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需要应变能力

2024-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主持人需要应变能力(精选11篇)

主持人需要应变能力 篇1

像“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一声妈二声娘三声妈咪喜洋洋”、“新娘漂亮得如西施貂蝉”之类的话,在婚礼上一定要慎用。这些语言不仅没有新意,而且有着 与婚礼不协调的背景,西施、貂蝉是什么人?她们能与新娘比较吗?结婚的日子一般不要说“在天”、“在地”这样的话,这不是吉利的象征。吉利是婚礼的基本原则。

婚礼上有时容易出现意外状况,比如天气不好,人的心里也很抑郁,比如新郎给新娘戴戒指时掉在了地上,比如酒杯打了,这时考验的是主持人的应变能力,一个好的主持人在任何场景下都会把婚礼主持得有滋有味,似乎任何一个场景都是婚礼的好的陪衬。

好的主持人会在下雨时送上这样一段情意绵绵的话:“今天是2012年的12月12日,天空因为今天的喜庆而向大地播撒着绵绵细雨,浇灌着这干渴的土 地,而大地也因为雨水的滋润和年轻人的无限活力而充满了生机。今天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日子,吉祥的日子,喜庆的日子,因为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又会有一对新人将缔结美好的姻缘,那就是某某某。”当戒指掉在了地上时,主持人说:“这枚戒指实在是太沉重了,因为它这里包含着太多的情太多的爱,像山一样的沉重,像海一样的深沉,怪不得新娘有点承受不住了,好,新郎再鼓起勇气,给你的新娘再戴一次。”

新郎的一次失手,竟然将婚礼的神圣感推向一个小小的高潮,这样的主持人理所应当地赢得了现场的掌声。

婚礼不可以重来,如果婚礼搞的很认真,很神圣,记忆很深刻,这对于新人今后的生活,会有一种很大的鼓舞。

挖掘主流文化

传统婚礼更具文化品位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厚重的,传承着尊老爱幼,因此,在婚礼上,这种主流文化是不应该被忽略的。记者曾参加一个由一位电台主持人主持的婚礼,在拜父母的环节中,他让四个老人和两个新人手挽着手,围成一个圆,象征着他们这个大家庭将团团圆圆,现场流淌着《母亲》这首感人的旋律,现场的气氛高涨,婚礼不仅把爱情这一主题演绎到极至,也把亲情推向了高潮。一对新人结婚是第二次生命的开始,那么主持人在婚礼上把对父母的亲情说的多一点,说的重一点,让他们感觉到第一次生命的时候,呱呱落地没有听到父母的任何话语,但是在第二次生命开始的时候他们是为父母创造了一个成就的舞台,在交给父母这个舞台的同时把父母接到这个舞台上,在舞台上亲耳聆听爸爸妈妈对他们的嘱托,这时候再加上新郎陪着新娘,抱一抱亲妈妈,再抱一抱新妈妈,这一幕在一生当中都会铭记。

主持人需要应变能力 篇2

1 主持人应变能力的含义

主持人在节目制作的过程中,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 尤其是现场节目, 与嘉宾的对话不是一成不变的, 主持人一句得当的话语极有可能带动整个节目的氛围。一些即兴的表演和发挥也能为节目增添意想不到的效果。艺术创作通常是源于生活的积累, 也有一部分是源于即兴迸发出的一丝灵感, 而灵感都是瞬间生成的抽象艺术美。作为主持人, 不仅要将艺术的美展现出来, 更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敏感于艺术, 善于体验和思考, 在生活中善于观察, 不断积累知识。作为一名主持人, 最擅长的应是语言组织能力, 如何将心中所想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 就是主持人应变能力的体现。创作新的作品时一定要明确主旨, 在围绕这个主旨的基础上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而这种凝聚力便是实现创作的目的。所谓的灵感都需要扎实的知识功底作基础, 而主持人的应变能力即是在扎实的知识功底上一瞬间迸发出的灵感, 它不是偶然发生的, 离不开主持人平时的勤奋好学。

2 提高和培养主持人应变能力的重要性

现如今, 主持人不再是单一地主持节目, 而是需要参与到整个节目的台前幕后制作中, 是新型的全方位人才。他们身上突显出更多的特色, 以播音主持为基础, 其他工作作为辅, 全面培养综合素质。从很多播出的电视节目中可以看到这一现象, 他们既是主持人, 又是记者, 还可以参与到幕后的编辑工作中去。

为了更好地主持一台节目, 主持人不仅要把握节目的节奏感, 将节目有效地串联起来, 还要不时活跃气氛。为了消除嘉宾的陌生感和紧张情绪, 往往主持人要巧妙的通过语言引导, 将话题逐渐引入正题, 消除嘉宾的疑虑。在现场的表演节目中, 主持人不仅要熟悉台词, 渲染感情, 还要有连贯的衔接节目的能力。主持人不仅仅是报幕的人员, 更是将观众与表演者互动的桥梁。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 精神文明生活也越来越重视起来, 在许多场合都能频繁发现主持人的身影, 而一些即兴的表演也是属于常见的表现。演员的素质高低不一, 演出计划的变动等因素都会导致突发状况的产生, 这也要求主持人具备专业的素养和应变能力, 从而化解尴尬局面顺利完成演出。节目主持人的应变能力不仅考验着专业能力, 也同样关系到节目的收视率, 是提高节目知名度的重要因素。

3 如何培养主持人的应变能力

3.1 充足的准备

无论做任何事都应该做好充足的事前准备, 以确保万无一失。电视台节目的播出必定需要事先的大量准备工作, 一台节目的演播过程中肯定会有各种突发状况, 所以充足的准备是十分必要的。有经验的主持人都会知道如何处理常见的突发状况, 良好的应变能力有可能会使节目效果锦上添花, 而不合时宜的语言或行为也会引来观众的反感, 致使节目效果大打折扣。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良好的语言环境为我们创造了机会, 但同时也会带来挑战, 只有事先做足充分的准备, 才能从容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充足的准备包含两方面:一是指节目组在节目播出前, 针对节目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与主持人进行沟通;二是主持人自己的准备, 在平时的生活中, 要时时积累知识并巩固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 已达到提高应变能力的目的。

3.2 参与实践活动

艺术来源于生活, 在生活中人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他们教会我们很多道理和知识, 只有融入生活才能真正感受到艺术的含义。作为文艺工作者, 主持人的应变能力更多地来源于生活中的小事, 只有将理论与现实完美地相结合, 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多参加生活中富有挑战性的活动, 通过实践发现问题, 并在遇到问题时及时找到解决措施, 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多与其他人接触就会了解更多的人和事, 无论是大团体还是市井小贩, 他们都是社会的缩影, 都会遇到各色的问题, 遇到问题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去思考如何解决, 只有动脑想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发方法。首先, 要应对各种各样的人;其次, 应对各种复杂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 主持人要培养自的动脑意识,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 发现问题后都要冷静对待, 学会自我反省, 具有勇于面对挫折的精神。只有百折不挠, 不断寻找解决办法, 才会使自己的应变能力不断增强。

3.3 不断积累知识

主持人的工作就是不断与其他人进行语言沟通, 将自己内心的想法通过语言表达来出来。如何用语言将心中之事完整地表达出来, 既考验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也是主持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知识储备的体现。在与嘉宾交谈时, 不仅要能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 更要清晰地表达主题, 让嘉宾知道你在说什么。在生活中, 利用闲暇时间去图书馆看书或参加一些活动, 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语言组织能力。在与人对话时, 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将语言精心组织后再充分表达出来, 量的积累促成质的飞跃, 这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遇见一些有趣的人和事更是要谨记在心里, 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发生的事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描述出来, 将其转化为素材, 运用在合适的场合中, 这可以锻炼主持人的语言组织能力。在演播现场, 主持人的行为表现直接影响着节目的效果, 面对突发状况, 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也就要求主持人在日常生活中练就临危不乱冷静思考的本领。观众更愿意看贴近生活的节目, 因为情感真实而富有感染力。如果当时的演播情景符合氛围, 主持人也可以适当地加入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嘉宾分享, 这样更有利于触动嘉宾的真实内心情感。这就要求主持人在生活中处处留心, 感悟生活, 从生活中体验真谛。总之, 只有不断学习积累, 才能更好地提高主持人的应变能力。

4 结语

主持人作为公共人物, 代表着一家电视台的整体形象, 具有引导正面形象的作用, 其言行举止将会影响很多人, 所以主持人应该时刻注意保持自己的形象。一个好的主持人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和踏实的专业基本功, 更要有超高的思想道德素养, 在此基础上提高逻辑性思维能力和现场的应变能力, 是主持人驾驭节目能力的重要体现。综上所述, 主持人不仅是正面形象的标杆, 更是高水平专业化职业的体现。因此, 主持人不仅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更应该丰富文化内涵, 练就临危不乱, 处事不惊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牛娜.播音主持专业应变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 2011 (4) .

[2]吴小娟.播音主持培养应变能力的途径[J].新闻前哨, 2012 (10) .

[3]陈颖.播音主持应变能力的重要性及培养策略[J].新闻传播, 2012 (9) .

实战需要应变 篇3

于:2005年从中央美院摄影系毕业之后开始尝试着做商业摄影,但是不是系统化的,毕业之前也在一些摄影公司实习过,直到2006年5月,进入dmd摄影公司才算正式开始了从事职业的商业摄影。

中:商业摄影做了几年了?你是美院摄影系毕业的,以前学校学到的和真正的实战有什么不同?

于:2006年到现在六年了吧。在学校里学到的更多是关于摄影这个系统的理论知识,结合了一定的实践,但是也是仅限于学校范围内很有限,并且相对零散的商业摄影实践,但这并不代表学校的学习用处不大,反而学校的系统学习让我掌握了关于摄影最根本的那些基础,这些基础为之后的商业摄影道路铺平了道路,其中在商业摄影中体现最明显的是用光,质感表现,构图,整体美感的把握,色彩色调的调控。

实战中最大的问题是应变,除非你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商业环境中,每天做重复的工作,拍着一沉不变的照片,不然就得面对一个接一个的挑战,产品的变化,材质的变化,客户要求的变化都需要以最快的方式来应对。

中:后来怎么开始主攻静物摄影的(这个静物摄影的名字可能不准确)?是自己的兴趣出发还是从商业摄影的市场环境以及竞争的角度考虑?

于:在学校的时候就很喜欢拍静物,各种小物件、产品,其他系同学老师做的装置,都是很好的拍摄和练习的素材,毕业之后自然也走上了这条道路,静物产品拍摄相对拍人来说是枯燥而需要很强的技术性的,也是很多人接触摄影之后直接pass的项目,对于当时的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来说,这在圈内也算是一个很好的立足点。

中:你的一些静物摄影的创意很独特,是自己的想法还是客户的?

于:都有,更多是自己的想法跟客户的要求结合的产物,没有达到客户的要求是不合格的作品,没有自己的想法拍出来的东西也是没意思的。

中:你的拍摄的创意积累,平时是从哪里来的?商业摄影在创意上是不断消耗自己知识储备的过程,怎么时时更新自己的创意灵感而不是重复自己?

于:看一些国外的作品吧,尽可能地融会贯通而不是去抄袭。拍摄创意的静物确实需要多积累,积累想法,积累用光拍摄的手法,包括积累道具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

中:有的人很有想法,但是在技术上自己没能力充分表现自己的创意,你怎么看待商业摄影中想法与拍摄技艺的关系?(有的人是一切都依赖于后期修图)

于: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有想法的人去找有技术能力的人来完成这么一个作品,团队的合作是从学习摄影开始就被老师们强调的,在现在的商业摄影体系中,没有一个完整的团队,是很难完成一个大的项目或者是一组满意的作品的。

中:目前为止,你自己最满意的一两组作品,能否给读者谈谈拍摄背后的事情?(包括想法,用光,以及其他的什么好玩的事情都可以,这个问题的提问,不同于前几个的泛泛而谈,想让你具体谈一两个案例)

于:至今没有什么很满意的作品,这个问题能不谈吗?呵呵。

中:你对商业摄影怎么看(你认为商业摄影的本质是什么)?

于:商业摄影就是用摄影师自己的方式来完成客户的需求。

中:你怎么看待和处理和商业客户的关系?

于:客户的要求是第一位的,摄影师所需要做的是要么满足客户的要求,要么让客户改变要求,然后再来满足,其中的方式就需要长期的磨炼了,并且摄影师的身边需要一名出色的制片来配合工作,主要是应对客户那边和协调各方面的工作,这对摄影师专心创作是很有帮助的。

中:你认为商业摄影这种需要受制于客户要求的摄影创作,能体现出一个摄影师的风格和气质吗?

于:摄影师的风格,在作品的气质中是有体现的,即使是受制于客户的要求。但是从用光,拍摄角度,甚至是使用的焦段这些点点滴滴里面都能反映出来。

主持人需要应变能力 篇4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地提高,与之伴随的是人们对休闲娱乐的看法和方式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变。娱乐访谈类节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收看娱乐访谈类节目,然而,虽然娱乐访谈类节目类型众多,但水平及收到的效果却参差不齐,尤其是娱乐访谈节目主持人的现场应变能力和处理突发紧急状态的技巧让人们不甚满意。本文拟从娱乐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入手,以《鲁豫有约》为例探讨娱乐访谈节目主持人处理突发紧急状态的应变技巧,并据此指出娱乐访谈节目主持人的发展趋势。

现今,娱乐访谈类节目类型众多,但水平及收到的效果却参差不齐,尤其是娱乐访谈节目主持人的现场应变能力和处理突发紧急状态的技巧让人们不甚满意。本文拟从娱乐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入手,以《鲁豫有约》为例探讨娱乐访谈节目主持人处理突发紧急状态的应变技巧,并据此指出娱乐访谈节目主持人的发展趋势。

一、娱乐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角色

主持人,“即在广播电视中,出场为听众或观众主持各种节目的人”,主持人在节目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主要职责为以第一人称“我”,直接向受众传播信息或解答问题或介绍知识或提供娱乐,组织串联一次节目的各个部分。娱乐访谈节目主持人,具有双重身份,不仅是一个节目的主持者,更要负责以采访者的身份与嘉宾、观众及听众交谈。

二、娱乐访谈节目主持人处理突发紧急状态的应变技巧——以鲁豫有

约为例

娱乐访谈节目具有现场性特点,因此,就不排除其出现突发紧急状态的可能性。因此,作为节目的主体,主持人面对不同的情况,必须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与技巧。这种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时间不够——煽动观众提问

观众作为演艺人员衣食父母,绝对有权提出他们想知道的问题,因此,煽动群众提问相关问题,不失为一个紧急状态下转换、过渡话题的好方法。试想,无论观众提出何种问题,只要不是太过分、太具挑衅性,嘉宾基本上都会作答。鲁豫在节目中常用此伎俩,每每在嘉宾说的兴起,有些忘乎所以以致时间不够的时候,鲁豫往往就会“打扰”其一下,告诉他有观众示意有问题,在观众提问完后,鲁豫再将观众的问题结合事先准备的问题加以综合,提给嘉宾,使其顺利沿着轨道回答。

2、敏感话题——调侃自己从而化解

电视访谈节目的嘉宾往往都是公众人物,他们的私生活也或多或少的暴露于公众。因此在访谈节目中,为了节目效果往往敏感话题被作为看点拿出来说。然而有的嘉宾对此十分恼火,一旦有这种情况发生,就需要主持人随机应变一下。如《鲁豫有约》曾经有期节目,主持人无意间触碰到了当期年轻女嘉宾的“傍富”爱情,嘉宾当时就很尴尬、很生气。幸好鲁豫悬崖勒马,随机应变,后以无所谓的姿态拿出自己曾经失败的婚姻作例子,最终该嘉宾被其逗乐,不仅没有抬脚走人,而且使节目效果更上一层。可见,随机应变,哪怕主持人调侃一下自己,暂时做一下牺牲,只要节目效果出来,节目及主持人还是会受益。

3、嘉宾不配合——“顺藤摸瓜”投其所好不配合的嘉宾也是很让主持人头疼的,有的嘉宾只是应付自己的通告,并不是很乐意参加访谈,因此消极对待所有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主持人随机应变。例如,香港有些电影演员虽然在银幕前是竭尽搞笑之能事,但是在幕后确是少言寡语之人,为了宣传其导演或主演的电影,参加《鲁豫有约》,当主持人尝试去和这位“惜字如金”的明星去谈论他的私生活时,话语则很“官方”,于是主持人鲁豫把重点落在了其电影上,其话匣子也终于被打开。由此可见,当嘉宾回答问题的时候,主持人应紧跟其思路,“顺藤摸瓜”。嘉宾仅用一两句回答的问题可以被主持人的临场发挥装饰地熠熠生辉,最终会从另一个侧面,即主持的精彩表现吸引眼球,获得公众认同及好评。

4、讳莫如深——以话试探。这主要针对嘉宾讳莫如深,仅用“是”或“不是”回答问题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主持人用来试探的话语适当,嘉宾还是会很容易就跟着主持人的访问思路前行。如《鲁豫有约》节目经常请到一些嘉宾,这些嘉宾跟主持人不熟,鲁豫稍有不慎,就会问到嘉宾不愿涉及的问题,此时,部分嘉宾立刻变脸,甚至有人开始不搭理主持人,部分嘉宾即用“是”或“不是”应付。此时,鲁豫通常采取以话试探的方式来继续访问,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您最近在拍一部关于纪念改革开放的片子,你可以跟我谈一下吗”,在其客气的讯问下,嘉宾一般都客客气气的下这个台阶。然而,也有的情况下主持人没有很好的试探出来,从而导致局面继续尴尬下去,这种例子也是不鲜见的,如鲁豫曾经采访一个不太知名的导演,她问

嘉宾:“这部电影您作为导演,您觉得谁最出彩?”这个问题虽然站在观众的立场上,但是却问得较为失败,现场的气氛立刻变得尴尬起来——因为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导演就要面临“得罪人”的境地,如果不回答,就又会得罪观众,因此这个嘉宾很尴尬的说了句“都很好”,然后就不再说话。可见,以话试探也不是每次都好用,主持人必须仔细思考,尽量减少尴尬局面的出现。

5、嘉宾很敏感——“戴高帽”、恭维。这种方式对嘉宾来说永远都是好用的。就像鲁豫在节目开始经常用这样的开场白:“今天来的嘉宾我很喜欢,特别喜欢他的„„角色、我们今天请到的嘉宾是我多年的老朋友等”伴随而来的,就是嘉宾红光满面的出场,接着顺着主持人所说的话题开始进入角色。即使在尴尬局面下,“戴高帽”依然好用。鲁豫采访某大导演的时候,该导演一遇到稍带敏感的问题就闭口不言,这让鲁豫没少下功夫。“您最近的电影中那个**角色刻画得真是太成功了,在场的观众朋友大家都很喜欢吧?”、“您近来精神不错,电影的成功正是你的真实写照。”这样的“恭维”往往很容易就使嘉宾雨过天晴、眉开眼笑了。

6、嘉宾情绪失控——不妄加评论,用心聆听

当然,作为局外人,尤其是为节目效果的娱乐访谈主持人来说,对嘉宾的敏感话题不要妄加评论。我们主持人掌控不了嘉宾的思路,不能阻止他因为情感而造成的情绪失控。在这种情况下,也许一个倾听者比一个出谋划策者来的更为能够接受,更何况主持人这个倾听者可以为他带来众多支持者,因此,主持人在该收口的时候千万不能“出口

成章”,因为这时往往导致“祸从口出”。这点鲁豫做得比较好,鲁豫在该张嘴的时候什么都说,但是在嘉宾失控时,鲁豫却做起了倾听着,一味地听而不主动评论,待嘉宾情绪稳定,她才对嘉宾的经历加以煽情,不仅能使嘉宾感到节目的“人情味”,同时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主持人受欢迎的程度。

三、主持人应变软肋及发展趋势

一般说来,任何节目主持之前都有一个准备的过程,以便构思一个主持方案,娱乐访谈节目也不例外。然而,这被许多主持人理解成了 “照本宣科”、“说现成话”、“背台词”打开电视,发现不同频道的不同访谈节目主持人却说着基本相同的话。如鲁豫,每次开场白无外乎“今天来到我们节目作客的是„„,我们欢迎”,这与台湾的《康熙来了》、李静戴军主持的《超级访问》等访谈节目极为相似,可以说没有任何新意。这已经成为娱乐访谈节目的软肋,也成为观众群体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当前,许多节目已经开始创新,策划者开始寻求新的吸引点,这使得娱乐访谈节目开始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1、主持人增强现场意识。改变“照本宣科”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主持人树立稳固的“现场意识”。娱乐访谈类节目不同于录播的节目,他的现场性、随意性、不可预见性相对较大,然而这却是这一节目的优点,因为在访谈进行过程中,有很多契机都可以让主持人意外捕捉到有效的信息,这又在极短时间内为主持准备了即兴创作的机遇。因此,主持人要牢记,自己实在“现场”,自己有掌控的权利,在这种现场意识的指导下,往往节目的氛围会起来,效果会变得更好。这一

点,却是《鲁豫有约》的一个致命伤,鲁豫在节目现场总是一成不变的那些问题、甚至她的动作(常坐不动)、笑声,严重束缚了对节目现场性的正确理解与运用。这方面,《鲁豫有约》应当参考《康熙来了》,主持人应当锻炼自己敏锐的视角,同时在此基础上严把现场意识,对不同嘉宾,在不同场合采用不同的访问方式,以达到更为吸引观众的目的。

2、主持人变被动应变为主动应变。娱乐访谈节目主持人的应变有两种,一类是主动应变,就是在“现场意识”的指导下,主持人从与嘉宾的交流或嘉宾的个人言谈中,及时捕捉到新的信息,在思维活动高度兴奋的状态下,随之转变,迅速地调节整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即兴发挥”;而被动应变,就是在毫无准备或缺乏准备的条件下,面对突然发生的意外情况和困境从容反应,恰当处理,这也就是我们说的临场应变,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详细介绍的那些。如果说被动应变是因为主持人准备不充分,现场变数太大的缘故,那主动应变就可以使主持人完全自如的掌控整个访谈过程。以往的《鲁豫有约》主持人主要是以被动应变为主,即没有特殊、意外情况的时候,鲁豫都会以“坐谈”的方式,询问嘉宾特定的问题,直至节目录制完毕。只有在嘉宾由于某些原因失控或者有些嘉宾较为活跃的情况下,才会较为“主动”的进行应变。这是《鲁豫有约》的弱点之一,鲁豫作为节目现场的掌控者,应当多加参考《超级访问》李静的主动应变方式,以期达到主动应变得目标,使节目更加生动、有吸引力。结语

应变能力面试技巧 篇5

第一步,镇定自若。

在考察应变能力的情境性题目中,由于是以突发情况为背景,题干中通常伴随着某些涉事人物在遭遇突发状况下情绪较为激动的情况,因此,答题第一步,找出题中情绪激动的人物,安抚情绪。当然,措辞方面可以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细化,比如在上述真题的作答中,具体作答可以说到,先平复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冷静下来,清醒应对。

第二步,带入情境。

作答情境类题目要想出色,那么就要有代入感。即联系题干中给自己设定的身份,带入题中情境,来进一步区分自己的职责权限,并判断处理事情的轻重缓急,先后顺序。同样,上述例题的第二步骤,就是先向工作人员进行道歉,承认自己的失误,同时,再次以诚恳的态度向工作人员作出解释,希望他们能够网开一面,跟考官沟通,给予一次面试的机会。

第三步,妥善解决。

应变能力考查的题目中,为了突出考查目的,一般会出现人物交叉,矛盾复杂的情况。应变能力的考察往往还结合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巧的考察。因此,考生作答时,一定要理清矛盾,一一解决,紧急重要的首先处理,紧急不重要的次之,接下来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最后再考虑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在上述举例中,重要的事情是争取一次向考官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可以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多方寻求解决办法,如果是面试还没有结束,只是耽误了自己的面试时间,其他考生还在面试的情况下,则请求工作人员帮助想考官说明情况,在最后对自己进行面试;如果是当天所有考生的面试已经结束,那么,要意识到,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的确是自己的失误造成错失此次面试的机会,只能遗憾收场。

第四步,总结预防。

应变类题目中,核心考点就是考生的处事能力以及预见性。因此,在假设的题目情境中,适当体现今后对该类事件的处理态度,则能够突显考生处理问题的全面性。通常,可以说一下,通过此件事情中吸取的经验教训以及今后如何预防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在所给例题中,最后,对于迟到的事情要反思原因,吸取教训。下次面试提早出行,并且选择最为稳妥的出行方式,或者选择离面试地点较近的地点进行准备和休息,保证面试不受影响。

1.面试技巧总结

2.最佳面试技巧

3.Java面试技巧

4.记者面试技巧

5.压力面试技巧

6.工行面试技巧

7.“小升初”面试技巧

8.必备的面试技巧

9.自我面试技巧

提高应变能力的学习心得 篇6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实际的困难,努力去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增强人的应变能力的过程。

2扩大个人的交往范围

无论家庭、学校还是小团体,都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在这些相对较小的范围内,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需要应变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只有首先学会应变各种各样的人,才能推而广之,应付各种复杂环境。只有提高自己在较小范围内的应变能力,才能推而广之,应付更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实际上,扩大自己的变化范围,也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

3加强自身的修养

应变能力高的人往往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沉着应战,而不是紧张和莽撞从事。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遇事沉着冷静,学会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鼓励,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应变能力。

4注意改变不良的习惯和惰性

主持人需要应变能力 篇7

1 电视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即兴应变能力的原因

为使电视节目有较强的同步性和现场感,增强节目的亲和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收视率,很多节目以直播的形式播出。每一期节目由于主持人与嘉宾之间,嘉宾与观众之间的了解和磨合程度不够,出现很多不确定性的突发状况。在此,可把电视节目主持人需要即兴应变能力的原因概括为四点。

一是主持人自身的原因。主持人作为整个节目的焦点,承担着节目顺利进行的大部分责任,往往会因对节目流程不熟、说错话等原因导致节目出现突发状况。二是节目自身的原因。在录制节目的过程中,节目组时常会因为演播室与现场转播画面和声音的切换等导致突发状况发生。三是技术性故障。技术性故障主要表现为各种道具、音响、灯光及传输信号的时间偏差等造成的故障,会干扰节目的顺利进行。四是其他原因导致的突发状况。作为节目主持人,如何在不影响节目进行的情况下巧妙化解或掩盖失误,既化解尴尬,又活跃现场气氛,是对主持人即兴应变能力的考验。

2 电视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即兴应变能力

遇到突发状况是直播节目不可避免的问题,主持人必须具备及时的解决小失误的能力。一般情况下,遇到突发状况时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的几种即兴应变能力,如随机应标的机智、深厚的语言功底、驾驭节目的能力等。

2.1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乐观自信的心态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节目主持人具备临场应变能力的心理条件。这就要求主持人能够保持冷静的心态,面临问题时做出快速反应,镇定而巧妙地对待突发问题。主持人的语言交际充分体现了施受双方语言控制能力的运用,因为语言是主持人表达自信的最佳途径。因此,主持人应该通过语言艺术表现乐观和自信,彰显人格魅力。不知所措、言语不畅会影响节目的质量;相反的,机智、自信更利于主持人掌控好节目现场,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从容不迫。

2.2 渊博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语言功底

主持人应该具备渊博的知识,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广播电视工作和播音主持的专业性知识,有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素质和宽广的知识面。这些文化素养是主持人安身立命、顺利完成节目的基础,也是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深厚的语言功底不是天生就有的,靠的是主持人平时的勤学苦练。主持人要深入生活,通过看书学习、练笔练口等方式提高民族文化底蕴,积累文艺知识,培养自身的艺术理解力、感悟力和鉴赏力。这些素质和能力能够增强综艺节目的内涵,还能更好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3 充满创造性的思维和随机应变的机智

应变是主持人创造性思维在台节目现场的表现,高水平的即兴应变能力要通过良好的语言表达来实现,而即兴的语言又依赖于敏锐灵活和创造性的思维。这就需要主持人了解当前社会的热点,网络流行用语等,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这样才能厚积薄发,在实践中摸索尝试,不断创新。随机应变的机智主要是指主持人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快速转动大脑,在思维和语言上做出快速的反应。这种机智与主持人的心理素质和文化底蕴密不可分。

2.4 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节目驾驭能力

节目主持人的组织协调能力主要包括组织能力、决断能力、交往能力等,作为主持人,要有全局观念和决断能力,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随时注意情况的变化和信息的反馈,以便不失时机的调整方案,更好的驾驭现场。只有这样,主持人才能牢牢把握节目的“主动权”,根据参与节目受众的不用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参与者沿着主持人的思路进行节目制作。主持人巧妙的随机应变,能够不漏痕迹地避开险情,从现场的时空情境和人物心情作为切入点,自然地扭转局势,避免给人生搬硬套的感觉。

3 结语

主持人作为节目的灵魂和支柱,必须具备较强的控制能力,在节目的进行中时刻把握尺度,把主动权、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尽管在节目的直播现场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但是凭借主持人良好的心理素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语言功底、创造性的思维和随机应变的机智以及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驾驭节目能力,必定能通过恰当的方法化解尴尬,借助精彩的应变能力力挽狂澜。

摘要:目前,信息传播形式潜移默化,电视传媒日益普及,传播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家户晓和受欢迎的娱乐方式。决定电视节目优劣的因素很多,其中主持人的综合素质是重要的一个方面,这就对节目主持人的即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从电視节目发生突发状况的原因谈起,总结了培养主持人即兴应变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即兴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许璐璐.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应变能力[J].记者摇篮,2009(9).

培养应变能力以策万全 篇8

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随机应变,随机应变不是投机取巧,凡是投机取巧的人没有一个成功的,但是不会随机应变的人,没有一个有前途,

凡事都在变,方法要变,态度要变,但原则不能变。《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坚持原则,瞧不起的人就是瞧不起,这很对。但是当孙权派人说“我的儿子要娶你女儿为妻”时,关羽可以拒绝,但是不能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此时的关羽相当于蜀国的外交大臣,说这种话简直对不起蜀国,完全违背了孔明给他定的“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八字方针,

见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这才是高明的。领导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也要经常出各种难题来培养干部的应变能力,看他们的反应怎么样,不好就帮助他们改进。如果一切都等到问题真正出现时才想着如何随机应变,是非常冒险的。人们都是“事后诸葛亮”,碰到问题马上能提出解决方案的人很少,平时多锻炼干部,他们才会有把握,这是领导的责任。

领导力的新内涵:应变能力 篇9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

没想到,研究领导力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管理学教授、副院长张志学,对被惯常津津乐道的领导力模型表现出一脸不屑,“你说的模型我都没看。这类模型太多了,几乎有关领导力的研究,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领导力模型。那些模型,我认为不太有价值。”

在张志学的EMBA 课上,他只用三张幻灯片介绍领导力概念的演变,第一张,介绍1980 年代以来提出的转型式领导力,这是因应变化和变革而生;第二张,与转型式相对应的交易式领导力,这是产生于1980 年代以前少有变化的世界中,这种领导力说白了是一种管理;第三张,是参与式领导力,顾名思义,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中,转型式领导力是张志学最为推崇的,“在日趋变化多端的世界中,领导力一定是应对变化的,跟管理有本质不同,管理是应对复杂性的。

因此,没有变化就不要谈领导力,领导力一定发生在变化时。”针对转型的概念,他进一步解释道,“就是把各具特色的思想个体,用一个目标吸引过来,把‘盲流’变成目标一致的集体行动。”据此,张志学认为,领导力最根本的定义,应该是“影响一群人,达到某种目标的能力和过程。”西方学者一般认为领导力是一种能力,但张志学认为还应该是一个过程,“要想让众人跟你一起达到某个目标,这里面还存在彼此互动的过程。这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能力是静态的,而能不能点燃追随者或者下属,则需要在动态的过程中实现。” 传统领导力研究的致命短板研究领导力的学者通常是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者,张志学也不例外,他所谓的领导力化学反应过程,实际上就是从组织角度去观察的。

然而,在采访中他却突然说,“组织行为学研究领导力存在致命缺点,不少西方学者都把着眼点放在内部,研究组织内部的领导力(leadership in the organization),也即上级如何激励、管理下级、上下级如何互动等。这些内容大多属于常规的管理实践、怎么能把握领导力的本质呢?”西方关于领导力的研究汗牛充栋,但张志学认为能给人以启发的东西太少了,“西方尽管有领导力研究的奠基者,诸如哈佛商学院的约翰。科特、南加州大学的沃伦。本尼斯等,他们对于卓越的领导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大部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者们却不像他们那么幸运,不能直接接触到优秀的企业家,只能跑到企业内找中高层经理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最终出来的研究成果大多属于局限在内部的管理行为及其效果。”

但是,领导者是需要带领组织应对一切外在变化的,因此,张志学认为,“领导力还有更重要的内涵,那就是站在组织之上的领导力(leadership of the organization)”。这个判断正是他的团队研究领导力的主要方向。“一个人要能设立一个足以吸引众人跟随的目标,他就必须能够在外部纷繁复杂的动态世界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那是一些一般人看不见的东西。而要发现这些东西,他必须跳出组织已有的框架,站在更高处去看外界。”比如,毛泽 东在张志学看来,就很具有这种外部领导力风范。就在不少中国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们热衷效仿苏俄模式,在城市掀起革命时,毛泽 东却敏锐地意识到农民的作用。他通过对农村的大量调研,抓住了农民的基本诉求,据此用激动人心的目标召唤来了农民,形成了革命的主力军,这个大军支持他成功地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这种抓住大众需求并制定相应目标的领导力,被张志学定义为反应式(reactive)领导力。与此相对,他还定义了另一种外部领导力模式,就是远远走在大众需求意识前面的前瞻式(proactive)领导力。乔布斯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乔布斯的先见之明,最早引起共鸣的不是大众,而是精英—那些跟他有类似探索方向但达不到与他一样高度的人,当精英被吸引跟着走时,精英身后的大众也逐渐簇拥过来,形成了更为庞大的跟随潮流。

无论是反应式还是前瞻式领导力,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能对动态复杂的环境信息异常敏感,能把点点滴滴碎片化的有用信息抽离出来连接成片,建立所谓的一致、连续的方向图谱。

设立目标是领导力的关键

目标是领导者吸引一群人的粘连剂。因此,设立目标的能力,成为领导力的关键。张志学认为,要设立一个能足够引起人共鸣并自愿跟随的目标,领导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概念思考和判断能力,也就是能在普通人看起来很平常的繁杂信息中,发现变化的苗头,并对此进行创造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直至作出方向目标的判断。

这种能力被一些人看成是天生的,但张志学更相信这是长期历练积累的结果。在他看来,即使诸如李嘉诚、任正非、柳传志们,也是在身经百战的过程中使这种能力逐渐炉火纯青的,“通过历练,学会在任何场景和场合中分析问题并拿出解决方案,然后再通过实际应用检验差错,最终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积累。”

因此,张志学经常鼓励他的那些EMBA 高管学生不仅要注重课堂模拟,更要增加行业内外、企业内外各种实际工作实践的历练。在他的课上,他也从来不告诉学生应该如何提升领导力,而是尽可能启迪他们独立思考、沿着多个方向去进行辨识性分析和统合性思考。每当学生拿出决策时,张志学还要逼问,“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策,请给我至少三条理由。”张志学希望学生们回到各自岗位后,也要保持这种不断问为什么的方式。这种反诘方式一旦用多了,就习惯成自然、锻炼出概念思考和判断能力。

当然,要获得这种能力,张志学还强调了领导者对业务专精的重要性,“一个企业家,设立任何目标,首先他自己要懂行。李彦宏是因为精通搜索技术,所以才能成功创办百度,同样,马化腾对即时通信技术也非常熟悉。如果这些人不是所在行业的专家,他们怎么能对各种信息具有足够的敏感呢?”

领导力的最佳状态是影响力,而这种状态在张志学看来,也是靠有吸引力的目标来促成的,“如果你没有能力设立好的目标,那么可能发现,你费九牛二虎之力也不一定能聚拢来人。即使来的人,也可能不好好跟着你干,因为你没有影响力、没有吸引力。”张志学所描绘的这种局面,实际上正在不少企业上演,很多企业老板总觉得缺人,其实根源问题不在人才,而在于老板自身的领导力问题,比如国内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近年来人员流失严重,离开的人就感叹到,“不知道老板到底要什么,一天一个主意。”

不过,仅凭有吸引力的目标还是不够。张志学说,他看到有些企业家设立的目标还是很有意思的,但是,没有把这个目标讲清楚、沟通能力有问题;如果目标和沟通能力都不错,那么,还有可能的问题就出在,企业家的做人做事风格不为员工所接受,或者企业的激励机制有问题。所以,从组织目标到组织业绩存在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就导致了企业的问题。

由外到内的领导力化学反应

目标实现是靠战略保证的,张志学认为,“与设立目标一样,制定战略也对领导者的概念思考和判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很难谈及清晰的战略。”

从战略执行开始,领导力的化学反应过程展开了,“领导力是分层的,从远见演化成战略,再演化到组织架构和控制系统。思考和决策的方法也是这样一层一层往下,像大火一样蔓延到组织的每个角落,点燃每个环节责任者的领导力意识,让他以同样的领导力方式明确所坚持的重任和所能够达到的目标。”

即使在内部,领导力也是着眼于变化的,张志学认为,“与内部管理的静态特征不同,内部领导力是一种点燃、蔓延、渗透的动态过程,高一层职位的人,设立了一个吸引下属的目标,并随机应变地用各种有效方式激励或感染下属的跟随,而为了达到最好的目标实现效果,他还要激发和宽容下属的主动、独立创新意识。于是,在管理制度的边界里,一个活跃的领导力化学反应过程在持续发生着,整个组织生机勃勃,每个人独立进行辨识性、创造性思考,每个人的目标归依到企业的总目标上,这就形成了具有竞争优势的软实力。”

这种化学反应在很多优秀的企业很常见。人们常说的IBM 人的蓝色基因、华为人的奋斗基因等,都是这种化学反应长期积累的人的做事方式的习惯沉淀。

跳出来实现组织领导力(leadershipof the organization)的蜕变 几年前,张志学及其合作者曾经把106 位中国企业高管与北美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同行在领导风格方面进行过对比(见表1,领导风格的差异),结果显示,无论是北美还是亚洲四小龙的企业高管,都是社交型和参与型的领导方式,也就是注重向各种人搜集信息,发挥团队力量,搭好班子、建好队伍,用目标引领队伍;但中国高管却大都表现为亲力亲为、注重细节的任务导向型。

中国企业高管不少都是创业元老,创业时他们就是这样一摞袖子身先士卒,用行动感染和带动周围的人。于是,自己动手的习惯养成了。当企业做大时,他们仍然像往常那样冲锋陷阵,如救火队长式的,哪里有问题就出现在哪里。可是,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企业变大时,他们感觉对企业有些控制不住了。在他们忙于琐碎的事务时,对外界的感觉、思考时间就少了,久而久之,他们变得失去远见、也失去了凝聚员工的磁铁式的远大目标,整个组织因此逐渐涣散。这样的现象,在中国企业中很常见,很多创业型高管自己也知道这种领导方式的弊端,可他们苦恼的是,如何才能改变这种方式,实现领导力高屋建瓴式的蜕变呢? “跳出企业之外,站到企业之巅。” 张志学回答到,“只有把自己变成一个局外人,才能发现山外有山,看到企业在市场上的真实地位和问题,看到外边的变化。”

但是,企业家的另一个疑惑随之而来,“如何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跳出来,站到企业之上呢?”因为他们感到自己就是被琐事缠着脱不开身,似乎离开一天企业就要大乱。

“建设好一个能自行运转的组织。”张志学再次回答。柳传志坚持“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结果,就是让他可以有2/3 的时间站到联想之外。而任正非和王石也是凭着对各自组织的倾力打造以及人才的着重培养,为他们赢得了游离于企业管理之外的领导力蜕变。

张志学认为,这些企业家能成功实现蜕变,跟他们军旅出身有很大关系,“凡是在军 队待过的人,都能理解组织的深刻意义。军事行动的目标紧迫而清晰,军 队追求准确打击,需要快速调动资源,都必须动用组织的目标。军 队的这套组织建设理论,在这些企业家进行企业治理中,无疑会起到很大影响作用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张志学还指出,实际上,世界500 强企业CEO 的摇篮并不是大家熟知的哈佛商学院,而是西点军校,“全世界最有组织的团体是军 队。”

这些企业家的成功,对其他企业家无疑具有示范作用。但是,张志学提醒到,学习榜样也要根据自己所面临的环境和行业来有选择的进行。“不少中国企业高管很盲目,前天学韦尔奇,昨天学柳传志,今天学稻盛和夫,不知道明天还要学哪个冒出来的人。领导者整天在沙盘上摸泥巴,没有回归到自己实际面临的问题上来。”张志学认为,这就反映出领导者缺乏概念思考和判断能力,没有足够充分的自信。

主持人需要应变能力 篇10

1 播音主持人应变能力的重要性

在日常交际中,时常会发生意料之外的事情。为了避免出现尴尬,我们会选择合理方式,灵活机动处理,改变这个局面,处理问题时需保持冷静心态,这就是本文所分析的应变能力。在整个节目中播音主持人是灵魂,可引导观众积极参与其中,创造良好节目气氛,展现节奏特色,达到节目预期目标。随着文化娱乐活动趋于产业化发展,节目发展需收视率支撑,为了保障节目的收视率与收听率,播音主持人需具有丰富知识储备,生活实践经验以及敏捷反应能力。由于播音主持人为节目灵魂所在,也可以说节目竞争就是播音主持人的竞争,而应变能力能从侧面反映出播音主持人的水平,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节目收视率。

2 播音主持人应变能力的培养途径

2.1 随时代发展,不断积累创新

随着时代不断呈多样化、信息化发展,播音主持人会在主持期间接触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人,因此需不断积累各方面知识,丰富自身阅历,提高自身学识,这是播音主持人综合素质的最终表现。在媒体中播音主持人占有重要地位,且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文化活动。播音主持人应凭自身文化品位、良好情操影响观众,因此播音主持人增强自身人文素养,可有效提升应变能力、综合素质。

2.2 选择有效应对策略

若播音主持期间出现突发事件,播音主持者应沉着冷静对待,准确合理判断,采取有效应对策略解决。可选择因势利导、借题发挥或借景移情等策略有效合理处理突发事件。例如,在《综艺大观》中专门为残疾儿童舞蹈开展的一期节目,但在舞蹈结束时孩子们并未意识到老师结束指示,一直停留在舞台上,此时主持人忙上前对观众说,观众朋友们,即便孩子们不能听到掌声,但你们将双手高举,让孩子们知道你们的喜爱。孩子们看到这个情景了解到自己可以下台了。主持人这番话不仅避免发生尴尬,同时还充分激发了观众热情,可见播音主持应变能力在节目中的重要程度。

2.3 同行业间合作

应变能力需要长期的知识经验积累才可显著提高,若在经验积累上仅经自身力量则需要较长时间,因此我们应学会与同行进行良好合作。在同行间不同播音主持人所处位置、面对人群不同,且面对突发事件和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与同行互相交流探讨,互相学习进步,也增强了自身应变能力。汇聚较多人的智慧,才可克服重重困难,增进彼此交流。与同行分享自己在播音主持期间所遇到的难题并进行探讨,同时对其他人在今后工作中起到警示作用。

2.4 观念与思想保持应变状态

播音主持人工作期间所面对的情况较为复杂,面对这些事件,播音主持者应尽量在较短时间内,充分了解事件中的不同环节,认清事件本质,提前预测未来发展动向,同时将这些讯息告知受众群体。播音主持人在语言、举动上都具有一定示范效应与社会影响力,可增强受众群体对媒体的信任。做好自身主持工作,需保持良好心理及生理状态。改变自身传统观念,积极主动与节目参与者互动接触,积极适应主持活动中参与者的风格与具体要求,并不是将话语权放到自己手里,随意调节操控节目全局。同时,播音主持人应时刻锻炼自身应变能力,注重策略与技巧掌握,播音主持人应保持与节目一致风格,但由于受众群体审美存在一定制约,因此播音主持者需深入研究、积极探索,这样才可提高自身临场应变能力。此外播音主持人还需掌握广播艺术规律,加强了解各种主持手段与表现手法。在工作期间不断学习创新,了解各种艺术形式,增强自身文化功底,提高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进而面对突发事件时保持沉着冷静态度,掌握播音主持的主动权。

3 结论

播音主持人应变能力决定着自身素质的高低,提高应变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长期实践总结。对播音主持人来说,全面掌握,深入了解播音主持艺术规律,积累丰富的知识,不断努力创新,沉着冷静的面对各种突发事件,以提高自身应变能力,巩固自身在节目中主导地位。

摘要:当今社会大众媒体不断发展,播音主持人的重要地位逐渐突出。播音主持人不仅可影响节目收视率,同时还会影响整个媒体效果,弘扬主流价值观。在播音主持人所具备的各项能力中,其应变能力最为重要。应变能力来源于长期的经验,可有效保障播音主持工作顺利完成。本文就此重点分析了播音主持人应变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与培养途径。

关键词:播音主持人,应变能力,重要性,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马滢.论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现场意识[J].巢湖学院学报,2007,(4).

[2]李德龙.专访节目中主持人的言语控制能力[J].新闻界,2008,(2).

[3]安琪.浅谈主持人的临场应变能力[J].东南传播,2008,(12).

主持人需要应变能力 篇11

2018年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之应变能力,重点考查应变能力的情境性问题,主要是通过设置一种或者多种情境,并给考生设定一个具体的身份,要求其能够站在题中所设定身份的立场和角度,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状况、问题及矛盾,能够立即做出反应并妥善解决。通过应试者的回答及对其现场表现的观察和记录,考查考生对突发事件的整体驾驭能力、应急应变能力、思维的敏捷性以及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等多种能力,从而判断其是否适合或胜任所报考的职位。

根据设置情境的不同,我们可以将重点考查应变能力的情境性问题分为公共危机类和日常工作危机类以及舆情舆论危机类三种。

(一)公共危机类

公共危机类的情景应变题就是以公共危机事件为命题背景,给考生设定一个具体的身份,假设其正在面临某个公共危机事件,问其将如何处理,从而考查考生面对公共危机事件时,能否冷静、妥善地化解危机。而公共危机类又包括自然灾害及公共事件等,对于不同的事件,在作答时的侧重也应有所不同。

1.对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一,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第二,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迅速联系医疗、供水、供电等相关单位,寻求必要的帮助;第三,立即抢修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措施;第四,政府及时拨款拨物,居民正常生活,待灾情过去后,及时开展自救自建工作,补偿群众损失,恢复当地建设等;最后,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2.对于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第一,迅速赶往现场,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控制事态发展;第二,及时了解事情的态势,听取民众的意见,采用缓和的方式表达政府立场,争取得到民众的谅解,并做好相应的解释说明工作,及时疏散群众;第三,必要时,要采用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必要措施,如设立警戒线、集中控制闹事群众等;第四,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依法出动警力,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尽快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

例如,你是区教委的工作人员,接到电话报告某学校学生午餐后出现集体腹泻的情况,领导责成你处理此事,你怎么处理? 本题属于公共危机类问题中的公共卫生类情境性问题。学生午餐后出现集体腹泻,可能属于食物中毒事件,因此在解决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公共卫生类问题的处理原则、程序及措施。

根据“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原则,在接到领导命令后,应立即采取措施对腹泻学生进行救治,并密切关注其余未发生症状的学生情况。

根据“科学应对,专业处置”原则,应先对学生的食物等进行封存,迅速控制住危险源,以防更多的人误食问题食物而中毒。在学生得到妥善救治时,要利用专业人员迅速查找问题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上一篇:《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教案下一篇:卫生检查及奖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