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教学反思(共12篇)
首先复习提问“
1、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还可以再分吗?”引入,然后引出探讨原子内部结构的话题。由学生自学课本并讲解“原子内部有一个体积很小但质量很大的核”。让学生想象原子结构像什么?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有的说像地球,有的说像苹果,有的说像太阳系,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异同,效果较好!交给学生讲解是成功的,而且以后还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把课堂交给他们,让他们做主人,效果会更好。
数据分析环节学生不是很活跃,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两个等式的结论已经有所了解,所以讨论和交流的并不热烈。这也是本节课一个难以突破的地方,因为问题挑战性不强,所以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课后,有老师提出本节课悬念不足,总是有一个固定的结论引导着学生,使他们不能展开想象和打开思维;也有老师提出学生活动还不够。其实这两个问题是一类问题,就是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由于原子的构成是抽象和微观的,所以不能由学生进行动手实验,生动性和趣味性减少了很多。不过我利用一些图片和动画来模拟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做了弥补,但总的来说值得继续探讨的地方还很多,有收获更有遗憾。
正是这么一个看似简单无奇的公式,却蕴含着极其丰富而深刻的道理。在报告中,南先生花了不少时间对20年前提出的观点进行解读,言简意赅而非常鲜明地重申了我们对待“电化教育”的应有之态。实际上,所谓“南氏公式”,也就是南先生对电化教育的定义及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定位。南先生认为:“电化教育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1]因而,取得成功的“电化教育”,必须实现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真正融合。南先生在多个发言(文章)中表达了这一思想,强调电教工作只有在现代教育观的指导下,用好现代技术,才有望取得成功。可以这么说,正确的、合适的教育观才是电化教育第一位考虑的因素。在一个教育技术在我国得到飞速发展、各种教育技术装备与手段广泛应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且各种“带电”的教学中出现种种弊病的今天,重温“南氏公式”,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在电化教育中,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两者的关系,不是相加的关系,而是相乘的关系,任何一方为零,其结果都会是零。”[2]是呵,一边是0%,另一边是100%,电化教育效果仍是0%!如果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得非常好,但现代教育思想缺乏乃至空缺,则同样收不到电化教育的实效。在报告中,南先生语重心长地重申:“这个公式里最重要的价值是用‘乘号’而不是用‘加号’将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可见,“乘号”所带来的是四两拨千斤的“制衡”效果。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好事里边有坏事。现代教育技术无疑也是一把双刃剑。除去投入成本高、利用效率低(最大的浪费要数各大多媒体教室装备、多媒体教育资源等“镇校之宝”的闲置浪费现象了)等弊端不论,时下最突出的问题可能是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技术结构化”影响。在现代技术之框内,教学变得异常的结构化,这种技术化的教学结构化直接带来了教学的同质化、单一化、低俗化、感性化。现代教育技术不幸日益“降格”为应试教育的一个新帮凶、填鸭式教学的一个现代版的道具;蜕变为“现代化”新型教师摆弄教学内容进而操纵受教育者的一个更为含蓄的工具。在“电灌”替代“黑板+粉笔”的时代,现代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粉墨登场、走秀表演现象实为令人担忧。以“南氏公式”代算一下,即便被乘数的现代教育技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就算得100分,而乘号那边的现代教育思想跟不上,或者换汤不换药,甚至陈腐落后,如此一来,真正意义上的电化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不无夸张地说,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技术结构化影响深刻而严峻。这一问题在“南氏公式”预警20年后的今天依然很严重,而且一些地方的做法更为变本加厉。当然,揭示现代教育“技术结构化”的形塑现象,大规模的实证调查可能更有说服力。但是,我们身处现代教育技术之中,我们每日里都在和各式各样的教育技术工具打交道,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或显现或潜在的危害,我们或多或少能够直观感受得到。
由此,激活了我脑海中的另一个事例———想到了北大新生的“拷问”,并想通过对此事例的品评来做点以小见大式的阐发,对现代教育技术时代的教学泼点凉水,对“技术结构化”的教学现状抱点忧患意识。事件大致情况是这样的:
2009新生入学后的某个晚上,北大教务部部长关海庭教授给新生作了题为“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大学学习生活”的专题报告。报告后有一个简短的答疑环节。新生们直抒胸臆,提问直逼要害,足以引起校方和教师的深刻思考。
学生:上了一个多月的课,发现老师讲的没有什么实际内容,PPT内容就是书上的黑体部分,自己看书也用不了一节课的时间就可以看完,想看点其他书又没有时间,很郁闷。
另一学生追问道:我也觉得这个事情不妙,有些老师上课只管放PPT,我觉得理科教学不应该用PPT,老师的思维过程我们看不到,因此也接受不了。
我听后心里痒痒的,刷刷疾书,记下了这两个近乎“拷问”的问题。实际上,PPT只是一个代称,可以泛指CAI教学、多媒体教学等诸多烙上“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
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的确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插上了提高效率的腾飞翅膀。PPT教学的好处自不必多说,但是再好的东西若是到了效颦的东施手里,就会成为猴吃麻花———满拧。
我想,那两位刚入北大的“高考状元”,和我当初一样,恰如《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另类小男孩,一语道破天机,说出了真实的看法。至于第一个学生的提问(可能是针对人文社科教师的课),其实说的是照本宣科的教学老大难问题,只不过以前是对照课本念书或者挥动粉笔在黑板上写板书,现如今是把教学内容通过电的中介投影到一块同样带电的“白板”上,“电灌”与“粉笔+黑板”如出一辙。停留在这等水平的PPT教学,批评起来都觉得乏味。第二位同学的提问,应该是针对理工科教师的课了。我想特别强调的是提问学生用的一个关键词:“思维”。是啊,教学是什么?若从正面回答,怎么都不会让你满意。若从反面来证伪,那就绝对不应该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抄、学生记”的过程。也是啊,如果教学停留在讲、抄、念的层面,那么学生自己看书,用不了一节课的时间就可以看完。我观大学教学,一直以为,文科教师的课堂,应该像高擎的火炬一样,烛照学生的思想;理科教师的课堂,应该向学生展示科学殿堂的智慧与奥秘。大学教师都应该在思维创新、知识素养、学科方法等方面引领学生前行,给予必要的“高深”训练。如此的教学过程一经展开,便是第二位同学热切盼望的教师授课中的“思维”了。
这让我想起第一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两次入围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丘维声教授道破的教学真谛:“学数学就是学数学的思维方式!”教数学不是教你多少函数、几何等知识和做题技巧,关键是学科的思维方式。诚如台湾著名心理学专家张春兴教授常给中小学教师纠正一个概念那样———你不是教物理的,你是教学生学物理的!我想,任何一门学科不管如何千变万化,大抵情同此理。然而,在PPT的“代劳”下,“思维”却又求之难得矣。
我们不妨做个有趣的假设:互联网上库存着成千上万种大中小学课程的教学资料(教学课件、教辅资料、教学视频资料等等),我们几乎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一夜之间在网上下载好自己想要的材料(高校还有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网呢),然后第二天在自己的课堂上点点鼠标,侃侃而谈。这样的轻车熟路,对教学“效率”的提高算是一次革命,但对大学教师的风采、学养、识见的检阅,却是致命的遮蔽。我深信,同是一门课,或《古代汉语》,或《线性
代数》,抑或是《机械设计》等等,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教学手段和不同的教学效果。张三的风格只能从张三的举手投足间传递出来,李四的特点也只能从李四的纵横开合中徐徐展开。这就是教学,一个自从教与学的行为产生以来就亘古不变的道理。
如此看来,在一个小小的鼠标可以点击一切,在1毫安魔电可以通往任何一个角落的时代,在一个某些“讲师不会讲”、某些“教授不会教”的“教学失语”的时代,也许,我们需要稍作停留,考量一些看似稀松平常实则麻烦较大且冠以“现代技术”名头的教学细节。总之,无论是在大学还是中小学,无论是在赏析唐诗宋词还是在教授天文地理的课堂,指出教学中“技术结构化”的现象绝无耸人听闻之意;重温南先生关于电化教育之精辟阐述的“南氏公式”更无附庸风雅之情。
参考文献
[1]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8).
【摘 要】当前课堂存在着课改理念先行,教学与实践脱节,生本课堂有“名”少“实”的情况。基于此,浙江省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开展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主题调研,通过课堂观察、数据分析,客观呈现事实,发现课堂上师与生、动与静、个体与合作等结构方面存在着若干问题,从而引发思考,提出引导学校教研组、教师重点突破,改进教学行为,深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设想,以提高教改实效。
【关键词】课堂教学 结构改革 生本课堂 真实学习
课改进入新的攻坚阶段。课堂在生本理念的烛照下,“学为中心”“以学为主”“先学后导”等教学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走进小学课堂,不难发现,课堂上师本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依然盛行。课改新理念、新思想对一线教师的影响,大多还停留于认识上、理论上,与其教学行为及日常的课堂实践脱节严重。
为了把握当前课堂的真实情况,激发课改动力,我们围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这一主题,开展了课堂教学主题调研,开发设计了主题调研课堂观察表,组织开展课堂观察,试图跳出教师个体价值,从学校教研组、研修团队整体面貌着眼,积累数据、呈现事实、发现问题,以期引发大家的共同关注和思考。
一、观课角度说明
为了能有效地展开本次调研,针对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我们设计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课堂观察表(见表1)。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观课视角,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的关注:
1.对两大课堂主体,即教师和学生的关注。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条主线入手,进行现场观察追踪,从主体活动情况中感受课堂的倾向性。
2.对两大活动要素,即时间与频次的关注。利用手机计时功能,结合过程描述,把课堂上师生的活动内容、频次及时间尽量如实记录,从活动内容的指向性、关联性和时间、频次比中,发现课堂教与学的关系及学生学习面貌等。
3.对两种学习活动,即书面活动与合作活动的关注,观察学生课堂学习形态,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生活。
二、观课情况分析
本次调研,我们确定了两所试点学校作为城区和农村学校的代表,进行跟踪调研。两个教研员分头对各学校的观课小组进行了观课技术培训,尽量提高观课数据的真实性。表2为最后整理形成的六节研讨课观课基本数据情况。
实事求是地说,由于观课技术的问题,更由于语文课堂师生活动胶着频繁、难以分解等原因,观课数据存在不准确、不精细的情况,而且也的确难以做到完全准确、科学。但是,从大趋势、大方向上看,这些数据的确也能反映一些事实,客观呈现一些问题。下面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与学的结构问题
从“教师活动频次及时间”来看,上述六节课,教师的平均活动频次11次左右,花时近14分钟。可以看出:(1)教师占据课堂时间不足一半,课堂时间基本上倾向学生,体现以学为主;(2)教师占时还是偏多,平均用时超过三分之一;(3)教师活动频次过多,在课堂上呈现频繁切换、头绪繁多的状态,教师到底把时间花在学法指导、示范讲解上,还是点拨引领上,重点不明显。
(二)动与静的形态问题
从“学生书面活动频次及时间”来看,学生一节课中从事书面活动平均在4次6分钟左右。可以看出:(1)课堂上学生参加语文学习,有口头形态,也有书面形态,课堂有动有静,不单一;(2)课堂上学生的主要学习形态还是口头形态,书面活动还是不足,达不到“每节课书面活动时间不少于8分钟(低年级)”的省教学规范要求;(3)追求结果的意识太强,教师对学生书面学习结果的关注,超过对学生书面活动过程的关注,学生良好的书面活动习惯的培养、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参与、练习过程中通过评价引导学习活动的深入等,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评价就事论事,学习张力不足。
(三)个体与合作的问题
从“学生合作活动频次及时间”来看,合作学习发生的频次不多,平均每节课2次左右,用时1分钟上下,与每节课近十多次十几分钟的个体活动相比,合作学习方式处于“偶尔为之”的地位。具体体现在:(1)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主要以个体活动为主,合作学习太少,有的整节课都没有一次合作学习;(2)合作学习缺乏方法和过程的引导,有合作之名,无合作之实,类似“乌合之众”流于形式;(3)合作交流,以师生为主,极少生生交流。以教师为中心,师问生答,一问一答,教室内多数学生与教师一人产生信息交流,单线、单一,没有形成多元、立体的生生学习路径,学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四)课堂活动总频次的问题
课堂总是以时间为经线,纵向推进。撇开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不同身份,单就课堂活动频次进行统计,每节课平均活动频次超过25次,从中不难看出:(1)课堂时间是个恒量,每节课40分钟的时间里,学生要经历二十多次的学习场景切换,场景停留时间长的四五分钟,短的不足一分钟,课堂内容太多,节奏太快,学生容易被动、疲于奔命;(2)课堂时间完全被碎片化,时间的碎片化意味着学生思维、情感的碎片化,学习活动浅尝辄止,教师与学生一直做着短兵相接的“游戏”,课堂蜻蜓点水,深度不足,不利于真正深入的学习活动的开展;(3)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推手,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用多少时间学,全部由教师指定、安排、控制,教师极其强势,学生亦步亦趋,自主性无从谈起。
从上述观课数据分析及观课体验中,我们真切、感性地体会到当前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生态的不理想、不健康、不自主,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态占据教学主流;教学着眼点还是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教师对课堂上学生学习活动的建构、设计的意识和能力均显不足。深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困难重重。
三、关于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推进策略的思考
著名教育专家李炳亭先生有句话说得好:无论你的愿望多么美好,无论你的能耐多么强大,毕竟你不能代替儿童的生活和成长。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把学生放回主位,把学习权、成长权还给学生,让学习真实发生。
而综观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大家经过分析认为,核心问题还是课堂主体归位的问题。要真正摆正课堂上“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以生为本,转“教”为“学”,才能保障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时间,才能构建完整、有序的学习过程,突出学习体验,以此达到调控课堂结构,使课堂结构更趋科学、合理、优化的目的。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实践。
(一)从设计学习目标开始
推进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就是要凸显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要从“教中心”向“学中心”转变,首先要转变立场,明确立足点,变“教师立场”为“学生立场”,从“备教案”向“备学案”转变。“学案”的核心是“学习目标”,要设计明确、适宜、可操作性强的学习目标,以学习目标统领过程,选择学法,建构课堂,把握节奏,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课堂面貌,建设“生态”课堂。
(二)关注学习目标的达成路径和方法
要重视学习方式、学习路径的设计和实施。要围绕学习目标,准确把握学情,遵循学生学习的节奏和需求,合理分解过程,保障学生整块、充分的练习时间。要尊重学生,善于倾听学生,交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不搞一刀切,不以教师自身喜好包办代替、自作主张。要丰富学生课堂学习方式,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如独学、对学、群学、合作学等。学生没有充分自学前,课堂不组织交流,学生没有充分交流前,教师不急于兜售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变“教师讲解为主”为“评价点拨为主”,让学生“先学”“试学”,教师后介入、缓渗透,扭转课堂一直来“学生追着教师跑”的不合理现象。应该明确,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唯一主体,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适时适宜适度的引导、辅导、指导上。教师的“导”,只是学生众多学习手段中的一种。
(三)建构发展性课堂
把学习还给学生,还要注意改造教师“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顽固思想,充分认识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困惑”“不足”的意义,敢于暴露真实学情,准确把握问题实质,适时开展针对性辅助、辅导,使学生经历由不足到完善、由肤浅到深刻、由粗糙到精细的发展过程。尊重学生情感体验,强化课堂的结构性、层次性、递进性,避免课堂出现平面推移的情况。
(四)强化评价功能
心理学行为主义学派“S-R”理论显示,及时、有效的刺激能够引起良好的反应。教学评价要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要改变教学中简单、封闭的结论性评价,把评价与反馈,视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契机。要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资源,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学习共性和特性的资料,从单一封闭的教师评价走向多元互动的生生合作评价,在互评互学中,在展示、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共性、明辨差异、打开思路、调整改进,把情感、思维引向深入。还要重视那些与成绩无关的细节性评价,比如参与度评价,学习状态、氛围、态度等的评价。
最后想说的是,推进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面临着教师长期以来已经固化的传统思想与做法,很多惯性思维、动作要想调整过来,既需要主观上的高度重视,也需要行动上的积极实践。学校教研组、教师自身要有长时间努力的思想准备,能够分阶段重点突破,积累成果,从而一步一步达成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10月,根据xx市初中化学学科协同研修活动的安排,作为一名刚上任一个多月的新教师,我有幸作为我们学校的主讲老师讲授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很感谢学校以及各位领导和老师给我这次学习机会。在备课过程中,自己也很清楚地知道这节课内容虽少,但由于知识本身抽象和学生缺乏对微观世界的想象力,使得学生对原子的内部结构的认识存在一定难度。在试讲前,刘老师和李老师也给了我十分宝贵的建议:
1、在原子结构发现史中的原子模型,可结合生活中的实物便于学生想象。
2、在原子结构探索中不够深入,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探究过少。
本节课内容是九年级化学课标人教版教科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本课题在教科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节课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知之较少,为探究活动制造了困难:哪些地方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怎样引导探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相当好了。在这方面也做过一些尝试例如:为导出“原子的结构”时,我适时地播放课件电解水的微观图示,动画的运用使学生较为直观的认识了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体会到适时的运用多媒体手段确实有助于抽象知识的教学。
但是由于知识本身抽象和学生缺乏对微观世界的想象力,使得学生对原子的内部结构如何,一下子也难以想象,此时我又适时地播放课件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然后小结原子的内部结构。通过分析和讨论原子结构的科学史料,学生们提高了想象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了解了科学的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们领略了神奇的微观世界,使微观变直观,抽象变形象,还初步知道了获得实证的途径,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这一课题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难点,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再结合教师设计的有关动画效果,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扩大了信息面,在帮助学生领略和体验微观世界,提高想象力,创新能力,使微观抽象的原子变为直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不足之处:本节课最大的缺点就是讲的太多,学生探究的偏少。对于这样的理论课,如何协调“讲清”和“探究”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学习探讨。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考虑问题、描述问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宏观现象想象微观世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贵州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潘丽霞
本节课属于理论型课题,又比较抽象,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到对重、难点的突破:
1、从生活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2、改进探究实验让学生分组活动,自己动手探究:
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微观粒子的运动解决抽象的问题: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用实物比喻看不见的分子原子: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5、采取学生自主评价的方式,让教学评价及时有效:
关键词:抗日电视剧,娱乐化,反思
一、抗日电视剧受欢迎的原因分析
抗日电视剧是在国家意识形态、市场价值和大众文化层面上对中国抗日战争这一历史史实的反映, 并且是在多种价值体系下重新生成的新的话语。我国抗日电视剧长盛不衰, 与民族感情、国家支持有重要关系。抗日电视剧历来是我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也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实践承担者。在国家意识形态塑造下的民族情节也是我国抗日战争题材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 抗日电视剧能够反映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虽然其他题材的电视剧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部分观众, 但是其功能和作用毕竟是有限的, 并且其投入和产出比不尽如人意。费克斯曾经明确指出, 任何一种产品, 其赢得消费者越多, 则其进行再生产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其经济效益也就越好。抗日电视剧同样如此, 由于之前成功的抗日电视剧产品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发展路径, 这就有效降低了同类产品在各方面的风险。从这一方面来看, 抗日电视剧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是由市场消费决定的。总之, 主流意识形态、民族情结以及市场的需要, 推动了我国抗日电视剧市场的繁荣。
二、抗日电视剧的娱乐化倾向
(一) 战斗场面严重夸张和失实
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 娱乐化的重要表现之一是通过极度弱化侵略者的战斗力来取悦电视机前的观众, 从而导致我国观众对日本侵略者有诸多不正确的看法。据相关统计, 横店影视城演员工会在2012年使用群众演员一共达到了30万人次, 其中有60%的群众在抗战题材的电视剧当中出演过“鬼子”。因此, 也有人调侃要“建设横店抗日根据地”。在抗日电视剧制作的过程中, 适当的艺术夸张和渲染是有必要的, 但也应有一个限度。当前, 部分抗日电视剧过犹不及, 夸张到扭曲事实, 从而导致了抗日电视剧违背历史真实性。若如电视剧中如此不堪的侵略者, 抗战岂止八年。从某种角度来说, 丑化敌人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二) 抗日电视剧事件扭曲史实
在抗日电视剧当中最严重的扭曲史实体现在对日军战斗力的扭曲上。从二战的历史来看, 日军不论是单兵素质还是武士道精神, 都使与其进行交战的国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日本和苏联发生的张鼓峰冲突当中, 日军战伤914人, 而苏军战伤有2752人, 在双方统计的各自的战损原因中, 被枪弹杀伤的苏军有869人, 日军是323人, 战损比达到了2.7︰1, 被弹片杀伤的苏军为1498人, 日军为532人, 战损比是2.6︰1, 被冷兵器杀伤的苏军为110人, 日军为4人, 战损比是28︰1。通过对上面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在二战期间, 日军的战斗素质很强, 而绝非部分抗日电视剧中所描述的那样。抗日电视剧中对日军战斗力过低的描述, 不仅没有起到抗日电视剧所能起到的宣传历史、培养群众正确历史观的作用, 反而是对历史的扭曲和不尊重。
三、避免抗日题材电视剧过度娱乐化的措施
(一)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电视剧停播、禁播
对于部分抗日题材电视剧过度娱乐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应当对其禁播、停播。当前抗日电视剧当中“雷剧”和“神剧”较多, 停播范围不应该仅局限在省级频道, 而应该扩大到地面城市频道以及视频网站。我国抗日电视剧数量庞大, 更不应该让那些质量低下的电视剧占据有限的频道资源。泛娱乐化的电视剧之所以有一定的市场, 是由于部分民众的欣赏水平不高造就的, 因此, 可以采取恰当措施提高观众的知识素养和审美水平, 引导群众欣赏更高水平的抗日电视作品。这样才能够为其他立足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提供生存空间, 促进我国抗日电视剧的良性发展以及国产电视剧作品的多样性。
(二) 加强对抗日电视剧的审核和严格把关
在对抗日题材的电视剧进行审核时, 不能因为是抗日题材而开绿灯, 要严格按照审核标准进行评定。首先, 剧集所反映的事件必须是真实历史, 收集和整理大量的史实, 不能毫无底线地虚构;其次, 剧中使用的道具、人物造型以及服装必须与历史情况相符合, 不能为了追求感官刺激而进行过分的现代化、个性化设计;再次, 在抗日电视剧当中, 战斗场面应符合基本的军事理论, 禁止出现飞天走地等武侠情节;最后, 抗日电视剧要以战斗为主要因素, 其他情节要服务于这一目标, 不能本末倒置。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神剧、闹剧出现, 提升抗日电视剧的质量。
(三) 抗日电视剧分级
战争的场面是血腥、残酷和暴力的, 但从整体上看, 我国抗日题材的电视剧大多是在电视节目的黄金档播出的, 这对部分观众会产生不利影响。对于电视作品当中有枪战、杀人以及儿童应该回避的暴力场面, 应该错开黄金档时间。如今, 对国内的所有电视剧进行分级不是一蹴而就的。对抗日题材电视剧这一特殊类型应就其暴力程度进行分级, 在卫视黄金时段播放一些少年儿童可以独自或者在父母陪同下观看的抗战剧。总而言之, 只有加强对抗日电视剧的严格控制, 才能创造良好的电视环境。
参考文献
[1]裴萱.抗战题材影视剧的文化产业学分析及理论反思[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1) :47-55.
[2]刘立刚, 赵菁.抗日题材电视剧的建构与反思[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4 (03) :61-63.
[3]刘雁.存在不一定合理:谈抗日雷剧[J].南方电视学刊, 2013 (06) :118-119.
在对待中小学教育上,中美两国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美国被称为孩子的天堂。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和创造性的特征。美国的小学基本上都没有正式的课本,老师安排最多的是各种活动,以代替教学内容。孩子们在学校的最大感受便是:“好玩,感兴趣。”这种好玩有趣的教学方式十分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让他们真正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在众多活动中,学生的体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所以美国的孩子一般都非常健壮。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常见到美国的中小学生在商店门口卖巧克力,而这居然是他们的一项家庭作业。美国人这种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从小树立挣钱和劳动价值的观点,是中国教育所欠缺的。美国教育当中,书本里的知识内容不多,但他们却得到了终身受益的东西——获取知识的办法。
在美国,学生升入高中以后,事情悄悄的起了变化。王哲在《 美国教育制度》中讲道:“美国大学的高质量对入学的高中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要求。经过八年小学、初中的轻松学习而进入高中的学生,也就第一次面临学习的压力。他们要考虑所修的课程是否够水平,要时刻注意每一次小型测验和每个QUARTER 的考试成绩,还要保证平时作业的质量,以保证GPA达到标准。”美国的大学宽进严出,学生不一定能毕业,给学生带来了压力,同时也产生了动力。王哲认为:“美国大学,便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新天地,其学术水平之高,学风之甚,都让人耳目一新。”
以上基本显示了美国教育结构的变化过程,从小学到大学基本上是一个由松渐紧的过程。而中国的教育结构则基本上是一个由紧急转至松的过程。中国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之重、内容研究之深,在世界上绝无仅有,以至于学生没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国的教育专注于提高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德育与体育。德育被忽视的后果在大学阶段显现出来,这就需要恶补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这样的基本道德课,但小时候形成的坏习惯,改起来实属不易,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体育被忽视的直接后果便是学生体质的急剧下滑,2002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结果显示我国学生的速度、耐力、爆发力、柔韧性等体能素质和肺活量持续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我们得到的仅仅是所谓的“基础知识扎实”,到了大学,情况为之一变,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一个“松”字。经过了高中三年的炼狱生活,考入大学的学生,像出笼的小鸟一样,一时兴奋,却很快迷失了自己。眼下高校流行一则顺口溜,曰:“上课一排全睡,打饭从不排队;晚上点灯开会,短信发到欠费;抽烟搓麻全会,啤酒三瓶不醉;逃课成群结队,恋爱谈到反胃;考试基本不会。”这样的现象虽然只是个别人的行为,但大学生的素质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基本表现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
中国大学生当中也有一批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品德良好的学生。但是大批的学生都比高中时松了许多。而大学阶段正是学知识、长本领、自主创新的最关键的时刻。与美国相比,中国在最关键的阶段落后了。
美国的教育是循序渐进型的,它符合人类成长的规律,是科学的。而中国则是由紧到松型(也有很多学生是由紧到紧型,但这未必是好事,快乐的童年被剥夺,怎么说也是人生一大憾事。),可见中国的教育结构实需完善。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教授告诫我们:“不能让学生为了考高分去学习,没完没了复习功课;不能让他们觉得生活苦闷,这样会扼杀年轻人的创造力,要对生活感到有趣,对课程感到有兴趣。”这也许就道出了教育的真谛。让我们的中小学生摆脱书山,摆脱题海,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吧!
2、由于品红有毒,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改为高锰酸钾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扩散,增强了对比性,学生更加清楚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3、当讲到“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时,开始讲课只是叙述给学生听,虽然学生都为之惊叹,但是没有亲身体会。在接下来的班级授课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了以下修改:在讲完“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之后,先给一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心里默数,然后问他们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数了多少个数字,再告诉他们“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中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这样,学生对一滴水中的水分子之多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4、“活动与探究”部分,开始时采用课本上的组织形式,先做实验1(即先将氨水滴入酚酞溶液),让学生知道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之后,再做实验2(大烧杯罩两个分别盛有氨水和酚酞溶液的小烧杯)。由于产生了思维定势,学生一致回答酚酞变红是因为氨水的成分进入了酚酞溶液(因为学生在物理课中已经学过分子的有关性质),然后得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结论。学生思维不够活跃。对此,在接下来的班级授课时,将实验的顺序作了调整:方法一:直接做了实验2,并介绍氨水以及酚酞溶液的成分,让学生看到同样罩在大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和浓氨水,渐渐地酚酞溶液变成了红色,而氨水的颜色却没有变化。这时,学生的思维就非常活跃,他们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酚酞溶液在空气中静置久了就会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反应,变成红色”、“酚酞试剂在水中会与水分子反应,变成红色”、“玻璃烧杯中的某种物质使酚酞变红色”、“氨水中的氨分子进入了酚酞溶液,发生了变化”,甚至还有的同学真的以为我在玩魔术!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然后就由他们讨论该如何验证种种猜测。结果,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很快就提出了实验方案:(1)单独放一杯酚酞溶液在实验台上,验证空气是否可以使之变红色;(2)用大烧杯罩一个盛有酚酞溶液的`小烧杯,验证大烧杯壁上是否有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物质;(3)用大烧杯分别罩一个盛有酚酞溶液的小烧杯和一个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验证水分子是否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色;(4)在一杯盛有酚酞溶液的小烧杯中滴几滴氨水,验证氨分子是否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该方法适合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
由于在验证大烧杯壁是否有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物质时必须用实验2的大烧杯,这里不足之处在于:(1)大烧杯内充满了氨分子,难以说明实验前烧杯内壁没有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物质,(2)拿开大烧杯后,使浓氨水露置空气中,污染环境。故采取了方法二的探究顺序(见教学个案展示),同样也能达到活跃思维的效果,而且能让一些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得到一些启示,便于以后的进一步探究。
5、分子间隔演示实验中,开始采用了酒精和水混合,从二者混合之后与混合之前的体积比较来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学生只是接受了这一个知识点,但是没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认识。为了增强直观性,便于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课堂上先用等体积的沙子(盐),和等体积的绿豆(红豆)混合,发现混合物的体积小于原体积的两倍,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见绿豆(红豆)空隙中的沙子(盐)。这时再来做酒精和水混合的实验,由宏观的现象联想到微观世界中微小的粒子间也存在着间隙,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性质。
在初中阶段所学化学用语主要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概念的建设,这些又是众多化学用语的基础,所以初中阶段化学用语的学习则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又显得凌乱,学生很难建设出基本概念的知识网络。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时,学生更重要的是理解所学化学用语的涵义,做到“名”与“实”结合,形成基本概念系统,培使学生的抽象思维中建设出基本化学素养。化学用语是代表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的一系列符号或图式,化学用语不仅代表化学事物,且表达特定化学概念,让学生理解化学用语的涵义,把符号、图式与物质的特征、化学反应发生和现象结合起来,丰富联想线索,减少机械记忆,增加理解记忆,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
从微观世界了解物质的组成是本书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学生需要先对元素的实体----原子的结构建立起基本和清楚的认识之后,才能探讨元素之间存在怎样的规律性联系(本质是元素的原子结构属性之间的联系),教学反思《《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反思》。对于原子结构,我们只要求学生掌握几代科学家建立的原子结构模型,而对于不同种的原子具体结构我们在这里不做强调,并扩展到离子与分子的涵义是元素周期表的科学本质是在原子结构水平上对元素性质及其规律性联系的认识成果。而元素周期表,以及电离能,电负性等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的解读对于学生了解元素的化合价以及物质化合的化学式的书写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建立起用原子结构的观点理解、分析元素性质的联系,所以原子结构、元素的化合价、化合物的化学式等都成为了孤立的知识点。
其实《物质结构与性质》是在分析元素周期表,将元素周期表“立体化”,要求学生会用表,能从表中找出相应的信息,如原子的符号、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如何计算中子数,会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物质中各元素质量之比或元素在改物质中的质量分数等等。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分析概括一类元素(同一族)的特点,使得对其产生的离子以及化合物有更深的认识。可以要求能力强的学生从物质看到元素,从元素看到原子,从原子看到原子结构,从原子的孤立构成看到核电荷数、原子半径、核外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及其之间的关系,再看到这些原子结构属性与得失电子能力以及氧化还原性之间的初步关系,并对晶体类型进一步地了解。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理解、特点、目的、实施;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12-0013-02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标志着我们的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个领域为我们师生共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这一空间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如何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如何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都是很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在关于评价改革中,它强调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基于这样的理念,针对我县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行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开展反思性教学研究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促使我们对反思性教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学习和探讨。
一、对反思性教学的理解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是用课程标准对自己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不断回顾和检验,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而这种合理性的涵盖量很大,例如,教学设计中的目标设定是否合理,教学过程设计是否合理,目标达成是否合理等等。同时它研究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即学习方式的改变,它更强调教师如何“学会教学”,即教学方式的改变,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角色及行为的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而学者型教师除了具有专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能力外,还应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和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师不可奢望仅靠职前师范教育就可获得这些特征,而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掌握科学研究的本领。
二、反思性教学的特点
1.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
反思性教学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的教学,而是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主动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并据此及时调整原教学方案,组织教学内容,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反思型教师在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之后,不仅想知道自己教学的结果,而且要对结果及有关原因等进行反思,因此总是喜欢问“为什么”,这种追问的习惯,往往促使反思型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所以它是一种千方百计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
2.反思性教学以“两个学会”为目标。
学会教学其含义与学会学习有类似之处,即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不仅学习教学的技术,还要学习、提高教学伦理水平。由于反思性教学的这“两个学会”目标,因此,它可使教师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将自己培养成学者型教师。
3.反思性教学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
道德感的重要方面之一是责任感,这是教师自觉反思教学行为的前提,也就是说,道德感欠缺的教师,除非因教学上的失误和迫于外界压力,否则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性教学理论看来,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似乎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能力更为重要,因此,反思性教学既注意教师教学的技术问题,又把教学伦理与道德问题摆上重要日程。
三、反思性教学的目的
反思性教学旨在帮助教师以审慎的方式教学,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自己变成更好、更有效率、更富有创见的行家,而这一切都正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素质。
四、反思性教学的实施
新课程的先进理念赋予了我们新的管理内容,要求我们改变自己的管理方式与行为。对反思性教学优势的认同,为我们的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我们深入探讨反思性教学的操作思路和方法。
1.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
我们组织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帮助他们了解新课程各学科、各学段的不同培养目标,从不同的培养目标中体味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角色、教育教学行为的潜在变化要求。让教师们明白理念、角色、行为的变化势在必行,这是我们寻求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则是满足这种需要的有效途径。
2.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反思性教学的理论。
我们首先学习了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的《反思性教学》的理论文章,了解了反思性教学的来源、兴起、定义、特点、目标、意义等;又组织教师们购买了美国作家写的《批判反思型教师ABC》等理论书籍。目的是让教师们不但了解反思性教学理论,而且内化吸收,从而变成教师的内在需求。
3.找准进行反思性教学的突破口。
一、二年级的数学课,按照教材编写意图是不要求教师书写教案的,它只是在教师用书中留有一定的空间,让教师依据自己的理解与教学实际做适当的填写,这无疑为教师们减轻了书写教案的负担,也为教师们提供了自主发挥的广阔空间,但是,它同时也存在着一种弊端:原来备课中的小结不见了。新课程又强调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开发者,而这样的角色定位最需要的就是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创造。而教学反思正是使教师总结、反思、改进、创造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决定以书写教学反思作为我们实施反思性教学的突破口。
4.设计书写教学反思的文本。
结合我县教学的实际情况,初始阶段我们是这样设计教学反思的:首先让教师对本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填写在文本的“问题集锦”中;然后选出本周课堂教学的一个教学流程,简单地填写在“教学流程设计”中;第三部分是让教师先取自己本周课堂教学中最精彩的片段写在“精彩回眸”中;第四部分是反思一周中教学存在问题的环节;第五部分是理论结合实践,谈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5.在实际的学习与运用中不断调整、充实。
以上五部分运行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这样的教学反思还缺少教师自我的、学生的评价与反馈内容。它对教师的自我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于是,我们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评价与反馈的内容。
6.结合培训内容,进一步弄清反思性教学的现实意义。
通过课程改革通识培训,我们进一步明白了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而且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因为它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7.为教师的自主发展创设条件。
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运行,我们发现,我们设计的教学反思文本的要求存在着目标均衡、分散的弊端,致使教师们的反思没有集中的关注点,问题的收集零散无序,难以归并、提炼,不利优化教学和指导区域教学的方向、方针和策略等等。此外,在教学反思书写中,教师们感到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所规定的格式也不利于教师的自我发挥。鉴此,我们及时调整了现有文本要求,即取消教师们必填写的具体的版块,而是建议重点从教学思路、结构、流程、问题设计、学情效果及反馈等进行反思,还可对关注点、课堂教学情境、困惑等进行描述分析,倡导教师自行设计或发挥,给大家提供了充分自主创造的空间。
总之,对于反思性教学和教学反思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已经历了从陌生到初步了解的过程,在继续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还将产生困惑甚至盲点,但是,有我们对反思性教学和教学反思的正确认识与执着追求,相信它会为我县的课程改革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高端建筑领域, 对于我国来说还是一个相对崭新的设计内容。在结构设计上进行突破取得创新是我国超高层建筑界能够在国际上立足的重要保证[1]。
2 高层及超高层结构体系
目前, 国际上对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划分通则是建筑高度在24m以上的为高层建筑, 在60m以上的为超高层建筑。在建筑用材方面, 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组合楼盖体系和全钢结构也是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采用的主要结构。在结构设计上, 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根据不用的指标可以划分成不同类型的结构体系。一般以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为原则, 按照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筑高度上的差异, 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等指标相协调的方式可以划分为六大体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和束筒结构体系。从经济合理的角度出发, 应该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或者框-筒结构体系, 这两种结构的筒体和剪力墙满足了测力构件的高性能要求, 能够承担较大程度的风载和地震负载, 并且具有刚度强、侧移小的优势, 能够适应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目前, 国内经常采用的结构型式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组合楼盖结构体系, 两种结构体系的经济比较分析如表1和表2所示。
3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
3.1 风荷载
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中, 对风荷载的严格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特别是对于超高层建筑。例如:著名的台北101大楼, 对于该大楼风荷载的设计除了按照当地有关规定外, 还专门邀请了加拿大一家公司的风洞试验室进行了风力荷载的研究, 以探求该高层建筑准确的受力状况。这家实验室以1:500的比例模拟了建筑现场的风力环境, 在此基础上预估台北101大楼的风荷载[2]。
3.2 地震力
目前, 任何建筑的设计施工都要考虑对抗地震的能力, 对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来说, 则应该倍加关注。
3.3 地基基础
地基是高层建筑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地基的天然条件决定了该运用何种方式进行打桩建基。例如, 台北101大楼地下是年龄较小的岩层, 利用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入桩, 深入岩层;新加坡来福士城的高楼群, 则由于地下地质条件好, 在进行地基设计时采用了筏性基础的技术。以上案例都是地基单一设计型的案例, 但是在很多时候, 需要根据当地的地基条件采用不同的基础方案, 把这些基础方案进行比较和结合, 选择一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组合方案运用到地基建设中。
3.4 业主需求
在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中, 以上3点是必须考虑的控制因素, 因为它们保证了大楼的安全度和可靠性能。除此之外, 有些业主还会根据需要提出不同的要求, 从而对建筑的结构设计产生影响[3]。
4 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设计的创新
4.1 建筑主题设计
艺术构思精妙的建筑主体设计能够使高层建筑创造出独特的天际线, 引发视觉上的趣味性和独特享受。建筑物的顶部一般是为天际线服务的, 在天空的衬托下形成“有限和无限”的遐想。如果在进行设计时, 不注重建筑天际线的作用, 建筑效果难以想象, 就会沦为空间里的一个死板的组成部分, 很难达到吸引注意力的作用。因此, 新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理念必然是将建筑物的实体属性和美学属性相结合, 使建筑物成为提高城市品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4.2 建筑外界面设计
首先,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通风性是一般建筑难以比拟的。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 风速和风压也在不断增大, 这种特征导致的结果是建筑物内部和外界的热交换普遍增加, 使建筑物的能量保存不能像一般建筑那样进行。另外, 气候也是影响建筑外界面设计的重要因素。气候情况是由多种对立要素共同作用而成的, 随着气候的变化, 建筑物要面临采暖与制冷、通风与防风等相互矛盾的要求。因此,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外墙的设计就要充分考虑混合模式、被动系统和主动系统的优化。理想的建筑外墙要能够实现对于气候“用”与“防”的辩证统一, 成为外界环境的有效过滤器。
4.3 建筑朝向设计
例如, 从太阳路径分析, 适合热带地区太阳路径的建筑物一般要设计成东西方向为中轴线的矩形, 这种朝向设计有效地降低了开阔面的太阳辐射。
4.4 建筑生态设计与城市空间
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生态设计具有很多的典型特点, 如将绿色化引入建筑设计和建筑系统的运行中, 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风进行内部照明和制冷, 与城市环境进行有机融合等。这些特征是现代社会低碳化发展的表现, 将引领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新风尚。
5 结论
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是城市空间的鲜明组成元素, 其结构设计要求符合现代人居和低碳经济的要求, 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 不断提高建筑自身的设计水平和文化品位。
摘要:随着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极大发展, 其设计理念和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攀升。加深对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研究是实现建筑行业良好发展的基础, 在研究的基础上要进行大胆创新, 同时要对现今的高层及超高层结构设计进行必要的反思。论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了高层和超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并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创新
参考文献
[1]倪海泉, 蒋立新.浅谈超高层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J].科技向导, 2011 (31) :219-221.
[2]张琳, 李晶.浅谈超高层结构设计[J].深圳土木与建筑, 2008 (4) :17-19.
【原子结构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原子结构05-31
第一节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核07-24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反思06-07
《作文的构思与结构》的教学反思10-04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教学反思10-25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反思12-08
生物《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反思12-21
分子原子元素教案06-13
结构游戏动物园反思01-13
高二化学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的教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