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精选7篇)

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 篇1

所谓素质,是指一个人的品质、性格、学识、能力、体质等方面特性的总和。在现代企业里,管理人员不仅担负着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管理职能,而且从不同角度和方面负责或参与对各类非管理人员的选择、使用与培训工作。因此,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决定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日益复杂,对公司管理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一定意义上,是否有卓越的企业管理人员和管理人员集团,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成败。显然,才智平庸、软弱无能者是无法担当起有效管理企业的重任的。所以,现代企业管理职能客观上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具有相应的良好素质。换言之,良好的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提高管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是指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品质、素养和能力,它是选拔管理人员担任相应职务的依据和标准,也是决定管理者工作效能的先决条件。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分析是公司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如下素质:

(1)从事管理工作的愿望

企业管理是组织、引导和影响他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专业性工作,胜任这一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从事管理工作的愿望。只有那些具有影响他人的强烈愿望,并能从管理工作中获得乐趣、真正得到满足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之,倘若没有从事管理工作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愿望,个人就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探索管理活动的规律性和方法,亦缺乏做好管理工作的动力,不可能致力于提高他人的工作效率,难以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2)专业技术能力

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处理专门业务技术问题的能力,包括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能够从事专业问题的分析研究,能够熟练运用专业工具和方法等。这是由于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不论是综合性管理亦或职能管理,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如计划管理要求掌握制定计划的基本方法和各项经济指标的内在联系,能够综合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善于运用有关计算工具和预测方法。要胜任计划管理工作,就必须具备上述专业能力。因此,管理人员应当是所从事管理工作的专家。此外,就管理对象的业务活动而言,管理人员虽然不一定直接从事具体的技术操作,但必须精通有关业务技术特点,否则就无法对业务活动出现的问题作出准确判断,也不可能从技术上给下级职工以正确指导,这会使管理人员的影响力和工作效能受到很大限制。

(3)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

管理人员能否有效影响和激发他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决定于企业组织赋予管理者个人的职权大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影响力。而构成影响力的主要因素是管理者的道德品质修养,包括思想品德、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性格气质等方面。管理者只有具备能对他人起到榜样、楷模作用的道德品质修养,才能赢得被管理者的尊敬和信赖,建立起威信和威望,使之自觉接受管理者的影响,提高管理工作的效果;反之,管理人员如果不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甚至低于一般规范,则非但无法正常行使职权,反而会抵消管理工作中其他推动力的作用,影响下级工作的积极性。

(4)人际关系协调能力

这是从事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在企业组织中,管理人员通常担负着带领和推动某一部门、环节的若干个人或群体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职责,因此,需要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按照分工协作的要求合理分配人员,布置工作任务,调节工作进程,将计划目标转化为每个员工的实际行动,促进生产经营过程连续有序地稳定进行。不仅如此,为了充分发挥协作劳动的集体力量,适应企业内外联系日益复杂的要求,管理人员应成为有效的协调者,善于协调工作群体内部各个成员之间以及部门内各工作群体之间的关系,鼓励职工与群体发挥合作精神,创造和谐融洽的组织气氛;同时要善于处理与企业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社会集团及个人的关系,妥善化解矛盾,避免冲突和纠纷,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各界公众的理解、信任、合作与支持,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综合能力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物质与人才转换的开放系统,生产经营过程具有明显的动态性质,即需要随时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和调整。与这一状况相适应,管理工作经常面对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一定意义上,管理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之所在,迅速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措施和途径,善于讲求方式方法和处理技巧,使得问题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决策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管理中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面临的非程序性、非规范化问题越来越多,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决策能力,要善于在全面收集、整理信息的基础上,准确判断,大胆拍板,从各种备选方案中果断地选择最优方案,并将决策方案付诸实施。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所需要的能力构成也有所不同。一般说来,专业技术能力对基层管理人员显得比较重要,中层管理人员次之,高层管理人员则不需要太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基层管理者日常管理工作中面对的大量问题是技术问题,必须有熟练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胜任。综合能力对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因为高层管理者承担企业重大战略决策、协调内外环境平衡的职能,专业问题可以委托职能部门的参谋人员去解决,但是最终的决策必须由自己承担。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对每个管理层次都很重要,但不同管理层次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类型有所不同。基层管理者需要协调基层操作人员工作协作、配合方面的能力;中层管理人员既要协调上级和下级单位之间的关系,也要承担大量的横向协调职能;高层管理人员主要承担企业外部关系的协调职能,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公司管理风格及经营理念分析

管理风格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所一贯坚持的原则、目标及方式等方面的总称。经营理念是企业发展一贯坚持的一种核心思想,是公司员工坚守的基本信条,也是企业制定战略目标及实施战术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依据。一个企业不必追求“宏伟的”理念,而应建立一个切合自身实际的,并能贯彻渗透下去的理念体系。经营理念往往是管理风格形成的前提。一般而言,公司的管理风格和经营理念有稳健型和创新型两种。稳健型公司的特点是在管理风格和经营理念上以稳健原则为核心,一般不会轻易改变业已形成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因为成熟模式是企业内部经过各方面反复探索、学习、调整和适应才形成的,意味着企业的发展达到了较理想的状态。奉行稳健型原则的公司的发展一般较为平稳,大起大落的情况较少,但是由于不太愿意从事风险较高的经营活动,公司较难获得超额利润,跳跃式增长的可能性较小,而且有时由于过于稳健,会丧失大发展的良机。稳健并不排斥创新,由于企业面临的生存发展环境在不断变化之中,企业也需要在坚持稳健的原则下不断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策略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果排斥创新的话,稳健型的公司也可能会遭到失败。创新型公司的特点是管理风格和经营理念上以创新为核心,公司在经营活动中的开拓能力较强。创新型的管理风格是此类公司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关键。管理创新是指管理人员借助于系统的观点,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方式,以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综合效益的不断提高,达到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综合效益,具有动态反馈机制的全过程管理目的。管理创新应贯穿于企业管理系统的各环节,包括经营理念、战略决策、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管理技术和人力资源开发等各方面,这些也是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创新型企业依靠自己的开拓创造,有可能在行业中率先崛起,获得超常规的发展;但创新并不意味着企业的发展一定能够获得成功,有时实行的一些冒进式的发展战略也有可能迅速导致企业的失败。分析公司的管理风格可以跳过现有的财务指标来预测公司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分析公司的经营理念则可据以判断公司管理层制定何种公司发展战略。

3公司业务人员素质和创新能力分析

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 篇2

一、明确会计职能

企业的会计职能在很大程度上为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监督和反应, 会计部门主要实现对会计核算、费用报销、报表的编制以及财务会计的执行以及监督、项目账目的管理以及预算的控制、内外部的审核以及检查、数据共享以及相关数据的预测以及分析等等。而财务的职能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决策以及控制的功能。通过明确了会计的职能定位, 有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将相关的账目管理项目纳入了公司的数据中心进行核算以及管理, 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强化了独立岗位分离的原则, 通过实行预存账通过数据中心的各个管理部门人员的交叉管理模式, 从而提高了财务会计的内部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的水平。

二、提高财务会计的基础管理水平

通过持续重视财务会计的基础管理工作, 持续提高与加强各个单位财务会计的管理基础, 通过组织安排相关人员加强专业基础管理的理论以及相关人员的基础管理实践培训, 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了基础管理工作的检查、整改以及提升。通过对财务会计资料的规范性、制度执行的严格性以及内部控制的完善性以及风险管理和控制的预先性等方面进行检查和完善, 对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的要求, 从而切实规范以及完善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工作。

通过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以及管理, 有效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充分发挥会计核算人员的作用。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 会计人员所面临的经济事项将越发复杂, 由此要求相关会计人员在仔细以及规范性的前提下, 使用科学的分析方法, 以明确的理解能力以及准确的判断能力, 找出问题的解决方式和思路。由此, 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应主动学习新的知识以及技能, 持续提高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 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有效。而会计信息质量是企业发展以及财务决策的基础以及基本的保障。

三、强化会计管理的执行力度

制度的执行力度体现了企业的执行力以及相关规章下达的效率, 充分验证了相关制度的可行性。在会计管理制度的执行上, 要求各个单位以及财务主管严格执行包括资金、预算、资产等各种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从而保证资金、预算以及资产、税收管理和筹划更为科学化, 推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向着更为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加强核算制度的建设, 完善企业的核算体系, 建立健全的与会计核算制度相匹配的管理制度, 通过加强信息化管理过程, 通过使用现代企业管理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建立一个最佳的数据处理的方式, 并最终实现资源共享, 为企业的持续管理提供保障。

四、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会计数据

通过对财务会计数据预测、反映以及监控能力的建设和持续发展, 实现对各个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的持续组织, 从而有效提高了企业的会计核算质量, 同时也能对公司的各项关键财务指标进行科学的预测以及实时的监控。由此公司能实现在发现了异常数据的第一时间则进行分析以及提交决策, 同时有效监控企业的产值、计量、债权、资金的收付以及重点项目的成本效应等等, 对企业的决策过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加强资金管理

通过强化资金的清收管理工作, 加强相关项目的计量收款, 提高资金的回笼速度, 通过建立全面而完善的资金管理计划, 引入资金安全储备, 掌握公司的实际收支状况, 加强资金的集中策划, 有效提高资金的集中。通过使用多种融资的方式以及手段, 扩展资金的筹集以融资渠道, 通过多种科学的方式实现对企业资金的科学管理, 同时在经济严峻的形式下开展工作, 探索新的融资方式, 由此为企业的发展扩展了融资的渠道。

六、强化债权管理

通过建立企业领导的清收责任体制, 建立债权清收的监督、指导以及协调工作, 通过加强产值、计量支付等报表的监控以及管理, 相关的财务管理部门按照月份对清收状况进行跟踪落实, 建立应收账目的清收档案, 做好项目工程款项的回收以及清收工作。同时还可开展相关的竞赛活动, 加大清收工作的考核, 实现对事务部的对接, 长期应收款项或者恶意拖欠的应收款项及时移交其债权档案, 并可采取多种法律手段进行清收。

七、加强税法研究

为了有效减少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当中的税务风险, 相关企业应积极组织相关财务部门加强对国家税收法律以及相关法规的学习, 全面了解以及掌握税收政策, 同时整理好与企业经营发展相关的税收法律以及法规, 并及时下达给各个基层单位进行学习, 有效提高不同级别税务部门的沟通以及协调, 切实做好跨区经营所得税预缴款项以及个人所得税的管理工作, 减少企业的税负。通过加强海外项目的出口退税、基础建设以及投资部门等业务税收政策的分析以及研究, 切实做好退税、减税以及免税等工作, 建立企业的协调发展模式, 同时按照所下达的科技开发立项的项目, 建立好企业的核算以及财务管理的工作, 积极开展相关产业优惠政策、年度投资收益以及财产损失税务鉴定等管理工作。

八、创新公司会计管理方式以及手段

通过持续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技术, 优化信息资源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 实现对相关资源信息的规划以及发展, 保证企业在市场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通过引进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将企业的内部以及外部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 通过将供应、制造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以及相关因素与内部管理以及控制构成一个反战的整体, 从而建立了企业全面经营以及全过程控制。ERP会计核算模块涉及企业会计管理的多个模块, 通过使用ERP的成本管理, 在经过库存、工资、固定资产管理等相关数据的录入之后, 系统则可自动进行成本的计算并生成一系列的报表, 并保证相关数据来源的唯一性, 确保不同数据之间关系的准确性, 由此避免了手工报表的复杂计算过程。

ERP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 通过将采购、订单、库存、制造、质量、运输、财务、人事以及项目管理等多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以及管理, 充分适应了市场对企业管理的要求。满足了企业内部资源向着全面计划管理的战略发展要求。ERP在企业内部的实施, 使相关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反应迅速, 并灵活进行产品的装配, 减少库存并有效提供供应链管理, 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应, 为企业的发展, 以及全面实时预算管理,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及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九、结语

为了适应企业内部经营发展以及市场持续变化的需求, 当前公司的会计已经发展成为了以经营管理为主的会计模式。企业的各方面发展与公司会计能力密切相关。会计信息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企业制定相关融资策略、实现技术创新以及进行市场营销等等。同时还加强了公司内部财务、成本、资金以及人才、质量等多方面的研究以及管理, 为公司各项职能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同时, 会计信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信用风险以及税务风险的防范, 从而有效发挥出了会计在公司内部的管理职能。企业要充分发挥出会计的管理能力, 则应从整体上提高会计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渗透, 从而以管理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摘要: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和中心。企业的会计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盈利、可持续发展以及经营风险的调节以及控制等, 由此企业应充分发挥出公司的会计管理能力, 推动企业占据市场份额, 并最终实现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公司会计管理能力提高方面进行分析, 为类似企业充分有效发挥会计能力, 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关键词:公司,会计,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毛小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现状的几点思考[J].经济视角 (上) , 2009, (10) .

[2]刘启云.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3) .

[3]叶薇.深化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探讨[J].企业导报, 2011, (5) .

[4]陈景.完善现代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研究[J].科技风, 2011, (21) .

[5]何巧巧.关于会计管理体制方面的新见解[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 (24) .

信托公司成本管理能力研究 篇3

【关键词】信托公司  成本管理能力  成本优化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GDP实现了6.9%增长率,信托资产规模更是跨入“16万亿元”大关,这既真实反映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也是信托公司全力开拓业务,增强事务管理和投资能力,促进行业转型的成果。但是,信托公司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更多地关注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和信托规模的急剧扩大,而在内部精细化管理特别是成本管控方面力度仍为不够。在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下,信托公司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显得稍有落后,整体水平相对较低。

一、信托公司成本管理能力的概念和重要性

本文所指的成本管理是信托公司围绕其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可能对成本产生影响的因素和条件而采取的计划、核算、分析、控制行为。中国证监会在国内率先提出了成本管理能力的概念,将其测评指标定义为:(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支出。笔者认为,由于证券公司与信托公司在经营业务等方面具有可比性,上述的成本管理能力同样适用信托公司。但在具体公式上,由于证券投资业务近年来逐渐受到监管层和各大信托公司的重视,得以大力发展,如自营证券的浮盈、所创设认沽权证等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利得是信托公司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故笔者认为信托公司自营证券投资业务产生的交易投资性收益不应从营业收入中剔除,成本管理能力的指标也应修正为:成本管理能力=营业收入/营业支出。下图为2015年信托公司的成本收入比排名前十名,为了构图方便,取成本管理能力倒数成本收入比为图中纵轴。

图1 2015年信托公司成本收入比排名

数据来源:68家信托公司年报。

成本管理能力是当下信托公司可持续发展所需的一种关键能力,其侧重点是通过对影响公司成本费用支出的内外部因素进行系统整合与有效组织,不断提升成本费用的支出效率,在行业平均利润逐步趋同的形势下,塑造公司的成本竞争优势。提高成本管理能力的过程,实际是一种对信托公司内部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过程。在对资源进行有效的规划利用过程中,可以降低公司的资源损失,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资源产出。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倡导集约式的经营管理,提高成本费用的支出效率,不仅是信托公司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也是信托公司应对激烈竞争、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

二、影响信托公司成本管理能力的主要因素

信托行业属于金融服务行业,运用货币交易手段,融通有价物品来满足客户的投融资需求,故其主要成本驱动因素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

(一)人力成本支出

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信托公司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来创造更多的利润,这导致了人力成本成為其关键成本并在总成本费用支出中占有较大比重。信托公司的人力成本可以从获得、开发、使用、保障、离职五方面去考量。获得成本是指企业在招聘员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如发布招聘广告所需费用、使用猎头猎取专业人士所需费用等;开发成本是指企业对已获得的人力资源提供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而发生的成本等;使用成本是指企业在使用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如员工的工资、奖金、福利费用等;保障成本是指企业为保障员工暂时或者长期丧失使用价值时的生存权而必须支付的费用,如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等社保费用;离职成本则是指因员工离开企业造成的成本,如人员非自愿离职的补偿费用、离职空位添补所需费用等。值得注意的是,此块支出的增速正在放缓,2015年从业人数增幅4.6%,较2014年15%的增幅下降10个百分点。

(二)业务发展相关成本费用

2015年68家信托公司中共有37家信托公司在信托项目损益表中列出8项信托项目支出明细,分别为:受托人报酬、营业税金及附加、投资管理费、交易费用、销售服务费、资产减值损失、保管费、其他费用。从数额看,该37家信托公司的受托人报酬为313亿元,在总支出中占比44.11%,是信托业务发展支出中的最大项目。营业税金及附加全年全行业累计支出18.99亿元,在总支出中占比1.41%,其占比较低的原因在于信托项目只是作为一个财富管理手段和合同安排而非税收意义上的纳税主体。剩下其他费用的占比较低,但即便在中国银监会鼓励信托公司直销的大背景下,信托公司的直销能力仍十分薄弱,营销费用必将随着业务的发展而不断增加。

(三)公司运营相关成本费用

该项费用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经营规模。信托公司多属于有机式组织结构,强调灵活和变化,在短期可能由于信托行业的迅猛发展而带来某些风险,提高成本支出,但从长期来看由于其适应了环境变化而在一定程度上又降低了成本。而经营规模又多体现在为公司获得重大竞争优势的信息技术上,信托公司的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对业务发展具有积极的驱动作用同时,确保客户二级市场交易的安全性、快捷性和稳定性也对技术要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四)相关税费

信托公司涉及的主要税种是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除此之外,还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等,这些税费随着公司经营情况的变动而变动。

三、信托公司成本优化的具体措施

(一)资金成本

目前,融资客户的选择及行业的竞争主要是资金成本的竞争,因此加强资金管理、保障资金安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成为关键。资金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信托公司的竞争优势,第一,巩固与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大型机构的合作渠道,以获取银行理财资金、券商资管计划资金、保险资金、社保资金、大型国企资金等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来源。第二,应当完善公司的产品系列,在产品期限、赎回机制等方面通过灵活的产品设计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充分利用客户的沉淀资金。第三,要加大开发创新业务的力度,尤其是投资类业务,要培养自己的投资管理能力,以减少对净资本的占用,提高自有资金支持业务发展的效率和效果。第四,信托公司还要积极探索信托受益权流通的方式、方法,解决信托产品的流动性问题,以吸引规模化、长期化的资金加入。

(二)人力成本

人力成本如上文所述,在总成本支出中占有较大比重。首先,员工培训开发应是人力成本管理的第一道防线,选择有效的培训开发手段,明确企业最紧缺的知识和技能,并运用建立学习小组、多阶段培训方案等方法确保培训的成果转化到实际工作中。其次,建立市场化的激励机制,按照业绩和能力导向进行员工考核工作,实现与业务表现、风险管理紧密挂钩的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并实施差异化管理,重点提高优秀、骨干员工的满意度,减少人才流失。再次,随着信托公司对异地业务的拓展,异地员工的占比将逐步增加,应当加大异地员工的属地化比例,充分整合、利用当地的资源。最后,通过流程再造、信息系统更新换代,减少事务性工作的机械重复,辅以建立内部EAP改善员工的职业心理健康情况,以提高人力成本的支出效率。

(三)业务成本

信托公司的业务成本是指在各个经营环节所发生的费用,伴随着信托产品设计、产品营销、产品后期管理以及客户服务等全流程,并与整个业务流程的员工相关联,具有全程性和全员性特征。要优化业务成本,首先应当制定各业务环节的成本费用支出标准和成本目标,这个标准可以依据信托公司相关的成本费用支出记录,再参照行业领先信托公司的成本费用指标制定,也可以根据预算标准来制定。支出标准可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有利于加强日常的成本审核监督,及时发现并克服资源浪费的现象,从而减少每单位业务成本支出。其次应当与银行、第三方理财机构、中介机构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获得稳定的外部资源支持,并通过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等措施来提高谈判议价能力,同时做好业务链管理,通过企业流程再造等手段切实降低信托项目过程中的各类费用支出。

(四)风险成本

信托公司是管理风险的金融机构,随着业务复杂程度的增加,全面风险管理成为必然,必须要在全面提升风险管控能力的基础上降低风险成本。在具体的措施上,首先,信托公司应当确定风险处理的程序与标准,逐步改变以定性测评为主要手段的风险监控方式,更多地采用定量测评方法来动态评估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其次,通过建立信用评级模型,为每种产品、每一交易单位设置交易限额,为每一合作伙伴制定信贷限额以分散和规避风险,提高抗击风险的能力。再次,提升信息系统,实现异地远程操作和网上归档,通过对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掌握客户资金走向,对财务数据及指标进行预警,并降低操作风险。最后,要加强合规管理;及时判定、评估和监督公司所面临的合规风险,避免因风险控制指标不达标而造成的监管约束。

(五)运营成本

运营成本是信托公司的各部门为组织、管理、支持信托公司业务活动而发生的费用。首先,信托公司的运营成本较为复杂,需要通过预算进行控制,对于预算外的费用,就需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采用例外管理等方式进行控制。其次,信托公司应建立统一的管理流程和操作指引,随时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设计个性化的流程,并加強知识积累沉淀和传承建设,使新员工能够尽快上手工作,从而减少沟通、协调成本,提高效率。最后,运用ERP、MIS、DSS、TPS等一系列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正确的决策,优化数据加工,对项目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从而促进信托公司管理的透明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不断提高信托公司的经济效益。

开源与节流,是信托公司经营管理的两大重要方面。成本管理水平作为评价信托公司经营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其提升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信托公司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从而助推信托公司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殷醒民.2015年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行业转型的初露成效[EB/OL].中国信托业协会.2016-02-24.

[2]阳昌云.证券公司可持续发展下的成本管理能力及测评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3]邱莹.天津信托公司客户管理系统建设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

[4]陈莉.基于知识管理的G公司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4.

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 篇4

期货行业构成的国内外比较

美国和英国的期货行业构成美国是期货市场和期货行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其期货行业结构在原发型期货市场中最具代表性。美国《商品交易法》将其期货市场的中介机构划分为代理业务型、客户开发型以及管理服务型三大类。

代理业务型的中介机构。主要是期货佣金商FCM(Futures Commission Merchant)、场内经纪商FB(Floor Broker)以及场内交易商FT(Floor Trader)。FCM是各种期货经纪中介的核心,从其功能来看,与我国的期货经纪公司类似。据统计,在美国期货业协会(NFA)注册的FCM目前共有192家。①根据不同的营运模式,美国的FCM又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全能型金融服务公司,如高盛公司、花旗环球金融、美林公司以及摩根大通等金融巨头,期货经纪业仅占其业务的一部分;二是专业的期货经纪公司,以瑞富期货公司(Refco)为典型代表;三是现货公司兼营期货经纪业务,这类公司包括一些大型的现货加工商、仓储商、中间商和出口商等。它们最初涉足期货市场主要是为了套期保值,后来逐渐拓展到期货经纪业务,有些现货公司还下设了专门从事期货经纪业务的子公司,例如嘉吉投资者服务公司(Cargill Investor Services)就承担了其母公司的套保业务。此外,代理型中介还包括FB和FT。FB又称出市经纪人,他们在交易池内替客户或经纪公司执行期货交易指令。FT与FB正好相反,他们在交易池内替自己所属公司做交易。如果是替自己账户做交易,通常称之为自营商(Local)。

客户开发型的中介机构。主要有介绍经纪商IB(Introducing Broker)和经纪业务联系人AP(Associated Person)。IB既可以是机构也可以是个人,但一般都以机构的形式存在。它可以开发客户或接受期货期权指令,但不能接受客户的资金,且必须通过FCM进行结算。IB又分为独立执业的IB(IIB)和由FCM担保的IB(GIB)。IIB必须维持最低的资本要求,并保存账簿和交易记录。GIB则与FCM签订担保协议,借以免除对IB的资本和记录的法定要求。在NFA注册的IIB目前共有466家,GIB则有1043家。我国尚不存在类似于IIB的期货中介机构,而期货经纪公司在异地的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则与GIB颇为相似。在FCM的业务结构中,许多IB的客户量和交易量都远比FCM直接开发的要大,IB的引入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期货业的发展。

经纪业务联系人主要从事所属的FCM、IB等机构的业务开发、客户代理等工作。他们均以个人形式存在,包括期货经纪公司的账户执行人、销售助理和分店经理等。经纪业务联系人不允许存在双重身份,即不能同时为两个期货经纪机构服务。在NFA注册的经纪业务联系人共有53898人。其中,以账户执行人AE(Account Executive)最为典型,他们是FCM的业务代表,是专门为期货经纪公司招揽客户并替客户执行交易和提供市场咨询的人,与我国期货经纪公司内部经纪人的角色类似。

管理服务型的中介机构。主要包括商品基金经理CPO(Commodity Pool Operator)、商品交易顾问CTA(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等。CPO是指向个人筹集资金组成基金,然后利用这个基金在期货市场上从事投机业,以图获利的个人或组织。CTA可以提供期货交易建议,如管理和指导账户、发表即时评论、热线电话咨询、提供交易系统等,但不能接受客户的资金。目前,在NFA注册的CPO有1470家,CTA有790家。图1反映了美国期货行业中几种主要中介机构之间的业务联系。

其他原发型期货市场与美国的期货经纪行业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英国的期货经纪中介主要可以分为全能期货经纪商(Full-Service Brokerage)、贴现期货经纪商(Discount Brokerage)、介绍经纪商(Introducing Broker)。全能期货经纪商全方位地提供期货期权代理业务、FOREX业务以及场外市场现货与衍生品的交易,同时也开展了电子交易和网上交易,并且为投资者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英国最具代表性的全能期货经纪商有曼金融(Man Financial)、GNI有限公司和 Berkeley期货公司;贴现期货经纪商仅接收客户的指令,并在市场上代客户操作执行,不提供交易建议、市场信息以及其他服务,所有决策由客户自己做出。英国的IB与美国的略有不同,它们是全能期货经纪商的一种,提供的服务与全能期货经纪公司是一样的,只是规模往往较小,通常仅致力于期货经纪业务。但正是由于IB规模小,分布的范围要比全能期货经纪商广得多,为小城镇居民进行期货交易提供了便利。

亚洲国家(地区)期货行业构成日本从事期货经纪业务的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金融公司兼营期货经纪业务,主要是一些拥有投行背景的公司,如小林洋行和一些证券公司等;二是一些拥有现货背景的大型企业,它们大都下设了专门从事期货经纪业务的子公司。这类期货公司的代表有三井物产、住友商事、丰商事、冈藤商事、三菱商事等。三是专业型期货经纪公司,以创建于1958年的日商联贸期货经纪股份有限公司(Nihon Unicom Corporation)为代表。①

继发型期货市场中,香港的期货市场主要有四类参与者,一是自营商(Trader),仅从事自有账户交易;二是经纪商(Broker),既从事自有账户交易,也为其他会员代理交易;三是期货商(FCM),可从事自有及客户账户交易,也可代理其他会员的经纪业务;四是商品自营商(Merchant Trader),它们是可交割商品的期货自营商。①

台湾地区的期货经纪商主要有四类:一是专营期货经纪商,只受托从事证期局公告的国内外期货期权交易;二是兼营期货商,包括一些本土及外国券商和金融机构;三是期货交易辅助人,主要是一些获许经营期货交易辅助业务的证券经纪机构,期货交易辅助业务包括招揽客户、代理期货商接受客户开户,接受客户的委托单并交付期货商执行等;四是复委托公司,就是代理本土客户从事国外期货交易的机构,它们将委托单转给境内的国外复委托期货商,然后再转给境外的交易所达成交易。②

我国期货业构成中的问题

我国期货业的发展时间较短,但行业发展历程几经坎坷。目前,我国共有188家注册期货经纪公司,期货营业部500多家。我国目前的期货业态构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期货业态过于单一。国外的原发型期货市场和继发型期货市场的期货业,均已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较为完善的行业结构。各种类型的期货中介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在多层次的代理服务体系中自我定位,相互分工协作,共同发挥中介职能。而我国目前的期货中介机构只有专业型期货经纪公司一种类型,它既是一个交易代理机构也就是通道服务商,又承担着客户开发、信息咨询、客户账户管理和交割服务等职能,相当于一个全能经纪商。但受制于目前的资本实力和经营能力,我国现有期货经纪公司还没有能力扮演全能经纪商的角色。

第二,期货业态链缺损,市场开发和服务能力不足。目前,我国期货业既缺乏像美国的IIB、台湾的期货交易辅助人这样的客户开发型期货中介,也没有法律意义上正规的CPO、CTA等管理服务型期货中介。一方面,造成了期货经纪公司长期以来在客户开发与代理服务这两个业务领域顾此失彼、难以两全;另一方面,由于得不到专业、安全的资产管理服务,使得大量潜在的客户因为专业知识匮乏而无法投资于期货市场。

期货公司经营模式的国内外比较

四种国外期货公司经营模式

国外期货经纪公司的经营模式大致分为四种,具体为:综合型、融资服务型、专业型和贸易型期货经纪公司。

综合型经纪公司。代表性公司为美国的瑞富期货(Refco),全球排名第6。瑞富期货是以经纪业务为基础的多元化发展的期货经纪公司,拥有最广泛的客户群,是全球最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从瑞富期货的发展史可以看出,经纪人和经纪商制度是其拥有活力的关键,购并是其扩张的主要手段。瑞富公司的最大特点就是业务发展非常全面和均衡,凡是期货经纪公司能够涉及的领域,该公司均成功进入。目前,瑞富期货涉足的主要业务包括衍生品交易、服务、资本市场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收购业务等四大块。

融资服务型经纪公司。代表性公司为法国的飞马期货(Fimat),全球排名第7。Fimat的控股股东是法国兴业银行。大型国际化商业银行背景使飞马期货在客户融资方面能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飞马期货有相当数量的工业领域客户,兴业银行往往是这些客户的债权人。同时,飞马期货也非常重视其他机构客户,譬如金融机构和基金,其完备的环球经纪网络也为服务机构客户带来方便。

专业型经纪公司。代表性公司为法国的卡利翁金融(Calyon Financial)和英国的曼金融(Man Financial)集团,全球排名第8和第9位。专业型经纪公司又可分为市场专业化和产品专业化两种模式。前者以卡利翁金融为代表,其完全是投资银行风格,该公司的工作重点就是服务好基金,在其期货合约的总成交量中基金的份额占了六成左右;后者以曼金融为代表,它的发展被认为是贸易公司成功转型为金融机构的经典案例。目前,曼金融主营业务为资产管理,其2003年的收入结构中,资产管理费收入为2.711亿英镑,资产管理业绩收入为1.391亿英镑,代理费收入仅为0.708亿英镑。也就是说,经纪业务收入仅占曼金融总利润的25%左右①。参见图

2、图3。

贸易型期货公司。代表性公司为美国的富士通集团(FCStone)。富士通的经营规模虽比不上上述期货公司,但却独具特色。作为一个从事商品交易风险管理的专业化公司,其特

点是业务渗透商品价值链中包括生产、销售、加工、运输、批发和零售的每一个环节。为客户提供纵向一体化的商品贸易服务,从而成为美国最大的农产品贸易商之一,美国中西部的农场70%的农民通过富士通进行保值交易。

国内期货公司经营模式单一。

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代表性期货经纪公司的经营模式大致可以分为网络型、区域型和贸易型经纪公司等三种类型。

在2003年国内期货公司综合实力排名前20位的期货经纪公司中,网络型经纪公司共5家,其中4家为中期公司的分支机构;区域型公司共11家,数量最多;贸易型公司共4家,也占据相当份额。

网络型经纪公司。其代表是中期集团公司,2003年综合实力排名第1位。其特点是拥有众多独立子公司,全国性交易网路健全、交易额和保证金在全国范围内占有比较高的份额,具有极高的市场地位和较强的竞争力。

区域型经纪公司。其代表是浙江永安期货和江苏建证期货,2003年综合实力排名分别为第3位和第10位。区域型期货经纪公司一般以公司所在省份或地区为核心市场,具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是所在省份或地区的龙头期货公司,拥有较好的市场信誉和行业知名度。贸易型经纪公司。其代表是中粮期货、深圳实达,2003年综合实力排名分别为第2位和第5位。这类公司具备某类商品的贸易背景,一般与这一品种的现货生产商、贸易商联系密切,具备此品种生产储运贸易方面的专业优势和信息优势,往往在这一品种上有比较大的交易量。目前,较有影响的有中粮系、五矿系诸公司。

与国外代表性期货公司相比,国内期货公司存在较明显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国内期货公司只能从事期货交易代理业务,公司规模较小,市场细分能力不足等。单就经营模式而言,国内外期货公司存在较明确对应关系的仅为贸易型经纪公司一类;网络型和区域型经纪公司虽然从其以经纪业务为核心拓展市场占有率的基本做法而言,与以瑞富期货为代表的国外综合型经纪公司类似,但国内公司开展综合业务的能力相当有限,主要从事市场的平面扩张;作为国外期货公司经营模式重要类型的融资服务型、(市场或产品)专业型经纪公司在国内还未出现成功的代表性企业。

与多元化经营相对应,国外期货经纪公司的收入结构上也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按照收入来源划分,大型综合期货公司的收入主要可以分为保证金收入、结算收入、利息收入、自营业务收入、投资咨询服务收入等。目前,我国期货经纪公司受限于单一经营模式,期货公司的收入结构也十分单一,只有手续费和保证金利息收入,而手续费收入占到收入来源的90%以上。近年来,虽然国内期货市场走出低谷、增长迅速,但由于行业的竞争加剧,国内期货公司以低手续费、低保证金、高佣金返还的价格战方式争夺客户、争夺市场的低层次竞争现象较为普遍,大多数公司“增产不增收”。2002年手续费降幅达17%,2003年仅有5家公司净利润超过500万元。期货公司普遍无法实现规模经营和个性化发展,未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期货公司规模实力的国内外比较

期货业是一个典型的规模经济行业。资本实力和经营规模决定了期货经纪公司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期货公司的规模实力可以从资本规模、代理业务规模和经营规模三方面加以考察。

1.资本规模。从法定注册资本金要求来看,无论是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是新加坡、台湾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对于期货经纪公司的法定注册资本金要求都不是很高。例如,美国期货业协会(NFA)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对期货经纪公司的净资本要求只有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00多万元。日本期货行业协会对结算所会员的净资本要求为1.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1800多万元,而对一般会员的资本金要求仅为900多万元人民币。但这些只是法定的最低标准,反映了成熟期货市场对期货经纪公司设立的初始资本要求比较宽松。实际上,国外大型期货经纪公司的资本规模非常庞大,远远超过了法定最低资本的要求。例如,美国的瑞富期货、嘉吉投资者服务公司,法国的飞马期货、卡利翁金融等专业期货经纪公司的注册资本分别为119676,611美元,97840290美元,61170994美元以及59449640美元,折合人民币在5亿元到10亿元之间。日本最大的专业期货公司日商联贸的注册资本金为27.53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5亿元。①

根据我国2002年颁布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期货经纪公司的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000万元。我国目前资本规模最大的中期期货注册资本金已经达到了6亿元,在期货行业内可谓一支独秀。但从全行业来看,注册资本超过1亿元的期货公司仍然寥寥无几。到2003年底,国内注册资本超过1亿元的期货公司共有9家,注册资本超过5000万元的共有20家公司。全国180余家期货公司的平均资本额为3919.42万元,有137家公司的实收资本恰好达到法定的3000万元的最低要求,占全行业公司总数的77.84%。另外,我国大小期货公司的资本规模差别不过数倍而已,产业资本比较平均地分散于近200家几乎同质的期货经纪公司。因而,我国绝大多数期货经纪公司还远远没有达到规模化经营的水平。

2.代理业务规模。国际上期货公司的代理业务能力排名通常是以客户保证金为基准,(见表1)国外大型期货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多为几十亿美元,而我国比较大的期货经纪公司其客户保证金也仅为几亿人民币,相对比值约为1%。据统计,2003年,我国期货经纪公司客户保证金在1亿元以上共有28家,各期货公司客户保证金平均值为6475.93万元,全国所有期货经纪公司的客户保证金总额为113.98亿元,也就是说全国近200家期货公司的代理业务规模仅能与美国一家大规模的公司相提并论。

此外,从成交量看,如飞马期货2002年的成交量为3.49亿手,而我国最大的公司仅1000万手,考虑到国外期货合约平均要比我国的大几倍,我国期货经纪公司的成交金额估计也是国外公司的1%左右。也就是说,无论是从客户保证金还是从代理额、代理量角度考察,我国最大期货公司的业务规模仅为国外大型期货经纪公司的1%左右。

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 篇5

(2010年)

使用说明

本大纲用于指导证券公司合规管理人员胜任能力考试。协会将根据证券市场法律法规和市场发展变化情况修订大纲。

一、考试范围

1、从事证券公司合规管理工作应知应会的法学基本理论知识;

2、履行合规管理职责应知应会的证券市场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3、有关合规管理的基本理论、实务及技能。

二、考试报名条件

1、通过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或取得中国证券业执业证书;

2、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取得学士以上学位(含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

3、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三、考试方式

考试采取闭卷、计算机考试方式进行。满分为100分,题型为客观题。考试使用中文。考试时间为 180分钟。(有关考试的具体事项由协会另行公告)

四、考试合格标准

考试合格标准为60分。

五、考试成绩有效期

考试成绩合格的,可取得成绩合格证书,考试成绩有效期为三年。

六、其他

本大纲第二部分法律法规中标注*的内容,考生可以自行学习,不纳入考试范围。目 录

第一部分 合规理论与实务 第一章 合规理论

第一节 合规基本概念及涵义

第二节 合规风险与其它公司风险的关系

第三节 合规管理与公司治理、公司内控的关系 第四节 其它合规问题 第二章 合规体系建设

第一节 合规文化建设 第二节 合规管理体系建设

第三节 合规管理中管理人员与合规专业人员的角色分工 第三章 合规职能

第一节 合规的核心职能 第二节 合规沟通渠道

第三节 证券公司合规管理工作的若干重点 第四章 合规评估与问责机制

第二部分 法律法规 第一章 法理基础 第二章 公法基础

第一节 刑法及反洗钱法 第二节 程序法 第三章 民商经济法 第四节 民法 第五节 商法 第六节 经济法

第三部分 证券公司业务规则

第一章 证券公司管理规则

第一节 证券公司法人治理规则 第二节 人员管理规则 第三节 风险控制管理规则 第四节 内部控制管理规则 第五节 财务管理规则 第六节 IT治理规则 第七节 其他有关规则

第二章 证券公司业务管理规则 第一节 经纪业务管理规则 第二节 投资银行业务管理规则 第三节 自营业务管理规则 第四节 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规则 第五节 融资融券业务管理规则 第六节 研究咨询业务管理规则 第七节 其他业务管理规则 附件:参考书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目录

第一部分 合规理论与实务

第一章 合规理论

第一节 合规基本概念及涵义

掌握合规及合规管理的基本概念;了解全球范围内合规管理近期迅速发展的背景及原因;掌握合规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掌握在公司内部建立合规管理的基本原因及其意义;掌握合规管理对行业监管机构、公司及其股东、董事、员工、客户等利益攸关方以及社会公众的不同意义;掌握公司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员工在合规管理中的责任。

掌握全球范围内证券行业合规管理的发展现状;掌握证券公司合规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掌握证券公司合规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基本定位和基本任务。

第二节 合规风险与其它公司风险的关系

掌握合规风险的基本概念;掌握金融机构合规风险主要关注的内容;掌握金融机构运营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关注的内容;掌握合规风险与企业的运营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风险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合规风险与法律风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掌握公司风险管理体系中合规风险管理的作用。

掌握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在合规风险重点关注内容方面的共同点与区别;掌握不同业务模式下证券公司合规风险的特点。

第三节 合规管理与公司治理、公司内控的关系

一、合规管理与公司治理、公司内控

掌握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公司的一般治理结构,掌握合规职能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公司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掌握公司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结构,掌握合规在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合规部门与其它内控部门的联系与区别

掌握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组成结构;掌握合规部门与法律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内部稽核部门、财务控制部门等部门在履行内部控制职能时的职能差别及工作重点的差别;掌握合规部门与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

掌握国内证券公司监事会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与作用,掌握公司监事会与合规部门等内部控制部门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其它合规问题

掌握证券公司跨境开展业务背景下合规职能所面临的特殊问题和难点;掌握合规职能对境外业务活动进行合规控制时的实施原则、程序及方法。

掌握金融控股公司背景下的集团与子公司之间的合规管理所面临的特殊问题和难点;掌握集团背景下的合规管理模式。

第二章 合规体系建设

第一节 合规文化建设

掌握合规文化的基本概念,企业建设合规文化的涵义,合规文化的主要要素,以及企业 4 建设合规文化的主要方式、方法。

第二节 合规管理体系建设

一、合规基本制度的建设

掌握在公司内部建立合规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因及其意义;掌握证券公司合规管理基本制度应包括的内容以及相应的审批过程。

二、合规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掌握公司合规职能独立性的基本概念及其涵义,掌握实现合规职能独立性应采取的制度设计,重点掌握合规总监及合规部门的选任及解聘机制、汇报机制、评估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

掌握合规职能的一般组织架构设计原则;掌握公司管理机构、合规负责人、合规部门专业人员在合规职能组织架构中的不同角色和职责分工。重点掌握合规负责人的职责和角色定位,掌握合规总监与其它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业务线负责人之间的关系。

掌握合规专业人员在履行合规职能时的内部分工原则;掌握合规专业人员的职责分工和归责机制等。

掌握几类基本的合规管理组织结构模式,掌握不同规模、业务类型的证券公司所适用的合规管理组织结构。

三、合规管理制度运行的基本原则

掌握合规部门履行合规职责的基本机制、程序和方式;掌握业务部门执行合规任务时的汇报路线以及与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方式。

掌握合规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专业技能、品质、经验,选任合规人员的基本要求,以及对合规专业人员进行培训的基本方式。

第三节 合规管理中管理人员与合规专业人员的角色分工

掌握公司管理人员,包括公司管理机构、高级管理层、业务线负责人和主管的主要职能;掌握公司一般管理机构、高级管理层、业务线负责人和主管在履行合规职责时的作用和所需承担的责任;掌握合规专业人员的基本职责,掌握合规专业人员与上述管理人员在履行合规职能方面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 合规职能

第一节 合规的核心职能

一、合规政策与程序

掌握证券公司制定和实施合规政策与程序的目的和意义;熟悉证券公司合规政策与程序的狭义和广义渊源;了解负责制定合规政策与程序的主体;了解合规政策与程序通常采用的形式和需要包括的内容;熟悉需要更新合规政策与程序的情形以及相关后续工作。

二、合规咨询、建议

掌握合规咨询、建议的对象和意义;熟悉在证券公司需要合规咨询、建议的事项和情形;了解合规咨询、建议的方式和程序。

三、合规审查

掌握合规审查的概念和范围;熟悉合规审查的流程和审查要点;熟悉合规总监在合规审查过程中的职责。

四、合规监督、监测与检查 掌握合规监督、监测与检查的概念和范围;熟悉合规监督、监测与检查的目的和内容,了解合规监督、监测与检查的一般方式和程序;熟悉不同类型证券公司针对不同业务、不同级别分支机构进行合规监督、监测与检查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的事项;熟悉通过合规监督、监测与检查发现的违规事项的解决程序和对相关部门的问责机制。

五、合规教育与培训

掌握在证券公司进行合规教育与培训的目的和意义;熟悉合规培训教育与培训的种类、通常采用的形式、应包括的内容;熟悉证券公司的常规合规教育与培训项目以及不同业务部门合规教育与培训的重点;了解合规教育与培训的对象、频率以及效果评估方式。

六、投诉与举报的处理

掌握投诉与举报处理的意义和重要性;了解投诉与举报处理的一般流程。

七、合规报告

掌握合规报告的目的和意义;熟悉需要合规报告的事项、报告的类型、形式和基本路径。

八、法律法规追踪与遵从

掌握追踪法律法规的意义和重要性。熟悉法律法规发生变动时,公司应当随之完善有关管理制度的需求和流程。

九、监管配合

掌握监管配合的目的和意义;熟悉监管配合的主要内容和一般形式。熟悉监管配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合规沟通渠道

掌握证券公司合规部门对内和对外汇报和沟通的意义。掌握证券公司合规部门内部汇报路线;掌握证券公司合规部门对公司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报告方式和路径, 需要报告的常规和特别事项;熟悉证券公司合规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方式与一般事项;了解证券公司合规部门与其他控制部门(如审计、风控、稽核部门等)沟通和合作的方式与事项。

了解证券公司合规部门作为对外向监管机构联络机构的作用和意义;熟悉证券公司通过合规部门向监管机构汇报的常规和特别事项;熟悉证券公司合规部可能承担特别法定职责履行相应对外报告义务的情形(如作为反洗钱负责人的可疑交易报告义务)。

第三节 证券公司合规管理工作的若干重点

一、利益冲突防范

掌握合规部门对于证券公司利益冲突防范的重大意义;掌握证券公司常见利益冲突类型和针对不同业务部门的合规关注重点和解决方案;掌握证券公司隔离墙的内涵和意义、保持隔离墙的具体方式、越墙的情形、审批程序和相关注意事项。

熟悉为防止与业务部门利益冲突而保持合规部门独立性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措施。

二、反洗钱

了解我国反洗钱立法的基本进程;熟悉证券公司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熟悉通过金融机构进行洗钱的常见形式和通过证券公司进行洗钱的主要方式;掌握证券公司反洗钱的基本流程和主要控制环节;了解证券公司反洗钱内部控制体系应包括的要素;掌握证券公司开户环节的尽职调查要求和对客户身份资料、交易记录保存的要求;掌握证券公司大额和可疑交易的报告义务、监测机制和保密要求;熟悉证券公司协助反洗钱调查的义务;了解证券公司进行反洗钱培训和宣传的要求。

三、账户管理与交易监控

了解证券公司规范帐户开立、使用和管理的基本要求;熟悉证券公司帐户的分类和清理不规范账户的要求;掌握证券公司交易监控的方式和针对不同业务部门、不同风险级别客户 6 交易监控关注的重点;熟悉发现交易不当或违法违规交易行为的处理流程, 报告义务和后续培训要求。

四、投资者教育与客户投诉处理

了解证券公司投资者教育的重大意义及其主要内容;熟悉证券公司进行投资者教育的组织体系,证券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进行投资者教育需承担的主要职责;熟悉证券公司建设投资者教育园地的要求;了解证券公司投资者教育考核和问责机制。

熟悉证券公司客户投诉机制的主要内容;熟悉处理客户投诉的主要流程和书面留痕要求。

第四章 合规评估与问责机制

掌握对合规职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的主要方式;掌握内部评估、外部评估、监管评估等评估监督方式的特点及相互差别。掌握各评估方式在对合规职能有效性进行评估方面各自的评估内容、范围、频率以及工作方法。

了解证券公司内有权对合规部门职能行使进行检查的部门,检查的范围、方式、频率和相关独立性要求。

了解合规问责机制的内容和意义;了解公司遵守法律法规的责任和合规部门及其人员的作用之间的区别;了解不同情形/原因下证券公司和/或其人员违反法律法规时承担责任的主体;掌握合规部门需要承担责任的情形和承担责任的界限;熟悉掌握证券公司的合规责任减免机制。

第二部分 法律法规

第一章 法理基础

了解法、法的作用、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的渊源、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等概念。

了解法的强制性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强制性的不同,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的不同,法的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不同,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不同,法律义务、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不同,正式的法的渊源与非正式的法的渊源的不同及根据,正式的法的渊源和法律部门的不同,成文法与不成文法的不同,一般法与特别法的不同。熟悉法律权利、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不同。了解规范性法律文件与非规范性文件的不同,法律体系与法系的不同。

了解立法的定义、立法体制、立法原则、立法程序、法的实施和实现的含义与方式、法的实现的标准、执法的含义、司法的含义、守法的含义、违法的含义和种类,法律监督的含义、法律解释的含义与特点、法律推理的含义和特点。

了解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以及法律监督的不同,熟悉法的实施和法的实现的不同、法律案与法律草案的不同、守法与违法的不同、国家法律监督与社会法律监督的不同。

第二章 公法基础 第一节 刑法及反洗钱法

一、刑法

掌握犯罪和刑事责任、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共同犯罪、单位犯罪的基本概念;掌握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等刑法的基本概念和制度。掌握虚假出资罪、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罪、擅自设立金融机构,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业许可证罪、伪造变造股票债券罪、擅自发行股票债券罪、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交易虚假信息、诱骗他人买卖证券罪、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财产罪、洗钱罪的法律责任。

二、反洗钱法

掌握反洗钱相关法规,反洗钱制度的概念、基本原则、金融机构的反洗钱义务,包括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第二节 程序法

*

一、刑事诉讼法

了解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和制度,包括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分工、两审终审制、被告人获得辩护的权利、公开审判、管辖、回避、证据、附带民事诉讼、送达、搜查、提起公诉和免于起诉、审判组织、死刑复核。

*

二、民事诉讼法

了解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和制度,包括当事人的权利、独立审判、合议、回避、公开审判、两审终审制、审判监督、诉讼代理、证据、财产保全制度、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缺席判决、判决的执行、管辖、送达等。

*

三、行政诉讼法

了解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制度,包括行政诉讼案件的受理范围、合议、回避、公开审判、两审终审制、管辖权的划分、诉讼参加人、证据、提起诉讼的条件、缺席判决、判决的执行、侵权赔偿责任。

四、行政许可法

了解行政许可的概念,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熟悉行政许可的设定,包括行政许可的设定原则,行政许可的设定权限和形式,行政许可的设定程序;了解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包括法定行政机关,受委托的行政机关,行使集中许可权的行政机关,受理与办理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熟悉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包括申请与受理程序,审查与决定程序、期限,听证程序,变更与延续程序,特别程序;了解行政许可的费用,包括禁止收费原则,法定收费例外;了解监督检查,包括对行政许可机构的监督检查,对被许可人的监督检查,被许可人的法定义务,对行政许可的撤销和注销。

五、行政处罚法

熟悉行政处罚的概念和原则;熟悉行政处罚的种类与设定;掌握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管辖与适用;了解行政处罚的程序,包括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行政处罚的执行程序。

六、行政复议法

了解行政复议的概念和原则;了解行政复议范围,包括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行政复议的排除事项;了解行政复议参加人和行政复议机关,包括行政复议申请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行政复议第三人以及行政复议机关;熟悉行政复议的申请与受理,包括行政复议的申请时间和方式、对行政复议申请的审查和处理、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期间的执行力;了解行政复议的审理、决定和执行,包括审查方式、举证责任、查阅材料、证据收集、复议申请的撤回、对行政规定和行政依据争议的审查和处理、行政复议决定、行政复议决定的执行。

*

七、仲裁法

了解仲裁的主体、不能仲裁的纠纷、受理仲裁的条件、一裁终局制、仲裁协议的必备条款、无效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的条件、仲裁申请的受理、财产保全、仲裁庭的组成和产生、回避、开庭和裁决、撤销裁决的申请、仲裁裁决的执行、涉外仲裁。

第三章 民商经济法 第一节 民法

一、民法基本原理

掌握民法基本原则及其含义;掌握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法律事实;掌握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掌握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掌握代理的概念和特征,包括代理的法律要件、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掌握诉讼时效与期限的概念和特征、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掌握债的发生原因、债的分类、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债的履行、债的保全和担保、债的移转和消灭;掌握各种人格权、身份权的法律特征及其保护规则;掌握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特征、侵权行为的分类、侵权行为归责原则、侵权责任的概念、侵权责任的方式、侵权责任的适用。

二、合同法

掌握合同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合同的分类,包括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主合同与从合同、束己合同与涉他合同;掌握合同的订立和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包括要约的概念、要约的要件、要约邀请、要约的效力、要约的撤回和撤销、要约的失效、承诺的概念和要件、承诺的效力、承诺的撤回和迟延;掌握合同的特殊订立方式、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格式条款合同;掌握合同的内容、合同的解释;掌握双务合同履行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顺序履行抗辩权的内涵及其成立条件和效力;掌握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合同责任、9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和免责事由、各种违约责任形式的适用条件及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规则、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和赔偿范围。

三、物权法

掌握物权的概念和特征;掌握物权的效力,包括物权的优先效力、物上请求权;了解物权变动的概念;了解物权法定主义原则,包括物权法定主义,民法上物权的种类;掌握物权行为的内容,包括物权的变动的概念,物权的变动的原则,物权的变动的原因、物权行为、物权的公示;熟悉物权保护的内容,包括物权的保护的概念、物权的保护方法。

四、担保法

了解担保物权以及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的概念和特征;掌握抵押权的内容,包括抵押权的概念和特征、抵押权的设立、抵押权当事人的权利、抵押权的实现、抵押权的终止、特殊抵押权;熟悉质权的有关内容,包括质权的概念和特征、动产质权、权利质权;了解留置权的内容,包括留置权的概念和特征、留置权的取得、留置权的效力、留置权的消灭;了解担保物权的竞合,包括担保物权竞合的概念和成立条件、抵押权与质权的竞合、抵押权与留置权的竞合、留置权与质权的竞合;熟悉保证的概念和种类、保证的设立、保证期间、保证的效力、无效保证及其法律后果、保证责任的免除;掌握定金的概念和种类、定金的成立、定金的效力。

五、侵权责任法

了解侵权责任法的立法目的、民事权益;熟悉侵权行为责任构成和责任方式;熟悉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赔偿、侵害他人财产的赔偿、侵害他人人身权益的赔偿、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侵权责任;熟悉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熟悉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熟悉产品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医疗损害责任、环境污染责任、高度危险责任、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物件损害责任。

第二节 商法

一、证券法

掌握证券的概念、特征及种类,熟悉证券法的适用范围及基本原则;掌握证券发行的基本条件,包括发行公告、发行中介机构、发行方式;熟悉证券承销业务的种类、承销协议的主要内容、承销团及主承销人、证券的销售期限、代销、发行失败等;掌握证券交易的条件及方式、证券交易的暂停和终止;掌握限制和禁止的证券交易行为,包括一般规定、内幕交易行为、操纵证券市场行为、虚假陈述和信息误导行为、欺诈客户行为、其他受禁止行为;掌握股票上市的申请、股票上市的条件、股票上市的公告;掌握债券上市的条件、债券上市的申请;熟悉信息公开制度及信息公开不实的法律后果;掌握上市公司收购的概念和方式、上市公司收购的程序和规则;掌握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后果;熟悉证券交易所的概念、证券交易所的职能;掌握证券公司的设立、证券公司的组织形式及业务范围及对证券公司的监管;掌握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概念、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设立、职能和责任;熟悉证券业协会的性质与机构设置、证券业协会的职责;掌握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性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掌握违反证券发行规定的法律责任、违反证券交易规定的法律责任、违反证券机构管理、人员管理的法律责任及证券机构的法律责任。

二、公司法与合伙企业法 掌握公司法基本原则的内容;掌握公司的独立财产与独立责任及其与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之间的内在关联,区分法定代表人的代表行为和非代表行为;掌握公司行为能力限制、母公司与子公司关系、本公司与分公司关系的原理和法律规定;掌握公司设立的概念、公司设立的立法例、公司设立的方式、公司设立的登记、公司的名称和住所、公司章程、公司的资本、股东的出资;掌握股东的概念、股东的权利、股东的义务、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掌握公司董 10 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掌握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基本要求和内容;掌握公司的变更、公司合并的种类、公司合并的程序、公司合并的后果、公司分立的种类、公司分立的程序、公司分立的后果;掌握公司终止的概念和原因、公司的解散、公司的清算;掌握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概念、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条件、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程序、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解散与清算;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方式与程序、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转让及对上市公司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

掌握普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的基本内容;了解合伙企业解散、清算以及合伙企业法律责任的相关内容。

三、证券投资基金法

了解证券投资基金的特征以及证券投资基金的分类;掌握基金管理人的设立条件;熟悉基金管理人的职责、基金管理人的禁止性行为以及基金管理人职责终止的情形;了解担任基金托管人的条件、基金托管人的职责、基金管理人的禁止性行为以及基金托管人职责终止的情形;掌握基金募集的基本要求;熟悉基金份额申购和赎回的基本要求;熟悉基金合同的主要内容以及合同变更和终止的条件;熟悉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召集和决议规则,了解基金份额持有人的权利;了解基金设立的审查、基金财产投资的范围以及基金信息披露;了解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以及终止上市交易的条件。

四、信托法

熟悉信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信托设立的条件、无效信托的若干情形;熟悉信托财产独立性、信托财产的范围;熟悉信托法律关系中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的条件和各自的权利、义务;了解信托投资公司的设立、解散和经营规范。

五、期货法规

掌握期货的概念、特征及其种类,熟悉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期货业协会以及期货交易的基本规则;掌握期货监督管理和期货法律责任的基本内容。

*

六、银行法

了解商业银行的业务、商业银行的接管、清算和终止,了解商业银行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监督管理措施以及违反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则法律责任。

*

七、保险法

了解保险的概念,包括保险的要素、危险的不确定、社会互助、保险辅助人;了解保险法的的基本原则;了解保险合同的概念,保险合同的分类,保险合同成立与生效的条件、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与关系人。了解保险人与投保人各自在订立合同时的义务,保险合同变更与解除的方式与效力,保险合同的履行规则;了解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

了解财产保险合同的特征、财产保险合同的种类;熟悉财产保险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保险事故的处理,了解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了解人身保险合同的概念、人身保险合同的特征,了解人身保险合同的种类;了解人身保险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人身保险合同中的受益人,了解人身保险合同中保险金的计算与支付,以及人身保险合同的解除。

了解保险业的主要监管制度,保险公司的设立条件及对保险公司的整顿与接管制度。了解各项保险经营规则的内涵,保险代理人与保险经纪人的区别。

*

八、票据法

了解票据的概念、种类,票据的特征;了解票据基础关系、票据法律关系当事人;了解票据权利的各种取得取得方法以及票据权利消灭的若干原因;了解票据权利的行使方式;了解票据权利的瑕疵若干情形;熟悉票据行为;理解各种具体的票据抗辩、票据抗辩的种类、票据抗辩的限制;了解票据丧失与补救。

九、企业破产法

熟悉破产的概念、破产案件管辖的原则、外国法院判决的效力;熟悉破产申请人、破产案件的受理、破产公告、债务人等有关人员在破产程序进行期间的义务;熟悉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效力、破产管理人的任职资格、产生、职责和职权、债务人财产、可撤销的转让行为和无效的转让行为、取回权、抵销权、破产费用、共益债务、债权申报、债权人会议的组成和职权、债权人会议决议的通过和效力、债权人委员会的组成和职权、管理人向债权人委员会的报告义务;熟悉破产重整申请和重整期间、重整计划的制定和批准、重整计划的执行;熟悉和解申请的提出和生效、破产宣告、破产人、破产财产、破产债权、破产财产的变价和分配、破产程序的终结、违反破产法的法律责任、破产法的适用范围。

第三节 经济法

一、竞争法

1、反不正当竞争法

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市场竞争原则,了解限制竞争行为类型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了解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责任。

2、反垄断法

了解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立法基本原则,了解垄断行为的各种情形以及各种行为的认定规则,了解对涉嫌垄断行为调查的程序以及了解违反反垄断法的法律责任。

二、税法

1、个人所得税法

掌握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应纳税所得、个人所得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和扣缴义务人等基本概念和制度。

2、企业所得税法

掌握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划分、企业所得税率、应纳税所得的计算、扣除和源泉扣缴等基本概念和制度。

三、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

掌握劳动者的权利、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女职工特殊保护、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和法律责任等概念和制度。

四、会计与审计法

掌握会计核算、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法律责任的基本内容。

掌握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机关职责、审计机关权限、审计程序和审计法律责任的基本内容。

五、外商投资企业法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熟悉中外合资企业的概念、形式、对外国投资者投资比例的要求、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及亏损的原则、出资方式、董事会组成的原则和职权、正副总经理的产生、利润分配的原则、税收优惠、合营企业的期限。

2、外资企业法

熟悉外资企业的概念、外资企业的法律形式、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和审批、外资企业的主要权利和义务、税收优惠。

3、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

熟悉外资并购的概念、并购规定的适用范围、外资并购的基本制度、外资并购的申请和审批、外资股权并购的条件、申报与程序、特殊目的公司的概念、特殊目的公司境外上市的 12 审批、反垄断审查。

第三部分 证券公司业务规则

第一章 证券公司管理规则 第一节 证券公司法人治理规则

掌握设立证券公司的条件和程序;掌握证券公司持股资格认定的条件和程序;掌握证券公司与股东之间关系的特别规定;掌握证券公司与客户关系的基本原则;掌握证券公司变更和终止的有关规定。熟悉对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特别规定。了解证券公司分类监管的有关规定。

掌握证券公司设立专业子公司、境外子公司的有关规定。掌握外资参股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掌握外资参股证券公司及境内外股东的条件;掌握外资参股证券公司在股权比例和出资方式上的有关规定;掌握申请设立外资参股证券公司的程序;掌握内资证券公司申请变更为外资参股证券公司的程序;了解关于中外合资投资银行类机构的有关规定。了解关于境外中资证券类机构监管的有关规定。

掌握证券公司申请设立证券营业部的有关规定。熟悉证券公司将证券服务部规范为证券营业部的有关规定;熟悉证券公司对违规网点清理和关闭的有关规定。熟悉证券营业部跨省区迁址的有关规定;熟悉证券经营机构同城迁址的有关规定。

掌握关于证券公司股东和股东会、董事和董事会、独立董事、监事和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及激励约束机制的有关规定;掌握证券公司设立合规总监、建立合规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

第二节 人员管理规则

掌握证券业从业人员的范围;掌握证券业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准则;掌握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有关规定;掌握申请证券从业资格证书的条件和程序。

掌握证券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范围;掌握证券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条件;掌握任职资格的申请与核准程序;掌握关于对证券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及其法律责任。

掌握证券经纪业务营销人员执业资格管理的有关规定;掌握证券经纪人与证券公司之间的委托关系;掌握证券经纪业务营销人员执业行为范围;掌握证券经纪业务营销人员的禁止性行为;掌握证券公司对证券经纪业务营销人员管理的有关规定。

掌握监管部门对保荐代表人的监管措施;掌握保荐代表人违反有关规定的法律责任;熟悉保荐代表人注册登记的有关规定;熟悉保荐代表人对拟推荐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尽职调查的要求。

掌握证券投资咨询人员从业资格管理的有关规定;掌握证券投资咨询执业人员向社会公众开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活动的有关规定;了解证券投资咨询人员执业回避、信息披露的有关要求。

掌握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人员从业资质管理的有关规定;掌握证券投资基金代销业务的行为规范。

熟悉证券业财务与会计人员执业行为规范。

掌握监管机构实施高级管理人员谈话提醒措施的情形;掌握谈话提醒工作的程序;掌握谈话提醒后的后续工作。

掌握证券市场禁入措施的实施对象;掌握证券市场禁入措施的内容、禁入期限及程序。

第三节 风险控制管理规则

掌握证券公司应计算净资本和风险准备、编制净资本计算表和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并进行审计的规定;掌握证券公司应确保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在任一时点都符合标准的规定;掌握净资本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熟悉计算净资本应充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熟悉 关于证券公司从事一项或多项证券业务的净资本标准的规定;掌握必须持续符合风险控制指标的标准;掌握计算营运风险准备的规定;熟悉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动态监控系统的功能;熟悉中国证监会对风险控制指标设置的预警标准;熟悉在净资本计算表和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上签字的人员和相关的责任;了解关于证券公司应报告风险控制指标的规定。

掌握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标准中净资产应扣减项目的具体分类;熟悉应100%扣减的项目;熟悉净资产应扣减的具体项目的构成;了解净资产应扣减项目的扣减比例;了解应加项目的范围。

掌握证券结算风险基金的用途;熟悉证券结算风险基金的来源。

第四节 内部控制管理规则

掌握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及其目标;熟悉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及基本要求;掌握证券公司内部三道业务监控防线的内容及其要求。

掌握证券公司确保客户资产安全完整的禁止性行为;熟悉证券公司法人统一管理及内容业务授权的关系及运作要求。

掌握证券公司主要业务部门间建立健全隔离墙制度的有关规定;掌握证券公司部分岗位兼职的禁止性规定;掌握证券公司对跨墙人员管理及静默期的有关要求。

熟悉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系统的内部控制要求;了解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系统的基本规范;熟悉业务创新的内部控制要求;熟悉证券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熟悉证券公司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制度;熟悉证券公司财务管理及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要求;熟悉变更会计政策的批准程序。

熟悉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监督、评价的相关要求;熟悉内部监督检查部门的主要职责及工作权限;熟悉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持续评价和处理纠正的相关要求;熟悉证券公司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的内部控制职责。

掌握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外部评价的相关要求;熟悉证券公司内部控制评审的内容;熟悉内部控制评审报告的内容;了解内部控制评审工作小组的组成和成员;了解内部控制评审的方式、种类。

第五节 财务管理规则

掌握证券公司统计报表信息报送种类、报送对象、报送期限、报送途径的规定;熟悉证券公司报告内容与格式准则的有关规定;熟悉证券公司信息报送及披露的义务和责任;掌握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的规定;熟悉上市证券公司追溯调整的限制;熟悉新会计准则对证券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相关要求;了解会计报表项目的列示依据及其相关调整事项。

掌握证券公司债券发行基本条件;熟悉证券公司债券发行申请、核准与承销的程序;熟悉对证券公司债券的利率、期限及托管和转让的规定;熟悉证券公司债券信用评级和担保的相关规定;熟悉证券公司债券的债权代理人、专项偿债帐户和其他偿债措施以及债券持有人会议的相关规定。掌握证券公司债券上市的条件;证券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投向的限制性规定;熟悉证券公司债券转让的要求;熟悉证券公司发行债券相关的信息披露要求;掌握违反证券公司债券发行上市规定的法律责任。

熟悉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的发行与交易的规定;熟悉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的托管、结算与兑付的规定;熟悉证券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信息披露的要求;掌握监管部门对证券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的监督管理规定。

掌握次级债务的定义、符合条件的次级债务机构投资者的定义;掌握证券公司借入次级债务专项决议制定的主体及内容;熟悉次级债务合同应约定的事项;掌握证券公司设立专项偿债账户的规定;熟悉证券公司次级债务计入净资本的规定。

掌握股票质押贷款业务质物的保管和处分的规定;掌握违反股票质押贷款业务有关规定的处罚措施;熟悉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的贷款期限、利率、质押率的规定;了解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的贷款人、借款人的资格条件;了解股票质押贷款的贷款程序;了解股票质押贷款的风险控制措施。

掌握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的规定;熟悉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成员证券公司拆 15 入、拆出资金以及债券回购的规定。

第六节 IT治理规则

掌握IT治理的的含义和主要内容;掌握证券公司IT治理原则及IT治理目标;掌握证券公司IT治理组织和工作机制的内容及其要求。

熟悉证券公司IT治理相关规范和管理制度;熟悉证券公司IT治理机制中关键岗位人员的岗位职责;熟悉IT架构与IT基础设施的内容和要求;熟悉IT应用、投入及人力资源的要求。

了解证券IT治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了解证券公司IT治理技术服务与支持的相关管理制度;掌握信息安全和风险控制的内容及其要求;了解对证券公司IT治理的内外部监督部门的主要职责与工作权限。

第七节 其他有关规则

掌握关于证券公司信息公示的含义和范围;掌握证券公司信息公示的方式和程序;熟悉证券公司公示信息的持续更新要求;了解证券公司开展投资者教育工作的方式及职责。

掌握监管机构对证券公司检查的主要内容、检查方式;掌握监管机构在检查中的权力及证券公司的配合义务。

掌握证监会实施行政许可的含义和范围;掌握证监会行政许可程序中有关受理、审查、决定环节的规定和要求;掌握证监会行政许可简易程序的有关规定;掌握证监会行政许可特殊程序的有关规定;掌握证监会行政许可程序中有关期限与送达、公示的有关规定。

掌握证监会行政复议的范围;掌握申请行政复议的条件和程序;掌握行政复议的受理程序;掌握证监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程序。

熟悉证券公司个人债权及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收购的有关规定;熟悉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监控系统的建设和数据报送工作的要求;了解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的职责;熟悉基金的来源和用途;掌握证券公司缴纳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有关规定;熟悉证券公司申报汇算清缴时应当报送的资料;了解发行股票、可转债等证券时,申购冻结资金的利息收入应纳入保护基金。

了解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冻结资金帐户、证券帐户的有关规定。了解关于证券、期货合同纠纷仲裁的有关规定。第二章 证券公司业务管理规则

第一节 经纪业务管理规则

掌握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基本流程;掌握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内部控制规定;掌握分支机构的内部控制规定;掌握经纪业务与其他业务隔离的相关规定;掌握经纪业务的禁止性规定;熟悉证券公司经纪业务中账户管理、三方存管、交易委托、交易清算、指定交易及托管、查询及咨询等环节的业务风险及规范要求;熟悉监管部门对经纪业务的监管措施。

掌握证券公司开立资金账户、证券账户的有关规定;掌握关于不合格账户的分类、规范、注销等有关规定;掌握中登公司已集中中止交易的不合格账户的规范要求及流程;掌握不合格风险处置休眠账户的规范流程及规范要求;掌握不合格司法冻结账户的规范流程及规范要求;掌握中登公司关于对新增休眠账户的管理规定;熟悉监管部门规范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有关账户的要求。

掌握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定义及其法律性质;掌握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的规定;掌握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业务流程;掌握证券公司、银行及客户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业务中的权利与义务;掌握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专用帐户类型;熟悉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和自有资金开户的规定;熟悉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划转的有关规定。

掌握证券营业部关键岗位人员定期轮岗制度;熟悉证券营业部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离任审计的主要内容;熟悉证券营业部关键岗位的双人负责制度;熟悉证券营业部的责任分离制度;熟悉监管部门对证券营业网点管理的有关规定;了解证券公司总部对营业部的稽核制度;掌握证券经纪人管理的有关规定;熟悉证券经纪人委托合同的必备条款的内容;掌握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规定;熟悉投资者开通创业板市场交易的条件、流程和要求;熟悉证券公司营业部投资者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掌握投资者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掌握证券交易佣金收取的标准及佣金管理的有关规定;熟悉证券经营机构从事B股业务的有关规定;熟悉境内居民投资境内上市外资股的有关规定;熟悉网上委托的有关规定;了解证券经营机构信息系统技术管理规范的主要内容。

掌握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掌握证券交易所权证业务的有关规定;掌握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的有关规定;掌握证券交易所债券回购业务的有关规定;熟悉上市开放式基金业务的有关规定;熟悉证券交易所交易型开放式基金业务的有关规定;熟悉证券交易所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条件;掌握证券交易所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交易、转股、赎回、回售、本息兑付等业务规则;熟悉证券交易所会员管理的有关规定;熟悉证券交易所控制会员结算风险管理的有关规定;了解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的有关规定;了解证券交易所对证券异常交易实时监控的规定;了解证券证券交易所对证券异常交易情况处理的规定;了解证券交易所对会员客户交易行为管理的规定;了解证券交易所关于限制交易的有关规定。

了解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主要职能;熟悉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关于证券账户管理、证券登记、证券托管与存管、证券和资金的清算交收的管理规定;掌握证券登记机构证券账户管理规则;掌握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融资融券试点业务登记结算业务规则;掌握特殊法人机构证券账户开户的规定;熟悉登记结算机构关于结算账户及资金结算业务规则;熟悉登记结算机构关于交易型指数基金登记结算业务规则;熟悉债券登记结算业务规则;了解开放式基金全额非担保结算业务规则;了解股份转让登记结算业务规则;了解登记结算机构对结算参与人的管理规则;熟悉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登记规则;熟悉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关于证券质押登记业务的管理规定; 熟悉中国结算公司关于结算备付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了解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控制债券回购业务结算风险的措施;了解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熟悉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对集中交收违约处理的规定;熟悉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对结算参与人与客户交收违约处理的规定;了解结算银行的资格条件;了解证券资金结算要求及管理规定;了解证券结算风险基金管理的规定。

第二节 投资银行业务管理规则

掌握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务的基本流程;掌握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务的内部控制规定;掌握证券发行询价与定价、证券发售、证券承销、证券发行与承销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掌握违反证券发行与承销有关规定的处罚措施;熟悉监管部门对证券发行与承销的监管措施。

熟悉证券发行保荐业务的一般规定;熟悉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资格管理规定;掌握保荐业务规程;掌握监管部门对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的监管措施;掌握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违反有关规定的法律责任;熟悉保荐机构的职责;了解保荐业务协调的有关规定;了解证券发行保荐上市工作底稿的基本要求;熟悉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中小企业板块保荐工作的有关规定。

熟悉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辅导工作的有关规定;熟悉保荐代表人对拟推荐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尽职调查的要求;熟悉尽职调查的主要内容,熟悉尽职调查报告的内容及格式要求。

熟悉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条件及要求;熟悉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发行程序;熟悉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信息披露的要求;掌握监管部门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监管及处罚措施;了解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及格式要求;了解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申请文件的主要内容及格式要求。

熟悉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证券的条件;掌握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条件;熟悉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熟悉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的程序;熟悉上市公司发行证券信息披露的要求;了解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的监管及处罚措施;了解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证券募集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及格式要求;了解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证券申请文件的主要内容及格式要求。

掌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询价制度;掌握询价对象的有关规定;掌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询价的操作要求;掌握证券公司非法发行或承销证券的法律责任;熟悉股票配售的有关要求;熟悉超额配售选择权的行使;熟悉回拨机制的相关规定;了解股票发行承销方式、股票承销团、承销备案的相关规定;了解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的撰写要求。

熟悉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条件;了解首次公开在创业板发行股票的程序;了解首次公开在创业板发行股票关于信息披露的管理要求。

掌握企业债券的发行条件,熟悉企业债券发行的申请与核准程序以及发行申请文件的内容;熟悉对企业债券的发行章程及募集资金用途的规定;掌握违反企业债券发行监管要求的法律责任。

掌握公司债券发行条件;公司债券发行申请文件的要求及发行核准程序;掌握公司债券担保及信用评级的相关规定;掌握公司债券的承销及需要保荐人关注的事项;掌握公司债券上市的条件和对上市申请文件的要求;了解公司债券上市的审核程序及公司债券暂停、终止上市的情形;熟悉公司债券的受托管理和受托管理人的职责以及公司债券持有人会议的相关规定;掌握违反公司债券发行与上市监管规定的法律责任。

掌握可转换公司债发行条件,熟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申报程序、发行申请文件的要求及发行核准程序;熟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方式、程序和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的一般规定;掌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承销与保荐,了解可转换公司债券配售的相关规定;了解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信息披露的要求。

掌握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对象及发行条件;熟悉企业短期融资券的信用评级与余额管理制度;掌握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发行期限、发行价格与承销规程的规定;熟悉企业短期融资券的交易、托管和兑付的相关规定;了解企业短期融资券的信息披露与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

熟悉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了解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了解证券交易所债券上市规则;了解证券交易所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的规定;了解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公告书的内容及格式;了解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的工作细则;了解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特别规定。

掌握上市公司收购中财务顾问的职责、财务顾问报告的主要内容、财务顾问的持续督导义务及其履行;掌握上市公司收购的权益披露,熟悉要约收购规则、协议收购规则以及间接收购规则;熟悉收购人及相关当事人申请豁免的条件和程序;掌握对收购行为的持续监管及上市公司收购活动中的监管措施与法律责任。

熟悉证券公司从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的条件;了解证券公司申请从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资格应提交的文件;掌握财务顾问主办人应当具备的条件;掌握证券公司不得担任财务顾问及独立财务顾问的情形;掌握财务顾问从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的业务规则;熟悉财务顾问的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

掌握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原则和标准;熟悉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程序;熟悉上 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管理的要求;熟悉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特别规定;熟悉上市公司发生重大资产重组后申请发行新股或公司债券的有关规定;了解上市公司重大资产的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

熟悉非上市公司在代办转让系统挂牌的条件;熟悉非上市公司在代办转让系统挂牌业务规则;掌握非上市公司股份在代办转让系统转让的业务规则;掌握代办转让系统的报价和成交信息发布规定;掌握非上市公司在代办转让系统关于暂停转让、恢复转让及终止挂牌的规定;掌握代办转让系统主办券商制度;熟悉代办转让系统信息披露的规定;掌握主办券商违反有关规定的监管责任;熟悉主办券商尽职调查工作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方法;了解尽职调查报告的有关要求。

掌握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有关规定;熟悉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审批与登记程序;熟悉外国投资者以股权作为支付手段并购境内公司的有关规定;熟悉外国投资者以股权并购境内企业的条件;了解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申报文件和程序;熟悉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对于特殊目的公司的特别规定;了解对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反垄断审查的有关规定。

第三节 自营业务管理规则

掌握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管理制度、投资决策机制、操作流程和风险监控体系的一般规定;掌握证券自营业务决策与授权的要求;掌握证券自营业务操作的基本要求;掌握证券自营业务风险监控的要求;掌握自营业务的禁止性行为;掌握证券自营业务持仓规模的要求;掌握证券公司建立自营业务责任追究制度的要求;掌握证券自营业务的监管措施和违反有关法规的法律责任。

掌握证券自营业务信息报告的内容和要求;掌握自营与其他业务之间防火墙的要求。熟悉证券公司参与申购关联方承销的证券有关规定;熟悉证券公司自营证券质押业务管理规则。

掌握证券公司参与债券自营及债券回购的相关规定;熟悉证券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交易债券的托管、结算规则;熟悉中央结算公司关于买断式国债回购交易结算的规定;了解证券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交易资金的清算方式的规定;了解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和对交收违约处理的规定。

第四节 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规则

掌握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的一般规定;熟悉证券公司取得资产管理业务应当具备的条件;熟悉证券公司申请资产管理业务资格应当提交的材料;掌握资产管理业务的基本业务规范;掌握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控制要求;掌握资产管理业务客户资产托管的基本要求;掌握 监管部门对资产管理业务的监管措施以及后续监管要求;掌握资产管理业务禁止行为的有关规定;掌握资产管理业务了解客户的规则;掌握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违反有关法规的法律责任。熟悉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说明书的基本内容;熟悉专项资产管理业务的有关规定。

了解设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备案与批准程序;了解资产托管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了解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以及证券业协会的在资产管理业务运作中的职责。

掌握证券公司运作集合资产管理业务的一般规定;熟悉证券公司申请设立集合计划向证监会提交的文件要求;掌握证券公司开展集合资产管理业务的业务规则;掌握集合计划成立应具备的条件;掌握集合计划展期、终止的有关规定;掌握集合资产管理合同变更报备规定;掌握集合资产管理合同必备条款;掌握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风险揭示书必备条款;掌握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说明书必备条款;掌握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规定;熟悉集合资产管理业务的监管要求和监管措施。

掌握证券公司运作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一般规定;掌握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业务规则;掌握定向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规定;掌握定向资产管理合同必备条款;掌握定向资产管理业务风险揭示书必备条款;熟悉中登公司关于定向资产管理登记结算业务的有关规定;熟悉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监管要求和监管措施。

第五节 融资融券业务管理规则

掌握融资融券业务的业务规则;掌握融资融券业务内部控制的要求;掌握监管部门对融资融券业务的监督管理的规定;熟悉证券公司申请融资融券业务的资格条件;熟悉融资融券业务所形成的债权担保的有关规定;熟悉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关于融资融券业务登记结算的有关规定;了解融资融券业务资格审批程序;了解融券业务所涉及证券的权益处理规定;了解融资融券业务合同与风险揭示书必备条款的内容。

第六节 研究咨询业务管理规则

掌握监管部门对投资咨询活动管理的有关规定;掌握证券公司咨询业务的内部控制规定;掌握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向社会公众开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活动的有关规定;熟悉会员制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管理的有关规定;了解监管部门对广播电视证券节目的监管规定。

第七节 其他业务管理规则

熟悉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证券交易、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熟悉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证券交易的监管要求;了解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条件及审批程序;了解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证券交易的托管、登记和结算的有关规定;了解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额度管理规定; 21 了解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账户管理规定;了解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汇兑管理规定;了解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的监管规定。

掌握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资金募集、资产托管、投资运作、额度和资金管理、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掌握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的禁止行为;掌握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的监管要求;熟悉境外投资顾问的有关规定;了解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资格条件和审批程序。

掌握证券公司中间介绍业务的业务范围;掌握证券公司开展中间介绍业务有关规定;掌握中间介绍业务的禁止行为;熟悉证券公司申请中间介绍业务的资格条件;熟悉中间介绍业务的监管要求;熟悉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有关规定;了解中间介绍业务委托协议的主要内容。

了解证券评级机构从事证券评级业务的资格条件和审批程序;了解证券评级机构从事证券评级业务的业务范围;熟悉证券评级机构从事证券评级业务的业务规则;熟悉证券评级机构从事证券评级的监管要求和法律责任。熟悉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的一般规定;熟悉基金评价机构和评价人员管理的规定;熟悉基金评价业务的业务规则;熟悉基金评价结果引用的规定,了解对基金评价业务的监管措施及违反有关规定的法律责任。

附件:参考书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目录

一、参考书目、资料

1、《国家司法考试辅导教材》系列,法律出版社

2、《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统编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Compliance Function At Market Intermediaries, Final Report,IOSCO, March 2006 《关于市场中介组织合规职责问题的最终报告》,IOSCO(国际证监会组织技术委员会报告),2006年3月

4、white paper on the role of compliance, SIA, Otc.,2005 《合规的作用(白皮书)》,SIA,2005年12月

5、《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2005年4月29日

6、《证券公司合规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

7、《证券公司合规管理法律法规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

二、法律、行政法规及司法解释目录 A类(共33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一)》(2006年4月28日 法释[2006]3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决定》修正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

(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03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公布 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5、《期货交易管理条例》

(2007年2月7日国务院第168次常务会议通过 2007年3月6日国务院令第489号公布自2007年4月15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7号公布 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88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 1988年4月2日发布施行)法(办)发[1988]6号

8、《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5修订)》(国务院令第452号,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07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公布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已经2007年11月28日国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 1997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公布 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六)》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1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七)》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0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公布 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公布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999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公布 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1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1999年1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90次会议通过 1999年12月19日公布 自1999年12月29日起施行)法释[1999]19号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1995年6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1995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0号公布 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

2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9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33次会议通过 2000年12月8日公布 自2000年12月13日起施行)法释[2000]44号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2003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2003年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公布 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1996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公布 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2006年10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2006年10月 24 31日发布 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24、《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2006年11月14日 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2号 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25、《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2006年11月14日 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1号 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26、《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

(2007年6月21日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监会 中国证监会 中国保监会令[2007]第2号 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

27、《证券公司监管条例》

(2008年4月23日国务院第6次常务会议通过,2008年4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2号发布,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28、《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

(2008年4月23日国务院第6次常务会议通过,2008年4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3号发布,自2008年4月23日期施行)

29、《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200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1号发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3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冻结、扣划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有关问题的通知》(2004年11月9日 法[2004]239号发布执行)

3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冻结、划拨证券或期货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经营或期货经纪机构清算账户资金等问题的通知》(1997年12月2日 法发[1997]27号)

3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申请人民法院冻结资金帐户、证券帐户的若干规定〉的通知》(2005年4月29日 法[2005]55号)

33、《关于查询、冻结、扣划证券和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有关问题的通知》(2008年1月10日 法发[2008]4号)

B类(共12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8号公布 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1994年8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6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决定》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1997年10月21日国务院令第231号公布 自1997年10月21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1994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56号发布 根据2005年12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2001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1号公布 自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3年 25 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修正 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 1999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4号公布 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7、《信访条例》

(2005年1月10日国务院令第431号公布 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07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2号公布 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2006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2006年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4号公布 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1999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1999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6号公布 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2007年5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9号发布 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3年9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0号公布 自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

C类(共12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法〉的决定》修正,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决定》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1995年6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决定》修正)

5、《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1997年2月23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2006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0年4月4日第 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决定》修正 根据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7、《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

(1986年4月1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的决定》修正)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1991年4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4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正1996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4号公布 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989年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6号公布 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1994年8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1994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公布 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12、《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

三、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 篇6

一、集团公司的财务特征

由于集团公司具有特殊的经济组织形式, 使得集团公司的财务特征不同于一般企业。

(1) 财务主体多元化。集团公司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以资本关系为基础产生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但它们又都是独立的法人主体。

(2) 财务决策多层次化。在集团公司中, 母公司作为核心企业, 与其下属各级子公司分别处于不同的管理层次, 各自的财务决策权利也不相同, 导致集团公司内部财务决策的多层次化。

(3) 投资领域多元化。集团公司凭借其自身雄厚的条件, 普遍采用多元化投资经营战略, 注重产品的系列化和产业的多元化, 通过进入市场经济的多种领域, 在增强其竞争发展能力的同时, 提高了抵御不同市场风险的能力, 从而可以加速整个集团的资本扩张与资产增值速度。

(4) 母公司职能双重化。母公司作为整个集团发展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的组织者、指挥者, 其职能不再仅仅局限于其自身单一的经营, 更为重要的职能在于通过控股等多种方式, 以股权关系为基础从事资本经营和管理, 推动其下属各成员企业的经营管理, 使整个集团能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有效地协调、运营并迅速扩张。

(5) 关联交易经常化。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和义务的事项。集团公司内部母子公司之间、由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之间等都会或多或少的发生关联交易。

二、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特征

与中小型企业相比, 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除具有一般的特征外, 更有其特殊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财务风险影响面大、破坏性强。集团公司在企业集团中起主导作用, 通过多种联结纽带决定、影响、引导集团内企业的经营方向、发展战略、产品类型、市场定位, 乃至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产业的经济发展起到重大影响作用。

(2) 财务风险的发生是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财务风险并非一朝一夕形成, 它是因为公司没有对财务风险进行连续恰当的评估, 或者没有及时对财务风险采取较好的控制措施, 以至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影响。

对于不同的财务风险, 集团公司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有效的管理策略可以很好的控制风险。

三、集团公司筹资风险防范控制

为了增强集团公司的资金实力, 应该广开思路, 除了积极筹集外部资金外, 还得建立内部流动资金的补充机制。集团公司要根据实际, 划清资金补充部分的范围, 规范流动资金补充管理的办法, 将集团内部资金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筹资控制的目标就是确定集团公司的资本结构, 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 确保筹资管理目标的实现, 以达到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的目的。筹资风险的防范控制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包括:以“需”定“筹”的原则;效益性原则;股权稳定性原则;筹资期限适当性原则;资本结构和还债能力相匹配原则。

四、集团公司投资风险的防范控制

集团公司的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间接投资是对金融性资产的投资, 主要是证券投资。直接投资是对生产性资产的投资, 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一般说来, 直接投资具有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重大、实施后难以改变、所需资金巨大等特点。投资关系到集团的经营内容和发展方向, 集团的某些投资更是关系到集团这个群体中的单体企业规模、企业成员数量、集团成长方向等问题。

五、集团公司资金运营风险的防范控制

(一) 现金支付风险的防范控制。

集团公司在对现金支付管理中应采用统收统支、拨付备用金、设立内部银行、设立结算中心等方法来防范控制现金支付风险。

(二) 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控制

1、注意了解对方的资信状况, 对方资信状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

2、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集团公司的信用政策应根据用户的资信状况分别制定不同的信用期限、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对于信用状况好, 且财务状况佳的公司, 可采用较宽松的信用政策;对信用状况一般, 且财务状况一般的公司, 应采用慎重的信用政策;而对信用状况差的公司应采用现款售货或更为苛刻的条件, 避免增加集团公司发生坏账的风险。

3、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集团公司财务部门应定期编制账龄分析表, 及时掌握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 并采取相应的催款措施, 应用信函通知、电告催收、派员面谈直至诉诸法律等手段, 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

4、建立应收账款回收责任制。它是把售货和收款结合起来考核销售人员工作业绩的一种制度, 有利于激发销售人员工作的责任感, 加速资金回笼, 克服销售和收款分家而出现的高销售高资金被占用的弊端。

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团公司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它所面临的风险, 尤其面临的财务风险, 是企业集团健康发展的巨大挑战。因此, 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已成为现代集团公司经营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财务风险,集团公司,风险管理,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陈志军《.论集团公司管理体制的确立》《.东岳论丛》.2008年, 第4期

[2]、曹玉华.《论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时代经贸》.2008年, 第4期

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 篇7

我们用“应收账款/营业收入”这一比值寻找应收账款最多的公司,这意味着我们并不只是考虑应收款的绝对金额,而是综合考虑公司营收规模的基础上,应收账款的占比。如果应收账款越多,营业收入越少,这一比值将会越高,这在相当程度上能够说明公司应收款的真实情形。

统计数据显示,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比值最高的三家公司均是创业板公司,分别为九洲电气(300040)、吉艾科技(300309)和邦讯技术(300312),其2013年末的应收账款总额都远远高于当年的营业收入。

无一例外的是,这三家创业板公司2013年的净利润同比不是出现大幅下滑,就是从盈利转为亏损。以邦讯技术为例,公司2012年净利润尚有7173万元,至2013年已是亏损5839万元,再加上高达4.58亿元的应收账款“压顶”,公司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尽管公司具有一定的“可穿戴设备”概念,但基本面上的风险亦难以被忽视——进入2014年一季度后,邦讯技术仍处于亏损局面。

从“应收账款/营业收入”排名前20名的公司情形来看,这一比值偏高的公司在当期报表中虽然并未马上都体现为净利润严重下滑或亏损,但其经营逐渐进入窘境却是不争的事实,通过这一比值的年度变化,我们更能发现公司在产业链中议价能力的升跌。

上一篇:浅谈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下一篇:自学考试相关问题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