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反思(精选8篇)
经过我们一年的训练,学生在设计探究实验方案上几乎没有困难。虽然有的同学还不能将所有的步骤都描述得很严谨,但在大家的讨论和补充下,都有了很完善的方案。
在实验操作上,由于我们要求学生自己在家操作,有不少学生由于没有适当的实验材料(特别是新鲜的种子,粮店里买的豆子等发芽率太低)而影响了实验的效果。在有的班级里,我们为学生提供了新鲜的小麦,试验效果就很好。
这节课既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参与生物学学习的意愿的检验。从我们的实践上看,部分同学不愿意思考,遇到缺乏试验材料等问题不愿意努力解决,“等、*、要”的情绪比较严重。如何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是我们应该很好的研究的课题。
从汶川地震到舟曲泥石流, 悲恸之下, 带给人们更多的是理性的反思。面对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日益加剧的现状, 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延续了启蒙以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逻辑, 然而灾难所带来的痛苦却无情地提醒人类, 自然并没有心甘情愿地俯首称臣。面对这一命题, 人们应该如何思考呢?中国古代的智者提出“天人合一”的理念, 然而人要想生存发展就需要向自然攫取资源, 攫取的结果必然是造成环境的恶化, 如此恶性循环并不是提出一个适度的概念就能解决的。那么人类智慧要如何做到与自然“合一”呢?
当然这里所说的自然, 还是自然界意义上的物理的自然。然而自然这个概念本身就有着丰富的内涵, 所以在哲学史上, 自然跟自由、自然跟人类的关系永远是哲学家们关心的重要问题。在今天国内外也有许多学者借鉴马克思的方法论来思考环境问题, 他们往往强调自然与人的辩证关系, 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来对人们当下的行为进行理性反思。一般来说, 解决人跟自然界的矛盾, 人们往往倾向于两种态度, 或乐观或悲观。
持乐观主义态度的人充分肯定启蒙以来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和生活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他们将当下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矛盾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和进程, 乐观地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终将解决这一矛盾, 历史在其眼中是一幕结局已然规定为明天会更好的喜剧。而与之相反, 悲观主义者则看到了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启蒙大旗下技术理性对人本身的侵占和戕害。他们在对待自然和人的关系上提出各种深刻的反省和批判, 而其相同点在于他们对乐观主义者所谓的美好未来始终保持一种谨慎的怀疑态度。
这两种态度也深刻地影响着当下的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然而人们却很少追问这两种态度背后是否隐藏着相同的思考问题的模式。如果两种思路遵循着相同的逻辑模式的话, 那么乐观与悲观的态度并不能真正帮助人类澄清和解决问题, 因为在对问题的把握上本身就或许早已偏离了正确的思路。
就这两种观点进行分析, 不难看出, 二者虽然所持有的态度不同, 然而总的来说, 它们都是坚持形而上学决定论的。或许有人认为那悲观主义岂不是对技术理性充满了怀疑吗?这毋庸置疑, 然而对技术理性的怀疑, 并没有抹煞他们对历史和自然的那种旧形而上学宿命论的坚持。在他们眼中自然是人类活动需要改造的客观对象, 是历史理性发展阶段上的一个环节, 自然是僵死的, 是人类手中的玩偶。正因为如此, 他们的悲观仍是主客二分的视野下对人类理性能力的悲观, 在这一视野下他们没有能力看到自然概念的内部意义, 不能从人的自然本性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因和人的本质。所以同那些乐观主义一样, 他们对待自然时, 都是把自然当作了外部自然, 对待历史和社会也是如此。这样一来, 复杂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被简化成了非此即彼的价值判断问题, 真正人和自然、历史的复杂性就被掩盖起来了。
也就是说, 在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上, 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非此即彼选定态度的问题, 而是需要真正哲学意义上的深刻反思。哲学上的反思有别于一种简单的价值判断, 而是深入概念内部去理解和思考当下的现状, 并致力于解决现实中真正面临的实践上的困难。也就是说, 先不要急于摆出人跟外部自然界的矛盾, 而是先深入自然这个概念内部, 看看对这个概念的反思是否足够。
所以按照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进行探讨, 不得不首先追问“自然”这一概念究竟指的是什么?仅把自然看作外部自然界这样的做法是合理的吗?难道自然只能被理解为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实践的对象吗?难道自然仅仅是跟人相对立的某种客体吗?如果仅仅这样理解自然, 那么马克思主义跟机械唯物主义或是旧形而上学者有什么区别呢?
事实上,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有着更深刻的内涵。马克思绝不是将自然作为一种孤立的物或是对象来理解。看待自然首先要求人们具有一种动态的视角和实践的场域, 也就是说, 自然不仅是作为对象, 更重要的是应该作为实践的条件来被理解。它是参与人类活动并反映人类的本质的一个概念。
二
“自然”这一概念在马克思看来其实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 一是指外部自然, 一是指内在本质。所谓外部自然并不仅仅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界和外在环境, 它的范畴要相应广阔的多, 它要包含一系列与人类社会及人类实践活动相关的领域。所以外部自然首先是一个域概念, 这里“域”表明了一种敞开性, 即自然本身并不是被先验设定的, 而是在与人的互动过程中突显出来的。所以不能简单把自然理解为一个一成不变的物理概念, 不能把自然看作实验室中模拟的对象, 自然本身绝不是僵死的等待人类来开化的东西, 其本身就是历史的过程和产物。
所谓内在本质, 则是将自然理解为揭示人类这种特殊存在的本质意义上的东西。这里的自然概念所描述的其实是作为自然之一部分的人的本质, 没有人的实践活动的参与, 自然的存在根本无从谈起,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论断往往被粗暴地误解了, 人们似乎认为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指的是即使没有人类, 自然仍然是存在的。其实, 这个论断所指明的乃是自然本身的客观性, 而这一客观性的必要条件恰恰就是人, 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参与。所以理解自然的内在本质这一过程, 就是理解人的本质, 就是在自然和人互为条件互相界定的视角下对人类自身的反思。
马克思在对自然的这样两个维度的理解上, 有别于旧形而上学的观点, 具体体现在如下的三个方面:
第一, 马克思在界定“自然”这一概念的时候, 采取了辩证的视角和方法。他不是简单粗暴地像旧形而上学思想家那样, 把自然看作是一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物质的具体形态, 而是从多个角度辩证地考察现实性的自然。
这里现实性的自然, 意味着自然既不是简单意义上被理解的外部自然界, 也不是如黑格尔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绝对精神意义上的抽象概念, 而是与社会以及人的活动密切相关、整体性意义上、存在论意义上的自然。就其客观性而言, 自然乃是人的活动所创造和揭示出来的, 离开了人和人类活动, 根本无从谈论自然这一概念。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 所以, 关于他 (这里指的是人这种作为类的存在者) 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产生过程, 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 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 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1]
由此可见, 自然之为自然乃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辩证实践过程, 而不是人们想当然认为的那样, 似乎先有了主体和客体, 然后两者再互相作用并产生实践关系。如果那样来理解自然, 则人们不免要追问主体和客体的来源问题, 这是极易走入唯心主义的神创论和预定论的。这里, 并没有什么“神”来预先构建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人类理性, 好像按照牛顿的宇宙论, 最后上帝之手的推动, 使得世界转动起来。其实, 自然之成为自然的过程是自然人化的过程, 而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人之自然化的过程。马克思正是在这种动态的客观性中看到了自然的本质, 提出只有动态地辩证地界定自然, 理解自然和人的运动关系, 才能真正揭示出人与自然这对矛盾的内涵, 才能避免那种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二分法, 也只有这样自然才真正成为现实地自然, 而不是被人们玩弄于鼓掌间的抽象概念。自然只有获得了这种现实性, 人们才有可能真正触及环境保护这样在生存论意义上的严肃问题。
另外就自然的现实性而言, 这一概念反映了人的本质。通常来说, 人们提及人的自然性, 似乎就是指人的吃、穿、住、用等基本生活层面的自然属性, 这种看法不是不对, 然而如果仅仅将这种理解停留在表面, 就会忽略自然在人类身上所体现出的一种更重要的规定性。人的自然性不仅仅是人类似于动物的自然属性, 还有人这种特殊存在的质的规定性。自然的作用, 在这里不是为了表明人跟动物的相似, 更重要的是要突显出人跟动物的差别, 它强调的是人被自然所规定的样子, 是作为类存在的人之不同于其他物种的特性。比如同样具有吃、住等需要, 为何只有人类发展出来整套的文化和社会上层建筑, 而动物却没有, 这里体现出来的就是人的现实意义上的规定性。就此来说, 理解今天的环保问题, 首先必须要对人的本质进行研究, 反求诸己, 使得人类不断加深对自己的理解, 也只有这样才能不至于隔靴搔痒, 才能更深刻地把握启蒙以来真正困扰人类发展的内因是什么。
第二,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充分体现了实践的核心地位。
通常人们把实践看作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这种界定对于具体的个体来说是正确的, 然而实践在马克思那里却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
在《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 马克思指出:“人们决不是首先‘处在这种外界物的理论关系中’。正如任何动物一样, 他们首先是要吃、喝等等, 也就是说, 并不‘处在’某一种关系中, 而是积极地活动, 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 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2]由此可以看到, 马克思已经远远超越了旧形而上学家那种对世界简单化地处理。而是进行了某种哥白尼意义上的革命, 在这里实践活动非但不是在时间顺序上后来出现的主客体的产物, 而是逻辑意义上主客体得以成立的条件和根据。
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对实践的看法是相当复杂的, 不能简单地把实践等同于行动。行动更像是一种客观的科学的对人类活动的描述, 而实践的内涵则要丰富的多。通常, 人们把实践看作认识和改造外在客观自然的活动, 可是理性并不是简单的把自然作为原料予以分类并获得一种形式上的统一性。因为如果仅仅如此, 那么人们当下的反思就不必要了。所以简单说来, 实践具有两种规定性, 一是“目的性”, 二是“反思性”。目的性表明了实践的特殊规定性, 作为理性存在的人类, 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可以成为实践, 只有当这一行为具有了积极目的, 才可能对其生存和发展具有意义。而反思性则反映了理性对自身的一种要求, 它表明实践并不是盲目的, 也不是一次就终结的, 真正的实践活动是连续的, 是在不断的理性反思基础上成就的。正如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那种通俗意义上理解的实践所批判的那样, 那种对外在自然进行归类的活动, 使得“没有实质区分的自然就陷入了单纯分类的混乱状态, 而无所不能的自我也陷入了单纯的占有状态, 即变成了抽象的同一性。”[3]所以, 实践要远比这种达尔文意义上的分类深刻得多, 它不但构想了自身所要达成的结果, 也时刻对自身进行着批判和反思。
从这种眼光重新再看今天的环境保护问题, 就不再是作为主体的人仅仅通过反省其行为, 重新调整对待客体自然的态度这样一种单向度的理解。必须认识到的是, 环境问题所引发的自然问题, 首先是关乎人类实践以及人类本性 (nature) 的问题, 因此面对外在自然的问题, 在某种层面上就是面对主体自身的问题, 就是要对实践本身予以实践意义上的反思, 这种实践不是简单的对行动的讨论, 而是对这种原初意义上的实践的批判, 所以必然是辨证的。
第三,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包含了对人本质的深刻思考。
很多人或许不解, 对自然这一概念为什么联系到对人本质的理解呢?延续上文的思路, 正因为马克思没有把视角限定在外在自然界之上, 所以他讨论的自然概念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界定人之本质的概念。也就是说马克思不是从人类学和生物学的视角来观察自然, 而是从哲学和实践理性的角度来理解人, 这样自然这个概念所描述的就必然牵扯到人的本质。
要理解这一点, 可以把马克思和亚里士多德的本质 (essence) 观稍作比较。在本质问题上马克思的理解是比较近似于亚里士多德的, 本质不是外在于具体事务的理念或是实体性的东西, 在这一点上两人都是突破了柏拉图意义上的旧形而上学的认识。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件事物能被如其所是地描述, 仅仅是因为这一事物满足了其形式的要求, 而不是处于潜在状态下。一事物的本质就被包含在从潜在渐进到本质的这一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都是一种过程的存在物, 当其完全实现了自己本质的时候, 它也就达到了其目的和最终的善。这里亚里士多德通过本质概念, 实际上沟通了事实和价值两个领域, 前面讨论的是自然哲学的概念, 然而后面却以“善”和“目的”进入了伦理学的范畴。
马克思在这些方面与亚里士多德非常接近, 然而相对于亚里士多德马克思还提到了自由和自然, 自由和本质的关系。这就使得马克思的自然观带有更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正是从这种动态的自然观出发, 马克思看到的自然必然包含着人类积极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这样一来, 自然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和现实的有机体, 而不是孤立的理论概念。所以马克思会说, “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内在的本质的统一。”[4]这就意味着, 不从人的本质出发, 不理解人的特殊规定性, 也就无法理解自然这个概念。自然这个概念在其抽象意义上, 必然也被蕴含在人的本质之中。比如人的“需要”, 表现为种种的社会关系, 但是从具体现实的层面来看, 恰恰反映着人的自然本性。
三
以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来看待环境问题, 既能形成对当下视角的批判, 又能够开启新的反思。而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新反思环境问题:
第一, 要实现一种思考态度的转变。当下种种针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已经形成了某种既定模式。它们往往在痛说环境状况恶劣之后, 力图制定出种种可以执行的规则或是给以道德层面的呼吁。这样的一种思路似乎没错, 但是却缺少一种哲学层面的反思, 而这种反思恰恰是马克思主义最为重要的核心价值之一。
因为环境问题就不仅仅是个具体操作的问题, 在“自然”概念还未经廓清之前, 就匆匆地站在主客二分的视角下, 对外在自然进行指手画脚的改造, 也许会适得其反, 非但拯救不了日益恶化的环境, 反而有可能因为运用种种现代化的手段而加剧人的异化。
这种情况也表现在当今世界的资本运作层面, 比如那些以治理环境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和新工业, 表面看来有利于人类发展。然而在另一个层面, 这些新兴工业实际上造成了新的资本增长的动力。资本增长和效益提高, 势必吸引传统产业的资本流入这些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非但没有突破传统的“异化”逻辑, 反而演变成另外一种资本家牟利的方式, 这样一来, 新的环境问题又会在这一基础上产生, 甚至循环下去愈演愈烈。
比如今天市场上出现的净水器行业, 净水器制造业的出现的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日常健康饮水的需要, 然而净水器的滤芯却是有一定的使用寿命, 大工业的生产和消费滤芯, 从另一个侧面产生了新的污染源。
因此, 转变态度就意味着不只要从外部自然层面上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还要从内部自然层面上, 认真看待人的生存问题。
第二, 要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立场, 从更为宽阔的视角反思和质疑现代性问题, 并从现代性种种危机的意义上来理解人的本质问题。
马克思的批判性不是空穴来风, 而恰恰是由他对现实的深切关注直接引发出来的。正如Philip Kain所指出的那样, “马克思并没有将事实和价值混为一谈。仅仅任着人的自然本性发展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必须理性地认识到其本质究竟是什么, 并能据此行动。而这种认识也绝非空中楼阁, 还必须意识到一个人的行动乃是被其意识、公共性的认知和可普遍化的原则所界定的。”[5]其实, 之前种种乐观地对人理性的肯定, 恰恰是没有充分地反思人类理性本身, 没有思考今天环境问题的总根源究竟是如何造成的这样的问题。
启蒙以来, 理性的自觉的确一扫中世纪的蒙昧,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理性也同样加强了资本的逻辑。一切人类活动, 似乎都围绕着资本逻辑而运行, 理性沦为资本的奴隶和实现幸福的手段。当西方资本最早地在进行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时起, 环境问题的种子就已经被埋下, 现代性的危机只是迟早的事。所以要理解今天的环境问题, 不具有这种现代性批判的视野, 即使发明再高明的科学技术, 也不过是加深而绝非减轻人类的危机。
然而幸运的是, 人的自然本性并非固定不移的东西, 所以尽管自然本性似乎把人类引入今天如此糟糕的环境现状, 从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人类自然本性的历史性和可塑性, 所以, 正如荷尔德林的诗句所说, “哪里有危险, 哪里就有拯救”。人类的自然本性似乎是潘多拉的魔盒, 一方面技术理性失控地发展似乎走向毁灭, 而另一方面对现实的哲学反思, 却力图发现人的本质各个方面的规定性和可能性, 并努力寻找可能对那作为类的存在物的人来说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第三, 要积极发现启蒙以来, 理性所蕴含的积极意义, 真正从科学实证的角度重新展开思考和实践。
理性积极意义的阐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面对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 发现理性自身的积极意义, 其实就是要揭示问题的另一个维度。那就是要放弃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思维定势, 而真正能辩证地历史地去理解“自然”和“人类”本身。
而就实践层面来说, 则需要在这种视角的指导下, 发展具体的各种实证知识, 来应对种种问题。各门实证科学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在宏观的批判精神指导下, 针对具体问题而形成的一个互相联系的认识系统。也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地解决好人与自然的种种关系, 才能真正地理解人的本性。
就比如对一个吸毒无度的病人来说, 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案当然是必须的, 但是如果他不去反思何以致病的原因, 则各种治疗手段无非沦为一种延续低质量生命的无谓的消耗。
那么体现在这个病人身上, 外在自然界就好比他身体的现实状况, 而吸毒这一行为本身, 那种对一时安逸享乐的追求则表现为他的自然本性, 然而这种追求享乐却并不是他本性的全部, 在他的自然本性中尚有那有待开发出来的别的可能性, 比如戒除毒瘾去健康的生活。从这个案例中, 可以看出那所有的治疗手段当然是值得尝试和呼吁的, 然而不应忽略的是他当下的痛苦病情也是他的自然本性的某个方面造成的, 可是如果不去开掘他本性中可能具有的其他可能性, 一味强调采取各种各样的治疗手段, 就如同用镇定剂止住他吸大麻成瘾的痛苦, 最终使得他镇定剂成瘾的话, 那么反而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
在享受着21世纪的高科技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 当代人的自我意识也急剧膨胀, 以为科技的昌明就可以解决一切环境问题, 然而他们却忘记了恰恰是塑造出高质量生活的理性, 也让人们付出了超乎想象的成本。Nature这个概念, 既有自然的意义, 也有本性的意义。所以对马克思这个概念的阐释, 帮助人们在两个层面上看待环境保护的大问题, 一是在实践意义上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二是反求诸己, 从理性的内在本质, 探索人的问题。只有如此, 才能真正辩证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伟大课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3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405.
[3]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22.
关键词:小学环境教育问题现状分析反思
《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指出:“环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全面看待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素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出环境教育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小学环境教育经过多年的努力,从教材内容、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中的说明等方面看,已初步普及,进入到了小学的各个年级,但从实效性方面考察,从实际进行环境教育活动方面看,还远远没有得到普遍落实,这究竟原因何在?值得我们深思。
一、当前小学环境教育的现状分析
1.从思想上不重视环境教育。学校领导和教师思想还处在应试教育的层面上,对小学环境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工作重点放在了应试科目上,把环境教育放在了可有可无的地位,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环境教育的发展。
2.教师的环保知识匮乏。多少年来,师范类院校的课程中没有环境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很少有环境方面的相关知识,也没有环境教育方面的要求。这些院校的毕业生走上讲台以后也不注重环境知识方面的学习,所以造成小学教师中有相当比例的“环境盲”,因而在教学实践中难以准确有效地传递环境知识,更谈不上对学生环境道德素质的培养,环境教育几乎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3.不重视环保知识的传授。小学语文、科学、思品等科目的有些章节已渗透环保知识,并且内容贴近生活,也易于儿童接受,但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讲课时只是对这些知识轻描淡写地提说一下,没有引领学生从思想上重视环保知识;也没有通过教学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更没有培养他们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所以,造成了学生的环境知识极度贫乏。
4.以分数为主的评价体制阻碍了环境教育的发展。按政策规定小学升初中是划片就近直升,是没有升学压力的,但这样一来,衡量一所小学的教育质量就成了一个大问号,并且目前还没有比较科学的办法,所以,教育管理部门仍旧用六年级的毕业检测成绩去衡量,这样就无形中造成升学压力,使素质教育变成应试教育,与应试关系不大的环境教育只好靠边站。
5.小学环境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各个学校对于学习、纪律方面的管理制度很细很健全,但对于保护环境方面的规章制度寥寥无几。即使有,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句话,从不疼不痒处敷衍了事,在实际工作中也不注重落实。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学环境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二、对小学环境教育的反思
1.转变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小学环境教育怎么搞,《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和《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等纲领性文件已分学段从目标、内容、活动建议方面都做了具体规定,从这些规定中足可以看出国家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但环境教育为什么迟迟不见效,关键是教育行政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观念没有转变。如果他们现在能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环境教育,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在实际工作中给环境教育一席之地,我们的环境教育肯定会结出丰硕之果。
2.加强环境教育方面的师资培训。现有的小学教师以前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环境教育,自身的环境知识贫乏,环保意识淡薄,在实际工作中也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所以,加强教师环境教育方面的培训,丰富教师的环保知识,提高教师的环境道德素质,是当务之急。
3.加强各学科渗透。《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阐述了环境教育的综合性特点,它强调:“从学习内容看,环境教育兼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环境教育可以跨学科的方式融入各科教学和学校管理中。”这就不难看出,环境教育需要各学科渗透。再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小学环境教育只靠某一科任老师的努力是很难取得效果的,常常是这头抓,那头放,最后什么效果也没有,所以它需要全体老师的齐抓共管,才能取得效果。
4.加强学生环境知识的学习。2014年10月,我对我校3至6年级的一部分学生做了一项环保意识调查问卷,结果96.9%的学生不知道世界环境日在哪一天;77.9%的人不知道工业三废是什么;63.5%的同学认为使用一次性筷子对健康有利,应提倡用,根本没想到浪费森林资源。96.3%的同学购物用卖主给的塑料袋。这个结果告诉我们,小学生的环保知识非常欠缺,环保意识非常淡薄。所以,加强环保知识的学习是迫在眉睫的事。
5.努力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目前,我国公众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社会公德意识,就与他们从小没有接受环境教育、没有形成环境道德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有很大关系。心理学家说过,小学阶段是人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形成雏形的关键阶段,此时形成的习惯一生很难改变。所以,抓住这一最佳时期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习惯意义重大。
6.用规章制度去约束人。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强调了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小学环境教育也应该强化制度的约束力,制定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规章制度,去约束他们不环保的行为。2014年,我做了一个培养环保意识的课题,我原以为学生有了环境知识,掌握了一定的环境技能,就有了环保意识。其实不然,有了环境知识,环保意识很难持久。尽管他们当时热血沸腾,保护环境的意识很强烈,但没有制度的约束,很快又回到原点。我又做了一个试验,一个班既传授环境知识,又用制度约束,另一个班只传授环境知识。结果前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后者则不然。所以,制度的约束力对加强环境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本课通过图片、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探究活动来认识化石燃料燃烧对空气的污染,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及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新能源的重要性。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本课通过图片、及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中,重点突出了“酸雨”的“酸性”的探究:在学生做完镁与SO2的水溶液反应后,问学生反应的现象与我们所做过的什么实验相似,从而得出镁与SO2的水溶液反应的反应类似镁与盐酸的反应,进一步得出SO2的水溶液呈酸性,再让学生猜测SO2的水溶液与大理石反应的现象,如何验证产物,然后做SO2的水溶液与大理石的反应并用澄清的石灰水验证生成的CO2气体,这是本课的亮点;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制取SO2,而是用稀盐酸代替SO2的水溶液,没有SO2溶于水的过程,原因是SO2有毒,制取太多对环境不利,所以用稀盐酸代替做实验,但提出“反应的现象与我们所做过的什么实验相似”来促进全体学生参与探究。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本课学生自学、讨论、实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燃料对环境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完成情况
在解决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方面,本课通过酸雨危害的具体模拟实验中及时引导学生,重点突出了“酸雨”的“酸性”的探究;在正反两次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突出了燃料燃烧污染空气的原因及选用燃料的依据,并强调了新燃料及能源的优点。
3、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及不足
①本课的亮点是:在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中,重点突出了“酸雨”的“酸性”的探究:在学生做完镁与SO2的水溶液反应后,问学生反应的现象与我们所做过的什么实验相似,从而得出镁与SO2的水溶液反应的反应类似镁与盐酸的反应,进一步得出SO2的水溶液呈酸性,再让学生猜测SO2的水溶液与大理石反应的现象,如何验证产物,然后做SO2的水溶液与大理石的反应并用澄清的石灰水验证生成的CO2气体。
“过程与方法”是:通过阅读加深对有关环境问题的理解做污水净化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这一课内容分三个部分。分别用文字和图片介绍一个个环境问题。
第一部分:大气污染问题;第二部分:白色污染;第三部分: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我觉得这一课的重点是通过大量的事实(图片、文字、视频资料)拓宽学生对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了解,更好地理解环境与我们的关系。通过这三个突出的环境问题,按照现状--原因--对策的结构来阐述。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巨大影响。同时,通过每一个环境问题的相应对策,使学生看到希望,从而乐观、积极地对待当今世界复杂的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所以课前教师的资料准备比较重要。为了不让科学课上得像品社课,我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准备:
第一部分:大气污染问题。
空气污染的种类:
1.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污染;
2.烟尘等可吸入颗粒物;
3.臭氧层破坏(氟里昂);
4.温室效应(二氧化碳);
5.酸雨(空气中二氧化硫过多)。
第二部分:白色污染;
除了刚我们看到的“白色垃圾”对我们的“视觉污染”之外,它对我们更存在“潜在危害”。“潜在危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其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且长时间难以降解。
塑料从发明至今已经100年多了。在塑料百年“诞辰”纪念的时候,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第三部分: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然后利用一些录象资料介绍昆虫的采粉过程、猎豹的捕食过程以及植物的种子形态、沙漠中的仙人掌和热带雨林植物等,通过这些形象的案例引发学生兴趣,并因势诱导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各种生物对于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从而为本节课开了一个好头。利用这种方式来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刚开始就抓住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还通过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利用案例展开讨论
在通过这种灵活的方式导入新课后,不是带着能够层层分析,得出答案,而是把此问题留给学生,并展示了一些与要学习的内容相关的一些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层层设问,来引导学生看书,自己总结知识上,解决问题。如:在介绍生物的保护色时,展示三幅相关的图片,然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总结出保护色的概念。然后进一步提供螳螂捕食苍蝇、北极雷鸟的保护色等,让学生围绕其讨论保护色的意义。这样的方式使的课堂气氛异常的活跃,学生的发言非常积极,而且见解各有不同,最终通过看书又获得了一致的意见。而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得到一些进一步的结论,如保护色的局限性,当北极雷鸟冬季换羽后,却没有下雪,这时对它的生存反而是一种危险。
三.利用案例材料进行检测
在学生结合问题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后,我改变了通常的先由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的做法,而是采用相关的案例或检测题,来检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在学习完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三个概念后,提供给学生黄蜂、毒毛毛虫、北极熊、枯叶蝶、蝗虫等各种生物的图片,分析他们在适应环境方式上的区别,从而得出三者的区别。通过填表的方式完成检测,既让学生动了起来,又检验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
一、企业认识不足, 与学校的初衷有偏差, 劳动者厌烦无良企业
学校开展校企合作, 主要目的是把教育变成“活”的教育, 学生离开学校能够迅速适应企业, 老师的教育能够跟得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技术能力上面取得不断进步。企业一心想获得利益, 并没真正认识到学校提供的优惠。把参与加工的学生老师当成流水线工人, 机械式地加工单一内容, 技术上不传授, 资源劳力上尽力榨取, 没有合理的制度, 这样一来, 参与加工的学生很快就厌烦了, 加工人员没有主动性, 这样的校企合作是不能进行下去的。要想把学校资源合理利用, 学校企业双赢, 获得利益的最大化, 就要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这样才能把校企合作真正推展开来。
二、设备配套不完善, 难以满足生产需求, 学生难管理
学生工作经验有限, 遇到一些非常规的工件加工, 不知从何下手。“双师”素质教师其中很多是仅参加一次培训、拿一个工程系列职称证书就成为“双师”的, 真正具备较高理论知识, 又有丰富实践经验, 能指导学生实训的双师素质教师严重不足, 不能给学生有效的指导, 这也是校企合作推展不开的关键因素, 学校车床设备及常用的工量卡具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也会使校企合作工期延后。为满足校企合作, 部分学生采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其他出勤考勤, 难度将会加大, 如何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改革和创新学生管理办法, 也是学校校企合作出现的难题。
三、合作模式单一, 选择机会较少
校企合作开展一段时间后并没取得理想效果, 我们应该回头反思, 是不是我们的合作模式出了问题。传统的校企业合作模式有: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劳动和教学相结合、校企互动式模式、订单式合作。我们可以把这几种模式结合我们学校的特色, 推新出一种合理的模式, 把结果控制在我们理想的范围内。
总之, 校企合作主体有两部分, 作为校方我们才是主角。学校目的明确, 我们必须把学校资源充分利用, 把学生打造成合格的学生, 让老师一直跟上社会的脚步。怀揣着这个明确的目的, 校企合作将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发展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思营.校企合作之我见[J].学园 (教育科研) , 2011 (13) .
【关键词】耐教;成因;策略
在教学中,学生耐教,屡教不会的问题想必老师们都遇到过。比如一节课的内容讲了好多次,仍有一部分学生不会;测验的时候遇到讲过的题目,很多学生还不会做等等。诚然,学生上课学不会,考试不会做题,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凡事都是相对的,辩证的,教学效果不仅是教师单方面的原因,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文章从实际教学出发,分析、反思当下初中生的耐教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耐教问题的成因
(一)社会方面
1.社会风气的影响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历史上的孟母三迁,正是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人影响的深远。现如今的社会风气整体上还是很好的,但也有一些不良思潮比较凸显,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啃老现象等等。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加上初中生可塑性比较强,这些不良风气势必会影响到初中生。
2.网络的影响
近几年,网络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早已离不开网络。信息时代在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打开电脑,利用先进的搜索引擎,学生可以不动脑筋就能快速准确地找到各种答案,这样,学生变得更加依赖网络,对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时会懒的思考。
(二)学校方面
1.班级授课制的局限
眼下,班级授课制仍是主流的教学制度。班级教学有很多优势,但其劣势也比较突出,尤其是大班额的批量式的教学。比如对某校的调查发现,学校八年级有16个班,每个班的学生人数在66~68人。设想,如此大班额的教学,怎么能够照顾到每个学生,怎么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呢?
2.教师方面
在座谈中,不少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耐教”。但我认为,并不完全是现在的学生耐教了,有的时候是教师眼中的理想的学生与现实的学生出现了反差。以前,“尊师重教”的风气一直影响着教育界,老师的话就是权威,学生能做的就是严格按照老师说的来做,听老师的话。但是,时代在发展,学生在改变,老师以过去的方式对待现在的学生,自然会产生难教、耐教的问题。
3.评价制度不完善
用考试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仍然是眼下的主要方式,而且考试也是选拔与甄别的重要方式。只要学生有了成绩,就有了升学的可能,就有了老师及家长们的表扬,这样从侧面就打击了那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这在课堂中也能体现出,比如上课老师提问比较多的是那些成绩在中游偏上的学生,而那些垫底的学生,不仅老师不愿提问,连学生自己也因为没有受到关注而不想学习。
(三)家庭方面
1.独生子女家庭的影响
最近这些年,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现在的初中生,独生子女的比例较高,再加上现在人们的生活比较优越,父母宠爱,使得学生自我中心意识比较强,在学校上课也不是很听老师的话。
2.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逐渐为家长们所重视,这是值得肯定的。但现在存在这样的问题:当孩子步入学校(尤其是小学和中学)后,家长们就不怎么关注孩子的家庭教育了,认为孩子在正式上学前才有家庭教育,进入学校后那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了。当然,学校教育学生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但有些家长只把孩子的教育放在学校教育上,这是不正确的。
(四)学生方面
1.学生的独特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思想,在学习方面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间的差异性,不能够要求教育学生像工厂生产零件一样,一个标准。
2.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通過对班内学生的调查以及教师座谈,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如下几种:①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学习;②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而学习;③不明目的,趋之若鹜的学习。当然,第一种情况是我们所希望的,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第二、三种的情况下来学习的。这反映出现在的初中生有很大一部分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目标不够明确,这样的话,教学效率肯定不高,也就容易出现学生耐教问题了。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摒弃“师道尊严”,树立“以人为本”
现代教育,要抛弃陈旧的教学方式,以全新的方式教育学生。首先在学生观方面,要认识到现在的学生已经不同于以往了,学生发生了变化,那么作为老师,也要改变。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够像以前那样师道尊严了,应该俯下身来,倾听每个学生的心声。其次,在教学方式上要以学生为中心,明确学生到底希望老师教什么,他们想要什么,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生活性,不能重蹈灌输式的教育。
(二)摒弃单靠成绩说话,完善评价制度
在学生评价方面,应该进行多方面评价。根据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人的智力成分是多样的,每个人的优势也不一样,学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不能够单靠成绩说话。每个人都有可能成才,只是术业有专攻罢了。
(三)教育学生认识自我,明确目标
认识自我,分析现状,是一个人进步的前提;明确目标,坚定信念,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教师可以开办相关主题的班会,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明确人生方面,不能毫无目标,趋之若鹜的学习。
(四)实施赏识激励教育
教师要以全新的学生观面对每个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并根据相应的优点,进行赏识性、激励性教育。比如在学习上,偶尔给学生一句鼓励性的话,你会发现,这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有,要发现学生的亮点,并把亮点放大,哪怕是个很小的亮点。把学生的亮点放大,将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不仅对某个学生,对整个班级都将产生推动力量。
三、结语
文章从初中生的“耐教”问题出发,阐述了问题的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可行性建议,对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长远意义。教育无小事,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今后教学中,教师应正确面对学生“耐教”问题,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走向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邵建华.浅析社会教育对中学生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2(35).
[2]王秀娴,王平.对“现在的学生难教”谈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12(12).
[3]韩众.对“屡教不会”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2(11).
【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反思】推荐阅读:
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06-07
大气污染环境问题11-16
徐州环境空气污染问题11-21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特征以及问题12-14
对农村有效开展环境教育问题研究09-13
可怕的环境污染作文06-18
环境污染侵权的特征11-16
全球环境污染的现状11-26
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作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