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纪守法是企业文化的基础

2024-07-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遵纪守法是企业文化的基础(精选8篇)

遵纪守法是企业文化的基础 篇1

一、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反思

1、是“文”化还是“人性”化?

企业文化建设本来是要达到“以人为本”这一目的。企业文化的本义是通过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强化员工的归属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目的。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鼻祖——日本,企业文化是以“和、家、亲”的形式出现的。

然而,企业文化到了我国却走了样,很多企业在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执行上,企业文化建设只剩下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

他们对企业文化概念的表述,大抵如此: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中形成的,带有本地域、本行业特点的,为本企业所特有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企业的管理制度、生产实践、员工行为、企业外部形象的表现„„

这些其实都是基于“文化”概念的表述,而却忘记了“文化”这一词,当初是用来概括有别于美国的日本企业里的“人性化管理方法”。这种观点,是典型的学术研究,根本没有考虑到现实对企业人性化管理的迫切需求。

2、是目的还是手段?

现代管理学认为:企业文化管理是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之后的第三种管理手段。现代的工商管理是所谓管人形体的一类,而企业文化管理是管人心智的,企业文化与工商管理结合能形成管理体系中一软一硬相互配合的功效。

很多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将企业的精神和经营理念渗透到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发挥所谓的管理作用。

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人性化管理的手段却不见人提起,如果没有人性化的管理,所有的一切,都是无源之水,只不过是美好的愿望罢了。

3、是待遇还是权利?

有些专家提出“企业文化对员工来说应该是一种待遇”,提出这种观点的人,大抵是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文体活动。不过,在现实中,相当多的企业建设企业文化,不过就是搞搞员工文体活动,做份内部报刊。

如果具有广泛的实践,我们就会发现,只有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的大、中型企业才会进行类似的企业文化建设,在小型企业或是并不景气的企业,就是中秋、春节,他们也懒得去搞一次文体活动。

企业文化仅仅是员工的福利吗?不,姑且不说把“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之类的文化当成员工的福利是多么可笑,仅就企业员工文体活动来说,它也不应是企业对员工的恩赐,而应是员工的正当权利,说句大白话:都什么年代了,员工还仅仅是老板赚钱的机器吗?员工都是有血有肉的大活人,除了吃喝还有精神文化的追求。

这种貌视浅浮的理论,至少比上述两种观点更“符合实际”,甚至更具人性化、更“先进”,至少企业文化没有成为另一种管理工具,但恰恰是这种理论混淆是非。

4、是面包还是健身器

有一幅这样的漫画:饥饿中骨瘦如柴的灾民等待着人们的救援,然而等来的却是一台台的健身器。对于灾民来说,骨瘦如柴的情形,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的懒散,不知锻练身体,而是因为缺少最起码的生活必需、最起码的生存条件,是饿出来的。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就当前大多数企业的状况而言,打工者的情况正如骨瘦如柴的灾民,他们大多工作超时、工作强度过大,吃得差、住得差,工资低,一无社保、二无医保,不敢请假、不敢生病、不敢怀孕。他们需要的是法律的保障、政府的监管、人性的关怀,这些对他们来说就象饥民对于面包的企盼,然而,他们得到的却是企业文化这样一个健身器。不仅没有解决员工的实际困境,反而要求他们付出更多。

他们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在不合理的管理制度下,对员工提出制度以外的不合理的“文化”要求,比如爱岗敬业、以企为家之类,要求员工为企业的发展,从肉体到灵魂做出奉献。

二、守法是企业文化的基础

1、只有守法,企业的规章制度才有实施的依据。否则只能是自说自话,真正遇上“剌头”“民工”,这样的制度只是废纸一张。

在东莞,深圳一家台资名企的分公司,一名工作满一年的员工生病要求请假,管理人员却无理地将他辞退。结果是企业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被判支付多种违约金、罚金,总额相当

于那名员工月工资的4倍。可笑的是,该企业却以自身企业属于外资劳动合同法对它并不适用为理由向法院提起上诉。

企业文化是否能更好地推行,首先看的就是制度层面上的文化是否合法,以前只听说欧美企业有不打卡的企业文化,没想到现在中国的企业却有上厕所也要审批、排队的企业文化。

2、只有守法,才能确立企业的诚信。实在想象不出,一个把法律都视同儿戏、当成废纸的单位,却要求别人去遵守他的规章,不觉得好笑吗?

有一些企业,貌似工资较高,所以对员工要求也高,总是要求员工“主动、尽责、忠诚”。然而,这种公司对法律的忠诚度却不高,一是工作时间太长,二是员工加班没有加班费,三是签订虚假劳动合同,四是管理粗暴,随意解雇员工。这样的企业,实足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企业文化是否能有效开展,看企业的理念、精神能否体现在企业、员工的行为上。不守法的企业就算是表面文章做得再好,又有谁敢相信它的言行?这种企业,就算是要求员工将所谓的理念、精神每天背三遍,又有谁把这种企业当家?又有谁会为了企业去主动、尽责、忠诚、奉献?

3、只有守法,才能使“以人为本”成为“锦上添花”。企业文化要以人为本,很多企业也有这方面的初衷和一些行动。但由于在是否守法方面的错误认识,使得这些“改良民生”的行为变得不确定,变成了老板对员工的“恩赐”。

企业不守法最普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劳动时间和加班工资的计算了,网上传言广州和深圳都是五天制,并且有好的监督机制,打一个电话劳动局就来人。其实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笔者打工数年,见到的企业也只有东莞的一家房地产企业是五天工作制,加班工资计算也比较正规。这个企业的口号是:做一家合法的、有品位的专业房地产企业。如果有志于文化建设的企业能在员工最关心的劳动时间和加班工资计算上如东莞这家房企一样,那么,所有的文化建设都有了通行证。

一个企业只有在守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才能使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锦上添花”,才能起到调动员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

4、只有守法,才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企业文化要解决的就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一个企业如果真的想百年传承,那么他一定要正确处理社会、企业、员工几方面的关系,才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一些台资企业、中小企业,常常有一些所谓的经理人,拒发离职员工的加班工资、少

算工作时间,他们的逻辑是:每个离职员工扣他几

十、几百,一年下来就为老板节省了几万元,而他的工作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作为职业经理人,他必须有忠于企业、忠于老板的思想,这我们可以理解;但真正合格的职业经理人,不是为老板谋一时之利,而是为企业笼络人心,为老板赚取仁义。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中,社会为企业提供了发展平台,企业就要为社会分担责任,企业不守法、对员工不负责,就是把问题推给社会,就是破坏发展平台。

遵纪守法是企业文化的基础 篇2

造成鞋企陷入困境的罪魁祸首, 无疑是时下运营成本不堪重负, 利润入不敷出。俗言道, 无利不早起, 没有利益的事自然少有人问津。然而, 更多的企业总是忘了另一句谚语: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这个“道”既是合法之道, 又是道德之道, 也是商业之道, 更是诚信之道。因为暂时的得失并不能说明长远的成败, 放弃与坚持总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如何取舍完全决定于智者和庸者的区别, 太多类似的故事常常记载在世界百年品牌发展史当中, 然而真正用心读懂并付诸行动的人却少之又少。

在经济转型期, “人力荒”、“原料荒”、“资金荒”并不是最可怕的“猛虎”, 真正可怕的是企业诚信的缺失。一些企业迫于无奈, 总是被压力轻易冲破诚信底线, 或一跑了之, 或关门大吉, 或自生自灭……国内民企之所以难逃“寿短”之宿命, 虽然与宏观环境密不可分,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企业主们的急功近利与眼光短视, 同时表现出应付困难的准备不足, 以及对诚信意识与道德责任的漠视疏忽, 如此只会加剧更多的“猛虎”分而食之。

事实证明, 诚信是每个企业最基础的文化元素, 也是最卓越的品牌宣言, 因为有诚信意味着就有未来。可想而知, 企业一旦缺失最起码的社会责任与诚信体系, 长此以往, 不但无法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与支持, 还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和时代的抛弃, 也就谈不上做强做大, 屹立于民族品牌之巅了。与此相反, 只要信用犹在, 不管结果如何, 暂时困境就如枯树逢春, 一切问题自会迎刃而解, 那么又何尝担心最终抵达不了那片属于自己的风景地呢!

遵纪守法是企业文化的基础 篇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增强全民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重大任务,并从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等四方面进行了细化部署。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解读者普遍认为,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深度推进的基石。只有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法律成为全民信仰,才能最终建成法治社会。

1、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领导带头是关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莫纪宏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只有把大力推动全民守法作为重要支撑,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才能形成守法光荣和守法有责的良好风尚。”

专家认为,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也是立法、执法、司法三者的末端,前三者的“营养”或者“毒素”,都在全民守法这个层面上堆积与滋生,盛开“鲜花”或者“恶之花”。只有通过制度设计,建立顺畅的纠错机制,才能筑牢法治社会之基。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循序渐进。“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领导带头学法至关重要,他们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对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有重要作用。”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傅士成认为,培育全社会的法治精神、法治信仰,需要从“大”处破题,才能形成全社会衡量是非对错的共同标准,“大”就是指领导干部。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认为,需要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训练。“树立法治意识,就是遇到问题首先从法律角度看一看,任何事情只要是违法的,不管做成什么效果,都是不可行的。”

对此,全会提出,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逐渐觉醒,法治理念有较大提高,但对法治的全民敬畏尚未形成。要让法治成为国人共识、建立起全民法治信仰,还有很长的路。

“当前,在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中,还存在一些纠结,公民权利意识觉醒与维权理性不足的矛盾即是其中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分析,一方面,群众渴望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却不适应法律程序上的各种限制;一方面对他人侵害自己权益的违法行为义愤填膺,另一方面自己却可能违法、钻法律漏洞;一方面将其要求诉诸法律,另一方面却容易以极端方式维权。大部分人仍有遇事找政府解决的惯性。与此同时,由于缺少对公权力机关必要的信任,对其服从、配合、支持的程度则日渐降低。

寻找解决之道,全会提出:“牢固树立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观念。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2、实现全民守法,要先做到全民懂法

全会指出:“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解读者认为,进行普法宣传是全民守法必由之路。实现全民守法,就必须做到全民懂法,这些都要靠普法宣传。

自1986年至今,全民普法教育规划已走过近30年,今年已进入“六五”普法规划中期。近几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通过大力加强普法宣传教育,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但我国国情要求普法工作者仍需在普法模式再创新上下功夫。

有专家建议,首先,普法宣传要做到深入群众,与群众面对面,有的放矢;其次,普法宣传要密切联系实际,要引导群众从正面典型中感悟守法对己、与人、为国都是好事,从反面教材中看到违法对自己及家人、社会造成的危害;再次,普法宣传要做到形式新颖、多样。

对此,《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普法“路线图”——“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

“公正宣判,以案说法,是培养全民守法意识的有效制度设计。”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甘元春建议,让群众获得公平正义感并不难,例如把不涉及保密与隐私的庭审,全部进行网络直播或全程视频录播,既能满足群众知情权,又能有效减少冤假错案,尤其对一些涉及“权、钱、名”的案例,更要放大其效应。

此外,针对守法意识淡薄的问题,全会决定还要从小学开始,把法治课纳入到各阶段国民教育中。专家认为,抓“大”的同时,也要抓“小”。培育法治信仰,要从娃娃抓起,改变在小学教大道理、到大学教遵守规则的教育错位现状。

3、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全会对法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论述引人注目。

“全会在许多民生问题上提出了极具操作性的目标,这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与三中全会决定中“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表述相比,四中全会强调“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对三中全会改革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可以看出中央让依法治国方略真正落到实处的决心。

人民权益靠法律保障,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法律资源分布不均而导致的“找律师难”、因法律服务渠道不完善而造成的“诉讼难”、因法律援助体系不到位而形成的“赔偿难”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竹立家指出,上述问题的存在削弱了群众对依靠法律维权的信心,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

对此,《决定》进行了细化部署:如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法律帮助;发展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业,统筹城乡、区域法律服务资源等。

2014年2月,司法部印发《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就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等问题作出部署。构建“半小时”法律服务圈、建设乡镇法庭、推行乡村法律顾问制度……专家表示,四中全会为各地正在积极探索的法律公共服务实践树立了方向。

“全会提出了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两个关键点:一是要扩大覆盖面,二是要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公共法律服务覆盖范围从仅限于请不起律师的犯罪嫌疑人,扩展到如今需要法律服务的低收入人群。而随着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让法律服务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也成为法治中国的题中之义。

遵纪守法是企业文化的基础 篇4

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有着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企业文化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正在形成之中,有人把企业文化归纳为在企业内部将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向上所形成的文化观念、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企业精神,以及管理制度等等,作为增强企业职工凝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的意识形态的总合是有道理的。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属于社会主义企业中特有的党的政治工作系统,主要任务是有的放矢地教育和启发全体职工的思想觉悟,培育“四有”职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正面灌输、系统教育、个别谈心等方法,调动广大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尽管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在概念上有某种差异,两者又有着许多共同点和交叉点。从某种角度看,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你不能代替我,我不能代替你。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的。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意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加强和创新。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又是企业和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企业精神,强化企业凝聚力,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培养出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队伍。有助于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搞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内部形成协调、和谐和互相理解的氛围,为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能力服务。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在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目标下达到统一,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

为此我们要转变观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不再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变得越来越讲究实际。特别是人们的文化心理、精神追求的多样化、复杂化都给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遵纪守法是企业文化的基础 篇5

一.全会精神

(一)会议内容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阶段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紧紧围绕全会《决定》和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领会、深入宣传全会的重大意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浓厚氛围,非常重要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完善以宪法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全会提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全会提出,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全会提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职业保障体系。全会提出,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依据

(一)四中全会公报的五大亮点

首先,是加强了宪法实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法律活动的基础。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凸现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地位,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现实中,立法质量不高,关门立法、基于部门利益立法并非鲜见。这既影响了法律应有的公平公正性,也不利于法治意识的普遍养成。强调宪法的最高地位,既为提高立法质量设定了标准,也为建立完备的法律规范体 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提供了基本依据。

其次,是进一步优化了依法行政的制度环境。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为此要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等等。对内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对外引入参与决策和参与监督的力量,其目标不仅是要将权力关进笼子,更是为打造法治政府提供了操作路径。由此,已经实施多年的行政体制改革不仅获得了新的改革动能,而且方向更加明确。

第三,划清了行政权与司法权的边界。过去在司法实践中,不乏权力过度干预司法的先例,“权大于法”还是“法大于权”的质问时常可闻。全会提出,要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对司法独立性的强调,为下一步司法体制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第四,对司法制度进行了结构性优化。全会提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司法机构,对于警权、检察权和审判权之间的平衡,解决现实当中存在的地方干预司法问题意义重大。其作用不仅在于保证司法的公平公正,也有利于构建统一的、跨区域的市场环境,从中可以获得司法制度优化带来的经济红利。

第五,提出了培养普遍的法治意识的具体方法。依法治国,不仅需要上层建筑的改进,还需要所有社会成员遵守法治的自觉意识为基本。全会提出,“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为此,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支持各类社会主体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法律不是高高在上,而须立足于民众当中,这对于缺乏法治传统的社会来说,确是培养法律意识的应有路径。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治政内涵的丰富和对法治社会的注解,凸现了法治在治政中的主导地位,这正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最需要跟进的一步。

(三)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意义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我给它归纳了四点,第一,这次全会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我们党法治优良传统,以党的全会形式,第一次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并做出 《决定》的重要盛会。有人认为我国只有人治传统,没有法治传统,我个人认为这是误解,从严格意义上讲,把法治与人治相对应不科学、不准确。法治对应的应该是理治、德治、宗教治、习俗制等治理的社会规范和原则标准;而人治相对应的应该是鬼治、神治等治理主题。一个是原则标准,一个是治理主题,其中各种“治”,包括法治,都是人治的不同表现形式。

第二是抓住国内外机遇,应对国内外挑战的重大举措。

第三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两句话,为了达到这个总目标,四中全会就提出了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所以说三中全会跟四中全会是紧密衔接的,那个是要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用的具体办法就是全面依法治国,所以说近平同志明确讲,四中全会与三中全会是上下

第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部署,“十八大”之后,近平同志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体量化为“两个一百年”,就是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新 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依法治国是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专门讨论依法治国问题的中央全会。为什么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这是中央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和我们党面临的各项重大任务的基础上提出的。

第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离不开依法治国。我国正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西方敌对势力从联络周边国家对我国实施战略包围,到企图把香港的“占中”活动扩展为新的颜色革命,他们西化、分化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习近平同志说,我们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要更好地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就必须紧密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夯实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法治基础。他特别引用韩非子的话“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就是说,一个国家没有永远强盛或永远衰弱的,坚持法治的国家就会强大,忽视法治的国家就会衰弱。在今天,法治更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三 中全会,制订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大框架已经基本搭建起来了。而各项改革措施的提出仅仅是第一步,要贯彻落实到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依靠法治来配合和保驾;各项重大的改革成果,也需要通过法治来巩固。包括要把一些成功的改革实践转变为国家的长期政策和法律,也包括要依法规范政府的放权、限权和确权,依法界定政府和市场、政府和企业的关系等。因此,改革开放越往深处发力,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就越显的重要和紧迫。

第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依法治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把依法治国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一道置于政治建设的首要地位加以强调。法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三个全面”是相互不可分割、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从立法领域看,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从执法和司法领域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 强烈。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违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妨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第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依法治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事实没有变。特别是随着三十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资源约束和环境脆弱的问题日益突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均资源相对最贫乏的国家,按照理论计算,中国的自然资源只能承载9.5亿人口,可现在已经是13.5亿之众,高度超载的中国,决定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市场经济可以增加经济活力,但不会自动地改善生态环境;可以创造更多财富,但不会自动地促进社会公平。因此,只有通过健全法治,规范市场主体和行为个体的活动,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例如,我国的面积和美国差不多,但目前我国水、日照、土壤等条件适合耕种的地区,不到国土面积1/8。美国最为移民国家,至今土地只开垦了300年,而我国已经向土地索取了3000年以上。美国至今还在轮种,种一块地,休耕两块地来轮作,而我国南方很多地方是一年两季甚至三季。尽管开垦率这样高,我们的人均耕 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中低产田占2/3以上,因此我国提出要死守两条红线:一条是18亿亩耕地的红线,另一条是95%粮食自给率的底线。可当前侵蚀农村耕地的现象非常严重。尽管有“占一补一”、占补平衡的要求。但占的都是城郊的好地、熟地、平地,补的却是偏远地区不宜耕种的生地、山地。现在我国每年占用耕地中的一半是水田,而补充的耕地中水田不到20%,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有的甚至把补偿的耕地造在石山上,不能耕种,还造成水土流失,明显是弄虚作假。这几年虽然国家粮食产量连续创造了增产奇迹,但到2012年已出现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首次全进口的状况。因此习近平说,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一旦遇到大饥荒,有钱也买不到粮食,13亿人的吃饭问题绝不能依赖别人。他非常形象地说,我们必须端自己的饭碗,碗里盛的还必须是自己生产的粮食。而在被占的耕地上,不仅矗立着5000万套空置房,还有7000万套从一开始就是违法建筑的小产权房,这还多是乡村基层组织盖的,没有计算个人私搭乱建的房子在内。还有其他一些法治观念淡薄的现象,也和改革开放初期,破的多立的少,法律和政策上出现很多灰色地带,有时执法者也无所适从,导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成为一种很不好的社会示范,使法律的权威性受到破坏分不开。显然,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意识的薄弱,严重损害了整个社会利益。作为一个有13 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只有加强法治,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也才能维护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因此,我们党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大方面作出工作部署,直面法治领域的各项突出问题,回应人民群众迫切期待,对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是要抓好两个“建设”,第一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里说的法治体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个门类齐全的法律制度体系,而是包括了法治的属性界定、法律的制定、实施、监督、保障等各个环节在内的配套完整的法治运行体制和机制。它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部分,贯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理论。第二,它包括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第三,除了国家的法律法规体系外,它还包括要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第四,它的实施路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项十分庞大和复杂的综合性社会系统工程。重点是提高立法质量,关键是加强法律的实施,基础是推进全民守法。总目标的第二个建设,就是要建设的 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它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国家的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必须依照法律来行使,所有社会成员都必须敬畏、服从、遵守法律,法律面前没有例外。第二层含义是,我们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法治国家,必须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这个总目标,需要我们全党和全体人民的长期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因此,全会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项重大任务。报告的第二到第七部分,就想围绕这六项任务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建设法治社会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我国有13亿人口,每个人生存和活动方式千差万别,要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实现社会和谐;只有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维护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和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大家都要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但法治意识淡薄 并不是个别现象。例如,尽管我国每个司机只有通过了交规考试才能上路,但争道抢行、超速、走应急车道,闯红灯,还有中国式过马路,都是世界有名的,交通死亡率更高居全球第一。而严格执法的效果也非常明显。最近有人民日报列举了一组数字,在醉酒驾车被认定为犯罪的2011年《刑法修正案》正式实施前,全国平均每年因酒后驾驶导致交通事故死亡2500余人;实施3年,这一数据同比下降了40%。也就是说三年少死了3000多人,而每个遇难者背后,都有一个家庭,这就避免上万人的悲剧。如果再考虑这三年间,机动车年均递增1500万辆、驾驶员年均递增2000万人、道路里程年均递增12万公里的因素,实际上挽救的生命和家庭就更多了。而这些数据变化的背后,是3年来公安机关严格执法,全国查处醉驾 20多万起,没有一例醉驾案件被法院判决无罪。只有形成全民族、全社会、乃至每个公民严格执法,全民守法,使法治变成生活方式,才能形成一个公正、有序、和谐的社会,才能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调动每个人追梦的积极性,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实际上,法治是和人民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人民网每年全国两会前夕进行的“两会调查”中可以看到,从2002年到2014年的13年间,“反腐倡廉”12次名列网民关注的“两会热点”前三名。而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司法公 正、食品安全等网民关注度较高的话题无不与法治密切相关。现在,随着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当然,法律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也需要人们接受法律约束。要牢固树立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观念。因此,一系列履行法定义务的法律也在同时出台。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而对于每个公民来说,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行为规范,要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一个人最高境界的守法,是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最低限度的守法,是要做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法律规范不能破坏。

全会还要求,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古语说,“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在日新月异 的改革时代,人民更加期待公平正义,折射出社会和谐发展对法治的更高要求。只有让“法治”成为全体中国人的最大公约数,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增强全民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重大任务,并从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等四方面进行了细化部署。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解读者普遍认为,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深度推进的基石。只有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法律成为全民信仰,才能最终建成法治社会。

1、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领导带头是关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莫纪宏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只有把大力推动全民守法作为重要支撑,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 念和法治意识,才能形成守法光荣和守法有责的良好风尚。”

专家认为,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也是立法、执法、司法三者的末端,前三者的“营养”或者“毒素”,都在全民守法这个层面上堆积与滋生,盛开“鲜花”或者“恶之花”。只有通过制度设计,建立顺畅的纠错机制,才能筑牢法治社会之基。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循序渐进。“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领导带头学法至关重要,他们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对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有重要作用。”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傅士成认为,培育全社会的法治精神、法治信仰,需要从“大”处破题,才能形成全社会衡量是非对错的共同标准,“大”就是指领导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认为,需要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训练。“树立法治意识,就是遇到问题首先从法律角度看一看,任何事情只要是违法的,不管做成什么效果,都是不可行的。”

对此,全会提出,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逐渐觉醒,法治理念有较大提高,但对法治的全民敬畏尚未 形成。要让法治成为国人共识、建立起全民法治信仰,还有很长的路。

“当前,在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中,还存在一些纠结,公民权利意识觉醒与维权理性不足的矛盾即是其中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分析,一方面,群众渴望用渴望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却不适应法律程序上的各种限制;一方面对他人侵害自己权益的违法行为义愤填膺,另一方面自己却可能违法、钻法律漏洞;一方面将其要求诉诸法律,另一方面却容易以极端方式维权。大部分人仍有遇事找政府解决的惯性。与此同时,由于缺少对公权力机关必要的信任,对其服从、配合、支持的程度则日渐降低。寻找解决之道,全会提出:“牢固树立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观念。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2、实现全民守法,要先做到全民懂法

全会指出:“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解读者认为,进行普法宣传是全民守法必由之路。实现全民守法,就必须做到全民懂法,这些都要靠普法宣传。

自1986年至今,全民普法教育规划已走过近30年,今 年已进入“六五”普法规划中期。近几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通过大力加强普法宣传教育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但我国国情要求普法工作者仍需在普法模式再创新上下功夫,有专家建议,首先,普法宣传要做到深入群众,与群众面对面,有的放矢;其次,普法宣传要密切联系实际,要引导群众从正面典型中感悟守法对己、与人、为国都是好事,从反面教材中看到违法对自己及家人、社会造成的危害;再次,普法宣传要做到形式新颖、多样。

对此,《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普法“路线图”——“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

“公正宣判,以案说法,是培养全民守法意识的有效制度设计。”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甘元春建议,让群众获得公平正义感并不难,例如把不涉及保密与隐私的庭审,全 部进行网络直播或全程视频录播,既能满足群众知情权,又能有效减少冤假错案,尤其对一些涉及“权、钱、名”的案例,更要放大其效应。

此外,针对守法意识淡薄的问题,全会决定还要从小学开始,把法治课纳入到各阶段国民教育中。专家认为,抓“大”的同时,也要抓“小”。培育法治信仰,要从娃娃抓起,改变在小学教大道理、到大学教遵守规则的教育错位现状。

3、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全会对法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论述引人注目。

“全会在许多民生问题上提出了极具操作性的目标,这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与三中全会决定中“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表述相比,四中全会强调“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对三中全会改革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可以看出中央让依法治国方略真正落到实处的决心。

人民权益靠法律保障,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法律资源分布不均而导致的“找律师难”、因法律服务渠道不完善而造成的“诉讼难”、因法律援助体系不到位而形成的“赔偿难”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竹立家指出,上述问题的存在削弱了群众对依靠法律 维权的信心,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

对此,《决定》进行了细化部署:如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法律帮助;发展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业,统筹城乡、区域法律服务资源等。

2014年2月,司法部印发《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就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等问题作出部署。构建“半小时”法律服务圈、建设乡镇法庭、推行乡村法律顾问制度„„专家表示,四中全会为各地正在积极探索的法律公共服务实践树立了方向。

“全会提出了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两个关键点:一是要扩大覆盖面,二是要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公共法律服务覆盖范围从仅限于请不起律师的犯罪嫌疑人,扩展到如今需要法律服务的低收入人群。而随着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让法律服务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也成为法治中国的题中之义。

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基础 篇6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名片”。只有依靠文化,才能提升城市形象,城市才能提升综合竞争力。每一座城市都有着它自身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准确的城市文化定位可以扩大城市的无形资产,可以提升城市的内涵和品味,可以彰显城市的个性和魅力。从城市文化定位中去思考和塑造城市形象,有利于提升城市软实力,有利于增强城市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城市影响力,有利于形成城市凝聚力。

一、城市文化概述及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城市文化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价值观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是一种城市管理科学,包括了具有某特定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所形成的管理系统。

城市文化不仅是精神生活中的一员,更带动了城市经济发展,是经济的变相载体,是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下,它为城市创造的精神和物质价值有显著的体现:文化产业、公共艺术、文化艺术设施、旅游产业等作为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在城市发展中占据战略地位。

作为历史积淀深厚的城市,其创造的产业价值是巨大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很明显的,这种动力又会对城市及其文化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经济、文化与城市的发展有着紧密关联。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是否现代化、是否繁荣的标志,首先是经济,文化产业符合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标准,顺应城市发展的要求,是不可替代的中坚力量,以文化带动经济,以经济促进文化,达到双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发展。

目前,省会文化中心已经在济南西部新城正式开工建设。经国务院批准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由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将于2013年在济南举行。省会文化中心是举办“十艺节”的主场馆,坐落在济南西部新城的核心区包括大剧院、图书馆、美术馆、群众艺术馆以及剧团、书城、影城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配套项目,省会文化中心是服务省城市民文化需求的重要场所。省会文化中心的规划建设与济南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相结合合,突出了齐鲁文化特色。

日前,济南市又入选为“全球网民推荐的十大中国旅游城市”,济南市独特的泉水资源和泉水文化是济南悠久的历史文化,而泉水资源又与‘低碳’概念相吻合,这样的优势其他城市是不可比拟的。

二、当前文化市场社会监管机制中存在的不足

(一)人们对文化市场的监督意识不强,热情不高,监督力度不够,有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举报和处理。

(二)由社会力量自愿组成的义务监督员队伍一般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师、公务员等组成,成分复杂,真正监督市场的时间有限,而且监督员队伍往往因为管理不善而比较松散,难以实现有效、统一地管理。

(三)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力度不够,较窄的新闻自由度是造成社会舆论监督不力的重要原因。

三、建立健全济南市文化市场社会监管机制

(一)完善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保证对文化市场的监管有法可依。法律法规是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部门、市场监督员、公民个人等对违法行为进行判定的依据。

(二)培养社会公众自觉维护和参与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识。政府除了一方面要继续举行审批项目公开听证制度以及对文化局的评议制度外,还要负责宣传普及文化市场的法律法规,引导公民自觉监督和举报非法经营。在全社会倡导监督市场、人人有责的理念,逐步培养社会公众的道德感,树立责任意识,形成人人监督市场、市场有序发展的局面。

(三)加强对义务监督员文化市场知识、管理法规及业务素质的培训,并奖励在市场的监督中做出贡献的人,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义务监督员队伍中选拔一些优秀的成员担任领导,组织成员定期召开会议,了解近阶段市场状况及分配各自的职责范围,鼓励他们互相沟通,建言献策;文化行政部门还要赋予他们一定的监督权利,保证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四)举报奖励制度要注意保护举报人的隐私,另外还要进一步开通网上的举报奖励平台。在文化经营单位集聚的地区,直接设立举报点,由专人负责举报和及时进行查处,以便提高办事效率。

(五)充分发挥文化行业协会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作用。首先文化行政部门要改变以往文化行业官办的性质,放权给文化行业协会,让文化行业协会真正成为介于政府、企业的第三方;其次要改革文化行业协会人员组织机制,招聘一批熟悉文化市场管理法规、文化市场管理业务知识的人才,充实和提升行业协会的人员队伍。要定期加强对组织成员的业务培训,引入竞争机制,企业化管理,实行竞争上岗,合理安排人员的职位和责任;再次,根据国家文化市场管理法规、山东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结合济南市文化市场的发展实际及本行业发展状况制定本行业制度及规范,对经营者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

(六)大力发挥各种新闻媒体的社会舆论监督作用。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新闻媒体的引导,真正起到媒体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媒体自身也要在商业利益的包围中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良知,不能因为一己之利而损害消费者权益。对于遵守市场规范的经营单位或执法行为要报道,对不良的市场行为也要进行舆论监督和批评,以促进文化市场的良性发展,从而形成政府、市场、媒体之间的相互制衡、共同发展的关系。

遵纪守法是企业文化的基础 篇7

一、倡导奉公守法精神,建设企业廉洁文化关系国有企业的生死存亡

(一)倡导奉公守法精神,建设企业廉洁文化是贯彻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系列反腐举措和反腐精神的重要体现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重拳反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严厉打击腐败。这是党中央借鉴国内外执政党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针对党内的严峻反腐形势而做出的深思熟虑之举。国有企业掌握国民经济命脉,一旦发生严重的腐败案件,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近年来,诸多国有企业内部发生的诸多腐败案件触目惊心,这是我们广大国有企业干部和职工必须引以为戒的。在国有企业大力倡导奉公守法精神,建设企业廉洁文化,是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反腐精神,切实维护职工、企业和人民利益的重要体现。

(二)倡导奉公守法精神,建设企业廉洁文化是保证国有企业在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需要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要想产生效益,为人民和国家创造财富,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实践证明,凡是不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企业必然为市场所淘汰,20世纪90年代我国兴起的国有企业改革浪潮,本质上就是要淘汰那些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国有企业。市场经济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而腐败与市场经济的这些特征格格不入,造成国有企业暗箱操作、损公肥私,长此以往,必然会被滚滚经济大潮吞噬。所以,在国有企业大力倡导奉公守法精神,建设企业廉洁文化是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需要。

(三)倡导奉公守法精神,建设企业廉洁文化是凝聚广大国有企业职工人心,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根本保证

一个企业,如果贪污腐败成风,损公肥私成为常态,那么这个企业也必然是一盘散沙,更谈不上企业精神和企业凝聚力。国有企业要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就要培养出具有奉公守法精神的干部和职工,才能凝聚广大职工人心,同心同德投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而建设企业廉洁文化则是培养干部和职工奉公守法精神的重要途径。

二、当前国有企业在培育职工奉公守法精神,建设廉洁文化方面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一)生产经营任务重,经济压力大的客观实际是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国有企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所有经济主体一样,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生存和发展,国有企业必须在经济规律的指引下,以生产经营任务为中心,致力于创造经济效益和利润,这使得国有企业相当一部分领导和职工忽视了理论学习和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导致在思想理论学习方面所下功夫不足,在本单位廉洁文化建设方面缺乏创新。

(二)国有企业基层职工工作任务重,文化水平较低的主观因素是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的又一困难

长期以来,广大国有企业的基层职工作为我国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他们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强,工作勤恳,任劳任怨,工作能力强,专业技术过硬,这是国有企业一直以来牢牢占据我国经济的主体地位,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基本原因。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国有企业很多基层职工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他们的理论素养不足,法制观念淡薄,加上劳务工的人员流动性较大,这都给国有企业培育职工的奉公守法精神和建设廉洁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在市场环境的诱惑和腐蚀下,部分领导干部和员工抵制不住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面临的物质诱惑日益增多,而党政干部包括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首当其冲。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或多或少的权力和资源,容易成为被拉拢和腐蚀的对象,一旦他们放松了思想警惕和道德修养,就难以抵御外界的种种诱惑,容易滑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深刻地证明了这一事实。

三、倡导奉公守法精神,建设廉洁文化的必由之路

(一)加强理论学习,培育干部和职工奉公守法精神,形成廉洁价值理念

国有企业各级党委要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根据本单位的实际编辑、整理反腐倡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制度,结合一些腐败案件,汇编成通俗易懂、形式新颖的材料供广大干部和职工学习,并让大家在学习中结合自身工作谈心得、谈体会,将这种学习形成长效机制,层层落实,定期检查学习状况,从而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理论水平,培养他们的法制观念,为建设廉洁文化奠定理论基础。

(二)注重制度建设,为建设廉洁文化提供制度保障

客观地讲,国有企业目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贪污腐化乃至偷盗现象,这与廉洁从业制度贯彻和监督不到位关系甚大,必须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廉洁从业制度和规范,制定操作性强的职工考核制度,逐级落实监督责任,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各级部门的绩效考核之中。要坚持和完善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一对一帮扶制度、公示制度、诫勉谈话制度等,做到多管齐下,杜绝损公肥私、盗卖国家财产现象的发生,从制度上为建设企业廉洁文化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创新廉洁文化建设的形式,增强廉洁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大力推进廉洁文化进厂区、进岗位、进家庭,通过图片展览、影像资料、案例警示等形式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要定期举办反腐倡廉宣传和教育报告会,以那些因腐败而走上犯罪道路人员的前车之鉴震撼人心,净化心灵。要加强网络建设,以贴近职工工作和生活,为广大职工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建设好廉洁文化网站,塑造积极向上、人人向廉的氛围,增强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实效性,营造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

遵纪守法是企业文化的基础 篇8

关键词:从政道德文化;从政道德;公仆文化;官德建设;惩处腐败;监督;官德

反腐倡廉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中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腐败并非不治之症,关键在于如何治理。实践证明,加强从政道德建设,有利于更好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有利于提升国家公职人员能力素质和精神境界,有利于建设勤政、为民、务实、高效、廉洁的政府,有利于引导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一、不断加强干部从政道德教育,增强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当前,党员领导干部从政道德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个体对于道德理论和掌握越来越多元化。对于这些道德问题上的存在的潜规则,法律无法整齐划一地予以规范。因此,必须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从政道德教育,这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对于党员干部进行从政道德教育是多层次、多渠道和多样化的,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经常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建立和完善制度法规,切实提高法规制度的执行力

在积极开展廉政教育的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制度法规,如果没有规章制度,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等他律机制来做保障,要想使人不能贪和不敢贪,就犹如空中楼阁,没有根基和保障。制度的建设过程也是一个深化反腐败源头治理的过程。抓住了制度建设,就抓住了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就抓住了党员领导干部作风转变的“牛鼻子”。

目前,保障干部廉洁、依法从政的规章制度不可谓不多,有《党章》、《党内监督条例》和《廉政准则》等等,问题的关键在于制度执行不给力。制度执行力差也成为当前一些腐败领域易发和多发的重要原因和推手。提高制度执行的实效,需要多方发力。领导带头执行制度,建立制度执行公开机制,规范行政行为和行政程序,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增强制度执行的透明度,对制度执行不力的要实行责任追究。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当前,尤为迫切的是以规范制约权力为核心,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真正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与此同时,要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创新科学的考德评价机制,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让一大批忠诚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政清廉、群众公认、励精图治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三、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用权行为和过程的监督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督环境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用权,可以为民造福;擅权专用,胡作非为,必然殃及百姓。面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价格观念多元化的实际,必须进一步强化监督制约,防止党员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出现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这也是贯彻落实《党章》和《廉政准则》等党纪条规,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很大程度上,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从廉到腐的发生,不仅仅是个人品行和修养出现偏差,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着监督缺位或者流于形式的问题。因此,建立一种管用的监督机制,不仅仅是发现问题,其目的更在于防止和纠正偏差,促使党员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只有监督真正到位,才能从源头上、从根本上堵住和遏制腐败。要通过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对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的监督,对“三重一大”和各级党委政府换届纪律情况的监督,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一手抓内控机制建设,一手抓外部监督,通过建立科技防腐机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期、苗头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忠诚履职、依法履职,做到敢于和善于监督,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四、严格执纪执法,严肃处理违反党员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的腐败行为

目前领导干部队伍中存在着的道德滑坡、道德失范、人格扭曲、腐化堕落等问题,既是党性不纯、严重脱离群众的表现,也是沦为腐败分子的重要思想动因。理想的滑坡是最可怕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从近年来我们党查处的腐败案件中我们不难看出,由于丧失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些党员干部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特别是在一些领域,腐败行为仍然易发多发、党员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现象依然严重。腐败案件涉案金额巨大,违法违纪行为多样化,窝案、串案、案中案明确增多,有的甚至是一人腐败全家受益,可谓正治上受损,经济上得利。

腐败行为屡禁不止,其中查处不严、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是重要因素。实践证明,不很抓惩治这一手,就难以有效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就难以树立党纪国法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和尊严感。因此要通过建立腐败问题的发现、排查和处置机制,严查重处腐败分子。对于违法违纪问题,不管是出现哪一个环节上,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严肃追究责任,绝不姑息迁就。只有惩处有力,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制衡力。

上一篇:超级垃圾桶作文下一篇:关于学校万圣节活动小学二年级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