要自然带。观察这些自然带的景观图片,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规律的表现形式?哪些地方表现得比较明显?

(学生讨论完成,略。)

情境导入7:在我国温带水域,水葫芦生长旺盛,既可消耗水体中多余的养分,又可作为饲料和绿肥,发挥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然而,把它们引种到亚热带水域却因生长过于旺盛而引发了生态灾难。请简要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地理原因。

探究活动5:规律总结。

填表完成课本第20页的活动:比较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兴趣盎然,地带性规律在学生脑海里印象深刻,成为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二、地理知识比较法

所谓知识比较法,就是通过运用相关地理知识进行比较, 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从而高效地完成相关地理规律的教学。

【例2】A、B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规律教学

图1是A、B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这类地理统计图常见于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的规律性教学,教学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比较后判断。由于最高温出现在7月,可得出A、B两地均为北半球;“以温定带”可得出A、B两地最冷月———1月的气温都在0~15℃之间,确定A、B两地均属于亚热带气候。通过比较,得出二者在所处的热量带和半球位置这两方面具有共性。“以水定型”可得出A地属于冬雨型,即冬季多雨、夏季干燥,B地属于夏雨型,即夏季多雨,冬季少雨。通过比较,得出A、B两地在降水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其次,分析后概括。经过分析,确定A地是冬雨夏干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B地是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此可对A、B两地的分布范围进行概括:A地大致位于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B地则大致位于北纬20~30°之间的大陆东岸。

教学实践证明,地理比较法于地理规律教学科学、简便和可行,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三、原理归纳演示法

所谓归纳演示法,是指从个别或某类具体的地理事实出发,动态地概括出地理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3】“褶皱山系形成———喜马拉雅”规律的教学

首先,引入情境,发现规律。

材料一: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雄伟高峻的山脉,全长2500千米,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位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是一条巨大的山脉,呈弧形,长1200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落基山脉是科迪拉山系北段最为雄伟的山脉,海拔2000至3000米,南北长5000千米。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分布在南美洲的西海岸,从北到南全长9000千米。思考:结合地理图册第2页世界地图及教科书上板块构造示意图,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以上山脉的成因(说清楚板块名称、边界类型)。

材料二:图2中黑线条代表洋脊。洋脊: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巨大海底山脉,又称海岭。思考:观察洋脊的形状及所处位置,试用板块运动原理解释其成因。

材料三:在太平洋 西部分布着 一群弧形岛 屿(见图3、图4、图5),如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硫球群岛、菲律宾群岛,有趣的是在岛弧的东侧平行地分布着一系列海沟,如千岛海沟、日本海沟、菲律宾海沟。思考:岛弧带和海沟形成与板块运动有何联系?

综上,发现以下规律:

(1)大陆板块之间碰撞,形成山脉、高原。

(2)板块张裂地区,形成裂谷、海岭。

(3)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形成山脉、岛弧和海沟。

其次,深入探究,总结规律。

笔者要求学生结合图6、图7思考问题,进行探究:图6地形为褶皱构造,试分析A、B两处受力情况,并画出受力方向,解释背斜谷、向斜山的成因。(为了启发学生思考,笔者引入图7:竹片爆裂画面)

综上,总结规律如下: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

再次,深入思考,迁移认知。

为了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笔者出示了一些思考题,如“在野外,大部分褶皱构造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那么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判断该地区的构造是背斜还是向斜?”等等,使学生较好地实现了知识迁移。

总之,通过动态的模拟演示,学生很容易观察总结出板块之间的运动碰撞形成结构这一规律。

四、“纲要信号”图示法

所谓“纲要信号”图示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围绕一种被称为“纲要信号”图表的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讲授、记忆、复习的规律教学法。“纲要信号”图表是一种提纲挈领地概括主要教学内容的图表,它以简单的符号、关键性的语言注记和简洁的示意图等形式,把教学内容中需要大段记忆的内容概括成简明的“纲要信号”,通过抽象的符号和经过简化了的示意图来揭示地理规律,能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掌握、运用。

【例4】全球热量平衡的规律教学

第二单元大气环境一节中的有关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者间形成的全球的热量平衡规律,如果用文字来叙述、说明,需要大量的篇幅,且阅读费解;而采用“纲要信号”图示法(图8),知识联系清晰,规律自然显现。

五、综合训练深化法

对于地理规律,学生只有经过实战训练才能深刻领会、灵活应用。实战训练要注意逐层推进,一般先进行简单的模仿练习,掌握地理规律;然后进行综合深化训练,灵活运用规律。

【例5】2014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地理卷第9~10题

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图9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 曲线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9. 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

A.1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2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1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2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10.12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以上两题考查的是气候类型的灵活运用。在复习气候规律时采用综合训练深化法,能让学生正确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地能够达到连续4个月气温在20℃以上,温度条件适宜;但该地水分盈亏量<0,表示水分条件不足,故B项正确。也可以让学生正确解析第10题:1地位于北纬29.7°,但最高气温在20℃以下,最低气温在0℃以下,说明该地海拔较高,为高原山地气候;2地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气候干燥,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D项正确。

八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 篇8

【关键词】湘教版教材;初中地理教学;图像教学

作为自然科学的一种,初中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理常识和地理现象等,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仅以文字口述形式展开内容的讲解,很难让学生对于地理产生非常直观的认识,因此将图像引入教学过程当中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图像教学法作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积极意义

从概念上来说,将图像作用于初中地理教学是指利用运用地理教材或教学资料当中所涉及到地理知识和常识的图像,来辅助教学的一种形式。现阶段这类图像主要包括地图、示意图、统计图和各类实物图,其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于知识概念,尤其是那些距离自己生活较远的内容能有为直观的认识,还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让学生在具体而生动的色彩与广袤的意境中,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促进教学、提升课堂学习效果,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二、以湘教版为例,图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措施

(一)提升学生对于地理学习过程中图像的重视程度

当前初中地理教材的几经变革,不难发现其中对于文字和图像各自比重的调整越来越明显,曾经只用文字表达和描述的内容不少已被大量图像所取代,而这本身是符合初中生所处年龄段好奇的心理特征的。因此,教师在展开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图像在其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比如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内容主要是以认识国家、大洲及地区为主,也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地图对于地理学习的积极意义就开始逐渐呈现出来。笔者在这部分内容教学时,会将世界地图作为每堂课的必备工具,通过加深对于图像的印象,让学生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所处的位置、大致的版图形状、一些重要经纬线所穿越的国家和地区,产生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因为日后在学习中遇到有关地理气候以及经纬、时区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时,学生如果能够快速区分版图和区域,对其解题速度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加强学生对于图像的敏锐度

地理学习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通过图像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习惯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除却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性的使用图像进行教学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形成图像的惯性思维,也就是所谓的对于图像的敏感度。举例来说,在学习中国交通干线的相关知识时,需要培养学生讲铁路干线、公路干线以及中国版图等三种地图结合起来的一种思维模式。将铁路沿线所穿越的知名地区、重要景点以及特殊环境气候等也纳入到学习记忆的体系。例如中考复习中经常出现的一类题目,就是在选项中给出四条铁路干线要求从北到南或者从南到北排列,再比如一条干线沿途经过哪些地形、气候区等。这就需要学生对于铁路干线的大致走势、所经过的地区和起终点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图像概念,这样才能快速解题。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图、用图习惯

在图像引入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识图、用图的好习惯。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像本身具有直观表达的效果和作用,但是也因为这一优势极容易导致学生在读题和观察图像时,只关注图像的表面,而忽略了对其内在信息的挖掘。因此需要教师对如何读图、按照怎样的步骤去识图做出一个明确的步骤和说明,让学生在平日练习的过程中就能按照这样的步骤,将图读透。例如湘教版试题当中,有这样的一类题目,是将普通地图以截图的方式只呈现出一小部分,要求根据这一部分盘点地势、所属区域等,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按照读图三要素的方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即拿到地图之后首先把握方向,其次观看题目中所给出的重要图例,再次要仔细挖掘图中的隐藏信息,比如河流、山川或者学校、铁路干线等。很多学生由于本身对于地理学习缺乏兴趣,故而对于图像也没有充分的认知,很容易陷入对于图像的抵触情绪当中,因为觉得自己看不懂而主观情绪上拒绝、难以深入。事实上只要教会学生一定的方法,让学生不断培养起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其就能从大千世界万千地理图像当中感受到地理学习的魅力,从主观情绪上融入其中,产生积极的学习效果。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融入图像法,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产生积极的用图思维,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推动初中地理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湘教版教材为主要案例,阐释了运用图象法作用于教学过程中所要注意的问题和策略。笔者认为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并非是图像给予学生课堂上的形象感,也不仅仅是让学生从文字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而是形成一种善于用图思考的行为习惯,推动地理学习和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李亚楠.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分析[J].科教文汇旬刊,2012(10):72-73.

上一篇:零缺陷第二章学习心得下一篇:爱岗敬业演讲稿精选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