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

2025-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精选9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 篇1

Unit 1 What’s the matter?

重点:1. 情态动词should & shouldn’t 的用法;2. have + 疾病;3. 反身代词的用法。

难点:能询问并表述身体的种.种不适以及对他人身体的种.种不适给予适当的建议。

知识点:

What’s the matter? 怎么了?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 What’s the trouble with you? = What’s wrong with you? 你怎么了?

have a cold = catch a cold 感冒 have a stomachache 胃痛 have a sore + 部位 ??痛 lie down 躺下

take one’s temperature 量体温 have a fever 发烧 have a cough 咳嗽 take breaks 休息

get an X-ray 拍X光片 away from 远离

on the side of the road 在马路边 shout for help 大声呼救 get off 下车

to one’s surprise 出乎某人意料 thanks to 多亏;由于 in time 及时

right away 马上,立即

get into 陷入

get into trouble 陷入困境 have a toothache 牙痛 put one’s head down 低头 have a nosebleed 流鼻血

put a bandage on sth. 用绷带包扎 get hit on the head 砸到头(注意v. + on the + 身体部位的表达方达) be interested in 对??感兴趣

There were many times when ? (when 引导的定语从句)

be used to doing sth.习惯做某事 take risks 冒险 because of 因为

in ? situation 处于??境地 run out 用光 get out of 逃离 of importance = important (of + n. = adj.) be in control of 管理 make a decision 做决定

give up 放弃

Unit 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

重点&难点:1. 不定式作宾语、状语和宾补的用法;2. could表建议时的用法;3. 掌握短语:run out of, take after, fix up, give away等;4. 学会用will和would like表达意愿。

知识点:

clean up 清洁

Clean-Up Day 清洁日 city park 城市公园 cheer up 使振奋 give out 分发,散发

after-school study program 课外学习活动 put off 推迟

make a plan 制定计划 come up with 想出,提出 used to do 曾经 care for 照顾

at the age of 在??岁的时候 try out 参加??选拔

work for 为??工作,为??效力 dream come true 实现梦想 learn to do 学习做某事 put up 张贴 hand out 分发

call up 呼吁,召集

volunteer one’s time to do 志愿花时间做某事

raise money 募捐 run out of 用光??

take after = be similar to 与??相似 fix up = repair 修理 give away 捐赠 set up 建立

disabled people 残疾人 a friend of mine 亲密朋友

be excited about 对??感到兴奋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重点:学习并掌握could表提出请求和征求许可的用法,“Could you please do sth.?”“Could I please do sth.?” 难点:用所学知识在实际的生活中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请求和征求许可。

知识点:

do the dishes 洗碗

take out rubbish 扔垃圾 fold one’s clothes叠衣服 sweep the floor 扫地 make one’s bed 铺床

clean the living room 打扫客厅 go out for dinner 出去吃饭 stay out late 在外面待到很晚 get a ride 搭车 work on 从事

finish doing sth. 完成做某事

be enough for sb. 对某人来说是足够的 be enough to do sth. 做某事是足够的

be back from sw. 从??回去(来)

be back from doing sth. 做完某事回去(来) clean and tidy 干净整洁

come home from school / work 放学/下班回家

throw down 扔下 come over 过来

take ? for a walk 带??去散步 shout back 大声回应 in surprise 惊讶地

as soon as 一??就?? hang out 闲逛

pass sb. sth. 递给某人某物

lent sb. sth. 借给某人某物

borrow 借入 lent 借出

try not to do 尝试不做某事 get sth. wet 使某物变湿 do chores 干杂活

hate sth. / doing sth. / to do sth. 讨厌某物/做某事

help sb. with sth. / (to) do sth. 帮助某人(做)某事

a waste of time 浪费时间

spend one’s time on sth. / (in) doing sth. 花费时间在某物上/做某事 in order to 为了

get good grade 取得好成绩

get into a good university 考进好大学 no need for sb. to do sth. 不需要某人做某事

provide sth. for sb. = provide sb. with sth. 提供某人某物

mind doing sth. 介意做某事 depend on 依赖

develop children’s independence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teach sb, how to do sth. 教会某人做某事 do one’s part in doing 做某人份内的事 look after = take care of 照顾 as a result 结果

the + 比较级 ?, the + 比较级 越??越??、

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重点:1. 学习并掌握反问句 “Why don’t you do sth.?”;2. 连词until, so that, although的运用。 难点: 知识点:

get enough sleep 有足够的睡眠 have time to do sth. 有时间做某事 allow sb. to do sth. 允许某人做某事 after-school class 补习班 get into 陷入

a fight with sb. 和某人有争执 What’s wrong? 哪儿不舒服? on the phone 在电话里头 call sb. up 打电话给某人 take sb. to sw. 带某人去某地 look through 快速查看

be angry with sb. 对某人生气 forget about sth. 忘记某事 a big deal 重要的事 work out 解决

get on with = get along with 和睦相处 if / whether 引导的选择条件句 hang over 悬挂

be nice to sb. 对某人好 refuse to do 拒绝做某事 instead的用法

whatever, whenever, wherever, however offer to help 提供帮助

proper communication 适当的沟通

communicate with 和??沟通 be better for sb. 对某人来说更好 make sth. clear 使某事清晰

be afraid of doing sth. 害怕做某事 along 单独的(表面上) lonely 孤独的(内心)

be busy on sth. 忙于做某事 come out 删除

compare sth. with sth. 拿??和??作比较

turn down 调低,调小

turn up 调高,调大

turn on 打开

turn off 关掉 in one’s opinion 以某人的观点

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

重点&难点:学习并掌握when和whil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以及过去进行时的运用。

知识点:

atthe time of 在??的时候

on the street 在大街上

in the road 在马路上

at the bus stop 在公交车站

take a shower 洗澡

take a hot shower 洗热水澡

miss the bus 没赶上公交车,错过公交车 go off (闹钟)发出响声 pick up 接电话

put ? over ? 把??放置于??上方 make dinner 做晚饭

beat against sth. 拍打某物 at first 首先,一开始 fall asleep 入睡 die down 逐渐消失

break ? apart 使??分离 in a mess 一团糟 each other 互相 heavy rain 大雨 car wash 洗车

have a look 瞧一瞧 walk by 经过

make one’s way to 在某人去??的路上 You’re kidding. 你开玩笑吧。 be killed 被杀害(被动语态) in silence 沉默 take down 摧毁

look out of the window 看向窗外 be shocked to do sth. 震惊于做某事 the rest of 剩余的?? point sth. out 指出某物 call out 喊出

have meaning to 对??有意义 the World Trade Center 世贸中心

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重点:1. 连词unless, as soon as, so … that的运用;2. 学习并掌握如何描述故事。 难点:用所学知识描述故事。 知识点:

work on sth. 致力于做某事 as soon as 一??就?? take sth. away 带走某物 a little bit 有一点??

show sb. that 展示给某人??

keep doing 继续做某事,保持做某事 instead of 代替 neitherof ??也不 most of 绝大多数的

the Monkey King 美猴王 in fact 事实上

look like 看起来像??

turn ? into ? 把??变为?? make a dress 穿衣服 fit sth. 适合某物 get married 结婚 think of 考虑

once upon a time 从前 stepmother 继母

come with sb. 和某人一起来 along the way 沿途 shine bright 光芒万丈

lead sb. to 引导某人做某事 be made of 用??做成 get lost 迷失

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重点:1. 大数目的写法和读法;2. 学习并掌握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变法的多条规则。

难点:1. 使用比较级来描述人的外貌;2. 使用比较级和数字来对现实中的事物进行比较。 知识点:

any other 任何其他的

no other 没有其他的

salt lake 咸水湖

have a population of 拥有??人口 Yangtze River 长江

feel free to do sth. 做某事感觉很自由 as you can see 正如你所看到 as far as I know 正如我所知 man-made 人造的 run along 跨越

take in air 呼吸空气

risk one’s life 冒着生命的危险 spirit of ??的精神

achieve one’s dream 实现梦想 the force of ??的力量 even though / even if 即使

weigh many times more than 比??重好几倍

prepare sth. for sb. 为某人准备某物 run over with excitement 兴奋地跑过去 fall over 摔倒 cut down 砍下 do research 做调查

protect ? from ? 保护??免受?? walk into sb. 撞到某人

endangered animal 濒危动物

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

重点:学习现在完成时以及yet, already在现在完成时中的运用。

难点:yet, already在现在完成时中的运用(yet一般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中,already用于肯定句中) 知识点: grow up 成长

the back of ??的背面 hurry up 抓紧,赶快 go out to sea 出海 in + 时间段 表将来 run towards 跑向 in the middle of ??的中间 left behind 遗忘 not yet 未曾

science fiction 科幻小说

can’t wait to do 迫不及待做某事 a bit + adj. 有点?? pop music 流行乐 used to do 曾经做某事

fight over ? with ? 为??和??争吵 belong to 属于 but not 而不是

introduce ? to ? 介绍??给?? bring sb. to sw. 带某人去某地 ever since then 自从那时起 trust one another互相信任

at the end of the day 一天结束的时候 come to realize 逐渐意识到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重点:

1.学习并掌握ever, been, never在现在完成时中的运用;

2. 掌握有关于“某人曾经去过某地”的交际用语。

难点:

1. 用现在完成时来描述某人曾经去过某地;

2. 区别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在表达过去经历的不同。

知识点:

National Science Museum 国家科技博物馆

neither (两者都)不

space museum 太空博物馆 history museum 历史博物馆 art museum 美术博物馆 amusement park 游乐场 take the subway 坐地铁 go skating 去滑冰

camp in the mountains 在山上野营 put up a tent 搭帐篷

progress in a rapid way 进步飞快

encourage sb. to do sth. 鼓励某人做某事 tea sets 茶具

make sth. better 使??更好 a couple of 一对?? take a ride 兜风

thousands of 成千上万的

On the one hand ? ,on the other hand ? 一方面??,另一方面?? three quarters 四分之三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英语语言国家 outside of ??的外部 all year around 终年 hear of 听说

whether ? or ? 不管??还是??

Unit 10 I’ve had this bike for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

重点&难点:since& for在现在完成时中的运用。

have + pp. + since + 时间点

have + pp. + for + 时间段 知识点:

how long 多长时间 a yard sale 庭院拍卖会 ride a bike 骑自行车

have sth. for + price 花多少钱买的?? give away 捐赠

not ? anymore 不再?? check out 观察

board games 棋类游戏 for a long time 很长时间 clear out 收拾,整理

children’s home 儿童福利院 no longer 不再

either (两者中的一个)是 down the street 在街边 search for 寻找?? as for 至于

46-year-old 46岁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 篇2

单元: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一、设计思路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传说和故事”这个话题, 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 重点训练“讲故事”这个语言功能项目。通过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如何用过去时态讲述一个故事, 描述古老的传说和有趣的故事,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理解并体会传说和故事的教育意义。在了解目标语言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能理解优美的传说和有趣的故事, 掌握故事的基本结构, 讲述自己喜爱的故事。

(二) 学生分析

在多媒体教室利用课件上英语课, 学生视听感受明显, 表现出极大兴趣, 学生在欣赏和享受中学习, 学习热情高涨, 学习效果会很明显。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讲述一个故事, 并学会unless, as soon as, so...that等词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述故事, 让学生学会掌握一个故事的细节和人物, 并能利用目标语言讲述一个传说或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We can’t always have good luck, when we meet difficulties, we should face them with a smile, we should learn the spirit of Yu Gong.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solve our problems.Never give up!

4.教学重点:学习讲述故事中的人物和相关细节。

5.教学难点:学习本课时的目标语言, 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Recorder and tape, PPT.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生词和课文, 标注疑难点。

三、教学过程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一) 自研自探环节

Self-study&Self-exploration

Step 1:词汇大冲关

Let’s have a word test.Fill in the blanks in Step 1.

Step 2:短语大盘点

Translate the phrases into English in Step 2 andchoose two phrases to make sentences (注意人称和时态) .

Step 3:语法大梳理

画出句子中的重点短语。

Step 4:话题大回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一定学会用英语讲故事了吧。请回顾总结一下, 试着用英语讲一下Yu Gong Move s a Mountain吧。

(二) 合作探究环节

★PAIRWORK

两人小对子:

1.对子间就随堂笔记处的书写及完成情况给出相应的等级评定。

2.对子间互相检查随堂笔记处Step 1的成果, 用红笔核对并补充修改。

★GROUPWORK

三人互助组:

小组长主持, 组内就Step 2的短语翻译进行核对, 并互相讨论编写的句子。然后讲解并核对Step3的答案。

六人共同体:

在大组长的带领下, 根据本组抽到的展示任务进行明确分工, 带领组员在组内进行预展。

(提示:3人完成板书, 另外几名组员在组内进行口头检测单词和短语。)

(三) 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

展示单元一:语法梳理

Please show the grammar on the blackboard.

(提示:可以用课本上、笔记本上的例句总结归纳。)

展示单元二:口语、听力挑战

谈论愚公移山和其他故事, 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小组各选一个故事进行谈论) (组员齐上台, 一个接一个, 做到声音清晰洪亮, 接力顺畅, 台下复述准确无遗漏)

展示单元三:话剧表演———Yu Gong Moves a Mountain)

(提示:注意句式的丰富性和语言的得体性。)

展示单元四:辩论赛———Yu Gong Moves a Mountain

四、总结归纳

Step 1:词汇大冲关

1.射击;发射

2.石头

3.虚弱的;无力的

4.提醒;使想起

5.愚蠢的

6.除非

Step 2:短语大盘点

1.一……就……

2.如此……以致于

3.有点儿

4.代替;反而

5.提醒某人做某事

6.放弃

7.搬走;拿走

8.尽力做某事

9.做完某事

Step 3:语法大梳理

so...that..., unless, as soon as

1.My elder brother will watch TV______he comes back.

2.The box is___heavy____I can’t move it.

3.You won’t get into a good college____you study harder.

【课堂检测】

基础题:

翻译下列句子。

1.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

2.把这些书带走。

3.他们俩中没有一个。

4.继续学习。

5.代替玩电脑游戏。

提高题:

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完成句子。

1.I think the problem is a little____ (difficulty) .

2.I will come up with a good way____ (solve) the problems.

3.We should exercise instead of____ (play) games.

4.He must stop____ (practice) ____ (swim) .

5.Smoking is bad for my health.I decide____ (give) it up.

6.We all know we live in a place____ (call) Xi’an.

7.We should keep____ (practice) ____ (speak) English every day.

8.We should have the best way____ (solve) the question.

9.It took him three hours____ (finish) (read) this interesting story.

【Homework】

根据汉语完成句子。

1.他们正着手做奶昔。

They’re ____________the milk shake.

2.很久以前, 村子前面有棵大树。

____________, there was a big tree in front of the village.

3.一直尝试, 并且不放弃。

____________and don’t____________

4.她有一点儿害羞。

She is____________ shy.

5.例如, 他能移山。

____________he could____________ the mountain____________.

6.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

This story ____________my childhood.

7.今天晚上你能提醒我给汤姆打电话吗?

Could you please____________ Tom up tonight?

【拓展题】Writing

Tell the story Y u Gong Moves a Mountain in English to your parents.

【自主反思】 (日反思)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我的收获: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五、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 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 关注体验性学习, 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以下是笔者对本节课的一些反思:

反思一:好的导入是一堂课的首要环节, 能让学生有极大的兴趣听下去。笔者先让学生一块唱了一首《愚公移山》,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自然地引出主题。

反思二:教学过程中, 笔者设置了4个学生自主学习展示环节:语法梳理、口语、听力挑战、话剧表演:Yu Gong Moves a Mountain、辩论赛, 让学生在快乐中展示学习。

反思三:课堂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可谓是一堂课的基本骨架, 教学目标可以说是学生在一堂英语课堂中智力发展的终极目标, 重点和难点便是一堂课应该了解和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 笔者确立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学会讲述故事中的人物和相关细节, 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 并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了练习。

专家点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 篇3

一、案例设问本末倒置,思维混乱

教材第6页案例:小寒的父母嫌她是个女孩,出生后不久就将她遗弃街头。一位好心的老奶奶把她抱回家抚养,生活很清苦。小寒六岁时,因没有正式户口不能就近报名入学。问: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

这个案例在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参考答案是:小寒的父母将她遗弃街头,致使她的权利失去了家庭的保障,丧失了被父母抚养的权利。幸亏得到好心人的收养,才使她被抚养的权利得以继续(小寒的权利得到了来自他人的保障)。但她由于没有户口,却又导致她不能享受到就近入学的权利(小寒的权利没有得到学校、社会的保障)。由于失去了家庭、学校、社会的保障,所以,小寒的一部分权利没能实现。

首先,教材编撰者呈现这个案例的本意是让师生关注小寒已享受的权利和未享受的权利。可是师生应关注的重点是小寒的权利应该怎样得到学校和社会的保障。小寒申请户籍登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其实小寒是可以申请办理户籍登记的。根据我国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1999年4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修正案),小寒与好心的奶奶形成了事实收养关系。小寒是查找不到父母、捡拾证明不齐全的弃婴(儿),有关小寒户口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由收养人提出申请,经村(居)委会确认,街道、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审核并出具证明,经收养人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询问登记后,到县级民政局申请办理收养登记。当事人到户籍所在地的公证机构办理公证后,凭收养公证书到公安机关办理户籍登记。

其次,参考答案和198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法》总则中的第四条和第五条规定相违背,同时违背了1992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总则中的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法》总则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总则第三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也就是说,小寒不管有没有户口都应该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政府和学校也有义务必须保障小寒受教育的权利,否则,政府和学校将承担法律责任。

再次,教师如果仅仅按照参考答案引导学生学习的话,大家会觉得小寒是一个命运悲惨的孩子,学校和社会还不对她的权利进行保障,学生就会对学校和社会丧失信心。

这样的案例呈现出来,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根本无法达到案例证明理论的效果。

二、主题相同案例多次呈现

教材61页案例:小丽是八年级学生,开个体饭馆的爸爸缺人手,非让小丽退学到饭馆帮忙不可,并且对学校老师振振有辞地说:“孩子上不上学,是我家的私事,别人管不着”。

教材62页案例:爸爸对小梅说:“从明天开始你就不要上学了,你早晚要出嫁,我供你上学就是赔钱!”小梅对爸爸说:“我要上学”。

教材64页案例:一家乡镇企业以每月460元的薪金招聘合同工。一名初中生的家长未征得儿子小刚的同意,便为儿子签订了应聘书。小刚知道后坚决反对。他对父母说:“工资再高我也不干,您不能让我中途辍学,我要完成学业。”家长见儿子不从,便以家中无钱再供其上学相威胁。为了履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义务,小刚写了一封信,送给镇教育主管部门。镇教办的同志会同当地司法人员,找这个家长谈话。在他们的劝说下,家长撤回了为小刚签订的应聘书。小刚回到学校,更加努力地学习。

这三个案例实际上是一个主题,都是家长为了一己私利,阻止子女继续接受教育。为什么不能把内容整合一下,用一个案例说明三个问题?这一册教材只有区区115页,却用了三个主题类型相同的案例,大大浪费了教材资源。

三、案例陈旧

本教材因为第一版是2008年出版的,所以选择案例发生的时间多是2006年之前的,这些案例距今已经过去七八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选用七八年前的事件作为案例,远离学生现今的社会生活,体现不出案例的时鲜性特点,学生容易对书中案例提出质疑,既增加了学生对教材理解的难度,又增加了教师分析案例的难度,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

比如教材第8页案例:高二女生田甜寒假期间参加了勤工俭学活动,获得320元收入。教材64页案例:一家乡镇企业以每月460元的薪金招聘合同工。这样的案例与学生了解的现实社会中的月收入相差甚远。

四、案例场景设置不严谨

教材105页案例:江明的爸爸自筹资金开了一家平价药店,生意越来越红火。一位常来买药的老大爷高兴地说:“这家药店不仅价格便宜,而且特别注意为顾客着想,我每次来买药,店员都根据我的情况建议我买合适的药。”一位年轻的妈妈说:“有一次孩子半夜咳嗽得厉害,家里又没有其他人,情急之下我给这家药店打了一个电话,店里的一名员工二话没说就给我送来了止咳的药,真是令人感动!”一位员工听了这些话后,想起不久前的一件事。当时,自己因一时疏忽收了一张50元的假币,江明的爸爸得知后说:“不小心收了假币,要吸取教训。但千万不能让假币再流向市场,这次的损失由我承担。”在你看来,这家平价药店生意越来越红火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用书的参考答案是:江明的爸爸开了家平价药店,价格公道招来回头客,送药上门感动病人心;设身处地为顾客提建议,收了假币自担损失不骗人;店内员工干劲足,生意做得很红火,邻里街坊很和睦,经济效益也不错。社会需要合作,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这个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是场景设置不严谨。案例本意是表扬江明的爸爸,可是由于案例设置的场景不严谨,并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因为药店销售的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的药品处方权限于医院的在职医师、社会办医性质医疗机构的在职医师。患者凭借医师开写的处方,在医师、护士、药师或其它专业人员监督指导下方可购买、使用药品。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或其它专业人员开写处方的药品,患者可以自行购买的是非处方药。在这一案例中没有说明店员为患者配的药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为患者配药是人命关天的事,如果店员为患者配的是处方药,患者使用后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店员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 篇4

知识点:

1. get, receive,accept:get有“得到”“获得”的意思,在表示“获得”某物时,可能是被动接受也有可能是主动争取;receive指收到了什么东西,不一定接受,receive a letter from„收到„的来信;accept着重指以愉悦的态度或经过自己的争取而得到或取得某物。

2. 情态动词should:1)表示义务,意为“应该,应当,最好”,比must较为委婉;

2)与疑问词连用,表示意外,纳闷,惊讶等,意为“究竟是„;到底„”.3. 表示建议:1)How/What about+名词/代词/动词-ing形式?2)Why don’t you +动词原形?=Why not+动词原形?3)Let’s„以let’s开头的祈使句,表示建议对方和自己一起做某事。Let’s后接动词原形。4)Shall we„?以Shall we„?开头的疑问句,用于建议对方和自己一起做某事。回答时如赞成,常用Yes, let’s.4. too„to„„而不能„,to后面接动词原形具有否定含义。这一句型常可以转换成so„that„句型。当这种too„to„句型转换成so„that句型时,为保持句意的一致,that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要根据时态用情态动词can’t或couldn’t加动词原形,that从句中的谓语动词要带宾语。

The boy is too young to go to school.=The boy is so young that he can’t go to school.The box is too big for me to carry.= The box is so big that I can’t carry it.【注意】当动词不定式和主语在逻辑上构成动宾关系时,该动词后面不能再用it或them作宾语,该动词如果是不及物动词,则必须在其后面加上相当的介词或副词,方可与主语构成搭配。如,The ice is too thin for me to skate on.5. instead, instead of: instead为副词,在句中独立作状语,instead of为介词短语,后面一般接名词,代词,介词和接动词-ing形式。

6. for example, such as: for example例如,诸如。多作插入语,当它表示“例如“时,其后面必须有逗号;such as相当于like,意思为 “象„那样,例如,诸如”,其后面直接加名词。

7. contest, compete,contend三者都有“竞争”的含义,均为动词:contest指在竞争中毫无保留地展示自己;compete指在体育或辩论等需要竞争的活动中,为征服或取胜而进行的努力。有时暗指在奖赏的鼓励或刺激下进行竞争;contend暗示竞争的紧张程度。通常指双方成功的机会相等,所以为取胜或征服对方就需要艰苦的努力。强调奋斗或斗争的必要性。

8. contest,competition:contest指双方或多方对垒比赛,多指体育比赛,并且在比赛中的每一个人或每一个队都力图战胜对方;competition多指能力,技巧,知识等方面的比赛,竞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篇5

在学习中,上课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听力的效率决定了听力学习的基本情况,为了提高听力的效率,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听力的针对性。预习中发现的困难是听课的关键,为了减少听力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我们可以弥补旧知识和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预习后对知识的理解与教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预习也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倾听集中的过程,而不是抛弃。专注是对课堂学习的奉献,是对耳朵、对眼、对心、对嘴、对手的奉献。如果你能做到这“五到”,就会高度集中,课堂上学习到的所有重要内容都会在他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在讲课的过程中,要确保你们能集中注意力,不偏离对方。我们必须注意课前休息10分钟,不要做太激烈的运动或激烈的辩论或阅读小说或家庭作业,以免课后喘息、幻想、无法平静,甚至大脑开始睡觉。因此,我们应该做好上课前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

3,要特别注意教师讲课的开始和结束。在一堂课的开始,老师概括地总结了上一课的要点,并指出这堂课的内容是连接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纽带。最后,教师通常总结一堂课的知识,这是高度概括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课的知识和方法的概要。

4,做笔记。不会记录,但演讲中的重点,难点,使一个简单的总结记录,写下演讲的要点和自己的感受或创造性思维。审查和消化。

5.我们要认真审视问题,了解实际情况和物理过程,注意分析问题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从对方身上吸取教训,提高知识转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学习技巧

步骤1.模型归类

做过一定量的物理题目之后,会发现很多题目其实思考方法是一样的,我们需要按物理模型进行分类,用一套方法解一类题目。例如宏观的行星运动和微观的电荷在磁场中的偏转都属于匀速圆周运动,关键都是找出什么力_了向心力;此外还有杠杆类的题目,要想象出力矩平衡的特殊情况,还有关于汽车启动问题的考虑方法其实同样适用于起重机吊重物等等。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题目,能够判断出物理模型,将方法对号入座,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步骤2.解题规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 篇6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

4、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护?(p26.d2)

①我国法律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②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

5、法律禁止使用童工的意义?

主要从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有利于保护未成人的受教育汉,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我国杜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等。

6、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等。

7、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面对不公正的评价,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证明事实真相;另一方面,要有人格权保护的法律意识,对于诽谤、侮辱等侵犯名誉权的行为,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维护名誉权

(1)名誉权含义: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2)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

(3)侵犯名誉权的表现及后果:①侮辱行为: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赃物等。②诽谤行为:无中生有、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恶意中伤他人等行为。后果:凡此种种,既是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人格、使他人名誉受损的侵权行为,又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2)隐私权的内容:隐私权的内容是与公共利益、社会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①个人生活安宁权。②个人信息保密权。③个人通讯秘密权。④个人对其隐私的利用权。

(3)保护隐私权的意义: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弟二框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1、如何尊重他人隐私?

(1)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不搬弄是非、揭人短处、扰人安宁;不因好奇而热衷于打听别人私事、传播别人的秘密。

(2)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替亲人、朋友保守秘密。这不但能保护自己的隐私,也是对他人隐私的保护和尊重。

2、侵害隐私权的表现

(1)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2)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这些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3、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方法

(1)运用法律保护隐私权: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4、青少年如何增强自我保护隐私的意识?

我们在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另外,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在上网时要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的知识,以避免个人隐私在网络中被浏览和扩散。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所谓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这里的“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要遵循并应尽的义务;这里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5、义务教育的特征:

(1)具有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2)具有公益性,即不收学费、杂费。(3)具有统一性,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

4、我国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公民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切实保护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保障其专心致志地从事生产、工作和学习,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法律明确做出国家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5、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方式有:民事法律手段和刑事法律手段。(p72--73)

6、当财产所有权收到侵害时,公民应该怎么办?(P74 智力成果是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

2、什么是智力成果权?(p82)

智力成果权也叫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

3、维护智力成果权方面重要法律的名称。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等。

4、在保护智力成果权方面,你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 篇7

一、八年级上册新旧地理教材宏观知识体系分析

新旧教材所选取的内容均为中国地理总论, 组织顺序为:世界视角中的中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组织顺序既符合学科逻辑, 由整体向局部, 由自然向人文, 也符合学生心理逻辑, 从易到难。现将教材知识体系比较如下。

第一章内容都是“从世界看中国”, 介绍中国最基本的情况, 新旧教材基本知识体系没有变化, 均是“疆域→人口→民族”。

第二章内容为“中国的自然环境”, 知识体系及组织顺序不变, 为“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但在局部做了调整和增删。旧教材介绍了我国南北东西的差异, 还着重介绍季风与气候类型, 而新教材则将其概括为气候的主要特征, 化繁为简, 降低了正文部分的难度, 并新增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新教材删除了“湖泊”, 对“长江”增加了“治理”内容, 侧重于“开发”;对“黄河”增加了“开发”内容, 侧重于“治理”, 让学生明白长江除了开发之外也需要治理;而黄河也并不是只带来灾难, 经过治理也可为人类所用, 完善了学生知识体系, 且增进了学生唯物主义辩证思想。除此之外, 新教材还增加了“第四节自然灾害”, 能够贴近最近几年中国的现状, 有助于学生了解全面的中国, 增加防灾减灾的知识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具体如附表一所示。

第三章内容为“我国的自然资源”, 知识体系不变, 以“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的顺序展开, 只在局部做了改变:新教材在第一节中引入了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在土地资源中符合中国现状地增加了“耕地比重小, 耕地正在减少”内容。

第四章内容为“中国的经济发展”, 知识体系不变, 按照“交通→农业→工业”的顺序展开, 局部知识做了改变。“交通”部分, 内容减少且顺序发生改变。旧教材详细地介绍了交通、交通与经济的关系、交通枢纽、铁路线与高速公路线。新教材则化繁为简, 删除了这些内容, 详细介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以及铁路干线的分布, 且改变组织顺序。旧教材最后编排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而新教材则最先对其介绍。农业与工业的组织顺序不变, 只是文字表述变化了。

综上, 新旧教材的宏观知识体系没有发生调整, 仍保持系统性和完整性, 知识体系间联系性增强。因增加和调整了部分内容教材知识联系更紧密, 如新教材增加了“自然灾害”内容, 将学过的地势地形与地质灾害联系起来, 将气候和河流与气象水文灾害联系起来, 不仅将已学知识加以综合, 也使前后知识融会贯通, 增加联系性。

二、八年级上册新旧教材课文系统分析

地理教材课文系统是以文字符号和数字符号的形式储备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地理教材表述形式, 是地理教材的主体。本文将在地理教材结构与地理教材文字表述两方面做比较。

(一) 地理教材结构

笔者现以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为例比较新旧教材在地理教材结构的异同, 其他章节均是以表格中所呈现的教材结构来组织内容的, 如附表二所示。

据上表可发现新教材在结构方面有以下特征。

1. 阅读材料增多, 内容丰富度提高。

新教材中阅读材料数量 (23篇) 多于旧教材数量 (17篇) 。相关阅读材料增加, 不仅能够使所学知识易被学生理解, 且能开阔学生眼界, 幽默的语言还增强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地理。

2. 配有景观图, 直观性增强。

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增加了许多景观图, 几乎每篇阅读材料都配有地理景观图。直观的视觉刺激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感性认识, 印象深刻。

3. 活动数量大, 目的性强。无论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 在每个知识点之后均设有活动

(二) 地理教材文字表述

文字表述可以深刻地解释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相互联系。本文将对引言部分、基础知识这两方面来比较。

1. 引言部分, 重视学科逻辑与学术理性, 需重学生生活与感性认识。

地理教材由问题作为一个章节的引入, 新旧教材问题的基本方式都是“你能说出……吗”“你知道……吗”。虽然问题做引入有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 但上述问题并不与学生生活贴近, 且过于学术化和理性化, 问题中多含专业术语, 如“内流区、外流区、水文特征”, 这些都是正文部分要重点说明的概念。上课之前, 学生对学术知识不了解, 难以产生兴趣。且先让学生接触理性的概念, 不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因而这样编排教材符合了知识逻辑却不符合心理逻辑。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到这些地理知识, 但仅停留于感性认识, 那么在课文之前设置启发性的、易于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就应遵循学生的体验与感性认识。

2. 基础知识部分, 语言生动, 图文并茂。

文字表述部分用轻松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 且配有各种图片, 如景观图、直观图、图表等, 体现地理学科特点, 且用形象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地理知识。在需要科学阐述时, 教材用到大量数据来说明, 如气候中介绍南北气温差异与东西降水差异时, 介绍土地类型及耕地比重时, 用到大量数据和图表, 具有科学性。

综上, 课文系统方面新教材有进步的是阅读材料的丰富度直观性提高及活动设置目的性增强。在教材表述方面新教材的文字表述系统各具特色且相互补充, 但仍过于学术化。

三、结论及建议

(一) 结论

通过上文对新旧地理教材的比较,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新教材传承旧教材优点, 知识体系较为完善, 局部内容有增删。 (2) 文字表述简单易懂, 图文并茂。 (3) 新教材阅读材料增加, 附有景观图, 直观性增强。图表增加, 科学性增强。 (4) 活动数量较多, 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5) 引文设置学术化, 具保守性, 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 难以激发学生好奇心与兴趣。

(二) 建议

教材编制时, 每章开头所设置的问题应该与学生生活经历相符合, 具有生活气息。

人教版八年级《奇妙的克隆》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晓“克隆”的相关知识。2、学会快速筛选提炼有效信息的方法。3、进一步学习说明方法和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学习快速筛选有效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克隆”的有关知识。

教学理念: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各采众长、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同学们喜欢的艺术形象。他神通广大,有一绝招,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和它一样的猴子来妖魔作战。这一精彩描述,是我国明代作家吴承恩独特的设想。他想像的依据是什么呢?(克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国际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的《奇妙的克隆》。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了解课文每一部分所写内容,把相关内容画出来。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全文分四部分:(四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什么是克隆;第二部分:怎样克隆;第三部分:克隆的意义;第四部分:克隆的作用。

请同学们说说你找到这些信息的依据是什么?第一和第四个信息是小标题直接告知的,第二个信息是要根据课文内容来提炼,第三个信息是要根据总结段落,即第三部分最后一段来提炼。

(板书:筛选提炼有效信息的方法:1、根据小标题筛选;2、根据文章的总结段落来筛选;3、根据文段内容筛选。)

三、研读探究

1、克隆是什么

(1)读课文第一部分,画出文中直接告诉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找到后,大声念出。

①都是生物靠自己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英文名“Clone”(克隆)。② 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③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④(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⑤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我们把这种说明的方法叫做下定义或作诠释。

学生说出如何找到什么是克隆这一表概念性句子的。(根据判断性词语:是、就是、叫做、叫等找到的。)

(板书:根据判断性词语来筛选。)

(2)如何区别下定义和作诠释?

下定义是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揭示事物本质属性。作诠释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事物进行阐释。

说明:正说反说都成立的一般是下定义,否则是作诠释。下定义:甲是乙等于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不等于乙是甲。此外,下定义不加任何描写修饰。

(3)作者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找出。

本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举例子、作诠释、下定义、作引用等多种说明方法。举例子:列举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下定义:对克隆一词进行科学的阐述。作解释: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作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根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说明“克隆”是怎么一回事。

2、怎样克隆

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克隆后,更想知道怎样克隆。快速读第二、三两部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

(1)作者在文中列举科学家对哪些动物做过克隆实验的?(请用说明对象来简单表述)并为它们分类列出:鲫鱼、鲤鲫鱼——蟾蜍(非洲爪蟾)、黑斑蛙——鼠、绵羊。

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哺乳类,动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2)说说科学家们对这些动物如何克隆的?具体步骤是怎样的?

①鲫鱼的克隆步骤方法是:用鲫鱼……经过……与此同时②蟾蜍的克隆步骤方法是:先用……然后……经过……终于有一部分长出了活奔乱跳的爪蜍。③黑斑蛙的克隆步骤方法是:……④绵羊“多利”的克隆步骤方法是:先给……与此同时……手术完成后……然后终于产下了小绵羊“多利”。

这些表示步骤过程的信息是如何提取的?(板书:根据表示前后顺序的词语提取信息。)

(3)“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它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核。这个结果证明……请说说这一信息提取的方法是什么?(板书:根据总结性段落提取。)

3、克隆技术的作用

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1)有效繁殖高附加值的牲畜。(2)挽救珍奇动物。(3)防治疾病、延长寿命。说说这一信息提取的方法。(板书:根据总起句、总结句、段落意提取)

四、拓展提升

展开想象:假如你也被克隆,你最不愿意看到的是什么?站在科技发展的尖端,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生命?

克隆给人类带来许多好处。但是,在这个世界上,生命何其宝贵,它绝不只是一个生物个体那么简单。生命因其唯一而宝贵!要想让人类在这个地球上生活得更好的唯一办法不是克隆,而是:珍爱生命。

五、总结学法

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知晓了什么是克隆、克隆的方法步骤及克隆对人类的好处等相关知识,还进一步明确了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更主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还学会了如何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板书:筛选提炼有效信息的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 篇9

兴十四镇中学

张德玉

考点一:(1)开国大典

时间: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西藏和平解放 时间:1951年;

西藏代表:阿沛〃阿旺晋美; 方式:采取和平方式;

意义: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近几年来,鼓吹西藏独立的反动势力有所抬头,对此,你有何看法?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鼓吹西藏独立的反动势力是不得人心的。我们应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自身素质,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3)抗美援朝战斗英雄

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上甘岭战役); 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志愿军战士体现的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 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 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时间、法律: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考点二:

(1)第一个五年计划 时间:1953年——1957年。

基本任务:(1)主要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成就:(1)“一桥”: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2)“三厂”: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3)“五路”: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建成。(4)建成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华北、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5)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2)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时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意义(地位):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考点三: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2、时间、地点:1978年、北京。

3、内容: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意义:①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② 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③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5、开放与封闭是两种治国形式,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挨打;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富强。我们应该坚持改革开放,引进先进技术,为我所用,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富强。考点四: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首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经济特区:

四个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使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上海浦东开发区: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邓小平理论:

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②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又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③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又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⑤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的讲话,提出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 ⑥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以江泽 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⑦1997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考点五:

(1)香港和澳的门的回归

香港回归时间:1984年底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澳门回归时间:1987年4月中葡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一国两制”的构想 提出:邓小平

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考点六:大陆与台湾的交往史实

1、邓小平在“一国两制”的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3、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4、1993年,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就“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5、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对台八项主张,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

6、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7、(1)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2)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国际反华势力的破坏干涉。

(3)为海峡两岸的统一应作的努力:我国政府继续推动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台湾当局顺应历史潮流,彻底放弃“台独”主张;青少年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坚决同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作贡献。

(4)台湾回归宣传语: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关系一家亲。)考点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提出时间: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代的作用如何?对此,你有什么感受?

在新时代仍要坚持和平共处原则,50年的实践证明,五项原则的应用日益扩大,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新时代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1、时间:1955年

2、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3、性质: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4、内容: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问题。

5、“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考点八: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971年10月25日,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2)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过程:

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 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时间:2001年10月21日 地点:上海

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内容:①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亚太经合组织政策框架等问题;②通过了《上海共识》。③会议结束时,江泽民宣读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

意义: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4)新中国在外交工作上取得的重大成就。①新中国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②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④中美建交,结束了两国20多年的对峙,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⑤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⑥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考点九:

两弹一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维护世界 和平具有重要意义。);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飞行试验成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意义: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我国的空间技术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因此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863”计划:1986年3月,我国四位老科学家(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非常重视并做了批示,此项计划被称为“863计划”。经过半年的论证,形成了《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第八个领域。(内容)主要历史认识及启示:

1、从西藏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中,得到哪些启示?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必要前提和必然结果;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才能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2、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启示? 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的。社会主义建 设一定要符合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要警惕错误思想倾向。

3、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

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

4、对台湾问题的认识或看法?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事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统一大业必将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发展两岸关系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当前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台独”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会得逞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长期奋斗。

5、今天祖国对台湾统一的障碍因素?

“台独”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6、在祖国统一(台湾问题)上,青少年应怎么办?

(1)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2)同“台独”等破坏祖国统一,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3)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使祖国强大。

7、如何巩固和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1)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独立完整。(2)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3)适应世界潮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迅速发展。(4)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加强同世界各国联系,提高国际影响等。

8、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9、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

1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成就说明:(1)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2)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善于处理各种国际事务等。

认识:实力是外交的基石。(1)中国要继续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实施863计划,发展高新技术:(4)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活动等。重要会议:

(1)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中共八大)

(2)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会议:(十 一届三中全会)

(3)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会议:(中共十三大)

(4)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定为我国新时期改革目标的会议:(中共十二大)

(5)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6)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7)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二大)(8)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三大)(9)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共十四大)(10)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11)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

上一篇:活力青奥 青春南京 我期待的青奥作文400字下一篇:夹竹桃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