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通用8篇)
我们这个社会从前现代一下子变为后现代,人道主义时代被跳过了。以前只要听话,奉献就可以,不要人道,现在据说只要欲望,就怎么都行,也不要人道,所以它还没有活,就又死了。――薛毅.文学教育的悲哀[J],中学语文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
文学教育引起了广泛重视,被认为是可以用来抵消此前目标狭隘和过于功利的教育观念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有效的也是较为彻底的手段之一。这是因为,首先,文学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文关怀特点,在社会与人的冲突、文明与道德的悖反等矛盾现象前,文学往往倾向于人文关怀。文学对现实持有的批判眼光,使文学教育具有了拓展人的眼界、培养人的反思能力,引导社会和人自身进步的功能,文学教育对人格塑造的力量是其他学科所难以企及的。其次,文学作品是一个充满空白点的召唤结构,它的最终完成有赖于读者的填空和对话。这是学生在学习时有很大的自由度,既有利于训练他们开阔的独立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师生之间开放的平等的交流关系的建立。文学自身的特征和文学教育的特殊规律,使其成为教育新理念的较为切实可行的现实转化途径。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文学教育在世纪之交的提出有其必然性。它既是社会现实的选择,也是新的教育理念的期待,它是文化精英的美学救世主义和大众的功利主义殊途同归的结果,也应该成为中国语文教育与国际教育新理念接轨后的必然选择。――胡俊国.中学文学教育现实必然性之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4(5),第175页。
新课标指出,“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过于强调答案的整齐划一,无疑会束缚学生的审美体验、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可见,中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而又任重道远。――王松泉.语文课程新理念导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
教师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阅读的促进者,阅读中的对话者,教师不是被动的,也不能将教师的地位降到和学生一样,他是学生与文本中的一个中介。……老师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实际上是“请君入瓮”。这种方法与阅读理论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阅读文学作品不能光用逻辑分析方法,首先应该品味语言,是使文学语言转化成头脑中的形象地过程,这应该有学生自己来完成。
在文学接受中,读者之所以能发挥阅读的创造性,使因为文本具有“召唤结构”。“召唤结构”的特点,是存在着许多不定点的空白,它们呈现出多向性,为读者在作品具体化过程中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使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体验去补足它们,于是读者的想象力、创造力才得以充分发挥。――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东教育出版社,第109――110页
审美想象的培养,对语文审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是语文审美创造的前提。康德就曾说过,“想象力是创造性的”。我们知道,选入教材的文学作品的艺术之美,不是露天的珍珠,伸手可以摸得着;也不是碧空的银星,抬头可以看得见。它往往隐蔽在艺术形象所给人留下的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也常常蕴含在生动逼真的意境中。那么,怎样使足额生深入作品营构的意境或它构筑的审美空间里,从而探索其蕴藏的艺术之美,获取其艺术的真谛呢?这就靠学生的审美想象。
在教学中以艺术形象为审美通道,启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不仅可使学生领悟深层次的艺术美,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于平淡之中发现神奇,获得审美的愉悦和满足。――曹明海 李洪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版,第267页
审美体验的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应该是客观的对象,而应该是自我的情感。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必须有道激发学生对审美客体的喜悦感、自由感、质疑感、惊疑感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审美主体――学生的审美潜力,产生审美激情,进行深刻的审美体验。――曹明海 李洪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版,第268页。
1.文学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2.文学教育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3.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4.外国文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5.天文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6.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7.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
8.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9.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汇总
一、参考文献的意义
在研究论文中, 凡是引用前人 (包括作者自己过去) 已发表的文献中的理论、观点、方法、数据等, 都必须引用参考文献。例如:一篇讨论教师职业倦怠的论文中提到教师的职业满足感为56%, 那么, 这个数据从何而来, 这就需要作者把这个数据的来源作为参考文献列出, 如果读者质疑这个数据, 那么可以通过文末列出的参考文献去查阅原始文献。再例如:一篇关于小组讨论学习的文章中, 提及调查结果显示参与小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如果读者对这个结论感兴趣, 同样可以查阅参考文献。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参考文献的意义在于表明文中引用的理论、观点、方法、数据是有确切来源的, 反映了论文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另外,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进行引文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来源, 一个参考文献被引用的次数还反映了这个文献的学术影响力。
与参考文献相区别的, 是作者参阅的文献。作者在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时, 可能会参阅一些文件、书籍、报告、论文等。这些文献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作者形成了写作思路, 但只要作者在文中没有引用这些文献中的理论、观点、方法、数据, 那么这些文献就不是参考文献, 也不需要在文末列出。
一些论文在引用参考文献方面乱象频出, 当引用不引用, 不当引用却引用。下面, 我们首先谈一谈这些不恰当的引用情况。
二、不恰当的参考文献引用
1. 不该引用的却引用
最常见的不该引用却引用的方式有三种:
一是“人情式引用”。有些文献对文章没有实质性用途, 但作者还是引用它, 其原因在于参考文献的作者是引用者的师长或好友、或圈内重要人士, 出于人情或者吹捧的需要而引用, 这种情况明眼人一望便知。如果所引用的文献质量十分平庸, 则让人怀疑引用者的人品和学术水准。
二是“充门面式引用”。有些引用者热衷于罗列很多文献, 尤其是外文文献, 这些参考文献并非必须, 而是用于给论文装点门面, 这种狐假虎威的做法也让人不齿。
三是“敝帚自珍式引用”, 即引用自己的论文。作者引用自己已发表的论文, 如果是必要、适度的, 是完全可以的, 而且能够从中看出作者研究的连贯性。但是, 为了提高自己论文的引用率而频繁自引, 则会让读者留下不良印象, 甚至怀疑作者的论文质量。
2. 该引用的论文不引用
作者在写论文时, 利用了别人的材料或者方法, 甚至原文使用, 但是在参考文献中却不提及。这种做法事实上就是剽窃抄袭。目前, 随着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学术数据库的完善, 原文抄袭已经不容易了, 但把别人的论文改头换面, 重新组织发表还时有发生。剽窃抄袭一旦被发现, 则学术声誉尽毁, 后果非常严重。
3. 虚假引用
有的文章, 单纯为了增加参考文献而引用, 这样的方式有二:一是对众所周知的论点引用参考文献, 例如:一篇探讨童谣的论文中, 对童谣“文字优美、富含韵律”做了引用, 但实际上这是大家的共识, 不会有人提出异议, 也没有人想要探究这句话的出处;二是作者列出了多个参考文献, 但实际上作者只是在网上找到了这些文献的名字, 并没有去研读它们, 当然更谈不上引用的必要性了。作者应该注意, 学术论文也反映了作者的人品, 虚假引用非智者所为。
三、正确的参考文献引用方法
由于参考文献是表明文中理论、观点、方法、数据等信息的出处, 所以参考文献必须在文中引用, 不引用就失去了参考文献的意义。而且, 作者引用参考文献, 是用以说明论文内容的严谨, 所以参考文献必须是公开出版的文献。参考文献的引用方法为:在引用处加上数字上标, 即“[1]”, 其中方括号内是参考文献的标号。
参考文献的列出、引用有通用的法则, 详述如下:
1. 引用参考文献的正确方式
引用分为两种, 一种是原文引用, 即在文中将原文用双引号括起来。另一种是非原文引用, 即对于参考文献的观点、数据和方法, 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进行组织。这两种方式都需要注明出处。
现在, 大多数期刊在接到投稿后, 都会先检测重复率。所以, 无论是否原文引用, 只要语言完全相同, 都视为重复, 并非列出了参考文献就可以幸免。重复率高的文章一定会被拒稿。
事实上, 除了政策、法规等, 论文不应照抄其它论文中的原文, 而应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原文, 使文章行文流畅。
2. 参考文献来源
在论文写作中, 并非所有读物资料都可作为参考文献。一般规定应是正规出版和公开发表的读物资料, 包括期刊论文、报纸文章、书籍著作等。非正规出版和非公开发表的内部交流资料, 由于其学术质量难以评价而不能作为参考文献来引用。另外, 在参考文献来源上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尽量引用专业文献
专业文献的优先级大致如下:开创性的文献 (政策法规等) >有影响力的期刊论文>学术著作>一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一般指导性书籍>大众期刊>报纸>商业期刊>网站。
通常学术论文不会引用一般指导性书籍以下的文献。
(2) 引用一级文献。
一级文献指最开始发表这一观点的论文。如果该论文被其他论文引用, 那么引用论文为二级论文。在引用的时候一定要引用一级文献, 因为一级文献是观点的真实出处, 引用一级文献是对原作者的致敬。找到一级文献出处说明作者对该问题做了认真的研究, 反之, 则说明作者的研究尚有纰漏。
3. 参考文献的格式
参考文献的注明方式有三种:
(1) 随文简注
即在文章中引用的地方标注。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引用句前直接说明原作者单位、姓名和研究时间, 如“北京实验小学张智慧在2012年调查研究了中小学教师的学历……”。二是在引用句后用括号注明原作者单位、姓名和研究时间, 如“…… (北京实验小学, 张智慧, 2012) ”。这两种注明方式说明了基本信息, 但未能说明文献出处, 读者无法查找原文。
(2) 参考文献列在当页页脚
即在引用句末右上角用上标的方括弧或带圈阿拉伯数字注明参考文献序号, 在当页下面以较小字号的“脚注”方式按照刊物要求的格式说明资料出处, 并用隔线与文章内容分开。
(3) 参考文献列在文末
即在引用句末右上角用小字号的方括弧或带圈阿拉伯数字注明参考文献序号, 在论文末尾按照刊物要求格式列出全部参考文献。
三种方式中, 上面两种方式目前在自然科学刊物的论文中已经很少使用, 但在社会科学刊物的论文中仍有应用。第三种方式是目前论文写作中最普遍的采用形式。
一般期刊都会给出自己的参考文献格式, 投稿前应该仔细阅读并按照格式修改。另外, 有些期刊对参考文献的数量也有要求, 投稿时应予以注意。
结语
参考文献的意义在于表明文中引用的理论、观点、方法、数据是有确切来源的, 它反映了论文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参考文献必须是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公开出版文献, 引用参考文献必须是出于行文的需要, 应该引用的参考文献必须引用, 且应该尽量以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原文, 不应该引用的参考文献坚决不引用。
一、 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主要目的是让研究者和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其撰写的主要关键点:研究的目的、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研究现状或争论焦点等等有关信息,当然,并不是一一列举出所有关键点,要根据研究的需要有所强调即可。
在撰写实践当中,这一部分内容经常被遗漏,为了强化这一部分撰写的要求,我们通过几个案例的分析,进一步理解与把握。
例一:《集体备课》文献综述的前言
集体备课是教研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集体备课日益受到学校、教师、研究者的关注。在应用这一教研模式过程中,很多问题凸现出来。关于集体备课的讨论也日益激烈起来(以上提出了研究的需要)。为了使集体备课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我们对国内现有的有关集体备课的文献进行了阅读、筛选、分析、归纳,试图从集体备课的概念、集体备课的操作模式、集体备课的争议、集体备课的研究动向等方面将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梳理,综述如下……(提出了综述的范围)
这个文献前言部分主要概括了“研究意义、综述范围”。
例二:《转化学习困难学生对策研究》文献综述的前言
《转化学习困难学生》这一课题在国内外都开展了比较充分、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界定、类型、特点、形成原因、“矫治”的理论和对策都有较详尽的论述……
这篇文献综述的前言虽然简短,但扼要说明了研究现状及焦点问题。
例三:《区域学校发展性督导服务机制研究》文献研究综述的前言内容
在以往发展性督导工作中,督导为学校发扬成绩、改进不足、解决困难、提高办学水平作出了不少有益学校发展的服务工作,得到了基层学校的好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督导控制论思想的影响,人们在监督与指导、监督与服务之间关系的认识上一直存在着一定误区,督导服务工作在服务意识、方式方法上还需要有较大的转变和改进。特别是在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过程中,督学如何从“居高临下”的“你做我评”转变为“全程服务”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实践、总结、创新(研究意义),为此,我们立足于上述督导实践中仍未解决的问题,启动了《区域学校发展性督导服务机制研究》,旨在使发展性教育督导工作能更好地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服务(研究目的)。为了对本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前景有一个全面了解,我们对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文献进行了阅读、筛选、分析、归纳,试图从“如何形成督导服务观、如何确立督导服务观、怎样践行督导服务观”等研究思路将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梳理(综述范围),现将主要文献研究内容综述如下:
……
这个文献前言部分主要概括了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综述范围。
从以上三个写作案例可以看出,前言部分撰写的内容主要依据研究的实际需要,有选择地凸现了“研究的目的、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研究现状或争论焦点”等要求。当然,你也可以根据你研究的需要,对专题研究的内涵、撰写意图作简单阐述。
二、 主题部分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但一般认为可以按以下几种形式去撰写
可按年代顺序综述
可按发展阶段综述
可按不同主题(问题)进行综述
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
不管你采用什么样的撰写格式,这一部分关键是要阐明有关研究的历史发展、现状评述和发展方向预测三方面的内容,以及你对这些研究的简单评述。这一部分内容是文献综述的主干,如何把握这一部分的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但这一部分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如:在文献综述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就是介绍一个作者的观点,然后是另外一个作者,接着又是下一个作者……那么如何来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那就是要学会使用简单的连接词。
1.串联观点相似的词语
也是,另外,再者,同样地……
例如:《区域学校自主评价的行动研究》课题中的 “学校自主评价的内涵讨论”:关于学校自主评价的内涵,学术界从不同侧面作出了阐释。国外对自主评价的表述有多种,一种较为突出的观点,即将学校自主评价与行动研究联系起来,认为学校自主评价的过程就是行动研究的过程。如:卡瑞和吉米斯Carr&Kemmis)将行动研究定义为参与者自我反馈的调查过程,目的是使自己的行为更为合理和正当,更多地了解自己的行为以及行为发生的情境,而学校自主评价就是根据这样一种理念建立起来的。戴林·哈蒙德DarlingHammond)也有相似的观点,他将学校自主评价视为一种行动研究的过程……
分析:“国外对自主评价的表述有多种,一种较为突出的观点”这是一种写作手法,有关主题研究的观点可能很多,你不能把所有观点都罗列出来,可以把较为突出的观点写出来进行分析即可;“戴林·哈蒙德DarlingHammond)也有相似的观点,”这是一种承上启下的连接句,可以看出文中很自然地用了“也”连接词。
2.串联不同观点的词语
然而,相反地,从另一方面来说,虽然如此……
例如:“校外教育”研究: “校外教育”作为一个学术课题,其内涵界定多种多样。多数学者认为:“校外教育”就是在学校以外发生和进行的教育活动,是在国家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针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学生在体育、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所进行的有组织、有指导的教育娱乐活动。然而沈明德在他主编的《校外教育学》中却认为,“‘校外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分析:多数学者认为……对多数相同观点的内容进行概括;“然而……”表示转折,突出了另一种不同的观点或声音。
3.作者本人观点的表述
可以贯穿在文献的主题部分,在叙述每个问题或观点之后,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所谓本人观点其实就是要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对文献进行总结、评述。
例如:……综合及比较以上不同的各种界定,笔者认为“校外教育”从以下几方面可以达成共识:(1)“校外教育”是在学校教学计划之外,在课余时间开展的教育活动。(2)“校外教育”的对象是少年儿童。(3)“校外教育”对中小学学生的成长都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再如:……由上所述,纵观各国环境教育的目的、目标不难看出,这些目的、目标的表述虽然差别不大,但是若从深层意义加以考虑和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结果……
4.一些常用句型
归纳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指出了…及其…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了…的类型、影响因素、过程机理和描述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过去研究主要集中在…(深度上)…(广度上)…(有争论的问题)…等等
这些句型实际上是告诉你的读者你对资料是做过分析的。另外,你还可以使用“明确地”,“通常地”或者“一般地”这样的字眼来表明某一学者研究的程度,或者使用“因此”,“也就是说”,“比如说”等字眼来举例。这样就可以保证你是在对资料进行总结,而非简单地描述在你所研究的领域中已经取得的成果。
三、 总结部分
既要肯定前人为该领域研究打下的研究基础;同时要说清前人研究的不足,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最后还要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般为展望结构,如果是开题报告前的文献综述,需要把想做什么阐述清楚。
例一:《对中小学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模式的研究》中的综述内容
综观上述研究,国内外教育管理学界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校长负责制、教育政策法规等方面所进行的大量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肯定已有的研究)。但是关于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专门研究还相对较少,主要局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或讨论……等等。并且,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研究的理论深度相对不够,没有在制度建设的基本理论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系统地论述,比如:制度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影响制度执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等等。(点出研究的不足)
点评:作者较好地做出了批判性总结。
例二:《校外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以上观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对“校外教育”的建设及发展都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肯定已有研究)但是他们的思考都较偏向于“校外”这个活动区域,没有联系到学校教育来考虑“校外教育”。 (点出研究的不足)笔者认为要更好地开展“校外教育”,必须还要依靠学校教育。尽管两者在本质上具有不同的特质,但是两者在对学生教育这个前提上,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
点评:作者不但作出评判性总结(既肯定又点出不足),对此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四、 参考文献部分
参考文献部分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它的撰写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这里主要根据实践中易犯的错误,提出了要注意的事项。
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并且格式要规范。
参考文献的引用数目,期刊一般限定在20条以内,最多不能超过30条,不是越多越好;时间上资料以3-5年为宜,也不是时间越久远越好。
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
收集资料要瞄准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人物的观点等。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参考文献目录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英语全新版听说教程》(第1-4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大学英语全新版阅读教程》(第1-4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大学英语全新版快速阅读》(第1-4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1-4册)复旦、高等教育出版社 《21世纪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1-4册)复旦、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体验英语》(1-4册听说、综合、扩展教程和快速阅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牛津英语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英语语法新思维》世界知识出版社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世界知识出版社 《牛津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修订本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Longman Group Ltd.《实用英语交际口语》东北大学出版社
——从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入手
曾裕尧
(江西省南康中学,江西 南康 341400)1962年,美国地理学家布赖恩 ·贝利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国的城市化程度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趋势,我们要科学地探索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的规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城市发展、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二课“城市与城市化”的教学中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城市化的含义、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吸纳农村人口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城市化和经济增长角度来看,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要素从人均生产效率较低的农业部门向生产效率较高的非农业部门的结构性配置,有利于总产量的增加;同时,城市的聚集经济有利于知识交流和技术创新,能加速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它是辩证统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所以说城市的发展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使城市发展。同时在城市化的进程当中,我们的就业机构,社会保障体制,收入、教育、文化、价值观念,等等,都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从而使得城乡之间各方面不断趋同。
所以,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巾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经济学认为,城市化是乡村经济结构向城市经济结构不断转化的过程,即第一产业人口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人口逐渐增加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产物。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社会生产的分工方式和程度,严格地制约着城市化水平及历史过程。
原始社会人们刀耕火种,处于原始农业生产当中。到青铜器、铁器时代,农业生产进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的分离,并促进了各自的发展,而在生产和发展的基础上各自都有了若干剩余产品,即经济的增长并产生了积累,这就会为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开始了商品的交换提供了足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交换成为经常性的活动。就必然出现固定交换的场所。后来这些场所就逐渐演变为集市。随着生产力和经济进一步的发展,第二次大分工出现,即农业与手工业分离。结果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交换的范围.集市逐步发展为城市。从以上的综述我们知道,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前.由于生产力发展相当缓慢,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也表现得十分缓慢。到十八世纪中叶,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欧美各国相继实现了产业革命,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才开始加速发展。到十九世纪下半叶,l870年比利时工程师格拉姆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发明了电动机,电力在工业领域开始代替蒸汽成为主要的能源和动力的来源,带领人类进入了被称为“电气时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生产力的发展迅速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并使得城市化也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第三次产业革命,世界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也使得世界城市化进入了空前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大城市的数目不断增多,其人口规模迅速膨胀;在大城市中,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同时,城市用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呈现出以下特点:产业革命之前缓慢发展,十八世纪中叶开始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十九世纪中叶开始迅速发展阶段,二十世纪中叶进入空前发展阶段。
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1.起步早。第一次产业革命就是从发达国家开始的,他们的生产力发展更早,经济发展也更早。
2.城市化水平高。由于很早就进入了产业革命.而且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经济水平也达了非常高的程度。到十九世纪末,英国的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到75%;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在1925年前后达到高潮.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比重一般都已达到70%左右。
3.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已达到相当高度。人们在物质财富有了充分保障的前提下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此时的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而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再加上工业的发展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出现了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 口流动现象。这种现象表现为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起步晚.发展快。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晚进人工业社会.所以城市化起步更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很低。之后,发展中国家纷纷取得民族独立,经济发展迅速,又由于此时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已是相当高,因此,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而且 比发达国家以往的最高速度还要快。
2.城市化水平较低。虽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的速度也比较快,但是由于乡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还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教育文献是进行教育研究的基础,它贯穿于教育研究的全过程。
1.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帮助研究人员选定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
2.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是跟踪和利用国内外研究学术思想和最新成就,了解科研前沿动态并获得新情报信息的有效途径。我们进行教育研究,必须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手段和研究方法。为更科学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提供更有说服力的、更丰富的事实和数据资料,使研究结论建立在更可靠的材料基础之上。
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一、理论渊源: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成果
1.亚当·斯密 (A.Smith, 1723-1790) :现代经济学之父, 1776年完稿出版的《国富论》其核心观点之一即提出了劳动价值论, 提到劳动分工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在第一篇论劳动力增加的原因就明确了一国国民所需, 受到两种情况支配, 一是国民运用劳动的熟练程度, 二是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比例。他还指出“精巧艺术和自由职业的学习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费用, 所以, 画家、雕刻家、律师和医生的货币报酬当然要大得多”。通过对当时欧洲各国经济制度和发展状况的调查得出了“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的价值, 只有两种方法, 一为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数目, 一为增加受雇劳动者的生产力”的结论。
2.大卫·李嘉图 (D.Ricardo, 1772-1823) :大卫·李嘉图奉行经济自由主义, 他的经济学理论包括三个最主要的论点:劳动价值理论、自由贸易理论、分配理论。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17) , 本书共计六章, 而基础就是劳动价值论, 提出了劳动是创造价值并使价值增值的源泉, 论述了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对于亚当斯密提到了商品价值取决于劳动耗费的理论, 他做了更深入的阐述, 不仅包括直接劳动, 还应该包括间接劳动, 即商品的价值不仅取决于直接施于商品上的劳动, 那些为了协助这种劳动而施于器具、工具和建筑物上的劳动 (即间接劳动) 也影响着商品的价值。
二、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提出教育的重要作用
1.萨伊 (Jean Baptiste Say, 1767-1832) :法国庸俗经济学家, 具有人力资本思想的萌芽, 提出了“累积资本”的概念, 实则是对劳动价值论间接成本的认可, 他指出受过教育与培训的人的工作报酬不仅应包括劳动的一般工资, 应该还要包括培训时所垫付的资本的利息, 因为培训教育是资本投资, 科学知识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2.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A.Marshall, 1842-1924) :新古典经济学家, 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 把教育投资提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 他认为经济生产要素除了土地、资本、劳动力外, 应加上教育的因素。主张最有效的投资就是教育的投资, 提出了教育投资的主体是国家。
三、核心成果: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对“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1.雅各布.明塞尔 (Jacob Mincer) :《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 (1958) 中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并用这一理论解释个人收入差别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他把个人收入差别归因于接受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和工作中经验积累形成的人力资本差别, 并把受教育年限作为衡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最重要标准, 建立了说明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之间关系的人力资本收益率模型, 建立了个人收入分析与其接受培训量之间关系的经济数学模型。明塞尔的这些研究既有理论模型, 又有资料的实证分析, 其研究结论影响到经济理论与政策制定。
2.西奥多·W·舒尔茨 (T.W.Shutlz) :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 首次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 被誉为人力资本之父, 他提出了除自然资源、土地, 还有其他导致经济发展的要素, 而这个要素就是人力资本。这样就能解释缘何战后国民收入的增长远大于国家投入资源的增长, 尤其是一些在战争中物质资本遭到极大破坏的国家, 如西德、日本。他在1960年出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时指出:人们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就是一种资本形态, 这种资本是慎重投资的结果。
3.加里·贝克尔 (Gary.S.Becker) :人力资本理论的推动者, 其著作《人力资本》 (1964) 正式定义了“人力资本”的概念, “所有用于增加人的资源并影响其未来货币收入和消费的投资为人力资本投资”。他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突出贡献表现在对人力资本的微观经济分析上, 系统地阐述了形成人力资本的各类投资支出及产生的收益。提出教育是人力投资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还提到特殊人力资本和一般人力资本与组织的关系不同, 特殊人力资本因具有特殊的知识而成为组织资本, 如果双方关系解除, 组织需要再投资才能获得, 而一般人力资本不需要。他还提到教育是人力资本存量, 分析了正规教育的成本和收益问题, 重点讨论了在职培训的意义。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
四、扩展:新增长理论、劳动经济学与教育经济学
1.新增长理论:在纵向考察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横向比较各国的经济的差距的基础上, 研究知识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其代表性人物有卢卡斯 (Robert Lucas) 罗迈尔 (Paul M.Romer) 。新增长理论的贡献在于在古典的生产函数模型中加入人力资本的投入, 从而确立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卢卡斯的研究成果之一就是证明了人力资本增长率与人力资本投入产出率的关系、社会平均人力资本与私人人力资本的关系, 他还提出知识是人力增长的重要因素。而罗迈尔进一步的提出专业知识和一般知识对经济增长的不同效用, 一般知识只是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专业知识能产生递增的收益。
2.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效益的学科, 最开始源于对劳工问题的研究, 主要是研究劳动者的经济行为, 作为独立学科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 在60年代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的收入大于成本的理论后, 人力资本成本劳动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劳动经济学尤其提到了教育的重要, 教育投入的可测量, 如以微观主体 (个人、家庭) 作为投资者, 如何来衡量教育投资的收益率。
3.教育经济学:也是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而形成的, 是指把教育支出作为对人的长期性投资来研究其分配和收益问题的学科。厉以宁 (1984) 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在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既然是投资, 则必有收益。教育投资收益的主要分为社会直接收益、社会间接收益、个人直接收益、个人间接收益, 当然这并不包括教育投资产生的外部效益。教育投资的收益相比较其他投资而言有其特殊性, 一是间接性, 不能直接从生产过程中得到;二是滞后性, 周期超过一般投资;三是长效性, 收益期很长, 但提高了人力资本的存量, 使其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中能发挥作用产生效益。在对教育投资的性质分析上,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 教育投资应该是兼具消费性和生产性的二重性质。从消费性来看, 有的教育投资不提高生产力, 只是为了满足人的嗜好, 从生产性来看, 投资教育能提高生产力。
五、方向:知识经济对教育投资的要求
知识经济的定义来源于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6年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 报告认为以知识为核心的新经济将改变全球经济发展的形态, 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Ptere F.Drucker) 就曾预言:知识将取代资本、机器、原料与劳动力等经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经济的特征体现在电脑以及网络的使用;无形资产的重要;经济全球化等, 尤其是终生学习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势所趋。由此, 教育投资、培训以及对知识的管理必然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提到知识经济对教育投资的要求, 尤其是对高等教育的投资, 因为知识经济所谓的知识其实更多的是指高新技术。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 在知识经济时代, 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高等教育的投资目的更集中在对高新科技的投入, 教育的内容更专业, 教育的模式、教育的手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经济必然引导和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两者之间的互动性、互补性更为凸显。
六、结论
教育投资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教育投资理论与各时期经济理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纵观看来:劳动价值论———提出“劳动者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早期人力资本理论———明确“教育是一种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教育投资是一种存量”、“教育投资是可以测算的”。这些经典理论的发展一直到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专门学科的出现, 都证实了到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 教育投资无疑是最重要、收益最大的投入。教育投资的研究无论是对国家政策的制度、企业发展, 还是个人和家庭的延续, 都是最重要的决策内容。作为一名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人员, 我们不仅需要学习国内外的理论研究成果, 还需要在微观上对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进行更多有行动研究。
摘要:教育投资的概念是伴随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提出的, 本文对教育投资理论做了一个完整的文献综述, 剖析了教育投资的经济内涵, 重点是“教育投资是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重要生产因素”这一理论的发展历程, 以劳动价值论、人力资本理论、知识经济为背景。
关键词:教育投资,人力资本理论,成本收益分析
参考文献
[1]宁光杰.劳动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国学 文献学 国学教育 文献意识
一、中学阶段“国学”教育的现状及改善目标
国学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配合,但目前国学教育的核心阵地还在学校。然而,当前国内学校教育中的国学教育情势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国学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不对接(包括国学师资力量的薄弱,合适教材、教学大纲的缺乏等),大、中、小三级教育阶段的国学教育分工不明,此外还有具体教学过程中重形式轻内涵、重目的轻过程、重道德教化轻学术传承等一系列问题。我们认为,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除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惯性之外,还与我们对国学内涵及国学教育目的的定位不当有关。就“应试教育”与“国学教育”无法对接的问题来说,矛盾的根源是现行教学大纲及考试制度对“国学”的无视,同时还有一段时期以来重科学实业轻人文精神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政府在相关制度、政策及法律法规方面予以关注,但就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人口压力及其它社会问题来看,短期内应试教育与国学教育的对接问题还无法解决。
既然无法从上而下进行改革,我们就需要探索自下而上的技术手段,力求在现行政策内革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我们认为,要改变国学教育中大、中、小三级教育中国学教育分工不明、重形式轻内涵、重目的轻过程、重道德教化轻学术传承这几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国学的基本内涵和国学教育的目标任务。我们要认识到国学不仅是历史文献、国故经典和道德精神,同时也是国家学术和文化的传承。国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通过经典诵读、仪式复原最终达到精神陶冶或者道德约束力的提升上,还需要将这些有意味的形式融汇到“文化精义”的传承创新上。明确了这两个基本问题之后,我们还需要界定大、中、小三级学校教育在国学教育中承担的任务。我们认为,小学阶段应着意于国学启蒙,可通过经典诵读、国学文献(包括纸质文献和器物)认知来培养学生的国学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豪感;中学阶段则应当着意于国学意识的培养,即在兴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发现语言、文学、哲学、历史等人文学科中存在的问题,养成问题意识,并逐步形成以文献诠释历史及社会生活的思维习惯;高等教育阶段则应将国学意识变成专业的国学实践能力。即能用有效的学术方法、广博的学术视野对国学“辩章学术,考镜源流”,最终实现国学精义的传承创新。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学阶段上承小学的国学启蒙,下启高等教育阶段的专业学术教育,是国学教育的基础与关键。
我们认为,中学阶段的“国学意识”培养,主要是对国学的“文献关注意识”、“问题诠释意识”以及“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国学研究的“文献意识”着手。所谓“文献意识”,是人们对文献或文献资源的敏感、重视、获取、利用并加以妥善保存的自觉意识。在国学教育活动中,它要求师生双方自觉建构“辩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文献精神,养成在国学文献的阅读、研习中自觉运用文献学的方法理论发现问题的习惯。这一特点表明,“文献意识”与“国学意识”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当下,国学热正在兴起,无论国内国外,中华文化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作为国学教育中的关键环节,中学国学教学要积极探索合适路径,切实提升学生的文献意识,为高等教育阶段的专业化国学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文献意识”的基本内涵
从文献学视角来看,中学阶段的文献意识培养可从目录意识、版本意识、辨伪意识、训诂意识、辑佚集异意识以及文化贯通意识六个基本方面展开。
1.目录意识
这是一种场域意识,是从目录学角度生发出来的,是国学治学的根基。目录意识强调学习范围的圈定,目的是实现学习过程的层次性、选择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国学典籍卷叠浩繁,在信息时代,要想穷尽经史子集是绝无可能的,因此圈定学习或者教学范围就很关键,如何圈定,目录就是依据。以“诗学”学习来说,《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黛玉与香菱有一段相关对话,也很能说明目录意识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黛玉的读诗之法就是典型的目录学意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选择性学习,是学问的基本路径。总之,目录意识就是有效地选择学习范围,在经史子集中层递性地择优学习,一方面了解它的目录归属,厘定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为研究学习提供信息检索的线索,便于文献传承。
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录意识是国学的根基,在国学教学的可能性和方向性上为我们提供了重要依托。
2.版本意识
这是一种选择比较意识,其目的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古代典籍历经变迁,转述甚多,版本各异,但经典和真理只有一个,为了实现目录和史源意识的目标,我们必须要有版本意识,将善本作为学习的底本,惟其如此,才不会南辕北辙。
以李白《静夜思》为例,最早得见的是宋本:“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至明代,这首诗又变成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对多数人来说,也许从未关注过这样的变化,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事实就是它现在的样子,至于它形成、流变的过程我们很少关注。但问题是,国学不是一种固定的形态,而是在不断变化中显现出来的。从这首《静夜思》来看,宋本尽管最贴近李白生活的时代,但李白的文采诗风及“仙气”在“看”、“山月”之中被消解殆尽了。另外,从音韵学的角度来说,这两个用词也明显音韵不谐。对国学学习来说,我们不仅仅要诵读它,还需要了解它由宋到明的版本变化,要了解变化出于何种考量,要了解变化之后的好与坏。一定意义上说,“变化”才是国学的实质。因为国学不是死寂的典籍和文字,而是我们创造这些典籍的过程。endprint
总体上说,版本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尽可能地搜集文献的相关版本,并通过比较探索这些版本变化的轨迹,了解变化的原因并最终确定最初和最合理的版本,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国学的精义。
3.辨伪意识
这是一种“疑古”意识,即在文献典籍的学习中树立一种“怀疑”精神,不轻易地认同文献记录,而是通过目录及版本的梳理,最终在足够的文献获取的前提下对鱼龙混杂的文献去伪存真,最终获取最符合史实信息的一种自觉意识。
在古代典籍中,伪作极多,且作伪形式多样。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关于中国古代伪书的举例,列出确定全部伪作的18种,其它各种形式的伪作50余种。可以说中国古代典籍中不仅伪作多,而且作伪意图多样。以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古典小说为例,“作者之伪”是较为常见的。因为小说“丛残小语”,“君子弗为”的先天地位,古典小说多数署名不详或者署名讹误。譬如《西游记》,它作者问题就很复杂:自上个世纪20世纪20年代以来,经由鲁迅胡适等人的考证,吴承恩被确认为西游记的作者,依据是明代天启年间的《淮安府志》有吴承恩作《西游记》的记载,且《千顷堂书目》卷八有“吴承恩作《西游记》”的说法,凡此种种就使得吴承恩就成为了《西游记》的作者。但今天我们考查天启《淮安府志》与《千顷堂书目》可知,它两种都不收录通俗小说。并且《千顷堂书目》还把《西游记》放到了“地理类”的分目中,这与神魔小说《西游记》应无相关之处。同时,我们考查《吴承恩文集》,也没有关于《西游记》的记载。据此,我们认为,《西游记》的作者确定为吴承恩大概还是为时过早的。
通过这个列子,我们认为增强学生的辨伪意识很重要。我们不能让学生形成理所当然的文献认知习惯,要让他们知道,文献中鱼龙混杂,需要他们找到足够的证据来排除这些错误信息;同时纠错与辨伪意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是一举两得的。
4.训诂意识
这是一种解释意识。所谓“训诂”,有“训”和“诂”两个方面的意思。所谓“训”,《说文解字》讲:“训,说教也”。清段玉裁将“说教”解释为“说释而教之”,并引申为“顺其理”,并且“凡顺皆训”。所谓“诂”,《说文解字》说:“诂,训故言也”。孔颖达疏曰:“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合起来说“训诂”就是对文献典籍的解释,训诂意识也就是一种解释意识,即是要求我们在面对文献的时候有一种“无一字无来处”的问题意识。以此种意识去学习国学,便能真正地洞悉国学的点滴并精义。反之,想当然地按照现有的接受习惯和知识储备去接受既成的文献,只能挂一漏万了。
以《水浒传》为例,许多读者大概是把它作为通俗读物来读的,但《水浒传》却不止于“通俗读物”。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认为它更像是一部“知识分子建构政治理想的”隐书。在《金批水浒》中,故事的发生地不是随意的设定,人物的姓名不是简单的捏造,它们都有文化的诉求在隐。譬如故事中的“王进”、“史进”这两个姓名便有许多学问。金圣叹在水浒第一回总评中说:“史之为言史也,固也。进之为言何也?曰:彼固自许,虽稗史,然已进于史也。史进之为言进于史,固也。王进之为言何也?曰:必如此人,庶几圣人在上,可教而进之于王道也。”[3]在这段文字中,王进、史进成为了“王道”、“历史”的代名词。当然,金圣叹的评点也不见得符合事实,但他如何做出这样评点的文化背景却需要我们去考查,当我们弄清了金圣叹的“圣王之道”的理想信念之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他对《水浒传》的腰斩及解读了,而这一解读的依托语境,正是国学的重要内涵。
可以说,国学经典作为古人智慧的结晶,每一处文字、每一个意向都有着丰富的寄托,即使是《水浒传》这样的小说,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当做娱乐闲书去读。许多问题看似无关紧要,但不加训诂,就只能知其皮毛而掩其真意,不利于国学的传承。所以,我们在中学阶段国学的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树立训诂意识,惟其如此,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在点滴中开掘文献典籍的内涵。
5.辑佚集异意识
这是一种信息处理意识。辑佚就是搜集汇集散佚的文献资料,集异就是搜集整理与常识或者传世文献不一样的文献资料,因此辑佚集异意识就是在国学教育中渐渐地养成一种搜集整理新鲜的、罕见的、有别于传世文献的信息的意识。这种意识是一种典型的增值意识,只有在这一意识的引领下,我们的文献才能得以丰富,得以发展。
中国古代文献典籍因为政治、兵燹等各种原因散佚得非常厉害,但这些散佚的文献或许恰恰正是某一关键问题的核心确证,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阅读中要切实增强辑佚意识。甲骨文的发现就是这种意识作用的典范。对许多人来说,“龙骨”作为一味中药,被吃下去的可能比现在留存的要多很多,那些比现在更能回溯历史的文献可能就在刚刚吃下的那一块里。也就是说我们在国学的传承中,常常因为缺乏这种信息意识而成为文献的毁灭者。因此为了国学教育的开展,为了中国文化的保护与弘扬,我们要增强这种意识,要做在生活的边角料里发现甲骨文的王懿荣,而不做对历史文化熟视无睹的文化看客。
6.文化贯通意识
国学从内涵来说是文化的精义,从外延来说又是各种不同形态的文化总括,它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算学等诸多内容,并且这些学科之间又彼此相通,这就要求我们在国学文献的处理当中要具有相当的文化贯通意识。
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讲稿,是典型的文化贯通力的作品。他讲的是魏晋时期的社会文化,其中既有文学、哲学,还有服饰、药和酒及行为方式的问题。这几类事物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来说,或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若是知晓中国文化的贯通性,便顿觉它的切中肯綮了。鲁迅说到的药不是治病的药,而是“五石散”,类似今天的毒品,能让人麻醉甚至痴狂。它与怡情纵性之酒和而饮之,放浪形骸的魏晋风度就形成了,“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的文风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能有这样的认知能力,首先就要有文化贯通的意识。它要求我们自觉打通不同学科领域的界限,多角度、宽领域地看待我们的文化问题。在国学教育过程中,文化贯通意识有重要意义:它的形成不仅能有效拓展学术眼界和思路,推动国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还能切实增强国学教育的趣味性,使学习不止停留在抽象的文化概念之中,还能具象到现实的物象之上,是国学教育活动中国学意识培养的重要内涵。endprint
总之,文献意识是一种文化修养和文化自觉。在中学阶段的国学教育中应该大力培养这种意识,要让国学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自觉地形成这种认知,养成这种意识,惟其如此,我们的国学才有复兴的希望。
三、文献意识的培养
中学阶段文献意识的培养比较困难,一方面中学生心智并未完全成熟,容易偏激和感情用事,难以抵御社会上的各种声色诱惑,无法进入国学意识培养所必须的“虚静”状态,难以养成积极的“文献意识”。同时,国学教育与国民教育体系的不对接,导致学校和家长对国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继而对文献意识的重视也不足;第二,国学内涵、文献知识的繁杂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人面对国学和文献无所适从;第三,国学与文献在现代社会中直接参与社会生产的渠道极为狭窄,人们无法在生活中找到直接的国学或文献与现实利益的结合点,导致人们对国学和文献的兴致不高。但这些问题对于国学教育和文献意识培养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国学自豪感,通过国学教育师资的强化、国学实践环节的拓展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文献自觉意识,推进国学教育的发展。
1.师资力量的强化
国学教育的开展,师资是关键。我们知道,国学涵盖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因此能够担当国学教师的人必是经过相当严格的专业学术训练。当前,中学国学师资的强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方面,选任经过系统国学教育的高等专业人才,并在人事、职称等政策方面加以支持;另一方面,根据国学内涵的广博性特征,采用开放式国学教育师资,即在国学教学中,按阶段、按专业聘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教学。相比较专门国学教师的培养来说,这是一条更为切实可行,也最能解决燃眉之急的最好路径。当然,对于这些专门的开放式国学教师,我们也需要制定相关的准入、管理、绩效考核机制。在师资加强的前提下,中学国学教育一定会有新的突破。
2.专业知识的锤炼
文献自觉是在文献学专业框架内建构起来的文献意识和文献能力的概括,因此,文献专业知识的锤炼就成为文献自觉的基础。
目前,文献专业知识的锤炼主要是通过专业的学校教育来展开的。但就国内文献专业教育来看,一般是从研究生阶段开始设立的,这相较于文献自觉的培养来说,开设得有些晚。从当前的国学教育形势来看,我们应该将文献学的相关知识前置到中学阶段中去,这一点从我国古代的教育历史来看,也是完全合适的。我国古代的教育是从蒙学开始的,所谓蒙学就是“童蒙养正”的意思,就是在道德文章方面打下根基的时候。我们可以将文献专业知识中的句读、训诂及《四书》等文献知识和文化典籍等作为国学内容来传授,这样就可以从小在学生的心中树立一种国学认同和国学精神,让他对这种文化有一种亲近感、使命感,同时也养成了他们的文献学基础,便于后续文献专业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提升。
3.实践平台的建构与拓展
文献意识的形成除了靠专业知识的学习,还需要有实践环节的训练。文献意识的对象是内容庞杂的国学,它不仅包括纸质文献的内容,还有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文化符号,这要求我们必须在专业的学术锤炼的同时加强文献能力实践的锻炼。
文献意识的实践平台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文献知识在学术领域的积极参与,譬如类书、目录、丛书的参与编订,古籍文献的整理校勘,出土文献的考订辨伪等等。这个实践主体主要是专业文献工作者,对于中学生来说,“创意文化产业园区”是他们最合适的实践平台。在当前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化产业园的参观学习或者工作参与,在适合他们年龄、兴趣的动漫产业、文化创意、文化产品等项目的设计、开发等方面培养他们的文献意识。当然,文献参与实践一方面能够促进文献意识的形成,同时也可能使文献意识走上功利化的道路,这需要师生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正,保证国学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
————————
参考文献
[1] 周勋初.李白诗原貌之考索.文学遗产,2007(1).
[2] 章培恒.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社会科学战线,1983(4).
[3] 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
[作者:孙振杰(1980-),男,河南鄢陵人,平顶山学院文学院讲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
【教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推荐阅读:
情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07-24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1-05
教育教学论文封面06-14
舞蹈教育教学论文09-27
教学教育论文下载10-20
教育教学省级获奖论文09-11
双语教学中医教育论文07-05
中学音乐教学论文音乐教育教学论文:音乐教学方法探讨10-18
教育教学信息技术论文09-15
网络教学论文 计算机教育论文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