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德伴随我们成长
成人路上,我们往往会埋怨自己肩负的责任太多太多。我们需要学会求知、学会上进、学会保护、学会珍惜……然而,就在我们放荡不羁的青春年华中,就在我们张扬个性释放活力的激情下,我们往往忽略掉了一种习惯——美德。
什么是美德?美德是为了维护社会文明健康发展而促使人人必须养成的一种行为规范和准则。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人类文明的根本象征在于控制欲望,这也是人类摆脱野蛮的标志。而起先对于欲念的压制来源于道德,这是一种来自人类长久社会中积累的理念,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而中国自古也以德育人,以德为美,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恪守人格,以“克已服礼”磨炼品质。
“美德”在有些人看来,就是埋头傻干而不计报酬多少,与人交往而甘愿事事吃亏,不考虑个人得失而时时奉献。你傻干,正好可以让我多歇一会儿;你愿意吃亏,正好可以让我多占点便宜;你愿意奉献,正好可以让我来享用。“智者”只不过是把美德在口头上讲讲,或者当做口号装装门面而已,没有谁是真想实行的。把美德说成智慧,让人讲美德,嘿嘿,不过是糊弄老实人罢了!
但是,我们到底是要把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建设成一个美好的人类世界,还是要把它变成一个动物世界?
拥有美德,也就拥有了人生的智慧。
其一,美德是对利己欲望的一种超越。在有德之人看来,有损美德的利益不是一种利,反而是一种害。正如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避开了不符合道义的利益,也就避开了它可能导致的害。爱好美德的人,善于约束自己,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心里坦坦荡荡,安宁舒畅。能使自己愉悦幸福一生的,莫过于美德。爱美德的人,才是真正爱智慧的人。
其二,美德是对人际对立的一种超越。有美德的人尊道而贵德,一事当前,先问是否合于道义,而不以一己之好恶对待人和事。有美德的人讲仁讲义,乐于助人,乐于成人之美,这有助于消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对立,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与邻为壑与互助合作之间,哪个更为智慧,是不言自明的。
其三,美德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力量。有美德的人,是在爱人中爱己,在利人中利己,在使众人快乐中获得快乐。因为他行事以德,故服人不靠威势武力;因为他爱人利人,故能把自己与大众连为一体。因此,孟子才说“仁者无敌”。
其四,美德是可以惠及整个社会和子孙万代的精神财富。孔子曾提出“惠而不费”的君子智慧。在他看来,“因民所利而利之”的德政是惠而不费的。如果我们能把孔子思想发挥一下,使美德成为每个人的操守,社会将更加美好。做父母的有慈的美德,天下儿童就都幸福了;做子女的有孝的美德,天下老人就都幸福了。同样,每个社会位置上的人都有美德,天下就会是一个大道流行、人人幸福的世界。我们这一代能够讲美德,下代人潜移默化,也会崇尚正义和美德。如此善善相因,社会更加美好!
阅读是有时代印记的。我的“阅读”始于我家附近的小书摊。那时的我, 五六岁年纪, 认识的字不过是自己的姓名和“日月水火”等百八十字;那时的儿童读物主要是俗称“小人书”的连环画, 每一册一般在两三角钱。但由于我家当时同全国绝大多数普通家庭一样, 生活水平很低, 为了温饱, 父母是舍不得从每月七八十元的全部收入中挤出三五角钱给我们买这些奢侈品的。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发现哥哥在小书摊租小人书, 看得眉飞色舞, 出于好奇, 哭天抹泪地央求与他同看。说来真怪, 就是那本薄薄的小画册, 竟像磁石般吸引了我, 使我“阅读兴趣陡然产生, 而一发不可收拾。此后, 我学会了盯梢和运用“谋略”:发现哥哥去小书摊, 我就会尾随而至, 撒娇放赖, 逼他挤出一二分钱给我租上一两本小人书。我学会了合理消费:强忍雪糕那凉甜透心的诱惑, 将仅有的几个钢儿递给小书摊的老板, 只租一分钱一本的, 而一本二三分租金的小人书, 那是奢侈的消费, 我是舍不得的。廉价的租金, 使我读遍了我家附近多个书摊几乎所有的廉价小人书。《三国演义》《林海雪原》《江姐》……一本本小人书, 一扇扇洞开的门窗, 使我步入了一个个令我惊奇、痴迷与遐想的精彩世界。进入小学后, 我的阅读兴趣有增无减, 但阅读对象已经逐步由小人书转向真正的文学版了, 尤其是四年级后, 基本告别这种“小孩的玩意儿”。那时, 我国的图书已经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浩劫, 大量的图书被付之一炬, 而适合少儿阅读的新版图书又极为有限。我经常像饿汉寻找食物一般寻找可读之书, 光明正大地读了《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长征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等等, 偷偷摸摸地读了用圆珠笔、糖果等做交易而借到的《战斗的青春》《家》《安娜·卡列尼娜》等禁书——尽管许多内容不理解, 但我还是连猜带蒙地啃了下来。现在想来, 当时的“读瘾”绝不亚于现在许多少年儿童的“网瘾”。中学时代, 可供阅读的图书更加稀少, 而我的阅读欲望却更加强烈了, 甚至不惜豁出一切, 大胆地阅读了被查禁的手抄本《第二次握手》。一天, 实在无书可读, 我翻开《毛泽东选集》, 目光落在文章后面的注释上, 突然发现这些注释竟然也能“解渴充饥”, 也能开阔视野, 使人充实!
可以说, 从书摊小人书起步的阅读, 为我奠定了一生的良好阅读基础, 而兴趣持续不减的广泛阅读使我快乐并充实着, 使我能充满信心地投入刚刚恢复的高考, 经过录取率只有百分之几的激烈竞争而迈进大学的校门, 也使我在近30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不断汲取, 不断更新, 成为学科带头人。
阅读是心灵的旅行, 是与智者对话。亲近书籍, 喜爱阅读, 对每一个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来说, 都是极其重要的。生活在当今时代的少年儿童是幸运的,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 精神生活多姿多彩, 可供选择的读物在图书超市更是琳琅满目, 令人应接不暇。图书的种类和数量呈几何级数在翻新, 各种丛书分类更加多样细致, 并且装帧华美, 没有你买不到的, 只有你想不到的。青少年朋友们, 热爱读书吧, 好书是人们成长过程中最可宝贵的精神营养品。作家毕淑敏说过, 阅读是心灵的旅行, 它比双脚的旅行更具有辽阔邈远的背景。读书的过程是我们面对先人、面对智者的过程。通过阅读, 会更省时省力地吸纳前人的经验和教训, 感受大师的智慧和启迪, 学得集萃的文化与知识, 使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上少走弯路, 少犯错误, 朝着你人生的辉煌目标大踏步前行。
阅读是我们一生中最应该养成的习惯。阅读的习惯要靠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来养成, 苏轼说:“书富如入海, 百货皆有。”一个人书读多了, 其言谈举止就会与众不同, 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文化气质, 显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阅读是有个性特点的。改革开放初期, 港台文化进入大陆, 影响很大, 当时有人说过, 女孩子喜欢琼瑶, 男孩子喜欢金庸。这些我都经历过。现在, 我比较喜欢传记类读物, 人物传记、传记小说, 记实性的传记、自述性的传记等。传主的思想智慧和人格魅力, 生平事迹和精神境界的激励作用, 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学习, 汲取他们宝贵的人生经验。
对于幼儿的进步和成长,老师和家长们都能深深察觉到,而我们老师也是从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慢慢积累经验和学习感悟。还记得在小班的时候我休完产假过来上班,那时已经开学一个月了,当时徐老师就告诉我她在午睡的时候都会给孩子讲故事,于是我就跟随她的步伐,只要是我在当班时就会给他们讲故事。那天我讲故事的时候语调很平,语句也说得断断续续,浩浩突然站起来着急地对我说:“老师,我不要听你讲故事,我要听电脑里讲的故事。”原来徐老师的儿子天天喜欢拿着平板电脑听里面的一些故事,然后有的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跟着后面听。一开始我以为他只是因为很喜欢听电脑里讲的故事,可后来一次中午睡觉前我刚想讲故事给他们听,浩浩就走过来对我说:“孙老师,我觉得你讲故事讲得不是很好听!”当时我觉得很难为情,喉咙口像被东西给卡住了,什么话也讲不出来,真想找个地缝一头钻进去,但我还是面带微笑地对他表示了回应:“是吗?那老师回去多多学习,下次再来讲给你听,然后你再给我提提意见怎么样?”转过身去我就在想:“上次他说要听电脑里讲的故事时,肯定就是因为我讲故事讲得不好听,言语不够生动,不然孩子不会那么说!”幼儿的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讲故事的水平可不能如此平庸,我决定每天回家练习讲故事,从言语的语调、速度、表情上我都十分注意,向讲故事好的老师去请教,到了中午要讲故事时就会把自己练习的一些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有一天中午我讲了一个故事后浩浩提议:“老师,你再讲一个,行吗?”虽然孩子们不会对我讲的故事进行详细的评价,但是我从他们的表情、眼神、提出的要求中知道他们已经喜欢上听我讲故事了。那一刻我打心底里感到满足,因为经过无数次的练习和努力,渐渐地我也能讲出非常生动有趣的故事了。现在中午讲故事时我已经不需要提前练习了,拿到一个故事我就能用抑扬顿挫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变化来演绎给孩子们听了。很显然在这一过程中我和孩子们在一起成长,一起学习,彼此都有了很大的收获。这样的“午睡故事会”我想我会一直坚持做下去的!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让诗歌伴随着我们成长。
文字为房,词藻为窗。诗歌在我国已经保存了上千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且将薪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中,诗歌伴随着我们走过了十几个春夏秋冬,为我们的成长增添了别样的风采。
小的时候,我们从诗歌中学习情感。孩提时的我们对于复杂的情感一无所知,是诗歌,让我们明白了情感的多种多样,从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中我们学会了思乡。从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中我们学会了欢乐。从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我们学会了家国情怀。诗歌为我们打下了情感的基础,让我们从一个无知的幼儿成长为胸有点墨的翩翩少年,更重要的是是诗歌让我们明白了不同的情感,让我们明白了自己与世界之间那千丝万缕的温度联系。
少年之时,从诗歌中学习心智。少年人热血冲动,朝气蓬勃,既不幼稚,但也不成熟。心智尚在成长,发育仍不完整,又是诗歌,让我们筑牢了心智的城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们明白家国之情不可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我们知道了鸿鹄之志不可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还是俱欢颜,让我们清楚四海苍生不可弃。通过一首首诗歌,少年的我们成熟了自己的心智,成熟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和心智的丰富,使我们变得更为成熟和完善心灵的发育,变得更为健康和完整。正是因为有了诗歌才能够让我们的成长得以前行和进步。
青年时,从诗歌中学习人生态度。就如同现在,我们已经是高三的学子,高考以及未来的社会都在向我们发出召唤,我们即将面临着未来许多不知名的挑战。我们可能会感到不安,可能会感到迷茫,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还好有了诗歌,让我们培养出自己的人生态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逍遥的态度,不慕权贵自在,洒脱的人生态度。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乐观的态度,豁达开朗,心无阴霾的`人生态度。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是闲适的态度,清新自然,安静娴雅的人生态度。青年的我们已经站在成长的分水岭之前。而诗歌中所包含的哲理与人性的态度,在我们的成长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它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动力,让我们的成长更加准确和稳当。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来时。不过,诗歌可不单单只有李杜,它包罗万象。诗歌给予我们的,可不单单只是文学的熏陶,它还包含着我们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是陪伴我们成长的良师益友,它是我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它还是我们心灵发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一、活动时间:一节课(40分钟)
二、活动地点:
四、一班教室。
三、参加对象:四年级(1)班辅导员及全体同学。
四、活动形式:诗朗诵、讲故事、演唱、三句半、小品等。
五、活动目的:
1、激励学生认真积极地去搜集有关资料,并通过讲照片里的故事,朗诵、小品等形式,从而发现身边处处都有爱,同学友爱,父母疼爱,老师怜爱,社会关爱。
2、通过5.12地震、5.6风灾感受世界是个充满爱的大花园,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传承乐善美德,关爱他人,享受助人乐趣。
3、通过捐款、诗歌合诵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弘扬民族精神,从而提升为热爱自己的祖国。
六、活动准备:
1、歌曲《爱的奉献》《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2、发言、小品、诗朗诵、三句半等
3、收集部分学生照片,5.6风灾爱心图片,小雅琳照片等。
七、活动程序:
(一)队会仪式
1.全体集合:
中队长:“全体立正、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
2.报告人数,并邀请辅导员参加活动:
待各小队都清点好人数后,小队长依次跑步到中队长面前向中队
长报告:(互相敬礼)“报告中队长,第#小队应到#人,实到#人,报告完毕。”中队长:“接受你的报告。”小队长跑回队伍
3.中队长口令:全体立正。跑到辅导员面前向辅导员报告:(互
相敬礼)“报告辅导员,四(1)中队应到#人,实到#人,报告完毕。请辅导员参加我们的活动。”辅导员:“接受你的报告,非常乐意参加你们的活动,并预祝你们的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互相敬礼)
4.出旗、敬礼、奏乐
奏出旗曲,辅导员和少先队员敬队礼。
出旗路线:由队伍左后方出发,顺时针方向饶队伍走到讲台处。
5.唱队歌
安排伴奏和指挥,少先队员一起唱。
6.中队长宣布活动开始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我宣布四(1)中队“爱,伴随
我们成长”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有请主持人。
(二)活动过程
主持人A:同学们,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感受到
了来至亲人的、社会的爱。
主持人B:病房里,是医生、护士们细心的照料。
主持人A:怀抱里,是爸爸、妈妈精心的呵护
主持人B:这,无时无刻不传递着一个字——(合)爱。
主持人B:首先,让我们感受来自父母浓浓的爱。
第一篇:浓浓父母爱
主持人A:我们每个人都珍藏着一本相册。翻开相册,我们看到
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想起一幕幕难忘的经历。照片里动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合)爱,伴随我们成长。
(出示一张张动人的照片)
主持人B:同学们,请看这一张张动人的照片。(看课件)小小的照片里包含了多少亲人对我们的爱,请听陈施同学带来的照片里的故事。
主持人A:是啊,在金色的童年里,我们被爱包裹着,爸爸妈妈
关心我们,爷爷奶奶呵护我们,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啊!请听诗朗诵《妈妈的爱》
第二篇:深深校园情
主持人A:在家里伴随我们成长的是父母浓浓的爱
主持人B:在学校伴随我们成长的是老师,是同学深深的情。
主持人A:请听骆露露同学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主持人A:老师的爱博大而深远,同学的爱自然而醇厚。请看小
品《同学情深》
第三篇:涓涓人间爱
主持人A:同学们,你们感受到爱了吗?
主持人B:其实,在我们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爱,它就如
涓涓细流温暖我们的心田。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爱心事例?举手说说。(学生举手汇报收集的爱心资料)
主持人A:是啊,爱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
会,我们会发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爱的大花园。
主持人B:同学们还记得5.12汶川大地震吗?有多少人在这次
地震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主持人A:但地震无情,人有情。
主持人B:在这次抗震救灾中,谱写了多少爱的篇章。
主持人A: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唱出了多少爱的乐曲。
主持人B:请听三句半:《我们同在》
主持人A: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就没有战胜
不了的困难。
主持人B:同学们,还记得5.6风灾吗?那天夜晚,狂风大作,大雨倾盆,暴风无情的撕裂了我们的家园,一时间,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我们彷徨,我们无助。
主持人A:是谁为我们重建家园?
主持人B:是谁让我们有了依靠?
第一小队:是党
第二小队:是政府
第三小队:是村社干部
第四小队:是武警叔叔
第一、二小队:是医生护士
第三、四小队:是不知名的叔叔阿姨们
全班合:是他们用爱温暖了我们的心田,用爱撑起了一片蓝天
主持人A:请看图片:《天灾无情,人间有情》
主持人A:XXX,你看,在这次5.6风灾中,还出现了许多爱心
小天使呢!(指图片)咱们班的刘世强就是其中的一位。(讲刘世强的爱心故事)同学们,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爱心小天使刘世强同学上台,请班长代表咱们班为爱心天使送上一束鲜花。(刘世强说话)
主持人B:谁都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年
仅4岁的小雅琳,被继母殴打致残,至今仍没知觉。面对此情此景,我们怎能视若无睹。(端捐款箱)
主持人A:谁说人世无情,你的仁爱之心,你的点滴之恩,就有
可能拯救一个幼小的生命,请大家伸出手,献出你的爱(捐款);
主持人合:我们代表小雅琳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无私的爱。(B
端下去)
主持人A:爱是温暖的阳光,爱是甘甜的清泉,爱是你我的关怀,爱是无私的奉献。(合唱《爱的奉献》)
主持人B:爱不仅在我们身边,爱还在我们心中,那就是我们对
祖国妈妈的爱。请听诗朗诵《我们爱祖国》
(三)、辅导员讲话(活动结束后简短讲话);
(四)、呼号(中队辅导员站队旗下领呼);
(五)、退旗(鼓号齐奏,敬队礼);
(六)、仪式结束,散会。
专家点评:
我们都知道,今年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的“爱心在行动中成长”主
题教育活动,目的就是改变以前的说教,既行动育德,就是变空洞的说教为在践行中感知。今天,我们观摩了四年级高宝屏老师设计的“爱伴随我们成长”主题班会课,我觉得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教育,活动收到了实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本接班会课中,我觉得有以下六点做得较好:
一是主题明确。高老师能够围绕本次“爱心在行动中成长”主题,确定本次活动主题为“爱伴随我们成长”。从学生感受个体的小爱,到感受学校的集体关爱,最后延伸到社会和祖国的大爱,思路清晰,主题突出。
二是设计紧凑。高老师在设计上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设计
中,让学生对爱的理解由小见大,从感受家庭哝哝的亲情、校园深情、社会温暖等,节目紧凑、串词巧妙,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爱在我们身边无时不在,从而心存感激,并付诸于行动。
三是活动形式多样。本次班会课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分
发挥了学生的主题地位,发挥了班主任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展现了班级学舌功能的活力和风采,体现了班级德育工作的“三性”“三寓”
——“德育工作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活动中、管理中”。
四是活动精心准备。从整堂班会课看,无论是主持人或其他学生,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有条不紊,每个环节联系紧凑、合理。不难看出,高老师和孩子们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做了很多次的演练,才会收到这么好的效果。
五是活动效果好。在班会课中,学生活动积极、参与率较高、现
场互动较好、气氛热烈、场景感人,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教育,活动效果很好。
六是总结深刻。高老师能够借助总结发言来深化活动教育效果,她的总结具有深度,言简意赅,并富有鼓舞性,让学生产生共鸣和影响。
当然这堂课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我个人觉得有一点:
在课堂中,有少数孩子参加活动还不够大胆,希望老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关注一下这些孩子,多引导他们参加活动。
最后呢,我想提一个建议就是希望我们的老师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竞选班长
开学了,我们班的班委干部要重新改选了,我当班长的积极性又来了。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说:“班长不当也可以,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我一听,心想:这一次我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参加竞选,当一回班长,让妈妈看看,我不仅能当一个好班长,学习成绩也是最棒的。于是,我利用星期天的时间,费了好大的劲,才把竞选演讲稿写好了。
星期二那天下午,盼望已久的日子来临了。班主任谢老师宣布了要求,接下来,竞选演讲开始了。首先上台是我的好朋友赵雪,只见她走上讲台,用她那美丽甜润嗓音念着他的演讲稿,至于说了些什么,心慌的我根本听不进去。我的心紧张的“嗵嗵”的直跳........。这时突然听到老师说:“下一个演讲者是曹慧,大家用掌声欢迎她”。哇!从不胆怯的我,腿不听使唤地走上讲台。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的同学们,我的心安静下来。我掏出演讲稿,清清嗓子,朗朗读起来。我说:“我要当班长,
一、营造氛围, 让学生“敢说”
情感是教学的催化剂, 爱是教育的原动力。在课堂上, 老师真诚的笑容, 信任的眼神, 鼓励的话语, 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1. 消除胆怯心理
多数小学生只是习惯于集体齐答, 一旦遇到老师个别提问就出现胆子小, 声音轻, 怕说错话, 怕老师批评、同学笑话。少数人虽能积极举手, 想说但又说不清, 导致心理紧张、羞于表达。课堂上, 如果教师能以一个伙伴、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流, 学生心情变得愉快、思想变得放松, 就敢于自由地表露自己的想法而无所顾虑, 使课堂在不经意间, 进入了和谐的状态。
2. 使用赏识评价
对说的好的同学称赞道:“你说的太棒了, 将来一定可以成为语言大师!”对胆怯的同学鼓励说:“没关系, 大胆说出你的想法。”说错了也不能打断、制止孩子的话语, 而应安慰说:“想一想, 再说一次。”老师亲切的话语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 老师对他们充满了信任和期盼, 增强了学生语言表达的信心, 为大胆“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鼓励大胆说话
课堂上实行说话“五允许”的开放政策, 鼓励学生大胆讲话。一是允许说错。在课堂问答、与老师谈话时, 说走了嘴, 老师不嗔怪, 不讽刺挖苦, 同学间也不要以此取笑。二是允许补充。如果突然想到一些原先没认识到的问题, 或是听别人发言后, 觉得有感而发, 那就可以举手要求补充发言。学生的发言如果空泛, 教师可让他补充;如果发言含混, 教师可让他补充得明确一些。三是允许修正。对自己讲错的话, 如果发现有漏洞或有毛病, 可以公开修正自己的发言。四是允许质疑。允许学生对教师讲授的任何问题进行质疑问难, 欢迎对其他学生的见解提出质疑, 展开辩论, 允许别人对自己的质疑进行申辩。五是允许保留。如对教师或同学的见解持不同意见, 教师应允许他保留, 直至想通为止, 这期间, 教师多次给予他发表意见的机会。
二、创设情境, 让学生“想说”
要使学生产生“骨鲠在喉, 一吐为快”的强烈愿望, 有赖于教师精当地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分析学情, 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中提出问题就能取得“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1. 创设生活情境
新数学教材图文并茂, 这些插图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教学加、减应用题时, 引导学生看示意图:小朋友手上原来有2个气球 (出示小朋友手上拿2个气球的图) , 她放飞了1个气球 (出示小朋友放飞1个气球的图) , 小朋友手上还剩下几个气球?要求还剩几个气球, 就是小朋友手上原来有的2个气球减去她放飞的1个气球。要求学生看图说明意思, 再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表述一遍。这样既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图意, 又进行了语言训练。如果把这些图片制作成动画, 学生兴趣会更浓厚。
2. 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 就是观念的平衡状态不断遭到破坏, 并又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因此, 在教学中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 即在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不协调, 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 我先帮助学生复习了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不但会摆会分, 而且会说分的过程。接着让他们把10个苹果平均放在三个盘子里, 学生很快发现每盘放3个后, 还剩下一个苹果。这时教师引导:剩下的苹果还分不分?这里剩下的苹果不够每盘里放一个, 引起了学生观念上的不平衡, 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注意、记忆、思维集中在一起, 进入了一种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他们非常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和老师, 说的欲望异常强烈。
三、拓宽渠道, 让学生“勤说”
学生数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它需要日常的积累, 不断的训练和持续的努力。要提高孩子的数学语言能力, 就必须从身边做起, 从每一堂课, 每一件小事做起。
1. 在动手操作中说“过程”
小学生认识事物都要经历“充分感知——建立表象——形成结论”的过程。在教学中,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 来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在动手操作中, 让学生边想、边做、边说, 使脑、手、口共同参与活动, 达到操作、思维、语言有机、和谐地发展。比如:在教学“同样多”时, 由于学生刚刚入学。对这个概念难理解, 语言也不准。我就设计这样的题目: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 先在第一行摆4个苹果卡片, 然后在第二行摆梨, 梨的个数要和苹果同样多。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边摆边说:先放一个梨对应着苹果, 再放一个梨对应着一个苹果……没有多余的苹果, 也没有多余的梨, 就说:苹果和梨“同样多”。这样在课上给足时间让学生说, 学生很快掌握了说的方法, 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2. 在探索新知中说“道理”
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知其然”,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有理有据地说出其中的“道理”, 思维才能变得更慎密。例如, 教学“0的认识”一课, 教材中给出“小猴吃桃”图。这样一幅简单的连环画, 却可以引发学生的许多理解。有的学生认为“有三只小猴, 第一只小猴盘中有两个桃, 第二只小猴盘中有一个桃, 第三只小猴盘中没有桃, 可以用0来表示。”有的学生认为“有一只小猴, 本来盘中有两个桃, 吃了一个, 还剩一个;又吃了一个, 盘中就没有桃了, 所以用0来表示。”还有的学生认为“猴妈妈给三只小猴每人三个桃, 第一只小猴吃了1个, 还剩2个;第二只小猴吃了2个, 还剩1个;第三只小猴都吃了, 盘中没有桃了, 就用0表示。”这样学生在叙述图意的过程中很自然地理解了0的含义, 轻松愉快地训练了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比教师直接讲授要好得多。
3. 在实际应用中说“思路”
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规范、完整的数学语言, 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如:教学一步计算的加法应用题, 我让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图意, 题目告诉我们什么?问题是什么?要求一共是多少, 就是把 () 和 () 合起来, 所以用加法计算, 列式为 () 来表述。生1:左边有5只鸭子, 右边有4只鸭子, 请问一共有几只鸭子?生2:大鸭子有1只, 小鸭子有8只, 请问一共有几只鸭子?生3:有5只鸭子在走, 又走来了4只鸭子, 请问现在有几只鸭子?这类似于编应用题, 学生通过编, 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 进一步熟悉了应用题的题目特征和解题方法, 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指导方法, 让学生“会说”
学习数学的过程也就是数学语言不断内化、不断形成、不断运用的过程。要学好数学术语, 用好数学术语, 讲好规范的数学术语, 我们必须要教给学生说的方法, 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1. 在模仿老师中进行语言训练
小学生的语言往往是零碎的、片面的, 有时会“词不达意”, 不知所云。同时, 他们又具有很强的模仿力, 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因此, 教师要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 给学生以“示范”。如比较5.962和5.955的大小。一开始老师先一步一步提问:比较5.962和5.955的大小先看什么? (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 整数部分谁大? (一样大) 再看什么? (它们的十分位) 十分位谁大? (一样大) 再看哪一位? (百分位) 百分位5.962上的数是几? (6) 5.955上的数呢? (5) 谁大? (6大) 所以, 5.962大于5.955。之后老师可以说:“谁能象老师刚才那样连起来说一说如何比较这两个小数的大小?”长期这样有意识的训练, 学生就会逐渐说得有条有理, 必然也反映出他思维上的条理性。
2. 从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的转化
学生刚入学时, 脱口而出的常常是生活语言, 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加以引导, 促进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的转化。如在“长短”的概念教学中, 当我出示了实物——红、绿两支铅笔以后, 开始学生只能笼统地说:“红的长, 绿的短。”这是学生的生活语言。为了让学生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 我问:“谁能把话说得完整一些?”学生又说:“红铅笔长, 绿铅笔短。”这时, 我又拿出一支黄色的铅笔,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学生又说:“黄铅笔短, 绿铅笔长。”我说:“刚才你们说绿铅笔短, 现在又说绿铅笔长, 到底绿铅笔是长还是短?应该怎样说才更加准确?学生们通过讨论比较, 知道应该说成谁比谁长或谁比谁短。如:“红铅笔比绿铅笔长, 绿铅笔比黄铅笔长。”“绿铅笔比红铅笔短, 黄铅笔比绿铅笔短。”“红铅笔最长, 黄铅笔最短。”通过引导, 不但使学生懂得了长短是相比较而言的, 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数学语言。
3.帮助儿童理解和积累数学语言
我们殷切的盼望,在这一天里,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应该有书读,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应该来读书——从书中去了解世界、从书中去感悟人生。
我们衷心的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身体力行,以读书的实际行动去推动儿童阅读,让我们的下一代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社会不仅为他们提供了那么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五彩斑斓、浩如烟海的经典图书,还为他们设定了图书日,我既羡慕他们,又由衷地为他们能生长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而感到无比的高兴!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就是这样一个有益于儿童身心成长的节日,却被许多儿童的家长、学校给忽视了、给淡忘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甚至还有许多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节日的存在!看当今,孩子们读书越来越少、孩子们读书的兴趣越来越淡,可以说,这些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了。因此,每当看到这些,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又怎能不为这一现状而感到惋惜和痛心呢!
我们以为,当下的孩子们,读书之所以越来越少、读书的兴趣之所以越来越淡,是因为孩子们被各种考试、补习班所裹挟;被家长、学校所束缚;这样,即使孩子有分身之术,也无暇去读书啊!当然,如若细究孩子远离阅读的原因,固然还有许多、许多……但我要说的是,我们的家长、学校、我们的社会都难脱其咎!
孩子不爱阅读,家长首先要检点一下:你是否爱读书?勤读书?你是否给孩子树立了一个读书的榜样?营造一个适合孩子读书的氛围?你的家庭中存有几本书籍?
学生不爱阅读,教育工作者们要扪心自问:你是否教给学生以阅读方法?你们是否留给学生以充分的阅读时间?你是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做到以有效的引导?有多少学校图书室的房门不是紧锁的?有多少学校的图书室不是迎接检查的摆设?
学生不爱阅读,政府有关部门亦要反思自己:看看你所辖的那一亩三分地,有几家图书馆?有几家书店?有多少可供孩子阅读的场所?
……
说到底,儿童不愿阅读、儿童精神世界的“营养不良”,家长、学校以及社会都有责任!
其实,我们以为,让儿童喜欢阅读并不难,关键是我们去如何引导他们、关键是我们能如何为他们营造一个适合阅读的良好氛围、而关键的关键则在于我们能否把儿童阅读真正当作一件关系到下一代成长和发展的大事而重视起来!
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尔基曾经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与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赫尔岑亦说过,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修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我们以为,好书能成就一个人的一生,当一个人处于成长阶段之时,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值此国际儿童读书日到来之际,我们呼吁,让我们现在就开始行动吧!更多地反省反省我们在推动儿童阅读上,还有哪些方面没有做到,还有哪些方面没有做好,从而汲取教训,学习、推广国内外的先进经验,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把推动儿童阅读当作一项事业来做,让阅读伴随孩子的一生,毕竟他关系到的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我们下一代的未来!
4月2日——一个平凡的日子、但却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
多么地希望这一天能成为孩子们快乐阅读的节日啊!
2015年房山区教育学会学术年会参评论文
学
科:
幼教全科
学校编码:
17C
论文编号(学会填写):
题
目:
让感恩伴随幼儿成长
内容摘要: 家长们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认为别人都要为我服务。这为孩子将来的生活埋下了不良的种子。作为教师要为孩子做好榜样,每天主动和小朋友问好,经常把“谢谢”挂在嘴边,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不乏有感恩仁孝之意。在重阳节的时候,我教育孩子们要关爱老人,我们走出了幼儿园,为邻村的爷爷奶奶送去自己准备的节目。小朋友去采访幼儿园的园长、保健医、班级教师、保安叔叔和厨房工作人员等等。每天孩子们都将饭吃的干干净净,孩子们真的体会到了他人的辛苦,并且用实际行动去方便他人,感恩他人。
关键词:
感恩
生活 节日
服务
作者单位:
南召幼儿园
作者姓名:
王海娇
邮
编:
102431
联系电话
单位:
南召幼儿园
手机:
***
是否同意转载或引用:是()否()
诚信承诺:此论文为本人撰写,非网上下载、抄袭、拼凑或重复参评 通讯地址:
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南召幼儿园
附表二:(第1页)
2015年房山区教育学会学术年会参评论文
学
科:
幼教全科
学校编码:
17C
论文编号(区教育学会填写):
题
目: 让感恩伴随幼儿成长
内容摘要: 家长们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认为别人都要为我服务。这为孩子将来的生活埋下了不良的种子。作为教师要为孩子做好榜样,每天主动和小朋友问好,经常把“谢谢”挂在嘴边,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不乏有感恩仁孝之意。在重阳节的时候,我教育孩子们要关爱老人,我们走出了幼儿园,为邻村的爷爷奶奶送去自己准备的节目。小朋友去采访幼儿园的园长、保健医、班级教师、保安叔叔和厨房工作人员等等。每天孩子们都将饭吃的干干净净,孩子们真的体会到了他人的辛苦,并且用实际行动去方便他人,感恩他人。
关键词:
感恩 生活 节日 服务
随着蝉鸣阵阵,和我一起生活了三年的小朋友们也毕业了,在毕业典礼中,孩子们展示着自己,收获着成长。毕业典礼其中的一个环节就是播放孩子的心里话,分享给班级的小朋友、老师和家长们。
听着孩子们的话,我真的是热泪盈眶。孩子们每一句都是感谢的话。感谢家长、感谢教师,还有对自己好朋友依依不舍的叮嘱。播放结束后,家长们的反应也是很强烈,每为家长的眼圈都是红红的,但是眼光闪烁着幸福和甜蜜。家长的一句句感谢和朴实的话语,更是让我倍感欣慰。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水平的提高,孩子们每天都是过着甜蜜的生活,家长们更是对孩子百依百顺,过于宠爱,导致孩子认为,别人都要为我服务的认识。这样的想法为孩子将来的生活埋下了不良的种子。但是听着孩子们的话语,我真的是非常的高兴,也让我感受到了启蒙教师是多么的重要。回忆起三年匆匆的岁月,我也是有一些感悟。
一、感谢的话语常伴生活
小班来园时,我就非常注重孩子的礼貌方面,小班幼儿主要是以模仿为主,作为教师就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做好榜样,每天主动和小朋友问好,经常把“谢谢”挂在嘴边,每当小朋友帮助我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都会及时表达自己的感谢。当我发现小朋友使用礼貌用语的时候,我也会及时对她说:“宝贝,你真有礼貌。”并且将孩子们发生的温馨互动和全班小朋友分享,这样就给予孩子们讲礼貌的好习惯进行强化,引导他们运用礼貌用语,并感受到了和小朋友良好的互动,知道了使用礼貌用语的好处。
二、结合传统节日,引导孩子感恩他人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不乏有感恩仁孝之意。比如:教师节、妇女节、五一劳动节、重阳节等等,都是含有感恩意喻的节日。每当临近节日,我都会给孩子们讲一些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和故事的来历,使孩子们更深刻地了解节日的由来,而不是流于形式。在节日期间,经常和孩子们进行谈话活动,和孩子们一起商量要做些什么感谢他人呢?在大班教师节时,孩子们知道了这是最后一次在幼儿园过教师节了,每个小朋友都很认真。不仅为每一位教师送贺卡。小朋友们都觉得老师特别的辛苦,于是用爱心拼成“老师,您辛苦了”几个字,贴在了废旧的泡沫垫上,请班里的老师挂在幼儿园的院子中,孩子们走在院子中都会站立在字下面,一边点头一点念。他们的小脸上洋溢着幸福,我想那应该是付出的快乐吧。在重阳节的时候,我教育孩子们要关爱老人,并且我们走出了幼儿园,为邻村的爷爷奶奶送去自己精心准备的节目,孩子们利用自己的区域活动和户外活动的时间,主动找老师练节目,并且在重阳节的当天,登上了舞台,送出了自己的祝福。礼堂比较大,可是孩子们那清脆的祝福声回荡在每个人的心中。在表演结束后,每一位小朋友还得到了回馈的小礼物,孩子们都开心极了,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礼物,而是一份爱的交融,是享受爱与被爱的幸福。
三、感恩每一位为自己服务的人
在大班上学期,孩子们对报纸特别的感兴趣,于是,我班进行了有关报纸的主题,孩子们知道了,报纸上的内容是需要记者去采访的。于是,班级的小朋友2个人为一组,一个小朋友负责采访记录、一位小朋友负责照相。孩子们认真地准备问题,去采访幼儿园的园长、保健医、班级教师、保安叔叔和厨房工作人员等等。孩子们访谈后,对幼儿园人员的工作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孩子们知道了,幼儿园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在为小朋友们进行服务,园长每天都在关心着小朋友们,当小朋友身体不适的时候,保健医都会及时出现,为小朋友们服务。保安叔叔,每天都在保护着小朋友们的安全,在小朋友来园和离园的时候,更会加倍地防范。尤其是厨房工作人员,小朋友孩子睡觉的时候,厨房的阿姨就已经来到幼儿园了,每天要做3顿饭,小朋友吃饭后就开始各种游戏活动,阿姨们还要洗很多碗,特别的辛苦。孩子们分享自己的采访后,我班小朋友在进餐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天孩子们都将饭吃的干干净净,不浪费粮食,这只是其一,我班小朋友说:“饭菜吃的干净,阿姨们洗碗就不那么累了。”听完这句话,我真的是震撼了,孩子们真的体会到了他人的辛苦,并且用实际行动去方便他人,感恩他人。《指南》有这样的语句: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我想本次活动就是对这句话比较满意的解答。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前苏联著名诗人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人的一生都在学习,我国总理周恩来先生也曾说过“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书作为人类学习和工作的媒介,无论是纸质的,还是现代电子的,都占据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阶段。
同学们,听说过周恩来总理的故事吗?据说,他小时候学习可用功啦!周总理小的时候不大爱说话,很少跟人接触,但周总理的作文水平可是一等一的高啊!一日,同学无意间翻开周总理的笔记本看见里面密密麻麻的记满了作文要点,好词、好句、好段大家看了之后,连老师也不由自主地赞叹呢!
书不仅与我们的成长相连,还与我们的生活相关呢!小时候,有一次奶奶在家里对我说:“淇淇呀,你知道这里哪些是生鸡蛋,哪些是熟鸡蛋吗?我把它们混在一起了。”奶奶一脸苦相地对我说。那时,我正兴致勃勃地看电视呢,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回答道:“敲开看看呗。”奶奶对我说:“好孙女,帮帮忙呗。”于是,我放下手中的遥控器思考起来。鸡蛋、鸡蛋、鸡蛋、鸡忽然,我想起书本上曾经讲过可以通过旋转鸡蛋来确定鸡蛋是生是熟,虽然我觉得这种方法有点可笑,但还是抱着希望试验了几下。有用了,奶奶看到生蛋和熟蛋分开了,心里十分高兴脸上的笑容如同一朵鲜花,无比绚丽,灿烂地绽放开来。
是的,不一样的书给人的.启发不一样,但是归根结底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可以启迪我们的思维,更能给我们将来的工作带来帮助。
【关键词】音乐;智力;情感
音乐是幼儿大脑极好的营养品,调节大脑的功能,提高幼儿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提高语言能力及促进其德育的发展,还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感。因此,重视音乐教育对幼儿今后的成长至关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必须“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视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所以不断总结和提炼教育实践中有效的教育行为与策略,提高音乐对幼儿的长远影响的教育,对我们教师来说是刻不容缓。
那么,音乐教学到底对幼儿的成长起着什么作用呢?
一、音乐教育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发展
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证实,人的大脑在功能上有着明显的分工。大脑的左右半球是各司其职但又相互协调的。大脑的左半球分管逻辑思维,负责处理与分析语言、数学方面的相关信息;而大脑的右半球除了部分是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外,特别是对于音乐、绘画等形象思维的能力较强。所以,只有把大脑的左右半球交叉并用,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协调运做起来。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大脑功能。我们对于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幼儿就会不由自主地合理使用左右脑的均衡发展。这样不但是幼儿自身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细胞” ,而且也充分发挥了其自身的智力潜能。
1.音乐教育挖掘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探索、表演、动手实践,使他们有机会独创、试验自己的艺术想象。幼儿哼唱或是拍击出一个旋律或节奏的片段,或者表演了什么动作,可能很幼稚,甚至不可能再重复,但这是可贵的创造性活动,是幼儿尝试对已经感知了的东西进行变化与重新组合。这些创造性活动没有对、错之分,也不会给幼儿造成挫折感;这个尝试的过程能够使他们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表达自己的独创性与个性,丰富自身经验,是教育中最有价值和意义的部分。音乐中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使他们在自己的领域上都获得了成就。
2.音乐教育有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语言导致行为的社会化”。有了语言,人们的内心活动才能彼此进行交流。因此,语言的发展是儿童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音乐教育具备了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诸多因素。例如:幼儿平常听到的一些歌曲和自己所学的歌曲日益增多的时候,他们也许会无意识的随口哼哼上几句由几首歌串在一起的自己编唱的“歌曲”。做教师的就应该有意的去鼓励和引导他们,不要打消他们进行“创作”的积极性。因为在幼儿进行这种创造性活动的时候,不仅使自己的语言能力更进了一层,也使他们体会到了运用语言的快乐所在。这种快乐的学习方法,是对幼儿进行教学的一个有利手段,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另外,幼儿所参加的音乐活动不是单一的,也有参与集体活动的时候,集体活动是需要有很多人一起完成,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也是必然的,这就使得他们的语言发展更上一层。
3.音乐教育让幼儿的听觉及记忆力得到发展
学习音乐首先应该具备的就是听觉。而音乐恰好就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对于幼儿来说也一样,他们的听觉更需要用音乐教育的手段来进行提高。在幼儿欣赏音乐时,会对于节奏、音高、力度、音色等方面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这就会对幼儿的听觉有一个提高和加强。当然,这个教育过程中不单单是要靠听,幼儿在学习歌曲的时候,律动练习时就只在记住歌词、动作的前提下,才能够学会它,这就有效的促进了幼儿记忆力的发展。同时,在集体活动中,幼儿们的相互协作,相互交流也有利的促进了他们的记忆力的发展。
二、音乐教育带给孩子们丰富的情感体验
德国作曲家瓦格纳说:“心灵的器官是音乐,心灵的艺术意识语言是音乐。”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幼儿满怀好奇和探究的心理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睁开眼睛就要寻觅鲜艳、明快的色彩,看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竖起耳朵就要倾听母亲的声音和环境中丰富多变的音响。美丽鲜艳的色彩与图案可以滿足儿童视觉的需要,而优美动听、欢快活泼的音乐便是满足他们听觉需要的最好刺激。音乐抑扬顿挫的音高、张驰的节奏、起伏相间的力度、或急或缓的速度、色彩绚丽的音乐色彩都是来表现音乐的丰富情感。幼儿通过感知觉,使自己所听到的音乐传入到大脑,对其产生一种特殊的不同凡响的情感体验,给幼儿增添了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这时的幼儿就会由静态变成动态,用身体的摇摆来感受音乐的情趣。所以说,音乐是能美化人的心灵,对于幼儿情感的发展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调节作用,也是他们对事物美的认识更进了一层。
三、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
音乐在实现思想教育作用的时候,并不是靠强制的方式,而是以鲜明生动的音乐本身潜移默化的产生作用。例如:幼儿们都很熟悉的儿歌《一分钱》,歌曲的教育意义正是对拾金不昧的品德教育,但歌曲中并没有直接的说出拾金不昧的词句,而是以幼儿那天真淳朴的语气、音调的旋律、愉快的情趣、唱出了歌曲的情节,塑造了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给儿童以启示:拾金不昧,即使是一分钱。幼儿的物质生活是父母所赋予的,那么精神生活则应该是音乐所给予,音乐是幼儿精神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将德育溶入到音乐教育中,使其真正的达到了以情感人、以情怡人的目的。幼儿不论是在参加什么音乐活动的时候,都可以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以及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的良好道德。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具有美化心灵的作用,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所以我们要让幼儿在玩乐中去了解音乐,感受音乐,让音乐走进童心世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出版社,2002年2月.
关键词:音乐,幼儿,快乐成长
音乐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学前儿童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我们在平时的音乐活动中常常会看到幼儿缺乏兴趣、游离在教师的引导之外的现象, 经观察分析,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选材不符合幼儿的兴趣点和年龄特点。现实教学中, 时常会遇到选择难度较大的大班音乐作品, 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兴趣, 进而也就体会不到音乐作品带来的乐趣。而选择较简单的音乐作品, 对孩子没有挑战, 同样会让幼儿失去兴趣, 使其不愿意参与活动。
2.以完成教学计划为主, 忽视幼儿的感受和表现。教师每天按照制定好的教学计划开展活动, 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 忽视了对幼儿音乐的兴趣、音乐美的感受力、表现力的培养。
3.组织活动的形式、手段单一。在现在的音乐活动中, 组织最多的就是歌唱活动、韵律活动, 以教师教、幼儿学为主, 因为其比较省事, 容易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 而像音乐欣赏、打击乐活动等更进一步的活动则分量明显不足或根本就不开展。
4.活动中幼儿缺乏自主空间。有不少老师在音乐课程中重灌输、教授, 采取教师唱, 幼儿听的方式。然后教师进行教授, 让幼儿跟着学。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干预、指责或要求幼儿模仿太多, 结果束缚了幼儿的双手和大脑, 禁锢了幼儿的思想和情感, 使幼儿难以自己去体验, 去领悟, 去探索。
一、创设环境, 感受音乐
1. 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如钢琴船、八音琴船、古筝琴船、鼓船等, 音符做成的各种形态的小鱼、铃鼓片做成的游动的小鱼等分布在楼梯上, 走道上, 教师用各种废旧的桶、盆做成的各类鼓, 装饰的梦幻舞台, 音乐小舞台、走廊墙壁上的节奏图例以及各班级里的音乐区角等。环境中蕴含着种种音乐元素, 给孩子视觉、听觉带来很好的冲击, 让孩子在看一看、说一说、摸一摸、玩一玩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着音乐无处不在的魅力, 而优美的音乐环境同时给幼儿带来美的感受。
2. 音乐贯穿幼儿的每日生活。
学生的每日生活中都渗透音乐, 音乐不仅有我们刚才提到的诸多功能和作用, 我们还可以通过音乐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园很多班级在组织一日活动时已经听不到铃鼓的敲击声, 在各个环节准备或者结束时, 都选用各种适宜的音乐作为指令, 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感知音乐, 用音乐指挥幼儿的行动, 例如选用雄壮有力、节奏感强的进行曲作为幼儿外出活动站队的指令;选用轻柔、舒缓的音乐作为将要开展集体活动的指令, 引导幼儿各自做好准备;选用欢快的音乐作为游戏结束收拾整理玩具的指令等, 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提供机会, 表现音乐
1. 每日一唱活动, 用声音表现音乐。
音乐的选材要从幼儿的兴趣入手, 贴近幼儿生活, 能让幼儿有切身的体验, 这样他们才能对音乐产生表现的欲望。其次, 教师利用能够引发幼儿兴趣的方式学习歌曲。如指挥、领唱、领奏等, 使每个幼儿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轻松自然地走进音乐, 人人动起来, 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从而激发了幼儿的参与热情。
2. 舞蹈月活动, 用动作表现音乐。
每年的五月份都是我园的舞蹈月活动, 每个班级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编排舞蹈的内容, 有的班和孩子共同商讨内容、讨论队形的变化, 有的动作的学习甚至是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相互学习, 这大大激发了幼儿的主体意识。值得一提的是, 每年的六一, 每个孩子都是舞台上的演员, 演绎着他们的快乐和成功。
三、转变观念, 自主创造
1. 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地位。
如舞蹈“欢乐舞曲”提供图谱, 让幼儿两两自己去看图学习、探索, 然后交流总结学会看图学习舞蹈动作的方法。给予孩子挑战, 引导他们将图谱转化为动作, 在过程中鼓励孩子自己动脑筋。当出现偏差时, 老师可以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提示, 使其能够自主修正, 从而摆脱“老师教, 幼儿学”的模式, 放手让幼儿自己探索、自主习得, 从而有效增进幼儿的发展。
2. 注重为幼儿创设自主空间。
(1) 自主表达与表现。各个班级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创设适合幼儿的音乐区角, 在幼儿游戏活动以及自主活动时开放, 幼儿可以在此空间尽情地进行个性化的活动。如:教师在区角中提供各种服装、头饰、纱巾等道具以及各种自制的乐器, 如塑料瓶响筒、纸盒大鼓等 (包括话筒都是自制的) , 幼儿在此敲敲、打打为乐曲伴奏, 也可以随音乐自编动作表演, 由于在音乐区中, 自始至终都是孩子自主的表现, 是孩子即兴创造性地发挥, 而不是机械、呆板地表演, 因此大大激发了幼儿的表演本能和兴趣。很多平时不爱说话、不肯表现的幼儿都能在这个舞台上自由发挥, 幼儿在这片天地里, 玩中乐、乐中玩, 真正做到乐在其中, 其乐无穷。 (2) 自主探索与创造。时下流行的跳舞毯游戏需要游戏者边听音乐边看视频的上、下、左、右箭头指示, 脚下边做出相应的动作, 我园老师觉得这样的游戏如果引入幼儿的游戏中, 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节奏感, 同时能够调动视觉、听觉、肢体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 从而培养幼儿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于是, 我园老师发挥群体的智慧及力量, 各年级将幼儿园课程中的音乐, 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制作成跳舞毯使用的flash节奏, 并用泡沫垫做成跳舞毯投放在区角中, 孩子们在了解认识了跳舞毯后, 可以看着视频, 自主探索、尝试节奏的变化、双脚的协调等。由于这种游戏形式新颖、材料别致, 同时音乐贴近幼儿的活动内容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所以幼儿非常感兴趣。又因为这种活动需要多种感官的协调, 没有固定的模式, 需要每个孩子自己去尝试、探索, 很具有挑战性。因此, 大大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索的欲望, 充分满足了幼儿的游戏需要。
【让美德伴随我们成长】推荐阅读:
让诚信伴随着我10-20
读书伴随我成长作文06-19
友情伴随我成长初三作文05-31
书伴随我成长作文600字05-31
偶像伴随我成长作文800字06-14
音乐伴随类电台节目06-28
1文明美德伴我成长06-28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作文「高中」10-19
煤矿安全宣讲稿:安全伴随你我他07-19
伴随80后成长的经典励志歌曲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