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法知识

2024-1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法知识(精选8篇)

教师法知识 篇1

灭火器的分类

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

灭火器使用方法(手提式)

泡沫灭火器使用方法

可手提筒体上部的提环,迅速奔赴火场。这时应注意不得使灭火器过分倾斜,更不可横拿或颠倒,以免两种药剂混合而提前喷出。当距离着火点10米左右,即可将筒体颠倒过来,一只手紧握提环,另一只手扶住筒体的底圈,将射流对准燃烧物。在扑救可燃液体火灾时,如已呈流淌状燃烧,则将泡沫由远而近喷射,使泡沫完全覆盖在燃烧液面上;如在容器内燃烧,应将泡沫射向容器的内壁,使泡沫沿着内壁流淌,逐步覆盖着火液面。切忌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免由于射流的冲击,反而将燃烧的液体冲散或冲出容器,扩大燃烧范围。在扑救固体物质火灾时,应将射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灭火时随着有效喷射距离的缩短,使用者应逐渐向燃烧区靠近,并始终将泡沫喷在燃烧物上,直到扑灭。使用时,灭火器应始终保持倒置状态,否则会中断喷射。

(手提式)泡沫灭火器存放应选择干燥、阴凉、通风并取用方便之处,不可靠近高温或可能受到曝晒的地方,以防止碳酸分解而失效;冬季要采取防冻措施,以防止冻结;并应经常擦除灰尘、疏通喷嘴,使之保持通畅。

·

推车式泡沫灭火器使用方法

使用时,一般由两人操作,先将灭火器迅速推拉到火场,在距离着火点10米左右处停下,由一人施放喷射软管后,双手紧握喷枪并对准燃烧处;另一个则先逆时针方向转动手轮,将螺杆升到最高位置,使瓶盖开足,然后将筒体向后倾倒,使拉杆触地,并将阀门手柄旋转90度,即可喷射泡沫进行灭火。如阀门装在喷枪处,则由负责操作喷枪者打开阀门。

灭火方法及注意事项与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基本相同,可以参照。由于该种灭火器的喷射距离远,连续喷射时间长,因而可充分发挥其优势,用来扑救较大面积的储槽或油罐车等处的初起火灾。

空气泡沫灭火器使用方法

使用时可手提或肩扛迅速奔到火场,在距燃烧物6米左右,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紧握喷枪;用力捏紧开启压把,打开密封或刺穿储气瓶密封片,空气泡沫即可从喷枪口喷出。灭火方法与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相同。但空气泡沫灭火器使用时,应使灭火器始终保持直立状态、切勿颠倒或横卧使用,否则会中断喷射。同时应一直紧握开启压把,不能松手,否则也会中断喷射。

·

酸碱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时应手提筒体上部提环,迅速奔到着火地点。决不能将灭火器扛在背上,也不能过分倾斜,以防两种药液混合而提前喷射。在距离燃烧物6米左右,即可将灭火器颠倒过来,并摇晃几次,使两种药液加快混合;一只手握住提环,另一只手抓住筒体下的底圈将喷出的射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同时随着喷射距离的缩减,使用人应向燃烧处推近。

·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灭火时只要将灭火器提到或扛到火场,在距燃烧物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板70-90度。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线管,防止手被冻伤。灭火时,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喷射。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可燃液面,以防止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

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一般由两人操作,使用时两人一起将灭火器推或拉到燃烧处,在离燃烧物10米左右停下,一人快速取下喇叭筒并展开喷射软管后,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人快速按逆时针方向旋动手轮,并开到最大位置。灭火方法与手提式的方法一样。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在室外使用的,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在室外内窄小空间使用的,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

1211手提式灭火器使用方法

使用时,应将手提灭火器的提把或肩扛灭火器带到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先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开启把,另一手握在喷射软管前端的喷嘴处。如灭火器无喷射软管,可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扶住灭火器底部的底圈部分。先将喷嘴对准燃烧处,用力握紧开启压把,使灭火器喷射。当被扑救可燃烧液体呈现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向前快速推进,直至火焰全部扑灭。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中燃烧,应对准火焰左右晃动扫射,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喷射流跟着火焰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但应注意不能将喷流直接喷射在燃烧液面上,防止灭火剂的冲力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如果扑救可燃性固体物质的初起火灾时,则将喷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当火焰被扑灭后,应及时采取措施,不让其复燃。1211灭火器使用时不能颠倒,也不能横卧,否则灭火剂不会喷出。另外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在窄小的室内灭火时,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撤离,因1211灭火剂也有一定的毒性,以防对人体的伤害。

·

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除可用于上述几类火灾外,还可扑救固体类物质的初起火灾。但都不能扑救金属燃烧火灾。

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外挂式储压式的,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开启提环。如果储气瓶的开启是手轮式的,则向逆时针方向旋开,并旋到最高位置,随即提起灭火器。当干粉喷出后,迅速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内置式储气瓶的或者是储压式的,操作者应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部,另一只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灭火。有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或储压式灭火器在使用时,一手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要部扫射,如果被扑救的液体火灾呈流淌燃烧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晃动扫射,使喷射出的干粉流覆盖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使用者仍应继续喷射,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应注意不能将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防止喷流的冲击力使可燃液体溅出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如果当可燃液体在金属容器中燃烧时间过长,容器的壁温已高于扑救可燃液体的自燃点,此时极易造成灭火后再复燃的现象,若与泡沫类灭火器联用,则灭火效果更佳。

使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可燃物火灾时,应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并上下、左右扫射。如条件许可,使用者可提着灭火器沿着燃烧物的四周边走边喷,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在燃烧物的表面,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

教师法知识 篇2

关键词:前实践性知识,教师实践性知识,知识体系

一、国内外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述评

施瓦布是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最早进行研究的学者,他首先提出了“实践性样式”一词。施瓦布指出,教师“实践性样式”的知识特征就是技法,是以多元的观点深入思考一件事物的技法,以及在做出实际决策时综合多样理论与方法的技法。

至20世纪80年代,实践性知识成为各国教师教育研究普遍关注的话题。艾尔贝兹是最早对实践性知识进行较为全面、系统探讨的研究者。她采用个案研究法,对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中学教师莎拉进行研究, 得出结论:教师以独特的方式拥有一种特别的知识, 即实践性知识。这种知识以教师个人的信念、观念统领他所拥有的其它理论知识,并以实际情境为导向。

舍恩在《反思性实践———专家是如何思考的》 (1983) 一书中指出,“反思性实践者”的反思有两种方式:“对行动反思”和“在行动中反思”。后者发生在行动中,特别是当遇到不曾预料的疑难情形时, 能够找到一种看待问题或现象的新方法,并产生一种新理解。教师就是这种典型的实践者,教师知识就是这种默会、直觉、正式且严谨的专业知识。教师不是简单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而是在学习理论和亲身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 “使用理论”。当在新的情境中面临新的问题时,教师会通过自己的“使用理论”与情境互动,共同对面临的问题进行“重新框定”,进而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康内利和柯兰迪宁把教师知识称为“个人实践知识”。他们认为,教师知识不是独立于教师之外而被或传递的东西,而是出自个人经验,是教师经验的全部。个人实践性知识是“为使我们谈论教师是把他们作为博学而博识的人来理解经验这一概念而设计的术语。个人实践性知识存在于教师以往的经验中,存在于教师现时的身心中,存在于未来的计划和行动中。 个人实践性知识贯穿于教师实践过程,即对任何一位教师来说,个人实践性知识都有助于教师重构过去与未来以至于把握现在。”

我国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开展于20世纪80、90年代,多是借鉴国外的一些已有研究。目前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陈向明认为: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 教学实践中使用(或) 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林崇德认为:“教师的实践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解构与重构

对于实践性知识,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通过对国内外实践性知识研究成果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实践性知识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特点: 一是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的基础;二是实践性知识指向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尝试这样理解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那些能够被教师本人直接并迅速调用的知识即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与此同时,与教师“实践性知识”相对应的不应是“理论性知识”,而应是“前实践性知识”。“前实践性知识” 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以学科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教育学及心理学知识为代表的 “理论性知识”,也包括一般科学文化知识等;一部分是教师原有的个人经验知识(包括生活经验与教育、 教学经验)。

对于个人经验,有的人把它划入到实践性知识的范畴。事实上,这要看它是“原有的”个人经验,还是“新形成的”个人经验。我们认为相对于即将形成的新实践性知识而言,原有的个人经验是形成新实践性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是“前实践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相对于教师原来所具有的“前实践性知识”,“新形成的”个人经验自然是新实践性知识的一部分。需要说明的是, 即使是教师以往的个人经验,也并不都能被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直接、迅速”地调用,我们认为,只有那些能够被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直接、迅速”调用的知识才能称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三、教师实践性知识产生机制溯源与解析

实践性知识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对于其形成机制,我们可以简单地做如下表述: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前实践性知识”通过教师的反思与内化, 与教师原有的实践性知识相结合,形成教师新的“实践性知识”,而新产生的“实践性知识”又将指导教师对“前实践性知识”的理解。此时的“前实践性知识”也非教师原有的“前实践性知识”,而是包含了教师新经验的新“前实践性知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实践性知识既包涵教师对“前实践性知识”的理解又包括其对“前实践性知识”的运用。正是在对 “前实践性知识”的反思与内化过程中,形成了教师的教育信念、教育观念以及情境知识。从同样一个角度上来说,一切知识都有成为实践性知识的“潜质”。 事实上,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由于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个人经验等并不相同,不同的人,即使是对“前实践性知识”中相同的 “理论性知识”部分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在教育、 教学实践中,这些不同的理解又会直接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从而形成教师不同的新的个人经验,甚至产生新的教育观念,进而形成与教师原有实践性知识不同的全新的教师实践性知识。而新产生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又将继续指导教师对“前实践性知识”的理解,形成新的理解,产生再次更新的“实践性知识”。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正是这样一种不断“结构-解构- 建构”的循环性知识网络系统。

至此,我们不禁要追问:那么,实践性知识到底产生于哪里?这正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大多数学者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实践性知识与课堂教学两者之上,有学者指出:“教师的实践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更具体地说,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也有学者更直接地指出,实践性知识就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具备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相关知识。因此,有人简单推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就是来源于课堂,而非它处。诚然,教师实践性知识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学校课堂也的确是教师实践性知识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场所,一个拥有丰富实践性知识的教师显然要比此类知识匮乏的教师能够更好地推进课堂教学。但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说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仅仅产生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说,只有课堂才是实践性知识能够发挥作用的地点。

事实上,面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件,教师作为一个个体人,必然也会积累很多日常的生活经验。这些生活经验平日里看似与教育活动并不相关,也不可能成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但只要拥有适当的条件,这些生活经验就很有可能转化成在教育、教学中能被教师“直接而迅速”调用的知识。例如,一位教师曾经是“火爆脾气”,这让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吃了不少苦头。经过痛苦的反思,他下决心改正,终于成为了一个遇事不急不火、谦逊和蔼的人。 正因为他有过这样“特殊”的经历,所以他更知道 “火爆脾气”的害处,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与学生交往时,往往会有意识地言传身教,收到良好教育效果。上面这个例子正是教师实践性知识产生并被调用的全过程。事实上,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有可能触发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产生,而一切活动,包括课堂外、生活中,只要是教师与学生有目的、有意识的交往活动,都有可能成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用武之地。 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能否对“经验”进行合理、正确的反思与内化。或者说,要看这位教师是不是一位“有心人”。

四、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通过前述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实践性知识的形成与教师原有知识密切相连,“前实践性知识”是形成教师新实践性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对“前实践性知识”的正确反思与内化是形成实践性知识的关键。其中教师个人经验(包括生活经验与教育、教学经验) 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基于此,我们认为,在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重视教师的“原有”知识。

事实上,每名教师(无论职前还是职后) 在接受培训时,都不是白纸一张,他们在开始学习新材料和新内容之前,头脑中原有的关于教育、教学的基本观点甚至对于生活的态度与看法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新内容的接受。用强加的方法主观地给予教师一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仅是远远不够, 也未必就能被教师所信服地接受。教师教育培训在方法的选择上,应重在帮助教师分析、探讨其原有的个人教育观念和看法,引导他们在积极主动的质疑、反思中检验与修正自己原有的个人知识,自主优化原有的知识结构。而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师教育似乎一直有意或者无意地忽视了这一问题。

2. 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是重中之重。

我们知道,正是在对“前实践性知识”的反思与内化过程中,才形成了教师新的教育观念及情境知识等实践性知识的核心部分。如果这种反思与内化的过程进行得不顺利,就不可能形成能够被教师“直接而迅速”调用的知识———实践性知识。那么,如何培养这种反思能力呢?有研究表明,教师的实践性反思一般分为四个步骤:一是问题的选择;二是问题的分析;三是假设的提出;四是假设的验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叙事性研究是培养教师实践性反思能力的很好方法之一。教师本人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发生在自己身上及周围的教育小故事,也可以用写随笔的方式记录下自己头脑中有关教育、教学的思想火花,写好后及时做好整理分析。此外,教师之间也可以交流教育心得体会,甚至各自不同的教育观念与教育信念,通过批判性对话进行反思。

3. 进行新“导师制”的教师培养。

教师法知识 篇3

【摘 要】知识共享是指教师个人的知识,通过各种交流方式与学校中其他成员共同分享,从而转变为学校组织知识的过程。显性知识相对于隐性知识来讲易于交流和共享,但教师知识共享,仅仅停留在显性知识的共享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推动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才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共享。

【关键词】教师知识共享;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显性化

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组织的核心资源和强大的发展力量。学校是一个以知识生产、传播、创新与应用的基地,也是一个以知识、人才、思想资源服务于社会并推动着社会发展的组织。知识是学校的共同体,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既能加速知识的转移、流通和运用,又能建设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提高学校组织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基本概念界定

1.教师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就是指教师彼此分享自己的知识,使知识由个体拥有转变为群体拥有的过程。它强调的是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理解与共同提高。实际上,它是一种知、行、思合一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也是一种最实效、最经济、最具体的一种校本培训方式。什么是知识共享?有学者认为,知识共享是对知识的共享,是指知识所有者的个体知识(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通过各种共享手段为组织中其他成员所共同分享,是知识从个体拥有向群体拥有的转移过程.有学者说,知识共享,它是知识与知识、知识与个人、知识与学校联系起来,从而加速知识的流通和大量知识的创新。综合以上定义,笔者归纳为知识共享是在学校和教师群体中,信息和知识应尽可能公开,使教师能更有效地接触和彼此分享自己的知识,使知识由个体拥有转变为群体拥有的过程。在教学和科研中,通过教师间的对话和交流,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提升教师的学习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权威分类是经合组织关于知识的4W分类。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的报告中,将知识划分为四种类型:

(1)知道是什么(Know-What)-关于事实的知识;

(2)知道为什么(Know-Why)-关于自然原理和科学的知识;

(3)知道怎么做(Know-How)-关于如何去做的知识;

(4)知道谁有知识(Know-Who)-知道谁拥有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根据知识获取的方式,知识管理理论进一步将上述知识的分类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四种类型的知识中,前两类知识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编码方式传播和学习,属于显性知识,人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资料、期刊杂志、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和学习。后两类知识通常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获得的知识,与个体的体验和经验紧密相关,往往不易用语言表达,也不易通过语言和文字等传播方式来学习,属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所知超过所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实践与体验才可获得。

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他于1958年出版的《个人知识》和1966年出版的《隐性方面》是西方学术界第一个对隐性知识及隐性认识与科学研究进行较为系统地探讨和分析的研究者。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

根据波兰尼的理解,显性知识是能够被人类以一定符号系统(最典型的是语言,也包括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旗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则与显性知识相对,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他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存在于某个特定环境下的、难以正规化、难以沟通的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关键部分。

可见,隐性知识主要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源于经验。正如波兰尼用一句经典的话概括了隐性知识:“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

二、隐性知识的特点

1.隐性知识的多与少决定了人的能力的大小

我们常说观念决定行动,事实上隐性知识就是我们头脑中的经验、技能、智能,因此隐性知识可看作是一种个人的能力,一种在当前或未来做事或进行判断的能力。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观看、倾听或感觉(肢体的或情感上的)事物而获得这种能力。所阅读、查看、倾听或感觉的不是隐性知识,而是隐性知识转移的媒介。

2.隐性知识的获得是动态的

个人能否从源材料中获得隐性知识依赖于动态的交互过程,在该过程中,以下两个因素非常重要:

(1)个人的背景(他们的境遇、历史和基本假设)与所描述对象的背景之间的相似性;

(2)源材料的组织方式与读者的原有知识的结构之间的一致性。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隐性知识的获得高度依赖于两种非常主观的结构:背景和组织结构。例如,一个人能把隐性知识转移至另一个人的报告,但无法把隐性知识转移给另一个人。

3.隐性知识是生成性的

拥有隐性知识意味着一个人能够解释、探究和运用对信息的补充和抽象。最重要的是,拥有隐性知识意味着一个人能够生成关于一个客体的恰当的新命题,而不仅仅重复所接收到的命题。

三、隐性知识显性化

显性知识相对于隐性知识来讲易于交流和共享,但教师知识共享,仅仅停留在显性知识的共享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推动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才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共享。而教师高度个人化的隐性知识的共享并不能自动完成,要通过隐性知识显性化。

1.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障碍

把隐性知识显性化,使其成为外显的类似文档等形式,有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主要有:

(1)显性知识是规范的、系统的,而隐性知识尚未或难以规范;

(2)显性知识背后已经获得了坚实的科学和实证的基础,而隐性知识背后的科学道理还不甚明了;

(3)显性知识稳定、明确,而隐性知识难以捉摸;

(4)显性知识通常已经过编码或格式化,因此可以用公式、定理、规律、原则、制度、法规、软件编制程序和说明书等方式来表述。而隐性知识更多的需要用诀窍、个人特技、习惯、信念形式来呈现

(5)显性知识的运用者对所用知识有明确的本质认识,隐性知识的运用者对所用知识的内涵认识不清而只是知识模仿;

(6)显性知识由于已经用特定的方式表现其稳定、明确的内涵,并且可以反复验证,所以容易储存、传递传授、被人们理解、分享。而隐性知识则不容易储存、传递传授、掌握和分享。

2.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途径

显性化是将隐性知识清晰地表达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当隐性知识变得清晰起来,知识就具体化了,就可以让人分享,从而成为新知识的基础。

第一,建立“习得性、发现性和交流性学习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为隐性知识显性化提供可能和空间。诸如教师听“学者作报告,概念知不少,行动缺实效”的状况,就是缺乏教师主动参与、研究探索、交流分享的活动。于是,我们可以通过建构“习得性、交流性和发现性学习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来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在教师发展中的重要性。

第二,书写“课后教学反思”。给予教师专门的反思记录册供教师使用,并做到不定期召开交流总结活动。“教学反思”不仅培养教师的反思习惯,而且帮助教师实现专业知识的显性化和凝固化。并通过及时记录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教训,为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留下难以获得的素材。

第三,撰写“教师专业化成长历程”。如果说“教学反思”主要记录教师新鲜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教师专业化成长历程”的核心则是通过教师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回顾,发现教师自身的人格和认知特性、知识结构、对个人成长的决定性影响、形成个人专业成长的转折点和关键、个人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成功案例和教学诀窍。对这些知识的格式化,对这些知识的编码,有助于帮助教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未来工作中的优势、可以采用的方法技术和需要克服或者“扬长避短”的弱点,这是教师对自身进行的一种“元认知研究”。在教师中开展“教师专业化成长历程”交流可以使教师们分享到其他人从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

隐性知识显性化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是教师付出之后才能得到的收获。游泳规则背得滚瓜烂熟也代替不了在水中的练习。有趣、难忘、难堪的经历,最精彩、最得意、最特别的故事,挥之不去的困惑,令人兴奋的感受,在研究自己的“专业生活史”的过程中,升华专业思想,调整专业为。这就是一个向专业迈进的过程,这就是一个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

四、结语

知识共享过程中包含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共享。一般说,显性知识的共享比较容易达成,可以通过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制定、文件的收集、数据的整理等书面文字方式,或教研室的集体活动、教师面对面交流、现代信息手段传播等方式实现。相比之下,隐性知识的共享要困难得多,因为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知识,存在于教师个人的头脑中,难以形式化和规范化,有些隐性知识甚至无法有效传递。知识共享的达成,需要教师间长期密切的接触、广泛开展教学观摩、认真的交流,也需要教师个人具有较强的学习和思考能力,不断地总结经验,吸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知识的“雪球效应”表明,知识不会因过多地应用而磨损减少,相反,知识只有在相互交流时才得以发展,从而实现知识的增值。教师知识共享有助于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有助于教师群体水平的共同提高,有助于提高学校组织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捷.建构与整合:论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03,23(4).

[2]季诚钧,陈于清.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5,25(12).

[3]林崇德等.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6).

[4]舒尔曼.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王幼真,刘捷编译.比较教育研究,1999(3).

[5]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6]迈诺尔夫·迪尔克斯.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M].上海社会科学院知识与信息课题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7]刘岸英.内隐知识:教师专业化知识基础的新视角[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3).

[8]丁嬿.标杆管理与教师专业化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4(12).

[9]马志刚.教育日记伴我成长[J].上海教育科研,2004,(5).

[10]叶澜.教育研究及其方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1]褚宏启.校长专业化的知识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

[12]李春玲.构建教师群体的知识共享机制[J].教师教育研究,2006,3.

[13]竺辉.“非知识共享”下的教师管理现象批评[J].师资培训研究,2004,3.

[14]莫晓东,顾通达.实习培训机构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探索[J].师资培训研究.2004,2.

[15]阵峰.衰永坤.努力营造知识共享的环境.http/www.orum/maganize/read.php.

教师实践性知识 篇4

08教育技术学黄晋

我是一名大学生。回想起从小学到高中。的确有那么一两位老师。对我的影响特别大。他们深深的印在我心里。可奇怪的是,这些老师竟没有一个是教信息技术的。我还记得我是小学五年级接触的信息技术(那时叫微机课)。一直到高三。可是学了怎么多年的信息技术。却什么也不会。甚至连老师的姓都不知道。这也那怪。可转眼我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不久就要成为一名信息技术的老师。虽然没有亲历体会。但也了解到了一些现状。

当前,随着课改的深入,信息技术课程从以前的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发展到现在的注重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在高中的信息技术课堂中,不少教师反映信息技术课太难教了。比如,课堂纪律难于控制,特别是上机课,教师的思想负担很重,总感觉学生的逆反心理很强,明明备课备得很充分,但教学的理念和措施总是不能完整地实施,课堂效率老是达不到预期效果。以致认为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完成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任务,是一件难事。信息技术课程之所以难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学生方面: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个体,他们所处的正是网络时代,虽然物质生活丰富了,但由于所处的多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大部分都娇生惯养,依赖性强,自我意识突出,且不易经受挫折和打击,所以他们的心灵是脆弱的,一旦迷上电脑网络,很难自拔。来自家长、老师的劝告不但很难奏效,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另外,许多学生只觉得计算机的学习就是玩游戏,学习目标不明确。

家长方面:大部分家长对现代信息技术了解甚少,客观上对孩子如何使用计算机没有办法给予正确引导,因而,小部分家长对学生如何使用家里的电脑和宽带网采用放任自流式的管理,加上多数家长因为怕影响孩子的学业,反对孩子使用家里的电脑和宽带网,这又给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反作用力。

教师方面:很多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信息技术学科没有统考,没有升学的压力,每周课时少,造成师生关系淡薄,加上学生家长舍不得让自己的孩子花点时间去用电脑。有时为了学科竞赛需要,教师想主动给学生辅导,学生却说家长反对,弄得自己很没面子,进退两难。

课堂教学方面:由于大班额,学生差异大,上机辅导力不从心,学生有怨言。虽然备课花了极大精力,但原先准备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都很难得到实施。另外,作为信息技术物质基础的互联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由于生理心理特点,学生的自制能力差,且无法辨别游戏和网络的利与弊,学生一上网,就只想QQ或玩游戏,精力分散,一上课就和学生较起劲,每次上课,心情都不舒畅,感觉在做无用功。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这些方面的问题?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殊性,面对来自学生、家长、学科教学任务等各方面的压力。

所以,处于夹缝中的信息技术教师唯有自强不息,立足信息技术课堂这个教学主阵地,通过和学生并肩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拥有共同的目标,这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课堂效益!只有提升课堂效益,才能让学生真真正正地从信息技术课堂中获益,并由学生的获益,进一步改变家长的看法,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得到加强和提升,并由此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课堂效益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出色地完成学科的教学任务。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无论上哪一门课。以下是如何建立和发展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些基本准则。

(1)以身作则 诲人不倦: 教师个人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品质形成。一个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的教师,会让学生欣赏并有意模仿其言行。学生更愿意与教师接近且乐于接受

其教育。(2)理解学生 尊重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教师不能轻易损伤学生的“面子”。中学生由于生理上的发展变化,独立性逐渐增强,注意力开始从外部世界倾向内心世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能力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表现出自尊心、好胜心明显增强,要求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教师要避免对学生有成见或偏见,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避免以“先入为主”、“第一印象”等错误认识看待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多角度、多方位去了解学生,做到不但听其言、观其行,而且要知其心,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这让我想起了几位对我一生都有影响的老师。他们建立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因为他们让我们永远记住了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一、形象早已刻在我们的心中。

首先是他们的人格魅力吸引着我。他们那种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好像和我们融为了一体。他们在上课的时候,时不时向我们透露他们的一些人生道理。他们用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其中对我最有影响力的老师,是高中的数学老师————周老师。虽然我的数学不是很好。可是自从他上了我们的数学课后。我开始喜欢数学。如果有一天我成为一名老师。我希望自己做像他那样的老师。他总是教我们一些学习数学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他的数学的确很厉害。不得不让我们班的人佩服。而且每次高考适应性考试,他都会参加。而且每次的成绩都在130分以上。他是我们心中的骄傲。所以,我们每个人虽然底子不一样。但我们都很努力。其次,他的知识讲得很到位。甚至他上课基本上不带书。因为书上的内容他都很熟悉。当我们有不懂得时候。他总是耐心的给我们讲解。还有他上课很有趣。看我们累了。就会教我们做些小游戏来缓解疲惫。有时他就给我们吹牛。还会讲一些其他学校的动向。总之,我们班的人都很喜欢上他的课。上他的课。没有感到累。没有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只觉得很轻松。

上信息技术课时,我们也觉得很轻松。可是这种轻松,是因为没有老师管我们。我们可以做自己的。但我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又不好。只有打打游戏。在百度里搜一些图片或电视剧的剧情介绍,还有一些歌曲。那时QQ是什么,我们都不知道。只有做这些无聊的事放松我们的心。所以,这门课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什么也不会。只是上了大学才开始学习。这是我当初作为一名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一些现状。可现在即将成为信息技术老师的我,该怎样上这门课呢?

培训教师知识更新试卷 篇5

一、单选题

1、《煤矿安全培训规定》已经2017年12月1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C)A、14次 B、15次 C、16次

2、《煤矿安全培训规定》自()起施行。(B)A、二零一八年二月一日 B、二零一八年三月一日 C、二零一八年四月一日

3、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指导和()全国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B)A、督查管理 B、监督管理 C、考核管理

4、省级及以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辖区内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依法实施()。(A)A、监察 B、督查 C、检查

5、煤矿企业包括集团公司、上市公司、总公司、()、煤矿。(C)A、矿区 B、矿山 C、矿务局

6、煤矿企业是安全培训的(),应当依法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C)A、责任单位 B、管理主体 C、责任主体

7、国家()煤矿企业变招工为招生。(C)A、严禁

B、规定

C、支持

8、煤矿企业用于安全培训的资金不得低于教育培训经费总额的()。(B)A、百分之三十 B、百分之四十 C、百分之六十

9、《煤矿安全培训规定》适用于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发证、()管理工作。(A)A、监督 B、检查 C、督查

10、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具备《安全培训机构基本条件》(AQ/T8011)规定的安全培训条件的煤矿企业应当以自主培训为主。(C)A、安全素质 B、操作技能 C、安全技术

11、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应当按照《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保存。(B)A、国家档案局令第9号 B、国家档案局令第10号 C、国家档案局令第11号

12、对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煤矿企业安全培训档案应当保存()以上。(A)A、三年 B、五年 C、十年

13、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自任职之日起()内通过考核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并持续保持相应水平和能力。(C)A、三个月 B、五个月 C、六个月

14、“持续保持相应水平和能力”是指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任职6个月内考核合格后,()按照抽考办法对其抽考考试或考核,仍达到合格要求。(A)A、考核部门 B、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C、安全管理部门

15、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自任职之日起()内,按照《煤矿安全培训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向考核部门提出考核申请,并提交其任职文件、学历、工作经历等相关材料。(B)A、二十日 B、三十日 C、六十日

16、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试题从国家级考试题库和省级考试题库随机抽取,其中抽取国家级考试题库试题比例占()以上。(B)A、百分之六十 B、百分之八十 C、百分之九十

17、考核部门应当自考试结束之日起()工作日内公布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成绩。(A)A、五个 B、十个 C、十五个

18、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合格后,考核部门应当在公布考试成绩之日起()工作日内颁发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明(简称考核合格证明)。(B)A、五个 B、十个 C、十五个

19、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不合格的,可以补考()。(A)A、一次 B、二次 C、三次

20、考核部门对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每()考核一次。(B)A、一年 B、三年 C、四年

21、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及其工种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会同()确定,并适时调整。(C)A、国家质量监督局 B、劳动部 C、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22、()组织制定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建立统一的考试题库。(B)A、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 B、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23、()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工作,也可以委托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实施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工作。(C)A、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B、省级煤矿安全管理部门 C、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

24、自2018年6月1日起,新上岗的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及以上文化程度,具有煤矿相关工作经历,或者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及中专以上相关专业学历。(B)

A、初中 B、高中 C、大专

25、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初次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C)A、六十四学时 B、七十二学时 C、九十学时

26、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届满需要延期换证的,持证人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六十日前参加不少于()的专门培训,持培训合格证明由本人或其所在企业向当地考核发证部门或者原考核发证部门提出考试申请。(B)A、二十学时 B、二十四学时 C、六十四学时

27、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考试合格的,考核发证部门应当自考试合格之日起()工作日内完成发证工作。(C)A、十个 B、十五个 C、二十个

28、离开特种作业岗位()以上、但特种作业操作证仍在有效期内的特种作业人员,需要重新从事原特种作业的,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能力考试,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B)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29、()负责制定煤矿企业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A)A、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 B、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30、煤矿企业其他从业人员的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七十二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A)A、二十学时 B、二十四学时 C、三十二学时

31、煤矿企业新上岗的井下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后,应当在有经验的工人师傅带领下,实习满(),并取得工人师傅签名的实习合格证明后,方可独立工作。(B)A、三个月 B、四个月 C、五个月

32、企业井下作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者离开本岗位()以上重新上岗前,以及煤矿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的,应当对其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C)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33、()应当建立煤矿企业安全培训随机抽查制度,制定现场抽考办法,加强对煤矿安全培训的监督检查。(B)A、监管部门 B、考核部门 C、管理部门

34、省级及以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按照年度监察执法计划,采用现场抽考等多种方式对煤矿企业()情况实施严格监察。(C)

A、安全生产 B、人员持证 C、安全培训

35、省级及以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监察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或者下级人民政府提出有关安全培训工作的监察()。(B)A、执法函 B、建议函 C、联系函

36、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记录了煤矿从业人员接受安全培训考核、安全生产违规违章行为等重要信息,是证明煤矿从业人员参加安全培训的重要材料,应按照《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中“企业职工培训工作文件材料重要的要保管()”的规定执行。(C)A、10年 B、20年 C、30年

37、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试经费可以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也可由()制定收费标准,报同级人民政府物价部门、财政部门批准后执行。(C)A、煤矿企业安全培训主管部门 B、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 C、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

38、公司财务资产部、人力资源部不定期对各单位执教经费提取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违规使用职教经费者,除按照规定扣除外,另处违规金额()的罚款。(B)A、等额

B、2倍

C、3倍

39、公司建立安全培训检查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一是与各单位月度工资基数的()挂钩,高于基准90分1分,奖励本单位挂钩工资部分的(),每低于基准分1分,对等处罚。(B)A、4%;4%

B、5%;5%

C、6%;6%

40、公司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班组长参加考核不及格需要补考的,经补考后仍不合格的培训费用()。(B)A、由个人承担一半费用

B、全部由人承担

C、全部由个人承担并处以罚款

二、判断题

41、煤矿企业是指在依法批准的矿区范围内从事煤炭资源开采活动的企业。(√)

4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培训的主管部门(简称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

43、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全面负责。(√)

44、国家规定煤矿企业变招工为招生。(×)

45、煤矿企业新招从业人员,应当优先录用大中专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煤矿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46、不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煤矿企业应当委托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机构进行安全培训。(√)

47、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还应当建立企业安全培训档案,实行一期一档。(√)

48、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煤矿企业安全培训档案应当保存六年以上。(√)

49、对其他从业人员的煤矿企业安全培训档案应当保存三年。(×)50、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指煤矿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矿务局局长,煤矿矿长等人员。(√)

5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煤矿相关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具有三年以上煤矿安全生产相关工作经历。(×)

52、考核部门是指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

53、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省培训情况,自己制定考核标准,建立省级考试题库,并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备案。(×)

54、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央管理的煤矿企业总部(含所属在京一级子公司)以外的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工作。(√)

55、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考试应当在考点采用计算机方式进行。(×)

56、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满分为一百分,八十分以上为合格。(√)

57、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合格证明只在本省内有效。(×)

58、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不合格的,经补考仍不合格的,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考核。(√)

59、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补考仍不合格的,考核部门应当告知其所在煤矿企业或其任免机关调整其工作岗位。(√)

60、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及其工种范围。(√)

61、自2018年6月1日起新上岗的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62、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由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63、已经取得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及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从事与其所学专业相应的特种作业,持学历证明可以免予初次培训,直接参加资格考试。(×)64、煤矿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考试包括安全生产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能力考试。(√)

65、煤矿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考试考核发证部门应当在考试结束后五个工作日内公布考试成绩。(×)66、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不得收费,所需经费由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

67、《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简称特种作业资格操作证。(×)68、煤矿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考试不合格的,可以补考一次,经补考仍不合格的,考核部门应当告知其所在煤矿企业调整其工作岗位。(×)69、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六年,全国范围内有效。(√)

70、特种作业操作证遗失或者损毁的,应当及时向原考核发证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由原考核发证部门补发。(√)

71、煤矿其他从业人员应当具备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72、对从事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防治水等工作的班组长的安全培训,应当由其所在煤矿的上一级煤矿企业组织实施。(√)

73、没有上一级煤矿企业的,对从事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防治水等工作的班组长的安全培训由所在煤矿组织实施。(√)

74、煤矿企业或者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机构对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后,应当颁发安全培训合格证明。(√)

75、其他从业人员未经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明的,不得上岗作业。(√)

76、工人师傅一般应当具备中级工以上技能等级、二年以上相应工作经历和没有发生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条件。(×)77、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应当将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合格证明、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发放、注销等情况在本部门网站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78、考核部门对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场抽考不合格的,应当责令其重新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经考核仍不合格的,考核部门应当书面告知其所在煤矿企业或其任免机关调整其工作岗位。(√)

79、特种作业人员违反规定被撤销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特种作业操作证。(×)80、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2年5月28日公布、2013年8月29日修正的《煤矿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2号)自2018年3月1日起废止。(√)

三、多选题

81、为了加强和规范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提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煤矿安全培训规定》。(BD)A、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B、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C、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D、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

82、煤矿企业从业人员,是指煤矿企业()和其他从业人员。(ABD)A、主要负责人 B、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班组长 D、特种作业人员 83、煤矿企业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培训管理人员,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教育培训经费。(ABC)A、建立完善安全培训管理制度

B、制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

C、明确负责安全培训工作的机构

D、完善培训设备设施

84、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的内容包括()及其他有关情况。(ABCD)A、学员登记表,包括学员的文化程度、职务、职称、工作经历、技能等级晋升等情况 B、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书复印件 C、历次接受安全培训、考核的情况 D、安全生产违规违章行为记录,以及被追究责任,受到处分、处理的情况

85、煤矿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的准入条件是:应当()。(BD)A、具备煤矿相关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 B、具备煤矿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 C、具有二年以上煤矿相关工作经历 D、具有三年以上煤矿相关工作经历

86、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在参加资格考试前应当按照规定的培训大纲进行()的专门培训。(AC)A、安全生产知识 B、安全生产技术 C、实际操作能力 D、理论知识 87、特种作业操作证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一()。(ABC)A、式样 B、标准 C、编号 D、内容

88、煤矿企业应当对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保证其(),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ABD)

A、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B、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技能

C、具备必要的企业文化知识

D、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89、煤矿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ABCD)A、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 B、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 C、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培训情况的 D、特种作业人员未经专门的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的。

90、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煤矿安全考核工作中()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BC)

A、滥用职权 B、玩忽职守 C、徇私舞弊 D、办事不力

答案

一、判断题

1-5 对对对错错

6-10 对对对错对 11-15 错对错对错

16-20 对错对对对 21-25 对对错对错

26-30 对错错对对 31-35 错对对对对

36-40 错对对错对

二、单选题

41-45 CBBAC

46-50 CCBAC 51-55 BACAB

56-60 BABAB

61-65 CBCBC

66-70 BCBAA 71-75 BCBCB

76-80 CCBBB

三、多选题

81、BD 82、ABD

83、ABC

84、ABCD

85、BD 86、AC 87、ABC

88、ABD

89、ABCD

教师法知识 篇6

中学教师资格知识与能力:体育教师试讲

体育教师试讲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内容,它的流程和步骤也是越来越严谨,越来越规范,如在过程上,每个组有多位评委,分别有中小学体育老师和校长担任,还有旁听生参与考核的全过程;在方法上,也是采用教师试讲来真实地考查教师的执教能力,那么怎么去准备试讲内容呢?

一、摸准试讲套路,抓住教学的亮点和重点

笔者敢肯定的是,参加此次面试的多位考生在考前都作了充分准备,但有些考生显然准备得不得其法,没有摸准试讲的套路。海宁市近两年无论是名优教师面试还 是新教师面试,所授教材基本为田径内容,且水平二居多(另有初中的)。其中,投掷教材出现的比例最高,而投掷教材中实心球教材出现的比例最高。所以考生们 在考前应抓住这一路子,针对田径中的跑、跳、投,及垫上活动和球类活动这几个主项备几节“公”课(就是能搬套的课)。

当然除了准备好 “公课”,在教学设计中要有特色和亮点。举个例子,很多考生的试讲稿缺少教材特点和授课对象要素,只备了个万能课,不知道在套用时,要有针对性地利用和改 变。也许网上下来的,也许是大学老师教的应试方法,总之缺少变通和特色。如准备活动,归纳了一下,这些人就四种方法,一是徒手操(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从 头做到脚,清一色,缺少投掷课的针对性);二是模仿操(这个稍好,但也都是较统一,运动项目模仿,游泳、举重、打球等,新东方在线教师网(http://jiaoshi.koolearn.com/)分享

仿佛是一位大学老师教的);三是喊 数抱团(我真不知道这么多考生只会教这一个游戏,而且缺少投掷课的针对性准备过程);四是队列队形。

由于是无生试讲,真正的效果是看不 到的,所以作为考生要大胆创新,只要不脱离实际,不仿一试。作为一个评委,说句实话,哪怕听到那么一点新鲜的东西,总比一些陈词滥调让人昏昏欲睡的好。像 在准备活动中,听了十个徒手操后,来了一个“双人操”,或者“器械操”,哪怕是“拍洋片”,“甩鞭子”,就会让评委眼前一亮的。在课中的组织教学和放松整 理过程,其理是一样的。

其次,要抓住教学的重点。由于此次面试是给教材复印件,像中学的《跨越式跳高》不仅介绍了跳高技术的演变,而且 将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一一呈现。有的面试者就理解为既然教材给了全部内容,就要求全部讲完,先讲述跳高技术的演变,什么“跨越式”、“剪 式”、“滚式”、直到“俯卧式”、“背越式”,然后完整示范,接着是每个环节的示范讲解和学生练习,面面俱到。试问在现实45分钟的一节课中,经得起老师这么折腾吗?我们 知道现在体育课是单元授课模式,跨越式跳高作为新授课可以分几个课时来讲,而本课重点抓住一到两环节来讲就行了。

二、把握面试细节,精彩中求完美

影响结果的因素有很多,评委关注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由于职业岗位关系,七位评委中的体育教师可能更关注考生对课的设计,教学组织的合理性,及

新东方在线教师网(http://jiaoshi.koolearn.com/)分享

示范讲解 的正确性等,而评委中的校长们更关注的是考生的气场,如口令、服装、语言、神情等。下面举几个细节问题,望面试者能引起注意。

一是时间 的把握。记得前一次参与评委工作,有一位女生在试讲环节做得不错,但时间没有把握好,刚讲到放松整理阶段15分钟就用完了,失去的回答提问的机会,20分 没了,没有入围。此次修改了规则,12分钟到后,监考员有个提醒,但有的考生时间还是没有把握到位,回答问题很仓促。

二是着装与打扮。着装要体现一位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吧,运动服是必须的,而且与要注意干净整洁。在打扮方面,我要提醒的是,尽量不要配带一些挂件,如项链,手链等。头发也要整理的干净利落,体育老师应该是阳光点吧。

三是口令与哨音。口令要标准规范,配合上哨音,让评委感觉有教师角色的“范儿”。在面试者中,往往有很多随意的话代替了口令,也有脖子上挂了口哨忘了吹的,让人感觉很不专业。

四是冷静、果敢与幽默感。面试时肯定有紧张的情绪,但要给评委有个好的印象,这种情绪就不能表现在脸上。如有个面试者居然拿着教案开始试讲了,讲到某处 还时不时地低头去看教案,悲催!整个试讲是背课文的过程,还是很不熟练的背,既然不可能背出,应该尝试用自己备课时的思路,讲出来嘛(当然这是极端个 例)。另有一位考生,在试讲环节做得非常好,但在问题环节,当听到问题后,他好像被雷劈了一下,足足有两分钟多钟的低头思考,眼看着时间一分一钞的过去,笔者也为他捏汗,在钟响前总算把自己的答案“排”了出来,让

新东方在线教师网(http://jiaoshi.koolearn.com/)分享

人感觉思维不敏捷,做人不果断。当然,在具备了冷静与果敢的同时,如果加上一点幽默感,会让你 加分不少。

三、找准自身特色,扬长避短

每个考生应该明白自己的强项是什么,特长是什么,在面试时应该做到扬长避短,而不要画蛇添足,更不要扬短避长。有个女生面试的是初中岗位,她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拿捏得就很好,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深刻(至少给几位非体育教师评委)。她 清晰的口齿,干练的眉宇应该是她的强项,而跨越式跳高的示范应该是她的弱项,因此她在整个课中只有两次亲身示范,点到即止,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示范和讲解 来弥补,很好地避开了自己的短板。记得前次有位男生,他边讲还边板书,先是让人眼前一亮,笔者后想想是试讲哪用得着板书,体育课又没地儿板书。最让人意外 得是粉笔字写得还没有一个小学生的好,不仅画蛇添足,而且揭了自己的短,可谓得不偿失啊。

当然,要有一个好的结果,不能够局限于以上这些。当进入大学之门时,就应该明确今后的择业方向,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做实自己的特长。面试能否入围既是一个结果,也是当好一名老师的开始。

只要你把握住了这几个问题,在内容报告上再多加些自己的创新技巧,想必你的试讲内容一会让人耳目一新,成为试讲人中最亮的一位,总之,一定要细心认真的准备教师试讲方案,万万不能大意。

教师法知识 篇7

关键词:高校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专业发展

高校个人知识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总体上说,教师的个人知识是高校教师发展的基石,而高校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则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渠道。教师在专业上取得进步发展会夯实高校教师的知识基础,从而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 高瞻远瞩地针对教学环境的变化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

1.坚持教师知识管理和专业发展的具体原则

高校教师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因此高校教师要重视知识管理的过程,以此为前提促进专业发展。良好的知识体系是知识管理和专业发展的基础,高校教师要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在遵循具体原则的基础上促进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

高校教师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在个人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从整体性角度出发, 用整体性的眼光看待事物发展规律,为教学活动服务。传统高校教师知识管理活动欠缺这一原则, 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学生学习积极程度不高的严重后果。为了避免这一局面的再次发生,教师要协调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 在知识管理中用具体的局部知识推动整体知识的发展, 用局部发展带动整体发展。遵循教学活动的整体性原则,推动教学的进步。整体性原则除了在整体知识和局部知识上有所体现外,还体现在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和必然性。遵循整体性原则会帮助教师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从而推动高校教师专业的发展。其次,高校教师要在知识管理和专业发展活动中遵循目的性原则,明确自身知识管理和专业发展的目的,根据自身的目的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 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及推动高校教育进程等。因此,高校教师在知识管理和专业发展过程中要遵循目的性原则, 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及如何做。

2.营造教师知识管理和专业发展的具体环境

信息时代,电子产品和科学技术被不断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在高校我们随处可见信息时代的标志,教学资源配备也体现了科技发展的具体进程。高校教师要把握时代发展的前沿,抓住信息时代到来的机遇, 创造有利于自己知识管理和专业发展的具体环境。除了教师做出努力之外,高校还要为此付出努力,营造具体的环境,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知识,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大学教师的资质较高,年长者多见,但是恰恰是资历高、年长的教师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不容易被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为此,高校在营造具体的管理环境时要考虑不同教师群体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针对青年教师接受能力强、善于变通的特点制订营造方案,针对资历、阅历都相对丰富的年长教师制订具体的营造方案, 让他们都能获得知识的提升,获得精神的满足。

环境的营造对高校教学活动的进行极其重要, 尤其是对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和专业发展。高校要为教师提供便利的知识提供场所,让教师在课余时间开阔视野。同时,高校还要为教师的知识管理和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促进教师之间知识的交流和沟通,让不同专业的教师都有同等的机会取得进步。除此之外,高校还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针对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制订具体的解决方案, 然后规划高校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活动, 让教师用科学的思维处理在管理知识和提高专业能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3.拓宽教师知识管理和专业发展的具体渠道

微信、QQ、微博、博客、人人等都是良好的知识管理平台和专业发展的平台。高校教师进入“朋友圈”可以分享具体的教学经验和知识管理经验, 并且从其他教师的分享中获得管理的经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教师知识管理和专业发展开拓发展渠道,高校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工具,把知识管理和专业发展放到一个大的舞台上,开拓自身的教学思维,开放性地与其他教师交流。这些平台都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文化现象,他们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优势在信息时代中占据一席之地, 并且为教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记录每次教学的所见、所得和所思,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反思,管理个人的教学知识,并且在反思中得到改进。这种管理知识和专业提升的方式新颖,符合学生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因此教师以此形式作为知识管理的具体形式无疑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创举,在提高知识管理效率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新时代到来知识发展的理解,从而获得教学和学习的双向提升。

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策略研究 篇8

一、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内涵

1.何谓“教师隐性知识”。教师隐性知识是指深植于教师内部,蕴含在教师头脑中的在教育教学工作场景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方法、教学和科研技能、教育机智、观念、情感与智慧等以及围绕教育教学工作而发生的特殊的人际关系知识。它是构成教师知识的重要基础。

2.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是指通过教师之间不断的互动和交流以及教师个人的反思、总结、提炼等过程,促使教师将个体所拥有的隐性知识扩散到教师群体,为学校教师所广泛分享的过程。

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教师隐性知识共享过程是教师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以及教师隐性知识在教师组织中转化为其他教师隐性知识的过程;二是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实现方式主要是教师个人的反思、总结、提炼以及教师在学校内的教师组织中讨论交流;三是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目的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或者学得知识和技能,而更侧重于将所学得的知识和技能在教育教学场景中运用并产生新的知识,从而不断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

二、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现状

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是学校实施知识管理的核心。实现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无论是对促进教师个体专业成长,还是提升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水平以及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现状如何?就这个问题,笔者于2007年10月运用问卷调查法,选取河南省焦作市8所普通中小学校共120名教师(以30岁以上教师为主,回收有效问卷116份)为研究对象,对当前中小学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了当前中小学校教师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主观认识、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途径和方式、效果、主要障碍以及学校的组织保障等方面。通过研究发现,当前中小学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无论是学校管理层还是教师个体,对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都不够。调查情况显示,就教师个体看,57.8%的教师喜欢自己钻研教学问题,仅有18.9%的教师乐于与他人进行交流;学校管理层方面,鼓励或非常鼓励教师进行经验交流的学校只有36.2%,37.9%的学校没有相应的制度来保障教师经验交流常规化,87.9%的学校没有专门为优秀教师召开过经验交流会。

第二,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方式和途径比较单一。大部分教师认为,学校进行教学经验交流的方式主要是教研组(或备课组)、师徒结对和观摩课,其他途径如网络、博客等运用得较少。

第三,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效果不佳。目前学校教师进行隐性知识共享的主要途径是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但51%的教师认为其效果一般,32%的教师认为没有效果;57%的教师认

为教师观摩课缺少必要的点评,因而影响了教师之间学习交流的效果。

三、促进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策略

鉴于当前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促进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应从学校管理、教师组织和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出发,以组织文化策略为基础,以技术支持策略为保障,以公平策略为原则,以情感策略为条件,以激励策略为动力,以主体性策略为核心,构建共享网络,实现共享。

1.宏观层面——学校管理层面的组织文化策略和技术支持策略。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宏观层面的策略,主要是立足于学校管理层,从学校组织结构、环境制度、校园文化、技术平台等角度提出,其目的是为实现教师隐性知识共享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技术支持。

组织文化策略主要包括健全制度文化和培植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它是实现共享的基础。知识共享的推动早期主要通过行政命令、利益引导的形式,这时必须依赖学校制度文化的配合,通过改变学校管理制度,建立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引导广大教师形成自愿共享观念。学校在建立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时应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合理回报原则,即学校要为知识的提供者创造宽松的奖励措施,使个人贡献知识的回报大于囤积知识的回报;二是信用原则,即建立组织的信用体系,让个人贡献出来的知识不会被他人盗用或滥用;三是与业绩评估联系的原则,即将知识共享作为正规化业绩考核的一部分,向教师表明管理层正在关注并赞赏他们积极的知识共享习惯,并将知识业绩作为晋升的综合因素的一部分。

其次,建立学习型组织。促使学校组织结构扁平化,形成平等畅通的互动渠道,使组织成员间相互信任、开放式交流、终身学习和乐于共享,从而实现学校知识共享的价值观从观念形态转变为全体教师可以感觉的现实,实现个体与学校的双赢。

技术支持策略主要包括建构学校知识地图、建立学校知识库和搭建教师组织内部网,它是实现共享的保障。知识地图(knowledge maps)是指知识的“库存目录”,通常包含了人员、文件和数据库等,它可以告诉人们组织中重要知识的所在位置。在知识管理上主要用来整合组织专业知识的资源体系,以实现对知识的挖掘和应用。建立知识库的根本意图是使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并有序地存储和分配,从而使每一位教师都方便快速地得到需要的知识。内部网(Intranet)是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自由表达思想,交流看法,加深感情的平台。因其层次简单、结构扁平且开放,使得每个教师都可以在平等、公开、友好的氛围中坦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体会,让知识得以自由沟通。

2.中观层面——教师组织层面的公平策略和情感策略。教师隐性知识共享中观层面的策略,主要是立足于教师组织层面。在普通中小学校,教师组织主要是指教研组、备课组以及年级组等。实施公平和情感策略?熏其目的是让教师乐意在教师组织中贡献自己的隐性知识,同时也能有所收获。

实施公平策略主要指共享应坚持互惠原则和建立适当的知识补偿机制,它是实现共享的原则。每个人的时间、精力和知识都是有限的,人们通常都期望接受其知识的人在某些情况下能反过来向他人传授知识。坚持共享的互惠原则和建立适当的知识补偿机制,就是要一方面鼓励教师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所感悟的经验和体会、所总结的教学技艺和诀窍等与广大教师分享,另一方面又要使教师能在教师组织内获得其他教师的宝贵的教育教学知识、经验、技艺等,从而实现全体教师在教师组织内各取所需,共同成长。

情感策略主要指教师组织要在教师之间发展互助互信的良好人际关系,它是实现共享的条件。由于隐性知识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隐性知识的传播过程必须要知识所有者和知识接受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教育教学的交流和讨论中达到某种默契,才能有效地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教师组织运用情感策略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正式的集体教研活动,二是举办聊天或者聚会等非正式集体活动。实验证明,非正式的交流环境,不仅有利于加深教师之间的感情,而且更有利于教师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共享。

3.微观层面——教师个体层面的主体性策略和激励策略。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微观层面的策略,主要立足于教师个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努力激励教师不断总结反思和提炼自身的经验体会等,实现隐性知识不断向显性知识的转化,从而为最终实现教师隐性知识被全体教师所共享创造条件。

实施主体性策略要求学校组织既要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同时又要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它是实现共享的核心。教师是知识工作者,许多教育教学的隐性知识深植于教师内部,蕴藏于教师头脑之中,只有尊重和相信教师,教师才会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知识贡献出来,为大家所分享。而且教师越是对学校和教师组织具有归属感,就越愿意贡献自己的智慧,分享自己的知识。而一个人内在的归属感必须是建立在以尊重人和信任人的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基础上的。

激励策略是指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隐性知识共享而给予教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它是实现共享的动力。激励策略可以采取举办优秀教师经验交流会、评选某学科首席教师、提供教育培训机会和外出学习、优先晋升职务等方法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美]彼得·F·德鲁克等.知识管理.杨开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英]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3] 钟启泉等.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 王娟茹等.隐性知识共享模型与机制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0).

[5] 杨峰.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显性化激励机制的探讨.现代情报,2004(10).

上一篇: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下一篇:绿野仙踪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