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国家创新(精选8篇)
当今的世界是个以创新为主导潮流的多元化的世界。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市场竞争。我们怎么才能立足于各国强林之中?我们怎样才能让我们优秀的问换源远流长?
发展才是硬道理,当今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集中表现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滞后。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加快从欠发达国家步入发达国家?我认为中国必须大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以企业创新为主体,将我国发展成创新型国家。
中国在生物、航天和信息等一些科技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是,从总体上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科技专家参照国际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选用12项核心指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2001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居于第28位。中国要大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必要理好以下三大关系。
(一)政府和企业都要增加研究与开发投资,但要以企业为主。
2000年美国研发投资2653亿美元,其中企业占66%,政府占29%;同年日本研发投资98252美元,其中企业占72%,政府仅占19%,形成了“企业为主,政府为辅”的科技发展格局。我国亦应采取这种方式,大力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并及时把科技创新运用到生产中去,加快技术向产业链的的转化,加快企业发展,加快国民经济总收入。据美国《财富》杂志统计,2001年中国政府的研发投资为12552美元,占中国GDP的1.1%;美国的研发投资达到2819亿美元,占美国GDP的2.8%。2004年中国研发投资仅占GDP的1.36%,而许多发达国家已超过3%。中国研发投资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没有大幅度增加研发投资。我国应鼓励并发动企业加大科研投资,并给与技术及资金上的支持.形成企业自主创新为主,国家创新为辅的科研环境。
(二)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要相辅相成,但要立足于自主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立足之点。前进动力的源泉。创新分为:
一、原始创新,二、集成创新,三、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自主创新)
任何一个国家所需技术都不能完全从原始创新开始,所以能够引进的技术必须积极引进。日本和韩国提供的主要经验是把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和创新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特别是重点放在自主创新。日本和韩国对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投资之比为1:10,形成了“引进一代、提高一代”的良性发展。中国企业用于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与创新的投资之比是1:0.078,计算机领域是100:1。据统计,2003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引进技术开支为405.4亿元,消化和吸收开支27.1亿元,购买国内技术54.3亿元,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开支之比为1:0.067。如果不能从认识和实践上解决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和创新投资的比例,那么,就将陷入“引进一代、落后一代”恶性发展的怪圈。故此我们还必须改变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创新之间关系的认识。学习日本韩国的先进经验与认识。将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和创新紧密结合并把重点放在技术创新。同时我们还必须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三)依赖贴牌并非长久之计,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品牌战略”。
中国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2002年占全国出口1/3强的广东省的自主品牌出口额仅占全省出口额的3%,上海市、浙江省自主品牌出口额所占比例也不到10%。中国自主品牌在外国的份额鲜为人知,可有些国外的知名企业却在中国占据着主导地位。例如直至2007年,中国医疗电子市场份额仍然主要集中在通用电气、西门子、飞利浦等国际知名企业手中。全球的十大品牌中中国无一席之地,而这其中很多却在中国赚取了巨额的利润。这
其中的原因为何?想要在众多商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就要树立起属于自己的品牌,制造出品牌效应。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下获得巨额效益,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才能在当今社会立足于不败之地。
据报道微软和伊士曼柯达在内的多家跨国公司已经在中国市场的相关领域占据了垄断地位。长此下去,即使中国外贸总额从世界第3位跃居到第1位,中国也不可能成为贸易强国。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品牌企业、品牌产品。
然而以上的三个方面虽能使我国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但却并不能超越他们。要想使我国成为真正的创新型国家。我们还要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有12大措施:1.政府加大科学投入,特别是基础科学以及航天、生物、新能源等高科技领域的投入。2.政府应大力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全球知名品牌的重点企业。3.政府采购时,要首先考虑采购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5.大力改善科技人员的待遇,用高薪吸引优秀人才。6.对自主创新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7.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8.企业设立专项科研开发资金,按一定的产值比例,投入资金进行科技创9.新。9.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资金变为技术、技术变为资金、资金变为更高层次技术的良性循环。10.建立高科技创业资金,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宽裕的发展环境。11.引进国外高科技人才。12.改变目前应试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
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经验
1. 美国。在美国, 产业集群是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有关资料表明, 美国380个地方产业集群的经济总产值达到全美国经济总产值的60%。美国的产业集群类型多种多样, 不同产业集群有其不同特点, 但是每个产业集群都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是美国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如硅谷的微电子产业、加州的葡萄酒业、底特律的汽车城等, 是美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代表。具体来说, 美国的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1) 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优越的社会地理条件。美国具有发达的工业和农业基础, 加之其大学与科研机构发达, 科技政策完善, 科技创新投入较多, 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 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市场为主要导向。在美国, 企业多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聚集, 政府仅仅对企业的发展进行引导。
(3) 产业集群的发展大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相耦合。区域自身具有的资源和信息, 为产业的选择和集聚提供了条件;同时, 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 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 日本。日本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1) 日本政府十分重视产业集群的发展。在日本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 日本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如, 日本产业集群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均由日本政府统一参与制定;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日本政府实施了工业重置策略、科技都市下放政策、智能型工业区位政策等科技政策;为加强产业集群横向联系, 日本政府建立了“园地协同组合”制度, 加强了日本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交流, 促进了日本地方圈产业集群的发展。日本政府对其产业集群发展的干预, 造成了产业的地理集中, 创造了全新的产业集群, 并逐步培育了本地的产业集群网络, 获得了更高的生产效率, 提高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2) 日本存在大量的商业协会。在日本, 有大量的地区性商业协会存在, 而且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协会。商业协会通过形成“有组织的市场”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 发挥了政府、企业和市场不可替代的作用。日本的商业协会不仅向企业提供各种信息资源, 而且还制定统一的产品规格和技术标准, 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资金和生产设备, 并为企业创新发展培训人才, 使企业间形成了高效的信息交流渠道和利益协调机制。大量企业加入商业协会后, 相互之间便建立了协调稳定的信任关系, 企业之间的经济交易也更持续、更长久。
(3) 日本的许多行业都存在其核心企业。在日本, 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数量最多, 核心企业在生产中具有横向支持作用, 在市场营销中具有纵向纽带作用, 在自身进行垂直或半垂直一体化生产的同时, 将部分业务分包给产业集群区域内的中小企业, 并对其进行相关的技术指导, 同时向中小企业提供产品样式和规格等信息, 最后成品则由核心企业推向市场。核心企业的创新发展主导产业区内的技术创新, 并把技术向外扩散, 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发展和信息交流。
3. 意大利。正是由于“第三意大利”的影响, 世界各国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才引起了高度关注。意大利的产业集群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体, 素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 意大利的中小企业主要从事纺织、服饰、家居等传统产业产品的生产。其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 产业集群生产的产品具有鲜明特色, 卓越性也十分突出。
(2) 企业具有良好的竞争、合作环境, 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分工合作关系良好。
(3) 区域集中, 企业间的沟通和合作得到了加强, 同类企业与相关企业在当地长期聚集, 形成了有机的企业网络。
(4) 一体化的管理与服务。同类产品生产企业的集中使得政府部门可以因地制宜地设计产业政策和管理措施,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专业的服务网络。
(5) 集群内各中介和协会等非官方组织对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可见, 发达国家都存在大量的产业集群, 并且数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在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方面, 世界各国都有各自的宝贵经验, 又有其共同特点:市场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内在动力;产业集群是全球化与本地化协同作用造就的;产业集群可以通过有意识地规划发展而成;产业集群效应的强度直接影响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政府作用的发挥;大量中小企业是推动产业集群成长的主导力量;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保障。
二、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发展过多依赖企业数量的增长, 企业盈利能力普遍较低, 集群创新能力弱, 缺乏核心技术、复合型人才和发展资金缺乏, 政策法规不健全, 创新网络尚未形成, 服务保障跟不上等。通过对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经验的论述, 笔者认为, 我国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需要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政府是产业集群发展的行动主体之一, 也是形成产业集群发展的外源动力机制的重要因素,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具体来说, 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结合当地实际, 制定符合当地产业集群发展要求的产业集群规划, 加快集群主导产业项目建设, 并出台相应的产业集群发展政策, 优先配置要素资源, 强化跟踪协调服务, 为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2) 提供健全的基础设施。健全的基础设施可以为本地企业家的创业和外地企业家的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同时, 也为外地客户的采购提供了很大便利。
(3) 创设合理的制度环境。合理的制度环境可以增进厂商之间的信任, 丰富本地的社会资本;可以协调厂商之间的行动, 有利于厂商之间良性竞争与合作格局的形成。
(4) 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政府应收集行业发展的市场与技术信息, 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 以强化本地厂商的产品质量意识, 提高本地厂商的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应建立必要的公共培训机构, 组织联合相关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应树立本地的良好形象, 创建与厂商之间的对话机制、共同制定当地产业集群发展的愿景与战略规划。
(5) 制定针对性强的措施, 以解决集群中厂商的共同难题。政府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 组织中小企业出国参展与考察, 以增进中小企业对国外市场的了解;要制定人才引进措施, 为中小企业的人才引进提供便利。
2. 注重并利用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根植性。根植性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的内源动力机制之一。产业集群是在区域已有条件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需要以良好的区域根植性为基础。产业集群与地域文化融合并扎根于本土的历史和文化中, 是其持续发展的动力。产业集群所在地的历史和文化中内生的制度性资源、地域文化、传统工艺和企业家精神, 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区域文化所孕育的敢于冒险、不断开拓、不怕失败、勇于探索的创业观, 是推动产业集群形成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此外, 在区域的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能力、经验和关系也是这个区域最重要的资源, 在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要善加利用, 以促进产业集群区域的快速发展。
3. 重视并鼓励中小企业作用的发挥。许多创新型企业都是中小企业, 即使是创新型大企业也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而来。意大利产业集群就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创新发展起来的, 素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 很多国家都在学习效仿。一个国家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背景下获得优势, 不能只靠本国的全球性大企业, 更不能忽视那些扎根于本土的中小企业集群。因此, 我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要转变一味“发展大企业、规模型生产”的思路, 鼓励集群中的重点企业将生产过程拆分给中小型企业, 鼓励中小企业朝专业化方向发展, 通过中小企业之间、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相互配合, 建立以重点行业或重点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使大批中小企业参与到生产环节中来, 通过参与高端市场竞争提高地方中小企业群的整体生产活力和竞争力。加强现有企业间的内部联系, 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从事零部件的专业化生产, 使得在生产链上能独立出来的生产环节尽可能实现专业化分工, 从而不断提高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水平, 引导中小企业集群的健康、快速发展。
4. 注重区域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产业集群取得成功的关键, 它是一个地方的主体和形象的重要代表, 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并形成该地域的美誉度、吸引度和忠诚度。重视区域品牌的发展, 大力引进行业优势品牌和龙头企业, 打造产业集群品牌, 以此来提升区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体来说, 产业集群的品牌建设有两种途径:一是借助核心企业优势, 围绕核心企业品牌进一步扩大原有品牌的美誉度;二是以地方特色为旗帜, 以产业优势为依托, 由众多相对独立的企业共同塑造区域品牌。区域品牌建设有利于轴轮式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可以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指导, 同时也有利于网状式集群的发展, 实现产业集群企业的共赢。
“我们应该关注两点:一点是我们一定要把我们在全球的比如说教育的传递系统变得更加简单,有创新,而且更加直接。包括医疗还有公共服务等等这些传递的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点就是我们的这种创新不会在发达市场完全出现,更多来自发展中国家,因为他们有很多的问题,而且他们就像一张白纸一样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而对于教育的传递系统,他接着谈道:“目前来讲,我们希望能够在未来创新一个如何来传递的系统。现在这些人才已经在我们手上了,给他们一些技术,给他们一些灵感,给他们更好的流程。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需要有一些生产力的改善,也就是要把这些真正的人才赋予他们更好的能力,把人才放出去解决这些问题。”
Speeches at a Glance
公司实际上需要的是少数几个聪明人和众多不那么聪明的人,后者干劲十足,擅长做事。
—《金融时报》管理专栏作家。Lucy Kellaway在回答读者一封询问“如果这个公司这么难进,那为何大多数员工如此平庸?”的来信时给出了如上解释。事实上,她指出,在大公司里聪明人往往是麻烦制造者。
今天的世界需要新的“马歇尔计划”,促进全球范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打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瓶颈,并给高收入国家的结构性改革提供空间。
—中国金融40人论坛发布的最新一期研究周报提出了这一构想,其主要思想来自林毅夫在研讨会上的演讲。
在公众眼里,尤其是在我们科技企业的圈子里,融资的意义被过度地放大了。在他们眼中获得融资似乎变成了一种荣耀,对我而言这却是个负担。思考融资的意义往往让我思绪混乱,心神不安,浑身不适。
—创意商品在线集市Quirky的创始人Ben Kaufman在近日完成C轮融资获得 6800 万美元后,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写下这句话。他觉得创业者获得融资就好比厨师在市场上买到菜,这没什么值得庆贺的。
试想想,当你的孩子去上大学时的采购决定吧。需要什么?一台PC。或者再想想你的企业需要什么,你的员工需要什么,你需要一台PC。全球PC产业的规模巨大,我想有人在睁眼说瞎话。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个行业的内部审计工作逐步由财务审计转化为内部控制审计,国家也在近年不断推进新的医疗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发布了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和会计的新制度,这在促进我国医疗体制审计工作内部控制和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单位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方法及时创新,以便于单位跟上政策的实施,从而更好的开展自身工作。本文就以在国家审计发展环境下单位内部控制方法的创新进行探究。
关键词:审计环境;内部控制;创新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个单位财务工作的管理方法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我国政府也针对现在的经济形势颁布了一系列的财务管理文件,特别是2011年美国爆发了安然、施乐等公司的财务丑闻之后,我国更加强调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使审计工作在各单位的内部控制中更加显得重要。在国家审计发展环境下,使单位内部控制获得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意义
我国的行政单位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所建成,为国家进行社会建设或者开展社会管理工作,其使用的资金大多由国家拨款而来。我国许多行政单位的内部管理工作并不严谨,管理环境相对松散,因此,这种管理方式的推行对我国行政单位的内部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发展和进行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与现在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不相匹配的状况:传统的医疗机构财务管理方法较为落后,资产项目不完整,成本预算系统不完善,导致成本过高的问题的存在,基层管理的传统卫生机构体制制度和财务制度明显不再适用于现在的管理现状,因此应当进行审计工作的内部研究和工作方法的创新,让财务管理工作紧跟时代的发展。
二、单位审计管理工作内控的情况
(一)进行内部控制的环境较弱
现阶段我国行政单位内部的财务审计工作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没有足够的执行力度,形成一些工作人员不重视财务管理的审计工作,导致财务审计内控没有合理实施。一般的工作人员则认为内部控制的措施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对内部控制的规范化操作没有实施彻底,具有操作性不强的特点。这种薄弱的内部控制管理体制对于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合理顺利的开展具有不利影响。
(二)会计工作不规范,工作人员态度不积极
大多数行政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都由于身处国家单位而过于放松自身,其工作态度具有不严谨性。他们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不细致,没有实时进行统计等管理,而是只要能对上账本就可以了。有些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过于散漫,对于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有些单位甚至通过虚假支出和特意提高预算来获取资金支持,这与我国新医改的政策不符,对于我国单位财务工作的管理有着极其恶劣的影响。
(三)监管控制活动趋于形式化,没有完全发挥出作用
审计部门缺少明确性质的内部监管文件,一些工作人员缺乏内部监管的工作理念,将审计中的监管工作作为平常的财务管理,在管理方面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可以依据,在单位的预算管理、内部监控等方面没有明确实施,从而使内部监控机制流于形式。
(四)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思路的转化过于缓慢
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刚刚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者需要时间去适应和改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传统财务管理人员一般的专业知识和接受新观念的知识较差,他们对新制度的内容理解有偏差,同时也没有将传统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完全转变,这使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延缓。这些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观念的转变,才能将审计的内部管理工作良好的开展下去。
(五)财务管理工作的新旧制度无法合理衔接
新的财务制度和国家审计环境下政策的实施存在着一些必要的冲突,当这些问题突出时,财务管理工作在转型过程中也将随之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医疗体制的不完全转型和制度的不衔接开展。如在单位成本的核算上,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无法将单位的支出费用和收入做到细致化和具体化的统计,而且在录入过程中管理人员工作开展的不真实性和不准确性导致传统财务审计的漏洞产生,新制度的内部审计工作在没有完全开展的情况下并不能有效与传统审计工作进行衔接,最终导致基层医疗体制财务和会计体制改革的实施进展缓慢。
三、在国家审计发展环境下单位内部控制的创新
(一)实行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将财务内部审计工作细致分化为具体工作,能够做到责任在岗、责任在人、责任制管理的模式,这种责任制管理方式对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内部审计的根本核心所在,只有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中将责任明确划分,做到责任在人,才能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这种精细化管理方法能够将工作进行分流和最后的整合,注重分工明确,可以快速、高质量的完成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同时,精细化管理还能够增加单位的经济效益,能够更加深入的探究单位工作开展的潜在价值,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它将有效降低工作开展的成本,是加强内部审计的重要方法。
(二)加强单位总体财务的预算能力
基层医疗机构的资金使用方法和效率直接关系着单位资金的管理和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财务的整体预算是单位一年内资金方面的总体估计和管理,它影响着单位一年内整体工作的计划和实施。这一整体预算能够从盈利、成本、所需支出等各个方面影响到单位发展决策,对单位的发展影响至关重大。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将资金总和,进行全面的预算,从整体盈利和成本方面来安排一年内的工作管理进度,对单位支出能有比较准确的预算,包括准确评估工作人员的薪资。单位总资金进行统筹和合理的分配,这是财务部门在整体预算中的重要一步,是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
(三)加强财务管理部门监管机制
财务管理部门作为单位财力的统筹管理部门,其内部的监管也相当重要。不但能保障财务部门工作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还能够快速找出财务管理部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及时改进,促进财务部门与时俱进,依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当财务部门使用一种管理方法开展工作时,监管机制能够及时真实的进行跟踪和反馈,将效率和成果及时反馈给财务部门,能够作为财务部门开展工作的一种对比手段。在财务管理部门进行经济管理的同时,监管部门也能够验证财务部门经济管理的效果。监管部门的反馈数据能够对财务部门起到自我鉴定和修改的作用。
(四)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人才素质在一个单位的发展中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任何单位的任何部门的健康和良好的发展,都离不开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财务部门是一个单位里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部门,必须拥有专业的财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工作人员,才能把财务管理的工作做好。首先要招聘专业的高学历的财会专业人员,从入口确保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然后在工作中,要不断给财务人员提供培训或进修的机会,使得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管理水平能够与时俱进,并让他们具有认真工作、不欺骗、有作为的工作态度,财务工作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够正确的管理单位财务,为内部控制工作尽心尽力。
(五)做好各个部门的协调调研工作
单位内部的审计工作并不单单是审计部门的工作,它关系到各个部门的经济利益,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应调动各个部门积极配合审计工作的开展,将审计工作的管理措施进行全面化开展。内部控制是以管理好整个单位,充分调动单位所有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单位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只有协调好各个部门,将每个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把单位凝聚成一个整体,大家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才能把内部控制的作用充分的体现出来。
四、结论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家内部审计的大环境下,我国基层医疗体制和事业单位内部监管机制应当谨遵国家新医改政策,将新医改中的精神完全贯彻到审计工作之中,及时创新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国家政策,适应时代潮流和社会的发展,才能够促进单位财务工作的开展,促进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综述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是一个创立仅6年的科研机构,短短6年来,它在新能源与新材料、云计算与物联网等领域成功孵化了60家战略性新兴企业。
“先进院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于体制机制创新,集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为一体,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和质量。”院长樊建平说。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走出了一条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成功路径。它的实践正是我国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从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到建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从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到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我国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科技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我国原有科技体制形成于计划经济下,其突出特点是科技资源集中在政府所属独立科研院所。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其弊端日益突出。
科技和经济“两张皮”、关键技术自给率低、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与分散重复并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难以发挥……一个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科技体制机制亟待建立。
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
全面启动了科技体制改革。确立“科教兴国”战略,开展科研院所结构调整试点,推动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和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发布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提出要有效整合全社会科技资源,形成相互促进、充满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
随后,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了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科技要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上世纪末以来,全国1300多家科研院所陆续完成企业化改制,从体制上走出了产业类院所游离于经济主战场之外的困境。公益类科研院所的分类改革也积极推进,在用人、分配、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科技体制改革在优化科技力量结构和布局的同时,大大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科研院所走出“围墙”,担当起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脊梁,一批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佳的“明星”企业,成为行业发展的领头羊。
通过深化改革,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尤其是企业“挑大梁”“唱主角”,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华为、大唐、海尔……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开始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统计显示,近两年,企业在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中所占份额不断提高,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三分之二的项目由企业牵头或参与完成。
就像鱼儿离不了水,科技发展也离不开一个良好环境。近年来,我国在金融、税收、政府采购、创新文化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同时着力营造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积极培养引进高水平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并在选才、引才、用才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破除束缚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障碍。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经过改革的洗礼,一家家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个个科技型企业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一项项重大技术突破引领着全行业的发展……科技创新带来的活力和效益不断显现。
——我国科技资源总量稳步增长,2011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达到8610亿元,增幅为21.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3%,居世界第三位。
——科研产出大幅增长,论文被引用数上升到世界第七位,201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7.2万件,增长27.4%,居世界第三位。
——重大创新成果亮点纷呈,太空漫步、蛟龙潜海、超级计算机、铁基超导、高速铁路、超级杂交稻、基因测序等一批科技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佳音频传。
——围绕支撑传统产业发展、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任务,科技有效发挥了支撑引领作用,同时科技服务“三农”、惠及民生成效显著……
我国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必须看到,我国科技发展中一些长期性、根本性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如技术储备明显不足,原始创新能力较弱,科技资源投入效率还不高,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亟待改进,创新环境还不完善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道路上,中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仍将肩负重任,砥砺前行。
2010年,我区紧紧抓住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获批的重要机遇,坚持区校、区企合作,认真贯彻实施区委全面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决定和区人代会审议通过的《〈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发展规划纲要〉决议》,全力抓落实、抓推进,确保试点城区建设开局良好,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2010年1月10日,杨浦作为上海唯一的区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被授予全国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1月16日,八届区委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建设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决定》,1月22日区人大审议通过《〈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发展规划纲要〉决议》,把全区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上来。决议明确提出: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要“建成创新人才集聚、市场要素汇集、创新主体活跃、创新服务完善、创新生态良好的智慧城区,在创新基础、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等综合创新水平上居于上海和全国前列,成为面向和服务全国的科技孵化种子基地,培养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企业。”按照决议的要求,杨浦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扎实推进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
一、开展总体设计,制定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到“配强班子、落实责任、形成合力”,成立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区相关部门和区域内各高校明确专人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在市科委的指导下,编制完成《上海市杨浦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工作实施方案》,得到了科技部的充分肯定。
《实施方案》围绕科技部“四个着力”的要求,深入分析了杨浦开展创新型试点的基础,提出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要抓住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重大机遇,积极对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完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营造良好环境,加快培育区域新兴特色产业,提高城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实施方案》,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坚持“五动”,即:深化“三区联动”、坚持创新驱动、探索金融创新带动、实施项目拉动、推进区域互动。实施方案还明确了具体推进计划,成为我区开展试点工作的行动指南。
二、积极争取市政府层面支持,明确工作方向
在市发改委、市科委的指导支持下,认真做好向市政府专题汇报准备工作。3月,沈晓明副市长及市相关部门领导专题听取我区关于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汇报,并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
7月26日,韩正市长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金兴明区长和市科委所作的杨浦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工作汇报。会上,市政府各相关部门明确表态支持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会议同意汇报中提出的“建立部市区会商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推动杨浦知识创新基地成为国家高新区、将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纳入市十二五规划、市政府发布关于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四条建议。韩正市长表示,杨浦的后期发展将对上海市全局尤其是东北片地区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市里要加大支持力度,希望杨浦能抓住这个新的起点,重点聚焦深化“三区联动”核心理念、探索科技金融结合、成立建设专项资金等政策支持、推进滨江开发、产业发展等五个方面。
7月30日,区委书记陈寅同志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上海市试点工作推进大会上做了题为“大力实施国
家技术创新工程,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交流发言,市委书记俞正声和科技部部长万钢都在讲话中明确表示要集成各方资源,支持杨浦创新型城区建设,进一步探索“三区联动”的有效机制。
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杨浦干部群众的信心,会后多次组织传达、学习,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三、深入开展调研,提出支撑政策建议
为进一步落实市政府常务会议关于“五个聚焦”的精神,加强调查研究,设立深化三区联动、产业发展、创新城区宣传和社会动员、创新和创业人才工程、金融创新、滨江开发和重大工程、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等七个专项工作推进小组,由区领导牵头负责,明确责任单位。各小组开展专题研讨,分析我区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急需解决的难题,积极争取国家和市的政策、项目、资源的聚焦、落地。深化三区联动推进小组走访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相关服务机构,提出下一步促进“深化融合内涵、拓展联动范围”的基本思路;产业发展推进小组明确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大力培育发展物联网、智能电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创新城区宣传和社会动员推进小组制定《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宣传和社会动员行动计划》;创新和创业人才工程推进小组研究制定《关于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推进杨浦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实施意见》;金融创新推进小组提出把杨浦建成科技金融功能区的战略目标;滨江开发和重大工程推进小组梳理土地使用现状,开展国际方案征集,启动与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关系重大的工程项目,推动滨江从传统工业制造向工业研发设计转型;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小组调研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现状,提出系列工作建议。区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了调研情况的汇报。
为进一步明确2011年工作重点,区委设立十个调研课题,其中第一个就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工作调研,区委研究室、创新办和科委共同负责,坚持项目导向的原则,及早谋划2011年的工作抓手和重点项目,形成可考核、可实施的目标任务。
四、市区联手,全面启动建设工作
贯彻落实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市区联手将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上升到市的层面。一是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政策支撑体系,明确需要支持的六大方面具体政策(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推动滨江联动开发;启动重大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财政投入支持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创业)。通过与市科委联组学习等方式,与市科委研讨试点城区建设有关事宜。二是草拟了《关于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目前已经市政府同意,由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发文。《指导意见》成为杨浦推进试点的指导性文件,从上海落实国家战略、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角度,把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作为上海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创新服务功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抓手,作为杨浦区进一步推动老工业城区转型提升、为全国探索发挥示范作用的重要实践。三是筹备“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推进大会”,全面动员全区上下高举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大旗,拟邀请包括国家科技部、市政府领导,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领导,区四套班子领导,区高校、科研院所、园区、企业的负责人和机关干部近1000人参加。
为了确保上述三项工作落实,经过积极沟通协调,11月4日,沈晓明副市长召开专题协调会,与市各相关部门研究对杨浦支撑政策的落地和推进大会的召开。
五、多方参与,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将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作为区“十二五”规划编制的主线。以增强杨浦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杨浦转型发展为目标,先后赴合肥、南京、北京、重庆等城市考察创新型试点城市(区)建设,交流经验、开阔视野、启迪思路。二是广泛动员,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深入开展找差距、找瓶颈、找突破“三找”主题活动。依托东方讲坛、“一线工作法”等平台,集中开展“全面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主题宣传教育、“我为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献一计”等活动。三是促进创新要素聚集。推进人才公寓、海外人才创业大厦、院士风采馆三大创新创业人才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千人计划”、“3310”项目,搭建五大服务平台,促进创业人才集聚。目前,全区被列入国家“千人计划”的海外人才已达35名。四是会同市科委等相关部门,抓住上海张江高新区扩区契机,对杨浦知识创新基地进行扩区,并申请将基地纳入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系。扩区后,杨浦知识创新基地面积将由现有的9.46平方公里拓展到21.42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将对全面推进试点城区建设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全区各部门、街道镇、各单位围绕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以本部门、本系统的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推动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三区联动中,校区和园区联动已形成一定的网络和机制,而社区与校区、社区与园区的联动相对比较薄弱;在产学研合作上,与科研院所的对接、融合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环境,如金融服务、中介服务和政策支撑体系等还不够完善,创新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等等。这些都是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瓶颈难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深入思考,着力攻坚突破。
2011年主要工作
2011年,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科技部“四个着力”要求,以七个专项工作小组为责任主体,全力抓推进、抓落实、抓突破,力争全社会研究与实验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科技投入占区级财政支出比重达6%;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4.6%;专利成果产业化率递增5%,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总申请量比重超过50%;科技企业总量超过4500家;培育创业苗圃项目100个,向孵化器输送优秀种苗项目40个,孵化器培育孵化企业80家、毕业企业12家;新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高层次人才20名,新引进产业领域高端人才200名、专业人才2000名。
一、进一步深化“三区联动”体制机制
构建区、校、科研院所、企业多层次联动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区校合作框架协议,实现双方发展战略、发展规划、项目对接等重大事项的高层领导定期沟通协商,坚持项目化推进和考核评估;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联动,与区域内外高校在资源共享、师资培养、社团互动、通识教育、特色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探索互动,加快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提升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推动街道与区域内高校相关部门签订合作协议,深化社区与大学二级学院、科研院所、科技园区等的合作,在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学习型社区、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促进全面对接;拓展与大学合作领域,推进区中心医院创建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杨浦医院及三级医院。着力突破产学研合作瓶颈,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创新突破点、专家信息和在研项目基础数据库;推进区域科研院所周边土地收储,启动1-2个科研院所科技园建设;在企业建设科技特派员示范点,支持科技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推进现代设计、钢铁物流、智能电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深化与国际创新资源联动,以创智天地为重点,依托美国湾区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等,积极吸引创新企业和机构集聚杨浦。
二、以金融创新推动科技创新
一是鼓励国际风险资本、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金融创新,促进各类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发展,全年引进基金规模20亿元。二是深化投贷联盟内涵,深化“创智天地”系列产品,借鉴美国硅谷银行的成功经验,继续创新推出一批金融产品。三是新设立3家小额贷款公司和2-3家融资性担保公司,争取全年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达到15亿元。四是积极推进组建“科技园区银行”,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桥梁。五是努力实现2家企业上市,不断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三、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一是重点发展现代设计产业,加强环同济国家级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和上海国家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等的联动,着力推进上海国际设计一场等重要载体建设,巩固发展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市政工程设计、通信工程设计等核心领域,积极拓展产业链;大力发展纺织设计、时尚设计、软件设计、工业设计等新型设计业态,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0%。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推进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基地(创智天地)、复旦软件园等的建设和招商,依托易安信、易保、中和软件等领军企业,着力促进软件与信息服务、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0%。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区级层面工作机制和专项资金,扶持推动示范项目应用、龙头企业落户、创新人才引进等;重点推进上海市云计算创新基地建设,加强与宽带资本合作,充分发挥云海创投基金引导作用,加快推进云计算创业园、总部基地等建设,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产业集聚;积极争取物联网市级创新基地和智能电网市级示范应用基地落户;加强与美国切诺基基金会的合作,大力促进新能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环境服务等领域节能环保企业和机构集聚。
四、强化人才服务体系建设
全面推进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以“3310计划”为引领,完善新江湾城人才公寓运营管理和重点人才就医绿色通道,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租房补贴,重点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政策制度的创新力度和服务体系的建设进度,新增国家、市“千人计划”人才分别为20名、30名,海外人才创业企业40家。支持企业开发人才,开展首席技师培养选拔工作,实施“百名产业精英”工程;推进“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工程和“名医师”工程建设,积极打造符合试点城区建设需要的人才队伍。
五、优化区域创新服务体系
一是加快培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行业龙头或骨干企业为依托,以重大示范应用为契机,建立一批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打造产业技术创新链。二是推动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健全“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业服务体系,努力成为全国科技创业苗圃试点单位和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加强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上海高校技术市场、上海中小企业研发外包服务中心、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等平台功能,积极引进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电线电缆、精密机械加工、创意设计等行业技术服务平台,积极筹建上海钢铁交易所和矿权交易所。规划建设科技中介园区,努力提升科技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三是完善政策支撑和政策服务体系。积极贯彻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推进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市政府的指导意见,完善6方面支撑政策体系,努力争取国家、市相关政策先行先试。
六、加快滨江开发
坚持南北呼应、规划引领、市区联手,充分利用滨江发展带国际方案征集成果,开展规划优化和修编,完善滨江地区功能定位,推动传统工业制造向服务经济转型,推动滨江服务业发展带有重大突破。一是探索建立“市区联手、政企合作”的联合开发机制,加快土地收储和出让,鼓励沿江央企、市企,并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滨江开发建设。二是基本完成轨道交通12号线土建施工,建成军工路越江隧道,启动周家嘴路越江隧道前期拆迁,深化嫩江路(或隆昌路)越江隧道工程方案研究。三是结合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道路、电力、通信、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环境整治。四是加快推进渔人码头一期、二期建设,三期启动,推进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二期建设,加强滨江绿地和公共空间建设。
七、积极营造创新氛围
重大专项与以往的科技计划项目相比, 具有显著的特点:第一, 重大专项充分体现国家意志, 是任务型项目;第二, 重大专项突出自主创新, 代表国家最高科技水平;第三, 重大专项通过三个五年计划的择优滚动支持, 实施周期较长;第四, 国家将在重大专项中投入数千亿经费, 资金投入巨大;第五, 重大专项采取的是“法人负责制”, 强化了法人责任意识。
基于重大专项的“创新性”、“长期性”、“资金巨大性”等特点, 重大专项已经成为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高度重视和战略必争的高地, 组织承担重大专项成为高校服务国家目标和提升科技综合实力的重大机遇。但由于重大专项的“任务型”、“滚动制”和“法人负责制”等特点, 对高校如何实施好重大专项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 也将对高校现有的科研体制和管理机制产生冲击, 并促使其变革。加强对重大专项的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研究, 集聚资源, 推进传统科研管理构架变迁, 不仅仅是高校面对新形势的一种新思考, 也是国家正在探索的科技体制的新变革。
一、面向重大专项高校现行科技管理机制存在的不足
1. 被动式服务型科研管理模式。
教师是高校科研的主体, 多数从事探索性、前瞻性和基础性的研究, 通常以一个教授带几个研究生的模式从事科学研究, 研究环境较为宽松, 主要成果是发表学术论文。高校科研院 (处) 是高校科研的行政主管部门, 高校科研管理模式, 通常还只是一个上传下达的行政性管理, 其工作大多局限于传统的对科研项目、经费、成果、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管理, 以服务教师为主。项目管理只重视两头 (项目申请和成果产出) , 对项目的过程管理相对较弱。进入“十一五”以后, 由于国家科技体制的变化, 一些研究型大学开始转变科研管理模式, 重视项目的组织策划。变被动的服务型管理为主动的组织服务型管理, 主动加强科技信息的搜集、加工和发布, 主动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织重大项目, 主动加强与国家科技主管部门、行业以及大型龙头企业的联系, 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并将科技成果通过市场转化为生产力。虽然这些举措使得高校更多地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和区域需求, 也争取到了不少大项目, 但这些变革只是将被动的服务型管理变成了主动的服务型管理, 突出的还是服务。在强化管理, 特别是重大项目的质量进度的管理上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2. 有限的资源整合能力。
高校以教学为中心, 研究型大学虽然强调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项任务并重, 但在学校层面上, 普遍缺乏大科研意识, 没有为科研活动建立协调各行政职能部门的综合管理机构, 对科研活动所需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和凝聚机制。目前, 我国高校多沿用校、院 (系) 、研究所的行政管理体制, 研究所是基于学科而建的, 而每一个教师固定并隶属于某一个研究所。高校科技资源的单位、部门所有制导致了资源分割、小而全、利用效率低;学科划分过细、门户观念过重导致了研究力量分散、队伍整合困难。这使得高校的科研活动大量是个体的或者是小规模的研究活动, 校与校之间、院系之间、研究所之间以及研究人员之间难以合作交流, 不易形成合力和群体优势, 难以在校内外进行大规模的、跨学科的研究活动。
近年来, 一些高校已注意到这个问题, 开始突破原有科研体制, 围绕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 探索建立一些跨学科的研究机构, 以适应现代科学研究群体化和学科交叉、研究对象复杂化的特征。“十一五”期间, 高校承担了大量的科研大项目、大平台, 特别是重大专项的承担迫切需要高校完善现有的科研管理体制, 提高整合校内外各方面资源的能力。
3. 有待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
学术评价和激励机制及其指标体系是高校科研发展的“指挥棒”。虽然高校近些年来科研发展迅猛, 但是尚未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各具特点的针对不同学科类型的科研实体、针对从事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的人员进行评价和激励的机制及其指标体系, 这非常不利于各种不同学科和不同科研类型的全面协调发展。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学校、院 (系) 和各部门统筹协调, 要在服务学校的整体目标和要求的前提下, 充分调动院 (系) 、各部门和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注重差异性、时效性和导向性。“差异性”体现在从事科研活动的各院 (系) 、各学科差异很大, 院 (系) 之间各专业、各岗位也有差别, 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科和院 (系) 采用不同的考核、评价指标和资源投入机制, 完善科研人员分类考核、晋升与聘岗办法, 完善经费、论文、成果等考核指标体系。“时效性”体现在要根据科学与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 考核周期要尽量符合科学研究的周期, 避免急功近利的行为;另外, 科研活动的不同发展阶段需要有不同的学术评价和激励机制及其指标体系。“导向性”意在贯彻学校意志, 如制定加强质量导向、鼓励团队考核、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等方面的学术评价和激励机制及其指标体系。
二、创新高校科技管理机制, 服务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基本思路
1. 强化领导, 创新机制, 加强组织保障。
重大专项强调法人负责制。法人单位是重大专项项目 (课题) 实施的责任主体, 要从组织架构上保障重大专项的实施。
首先在学校层面, 建议成立由校领导牵头, 各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如科学技术研究院、人事处、研究生院、计划财务处、发展规划处、房地产管理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等负责人组成的重大专项领导小组, 统筹协调各部门, 优化资源配置, 建立责权明确的管理制度。同时成立重大专项学术委员会, 把握重大专项的研究方向;审议重大专项中高端人才的引进;审议参与重大专项骨干人员的学术贡献。
其次在科研管理部门建立国家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 统一组织协调重大专项申报、过程管理和后续滚动等工作;制定相应配套政策, 确保重大专项的有序管理 (对法人负责) ;统一协调争取地方政府政策性支持;统一协调重大专项相关的人、财、物资源配置, 设立科研特区政策;促使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建设。
第三, 根据学校的学科发展需要, 并结合重大专项实施的实际要求, 成立相应的跨学院 (系) 、跨学科的重大专项项目研究机构 (重大专项项目研究中心或重大专项项目研究院) , 纳入学校研究机构管理体系, 给予相应的特殊政策, 鼓励其健康发展。同时, 实施专职监理人制度, 针对每一个重大专项研究机构, 学校配备项目综合管理和财务管理等行政人员, 对重大专项及重大专项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进度、经费使用、人员到位和履行合同、档案建立、知识产权等情况进行监督和服务。
2. 完善制度, 集聚资源, 确保任务落实。
为提升重大专项的承载能力, 高校在管理机制和体制上要有突破和创新, 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积极配合, 在科研特区建设、用人制度改革等方面大胆进行探索, 积极创造条件, 提供优质服务, 为重大专项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在用人制度方面, 鼓励中青年科技骨干承担重大专项项目 (课题) , 汇聚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稳定的研究开发人才队伍。推进与重大专项相匹配的用人机制改革。实行教学科研系列、特聘研究系列和项目聘岗并行发展, 大力鼓励项目聘岗。探索创新团队建设和新的分配机制。根据重大专项研究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要求, 提出创新团队岗位设置方案, 切实建立并落实各级岗位的工作职责、目标和任务。同时尝试在创新团队实行年薪制, 其年薪与岗位设置挂钩。在科研特区建设方面, 由于重大专项任务重、责任大, 团队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开展专项工作, 因此在人才引进和聘用以及研究生招生方面实行绿色通道, 单列重大专项的人才引进和博士生留校指标;单列重大专项的研究生招生指标。在职称评审方面, 对参与重大专项项目 (课题) 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 可遵循“分类管理, 加强指导, 重点倾斜, 计划单列”的原则。在实验条件方面, 要根据重大专项的需要, 优先保障重大专项实施的科研用房面积;要统筹考虑重大专项的实施和学科发展的需求, 优化学校“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投入, 促进学科、基地、项目、人才、成果的一体化发展。
3. 精心组织, 强化管理, 确保质量进度。
实施好重大专项, 保证重大专项任务的按期、按质完成, 除了组织保障、制度保障, 还需要科学的管理。
首先要实施重大专项的全过程管理。由于重大专项的重要性及其“任务型”等特点, 要跟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节点, 及时掌握项目的技术、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实行项目例会和周报制度, 做好项目的中期检查和转阶段的项目评审。要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及时上报在项目实施期间出现计划任务调整、负责人变更或调动单位、承担单位变更等影响经费预算执行的重大事项, 加强项目执行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其次, 要加强重大专项的财务管理。重大专项的经费数额巨大, 配备的专项财务人员要切实履行职责, 经费管理要严格按照国家预算管理和财政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 单独核算, 专款专用。学校统筹安排项目的间接经费, 主要用于加强项目管理 (包括专职监理人的聘请等) 、提高人力物力等基本保障。
第三, 要加强重大专项的知识产权等规范管理。在重大专项执行和实施过程中, 知识产权管理必须与重大专项研究过程管理并行推进, 跟踪项目研究进展, 提出知识产权建议, 及时采取申请专利等措施保护专项实施的各阶段所产生的成果, 使科技成果及时形成知识产权。要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长效机制, 指定专门人员负责知识产权工作。建立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档案管理规定》, 整理和收集重大专项组织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档、文字资料、声像资料、照片、图表、数据信息等档案材料。加强重大专项的保密和安全管理, 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度。
三、浙江大学创新重大专项管理机制的实践探索
为更好地推进重大专项在浙江大学的实施, 保障专项有序进行, 浙江大学在学校科研管理机构中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管理部门———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 加强对重大专项的组织、策划、协调和管理;同时, 制定了相应的重大专项管理办法, 为承担重大专项的团队在人才引进、实验用房、研究生招生、职称晋升等资源配置方面给予政策保障, 使得学校教师参与重大专项的热情高涨, 也使浙江大学成为全国高校在重大专项中参与度最广的高校之一, “十一五”争取到的专项经费排在高校前列。
此外, 学校还在财务管理机构中成立了专门的科研经费管理办公室, 通过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重大专项等大项目在申报初期进行经费预算审核和管理, 使得上报的经费预算更趋合理化, 也直接使得学校成为全国审定经费相比申报经费削减最少的几所高校之一。
为更好地集聚资源、凝聚队伍, 学校以一些承担体量较大的专项为试点, 成立独立研究机构。如, 我校对承担重大专项任务总量最大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专项, 成立了“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院”, 该机构将承担该专项各课题的教师集聚起来, 形成多学科交叉、各专业互融的复合型团队, 并配备专职监理人对项目的完成进度、经费的合理开支进行监管。同时, 对该机构进行人事编制、科研用房等政策进行适度优惠, 激发了该专项各团队之间开展科研任务的热情, 促进该专项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重大专项“体量大、任务重”的特点决定了参与团队中必须有大量的科研人员, 包括专家、总工等方案设计的核心成员及更多的研究生、技术人员等。因此, 学校在贯彻教育部《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挥高校支撑作用的意见》等文件精神, 积极做好重大专项等大项目吸纳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通过在重大专项项目中的劳务费开支部分, 鼓励参与专项的团队积极发挥“项目聘人”制度, 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同时扩大了专项的科研及后勤保障队伍, 使得专项具备了多样性的人力资源储备, 更利于专项进一步开展。
实施重大专项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光荣任务, 使命崇高、任务艰巨。实施重大专项对高校也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 高校应以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为导向, 构筑大平台、凝聚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实现大转化, 并以此提高高校科研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促进高校科研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摘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组织承担重大专项是高校服务国家目标和提升科技综合实力的重大机遇。通过运用科学管理理论, 对高校科研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并提出若干创新科技管理机制举措, 以推进科研管理体系的创新和促进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 更好地为学校、地方和国家科技发展服务。
关键词:重大专项,科研管理,创新,服务
参考文献
[1]秦竹, 何立芳.美国大学科研管理的模式及其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03/04) :76-78.
[2]范俊英.构建高校科研管理和谐机制之我见[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01) :124-126.
[3]罗维东.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02) :24-26.
根据经济学家的研究,18世纪以前,某地区平均每人的年均收入增长只有0.05%,换算起来是要1400年人均收入才能够增加1倍。进入18世纪和19世纪,人均收入的增长一下子增加了快1倍,从每年0.05%变成每年可以达到1%,换算起来人均收入要增加1倍所需要的时间从1400年缩短为70年。进入20世纪以后,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又提高了1倍,从每年1%变成2%,只要35年的时间年均收入就可以增加1倍。到了50、60年代以后,欧洲、美国等发达地区人均收入的增长还是每年2%,但是有一批新兴工业化城市,人均收入增长每年已达到7%、8%,如果按7%的增长计算,10年的时间人均收入就可以增加1%。
为什么跟18世纪以前相比人均收入增长出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背后的原因就在于技术创新。我们知道,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到20世纪中叶以后,新兴工业体经济增长能够比那些老工业化国家更快,在于他们能够利用科技创新的国家优势,以较低的成本取得较好的成效。
虽然每个国家都意识到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但是有些经济学者又发现,在过去60年当中,全世界将近200个发展中国家,能够以20年的时间持续每年7%增长的只有11个。为什么只有11个经济体能够维持这个增长速度?基于推动发展中国家以快速增长发展来赶上发达国家的重要经济课题,世界银行两位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伯和麦格斯•贝斯(音译)组织了专家学者对这11个经济体进行了深入分析,之后编写了一份“增长报告”。报告称,这11个经济体有五个共同的特点:
第一,他们都是开放型经济,善于利用国际跟国内两个市场优势;
第二,这11个经济体的宏观经济相对于其它经济体是比较稳定的,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第三,这11个经济体都以比较高的储蓄给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第四,他们基本上都是市场经济;
第五,政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也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推动、引导作用。
虽然这五个特点讲的非常全面,但是怎么落实?比如说开放、在国际市场的优势,就像目前的金融危机中,一些比较开放的经济体受到的冲击也是比较大的。在这种状况之下,开放跟宏观经济的稳定是不是有矛盾?
前文所述的开放宏观经济,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过程当中,遵循的本国家的规律。而市场是一个国家发挥比较优势的制度条件,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能够建立市场体系,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它的产业跟技术升级的速度会快,在产业跟技术升级非常快的情况之下,需要国家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
如果一个国家、社会是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的,必然是有优势的产业会得到发展,该产业的产品就会增多;没有优势的产业发展慢,产品就会减少。如果一个国家都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优势产品增多,进口量就减少。可一个国家、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固有资源是有限的,能够发展产品的资源减少,优势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抑制,出口也就会减少,所以还要动员发展没有优势的产品。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反映到进口量和出口量上,该国家的经济必然是表现为比较开放。
比较优势跟宏观稳定有什么关系?其实是非常密切的。如果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的话,这个国家的产业、产品就会非常有竞争力,将来企业就会有自生能力。当面临像现在所遭遇到的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冲击的时候,由于有竞争力的前提,政府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不用过多地对企业进行保护和补贴。这样必然意味着财政状况良好,反危机的财政政策刺激能力就会比较好。
另一方面,“比较优势”跟“高储蓄”的关系。如果经济产业发展是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的话,那么,这样的产业就非常有竞争力。企业赢利就高,剩余就多,就会有更多的存续资源,并且如果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投资的回报率也非常高,剩余的可投资的资源也多,投资的回报就高,当然这样需求会高、投资也会高。这样来看,发展报告所讲的前面三个特点,实际上是国家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的一个角度问题。
“比较优势”是经济学家的语言,对于企业家应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作为企业家,所关心的应该是利润跟成本,那怎样把“比较优势”的概念变为企业的自主选择?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是由它的要素、资本和资源等相互作用的程度所决定的,企业家做产业技术选择的时候,如果主动要求按“比较优势”来发展,来选择产业、选择技术,那么各种相对要素的相对价值必须能充分反映这个国家对各种要素的相对关注程度。
如果是一个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比较丰富,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资本相对短缺的国家,资本的价格会相对高。反过来讲,如果要素条件变成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短缺,劳动力的价格一定相对高,资本的价格一定会相对低。这种状况下,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想要降低成本,就会多用这种相对价格比较低的要素去替代相对价格比较高的要素。比如,我们现在总体来讲还是劳动力相对多、劳动力价格相对低的情况,企业当然就会多选择、多使用劳动力,少使用资本,选择技术的时候也是一样,多选择使用劳动力,少使用资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劳动力密集产业和技术。反过来讲,如果让资本变得非常丰富而劳动力变得相对短缺,资本价格变为相对低,劳动力价格变为相对高的时候,这种状况下,一个企业要想经营的好,企业家精神的必然要求是他必须多用资本,少用劳动力,形成资本相对密集,技术相对密集的优势。
怎样才能形成这种要素的相对价格,反映国家各种要素的相对程度或者“比较优势”的价格体系呢?答案是只能靠市场竞争来决定,这也是“增长报告”里所说的共同特点。但是有经济学家质疑,有了市场,政府的作用在哪儿呢?如果一个国家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储蓄会非常高、投资会非常多。所谓的资本就是靠储蓄和投资,如果这方面做的非常多,则要素禀赋的变化就会很快的从资本相对短缺变成相对丰富的状况,逐渐变成“劳动力相对短缺、资本相对丰富”。这种状况下,“比较优势”变化了,产业就要升级。
在产业升级的过程当中,有很多信息需要协调,在这方面,要政府来帮助克服。比如:当产业面临升级的时候,当然要升级到下一个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就是资本相对多一点、劳动力使用相对少一点的产业,可是该类型产业技术那么多,到底选择哪一个呢?就要花很多时间去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我们知道信息处理有一个特性——搜集跟分析的成本很高,但分析完了共享的成本非常低,还有公共产品的特性,所以政府应当发挥作用。
在产业升级的时候,实际上有很多东西需要协调,并不是简单的买一部机器,有很多关联的产业必须同时进入。举个例子,厄瓜多尔是在中美的一个国家,气候条件非常合适种鲜花,鲜花市场非常大。那个国家老在讲这个地方适合种鲜花,可以占领很多市场,但在80年代以前就是没有出现,关键原因是什么呢?在于鲜花要卖到国外市场去,有一个关键的投资,就是必须在机场附近有一个冷冻的设备,而这个冷冻设备是资本比较密集的。从种鲜花的农民的角度来讲,虽然气候条件非常合适种鲜花,但如果没有在机场附近,鲜花卖不出去,他就不会种。后来在政府的投资之下,设立了一个冷冻设备,马上就把鲜花空运出去了。
我们在产业升级中,尖端的新行业必定有它们独有的东西,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可以向其它的企业提供有用的信息,这个行业就会引来更多人进入。第一个创新的企业家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收获,更可能是失败,失败以后交了学费,其他人才会知道这个行业还不是我们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这就需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家。这种情况下的创新型企业给社会创造了有用信息,从经济学原理来说必须得到补偿。补偿的方式有很多,有的是从企业专利保护,让它有15年、20年的垄断,有些可以在进入行业之前提供各种资金的便利,利息的补贴或是科技研发背后的东西。
要创办一个企业,总得要有办公设备等各种条件,这种状况下,政府可以给予园区一定的服务。这也就是“增长报告”中那些成功的国家和地区,为什么总是一方面强调市场的作用,另一方面强调政府引导作用。我今天很高兴看到中关村被国家设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说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走上了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的体系。在市场经济为主的体系当中,给企业家发挥创新、创业和企业精神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但是创新创业精神真正要成为一个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确实还是需要政府的各种政策和引导支持。
【经济发展国家创新】推荐阅读:
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07-09
创新服务企业理念优化经济发展环境06-16
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06-14
李克强以改革创新推动中国经济升级发展11-08
延伸检察触角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06-04
国家经济主权07-13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战略06-18
经济创新11-10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10-07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