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小学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4篇)

中小学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1

篇一:小学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是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教师,要诚信立教,即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即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通过这次师德师风培训,我简单地谈谈几点体会:

一、做好教育工作要有恒心。

我从20xx年9月参加工作,是荔浦县招聘的第一届特岗教师,刚走上讲台的我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工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教研室领导下来听课,给我指出了很多不足,当时的我心灰意冷,一遍遍的问自己,自己真的适合做老师吗?在同年的11月份我代表乡里参加了荔浦县第七届基本功大赛,获得了二等奖,也受到教育局领导的表扬,印象很深刻的一句是领导说我进步了。从参加比赛后对教育事业有了更深的感情,告诉自己只要努力,全身心投入教师职业中,持之以恒、积极进取,会让自己慢慢走上正轨的。

二、做好教育要有爱心。

会爱孩子,用发现的眼光,帮助管理孩子的弱点,这是此次培训专家赵国弟说的一句话。我们作为教师对学生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的学生。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就有学生在学校住宿,这么小的年纪就要自己提热水洗澡、自己洗衣服,经常会想念家里的饭菜,家里的父母。作为他们的老师,在日常的生活中,除了抓好成绩,还要关心孩子们在学校生活的情况,多给孩子们一份关心和关爱,在孩子有困难时,及时发现、帮助他们去解决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在学校同样生活得快乐,安心的在学校学习。

二、做好教育工作要以身作则,尊重家长。

教师的一言一行,老师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不经意间的话,学生都看在眼里,都喜欢模仿。我是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时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板书要工整,班里的孩子们在做题时也基本会按照我的书写格式来作答,根本不需要自己过多的去强调,所以作为教师要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另外,学校与家庭是并肩工作的,要朝着一个方向行动,教师要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他们中间有很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教师,正如教授所说,他们有高学历,有钱有势,教师只有放下架子,虚心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才能把教育做得更好。

三、做好教育工作要注重业务质素的提高。

正如赵国弟先生所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如拔河,都是跟着能力好的一方跑。”知识是学无止境的,作为教师既要刻苦专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过硬,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只有注重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的带领学生。

篇二:小学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呢?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健康成长直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发展作用极大。教师若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讲求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必须时刻谨记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一)、热爱教育,献身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最为重要的美德,教师对教育工作应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不计名利、乐于献身,有所作为。

1、认识上

我们应尊重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热爱自身的本职工作,把教育看作自己真正热爱的一项事业来耕耘。

2、实践中

我们应尽心尽责,敢于挑战困难。我们只有对教育事业注入深厚的感情,我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事关民族、国家兴旺的崇高的教育事业中,兢兢业业,知难而上,才能真正做到以教为荣,以苦为乐。

(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马卡连柯也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教师如果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一个教师如果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知,热爱学生也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而师爱则是师德的灵魂。

中小学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一、多数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

在农村中小学, 我见到不少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报了名就完事。每次上课, 想来就来, 起走就走。有的说:“这么搞, 有什么用?都是形式主义。”有的则说:“我四五十岁的人了, 还参加什么培训?”更有甚者认为:“教个小学, 还要培什么训, 我眯着眼睛都能上课!”凡此种种, 都是对继续教育培训认识不够。殊不知,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日渐壮大,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 要提高综合国力就必须发展教育。“国家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形成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让我们的国家、让我们的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们教师应尽的职责, 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二、继续教育培训力量薄弱

在农村, 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学校, 继续教育培训的力量十分薄弱, 这主要表现在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的培训者数量不够、质量不高。大多数培训者自身教育理论水平不高, 更新知识的速度慢, 尤其是大多数培训者已脱离教育教学实践多年, 对于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现象, 新问题感觉不够敏锐, 把握不够及时, 在指导培训时, 就缺乏了可行性、创新性。此外, 由于近几年地方财政比较紧张, 教育方面投入不大, 培训经费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多流于表面, 注重形式, 培训手段单一, 培训质量不高等不良后果。

三、骨干教师培训力度不大

继续教育培训重点是培养一批政治思想素质过硬, 业务水平高, 教学教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 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 以点带面, 从而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但从目前来看, 中小学的骨干教师培训力度不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骨干教师培训面太广, 成效甚微

自2006年以来, 湖南省宁远县骨干教师培训每个学期都要举办1~2次, 全县几乎所有中青年教师都参加了骨干教师培训, 各乡镇中小学每年为此支出培训费万余元, 但收效不大。其原因就是参加培训的教师多, 许多事情都是走马观花, 摆场面, 失去骨干教师培训的意义, 正如一句顺口溜说的:“没去的你莫闹, 去了的你莫笑, 反正个个都培到。”古语云:“宁缺毋滥。”我们应该把好钢用到刀刃上, 用有限的经费培养一批真正能够站到教育教学前沿, 起骨干示范作用的年青教师。

2. 学校对骨干教师的培训不够重视

作为一所学校, 要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必须重视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必须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 只有让个别骨干教师“火”起来, 为大家树立学习的榜样和超越的目标, 才能带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 才能让星星之火势成燎原。可叹的是有的学校宁愿把钱吃掉、喝掉, 也舍不得花一分在骨干教师身上。试问, 天下间有“既要马儿跑, 又想不喂草”的好事?!

四、广大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难度很大

作为一名教师, 如何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 已成为检验一名教师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而今, 农村教师在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方面难度很大, 多数教师对计算机技术缺乏必要的了解或掌握的程度低, 有的甚至还不会操作计算机。这种现状已严重制约了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利用,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观念的更新, 阻碍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创新的步伐。要改变这种现状, 我们必须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以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 用计算机进行教改教研以及上网查询信息等内容, 使教师们适应时代的需求。

总而言之, 继续教育培训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也是人类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需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我们要强化继续教育意识, 牢固树立继续教育观念, 坚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形成终身学习理念, 从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培养和造就出建设新世纪的优秀人才, 推动人类社会向更科学、更文明、更先进的方向迈进!

教师立场:师德培训的应然视角 篇3

关键词:师德教育;师德培训;教师立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11-0008-04

当前,师德培训越来越受重视。《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要求,“将师德教育作为通识课程,列入培训必修模块”。但师德培训的质量堪忧:众多专家“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地“教育”教师,以简单报告的方式灌输“高大上”的内容,这不仅缺乏感染力,而且难以为参训教师接受,甚至引发抵触和反感;众多师德标兵“现身说法”,带给参训教师强大的感染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悲情师德”“高不可攀”,参训教师现场感动、过后无动于衷……究其原因,这些培训大多呈现出“政府立场”“社会立场”“学校立场”:国家要求教师乐于奉献、为人师表,社会对教师道德期望很高,学校要求教师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家长则希望教师是“圣人”和“全人”。对教师而言,这些都是“外在的要求”,忽视了“教师立场”:师德不仅是国家、社会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而且是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更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是好老师心甘情愿、自动自发的修炼内容。师德培训缺乏“教师立场”,外在于教师自身,自然难以诱发参训教师对师德的内心呼唤和价值认同,因而也难以转化成教师的内在信念和自觉行动。

笔者以为,参训教师是师德培训的主体,“教师立场”是师德培训的应然视角,师德培训应从教师立场出发,关注当前教师的生存状况、温暖教师的心灵,唤醒教师对师德的价值认同,点燃教师对师德修养的渴望,激励教师自觉践行新时期的师德规范,做党和人民满意、学生喜欢的好老师,这样才能真正把师德培训做到参训教师的心坎上。

一、关注教师的生存状况和需要,是师德培训的前提

经常听到参训教师抱怨:师德培训总是那么高尚、伟大,培训者谆谆教诲我们乐于奉献、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可是,有谁关注过教师真正的生存状况和生存需要?一味强调师德境界、教师义务,为何不关注教师的权利、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

教师们的抱怨不无道理。一个普遍的事实是:部分教师的待遇比不上农民工了。有老师戏言:拿着卖白菜的工资,操着卖“白粉”的心。如果培训者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站在参训教师角度,看看当今教师整体生存状况,就会同情和理解当今的教师,也就懂得了参训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对师德培训的反感态度。教师是人不是神,教师有众多角色,教师角色只是众多角色中的一个;教师有生存需要,会讲待遇,也会有“七情六欲”。只有真正关切参训教师的生存状况和需要,培训者才会与参训教师站在一起,真正的培训才会发生。

笔者曾对2000多名教师开展“您最关注的师德问题”问卷调查,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关注度最高的是:教师角色多、负担重、压力大,且待遇低、地位低,但为什么国家、社会和家长对教师的道德期待还那么高?培训者站在“教师立场”,感同身受参训教师遇到的“两难”问题,与参训教师一起讨论,为参训教师答疑解惑,引导他们理解现实状况与职业操守之间的平衡,师德培训也就慢慢地敲开了参训教师的心门。培训者可以这样引导参训教师:只有教师有尊严地生活,他们才能有尊严地从教,也才能培养出有尊严的学生,所以政府和社会要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从当前教师的待遇和地位看,确实存在不公正的现象,但教师不能因此看不起自己。“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中国要强盛、民族要复兴,必然会越来越重视教师,我们应对教师职业充满希望和期待。当前,国家启动实施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全面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等等,这些是国家改善教师待遇和提升教师地位的积极信号。在此基础上,培训者从教育的本质、教师职业特点、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当今时代的需要等角度,与参训教师分享“为什么要提升师德境界”,师德修养的必要性也就其义自见了。培训不是简单的教育知识、方法、技能的传递,而是有温度的幸福旅程,师德培训因关注参训教师的生存状况和需要而有了温度,培训的内容也就自然而然地为参训教师所接受。

幸福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根本目的,每个人都希望过幸福的生活,中小学教师也不例外。但一些师德培训非但没能让教师体会到职业的幸福,相反还体悟到众多的不幸,如专家讲座总会引用艰难困苦、身残志坚、舍己救人的优秀教师事迹,师德标兵多会谈及自己的不幸甚至牺牲。这样的培训多了,老师们新增了困惑:好师德榜样往往都扎根大山、家庭不顾、贫病交加、无私奉献、累倒讲台、惊天动地,做一个好老师怎么如此之难?好师德为什么带来如此不幸?对此,很多参训教师直言不讳:“我不想牺牲自己和家人。听师德报告时我会流泪,但之后不会当回事。”为什么会导致这个结果?归根结蒂,是人们把崇高师德与底线要求混为一谈了。这些师德标兵值得广大教师学习和敬仰,但不能将特定情境下的崇高师德当作广大教师的师德底线和普遍要求。如果师德培训一味关注高尚师德的感染力,尽力展现“高大上”的师德榜样和标准,却严重忽视了广大教师作为一个普通教师的存在,就会导致参训教师“高不可攀”的感觉甚至抵触情绪。师德培训,要更多关注参训教师作为一个普通教师的存在,广大教师一定要坚守道德底线,不误人子弟是教育的基本行规,同时广大教师要向师德标兵学习、尽力做一名师德崇高的教师;倡导教师良心做教育、大爱做小事,不管教师待遇如何,都要把人家的孩子当作自家的孩子来教育,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的希望;勉励教师做好自己该做的、做好自己能做的,不管教师待遇如何,都要把备课、上课、辅导、管理等教育教学常规做好,要对得住学生和家长;引导教师加强日常修养,把师德修养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慢慢积淀成为自己的精神,并自然而然地体现在课堂和日常细节之中。更重要的是,师德培训要让广大教师体悟“师德与幸福并行”,一个师德高尚的老师,是种福功德之人,既为学生及其家长播种幸福,也为自己及家人栽种福田;一个做功德的教师,肯定配享教育的幸福……当我们将师德与日常生活、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将师德与幸福相融合的时候,参训教师也就能领悟到“师德修养是幸福生活的源泉”的道理。

nlc202309041959

二、参训教师对师德价值的认同是师德培训的起点

师德培训,几乎是老师们每年的必修课,校长周周讲,教育局期期讲。搞讲座,搞比赛,签承诺书,啥花样都有,但老师们对师德培训的价值认同并不高。缺乏价值认同,是当前师德培训效果不佳的最主要原因。任何真正可信而有效的培训,首先来自培训者、参训教师的内心呼唤和价值认同。因此,价值引领是师德培训的核心任务和内容。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在教师待遇不理想和师德受到社会质疑的时候,全体教师共同守望师德这片星空,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培训者,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参训教师进行价值引领。

第一,教师要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自身道德的修养和完善。师德不仅仅是政府、社会、学校等对教师的外在规范,更是教师职业和自身的内在需求;不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教师的约束,而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教师节的讲话,代表着党和国家、社会对“好老师”的呼唤。好老师应当有两个不可或缺、互为促进的世界:一个是由广博而精深的学科知识支撑的专业世界,一个是由热爱、善良、平等、公正、民主、关爱组成的健全的人格世界,而人格世界的健全大多是师德修养的内容。好老师的成长历程,不仅是学科专业世界发展的历程,而且是人格世界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二,师德是教育的根,是教师的魂。何谓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是群鱼的游戏,成人(如家长、教师)是领头鱼,成人世界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去效仿。在学校,教师是什么,学生就是什么;教师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如果把教育比作一棵参天大树的话,它有很多根扎在土壤之中,师德则是这棵树的主根。没有师德这一主根,教育这棵大树就会在风雨中倾倒。育人是教师的本份,教师不仅用自己的学识育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德育人,用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一个教师没有美善的师德,他就丧失了作为教师的灵魂,也就不能称其为教师。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有德无才当不好老师,有才无德不能当老师。

第三,教师道德是中国社会道德的救赎。中国是礼仪之邦,但在当前社会转型期,道德滑坡较为明显。中国社会道德重建,需要每个国人参与。而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是中国社会道德救赎的主力军。一是从整个社会来看,教师这个群体依然是道德素质整体水平较高的群体,教师加强师德修养,能为社会树立标杆;二是教师是育人者,可以用自己的道德影响学生及家长的道德,从而挽救和提升中国国民道德素质。因为,师德对学生的影响力最为深刻,出色的人格魅力往往沉淀在学生的终生记忆里;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一生中要影响数千名学生的道德,这些学生又会以高尚的道德影响他们的父母、配偶和孩子及周围的人,“链式反应”就会带来中国国民道德素质的提升。因此,教师不仅是一所学校的教师,更是国家和人民的教师(因此教师的全称是“人民教师”),要自觉担当中国道德救赎的使命和责任。

三、以道德的、教师乐于接受的、多样化的方式实施培训,是师德培训取得实效的关键

当前,师德培训方式单一,说教、灌输特征明显,参训教师“被修养”“被高大”等现象严重。正确的内容要以好的形式来呈现,道德教育要以道德的方式来进行。在培训内容确定后,最重要的就是培训方式的选择和应用。师德培训,当然要以参训教师乐于接受、多样化的、道德的方式进行。

道德的师德培训,首先在于将参训教师视为平等的主体。师德培训并非“教育”与“被教育”,而是分享、点燃、激励和唤醒。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师德培训也是如此。培训者首先应是道德的表率,是对师德价值的深度认同者和对师德规范的自觉践行者。只有培训者能够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并将师德规范自觉践行在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培训者才有资格说培训深入到参训教师的内心中。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师德培训就是“非道德的”或是虚伪的。培训者自身做到了,才能将自己的做法与参训教师交流;培训者自身做不到,就没必要牵强附会、故装高大。参训教师与培训者一样,是平等的主体。培训者并非布道者,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育者,不仅自己没有资格,而且没有必要;而是行路人,不是将所有的“高大上”的东西汇聚起来“教”给参训教师,而是将自己想到的、做到的、看到的与参训教师交流分享。每次师德培训课,应是培训者与参训教师共同的经历和幸福的旅程。

道德的师德培训,体现在尊重不同的参训对象的不同培训需求。不同的参训对象,由于其教育经历和岗位特点,其对师德培训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面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培训者要认真分析参训对象的特点及其需求,然后确定培训主体内容和培训方式。如面对未来教育家、学科带头人、名师高研班,培训对象的专业成长目标是教育家型教师,培训者的授课主题可以是《教育家的师德情怀》;面对各学科教师培训班,培训对象的成长目标是优秀教师,培训者的授课主题可以是《守望道德星空——新时期师德规范与践行策略》;面对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因培训对象是学校管理者,他们经常与教职员工谈师德,需要掌握与教职员工谈师德的技巧,因此授课主题可以是《守望道德星空——校长如何与教职工谈师德》。充分考虑了参训对象的需求,培训的针对性就会强。同时,培训需求在不断变化,培训者的培训内容也要不断更新。一个培训内容或课件,培训者一成不变地用上好几年,这样的培训者不仅难以为参训教师接受,而且其行为本身就是师德不合格的表现,也就丧失了担任师德培训者的资格。

师德培训拒绝生硬灌输和空洞说教,而要充分发挥学员主体作用,采用参训教师乐于接受的、多样化的培训方式,让参训教师在参与中体悟、反思和提升。师德培训不能是空洞的理论课,而应该理论结合实际,恰当选用教育教学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员多思考、分析和交流。师德,这个看起来似乎很枯燥的话题,如果穿插了大量的案例,就会变得生动精彩。师德培训难以用培训者一个人的想法去同化全会场、满礼堂的头脑,因此不能采用单纯的专题报告方式,要更多地融合多种培训方式、尤其是现代化的培训方式,为受训教师提供互动的机会,让参训教师在碰撞中产生智慧、共同分享。2013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华南师范大学师德培训者班,该项目充分尊重学员主体地位、发挥学员主体作用,在培训方式方面进行了广泛、有益的探索,对学员启发很大,现场观摩、锵锵三人行、世界咖啡、师德巡讲等方式至今记忆犹新,引领了众多学员改变和尝试多样的培训方式。

培训永远“在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也许这就是对师德培训的最好注解。让师德培训成为培训者与参训教师共同的幸福旅程,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责任编辑 戴双翔

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4

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1

正式工作后,我对这个职业有了更真实的认识。通过几个月的工作与这次的培训,我对师德也有了更全面,深层的理解。“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是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专业能力要好,还要有正确的职业道德。如果光有能力,但却没有教师道德,那极可能就是下一个红黄蓝。既对幼儿无益,让家长愤怒,也损害了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要成为一名好老师,我们就先要有师德。而师德首先得需要我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其次,教师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要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教师团体负责、对社会负责。第三是教师要有正确的职业态度,对教育劳动要有正确的看法,要有肯吃苦的精神。第四是要遵守纪律,从一点一滴做起,要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第五是要有职业良心,不断反思自己,能经常对自己的`行为思想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最后就是要有良好的作风,坚持真理、工作积极、平等待人、团结互助。

幼教行业的负面新闻现在有时还是会出现,但是也有许多阳光美好。除了不忿,我们能做的努力就是从我做起,自己拥有良好的师德。每一个我都有良好的师德,由少积多,不说整个行业会怎样,但至少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将会是小孩快乐成长的所在。

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2

6月25日,我们听取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魏薇教授有关教师师德、教师文化、教师倦怠与心理调适几个方面的内容。她通过一些典型事例分析了当前形式下我们应该怎么做一个新型的电大教师。她的话字字如针,钻进我的耳里,又句句似锤,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下面就此谈谈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

感悟一:要努力成为一名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电大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通过这次师德修养的培训,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又有了新的理解。听了魏老师精彩的讲座和谆谆的教诲,我铭记了作为人民教师所需要的九个心:真心、小心、专心、用心、倾心、诚心、静心、安心和爱心。我也想了很多,高尚师德的养成靠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磨练。教师要善于从师德修养的角度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善于从自我教学行为的变化改善师德修养。也只有在变化中发展自己,才能始终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做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因此,今后我会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师德优良、业务精湛、学生、家长欢迎的人民教师。

感悟二:要努力成为一名新时期的电大教师。

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5

通过梁燕玲教授和罗志琳老师对以及精彩的讲演。最美乡村教授徐德光老师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演说,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位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好书,给学生讲讲道理那么简单,而是要从社会,学校,班级,甚至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养成健全人格,为社会培养负责任,有用的人才。

什么是师德?我个人认为师德就是教师工作的精髓,是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每一位教师优良品质的表现,“师爱为魂,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其内涵。

在这次培训中,真是受益匪浅,让我深深地感受到高尚的师德必须对学生充满爱。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就像罗老师所说的要给学生多一些微笑、宽容、赞赏、鼓励、理解和关怀。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人们都常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纯洁的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实感情,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从而达到真正教育的目的。在工作过程中我也曾经感叹,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能体会出我对他的爱呢?有时反而对我的爱充满警惕和不屑。通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原来我的感情还是没有到位,甚至有点急于求成,其实爱贯穿在我平时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相信学生一定会领会到的。

作为教师必须对某一学科具有的丰富的知识、精通的业务、严谨的治学、创新的教学,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平时的工作中学会谦虚,不断地学习。会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我们学校虽然教师不多,但是他们的课上得很好,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这些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典范,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四十出头的教师,一定要向这些骨干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

高尚的师德就是教师自己必须严格“以德为本,身正为范”要求自己。在平时工作中,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不带手机进课堂、学生面前不说脏话等等,这些工作中的细节正是崇高师德的外现。

通过这样的师德培训,我在思想上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这样的认识和体会一定会使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有更大的提高。

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6

下面就此谈谈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

感悟一:要努力成为一名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电大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通过这次师德修养的培训,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又有了新的理解。听了魏老师精彩的讲座和谆谆的教诲,我铭记了作为人民教师所需要的九个心:真心、小心、专心、用心、倾心、诚心、静心、安心和爱心。我也想了很多,高尚师德的养成靠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磨练。教师要善于从师德修养的角度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善于从自我教学行为的变化改善师德修养。也只有在变化中发展自己,才能始终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做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因此,今后我会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师德优良、业务精湛、学生、家长欢迎的人民教师。

感悟二:要努力成为一名新时期的电大教师。

回想起这几年报刊电视上对教师的一些负面报道,往往探讨的不是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而是关注一个教师的言行带给学生的不良影响。或许,我们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在对如何为人师表的问题的认识上还一直存在着偏差,这也就是魏教授向我们提出的新时期,如何做一名老师、今日,应当如何做教师。这个看似普通实则不一般的问题。今天怎么做教师,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关注,去思考。通过魏教授的讲座,我认为在新时期,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以爱心为教育前提,热爱学生,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其次以广博的知识增强教育的力量,教师要有精湛的业务水平,主动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三,以独立的现代人格影响学生素质,师德高尚,为人师表。

第四,以创新意识开拓教育新境界,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鼓励创新,在教学中要以新理念组织教学。

第五、以崇高的教育理想为毕生追求,一个好教师,应该把他的全部身心献给教育事业。在今后我们应该有更高的觉悟,要将自己的工作定位到较高的格调上,要做一个教育工程师,而不是简单养家糊口的教书匠,要努力做个健康、全面、新时期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 暑期师德培训以及教师心得体会

★ 教师寒假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 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 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 教师的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

★ 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 暑期的师德培训教师心得体会

★ 教师师德师风培训致辞心得体会

★ 美术教师转岗培训的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7

一、中小学教师师德培养中“价值导向”问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本文命题中所言的“价值导向”具有两重含义:第一, 指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要以实现职业价值与人生价值为导向, 而不再是以生存、效率等为导向;第二, 是指师德建设具体的以什么样的价值为导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趋向多元化, 中小学教师的“义”“利”选择、职业道德与个人理想、社会对教师的职业期待与教师的自我职业认同等矛盾与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现象启示我们, 重视中小学教师建设的价值导向, 对于解决师德建设的一些困境或许具有一定作用。首先, 重视培养、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对于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甚至整个职业生涯具有重要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导向作用。其次, 教育“乃是社会最有效力的事业”, 教育也是“促进社会的最可靠、最有效的武器。”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教师, 能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向学生传达积极、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二、中小学教师师德培养的具体价值导向

个体的价值选择与取向具有多元性、多重性、多向性、多层性、模糊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 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应该在多种具体价值取向中选择几种取向确定为主导的追求方向。

(一) 中小学教师师德培养要体现层次性

道德是人的现实生活中须臾不离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规范, 具有普遍性和普适性, 但道德本身也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人应具备的道德境界, 是有不同要求的。从职业角度来说, 教师是一种工作, 要培养职业道德, 实现职业价值;从个体生命角度来看, 教师首先是一个人, 要培养公民道德, 实现人生价值。因此, 中小学教师师德培养要体现层次性。师德建设与培养, 应该提出基本的道德培养目标和道德底线。比如依法教学、廉洁从教、爱岗敬业, 诚信为人等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人人应为, 人人可至。师德培养的较高层次是弘扬的层次和追求的层次。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成为时代的道德楷模, 但是也不能淡漠想有所为的教师对更高道德理想的追寻。因此, 在培养中小学教师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底线的基础上, 提出“师德高标”, 鼓励教师无私奉献、用职业理想成就人生梦想, 维护正义、追求崇高。但是, 不管是哪一层次的师德标准, 都应该理解个体生命的本真需求, 不用师德排斥生命, 也不用生命排斥师德, 而是追求道德与生命的和谐。

(二) 师德培养应该是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

道德实践有两个维度:自律与他律。很多哲学家曾对这一问题有过深刻的论述, 对于道德自律和道德他律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也各抒己见。马克思认为,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而宗教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他律”。康德从伦理学意义上谈及“自律”就是道德意志受制于道德主体的理性命令, 是人的理性为自己立法, 将被动的外在强制变为自主的内在的意志自律”, “自律原则是唯一的道德原则”[, 摒弃“他律”。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和社会意识, 主要靠个人内心信念来实现, 但是, 要规范一个人的行为仅靠道德自律是不够的, 还需要他律, 需要包括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等在内的社会大环境, 更需要科学、严格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师德隶属于道德范畴。因此, 中小学教师师德的培养应该是是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教师把师德看成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要求, 把教学看作是出于职业责任的一种活动, 这是一种“他律”的取向。教师把教育看作是个体价值的实现途径和出于职业良心的活动以及幸福体验是一种“自律”取向。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和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他律是对其教育的权力和教育活动的规范和约束, 教师应该有法可依, 有规可循。但教师只有把教育当做一种具有使命感的事业和行为, 严格自律, 才能真正体会职业所带来的成功和幸福。

(三) 师德培养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中小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政府和人民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集中体现着全体国民的共同理想、民族精神、荣辱观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 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 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 因此, 它具有普遍性。教师作为时代有知识、有觉悟、有担当的群体与个人, 其道德追求必然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其道德实践必然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样, 才能很好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 为国家培养一代代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中小学教育是培育和塑造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极为重要、关键且有效的阵地之一, 只有教师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才能把它们践行于日常生活, 诉诸于日常教学, 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 培育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情怀。

三、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实现价值导向的途径

(一) 树立职业责任感和职业自豪感

教师的职业责任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 也是提升师德的推进剂。教师的职业自豪感是教师自我实现的动力和获得成就感的源泉。目前, 中国中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与中小学教师越来越弱化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自豪感的矛盾是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教师作为一种直接作用于人的发展和人的心灵的职业, 肩负着教育的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中小学教师职业责任感和职业自豪感的树立与提升应该是建立在对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的深刻认识上和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认同上。对于中小学生来说, 他们的一切远未定型, 各方面都处于成长中, 中小学教师既是他们成长之路的引领者, 也是其模仿的对象。教师的品德、意志、修养、举止言谈, 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 中小学教师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 保持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正身立人, 以浩然之气、人格魅力传道授业。并不是每一份职业都能与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对话、交流, 以生命为本, 直面人的生命, 关怀人的生命成长, 提高人的生命价值。他的工作对象是具体的、现实的人。这份职业在教育别人之时历炼自己, 反思自己, 与其说成就别人, 消耗自己, 不如说双方两两相生、相益。因此, 教师职业能够也应该让人的多层次的价值和需要得以实现, 它足以让人自豪。应该帮助中小学教师树立这种自豪感, 从而获得职业成就高和人生幸福感。如此, 能够激发教师的“善端”、“良能”, 从他律实现自律。

(二) 教师道德要实现由“外铄”到“生成”

传统儒家学者在论及道德时认为道德非由“外铄”, 应该“内求”, 贵在自得。这对当代师德建设和培养有重要启示。外铄, 强调道德的生成主要是一个外力模塑和价值引导的过程。当然, 这也是必要的。但是, “道德生成还是一个道德主体‘自我觉解’、‘自主建构’的过程”。本文认为道德可以由内而外地生成, “内求”、“外铄”和“生成”不是非此即彼或者水火不容的, 而是互动、相生、互为基础的。教师作为个体生命, 有实现基础性价值和超越性价值的自发需求。一方面, 教师本身存有对自我的道德期许和为善的能力, 加之以职业教育, 易于凭借理性接受、践行教师职业道德;另一方面, 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能够激发教师的道德理想, 由“外”感“内”, 转为“内养”。教师道德要最大程度上实现由“外铄”到“生成”要特别重视教师主体性的自觉和发挥。教师是师德培养的主体, 具有主体意识。中小学教师师德培养要重视高扬道德主体的自觉意识、主体意识, 自求自得, 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实现, 教师对师德的遵守不是出于外界的压力, 而是由于内心对道德的需要。这样, 师德培养真正成为教师个人道德品质的改造、培养、修炼的过程。

总之, 价值导向是教育的发展趋向和目的, 中小学教师师德培养也应该重视价值导向, 以先进的、正向的价值观鼓励教师自我完善, 激发教师的职业潜能, 成功和幸福的教育主体。毕竟有了成功和幸福的教师, 才会有成功和幸福的学生, 国家才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吕德雄.陶行知师德理论及其当代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康德.道德底形上学之基础 (李明辉译) [M].台湾:联经出版社, 1991.

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之我见 篇8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失范;师德素养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存在的师德问题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他们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默默奉献,潜心治学、教书育人,敢于担当、锐意创新,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具有示范性和先进性,关系着农村的未来。

但是,当前社会变革转型时期所带来的负面现象也对教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少数教师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敬业意识缺失,个别教师甚至言行失范、缺乏主人翁姿态和奉献精神,师表意识不强,严重损害了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一些学校对新时期师德建设重视不够、工作方法陈旧、实效性不强,没有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敬业精神差。个别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精神,教育观念落后,教学靠吃“老本”“穿新鞋,走老路”,教学方法陈旧;不用心教育学生,不认真钻研教材,教学效果差;无创新意识和精神;教研教改能力差;面对新课程改革,无所适从;班主任工作方法不恰当,对学生缺乏耐心。

2.师表意识不强。个别教师缺乏主人翁姿态和奉献精神,法律意识淡薄,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时有发生。出勤不出力,工作效率低,影响了教学质量,带坏了学校风气。“身在学校心在商”,拜金主义严重。只考虑个人利益,不考虑大局。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措施

1.进一步强化学习教育。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习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等教师行为准则和师德考核标准。每位教师应明确师德建设的标准和自身差距,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刻对照标准自我检查,不断规范。

2.进一步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注重过程管理,逐一落实教学管理过程中的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奖惩等各个环节的各项工作,结合各校实际情况,遵循教学管理的原则和教学规律,形成规范科学的教学管理常规。对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查等基本环节,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等基本环节,要严格要求,形成制度,使师生有规可循、有章可依。同时,制订课堂常规、教学组织常规等,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

3.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依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系列文件精神,层层贯彻落实。各农村中小学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学校教师工作的首位,贯穿于管理工作全过程。校长要亲自抓师德建设,教代会和学校团组织应紧密配合,加强和推进师德建设。(2)建立健全培养培训机制。师德师风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从培养培训着手,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各中小学要把“实现价值,成就梦想”作为永久的师德师风教育主题,贯彻教师成长全过程,强化课堂纪律,强化党建工作,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在职教师培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师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新任教师岗前培训要强化师德教育,开设师德教育专题,激发终身从教的热情。要充分发挥优秀老年教师的传帮带和示范引领作用,打造老中青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的团结和谐的教师队伍。(3)建立健全激励考评机制。要树立典型,大张旗鼓营造树先进、学先进、比先进、做先进的良好氛围。加强正面激励,促进形成重师德、尚师德、修师德的良好风气。同时,要将师德考核作为年度考核的核心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评优选模、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惩处。

当然,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这需要学校、家庭、学生、教师本人以及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只有遵守规范、制度,通过社会引导与监督、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以及工作实践等环节,以“我愿意”“我应该”的自觉方式表现出来,形成教师内在的责任自觉,师德师风建设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 篇9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很基本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一起来看看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欢迎查阅!

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一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呢?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健康成长直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发展作用极大。教师若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讲求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必须时刻谨记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一)、热爱教育,献身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最为重要的美德,教师对教育工作应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不计名利、乐于献身,有所作为。

1、认识上

我们应尊重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热爱自身的本职工作,把教育看作自己真正热爱的一项事业来耕耘。

2、实践中

我们应尽心尽责,敢于挑战困难。我们只有对教育事业注入深厚的感情,我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事关民族、国家兴旺的崇高的教育事业中,兢兢业业,知难而上,才能真正做到以教为荣,以苦为乐。

(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马卡连柯也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教师如果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一个教师如果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知,热爱学生也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而师爱则是师德的灵魂。

每个学生,相貌有美有丑,智商有高有低,行为有好有歹,但人的尊重、关爱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崇高的师爱就应该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对每一个孩子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更要施与爱的阳光雨露,要像一个无私的园丁,把爱的雨露洒入他们的心田,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变急躁为耐心,对他们的教育做到“爱心、耐心、恒心”,直到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止。

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二

当我还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就把老师比作一棵小草。有人曾写过这样一首诗――不是我的,我决不奢求,是我的,我也不放弃。虽然我活的不算鲜艳,但活着,有自己的颜色,打扮自己,也打扮大地。如果心的世界中只有自己,那就什么都会叹息……

几年前,我报考了水电学校师资班,却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但我并不后悔,因为我知道,一组普通的音符,倘若排列在同一音阶上,就谱写不出优美的曲调,只有处在五线谱的不同位置上,才能创造出动人心弦的乐曲。生活也是如此,倘若每一个人都只按自己的愿望向社会索取,那么生活的乐章只能是杂乱的,断续的,伟大的事业也只能是沙砾上的大厦,不摧自垮。

通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我真实地感受到――当老师,能使我的人生充实,精神愉悦,使我感到高尚。因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托起的是明天的希望。每当我看到自己与学生们一同成长,就有一种成就感。是的,我们甘为人梯,吃也清淡,穿也素雅,面对大千世界,我们心怀淡泊,像春蚕,像蜡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谱写无怨无悔的人生。虽然平凡,我们的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虽然清贫,我们的双手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

有句话说的好,不是工作适应你,而是你去适应工作,尤其是在课改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更应该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态度去学习,迎接挑战。在工作中,经常向其它教师请教,参加外出培训,以及个人有针对性地学习,力争使自己成为一名家长满意、学校放心、孩子喜欢的老师。

我时常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自豪,为全体教职工上下一心、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精神而喝彩,为学生奇思妙想、色彩缤纷的作品而叹服,更为鸭子口乡的教育事业而祝福。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虽然我们不指望能培养出多少“牛顿”和“爱迪生”,但也绝不能让“牛顿”和“爱迪生”在我们的手中埋没。是啊,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但是,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无怨无悔。这里有我的追求,这里有我的爱。让我们守候在那方“黑土地”,用三寸长的“白铧犁”耕耘岁月,让我们的青春在爱的奉献中闪光!

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三

在20__年寒假师德师风学习中,我进一步体会到了老师职业的时代性与创造性,进一步体会到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大意义。现将学习心得表述如下:

一、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从本次学习中,我认真品味了“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这句话。是啊,“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敬业奉献,教师要想干好教书育人这一工作,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与高尚的修养。我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师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身为教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师德修养上不断鞭策与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干好、干实。

二、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做好榜样育人。

我们常常引导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样,教师也应该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以此来教育学生,从而达到为人师表的教育目的。作为教师就应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身为教师就应该一切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榜样。

三、教书育人“爱”字当先,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

常言说“无德无以为师”,良好的师德就是教师爱学生的体现。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身为教师要对孩子有深深的爱,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没有爱心,那他如何能够担当教师的职责?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因此,身为教师,就必须用爱心去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这样才不愧为师。

教师暑假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暑假师德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的师德尤为重要。本年的师德培训在8月25日拉开了帷幕。在学校的安排下,这次的师德培训以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两种学习进行。但我更喜欢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学习的氛围,这样的培训方式,更能激发教师的思想碰撞,培训的效果也更为显着。

培训的第一天,读着《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的讲话》让我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读小学的.我就立志成为一名教师,高中如愿进入师范学院,经过五年的师范专业学习,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如今工作四年的我,因为我的教育理想,依然保持着教育的热情。在讲话稿中对广大师范生提的几点希望:“要充满爱心,要甘于奉献,要刻苦学习,要勇于创新。”这不仅仅是对师范生的希望,已经走上讲台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有这样的精神和信念。

然而现实往往与理想存在距离,王育伦局长的视频讲话,让我看清了教育的现状,看清了教师所存在的问题。“急功近利、不守常规、自私自利,自由散漫”等问题,在大学校和小学校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的管理制度的松弛,但最终的根源是教师的道德不够规范,但也。观看视频中,王局长说的“红包”,“教师礼物”,让我想起两年前,身边一位教师教师节替自己孩子送礼的事情。这位教师的孩子就读一年级,入学不久恰逢教师节,在几度犹豫要不要送礼之后还是选择送礼,礼品是一天金项链,对于这位平日生活朴素的教师而言是相当昂贵的礼物。问其原因是大家都送礼,唯恐自己孩子不送,将来学习中就低人一等,缺少机会。家长之间攀比礼物价值,生怕自己的送轻了,影响孩子的发展。再问,孩子的老师有何反应?则是一条短信:同样身为教师,你这样做太让我为难了,这么昂贵的礼物我心领了。这件事让我非常愕然。这件事情中反应出的问题正是我们教师的师德问题。如果每位教师都对自己严格要求,不存私心,遵守道德规范,我想送礼之风也不会形成。

当然,我们的教师队伍中还是存在着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在集中培训的三天中,我们学习了瑞安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她们的教育理念,她们的教育智慧,他们的爱心,都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

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策略浅谈 篇11

关键词: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一、爱岗敬业以及献身教育事业

教师是当今社会比较崇高的职业,它代表着乐于奉献、以己育人的道德品质,人们对于教师有着许多的美好比喻,例如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铺路石,铺就道路为别人提供方便。这些比喻都呈现出教育职业的无私以及伟大,显示出教育职业的高尚以及崇高,也显现出教师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所以,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员从执教开始就要充分认识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精神进一步延续,热爱本职工作,坚决杜绝拜金主义以及势力观念的不正之风出现,这样才能够将自身的全部精力以及全部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要将奉献精神贯彻到底,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要更新自身的修养以及道德,更好地教育学生,为学生今后的知识学习以及道德学习做出好的表率。

二、建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教师能否在师德方面做出重要的表率,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在平时的生活中体现良好的品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要对其充满爱心,一视同仁,不体罚和挖苦学生,真心和学生交朋友,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够与学生实现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真正做到榜样教育,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同时,教师在许多方面都是学生的学习典范,学生的知识学习以及道德学习都会受到教师的影响以及传授,所以教师能否教育出出色的人才,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做人引导正确的道路是教师本身专业素质的最好体现。小学生正处于知识以及道德学习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段的教师尤其要注重自身品行,对学生的教育要做到言传身教,用自身的言行举止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追求更加高尚的道德修养。

三、规范教师的日常行为

学校主要由教师组成,所以说一个学校到底呈现出怎样的校风以及学风,会显示出一个学校整体教师队伍的道德素质以及精神面貌。所以,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应该制订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积极带领教师对《教育法》《教师法》等进行学习深化,并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要求和约束自己。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并建立科学的师德师风考核标准及激励机制,树立优秀模范教师为榜样,号召全体教师向其学习,使教师不断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提升思想境界。以最优秀的教师形象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中,成为学生道德学习的楷模,以优雅的言谈举止使学生信服。同时,学校还可以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演讲及征文等活动,以良好的活动氛围提升教师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境界。规范教师的学识学风,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做一个人格高尚的人,用自身的宽广胸怀教育学生学会宽容他人,用认真端正的工作态度教会学生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学习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让学生在自己身上得到正能量并将这一股正能量传递给别人,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教師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教师既要传授给学生丰富的科学知识,又要以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让学生在纯洁高尚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所以,小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十分重要,教师要时刻规范自己,并进一步影响学生,使其成为民族以及国家未来新时期的希望,扛起兴盛祖国的重任。

参考文献:

徐晓青.浅议小学教师师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J].才智,2014(26).

中小学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一、农村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农村广大教师奋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克服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工作任劳任怨,尽职尽责,教书育人,默默奉献,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学生,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众多的优秀教师,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和广泛赞誉。在极少数学校极少数教师中,师德师风仍然出现了极大的问题。

一是法纪意识淡薄,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偿家教,乱订资料,打牌赌博。

二是信仰迷失。言行失范,职业道德淡化,唯利是图,拜金主义,缺乏社会责任感。

三是纪律涣散。迟到早退旷课,工作时间玩电脑、耍手机、聊QQ、做私事。

四是敬业精神弱化。缺乏责任心,教学马虎,学风不浓,不思进取,懒于教改教研,素质和能力欠缺。

这些不正之风,耽误了学生成长,还损害教师和教育的整体形象,在整个社会上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加强师德师风制度建设

一是强化师德学习。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培训和主题教育,通过政策宣讲、专题讲座、观看影视录像、警示教育片等形式,认真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引导广大教师联系实际进行研讨,提升师德师风水平。

二是加强师德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网站、宣传栏、集会等多种渠道,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宣传,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动人故事、感人事迹,树立先进典型,定期表彰奖励师德师风建设先进个人,营造立德树人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规范制度约束。加强教职工队伍管理,根据学校管理、师德建设等相关规定及教师专业发展相关要求,科学制订并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规范教师出勤、请假、教学、学生管理、校外活动、到校外社会办学机构兼职兼课、异性师生相处交往等行为。

四是重视人文关怀。及时掌握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建立教师心理健康关爱制度,对教师在思想、心理、德行方面的问题尽早发现并进行有效干预;建立困难教师帮扶制度,对教职工家庭出现的生病就医、父母赡养、子女入学、就业等实际困难采取积极措施给予帮助,让教师感受到集体的关心温暖,建设团结和谐校园。

五是严格师德考核。通过民意测评、教学行为检查、师德监督等方式进行师德师风考核,做到客观公正。为使师德考核触及教师切身利益,切实发挥应有作用,要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让师德高尚者得到充分肯定,使“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落到实处。

三、引导教师师德师风自我提高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光靠制度约束是不够的,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着用,关键是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提高师德师风意识,认识到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师风。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认为师德师风的自我提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修养品德。著名教育家斯霞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二是爱岗敬业。不忘初心,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不计名利,任劳任怨;积极进取,努力创新;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努力完成每一项教育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更求问心无愧。

三是尊重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爱学生才能赢得他们的尊重,只有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

教师师德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目睹了专家迷人的风采,聆听了他们对教育的企盼和点化,感受到了专家对教育的热爱与赤诚。跟随专家的思想的脚步我一路走来,时而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时而掩卷沉思,冷静理性。其间更多的是对自己从教之路的思考,对自己精神世界的叩问,对自己职业幸福的探寻。今年我已从教已多年,无论是做为在天地之间存在的生命个体的生理年龄,还是作为从事着天底下最光荣工作的职业年龄,我都应该由内而外散发成熟的气息。”毫无生机、了然无趣的职业生命也决定了我整个生命的苍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恐惧安于现状,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向往超越自己。如何实现?紧张、慌乱过后我重整心境,找寻方向。

用阅读改变行走这句话是我在《教师的心灵温度》一书上读到的。阅读改变的是思想的行走,心灵的走向。日趋激烈的竞争、加剧的压力使每个人都紧绷了神经,淡定、从容离我们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嫉妒、猜疑、排挤。轻松愉悦被身心俱疲所吞噬,更有不少深思远虑者由现在看到了未来,感到举步维艰,所以各种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发病率直线走高,严重者甚至轻生。这个暑假曾到潍坊参加一个“人文教育高端论坛”,其间听过一个叫老咪的女孩子的报告,我很难相信对于生命的透彻感悟和在困境面前的淡定从容会是出自一个只有26岁的年轻人之口。老咪对生命的感悟显得那样弥足珍贵,一个柔弱女子身处异国他乡,远离父母的庇护,远离亲朋的慰藉,她的处境可想而知,而伴随她一路欢歌的就是书,她涉猎的范围竟然有《圣经》,这是我想也没想过的,也正是这些蕴含了大智慧的书籍才成就了老咪的大智慧。一张娃娃脸,一双澄澈的眸子,就是这样一个浑身散发着年轻与灵性的女孩却拥有了常人难以拥有的成熟。老咪说了一个自我检测的方式:吃得好不好?喝得好不好?心情好不好在扑哧一笑的同时,我却大为赞同,吃不好,喝不好,心情不好的人又怎能工作好?又怎能心无杂念,一心一意地爱学生,爱孩子,爱父母?受折磨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身边那些关心自己的人。莎士比亚曾嘲讽生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这是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使心灵保持纯净。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呢?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健康成长直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发展作用极大。教师若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讲求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必须时刻谨记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一)、热爱教育,献身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最为重要的美德,教师对教育工作应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不计名利、乐于献身,有所作为。

1、认识上我们应尊重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热爱自身的本职工作,把教育看作自己真正热爱的一项事业来耕耘。

2、实践中我们应尽心尽责,敢于挑战困难。我们只有对教育事业注入深厚的感情,我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事关民族、国家兴旺的崇高的教育事业中,兢兢业业,知难而上,才能真正做到以教为荣,以苦为乐。

(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马卡连柯也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教师如果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一个教师如果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知,热爱学生也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而师爱则是师德的灵魂。

教师师德修养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在教学当中注意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多鼓励。让他们勇于尝试,要让他们意识到成功的意义,更要让他们知道在失败后的总结。每一份私下的努力,都将有成倍的回报;如果暂时没有得到,这说明我的努力不够。不因为做的不好而批评抱怨,给与良好的心理暗示,会慢慢的让他们向好的方向上发展,也许多一点的赞许于鼓舞,能激发出孩子内在蕴藏的无限潜能,真的可能会出现中国的达芬奇,即便成不了伟大的天才,至少也能造就一大批有艺术与人文修养的高素质社会公民。有坚定信念正直善良的普通人就已经达成我们教育的目标了。尊重自我尊重社会尊重自然,有独立的思辨精神不随波逐流。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能完成这一部分的修养的铸成深感自豪欣慰。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是行的可以的。不放弃他们当中的暂时落伍者。因材施教,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与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激发他们点燃他们,本次的学习案例也验证了我的不少想法,也坚定了我按照这样的方法实施教案的信心。平等尊重,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的,不因为他们是孩子就可以用大人和教师的身份去强制要求一些貌似公平的规矩。一刀切的机械教条式的教育在现在的社会信息环境影响下是行不通的。不歧视所谓的差生,给那些成绩表现不理想的孩子有改进的机会与动力。给他们信心与希望,他们的表现会越来越好。在平时的给分上一般都偏高些,但对作品上给予一些建议与评价,目的是在下一次作品中让孩子们主动留意与改进。

上一篇: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演讲稿下一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