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英文诗歌欣赏

2024-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父亲的英文诗歌欣赏(通用8篇)

父亲的英文诗歌欣赏 篇1

Coming home from the daily race,

Bringing little of gold or fame

To show how well he has played the game;

But glad in his heart that his own rejoice

To see him come and to hear his voice.

Only a dad with a brood of four,

One of ten million men or more

Plodding along in the daily strife,

Bearing the whips and the scorns of life,

With never a whimper of pain or hate,

For the sake of those who at home await.

Only a dad, neither rich nor proud,

Merely one of the surging crowd,

Toiling, striving from day to day,

Facing whatever may come his way,

Silent whenever the harsh condemn,

And bearing it all for the love of them.

Only a dad but he gives his all,

To smooth the way for his children small,

Doing with courage stern and grim

The deeds that his father did for him.

This is the line that for him I pen:

父亲的英文诗歌欣赏 篇2

关键词:十四行诗,价值取向,诗人情怀,民族情怀

英文诗歌在形式上大致分这么几类:epic (史诗) , ballad (民谣) , sonnet (十四行诗) , blank verse (无韵诗, John Milton弥尔顿的《失乐园Paradise Lost》可以说尽显英语无韵诗的恢弘气势) , free verse (自由诗, 提到自由诗我们首推当是美国诗人Whitman) 。在题栽上又分narrative poem (叙事诗) , lyric poem (抒情诗) 等等。

一、十四行诗的格律分析

十四行诗:顾名思义, 十四行诗是一组只有十四行, 并且有正式韵律的抒情诗, 几百年来大诗人一直喜欢用这种诗体写诗。

英语中十四行诗主要有两种格式, 一种为意大利式 (也称彼特拉克体) 十四行诗, 另一种为英国式 (也称莎士比亚体) 十四行诗。意大利式十四行诗源于意大利民歌, 并在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手中达到艺术顶峰。Sir Thomas Wyatt, Henry Howard和Earl of Surrey这三个人将这种具有意大利传统特色的诗歌形式引入的英格兰。

意大利式十四行诗一般包括两部分, 一个起首八行称为octave or eight-line stanza。在加上一个后六行称为sestet or six-line stanza。前八句谈一件事情, 或问一个问题, 或表示一种紧张的情绪, 而后六句解决, 回答这个问题, 或缓和紧张的情绪。十四行诗在英语中是韵律要求最严格的诗体, 有时候诗人们为了押韵, 往往会忽略语法结构。意大利式十四行也是有固定的押韵格式。一般前八句固定为abba, abba, 而后六句则有三种押韵形式.cdecde, cdcdcd, cdedce。

然后就是英国式也就是莎士比亚式十四行诗, 由意大利式十四行演化来的英式十四行诗分成三个四句, 每四句各有独立的韵式, 最后是一个押韵的对句。其韵式为abab, cdcd, efef.gg。

因此可见无论中国诗歌还是英文诗歌, 在诗歌的写作上都要具备这几个特点。

1. 概括性:

即语言精练, 含义丰富、深刻;诗歌的语言不同于小说与戏剧可以用大量篇幅来描写各种场景, 而是必须用相对短小精准的文字来表达丰富多彩的生活与情感, 这就要求诗歌的语言必须精练。

2. 节奏性:

即每句有一定的节奏。中西方诗歌都有押韵之说, 且都有押韵诗与无韵诗, 在节奏的表达上中国汉字有平仄之分, 而英文则有重读轻读, 即语音上的轻重之分。利用不同语言的不同特点, 达到诗歌有节奏美, 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种特点西方诗歌与中国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诗歌押韵上中西方诗歌的创作者们可以说是心有灵犀的。中国古体诗词历来讲究韵律, 而西方也大致一样, 中国和外国古代的诗歌。差不多都有一定的格律;用韵是构成诗歌格律的主要手段之一, 最典型的就是sonnet和heroic couplet。

3. 形象的思维性:

这点不单单是要求语言形象, 而且要求诗歌的作者要运用联想、想象等方法, 将诗人要表达的概念, 具体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这一点中西方诗歌的作者也是相通的。

4. 抒情性:

无论中国诗歌还是西方诗歌, 最终着力点都在一个“情”字上, 诗歌所要表达的就是不同的“情”字, 爱情、亲情、友情、爱国之情、郁郁之情甚至愤怒之情, 尽管在诗歌中抒发情感的方式中西方有着极大的不同, 但抒情的主题却是一样的。

二、对英文诗歌与中文诗歌的进一步分析

诗歌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 更是一个民族情怀的体现, 因此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也就是民族情怀必定制约诗人们的情怀,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极大, 因而诗人们的情怀也大不相同。而民族情怀, 往往可以从它的宗教信仰看出来, 西方的基督教创造了一个永恒的彼岸世界作为一切生命的最后安顿之所, 相比之下人生则被视为到达彼岸的必由之路, 一旦到达彼岸便可永生, 在人生与永恒这两边, 西方人总是偏向于永恒的。在他们看来, 人生不可说无意义, 世界也不可说无意义, 然而这些都不是终极的价值和意义。这样一来, 对于人生, 他们往往采取静观态度。

既使入世色彩很浓的浪漫主义作家也不例外, 浪漫派容易激动, 可就在他们最激动的时候也并完全为情感所俘获。华兹华斯够激动的了, 但也还是免不了静观色采。因为照他所说, 他的诗是“强烈情感流溢之后”所得, 也就是在情感翻腾时他没有下笔, 而是平心之后才写的。

由于西方人把人生看作到达永恒的一个过程, 而彼岸才是终极追求, 因而他们的诗歌中表现的往往不是对人生境味的直接体验, 而是表达从生活过程中获取的对人生的认知与心灵的净化, 人生是一个过程, 而写诗的人远远的站着, 冷静地观察着这一过程。

因此西方诗歌中很少出现入世的忧患意识, 即使对现世感到悲观, 也终究会从永恒的天国找到归宿。因此在此价值观的驱使下, 如果完全关注了人生的入世的忧患意识, 这样的诗歌是不可能算是上品的。在英语中单纯抒情只能是诗之小道 (light verse) 。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心所在与西方大不相同, 中国人的宗教意识虽然也有上界, 佛教有净土, 道教有天界, 然而, 这些上界却不像西方的天堂那样对一切人都一视同仁, 作为所有生命的最后安顿之所, 能够进入天界的只是少数, 佛教虽强调众生皆有佛性, 却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佛, 道教中真正成仙更是少数, 大部分生命只能在现世, 在加上中国人受轮回思想影响, 便认为人生是永无休止, 人永远在于现世, 对于永恒的理解, 中国人也与西方人不同。

中国人心目中的永恒不是彼岸世界那种没有时空束缚的永恒, 而恰恰在于时间的无限轮回中, 人生的代代往复, 这种生生不息代代的无穷尽, 不是个体生命所能企求的, 在悠悠天地之间, 人们只能“怆然而涕下”, 所以这样的永恒不能成为人生的寄托。在中国人看来, 最重要不是追求一个什么彼岸世界, 而是使现实世界变得适于安顿, 人们的喜怒哀乐无不随国家社稷之起落浮沉以及个人经时济世的抱负是否实现而变化。这种文化精神, 必然规导着中国诗人的追求与关注, 对于中国诗人来说, 世界需要拯救, 他们的诗歌大多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其中有对苍生的悲悯, 有对经时济世的抱负的抒发, 有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 诗歌成为他们直接介入人生与政治斗争经验的手段。

三、结论

这样比较起来, 大体可以说, 中国诗歌重志向的表达, 反映经时济世的理想, 直觉地体验人生, 要求诗歌做到不隔。西方诗歌较重过程的展示, 强调vision的创造, 要从人生揭示出真理, 强调作诗要保持距离。这样, 中西方便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评价诗歌的标准, 在中国以为是上品的诗歌, 在西方则未必是上品, 反之亦然。就是最好的唐诗, 对西方大部分读者而言只不过表现了一种异国情调, 有趣则有趣, 然而趣味何在则茫然不知了。因为不了解中国诗人的关注与追求, 不了解中国文化经时济世的政治理想, 对中国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忧患意识, 西方人则感觉不可思议。

因此, 从文化系统本身来看, 这种情况本属自然, 各自的文化选择, 自有其选择上的合理性。然而, 在面对另外一种文化, 尤其是二者有很大的差异, 甚至有些价值观念完全相反的情况下, 这种文化精神对于理解外来文化所造成的障碍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了。在这种情况下, 人是很有必要换一副思想的, 应当尽可能地跳出自身文化的束缚, 设身处地, 才有可能较明确地认识或理解对方。

浅谈英文诗歌的音韵美 篇3

一、押韵(Rhyme)

英语诗歌的押韵可以根据单词的内音素重复的部位不同而分成不同种类,最常见的有头韵(Alliteration)、谐元韵(Assonance)、腹韵(Consonance)、尾韵(EndRhyme)。

(一)头韵(alliteration)是英语语音修辞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英诗中常见的以音表意的手法之一。是指词首或重音节的第一个辅音字母相同。作为一种语音修辞格,头韵不仅能增强语言的节奏性、生动性,体现一种韵律美和音乐美,还能起到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加强语言表现力等效果。

I slip,I slide,I gloom,I glance,

Among my skimming swallows;

I make the netted sunbeam dance

Against my sandy shallows,

(Alfred Tennyson)

这是英国诗人丁尼生的诗《小溪》(the Brook)中的一节,这首诗仅第一行就用了两对头韵“slip,slide”和“gloom,glance”来描写小溪(诗中的“我”)的一连串动作:“我滑动,我流淌,我暗淡,我闪光,”该诗还大量地运用鼻辅音(如/m/、/n/和//共出现13次)送气音(如/s/和/z/共出现11次)和流音(如/I/共出现6次),有效地烘托出小溪的静谧与安宁。第一行中的两对头韵及其清脆柔和的音节与小溪的轻快流淌、潺潺远去构成了巧妙的吻合。软辅音的交替出现,头韵的使用与ABAB式的韵脚形式相配合,使这节诗具有极强的乐感和令人耳目一新的音韵美。

(二)谐元韵(Assonance)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的重读元音音素相同,而末尾的辅音音素则不同。如

Make ready, make ready,my merry men

our gucle ship sails the morn'-

Now ever dark,my master dear

I fear a deadly storm

(Sir Walter Scott)

在第二、四行末,mom,和stoma是押or的腹韵。

(三)辅韵(consonance)是指辅音重复(尤指位于词尾的),但前面无相同或相似的元音。同头韵一样,辅韵亦是英文诗歌中常用的一种文学手法(literary technique),试看下面的一段,体会辅韵在诗歌中的运用:

And the afternoon,the evenings,sleeps so peacefully!

Smoothed by long fingers,

Asleep tired or it malingers,

Stretched on the floor,here you and me.

(T.S Eliot: The Love Song ofJ.Alfred Prufrok)

诗中柔和的辅音/s/和/l/在不同单词的不同部位多次重复。有机地配合了内容,并创造了一种宁静、松弛、昏昏欲睡的音响气氛。

(四)英语诗歌的行与行之间的押韵格式称韵法(Rhyming Scheme)。常见的有两行转韵(AABB)、隔行交互押韵(ABAB)、隔行押韵(ABCB)。

尾韵(End Rhyme)是最重要的,也称韵脚,指的是词尾音素重复。在诗行的末尾押韵。尾韵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联韵:AABB型。

I shot an arrow into the air,

It fell to earth,I knew not where;

For,so swiftly it flew,the sight

Could not follow it in its flight.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The Arrow and the Song)

(2)交叉韵: ABAB型

Sunset and evening star,

And one clear call for me !

And may there be no moaning of the bar,

When I put out to sea,

(/Alfred Tennyson: Crossing the Bar)

(3)隔行压韵:ABCB型。这种形式在英语歌谣(Ballad)中经常见。

O, 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 s newly sprung in June;

O, my luve's like a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une.

(Robert Bums: A Red,Red Pose)

二、节奏(Rhythm)

英诗的节奏是有规律性的。在英诗中,重读音节(stressedsyllabk)和非重读音节(unstressed syllable)按规律交替出现。一个双音节以上的词有重读音节(可标记为一)和非重读音节(可标记为))。在句子中,不同的单词也有重轻读之分。分析英诗格律的第一步就是将每一诗行划分成音步,这种方法称为(scansion)。如:

I wan/dered lone/ly as/a cloud

(William Wordsworth)

这个诗行就可划分成4个音步。每行诗所包含的音步各异。含有一个音步的称为“单音步”(monometer);含有二个音步的称为“双音步”(diameter)含有三个音步的称为“三音步”(trimeter);四音步称为(tetrameter);五音步称为(pentameter);六音步称为(hexameter);七音步称为(heptameter)及八音步(octometer)。由于一个音步中重读音节所处的位置不同,音步有不同的类型。传统英诗的音步有七种类型。

(一)抑扬格(Iambus):是最常见的一种格式,每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

As fair / art thou / my bon/nie lass,

So deep / in luve / am I :

And I / will luve / thee still,/my dear,

Till a/ the seas / gang dry:

Robert Bums(1759-1796): 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Rose

上例中为四音步与三音步交叉,可标示为:)-/)-/)-/)-)

(二)扬抑格(Trochee):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一个非重读音节构成。

下例中为四音步扬抑格(少一个轻音节),可标示为:一γ-γ-γ-

Tyger!/Tyger!/burning/bright

In the/forests/of the/night

(William Blake:The Tyger)

(三)抑抑扬格(Anapaestic foot):每个音步由两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如:三音步抑抑扬格))/))-/))-

Like a child / from the womb,

Like a ghost / from the tomb,

I arise / and unbuild / it again.

(四)扬抑抑格(Dactylic foot):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两个非重读音节构成。如:两音步扬抑抑格一)γ-))

Touch her not /scornfully,

Think of her/mournfully.

(Thomas Hood )

(五)抑扬抑格(Amphibrach):每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再加一个非重读音节构成。如:三音步抑扬抑格)-γ)-γ)-)下例中最后一个音步为抑扬格。

O hush thee/my babie/thv sire was/a knight.

(六)扬扬格(spondee):由两个重读音节构成,(//)如:retell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强调或突出。这种类型在诗歌中较少出现,

I, saw thee weep——the big bright tear came o'er that eye of blue.

(Byron)

这行诗主要以抑扬格为主。在第六,第七音节发生变格,为扬扬格。

(七)抑抑格(pyrrhic):由两个非重读音节构成。这种类型较为罕见。

One for the/master,and/one for the/dame.

下面让我们通过对弗罗斯特的一首短诗的拟声和押韵的分析,来说明诗人是如何借助语音这一外在形式来达到语音象征以及语音增补意义的:

The Span of Life

The old dog barks backward without getting up

I can remember when he was a pup.

老犬回头虚吠两声,都不想站起

我还记得它小时侯的活动

父亲节的小学英文作文 篇4

The United States is one of the few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at has an official day on which fathers are honored by their children。 On the third Sunday in June fathers all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are given presents treated to dinner or otherwise made to feel special。 。

The origin of Father“s Day is not clear。 Some say that it began with a church service in West Virginia in 1908。 Others say the first Father”s Day ceremony was held in Vancouver Washington。

Regardless of when the first true Father“s Day occurred the strongest promoter of the holiday was Mrs。 Bruce John Dodd of Spokane Washington。 She thought of the idea for Father”s Day while listening to a Mother“s Day sermon in 1909。

Sonora wanted a special day to honor her father William Smart。 Smart who was a Civil War veteran was widowed when his wife died while giving birth to their sixth child。 Mr。 Smart was left to raise the newborn and his other five children by himself on a rural farm in eastern Washington state。

父亲节英文作文 篇5

Mrs. John B. Dodd, of Washington, first proposed the idea of a “fathers day” in 1909. Mrs. Dodd wanted a special day to honor her father, William Smart. William Smart, a Civil War veteran, was widowed when his wife (Mrs.

Dodds mother) died in childbirth with their sixth child. Mr. Smart was left to raise the newborn and his other five children by himself on a rural farm in eastern Washington state. It was after Mrs. Dodd became an adult that she realized the strength and selflessness her father had shown in raising his children as a single parent.

The first Fathers Day was observed on June 19, 1910 in Spokane Washington. At about the same time in various towns and cities across American other people were beginning to celebrate a “fathers day.” In 1924 President Calvin Coolidge supported the idea of a national Fathers Day. Finally in 1966 President Lyndon Johnson signed a presidential proclamation declaring the 3rd Sunday of June as Fathers Day.

庆祝父亲节英文作文 篇6

Somewhere along the line, the generation gap evaporated. Age separates us now and little else. We agree on most everything, perhaps because we’ve learned there isn’t much worth disagreeing about. However, I would like to mention that fly fishing isn’t all you’ve cracked it up to be, Dad. You can say what you want about wrist action and stance and blah, blah, blah...

I’ve been happily drifting for a lot of years, Dad, and I didn’t see you getting older. I suppose I saw us and our relationship as aging together, rather like a fine wine. Numbers never seemed important. But the oddest thing happened last week. I was at a stop sign and I watched as you turned the corner in your car. It didn’t immediately occur to me that it was you because the man driving looked so elderly and fragile behind the wheel of that huge car. It was rather like a slap in the face delivered from out of nowhere. Perhaps I saw your age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day. Or maybe I saw my own.

[庆祝父亲节英文作文]

从语音层分析英文诗歌的风格 篇7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 也是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以抒情的方式, 用高度凝练的词句反映社会生活, 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诗人的思想情感。早在7世纪后期 (古英语时期) , 有一位名叫凯德蒙的人, 他的歌辞“Hymn to God” (上帝颂) 被认为是有记载的最早的英国诗歌。诗歌读来琅琅上口, 易于背诵, 这些主要是由于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音乐性, 也就是说诗歌在语音层上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二、英文诗歌在语音层上的风格

诗歌离不开它在语音层上表现出的节奏和韵律, 这种音乐性可以说是诗歌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 本文从语音层上的头韵、母韵、尾韵、押韵、和拟声入手, 解析英文诗歌的风格特点和迷人之处。

1、头韵 (alliteration)

头韵是指在一组词、一句话或一行诗中, 两个单词或两个单词以上的开头辅音相同, 形成悦耳的读音。这种对开头音相同的单词的重复, 显得简明生动, 可以起到突出重点、加深印象、平衡节奏、宣泄感情的作用。头韵是英文诗歌中一个重要语音修辞手段, 它蕴含了语言的音乐美和整齐美, 使得语言声情交融、音义一体,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下面一首诗:

Whose heards with milk, whose fields with bread,

Whose flocks supply him with attire,

Whose trees in summer yield him shade,

In winter fire.

Blest!who can unconcern'dly find

Hours, days, and years slide soft away,

In health of body, peace of mind,

Quiet by day,

Sound sleep by night;study and ease

Together mix'd;sweet recreation,

And innocence, which most does please,

With meditation.

—Ode on Solitude, By Alexander Pope

本诗中, 诗人运用头韵如whose和who;with, winter和which;supply, summer, silde, soft, sound, sleep, study和sweet;特别是“s”开头的头韵, 让全诗笼罩了一层微风丝丝吹拂、万物祥和的甜美氛围。“此诗句式灵活, 格调明快, 歌唱了乡村生活的简朴自由, 无虑无求。”

2、母韵 (assonance)

母韵主要指在一组词、一句话或一行诗中, 同一元音重复出现, 它具有音乐的节奏感, 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例如:

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

Then blooms each thing, then maids dance in a ring,

Cold dath not sting, the pretty birds do sing:

Cuckoo, jug-jug, pu-we, to-witta-woo!

—Spring, the Sweet Spring by Thomas Nashe

在spring, king, thing, ring, sting和sing;is, year, in和pretty;sweet, each和we这些词中, /iη/、/i/和/iː/重复照应, 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 颇具感染力。在诗人眼中, 春天就是那一年中令人最欢腾惬意的国王, 他让每朵花都娇艳怒放, 女孩子都快乐地玩耍着, 寒冷吓得不敢刺人, 美丽的鸟儿歌声四起……

3、尾韵 (consonance)

尾韵是指相同的词尾辅音在一组词、一句话或一行诗等中重复出现, 具有悦耳的节奏感。“尾韵除了使英诗具有音乐性外, 还对诗歌涵义的表达和美感的传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诗人往往使押韵的两行或更多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传递音乐和意境的美感。”现举例说明:

Up in the air and over the wall,

Till I can see so wide,

River and trees and cattle and all

Over the countryside----

—The Swing by R.L.Stevenson

本诗中, 诗人选词有wall, till, cattle和all;以及wide和countryside, 构成两组尾韵, 它们的韵脚分别为/l/和/d/, 尾韵的使用让这节诗更具音乐性, 突出荡秋千其乐无穷, 诗人荡着秋千飞到空中, 高过院子里的围墙, 看到院外的整个乡村景色, 河流、树木、城堡等等都尽收眼底, 一览无余。完整地表达了诗人怀有一颗未泯的童心, 以及诗人自由的情怀和对快乐的向往。

What is pink?A rose is pink

By the fountain's brink.

What is red?A poppy's red

In its barley bed.

What is blue?The sky is blue

Where the clouds float thro'.

What is white?A swan is white

Sailing in the light.

What is yellow?Pears are yellow,

Rich and ripe and mellow.

—Colors by C.G.Rossetti

本诗中pink和brink;red和bed;white和light等都属于尾韵, 强调了诗中的重点词汇, 使得问答合一, 易读易记, 便于传诵。

4、押韵 (rhyme)

英文诗歌以音节押韵, 所押的韵音局限于诗行中重读的末尾音节上, 成为单韵, 或者男韵 (masculine rhyme) , 听起来强劲有力。押韵押在两个音节上, 后一音节非重读音节, 称女韵 (feminine rhyme) , 也叫双韵, 听起来或轻快, 或幽婉。这种韵律中, 音多落在前一音节上, 韵律轻快而优美。“三重韵” (triple rhyme) 指句末三个音节同时押韵, 如glorious和victorious, 这种韵律多用于幽默诗、讽刺诗, 如拜伦Byron多用这种韵律写讽刺诗.”这种含有三个或者更多的音节押韵时又可称为多音节押韵 (polysyllabic rhyme) 。

例如上面一首诗中, pink和brink;red和bed;white和light这些又可以叫做单韵, 而yellow和mellow属于双韵;单韵、双韵的频频使用为诗歌填色不少, 因此读来轻快有力, 节奏快感十足。

一般而言, 每首诗都有一个韵律 (rhyme-scheme) , 即押韵格式, 或者韵律安排, 这一韵律代表了一首诗、一位诗人或者一个时期的诗歌韵律特点, 我们最为熟悉的是莎士比亚的诗歌韵律为:ababcdcdefefgg。

请看下面一首诗:

In April,

Come he will,

In May,

Sing all day,

In June,

Change his tune,

In July,

Prepare to fly,

In August,

Go he must!

—The Cuckoo by Mother Goose's Nursery Rhyme

这首诗的韵律为aabbccddee, 其节奏鲜明, 词少而精, 音韵优美, 非常顺口, 它把整首诗在语音层连接成一个整体。其美妙之处还在于, 诗人把表示月份的词和下行诗中的尾词巧妙地在语音上达成一致, 构成尾韵, 非常新颖独特。

5、拟声 (onomatopoeia)

拟声, 也就是声喻, 是指利用词的发音模仿人、动物或其他事物声音特点的修辞格。拟声中多用名词、动词或副词。这种修辞格“是一种用其声来表意的用词技巧。”可以使语音生动、形象、逼真, 让读者直接迅速地想起所要描述的声音。现以一首脍炙人口的民间诗歌为例:

Summer has come,

Loudly sing cuckoo!

Groweth seed and blooms mead

And springs the wood now.

Sing cuckoo!Ewe bleats after lamb,

Lows after calf the cow,

Bullock starts, buck farts;

Merrily sing cuckoo!

Cuckoo!cuckoo!

Well sing thou cuckoo.

Cease thou never now!Sing cuckoo now, Sing cuckoo!

Sing cuckoo, Sing cuckoo now!诗中多次出现cuckoo, 布谷鸟叫的声音, 我们仿佛就置身于一个宁静安详的自然环境之中, 布谷鸟一直在咕咕地叫着, 在歌唱着、欢迎着夏天的到来, 芳草萋萋, 小树林里生机盎然, 接着文中出现bleat和low这两个拟声词, 我们看到母羊在和小羊“咩咩”地细语, 母牛也在“哞哞”地和小牛交谈, 阉牛惊吓得动弹了一下, 还有那可爱的雄鹿, 布谷鸟那欢快的声音又传了过来, 一直咕咕地叫个不停……拟声词的运用使得诗歌的描写生动形象, 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感受着布谷鸟欢快的歌声, 这种歌声, “使得整个大地都充满了欢乐和喜悦”。

三、结语

诗歌的魅力不只是在于它的语音层面, 然而头韵的强调效果, 母韵的表现力, 尾韵的节奏感, 单韵的力度和双韵的轻快, 韵律的整体性, 以及拟声的生动和形象, 为诗歌添香添彩, 就像音乐一样, 传递着诗歌的喜怒哀乐, 表达着诗歌特有的思想感情、风格韵味。

摘要:英文诗歌最早可追溯到古英语时期, 它音韵优美, 琅琅上口, 传播性强, 流传面广, 语言紧凑洗练, 含有浓厚的思想感情, 是最基本也是很常见的文学形式。本文将从语音层角度入手, 分析英文诗歌在头韵、母韵、尾韵、押韵和拟声这些方面的风格特点, 浅析诗歌在语音层面的韵味和魅力。

关键词:英文诗歌,头韵,母韵,尾韵,押韵,拟声

参考文献

[1]陈波.论英语诗歌语音的美感[J].鸡西大学学报, 2008, (3) :102-103.

[2]袁利.英诗尾韵意象与美感的传播[J].成都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7) :101-103.

[3]海光增.简论英语诗歌格律[J].职业时空 (综合版) , 2007, (4) :79-80.

[4]孟冬屏, 李倩.英语诗歌韵的刍议[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2) :48-50.

父亲的英文诗歌欣赏 篇8

【关键词】英语教学 英文影视欣赏 意义 建议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目前,在我国很多高校,英语教师都面临一个特别棘手的问题,尤其是面对理工科的班级:很多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极低,英语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等各项技能也让人担忧,但是却不愿意改变现状。久而久之,上课缺席、分心等现象充斥着整个课堂。这让很多英语教师都感到十分的痛心,也在自己的课堂上找不到动力,甚至开始对教学工作失去信心。这一现状若不及时改变,必然会成为影响我国走向国际化的障碍。稍加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对英语嗤之以鼻,心里想着一旦结束高考,立马与这门课程一刀两断;此外,不少理科生理工科成绩很优秀,但是英语成绩一直是影响其跻身前列的桎梏,因此,潜藏在心底对于英语的不满早已积压良久;当然,还有一部分学生刚开始对英语还是抱有不小的兴趣,基础也不错,但是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击垮了他们之前的假定和预想,于是那一点残存的热爱也随着时间的消磨而日渐淡化。

语言的学习,死记硬背是少不了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有人想跳过这一环节而将一门语言学好,实属不现实之妄语,作为教师,也不要抱有可以找到不死记硬背就让学生提高水平的方法。但是,笔者认为,教师的角色就是要想尽办法让学生心甘情愿去死记硬背,而不是被动的、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学习。如何让学生能够心甘情愿去死记硬背则成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简言之,教师要学会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因此,《英文影视欣赏》这门课的开设则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英文影视欣赏》课程的意义

1.营造母语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各项水平。影视欣赏是一门基于情境教学法的新型教学手段。我们都知道,人类大脑中拥有语言习得的能力,即长期处于一种新的语言环境中,即便对该语言的语法结构很模糊,后天依然能逐渐习得该语言。影视欣赏正是利用这一点企图为学生营造一种母语环境,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刺激语言学习者的大脑。电影艺术不同于枯燥的文字,前者可以利用声音、语言、动作、神态等艺术将一门新的语言全方位、立体地展示在观影者的面前,如此这般,英语不再是书本上那些令人头疼的字母,而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温度、能够表达深远意义、传达思想。此外,影片中演员纯正的英语对于纠正学生的发音也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很多学生对于教师的发音本就存在怀疑态度,如果是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纠音,则更加具有说服力。对于那些听惯了“中式英语”的学生来说,纯正的英文发音必然会给他们带来美的感受,在心里也会种下种子,想要去模仿,这样兴趣便被激发,一旦学生有了兴趣,教师的任务基本就完成了,剩下的任务学生自己会主动去完成,而且是兴高采烈地区完成。最后一点,英文影视的发音对于提高学生听力能力的作用不必赘述,更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在不断的模仿和操练中学到了很多特别地道的表达方式,不至于说的一口只有中国人才能听得懂的英文。

2.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笔者前面提到,目前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在逐渐降低。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沿用了中学的手段,即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录音,学生听录音回答问题,这种方法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甚至会逐渐加深厌恶情绪。因此,教师们应该尽其所能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英文影视欣赏》这门课程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观影的同时,旋律优美的背景音乐、跌宕起伏的电影情节甚至演员一个不起眼的一颦一笑都能够成为学生回味良久的素材。其实人都一样,一旦感兴趣了,就会主动去了解,主动去探索,因此,在教师播放经典英文原声电影时,往往可能会因为某一个不注意的点,却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在学生心中暗暗播下探索的种子,这都是意想不到的收获。

3.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进入高校以后,学生对于语言的学习,已然不同于中学,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对该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交际能力。英语教学的目的也是如此,语法、词汇的灌输不是最终目的,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落实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与说英语国家人的交际能力。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学将中心落在基础语法上面,和中学一样仍然强调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没有什么实质的飞跃。因此,对于想要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学生来说,传统的课程设置未免叫人失望。相反地,《英文影视欣赏》课程设置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状。电影是一个国家文化和习俗的巧妙浓缩与融合,通过一部优秀的大电影作品,观众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对于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或者一直以来被困扰的问题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解答,而且不是以文字的形式,而是以丰富的镜头和画面以及具有趣味性的内容来贯穿在一起,最终达到宣传的效果,因此,学生在观影的过程中反而能够面面俱到的感受到来及异域的文化氛围,在无声中了解了目的语国家的社会风气与人文情怀,减少了与当地的文化冲突。这一点笔者认为比传统的基础语法教学有意义的多。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经典的英文原声电影往往是极具艺术价值的,是人类精神财富的宝贵部分。经典的英文原声电影在各方面都拥有着独一无二的魅力,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两点:第一、台词;第二、社会背景。先来说说第一点,台词。我们经常会引用一些名人的话语或者电影台词来美化自己的语言,或者更加通俗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引用往往可以给我们省去很多力气,同时更能达到超出预期的完美效果。学生在观影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会被一些美的让人窒息的台词深深打动,接着去刻意地背诵这些台词。其实在无形中,他们的文学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接着,我们来看看第二点,社会背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经常会用一些华丽的辞藻将抽象的服装、妆容描绘的天花乱坠,尽管描写的面面俱到、甚是详细,但是给读者带来的感觉很多时候还是复杂难懂,但是,电影作品就不一样了,它可以利用简单直观的画面来将这一切复杂的内容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三、如何上好《英文影视欣赏》这门课程

很多教师将《英文影视欣赏》这门课程戏称为“看电影”,认为这门课程的教学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只需要随便找一部电影过来播放就可以了,期间再问一些问题。这种看法是大错特错的,笔者反而认为这门课程需要做的工作十分繁琐。

先从准备阶段来说。电影的选取首先就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教师应该充分结合自己学生的英语水平,综合考虑最终选出对于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的电影。此外,电影确定好了之后,对于该电影的社会背景、人物设定以及故事情节甚至涉及到的细节问题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在播放的过程中对学生指明。最后,为了让学生能更快的了解电影的内容,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一开始就应该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影。

其次,在播放电影的过程中,对于涉及到的语言点、表达方式和跨文化交际的部分都要一一暂停和学生互动,让自己成为学生寻求帮助的对象,而不是电影放映员,结合电影内容将自己想要传达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这样的方式必然比灌输式的教育要好很多。

最后就是消化阶段了。看完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或者选段,千万不能就此结束,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表达极其重要,最后的分享往往能使一个活动的内涵得到升华。教师最后也要总结归纳,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一条线路上去。

参考文献:

[1]赖春彩.英语影视欣赏对英语学习的帮助[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5).

[2]周晓虹.英文影视欣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革新,2011(3).

[3]季海龙.英文原声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2).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6年度立项科研课题《英文影视欣赏课程对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有效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心理美文下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英雄的石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