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的名言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取舍的名言(精选9篇)

取舍的名言 篇1

2、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3、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郭小川

4、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5、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 爱因斯坦

6、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 郭小川

7、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 郭小川

8、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 雪莱

9、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取舍的名言 篇2

一、对教材图文材料的取舍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国家和地区》一课对应的课标要求为“1-2-7综述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了解大洲与国家、地区的对应关系”。本条课标的要点提示为:“国家和地区的含义, 大洲与国家、地区的对应关系, 世界一些主要国家的名称和位置。各国的面积、人口、政治制度和发展水平有差异, 但作为主权国家, 它们的国际地位是平等的。”

教材图文对“各国的面积、人口差异”有所涉及, 但语焉不详。教材相对应的文字表述如下:“国家之间的差别很大。例如, 不同国家的陆地面积有大有小, 人口总数有多有少。俄罗斯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文字下辅以两幅插图“图2-49《陆地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和“图2-50《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及其人口数》”。很明显, 教材的图文只涉及陆地面积大的国家和人口多的国家, 而对陆地面积小的国家和人口少的国家却没有涉及。没有对比, 就没有差异。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补充像“梵蒂冈”和“摩纳哥”这样有代表性的袖珍国家, 这样能更好地体现课标要点提示“各国的面积、人口差异”。

此外, 课标要点提示“各国的政治制度差异”, 而教材的图文根本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不同是国家差异的重要表现。政治制度的差异对初一学生来说又是认知上的难点, 是否有必要对初一的学生讲授人民代表大会制或三权分立制?笔者认为,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作恰当的取舍。

二、对教材图文材料的取舍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还是以《国家和地区》一课为例。课标中的要点提示“作为主权国家, 他们的国家地位是平等的”。教材相对应的文本表述如下:“作为国际社会的成员, 任何国家都应该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下, 共同为维护世界大家庭的繁荣与稳定, 贡献自己的力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否最恰当地反映课标的要求?笔者有两点思考:第一, 针对性不是很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认为国家地位是平等的, 但它的内容过于宽泛、抽象。第二, 对学生的认知也是一大挑战。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 其认知特点是直接经验少, 理解能力差, 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仍属于经验性逻辑思维, 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的知识和概念。因此, 通过教材的文本让学生来理解“作为主权国家, 他们的国家地位是平等的”, 可能存在较大的难度。更何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在初三中国的外交政策中肯定会再次涉及。因此, 让初一学生来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否要求过高?或者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承载着过重的思想教育使命?因此, 笔者认为可以用其他的图文来取代教材的文本。例如“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既是传统国际法上的重要原则之一, 也是现代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虽然各个国家在领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实力、军事力量以及文化素质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但是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却是国际社会重申得最多的现代国际法原则之一。无论是联合国还是其他区域性国际组织, 在它们通过的有关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原则的文件中, 均无一例外地列有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甚至将它列为各项原则之首。”或者干脆引用《联合国宪章》的内容。即“序言: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第1条:发展国家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第2条:本组织系基于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之原则。第78条:联合国会员国之间关系, 应基于尊重主权平等之原则。”这样的图文针对性更强, 也更容易让初一学生接受。

三、对教材图文材料的取舍要为教学方法服务

从图 (表) 归纳法角度来读教材的《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收入》图表, 我们从中至少能得出两个结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南美洲。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10》

而发达国家的分布除了欧洲、北美洲外, 还有亚洲的日本和大洋洲。因此, 在发达国家一列中是否可以补充日本和澳大利亚?同样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南美洲和拉丁美洲两者从区位来讲, 既有共性, 又有区别, 这里不做赘述。因此, 在发展中国家一列中是否可以补充墨西哥和南非这样有较大影响力的拉美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这样的取舍, 能使教材的图文更加完整、科学, 也为学生的读图学习作了铺垫。

四、对教材图文材料的取舍要体现真实性

《国家和地区》一课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内容较为抽象, 应为本课学习难点之一。教材文本对此表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 而且体现在教育、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水平, 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等方面。”然后, 以教材中两幅插图来说明 (“图2-51来自发达国家的一个家庭”和“图2-52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家庭”) 。这两幅插图的图文材料值得商榷:第一, 虚拟性。没有明确的时间、地点、人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学生肯定会问, 这是哪个 (发达或发展中) 国家呢?虚拟化的图文材料只能使我们的课堂教育成为脱离生活的空谈。虚拟性也容易让学生远离自身生活和亲身实践体验, 无法达成预设的效果, 更无法产生持久深刻的内心情感体验, 无法产生学生情感的生长点, 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第二, 说服力不强。图2-52提到发展中国家的教育问题, 插图中作如下描述“我的家在非洲……许多小孩上不起学……”而实际上, 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不存在这个问题。“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十个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人均GDP只有390美元 (2009年) 。但他们从十多年前就开始实行国民教育, 从小学到大学学费全免, 连教材都由政府免费提供。还有非洲的喀麦隆, 人均GDP也只有1115美元 (2009年) , 同样早就实行从小学到大学学费的全免。埃及人均GDP2450美元, 也在中国之后, 除了国民教育全免费外, 政府规定失业人员可到公立医院免费看病, 农民在农村医疗中心看病费用全免。”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 学生只要上网一搜索, 就会发现教材图文的描述值得推敲。因此, 笔者认为这样的图文材料, 教师应该做出合理的取舍。我们可以代之以一些真实的、说服力强的图文材料。例如通过补充“1901~2002年诺贝尔科技类奖获奖国家与获奖大学排行榜”来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教育、科技上的差距。通过补充“每千人口医生数和病床数比较示意图”来说明两者在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水平方面的差距。

取舍的智慧 篇3

一、取普遍性,举一反三

《苏州园林》是一篇经典之作,它围绕总特征的四个讲究,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细部,从主要到次要,全文思路清晰,内容易懂,无需花太多时间去教。我取其中的一段来带动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文中有这样一个小段: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而到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这种文段结构是一种“说明+观感”的语段结构模式。说明中的“观感”变换了说明的角度,好像已经不再是对说明的对象进行解说,而实际上是从侧面表现着说明对象给人的美好感受。由于有“观感”,有了从“观感”中渗透出来的“评价”,读者便对事物有了更为美好的感受和认识。这种段式结构,可谓实用而美妙。学生体验到了这其中的实用和美妙,然后引导学生在本文寻找出类似的段落:“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本单元《凡尔赛宫》中介绍“镜廊”一段,以及《故宫博物院》、《巍巍中山陵》等文章中都有这种美妙的段落。通过这种举一反三的取舍,加深学生对说明文的解读,不能不说是一种智慧。

二、取细节描写,由点及面

如何把握文章中的“点”,由点及面,解读人物形象?如何把握作品人物的价值?让学生在具体阅读中获得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品味的提高?这不仅是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而且涉及一个语文教师创造性取舍文本的智慧。

《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描写一节,非常精彩,人物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跃然纸上。作者高超的笔法:一是多层次的细节描写,二是侧面烘托,三是夸张手法。作者把范进作为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来写,讽刺的矛头更主要的是指向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选取这样一个“点”,就很容易把握《儒林外史》的主旨: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弊病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如果我们语文教师能对文本的局部挖掘与整合全文进行统一,点面结合,就既兼顾了深度,又有了广度。这样的取舍,定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不也是一种智慧吗?

三、取特色,学以致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历来的教学重点是:旧式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闭性和落后性;运用比照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

而我在教本课的时候取重点为:学习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根据这个重点,我设计了四个作业,分组完成:①学习本文景物描写方法,描写校园一角。②人物素描,描写一位老师或同学。③动作描写,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④场面描写,描写一次早读。然后,课堂上大家讨论、分享。同时与文中相关段落联系起来,在比较中学生深深地体验到了鲁迅先生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①景物描写(第二自然段),写景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景物描写有着恰当的顺序,然而更美妙的是句式的运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像一条彩线,一层进一层地牵动了百草园中美丽的景物……这样点面结合地写,既省去了许多文字,又显得情趣横生,整段文字真情流露,富有诗情画意。②人物素描,作者仅用30余字就勾勒出了先生的形象(年龄、身材、须发、装束、神态等)。③动作描写,一系列动词准确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生动简洁,富于变化。④场面描写,运用细节描写师生读书场面,精彩得让人捧读不厌。有了这样的体验以后,我们的学生对语文欲罢不能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样的取舍,必然是智慧的,因为它根植于实际的土壤,它能够耐心地期待花开花落的生长过程;这样的取舍,必然是沉静的,因为它必须沉淀咀嚼,它需要深思默想;这样的取舍,也必然是活泼的,因为它充满了智慧与挑战,它离不开思想的交锋。

取舍的写作素材 篇4

执着在某一个方面是赞扬一个的决心的多少,是一个人耐心和恒心的具体表现,它的正面的影响不言而喻的,很多人都喜欢别人说他是一个能够坚持的人,但是他自己却不知道他执着同时又错过了多少,执着和很多东西是一样的是双面性的。这取决于自己的理解程度,有时候自己明明知道结果是怎么样的`,但还是依旧不肯放弃,不肯接受已然成为现实的结果,以为认为自己的坚持是会换来回报,甚至是同情,在这里我可以明确的说,这样的坚持并非是执着,而是固执,换句话说就是死缠烂打。相信这个词我们在一般的情况下都不喜欢被别人加在自己的身上。时刻保持清醒的自己,这样对事、对人、对自己无疑是残忍结局给自己的最后一点安慰。

相对对于没有意义的坚持,懂得自己应该如何去取舍就显得意义非凡了,在追求某件事时,自己要明白这件事的成功率有多少,与自己付出的时间、精力是否有起码的平衡,如果这件事的成功率几乎为零的话,那就要取决与事情的重要性、或是必须性,如果不是一定需要的话,那么我只想说奇迹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没有,但也不是经常发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懂得去懂得取舍,或许就会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更大的失望。

而在追求某个自己心仪的人时,虽然人不同于事,但却也有殊途同归的味道,或许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是有多么舍不得、放不下,但是要明白如果在坚持下去,无疑会给这个人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别让感情变成苦苦奢求,这时候懂得取舍就会变得异常的重要了,比起没有意义的坚持(固执),懂得取舍就会突出了一个人是否真的拿得起、放得下......

追求名利与亲情的取舍 篇5

影片导演简介:中国电影史上,陈凯歌无疑是非常响亮的一个名字,1984年,《黄土地》的横空出世,至今让很多人激动不已。面对孕育了华夏文明的一条大河,陈凯歌似乎在追问是什么力量造就了一个民族的苦难,或许只有“公家人”在黄土的尽头能隐约带来一丝希望。陈凯歌将个人的命运放置到宏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之下,心情复杂,并有所反思。之后他在《大阅兵》里探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孩子王》里探讨极端年代中个人反抗的无能,而在《边走边唱》里,首次直接讲述了个人与命运之间的关系,我觉得这是他比较不错的一部电影。《霸王别姬》缔造了陈凯歌戛纳摘取金棕榈大奖的华语电影辉煌,却也为陈凯歌的电影神话埋下了危机的伏笔。可是,对于曾经在第五代导演聚会上激扬文字宣称继续要开中国电影之风气先的陈凯歌来说,他在2002年带来的《和你在一起》无疑是个有力的证明

影片内容简介:刘小春年幼时就拉小提琴,十三岁身拥不少令人称羡的小提琴比赛的奖状。对于这位敏感有沉默的少年,这个乐器一直是他最喜爱的表达方式,是与他从未谋面的母亲之间一种最珍贵的联系,而母亲是他获取灵感的源头。

他的父亲刘成是一个普通的厨师,深以小春为傲,为了让儿子拥有更大的成功,于是他带者儿子前往北京参加比赛。北京喧闹的气氛让乡下来的父子俩印象深刻,然而依次偶遇让小春结识了一个艳俗的女子:莉莉。于是成为了小春第一个知己。

小春在少年宫的比赛排名第五,对刘成来说,这象征儿子大好前途的第一步。刘成经过不懈努力,江老师同意收小春为学生。刘成打工以支付小春的琴课学费。江老师完全不采用传统教学法。在他的指导下,小春跨出决定性的一大步,暂时搁下了心爱的小提琴,全心投入地倾听乐谱。

这期间,小春发现车站的莉莉,就住在临近的小楼。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小春很快就窥视出隐藏在莉莉美丽面孔下,一个恋爱中保养的女人的焦虑,不时受男人欺骗的伤心失望。

一趟偶然的送餐差事中,刘成聆听了接受满堂喝彩的年轻演奏家的演奏。他登门拜访演奏家的恩师—余教授,并说服了他倾听儿子拉段小提琴。

满腔遗憾地离开无法担保他演奏事业成功的江老师,小春在余教授的掌控下继续追寻成功的路程。这位新老师严格、苛求,摆布控管,特意将小春和他得意女弟子林雨凑在一起,让两人竞争。

在这段辛苦的过程中,小春也努力澄清他与父亲之间越来越紧绷的关系。比赛的前夕,余教授终于指定小春参加选拔赛,而不是林雨。他甚至泄露给小春一个将影响他一生的秘密原来他是刘成在火车站捡的孩子,(当捡到小春时身边只有一个小提琴,刘成就认定是他父母的心愿,于是小春就开始了自幼学琴之路)面对这一切小春开始了在成功与亲情中的选择,最后朴实的小春选择了伟大的亲情…

人物特征: 就情感而言,《和你在一起》至少阐述了父子关系、师生关系、男女关系、姐弟关系等等,而这些关系放到社会大环境中,你发现是合理的,比如所有感情中,只有父子感情是最无私的,师生情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功利关系,而男女关系更是靠不住,姐弟情这种本身有些暧昧的情感,决定它往往是当事人的良心和直觉。当然所有情感都因为有人性存在,而不能简单地用是非对错来判断,《和你在一起》的时代性正体现于此,陈凯歌在电影中强调了两个现实的主流价值取向,一个是个性、一个是才华,这些很容易成为主流社会猎取的对象,同时也很容易成为人性中嫉妒、自私、贪婪的牺牲品

小春是个不太爱说话的孩子,他的所有语言也都从音乐表达出来,听他的音乐就好象听到他的心声,他与他的父亲不同,他对成功没有特意的追求,能看出他热爱的是音乐而不是名利,就像他最后飞奔火车站放弃了比赛便可以理解了:他决非是因为感情冲动,而是因为他对父亲的感激与敬爱充溢了正个灵魂,他无法表达,才选择了用音乐将自己所有发自内心的感恩尽数向父亲倾诉.小春是幸运的,上天眷顾他,从被人遗弃的那一刻起他便有了一个可以为他牺牲一切的养父,刘成那么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了抚养他并培养他的责任,为了小春,无私的父亲带小春留在了人生地不熟的北京,苦苦恳求姜老师给小春上课,低声下气地求莉莉把小春卖掉的小提琴买回来,费劲心思才感动余教授,让小春走上通往成功的光明大道.他作了一个父亲该做的一切,这一切就体现了父爱的伟大。

莉莉是个外形风流但心地善良的交际花,老是为爱情犯傻,相当卡通化.莉莉(这个玩世不恭的人,最后在小春的纯真面前幡然醒悟)这个人物的设计,是《和你在一起》中最闪光的部分,她在一间没有装修的房子里看似浮华的生活掩藏着难与人言的忧伤

姜老师是一个落魄的音乐教师,穷困潦倒,表面一身市民气,内里一股傲气,住在污水横流的院子,凑合着教琴童挣零用钱,与邻居妇女生闲气,形容邋遢,语言粗俗,落魄不堪,毫无尊严可言。这样的人生是幸福的吗?

他和小春之间的磨合也是影片中很有意味的段落,可就在两个人即将相互接纳的时候,江老师出局了,也许这就是人生,一些人离去,一些人进入,但是,我们在影片的结尾处,却再次见到了他,他同样是热泪盈眶地和陈红一道出现在父子团聚的候车大厅。

余教授接替了江老师,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进来,他石斛就是一个符号,用来表现锦衣玉食的所谓成功人士空虚的情感世界。心有城府的教授的设计则成为整个影片的品格急转直下的角色。他的所作所为不仅没有完成一个少年成长的推动力,反而成为一个反作用力。当他企图用小春的身世秘密(实际上是刘成收养)来促使小春完成对音乐的理解,以及获得比赛成功的动力的时候,影片便开足马力朝着一个无力回天的高潮直奔而去。

影片中的两个琴童林雨与刘小春是师姐弟,一起受业于音乐界的大腕于教授。不知道林雨是否余教授人格的影子,可以肯定的是,她选择的是余教授的人生道路——成功,即成名成家,有社会地位过体面生活。这是一个很现实成人化的女孩。她在于教授家不让刘小春与她共用盥洗池,骂他是“乡巴佬”;得知于教授让师弟而不是让她参加选拔赛时,在于家歇斯底里大发作;在关键时刻,她拿一把旧琴做心理文章,挑拨于教授与刘小春的感情,让他放弃了参赛,而她终于咸鱼翻身站在了梦寐以求的聚光灯下。选择这样的人品这样的手段来代表“成功”,“成功”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此种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引出了名利与亲情的故事,江老师与余老师对比,林雨与小春的对比,这一切艘在证明成功不等于爱音乐,塑造了两个代表不同艺术存在的老师,这已经很好地诠释了社会的复杂性,在两位老师面前,作为父亲刘成表现出朴素的功利性,让人们看到成功与成才这一对似乎可以兼容的东西,在很多情况下其实存在着相当大矛盾,这也为最后一场火车站的戏提供了合理的前提。难道小春是像姜老师那样落魄孤独一生吗?江老师是真正的爱音乐,可他得到了什么?他的那样生活叫幸福?江老师说过:“我有音乐,有音乐我就有幸福。”如果说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片子,它却相当理想化:试图用童真来对抗“成人化”、社会化,要人们选择“宁清贫而肆态”的人生道路。如果说它是理想主义的,它的画面又十分真切地再现了理想主义者的窘迫.如果说林雨(于教授)与刘小春(江老师)代表了两个极端的水火不容的“个体面对社会的选择”,那么,这种所谓的选择其实是别无选择,让人在精神堕落与贫寒卑微二者之间作出选择.当影片结束时衍生出了一个哲学结论——艺术成功与艺术境界的微妙关系,而且现实中成功并不是仅仅眷顾那些真正有实力的人的成功的背后,可以有许多人为因素,若要坚持自己的喜好,听从内心的呼唤纯粹的活着,能不能成功就要靠上天的恩典了.电影中的音乐思考: 看完电影,在回来的路上,我的耳中始终回响着小提琴的乐声。每每在我失意,孤独的时候,音乐总是陪伴着我。给我力量,给我信心,点亮人生旅途上的路灯,拂开精神灵魂上的浮尘。音乐于我,是魂魄。《和你在一起》把音乐和亲情,这两个超越年代、超越地域、不分种族、不分语言的人类精神结合在一起。在一个多小时中,随音乐感悟,看亲情落泪。因为有音乐作为故事的主要元素,通篇的小提琴背景,有舒缓,有紧凑。

影片开始,小镇上第一富豪的媳妇生孩子,找刘小春“拉段带劲的”摧产,小春来了段《吉普赛之歌》华彩部分,为小春的琴艺、水平定了个位,也使电影有了一个独特而充满生活气息的开端。

在少年宫的江老师给刘小春上最后一课的时候,钢琴和小提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柔和辉煌的光打在一直邋遢的江老师的脸上,呈现出美好、圣洁的图像,配合音乐,令人觉得人生美好的东西不过如此。刘小春琴人和一,即使不辜负江老师的教诲,也是表达自己对江老师的留恋。江老师说过他有音乐.是的,因为我们有音乐,所以我们不孤独!就这样这首李斯特的《第三号慰藉曲》在耳边回荡。

小春在车站遇到莉莉、后来又在胡同里重逢,在心中产生爱慕,先后配上《瞑想曲》一类比较柔美的小提琴独奏曲,表现少年心中萌发的感情。陈凯歌在电影的另一个场景中,通过余教授之口,对这样的音乐有意无意的作了注解。在那个场景里,莉莉混进音乐学院余教授的课堂,想找机会为小春卖琴作解释。余教授正在讲解维瓦尔蒂的《四季》,他讲到他十三、四岁时,在大雨中偷偷听《四季》,“心中有一个秘密,要和音乐倾诉”。电影结构处理的非常细腻。

一段比较长的音乐蒙太奇,出现在刘成到饭店打工,一队人马骑着自行车准备出发送外卖,镜头在刘成辛苦奔波和小春按江老师的要求“不要动琴,要用心去体会音乐”读谱之间切换。背景音乐先后快速切换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拉洛的《西班牙交响曲》快板乐章、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吉普赛之歌》的急板、回到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升桑的《引子与回旋》、维尼亚夫斯基《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再回到升桑的《引子与回旋》。了了数语,却点明了岁月如梭,老父奔波忙碌,少子琴艺突进。

后来刘成到音乐厅送饭,108.186.242.253无意中听了一场音乐会,演奏的是帕格尼尼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在这里选一首比较炫技的乐曲可能是想铺垫余教授的水平吧。

电影中又一次出现的音乐是李斯特的《第三号慰藉曲》的小提琴改编曲。莉莉精心准备给男朋友过生日却发现是自作多情时也采用了李斯特的《第三号慰藉曲》,每一次都是音乐来安抚需要慰藉的心灵。

在电影的后半段,布鲁赫的《苏格兰幻想曲》中的柔板部分成为深沉挚爱的音符。在《苏格兰幻想曲》的音乐背景下,刘成在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也是在在《苏格兰幻想曲》的音乐背景下,刘成和莉莉把对小春的爱和关怀一丝丝地织进红色的毛衣里。

另一个细节,莉莉的男朋友用小春卖琴买下的白色裘皮大衣骗莉莉说是自己买的,莉莉不知实情,高兴地在镜子前试衣,音乐是格什温爵士风格带有讽刺意味的小提琴曲,用以陪衬“男朋友”的丑陋。

电影的压轴音乐,余教授为刘小春准备的参赛曲目——《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曲子作于1878年。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与贝多芬的D大调、门德尔松的e小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重于创作者和演奏者内心情绪的流露,表达细腻,旋律动人,音乐语言纯真朴实,那种浓郁的忧伤感恩的俄罗斯民族色彩。是对俄罗斯伟大母亲国的颂赞。与这部电影的基调非常契合,相得益彰。

取舍话题的高中作文500字 篇6

人的感情就是这样,总是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所以就会迫使我们沿着追寻获得的路走下去。

可是,有一天,我们忽然发觉,我们的忧郁,无奈,困惑,伤心,无聊,一切不快乐,都和我们的图谋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我们渴望拥有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或者,太过于执着了,以致于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执迷于某个事物上了。

比如说,你爱上了一个人,但她却不爱你,你的世界就将微缩在对于她的感情上,她的举手投足都将引起你的注意,都足以成为你快乐和痛苦的源泉。

有的时候,你明明知道有些东西不属于你,可你却去强求。或许可能出于对自己盲目的自信,或是过于相信所谓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结果不断的努力,换来的却是不断的挫折,到头来弄得自己苦不堪言!世界上有很多事不是我们努力就能够实现的,有的靠缘分,有的靠机遇,有的我们不如用看山看水的心情来欣赏,不是自己的不强求,无法得到的就放弃吧!

取舍的名言 篇7

一、观点碰撞篇

[案例描述]教研活动中教研组长罗列出大班“谢谢你”主题中教材上的所有教学活动,请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采用贴粘纸方法对主题教学活动进行取舍与安排。其中,“服务到我家”“爸爸(妈妈)是牙医”这两个活动被大多数教师舍弃。主要原因为:“服务到我家”是让幼儿了解家政服务的内容和特点,而乡镇几乎没有家庭请家政来家中服务,幼儿缺乏相关知识经验;幼儿的父母中没有人从事牙医工作,“爸爸(妈妈)是牙医”活动缺少有关的教学资源。

[案例分析]教师往往基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教学资源条件等方面的考虑而决定是否删除某一教学活动。那么,上述被删除的教学活动是否存在教育价值呢?“谢谢你”的主题目标之一是让幼儿了解到各种不同职业的人的劳动和付出,从而体会到接受他人帮助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服务到我家”教学活动恰恰能够充分地说明这一点。其实,细细挖掘家政服务内容,乡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时有接触。比如,每家每户都需要送煤气,部分家庭会订报纸或牛奶。因此,幼儿对家政服务还是有所了解的,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搞卫生、做饭菜等家政服务的其他内容又不了解,这对乡镇幼儿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挑战。既然教学活动存在着教育价值,那么轻易舍去的做法是否可行,怎样开展好被舍去的教学活动,体现其教育价值,就成为我们一个新的研究点。

二、现场教学篇

[案例描述]在对“服务到我家”各活动环节讨论后,我们将该教学活动进行了优化。比如,“服务到我家”原有的导入环节是情境表演活动:妈妈在家打字时电脑坏了,打电话请家政人员上门修理后电脑恢复正常,继续工作。考虑到我园幼儿缺乏修理电脑的生活经验,我们将活动的导入环节更改为课件播放:幼儿园阿姨在食堂烧菜,烧到一半时煤气没有了……通过“怎样帮助阿姨解决煤气”的问题引起幼儿思考,在幼儿自由回答后播放阿姨打电话请煤气站的工作人员送煤气来的课件……从而让幼儿知道这种上门为家庭提供的服务叫做家政服务,初步感受家政服务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案例分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也就是说,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驾驭教材。只有用活教材,才能教活教材;只有教活教材,才能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当教学活动的内容稍稍偏离幼儿的生活经验时,我们可以适当调整有关活动环节,以使幼儿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去解决实际问题。

三、分享感受篇

[案例描述]在对“服务到我家”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后,我们请一位教师示范教学。从幼儿的参与性来看,此活动的教育价值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执教者从送煤气的家政服务开始,引导幼儿了解了月嫂、修理管道、送外卖等平时不接触的家政服务内容。“服务到我家”让幼儿知道了家政服务的概念,了解并感受了家政服务带来的便利,拓展了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对于生活在乡镇的幼儿同样具有教育价值。通过观看后的讨论,教师一致认为当初随意舍去某个教学活动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风格的取舍与锤炼 篇8

我的油画显然属于“写实”这个大的范畴。然而同样明显的是,在所谓的“写实”油画中,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风格和类型:有四平八稳、左右逢源的“折中写实主义”,也有一丝不苟、精雕细琢的“超级写实主义”;有细腻甜美、油光可鉴的“唯美写实主义”,也有锋芒毕露、放浪形骸的“玩世写实主义”……这些风格和类型对应着不同人群的口味,虽然彼此并无高下之分,也难以简单地作出褒贬评价,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它们不完全符合我的口味。我自已所选择的道路,是在坚持“写实”这个基本前提的基础上,适当借鉴一些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的审美追求。

当然,无论是写实主义还是表现主义,在今天都不是新东西。写实油画在中国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而且在前辈画家的努力下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现实主义”的油画还占据着中国画坛的主流地位。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自80年代以来,许多写实风格的油画家已然开始吸收和运用西方表现主义的艺术语言。尽管如此,写实风格与表现主义手法的结合,对我来说却具有跟别人不一样的意义和更加具体的要求——因为我主要是希望在军事历史画的创作中来进行这种尝试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的题材和表现主题。

历史画的创作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叙事的因素在其中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量。在以往的历史画创作中,“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总是一对难以处理的矛盾。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历史画理解为“真实地表现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越细致具体越好。相当一部分画家为了追求“历史的真实”而不惜压制艺术上的探索。在这些作品中,人物、场景和环境都得到了逼真的再现,也不乏感染力——要做到这一点当然也不容易,需要很高的写实功底。但是如果把这种做法推向极端,也会产生一定的遗憾:艺术本身就失去了自己的特点和存在的依据,而完全成为历史的图解。

明确了这一点以后,我逐渐把历史画创作的重心从“历史的真实”转移到“艺术的真实”上来。也就是说,我希望我的作品不是靠它所再现的历史事件来感动观众,而是通过作品本身的艺术感染力来触动观众的灵魂,引发他们的思考。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历史,不一定非得是真实的历史现场,也可以是艺术家对历史的感触和领悟。所以我弱化了作品中的叙事因素,而试图通过特定的氛围来体现一种斑驳、遥远、模糊的历史感。

这个时候,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法就派上了用场。作为一种艺术手法。表现主义的主要特点是直接用笔触本身的力量和效果去传达艺术家的内心情感,与观众发生精神上的共鸣。这跟我对历史画的“改造”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但是,跟一些表现主义艺术家不同的地方是,我并不是在宣泄某种激愤的个人情感,而是在制造一种苍凉、苦涩的历史氛围。因此我有意识地不使用那种过于狂乱随意的表现主义艺术语言,而尽量使画面保持一种厚实、凝重的基调。从天性上说,我也不喜欢轻巧华丽的东西。何况,在某种程度上讲,表现历史确实是一项严肃而沉重的工作,容不得半点亵渎和戏谑,历史画的创作也应该具有这样一种内涵和意蕴。

与这个庄严凝重的基调相应的,是我在构图、笔触以及色彩等方面的摸索。首先,要取得深沉厚重的画面效果,构图必须具有一种坚不可摧的稳定感和牢固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在创作时一般是从画面的整体出发来安排形象,使画面的结构特征非常明确,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一种粗犷雄浑的力度。在这个总的审美取向的支配下,形象的刻画也不能太拘谨和细致,所以我降低了人物在构图中的分量,而把一些军事上的工事设施,如堡垒、城楼作为画面的主体形象。这些形象的作用并不是交待战争发生的实际场所,而是要产生一种具有雄浑气势的构图效果。

形象的粗犷并不意味着细节不重要。要使画面耐看,必须有足够的细节来支撑。不过从上述审美追求出发,我不能把着重点放在服装、道具和人物表情这些叙事性的因素上,而必须强调笔触和画面的肌理效果,甚至着重于表现油画颜料本身的材质之美。然而艺术作品的奥妙就在于,普通的油画颜料一旦进入艺术作品之中,材料就在体现自身美感特质的同时,也摆脱了单纯物质性的限制,而获得强烈的精神内涵。艺术语言的感染力来自于创作者的精神追求。在我所景仰的前辈大师当中,表现主义艺术家鲁奥和凡·高都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前者的动人形象具有浓郁、强烈的色彩效果,后者则用自己的画面构筑出一个个纯洁深远的精神世界,使一切世俗之物相形见绌。从某种意义上说,油画无非是记录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工具,因此这种精神性乃是油画作为艺术而存在的根基。与技法相比,这或许是一个更高、也更核心的层次。

在笔触的运用上,德拉克洛瓦的一则轶事对我颇有启发。据说有人看这位浪漫派大师的作品《希阿岛的屠杀》时,觉得其中一个妇女低垂的眼睛极具痛苦的表情,走近细看,却只是粗粗的几笔,似乎没有画完,就问他为什么不画完。德拉克洛瓦回答说,“你为什么要走近看呢!”可见细节的说服力不完全在于物象的精细刻画,有时候“点到为止”和“意到笔不到”的笔法更值得玩味。有人把笔法粗犷一路的表现性油画戏称为“远看西洋画,近看鬼打架”。殊不知,要表现某些特定的氛围、情感和意境,还真离不开“鬼打架”这一类的技法语言。就连古代的一些中国画,也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的奇妙效果。

为了表现历史画的深沉内涵,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方面是色彩。轻快明亮的色彩显然不足以承担沉重的主题,因此我在色彩的使用上偏重于浓、黑、重、粗。具体说,我的做法是:降低色彩的纯度,减少对比,用厚涂的办法使色彩和笔触、肌理相互配合。大片的暗色烘托出一种低沉、阴郁的调子,那正是我们这些没有直接经历过战争的人在回想遥远的战争时所体验到的一种基本感受。战争对我们来说虽然不十分真切,却具有一种刻骨铭心的苦涩和苍凉。

取舍:阅读教学设计的基点 篇9

取舍:阅读教学设计的基点

唐惠息

摘要:合理取舍教学内容,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教师应该以文本价值、教学功能和学生需求为标准,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努力实现课文被赋予的教学价值,基于学情作出取舍。教师的学养以及对学科与学情的理解把握,是确保阅读教学取舍得宜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阅读教学 合理取舍 文本价值 教学功能 学生需求

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教什么与不教什么),就成为阅读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

取舍的标准有哪些?华东师范大学郑桂华博士的意见是:一是合题,即合乎作者原文本意,合乎教材编写思路;二是显示教师的学识、个性,能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启迪帮助;三是趣味,使学生喜欢读这篇课文,喜欢上语文课,喜欢阅读。这样的认识有其合理性,但我以为,更恰切的标准可定为以下三条:文本价值、教学功能和学生需求。

先说文本价值。一篇选文往往是一个综合、完整的信息系统,既包含作者的思想倾向、审美情趣,又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文化风尚,还具有语言表达的示范意义等多种信息,是语言文字学习的好材料。但是,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这种综合性很强的材料的学科知识往往不够明晰,难以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我们认为,教学设计应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而适当弱化文本中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教学《过秦论》,主要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弄懂秦灭亡的原因,而是文章的逻辑关系和表达气势;教学《岳阳楼记》,不只是让学生懂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更要引导学生学习范仲淹行文中的起承转合的结构艺术和语言表达艺术。

又如,汪曾祺的散文《金岳霖先生》相当突出的是逼真而传神的细节描写,将此作为学习重点,当然也可以;但如此的细节魅力在同一板块的《亡人轶事》一文中也有鲜明而显豁的体现,为此,我在教学此文时,着重取其“闲笔”作为抓手,指导学生细品其中的真情味,从而深入感知作者丰厚的情感世界。具体说来,文中典型的“闲笔”有三处:各色各样的衣着、构图奇特的画作、现在的年轻人多不知道的林徽因。限于篇幅,这里仅就“各色各样的衣着”略作分析。作者说“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怪异之一是金先生经常穿烟草黄色的麂皮夹克。由此作者宕开一笔,写到了联大其他穿着怪异的教授,如闻一多先生和朱白清先生。难道作者仅想借此说明联大教授衣着奇特的不仅金先生一人吗?教师可指引学生探究一下闻一多、朱白清先生的穿着为何如此怪异。相关原因是:时值国难当头,联大的教授深明大义,对物质生活并不奢求,“惟望每月薪津……俾仰事俯畜,免于饥寒”,但就是这样简单的愿望也难以实现。闻一多一家八口人,他在联大微薄的工资仅够家里维持一周左有的生活。家里能典卖的很快卖光了,最后,闻先生只剩下那件式样过时的旧夹袍和一件长衫,一年四季替换着穿。而朱白清则窘迫到连布棉衣也无力缝制的地步,只好在集市上买了件云南当地穷苦赶马人穿的最廉价的“蓝色毡子的一口钟”,既当被褥又当外衣。然而,尽管生活条件窘困不堪,联大的教授不仅依然谨于治学,而且保持着人格独立、敢于批判的铮铮风骨。文中特别提到,在蒋介石干儿子龙绳舞家召开的校友会上,闻先生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混蛋”。于是,在各色衣着背后,我们看到的不只是联大教授们在衣饰方面的旷达随意,更看到了他们不以物质鄙陋为苦、重于品行节操的风采。闲笔之下,追忆之中,作者表达出了对西南联大风骨铮铮的教授们的崇尚与敬意。

有了这样的理解后,可要求学生联系文本开篇的“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和文末的“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一写”进一步来思考、探讨。为什么要“好好地写一写”联大的许多教授?作者并未明说,但他在散文《修髯飘飘》中的一段话可移于此处,作为注脚。“或问:你为什么要写这些胡子教授?没有什么,偶然想起而已。为什么要想起?这怎么说呢,只能说:这样的教授现在已经不多了。”是啊,在这个时代,这样淡于物质享受、谨于治学育人、重于风骨节操的“有趣”的教授已不多了!我们民族需要这样一种风骨,而这,正是汪曾祺于“闲笔”中所寄寓的殷切期待。

再看教学功能。教学功能是指教材编写者根据教学的阶段性统一要求(即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学习要求)编选课文时,所赋予每一篇课文的用途和价值。我国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大多属于“文选型”。每篇文章被编入教材后,就成为了整个教材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再是单个独立的文本。因此,成为课文的选文在其“原生价值”的基础上,又被赋予了“教学价值”。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实现课文的教学功能。同样一篇文章,在不同的`教材体系中,它被赋予的教学功能很可能存在差异。比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的《肖邦故园》一课,所属专题为“祖国土”,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式,教科书编者为该专题确定的教学重点有三项:

(1)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结合自己的体验与认识,进一步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认识祖国对个体的意义以及自身对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激发爱国之情。

(2)能掌握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家的身世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从而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能在以往学习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散文与诗歌的特点,能根据对作品的理解,设计朗诵方案,通过朗诵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依据以上建议以及《肖邦故园》本身的独特性,我在开设苏州市级公开课时,设计了一个有所“舍弃”、善于“举要”的课例。主要教学流程是:

1.通过“学案”提供肖邦简介(略)和罗素名言――“哲学家们既是果,也是因。他们是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结果,他们(如果幸运的话)也可能是塑造后来时代的政治制度信仰的原因”。

2.简要导入后,师生集中赏读课文前两段。

(1)轻声诵读,体味课文语言之美。

(2)问题研讨:两段文字中包含哪几组对比?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慨叹?

包含三组对比:①昔日的“热热闹闹,充满生机”与19世纪(即肖邦诞生)时只“留下一座简朴的小屋”相对比;②贵族老爷们“被人忘于脑后”与肖邦备受尊崇相对比;③小屋长期“伶仃孤苦”与“一跃而成了波兰人民所能享有的最珍贵的古迹之一”相对比。

蕴含的慨叹是:随着时间的无情流逝、沧海桑田的世事变幻,荣华富贵等的消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长留于人的记忆深处并被看作巨大财富的,必然是那些具有强大力量的、能够拨动人们感情之弦的文化艺术、精神品性等。

3.结合课本彩图,赏读第20~27段。

(1)请几位学生朗读,再全班齐读。

(2)问题研讨:作者为什么说“这里最美的是冬天”?

(3)艺术特色鉴赏(以第22段为例):

比喻贴切生动、新奇别致(如将“睡莲的倒影”比作“歌中的叠句”、将“阵阵幽香”比作“一串琶音”、将“亭亭玉立的树干”比作“叙事曲开头的几节”,这些属于特殊的比喻――通感),使原本平淡无奇的景物,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光彩;让人分不清是故园美景为肖邦的音乐增色,还是他的音乐让故园景色生辉。

善于多角度、多侧面描绘景致:①“水面上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睡莲,那扁平的叶子舒展着”,“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那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树影婆娑”等――从视觉角度写景,写出了景物色彩、光影、线面的组合,营造出绘画般的效果。②“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从嗅觉角度写景,“花园里充满了簌簌的声响”从听觉角度写景――以此配合视觉描写,对景物细微美妙之处的表现就更为充分,给读者直观、立体、全方位的阅读感受。

4.略读文章另三个部分,针对“文本主旨”开展讨论。

(1)另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分别写“‘乐’与‘园’契合”、“‘乐’因‘情’而生”、“‘乐’以‘神’(民族精神的‘支柱’)而传”。

(2)先填空:课文以肖邦故居为切入点,内容大多在描写肖邦诞生地的自然景色,但主题却在揭示肖邦音乐与故乡、祖国的关系,在表现、颂扬肖邦的爱国情怀。再结合“学案”上的罗素名言加深认识:本文着力表现的是“祖国与人具有双向的意义(影响)”、“个人受益于故园又反哺故园”。

该课受到听课教师一致好评,被赞为“重点突出,推进爽捷”,“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体现了执教者的眼光”。

最后谈一谈学生需求。顾及“学生需求”就是要把握学情,基于学情作出取舍。所谓“学情”,指的是学生在课堂里的学习情况,主要包括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三大要素。把握学情首先应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如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学习状况的层次性,又如学生已有的生活积淀与体验能力、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与个性特征。一般而言,教师可对班内中等学习程度的学生进行分析,分析他们已掌握了什么,最需要的又是什么。为了准确判断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状态,除了凭经验,教师还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比如教学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之前,我针对“阅读疑难点”作了调查,学生普遍反映对文中两个问题心存疑惑:一是文末为什么要写“怅惘”、“敬慕”;二是前文似乎有意在贬低这位国文老师,这是为什么。明了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需求后,我有针对性地备课,课堂上师生就紧紧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对话、探讨与交流。如针对“怅惘”、“敬慕”的理解,分三个步骤展开:

第一步,明确原因。这里的“怅惘”、“敬慕”可谓点睛之笔:“怅惘”是因为一直“未能与先生一通音讯”,且先生已不在人世(作者梁实秋先从时间的间隔上写自己的怀念,“将近五十年了”,但先生的音容笑貌竞记得如此清晰,足见怀想之深;又从空间的间隔上写自己的怀念,“听说他已早归道山”,阴阳两隔,更添惆怅之情)。“敬慕”则是因为让“我”在写作方面、在对国文的兴趣方面“受益最多”。

第二步,对比分析。教师追问:“敬慕”仅仅是由于以上原因吗?还是回到本堂课开头的问题:徐老师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真的很凶吗?为什么作者要花大量笔墨描写他生活习惯上的随意乃至衣着邋遢?学生各抒己见,逐渐理解了文本内涵:(1)所谓的“凶”,一来属于“正当防卫”(维护自身尊严),二来因为“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2)文中特别写到其他――“国文先生呢,大部分都是年高有德的,不是榜眼就是探花,再不就是举人。他们授课不过是奉行故事,乐得敷敷衍衍”,在对比中凸显了一层意思:看起来是“凶”,实则体现着对学生的爱与负责。(3)而且他心胸宽广,“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的当面加以解释”。这些都是写他为人方面的真性情,即人品之真。生活习惯上的不拘小节,与他教学上的投入、专注暗相比照,突出其敬业精神,即学业之精。

第三步,作出小结。作者同时“受益”于先生的是该怎样做人;“敬慕”是因为先生敬业、爱生,具有出众的才华和高尚的人品。作者对他满怀感激与崇敬。

这样的设计,内容集中,线索清晰,教学质效良好。

上一篇:关于传承五四精神青春征文下一篇:男生贾里新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