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安全风险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道路运输安全风险(精选8篇)

道路运输安全风险 篇1

一、指导思想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一套全面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是一套能够集中解决目前我县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安全管理突出问题的长效机制,是不断提升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在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推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重要之处在于“落实一个思想,提供一套方案,解决一系列问题”,就是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落到了实处,提供一整套系统性的安全管理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地解决因规定不具体而“严不起来”、因操作性不强而“落实不下去”的问题,从而实现岗位自主管理和风险超前防范。

二、理论基础

风险预控管理就是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的安全管理方法;风险预控管理就是运用系统的原理,对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各工作场所、各工作岗位中存在的与人、车、环境等相关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分析评估;对辨识评估后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明确管控责任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同时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危险源数据库,使各类危险源始终处于动态受控的状态。

门为主体,开展公司内部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并落实整改措施,杜绝重特大事故;第二类是以班组和一线员工为主体,开展岗位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力争杜绝事故的发生。同时,对各班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执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将考核结果在全公司内排序通报,并与全员安全结构工资挂钩,不同岗位的管理比例有所区别。五是建立了循环闭合的运行体系。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严格执行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方法,建立从管理对象、管理职责、管理流程、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直至管理目标的一整套自定循环、闭环管理的长效机制。管理体系内部各子系统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独立循环,有力促进了闭环管理持续改进机制的形成,是安全质量标准和措施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得到执行、隐患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得到消除。六是简便实用,便于职工掌握。从一个公司辨识的危险源来看,多达几千条,似乎难以掌握。但具体到某个部门和岗位,仅有几条或十几条。从业人员做成一张小卡片带在身上,就可以随时掌握岗位危险因素和作业规范,保证了每个员工更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按什么标准做,切实宣传了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格局。

四、术语和定义

1、危险源 hazard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风险 risk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3、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4、风险预控risk precontrol 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预先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风险的过程。

5、危险源监测hazard monitoring 通过管理与技术手段检查、测量危险源存在的状态及其变化的过程。

6、风险预警risk early-warning 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存在的风险进行信息警示。

7、不安全行为unsafe behavior 可能产生风险或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

8、风险管理对象objects of risk management 可能产生或存在风险的主体。

9、风险管理标准risk management standards 针对管理对象所制定的以消除或控制风险的准则。

10、风险管理措施risk management measures 是指达到风险管理标准的具体方法、手段。

11、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 为改进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总体安全绩效,根据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完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过程。

五、管理要素和要求

1、总要求

道路运输行业应建立并保持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方针、风险预控管理、保障管理、从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车辆不安全要素管理、环境不安全要素管理、综合管理、检查审核与评审。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应符合“PDCA”的运行模式。注:PDCA 分别表示: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改进)。

2、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

(1)经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

(2)明确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总目标;

(3)包括遵守现行安全法规和对持续改进安全绩效的承诺;

(4)体现对从业人员进行持续培训的要求;

(5)针对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

(6)形成文件,实施并保持;

(7)传达到全体从业人员,使其认识到各自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义务、责任;

(8)定期评审,以确保其与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的发展相适宜。

3、风险预控管理

(1)危险源辨识

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应组织全体从业人员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并确保:

a危险源辨识前应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b辨识范围覆盖本企业的所有活动及区域;c对所有工作任务建立清册并逐一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对危险源辨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

——危险源辨识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且与现场实际相符;

——危险源辨识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d工作程序或标准改变以及工作区域的设备和设施有重大改变时,应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

e发生事故(包括未遂)、出现重大不符合项时应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

(2)风险评估

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应组织从业人员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并确保:

a对所有辨识出的危险源逐一进行风险评估,并对风险评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

——风险评估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且与现场实际相符;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b在以下情况时执行持续风险评估,并保留评估的记录:

——新改扩项目前;

——新设备、设施和技术应用前或有重大改变时;

——为特定项目制定安全措施前;

——执行重大风险任务前;

——审核发现重大不符合项;

——调查事故(包括未遂)暴露的新风险。

(3)风险管理对象、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的基础上,应提炼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象,并符合下列要求:

a风险管理对象的提炼应具体、明确,一般应按照人、车、环(路)、管四种风险类型来确定;

b针对风险管理对象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措施并形成程序;

c 管理标准和措施的制定应遵从全面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全过程原则;

d管理标准和措施的制定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的要求;

e 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管理标准和措施进行修订和完善。

(4)危险源监测

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应采取措施对危险源进行监测,以确定其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5)风险预警

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应采取措施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进行预警,使管理层和责任人能够及时获取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风险预警应:

a)针对不同级别、类别的危险源和不同程度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预警方法;

b)建立完备的信息流通渠道,使预警信息传递畅通、及时。

(6)风险控制

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应建立程序以确保风险管理标准、风险管理措施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贯彻与执行,以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并符合:

a对危险源及其风险的控制遵循消除、预防、减弱、警示的原则;

b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标准与措施制定及隐患消除、控制效果评价等环节符合 PDCA 的运行模式; c制定工作计划时应以上风险评估报告为依据,充分考虑本计划实施时潜在风险;

d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结果和相关规定,编制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急预案及其它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e在进行重大以上风险任务时,应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并明确安全工作程序。

(7)信息与沟通

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确保从业人员与相关方能够及时获取风险预控理信息,并可相互沟通、告知,应确保:

a从业人员参与风险预控管理方针和程序的制定、评审; b从业人员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的制定;

c从业人员了解谁是现场或当班值班人员;

d组织从业人员进行班前、作业前风险评估,作业中存在不符情况,应汇报,并组织班后或作业后评估,并留有记录。

4、保障管理(1)组织保障

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组织机构,以组织、协调、指导、监督风险预控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应:

a职责明确、分工合理,负责风险管理全过程; b由不同层次的有代表性的人员组成。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最终责任由道路输及相关企业最高管理者承担。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管理层应为实施、控制和改进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人力、技术和财力的支持。(2)制度保障

a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应建立健全与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相关的目标、责任、奖惩、举报、投入保障、风险控制、从业人员行为、文化建设、安全会议、教育培训、安全监测、人员操作、设备使用、应急救援、监督检查、考核评审、灾害预防等管理制度,并确保:

——各项规章制度贯彻到全体从业人员;

——有相应机构、部门负责上述规章制度的制定、修订、培训、监督检查与考核。

b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并确保:

——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相关活动遵守适时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

——每年至少评价一次本企业对在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的遵守情况,并形成评价报告;

——及时更新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从业人员和其他有关的相关方;

——资料齐全完善,有目录清单。(3)技术保障

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应建立并保持安全技术管理与控制,以消除和控制重大危险源。并符合:

a 应优先采用国际、国内先进安全技术标准、方法、设备、设施;

b应针对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具体实际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方案。

(4)资金保障

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应建立并保持安全投入资金管理与控制,为实施和改进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并符合:

a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应对安全投入资金进行统一决策、管理、支配;

b安全专项资金的提取、使用应遵循“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规范使用”的原则,确保专款专用;

c有专门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投入的安全资金有效使用;(4)安全文化保障

道路运输安全风险 篇2

1 安全风险管理含义概述

所谓安全风险管理指的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发挥群体智慧, 对有效资源加以运用, 进行相关的计划、决策、组织及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从而实现道路建设中人同物料、设备及环境的和谐, 达到安全建设的管理目标。在道路建设中实施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减少和控制事故、危害, 避免因事故而造成人身伤害、环境污染、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

首先是风险的识别, 这是整个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 也是在对项目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进行的工作, 在风险的识别中, 必须根据风险管理计划、项目计划以及相关的历史资料确定风险的来源和每项风险可能发生的条件和对应的概率, 并对识别出的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特征描述和其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分析。项目分析又分为定性和定量分析两步, 其中定性分析就是对可能影响项目的各风险的级别等级进行排序的过程, 由此引发定量分析, 而定量分析就是在前述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每个风险的概率及影响大小, 两步的加总得到项目的总体风险程度。再次是项目风险的应对, 它由风险应对计划的编制和实施两部分组成;最后是对风险的监控, 这一步骤是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跟踪, 对已经发生并进行相应解决措施后残留的风险进行监察, 对下一个项目阶段尚未发现的风险进行新一轮的识别。同时风险监控的另一个重要智能是检查风险的应对措施是否按计划得到实施, 其效果是否在预控的范围内。风险监控的主要涉及选择备用方案、实施应急计划、采取纠正行为以及对项目计划的重新定制。

2 道路建设安全风险管理的应用程序

项目建设管理的安全风险防范是一个新的管理理念, 并非每一个项目建设管理过程都会有安全风险, 但每一个项目建设管理都应有相应的安全风险防范对策。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项目建设管理也是如此。

2.1 对于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即对道路建设中的风险因素加以分解, 将其进行风险结构的层次性分类, 之后运用反思维形式, 来将不利于道路建设的因素找出来, 并进行反向角度来对风险进行论证。风险识别亦是风险评估经验的不断积累, 在不断的项目评估时间中, 来提升对于道路建设风险识别的准确性。

2.2 对于风险的估测

风险估测即指的是道路建设中发生不利事件的可能性, 这种估测结果概率的大小同建设风险大小呈反比关系。但是, 单纯依靠这种风险估测概率来对道路建设风险大小进行衡量显然是不科学的, 其实际建设风险的大小, 还同风险概率分布的密集程度有着很大的联系。

2.3 对于风险的分析

对于道路建设的风险分析是以风险估测为依据的, 对于具体的道路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数字处理, 从而使之能够对风险因素加以反映。在道路工程建设中, 对道路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将内部收益率、项目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作为风险指标纳入到风险因素当中。

2.4 对于风险的处理

风险处理是以风险估测和风险分析的结果为依据, 为减少或避免道路建设风险而采取相应措施。综合起来,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对于概率大、损失大的灾难性风险采取相关措施来降低风险量;对于概率小、损失大的风险, 通过合同条款或保险来将责任进行转移;对于概率小、损失大的风险, 应采取积极的控制手段, 即对道路建设的风险自留。

项目立项完成后, 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开始启动。首先进行的是项目周围环境与建筑物的调查, 通过现场定位弄清拟建项目与周边道路、建筑的相邻位置关系, 通过现场详细查勘掌握周围建筑与构筑物的现状。通过查阅城建档案资料了解周围建筑的历史、建筑结构与基础状况, 了解道路与地上、地下管线 (含水、电、通讯、燃气) 、沟渠等的现状、数量与位置。通过入户调查和走访知情人, 了解无档案记载的建筑及其它有关环境、历史变迁、民俗等情况。

3 道路建设安全风险管理的改进策略分析

3.1 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相关法规建设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抑制工程事故发生, 需要交通部、建设部等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法规作为规范指导。当前, 我国道路建设在这方面的法规尚不健全, 应对其法律规定加以明确。在道路设计和施工评标中, 除技术标和商务造价标外, 还应将安全风险管理纳入其中, 加大对于安全风险管理的投入。道路工程在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法规体系的同时, 既要注重对于国外成熟、先进经验的吸收, 亦要尊重中国的国情, 符合道路建设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模式, 从而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风险管理法规体系。

3.2 推行安全风险管理计划

推行安全风险管理计划, 利于科学化的决策和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概率。道路建设必须对安全风险管理进行研究, 对于安全风险等级高和一票否决的施工方案, 必须加以更改。安全风险管理中应明确风险评估、辨别分析和风险控制, 内容涉及风险因素、风险源、事故发生概率、风险等级评估, 来建立风险监测系统, 进而来规避、转移及减缓建设风险。

3.3 以信息化技术风险管理和预警决策作为支持

道路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中应发展工程预报和物探技术, 进行地理地质信息系统的建立, 将信息化手段和现代化监控手段同专家经验相结合, 将工程范围内的软土、流沙等危险地质数据储存于计算机中, 建立数据库支持体系。同时, 加强对于数据的分析和预警, 从而能够及时地采取事故应急预案。

3.4 加强对于重大事故的预测和防治

鉴于道路工程建设是一项风险较大的工程项目, 不可预见的因素多对社会及周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防止技术亦存在相当高的难度。因此, 建议建设单位应将围岩段塌方、岩爆等重大事故的预防和防止, 列入到道路建设安全风险管理的内容中, 并进行及时、科学地开展。

4 结语

当前, 道路工程建设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 其长足的发展依赖于安全风险管理的不断完善, 从安全风险管理的应用程序出发, 针对性地采取针对改进措施, 使安全风险管理从法规、计划、预警据侧及事故防止等方面不断的完善, 从而使得安全风险管理在道路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摘要:道路工程具有施工投资大、周期长、项目多、对社会环境影响大及不可预见因素多等特点。在我国道路工程建设中, 安全风险管理相对薄弱, 因此, 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分析安全风险管理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程序及改进策略十分必要。

关键词:道路建设,风险管理,程序,改进策略,分析

参考文献

[1]戴钧.浅谈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安全风险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 2009 (3) .

[2]宋群英.浅谈公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J].青海交通科技, 2009 (5) .

[3]钱七虎.论我国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4) .

道路运输企业风险管理与保险对策 篇3

道路运输是一个风险较高的行业,如何控制和转嫁风险成为需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风险(Risk)是指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由于后果的严重性,人们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已有数百年历史。风险管理的研究重点在于总结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大小、预防风险发生以及风险发生后科学合理的措施等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化生产程度的提高,许多新的风险也随之产生,这些风险对社会经济活动和个人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各式各样的风险,如火灾、爆炸、洪水、台风、地震、利率和汇率变动、投资失误、市场供需变化等等,不胜枚举。

虽然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各有区别,但每个行业因为经营范围相似,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基本类似,只是区别于各种风险发生频率和损失大小,这主要取决于自然环境、管理制度、人员素质、安全措施等多方面因素。由于风险存在的客观性,一旦风险发生,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从而导致经营成本增加、效益降低,更有可能会对企业造成致命的后果。

风险因素分析

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欧美等国家的企业普遍重视风险管理,并设有专门负责保险和安全的管理部门,以期通过充分利用保险这一风险转移机制来保护资本;为了达到以最少的保险成本支出获取最大的风险保障,多数企业聘请保险经纪公司为其开展专业风险管理工作。假设其他国家遭遇类似“911”事件,因此而破产的企业数量将会远远高于美国。

风险管理工作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管理技术选择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等内容,具体细节还包括涉及经济合同的审定、安全管理制度的修订、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的提高、保险安排和采购等。具体的,风险因素大致可以分为:

1.自然灾害:由于道路运输企业主要经营是依靠机动车辆独立完成的,多数车辆分散在各自行驶路线上,自然灾害风险发生一般局限于局部区域,所造成的损失对车辆个体而言是毁灭性的,但难以对整个企业形成致命伤,可以说企业运输车辆越多,抵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越强。

2.意外事故:指因遭遇外来的、突然的、不可预料的因素所导致的伤害。包括火灾、爆炸、盗窃、破坏以及车辆碰撞、倾覆等现象和行为。虽然意外事故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具有难以同时在全部车辆发生的特点,但由于车辆意外事故引发的责任赔偿可能是天文数字,其对整个企业而言也有可能是灭顶之灾。我国《民法通则》明确了以过错责任为主,以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为例外的规则体系,这点就决定了意外事故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对道路运输企业的损害结果有天壤之别。

如2005年12月4日在北京昌平区八达岭高速公路发生的客车和货车碰撞事故(货车制动失灵追撞客车所致),该次事故造成24人死亡9人受伤,据了解,目前赔偿损失高达近千万元,对于任何一个运输企业恐怕都是天文数字。

3.经营和决策风险:如同业竞争力激增、投资失误、合伙人诈骗、雇员不忠诚、管理制度漏洞等。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决策失误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常常具有滞后性和持续性,后果严重的往往有可能导致企业衰败,如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合理会造成人心涣散,企业缺乏活力从而溃败等等。

4.外部经济风险:如市场价格变动、利率或汇率变动等。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遭受外部经济因素变动所带来的经营成本增加或减少其收入,而导致其承受巨大损失。

5.政治风险:包括战争、罢工、骚乱、暴动、敌对行为、恐怖行为等。政治风险主要取决于所处国的政局稳定性及周边国家的情况,虽然目前我国政局稳定,民心团结,但由于台湾问题、朝鲜核试验问题以及东突分裂分子的存在,战争和恐怖风险依然存在。

风险损失分析

1.物质损失:包括自有财产(如建筑物、办公设施等)损毁或灭失(以下简称“损失”),运输车辆的损失,发生事故时的施救费用、诉讼费用等直接物质损失以及经营成本增加或利润下降等各种间接损失。

2.责任损失: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面临与多方当事人,包括乘客、货主、股东、雇员以及社会公众等都存在着法律关系,因此而面临潜在的法律责任损失。与责任诉讼相关的和解、判决与法律费用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意外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他人财产损失,依法应向受害方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企业面临的责任损失很多,“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是前提条件之一,财产损失主要包括所运输货物的损失、路产损失、其他车辆或物品损失,人员伤害包含本车乘客、本车司乘人员、路上行人、其他车上人员等。虽然同为责任损失,但各自范围不同也会造成不同的赔偿金额判罚,如乘客伤亡的责任赔偿属于承运人责任范畴,既有侵权行为又有违约行为;司乘人员伤亡属于雇主责任,受劳动法调解范畴;行人或其他车上人员(以下简称第三方人员)伤亡属于典型的侵权责任。在实际案例中,承运人责任和第三方责任赔偿额度一般比雇主责任赔偿额度要高;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还可能面临因环境保护引起的相关责任赔偿等。

3.其他损失:如人力资源损失(因雇佣合同约定的责任及国家强制性的福利政策而进行补偿等)、外部经济因素引起的损失等。

风险管理措施

风险管理措施有风险回避、风险控制和风险转移,对于道路运输行业来说,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教育(如禁止司机疲劳驾驶和酒后驾驶、限速行驶、连续行驶时间限制、规范出车前车辆检修制度、杜绝超载超重行为等),提升车辆安全行驶系数(如更换新车、加装ABS系统、加载GPS定位系统等监控设备),制定合理行驶路线,通过建立车辆、路况、司机风险因素数据库制定出车最低标准,购买商业保险等。

其中购买商业保险是风险转移的重要手段,也是有效防范风险损失的方式之一,本文将在随后的篇幅重点介绍。

保险安排的方方面面

大部分保险险种的设置是基于损失类型确定并划分的。根据道路运输企业风险损失分析,适合的保险产品主要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法定险种)、机动车辆保险(含第三者责任险)、承运人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以及企业财产保险等。根据法律责任和企业需求,亦可进行保险产品组合和保险方案设计。在安排保险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方面,逐一认真解决好,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合理规避转移风险。

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险方案。保险方案的制定一方面要根据实际风险度量,选择险种、确定恰当的保险金额(限额)、科学地扩展保险责任;另一方面要考虑保险市场可接受程度,利于保险方案的实施和安排。

虽然道路运输企业的大多数财产涉及相关车辆,其财产损失不会对整个企业造成特别大的影响,但车辆出险频率较高,引起的财产损失亦不容乐观。目前,实施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仅解决了车辆第三者责任事故的基本赔偿,超过部分以及自身车损还需商业车辆保险承担,二者如何衔接,是方案中要重点考虑的。责任保险涉及了承运人责任险、雇主责任险等,保险限额的确定是否科学合理,做到满足需求但不浪费,同时利于获得较低费率是考察责任险的重要标准。

保险方案决不能是纸上谈兵,其最终是要付诸实施,不切合实际的方案令保险公司无力承保,或支付高额的成本,方案都是失败的,所以保险方案的制定必须熟悉掌握保险市场,做到知己知彼。

我国《保险法》明文规定,在中国大陆从事经营的企业必须在大陆选择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产品,而我国保险行业起步时间较晚,技术和实力与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尚有不小差距,承保能力的不足制约着大额保单顺利承保,特别是在责任险承保上,限制条件偏多,保险限额的设定也纷繁复杂,有累计赔偿限额、每次事故赔偿限额、每座每次事故赔偿限额,总体限额之内缺乏互补性,限额设高了有浪费之嫌,设低了又不足以抵抗风险,合理运用保险技术,说服保险公司也是方案能否实施的重中之重。

其次,慎重选择保险公司。从实力、承保能力、以往经验、理赔人员专业能力、保险价格等多方面综合考量,从优选择承保公司。保险公司的选择一定要避免单一价格选择模式,保险购买的是未来的服务和承诺,理赔是保险产品的主要价值体现,单一考量价格因素而忽视其自身价值实属保险购买的误区。人们购买其他商品时,会选择那些质量有保证的商品,哪怕价格略高于其他同类产品,例如购买电视就不会选择因价低而没有图像的产品。对于保险采购所产生的误区实质上是因保险市场不成熟且对保险保障理解的不到位。

第三,签订完善的保险单、保险协议。保险是一个具有很强专业性的经济合同,任何一项合同制定的越仔细,执行就越顺利,同时完善的合同本身是对被保险人最好的法律保证,可以令被保险人在保险纠纷中处于更加有利的一面。

第四,认真贯彻落实保险单规定内容,切实维护自身利益。保险单规定了双方的权力义务,被保险人应当认真履行其义务,严格遵守诚信原则,这是获得保险赔偿的条件之一,同时客观公正地提出索赔要求,保证合法利益,充分发挥保险功效。

建议聘请专业公司实施风险管理

无论风险管理还是保险安排、索赔等各项工作,专业性和技术性在其中所体现的价值不言而喻,依靠专业的保险经纪公司完成这些工作可以说是最好的选择方式。

保险经纪公司与具体承保的保险公司不同,属于居间人范畴,根据《保险法》规定,“保险经纪人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保险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单位。”其主要工作职能包含为客户开展风险管理工作、设计保险方案、协助安排保险、协助处理事故和保险索赔事宜。由于保险经纪人提供的是专业技术服务,因其工作失误造成客户的损失,保险经纪人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承担相应经济赔偿责任;与其它行业经纪人从被服务对象收取佣金不同的是,按照国际惯例,只要协助客户安排了保险,保险经纪人佣金来自保险公司,除非客户另外约定。可以说,聘请保险经纪公司对于客户既提升了保险价值,得到更有保障的保险服务,又不增加成本支出,可谓一举两得。

国内保险经纪行业起步于新千年,短短六七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在保险市场中的地位日渐加重,许多成功案例都体现了其专业价值,聘请经纪人公司已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相信以后也会大展宏图,为国内道路运输企业保驾护航。

与其它行业经纪人从被服务对象收取佣金不同的是,按照国际惯例,只要协助客户安排了保险,保险经纪人佣金来自保险公司,除非客户另外约定。可以说,聘请保险经纪公司对于客户既提升了保险价值,得到更有保障的保险服务,又不增加成本支出,可谓一举两得。

道路运输安全风险 篇4

一、工作目标

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指导,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措施隐患大排查,进一步强化交通安全源头管理,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强化路面执法工作,强化为民服务力度,全力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确保全国两会期间交通安全形势平稳。

二、组织领导

大队成立道路交通安全大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公安局副局长、大队长xxx任组长,教导员xxx为副组长,副大队长xxx、xxx、xxx,副教导员xxx、xxx、及各股、中队,各派出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治安股,副大队长xxx兼任办公室主任,治安股长xxx为副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大检查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三、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一)、切实白眼了运输企业的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由治安股牵头,从事故中队、城郊中队配合,对客运企业的安全责任落实情况进行一次交通安全大检查,检查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要发整改通知书,并限时整改落实到位。检查督促主要内容为:

1、运输企业是否制定和落实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2、运输车辆特别是客运车辆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是否符合交通安全要求;跨省、市、县客运车辆是否按规定安装使用道路运输gps安全服务系统和车载终端;

3、要督促客运企业、客运业主对客车的实际安全状况逐车进行检查登记,确保运输车辆安全性能良好。

(二)、认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

以股中队为单位,各股中队长亲自组织并带队,对辖区公路全面组织开展大排查,摸清危险路段底数,并逐一建档。对往年3月5日前报大队治安股,统一上报县安委会。

全国两会期间安全风险防范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两会期间安全防范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我市在全国两会期间电力安全保障工作,特制定市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电力安全保障工作方案。

一、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保证全国两会期间全市电力供应和生产安全是电力行业重大政治任务。各级电力行业管理部门和电力企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提高思想认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自觉强化责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电力安全保障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

二、主要工作内容

(一)确保全市电力安全生产形式总体平稳各单位要严格落实电力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电力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有效管控和化解电力安全生产风险,彻底排查治理电力安全生产隐患。

强化生产作业和施工现场安全管控,加强外包项目安全管理,加强设备设施检修维护,加大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力度,落实各项反事故措施,有效防范各类电力安全生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电力可靠供应等重要电力基础设施安全。

(二)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力企业要精心组织落实全国两会保电各项措施,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加强重要输电通道运行维护,加强电网运行调控,做好电力电量平衡,及时消除设备设施隐患,确保各电站、变电所(开关站)输电线路运行安全。

合理安全检查计划,及时消除运行缺陷,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防止发生非计划停机,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三)确保重要电力用户供电安全电网企业要加强重要供电设备设施管理,做好状态检测、预防性实验和保护效验等工作,彻底排查治理设备设施安全隐患,特别是要细化落实重要电力用户供电方案,对市内各党政机关、部队、新闻媒体、学校、交通枢纽、医疗卫生、公共场所等重要电力用户受电设施认真检查,提高重要电力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对重要电力用户安全用电和自备应急电源配置、管理和使用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技术指导,确保全国两会期间重要电力用户供电安全。

(四)加强电力行业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电力企业要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切实做好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工作,坚决防止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结合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专项检查回头看工作,全面开展关键信息基础建设实施网络安全防护专项检查和风险评估,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制定完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认真开展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演练工作,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对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和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实时检测,做好门户网站等重要信息系统综合防护工作,防范黑客,病毒及恶意代码攻击侵害,确保电力行业网络信息安全。

(五)加强重要电力设施安全保卫和电力行业反恐怖防范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明确重要电力设施的保护区域、防范和责任,加强对调度中心、重要变(配)电站和重要发电厂的安全保卫检查,加强安全保卫和反恐防范协调机制,采取警企联动,转群结合、企业自保等安全防范形式,全面排查治理涉恐隐患,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保护措施,完善安全防护和监控设施,协同市政府以及公安、武警部队共同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电力设施安全保卫和反恐怖防范工作。

(六)加强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电力企业要建立健全全国两会电力安全保障组织体系,认真制定全国两会保电工作专项应急预案。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充实抢修队伍。落实应急物资,加强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检查补充备品备件和抢修器具。及时开展专项应急演练,做好事故预想和预控工作,对已有保电预案进行评估和细化,确保预案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提高电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与政府应急机构及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完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检测预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加速调配应急队伍、装备和物资,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电力突发事件。

(七)加强保电督导检测工作督促电力企业和重要电力用户切实做好全国两会保电各项工作,根据保电工作需要及时开展现场检查,保证电力企业和重要电力用户各项保电措施落实到实处。

三、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各单位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保电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主要任务和进度安排;重点地区、重点单位要专门成立全国两会保电工作机构,加强协调,统筹推进全国两会保电工作。

第二阶段:督查检查阶段各电力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电力主管部门对辖区内保电工作进行督察检查,督促电力企业和重要电力用户切实做好全国两会保电工作。

第三阶段:限期整改阶段各单位根据自查和督查情况,加强闭环管理,限期整改发现的问题,尽快整改到位。完善落实相关保电措施,进一步提高保电工作实效。

第四阶段:保电实施阶段各乡镇街、各单位全面进入全国两会保电状态,按计划启动各项保电措施。电网企业要保持电网全接线、安全保护运行,为重要电力用户准备的移动应急电源配置到位。发电企业强化发电机组运行管理,按照电力调度机构要求确保机组出力。在全国两会期间,要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制度,严肃值班工作纪律,加强工作调度,畅通信息渠道,全面了解掌握重要用户的安全供电情况,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其他异常情况,提前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交通运输系统开展廉政风险防控 篇5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建设,日前,市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权力运行中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关键环节,紧密联系岗位职责,按照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深入排查廉洁从政风险点,结合实际制定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整改措施,积极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回头看”活动,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预警、提醒、告诫、纠错机制。高度重视,率先垂范。该局党组高度重视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工作,并将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重要位置,持续抓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成立了廉政风险防控领导小组,明确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抓、纪检监察协调推进、相关各科室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与业务工作同步部署、同等要求、同时促进的良好局面。同时,制订下发了《市交通运输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教育引导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思想认识,强化风险防控工作。

深入学习,广泛宣传。该局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市《实施意见》和市交通运输局《实施方案》,学习市有关领导关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讲话精神,学习市交通运输局编印的《廉政

1风险防控手册》及外地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做法,掌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相关业务知识。同时,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营造浓厚工作氛围。该局通过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进一步统一广大职工的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握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对象、任务和重点,增强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认真排查,确保到位。该局要求每个职工以工作岗位为重点,以工作流程为主线,围绕岗位权力、责任权限、廉政风险点、风险等级进行排查,确保做到三个到位:确保个人查找到位,确保单位排查到位,确保领导审查到位。该局通过开展廉政风险“回头看”活动,要求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各单位负责人“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全面掌握本单位查找风险点的情况,对特殊岗位人员、风险岗位人员、容易出问题的重点人员予以特别关注,对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清权确权,完善制度。该局从制度建设入手,深入开展清权确权,积极构建管理机制,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促进依法履职、规范执法,正确行使职权。一是深入开展清权确权。二是积极构建管理机制。三是完善制度体系建设。针对党风廉政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跟踪掌握风险变化情况,该局建

天津市道路交通风险分析及其应用 篇6

天津市道路交通风险分析及其应用

针对天津市的道路交通情况,运用风险理论对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辨识.根据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天津市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情况进行预测;对其结果进行了检验,发现未来天津市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将呈上升趋势;且预测数值与实际情况吻合,说明灰色预测模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针对风险辨识的结果提出简要的风险减缓措施,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作 者:陈庚 刘茂 李丽芬 CHEN Geng LIU Mao LI Li-fen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天津,300071 刊 名: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年,卷(期): 16(5) 分类号:X913.4 关键词:道路交通   风险分析   事故预测   风险减缓  

道路运输安全风险 篇7

关键词: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风险防控

1 背景介绍

2014年7月19日,在沪昆高速邵怀段一货车与大巴相撞,引发爆燃交通事故,事故造成5台车辆烧毁,43人死亡,6人受伤;2014年3月1日,两辆运载甲醇的槽罐车,在晋济高速路上岩后隧道内发生追尾相撞,引起燃爆,事故造成40人死亡,12人受伤。由于道路长途客运班线运输和危险货物运输发生的事故具有社会危害大、影响大的特点,交通运输部对此高度重视,2014年6月颁发了《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全面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并于2014年7月颁发了《交通运输部关于科技创新促进交通运输安全发展的实施意见》,再次强调要大力推进安全管理、技术、产品、工艺的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构建起涵盖系统安全、设施安全、运输安全的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管理技术体系;要求依托典型项目、典型企业、典型区域,推广应用交通运输安全科技成果,研究编制交通运输安全风险辨识手册、评估指南、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技术体系,形成安全科技创新效应。在2015年2月15日印发的《2015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了2015年的工作重点,在推进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中提到:推进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制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划分安全生产隐患等级、重大事故隐患报备,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和督办;分类编制安全生产风险辨识与评估指南,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试点。以及这些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防控措施。

2 危险货物运输企业风险因素清单的提出

通过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各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全面、系统地梳理出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人、车、货物、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存在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分析这些不安全行为和状态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提出一套适合道路高危客货运输企业的防控措施,指导和规范道路高危客货运输企业进行风险辨识工作的清单。

2.1 相关人员

根据典型事故资料的收集与统计,不难发现,由人员引发的事故,多是现有的法律法规、操作规程没有贯彻落实到位。分别从出车前、装卸、行驶中、收车后四个阶段,将驾驶员、押运员的不安全行为以及未履行的职责作为风险因素清单二级指标;分别从检查和装卸两阶段,将装卸管理人道路高危客货运输安全风险防控关键技术研究、报告员的不安全行为以及未履行的职责作为风险因素清单二级指标;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未履行的职责作为风险因素清单二级指标。

(1)驾驶员。

驾驶人员安全生产职责应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1)执行企业有关运输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按照有关运输规定行车和停车。

(2)负责车辆(罐体)日常检查和维护。

(3)随车携带相关有效证件及文书,保证车辆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和防护用品等器材良好有效。

(4)参加安全学习、教育培训等活动,按照JT617和JT618要求,掌握安全技术知识、技能与应急处理办法。

(5)对运输事故及时报告和应急处置。

(2)押运员。

押运人员安全生产职责应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1)执行企业有关危险物运输押运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2)会同驾驶人员做好车辆(罐体)安全检查,保障相关证件、文书、车辆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及消防、防护用品、货物捆扎等齐全有效。

(3)监督、提醒驾驶人员按照有关运输规定行车和停车,做好客户及货物核实,检查货物配装和堆码,行车途中应监视货物状态是否安全。

(4)对运输事故及时报告和应急处置,且维护好现场。

(5)应参加安全学习和教育培训等活动,按照JT617和JT618要求,掌握安全技术知识与应急处理办法。

(3)装卸管理人员。

装卸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职责应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1)执行企业有关危险物运输装卸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2)检查运输车辆的资质、设备状况和安全措施、装卸作业区安全、车辆(罐体)、安全设备、装卸机具技术性能、货物、人员、证件、手续及作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是否符合要求;道路高危客货运输安全风险防控关键技术研究报告。

(3)监视装卸过程和装卸作业应符合JT618规定。

(4)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职责应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1)协助制定、执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安全措施等,监督、检查执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2)组织安全学习、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演练等安全生产活动。

(3)做好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督促整改。

(4)新聘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

(5)车辆和安全设施及设备、劳动防护用品等管理、发放、使用和保养,以及单位相关证照和保险办理。

(6)事故现场组织施救,协助事故调查、处理,负责事故原因分析与保险理赔。

(7)实施车辆动态监控以及安全统计和安全管理档案建立。

2.2 专用车辆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分罐车运输和非罐车运输,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对象为罐车运输。参照按照JT617和JT618对车辆的技术状况要求,根据车辆的构造,将其分为驾驶室、发动机、刹车系统、连接装置、转向装置、传动装置、电器灯光、消防设备及其他、罐体,并将各部分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作为风险因素清单二级指标。

2.3 卫星定位系统

从卫星定位系统的平台与车载终端、卫星定位系统操作人员出发,将这两部分的不安全因素作为风险因素二级指标。

2.4 装卸

(1)常压罐车装卸作业,企业资料(调研资料),分别从装卸前、装卸中、装卸后三个阶段,将驾驶员、押运员及装卸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和未履行的职责,以及装卸场所、环境、工具、车辆及设备等的不安全状态,作为风险因素二级指标。

(2)压力罐车装卸作业,分别从装卸前、装卸中、装卸后三个阶段,将驾驶员、押运员及装卸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和未履行的职责,以及装卸场所、环境、工具、车辆及设备等的不安全状态,作为风险因素二级指标。

2.5 线路

分别从基本情况、交通状况、危险路面、特殊路段、施工路段、违法占道和应急响应能力等七方面,将线路中的不安全因素作为风险因素二级指标。

2.6 环境

分别从人口密度及敏感区、夜间、气象状况、水土壤地质环境和自然灾害等五个方面,将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作为风险因素二级指标。

2.7 管理

分别从安全组织管理、规章制度建立落实、教育、资金投入和安全技术等五方面,将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作为风险因素二级指标。

参考文献

[1]石磊.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统计分析及综合管理系统的建立[D].长安大学,2014.

[2]王亚东.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风险耦合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3]高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评价方法及系统开发[D].长安大学,2013.

[4]孙晓东.道路危险货物安全运输管理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11.

道路运输安全风险 篇8

摘要:资金的运转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甚至与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而仅就一个铁路局而言,从2005年-2009年,其每年运输经营和更新改造投资的资金流年均可高达260多亿元,可见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未来几年,铁路将处于发展和建设的机遇期,如何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资金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资金风险的分析与控制,是一个亟需我们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铁路企业资金风险成因控制实践

1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2004年9月COSO(美国发起机构委员会)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对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提出了4个目标、8个要素的基本框架,4个目标即战略、经营、报告、合规,8个要素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2006年6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对中央企业如何进行全面风险管理进行了规范。《指引》中对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进行了重要阐述,即包括以下主要工作: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的监督和改进。

无论是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还是《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都是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一种规范性指引,其范畴要远远大于我们所要研究的资金风险管理。本文主要是借鉴其对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的研究,结合铁路运输企业自身的特点,对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

2资金风险的识别

2.1从资金流程图分析风险存在的关键点铁路运输企业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以铁路局为中心点,铁路运输企业其资金流入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向:一是资金下拨的流入,即铁道部下拨营运资金和更新改造资金到路局,路局再下拨站段;另一部分为外部资金的流入,主要为运输进款的收入,另外还有少许其他业务收入资金的流入。而资金流出也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运输进款的上缴;二是对外支付流出的资金,包括支付营运中的工资费用、支付的更新改造款等。

通过对资金流程的分析,我们认为资金管理中需关注的风险关键点主要有:①货币资金的流入流出。涵盖四个方面的资金风险:应收账款风险、对外投资风险、项目融资风险、资金支付风险。②资金结算过程中资金的流入流出。③资金流入流出过程中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系统的风险。

包括:①现金收款的资金是否安全;②运输进款的存缴是否规范,有无被侵占或挪用的风险;③收入的资金是否全额入账,有无形成小金库的风险;④长期无法收回的应收款是否有成为坏账的风险;⑤账户的使用是否合规,是否存在私设账户、违规使用账户的风险;⑥专项资金的支付是否合规,是否存在挪用、乱投资、违规套现的风险等。

2.2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研讨的方式分析风险成因为了更加全面的分析出铁路运输企业尚存的资金风险,我局开展了一次全面的问卷调查。问卷的调查的内容分四项:①您所了解的近几年铁路系统(或其他系统)发生资金风险的案例有哪些,是何种原因造成的?②从本单位、本系统到铁路局层面,您认为产生资金风险的成因是什么?控制资金风险存在哪些关键点?有关资金业务流程中哪个环节最薄弱、不易掌控?③您认为我局现行有关资金风险控制的相关制度(如账户管理、工资支付控制、大额资金联签等)是否切实发挥作用,不完善或影响执行效果的方面有哪些?④您对于改进现行的资金风险内控制度有哪些建议?目前还需建立哪些内部控制制度?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与资金相关的人员,大体上包括三个层次,即总会计师层面的管理层、财务主管为主的执行层、具体财务工作人员为主的操作层。

通过对上述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将铁路运输企业资金风险的成因大体上归纳为以下六类:

2.2.1外部因素。经济环境变化性、复杂性增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市场经营环境及人员构成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变化大,而且交易情况复杂。多种形式的交易从容观环境上造成资金风险增大。

2.2.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由于铁路改革的不断加深,我们的管理模式不断改变,也需要内部控制根据实际进行与时俱进。例如路局直管站段、站段整合后规模扩大、异地车间管理规模加大等,都要求内控制度进行不断完善。

2.2.3主要领导缺乏资金风险意识,缺乏财务常识。在部分案件中,由于单位领导本身不重视学习,对各项财经制度不了解,或是以“不懂财务”为借口,向财务人员提出不合理要求。不重视资金,还导致在特殊重要岗位的选人、用人上考核把关不严,日常检查流于形式。

2.2.4财务人员中少数人职业道德、法纪意识、财经纪律淡薄等。主要体现在财务人员自身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薄弱。思想上存在麻痹心理,防范意识差。既无法防范单位的资金风险,更无法使自己得到保护。

2.2.5财务人员“老好人”思想严重,对不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况不向上级报告,总想把矛盾在财务解决,实质上形成了共犯。如机构人员设置不符合要求、票据印鉴未分开保管、主管人员未定期抽查现金和银行存款、一人办理收付业务全过程、不相容岗位未分离、各层次的审批权限、重大事项集体决、定期轮岗策。

2.2.6资金管理及内控制度缺少监督制约机制。上级部门缺少监督检查或检查监督流于形式。内控制度未真正落实时的违规成本低。

3以沈阳铁路局为实践的资金风险控制方案

3.1创立良好的控制环境控制环境设定了单位的内部控制基调,影响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态度。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沈阳铁路局注重对全体职工的诚信意识的建立,主要通过三种方法:

3.1.1通过树立正面典型,建立以诚信为荣、敬业为荣的内部舆论。沈阳局是在全路第一批设立总会计师岗位的铁路企业,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会计人员的荣誉感,也使财务在指导生产经营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在沈阳局设立总会计师的三年来,涌现出许多加强管理、爱岗敬业的先进事迹。我局通过在网上发布人事工作动态的形式,先后宣传了六位优秀总会计师的先进事迹。

3.1.2开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及多种形式的活动。沈阳局充分利用会计继续教育这个平台,选择局纪委、审计处、法院、检察院这些与财务纪律、财经案件相关的部门,请他们结合违纪违规案例,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开展警示教育,预防职务犯罪。2007年我们在全局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会计人员严格自律、依法监督大讨论活动“和”学习局长讲话实践活动”。2008年五月份开始在全局财会人员中深入开展“对照春检找差距,双保工作挑重担”主题实践活动。2009年结合铁路系统增收节支开展“财会人员建言献策”活动。

3.1.3通过案例分析教育、信息通报形式提升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对违法违纪的案件,我局决不姑息手软,不仅严肃处理结果,而

且对案件在全局进行通报和分析。仅在2009年,就下发三起违纪事件通报,营造出一个严厉打击犯罪的风险意识,让所有的人知道触犯法律规定的代价有多么严重。

3.2针对资金风险,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健全的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生产经营高效有序向前发展的基础。沈阳铁路局通过制定各项关于资金的内控制度,把各单位的行为限定在一定规范的程序之中,在最大程度上控制资金风险形成。尤其是最近一年内,沈阳铁路局相继完善了工资支付内控制度、异地车间支付管理制度、收付款制度等。在2009年开展的资金风险评价检查中,要求从路局层面到基层站段,都要首先对本单位与资金有关的内部控制进行一次彻查,对不健全不完善的风险顶点立即制定措施。

3.3通过结算程序严格资金支付监管力度沈阳铁路局设置有资金结算所,在对资金风险的防范中,局资金结算所对内部开户单位利用柜台,对外部开户单位利用资金监控子系统和银行系统的查询功能,对资金流向进行动态实时监控,发现违规资金支付,按要求立即向局财务处报告。各单位对局资金结算所质疑的支付,必须及时做出答复。对各单位的办公用品集中采购、定点加油、印刷品定点印刷的转账支付,严格按照局文件办理,日常业务严格执行大额联签制度和动态报告制度。

3.4对易发生风险的环节和关键点进行重点监控面对整个资金流程,沈阳铁路局对各关键点进行重点监控,包括大额资金联签制度、账户审批及备案制度、建设系统财务监管、建设项目银行存款限额管理、运输收入进款资金安全管理、职工建房资金监管。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做到有侧重的管理。

3.5通过创新管理手段应对资金风险为加强财务精细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008年1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财务精细管理工作的通知》),在各运营单位实行资金“日计划、日结算”制度。这是铁路局经营管理由粗放管理变为精细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是资金预算管理的延伸。通过实行资金“日计划、日结算”使我局运营单位对本单位每日资金需求和使用量有了详细记载,使单位各部门、各车间对本部门及车间资金运用有详细的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去执行,作到有效控制支出,合理运用资金。

3.6通过监督检查通报形式应对资金风险沈阳铁路局通过多种形式的检查对资金风险进行防范。例如:为加强异地车间收入资金管理,规范职工工资、奖金二次分配及支付行为,路局组成检查组进行了专项检查。并下发电报,对各单位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整改要求。例如:为了深入了解各单位账户的使用情况,加强对账户的监管,我局对下属单位的账户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对于存在问题的单位出具了管理建议书。

4下一步工作展望

4.1对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财务培训。培训应采用全封闭式,内容上主要以各项规章制度、相关内部控制为主,形式上可以采取案例教学、座谈研讨、撰写学习体会等多种形式,在学习后要求对本单位进行自查。

上一篇:终身体育锻炼下一篇:pmc物控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