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新闻事业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代中国新闻事业

近代中国新闻事业 篇1

【摘要】近代中国风云变幻、政局动荡、社会变迁剧烈。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统治阶层决定向发达国家派遣留学生,学习各国的先进文化和知识。留学生归国之后,在祖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思想、科学技术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中国近代新闻事业也在当时的复杂环境中逐渐发展起来,而留学生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

【关键词】留学生新闻事业中国近代

中国近代史指的是由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段时期。在这一百多年间,中国屡遭外敌侵略和殖民者的剥削,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经历了军阀混战、日寇肆虐、国共对战等风云变幻的时期。

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统治阶层决定向发达国家派遣留学生,学习各国的先进文化和知识。1872年,清王朝派遣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就读,拉开了近代中国青少年赴国外学习的帷幕。自此之后,一批批有志青年远赴海外,寻求真理、试图找出救国良方。中国早期新闻事业的发展史上,也留下了这些留学生们浓墨重彩的华章。

一、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发展变迁

从清王朝晚期开始,近代史上的中国青少年奔赴海外就学的大潮虽然时起时落但是并未间断,留学国家主要有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苏联等。中国留学教育一直在国内及国际形势的变幻中发展变化着。

1、清朝末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清末留学教育中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有两次,分别是1872年官派幼童留美以及1877-1894年间清廷派遣学生留学英、法、德三国。此时期的留美教育开创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新纪元,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留美幼童接受系统正规的美式教育,学习天文、生物、数学、化学、机械等基础性很强的科目;留欧学生主要学习驾驶、制造、炼钢等工业军事方面知识,所有学习的科目都与新政府创办新式海军的目的息息相关①。

2、民国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统治终结。民国时期的留学教育依旧备受重视,留美教育依旧火爆,留日教育也有着广阔市场。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留美学生与留日学生的专业学习内容出现了一定差异,留美学生重视“实业救国”,选择的专业多在科技领域;留日学生重视对先进思想文化制度的探索,选择的专业主要集中在法政、师范、军事三方面,其中又以法政专业为最②。

民国时期也出现了一些留欧学生。一战之后德国与中国签订了新的平等双边协定,同时国内马克贬值物价低廉,吸引不少青年赴德留学。德国留学教育特点体现为学科专业集中,偏重实科与军事教育③。

五四运动之后,一大批学生在“工读主义”思潮推动下留法勤工俭学。尽管这一留学运动持续时间短,学生所学知识普通,但是它在客观上导致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接触并开始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周恩来、蔡和森、向警予、王若飞、陈毅、赵世炎、邓小平等,就是其中的代表④。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思想迅速传播到中国大地上。为了追求革命真理以及响应孙中山“以俄为师”的号召,国共合作时期政府派遣大量学生留学苏联,部分在法国难以为继的青年也转而留学该国,这些学生所学课程以人文和社会科学为主⑤。

中国近代留学生归国后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国家的政治领域、军事领域、经济领域、教育领域、思想领域、科学技术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部分留学生甚至直接影响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

二、知名的留学归国新闻人以及他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近代中国政局动荡、社会急剧变化、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我国新闻事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曲折前行。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有留学背景的优秀新闻人,他们以笔为刀,不断与强权作斗争,甚至牺牲了自己的性命。

这一时期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变革主要发生在报刊领域。国内最初出现的近代报刊是由在华外人创办的,他们客观上将西方的新闻观念、报刊内容版式、印刷技术等引入中国,为国人办报提供了借鉴。国人办报兴起后,知名新闻人中有不少具有国外留学的教育背景。

留美学生归国后多在军事、工业、教育、科技等领域发展,但是他们中有不少人投入了国内的新闻事业。黄宪昭是第一位就读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中国学生,归国后任《广州时报》主笔,热衷于新闻教育,曾在香港建立当地首所新闻学校,1929年之后北上燕京大学执教新闻学课程。徐宝璜曾在密歇根大学攻读经济学和新闻学,归国后成为中国著名的新闻学者、新闻教育家。胡适曾就读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他在担任《新青年》编辑时多次撰文抨击封建主义,倡导文学改良运动和白话文使用,是五四运动的核心人物。

和留美学生相比,留日学生的革命性更高,民族主义情绪强烈。学生们在日本留学时就热衷于创办报刊,试图寻找到救国救民的方案,回国后更是以报刊为阵地宣传革命思想,报馆甚至成为革命党人的联络地点及武器制造场所。因此早期中国新闻事业史上有很多留日学生的身影。黄远生曾在日本中央大学学习法律,投身新闻事业后赢得了“报界之奇才”的美誉,极其擅长通讯写作并提出了新闻记者应该具有的“四能”标准。邵力子、林白水、刘少少、新记《大公报》的三驾马车――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都曾留学日本。

这些新闻人的新闻活动对于中国早期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笔者从新闻思想演变、报人地位变迁、新闻学研究及新闻教育发展进程等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1、推动中国新闻思想的进步

外人在华办报使得西方新闻思想传入中国,这是中国近代新闻思想的直接渊源。通过外人报刊,出版自由观念、天赋人权学说等新闻思想传入中国。

从洪仁轩、王韬、郑观应等早期国人提出“牖新知,开风气,通民隐,达民情”的新闻思想开始,历经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近代中国的新闻思想始终以“爱国救国”为主线,在国内国际形势变幻和社会发展进步中不断修正并丰富着自身内容⑥。

留学新闻人在国内已有新闻思想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报纸对革命思想的宣传作用,促进新闻思想系统化,提倡重视新闻职业道德,并发表论述新闻思想的相关著述,并立足实际对报刊功能进行探索。当然,留学生并不总代表正确的一方,部分留苏新闻人在延安办报时就犯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错误,这正是因为他们的新闻思想过于片面和武断。

2、促进报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近代报刊刚刚出现时并不被社会主流所接纳,在报界工作是文人们走投无路后的无奈选择。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深重,中国临近生死关头,报刊逐渐成为知识分子宣传救国思想、探讨强国路径的阵地,广大留学归国的学生十分重视报刊的宣传功能,用报刊积极宣传革命理念以及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先进思想,号召建立抗日救国统一战线,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报人渐渐从受人鄙视的末流文人演变成心系天下、救国图强的革命者,报人的作用从报道真假难辨的异闻演变成以笔为刀的爱国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相应提高。

3、在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

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在学术研究及教育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留学新闻人所做出的贡献不容忽视。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它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也标志着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⑦。研究会所聘请的两名讲师之一就是有留美经历的徐宝璜先生,他将这一时期的讲义集合编写成我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新闻学》。曾经留学日本的任白涛于1920年出版作品《应用新闻学》,在杭州创立中国新闻学社,1937年写就《综合新闻学》一书,是中国早期著名新闻学家。

中国新闻学蓬勃发展的时期,新闻教育领域自然也少不了发光发热的留学人士。徐宝璜在1923年出任北京平民大学的报学系系主任;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留学生汪英宾于1925年出任上海南方大学的报学系系主任;曾经留学日本的陈望道于1929年出任上海复旦大学的新闻系系主任。不难看出,中国近代留学生有力地推动了国内新闻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国内新闻教育已经开始重视学生道德的培养和学理性研究,重视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办学方式灵活多样⑧。

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不止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近代中国出现了国人自办的通讯社及广播电台,二者需要物理、化学、机械等领域的技术支持,在发展方面同样离不开留学归国人士的知识力量。

结语

近代中国的新闻事业在坎坷中曲折前行,政坛的黑暗、时局的动荡、战乱的威胁、新闻审查制度的严苛都给当时的新闻人施加了重重压力。尽管如此,绝大部分新闻人依然不畏危险,在艰难环境中坚定从事新闻活动,他们的精神值得后人敬仰。近代留学新闻人作为社会上的高级知识分子阶层,为祖国的新闻事业积极奉献自己的精力与热血,他们专心于新闻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竭力提高新闻事业的社会影响和新闻人的社会地位,在思想和实业方面都深深影响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朱智斌、容乐,《清末早期留美与留欧教育比较及其当代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2(3):345-348

②李宁,《同途殊归――近代留美留日学生政治态度迥异原因分析》[J].《新西部》,2007(24):175

③张亚群、肖娟群,《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留德教育述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5):1-5

④孙石月,《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特点》[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4)

⑤魏善玲,《民国前期出国留学生的结构分析(1912-1927)》[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1):141-150

⑥陈博晓,《中国近代新闻伦理思想探析》[D].吉林大学,2007

⑦刘丽娟、白生良,《民国早期新闻学教育形成探析》[J].《东南传播》,2011(7):109-111

⑧徐培汀,《中国早期的新闻教育》[J].《新闻大学》,1981(1)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近代中国新闻事业 篇2

本文选择在宗教报刊中具有代表性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以下简称《察世俗》)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以下简称《东西洋考》) 、《六合丛谈》进行分析, 讨论它们对于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宗教报刊的开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18世纪60年代前后,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陆续完成了工业革命, 在本国资源无法满足发展需要的情况下, 扩展海外市场成为最佳选择。古老的东方中国成为大英帝国在继印度之后, 谋划可以继续用来满足本国资本运转的第二个国家。19世纪的中国与20世纪的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是不同的, 在清政府的严厉管辖下, 中国绝不是可以任由西方随意践踏的国家。这个古老的国家还在循着祖制, 秉承着天朝大国的宗旨继续前行。1807年, 传教士马礼逊接受布道会的委派, 成为进入中国海域的第一位新教传教士。

马礼逊来到中国之后, 不仅致力于《圣经》的中文翻译, 而且还创作了大量的阐述基督教教义的书籍和文章。在马礼逊的实际考察中, 发现面对面直接地向中国人进行传教并不是一件有效率的事情。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 中国人脑海中有许多的“神”, 他们似乎并不认同这世界上只有一个“基督耶稣”。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当时那 (圣经) 被认为是禁书, 负责印刷的人也被假定会冒某些危险。此外, 中国人贪得无厌的性格, 使他们倾向于把握任何一个敲诈外国人的机会……”然而, 纵使中国幅员辽阔, 方言众多, 文字却是统一的, 印刷品可能比口头宣传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在另一位传教士米怜的协助下, 地域和交通的天然优势使得马六甲成为办报的首选之地。1815年, 《察世俗》诞生了。

(一) 开启近代中国新闻报刊发展的历程

这是第一份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中文宗教报刊, 其出版开启了近代中国新闻报刊发展的历程。

官报从出现一直发展到清朝, 其对中国新闻业的贡献不能否认, 然而在强大的君主专制的控制下, 官报由始至终都是服务于统治者的工具。《察世俗》虽然是一份宗教报刊, 其内容却涉猎新闻、科学文化、全国各地记略等栏目。据统计, 在该刊存在的七年时间里, 总共出版文章244篇, 其中, 宣传教义的文章占84.5%, 科学文化知识的占近12%, 新闻、义务办学校等章程占3.6%。虽然宗教教义仍占了大部分内容, 但不可否认, 《察世俗》已经具有现代新闻业的某些特征。

(二) “处处附会儒学”, 开创了宗教报刊的办报模式

“察世俗”这个名字是英文Chinese的广东发音, “统记传”中的“记”和“传”是司马迁的《史记》中分别记录皇帝、大臣或者名人的体例名称。把这样典型的中国记叙体例统和为现代报刊的体例, 也是马礼逊和米怜的精心构思。封面使用的“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是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精深挖掘, 大量儒家伦理道德的文章被《察世俗》刊登, 仅在第一期就有《古王审明论》和《忤逆子悔改孝顺》两篇文章。这样的办报模式, 在随后的《特选撮要每月纪传》、《东西洋考》等均有体现。《东西洋考》中, 开辟“地理”这一栏目时, 目的是“由是可明岛屿之远近、外国之形势、风俗之怪奇、沙礁之险、埠头之繁……”。宗教报刊在传教士的运作下, 已经成为附会中国文化的报刊。

(三) 根据读者属性对报刊进行革新, 改进宣传策略

作为宗教性报刊, 《察世俗》可以说是紧扣它的主旨, “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在它连续出版的七年时间里, 这个宗旨始终没有变过。根据读者对象的属性, 米怜等人在宣传方法上做出了相应的改进。

1820年, 《察世俗》第六卷中增加了《法兰西国作变复平略传》、《全地万国纪略》和《英国土产所缺》等关注整个世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文章。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察世俗》从“直接”的传教方式到“各种因素皆具备”的宣传策略的转变。

从前有两个好朋友, 一名张, 一名远, 他们两人同行路间, 相论古今……张曰:“岂敢。相公智深、才盛, 如何倒来求乎愚弟乎?但既是相公自所顾, 则弟应当尽心、遵命。请相公说。

——《察世俗》1817年 (嘉庆丁丑九月) 《张远两支相论·第一回》

从上述的对话不难看出, 这一阶段《察世俗》的宣传是非常直接的, 只有干瘪的二人对话, 除此之外, 没有任何的修饰成分。

今道光元年二月初三日, 在咖啦吧有两个唐人, 晚上相谈而坐。其一名何者, 系广东人。那一名进者, 为福建人也……一日何走街上, 偶然遇着一个厦门人, 手内有两本小小的书, 其一书名《万年寿药》, 那一书名《永錬论》……今敬送上, 求老兄有闲时则看看, 我家内还有, 望兄不弃”……取那一本《永錬论》书在手想云:这个錬字, 我朋友老进必能解之, 我去问他。

——《察世俗》1821年 (道光辛巳八月) 《铁匠同开店者相论》

上述中, 已经有了主人公的籍贯、职业和秉性等, 并且还增加了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其中“永錬”的意思即世人皆有罪、悔者可进天堂、不悔者永下地狱等。这样借人之口的宣传方式, 已经是很大进步了。1821年, 米怜病逝后, 《察世俗》停刊。这份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宗教报刊, 在远离中国大陆的马六甲海峡开始, 同时也在这里结束。

二、第一份创办于中国内陆的宗教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鸦片战争的前十年里, 西方各国在亚洲的势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推进经济贸易的同时, 将自身秉承的文化价值观一并渗透, 成为西方各国追逐的目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基督教迅速传入中国。《东西洋考》创办于1833年, 1834年出版第十期后休刊, 1835年2月复刊, 1838年7月正式停刊。继《察世俗》之后, 《东西洋考》的出版也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宗教色彩日趋淡薄, 业务上具有明显现代新闻业的特征。中国是西方国家争相追逐的目标, 基督教也是列强追求文化渗透的手段。然而, 谙熟中国文化的传教士发现, 中国人对于外来宗教始终持负面态度。《东西洋考》的创办人郭士立在1833年的一份创刊意见书中说得非常明确:尽管我和他们 (指中国人) 有长期的交往, 他们仍然公然表示是高于其他国家而位居世界第一并视其他民族为“蛮夷”……这个旨在维护广州和澳门外国人利益的月刊, 就是要促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及基本信仰, 与其高傲排外的观念抗衡……在郭士立的这份自述中, 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等知识是为了开阔中国人的眼界。在这一办报宗旨的指导下, 整份刊物中宗教内容所占的比例下降。《东西洋考》对刊登的文字进行了系统的分类, 其中包括论、史、地理、新闻、贸易和煞语 (结束语) 等栏目。《东西洋考》在内容编排和办刊思想方面, 为后续的中文宗教报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承上启下的宗教报刊——《六合丛谈》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皆向北移动, 上海毗江靠海的优势就更加明显。地理位置的先天优势立刻带来了经济上的便利, 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 使上海成为外国人及传教士的聚集地。为了进一步将传教事业进行下去, 这一次, 传教士将办报的地点选在了上海。一份承上启下的宗教报刊在这里诞生了, 它就是《六合丛谈》。

《六合丛谈》创办于1857年1月, 于1858年6月停刊, 创办人是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

《六合丛谈》在上海出版了一年多, 时间虽然不长, 但是它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办报宗旨的转变和报刊业务的改进。

(一) 编辑思维转变, 强调报刊的信息交流功能

在《六合丛谈》的发刊词中, 伟烈亚力这样写道:“溯自吾西人, 越七万余里, 航海东来……近沪之地, 渐能想稔。”在这份发刊词中, 伟烈亚力不仅强调了西方人与中国人之间的“美好友谊”, 并且肯定了西方人为了与中国人修好所作出的努力。

通过将《东西洋考》与《六合丛谈》二者的发刊词对比, 传教士办报的编辑思维已经开始变化。《东西洋考》的编辑思维是非常直接的, 通过介绍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来扭转中国人对于西人、西方的看法, 这是一种不加修饰的编辑手段。《六合丛谈》之后的宗教报刊, 皆摒弃了之前《东西洋考》办刊的优越心态, 将平等作为交流的前提。此后的宗教报刊, 也秉承这一观点。

(二) 秉笔华士——培养了一批新闻人才

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之后, 国人对待西学的态度已经有所改善, 部分有识之士已经开始意识到西学的重要性。上海地处内陆, 又是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因此, 参与报刊编辑的华人就渐渐增多了。

《六合丛谈》之前, 宗教报刊中的文章大都是由传教士执笔完成, 大部分服务于宗教报刊的中国人都从事着印刷、发行等技术工作, 《察世俗》的梁发就是代表之一。《六合丛谈》发行的一年多里, 王韬、李善兰等参与其中的中国人不仅负责排版、发行的工作, 他们还负责为文章“润色”甚至独自完成文章等。中国人在宗教报刊里的角色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据记载, 华人参与《六合丛谈》的编辑出版工作并不仅仅限于润色, 他们还在很多方面直接参与报刊的编辑工作。《海外异人传——该撒》 (蒋敦厚) 、《反复强说》 (韩应陛) 、《用强说》 (王韬) 等华人创作的文章直接刊登在《六合丛谈》上, 并且直接署上了创作者本人的名字。以前的宗教报刊, 华人撰写的文章是不署名的或者只以笔名的形式出现。这种由外国人创办, 中国人参与的办报模式被称为“秉笔华士”。

传教士所创办的宗教报刊是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开端, 中文宗教报刊作为一个中西文化交流的特殊族群, 存在着一些争议和讨论。然而, 无论如何, 这些报刊对于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中文报刊的发展, 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戈公振.中国报学史[A].民国丛书:第二编[C].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0.

[2]赵晓兰, 吴潮.传教士中文报刊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3] (英) 未亡人.马礼逊回忆录:他的生平与事工[M].邓肇明 (译) .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2007.

[4]方汉奇, 等.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5]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6]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第二卷[Z].1816.

[7]侯杰, 王小蕾.近代基督宗教报刊的创办与发展——以海洋亚洲为视域[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1) .

中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篇3

1902年8月28日,周培源出生于江苏宜兴一个书香门第。1924年,周培源由清华学校高等科毕业,由于成绩优秀,被清华学校派送去美国芝加哥大学数理系学习,1926年春获学士学位,同年底获硕士学位。1927年,周培源进入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继续学习,他先师从贝德曼,后随贝尔做相对论方面的研究。1928年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其后,周培源在德国比锡大学和瑞士苏黎士高等工业学校进行量子力学研究,完成了博士后的训练。同年回国,受聘于国立清华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物理系最年轻的教授。1932年,周培源与王蒂激女士结婚。1936年,周培源再赴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院参加了爱因斯坦亲自领导的广义相对论讨论班,并从事相对论引力论和宇宙论的研究。在以后的60年中,他一直在这个领域内执著探索。在广义相对论的研究中,周培源的“坐标有关论者”这一独树一帜的观点提出后,在全世界迅速传播。周培源于1939年证实了在均匀性或各向同性的条件下,可以将过去常用的宇宙度规简化,并使求解问题大大简化。1987年,周培源和他的研究生黄超光将谐和条件与爱因斯坦的场方程同时并用于宇宙论,他还亲自设计了试验,实验结果对澄清广义相对论理解上的混乱有极大的帮助。

周培源1937年回国,先后任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教授。从1938年开始,他将主要精力放在湍流理论研究上。流体的湍流运动在自然科学史上一直是困惑许多科学家的不解之谜。虽然科学家早在19世纪就开始对湍流运动进行研究,却一直未能求出描述湍流运动的解来。周培源在国际上最早考虑用脉动方程描述湍流运动。1940年,他对若干流动问题做了具体计算,其结果与当时的实验相符合。1949年,周培源赴清华大学任教。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周培源转至北京大学任教,并在北京大学领导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力学专业,即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1955年,周培源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先后又担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

周培源在教育战线上一直工作了六十余年,他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培养了几代力学家和物理学家,如王竹溪、胡宁、林家翘、彭桓武等都曾师从周培源。周培源对技术和生产的新发展也极为重视,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他以超前的眼光敏锐地注意到电子计算机为汉字印刷排版带来技术革命的前景,从而排除重重困难,和张龙翔一起组织学校的人力、物力,热情鼓励和支持以王选为首的研制组工作,使计算机激光汉字照排系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得以研制成功,这项成果使我国整个印刷行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大纲 篇4

学习中国新闻史要与学习相关阶段的中国通史,特别是19世纪、20世纪的中国通史相结合。分期:按一般的社会历史分期可划分为四个单元:  古代部分:唐朝开元年间到19世纪初。

近代部分:1815年《察世俗》到1919年。(重点) 现代部分:1919年到1949年。(重点) 当代部分:建国以后。

历史沿革(线索与概况);

重要媒体及文献(开元杂报、万历邸钞、天变邸钞、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蜜蜂华报、字林西报、万国公报、循环日报、时务报、等等等);

著名人物(王韬、梁启超、谭嗣同、黄远生、邵飘萍、成舍我、张季鸾、史量才、范长江、邹韬奋、戈公振…等等等);

优秀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伟大的道路》《新闻学》《中国报学史》《实际应用新闻学》《萍踪寄语》《萍踪忆语》《赤都心史》《饿乡纪程》《中国的西北角》《延安归来》等等等);

重大事件(新生事件、苏报案、癸丑报灾等等等);

古代部分:1.中国古代报纸特征?

2.唐代“开元杂报”、“归义军进奏院状”辨识。3.宋代小报内容、性质、作用。

4.敦煌进奏院状、开元杂报、定本制度、万历邸抄、天变邸抄  5 宋朝小报的特点。

 6.从宋朝邸报到清代《京报》千百年来我国古代报纸发展缓慢的原因何在?

近代部分: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蜜蜂华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字林西报》、《万国公报》、《申报》、马礼逊、 2.概述中文外报在新闻业务方面的改进和发展。 3.怎样理解外报的性质和作用?

4.《循环日报》在我国新闻史上的地位。5.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

6.维新派的新闻思想(梁启超的新闻观点)。

7.《新民丛报》、《中国日报》、《民报》、苏报案、竖三民、癸丑报灾、黄远生、邵飘萍、狄楚青与《时报》革新

8.简述《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9.简述于右任的办报活动。

10.从黄远生、邵飘萍等名记者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维新派与之比较异同。12.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初步建立。

13.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职业化趋向(现代报纸雏形的形成 ;著名新闻记者的涌现)。

现代部分:1.《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有何贡献?

2.《每周评论》对五四运动起了什么作用?报道评论有何特色?后期有何变化?

3.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在五四时期是怎样从事报刊活动的?有何贡献?李大钊揭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

4.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在什么历史条件下诞生?代表性刊物及特点?(《新青年》的改组和《共产党》月刊的创办;《劳动界》等第一批工人报刊;中俄通讯社;特点与意义。)5.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重大改革表现在哪些方面?新闻学研究与新闻学教育情况 6.蔡和森《向导》、瞿秋白《热血日报》、恽代英、肖楚女与《中国青年》、《政治周报》、成舍我“世界报系”、邵飘萍《京报》、伍联德《良友》 7.简述“四不方针”的内容。

8.评述新记《大公报》成功经验的现实意义。9.黄伯惠与《时报》再次革新 10.伍联德与《良友》画报

11.国民党政权是怎样建立新闻统治的?

12.中共地下报刊在国统区出版情况如何?经验教训?

13.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有何特点和意义?

14.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新闻界有何变化?《申报》是怎样进行改革的?史量才之死说明了什么?

15.简述邹韬奋新闻活动与办报思想。16.简述范长江西北采访的成果与意义。

17.简述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特点、学术价值及其在新闻学研究中的影响。18.《解放日报》整风改版与中共新闻理论的发展 19.新华社的独立、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20.中外记者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采访(《中国人民之友》纪念邮票——史沫特莱、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斯诺。汉斯〃希伯。)21.1937上海《救亡日报》郭沫若

22.1937,11上海,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

23.99天“重庆各报联合版”,“战时文化城”桂林 24.重庆时期周恩来领导下《新华日报》同顽固派的斗争 25.上海“孤岛”抗日报刊,洋旗报 26.战时香港人才云集,抗日报刊活动 27.拒检运动与新闻界争取新闻自由

28.反“客里空”运动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

29.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阐述了哪些重要问题?对新闻学贡献如何? 30.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阐述了哪些问题?贡献?

当代部分: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 篇5

一、常识掌握部分

1、中国古代报纸主要有三类:朝廷官报邸报,非法民报小报,合法民报京报。

2、我国唐朝出现古代报纸一是有文献为考,对唐代“开元杂报”有详细记载的是唐代孙樵的《经纬集》的《读开元杂报》一文;二是有史料为证,约发行于887年的敦煌“进奏院状”的发现,提供了研究古代报纸的第一个原始材料。

3、宋朝从宋真宗咸平二年起开始实行定本制度。

4、小报在北宋末年再现,盛行于南宋,当时被称为“新闻”。

5、中国近代报刊上出现的第一则消息是关于“月食”的,刊载于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该报创刊于1815年8月5日,主编先后为马礼逊和米怜,地点是马六甲。

6、第一个打入中国本土创办中文近代报刊的西方传教士是郭士立,1833年8月,他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1834年,该报上刊载的《新闻纸略论》,是中文近代报刊上出现的第一篇论述西方近代报纸的专文。

7、1853年8月1日创刊的《遐迩贯珍》,是香港最早出版的中文刊物,也是最早用活字印刷的中文报刊。它率先宣传广告对商业的推动作用,开始刊登广告,并创中文报刊运用新闻图片之始。

8、1822年9月在澳门创办的葡文《蜜蜂华报》,被认为是我国领土上出现的第一份外文报纸。

9、1838-1840年间,林则徐在广州组织人编译外报,这些材料后人称之为“澳门新闻纸”。但这只是译报,并不是一份报纸。现在较为认可的第一份国人报纸是艾小梅的《昭文新报》,但尚有争议。

10、中国人中最早提议创办近代报刊的是太平天国的洪仁玕。洪仁玕(1822-1864),字谦益,号吉甫,广东花县官禄土布村人,洪秀全的族弟,在其治国纲领《资政新篇》中曾提出,开设新闻馆,并论述过新闻馆有反映民情、传播商业信息和时事等作用。

11、英文《字林西报》是1864年在上海创刊,其前身是1850年创刊的《北华捷报》,拥有人是字林洋行。1882年,字林洋行又创办中文报纸《字林沪报》,1897年,该报创办附张《消闲报》,开我国报纸副刊之先声。

12、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是1857年11月在香港出版的《香港船头货价纸》。

13、1872年,路透社首先在上海设立远东分社,成为第一家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外国通讯社。

14、中国第一份政论报纸是创刊于1872年2月4日的《循环日报》,第一个报刊政论家是王韬。

15、《申报》于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创办人是美查。我国最早的白话报是申报馆于1876年创刊的《民报》。

16、在北京出版的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戊戍变法时期影响最大的改良派报纸是《时务报》,报刊宣传家是梁启超,“时务体”(后发展为“新民体”)就是以他的政论文章为代表。戊戍政变后,改良派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宣传阵地是1898年在日本横滨创刊的《清议报》,1

由梁启超主持编务。戊戍政变后,得以继续出版的维新派报刊是《知新报》(澳门)。

17、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了阐述他的报刊思想的第一篇文章《论报馆有益于国事》,首次提出了“耳目喉舌”论。

18、资产阶级改良派创办的中国第一份妇女报是《女学报》,是上海女学会的会刊。

19、维新时期重要思想家严复的重要译文《天演论》和《群学肄言》(部分)最初发表在《国闻汇编》

20、1911年7月,《大江报》发表了两篇著名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和《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主持者是詹大悲。

21、《苏报》易帜后,开设了“学界风潮”专栏,集中报道学生革命团体活动的消息。

21、兴中会办的第一份正式机关报是1900年1月25日在香港出版的《中国日报》,第一任社长是陈少白。

23、民国初年著名记者黄远生,以写作新闻通讯著称,他曾反对孙中山,但对袁世凯某些专制和卖国行为表示不满,1915年12月27日在美国遭暗杀。其著作后人编成四册。他提出了采访四能说: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24、所谓“竖三民”是指于右任创办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而上海的《民权报》、《中华民报》、《民国新闻》被人们称为“横三民报”。

25、同盟会在海外创办的最重要的机关报是在东京出版的《民报》,首任主编是胡汉民,后由章太炎主编,与在横滨出版的保皇派报纸《新民丛报》展开关于革命与改良问题的大论战。

26、中国在清代末年才开始有专门的新闻出版法《大清印刷物专律》、《报章应守规则》(1906年)和《大清报律》(1908年,第一部新闻法)

27、我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是美国人奥斯邦于1923年1月在上海建立起来的。国人自办电台最早的是1926年的哈尔滨电台。

28、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的教会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其原名为《中国教会新报》,由林乐知于1868年创刊。

29、1918年10月,中国第一个新闻学术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在蔡元培的倡导下成立。

30、《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戈公振,该书出版于1927年,是我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

31、徐宝璜所撰的《新闻学》,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著作。

32、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中国自撰的第一部论述新闻采访学的著作,于1923年出版。

33、胡政之是采访巴黎和会的惟一中国记者。

34、1926年被奉系军阀杀害的两位著名新闻工作者是邵飘萍和林白水。

35、五四前后,我国报纸著名的四大副刊是《觉悟》、《京报副刊》、《晨报副镌》和《学灯》。其中上海的两大报纸副刊是指《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其余两刊则在北京出版。

36、五四时期著名刊物《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最初即发表在《新青年》上。李大钊把他轮

值主编的第六卷第五号《新青年》编成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发表了他自己的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上发表陈独秀写的《谈政治》一文,并开辟“俄罗斯研究”专栏,这表明它的改组基本完成,由启蒙报刊转变为无产阶级报刊。为及时进行政治宣传鼓动,《新青年》同时创办了小型政治报纸《每周评论》,1918年-1919年在北京出版,宣传了新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参加该报编辑的三位文化名人是陈独秀、李大钊和周作人。1920年9月,《新青年》第8卷1号起,由民主主义性质的刊物改组为社会主义刊物,标志着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37、毛泽东1919年7月曾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篇连载的大文章,题为《民众的大联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名义主办的《政治周报》于1925年12月5日在广州创刊。毛泽东主编,编辑了前四期,写了《政治周报发刊理由》等文章,以子任的笔名为《政治周报》的“反攻”专栏写了一系列的犀利杂文。

38、五四运动时,周恩来在天津学习时,主编革命报纸《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他组织革命团体,1920年1月创办《觉悟》革命刊物。

39、1920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主办了《新青年》月刊和《共产党》月刊,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建党进行思想和理论准备。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1920年11月7日在上海创刊,主编是李达。

40、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1922年9月13日创刊于上海,第一任主编是蔡和森。第一个党的日报是《热血日报》,主编是瞿秋白。《热血日报》办有副刊《呼声》,刊载评论、通讯和文艺作品。

41、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的第一份机关报是《先驱》。1923年8月,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决定创办《中国青年》,作为团中央的机关报,该报23年10月创刊,第一任主编为恽代英。恽代英在《中国青年》上常用的笔名有但

一、天逸、稚宜等。《青年实话》是共青团苏区中央局机关报,创刊于1931年7月,在动员苏区青年投身革命方面做出了贡献。

42、新华社前身是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创办的“红中社”,1937年1月改为现名,1939年初,与《新中华报》分开而成为独立的新闻机构,第一任社长是向仲华。1931年,在中央苏区创办的《红星报》,由邓小平、陆定一先后担任主编。《红星报》在长征中继续出版。

43、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成立于1932年3月20日。

44、《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社长是潘梓年。抗战时期,周恩来曾兼任《新华日报》的董事长。1945年11月和1946年4月,《新华日报》曾先后发表《与大公报论国是》和《可耻的大公报社论》两篇文章,与《大公报》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45、由周恩来领导组建的延安新闻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开始试验播音,呼号XNCR,1945年9月5日正式播音。

46、1947年,在解放区新闻战线开展了一场反“客里空”运动,打击了新闻报道中虚夸不实的报道作风,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47、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共产党的《译报》停刊后的第二年,改名为《每日译报》出版,以英商的名义发行,此类报纸被称为“洋旗报”。

48、1948年,毛泽东发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刘少奇发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阐述了党的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重要文献。

49、陕甘宁边区面向群众的报纸是1940年创办的《边区群众报》。

50、1941年中共中央决定将《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两个报纸合并,改成大型的《解放日报》。1941年5月,中共中央大型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延安正式创刊,第一任社长是博古,第一任主编是杨松。该报于1942年改版,进一步加强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系列总结无产阶级党报经验的文章,其中1943年9月1日发表陆定一写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运用于新闻学研究。

51、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的社长、总编是邓拓。1950年到58年,他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为党的新闻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52、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统区进步新闻工作者曾开展拒检运动。拒检运动中,国统区第一本拒检出版的书籍是《延安归来》,作者黄炎培。

53、左翼新闻记者联盟倡导集纳批判,目的是批判反动新闻事业,建立代表大众利益的新闻事业。

54、1947年3月后,中共中央将新华社分成两支工作队伍,留在陕北的工作队伍的负责人是范长江。

55、1948年6月,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人民日报》合并为中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

56、著名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主编出版《生活》周刊、《生活日报》、《大众生活》周刊等报刊,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在读者中产生很大的影响。

57、著有《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两本通讯集的范长江,在采写这些通讯时是《大公报》的记者。

58、《大公报》最早由英敛之于1902年在天津创刊。1926年9月,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以新记公司的名义复刊出版了《大公报》。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时,曾声称“四不”,指的是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以后成为《大公报》的社训。

59、旧中国报业家史量才,曾任《时报》主笔,1912年10月接办《申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倾向抗日,革新《申报》,1934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60、成舍我所办的《立报》之所以能创当时报纸发行的最高记录,是因为它具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大众化”。

61、1996年,中国大陆第一家报业集团挂牌成立,这家报业集团是广州日报集团。

二、深入掌握部分

(一)古代新闻史部分:

1、中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代的根据有哪些?

2、为什么中国古代报纸没有演进成近代报纸?

3、简述小报在宋代产生并盛行的原因。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部分:

1、如何看待汪康年、梁启超在创办《时务报》时发生的分歧?

2、评述梁启超戊戍政变前后的报刊思想。(梁启超提出的办报原则是什么?有无现实意义?梁启超早期的报刊思想与中期的报刊思想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有这

些不同?)

3、简述梁启超1895年到1902年间的办报活动。

4、为什么说王韬是中国报刊政论时代的开拓者?

5.试述19世纪70年代到戊戊变法时期维新派的办报思想。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部分:

1、章太炎、于右任的报刊活动。

2、“苏报案”是怎么一回事?

3、“癸丑报灾”是怎么一回事?

4、辛亥革命前《民报》与《新民丛报》之间的大论战。(论战双方,时间、地点、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论战的意义)

5、辛亥革命时期我国报刊在新闻业务上有哪些重要改革?

6、《新生》事件是怎样发生的?

7、试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报思想。

(四)旧中国民营事业部分:

1、评述19世纪后半期发生在《申报》与《上海新报》、《新闻报》之间的报刊竞争。

2、同样是外商报纸的《上海新报》与《申报》,其主要区别是什么?表现在哪些地方?

3、《申报》创刊伊始在经营管理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4、简述解放前我国《大公报》的情况。

5、试论新记《大公报》的“四不”方针、业务特色及其是非功过。

6.试论中国历史上以《申报》、《新闻报》、新记《大公报》为代表的民营报纸的经验对当代新闻实践的启示。

(五)无产阶级新闻事业部分:

1、“五四”运动前《新青年》的创刊及其主要内容。

2、《新青年》是怎样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刊物发展成无产阶级刊物?并简述改组前《新青年》的主要功绩。

3、瞿秋白、邹韬奋、范长江的报刊活动。

4、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取得了哪些成就?它对我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有何发展?

5、反“客里空”运动的意义何在?

6、《新华日报》基本情况。

7.我党提出的“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基本内容和其现实意义。

8、试述56年《人民日报》改版的主要做法与特点,并论述56年新闻改革的收获。

9.试述中国政治家办报传统的形成。

(六)党营新闻事业部分:

近代中国新闻事业 篇6

1、《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在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办和主编,是在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目的:《东西洋考》就是为更快地打开中国的大门,为帝国主义侵华政策服务的。内容:宗教内容虽然还有,但不像《察世俗》列为根本要务,伦理道理的分量也逐渐减弱,它主要是为商业服务。科学文化的内容大大增强。在业务上:设立新闻专栏,还选录《京报》,刊出中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价目表,这两项属中文近代报刊首创。《东西洋考》已在相当程度上具有近代报刊的基本特征了。于1838年停刊。

2、外文报刊: 《蜜蜂华报》: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刊 《广州纪录报》: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英文报刊 《德臣报》:是香港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孖剌报》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英文日报 《遐迩贯珍》:是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香港船头货价纸》是第一份中文商业报刊 《北华捷报》:是上海第一家报刊。《字林西报》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最有影响的外文报纸。《务丛谈》,是上海第一家中文教会月刊。《万国公报》:是上海第一份影响最大的中文近代化报纸。《时报》1886年8月在天津创刊。重视北方新闻和言论

3、《申报》:是1872年4月30日由英商美查等人创办的,它是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申报的问世标志着这种每日刊行的面向社会大众的以时事新闻为主的综合性报纸开始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新闻传播媒介。申报对新闻业务进行改革:一是发表政论文章。二是改革新闻报道。三是重视发表副刊性的文字。四 善于经营副业。

4、最早的维新派三家报纸:《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他们冲破了封建统治的言禁,开创了民议朝政的局面,拉开了国人办报高潮的序幕;

5、“癸丑报灾”: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统治,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初的500家少了2/3,同时有大批报人受 迫害。新闻记者中至少24人被杀,60人被捕入狱。这段历史,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被称为“癸丑报灾”。

6、《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它主要的宣传贡献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批判封建的旧道德,抨击尊孔复辟逆流,提倡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新道德新思想。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③发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宣传,好似春雷初动,惊醒了一代青年。

7、新闻传播的重大改革:①提倡自由平等的讨论问题。②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③倡导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④在国内外广开新闻来源。⑤报纸副刊的革新。⑥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开端。⑦五四时期的报刊广告发展

8、范长江:著名记者。1933年下半年起,开始向平津报纸投写新闻稿件,1934年底,首次用 “长江”笔名在《北平晨报》署名发稿,并担任该报特约通讯员。这是他从事新闻生涯的起点。出版《中国的西北角》一书,第一次真实、公正、客观地报道了红军 长征的行踪和影响。1939年加入务,《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是长江成为名记者的代表作。

9、斯诺美国著名记者、作家,1936年,他勇敢的进入革命地区。他是进入革命根据地采访的第一个外国记者。1937年撰写出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共上海地下党以复社名义翻译出版第一个中文版本,为 了便于在沦陷区和国民党统治区发行,书名改换为《西行漫记》。大批进步青年在该书影响下,踏上了奔赴延安的革命征程。该书风行世界被评价为“标志着西方了解中国的新纪元”。翻译成十余种文字出 版,成为畅销的世界名著。

10、史沫特莱,美国著名女记者,从学生时代起就经常为进步报刊撰稿,1927年写成自传小说《大地的女儿》,1928年以特派记者的身份来到中国,写了大量地新闻报道真实的记录了中国的巨变,11、“两个凡是”1977年2月7日两报一刊发表社论,提出“凡是毛泽东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是要把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继续推行下去,1977年7月,邓小平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应该准确完整的理解毛泽东思想整个体系,在1978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标准只有一个》,提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客观实践。这预示着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即将到来。

12、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传统做法:雷锋,大庆油田王进喜,农业学大寨,好官焦裕禄。

13、“鬼戏“《李慧娘》被毛泽东批评不抓理论工作,”一株反社会主义的毒草“从1963年起,报纸上的批判文章日渐增多,气氛日趋紧张。《海瑞罢官》剧本成了文化大革命的直接导火线,四人帮架空毛。

14、“反复辟“典型是四人帮大肆发难,歪曲历史,暗箭伤人,有白卷张铁生,小学生来信黄帅,风庆轮事件

15、批《鲁迅传》是从文化领域上升到意识形态,批《苦恋》是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批评,在此同时,新闻界有加强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工作,新闻传播领域坚持是四项基本原则。

16、“双百方针“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毛泽东提出的,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分别于1951年和1953年提出,1956年正式提出双百方针。它鼓舞了一大批来自“五四”新文学传统下的老作家的创作,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反对教条主义,提倡现实主义的“广阔道路论”,提倡文学写人性,恢复人道主义传统。出现了一批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创作,这标志着社会主义文学开始成熟。

17、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兴起于20世纪初叶,《婴报》《西藏白话报》《月报》《伊犁白话报》是最早的一批扫除民族文字报刊。

二、名词解释

1、进奏院状:是唐代新兴传播媒介。进奏院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驻京办事处,进奏官除呈递和承转文书、查询有关地方政务外,还向他们所在道的军政长官提供京都信息,其中有朝报的内容,也有他们自行采访的特别是与本地有关的新闻,甚至还有朝廷绝密消息。这种报告是进奏官只上呈给地方最高军政长官阅读的半官方 情报,带有”新闻信”性质,人称“进奏院状”。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宗教月刊。外形就像中国的线装书,采用木版雕印,一直出版到1821年。内容除了宣传宗教,还发表了许多有关伦理道德方面的文章,创造了 “孔孟加耶稣”的对会宣传模式。《察世俗》中的新闻虽极少,但属中文近代报刊上的新闻之最。《察世俗》的宣传方式,对以后的近代报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拒检运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仍沿用战时的一套办法,严密控制新闻界;1945年8月7日,重庆国讯书店在其他进步出版机构的支持下,自行出版了黄炎培写的《延安归来》一书,揭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重庆杂志界联合声明自9月1日不再送检;后扩展到成都、桂林、西安等地,使国民党当局陷入被动局面,宣布自10月1日起废止战时新闻检查制度。但留了一个尾巴,即收复区在军事行动尚未完成以前除外。至此,拒检运动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4、反“客里空”运动:“客里空”是一些不真实新闻的代名词。在土地改革初期,实际工作中宣传地主拥护土改,一派“和平”土改的虚幻景象。1947年6月起《晋绥日报》首先认识错误并予以纠正。《晋绥日报》认真检查了新闻报道工作中右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采用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批语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反对“客里空”。新华社发表社论后各个解放区的新闻界普遍展开反对“客里空”的运动。这场运动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克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

5、”苏报案”:苏报1896年胡璋创刊于上海,1903年爱国学生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增设“学界风潮”和“舆论商榷”两个专栏,用来报道学生运动和大造革命舆论,并大力宣传邹容的《革命军》。章太炎发表在《苏报》上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更直呼光绪皇帝其名,成为清政府对其采取镇压的口实,于是清政府勾结租界当局拘捕了章士钊,邹容自动投案,后《苏报》也遭查封。经多次开庭,1904年法庭宣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二年,《苏报》永远停刊。后邹容在狱中被迫害致死。这就是著名的“苏报案”。

6、“第三条道路”是国共两党激战之际国统区新闻界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所谓“第三条道路”就是既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又反对共产党的人民政权,试图在中国实现英美式资产阶级专政,是一条代表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道路。对于鼓吹“第三条道路”的宣传活动,濒临崩溃边缘的国民党当局则采取法西斯高压政策,大肆迫害与推残进步人士。至此,美帝国主义者寄予厚望的“第三条道路”彻底破灭,以失败告终。

7、《循环日报》:在国人早期自办的报纸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1874年在香港由王韬创办并主编的《循环日报》。是我国近代第一家鼓吹变法自强的报 纸,以 “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宗旨。1959年最后停刊。是一张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立言”强调变法自强为其思想内容的特色。

8、王韬:1857年参加了上海第一家中文报刊《务丛谈》的编辑工作,是他报刊活动的开始。1874年2月4日创办了著名的《循环日报》。是我国新闻 史上第一位报刊政治家,他的政论反帝爱国,昌言变法,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感情,后来被发展成一种新的报章文体,以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报人影响 极大。他的部分政论文章被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

三、简答题

1、外报在中国现代报刊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 答:地位: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为了侵略的需要,在中国办起了报刊,而这些报刊在宣传侵略政策的同时刺激了中国人民,使他们觉醒起来自己创办报刊成为冲破外国报刊垄断局面的强大势力。影响:一,是中国人认识到现代报刊的功能,产生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二,为中国人提供了办报的方法与经验。三,在印刷技术与设备上,为中国人创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条件。

2、维新派国人办报热潮的特征与意义? 答:特征:国人办报高潮初步具有全国性,多样性,和进步性,主要表现是全国一些的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开始创办报刊,但尚未形成全国网络;有综合性的时事政治报刊也有商业报刊文艺报刊科技报刊等,但数量不多特色不鲜明;宣传变法自强介绍新知识,表现爱国热情发挥启蒙作用,但还是没有唤起民众。意义:一,两个突破,即既突破了外报在华的垄断地位,又突破了封建王朝的言禁 二,两个开端,即我国的政治家办报和政党报刊,都由此发端。三,两个创新,即在新闻思想和报刊文风两个方面出现新面貌。

2、辛亥革命时期报刊宣传的特点和业务改进? 答: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一,公开承认革命报刊的党派性。二,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三,认为报纸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四,认为报纸和记者是国民和舆论的代表。五,重视报纸和舆论的关系。六,记者应该先知先觉。除此之外,革命派报人还发表了一些鼓吹言论自由,总是开发民智,反映民意,指导舆论等方面的主张,但总的方面来看,资产阶级革命派报人的办报主张都比较零碎,他们的先知先觉观点还有唯心主义色彩和个人英雄主义的烙印。报刊宣传的特点:一,政党报刊在报业中占突出地位。革命政党的报刊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变成了办报的主角。三,政论的战斗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政论揭露了帝国主义,批判了清王朝和保皇派,宣传了革命思想。四,办报地区和读者对象逐渐扩大。

3、无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及特点? 答:三个历史条件:①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报刊和通讯社宣告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②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 思列宁主义在我国广泛传播。③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发起组成了共产主义小组,这就为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提供了 阶级基础、思想旗帜、编者作者队伍和组织领导力量等必要条件。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吸收了国际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经验,继承了民族新闻事业的革命精神和工作经验,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注重联系实际和联系群众,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由此开端。特点:①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要“促进国内劳动同胞的团结”,为他们提供阶级斗争的工具。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③注意联系群众,并在工人中进行组织活动。改组后的《新青年》,增设了《编辑室札礼》专栏,加强编者和读者的联系,听取读者批评,改进工作。

3、中共早期报刊的特点 答:中国共产党的报刊,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并面向中国社会和中国大众的,是由一批中国革命者殚精竭虑创办的,因此中共早期报刊既运用了外国经验,也具有自身特点。①党的报刊是党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党中央和各级党领导下,开张新闻宣传工作。②以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革命斗争为基本任务。③依靠群众办报刊,党的报刊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发行的,除了屡遭政治迫害以外,还有沉重的经济负担,正是群众的捐款订阅宣传推广才使中共早期报刊发扬光大。④先进的文风。中国共产党的报刊总是大众读者的需求,选择大众读者所关心的内容,采用白话文,平易近人,继承和发扬了五四时期的生动活泼的文风。⑤培养了干部。一批主要从事报刊宣传活动的革命家把革命者的高风亮节和先进报人的高尚职业品德融合在一起,为后代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4、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说了什么?对新闻学有何贡献?答:1948年4月,毛泽东接见了《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在听取报社工作汇报后作了重要谈话,即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毛泽东的讲话,对包括《晋绥日报》在内的解放区新闻工作中经历的两条战线的斗争作了全面总结。毛泽东的讲话,精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①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毛泽东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②关于办报的路线与方针,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先由大家来办,由全体人民群众来办,由全党来办,而不能只由少数人关起门来办。”③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毛泽东指出:“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行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的,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④关于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问题,毛泽东认为:“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

4、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说了什么?对新闻学有什么贡献?答:1948年10月2日刘少奇亲自去记者学习班作讲话,即著名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刘少奇在讲话中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新的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一是深刻阐明了新闻工作的作用与任务。二是提出了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四个条件:“第一要有正确的态度,第二必须独立地做相当艰苦的工作,第三要有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第四要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 刘少奇提出了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四个条件:第一要有正确的态度,第二必须独立地做相当艰苦的工作,第三要有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第四要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

4、《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的改革经过、成就、意义 答:《解放日报》是1941年抗战时期在延安创刊的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它是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铅印对开大型日报,也是抗战到解放战争初期革命影响最大的报纸。该报在整风改革中走在了新闻界改革的最前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1942年开始的整风改革,《解放日报》的工作有了显著的改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且为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 论作出了重要贡献。1942年开始,中国务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整风运动。抗日根据地当时新闻事业的整风改革是全党整风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①经过:《解放日报》解决了王明错误路线的影响,克服了国内外资产阶级办报思想和做法对他们的影响。1942 年4月1日,《解放日报》改版。它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使《解放日报》能够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②收获或成就: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表现在1>增强了党性组织性2>增强了群众性3>增强了战斗性4>改进了文风5>促进了新闻理论的建设与发展 ③意义:《解放日报》经过整风改革,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学,促进了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改造,推动了新闻工作的深入改革。对一些重大的新闻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批判了教条主义和资产阶级新闻观点,主要在以下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新闻思想和新闻理论。在宣传党的中心工作,在联系群众,联系实际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从而大大克服了主观主义和党八股,加强了报纸的党性和群众性。

4、《新华日报》 答:①《新华日报》创办的经过、坚持不懈的斗争的情况和意义:《新华日报》自创刊直到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封禁为止,在国民党统治中心英勇战斗了9年1个月又18天。它高举“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旗帜,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法,进行合法与“非法”相结合的两手斗争。②《新华日报》围绕着反对新闻检查,反对封锁新闻来源,反对破坏发行工作,争取言论出版自由方面,与国民党展开了长期的、艰苦的斗争。

四、论述题

1、黄远生 答:①黄远生原名黄为基,民国初年著名记者。他的记者生涯是从1912年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周刊开始的。最出名时,任上海《时报》、《申报》驻北京特约记者,为其撰写北京通讯。他善于调查研究,勤于采访交人广,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著称于世,是我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被称为“报界之奇才”。为了躲避袁世凯的纠缠,1915年避往上海,12月到达旧金山不久被枪杀。他死后,其友人将他的文章收集整理,出版了《远生遗著》,是中国第一部通讯集。②黄远生的新闻通讯的特点表现在:一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注重时效和事实。还能注意到新闻背后的信息,预告事物发展的趋向。二是报道重要的人物事件。他报道的人物有孙中山等中国政府和中国政治的代表,善于从他们身上发掘重大新闻,他报道的事件很多,如日本提的“二十一条”等,这些事件都是当时社会矛盾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黄远生的通讯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三是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他的通讯善于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如《外交部之厨子》。四是语言通俗生动,他追求通讯语言的通俗和生动。五,黄远生的政论也很出色,它继承了“时务文体”的特点而又以深刻见长。③黄远生在新闻思想上强调报刊的舆论监督作用,强调新闻要真实精确客观系统。黄远生对新闻记者提出的 “四能”要求,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1、鲁迅的报刊活动 答:①1927年,鲁迅在白色恐怖下被迫由广州来到上海,至1936年逝世,是他一生中成就最为辉煌的时期,鲁迅是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帅,以报刊为重要阵地,以杂文为武器,率领左翼文化工作者与国民党的文化 “围剿”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②鲁迅发扬“韧“的战斗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注意守住营垒,鲁迅一生用过一百三十多个笔名,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后十年“围剿”严重时期使用的。仅在《申报》上就先后换用过四十多个笔名。③鲁迅重视发挥杂文的战斗作用。他把杂文当做投向敌人心脏的“匕首和投枪“,他的杂文把政论性与形象化融为一体,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④鲁迅一生编辑过19种报刊,并指导过许多报刊的编辑出版。鲁迅从事报刊编辑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他的卓越的杂文,都是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2、评述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的经过、重点和收获 答:①1956年,新闻工作改革的实际与条件开始成熟。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指出了新闻工作改革的指导方针。刘少奇的几次谈话,也为即将出现的社会主义新闻改革确定了指导方针,同时还对新华社、广播事业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1956年初,《人民日报》在召开新闻工作改革动员大会后,在社内兴起一场以改版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运动。②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正式宣告改版。改版的重点内容有三个方面:第一,扩大报道范围,第二,开展自由讨论,第三,改进文风。版面安排也相应作了调整,宣传报道方面,一是报纸新闻数量大增,二是言论明显改进,三是副刊与通联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华通讯社以建设世界新通讯社为目标,在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改进国内通讯社工作、加强国外分社工作等多方面进行大胆改革。③广播工作改革的全面展开,以1956年7、8月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为标志。会议讨论了广播事业的体制和改进广播宣传等问题,确立了广播工作改革的主要目标,即改进新闻报道,扩大节目取材范围,办好文艺广播,让听众从收音机里听到更多的节目。主要内容有:一是改进新闻报道,二是贯彻“双百”方针,开展自由讨论。三是努力办好问题,知识以及社会群体等各类节目,并力求丰富多彩。④在新闻工作改革中,研究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空气也十分浓厚。1956年兴起的以《人民日报》为典型的我国新闻工作的改革,是建国以来新闻界的一件大事。⑤这次改革历时一年多,从中国实际出发,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开辟了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首先,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与解放。其次,广大新闻工作者明确了要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总结继承中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使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华民族形式相结合。再次,这次改革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支持,并带来了报纸发行量、特别是自费订阅部分的大幅度增加。当然,这次改革也有偏颇之处。在反对教条主义思想时,有的人又走向另一极端,全盘否定建国后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历史必然性和收益的方面。在对待旧中国资产阶级报纸的传统问题上,有的人主张不加分析批判的学习继承。

近代中国新闻事业 篇7

何为新闻精神?传播学者杨保军提出了较为全面的概念。他认为, 新闻精神是指“新闻活动者 (主要是职业新闻活动者) 对待新闻传播业的态度、从事新闻工作的基本理念以及通过新闻传播所要实现的追求和理想。”新闻精神对新闻传播活动的顺利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传播主体个人层面来讲, 新闻精神作为一种指导理念, 直接决定着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从事新闻传播活动时的信念, 秉持的态度以及追求的传播目的。

本文将结合抗战时期重庆新闻学专业性期刊《新闻战线》的大量史时资料, 谈谈在那个特殊的年代, 中国报人如何坚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念, 体现出中国报人怎样的新闻精神。

二、《新闻战线》背景

1938年, 武汉陷落, 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迁入重庆, 将重庆定为“战时陪都”。重庆从一个偏居西南的小城一跃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中心。1939年, 周恩来领导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将其机关设在重庆, 重庆成了各种意识形态交锋的场所。新闻报刊作为传递思想主张的最重要的传播方式在当时的重庆异常繁荣。据史料统计, 抗战时期重庆的报社及通讯社一度达到了200多家, 其中1938年~1945年重庆新增加的报纸就有110多种。在这种情况下, 发行一种对新闻业具有指导意义的刊物就显得尤为重要。1941年中国青年记者协会重庆分会在重庆创办《新闻战线》。

三、《新闻战线》体现的近代报人新闻精神

《新闻战线》是抗战时期很具有代表性的新闻学专业性月刊, 很多当世著名报人都在该刊上发表文章。因此, 研究《新闻战线》所刊登之文章内容, 对我们探寻中国近代报人的新闻精神具有普遍的参考价值。笔者认为, 《新闻战线》体现的报人新闻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热情洋溢的爱国精神

爱国精神是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核心精髓, 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基础, 是追求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新闻战线》办刊之时, 正值抗日战争全面打响之时。文章无国界, 但报人有国籍。爱国报人在该刊上发表了众多热情洋溢的鼓舞性文章。例如, 《新闻战线》1942年出版的第二卷2~3合刊上, 报人陆铿发表的《欢迎战士归来》一文, 以充满激情的话语赞扬了海外新闻人身在海外, 心系祖国的爱国精神。他将战时漂泊海外的新闻人比作“战士”, 欢迎他们回国, 投身到祖国的新闻事业中。又如, 《新闻战线》1941年出版的第一卷5~6合刊, 该刊是1941年记者节特刊, 报人少春在该刊上发表的《没有惭愧只有振奋》一文, 通过总结抗战5年以来, 新闻界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境, 呼吁报人要振奋信心, “以社会之木铎任民枼之先锋”, 完成国家赋予的责任。

(二) 恪己守纪的职业道德

我国的新闻事业从唐朝开始起步, 但是直到20世纪初期, 才开始规范新闻业的职业道德。1906年满清政府公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是我国第一部从法律意义上规定了新闻工作者应该遵守的一些职业道德。但是这部专律影响并不大, 并且带有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到1943年, 民国政府又公布了《新闻记者法》, 规定了新闻工作者禁止污诈、欺诈、恐吓行为以及禁止攻击他人隐私等内容, 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规范有比较强的现实意义。当时关于新闻职业道德的讨论也在近代报人群体中引起探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当时的近代报人普遍认为, 新闻工作者不但应该具有新闻自由, 也应该对社会负起责任。萧同兹在《新闻战线》1941年第一卷第7期的“新闻界经验谈”专栏中发表《我怎样办中央通讯社》一文中就提到中央社有自行发布新闻的权利, 但这个权利是有界限的, 当时的报人认为国家的权利应该是高于一切的, 新闻有自由, 但不是盲目的自由, 新闻的自由不能损害国家的利益。当新闻自由与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 宁可选择牺牲部分新闻自由。这种以国家为先的观念, 坚定了近代报人的正确立场, 也成就了报人的大局观。

(2) 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工作态度是决定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 也是作为职业新闻人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民国与抗战时期, 是我国优秀新闻人才辈出的时期, 这不仅仅与当时文化界探索真理, 追求先进的大环境有关, 也与每一位成功报人的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息息相关。如赵敏恒其所发新闻电报从未出现一次问题。

(三) 探索职业理念的业务精神

《新闻战线》作为专业性的新闻理论期刊, 不少报人在该刊上发表文章总结他们在追求报刊职业化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这些文章也体现了他们的业务精神。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闻传播真实性。抗战时期, 在当时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 新闻工作中社会形势瞬息万变, 报人的忧患意识不断加深, 对国富民强的追求, 激发了他们强烈的使命感。但当时政党报纸以舆论宣传为主, 新闻味较淡。为改变这种情况, 有良知的报人在办刊过程中, 将目光投向了新闻本体, 即新闻的真实、有效的传播。

(2) 追求客观、独立的立场。民国以后, 随着报业的职业化发展和报人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 报人对自身的认识也产生变化。他们认为报纸作为“社会公器”, 报人不仅仅是社会的记录者, 还应该是社会的监督者, 报人应该“保有职务上精神之自由, 不能视为机械的, 或如其他被雇之使用人员。”因此, 报道上的客观、独立的立场是当时报人追求的目标。萧同兹在《新闻战线》1941年第一卷第七期的“新闻界经验谈”上发表《我们怎样办中央通讯社》一文, 介绍了他为办好中央社做出的设想和努力。这其中就体现了他为追求新闻的客观、独立付出的精力。

(3) 新闻写作与报纸编排的探索。无论是政党报纸的宣传任务还是民营报纸的职业化进程, 报纸的发行与报人的生存都离不开民众的支持。这也使得报人在新闻工作的具体操作业务时, 不能因循守旧, 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地探索民众能够接受的新闻写作方式与报纸的编排方式。当时, 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虽然大部分都属于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员, 但其成分复杂。《新闻战线》在对报人的写作能力提升上也有探索。战乱时期, 战地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形式展现在报人眼前, 极少有战地新闻报道经验的报人难免手足无措。于是在《新闻战线》1942年第2卷2~3合刊上, 刘竹州发表了《怎样做战地记者》一文, 发表了他战地记者的认识。他提到:“战地记者需要和战斗兵一样, 能抵得住一切劳累和痛苦;需要和侦察兵一样, 具备刚胆、热心、沉着、瑞敏诸条件;需要和司令官一样, 能料敌, 能知己, 能窥见未来战局的种种变化。”

在新闻写作风格上, 当时报人也在反思中成长, 在《新闻战线》1942年第2卷2~3合刊上, 刘问渠发表《创造新闻写作的新型》一文, 大胆地披露了当时新闻工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新闻八股现象, 指出新闻八股千篇一律, 乏味至极。要“冲破陈旧窠臼——打到新闻八股”。

在报纸的版面编排上, 当时报人虽然已经注意到报纸版面编排的重要性, 增加版面形式, 扩充专栏, 而且注意到文章标题的制作需引人注目。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 内容单调、重点不突出、编排杂乱等等。《新闻战线》1942年第2卷2~3合刊上, 报人马锐筹就当时业界报纸上新闻编排的问题, 并提出了他对改进报纸编排的意见。

这些关于写作能力与报纸编排的有益探索, 对于提高报人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好处。

四、结论

新闻精神是新闻工作者的规范理念, 对新闻工作者起到文化上的束缚作用, 潜移默化地引导新闻工作者的行为作风, 甚至深刻地影响了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这种影响往往比硬性的规章制度要大得多。正如杨保军所说:新闻工作者“只有他认可新闻精神的要求, 内化新闻精神的要求, 他才算是真实地进入了新闻行业, 称得上是新闻专业人士。”

中国近代报人的新闻精神, 虽然至今为止新闻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但是我们还是能从他们的新闻实践活动中, 窥其端倪, 总结一二。《新闻战线》作为战时的新闻专业理论性刊物, 对当时新闻界起到理论的统筹作用。其发表的文章具有当时业界方向性的指导意义。因此, 分析报人在《新闻战线》上刊登的文章, 总结出的报人新闻精神, 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报人新闻精神的一个缩影, 具有代表性。

当今社会, 在这个“人人都是麦克风”的多媒体时代, 新闻工作者在享受信息的丰富和传播手段便捷的快意时, 往往也变得浮躁, 急功近利。分析前辈报人的新闻精神, 感受他们的爱国激情和时代风貌, 研习他们的职业道德与业务能力, 对于我们当代的新闻工作者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摘要:新闻精神是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活动的职业精神, 是决定新闻工作者的从业态度和坚守新闻理想的关键因素。本文从抗战时期重庆新闻专业性期刊《新闻战线》的大量史料出发, 试图探讨出抗战时期中国报人的新闻精神。

关键词:新闻精神,近代报人,《新闻战线》

参考文献

[1]杨保军.新闻精神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39.

[2]张晓峰.新闻职业精神论[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8:1.

[3]刘冰.新闻精神的内容及其实现——读杨宝军新著《新闻精神论》[J].当代传播, 2009 (1) :84.

近代中国新闻事业 篇8

怀着对外而世界的好奇和对中国落后现实的不满,更带着救亡与图强的抱负,自晚清开始就屡有中国人走出国门游历和学习,希望为国家和民族寻求到新的希望。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句话来描述这个潮流中的现象十分贴切,有过海外经历的知识分子们带回了各自认为有益于中国的东西。不过他们的想法也有一些共同点:首先,他们都或多或少地表达了对于国民素质低下的忧虑与悲哀;另外一个共同的体验,就是遭遇西方人鄙夷神色时内心泛起的酸楚。所以“开启民智”并且重建文化上的自信,被归结为培养大众民主精神征途之上的两项重要任务。

在东方封建文化思想浸染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接触并理解博物馆,需要一定的时间与条件;而发自内心地接受它,并愿意为之建设一种制度,就更得经历曲折的过程。站在东方看西方,中国人完成这个从陌生好奇到喜爱向往的转变过程,必定要经历很多文化上的不适应甚至内心的震动,但是博物馆和它的制度终于在中国生根发芽、开枝散叶了。在内忧外患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建设博物馆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实业家当成一种社会理想,并亲力亲为地将其转化成了物质现实。

一、晚清知识分子对“博

物馆”概念的认识

自明末清初开始的封闭政策,使已经踏上现代化之路的西方人拿中国很没有办法,其文化交流、宗教宣传与殖民野心都受到了很大阻碍。但是,这三方面小规模的渗透始终存在,尤其是通过教会系统进行思想和文化熏陶的方式,在当时比较见效。西方人将人文和科学知识捆绑在宗教思想上,教学、翻译、出版、医疗等活动都包含了复杂的内容与目的。这些行为当中潜在的现代意识传达给中国知识分子之后,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精神交流,西学在华影响逐渐扩大。中国社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接触到了“博物馆”等概念。

战争将中西关系改写之后,西学东渐的速度大大加快,手段也不再那么温和,方式和途径也都有所改变。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签下了“南京条约》、《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都使外国人攫取了在华大肆扩张影响范围的权力。在五个通商口岸,由西方人经营的教堂、学校、医院甚至出版、媒体等事业都获得了合法身份,并受到特殊的保护。几个地方的社会结构、文化生态被突然改变,数量可观的中国人开始进入洋人设立的机构谋职。香港、上海等大型对外口岸城市,为了方便工作而.聘任中国助手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因为外国人受到特殊待遇,与他们沾边的中国人也似乎进入了某种』-.层社会,他们大多乐于替自己所在机构进行宣传。由于这些人往往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都好于普通市民,他们那种西化的生活方式在一定范围内起到了很强的示范作用。西方科技、政治思想和教育理念在中国传播的重重障碍,被坚船利炮加时髦享乐轻易地攻克了。

就像洋泾浜英语一样,起初大部分中国民众对西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往往带着错位、误解和本土化改造,都有着浓厚的时代特征。无论实际情况的细节如何,中国人突然发现厂西方人与西学和中国历史描述的所有外族蛮夷都大不相同,他们的一切竟然是那么新鲜、复杂、充满吸引力又包藏着各种危险。尽管众人的反应各不相同,但勇敢面对中国已经落后这个现实却是当时的潮流,一大批有识之士开始以中国古已有之的经世致用的态度虚心学习先进科技和思想,借助新的知识体系来理解、分析问题,为中国谋求长远的发展。如这批有识之士代表之一的林则徐,其著名译著《四洲志》中有一段介绍英国的文字,里面就用到了“博物馆”一词。

中国认识“博物馆”,当然不只是识读这个名词,还有人到西方的博物馆亲自参观过。有西方人“送”西学到中国,就有中国人走出国门去开眼界。中国人游历之后带回国的知识对于大众逐渐认识博物馆这样的新鲜事物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可以想象,中国人最早关于博物馆的文字只是记录了好奇的目光,展现了赏玩的态度。阅读近代早期中国人写下的关于“博物馆”的文字,能看到的却都是一些表面现象。我们看到了令人目眩的场景和光怪陆离的展品在他们的视网膜之上和心灵深处留下的印象,却探不到他们思想的深度、思考的边界,也无法被博物馆激发出来的东方智慧的火光照亮。或许国门突然被推开,“风”从海外来,有人被吹动了心,睁开了眼,刚刚呼吸到不一样的空气,撞进了一个新世界,却根本来不及判断“西风”里裹挟了什么,奇景背后潜藏着什么。19世纪勇敢走出去的中国人告诉同胞,博物馆里展示了一个深深浅浅、琳琅满目的西方。这或许就是完成了那一代人的使命,是功德一桩。博物馆的文化、展览的制度等方面,还需要去慢慢理解、细细分析和深入研究。

二、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博物馆

欧美国家的博物馆里展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玩,其中有些是跨越国际、跨越海洋、跨越语言和文化背景进行交流的成果,它们值得骄傲与铭记;另外还有很多对于殖民者来说同样值得“骄傲与铭记”,但其实却是沾染了野心、暴力、贪婪和罪恶的“赃物”。自15世纪末开始,西欧皇室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都疯狂地向往从世界其他地方获得财富。在这些人眼中,黄金和宝石具有天然的合法性,无论是通过探险、贸易还是血腥掠夺而来。中国是探险、贸易和掠夺的重点对象之一。

1517年,广州的土地上留下了第一批葡萄牙人的足迹,然后还有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等等。探险家、商人、学者和传教士等最向往神秘中国的西方人,带来了封闭下的中国人难以获得的见闻和新鲜的科技知识,播下了构成复杂的宗教文化,还有殖民的梦想。他们带走了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种种商品,还有似懂非懂的汉字与汉学。无论中国的封建政府怎样施行海禁政策,中国与西方的交流一直持续着。

可怕的是,在资本主义强大起来之后,西方看待中国的目光从向往与尊重,一点点变成了觊觎和藐视。直至19世纪末期,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不平等条约的保护,西方人充分享受自己的特权,“博物馆”是这种现实的产物之一。中国首批烙上特殊时代印记的近代意义的博物馆,或由外国机构及传教士创办,或由中外人士合办。这些博物院正式运营起来之后,确实也举行过演讲及展览活动,却并没有向中国民众真正开放。这些所谓公益机构明显地从中国攫取资源而服务于外国的利益,文化和政治目的都十分可疑。但是这些博物馆的创立,又在客观上为繁荣市民文化生活和开阔中国民众见闻起到了一定作用。从中国人的立场上来看,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博物馆功过兼而有之。

以殖民军事力量作后盾,受到不平等条约的庇护,自19世纪中后期起,西方人在中国境内按照自己的愿望建立了近代化的博物馆。但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其实是西方人深入研究中国社会时的落脚之处,也是暂时储存四处搜集所得中国自然标本、矿藏信息和文物珍玩的仓库。这样的博物馆代表了当时的一种现象,曾经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在中国成为弱势一方的时候已经变为一种置换:西方主动地向中国输入各种现代化的文化概念,在中国人感到新奇与疑惑不解的时候,他们已经大方地自己动手拿走了高昂的“学费”。中国人逐渐学会了保护本国资源,也从各种自然博物馆中看到了近现代科技中包含的巨大力量,但这是在一次又一次地交上学费之后。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就在这种体会着切肤之痛的觉醒中开始发展起来。

三、中国近代博物馆的创

建与展览制度的雏形

中国人自己建立“国家博物院”的理想在晚清的社会和文化变革中挣扎了半个多世纪,直到20世纪之初,才在云朵缝隙中透出的阳光下结出果实。这个理想是从西方传人的近现代自然和人文科学知识所形成的文化土壤中发芽的。由于东方社会具有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要改变人们的思想并不比动摇封建社会结构容易,而且中国人自己对于古物已经有相对完整的认识系统,所以首先获得接受并建立认同的主要是自然科学知识。

中国人对博物馆的初步认识就是从欣赏标本、学习生物和矿物知识中获得的,可以说博物馆的科普功能是中国人对其社会功用的第一项认同。也正是基于这个起点,中国的知识分子判断,西方文明后来者居上地赶超了中国,与重视科技、重视教育有重大关联。所以兴建新式学校被认定为从小抓起振兴教育的根本.而图书馆和博物馆则是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的重要设施。甚至许多已经走上科举之路的学子也站出来呼吁教育改革,并大力倡议发展博物馆。

1888年,光绪朝的进士,江西萍乡文廷式等仁人志士不甘苟存于国运衰微的世道,发奋图强地组织了“强学会”;后来的名臣张之洞在上海成立了强学会分会,并专门拟定会章,其第四款就是“开博物院”。强学会的发起和主张,不久便在汉口、南京、天津、保定、济南等重要城市里激起了回应,而促使了劝工、商品、古物等保存或陈列机构的建设。建立博物馆的呼吁中也汇入了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声音。众所周知,康有为写下了震动中国社会的《大同书》,在书中他描绘了一个乌托邦般美好的理想社会——太平世,而博物馆正是这个“太平世”中必不可少的文化单元。梁启超写过论学会的文章,他曾提出:“大陈各种仪器,开博物院,以助试验。”地方学会当中与这二人呼应者甚众,他们也把创建博物院作为重要议事之一。

从中央到地方都在高呼改良,所以晚清皇帝也发下图强的宏愿,发起了轰动一时的维新运动。但这种决心对于病人膏盲的中国封建王朝来说,已经晚了。维新运动非常短命,史称“百日维新”。就在这样短短的运动期间,建立博物馆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康有为因“劝厉工艺,奖募创新”而上呈了《请厉工艺奖创新折》,光绪帝批准了他的奏议。除了站在风口浪尖的维新人士以及热血青年学子,工部尚书孙家鼐、刑部侍郎李端棻等开明的清政府官员也很赞同建立博物馆的理念。

这些知识分子与官员都理解了西方先进科技改变世界的作用,也看到了博物馆在中国社会教育中应当起到的巨大功用。这样的觉醒,是腐朽的封建社会大厦上滋长出来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理想和努力看似随着维新运动告终而东流,但其社会影响之大是不可估量的,中国社会的进步之路就是向着他们的鲜血中流淌的方向延伸的。近代中国人建立自己国家的博物馆的理想因为这种进步而更加坚定,并从这样的事件当中争取了非常广泛的舆论支持,其支持者范围从知识分子、官员扩大到了从业于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商人当中,这些爱国商人后来凝聚成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

20世纪伊始,中国的文化商人中有先见之明的一部分人对博物馆的认识已经很清晰,并掌握了很多西方博物馆的信息和资料。而且他们和纯粹的知识分子不一样,因为商人是有经济实力的。就是从这样的群体当中走出了第一个实现中国人自建博物馆理想的人物——张謇。

张謇决心兴建博物馆,与他1903年亲自赴日考察实业和教育时,参观到当地的博物馆和展览会之后的体会有一定关系。1905年从日本回国之后,张謇很快便向清政府呈上了《上学部请设博物馆议》和《上南皮相国清京师建设帝国博物馆议》两份奏折。即便张謇创办博物馆的主张这样诚恳、坚定而明确,昏庸的清政府仍对他的两份奏折置之不理。但张謇并不甘心放弃,他决定凭借自己的实力回到家乡南通建一座博物馆,亲自实现这个伟大的理想。他是一个办事利索的人,就在1905年,“南通博物苑”正式动工,而且规模甚大,分为中、南、北三馆,还附有园林。在饱受落后之苦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迸发出建立国家博物馆的理想是一种必然;而张謇对于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执着是一个偶然,但那是一个揭开文化新页的偶然;举一人之力为天下之先建设起南通博物苑的事实,是一个书写了历史的偶然。

南通博物苑楼上展出历史文物,楼下为自然标本,室外陈列大型的石刻及造像;文物、标本的陈列或分地区,或分年代,均有详细的文字说明;陈列的内容,天产部以地方为顺序,历史和美术部以制作时代为顺序。可见这座综合性博物馆不仅藏品分类科学,而且在展陈设计方面颇费心思,对参观路线和参观效果做出了精细的预估。张謇甚至细心到亲自拟定了一份《博物苑观览简章》,引导参观者建立公德意识,教育大家爱护文物、勤于学习。其中不仅告诉公众应该怎样参观和保护博物馆,并且对参观者提出了成为新时代公民的道德要求。

上一篇:6年级下册语文书第4单元作文400字下一篇:婚礼仪式上的嘉宾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