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精选9篇)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 篇1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归有光《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司马光《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司马光《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司马迁《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屈原《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苏轼《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柳宗元《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 篇2

一、学会处理好文言虚词的用法与意义的关系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基本上是比较“加点词的用法”的异同, 虽然说是比较词的用法, 但实际上我们在做题时一般会考虑两个方面, 即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按理说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 但很多时候我们只要知道加点词的意义就可以做出正确的选项, 这也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 如:

(2013年南宁市中考) 第14题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故时有物外之趣学而时习之

B. 则或千或百, 果然鹤也战则请从

C.为之怡然称快然胡不已乎

D. 以丛草为林不以疾也

A中“之”前一个是“的”, 后一个是“它”;C中“然”前一个是“……的样子”, 后一个是“那么, 既然这样”;D中“以”前一个是“把”, 后一个是“认为”;B中“则”的意思是那么, 因此正确答案是B。

二、学会将纷繁复杂的虚词加以归类的同时, 特别 识记虚词常用的用法与特殊用法

新课程初中语文常见的文言虚词有之、然、故、其、或、于、则、以、而、自、何、也、乎、乃、且、若、为、者、焉、虽等。从近几年中考试题来看, 虚词的难易程度还是适中的, 基本上检测的是虚词用法中的常用用法, 很多时候区分度就在虚词的特殊用法上, 如:

(2012年南宁市中考) 第14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A.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 必先苦其心志其如土石何

C.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不知而不愠

D. 管夷吾举于士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既可以做实词也可以做虚词, 它常用的虚词用法是做连词, 意思有:原因、缘故;所以, 因此;本来, 原来。而A选项中的“故”都是连词, 所以的意思。“其”可以做:代词, 意思有他的、她的、它的、这些、那些;语气词, 表示反问、揣测或命令;连词, 如果、假如。在“其”的用法中做代词、连词时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而作副词表示加强语气时就比较难, 所以在平时的复习中就要特别积累它的这类用法的句子。如B选项:前者是代词, 他的;而后者是语气词, 加强反问语气。“而”常用的虚词用法是做连词, 表示承接关系、转折关系、修饰关系等, C选项都是连词, 但前者表示承接关系, 后者表示转折关系, 用法不同。“于”的用法有:作介词, 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 可译为“在”“方面”“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作介词, 放在形容词之后, 表示比较, 一般可译为“比”, 有时可译为“胜过”;作连词, 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 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等。D选项:前者是介词, 表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后者也是介词, 表比较, 比的意思。

三、养成多读多思的习惯, 在读中培养语感并体会 文言的乐趣

初中语文文言虚词的复习方法 篇3

一、学会处理好文言虚词的用法与意义的关系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基本上是比较“加点词的用法”的异同,虽然说是比较词的用法,但实际上我们在做题时一般会考虑两个方面,即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按理说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但很多时候我们只要知道加点词的意义就可以做出正确的选项,这也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如:

(2013年南宁市中考)第14题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故时有物外之趣 学而时习之

B.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战则请从

C.为之怡然称快 然胡不已乎

D.以丛草为林 不以疾也

A中“之”前一个是“的”,后一个是“它”;C中“然”前一个是 “……的样子”,后一个是“那么,既然这样”;D中“以”前一个是“把”,后一个是“认为”;B中“则”的意思是那么,因此正确答案是B。

二、学会将纷繁复杂的虚词加以归类的同时,特别识记虚词常用的用法与特殊用法

新课程初中语文常见的文言虚词有之、然、故、其、或、于、则、以、而、自、何、也、乎、乃、且、若、为、者、焉、虽等。从近几年中考试题来看,虚词的难易程度还是适中的,基本上检测的是虚词用法中的常用用法,很多时候区分度就在虚词的特殊用法上,如:

(2012年南宁市中考)第14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 必先苦其心志 其如土石何

C.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人不知而不愠

D. 管夷吾举于士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既可以做实词也可以做虚词,它常用的虚词用法是做连词,意思有:原因、缘故;所以,因此;本来,原来。而A选项中的“故”都是连词,所以的意思。“其”可以做:代词,意思有他的、她的、它的、这些、那些;语气词,表示反问、揣测或命令;连词,如果、假如。在“其”的用法中做代词、连词时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而作副词表示加强语气时就比较难,所以在平时的复习中就要特别积累它的这类用法的句子。如B选项:前者是代词,他的;而后者是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而”常用的虚词用法是做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转折关系、修饰关系等,C选项都是连词,但前者表示承接关系,后者表示转折关系,用法不同。“于”的用法有:作介词,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方面”“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作介词,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作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等。D选项:前者是介词,表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后者也是介词,表比较,比的意思。

三、养成多读多思的习惯,在读中培养语感并体会文言的乐趣

在文言虚词的用法中有一种是语气词,这类虚词的用法学生掌握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这一类虚词也更能体现出文言的韵味,在中考中也常见。如(2012年南宁市中考)“其如土石何”中“其”是语气词,加强反问的语气。又如(2009年南宁市中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是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在语法不做要求的前提下,读一读这类句子,在读中体会句子内在的关系,在读中体会文言虚词的妙处。如把“其如土石何”和“如土石何”对比读,你会发现句子的音韵、节奏、语气都不一样。又如读一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你会觉得很有趣:如果从停顿和语气来读,你会觉得作者的感情色彩完全不一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强调的是莲出淤泥而不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强调的是予独爱莲)。如果把“之”去掉和不去掉对比读,你会觉得文言的韵味也完全不一样,有“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长句可以变成短句,读起来不费劲,语气比较舒缓,有一种韵律美。没有“之”“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感觉文言的韵味没有了。 像这类文言虚词课文中还有很多,如也、乎、何、若等,平时在积累之空隙拿这些句子读一读,相信你也会乐在其中的。

初中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篇4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 高考考点文言文虚词其

★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资料

★ 中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梳理与初中文言文常见句式

★ 文言文虚词

★ 高考文言文虚词的用法攻略

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篇5

教学目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教学重点:掌握“之而其为以于”的常见用法。教学方法:归纳总结,讲练结合。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文言虚词“之而其为以于”使用频率高,是武汉考纲要求。在中考试题中,文言虚词一般不作为测试重点,只要求考生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区别,以有助于理解文言语句。

二、考点阐述:

首先让我们看2010年武汉中考题: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A.何以战

B.不以物喜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D.以塞忠谏之路

1.考点设置:常见虚词“之而其为以于”的意义和用法

2.题型设置:为选择题,选项为四个,题干要求判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意同。3.题料来源:所选阅读材料以外的例句几乎全选自课内所学课文。4.考查难度:要求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解题,即解释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和语法功能。

三、复习方法:

①掌握常用虚词的一般用法。

②通过比较分析,根据语境推断虚词的意义和作用。③为常用虚词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两、三个典型例句。

四、复习常用虚词“之、而、其”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学生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义 故时有物外之趣。菊之爱,陱后鲜有闻。水陆草木之花。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菊,花之隐逸者也。彼竭我盈,故克之。渔为甚异之。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辍耕之垄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学生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 泉香而酒洌

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失丽

日出而林霏开

呼尔而与之

朝而往,暮而归 面山而居

人不知而不愠

其(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屠大署,恐前后受 2

其敌(《狼》)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学生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意义 舍其文轩 望其旗靡 不可知其源 增其旧制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其西南诸峰 其喜洋洋者矣

五、完成《能力训练》相应题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常用虚词“以、于、为”

教师讲析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学生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意义

以光先帝遗德

以咨诹善道

无从致书以观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伤先帝之明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教师讲析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3.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4.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学生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中“于”的用法意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告之于帝(《愚公移山》)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苛政猛于虎也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教师讲析

㈠动词wéi(1)“做”①行拂乱其所为 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作为、当作、成为” 例: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3)“说” 例:①孰为汝多知乎

(4)“是”例:①知之为知之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㈡介词wèi ⒈“替、给、向” 例:①愿为市鞍马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⒉“被” 例: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学生练习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此不为近者大而远者小乎”。(《两小儿辩日》)“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宋所为无稚兔鲋者也”。(《公输》)为我为云梯之械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弃其杖,化为邓林 以牒为械

知之为知之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此为何若人

山峦为晴雪所洗 贤能为之用

二、小结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于》的用法 篇6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

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略论文言虚词的学习 篇7

一.知其源流

学习文言虚词, 有两个问题是需要明了的:一是有部分虚词在书写符号上使用了同音假借字;二是有一些虚词是由实词虚化而来。

先谈同音假借问题。同音假借是指语言中的某个词原本没有相应的专门字来记录它, 后人便借用一个与它音近或音同的词的相应字来记录, 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造字的造字法。同音假借在虚词的用字上表现得尤其突出, 所以, 清人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说:“凡语词 (虚助词) 之字, 多非本义, 但取其声。”例如, “而”字的本义是指颊毛, 由于音同或音近的关系, 借用来记录文言中的虚词。又如“焉”, 从字形上看是一个象形字, 其本义是指一种鸟, 也是由于音同或音近的关系, 借用来记录文言虚词。另外, 像“其”、“为”、“也”、“则”等虚词也都使用了假借字。明乎此, 就不能把文言虚词的意义与假借字的本义混为一谈。

再谈实词虚化问题。在文言中, 虚词兼类是一个普遍现象。就高考所要求掌握的18个虚词而言, 大多数虚词兼有三、四类词。但如果我们了解实词虚化现象, 就会清楚为什么虚词多有兼类, 这有助于学习者区分虚词的不同用法和功能。已有的研究表明, 在汉语实词虚化的过程中, 存在着动词﹥介词﹥连词的虚化链。也就是说, 某一个虚词之所以兼有介词、连词的词性, 是因为虚化程度不同所造成的, 它们在历时层面上曾经有过联系, 连词的用法是从介词进一步虚化而来。

下面, 以“与”的虚化过程为例来说明这一情况:

(1)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诗·击鼓》)

(2) 今我战, 又胜荆与郑。 (《国语·晋语》)

从词性的角度来讲, 例 (1) 中的“与”是一个介词, 而例 (2) 中的“与”是一个介词还是一个连词, 不太好区分。然则, “与”为什么有介词和连词两类词性, 这两类词性之间又存在着什么关系呢?这要从“与”的本义说起。“与”的本义是“党与”。从“党与”之义引申出“参与”之义, 又从“参与”之义引申出“偕同, 与……在一起”之义, 在这个义位上, “与”开始了虚化, 又由于相关的句法环境, 触发了“与”从伴随介词向并列连词的方向演变。

此外, 还需要对文言中的两个特殊的虚词“者”和“所”加以注意。从现代汉语共时的平面来看, “所”和“者”已经虚化成为了词缀, 但在文言中它们是两个比较特殊的虚词。

“所”往往同VP相组合, 表示转指VP的对象。例如:

(3) 古之为市也, 以其所有, 易其所无者。 (《孟子·公孙丑下》)

(4) 子虚言楚云梦所有甚众, 侈靡过其实, 且非义理所尚。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例 (3) 中的“所有”是一个短语, “所”是指有的对象;例 (4) “所尚”的“所”是指推崇的对象。在文言中, “所”是一个名词化标记, 其作用是使一个谓词性成分转化为体词性成分。

“者”加在谓词性成分之后, 构成一个“VP+者”结构, 整个短语结构也转变成一个体词性成分。例如:

(5) 作者之谓圣, 述者之谓明。 (《礼记·乐记》)

(6) 穿汾、河渠以为溉田, 作者数万人。 (《史记·平准书》)

上两例中的“作者”同现代汉语有所区别。在现代汉语中“作者”是一个词, 而在较早的文言中它是一个短语, 表示劳作的人。

二.古今观照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 它们之间是源和流的关系。但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习者难免不受现代汉语的负迁移影响, 以现代汉语虚词的种种情况去想当然。因此, 加强对比性学习, 以现代汉语虚词为参照系, 将有助于我们对文言虚词知识的掌握。同现代汉语虚词相比, 文言虚词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言虚词的消亡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实词相比较而言, 虚词虽然较为封闭, 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点, 通过如下两方面就不难看到:

语气词的兴替。从句法位置上来看, 文言中存在着句首语气词、句中语气词和句末语气词, 而在现代汉语中, 前两类语气词已经消失了, 只有句末语气词。如表示陈述语气的“也”、“矣”, 在现代汉语中基本不用, 代之以表示肯定的“的”和表示变化的“了”;表示疑问语气的“哉”、“与”、“乎”等被“吗” (是非问) 、“呢” (特指问、选择问) 、“吧” (揣度问) 所代替。

表敬副词的消亡。文言中有一类特殊的副词次类———表敬副词, 如“敬”、“谨”、“窃”、“敢”、“猥”等。这类词体现了古代重尊卑等级的观念, 但在现代社会中这一观念存在的土壤已经失去, 所以这类词在现代书面语言中已难觅踪迹。

2.古今用法有别

同已消亡的文言虚词相比较而言, 更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古今“同中有异”的一些虚词及虚词相关的用法。

例如:“稍”, 古今都是副词, 现代汉语中是“稍微”、“略微”的意思, 而在文言文中则是“渐渐”、“逐渐”的意思。如“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 稍夺其权” (《史记·项羽本纪》) , 其中“稍”便是“逐渐”的意思。又如“颇”, 古今都是表示程度的副词, 但所表示的程度的深浅发生了转移, 现代汉语中“颇”常表示程度深, 但在文言中往往表示程度较低, 如“然战国之权变, 亦有可颇采者, 何必上古” (《史记·六国年表序》) , 这里的“颇”就是表示程度较低。再如“但”, 现代汉语兼有副词和连词的用法, 但文言中“但”主要用作范围副词, 其义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只”、“仅仅”等, 如“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 但见其老弱及羸畜” (《史记·刘敬传》) , 其中的“但”就是“仅仅”、“只”之意。

还有一点需要提到, 由于常用的文言虚词兼类的现象特别普遍, 因此文言中的一个虚词常常对应现代汉语的几个虚词。如文言虚词“于”就对应现代汉语中的“在”、“从”、“比”等虚词。

3.同形异义

语言的发展﹑演变是语言的基本规律之一, 所以共时平面上的一些同构的现象在历时上是存在着差异的。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观察, 有一些双音节虚词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短语结构;反过来说, 在古代汉语中的有一些短语结构由于语义的相宜性、高频的同现诱发了它们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固化, 词汇化之后成为一个词。这就告诉我们在阅读古文献之时, 要注意语言的历时差异, 不要以今律古, 把古代汉语中的一些虚词连用的结构理解成为双音节的虚词。例如:

【虽然】

现汉:连词, 用于上半句, 表示承认某一事实, 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与之相呼应, 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 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文言:即使这样, 虽然如此。是两个单音词连用。“虽”, 连词, 可译为“虽然”“即使”;“然”, 指示代词, 可译为“这样”、“此”。例如:“虽然, 受地于先王, 愿终守之, 弗敢易。” (《唐雎不辱使命》)

【不必】

现汉:副词,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的不需要。

文言:不一定。是两个单音节虚词连用。“不”, 否定副词;“必”, 语气副词。例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非常】

现汉:形容词, 异乎寻常的, 特殊的;副词, 十分、极。

文言:“非”是一个否定副词, “常”为一般、永恒之意。例如:“盖世必有非常之人, 然后有非常之事。”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其实】

现汉:副词, 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承上文, 多含转折意) 。

文言:是两个单音词连用。“其”, 代词;“实”, 名词。“其实”之意为它的果实。例如:“桔生淮南则为桔, 生于淮北则为枳, 叶徒相似, 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

从上述三个方面可以看出, 文言虚词在其历时演变过程中, 用法发生变化是一个普遍现象, 因而在学习中应注意分清各种不同的对应关系, 以免以今律古。

三.有的放矢

在学习过程中, 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所选录的文选。就高考所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而言, 每一个都在教材中多次出现, 但是它们出现的频率并不是均匀分布的, 有的词出现的频率高, 复现的机会也就多一些;有的词出现的频率要低一些, 复现的机会也就少一些。因此, 我们要有意识地注意那些在教材中低频出现的虚词, 扫一扫可能存在的知识盲区。为了方便大家对文言虚词的学习, 我们对高考中所要求的18个虚词在教材中出现的频率进行了统计: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各个虚词之间的频距并不是等距关系, 频率差距悬殊。

出现次数最高的“之”和出现次数最低的“何”之间频数相差396次, 也就是说这两者在教材中出现的机会不均等。这意味着教师讲解“之”的机会可能远远大于讲解“何”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人工干预, 有意识地提高学习“何”的次数。

文言虚词练习 篇8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祛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

1.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将焚公宫而弑晋侯

A.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

B.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C.吾尝终日而思矣

D.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2.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秦伯诱而杀之

A.某所,而母立于兹

B.蟹六跪而二蟹

C.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D.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3.下列句子中的“何”与例句中的“何”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蒲人、狄人,余何有焉

A.君若易之,何辱命焉

B.大王来何操

C.徐公何能及君也

D.然则何时而乐耶

4.下列句子中的“何”与例句中的“何”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虽有君命,何其速也

A.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B.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妇语

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5.下列句子中的“其”与例句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

A.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D.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6.下列句子中的“其”与例句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夫祛犹在,女其行乎

A.臣谓君入也,其知之矣

B.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

C.其如是,孰能御之

D.吾其还也

7.下列句子中的“若”与例句中的“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若犹未也,又将及难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C.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苏秦之楚,三月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其可得乎?”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三》)

1.下列句子中的“若”与例句中的“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

A.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B.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C.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D.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

2.下列句子中的“乎”与例句中的“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苏秦之楚,三月乃得见乎王

A.相与枕藉乎舟中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D.故以众勇无畏乎孟贲矣

3.下列句子中的“乎 ”与例句中的“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因鬼见帝,其可得乎

A.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B.日食饮得无衰乎

C.儿之成,则可待乎

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4.下列句子中的“乃”与例句中的“乃”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苏秦之楚,三月乃得见乎王

A.荆轲废,乃引其匕手提秦王

B.事情所以不成者,乃欲生劫之

C.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5.下列句子中的“乃”与例句中的“乃”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

A.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B.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

D.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6 题

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尊宠乐毅以警动于燕、齐。

齐田单后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北至河上,尽复得齐城,而迎襄王于莒,入于临葘。

燕惠王后悔使骑劫代乐毅,以故破军亡将失齐;又怨乐毅之降赵,恐赵用乐毅而乘燕之弊以伐燕。燕惠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震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节选自《史记•乐毅列传》)

1.下列句子中的“且”与例句中的“且”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欲连兵且留齐,南面王齐

A、不出,火且尽

B、燕王乃使让乐毅,且谢之曰……

C、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下列句子中的“且”与例句中的“且”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故召将军且休,计事

A、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B、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D、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3.下列句子中的“所”与例句中的“所”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妇女无所幸

D、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4.下列句子中的“所”与例句中的“所”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

A、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C、盖余所至,尚不能十一

D、从弟子女十人所

5.下列句子中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

A、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

B、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

C、将军自为计则可矣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6.下列句子中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

A、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B、何故怀瑾握瑜,而令自放为

C、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D、不足为外人道也

参考答案

一、1.B(例句和B项中的“而”均为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或省去;A项为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等;C项为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D项为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所以”等)

2.C(例句和C项中的“而”均为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就”、“便”、“然后”等,或省去;A项为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B项为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与”等,或省去;D项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然而”、“但是”、“可是”等)

3.B(例句和B项中的“何”均为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可译为“什么”;A项为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C项为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哪里”等;D项为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

4.D(例句和D项中的“何”均为副词,可译为“多么”、“何等地”等;A项为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等;B项为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C项为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5.D(例句和D項中的“其”均为指示代词,可译为“那”;A项为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的”;B项为第三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自己”;C项为指示代词,可译为“其中的”)

6.D(例句和D项中的“其”均为副词,表示期望、祈请语气,可译为“还是”;A项为副词,表示测度语气,可译为“也许”、“或许”、“大概”等;B项为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C项为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如果”等)

7.A(例句和A项中的“若”均为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如果”等;B项为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C项为指示代词,表示近指,可译为“如此”、“这样”等;D项为助词,相当于“然”,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状态[……的样子],译时可省去;)

二、1.C(例句和C项中的“若”均为动词,可译为“像”、“似”、“如同”等;A项为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如果”等;B项为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或”、“或者”等;D项为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与”等)

2.D(例句和D项中的“乎”均为介词,相当于“于”,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译时可省去;A项为介词,相当于“于”,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处所,可译为“在”;B项为介词,相当于“于”,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或省去;C项为助词,用在句子中表示停顿,译时可省去)

3.A(例句中的“乎”和A项中的“乎”均为语气助词,表示反问,可译为“吗”;B项为语气助词,表示测度,可译为“吧”;C项为语气助词,表示感叹,可译为“啊”;D项为语气助词,作形容的词尾,译时可省去)

4.C(例句和C项中的“乃”均为副词,表示事情的前后相承关系,可译为“才”;A项为副词,表示事情、动作行为的前后相承关系,可译为“就”、“于是”等;B项为副词,在句中起加强肯定的作用,可译为“是”、“只是”;D项为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5.B(例句和B项中的“乃”均为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出现是出乎意料的,可译为“竟”、“竟然”等;A项为副词,表示转折,可译为“却”;C项为副词,表示事情的前后相承关系,可以为“于是”、“就”等;D项为副词,表示所述事实仅限于某一范围,可译为“只”)

三、1.B(例句和B项中的“且”均为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等;A项为副词,表示情况将要发生、出现,可译为“将”、“将要”等;C项为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既……又”等;D项为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出现,可译为“将”、“将要”等)

2.A(例句中的“且”和A项中的“且”均为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是暂时的,可译为“暂且”、“姑且”等;B项为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一边……一边”、“一面……一面”等;C项为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况且”、“而且”等;D项为副词,表示情况将要出现,可译为“将要”、“将近”等)

3.A(例句中的“所”和A项中的“所”均为助词,它们先与介词“以”结合,然后再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跟动作行为相关的原因,可译为“……的原因”;B项为助词,先与介词“以”结合,再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以译为“……的人”;C项为助词,放在动词前边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的人”;D项为名词,表示处所,可译为“处所”、“地方”等)

4.B(例句和B项中的“所“均为助词,放在动词前边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的事情”、“……的情况”等;A项为助词,与介词“为”合用,表示被动关系,可译为“被”;C项为助词,放在动词前边同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处所,可译为“……的地方”;D项为量词,表示约略估计之数,可译为“左右”、“上下”等)

5.C(例句和C项中的“为”均为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受益的对象,可译为“替”、“给”等;A项为动词,可译为“成为”;B项为动词,可译为“做”、“作”等;D项为介词,表示被动关系,可译为“被”)

6.C(例句和C项的“为”均为介词,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A项为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为了”等;B项为语气助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D项为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出的同时所旁及的对象,可译为“向”、“对”、“同”等)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 篇9

六、文言文翻译的破解

第二节

准确翻译虚词

题组一

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B.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C.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解析 C项为代词,你;A、B、D项均为连词,表目的,来。答案 C 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A.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操?大王来何.B.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C.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能及君也?徐公何.D. 何以战?.

解析 C.均为代词,什么原因。A.动词,呵问;代词,什么原因。B.代词,什么;副词,多么。D.副词,怎么;代词,什么。答案 C 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 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

如遗世独立。飘飘乎.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欲食乎?儿寒乎.D. 技盍至此乎?.

解析 A.均为助词,反问语气,吗; B.均为助词,反问语气,吗、呢。C.形容词词尾,助词,„„的样子;相当于介词“于”。D项均为助词,表疑问语气,吗。答案 C 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入。度我至军中,公乃.A.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反不能及。今其智乃.B. 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C.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出。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D.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解析 A.均为副词,表顺承,就、才。B.表出乎意料,竟然;副词,确认判断,是、就是。C.副词,是、就是;第二人称代词。D.表顺承,就、才;副词,确认判断,是。答案 A 5.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D.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解析 C.均为副词,分别表婉商、期望语气。A.指示代词,其中;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B.人称代词,他;活用为第一人称。D.指示代词,那;音节助词,不译。答案 C 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示赵弱且怯也。.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B.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若属皆且为所虏。

.D.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解析 A项为连词,表并列,又。B.副词,暂且,姑且;副词,将。C.连词,表让步,尚且,还;副词,将。D.连词,表并列,又;副词,将。答案 A 7.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若毒之乎?„„更若役,复若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解析 C.动词,像,如;表假设,如果。A.均为代词,你、你们。B.均为连词,表假设,如果。D.均为代词,你。答案 C 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C.某所,而母立于兹。.若属且皆为所虏。.D.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解析 C.名词,处所;介词,与“为”一起表被动。其余为助词,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答案 C 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解析 A.表凭借,用来„„的方法;其余表原因,„„的原因。答案 A 10.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C.公为我献之。.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D.我为鱼肉,何辞为?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解析 D.均为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A.表被动,被;介词,为了。B.动词,形成;介词,给;C.介词,替;动词,作为。答案 D

题组二

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B.且焉置土石? .万钟于我何加焉!.C.犹且从师而问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或师焉,或不焉。.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解析 A.均为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B.代词,哪里;句末语气词,反诘语气,呢。C.代词,之;句末语气词,表肯定。D.句中语气助词,表提顿;助词,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地。答案 A 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汤之问棘也是已。

.C.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解析 D.句中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表停顿;助词,表肯定和感叹语气。A.均为助词,表判断。B.均为句中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表停顿。C.均为助词,用于句末,表感叹、肯定。答案 D 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A.而吾以捕蛇独存。.不赂者以赂者丧。.B.皆以美于徐公。.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樊哙侧其盾以撞。.D.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解析 B项为动词,认为;介词,把。A.项均为介词,因。C.均为连词,表修饰。D.项均为介词,表时间,在。答案 B 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变法者因时而化。.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B.因利乘便。.于今无会因。.C.蒙故业,因遗策。.因拔所佩刀断一指。.D.不如因而厚遇之。.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解析 D项为介词,趁此、趁机。A.介词,依据;介词,因。B.介词,表凭借,依据;名词,机会。C.动词,继承;连词,于是。答案 D 5.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A.燕王欲结于君。.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B.良曰:“长于臣。”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D.君幸于赵王。.不求闻达于诸侯。.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解析 D.介词,表被动;介词,在。A.均为介词,跟、同。B.均为介词,表比较,比。C.均为介词,对于。答案 D 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B.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D.则与一生彘肩。.无乃尔是过与?

.解析 C.介词,跟、同,有比较义。A.介词,跟、同;连词,和。B.介词,替;动词,给。D.动词,给;助词,同“欤”,表疑问或反诘语气。答案 C 7.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A.“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非死则徙尔。.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解析 C项前者为连词,表转折,却;后者为副词,表判断。A均为连词,表承接;B均为连词,表假设; D项均为连词,表选择。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答案 C 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A.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B.此数者,用兵之患也。.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

.C.言之,貌若甚戚者。.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D.客有吹洞箫者。.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析 D.均为助词,前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后者是判断的标志,用在主语后,表提顿;A.均为助词,„„的(人、东西、事情);B.均为助词,前者表提顿,后者置于数词后面,无义;C.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答案 D 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B.之二虫又何知。.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D.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解析 B.均为指示代词,这、此。A.动词,到;人称代词,我。C.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在否定句中,前置。D.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答案 B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下一篇:家教安全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