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繁森的时代意义

2024-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孔繁森的时代意义(推荐7篇)

论孔繁森的时代意义 篇1

在学习中,许多同志思考着这样一些问题:孔繁森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有什么普遍意义?在我们党内出现孔繁森同志这样的优秀党员、优秀领导干部说明了什么?孔繁森的时代意义是什么?等等。认真思考和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深入持久地开展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有益的。

考察一个先进典型的时代意义,离不开这个典型出现的时代背景。

从国际上来看,冷战已经结束,世界正向多极化的方向演进,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流。但是,和平并不是风平浪静的和平,发展也不是互不相干的发展,国与国之间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竞争、较量和角逐将是长期的、激烈的。要使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经济与科技的马拉松比赛中急起直追,跻身前列,一要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二要有大批忠诚地为党为国为民奋斗和奉献的领导骨干。孔繁森同志正是这种符合时代需要的我们党的领导骨干的优秀代表。

从国内来说,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述:第一,处在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新纪元;第二,处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第三,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新阶段。

新纪元、新时期、新阶段,三个“新”字,意味着三个转折。新纪元,标志着我们党从非执政党变成了执政党;新时期,标志着我们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新阶段,标志着我们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三个转折的性质不同、层次不同,但是都是十分伟大的社会变革,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对于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对于综合国力的增强,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同时,每一次转折也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对我们党是严峻的考验,概括起来说,就是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令人鼓舞的是,我们党不但胜利地实现了或正在实现着每一次转折后所面临的任务,而且经得起每一个转折的考验,不愧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先锋队。

雷锋、焦裕禄,是实现第一个转折以后出现的先进典型,他们的模范事迹教育、激励和鼓舞了整整一代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以至广大人民群众,至今仍然是人们学习的光辉榜样。而孔繁森同志则是实现第二个、第三个转折以后,我们党内出现的又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先进典型。

他高扬了一面旗子

在实现第二个、第三个转折以后,我们的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是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疑是一场新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对我们党广大领导干部的一个重大考验,就是能不能坚定不移地站在改革开放的前列,站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列,积极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出自己的最大贡献。

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的确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例如:经济利益、经济效益变得突出了;个人的物质利益受到重视和尊重;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大大丰富;金钱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同外部世界的交往愈益频繁,等等。无疑,这些巨大的变化,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国家的昌盛,符合人民的利益。但是,历史的发展难免利弊交织,尤其在体制转型期,新矛盾不断出现,正效应与负效应往往伴随而来。于是,一些消极腐败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也开始滋长、蔓延起来。在80年代、90年代,雷锋、焦裕禄那个时候未曾出现的问题出现了,不突出的问题变得突出了。这种情况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上,种种困惑和迷误出现了。这样,对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来说,又一个重大的历史考验摆到了面前:在新的形势下,还要不要坚持我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要不要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要不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和优良作风?

我们党的回答一直是坚定的、明确的。邓小平同志反复教导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共产党员必须坚持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近几年,江泽民同志也一再强调,共产党员要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自觉抵御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应当说,党内多数同志是听党的话的,是清醒的、坚定的,但是也有少数人经不起考验,思想滑坡,甚至堕入犯罪的深渊。

孔繁森同志牢记党的教导,坚持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作风不动摇,一方面,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另一方面,保持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廉洁奉公的本色,拒腐蚀,永不沾。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表明,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千变万变,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根本宗旨没有变也不能变,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没有变也不能变,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没有变也不能变。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闪耀在我们党的旗帜上的永远是九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熔铸了一面镜子

孔繁森同志牢固地树立并始终不渝地实践了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忠于党、忠于人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立党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待人生之路上所遇到的一切问题。

对待组织:他无限忠诚,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党指向哪里他就奔向哪里,党需要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不讲任何价钱,不提任何条件。

对待人民:他无限热爱,他认为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他把为人民多做奉献看成是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光荣。

对待事业:他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专心致志,全力以赴,总是坚持工作第一,在工作中又总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力求干出第一流的成绩。

对待艰苦:他决不退缩,总是精神焕发、迎难而上,以接受最艰苦的任务为荣,以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为乐。

对待家庭:他爱母亲、爱妻子、爱子女,但是一旦党和人民的事业需要,他可以毫不犹豫地以小家服从大家。

对待自己:他一贯严格要求,克己奉公,以个人的利益服从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不求索取、只知奉献,甘当“铺路的泥土”。

对待金钱和名利地位:他看得很轻、很淡,从不计较,从不向党和人民伸手,从不以权谋私;看到别人有困难,总是慷慨解囊。

…………

这就是孔繁森精神!人们从中分明可以看到雷锋同志“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精神;分明可以看到焦裕禄同志“心里总是装着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总是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的精神。孔繁森精神就是新时期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同志的事迹和精神为全党同志树立起一面晶莹闪亮的人生之镜。正像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应把孔繁森的事迹与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一把尺子,经常照一照、量一量,扬长补短,不断进步,使自己真正经得起各种严峻考验,真正无愧于我们的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

孔繁森精神,实质上就是共产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是不是“超越时代”呢?不是的。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应该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同时,应该把对于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宣传,同对于

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区别开来;而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则应该以共产主义作为观察问题、研究学问、处理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作到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发挥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这个原则十分精辟,完全正确,只有坚持这个原则,才能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同样,我们今天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也必须贯彻这个指导原则。正如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的:“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这样做,不但不会妨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政策的推行,相反会为之创造有利的条件,提供强大的动力。孔繁森同志以及许多同志的模范事迹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

他奏响了一支曲子

我们国家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自古以来,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由于政治历史的原因,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很不平衡。

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不但使我们整个国家大大落后了,而且国内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大大加剧。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政治不平衡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是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来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性、差别性还是相当大的。而地区之间的差别又往往与民族之间的差别相联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东部地区发展得更快,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扩大的趋势。如果听任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对于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稳定,对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高瞻远瞩地指出,一部分地区发展得快、一部分地区发展得慢的问题,是要解决的,“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见,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问题。

考虑到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西部地区,所以发展西部经济,缩小地区差距,不但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西部地区的发展,要靠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和支持,靠西部地区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也需要东部地区的大力支援,包括资金、技术、物资、人才、干部等多方面的支援。

孔繁森同志事迹的突出特点就在于,他一生最辉煌的篇章正是他为西藏的建设与发展、为西部的建设与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他为人民服务最感人肺腑的地方正是他为藏族人民幸福的无私奉献。他在阿里工作,不辞劳苦跑了8万公里,几乎跑遍了所有乡村。在他带领和

推动下,梳绒厂、水泥厂、鱼骨粉加工厂、地热电站拔地而起,给藏族人民开拓致富之路。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天,还在新疆为阿里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办成十件大事。而在他逝世后的遗物中,赫然发现利用考察间隙写下的发展阿里经济12条建议。

“汉族和藏族拥有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中国。”这是孔繁森同志生前爱唱的一支歌。他两次援藏,历时十载,以自己的生命奏响了“支援西部,建设边疆”的雄壮乐章。他是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是支援西部地区建设的模范,是维护祖国统一的模范。在孔繁森同志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的感召下,必将有数以千计、万计的党员、干部、青年踏上西去的征程,把缩小东西部差距的时代乐章奏得越来越响。

他昭示了一条路子

孔繁森同志之所以能够从一个普通的青年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从一个普通的干部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走出一条永放光华的人生之路,不是偶然的。几十年来,他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艰苦的环境中,在同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中,长期自觉地树立和实践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因而使自己的党性得到锤炼,人格得到升华。

他青年时代,在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以雷锋同志为榜样,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确立了坚定的信念,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明确了人生的追求,初步打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基础,并且学以致用,身体力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认真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在实践中不断加深理解,人生观、世界观更加坚定、更加扎实,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值得注意的是,孔繁森同志出生和成长在齐鲁大地,自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古往今来的许多英雄人物和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雄鬼死不还乡”,“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人这些高亢激越、豪迈悲壮的诗句、名言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在第二次赴藏前,他跪倒在母亲面前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娘,您要多保重!”说完,流着眼泪给母亲深深磕了一个头。这一幕,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不由得使人想起岳母刺字的情景。这一幕,是极具典型性的一幕,是感人至深的一幕,也是发人深思的一幕。“忠”与“孝”本是封建社会的两个道德范畴,在今日中国,应当如何正确对待它们以及其它许多曾经在我国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的道德规范呢?这的确是值得认真探讨并正确回答的问题。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我们民族历经沧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他提出,要通过继承和借鉴,使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我们党领导人

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孔繁森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此作出了富有启示性的贡献。

过去常说:“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至于是什么样的“特殊材料”,回答往往比较简单。现在分析一下构成孔繁森同志精神世界的“特殊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主体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雷锋、焦裕禄等英雄模范的高大形象,同时也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有岳飞、范仲淹等古代先贤的壮举豪言。

孔繁森同志成长的历程,为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昭示了一条正确的人生之路。

论孔繁森的时代意义 篇2

一个时代的稳固和发展不只要注重物质文明建设, 也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人是精神文明的载体, 也是时代文化的窗口。不论是对于一个新时代而言, 还是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而言, 人这个主体的个人素质和能力都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 我国处于建立新媒体时代的雏形的阶段, 在此阶段, 主体媒体人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建设时代文化的蓝图里, 媒体人的个人素质、能力范围等等都是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逐一列举媒体人的工作流程、媒体人的影响等, 突出媒体人在新媒体时代的时代意义。

1 介绍新媒体时代和媒体人

1.1 新媒体时代的概念

新媒体时代的出现引起了各界学者的深入分析思考, 至今仍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结果。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术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 其研究对象都大同小异, 例如:手机媒体、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等, 甚至还有一些期刊提出了新颖的“新媒体”代名词, 例如:播客、博客等。那么, 新媒体到底是如何定义的呢?

其实, “新媒体”这个词语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在1967年第一个提出的。对比传统媒体, 新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体形态, 出现于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发展以后, 是利用移动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 通过手机、数字电视机、电脑等终端以及无线通信网、卫星、互联网等渠道, 向用户提供娱乐和信息服务的媒体形态和传播形态。其实, 严谨的定义, 新媒体就是数字化媒体。

1.2 媒体人的概念

媒体产业的工作人员, 一般来说, 是指从事与新媒体、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有关职业的人, 如主持人、记者、电视人、导播、电视编导等。另外, 传媒行业里的设计、制作、业务、推广、策划等职位的工作人员也都可以称为媒体人。

1.3 新媒体时代的必要性

如今,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各国之间和各城市之间交往越来越频繁, 全球化进行速度也越来越快, 愈加便捷的交通工具和电信网络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 利用信息通讯技术进行交流变得普遍也方便快捷。站在全球范围看, 信息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的主流, 各国都把发展信息通讯技术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之一。现在, 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在推动信息社会的发展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媒体作为这个时代的新宠儿, 在它迅速发展起来的同时, 它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 媒体人的时代意义

媒体人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主体, 不仅是新媒体时代的创造者和发起人, 也是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人和创新者。

2.1 媒体人的责任和义务

在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当下, 我国媒体产业开始改变陈旧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固化的新闻策划方案, 大力弘扬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和必要性, 以及具体到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媒体产业今后的发展不可限量, 根据我国国情, 发展我国经济和社会, 赞扬每行每业的先进典型代表和时代性人物, 正确开展舆论监督, 以人为本, 宣传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是每一个媒体人的基本职责。媒体人有着自身的时代使命, 除了爱国热情、责任心和正义感以外, 还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条理清晰的头脑。直播、连线、通讯、微薄等一切能够调动的传播手段都适应于各种紧急的报道服务, 媒体人用他们独有的视角和写作手法诠释了一条又一条精彩的新闻事实。

2.2 媒体人对新媒体时代的影响

媒体人创造新媒体时代, 也发展新媒体时代。一个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都源于这个时代的主体——人民, 新媒体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媒体人起到决定性作用。

首先, 媒体人也是新媒体时代的一份子, 虽然他们影响这个新时代, 同样他们也被这个新时代影响。媒体人能够深入基层, 站在人民的位置上考虑问题看问题, 他们从人民学习、工作、生活中搜集到的素材和新闻都是人民本身在关注或是需要被关注的方面, 并且他们采写新闻时所运用的语言方式深得人民的喜爱和赞赏, 让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人民能够理解和受益。

一个适应本国国情和时代需求,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媒体群体对于一个时代的发展有绝对的促进作用。媒体人是新媒体时代构造成功的建筑师, 承担着把新媒体时代往正确积极的道路上带领的责任, 肩负着让我国的未来蓬勃发展的历史使命, 每个媒体人知道, 媒体工作不仅是众多行业中的一种, 而且是一种精神, 让我国更美好, 让人民更幸福的向往。

随着生产力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 媒体人渐渐成为传媒产业影响力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载体。而随着媒体产业的不断壮大发展, 媒体人也以其崇高的爱国热情、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姿态展示着我国独特的魅力, 媒体人的形象对于媒体产业甚至整个新媒体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在这个传媒产业空前发展的时代, 媒体人已经成为影响人民心理、国家文化和时代特征的关键力量。

3 总结

新媒体时代, 一个新时代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人为因素的影响。媒体人, 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代表性人物, 不仅在建设过程中推波助澜, 也在发展过程中添砖加瓦。本文介绍了新媒体时代, 对媒体人也下了定义, 让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新媒体时代、媒体人和媒体人的文化素养、责任和使命。重点分析了媒体人对新媒体时代的影响, 呼吁社会关注媒体产业, 促进媒体产业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样的, 我也看好新媒体时代今后的发展潜力, 衷心希望媒体产业能够如火如荼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能够在我国的历史上抹下绚烂的一笔。

网络技术的发展, 为公众的信息获取提供了更为迅速便捷的通道, 也为公众的意见表达拓展了更为平等广泛的平台。那么当下公众借助网络对公共事件的意见表达状况究竟如何?是基于理性的探讨争论, 还是更偏重于情绪上的宣泄?中国网络环境能否完成广泛意义上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构建?本文希望通过对新浪认证名人微博关于“方韩之争”的实证研究, 管中窥豹, 为回答以上问题提供一些思考。

1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

尤尔根·哈贝马斯, 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其思想庞杂深刻, 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他曾经这样阐释公共领域:“所谓的‘公共领域’, 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 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当他们在非强制的情况下处理普遍利益问题时, 公民们作为一个集体来行动:因此, 这种行动具有这样的保障, 即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和公开他们的意见。”

深入探讨公共领域的内在特征, 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对公共领域讨论加以界定:第一, 公共性。哈贝马斯把公共领域定义为一个向所有公民开放的公共空间。第二, 理性交往。参与主体间的理性交往是公共领域形成的基本前提, 参与者应抱持平等、尊重、包容的态度与异己者对话。第三, 批判性。人们以普遍适用的理性尺度讨论公共事务, 对其做出独立于公共权力领域之外的理性评价。

分析当下中国网络舆论环境, 不妨从公共性、理性交往、理性批判这三个界定出发, 通过研究新浪微博加V名人对“方韩之争”这一公共事件的讨论情况, 衡量微博环境下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构建。

2新浪微博与“方韩之争”

2.1新浪微博概况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报告显示, 截至2011年12月底, 我国

微博名人对公共事件的表达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构建

——以新浪微博加V名人对“方韩之争”的探讨为例

文丨庞旭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浪微博加V名人探讨“方韩之争”的微博进行内容分析, 考察当今网络环境下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构建状况。本文作者发现:微博环境下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所强调的理性交往与批判, 包括公共性等特征, 均面临严峻挑战。网络微博环境下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构建并不成功。

关键词:公共领域;微博名人;方韩之争

摘要:近年来, 我国媒体产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新媒体时代。为此, 陈旧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固化的新闻策划方案都应该进行相应改变, 已达到适应这个新媒体时代的目的。可是, 如何改变陈旧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固化的新闻策划方案呢?这就引出了一个对象——媒体人。无论是新闻传播方式, 还是新闻策划方案, 其执行者都是媒体人。所以, 媒体人这个重要的主体在新媒体时代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本文通过新媒体时代的出现, 浅谈媒体人的时代意义, 希望借由本文让更多的人了解新媒体时代, 了解媒体人的工作流程, 了解媒体人在新媒体时代中占据的地位。最后, 衷心希望我国的媒体产业能够蒸蒸日上, 新媒体时代能够迅速发展, 使得我国的媒体产业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产业之一。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媒体人,时代意义,期许

参考文献

[1]陈亮.浅谈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策划[J].网络新媒, 2009 (9) .

[2]赵敏.浅谈媒体人的压力和自我调整[J].《新华网》, 2011 (11) .

[3]段丽娜, 张弘.新时期重塑新闻工作者形象及职业精神的现实意义[J].新闻窗, 2011 (5) :60-62.

[4]张跃涛, 战玉雷, 刘树艳.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的宣传作用[J].现代视听, 2009 (S2) .

[5]李晓霜.浅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J].群文天地, 2011 (9) .

论《史记》中李广形象的时代意义 篇3

关键词:史记  李广  时代意

《李将军列传》是《史记》中最具影响力的篇章,司马迁以传纪文学的形式,记录了西汉名将李广身经百战、武艺高强的英雄本色,歌颂了李广仗义疏财、爱护士卒、口讷少言的品性,以及李广遭受不公正待遇,最终悲愤自杀的结局,使一位汉代飞将军的形象成功地传之后世。在后代的诗、词、文、剧中,李广成了历代文人反复赞颂的人物,李广的许多事迹成了后代文人创作的素材,李广的事迹也已演化为成语,进入中华民族的语汇。据初步统计,约有上百首之多的唐诗作品与《李将军列传》相关联,如“飞将(军)”“射石(虎)”“猿臂”“霸陵(尉)”“数奇”“不(封)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身经百战”等与李广相关的典故,多次出现在历代文人的创作中,这恰恰说明了李广这一人物形象的被公众的认可程度。

正如学者曾小梦所言:“文学史上历久弥新的文学形象,除了与接受主体自身所处的时代、经历、审美经验等因素有关外,一般还具备以下几个标准,即这一文学形象具有某些特定的文化意义,凝聚着某种激励人、鼓舞人的精神力量,或其自身已成为道德伦理的典范人物。李广这一形象正是符合了这几个标准,所以才流传千古、经久不衰。”现实中的李广将军确实是一位对西汉历史有着深重影响的人物,因为李广代表着西汉,进而代表着汉民族抗击外侮、杀敌报国、坚韧不屈的民族气质,产生着振奋人心的正能量,理所应当地受到历代民众的拥戴。本文试从《李将军列传》的人物特征上,论述李广形象所代表的时代特征。

一、抗击匈奴的英雄气慨

《李将军列传》记载的最主要内容,是写李广与匈奴作战的过程。自青年时代起,李广就立志从军报国,英勇杀敌:“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司马迁通过两个方面来表现李广的英雄气慨,一是描述李广具有天生的英雄条件,能上射飞雕,下擒猛虎:“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尤其是“射虎入石”一事,最能表现李广的英雄气慨,也是后人时常歌颂的事迹,如唐代诗人卢纶《塞下曲六首》有云:“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的诗句,将李广将军的威武身姿再现眼前。

二是描述李广在战场上的英勇,在李广一生所经历的大大小小七十余战之中,司马迁挑选出上郡遭遇战、燕门出击战、右北平之战和最后一次出击匈奴的战役,这几次战役分别从不同的侧面表现出李广的有智有勇(上郡之战)、胆识过人(右北平之战)、武艺高强(燕门出击战),有效地突显出李广是名符其实的威震匈奴的猛将。所以,即使在身负重伤之时,李广也能够在“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的危急之中,“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这两种描写,扎实地奠定了李广英雄形象的基石,也是公众对其产生崇拜心理的原因。

《李将军列传》中所表现的李广的英雄气质,正是西汉建国以来一直倡导的时代精神。自西周时起,匈奴民汉民族的劲敌,他们仗着高强的骑术,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武力已达到空前的程度。汉武帝即位后,正处极强盛时代的匈奴由冒顿之孙军臣为单于,其国境东达辽东,远及朝鲜边境;西迄今哈萨克的巴尔喀什湖、吉尔吉斯、塔里木盆地东北一带;北至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南面常以铁骑进出于宁夏、陕北、甘东、晋北、冀北等地。当时匈奴拥有骑兵约30万。据史籍所记,陇西、上谷、云中、遼东等郡经常遭侵袭,每年被匈奴杀害和掳去的汉民在1万多人。汉王朝时常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匈奴成为汉王朝的心腹大患。特别是到了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38年),匈奴大举入寇,攻占河南地,迫近汉都城附近的细柳、棘门、霸上,这样的严重威胁,一直继续到汉武帝时代。汉武帝不得不用和亲的方法来维持边关短暂的和平,在时战时和中使汉王朝得到休养生息。因此英勇杀敌作为西汉时代的最强音,一直回荡在汉武帝时期,时代需要英雄,民众崇拜英雄,许多热血男儿以保家卫国为已任,积极参军以求报效国家,去追求自己的英雄梦想,已成为支撑民众的重要精神源泉。热情投身军旅、奔赴边疆、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英雄主义弥漫在整个时代。再加上汉武帝在汉初奖励军功的基础上,重新设立了武功爵,汉武帝诏曰:“今中国一统而北边未安,联甚悼之。日者大将军巡朔方,征匈奴,斩首虏万八干级,诸禁锢及有过者,咸蒙厚赏,得免减罪。”至于汉武帝时期授武功爵的条件,史籍上并无明确记裁。但从已发现的一些汉简记载可以看出,它大体上是以斩捕敌人多少为标准。这种军功嘉奖激励着民众的斗志,提升着英雄人物的社会价值,因此李广作为杰出的军事人才,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民众心目中的兵刀弓马的猛将,并得到全社会的尊重。

二、仁爱治军、廉洁正直的胸怀

李广管理下属的方法可用两个字来概括,即“宽”与“俭”。“宽”就是没有繁琐的军纪和制度,本着爱护士卒与军马的原则,李广出征时总是“择水草肥美而屯驻”,目的是让士卒与军马都得到充分的休息。“俭”就是李广不设固定的编制和阵势,行政上也尽量简约,简派征侯,减少管理环节,做到宽而不乱,以爱抚军。在战场上遇到粮草困乏,缺少给养时,李广可以做到“士卒不尽饮,广不近饮,士卒不尽食,广不近食”,把他对士卒的爱护发挥到最大限度。李广的这种治军方略,得到士卒们的一致爱戴:“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在和平时期,李广更是以廉政为业,每每得到皇上的赏赐,他都悉数分给部下,从不用于置办家产:“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为了与李广的“宽”“俭”的治军方略形成对照,司马迁特意在《李将军列传》中设置了关于汉代名将程不识的一些事迹,程不识的治军方略与李广恰恰相反,他对队伍的编制、行军队列、驻营阵势等要求很严格,夜里要打更,文书军吏处理考绩等公文簿册要到工作到天明,但所达到的效果却与李广的“宽”“俭”治军完全相同。因此士卒们也大多愿意跟随李广而不愿跟随程不识。

汉代所设的将军之职为领兵主征伐,平时将军开府治事,出征时则旨“幕府”,以为参谋之部。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云:“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因此汉代的将军府中设有各种僚属,大将军府最多。这些僚属分为两类,一类是参谋人员,如长史、从事中郎、诸曹椽史等,他们负责幕府庶务、文书、参赞军务;另一类是军事管理人员,包括校尉、司马、军正、军监、千人、武库令、军市令、军司空等,他们负责统辖将军卫队、协调军务、传达军令、执行军法及后勤供席等。很显然,李广的将军府中是简化或完全没有这种人员设置,李广以仁爱廉洁的方式治军,声望很高,深得士卒们的拥戴,所以管理人员与管理层次虽然简化,但管理效果极佳。

从西汉的战争形势来看,西汉的主要敌人是匈奴,草原作战、山地作战是西汉战争的主体,汉军有时还要深入辽阔的匈奴腹地去作战,不仅物资供应时常发生困难,就连辨别道路都很艰难。如李广所经历的最后一战,就是因为迷路而贻误战机,导致了李广自杀的悲剧。所以在这种野战中,官兵团结一致是取胜的关键,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應对各种险境。所以散尽家财优待士卒和幕僚,即是李广忠君爱国的表现,也是李广的治军方略。从汉武帝后期与匈奴的几次大战役来看,汉武帝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力量较弱的河西匈奴军,以断匈奴右臂;漠北之战,汉武帝则利用匈奴单于的轻敌麻痹,派军东西两路远途奔袭,深入进击,予匈奴主力以致命打击。卫青、霍去病等一批年轻的骑兵将领,在这几次战役中,不仅充分表现出沉着冷静、英勇果断、机动灵活的特点。敢于统率骑兵大胆深入,千里迂回,远程奔袭,没有官兵的紧密团结,是不可能克敌制胜的。由此可见,李广的仁爱治军的作法,具有强烈的军事学意义。

三、敏于事讷于言的儒家风范

西汉王朝进入汉武帝时期之后,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已逐步得到发展,出现了“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的富足局面。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汉武帝决定改变西汉的思想体系,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取代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用更加积极实干的理念去治理国家,改变世界,进一步强化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西汉王朝由此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统一封建国家。

司马迁作为西汉历史的总结者,遵循着汉武帝的儒家思想统治,在《史记》中表现出浓郁的儒家主张。在《李将军列传》之中,司马迁毫不例外以李广为典型人物,推崇李广言行中的儒家风范。李广身为西汉王朝的一员著名武将,受到深刻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处处表现出传统的道德风范。如李广六十多岁仍主动出战匈奴,就是他的忠君思想的体现:“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李广结发即与匈奴作战,一生与匈奴正面做战七十余次,几历生死关头,可谓是忠君爱国的典范。“忠君”是儒家的核心理念之一,儒家“忠”的对象是君主与国家,故《论语》中孔子有云:“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曾子亦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李广正是用他征战沙场的一生诠释了对君主和国家的忠诚,实现了儒家“臣事君以忠”的道德信仰。同时司马迁还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俗语来称赞李广的“恂恂如鄙人”的为人,也是儒家的“敏于事而慎于言”“其身正,不令而从”理念的体现。李广虽然武艺高强,但天生的不善辞令,他只会通过诚信果敢的实干精神征战沙场,充分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李广不仅不善言辞,而且做人也是低姿态的,他恂恂如鄙人的处世风格,他舍小家为大家的廉政风范,说明李广从不以大将军自居,而是把自己放置于一个普通人的地位上,这正是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也是最符合西汉社会语境的做法。而司马迁称赞李广的话语,正是要将李广提升至儒家传统道德的高度之上:“(李广)恂恂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被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上海群学社,1931年版。

[2]陈梧桐:《中国军事通史 第五卷:西汉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陈学超:国际汉学集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4]王耀:《飞将李广》,甘肃地方志资料汇编。

论孔繁森的时代意义 篇4

N080602209 姓名:乐晓辉

摘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站在时代高度,以马克思的科学态度和精神,科学回答了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遇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关键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时代特征 现实意义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时代条件

人类社会发展长河是由具有不同特点的历史阶段组成,每个具有特点的历史阶段即可称为一个时代。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

第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经济前提。自从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爆发以来,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和发展,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促进了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流动和配置,使生产、贸易、金融的全球化真正达到世界规模。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掀起了战后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次高潮,进入90年代更进一步加快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是一个世界性潮流。在21世纪,它将以新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但是,经济全球化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世界带来了积极变化,另一方面它的发展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及其严重性,使得全球化已经陷入危机和困境中。最后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家还将长时期处于弱势地位。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严峻考验,发展中国家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在21世纪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中求得更大发展。

第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科技条件。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技领域出现了新的突破。从40年代来到70年代中期,发生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宇宙航天技术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从70年代后期开始,又发生了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和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为主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以科学理论的革命为先导,以教育革命为条件,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劳动生产率成十倍、百倍、千倍的提高。进入90年代,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通信等现代技术创新的日益发展和融合,以及互联网的应用发展,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为标志,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当人类跨入21世纪后,这种作用进一步增强,各国在这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

第三、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国际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正式解体,世界局势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呈现复杂多变的情况。特别是2001年发生“

9、11”事件后,世界上的不安定因素自然增加。但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四、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实践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现实依据。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和平竞争的时代。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式已发展为内涵型扩大再生产。因此,我们可以与资本主义发展友好往来关系,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和借鉴一切反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

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我们党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取得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局面,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发展,国际影响显著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整体上达到小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当代中国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发展的。

可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客观的必然性。我们分析这种必然性,既要看国际国内因素,更要看它们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有其坚实的历史基础和时代条件,反映了时代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精神

时代孕育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任何科学理论都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每个特定时代,都有代表这个时代主流的特定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这样一个理论体系,它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旗帜。

第一、与时俱进的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时代。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总是随时代的变动而永葆活力。这也就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分析时代,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提供了新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把握时代主题。当今时代的问题很多,其中直接关系全人类当前和长远利益的问题,如人口、粮食、原料、能源、环境问题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它的解决需要人类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配合。但是,在所有问题中,和平与发展是两个具有决定性统帅性的问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和平与发展是关系到全人类根本利益的战略性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首先,和平与发展为解决各种全球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政治保障和经济前提;其次,和平与发展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意愿,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要潮流。因此,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分析时代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并进一步作了阐述。他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址,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潮流。”这一论断,为我们制定新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三,回答了时代的新课题。当今国际形势发生着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而我们党经过80年的发展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二是已从一个在受外部封锁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国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这国际国内时代背景的变迁下,给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课题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紧紧围绕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江泽民提出了一整套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建党学说,创造性回答了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第四、提出时代的新任务。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使命和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大致都处于战争与革命时代,他们自觉地以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为己任,着重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历史任务。

以上分析,主要是从内容方面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特征。事实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特征贯穿于该理论的全过程,涵盖各方面。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统一,坚持了当代中国实践与时代特征统一,坚持了历史发展与时代特征统一。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代特征的现实意义 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代特征,可以使我们提高境界,开阔眼界,把中国放到世界发展大趋势中去,这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分析国际形势,制定和平崛起的国际新战略;有利于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研究活动引向深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从而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胜利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经过艰苦探索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战胜了来自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推动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因此,分析其时代特征,能够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有利于分析国际形势,制定和平崛起的国际新战略。和平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我们党紧紧把握与时俱进这个时代精神的精髓,审时度势,缜密估量当今世界的局势和力量配置,考察当今世界的各种矛盾,提出和制定了新世纪维护我国主权独立,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一整套国际战略。这套国际战略是坚持邓小平外交思想和新世纪对时代主题正确把握的基础上作出的。它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已经被时代证明。首先,我们从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我们改善了同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扩大了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其次,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原则,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促进了区域合作;再次我们同第三世界国家加强了团结互助,拓展了合作领域。总之这些,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正确分析时代特征,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国际战略和外交路线所取得地成绩,从而也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一个详和的外部环境。

第三,有利于我们更全面的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认识其实践基础,认识其精神实质,认识其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研究活动引向深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一是从时代的高度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能更进一步理解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把握其科学体系。比如,分析其时代特征,才能更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科学理论;才能认识到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二是,从时代的实践基础去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坚实、深厚的实践基础。“三个代表”孕育和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并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如此,我们要自觉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的实践,并努力在实践中继续推进理论创新。三是从时代精髓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抓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时代的精髓,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抓住这个时代精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而使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

孔繁森的作文400字 篇5

孔繁森是山东聊城人,曾经响应国家号召,两次赶赴生活条件恶劣的西藏工作,在一次地震中,他收养了三名藏族孤儿,他的生活更加拮据,为此他曾3次以“洛珠”的名义鲜血900毫升,900毫升的鲜血蕴含着孔繁森对藏族孤儿深深的爱。

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有许多人有孔繁森这样品质的人,记得在汶川大地震中,冲在救援前线的总是会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在共产党员中,他们的家人多多少少都被困在里地震中,共产党员他们并不会先去救他的家人,因为他们深知,有些人更需要他们地帮助,在支援灾区的捐款活动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共产党的身影,他们一个个争先恐后,捐献了自己的特殊党费。身为少先队员的我,在捐款活动中,我也挺身而出,捐献了自己的零用钱。

论孔繁森的时代意义 篇6

1 红色文化的定义综述

何为红色文化?纵观学术界近年来对红色文化的研究, 对于什么是红色文化并没有统一的定论, 归纳各种资料对红色文化定义的界定, 大概有如下6个方面:

(1) 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在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与自由的历史进程中和新中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整合、重组、吸收、优化古今中外的先进文化成果基础上,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而生成的革命文化。

(2) 红色文化应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广义的红色文化是指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进程中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狭义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的解放与自由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中国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凝结而成的观念意识形式。

(3)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资源, 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其中, 物质资源表现为遗物、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场所;非物质资源表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

(4) 红色资源是以红色革命道路、红色革命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为主线的集物态、事件、人物和精神为一体的内容体系。

(5) 将“红色文化”概括为革命年代中的“人、物、事、魂”。其中的“人”是在革命时期对革命有着一定影响的革命志士和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物”是革命志士或烈士所用之物, 也包括他们生活或战斗过的革命旧址和遗址;“事”是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活动或历史事件;“魂”则体现为革命精神即红色精神。

(6) 综合各种理解, 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认识红色文化。从文化的边界范围来看, 广义红色文化是指世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整个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的人类进步文明的总和。狭义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形成发展的, 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指向的,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兼收并蓄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而形成的文明总和。从文化的形态和形式来看, 中国红色文化又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中国红色文化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各种文明形态。狭义的则是特指以文化形态表现出来的, 体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和目标的文明形态。红色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红色”, 它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相统一、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本土化与创新性相统一、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相统一等特征。

综上所述, 本文认为:红色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与和平建设时期的长期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

2 红色文化的意义拓展及其本质属性

何为红色文化的意义拓展?所谓“意义”, 在《汉语大词典》里主要有以下3种理解:第一, 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示的内容。如, 事物所包含的思想、内涵和道理。第二, 价值或作用, 即事物存在的原因及其作用。如, 积极的意义、人生的意义。第三, 美名, 声誉。如, 意义就是一件事情对其他事物的影响, 重大意义就是一件事情对其他事物的重大影响。通过本文第一部分对“红色文化”定义的分析, 结合这里对“意义”的不同理解, 笔者认为“红色文化的意义拓展”, 就是指对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涵、内容、价值、影响力进行扩展和提升。增加“红色文化”的内涵与内容, 这是对红色文化内在属性的充实;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这是对红色文化外在属性的扩展。综合起来,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红色文化的意义拓展”, 即通过增加“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涵与内容来充实“红色文化”的内在属性, 通过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来扩展“红色文化”的外在属性。从本质上讲, “红色文化的意义拓展”是一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践活动。

既然“红色文化的意义拓展”是一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践活动, 而实践活动具有与时俱进的属性, 这就要求红色文化的发展必须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而与时俱进, 不断拓展红色文化的意义, 丰富红色文化的内容, 使之在保持民族化的基础上更具有时代特色和网络时代文化的特点, 使之成为一种民族化、大众化、时代化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从而使红色文化既在内在属性上充实其内涵与内容, 又在外在属性上提升其积极的影响力。这不仅是实现红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同时也是提升国家红色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在网络时代要推动红色文化意义拓展, 必须准确把握红色文化发展的新方向与新趋势, 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 共同开创红色文化意义拓展的新方法。

3 网络时代红色文化意义拓展的主要方法

(1) 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网络时代背景下拓展红色文化的意义, 必须要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物质基础;否则, 通过意义拓展后的红色文化将失去其归宿。红色文化的资源非常丰富, 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文化宝库, 有着巨大的开发空间。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既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又可以丰富红色文化的内容, 还可以为红色文化的意义拓展奠定物质基础。因此, 我们要充分挖掘散落在民间的红色文物、封存在档案馆的红色文字资料, 保护好正在被毁坏的红色遗址等, 这些都是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我们必须进一步扩充与完善红色文化资源, 加强挖掘, 做好保护, 避免和杜绝红色文化资源的大量流失与损坏, 为红色文化的意义拓展提供物质条件。

(2) 增加红色文化的时代精神内涵。网络时代背景下拓展红色文化的意义, 就是要扩展红色文化的时代意义, 增强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红色文化既是一种先进文化, 也是一种开放的文化, 红色文化的先进性正好体现为它的实践性与开放性;红色文化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 结合不同的国情,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红色文化的内涵也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精神, 不断吸收新的优秀文化内容。时代精神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它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社会各项事业建设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优良品格, 具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是激励一个民族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 构成同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展现同时代红色文化的重要特征。例如, 20世纪60年代以“螺丝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雷锋精神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格;科技工作者以崇高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 在当时异常困难的情况下, 坚持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实现了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创造了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 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 这体现了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勇攀科技高峰的大无畏精神。[1]这些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20世纪红色文化的主要内涵和意义。新时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得到了新的发展, 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新时期的红色文化在精神内涵上更加强调普通人的价值, 与革命战争年代红色文化特别突出领袖的作用不同, 新时期红色文化的代表, 如1998年的抗洪抢险精神、2003年的抗击非典精神、2008年的抗震救灾精神等, 更加体现集体英雄主义特色, 愈发突出职业精神、人文素养和平民间的相互协助、关爱精神, 这些时代精神很好地体现了红色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趋势。[2]例如, 21世纪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 使中国牢牢掌握了尖端技术发展的主动权, 这是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紧密结合与生动体现, 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以“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抗震救灾精神和抗洪抢险精神, 则再次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大无畏精神, 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的光辉典范。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形成了以“改革创新、责任奉献、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时代精神, “作为时代发展的精神力量, 她是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的实践注解, 是中华民族锐意进取、革故鼎新、海纳百川、协和万邦的民族精神的时代升华, 更是对红色文化的继承发展。”[1]因此以时代精神的建设为依托, 拓展红色文化的时代意义, 增加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 这既是实现红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推进红色文化意义拓展的具体方法。

参考文献

[1]苏东霞, 文玉忠.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思考[J].理论学习, 2011 (7) :50-54.

论孔繁森的时代意义 篇7

司马迁(前145—不可考),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六、七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司马谈成为太史令,成为宫廷里、帝王身边的一名身份低微、却又不可或缺的史官,他也因此随父进京(长安),启蒙读书。司马迁从小聪明伶俐、酷爱读书,十岁时他便能诵读史书,二十岁开始探幽访古之旅。《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归后“侍为郎中”,以后又奉使出差,侍帝封禅,游历了更多的地方,扩大了胸襟和视野,接触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体会到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为以后创作《史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元封六年(公元前110年),武帝东巡,封禅泰山,司马谈却因病留在洛阳。作为一名太史令,却无法亲身参与这一千古盛事,打击可想而知。病中的司马谈流着眼泪,拉着儿子的手,倾述了自己长久以来著述历史、保存典籍,成为彪炳千秋的一代史家的理想和愿望。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于官事。……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司马迁强忍悲痛接受父命。三年后,司马迁继任太史令。公元前一0四年,开始草创《史记》,立志实现父亲“论载天下之文”的遗志。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抗击匈奴,兵败投降,朝廷震惊。武帝原本希望李陵在兵败绝路之时,战死全节,给汉朝挣回一点面子。后来听说李陵率军投降,极为震怒。司马迁以为,李陵投降是权宜之计,必将寻机报答朝廷,并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在为李陵辩解,借机打击贰师将军李广利,更加不满,一肚子怒气发泄在司马迁身上。司马迁被捕入狱,判处死罪。当时刑法规定:“判处死刑的罪犯可以用钱赎罪,或受腐刑。”司马迁官轻家贫,拿不出钱买命,唯一的生路就是受腐刑。公元前98年,司马迁48岁,终于被下了“蚕室”受腐刑。司马迁出狱后,作了中书令,这是一个掌管机要的显职,能够亲近武帝,实际上等于一个宦官,一个打扫宫廷、听候使唤的奴隶。

司马迁因为一句话获罪入狱受宫刑,表面上是因为李陵事件,究其根源是封建专制制度和皇权至上的思想观念。古代的史官,记载国君言行和天下大事,從其职责来说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们社会地位卑微,人格得不到尊重,正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所言:“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因主上所戏弄。”在记载天下大事时,必须依照帝王的旨意,为其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历史上那些杰出的史官,他们以纵横古今、褒贬百代而自豪,往往把事实真相原原本本反映在史书上,不为统治者饰非护短、掩盖真相,就必然与封建专制君主和统治阶级产生矛盾。其结果,不是史官在“论兴衰、评功过”时稍存曲笔以保全自身,就是史官因笔法“不虚美、不隐恶”而深陷囹圄或招杀头之祸。有史以来,有多少史官因一言之褒贬而辱于斧钺,令人叹息。司马迁就是这些史官中最杰出的一个。他年青时期游历天下,为创作史书收集了丰富的材料,继任太史令后,他牢记父亲的嘱托,立志完成第二部《春秋》,幻想着能真正行使史官“记录历史、还原真相”的权利和使命。所以在武帝面前他很坦率地谈了自己对李陵一事的看法,结果遭受宫刑。汉武帝治司马迁以宫刑,表面上是因言获罪,实质上是早已记恨他的直言无隐。陈寿《三国志·王肃传》有这么一段记载:“(魏)明帝问王肃曰:‘司马迁以受刑之故,内怀隐切,著《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肃对曰:‘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刘向、扬雄服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谓之实录。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于今两纪有录无书。后遭李陵事,遂下迁蚕室(处宫刑的监狱)。’”从这一段记录来看,武帝对司马迁久怀忿恨,借李陵事件打击报复,发泄不满。司马迁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那种社会,被摧残、被奴役阶层的共同悲剧。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不像镜子那样机械、被动和消极,这其中还包含着作家对生活的看法和评价,这种评价又必然受作者生活经历和遭遇的影响。那么司马迁的悲剧对他创作《史记》有什么影响呢?

公元前98年,司马迁入“蚕室”受宫刑,遭受极大的摧残,内心极其痛苦,以致“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报任安书》)父亲的嘱托、毕生的追求成为他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惨痛的遭遇使他更加发奋创作《史记》。这时的司马迁早已不是初入仕时“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的青年史官了。严酷的现实使他认清了主上虚伪的真面目和封建王法的残酷,他变得深沉而冷静。“本纪”、“世家”、“列传”,司马迁笔下所描写的一系列人物不仅表现出作者对历史的高度概括力,而且通过人物活动背景展现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同时,作者同情广大被压迫人民,为被损害被侮辱者鸣不平的朴素情感跃然纸上,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值得歌颂赞美的一笔。

此外,武帝也成为司马迁极力讽刺的对象。《封禅书》中司马迁列举了封建帝王封禅之事,

由于窦太后反对,结果逼死了几个创意和筹备的臣子,暗示武帝“德不洽”、“功不全”。《酷吏列传》中,司马迁指出张汤、杜周之流由于善于阿谀奉承、媚上欺下,才得到主子的赏识。他们滥用刑律、迫害无辜,不择手段去替主子效劳卖力。司马迁在写到这些酷吏的暴行时,往往指出“上以为能”,用意是讽刺武帝不辨是非,重用小人。相反,历史上一些反抗强权的志士成为司马迁歌颂、赞美的对象。他把农民起义领袖陈涉列入“世家”,歌颂陈涉“与人拥耕”即怀“鸿鹄之志”,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反抗强权、不畏暴秦的远大志向,赞美陈涉不屈服命运的斗争精神。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司马迁在记载历史事件和叙述人物生平时,极其深刻地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爱憎和是非观点。司马迁歌颂农民起义,歌颂反抗暴政的英雄人物,讽刺统治阶级,批判贪官酷吏,痛斥一切丑恶的现象,都是由于自身惨痛的遭遇使他尽忠于贤君明主的幻想破灭,在绝望之下的抗争、反击,从而使这部“成一家之言”的伟大历史巨著闪耀出灿烂夺目的人性光辉。

上一篇:点击高二优秀作文下一篇:出门游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