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优质课赏析(精选8篇)
海拉尔第三中学高
一、高二物理组
海拉尔第三中学高
一、高二物理组观看了第十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的视频。观看后我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课程标准的把握、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生主体活动的宏观到具体问题的引入、设问的艺术及问题的衔接等微观细节的处理;从教材内容的有机整合到各环节间科学、严谨的逻辑关系的体现;从实验方法手段的科学性、实效性及推广性等方面加以赏析,令我们对好课的思考、认识更趋于理性,受益匪浅。
以下是全体教师对大赛课的赏析与思考。赏析角度之一:精彩的情景引课。
新课程提倡“情景――探究――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情景部分往往是为问题的引入服务的。创设的情景要适切,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为课堂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
迟元宏老师在“楞次定律”一课上,用了一个自制的装置进行猜想。猜一支笔的颜色和笔是怎样插入装置的,不仅吸引学生的眼球,还引发学生的猜想,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沈超老师在“楞次定律” 一课的教学中,以一条形磁体穿过线圈导致红色灯亮,然后变换磁体方向,导致绿色灯亮。这一现象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为楞次定律进一步探究埋下伏笔。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创设物理情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这不仅有利于直接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而且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
赏析角度之二:小实验大启发。
利用简单、普遍、身边的物品设计实验,引发思考、提出猜想、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最终说明问题。那就是:小实验大启发。以较低的教学成本获取较大的教学效益。这也是物理教学应该追求的。
物理教学要落实新课标,体现物理教学的课改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培养学生“见物思理”的学习意识,教师就必须把课堂放开,让学生动起来,在课堂上要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和器材,真正体现“身边物理”“见物思理”。把物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让物理真正走进生活。
赏析角度之三:教学语言设计形象、生动。
教学语言是沟通、交流、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形象、生动的语言,能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具有幽默感,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赛课的教学设计其共同的特点是:教学结构科学合理。表现在,创设情景件为起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物理学的知识分析、实验方法探究、验证,用物理学的结论说明现象,最终阐述物理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达到了课堂结构符合知识发展的逻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教学规律的“三序合一”,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思考之一:分组、分类实验应如何突破?
有些学生体验实验鉴于时间所限,往往采用学生分组分类的方式做,结论则由不同实验组的结论综合而成,看似由学生所作、所得,但是对每一个学生个体而言,体验是不完整的,是有缺陷的,他不能随意认同别人的结论。
思考之二: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如何做到有机的结合?
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不应该是分开的,应形成统一的整体。并不仅仅是学生不能做的老师来完成,或学生定性,老师定量。有些演示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完成将给学生更多的体验机会。
思考之三:如何向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中注入更丰富的内容?
(1)用实验、故事、短片等形式调动思维,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做到引课有趣、导入自然。
(2)用设问、猜想、实验、结论、验证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授课。做到设问清晰具有科学性、指向性、引导性,衔接合乎逻辑、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要有创意、精彩、实效、明显;演示实验中注重科学手段、方法的规范教育兼具科学和示范作用,要有物理学思想方法、科学精神的体现;学生实验要有设疑、猜想、设计、操作和验证;教学语言准确、简捷、形象、生动。
关键词:高中物理,优质课大赛,动量守恒定律,新课改
2014年5月6日至9日, 历时四天的重庆市高中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决赛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圆满落幕。来自各区县和直属学校的48名参赛选手经过激烈的角逐, 笔者作为听课选手和参赛选手, 有幸获得一等奖, 收获、感触很多, 下面与大家一起分享。
作为一名参赛选手, 在4月18日抢注了课题:人教版选修35第十六章第3节《动量守恒定律》, 开始潜心研究教材, 着重本节在本章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本节需要体现的主要意图, 然后确定了本节的三维目标, 通过反复推敲确定本节课的思路和框架。接下来分模块:引入、实验设计、理论推导方案、学生活动、物理应用、小结、课外延伸, 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反复酝酿, 反复和同组老师们讨论, 最终形成了初稿,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 在比赛前一周才第一次试讲, 通过试讲的过程, 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 经过组内全体老师的讨论, 再次确定大致修改的方案, 提出的方案是繁多的, 自己再逐一对比, 把其融入自己的思路中来是本环节最为关键的地方, 经过几天的反复推敲, 汲取了部分观点, 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主体思路与风格, 在比赛前两天又再次向组内老师们展示了自己的思路, 经过一些小细节的调整, 比赛的方案也就基本形成。比赛的现场, 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前提下, 一步步把自己的理念、问题提出, 让学生在富有探究欲望的场景中由低向高, 由易到难, 目标一个个被实现, 一个个被攻克, 最后终于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作为一个听课者, 听课的过程也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听完37中熊建波老师的上课, 感觉这堂课环环相扣、行云流水、逻辑明了、思路清晰;语言凝练、亲和自然、设计精细、效果显著。我只想说, 随着课堂最后视频中那个油桶爆炸的一瞬间, 我的心与之一样, 沸腾了, 震撼了, 就仿佛刚看过一部好莱坞大片走出影院时, 心久久难以平静。听完北大附中重庆实验学校唐梓倬的课, 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柔中带刚”, 最后“直击心脏”。它没有豪华的开场, 在平静中开始, 慢慢地你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为之感染、为之吸引。就仿佛你在品一杯上等的红酒, 刚喝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就像普通的甜酒。可是不知是三口过后还是五口过后, 你慢慢感觉原来你早已醉了, 你已经完全被带进他所营造的世界了, 根本无力抗拒。他看上去很年轻, 但却像一位饱经岁月沧桑的老人在给孩子们讲述他年轻时的故事, 曾经的刀光剑影, 曾经的血雨腥风, 一切只在老人那不温不火、不紧不慢的言语中, 听上去很宁静, 感觉起来却历历在目。课堂像湖水一样平静, 像小溪一样流淌, 但一段时间之后, 你会发现这股悠悠的河水已经在大海中激起了万丈巨浪。
内容摘要:近年来,每年都会接触到优质课比赛,也有诸多机会亲历观摩。上课教师的激情、才情、幽默、稳重、机智、渊博、平和、循循善诱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优质课大赛不仅仅是教师的风采展示,对于优质课比赛这一课堂教学创优活动,笔者试着结合高中语文学科这一角度,从两大方面谈谈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课堂大赛;高中语文;教师;作用;不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93-01
为了实践新课程,深入开展课堂教学创优活动,努力提高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探索课堂教学规律,总结具有自己特色的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几乎每个学科都会举办类似的学科性优质课比赛。尽管它有时会被人戏谑成“作秀大赛”,这只是不懂行的偏见,或者极端化的情况。它的初衷或本意是好的,相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高中语文学科也不例外。
它本着“实践课改精神,倡导新型理念”宗旨,要求参赛教师基本功扎实,人文底蕴丰厚。在课堂教学的展示过程中,能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熟练地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这样既能展示自己个人的教学风格、专业素养,又能展示所在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
它能让一批高素质的教师被发现,让教师领略同行之间不同的教学风格,或机智聪慧,或淳朴自然,或创新立异等等。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会争取做到能够根据课文的特点进行适度地拓展,尤其可贵的是,可能我们会感受到浓浓的语文课的味道充溢着整个教室,并抓住抓住语文课的本质。教师的激情、才情、幽默、稳重、机智、渊博、平和、循循善诱,等等,都可能会给当堂的师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具体展开而言,则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一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较突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能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教学体现了一个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在不断地探索中得出结论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教给学生学法,并尽力帮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学法,形成能力。确定教法学法的标准是什么?除《大纲》《新课标》之外,还有文本特点、学情和教师特长等。
二是课堂高效。从课堂信息量看,他们整合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努力使课堂信息容量最大化。从学生的活动量看,他们都能面向全体学生,有层次地把思维训练、语言文字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三是对学生作出到位的评价,评价及时、客观,正误分明,讲究分寸,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而且能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评价还做到了有情,对良好的表现总是能给以热情鼓励,对不够正确者能讲究策略,变直为曲,变严肃为幽默。
优质课大赛这类活动是一次实效性非常强的教学活动。其实比赛本身以及对应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竞赛的过程中我们要思考,要有所提升,既发现优点,也有找到不足。
一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的意识还不够强。我们语文教师习惯了以一个主人的身份来到课堂中,太过强势,挖个坑让学生往里跳,教师讲的太多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关注学情的课不多,多数停留在口号上。目中无学生,教师忙着走教案、过幻灯片的情况较多,难见到课堂上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师生争论探究的场面。教学中学生无问题,无思维碰撞,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大打折扣。无自主学习,就无精彩的生成,必然没有教学的高效率。
二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有高低之分。如可能打出的幻灯片出现了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用错的现象,又如老师读错了字,又如老师的提问指向性、准确性、梯度性、启发性不够强,导致学生或无从下手,或答非所问。在师生互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能会让自己的评价语言过于生硬,显得苍白无力。教师语言感染力方面有提升的空间。
三是现代教学手段走进课堂,我們充分利用,这本身没有错,但当我们过度依赖它时,可能我们忽略了板书。板书这一最传统的教学手段可以弥补多媒体的不足,可以部分解决 “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多媒体展示只能解决预设问题,生成问题要靠板书解决。多媒体演示是流动的,随着进程,一个个“点”被不断地展示出来,学生很容易关注到“点”却忘记它在“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如果将文本解读的整体框架板书出来,学生就可以随时比照,及时了解当下内容在“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
针对以上的不足,这里就简单地举一个教学案例验证。比如我们在执教《赤壁赋》时,可能会做到带领学生几步走 。
首先,找准突破口。以景作为探求苏轼心情的突破口,批文入情,景与情和谐交融;以理解文意带动学生对文言基础的积累,积累的形式多样,特别引出“多词一义”的现象,并举例子:意思为“到”的文言词语有哪些?其次,以读为重点。以朗读背诵带动对文意的理解,抓住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反复指导诵读,引导学生当堂背诵。然后,与词画对照。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文(《赤壁赋》)两相对照,互为解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文与画两相对照,相得益彰等等。
但同时我们也可能会留下几点遗憾。
先是欣赏作者所绘之景与积累文言基础知识交换太密切,既破坏了景的画面感,又破坏了积累的系统性,结果两败俱伤。后是分析景物的特点过于繁琐,一个意象一个意象分析,占据时间太多,挤占了学生诵读的时间和自主体会的时间,不防把握景物的整体特点,即意境。
总而言之,我认为,我们对待每一堂课,都应像对待优质课大赛那样,不仅“走形”,更要“走心”,不落下“作秀”口实。我始终坚持认为一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是:一要看语文学科特点是否鲜明。好的语文课应该充分的反映出语文学科特点,换句话说,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二要看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落实得是否扎实有效,是否加强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注重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三要看教学重点是否突出。一节好的语文课讲究一课一得。四要看教学设计是否独特新颖,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五要看教学效果是否好。一节好的语文课说的到底要看学生最终是否学有所得,如果片面追求课堂教学的形式化、热闹化,忽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教学目标的落实,“‘热闹是课堂上的,下了课 ‘我(学生)什么也没有”,这样的课堂是低效的。
普宜中学 葛永普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学习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基础上引入的,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比较注重联系生活、社会实际能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科学的探究兴趣,从而使其产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为下一节“内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打下基础。学情分析:
学生对内能一无所知,本节首先通过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做功的能量来源问题引入新课,然后通过与机械能的类比,建立内能的概念,再结合分子动理论说明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最后通过学生活动展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思路比较顺畅,有助于学生逐步建立内能的概念。通过类比的方法使学生更形象的认识和理解内能。教学目标:(课件展示)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课件展示)
重点: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难点:内能与温度有关。
教学器材:教材、烧杯、开水、冷水、红色墨水、多媒体及幻灯片,展示分子间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机械能的知识。通过事例说明物体怎样才能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要特别强调由于地球和地面上的物体相互吸引,才使地面上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二)、情景导入
装着开水的热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出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 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引入新课——内能。
(三)、新课教学
【提出问题】:运动的分子是否具有动能?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是否具有势能?(课件展示图片)
【教师讲解】:同一切运动的物体一样,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由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势能。
(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单位:焦耳(J)(2内能和机械能有什么区别?
一般来说: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那么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呢?
(2)内能的变化:物体内能既然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那么当分子运动加剧时,物体的内能也就增大。上节课我们曾进过: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今天我们以实验的方法来证实上面的论断。
实验演示:取三只烧杯,分别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然后分别向三只杯内缓慢地滴入几滴墨汁,观察比较三只杯内墨水扩散的快慢。(视频播放)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快。扩散得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大,即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因此: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减小。正是由于内能跟温度有关,人们常常把物体的内能叫做热能,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这是因为物体内的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分子运动剧烈,它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温度虽低,其内部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它也具有内能。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使一根铁丝温度升高?看看谁的办法多了。让学生交流归纳小结。
【教师总结】:归纳出热传递的特点和热量的概念;
热传递: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提出问题】:除了热传递之外,还有什么途径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或经验来思考回答。(课件展示图片)
【教师总结】: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课件展示图片)总结: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并且在作用效果上的等效的。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的,物体的内能减小。课堂小结: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的过程。
用热传递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本质:是能量的转移。
(3)用做功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减少,温度降低;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本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量的相互转化。(4)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板书设计:
第二节 内能
一、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1、内能不同于机械能
2、一切(运动、静止、高温、低温)物体都有内能
3、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 热量:传递内能的多少
作为一名新任物理教师,有幸参加今年9月22日在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南校区举行的石家庄市中学物理优质课评选的听课,无疑是一次提高自身能力的大好机会,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大开眼界!
优秀选手们的课,深深折服了在场所有的老师,让人听来,深深感叹!我更是惊叹又赞赏!在本届优质课大赛上,各位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翔实的课内外资料,充分发掘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在讲授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动态语言和身体语言,使学生在课堂中生动而活泼,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出了学生的潜力。七位教师表现出的新思路、新设计、新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七位教师的讲课和评委老师的点评,我觉得以后在工作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在课堂上用好多媒体。这是这次学习感受最深的一点,多媒体的使用不仅可以使所要学习的知识生动直观,还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上课所讲内容必须要有条理性,内部逻辑要强。不能让学生学完知识以后,感觉乱七八糟的,没有一点联系。
3.最好能做到课堂首尾呼应,对引入时提出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再回答一次。
4.上课应变能力要强。能对课堂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的处理,如:上课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给出的答案与教师所期望的答复不一样,不能置之不理,需让同组同学重新回答在讲解。
5.多联系实际生活,切合实际的例子会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观看讲课老师们改装或自制的教具,真是费了心机,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6.上课内容的重难点要把握好。根据重难点分配这节内容的时间,要有次重之分。
7.如果课堂上有学生主动问问题时,要给与肯定的答复,不能置之不理,不理学生会消弱学生的积极性。
8.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多让学生说和动手,如果学生不说不做的话,要想办法让学生做和说,比如让学生到讲台上做题并给大家讲题(中等便易)。
山东威海荣成第36中学 张红云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从学生角度看,初中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会查比热容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应把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由于比热容的概念内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重概念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所以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四、教法学法
主要采用科学探究等方法开展本节教学,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给比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
五、教学用具
教师用:多媒体及课件。
学生用:铁架台、电炉子、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干沙子、水、煤油、沙子、天平、温度计、手表、大烧杯、大试管、搅棒等。
六、设计理念
1.本节探究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寻找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对课本提供的探究方案进行大胆的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使学生在探究中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体验成功的愉悦。
2.为帮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努力使本节的教学活动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帮助学生构建“身边的物理”,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七、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山东电视台当天天气预报的录相片段,播放前提醒学生特别注意观察省内各城市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看看能不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提出问题:“为什么内陆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并揭示课题。【经验探究】
一、提出问题 1.从小到大,咱们同学当中有谁帮助妈妈烧过水?(可适当进行爱劳动、孝敬父母的教育)2.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请用你的生活经验来支持你的观点。
二、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反驳,对回答不完善的地方可补充完善
三、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教师板书)1.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2.与水温升高多少有关,水温升高越多吸收热量越多。【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是不是只要物体的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它们吸收的热量就相等呢? 或者说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还跟其他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学生猜想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教师导引一:教师为同学们提供了水、煤油、沙子三种物质,同学们可任意选择。2.教师导引二:怎样确定水和砂子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学生经讨论认为: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确定。教师强调:必须保证热源相同且较稳定。3.让学生合作交流、设计方案。教师加入学生的小组讨论之中,倾听学生的思路,适时点拨。4.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设计方案,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方案一: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表一)物质的种类
升高的温度(℃)
加热的时间(min)
方案二: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给它们加热相同时间,比较温度升高的多少。(表二)物质的种类
加热的时间(min)
升高的温度(℃)
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学生设计或交流时忽略的问题,如: 你们怎样获得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你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原文地址http://lspjy.com/showtopic.aspx?topicid=21692&page=end们怎样使沙子内外温度达到一致? 他们组采用的热源是否稳定,怎样改进更好? 5.学生根据交流情况,适当修正自己的方案。
四、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1.教学提醒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1)为节省实验时间,每小组所采用的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要适当的少一些,用热水做热源的小组可用暖瓶里初温较高的热水;(2)如果两种物质的初温不相等,可通过加热的方式调整一下。2.选取自己方案中所需的实验器材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五、分析与论证 1.各小组根据实验收集的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2.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几个小组的数据,进行交流。3.根据实验数据学生不难得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的结论。接着进一步分析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由表一数据可比较容易分析出水吸热能力强,教师可针对表二里的数据进行引导: 问:若要使质量相同的水、沙子均升高相同的温度,该怎么办? 答:应对水加热更长的时间,让它继续吸热。问:水和沙子谁的吸热能力强? 答:在同等条件下的水吸热多,故而水吸热能力强。【知识提升】 提出问题:如何体现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的性质呢? 引导学生分析:要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即必须让质量相同,温度升高也相同,而质量都取单位质量(1kg),温度都取升高1℃,比较起来最为方便。让学生类比密度的定义方法,用比值定义法给比热容下定义。介绍比热容的符号、单位。强化训练: 把一盆水倒掉三分之一,比热容有无变化? 把这盆水由20℃加热到100℃,比热容有无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比热容表。(1)任选一种物质,让学生在表中查出它的比热容,并说明表中数据所表明的物理意义。(2)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分析,看看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 【迁移应用】 引导学生讨论: 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1)在我们家中安装的“暖气”用什么作介质?(2)用水做输运能量的介质有什么好处?(3)生活中、各产业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和散热的情况? 解释导入新课中提到的问题: 为什么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的昼夜温差大? 【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从知识所得、能力所获、情感体验各方面进行总结。【课后延伸】 师:我们生活在美丽的海边小城—石岛,是大海养育着这方土地上的人们,但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正午和晚上海边的风向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课后注意实际观察,然后利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并通过网络或图书等资源查阅资料,写一篇科学小论文。
八、板书设计 §11.4 比热容
与质量有关 探究:物体吸热多少与升高的温度有关
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c 2.单位:J/(kg·℃)-1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4.应用:
九、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设法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物理,社会的物理”。我在设计此课时,从沿海渔民极为关心的天气预报入手,引入新课;紧接着让学生联系着他们极为熟悉的烧水现象,探究出影响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的两个因素;最后又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这些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无处不蕴含着物理知识,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纵观本节课的设计,不难发现每个环节都由提出问题入手开展教学的,这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组成一个步步攀升的台阶,带领学生走向科学的殿堂。
一、注重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 可以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 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参赛的教师都特别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一些好的问题情境, 在浓浓的情感交流中导入新课, 很自然、很亲切,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安徽省桐城中学的李季老师在执教的《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中, 从天文学家解读日全食原理引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流畅。
二、注重学生自我生成新知的过程
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 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安徽省亳州一中的陈飞老师在上《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时, 整堂课都采取师生的交流对话形式, 教师提出11个问题, 由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获得新知。这样的课堂模式,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智慧潜能, 教师是在师生交流对话中完成教学任务, 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课堂更有活力、更有开放性。在观摩教学中, 我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就应放手让学生去想、去探索, 让学生充分去体验、实践,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在教学中成为实践的主人。
三、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如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数学的学习就显得空洞和乏力, 也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学有用的数学”这一理念。因此数学教学中应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留心现实生活,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这一点在本次优质课比赛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来自安徽省六安中学的张本春老师在执教《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 设计了一艘船在航行的过程中有可能触礁的问题, 接着张老师请一名学生担当小船长, 说说如何判断航行过程是否会有触礁的危险。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流露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
四、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不能就知识论知识, 而是要使学生掌握数学最根本的东西, 用数学思想和方法统摄具体知识、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 逐渐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纵观这次的所有优质课, 我发现参赛教师无一不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 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比如来自蚌埠的卢志程老师执教《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 类比学生已学过的直线与直线位置关系得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代数法判断, 同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直线和圆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 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另外, 在其他课例中, 参赛老师还向学生渗透了化归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 等等。
总之, 在这些观摩课上, 各位参赛教师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优雅的姿态、亲切的笑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一节课上体现出来的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与学生的聪明才智, 加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集中表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自然之美、和谐之美、创造之美。使参加这次会议的数百名教师为之感叹, 为之陶醉, 为之赞誉, 为之振奋。尽管我与他们还有一定的距离, 但是我会朝着他们的方向努力,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让我的数学课堂更加吸引我的学生们!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200) 6.[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关键词:分组实验课;动力;导向;探究;改革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新课程标准着重指出物理学科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保持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现在的物理实验课已经将科学探究作为教学模式改革的突破口,特别强调科学探究在物理课程中的作用,将学习重心从知识的传承积累向知识的研究转化,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物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怎样上好一节实验探究课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识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
物理实验既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物理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物理课程标准第三部分专门列入一项——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列表说明探究要素和基本要求,所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大大加强了。实验既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探究打下基础,又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探究提供物质保证,在学生智能结构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物理实验探究课有两个特点:
1.实验与其他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不再规定“必做”实验
凡是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教学的内容都安排了实验,将原来实验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融合在内容标准之中,使它们成为有机的整体,不再单独列出。
2.实验内容明显增多
物理实验有示范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做一做”小实验,另外还设计了以实验为背景的“问题与练习”“课题研究”栏目,而且学生分组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完全安排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进一步确立了物理知识体系与实验的依赖关系,凸显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真正做到了还给学生实验探索空间,使学生由静态变为动态,由独立变为合作,由观察者变为探索者,由单纯动脑变为手脑并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在实验课的课堂设计中应该注意的环节
1.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
认识产生的关键是新的问题情境的操作需要,其对学生有更大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教师首先要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要,选择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他们所研究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场景,以此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运用物理的方法研究实际问题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的教学中,可以利用手电筒创设问题:“电池没电了,手电筒不亮了,为什么摇一摇灯泡又发光了呢?”进而使学生想到“感应电流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以此激发学生想解决问题的兴趣与决心。
2.教师宏观调控与指导,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
为了适应学校的教学实际,使教学目标更易达成,学校使用的教材对实验研究的问题都有较为直接的方案设计或提示,但如果实验研究按照这些既定方案进行,就会缺乏对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通过情境设置或任务布置,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大胆进行猜想与假设,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可提出“利用细绳拉力做功”“利用橡皮筋弹力做功”“利用自由落体过程中重力做功”等多种方案来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然后教师再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讨论、分析和论证,分析所有方案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师生共同讨论解决这些问题或对试验方案进行改进,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能力。
3.交流与评价,研究结论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为了使学生通过参与探究实验以提高实验研究能力,在每次实验研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对他们的研究状况进行客观分析: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高?这样,既可以使实验成功的学生树立更大的信心,有动力继续学习,也可以使没成功的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使他们知道获得经验同样是实验的收获。
此外,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必须回顾课堂并对现状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使他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实验,深化和完善实验。教师应该发现实验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在教学设计中进行改进,不断提高驾驭课堂实验的能力,以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独立精神和实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有根.例谈高中物理实验课中的合作探究[J].物理教学探讨,2010(19).
【高中物理优质课赏析】推荐阅读:
高中物理学法讲座07-13
高中物理认识运动10-18
高中物理史总结11-05
高中物理一轮教案12-16
[高中物理]提高中差生物理成绩之我见07-27
关于高中物理复习方法05-26
高中物理电磁波谱教案06-09
高中物理教学随笔06-28
高中物理图像问题论文06-30
高中物理必修2课件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