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文献综述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地理教育文献综述(精选8篇)

地理教育文献综述 篇1

陈向阳 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

1.张晓青,任建兰,武珊珊.中美高校地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特点比较及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12,(第2期).如何优化课程结构一直是我国高校地理科学专业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通过比较美国近十所重点大学和我国5所大学地理专业本科生的课程体系,总结了美国大学地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具有方向划分相对自由、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特色突出、紧密结合全球变化和突出人文关怀、强调地理技术类课程和重视实践、门数繁多且授课灵活多样等特点。以此为鉴,提出我国高校地理科学课程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若干建议。

乡土地理概念,作用:

1.王秀花.乡土地理教学之策略[J].宁夏教育,2014,(第6期).乡土地理作为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乡土地理教学一方面是地理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另一方面也是将课堂教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环境中的最好途径之一。由于乡土地理教学具有很强的地方性、综合性、实践性、知识性和教育性等特性,因此在教学中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评价的实施等等都应多途径、多方式、多层次

2.邓清南.论乡土地理教育[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96,(第4期).从乡土地理在地理学传统中的地位、实施乡土地理教育的教育心理基础及一些国家乡土地理教育概况三方面讨论了乡土地理教育的有关问题。

乡土地理在中学教学中的作用:

1.彭晴.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第3期).当前在我国的地理教学中,存在着教学过于抽象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变得更加困难。为了让地理知识和同学们的生活更加接近,使同学们对地理知识有一个直接感观,让地理知识更加形象化,以便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可以在地理教学中运用乡土地理教学法。本文以青海为例,通过对乡土地理教学法进行研究,希望能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借鉴。

2.孙炳越,张立峰.乡土地理对学生学习地理科学方法的作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第5期).随着2003年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乡土地理教材被列为地理教材重要内容的一部分。本文主要讲述了乡土地理对学生学习地理理论方法的推动作用,野外实地考察对学生熟练掌握地理学方法的实践作用。通过以上方面主要说明了乡土地理在学生学习地理学方法中的重要性。

3.王杰华.中学乡土地理教育基本问题研究[J].吉林教育,2015,(第7期).针对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特殊背景,本文通过对中学乡土地理教育

现状的探讨、研究,分析现在中学地理课堂乡土地理教学方法及应用方式。旨在学好乡土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使新一代学生准备好参加家乡现代化建设。

乡土地理运用到地理课堂:

1.邹静.利用乡土地理优化高中地理教学[J].中学时代,2014,(第19期).乡土地理教学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可以增强学生地理知识的应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家乡的自然要素和人文特征,从而优化高中地理教学效果。

2.吴晓琴.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创建高效地理课堂教学[J].新课程(中旬),2014,(第8期).课程标准把“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10期).巧用乡土地理案例,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布鲁纳曾说过:“学习3.宋志扬.如何巧用乡土地理激活地理课堂?[J].地理教育,2014,(第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乡土地理材料即在学生周围,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和常接触的素材,然而,学生对于这些客观存在于他们周围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有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乡土地理材料具有易懂、亲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点。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达到扩展学生生活经验、增加他们对家乡的感知,使他们在感同身受中由衷地产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促成学生情感共鸣。

4.金冠华.融入乡土地理,激活地理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4,(第19期).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更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中巧妙融入乡土地理,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5.屈国权.乡土地理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结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第1期).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除了对世界地图、经度纬度、天文知识等进行学习外,乡土地理知识同样重要。学生通过乡土知识的学习,能够更加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归属感。地理教学与乡土教学巧妙结合,如案例教学、野外考察、研究学习等,让教学的方式变得多样丰富。

师范院校开设乡土地理教材设置研究:

1.徐红兵.乡土地理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第4期).课题研究背景1.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地理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目前我们所教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将参加未来家乡的生产建设,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从学生的角度讲,他们是未来家乡的建设者,非常渴望认识、了解自己的家乡。乡土地理的学习就是学生认识、了解家乡的重要途径。它能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树立长大后为家乡建设出力的宏伟壮志。2.地理新课程教学的需要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开展,一线地理教育工作者们深切地感受到开发乡土地理课程的重

2.张海.我国乡土地理教材:历史变迁与发展思考[J].地理教学,2014,(第10期).乡土地理教材是乡土地理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乡土地理教育的主要依据。乡土地理教材开发对落实课程改革精神、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各地开发乡土地理教材的热情高涨,已开发出来的教材数量非常庞大,但总体质量却并不高。乡土地理教材在基础教育界的影响力与其应有水平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不过笔者认为,有一个原因必须给予格外关注

3.廖荣华.师专乡土地理教学若干问题探讨[J].经济地理,1990,(第4期).近年来,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开始普遍重视乡土地理教学。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乡土地理课程应运而设。乡土地理教学是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培养合格初中地理教师为目标的师专地理专业,理所当然开设此课程。然而,囿于条件,特别是乡土地理本身的地域差异性,导致师专执教乡土地理的同行未能充分合作和交流,只能独立摸索。1989年在云南召开的“全国师专地理教研会”第二次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研究至关紧要,建议举行全国师专乡土地理教学研讨会,促使乡土地理教学规范化。笔者试图在理论、实践上,对乡

4.张晶香,杨胜天,黄大全,朗杨.我国省属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区域地理课程设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第30期).运用文献资料法、抽样调查法获取我国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开设区域地理课程的课程结构、学分设置等方面的现状,通过现状抽样分析,可以看出区域地理课程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但仍有课程开设结构不尽合理、实践教学缺失、乡土地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不受重视,以及学分设置较为混乱等缺点,为此建议应努力规范区域地理课程群门类、增设实践教学环节及重视乡土地理教学.5.杨载田.高师乡土地理课程教学探索[J].福建地理,2003,(第1期).乡土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发展性和教育性很强的区域地理课程。为加强新时期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的乡土地理教学 ,使其更好地发挥教育教学功能 ,本文就课程设置、时间安排、课程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问题作初步探讨。

6.秦耀辰,张广花.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优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第11期).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中等学校培养优秀的专业化的地理师资。教育类课程是促进培养目标实现、充分体现师范特色的重要专业课程。然而,多数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仍然存在所占学分比例偏低、重理论轻实践、与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衔接不够等状况。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结合河南大学的实践,探讨了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优化的依据和原则,并提出了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的优化方案,以期对其他高校的教育类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7.左登华,吕学军.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第2期).本文从社会需要和现代地理学的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了目前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厚基础、重实用、突特色角度,提出了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把该专业课程设置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操作实践课五大板块,并对具体课程板块的时间结构进行划分。8.唐敏.高中课程改革新背景下的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地理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对策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8.现代社会要求国民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在我国当前深入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已正式列为高中地理课程内容,中学地理教师开始承担培养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任。作为中学地理师资最主要培养源地的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如何积极有效地发展地理信息技术教育,切实提高师范生的地理信息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东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发达的江苏省为例,在研究地理科学相关学科及地理教育新近发展动态、调查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地理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比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本科培养方案并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分析高师地理信息技术教育存在问题,反思其产生原因。从思想理念、教育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师资与教学能力、学生实践活动等不同层面,初步探讨了本科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地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对策,以期进一步优化地理信息技术教育,为更加切实有效地提高师范生地理信息

9.刘桂芳,卢鹤立,杨康.河南省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建设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第14期).河南省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建设普遍存在重学科专业课、轻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建设同基础教育实际相脱节等问题,不利于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通过对河南省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建设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目前课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根源,探讨面向基础教育需求加强教育类课程的途径,以期为河南省高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师范素质,技能培养:

1.段小芳.新课程背景下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师范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4,(第1期).目前,大部分师范高校的地理科学专业所在院系全部改称为环境学院、社会与资源需要等,明显减弱了学生师范素质的教育,使地理科学专业的师范学生培养目标不清晰,最终导致师范学生到达教学岗位之后,出现欠缺专业师范素质,基础知识不扎实等问题,尤其突出表现在人文地理素养方面。基于此背景,本文在分析了师范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人文地理素养培养现状上,提出了提高其人文地理素养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2.叶松林.新课程背景下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学生人文地理素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人文地理素养是高校地理师范生所应当具备的一科学科基本素养,是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维系其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学科专业素养。目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地理新课程强调了人文地理教育在培养青少年综合素质中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加重了人文地理课程内容在基础地理教育中的分量。然而,近年来高师课程与教学改革滞后于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师范教育出现“边缘化”倾向,地理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中所暴露出的理论功底不扎实、知识与观念陈旧等问题便是明证。加之国际人文地理学的新进展,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层面的新突破等,都突显出现有的人文地理教育已不能满足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的人文地理教育迫切需要改革,需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改革之路以强化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培养。

3.胡再新课程下的高校师范生地理教学技能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伴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广,我国新课程改革正在向深水区挺进。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归根结底要依靠教师的能力与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技能的熟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而新-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高师教育应该调整和改革师范生培养方式,以便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本文从高师院校师范生地理教学实践出发,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师范生地理教学技能的现状进行调查,对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全文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并从教学技能的概念、分类、培训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当前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此外,对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进行了总体概述。第二部分,新课程下师范生地理教学技能的内涵探讨。该部分在界定地理教学技能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其主要特点,并进行分类,为后文现状调查和策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新课程下师范生地理教学技能的理论基础。该部分概括和总结了支持本研究的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教育传播学、新课程改革等相关理论,为全文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四部分,新课程下师范生地理教学技能的现状研究。该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对师范生地理教学技能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找出师范生地理教学技能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部分,新课程下师范生地理教学技能的培养策略。该部分针对前面调查分析得出的主要问题,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从增设技能课程、内化课程理念、优化习得模式和改革实践环节等四方面提出师范生地理教学技能的培养策略。第六部分,结语。主要介绍本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和存在的问题,并对课题的进一步研究进行前瞻。

其他:

1.吴岱峰,徐中合.乡土地理背景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以2009~2014年高考安徽卷为例[J].地理教学,2014,(第18期).本文以安徽省2009~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中乡土地理背景试题为例,探讨乡土地理背景试题的命题特点及其对地理教学的启示。

一、自主命题省市高考考查乡土地理背景试题的依据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这里的“乡土”范围一般是指县一级行政区域。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乡土地理的教学也可以

地理教育文献综述 篇2

交通运输不仅仅是给人们提供基础设施、便利性、网络和投资, 更重要的是它在人们同政府政策、思想体系和社会体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交通运输不仅为劳动、资本的空间互作用提供了平台, 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自从1988年Rimmer完成了一系列有关国家交通规划的报告, 在随后二十余年里, 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空间分析技术的发展, 交通运输地理学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也层出不穷。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人口、商品和信息交流频繁, 这使得交通运输地理学也越来越重要。同时, 研究交通运输地理学所使用的数学计算软件 (如GIS) 越来越精密, 软件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这使交通运输地理学研究的范围也更广、更深, 研究方法也更科学。随着研究方法的逐步进步, 交通运输地理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对人与地理之间的简单关系的研究。本文第一部分对交通运输地理学的有关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 第二部分对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 第三部分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交通运输地理学的三驾马车的发展历程, 第四部分研究政策、交通规划和想象力对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框架的发展历程

交通运输地理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在80年代逐渐发展成熟, 其主要是以较为固定的方法和体系研究人和商品在空间地域的流动。Knowles (1993) and Black (2003) 提供了有关交通运输地理学的一个历史演化视角, 重点突出了交通地理运输学从基础的空间互动模型到复杂的空间网络模型的转变以及其进入社会行为领域后的研究方向。随着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 研究技术和经济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 交通运输地理学家开始从包含历史、社会、技术和地理的综合视角观察接近性和流动性, 比如soja有关第三空间的讨论 (1989) 和社会批判理论 (1996) 等。这种新的研究视角使交通运输地理学研究者更容易理解人们之间的空间互动行为如何影响公共政策以及交通运输在区域、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性 (Tolley and Turton, 1995) 。

1993年是交通地理学发展历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 美国和英国的地理协会创办了第一份正规的交通运输地理学期刊———《交通运输地理学杂志》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Knowles在其 (1993) 发表在该刊第一期的文章中提出了交通运输地理学研究应关注的九个主要问题———很多都是交通运输地理学家必须面对而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又难以解决的问题。Goetz等人 (2003) 也做了类似的工作, 但他们更注重交通运输地理学基本概念的确定和交通运输地理学研究领域的延伸。实际上, 从交通运输地理学出现以来, 它就与人类社会活动、行为经济学、能源学、政治学、技术创新等密切联系在一起。随着这种广泛的跨学科联系的加深, 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更为广阔, 实际应用性也大大增强, 因而交通运输地理学所研究问题的复杂程度和难度也大幅度提高。Goetz等人认为目前交通运输地理学研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交通运输地理学是否会在实际应用中偏离传统地理的核心理论和研究方法, 如交通运输地理学家是否会因为过于专注自己研究的东西而忽略与地理学中最基本的理念的契合, 交通地理学家的眼界是否过于狭隘, 始终停留在单一的交通结构和流动方向基础上, 从而难以阐明在多方式交通和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

交通运输地理学家在构建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理论结构和研究框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前往交通运输地理学的核心的路似乎已经逐渐清晰 (Hanson, 2003) 。如Rodrigue等人 (2006) 在Taaffe等 (1996) 、Hoyle and Knowles (1999) 、Banister (2002) 、Black (2003) 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可以使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在现代交通地理的背景下融合的框架, 这个框架使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发展方向更为规范。

尽管对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分析框架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Hanson (2003) 将交通运输地理学描述为“安静的, 也许即将死亡的”学科。她暗示了交通运输地理学家没有跟上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最新进展, 因为21世纪的交通运输地理学所运用的分析框架仍然是20世纪60年代所建立的交通运输地理学分析框架, Preston (2001) 、Goetz (2006) 等人的文献同样可以证明这一点。

大多数交通运输地理学家将交通运输当做他们在探讨区域和全球一体化框架时的一个背景, 很多交通运输地理学家甚至在编写区域经济或世界经济等类型的教材时, 几乎忽略了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 (如de Blij and Muller, 2006) , 交通运输对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如此明显, 以至于似乎在理论上就没有必要再解释交通运输地理学为什么和如何对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如Hoyle and Knowles (1999) 认为交通运输地理学就是在交通运输网络和现有的交通运输系统的背景下, 以空间视角解释社会经济学、工业和分析框架之间的关系, 他从没有讨论过交通运输与这些框架之间的关系。Black (2003) 也提出了一个详细的分析交通运输地理学的框架。他认为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中心应该在区位理论、运输系统类型以及空间移动等方面, 但是对于交通运输出现的原因以及其与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他却略而不谈。Hensher等人 (2004) 出版的著作对交通运输地理学做了详细、全面的描述, 为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的方法, 然而尽管作者认同交通运输对于人居模式的演化具有重要作用, 但对于这种影响的理论结构分析他却很少涉及。交通运输地理学家不解决运输与社会经济的关系问题, 就无法回答交通运输条件是如何影响或改变区域, 交通运输地理学就只能被认为是一种针对没有生命的研究对象的单维研究。

交通运输地理学不缺乏交通运输系统、网络、流量、经济学、工程学、结构、计划、可持续发展、需求弹性、数学建模和基础设施等对其极为重要的概念和理论, 但这些概念和理论大多数都不是由交通运输经济学家提出的。对于交通运输地理学家来说, 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形成以人们的交流为核心, 利用可达性和流动性解释人与地理间的空间关系的一套理论和概念体系, 就像Goetz (2006) 指出的那样, “交通运输研究是地理研究的中心, 而地理研究又是交通运输研究的中心”。交通运输地理学必须超越功利性, 必须拥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Black, 2000) , 同时必须借助空间分析技术 (Hanson, 1998) 。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在近二十年中, 交通运输地理学最关注的领域当属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而无论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如何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如何, 对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 尤其是对人口、商品和信息是如何在各种不同规模的空间地域通过交通运输联系在一起的研究, 始终都是经济全球化研究的核心。Janelle and Beuthe (1997, 1999) 认为, “交通运输在全球化中扮演着双重角色, 既是全球化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 也是全球化经济活动的最大受益者”。这种观点为研究全球经济的空间演化和交通运输的双重角色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分析思路。目前已有学者认为在国际贸易、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密切的关系 (Capineri and Leinbach, 2004;Kobayashi et al 2004) , 需要更仔细地研究这种内在的关系。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 尽管对交通运输在经济全球化中的重要作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然而交通运输地理学家在对城市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活动区域的中心以及逐渐扩大的经济全球化规模这些现象进行理论和实证上的分析时显得非常力不从心,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目前的研究框架还是Vance和Rimmer (1998) 提出的分析框架。

实际上, 一些有关交通运输与经济全球化关系的研究已经在“全球化和世界城市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GaWC) ) ”项目的资助下, 由英国伦敦拉夫堡大学的相关学者开始进行。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 在经济全球化的视角下, 相比于国家之间的关系, 城市之间的关系长期被城市经济研究者和交通运输地理学家所忽视。90年代初期, Keeling (1995) 在对全球航运系统经过长期而仔细的研究之后, 认为“我们目前对交通运输是如何在塑造城市关系与结构起作用方面缺乏一个明确的了解”。而Derudder and Witlox (2005) 认为Keeling的研究结论值得商榷, 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Keeling所采用的航运交通的数据大多数都是国内航运的数据, 缺乏国际航运交通的数据, 因此Keeling对世界城市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进入21世纪以后, 交通运输地理学家尤其是在GaWC资助下的英国拉夫堡大学的学者, 已经将航运交通纳入到全球化和交通运输关系研究的框架中 (Smith and Timberlake, 2001;Witlox et al, 2004;DeRudder and Witlox, 2005;Taylor et al., 2006) 。交通运输地理学家们已经开始准备用新的分析框架来应对航运运输和海洋运输、洲际人口、商品和信息流动等新问题的挑战 (Kassim, 1997;O’Connor, 2003) 。

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还有几个研究领域值得注意, 即:如何用更大的地理历史视角对城市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如何在政策限制的情况下对影响区域甚至全球社会经济关系的航运交通进行有效研究。如果将眼光放得长远一点, 需要研究的领域更多, 这些领域包括:如何解释印度糟糕的运输交通条件与其强大的信息软件产业的关系 (Vaidya, 2003) 、中国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巨额投资对区域或者城市发展究竟有何作用且效应是否显著 (Jin et al., 2004) 、如何解释区域集团如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内部各成员国贸易情况的变化 (see Hanson and Giuliano, 2004) 等。

三、交通运输地理学的三驾马车———航运、海运和铁路运输研究的发展历程

在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中, 除了经济全球化与交通运输关系的研究以外, 受人关注的研究领域是交通运输的三驾马车, 即航运、海运和铁路运输。

Graham (1995) 认为在全球化经济活动现象普及以前, 国家经济呈分割状态, 航运对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还不为人知晓, 在这个前提下, 相关学者将航运与区域不均衡发展 ( (Long (1997) ;Button and Taylor (2000) ) 、可持续发展 (Espey and Lopez (2000) ) 、环境改变 (Goetz and Graham (2004) ;Vowles (2006b) ) 联系起来进行研究。Fleming and Hayuth (1994) 、Bryan and O’Kelly (1999) 、Horner and O’Kelly (2001) 、Martín and Román (2003) 认为交通中心城市 (如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等) 受到很多关注, 不仅仅因为它们改变和影响着全球航运系统的网络结构, 同时也因为它们是各自区域甚至国家的交通运输中心。这些研究固然很好地解释了航运交通中心城市的作用, 然而在他们的分析框架中, 缺乏地缘政治、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嵌入, 整个研究体系显得格外单薄, 因此即使这些问题已经被解释和应用得很好, 但随着现代数学和空间数据建模技术的发展, 关于航运是如何影响社会和经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扩展和加强, 如流行病传播与航运的关系、国际旅游与航运的关系、航运与区域安全的关系、生产链与航运的关系等。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扩展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应用范围, 同时也是交通运输地理学创新的重要源泉。

20世纪70年代, 随着集装箱技术的广泛运用, 海运交通成了交通地理学家的研究重点 (Mccalla et al., 2004;Pinder and Slack, 2004) , 交通地理学家对港口城市的兴盛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Hoyle, 2000;Slack and Wang, 2002) 。那些对航运交通形成起了重大作用的因素如私有化、劳动定价、兼并和收购以及区域政治等, 在海运交通的形成中同样起了相同的作用。在之后的研究中, 海洋自然灾害如海啸、地震等对海运交通的影响 (Chang and Nojima, 2001) 、港口城市的国际化 (Slack and Frémont, 2005) 、海运交通在全球粮食生产与分配中所起的作用 (Barrett et al., 1999) 等方面的研究都是极富挑战性和极有意义的。

与航运和海运在交通运输地理学中所受的重视不同, 铁路运输在近二十年的研究中, 几乎被人遗忘,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更是如此。造成此现象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铁路运输的影响范围通常都以国为界, 而交通运输地理学分析全球化与其关系多是以跨国分析为主, 在这种背景下, 铁路运输所受的忽略也就可以理解了 (Gutierrez et al., 1996;Vickerman, 1997) 。进入21世纪以后, 铁路运输在新兴国家的高速铁路规划建设方面 (尤以中国为显著代表) 有了很大进展并产生显著效果。可以预见, 在未来的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中, 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铁路运输势必占据一席之地 (Loo and Liu, 2005) 。

四、经济政策、交通运输规划和想象力对交通运输地理学发展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很多的问题被交通运输地理学所关注, 其中极为引人瞩目的问题就是经济政策、城市规划和环境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经济政策长期是交通运输地理学家偏爱的研究方向, 尤其是当政策与环境变化 (Banister, 1998) 、社会变迁 (Button and Slough, 1998;Black and Nijkamp, 2002) 和可持续发展 (Preston et al., 2000;Vigar, 2002) 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但是目前对交通政策的研究缺乏跨区域的视角和对不同学科范畴的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的视角, 需要更多地关注实际距离、新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在交通运输地理学中的应用以及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的运输消费等问题 (Banister and Button, 1991) 。

在研究交通运输和规划的关系中, 学者们发现诸如区位、基础设施、流动性、创新、环境和社会目标等之间的关系显得特别重要 (Nijkamp et al., 1998;Hall, 2001;Banister, 2002) 。一些渴望参与全球化经济活动的新兴市场可能给交通运输地理学家提供更为详细的规划和实际交通运输之间关系的实例, 为学者们下一步的研究找到方向 (Hilling, 1996;Simon, 1996) 。如在近些年, 已经逐渐成为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发展必需的旅游业已经给交通运输地理学者提出了难题, 旅游业作为交通运输规划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由于其流动性和可得性特点使得旅游业范畴极为宽广, 如果再考虑到各个地方自身的实际情况, 旅游业的各种问题就显得尤为复杂, 因此它必然要求交通运输规划给予支持。实际上, 旅游业与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很多方面, 如环境、政策、距离、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和资源等方面都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Hall, 1993;Lumsdon and Page, 2003) 。在研究交通运输和规划的关系中, 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更进一步地研究, 如区域交通运输条件不平等现象、GIS技术等。GIS技术在旅游业规划和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发挥需要获得交通运输地理学家更多的支持。实际上, GIS技术不仅重新推动了沉寂已久的交通运输分析技术的发展, 而且给这门暮气沉沉的学科注入了新的动力 (Goodchild, 2000;Miller and Shaw, 2001) 。然而如果所有的交通运输地理学者盲目地接受和滥用GIS技术, 他们又可能重新走上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种“狭隘地研究交通运输的形成机制和粗浅特点”的老路, 最终会导致交通运输地理学和现实社会与经济的脱节 (Knowles, 1993) 。因此, 在实际运用和推广GIS技术的过程中, 应该注重的是GIS技术在政策制定、解决现实问题和预测未来变化等方面的强大能力, 使得GIS技术在实际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的运用更加普遍, 但又不能让软件占据话语权。

尚没有学者深入研究交通运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这也是交通运输地理学潜在的研究方向 (Button, 1993;Banister, 1998) , 如日益发展的航运交通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有何影响, 航运交通对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 (以中国和印度为例) 会带来什么影响, 如果新兴市场国家对待可达性和流动性采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同的交通运输政策会给全球环境带来什么影响, 这里有太多的地方可以让交通运输地理学家向我们证明可达性和流动性对于一个全球化社会的重要性。新的分析技术、重新定义的空间关系、日益增强的运输能力不仅为研究传统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和研究框架, 同时也为未来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Hanson (2006) 曾写道:“为了使更多的人意识到交通运输在地理研究中的中心地位, 也为了交通运输地理学能够重新充满活力, 任何一个交通运输地理工作者都必须拥有一点点想象力。”Hanson充满预见性的话给我们提出了忠告:在日益复杂的全球化背景下, 在各学科的研究领域交错的复杂情况下, 如果交通运输地理工作者没有一点想象力, 交通运输地理这门学科将会被永远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摘要:交通运输地理学是空间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交通运输条件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 从四个方面对交通运输地理学发展历程进行了综述: (1) 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框架的发展历程; (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3) 交通运输地理学的三驾马车——航运、海运和铁路运输研究——的发展历程; (4) 经济政策、交通运输规划和想象力对交通运输地理学发展的影响。

高等教育质量研究文献综述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73-01

根据《教育大辞典》的释文: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按照这一解释,教育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一般的基本质量要求,另一个是具体的人才合格标准。对高等教育来说,前者所指的是一切高等教育,都要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一般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结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入才;后者所指的是依据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是衡量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化浪潮的兴起,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认可制度遭遇到了市场逻辑的严峻挑战,传统的符合国家法定标准的质量观遭遇到了满足顾客需要和符合市场适用性的冲击,高等教育面临着质量的危机。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上升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各国政府不得不从政治的高度来重新审视高等教育质量。

在胡弼成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中,作者认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成活动,生产着特殊的教育产品。教育质量就是这种特殊产品——主体性教育的质量。教育质量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两个转变”,即在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转变;在时间维度,从为“已知的社会”培养人才到为“未知的社会”培养人才的转变。以个转变为标志,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合规定性质量观阶段、合需要性质量观阶段和合发展性质量观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取决于社会时代背景、高等教育质量和质量评价主体三大因素,此处着重从质量评价主体的角度分析其演进的原因。包括质量评价的主体因素以主体需要为取向,主体因素的评价标准趋向于主体要求。教育问题不仅指人的发展的客观事实,更主要的是指主体依据一定的价值而作出的不同选择的有目的的行为,包括思想取向,兴趣取向,个性取向,发展取向,公平取向。

在王建华的《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管理的视角》中,作者认为,质量评估与评价基本上为高等教育领域所独有, 企业质量话语中不太常用,其他的一些概念, 诸如质量保证、质量保障、质量控制、质量检查、质量审核、质量监控等则是企业质量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在企业质量管理中原本分工明确、概念清晰的话语之所以到了高等教育领域就变得混乱不堪,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研究中,更上位的概念没有引入,下位概念由于抽象程度的不够,加之缺乏上位概念的有效统领,故而混乱。面对这种混乱的局面,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开始从全面质量管理切入,引入企业质量管理理论与文化。从传统的质量评估到质量管理的转变已是大势所趋,只有在广义的质量管理理念的指导下,高等教育质量才有可能实现持续的改进。如果没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组织与质量文化的配合, 单纯的评估只能是死路一条。评估既无法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也无法改善高等教育的成本与绩效。由于高等教育质量本身的高度复杂性,想要客观定义高等教育质量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任务。高等教育质量定义的含混与模糊,给高等教育质量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失败,既说明了高等教育质量的独特性,也反映了构建独特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理论的迫切性。

在董泽芳、陈文娇的《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中,作者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性主要反映在三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质量标准的多样性,二是专业层面质量标准的多样性,三是个体层面质量标准的多样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确定多样性的质量标准,首先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学科分化相适应,其次有助于促进高校各安其位和办出特色,其三有助于满足不断增长的国民高等教育需求。我国现阶段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这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是对符合时代要求的各种能力的要求,总体讲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讲则是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三是对人才层次的要求,即“高级专门人才”。概括而言,我国现阶段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也是当前国家对大学生的共性质量要求。构建多样性与统一性和谐统一的质量标准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唯一途径。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点:没有多样性的质量标准,用传统的单一的精英教育标准来衡量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教育质量,显然是不科学的; 没有统一性的质量标准,片面强调多样性质量就等于放弃质量要求,同样是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误导。

高等教育发展至今,寻求突破,不断进步是提高其水平的必由之路,如何制订一个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去保障实行,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更深入的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 《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98页.

[2] 胡弼成.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J].教育研究.2007.27(11):24-28.

[3] 王建华.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管理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09 (2):1-9.

教育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篇4

围绕“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研究”这一题目,我采用了看专著、年鉴法、检索法等方法,进行文献收集整理。通过对所收集到的文献研究分析,我发现,在关于“深化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研究中,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范先佐、刘欣等为代表,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因、动力、经验、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且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未来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提出建议和设想。代表性的文章有:范先佐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教育与经济》,2006,(1)),范先佐、郭清扬的“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地区6省区的调查与分析”(《 教育研究》, 2009,(01)),刘欣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寄宿制学校建设”(《教育与经济》,2006,(1)),等等。第二,各地在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经验总结。这方面的文章比较,研究方法多采用个案研究法,例如:陈新阳、王一涛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寄宿制学校分析 ——以广西荔浦县为案例分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毛君甫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四川教育》,2007,(11)),等等。第三,从标准化建设的角度谈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文章。这方面的研究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寄宿制建设的新思路,颇具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例如,杨兆山、杨清溪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思考”(《教育科学》,2007,(12)),等等。第四,有的学者从微观建设的角度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研究。例如,和学新的“班级规模与学校规模对学校教育成效的影响——关于我国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1,(1)),等等。第五,有的学者从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角度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进行了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侧重从理论战略层面探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意义。例如,彭奇、肖俊之的“办好寄宿制学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7,(1)),等等。第七,有的学者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对中外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进行了研究。例如,石人炳的“国外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的研究及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4,(12)),等等。

在国外,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和寄宿制建设的研究比较丰富,但由于国情不同、历史和现实的差异,对其中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我们一定要批判地加以借鉴。

总之,通过文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理论界已从多角度、多层面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立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随着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展开,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深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就成为了当前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现实的新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已经不能满足深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需要,因此,如何针对深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出现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从更深、更全的理论维度,探索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发展之路,确保农村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便成为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四)参考文献

1、专著

[1]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范先佐著.筹资兴教——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国家统计局.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陈谦余主编.学校资产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5]靳希斌著.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6]娄成武,史万兵编著.教育经济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王善迈著.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8]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9]崔卫国著.教育的经济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0]袁振国主编.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编.2008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

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2]陈孝彬主编.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江文高.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14]吴峙云.江西省寄宿制乡镇中心小学设计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15]孙忠生,刘明坤,盖宇主编.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管理研究[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杨济英著.走进寄宿教育[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2、论文

[1]袁振国.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

科版),2005,(3).[2]范先佐, 郭清扬.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

西部地区6省区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研究, 2009,(1).[3]杜育红.农村寄宿制学校:成本构成的变化与相关管理问题[J].人民教育,2006,(23).

[4]刘尧等.中国西部基础教育发展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5]韩清林.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操作层面上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人民

教育, 2002,(4)

[6]刘欣.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寄宿制学校建设[J].教育与经济,2006,(1).[7]梁伟国.办学条件标准化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注点[J].人民教育,2005,(24).[8]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失衡,转型期农村教育的主要危机[J].教育科学,2007,(1).[9]张玉林.中国城乡教育差距[J].战略与管理,2002,(6).[10]杨延宝.当前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4,(Z1)

[11]刘宝超.关于教育资源浪费的思考[J].教育与经济, 1997,(3).[12]耿申.学校适宜规模及相关设施标准[J].教育科学研究, 2003,(5).[13]毛伟宾.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理论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3,(10)

[14]李帆.教育公平需要政府“重点作为”[J].人民教育,2005,(23):5-8.[15]陈新阳、王一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寄宿制学校分析——以广西荔浦

县为案例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6]和学新.班级规模与学校规模对学校教育成效 的影响——关于我国中小学

布局调整问题 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1,(1).

[17]彭奇,肖俊之.办好寄宿制学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7,(1).[18]吴伯华.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01,(01).[19]杨润勇.关于中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

实践,2009,(22).[20]沈百福、王红:我国义务教育完成率和经费问题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3,(11).[21]李帆。教育公平需要政府“重点作为”[J].人民教育,2005,(23):5-8.[22]赵枫岳,蒋桂莲,钱同舟.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布局与发展问题[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3]潘涌.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教育转型[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

研究,2007,(3).

[24]张忠福.稳步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4,(01).

[25]曹新.建设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02).

[26]扬承赋,田继承.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农村寄宿制学校[J].湖北教育,2006,(12).

[27]谢毅,岑顺林.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贵

州教育.2006.(6).

[28]吴伯华.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01,(01)

[29]杨润勇.关于中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

实践,2009,(22).[30]黄亲国.关于优化农村教育资源的思考[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1,(3).[31]石人炳.国外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的研究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12)

3、报刊

[1]本报记者.办学体制如何转变——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考[N].中国教

育报,2001-10-2.[2]本报记者.增加投入就是推进公平[N].中国教育报,2008-11-12.4、网络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

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地理教育文献综述 篇5

姓名: 戚 伟 玲 班别:13中文1班 学号:2013017134 摘要:多元文化教育是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为出发点,为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的一种多种文化共同教育的途径。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应成为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多元文化教育对于促进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 课程 教师

多元文化教育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民权运动。当时的民权运动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经过近40年的发展,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日趋成熟,现已成为世界民族教育的一种潮流。目前,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国研究者的注意,他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多元文化教育做出解读。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及其本质

多元文化教育是指体现承认各少数民族集团在社会中的存在,充分重视他们的贡献,并提供适当的条件满足他们特殊需要的思想的全部课程。简而言之,多元文化教育是指“以教育中存在的文化多样性为出发点,依据受教育者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所实施的教育;是在尊重不同文化且一举不同文化背景、文化特征的条件下实施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对待自身文化及其他文化的得当方式及参与多元文化的能力”。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专家詹姆斯.A.班克斯(James A Banks)在其教育论著中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界定为:“多元文化教育包括三个方面的事情:一种思想或概念,说明所有学生,不管他们属于什么群体,应该在学校里体验到教育平等的思想;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它规划并引起学校的改革,以保证少数民族学生取得成功的平等机会;一个持续的教育过程,说明它努力去实现的理想目标——例如教育平等和废除所有形式的歧视——在人类社会中短期不能完全取得,需要一个过程。”

日本较有代表性的见解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在多民族国家中,对其有多样性的文化和民族背景的青少年,特别是对少数民族与移民等处境较差的社会集团的子女们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在尊重他们的民族及其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综合上述各种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多元文化教育其实质就是要“通过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来培养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帮助学生从其他文化角度来观察自己的主流文化,使他们获得本民族文化、主流文化以及全球化社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态度,消除在性别、种族、民族、宗教、社会阶层等方面存在的偏见与歧视,使每个学生都有同等的学习机会,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多元文化教育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即所有学生,不管他们来自何种社会阶层、性别、种族,都应该在学校享有平等的学习机会。

二、多元文化教育中的课程改革 要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观念,就要改革民族预科教育制度。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只有通过多元文化的课程建构,多元文化思想才会逐渐渗透到学生的心灵当中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对校本课程的建构,即如何形成多元文化课程,确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学校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基地,是课改决策的中心,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建立多元文化课程,有利于促进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管理三个方面。

1、多元文化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把“多元共存,平等发展”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学校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将不同学生和群体的文化引入学校课程,通过学校课程让学生正确认识文化的多样性,提高不同学生或是群体适应多元文化的能力。有关多元文化教育目标的实施,国外学者如班克斯、林奇等对此都有论述。总体来看,课程目标的确定有助于培养学生保留和继承本民族的文化,又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不同群体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通过借鉴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我国关于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应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客观的、公正的、科学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第二,学校应该让学生科学的认识到种族和种族之间差异的事实。不仅要认识到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还要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背景,这样可以促进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第三,学生通过选择学习多元文化形成批判思维,并积极的建构自己的文化。第四,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适应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消除文化偏见,懂得文化间的合作。

2、课程内容

结合我国具有的多元文化性、民族性、乡土性来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内容是必须的。第一,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坚持开放性和多元性的原则,才能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第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具有真实性和合理性,让学生获得有关民族史事、宗教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真实可靠的内容,才能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群体的文化,消除种族偏见、文化偏见,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第三,学校应该把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部分,让少数民族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来解释自己的文化,形成对自己文化的归属。第四,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学校的条件、学生的需求和当地文化环境来选择课程内容。

3、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 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校本课程的管理属于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通过学校课程管理可以协调、优化和整合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类课程。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课程管理,才能有利于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

三、教师 的多元化教育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41%。从全国范围来看,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水平普遍较低。质量要提高,关键在教师。因此,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培训,培养民族地区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实践能力,是提高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要措施。当教师遇到与自己文化背景不同的学生集团与社区文化时,如何理解这种不同的文化,如何唤起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能否将自己的文化对象化?这些都要求教师应具有一种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树立多元文化的视野,应对不同民族学生的文化传统和语言、群体文化与历史因素有充分的了解,认识到文化之间的差异,能从多元文化的观点来看待社会的诸多问题;教师要能代表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在强调社会共同核心价值的同时,要把年龄、性别、宗教、社会阶层、民族、语言等因素结合而成的文化主动包容到教学策略、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材料、考试和组织模式中,这就需要对教师有关课程计划、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等进行相关的培训,以提升教师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增强民族地区教师多元文化教育实践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要能够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在开发校本课程中要考虑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和民族学生的学习需要,课程内容应有助于学生全面地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特征,有利于学生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课程应培养学生跨文化交往的技能,帮助学生解释和评价不同民族群体的观点及其在历史上的冲突等,使多元文化的观点渗透到学校全部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中。教师只有对他文化理解和认识,能够倾听他文化群体的需要,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重视学生所思、所感、所知的存在经验,并能够使其知识真正纳入有意义的活动历程中,并透过师生互动的理解、沟通和诠释逐渐建构起自己有意义的知识体系,才可能在教育中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环境。

四、结束语

通过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和实质,认识到多元文化教育具有充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的特点;通过多元文化教育中的课程改革和教师多元化教育加深了对“多元”教育的理解,使自己对教育的认识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地理教育文献综述 篇6

王健石超

摘要: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农民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也暴露无遗。笔者的主要关注点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学界近几年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做了一下梳理,探讨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及对策,并做了一个简单评述。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

一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

自上世纪80年代农民大规模进城务工以来,“留守儿童”的概念越来越为大家关注和熟知。

近几年学术界在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上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叶敬忠、潘璐综合关于留守儿童的学术研究,认为留守儿童概念界定需要把握四个要点:父母外出、父母外出时间、儿童居住地和儿童年龄。对于父母外出和儿童居住地,学者们普遍认为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一

方外出务工,现居住在户口所在地的儿童。然而对于父母外出时间,多数学者要么不提,要么以“长期在外务工”一带而过,未给出明确的时间界定。在一些调查研究中,学者为了操作化需要,对父母外出时间自行界定,如叶敬忠、潘璐以“每年在外务工时间累计6个月及以上”作为界定,段成荣、周福林将外出务工满半年和未满半年的都包括在内,胡枫、李善同将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界定为一年以上。儿童年龄也是一个较有争议的要点,吴霓等将此界定为6-16岁,段成荣、周福林认为儿童年龄应为14周岁以下,叶敬忠、潘璐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将其界定为“18岁以下”。关于年龄,不但学术界有争议,官方口径也不一致,如全国妇联界定在17周岁以下,统计局主要统计15岁以下的儿童。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原因

学术界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留守儿童自身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留守儿童自身在教育方面的问题,学者们的结论大同小异。如张俊良、马晓磊认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是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化、日常安全教育等问题;史晖、王德勋提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是思想品行问题、学业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和安

全教育问题,等等。具体来说,主要是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留守儿童厌学、学习成绩下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关爱,容易形成娇气、自卑、悲观、孤僻、猜忌、任性、暴躁等性格特点;由于缺少判断力和正确引导,留守儿童容易染上不良习惯,并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由于监护人缺乏安全教育意识,留守儿童溺水、触电等意外伤亡事件、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屡屡发生。

对于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主要的研究来自王章华、戴利朝。他们认为,第一,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认识不够,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人员认识也不足。第二,留守儿童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教育设施建设匮乏,教学管理滞后,师资队伍残缺,从而使得学校无力顾及留守儿童。第三,留守儿童教育的专业管理人员缺乏,管理存在漏洞。他们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的生活、学习的条件一般都很艰苦,还要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往往感到身心疲惫,没有时间精力去了解所有学生的家庭背景”。第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往往没有精力或能力对其进行必要的教育,使得留守儿童各方面缺乏正确的引导。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制度的原因,也有学校、社区、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社会制度方面,学者们都承认城乡二元分割是出现留守儿童的根本原因。城市化、工业化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这种趋势的是城市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需求。然而,当大量农民进城之后,由于城乡二元分割这一制度性壁垒,考虑到择校难、学费高、中高考还要回原籍考试等问题,大量农民不得不将子女留在农村。

随着留守问题的凸显,虽然政府对这个问题越来越重视,但是社会的支持力度不够,政策法规滞后、政府己经颁布的公共政策落实不到位。学校方面,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资源困乏,学校德育工作落后,心理辅异欠缺,学校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最重要的是没有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机制。家庭方面,亲情和教育的缺失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在缺少亲情、缺少教育和辅导的环境中成长,其学习、生活和心理成长各方面势必受到不利影响。陈云龙、卞艺杰、赵慧娟认为,父母离乡造成了留守儿童家庭关系资本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对策研究

在深入阐述问题和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学者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叶敬忠是比较系统研究留守儿童的学者,在《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一书中,他详细阐述了寄宿制学校、心理咨询室、家长学校、代理家长制、职业代理家长、托管家庭、社区亲情活动室、亲情电话、民间自助行动和团聚·92·活动等十种行动策略。

其他学者一致认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应该是社会、学校、社区、家庭共同的责任。首先,政府应该起主导作用,寻求制度突破。深化现行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壁垒;逐步增加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资,完善财政分配制度;继续推进课程教材和考试制度改革。涂晓明、叶忠、涂建明提出在公共产品观下继续加强政府的作用,优化公共服务,解决留守儿童的困境。其次,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改革学校内部的管理机制,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与照顾,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开设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课程,做好心理辅导,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制度和学校与留守儿童监护人定期联系制度等等。再次,社区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史晖、王德勋提出,“要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可由基层

学校和共青团组织牵头,联合当地妇联、村委会,共建农村儿童教育监护体系。”很多学者也提出要充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适合留守儿童发展的农村社区。最后,家庭教育对人一生所产生的影响,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因此,要强化家庭的教育功能,营造温馨的生活环境。同时,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思想观念也需要转变,既要满足子女的物质需要,也要满足其亲情需求。王章华、戴利朝重点分析了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总之,学者们一致认为社会、学校、社区、家庭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才能起到最大作用。

四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任由其发展必将会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学界的研究一方面加大了社会尤其是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另一方面他们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必将对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从而更有利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

叶敬忠等提出,现有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存在着研究对象的缺失性、研究假设的片面性、实地调查不深入、研究的地域覆盖不全面的问题。五年之后,笔者发现当时的那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地得到解决。随着留守儿童概念的进一步统一,最近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既关注父母双方都在外务工的儿童,也关注父亲或母亲一方在外务工的儿童;对于问题的成因也进行了社会、学校、家庭等综合考察,研究结果的信度得到了保障;实地调查不断深入,不但有问卷调查,也有访谈和观察,而且调查对象既包括留守儿童也包括非留守儿童,还包括当地学校教师、父母、监护人等;研究的地域也越来越多,覆盖面越来越广,既有四川、江西等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省份,也包括陕西、辽宁、江苏等省份。

以笔者愚见,现有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没有全国代表性的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大型调查,因此,现在有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掌握的还不够全面准确。其次,缺乏统一的指标体系。没有科学的指标体系,致使很多研究都是各自为政,代表性不足。再次,很多研

究将留守儿童过度问题化,不够公正客观。

参考文献

[1]张俊良,马晓磊.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J].农村经济,2010(3):102-105.

[2]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47.

[3]吴霓,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8,53. [4]段成荣,周福林.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3):60-65.

[5]叶敬忠,王伊欢.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J].人口学刊,2006(3):55-59. [6]赵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28-130.

[7]胡枫,李善同.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基于5城市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9(2):67-74.

[8]王章华,戴利朝.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7):125-129.

[9]史晖,王德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9):89-90.

[10]吴支奎.制度突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出路[J].教育导刊,2010(六月号上半月):23-25.

[11]陈云龙,卞艺杰,赵慧娟.关系社会资本的流失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J].教育评论,2008(2):99-102.

[12]叶敬忠,杨照.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3]涂晓明,叶忠,涂建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与政府主导的治理[J].现代教育管理,2009(2):19-21.

教育教学文献综述的撰写 篇7

一、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主要目的是让研究者和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其撰写的主要关键点:研究的目的、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研究现状或争论焦点等等有关信息, 当然, 并不是一一列举出所有关键点, 要根据研究的需要有所强调即可。

在撰写实践当中, 这一部分内容经常被遗漏, 为了强化这一部分撰写的要求, 我们通过几个案例的分析, 进一步理解与把握。

例一:《集体备课》文献综述的前言

集体备课是教研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集体备课日益受到学校、教师、研究者的关注。在应用这一教研模式过程中, 很多问题凸现出来。关于集体备课的讨论也日益激烈起来 (以上提出了研究的需要) 。为了使集体备课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我们对国内现有的有关集体备课的文献进行了阅读、筛选、分析、归纳, 试图从集体备课的概念、集体备课的操作模式、集体备课的争议、集体备课的研究动向等方面将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梳理, 综述如下…… (提出了综述的范围)

这个文献前言部分主要概括了“研究意义、综述范围”。

例二:《转化学习困难学生对策研究》文献综述的前言

《转化学习困难学生》这一课题在国内外都开展了比较充分、系统的研究, 尤其是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界定、类型、特点、形成原因、“矫治”的理论和对策都有较详尽的论述……

这篇文献综述的前言虽然简短, 但扼要说明了研究现状及焦点问题。

例三:《区域学校发展性督导服务机制研究》文献研究综述的前言内容

在以往发展性督导工作中, 督导为学校发扬成绩、改进不足、解决困难、提高办学水平作出了不少有益学校发展的服务工作, 得到了基层学校的好评。但是, 由于长期以来受督导控制论思想的影响, 人们在监督与指导、监督与服务之间关系的认识上一直存在着一定误区, 督导服务工作在服务意识、方式方法上还需要有较大的转变和改进。特别是在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过程中, 督学如何从“居高临下”的“你做我评”转变为“全程服务”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实践、总结、创新 (研究意义) , 为此, 我们立足于上述督导实践中仍未解决的问题, 启动了《区域学校发展性督导服务机制研究》, 旨在使发展性教育督导工作能更好地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服务 (研究目的) 。为了对本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前景有一个全面了解, 我们对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文献进行了阅读、筛选、分析、归纳, 试图从“如何形成督导服务观、如何确立督导服务观、怎样践行督导服务观”等研究思路将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梳理 (综述范围) , 现将主要文献研究内容综述如下:

……

这个文献前言部分主要概括了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综述范围。

从以上三个写作案例可以看出, 前言部分撰写的内容主要依据研究的实际需要, 有选择地凸现了“研究的目的、综述的范围, 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研究现状或争论焦点”等要求。当然, 你也可以根据你研究的需要, 对专题研究的内涵、撰写意图作简单阐述。

二、主题部分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 其写法多样, 没有固定的格式。但一般认为可以按以下几种形式去撰写

可按年代顺序综述

可按发展阶段综述

可按不同主题 (问题) 进行综述

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

不管你采用什么样的撰写格式, 这一部分关键是要阐明有关研究的历史发展、现状评述和发展方向预测三方面的内容, 以及你对这些研究的简单评述。这一部分内容是文献综述的主干, 如何把握这一部分的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但这一部分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 如:在文献综述中, 经常出现的错误就是介绍一个作者的观点, 然后是另外一个作者, 接着又是下一个作者……那么如何来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 那就是要学会使用简单的连接词。

1. 串联观点相似的词语

也是, 另外, 再者, 同样地……

例如:《区域学校自主评价的行动研究》课题中的“学校自主评价的内涵讨论”:关于学校自主评价的内涵, 学术界从不同侧面作出了阐释。国外对自主评价的表述有多种, 一种较为突出的观点, 即将学校自主评价与行动研究联系起来, 认为学校自主评价的过程就是行动研究的过程。如:卡瑞和吉米斯Carr&Kemmis) 将行动研究定义为参与者自我反馈的调查过程, 目的是使自己的行为更为合理和正当, 更多地了解自己的行为以及行为发生的情境, 而学校自主评价就是根据这样一种理念建立起来的。戴林·哈蒙德Darling Hammond) 也有相似的观点, 他将学校自主评价视为一种行动研究的过程……

分析:“国外对自主评价的表述有多种, 一种较为突出的观点”这是一种写作手法, 有关主题研究的观点可能很多, 你不能把所有观点都罗列出来, 可以把较为突出的观点写出来进行分析即可;“戴林·哈蒙德Darling Hammond) 也有相似的观点, ”这是一种承上启下的连接句, 可以看出文中很自然地用了“也”连接词。

2. 串联不同观点的词语

然而, 相反地, 从另一方面来说, 虽然如此……

例如:“校外教育”研究:“校外教育”作为一个学术课题, 其内涵界定多种多样。多数学者认为:“校外教育”就是在学校以外发生和进行的教育活动, 是在国家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针的基础上, 利用业余时间, 学生在体育、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所进行的有组织、有指导的教育娱乐活动。然而沈明德在他主编的《校外教育学》中却认为, “‘校外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 是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分析:多数学者认为……对多数相同观点的内容进行概括;“然而……”表示转折, 突出了另一种不同的观点或声音。

3. 作者本人观点的表述

可以贯穿在文献的主题部分, 在叙述每个问题或观点之后, 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所谓本人观点其实就是要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对文献进行总结、评述。

例如:……综合及比较以上不同的各种界定, 笔者认为“校外教育”从以下几方面可以达成共识: (1) “校外教育”是在学校教学计划之外, 在课余时间开展的教育活动。 (2) “校外教育”的对象是少年儿童。 (3) “校外教育”对中小学学生的成长都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再如:……由上所述, 纵观各国环境教育的目的、目标不难看出, 这些目的、目标的表述虽然差别不大, 但是若从深层意义加以考虑和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结果……

4. 一些常用句型

归纳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指出了…及其…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了…的类型、影响因素、过程机理和描述方法, 在此基础上, 对…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过去研究主要集中在… (深度上) … (广度上) … (有争论的问题) …等等

这些句型实际上是告诉你的读者你对资料是做过分析的。另外, 你还可以使用“明确地”, “通常地”或者“一般地”这样的字眼来表明某一学者研究的程度, 或者使用“因此”, “也就是说”, “比如说”等字眼来举例。这样就可以保证你是在对资料进行总结, 而非简单地描述在你所研究的领域中已经取得的成果。

三、总结部分

既要肯定前人为该领域研究打下的研究基础;同时要说清前人研究的不足, 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最后还要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般为展望结构, 如果是开题报告前的文献综述, 需要把想做什么阐述清楚。

例一:《对中小学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模式的研究》中的综述内容

综观上述研究, 国内外教育管理学界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校长负责制、教育政策法规等方面所进行的大量研究, 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肯定已有的研究) 。但是关于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专门研究还相对较少, 主要局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或讨论……等等。并且, 令人遗憾的是, 这些研究的理论深度相对不够, 没有在制度建设的基本理论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系统地论述, 比如:制度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影响制度执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等等。 (点出研究的不足)

点评:作者较好地做出了批判性总结。

例二:《校外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以上观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 对“校外教育”的建设及发展都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肯定已有研究) 但是他们的思考都较偏向于“校外”这个活动区域, 没有联系到学校教育来考虑“校外教育”。 (点出研究的不足) 笔者认为要更好地开展“校外教育”, 必须还要依靠学校教育。尽管两者在本质上具有不同的特质, 但是两者在对学生教育这个前提上, 是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的…… (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

点评:作者不但作出评判性总结 (既肯定又点出不足) , 对此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四、参考文献部分

参考文献部分虽然放在文末, 但却是文献综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它的撰写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 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这里主要根据实践中易犯的错误, 提出了要注意的事项。

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 查找方便, 内容准确无误, 并且格式要规范。

参考文献的引用数目, 期刊一般限定在20条以内, 最多不能超过30条, 不是越多越好;时间上资料以3-5年为宜, 也不是时间越久远越好。

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 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 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 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 否则, 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

地理教育文献综述 篇8

关键词: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074-02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研究

政界、学术界及理论界自党成立以来对党的群众路线的探索与研究不断地丰富、发展、深化了党的群众路线。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从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必要性、实现途径等问题上展开。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研究

学术界大抵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释义中解析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形成了几种相左的观点。但大部分学者还是认为其科学内涵是在时代的进程中不断加以丰富与发展的,不能一概而论。这些不同观点大致可归结为下列四种:1、两个话语的结合体。代表人物是高祖林等,他们学者认为前者是群众路线的世界观后者是方法论;2、一种认识论、工作手段和作风、组织原则、价值取向。这是基于哲学的层面的解释;3、中共在对社会历史本质的理解的基础之上,对党的作用、领导与工作方法等的原则规定之总称。4、包含了党的工作方法、人民群众地位、党的性质以及党群关系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

以上是学界关于群众路线内涵的界定,内容丰富多样。但大部分学还是习惯用党对群众路线的概括。世界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应该赋予群众路线更多丰富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为其注入时代活力,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要性或意义研究

在明白群众路线是什么之后,就要解决为什么要坚持的问题,也就是群众路线的必要性或意义。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全面的多学科的研究。现将一些从宏观角度进行的必要性研究成果归纳如下:1、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群众路线的理论来源,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群众路线,也就是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2、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每一个政党,必然要先得到人民的擁护与支持,才会有生命力。走群众路线就是为了获得这种拥护与支持;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需要。坚持群众路线才能把握复兴梦的本质,才能找到力量来源,才能制定科学方针;4、促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群众路线这一理论本身包含了民主的因素,是与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一致的,也是构建和发扬民主政治的一种宝贵资源。

(三)党的群众路线的实现路径或方法研究

实现党的群众路线的方法也是怎么办的问题,学术界对此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看法。1、加强制度建设。将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建立一种党员干部与群众互通的制度,使群众路线常态化、长效化;2、加强党员干部自身的建设。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群众路线的理念、改进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创新工作方法,提升为群众工作的能力;3、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民主政治与群众路线在本质、实践主体以及实现途径上是一致的,因此,建立健全民主政治建设能够有效的推进群众路线工作的进行。另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建构公共服务、拓展网上渠道、培育群众组织等方面对群众路线的实现途径进行了相关研究。

社会各界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体现为数量多、范围广、方位全、程度深、与实际相结合等,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比如缺乏比较思维、混淆群众路线与群众运动、对制度等的研究力度不够、有些领域过多过滥有的还未涉及等等。

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研究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学术界兴起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研究热潮。从搜集的资料显示,这些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缘由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多方面的原因,它是在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层而社会矛盾又不断激化的背景下进行的。有学者将这些原因归为“党的自身要求、理论要求以及实践要求”①三类。认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出于对马克思政党的本质要求、是党的性质与宗旨的要求、思想路线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促进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的要求。有学者认为有五个方面的原因:“党的作风建设的要求;党的队伍建设的要求;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要求;实现‘中国梦的要求;维护执政基石的要求”。②认为群众路线是党的作风建设的试金石,提升党员干部为群众工作的能力,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与“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始终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以上两者的原因,一个从宏观角度出发,一个从更微观的角度出发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原因做了分析研究,这对后来的研究是很有借鉴和学习意义的。但以上这些原因还不够,有些学科领域的原因未涉及到,需要后来学者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分析。

(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研究

关于实践活动的意义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命题,每个人都能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目前学术界的说法是: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党的执政基础的坚实、党内民主的发展;③“有利于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践行党的时代使命,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④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本身性质是教育学习,能够提高党干的思想觉悟,提高理论知识水平,进而强化宗旨意识与群众观,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解决党的作风问题;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群众的积极主动和创造性,与党一起实现时代赋予的使命。

(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途径研究

这是目前学术界重点研究的对象,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主要从党的作风、思想、制度以及干部队伍等的建设和重视历史传统的视角展开。首先,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必须在思想上树立群众观。头脑中没有群众,在行为上也不可能做到为人民群众服务;要做到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并且在新形势下做好服务工作,只有通过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要为活动的开展“得民心、聚民力”,只有转变党的作风,反对“四风”;要想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只有通过制度的建立,使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只有发扬与继承优良的历史传统与经验,结合时代特征,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1.关于常态化机制的研究

关于实践活动的常态化机制的构建,陈先生有四个方面的建议:首先,在思想上明确实践活动与党的执政能力两者之间的密切性、相关性;其次,通过将活动制度化来保障其实施;第三,对活动进行必要的考核;最后,明确活动与企业的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戴安林则从六个更为详尽的方面做了研究,他认为,活动的常态化的实现,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的构建:培训机制:对党员的群众意识与积极性、主动性进行培训;工作机制:党员要与群众保持紧密联系,随时准备服务群众;利益保障与表达机制:群众享有知情权发言权与监督权,因此要建立群众保障及利益诉求的渠道;网络平台机制:互联网飞速发展,网民数量庞大,力量不容忽视,应确保党的政策方针与网民群众的沟通;约束机制:对党员加以必要的约束;激励和评价机制:对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做得好的要激励,保持积极性,做得不好的要批评,使其进步。

2.关于长效机制的研究

截止目前,学术界理论界针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研究有十几篇,这些研究在对长效机制的构建建议上观点大致相同,其中笔者认为具有代表性的是吴寒斌的博士论文,他在文中指出,活动的长效机制由“动力生成机制、能力养成机制、利益实现机制与评价反馈机制”⑤四种机制构成。其中动力生成机制的首要目的,顾名思义是培养党员干部的积极主动性与自发性,使党干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并时刻充满干劲;能力养成机制旨在培训党干为群众工作的能力,使其能够应对群众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与挑战;利益实现机制旨在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付诸实践,真正做到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评价与反馈机制旨在对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进行评价,将结果反馈出来,使不断得到改进不断完善。

学术界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研究取得了不少优秀成果,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存在不成熟的现象,有待后来学者予以加强与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与历史意义,不能让其沦为暂时的、少数人的活动。将对实践活动开展对策研究与新出现的问题与挑战结合起来,适时提出具体的可行的办法。

注 释:

①李志亮.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原因与途径的多维解析[J].实事求是,2013,(4).

②薛清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多维度解析[J].党史博采,2014,(1).

③陈利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机制浅议[J].中国职工教育,2015,(3).

④刘娜.对新时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思考[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

⑤吴寒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4.

参考文献:

〔1〕高祖林.群众路线的意义、问题与时代主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6).

〔2〕韩振峰,纪淑云.党的群众路线的由来与发展[N].光明日报,2013-07-03(11).

〔3〕孔国保.群众路线能等同民主政治吗[J].探索,2007,(4).

上一篇:二年级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下一篇:作文我的乐园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