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差异分析报告(精选8篇)
1.主要地形、地形区,主要城市。
2.农业生产特点、粮食作物、气候、兴修水利、防治水患。南方地区
1.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2.丰富的有色金属,考查矿产名称及分布。3.工业区的名称与分布。青藏地区
1.地理位置和范围,本区包括的省份及主要地形名称。2.“高”“寒”的气候特征以及在它影响下的农、牧业生产特点。西北地区
1.地理位置和范围、主要地形。这一部分主要以读图题的形式来命题,要求记住范围、地形名称并填图。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因这一特征而形成的农、牧业生产特点,常以综合题的形式命题。
3.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4.保护草原,治理沙漠这是一个热点问题。【典型例题精讲】
典型例题设计意图:所选这两道题紧扣当今社会热点,并且将地理问题有机结合在热点问题之中,指明了今后复习的方向:牢固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关注热点问题,并且能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分析说明热点问题的内涵。
[例1]我国西部大开发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地进行不懈努力,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请你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读图和下表回答。
东中西部gdp占全国的比重(%)1978年1990年1998年 东部52.4253.6858.12 中部30.9229.9027.92 西部16.6616.4213.96 东西部人均gdp变化及东西部差距(单位:元)1978年1990年1998年 东部48320809483 西部25510604052 东部与西部的比值1.891.962.34(1)根据图上的编号填出相应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在1978~1998年期间,东部和西部gdp(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东部和西部人均gdp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西部大开发重点是依托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在开发西北地区时应以________铁路干线为重点,该铁路干线将西部的几个省级行政区中心城市串起来,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线西段已与____________(国家名称)中亚铁路接轨通达西欧,将成为西欧大西洋沿岸与东亚太平洋地区最近便的陆上通道。(4)修建进藏铁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计划中铁路进藏有青藏、川藏等方案(如图所示),青藏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____________,川藏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____________。选择青藏铁路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5)由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在修建青藏铁路时将遇到的困难有()a.缺氧 冻土b.太阳辐射 地震
【命题意图】 本题以西部大开发这一焦点话题为切入口,以相关图表资料为载体,着重考查学生识记我国西部地区省级行政区名称及其空间位置、使用和说明提供数据资料,识记重点铁路干线及沿线西部省级行政中心,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进行青藏和川藏铁路方案比较,确认选择依据以及认识青藏铁路工程困难因素,西电东送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答案】(1)青 藏 川或蜀
(2)东部gdp占全国比重上升,西部则下降 东西部差距明显扩大
(3)陇海—兰新 西安 兰州 乌鲁木齐 哈萨克斯坦
(4)多高大山脉,山间有盆地、宽谷,地面波状起伏,相对高度小 要横贯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 修建铁路工程量小,费用少、工期短(5)a [例2]下图表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000万公顷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 本题以“水土流失”这一典型环境问题为切入口,以“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示意图为信息平台,立意考查学生熟练判读专题,描述区域差异的能力。【易错分析】 不能正确阅读图例,是本题易出错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能分析各省的主要自然特征是本题易出错的另一个原因。
【解题思路】 解题时,看清图例、回顾中国政区图即可填出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000万公顷的省区名称或简称。x疆地处西北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外力作用以及风力搬运、风蚀、风力堆积和风化作用为主,部分高山区以现代山岳冰川的侵蚀作用为主,水蚀、水力搬运和沉积作用十分微弱;山西地处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加上山西全省地处土质疏松,地表植被条件很差的黄土高原,水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严重。解决(2)(3)两个问题时,应联系气候、地形知识进行思考。
【答案】(1)甘肃省 四川省 重庆市 陕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2)气候干旱
(3)地处黄土高原,缺少植被覆盖,夏季多暴雨
【基础测评】
试题总体设计说明: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的两大特点。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总是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密切相关的;区域地理的特征,即区域以内的某些共性,总是同这个地区的位置、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条件密切联系着的。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大片沼泽性荒原有待开发的是()【解析】 东北平原分布有沼泽地,但只是三江平原上有分布,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上没有分布。
【答案】 a 【解析】 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因山西省内有大煤矿,煤质好、产量高。【答案】 a a.西北地区交通以铁路和航空运输为主 b.青藏地区目前没有铁路,运输以公路为主 【答案】 a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
【解析】 这是一道记忆类型题,西北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30%。a.长江、乌江、黄河b.长江、澜沧江、黄河 【答案】 b a.宜耕荒地广阔——平原b.草原广阔——森林 【解析】 西北地区是四大地理区域中面积最大的;土地广阔。它离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答案】 d 7.我国青藏高原上的著名三大畜种是()
a.三河马、三河牛、滩羊b.牦牛、藏山羊、藏绵羊 【解析】 熟记适应“高寒”环境的三大牧种。【答案】 b 8.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a.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b.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 【答案】 a 9.黄河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①凌汛②地上河决口③水土流失④干旱 【解析】 首先明确问的是黄河中游地区;其次明确凌汛发生的条件是由低纬流向高纬;第三,明确地上河是指黄河下游,因此把①②排除。10.北方四大盐场中,最为著名的是()a.长芦盐场b.辽宁盐场
【解析】 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尤以渤海、黄海沿岸产盐最多。就北方四大盐场而言,以长芦盐场(渤海两岸)产量最大,也最著名。【答案】 a 11.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解析】 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会引起地面下沉;缩减农田面积,虽可起到降低农业用水量的作用,但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工业和生活污水是不能直接利用以灌溉农田的。【答案】 d 12.根据海外市场的需要,闽南三角地区建立了农业出口商品基地,下列不是其主要产品的是()
【解析】 闽南三角地区适宜建立蔬菜、花卉、水果等农业产品的出口商品基地。【答案】 a 13.关于南方地区的广东、海南、广西的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高,全年皆夏b.许多地方霜雪罕见,春秋相连
【解析】 本地区属亚热带和热带范围,热量充足,但气温并不是全年都在22℃以上,即不是全年皆夏,故a错。按四季顺序,春季之后应为夏季,若春秋相连则没有夏季,故b亦错,本区不如温带四季明显。
14.下列说法不是x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的是()a.云量少,光照强
b.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蒸腾作用弱 d.白天光合作用强,晚上呼吸作用弱
【解析】 云量少,光照强,白天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答案】 b 15.通往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新建铁路是从乌鲁木齐通往()
【解析】 我国北疆新建铁路从乌鲁木齐通往阿拉山口(兰新铁路的北段),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接轨。【答案】 b 16.地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省是()
【解析】 此题考查各区的范围和空间想象能力。青海是在青藏地区,四川主体位于南方,与青藏邻近,陕西地处南北方、西北地区三区交汇,而甘肃主体在西北分别与青藏区、南方区、北方区交汇。【答案】 d 17.目前,我国最大的仪器仪表制造工业基地是()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最大的仪器仪表制造工业基地。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综合型工业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仪器仪表制造工业基地。【答案】 b 18.我国的优质长绒棉产区位于()a.珠江三角洲b.黄淮平原
【解析】 我国目前有五大片商品棉基地。南疆是我国惟一的优质长绒棉生产基地。19.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 d.青海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
【解析】 此题有较强的时代性,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的热门话题。并且以“个案”的形式考查区分自然或人文地理知识,具有很强的指向性。陕甘宁地处我国第二级阶梯,地势高,x疆河流中有额尔齐斯河属北冰洋外流区域,甘肃绝大部分处于干旱地区。【答案】 a 20.促进吐鲁番盆地经济发展的对策有()a.发挥“火洲”的气候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b.大力发展造纸工业
d.发展以“丝绸之路”和干旱盆地景观为特色的旅游业
【解析】 此题的切入点比较新颖,做题时要认真分析。从a选项看,此地虽有“火洲”的气候优势,夏季气温比较高,但该地冬季气温比较低,属于暖湿带,并不适于热带作物的种植。b项中的“造纸业”,需要大量的植物纤维作原料,而该地属于干旱地区,森林和植被比较稀少。
2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a.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环境压力 b.在西部大范围垦荒,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 d.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解析】 本题以热点命题,实为考查人和环境的关系。
二、能力提升
22.根据下表提供的地理事物特征,选择图中相应序号,并将序号与相应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入表中。
地理事物特征序号地理事物名称 “聚宝盆”
x藏重要的农业区 世界第一高峰 我国最大的湖泊 我国输沙量最大河流 “日光城” “黄金水道”
【解析】 解答此题可分以下几步进行:(1)读懂题目要求;
(2)确定该题地图所示区域。以省区轮廓特征判断,不难得出该图为青藏地区略图;(3)根据表中提供的地理事物特征,确定地理事物名称,将其填入表中相应位置。然后读图找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看图中所给序号,将其填入表中“序号”栏。如“世界第一高峰”,先确定为珠穆朗玛峰,将其填入表中“地理事物名称”栏。在图中找到珠穆朗玛峰位置,其序号为①,将序号填入表中。此题要求学生具有熟练的读图技能。【答案】
地理事物特征序号地理事物名称 “聚宝盆”③柴达木盆地
x藏重要的农业区②雅鲁藏布江谷地 世界第一高峰①珠穆朗玛峰 我国最大的湖泊④青海湖 我国输沙量最大河流⑤黄河 “日光城”⑦拉萨 “黄金水道”⑥长江
23.万里长江从雪山走来,穿越高山,汇纳百川,向东海奔去。
长江流域示意图
(2)建设三峡水利枢纽既有利于开发长江的________,也有利于防御______________。(3)带动长江流域经济起飞的龙头是________开发区。24.读“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图,回答:
(1)字母a表示____________山脉,字母b表示地形区是我国____________地貌分布最广的区域。(3)我国第二大林区位于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__________(填字母)山的南坡。(5)阅读下列选项文字,把相关选项的字母填入“山地对经济发展制约作用”关系图的圆框中。a.山区地表崎岖,坡度较大b.不合理的开垦耕种 g.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答案】(1)祁连 喀斯特(岩溶)
(2)d 水位落差和径流量大 风能(或太阳能、或地热)太阳能(或风能、或地热)(5)如图
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日光城”之称的是________,有“聚宝盆”之称的是________盆地,“聚宝盆”里的“宝”主要是指________。青藏高原内的三条大江(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
(2)在唐代,文成公主入藏与________结婚,对汉藏两族的和睦相处做出了贡献。x藏在唐代称做________。
(3)____________年,中国政府和平解放x藏。1987年,高原上第一条铁路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青藏铁路(北段)通车。
(4)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同处北纬30°附近,为何气候不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有:“日光城”“聚宝盆”“松赞干布”、吐蕃、青藏铁路、青藏高原的气候。
第(4)小题,气候的不同主要在于海拔的巨大差异及喜马拉雅山脉和太平洋的不同影响。【答案】(1)拉萨 柴达木 煤、石油、铅、锌、盐 长江 黄河 雅鲁藏布江 青海湖(2)松赞干布 吐蕃(3)1951 西宁 格尔木
(4)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势高,又有喜马拉雅山脉的屏障作用,阻挡了印度洋西南季风的进入,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长江中下游地区海拔低,又东临太平洋,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形成了夏季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湿热夏季风;冬季从陆地吹向海洋的干冷冬季风,成为亚热带季风气候。26.读“我国东部沿海的地区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我国最大海洋渔场和当前重点开发区的名称:(2)图中a处形成我国最大海洋渔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舟山 京津唐 沪宁杭 海南岛
(2)位于暖流与沿岸冷海流交汇处;沿岸有长江、钱塘江汇入,饵料丰富
(4)以热带作物为中心的现代化农业基地;海洋渔业基地;畜牧业基地;热带珍稀动物饲养基地。
27.比较俄罗斯西北工业区和中国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在工业部门以及工业发展条件等方面的异同。(1)
工业区(工业基地)俄罗斯西北工业区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濒临的海域 主要工业中心 主要工业部门
(2)两地工业发展特点及条件的共同点()a.属于加工型工业区
b.靠近国内有色金属矿产区 d.附近的燃料与原料价格低
e.着重发展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业部门 【解析】 比较鉴别是地理学上常用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更好地掌握被比较对象的实质特点,了解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1)濒临的海域:波罗的海,南海; 主要工业中心、圣彼得堡,广州;
近年来,中国的进出口额不断增加,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也在上升,2004年达到70%。2004年,美中之间的贸易额达到2 300亿美元,美中贸易逆差前所未有地上升到1 600亿美元,占美国全年贸易逆差的25%(美国口径);2004年中美贸易顺差为586亿美元(中国口径)。中国在进口额增加的同时,出口额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外贸顺差在2005年达1 020.0亿美元。同时外汇储备不断增加,2006年2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8 536.72亿美元,超过日本(8 501亿美元)居世界第一,到2006年底,超过了1万亿美元。美国借口其逆差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外贸顺差,因而对中国的人民币升值不断施压。人民币升值将会增加中国的进口,减少中国的出口,抑制美国逆差的增加。
中国外贸顺差在2000年是241.09亿美元,2004年增加到320.97亿美元,2005年快速上升到1 020.0亿美元,2004至2005的年增长率达217.8%。东部的北京、天津、上海、海南在2004、2005两年都出现逆差,北京、天津的逆差呈增长趋势,江苏、辽宁在2004年存在逆差,2005年顺差最大的广东达427.66亿美元,占全国外贸顺差的41.93%,其出口和进口分别达2 409.75亿美元和1 982.09亿美元,占全国出口额和进口额的31.63%和30%,上海、浙江、江苏、福建2005年的进口额分别达949.22、422.60、1 138.78、208.54万美元,占全国进口额的14.3%、6.4%、17.26%和3.16%,江苏、浙江、福建三省占全国外贸顺差的63.82%。2005年东部十一省(市)占全国外贸顺差的91.4%,进口额占全国进口额的91.84%,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91.78%(图1),中国进出口额最大的区域是东部地区的广东省和长江三角洲(图4);中部地区的吉林、湖北在2004年和2005年都存在逆差,2005年中部八省占全国外贸顺差的5.2%,中部2005年进口额和出口额分别占全国进口额和出口额的4.68%和4.76%(图2);西部地区在2004、2005都存在逆差的有内蒙、广西,新疆2004年存在逆差,甘肃、云南2005年存在逆差,甘肃2005年逆差达-7.75亿美元,2005年西部十二省占中国外贸顺差的3.36%,进口额和出口额分别占全国进口额和出口额的3.47%和3.46%(图3)[1]。
外贸顺差是国外对一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与其对国外进口商品的需求(AC=EX-IM),它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①本币对外币的实际汇率,即以本国消费商品篮子来衡量的外国消费商品篮子的价格;②国内可支配收入。进口主要取决于实际汇率e(e=EP*/P,E是名义汇率)和可支配收入Yd,因而进口的函数式为IM=IM(e,Yd) [2]。但实际汇率变动对IM的影响较复杂。国内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是购买较少的价格上涨的外国产品,但并不意味着IM一定下降。IM指的是以本国产出来衡量的进口品的价值,而非进口品的国外商品数量。因e的上升会提高本国单位产出来衡量的每单位进口商品价格,所以尽管外国产品的进口数量下降,以本国单位产出来衡量的进口值也可能上升。因此,当e上升时,IM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实际汇率对IM的影响不确定。由于Yd的上升会使国内消费者增加对包括进口品在内的所有商品的支出,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支配收入增加会增加进口。
2 东、中、西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研究中国东部、中部、西部进口额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
面板数据(Panel Data)是用来描述一个总体中给定样本在一段时间的情况,并对样本中每一个样本单位都进行多重观察。这种多重观察既包括对样本单位在某一时期(时点)上多个特性进行观察,也包括对该样本单位的这些特性在一段时间的连续观察,连续观察将得到的数据集称为面板数据。时间序列数据或截面数据都是一维数据。Panel Data是同时在时间和截面空间上取得的二维数据。Panel Data从横截面(cross section)上看,是由若干个体在某一时刻构成的截面观测值,从纵剖面(longitudinal section)上看是一个时间序列。[3]
面板数据计量经济模型是近20年来计量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发展之一。在实际研究中经常采用的Panel data回归模型是固定效应模型(FEM)和随机效应模型(REM)。在实证研究中一般通过对数据的Hausman检验以确定是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当横截面的单位是总体的所有单位时,固定效应模型是合理的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可表示为:yit=αit+xitβ+uit i=1…,n;t=1,…,T(1)其中xit为1×K向量,β为K×1向量,K为解释变量个数。uit为随机扰动项。αit称为非观测效应(unobserved effect)也就是横截面单元的固定效应。它概括了影响着yit的全部观测不到的在时间上恒定的因素。也就是说αit为模型中被忽略的反映个体差异变量的影响,所以模型的截距项抓住了每个截面单位的本质特征,它随个体或截面单元而变化。[4]
本文利用中国29个省(市)(不包括西藏、台湾、香港、澳门)1981—2005年的进口、GDP及平均汇率数据,其中进口的单位是万美元,GDP的单位是亿元(¥),通过当年的平均汇率换算为万美元(资料来源:中国及各省统计年鉴(1982—2006))。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变量是平稳的。在数据的处理时,用GDP替代Yd,用年平均汇率近似替代实际汇率,但回归的结果显示汇率的t-值不显著(大部分省)。先进行F检验,分别采用含有个体影响的变截距模型、含有个体影响的变系数模型、无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进行回归得参差平方和S1、S2、S3,再结合N、T及k计算F2,若F2小于给定置信水平下临界值,则选择无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若F2大于给定置信水平下临界值,则继续计算F1,若F1小于给定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若F1大于给定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选择随机效应模型。[5]模型设定形式为LN(IM)it=c+cit+βitLN(GDP)+γitLN(IMt-1)+δitLN(IMt-2)。采用Pooled EGLS(Cross-section weights)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
2.1 东部地区回归模型
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利用东部十一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得回归结果(表1)。
LN(IM)i =-2.875+0.642LN(IM(-1))-0.261LN(IM(-2))+ci +βiLN(GDP)
R2=0.980 AdjR2=0.977 F=327.37 AIC=0.061 SC=0.493 D-W=1.907
滞后一期的进口会对t期的进口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即t-1期的进口增加1%,t期的进口会增加0.642%。但滞后二期的进口对t期的进口有抑制作用,即t-2期的进口增加1%,t期的进口会减少0.261%。这可能是因为进口技术、设备在短期会对国外的技术设备有依赖性,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形成自己的生产能力,因而会减少进口。表2中回归结果显示:东部地区除福建、广东、海南(1987建省)βi系数大于1,也即GDP增加1%会导致进口增加量超过1%。短期内进口对GDP弹性最大的是北京(1.365),最小的是海南(0.315),其中广东、海南和福建与东部地区其他省(市)相比出现异常,这可能是福建的厦门和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早的经济特区有关。其余省(市)固定效应在-3.171~-0.936之间,是各省个体因素对平均值的偏离,除GDP因素外,其他因素:消费偏好、收入结构、地域文化、制度差异等对进口品的需求都有影响。东部的进口对GDP长期弹性如表2:
2.2 中部地区回归模型
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利用中部八省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回归结果(表3)
LN(IM)i =-1.533+0.793LN(IM(-1))+ci +βiLN(GDP)
R2=0.952 AdjR2=0.947 F=215.785 AIC=0.634 SC=0.922 D-W=1.953
滞后一期的进口会对t期的进口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这可能是因为进口的技术、设备短期会对国外的技术、设备配件有依赖性。但中部地区t-2期进口对t期的进口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是与中部地区的地理位置有关,中部地区外贸依存度最低。从表3中回归结果:中部地区βi系数在0.253~0.402之间,也即GDP增加1%会导致进口增加0.253%~0.402%,山西最高是(0.402),黑龙江最低(0.253)。中部六省的固定效应在-0.534~0.429之间,表示各省个体因素对均值的偏离。中部的进口对GDP长期弹性如表4:
2.3 西部地区回归模型
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利用西部十省(缺西藏数据,把重庆数据并入四川)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回归结果(表5)
LN(IM)i =-1.496+0.809LN(IM(-1))-0.148LN(IM(-2))+ci +βiLN(GDP)
R2=0.951 AdjR2=0.946 F=189.6 AIC=0.982 SC= 1.315 D-W=1.976
滞后一期的进口会对t期的进口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即t-1期的进口增加1%,t期的进口会增加0.809%。但滞后二期的进口对t期的进口有抑制作用,即t-2期的进口增加1%,t期的进口会减少0.148%。与东部地区的0.261相比,西部地区的0.148抑制作用较弱。西部地区的技术外溢性及劳动力对技术的掌握都不如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βi系数大于0.3而小于0.9,也即GDP增加1%会导致进口增加0.3%~0.9%之间。贵州最小(0.368),甘肃最大(0.843)。新疆、内蒙、四川都大于0.6(重庆1996年建立直辖市,把相应数据并入四川计算)。西部十省的固定效应在-2.849~1.411之间,是各省个体因素对均值的偏离。西部进口对GDP长期弹性如表5:
3 结论
中国除广东、福建、海南外,其余省市的长期弹性都低于1。东部除广东、福建、海南外,最高的河北是0.605,其余在0.5左右;中部地区除黑龙江达0.708外,其余省也在0.5左右;西部地区除甘肃的0.402外,其余各省都高于0.5,贵州达到了0.921。数据显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的经济增长对拉动全球经济的增长起了重要作用。中国的进口额的变化对汇率不敏感,汇率的变化主要是影响出口,美国给中国的人民币升值施压,给中国,最后给全球经济带来不良影响,人民币升值,将减少中国的出口,同时会增加中国的进口,导致中国的总需求降低,进而减少收入,引起中国经济增长减缓,中国经济增长减速最终会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短期内更明显,因东部地区的进口额占全国进口额的91.84%,除广东、福建、海南外,经济增长1%,对进口额的增加大于1%。
中国的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除广东、福建、海南外,总的来说,东部地区的长期弹性低于中部,中部低于西部,也就是说,随着经济增长,西部地区的进口额将会有一个快速增长期,如果进口的主要是技术和设备,随着技术的外溢和生产能力的形成,又会加快经济增长,进口和经济增长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中国已是全球经济增长和发展中极为重要一极,任何阻击中国经济的行为最后会给世界经济造成损失。
摘要:利用面板数据对中国东、中、西部的进口额和GDP增长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在短期内,GDP增长对进口额影响最小是中部地区,在长期,西部GDP增长对进口额影响最大。中国经济增长对拉动世界经济增长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增长减速也会影响全球经济。
关键词:进口,经济增长,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M].海闻,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杜莉,李丹.中国省际收入差距的面板数据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67-73.
[4]唐五湘,李冬梅,周飞跃.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各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7(3):44-46.
关键词 旅游业;CO2排放;区域差异;泰尔系数
中图分类号 X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6)05-0083-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05.010
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问题已经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影响。传统观点认为,旅游业能源消耗较低,对生态环境污染较小,但近年来随着旅游业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全球4.9%的CO2排放量来自旅游业,且旅游业对全球温室效应的贡献率高达14%;同时,世界旅游业的CO2排放量正在以年均2.5%的速率递增。2014年,我国入境游客、国内旅游人数和出境游人数分别高达1.28亿、36.11亿和1.07亿人次,如此大规模的旅游活动势必造成大量能源消费与CO2排放,其所带来的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理当成为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命题。
早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问题进入新的阶段,旅游业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问题就开始被相关组织和学者所重视,如Burnertt对饭店业能源利用效率的研究;Carlsson、Schafer等对人们旅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量化分析。进入21世纪以后,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如Gtissling和Becken等从不同角度对旅游业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其中,Becken等还指出测算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碳排放量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节之一;Patterson和Khemiria等则分别针对旅游业各部门能源利用效率及其所产生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Joe等通过构建概念框架和能源利用模型,测算了多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能源消耗和CO2排放水平。国内方面,石培华采用“自下而上”法,利用2008年的截面数据初步估算了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和CO2排放总量,但未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亦没有细化到省级区域层面;谢园方等在综合梳理旅游业CO2排放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能源消耗和CO2排放进行了测算;李鹏等采用碳足迹模型估算了昆明市6家四星级酒店的CO2排放量;杨新军、刘俊等分别针对全国和成都市旅游业能源消耗问题展开系统分析,指出旅游交通是旅游业能源消耗最为重要的部门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上述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旅游业及其各部门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测算方法或模型的探索,研究对象主要以某个国家或旅游目的地为主,而对于国家或地区内部各区域单元旅游业CO2排放的对比性研究却极少有人涉及。我国旅游业发展水平区域分异明显,研究旅游业CO2排放的区域差异,对于探明区域旅游业CO2排放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区域碳减排政策等意义重大。为此,本文拟对1993-2012年中国各省区旅游业及其分部门的CO2排放量进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找准我国旅游业碳减排的区域重点、明确区域减排目标、推进差别化的区域减排策略等提供理论借鉴。
1 方法与数据
1.1 研究方法
1.1.1 旅游业CO2排放估算方法
由于旅游业CO2排放涉及的研究领域广泛,研究方法众多,迄今还未形成系统的旅游业CO2排放量估算方法。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中,“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应用较多。中国尚未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监测体系,采用“自上而下”法在数据获取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本文主要采用“自下而上”法来测算旅游业CO2排放量,并借鉴Becken和Patterson的实证研究法,先估算旅游业三大部门(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的CO2排放量,再进行加总。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
式中:Ct为t年旅游业CO2排放总量;Ctj为t年j部门的CO2排放量;Ct1为t年旅游交通CO2排放量;Ct2为f年旅游住宿CO2排放量;Ct3为t年旅游活动CO2排放量。(2)
式中:Cti1为t年i地区旅游交通CO2排放量;Qtix为t年i地区x类交通方式的客运周转量;αx为x类交通方式的CO2排放因子(kg/pkm),其中,公路、民航、铁路和水运的碳排放因子分别为133gCO2/pkm、137gCO2/pkm、27gCO2/pkm和106gCO2/pkm;fx为x类交通方式的客流量中旅游者的比例,根据中国旅游者实际情况并结合专家咨询结果,分别选取公路、民航、铁路和水运的,值为13.8%、64.7%、31.6%和10.6%。(3)
式中:Cti2为t年i地区旅游住宿C02排放量;Nti为t年i地区全国旅游饭店客房床位数;lti为t年i地区平均客房出租率;β为每张床位每晚的CO2排放因子(g/p visitor-night),取值为2.458g /p visitor-night。(4)
式中:Cti3为t年i地区旅游活动的CO2排放量;PCtis表示t年i地区参加旅游活动s的游客人数;γs为旅游活动s的CO2排放系数(g/p visitor);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商务出差、探亲访友和其他旅游活动的碳排放系数分别为417g/p visitor、1670 g/p visitor、786 g/p visitor、591 g/p visitor和172g/p visitor。
1.1.2 旅游业CO2排放强度计算方法
旅游业CO2排放强度是指每单位旅游收入增长所产生的CO2排放量,该指标主要用来衡量旅游经济与C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在增长的同时,单位旅游收入所产生的CO2排放量在下降,说明该国或地区旅游业实现了相对低碳化发展。具体计算方法如下:(5)
式中:Xti表示t年i地区旅游业CO2排放强度(t/万元);Cti表示t年i地区旅游业CO2排放总量(104t);Yti表示t年i地区旅游收入(亿元)。
1.1.3 区域差异衡量方法
Theft指数是由泰尔利用信息理论中的熵概念来计算收入不平等而得名,经常被用来衡量个人或者地区问的收入差距,其优点是可将区域总体差异分解为区域间差异(Tb)和区域内差异(Tw),从而便于考察它们对研究单元整体差异的影响和贡献,因而也有不少学者利用该指数来衡量地区间能源消费或CO2排放的差异。本文采用Theil指数法衡量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具体衡量方法如下:(6)(7)(8)
式中:n为区域个数;m为区域中的省区个数;vr为区域r旅游业CO2排放量占全国旅游业CO2排放量的比例;vrw为区域r中w省旅游业CO2排放量占全国旅游业CO2排放量的比例;dr为区域r旅游收入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比例;drw为区域r中w省旅游收入占全国旅游收入的比例。Theil指数值越高,表示区域或省区间旅游业C02排放强度的差异越大。
1.2 数据说明
本文使用的相关数据来源于1994-2013年度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及其副本、《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入境游客抽样调查资料》《中国交通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以及各省区旅游业年度统计公报等。各类交通方式的C02排放因子、客流量中旅游者的比例、每张床位每晚的C02排放因子以及旅游活动的CO2排放系数引自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
2 实证结果与分析
2.1 旅游业CO2排放的总体特征
由表1可知,中国旅游业CO2排放量从1993年的1480.868×104 t增长到2012年的6274.129×104 t,年均增长率高达7.895%,增长趋势十分明显。其中,东部地区CO2排放量从780.668×104t增长到2844.382×104 t,年均增长率达7.042%;中部地区CO2排放量从320.556×104 t增长到1793.194×104 t,年均增长率为9.485%;西部地区CO2排放量从378.557×104 t增长到1617.407×104 t,年均增长率7.943%。从各区域CO2排放量占全国C02排放总量的比例来看,东部地区由1993年的53%下降到2012年的45%;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从22%和25%上升到29%和26%。尽管中、西部地区的CO2排放量占全国CO2排放总量的比例有所上升,但东部地区旅游业CO2排放量的绝对值依然位居三大区域之首(见图1)。
另一方面,研究期内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却持续下降,由1993年的1.298t/万元下降到2012年的0.091t/万元,下降幅度高达93.003%。分阶段而言,1993-1997年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整体上下降趋势十分显著;1998年之后则呈现出较为缓慢的梯度递减特征。从区域分异的角度来看,东部地区旅游业CO2排放强度从0.790t/万元下降到0.075t/万元,下降幅度为90.508%;中部地区从5.856t/万元下降到0.107t/万元,降幅高达98.173%;西部地区从3.878t/万元下降到0.113t/万元,下降幅度为97.080%。三大地带旅游业C02排放强度的降幅都在90.000%以上,其中,中、西部地区略高于东部地区。
综上所述,全国及三大地带旅游业CO2排放量在持续增加,但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却呈逐步走低的趋势,这一态势反映出中国各区域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CO2减排工作已初见成效。实证结果显示,我国旅游业CO2排放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旅游业的CO2排放量高于中、西部地区,但东部地区旅游业的CO2排放强度却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东部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且其低碳技术的应用率和能源使用效率也高于中、西部地区。
2.2 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区际差异
2.2.1 泰尔系数分析
从图2中泰尔系数的变化趋势来看,1993-2012年,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区域总体差异泰尔系数从3.279下降到1.187,下降幅度为63.799%,说明区域总体差异呈现出明显的缩小趋势。其中,1993-1996年,泰尔系数从3.279下降到了1.511,短短3年间下降幅度高达53.919%,这意味着在该研究时段内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区域总体差异显著缩小。1996年以后,虽然泰尔系数值整体上仍在减小,但减小的幅度不如前一阶段,而且在1997-1998年和2000-2004年两个时段内还略有反弹,但整体而言,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区域总体差异在研究期的后半阶段仍然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特征。
1993-2012年间,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区域间和区域内的泰尔系数分别由3.061、0.219下降到1.172、0.014,下降幅度分别高达61.712%和93.607%,表明东、中、西三大地带以及各经济带内各省区之间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差异与全国总体区域差异的演变特征基本一致,也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图2还显示,区域间差异缩小的幅度大于区域内差异缩小的幅度,说明近年来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较大的区域通过各种降低CO2排放强度的有效手段,正在逐步缩小与其他区域CO2排放强度的差距。
2.2.2 贡献率分析
从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来看,1993-2012年,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的年均贡献率分别为96.190%和3.810%,区域间差异的贡献率高于区域内的贡献率,说明区域间差异是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区域总体差异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年际变化特征方面,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区域间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与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具体而言,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区域间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2012年最高,贡献率高达98.786%;1996年最低,贡献率为92.376%。区域内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贡献率的变化趋势则与区域间差异贡献率刚好相反:最高为1996年,贡献率为7.624%;最低为2012年,贡献率为1.214%。从区域间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贡献率的变化趋势来看,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区域间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贡献率有逐步增大的趋势,而区域内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贡献率则减少趋势明显,说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区域差异中,区域间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与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之间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见图2)。
2.3 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省际差异
由上文分析可知,区域间差异是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总体差异的主要构成部分。为了更详细地了解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分布特征,本文使用Jenks最佳自然断裂法分别对1993、1999、2006和2012年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省际差异进行空间聚类分析,按照省际差异的赋值大小依次划分为强显著区、较强显著区、一般显著区和弱显著区4种类型,由此得到中国旅游业省际差异的空间演变格局图(见图3)。
(1)1993年,除中部地区的湖南和西部地区的云南两省以外,其他属于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弱显著区的省区都位于东部地区;除了东部地区的浙江和福建,中部地区的山西和湖北,西部地区的内蒙古、贵州、重庆、广西和宁夏等省区也属于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一般显著区;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较强显著区相对均匀地分布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如东部地区的吉林、河北、山东,中部地区的黑龙江、江西、安徽以及西部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和新疆;此阶段属于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的省区只有中部地区的河南和西部地区的四川(图3a)。
(2)由图3b可知,经过6年的发展,湖南从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弱显著区转变为强显著区,其区域类型跨越幅度最大,说明该阶段以湖南为代表的部分省区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对旅游业的负面环境效应以及相应的碳减排措施缺乏应有的重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省区旅游业的CO2排放强度有所缓解,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四川和河南两省均从最初的强显著区转化为一般显著区,这代表了未来省区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类型的良性转变方向;该阶段属于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弱显著区的省区均位于东部地区,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福建;其他省区相对于上个研究阶段变化幅度不大。
(3)到2006年,该阶段最大的变化就是属于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的省区数量有所增加,此前每个研究阶段全国范围内分别都只有两个省区属于CO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到本研究阶段迅速上升到6个,它们分别是东部地区的河北,中部地区的湖南和安徽,西部地区的广西、甘肃和新疆;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和较强显著区在空间上由西部地区逐渐向中部地区转移;属于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弱显著区的省区依然全部位于东部地区,除上一阶段的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福建等6省区以外,辽宁首次跨入了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弱显著区的行列(见图3c)。
(4)从图3d可以看出,到本研究期末,除了原有的7个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弱显著省区以外,中部地区的江西和西部地区的贵州也进入弱显著区行列,这一扩展态势值得肯定;相比于上一研究阶段,属于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的省区数量又增加了1个,即河南,该省在本研究初期就属于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而后几个阶段在一般显著区和较强显著区之间徘徊,最后又重新转变为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类型。
纵观上述4个阶段,我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和较强显著区的空间分布由西北地区逐渐向中部、东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扩散。在整个研究期内,属于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弱显著区的省区大多位于东部地区,研究期末才出现了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之势,显示了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旅游业节能减排的成效。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的河北,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南,西部地区的广西、甘肃和新疆等则频繁出现在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行列,这些强显著区类型省区应是我国旅游业未来实施节能减排的重点。
3 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采用“自下而上”法估算了1993-2012年中国各省旅游业CO2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区域CO2排放的总体特征,利用Theft指数法衡量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地带间差异,并运用AreView制图软件对4个阶段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省际差异进行直观图示,为制定差异化的区域碳减排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论与启示如下:
(1)1993-2012年,全国及三大地带旅游业CO2排放增量显著。其中,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带CO2排放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895%、7.042%、9.485%和7.943%。同时,全国及三大地带旅游业CO2排放强度显著减小,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地带CO2排放强度减小幅度分别高达93.003%、90.508%、98.173%和97.080%,说明近年来我国旅游业C02减排工作整体上收效明显。此外,旅游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CO2排放量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但其CO2排放强度却远低于中、西部地区,说明中、西部地区在提高旅游业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还任重道远。
(2)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区域总体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整体上呈逐渐缩小的态势,且区域间差异的缩小幅度大于区域内差异的缩小幅度;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区域间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为94%-98%,区域内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贡献率仅为2%-6%,表明区域间差异占主导地位,且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区域间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与区域内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之间的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说明目前中国三大地带间旅游业CO2排放极不平衡,区域间差异是未来调控的重点。
(3)深入了解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省际差异格局,是制定更具针对性且差异化碳减排政策的微观基础。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省际差异明显。本研究期内的20年间,属于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弱显著区的省区基本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研究期末才开始扩展到中西部地区的少数几个省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和较强显著区自西北逐步向西南和东北地区扩散;河北、河南、湖南、广西、甘肃和新疆等省区频繁出现在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行列,因而有必要着重加强上述省区的CO2减排工作。
(4)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相对较低的东部地区在保持相对合理发展速度的同时,可以通过技术改进、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来提高能源利用率,进一步降低旅游业CO2排放强度,为排放强度相对较高的中、西部地区提供技术和经验借鉴,并带动中、西部地区旅游业的节能减排。中、西部地区则应积极加强与东部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低碳技术和经验,不断提高能源使用率、降低CO2排放强度,通过自身发展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C排放强度的差异。
2012-7-19 22:56:00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7年第2期
摘 要:山东省外向型经济近几年发展迅速,但省内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本文通过构建衡量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文章最后提出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东部地市带动中西部地市发展,中西部地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加速产业聚集,扩大产业规模。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1、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2004年,山东省海关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08.8亿美元,同比增长36.1%,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商品总值为322.3亿美元,同比增长32.3%;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为5890个,合同FDI为124.3亿美元,实际FDI为86.6亿美元,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广东省和江苏省;境外投资项目数127个,协议投资总额29576万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26831万美元;接待外国旅游人数96.2万人次,国际旅游创汇额为5.7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数1879个,合同金额14.7亿美元,营业额15.2亿美元,年末在外人数6.3万人。
1.1 山东省对外贸易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山东省对外贸易呈现以下特点:(1)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49.9亿美元,其中出口155.3亿美元;200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加到607.8亿美元,其中出口358.7亿美元,2000-2004年实现年均增长16%以上。(2)进出口商品构成中以工业制成品为主。2004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82.2%,工业制成品进口占商品进口总额的62.5%。(3)进出口商品类别以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机电产品三大类商品为主。2004年上述四类商品进出口所占比重分别为:16.9%、22.3%、29.7%,出口所占比重分别为:24.7%、23.1%、27.1%。(4)进出口企业以外资企业为主。2004年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其他企业进出口商品所占比重分别为:53.0%、25.8%、21.2%,上述三类企业出口商品所占比重分
别为:51.3%、24.9%、23.8%。(5)进出口商品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为主。2004年二者进出口额所占比重分别为47.9%和46.0%,出口比重分别为50.2%和48/.4%。(6)进出口商品市场以亚洲、欧洲、北美国家为主。2004年与上述三大市场的商品进出口比例分别占57.4%、16.9%、15.9%,出口比例分别占56.2%、18.0%、18.5%。
1.2 山东省利用外资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山东省利用外资呈现以下特点:(1)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利用外资项目数2733个,合同金额56.1亿美元,其中FDI50.7亿美元,实际外资金额38.1亿美元,其中FDI29.7亿美元;2004年利用外资项目数增加到5890个,合同金额214.5亿美元,其中FDI202.9亿美元,实际外资98.2亿美元,其中FDl87.0亿美元。(2)利用外资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外商直接投资以外商独资企业为主。2004年FDI项目数占利用外资项目数的100%,FDI合同金额占利用外资总金额的94.6%,FDI实际金额占外商投资实际总金额的88.6%,独资企业项目数占FDI项目数的73%,独资企业合同金额占FDI合同金额的83.2%,独资企业实际金额占FDI实际金额的77.4%。(3)外商投资国家和地区,以韩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日本为主。2004年上述五处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所占比重分别为41.3%、20%、7.6%、7.4%、6.4%。(4)外商直接投资行业以第二产业为主。2004年外商实际直接投资于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3.1%、86.2%、10.7%;其中第二产业中制造业占96.9%。
1.3 山东省对外交流与合作现状及特点:2004年山东省对外交流与合作具有以下特点:
(1)境外投资以非贸易性企业为主,其中加工贸易企业境外协议投资总额占境外协议投资总额的38.3%。贸易性企业、非贸易性企业和常设机构境外协议投资总额所占比 注:数据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2005。重分别为4.4%、94.3%、1.3%。(2)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以劳务合作为主,上述三者的合同数所占比重分别为8.5%、89.8%、1.7%,合同金额所占比重分别为57.1%、39.4%、3.5%,营业额所占比重分别为68.7%、30.3%、1%,年末在国外人数所占比重分别为18.65%、81.29%、O.06%。(3)接待国外游客主要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游客比例分别为84.7%、7.6%、5.5%、1.4%;国际旅游创汇收入以长途交通为主,长途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创汇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为33.7%、5.8%、11.2%、9.0%、19.3%、5.7%。
2、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按照指标设计的全面系统性、可操作可测性、可比性和相关性等原则,构建商品进出口总额(万美元)(x1)、商品出口总额(万美元)(X2)、商品进口总额(X3)、商品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X4)、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万美元)(X5)、实际利用外资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X6)、境外投资中方协议额(万美元)(X7)、国际旅游创汇收入(万美元)(x8)、接待国际旅游人数(人)(x9)、商品出口增长率(%)(X10)共10个指标。
2.2 数据的获得
采用2004年的数据对山东省各地市的上述十个指标赋值。
2.3 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将上述指标数据用SPSS 11.5统计软件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处理,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聚类分析结果见表。
2.4 结果分析
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青岛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得分为2.6301,居山东省第一位。青岛市是山东省第一大港口城市,具有区位优势,对外开放程度高,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居山东省首位。烟台市是山东省第二大港口城市,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经济发展增长迅速,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得分0.7183,居山东省第二位。济宁市煤炭资源丰富,纺织、医药、机械等行业发达,2004年境外投资中方协议额居山东第一位,同时济宁市作为孔子故里,旅游创汇收入较多,主成分分析外向型经济总得分居全省第三位。威海市是中国经济发展较快、充满活力的地区之一,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对外开放程度高,主成分分析中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得分居全省第四位。枣
庄、聊城位于山东省西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主成分分析中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总得分分别居山东省倒数第一和第二位。
由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如果分为两类,青岛市是一类,其余十六市是另一类。如果分为三类,青岛市是第一类,菏泽市是第二类,其余十五市是第三类。如果分为四类,青岛市是第一类,烟台市和威海市是第二类,菏泽市是第三类,其余十三市是第四类。如果分为五类,青岛市是第一类,烟台市和威海市是第二类,济宁市和临沂市是第三类,菏泽市是第四类,其余十一市是第五类。
总之,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距较大,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高,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山东省应采取措施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外向型经济区域协调发展。
3、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1)东部沿海地区应发挥辐射功能,进一步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如具有区位优势的东部港口地市的外向型加工企业可以到中西部地区开设分厂,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丰富的人力和自然资源,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
(2)中西部地区应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外向型特色产业,加强对外贸易和交流合作力度。中西部地区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配置自己的特色产业,例如济宁市微山县利用微山湖资源优势,大力培植以鸭、鹅等水禽养殖和以河蟹、乌鳢等名优水产品养殖,建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河蟹养殖基地和全国最大的乌鳢养殖基地,产品出口欧美、日韩和东南亚市场。
(3)中西部地区应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中西部地市的投资环境不如东部地市优越,例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规模不够大,产业关联度弱,配套能力较差,因此中西部地区应提升产业层次,加速产业聚集,扩大产业规模,打造龙头企业,加强配套能力。
关键词:社会福利的地区差异;社会福利支出;财政支出能力;社会福利制度
0引言
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而迅速的增长。1979年,我国人均GDP为717元,而2007年上升至18934元。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导致了不同形式的差距,如贫富差距、社会福利差距等。目前,国内学者对不同形式的差距研究分为4类[1-6]:地区差异(沿海地区、内陆地区或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省间差异、省内差异以及城市与农村的差异。其中,省间差异和地区差异最受关注。地区差异是以不同形式存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如可测量的人均GDP和收入差距,还有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教育和社会福利的差距。
近年来,很多学者关注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但这些研究基本上局限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差距[7,8],而对于社会福利支出差距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并且,目前社会福利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结构的社会保障制度[9-11],未对省市、省际之间的地区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考虑我国地区差异的多面性,考察分析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揭示我国社会福利方面的地区差距就具有极强的现实意见。
目前社会福利定义有两种,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旨在解决广大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福利待遇问题;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儿童、老人、母子家庭、残疾人、慢性精神病人等的社会造福和社会服务。本研究从狭义社会福利的角度出发、根据中国民政部统计的数据,分析各省市之间的社会福利差距。
1我国社会福利支出现状
本文采用相对量比较的方法考察社会福利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情况。根据《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08》统计的数据,我国一直以来对社会福利的财政支出规模非常小,如2007年民政事业支出为12,155亿元,虽然比2006年增加了32.8%,但它仅占国家总财政支出的2.45%;而社会福利支出只占我国民政事业总支出的7.2%,其金额为87.6亿元。且此金额中还包括社会救济等其它支出,因此,严格意义的社会福利支出仅为64.2亿元,实际占我国民政事业总支出的仅为5.3%。
表1为2007年我国民政事业支出(预算)明细,如表1所示,民政事业支出包含抚恤金、退役补贴、城市生活保障、农村救济、城市救济、社会福利、民政事务、自然灾害等。它是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其中国家财政与地方财政承担项目的支出比重不同。
由表1可知,国家财政在民政事业支出中财政支出比例比较大而社会福利的财政支出非常小,2007年国家财政对社会福利的预算支出仅为369万元。
近几年来民政事业支出中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明细如表2所示。表2可知,2007年我国民政事业支出中,国家财政的直接支出(预算)为5.6亿元、国家财政转移支出(使用用途待定)为517.5亿元,合计占全国民政事业总支出的42.6%。由表2可以看出,我国民政事业支出预算中地方财政比例大于中央财政,且具体的民政事务也是地方政府承担。另外,表2所示的国家财政转移支出中用途待定的资金,能否用于社会福利事业还取决于地方政府统筹规划。
1材料与研究方法
1.1数据选取为了真实反映出河南省旅游经济总体差异演化特征与敛散性,选取了-期间的河南省历年旅游总收入(由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构成)作为收入指标。研究区域特征时,沿袭区域经济的划分传统,将河南省划分为四大地带:中原城市群(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囿于统计数据所限,其中未包括济源市。)、豫北地区(安阳、鹤壁、濮阳)、豫西豫西南(三门峡、南阳)、黄淮(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旅游收入和年末人口数据来自于-《河南省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数据库》。在做收敛检验时,旅游收入数据以为基期经过平减处理,以消除价格因素影响。
1.2变异系数变异系数(coefficientofvariation,简记为CV)常用于比较度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或多组数据的变异度,文中用以衡量地区旅游发展的相对均衡性。
1.3基尼系数学术界常用基尼系数对产业构成进行差异分解,文中将河南旅游总收入分解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外汇旅游收入两部分,对旅游经济差异进行结构分解,旨在衡量旅游经济差异的内部结构特征。
1.4泰尔指数泰尔指数(Theilindex)的优势在于其可分解性,即能够将总体差异分解为地带间差异和地带内差异,进一步分析区域差异的结构构成及其贡献程度。利用泰尔指数可分解的思想,将反映整体差异的总体泰尔指数T进一步分解为四大地带间的差异TBR和地带内部总差异TWR(为四大地带内各自地市差异Tpi的加权平均),来分析总体差异的地区差异特征。
1.5收敛检验在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中,根据对收敛条件的不同假设,主要有三种收敛假说: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σ收敛指不同经济体人均产出水平离散程度逐渐减小的过程;β收敛分为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经济含义指经济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表现为落后地区要比发达地区具有更高的人均增长率。前者指无论初始条件和经济结构如何,各地区都将收敛到相同稳态水平。后者指由于存在影响稳态水平的因素(经济结构),无论初始条件如何,不同地区最终会收敛到各自的稳态水平;俱乐部收敛要求经济体间既要有类似的经济结构,还要有类似的初始条件,满足这两个条件后才收敛于各自的稳态水平。本研究参照潘文卿对区域经济收敛的检验做法,依次对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进行检验。
1.5.1β收敛检验文中使用经典的巴罗回归方程对河南省旅游经济的绝对β收敛做出检验。检验方法为截面数据回归分析,若系数β为负值且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即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经济增长率存在负相关,那么就存在绝对β收敛。
1.5.2俱乐部收敛检验俱乐部收敛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河南省四个地带内部存在收敛;各地带间不存在收敛。对俱乐部收敛检验方法参照文献13和文献18的做法,利用泰尔指数对地带内和地带间差异分解趋势进行俱乐部收敛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河南省旅游经济差异演化特征
2.1.1总体差异特征由表1中三个反映旅游经济总体差异的指标变动趋势来分析,河南省旅游经济差异变动程度虽然并不激烈,但是却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即2003~期间,区域旅游经济总体差异趋于扩大;而20后,此种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区域差异开始减小,但2012开始有所反弹。上述分析是从总体上描述了河南省旅游经济差异特征,为了更为具体地明晰总体差异的来源及其构成,并对区域差异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的因子剖析,下文进一步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对总 体差异进行结构和地区分解。
2.1.2结构差异特征:G、Gd、Gf分别为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的基尼系数,Sd、Sf为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的占比。Pd、Pf是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基尼系数对总体的贡献率。(1)从各分项基尼贡献率看,20以来,历年国内旅游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都远高于入境旅游,平均贡献率高达到97.1%。可见,河南省旅游经济差异主要是由国内旅游差异造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旅游收入占总体旅游收入份额较大,其历年平均份额高达98%。这也印证了入境旅游发展差异状况难以真实反映出区域旅游整体差异状况。(2)从各分项基尼系数数值看,历年旅游外汇收入基尼系数都大于国内旅游收入基尼系数,定量说明了入境旅游差异程度大于国内旅游差异的现实。另一方面,从具体差异程度看,国内旅游收入基尼系数范围在0.43~0.50,历年均大于0.4,表明国内旅游收入在空间上的分配不太合理,收入差距过大,国内旅游发展不太协调;而旅游外汇收入基尼系数范围0.62~0.78之间,都高于0.5,说明旅游外汇收入地区差异悬殊,入境旅游发展极不平衡。这也体现在旅游外汇收入集聚在入境旅游热点地区上,旅游外汇收入排名前四的郑州、洛阳、焦作、开封四个地区收入之和历年占比高达86.3%。
2.1.3地区差异特征利用泰尔指数可分解性,将河南省旅游经济差异进行地区分解。给出了泰尔指数地区分解的结果,可以看出:1)从地带内和地带间比较看,旅游经济的地带内差异和地带间差异程度相当,2003-间,地带内差异程度略高于地带间差异,以后,旅游经济差异主要是由地带内差异贡献;2)从地带内部差异构成看,中原城市群内部差异是地带内部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郑州、开封、洛阳、焦作四个增长极与其他地市的差异导致了中原城市群内部差异,而豫北、豫西豫西南、黄淮三个地区内部差异程度不大,这种旅游经济局部协调发展只是低水平的趋同,对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意义不大。
2.2河南省旅游经济收敛特征检验
1 化肥投入的区域差异
在我国目前的化肥投入方面, 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目前的使用当中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这种差异的存在对于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1 南北差异
在我国目前的化肥投入当中, 在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 化肥的使用强度也在逐渐的增长。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由于幅员辽阔, 各地农业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这也就给化肥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我国南方气候条件相对优越, 降水充足, 光照适宜, 农作物的生产周期较短, 采用的普遍为一年两耕或者一年三耕的种植方式, 这就使得化肥的投入量很大, 每一季的农作物都需要依赖于大量的化肥投入。而对于北方地区来说, 农作物的种植多采用一年一耕或者两年三耕的方式, 农作物的化肥需求相对南方较少, 这也就使得我国化肥投入在南北方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
1.2 地形差异
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地形因素的影响, 这也就影响了化肥的投入。特别是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来说, 高原、平原以及丘陵地形广布, 使得农作物的种植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来说, 农作物的生产很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 化肥所产生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这就制约了化肥在这些地形因素下的使用。而对于平原地区来说, 自然条件较好, 化肥在增加农作物产量当中的作用更为明显, 这就使得这些地区的化肥投入强度较大, 对于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十分明显。
2 化肥投入所产生的环境风险
在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当中, 由于化肥的利用率以及使用方式当中存在的问题, 很容易造成一些环境风险, 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1 污染水源
随着人口的增加, 社会对于粮食的需求在不断的提升, 这就使得化肥的投入在不断的增加, 就我国目前的化肥使用强度来看, 已经远远超出了相应的使用上限, 不仅很难有效的促进产量的提升, 还会对环境以及水源等造成影响。在我国目前的水源污染当中, 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的氮含量在不断的增加, 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业生产当中氮肥的过度使用造成的。在目前的人类活动当中, 由农田进入到地表水体的氮已经占到了一半以上。在这种情况下, 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对于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2.2 破坏土壤结构
在我国目前的化肥使用当中, 由于受到理念以及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化肥的使用效率存在很大的问题, 在施肥的过程中, 并没有对农作物的需求以及土壤的实际星狂进行分析, 过量的化肥使用使得土壤的机构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在化肥使用的过程中, 特别是大量的使用氮肥以及铵肥, 土壤逐渐的呈现出酸化的趋势, 板结现象十分严重, 对于土地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 农田生产过分的依赖于化肥的使用, 忽视了有机肥的作用, 使得土壤板结的情况尤为严重, 土地的耕种价值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3 结语
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 由于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使得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水体污染、生产力下降以及土壤性质改变等等问题, 在农业发展当中变得更加的突出。就我国目前的化肥使用来看, 各个地区的使用强度都很大, 在农业生产当中使用量都很高, 对于环境造成的危害也较高, 但是在具体的分布当中, 区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情况的产生主要是受到了土壤条件、施肥技术以及管理等因素造成。因此必须要强化中国化肥投入区域差异及环境风险缝隙的研究工作, 通过分析其中存在的区域差异, 更好的应对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 提升化肥在我国农业发展当中的作用, 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梁流涛;郭子萍;王海荣;;工业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2期.
[2]丁焕峰;李佩仪;;中国区域污染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对比分析[J];经济地理;2013年10期.
关键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绿色经济;区域异质性;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文章编号:2095-5960(2016)06-0091-08;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红利,成就了世界为之惊叹的“中国奇迹”。然而,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规模的要素投入和政府主导型投资,其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导致了资源短缺与环境严重恶化,似乎走向了一条“要经济舍环境”的不可持续发展之路[1][2]。为了避免重复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突破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发展要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标志着绿色发展被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如何正确处理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出一条环境与经济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已成为当前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迫切问题。随着区域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区域间相互联系日益增强,区域差距已经成为区域协调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在考虑资源和环境代价的基础上,测度中国30个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区域比较,对于促进经济转型,实现区域经济绿色、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文献综述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质量和源泉的核心指标,其测算方法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总体看来,这些方法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运用随机前沿模型对各地区TFP的变动进行分析和研究[3][4][5]。这种方法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测算中需要假设具体的生产函数形式,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其函数形式往往是隐形的;另一方面,其估算的传统TFP只考虑了劳动力与资本,忽略了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资源环境因素,因此难以准确度量相关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二是运用索罗余值法来测算TFP[6][7]。这一计量模型无法考虑被评价单元无效率的存在,另外,其仅仅将环境污染纳入生产率核算框架,没有考虑能源投入问题,结果必然会扭曲对社会福利变化和经济绩效的评价[8]。三是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生产率指数进行测度[9][10]。这类文献在计算距离函数时,都是采用径向、角度的DEA方法,当存在投入或产出的非零松弛时,将会导致效率值失真。近年来,为了研究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一些学者在传统的TFP分析中将资源与环境要素纳入到生产率测算中,并将考虑了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投入产出效率定义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11][12][13][14][15],但在污染物指标的选取上,一般以单一污染物指标作为环境污染的代理变量,这种简单的处理方法显然难以体现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生关系,从而导致经济体的生产率评价产生偏误。
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拓展:第一,将资源和环境因素同时纳入生产率的测算框架中,并将其定义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GTFP)。它是在原有生产率的基础上综合资源利用和环境损失之后获取的“绿色”生产率,能够全面系统反映地区绿色经济的综合竞争力。第二,在环境污染指标的选取上,选取能够代表各省份整体环境质量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并运用熵值法将其综合为一个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第三,基于2000—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全国30个省份划分为两大区域、三大区域和四大区域,运用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考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省际GTFP及其来源进行了估算,据此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绿色经济增长的异质性特征。
三、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1.要素投入。投入包括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能源投入。劳动投入:由于劳动时间数据不可获得,同时鉴于历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该指标统计口径的变化,为了保持指标的一致性,故选取全社会从业人员数作为劳动投入指标。资本投入:用资本存量作为资本投入量指标,然而资本存量没有现存的数据资料可以使用,需要对其进行估算,本文使用大多数学者所采用的“永续盘存法”来进行估算,所涉及的相关变量和参数选取可以参考张军等(2004)[19]的做法,最后将估算的资本存量数据都统一调整为以2000年为基期的相应值。能源投入:选用各省份能源消费总量作为能源投入指标。
2.期望产出。由于GDP能够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林伯强和孙传旺(2011)[20]指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在现阶段至关重要,并且实现GDP的稳定增长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因此,选取以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各省份实际GDP来表示期望产出。
3.非期望产出。与现有文献仅采取一种或几种环境污染排放指标不同,本文利用熵值法将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及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综合成一个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来衡量环境污染排放非期望产出。
本文研究时间段为2000—2014年,研究对象为中国30个省际经济单元(因数据原因,剔除西藏、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另外,由于区域经济差异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上表现出的特征不同,不同空间尺度选择标准下的GTFP测度结果往往存在一定差异性,故本文按照刘华军和杨骞(2014)[21]的做法将30个省份划分为两大区域、三大区域以及四大区域①①两大区域分为东部沿海和内陆地区,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海南,其他省份为内陆地区;三大区域分为东、中、西部,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大区域分为东北、东、中、西部,东北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辽宁,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多种空间尺度的选择有助于从多个层面更加全面地探究资源环境双重规制下中国GTFP增长的区域异质性。要素投入、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以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投入和产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
(二)测算结果及分析
根据以上投入产出数据,利用ML生产率指数测算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对该指数进行分解以便进一步考察效率来源。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在样本考察期内,全国30个省份考虑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GTFP指数出现上升的趋势,平均增长率为1.3%,其中,绿色技术效率与绿色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2.5%,由于绿色技术进步的上升幅度大于绿色技术效率下降幅度,故导致GTFP的正向增长。这可能归因于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外资大量涌入,而FDI有助于先进的技术水平在中国传播,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中国的技术进步率实现稳步增长,代表创新能力的技术进步将绿色生产前沿面外移进而推动GTFP稳定增长。从各个省份看,GTFP指数增长率最快的省份有天津、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7%,6.7%、6.1%、5.9%、4.6%,绿色技术效率与绿色技术进步均实现正向增长。这表明这些省份一方面不断进行绿色技术的革新,使得绿色生产边界不断外移,另一方面不断缩小其与最佳生产边界的距离,即发生了明显的“追赶效应”,这两方面因素成为驱动GTFP较快增长的最主要源泉,最终实现环境与绿色经济的共赢。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福建、山东、湖北、广东、海南、重庆、云南的GTFP指数均呈增长态势,而这些省份中的绝大部分都主要依靠绿色技术进步来实现生产率的增长,忽视了绿色技术效率的提高,这样势必会出现资源配置失衡和资源浪费现象,从长期角度考虑,并没有很好地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山西、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GTFP指数增长率为负值,表明这些省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付出了过高的资源环境代价,并且很大程度上与这些省份以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有直接关系。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不同省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资源禀赋存在较大差距,GTFP增长也极有可能显示出显著的差异性,并且不同的空间尺度选择标准下的GTFP测度结果往往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分析中国GTFP增长的地区异质性有利于考察不同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特征。表3给出了不同区域划分尺度下的ML生产率指数测算结果,图1、图2、图3显示了不同区域划分尺度下的GTFP动态变化趋势。从全国层面看,绿色生产率的变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2—2006年,GTFP均呈现负向增长,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本世纪初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显著加速,重化工业化浪潮再现,政府主导投资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带动了煤矿、火电、钢铁、水泥等资源环境密集型行业快速发展,节能减排压力剧增,阻止了绿色生产率的上升通道;2006—2008年,GTFP实现正向增长,这应该与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能源强度降低20%和主要污染排放物总量减少10%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以及2007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等政策的出台有密切关系;2008—2010年,由于受到全球“次贷危机”的冲击,迫于保持经济增长的压力,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更偏向经济增长,而能源环境问题被“选择性忽略”,这导致GTFP再次出现负向增长;2010—2014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口号的提出和节能减排政策的强化为绿色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最终引致GTFP的上升。
从区域层面看,在两大区域中,东部沿海地区的GTFP指数年均增长率达到2.3%,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内陆地区的GTFP指数年均增长率仅为0.2%,与沿海地区差距较大,这主要是因为东部沿海地区大多数为经济发达省份,无论在内部的研发经费投入、环境技术进步和高技术产业增长等方面,还是在外部具有技术进步外溢效应的国家贸易、FDI和无形技术等方面都有着内陆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内陆省份主要以资源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环境治理技术较为落后,为了获得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以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这就导致内陆省份虽然经济水平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能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凸显,最终使得绿色经济受到较大负面冲击。
在三大区域中,GTFP增长率呈现东中西梯度分布,即东部地区的绿色生产率增长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虽然西部地区的GTFP出现了年均0.2%的负增长,反映出该地区经济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增长质量低下,资源环境问题突出,但从2010年开始其绿色生产率已经表现出增长趋势,环境管制促进绿色技术进步的“波特假说”在西部地区得到初步验证。
在四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的GTFP指数年均增长率最高,达到2.8%,说明东部地区已经能够协调好能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东北部与中部的GTFP表现为正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和0.1%。由于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过去经济发展主要靠资源密集型产业驱动,其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特征导致其更容易陷入“资源诅咒”困境,使其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绿色经济发展步伐相对缓慢。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东北地区实施的一系列战略措施,东北地区不再盲目追求GDP总量,转而更加重视绿色经济发展的质量,故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对绿色生产率起到显著正向推动作用。然而,中部地区的增长率较为缓慢,没有实现强劲提升,整体表现疲软,这是因为中部地区多为农业大省,第二、三产业起步较晚,近年来大量承接了东部地区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业,导致该地区在GDP快速增长的同时污染程度加重。此外,西部地区的GTFP指数增长率比其在三大区域划分中更低。这与区域划分标准有关,在四大区域划分中,西部地区包含了内蒙古和广西,这两个省份资源较为丰富,能源成本低,导致能源消耗比重大和利用效率低,加上经济水平不发达,环境控制技术相对落后,使得作为绿色经济持续增长主要动力的GTFP受到较大冲击,进而拉低西部地区的GTFP增长率。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无论是从各个省份的层面还是从不同区域层面来考察GTFP的增长情况,东部经济发达省份都是“引领者”与“先进者”,而中西部欠发达省份则扮演“追赶者”和“学习者”的角色。不同区域绿色经济增长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特征。
四、结论与启示
在能源和环境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和刚性约束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已迫在眉睫,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始终是实现绿色经济和环境共赢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运用2000—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全国30个省份划分为两大区域、三大区域和四大区域,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考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省际GTFP及其来源进行了估算。研究结论如下:其一,中国2000—2014年间的整体GTFP年均增长1.3%,且GTFP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绿色技术进步,而非绿色技术效率的改进。其二,中国GTFP在省际层面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在样本考察期内,GTFP指数增长率最快的省份分别为天津、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其GTFP增长表现为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的双轮驱动模式,实现环境与绿色经济的共赢。其三,不同的空间尺度选择标准下的GTFP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特征,东部经济发达省份都是“引领者”与“先进者”,而中西部欠发达省份则扮演“追赶者”和“学习者”的角色。
结合本文的实证研究,提高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继续加大绿色技术进步的支持力度,诱发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绿色技术进步一方面能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另一方面能够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是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途径。二是应该通过资源整合和要素重置的方式,坚决淘汰绿色技术效率低、污染特别严重的“僵尸企业”,实现产业重新优化组合,将资源配置到生产效率高、环境效益好的企业中去,进而实现绿色技术效率的改善。三是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应该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进而促进节能减排技术向中、西部省份扩散,逐步缩小区域技术水平差距。四是考虑到区域的异质性,应该实施区域差异化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东部和中部省份应该继续保持现有环境规制强度,特别是中部省份绝对不能一味追求GDP的上升,否则将出现经济与资源环境难以协调发展的局面,而对于西部地区应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强环境管制,进而逐步实现环境和绿色经济共赢。
参考文献:
[1]林毅夫,苏剑.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J].管理世界,2007(11):5-13.
[2]金碚.资源环境管制与工业竞争力关系的理论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3):1-14.
[3]吴延瑞.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新的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8,7(3):827-842.
[4]朱承亮,岳宏志,李婷.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985—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9):52-63.
[5]王志平.生产效率的区域特征与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基于主成分分析与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1):33-43.
[6]Young A. Gold into Base Metals: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3,111(6):1220-1242.
[7]Zheng J,Bigsten A, Angang Hu. Can Chinas Growth be Sustained? A Productivity Perspective[J].World Development,2009(37):874-888.
[8]Hailu A,Veeman T. S.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Productivity Analysis of the Canadian Pulp and Paper Industry,1959—1994:An Input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0(40):251-274.
[9]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J].经济学(季刊),2005,4(1):263-296.
[10]陶长琪,齐亚伟.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异及其成因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1):19-32.
[11]Elsadig M. A. Green TFP Intensity Impact on Sustainable East Asian Productivity Growth[J].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2012,42(1):67-78.
[12]Chen S,Golley J. Green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s Industrial Economy[J].Energy Economics,2014(44):89-98.
[13]李斌,彭星,欧阳铭珂.环境规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基于36个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3(4):56-68.
[14]王兵,刘光天.节能减排与中国绿色经济增长——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5):57-69.
[15]原毅军,谢荣辉.FDI、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5(8):84-93.
[16]Fare R,Grosskopf S,Lovell C,et al. Multilateral Productivity Comparisons when Some Outputs are Undesirable:A Nonparametric Approach[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9,71(1):90-98.
[17]Chung Y,Fare R, Grosskopf S. Productivity and Undesirable Outputs:A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7,51(3):229-240.
[18]李小胜,宋马林.环境规制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1):92-98.
[19]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35-44.
[20]林伯强,孙传旺.如何在保障中国经济增长前提下完成碳减排目标[J].中国社会科学,2011(1):64-76.
【中国区域差异分析报告】推荐阅读: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区域划分11-05
20区域市场分析报告09-30
区域协调发展专题报告06-21
(区域销售总监-推荐报告)06-24
西安行政区域分析07-13
区域经济分析论文10-10
区域经济特征分析论文07-21
地方区域立法现状分析思考09-10
区域经济经济运行分析06-22
区域销售市场工作总结报告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