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传说故事:压岁钱的传说(推荐11篇)
春节我们这里的习俗很多,家家户户挂灯笼、贴春联,大街小巷随处都可以看到舞狮舞龙,小孩子穿新衣,戴新帽,还可以得到大人们的压岁钱,别提有多看开心啊!其实,提到压岁钱,还有一个传说吧。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总是会偷偷跑出来,到人家家里去,用手去摸熟睡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就会头疼发热,变成傻子,甚至会死掉。但是这个名叫“祟”的小妖怕灯光,因此,家家都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有一对夫妻老年得子,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给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作枚铜钱包在红纸包上,放在枕头旁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要去摸孩子的头,这时只见枕头边发出道道金光,吓得“祟”大叫一声就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原来八枚铜钱的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因为“祟”与“岁”同音,之后逐渐变为压岁钱。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个被称为“祟”的小妖怪, 它长着黑黑的身子, 但手却是雪白的。每年春节除夕夜, 它都要到人间害人, 专门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脑门。
凡是被“祟”的雪白小手摸过的小孩就会生病, 莫名其妙地发高烧, 整夜说胡话, 等到十几天高烧退去后, 小孩就会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
所以, 每年到了除夕这一天, 家长们都怕“祟”来伤害自己的孩子, 就整夜亮着灯, 陪孩子一起玩, 不让他们睡觉。这在当时叫做“守祟”。
后来, 人们觉得说“祟”这个怪物有些晦气, 又因为“岁”与“祟”谐音, 于是人们就慢慢改“守祟”为现在所说的“守岁”了。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布袋,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叫,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微微一笑并说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兽赶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容光焕发,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扔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跑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春节的传说故事1: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
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的传说故事2:鞭炮驱兽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这风俗越传越广。
春节的传说故事3:万年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的传说故事4: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
春节民俗传说六:过年放爆竹的传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年放爆竹最初的用意就是驱散瘟、晦气,带来吉祥。据古籍记载,爆竹最初就带有神秘色彩,古时是一种驱邪的用品,野外露宿时也可以用它驱赶野兽。后来人们除了在春节,在其他盛大的节日和喜庆日子都会燃放爆竹,表示吉祥庆贺。
春节民俗传说七:贴门神
古代神话说中有两员大将捉鬼、保平安,名神荼、郁垒,民间便由此用桃木板制作桃符,上写神荼郁垒名字或者刻画像,挂于家门口,镇邪恶、保平安。
宋代时桃符变成了春联,一来不失其意,二来表达美好愿望,三来装饰美观。
民间认为,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可以驱散妖魔鬼怪。怒目圆睁、武器高大、成对,这就是门神的样子。唐朝以后,秦叔宝和尉迟恭因保卫唐太宗安然入睡,也成了门神。现在一般都是这两人,神荼郁垒倒是极为少见了。
春节民俗传说八:贴春联的传说
春联最初的来源就是上面所说的神荼郁垒,五代时人们开始将连语代替神荼郁垒的名字,宋朝开始春联变得普遍,明清时期兴盛,据说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命令全城百姓贴春联,还亲自出游欣赏,后来文人也将写对联当做文风雅事,成为社会时尚。
春节民俗传说九:倒贴福字的传说
倒贴福字有恭亲王府说、慈禧太后说和朱元璋、马皇后说等三个传说,三个传说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下人、百姓不识字,导致倒贴了福字,但“福倒”谐音“福到”,所以传为一时佳话,流入民间。
春节民俗传说十:熬年守岁的传说
大年三十晚上熬夜守岁的习俗现在是一去不复返了,几乎没有人家再过这个习俗。这个习俗的由来也是跟怪兽“年”有关。传说古时候,性情凶残的怪兽“年”每到大年三十都会到人间肆虐一次,于是百姓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后,就把大年三十晚上称作“年关”,晚上提前做好饭,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躲”在屋里吃年夜饭,因为“吉凶未卜”,所以年夜饭都很丰盛。吃完饭后,大家都不睡觉,坐在一起闲聊壮胆。这就是大年夜熬年守岁的来由。
我国神话传说故事中的复仇故事以不同的复仇方式、复仇原因、复仇结果展现出来各个复仇故事的特色。从复仇方式来看, 主要有三种情况:亲自复仇、借助他人复仇、借助外力复仇;从复仇的原因来看主要有血亲原因的复仇、为情义的复仇、惩戒性质的复仇;从复仇的结果来看, 要么成功复仇, 要么复仇失败, 结更大的仇;从复仇主题来看, 无论是哪种方式、哪种原因或什么样的结局, 神话中的复仇故事体现的都是人类的情感方式、处世态度。
“神话最主要的特质, 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文化现象起源的解释。这种起源的解释不仅指示出世界在时间意义上的‘开始’, 而且指示着现存世界秩序所以如此的‘根据’与‘前提’。”[1]所以, 在神话中的许多关于复仇的故事, 彰显的是一种社会秩序极端自由化状态下的人类的本能选择, 人们把复仇当成解决仇恨关系的唯一选择, 更是生存尊严的一种体现, 复仇在人类的内心深处是被推崇的。出自《山海经·北山经》的神话《精卫填海》:“发鸠之山, 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 其状如乌, 文首, 白喙, 赤足, 名曰:“精卫”, 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 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 溺而不返, 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 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 东流注于河。”炎帝的女儿溺死在东海, 死后化为精卫复仇, 衔着西山的木石, 来填塞东海。就是典型的亲自复仇的方式, 因为东海夺取了自己的生命, 使自己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的权利, 展现的自己的生存的欲望, 尽管面临的无边的东海, 尽管自己仅拥有微小的力量, 依然要往返于西山与东海之间, 衔木石以堙东海, 直至东海被填平。《精卫填海》的故事展现的是一种精神, 一种不屈不挠的、不畏强暴的、勇往直前的精神。复仇故事中, 复仇的一方尽管势力强大, 而另一方尽管势单力薄, 但是依然倔强的实施着自己的复仇行为, 实现着自己的复仇愿望, 有一种不大目的, 誓不罢休的力量。
这是我国神话的复仇故事为我们开启的一种复仇精神, 这种不为强暴、勇往直前的复仇精神一直是复仇故事的主旋律, 这种复仇精神也一直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不断传承。《史记》中“士为知己者死”的豫让, 面对强大的赵襄子一而再再而三的为智伯复仇, 变身刑人, 吞炭毁声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荆轲面对强大的秦国和秦王, 尽管是“风萧萧兮易水寒”, 尽管明知“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复仇的脚步依然没有停留。这些复仇主角身上拥有的复仇精神成为了我国的一种大义凌然的文化精神, 而这些复仇主人公也一直为后人所称颂。
出自《列异传》和《搜神记》中的“三王墓”的故事, 则是典型的借助他人力量来复仇的故事。《搜神记》卷十一记载:“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 三年乃成, 王怒, 欲杀之。刘有雌雄, 其妻重身, 当产, 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 三年乃成;王怒, 往, 必杀我。”拿着雌剑往见楚王, 果然“王怒, 即杀之。”“莫邪子名赤, 比后壮, 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 三年乃成, 王怒, 杀之。’于是, 赤“日夜思欲报楚王。”但是, 楚王梦见有一眉间广尺的少年, 说要找他复仇, “王即购之千金, ”赤听说以后, “亡去, 入山, 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 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 将子头与剑来, 为子报之。’儿曰:‘幸甚。’”
干将莫邪的儿子为了给自己的父亲报仇而欲找楚王复仇, 但是复仇行为还没有实施, 就被大王识破了计划, 不得已, 赤逃亡山中, 但是复仇的欲望仍在, 但是自己又无法亲自复仇, 这时, 就必须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实施复仇。客的适时出现, 帮助赤完成了复仇的心愿。借助他人复仇, 而且这个“他人”还是个陌生人, 那么“他人”复仇的原因就让这个复仇故事更加地意味深长。
这个复仇故事从赤的角度是血亲原因产生的仇恨而延续的复仇故事, 赤的父亲被杀, 所以赤要为其父报仇。血亲复仇是由于血亲关系人而引发的复仇, 仇敌的双方是不共戴天的, 于是一方向另一方寻仇既是告慰亲人, 同时也是维护家族或家庭的荣誉。这种血亲复仇是我国传统血亲关系认知的一种具体体现, 在我国的一些古籍记载中, 血亲复仇的必须的, 《尚书·康诰》中记载说:杀人之父, 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 人亦杀其兄。《公羊春秋·隐公十一年》记载说:“君弑, 臣不讨贼, 非臣也;子不复仇, 非子也。“《礼记·曲礼上》记载说:“父之仇, 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 不反兵:交游之仇, 不同国。”这些都是我国古人对血海深仇的血亲仇恨的认知, 这些认知不仅仅体现了血亲复仇的不可逃避性, 杀父之仇, 不共戴天, 兄之仇, 不待时, 更体现了我国古人对复仇本身的认知, 血亲复仇是必须的, 同是时也是理性的, 不能盲目地报复, 而是对等关系之下的复仇, 父亲被杀的人杀仇人的父亲, 兄长被杀杀仇人的兄长, 这种认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复仇找到了正当合理的理由, 从而也使复仇带出了合理性和正义性的色彩。从帮助者“客”的角度来看, 陌生人“客”为什么要替赤去复仇呢?仔细的推敲, 我们不难发现, “客”的身上闪现的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侠”的光彩和精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这个复仇故事便也带上了一股我国传统侠文化的精髓。
这种对血亲关系的认知展现的是人类本能的情感关系, 而对复仇本身的认知则体现了我国复仇行为一直崇尚的理性复仇行为, 这种认识在我国的通俗文学中尤其是武侠小说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延续。
出自《搜神记》的“夏侯弘”的故事是一则借助外力复仇的故事。《搜神记》卷二记载, 谢尚“年少时, 与家中婢通誓约不再婚, 而违约;今此婢死, 在天诉之, 是故无儿。”由于谢尚的始乱终弃, 婢女死后借助天力复仇, 让谢尚绝后。《搜神记》卷十一记载的“东海孝妇”的故事中, “东海孝妇养姑甚谨, 姑曰:‘妇养我勤苦, 我已老, 何惜余年, 久累年少。’遂自缢死。其女告官云:‘妇杀我母。’官收, 系之。拷掠毒治, 孝妇不堪苦楚, 自诬服之。”东海孝妇蒙冤死后, “郡中枯旱, 三年不雨。”这两则故事中无论是婢女还是孝妇, 她们的复仇方式是特别的, 都是自己死后引起的冤屈撼动了上天, 上天靠着无上的力量为其复了仇。这种靠外力复仇的故事有个共性, 那就是受害者都是弱势群体, 而且都身负巨大的冤屈, 再由上天得到感应进而报仇成功。
这种借助外力复仇的故事, 其中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的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的因果报应的一种简单的认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上天替蒙冤者复仇是人间伸张公理的主张的体现, 追求公理是人类的必然愿望, 谁都不希望自己被冤枉, 谁都不希望自己委曲求全, 一旦蒙受冤屈, 就希望诉之公理, 而复仇成功的结果表明的其实是一种公理审判之后的惩戒坏人的表现, 于是这种借外力复仇的故事便成一种惩戒性质的复仇, 是人类对公理的不懈追求的体现。这种靠外力复仇或惩戒的手段在我国的古典戏剧《窦娥冤》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窦娥蒙冤临刑之时指天为誓, 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 以明己冤, 后来果然都应验。天力惩戒以后又得到了公正的审判, 《窦娥冤》里的指天誓言让其成为了我国戏剧艺术中的瑰宝而代代传颂。
复仇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文学的基本母题, 在我国传统的神话传说故事中, 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关于复仇的故事, 在不同的故事中, 以各自的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复仇故事中所蕴含的精髓, 或者是人类本能情感的外化、或者是人类传统思维认知的体现、又或者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传承, 总之, 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用其艺术化的叙事展现了其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的审美可能性。
摘要: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 有许多是复仇的故事, 中国神话中的复仇故事以不同的复仇方式、复仇原因、复仇结果以展现出来各个神话复仇故事的特色。从复仇主题来看, 无论是哪种方式、哪种原因或什么样的结局, 神话中的复仇故事体现的都是人类的某种情感方式、某种处世态度, 而最终所展现的是复仇故事中所蕴含的某种精神。
关键词:中国神话,复仇,探析
参考文献
相传古时候有个可怕的怪兽名字叫夕,平时隐居深山,但是每到腊月三十那天,他就会跑出来,到附近村子里吃牲口、吃人。人们想了许多办法想把夕制服,可是都不顶用。年年岁岁,牲口被夕吃没了,人也逐渐稀少了。后来老百姓忍无可忍,只好去求灶王爷。
灶王爷深知夕的厉害,自忖不是夕的对手,于是决定借腊月二十三回天宫述职的机会上天庭搬兵。可是玉皇大帝本着多一事少一事的态度不愿意管这件事,旁边的诸路神仙也都犯懒不愿意抻头。灶王爷就设法讨好玉帝,因为身上也没带礼物,只有随身带的几个糖瓜(我们都知道灶王爷最爱吃糖瓜),就拿出来给玉帝吃,说是人间特产。你别看玉帝整天山珍海味的,这么原生态民俗的小吃他还真没吃过,结果一吃就把牙给粘住了。玉皇这个急呀,想着赶紧吧牙上的糖瓜弄下来咽下去。灶王爷趁这个时候跟玉帝说搬兵的事,玉帝这时候哪有心情管这个事呀,也不管灶王说什么,一概点头。你想他牙被粘住说 不出来话呀。他点头那意思就是你说什么都好,赶紧把这玩意给我弄下来是真的。灶王爷一看玉帝点头了,赶紧给玉帝端了杯热茶,趁机问:“您既然答应派兵了, 那您看派谁去呀?”玉帝喝了热茶,把糖瓜泡软了,总算张开了嘴,一张嘴头一句话就是说:“黏呀!好黏呀!”旁边那些神仙正害怕玉帝点自己出这趟差呢,一听这句话,又拿犯坏的,就趁机抓住话头说:“玉帝有旨,派年随灶王一同下界除夕。”
敢情天宫里还真有个叫年的。这年是谁呀,乃是神农的小儿子。灶王爷一看,还是个小娃娃呢,这怎么打得过怪兽呀。小孩不高兴了,说你还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是骡子是马咱拉出来溜溜。灶王爷也没办法,奉旨只好带着年回人间。临走,这年还带了两件玩具,一块红绸子、一个竹筒。
三十晚上,夕又来捣乱了,年和夕展开了一场大战,年就拿出红绸子和竹筒。原来这不是一般的红绸子和竹筒。年在天上的时候和托塔李天王的儿子哪吒三太子是好朋友,这两件法宝就是从哪吒那里借来的,红绸子是哪吒的混天绫,竹筒是火尖枪变化而成,能够喷火。年用这两件法宝把夕赶跑了。
为了防止自己走后,夕再来作恶,年把红绸子剪成许多小条分给大家帖在大门上。又教百姓们做爆竹,点燃后跟喷火竹筒一模一样。从此夕被吓得再也不敢 到村子里来了。为了纪念这件事,百姓们把腊月三十这一天叫除夕,就是把夕除掉了的意思,而把正月初一叫年。渐渐地,民间有了过年的风俗。每年腊月三十,家家门上贴红绫,后来变成 贴春联,另外还要放爆竹、穿新衣服庆祝。过年民俗也一直延续到今天。
有关于元旦的传说故事【1】
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解放后将1月1日岁首改称为“元旦”节后,政府仍按照几千年来使用的农历历法按农时节令,在立春前后冬闲时期的“春节”放假三天,民间办“庙会”等欢庆,传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有关于元旦的传说故事【2】
大约在公元5万年前,古埃及人的生活方式已由游牧变成农耕,定居在尼罗河的两岸,他们的农业能否收成与尼罗河发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的泛滥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每次都把这个时间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天狼星与太阳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一年的开始定为这一天。这便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元旦在我国汉语中是一个合成词,元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有旦的象形字了。
每年公历的1月1日,人们称它为“元旦”,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汉语里,“元”是开始,也就是第一;“旦”是一天或早晨的意思,两字合称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了。但这从一开始就并不是固定的。
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解放后将1月1日岁首改称为“元旦”节后,政府仍按照几千年来使用的农历历法按农时节令,在立春前后冬闲时期的“春节”放假三天,民间办“庙会”等欢庆,传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的《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没有人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的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老人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颤抖怪叫。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有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的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据称,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另外民间传说的大年三十要守岁,也有称其俗名熬年。为什么要熬年呢?原来民间流传凶猛的怪兽年的活动规律,它每隔365天就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夜晚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
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过节的喜悦。过年为什么会这么热闹呢?有一个好听的故事,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
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常年居住子海底。可每到除夕这一天它就会爬上岸,吞食牲畜,伤人性命。所以每到除夕,人们就会躲进深山里,来躲避“年”兽的伤害。
又是一年除夕,有一位乞讨老人来到村子里。一位老奶奶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些食物,并劝他赶紧去山里避难。谁知,老人却说:“没有关系,您让我在这里住一晚,我保证把年兽赶走。”老奶奶不相信老人的话,独自一人去了山里避难。晚上,“年”兽来了,它看见老奶奶家灯火通明就不敢上前。突然,房间里又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声音,“年”兽吓得落荒而逃。原来,“年”兽怕红色、火光和炸响声。
从此以后,每到过年,人们就会贴春联、放鞭炮......这就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年。
这个怪物在人间兴风作浪,搅的人们不得安宁。有个村民说:“我们去求求灶王爷,让他去天上找个神仙打败夕。”村民们异口同声的说:“好,就这么办。”
于是,人们找到了灶王爷,求他去天上找个神仙治服夕,灶王爷听后,腾云驾雾到天上求助天帝帮忙。
到天帝那里,他把人间的事情从头到尾的叙述了一遍,天帝听后,立即派了个小仙童叫年,让年随灶王爷下凡除怪。
下凡后,年找到夕说:“怪物还不跪地求饶。”
夕听后哈哈大笑说:“你个小毛孩还想让我跪地求饶太可笑了。”
年拿出红段子向夕挥去,夕见情况不妙就趴在地上装死。年见夕已死,便高兴地蹦来跳去。夕见年已中计,就趁年跳到自己嘴边时张开嘴巴想吃掉年,幸亏年的动作敏捷闪开了夕的嘴巴。年见身旁有一堆竹子,便施法让竹子燃烧起来“噼噼啪啪——”的声音把夕吓得跑了起来。于是,人们点了一把火把惊惶失措的夕烧死了。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春节期间,各街巷通衢里,大户人家悬灯结彩。街头巷尾,乡里材社,到处百艺杂陈,各献高技,热闹非凡乡间多延请戏班剧团演戏,还开展听道情、扭秧歌、唱花鼓及各式品种的娱乐嬉戏,也有舞狮子,耍龙灯等种.种文体活动。人们欢天喜地,共庆新春。
春节放烟花爆竹能够增强节日氛围,调动人们积极的情绪,放完鞭炮满地的红色代表喜庆、幸福、吉祥。红色能使人适度的精神紧张,保持精神集中,为迎接新的一年的一切做好准备。燃放烟花爆竹时声势能给人以畅快淋漓的感官享受,现代人工作学习压力过大,可通过燃放烟花爆竹得到一定的释放,缓解平日的压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保护了本民族的独特风俗,增添了世界文化大花园的活力。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鞭炮与桃符、春联一样,最早是用来驱除邪魔鬼怪的。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过年时候燃放爆竹就已经形成了习俗。《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了这个习俗:“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恶鬼。”这也是后来人们在春节燃放鞭炮的由来。由此可见,“爆竹”一词的本意是焚竹而爆。
火药发明之后,人们不再燃烧竹子了,而是将硝石、硫磺、木炭等填充在竹筒里燃烧,产生“爆仗”。不过,这时人们仍然一直沿用“爆竹”的叫法,直到今天。
到了宋代,人们用纸做的筒子代替了竹筒,里面灌上火药,内藏药线,制成了新的爆竹。直到今天,我们还是沿用这个方法,只不过在工艺上有所改进,在花样上有所翻新罢了。在宋代,还有人用麻茎把纸制爆竹编成串,管它叫“编炮”。因为成串的爆竹放起来声音持续时间长,清脆得好像人甩鞭子发出的响声,因此也就称它为“鞭炮”。
明清两代,爆竹的种类更加繁多,燃放爆竹的时间已不限于大年初清晨,除夕夜即开始,子夜零时达到高潮,俗称“迎神”。这时,无论贫贵贱均要放爆竹,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征》引《壶天录》说:“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鄣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家即谋食维艰,索逋孔丞,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柱,除早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沿类然也。”清朝谢文翘《教门新年词》中的:“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反映了当时北京燃放鞭炮的情景。
【关于春节的传说故事:压岁钱的传说】推荐阅读:
春节每日的传说故事09-14
春节贴门神的传说11-07
关于民间传说故事3个07-09
春节小故事:压岁钱的来历09-09
清明节的传说_关于清明节的传说12-27
高一关于春节故事的作文06-16
关于雷公历史传说11-03
春节给压岁钱的祝福语01-15
关于春节的文章05-27
关于春节的作文400字:春节习俗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