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质量认证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绿色食品质量认证(通用10篇)

绿色食品质量认证 篇1

第一节 定义

第二节 注册商标图形及文字

第三节 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第二章 申请主体、产品要求

第一节 申请主体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哪些产品可以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第三章 申请认证程序

第四章 材料目录及编制要求

第一节 总体要求

第二节 《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企业及生产情况调查表》填写规范

第三节 文字材料目录及要求

第四节 其它材料要求

第五章 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有关费用

第六章 绿色食品标准目录

附件:

第一章 绿色食品概念

第一节 定义

绿色食品标志由三部分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绿色食品中文标准字体、字形已注册,用者不可再作修改。标志图形、中、英文文字及三者的任意组合已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注册为质量证明商标。

第三节 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一是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二是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三是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四是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第二章 申请主体、产品要求

第一节 申请主体的基本要求

申请人必须是企业法人,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政府和行政机构等不可作为绿色食品申请人。同时,还要求申请人具备以下条件:

1、具备绿色食品生产的环境条件和技术;

2、生产具备一定规模,具有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3、加工企业须生产经营一年以上方可申请。

4、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作为申请人:

(1)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及各级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有经济和其它利益关系的;

(2)可能引致消费者对产品(原料)的来源产生误解或不信任的企业,如批发市场、粮库等

(3)纯属商业经营的企业(如百货大楼、超市等)。

第二节 哪些产品可以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绿色食品标志,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1996年11月7日经国家工商局商标局核准注册的我国的第一例证明商标。

其核定使用的商品范围极为广泛,在1类的肥料上,注册了图形商标;在2类的食品着色剂上注册了文字、图形、英文以及组合共四件商标;在3类的香料上、5类的婴儿食品上注册了四个商标,并在29 类肉类、煮熟的水果、蔬菜、果冻、果酱等,30类的糖、咖啡、面包、糕点、蜂蜜、糖调味香料,31类水果、蔬菜、种子、饲料,32类啤酒、饮料,33类含酒精的饮料进行了全类注册。据不完全统计、讫今为止“绿色食品”证明商标现已在八类1000多种食品上核准注册33件证明商标。

概况地说,可以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一类是食品, 比如粮油、水产、果品、饮料、茶叶、畜禽蛋奶产品等。包括:

(1)按国家商标类别划分的第5、29、30、31、32、33类中的大多数产品均可申请认证;

(2)以“食”或“健”字登记的新开发产品可以申请认证;

(3)经卫生部公告既是药品也是食品的产品可以申请认证;

(4)暂不受理油炸方便面、叶菜类酱菜(盐渍品)、火腿肠及作用机理不甚清楚的产品(如减肥茶)的申请;

(5)绿色食品拒绝转基因技术。由转基因原料生产(饲养)加工的任何产品均不受理。

另一类是生产资料,主要是指在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的物质投入品,比如农药、肥料、兽药、水产养殖用药、食品添加剂等等具备一定生产规模、生产设施条件及技术保证措施的食品生产企业和生产区域还可以申报绿色食品基地。

第四章 材料目录及编制要求

第一节 总体要求

一、要求申请人用钢笔、签字笔正楷如实填写《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企业及生产情况调查表》,或用A4纸打印,字迹整洁、术语规范、印章清晰;一份《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和《企业及生产情况调查表》只能填报一个产品。

二、所有表格栏目不得空缺,如不涉及本项目,应在表格栏目内注明“无”;如表格栏目不够,可附页,但附页必须加盖公章;

三、申请认证材料应装订成册,编制页码,并附目录。

第二节

《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企业及生产情况调查表》填写规范

一、产品名称

“产品名称” 栏应填写商品名(即产品包装上的名称),不可将一类产品(如蔬菜、水果、茶叶等)作为申请认证产品名称;对于原料配方基本一致,且加工工艺相同或相近的系列加工产品(如系列大米、系列冰淇淋等)或同一产品申请在多个商标上使用的,可以以系列产品名称填写一份申请书,但在表一后要附报系列产品清单(包括产品名称、商标、申请认证产量和包装规格);一栏内不可多个产品混填。

二、申请认证产量应以“kg”或“吨”为单位

三、“表一原料供应形式”栏

该栏主要填写申请认证企业与生产基地或原料供应单位间的关系,分3种形式:

1、申请认证企业本身是原料生产单位,如农场、果园等,填写“自给”;

2、申请认证企业有稳定基地,基地负责组织农户生产,填写“公司+基地+农户”、“协议供应”、“订单农业”等形式;

3、从企业购买原料,填写“合同供应”。

对于畜禽、水产类申请认证企业,原料的供应包括两部分,即畜禽、水产品供应单位,饲料(饵类)供应单位。

四、“表二 农药与肥料使用情况”

1、填写单位。该表由原料生产单位填写、加盖公章并负责。省、市、县级农技服务部门不可作为填写单位;

2、“主要病虫害”一栏填写当年发生的病、虫、草害;

3、“农药、肥料使用情况”栏填写当年使用情况;

4、对于大田作物(包括蔬菜),农药“每次用量”单位应用g(mg)/亩或l(ml)/亩,不得用稀释倍数;对于果树、茶叶类,用稀释倍数;拌种用药单位以“g(ml)/kg种子(或 ‰)”表示;

5、每项必须填写,不得涂改(如属笔误,进行杠改);

6、该表不可多个产品混填。

五、“表三 畜(禽、水)产品饲养(养殖)情况表”

1、填写单位。该表由饲养(养殖)单位填写、加盖公章并负责。省、市、县级畜牧、兽医(水产)服务部门不可作为填写单位;

2、“饲料构成情况”栏应根据不同饲养阶段构成情况分别填写。“成份名称”栏应将全部饲料成份(包括预混料及具体配方)全部列出,不得用“其它”等含糊字样;比例填写用百分数(%)表示,依据用量大小,从大到小填写;“来源”详细填写,不可用“外购”、“来自基地”等含糊术语。

3、“药剂使用情况”栏应详细填写所用药剂(包括疫苗、消毒剂)的使用情况;“使用量”单位用“mg(万单位)/kg或g(mg)/l”;

4、每项必须填写,不得涂改(如属笔误,进行杠改);

5、该表不可多个产品混填。

六、“表四 加工产品生产情况”

1、填写单位。该表由负责产品生产加工的单位填写、盖章并负责;

2、执行标准。有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的,须执行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绿色食品质量认证 篇2

2007年,全省共受理申报各类绿色食品、有机食品66家企业142个产品,其中绿色食品申报企业55家114个产品,有机食品申报企业11家28个产品。申请创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6个。得到保护的农田、草场、水域监测面积16.83万公顷,产品申报产量186万吨,产品产值13.16亿元。与2006年相比申报产品个数增长46.5%、监测面积增长14%、产品产量增长6.7%、产品产值增长34%。从产品的结构上看,加工产品占50%,种植业产品占46.5%,畜禽产品占2.6%,渔业产品占0.9%。绿色(有机)食品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

为了保证绿色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维护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权威性和品牌公信力。甘肃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主要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绿色食品监管力度。

一是建立健全标志监管员队伍。从省一级的监管员逐步向市(州)延伸,2007年,全省经过培训注册,取得资质的绿色食品监管员达52人,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专业化的绿色食品监管员队伍。

二是完善年检制度。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专门制订了以企业年度检查为核心的工作规范,使年检工作更加全面、科学、细致。年检工作分为两部分,第一是到企业实地检查,由绿色食品标志监管员对企业的产地环境状况、生产过程、仓储、运输等进行全面检查,对年检不合格的企业取消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通过年检工作,强化对绿色食品的监管工作。

三是加大超范围用标和超期用标的纠正力度。根据标志管理的有关规定,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实行“一品一号”的原则,对于超范围使用标志,超期使用标志、一标多用等现象,一方面在制度上、合同中加强约束,另一方面加强对企业规范用标的指导和监督。同时教育企业规范用标,以体现出绿色食品应有的价值,这样,假冒产品才更易被甄别和查处,侵权行为才会得到遏制。

四是依靠工商管理部门配合打假。省绿办与工商部门积极衔接,双方形成了互动。在执法过程中,联合工商、技术监督部门共同执法,对企业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绿色食品质量认证 篇3

关键词: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现状;质量监管

中图分类号: F426.8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4.001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食品有了更高的追求,很多企业都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建立了多种绿色食品品牌,这既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因此,做好绿色食品的质量监管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绿色食品概述

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品。这类食品是经过特定的生产方式来生产的,需经过专门机构认证,而且还具有绿色产品商标。其发展原则是可持续性。一般而言,绿色食品具有三个典型的特征:一是依据相关法律,对产品实施标志管理;二是对产品的生长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强调产品生长环境的生态性;三是严格把控产品全程生产质量。

2 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现状

2.1 风险因素增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绿色食品的数量和种类也在逐渐增加,与此同时,绿色食品的质量安全开始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在生产绿色食品的过程中,投入品的存在使得产品的安全性受到潜在的威胁,常见的投入品有:农药、生长调节器、加工助剂等。另一方面,随着绿色食品的需求加大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身于绿色食品行业,形成绿色食品申报主体的多样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增加了质量管理的风险因素。

2.2 监管员人数相对不足

目前,我国虽然拥有专业的绿色食品质量监管队伍,但是随着绿色食品行业的发展,现有的质量监管人员已经远远不能应对现实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绿色产品的质量监管工作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监管员人数的不足以及监管工作范围的广泛,很多监管人员在进行监管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同时,还承担起绿色食品的开发和审核工作,进而导致监管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精力不足;另一方面,绿色食品企业及产品地域发展不平衡,监管人员有限,而监管工作任务繁多,难以保障监管的质量。

2.3 行政执法能力有待加强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其他部门相比,无论是机构设置还是人员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距。与此同时,我国行政法律法规中,对违规或者假冒绿色产品的处罚力度相对较弱,警示作用小。

3 绿色食品质量监管工作重点

3.1 健全管理机构,切实抓好工作队伍建设

监管部门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在保障绿色食品质量安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监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是绿色食品监管与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监管工作的开展应该坚持以“有工作机构,有组织领导,有专人负责,有明确职责”为原则,不断规范地级市绿色食品监管队伍,使地级市的监管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了便于监察工作的开展,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积极变革监管手段和监管方法;二要落实市场监管行动,对监管部门的工作秩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3.2 加强组织领导,从资金投入上保障绿色食品的监管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做好绿色食品的监管工作是我国以人为本的主要体现,因此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绿色食品的监管工作。一方面,加大对绿色食品监管部门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完善法律法规,为监管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3.3 推进信息化工作,完善服务及监管体系

我国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监管部门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使其为监管工作服务。一方面,监管部门要从绿色食品行业的实际状况出发,逐步开发绿色食品技术的指导和咨询服务系统;另一方面,建立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使监管部门在开展监管工作的同时,实现监管与服务的统一,进而保障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4 加大宣传力度,为绿色食品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在对绿色食品进行监管的过程中,监管部门做好监管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宣传工作可以提升消费者的环保观念和绿色观念,增加其对绿色食品的消费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宣传,可以促使绿色产品企业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升自身的自律能力,为绿色环保产品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4 结语

人们对绿色食品需求不断增加,但我国绿色食品的安全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监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绿色食品的监管工作,积极采取措施,健全管理机构,加强监管工作的投入力度,推进信息化工作,完善服务和监督体系,加大宣传覆盖力度,创建良好的绿色食品发展氛围,确保绿色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沛新. 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成效及近期工作重点[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03):11-14.

[2]张宪,乔春楠,王宗英.落实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对策探讨[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04):16-18.

绿色认证真的绿色环保 篇4

绿色认证真的绿色环保?

环保意识已经逐步深入人心,很多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在选购产品时都会注意是否是绿色环保产品。但是在建材市场很多号称绿色环保的产品却并不一定是绿色环保产品。前不久就有人花大价钱购买了号称绿色环保的一套家具,但事后使用情况并非如此。

据了解,目前各种环保认证良莠不齐,别。根据从市质监局了解到的情况,证是中国环境标志(俗称十环标志)权的绿色认证,因此在家装在此环保英才网提醒绿色认证只能作为其中

绿色食品质量认证 篇5

一、简答题:

1、什么是绿色食品,与国际上同类产品的区别与联系?

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与国际上同类食品大部分是相同的,包括,a,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b,确保食品的安全性,c,强调第三方认证:不同之处在于没有转换期的要求,有机食品生产要求建立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支撑体系,通常2~3年,我国的a级绿色食品是允许使用化学品,只有aa级才不允许使用,而有机食品是不允许的,我国认证的大部分绿色食品为a级。

2、绿色食品在我国开展的必然性有哪些?

答:发展绿色食品能增强国民体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扩大农产品出口。

3、有机食品认证的机构在哪里?

答:杭州万泰认证有限公司,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京陆桥质检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北京五洲恒通认证有限公司,辽宁方园有机食品认证有限公司,黑龙江绿环有机食品认证有限公司,安徽天园有机产品认证有限公司(原安徽天园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北京中创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辽宁辽环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北京五岳华夏管理技术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大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证中心,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北京绿源天地生态环境科技中心有限公司,安徽中兴产品认证有限公司,吉林省农产品认证中心,北京东方嘉禾认证有限责任公司。

《绿色食品标准与认证》课程作业

5、绿色食品认证的机构在哪里?

答: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6、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不用或按照标准限量使用化学品。

7、绿色食品怎样分类?

答: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

8、有机食品具备的条件?

答:1.有机食品原料的生产基地应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

2.食品的原料必须是来自于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的有机农业生态体系,或者是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

3.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必须有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跟踪审查体系,并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

4.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应该积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5.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的标准和要求。

6.必须经过合法的有机食品机构的认证,并允许使用有机食品标志。

9、无公害食品具备的条件?

答: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和规范,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的食品,在生产过

《绿色食品标准与认证》课程作业

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的化学农药、兽药、渔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

10、有机农业特点是什么?

答:

(一)可向社会提供无污染、好口味、食用安全环保食品,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

(二)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有利恢复生态平衡。

(三)有利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加外汇收入。

(四)有利于增加农村就业、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四)有利于增加农村就业、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11、什么叫生态农业?

答: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12、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主要包含了哪几部分?

答: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是从绿色食品定义出发,注重落实“全程质量控制”的理念,逐步形成的由准则类标准和产品标准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目前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一是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主要对绿色食品产地的空气环境、农田灌溉水质、渔业水质、畜禽养殖用水以及土壤环境提出了具体污染物指标限量要求。二是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标准,这部分标准又包括全国范围内适用的对生产中使用的农业投入品的规定,如肥料使用准则、农药使用准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兽药使用准则、渔药使用准则等;只适用于各地方区域的生产技术规程,即根据各地地理、气候条件和适用作物和产品的差异,针对具体种养殖对象所制定的生产技术规程,如广西制定的主要适用于当地的《绿色食品荔枝生产技术规程》。三是绿色食品产品标准,将绿色食品按类别制定相应的感官、理化和卫生指标要求,作为评价和检测产品的依据。四是绿色食品包装、贮藏运输标准,包括包装通用准则、贮藏运输准则,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规范等。

13、绿色食品标准中的关于产品检测三个主要检测部分?

答:

14、请问在哪里可以下载到绿色食品标准?

答:http://down.foodmate.net/standard/食品标准网

《绿色食品标准与认证》课程作业

15、产地环境标准GB/T391-2000,GB/T是什么意思?2000是什么意思?

答:GB/T 是指推荐性国家标准(GB/T),"T"在此读"推"。推荐性国标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国家标准。但推荐性国标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如:GB/T1591 GB/T 在技术上提出了规范,对在经济合同中,具有法定依据的功能,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这系列标准提供了该类型的产品验收的法定标准,对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经济纠纷的调解,提供检验标准仲裁依据 后面391-2000则是技术标准的编码 GB/T391-2000具体是指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6、绿色食品标准对土壤有何具体要求?

答:绿色食品的制成品及原料的产地要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食品中不能含有对身体有害的物质。重金属、细菌、化肥、农药的残留量必须低于相关的国家规定的标准。原料作物的栽培、生长期间,要严格按照规定,科学地控制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的使用剂量,灌溉用水要符合相关的水质标准。家禽、家畜的饲养必须符合相关的饲料标准,并且要作好卫生、防疫等相关工作。生产加工过程要符合各国关于食品卫生的法律法规要求。包装、储藏、运输、销售过程也要符合相关规定。最终销售的产品还要经过食品监测机构根据绿色食品的有关标准检测合格才能进入市场。

17、绿色食品考察、选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答:产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的区域。

18、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调查与选择的内容?

答:1.自然环境与资源概况。

2.社会经济概况。

3.工业“三废”及农业污染物对产地环境的价值。

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污水治理、生态农业试点情况、农业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等情况。

19、什么是隔离带?

答:在产地周围建造的一条缓冲带,避免周围环境对生产地环境的影响

《绿色食品标准与认证》课程作业

20、怎样通过目测确认土壤生态系统的优劣?

答:第一,植物长势良好,枝繁叶茂,产量高,瓜果口感甜,有回味。

第二,无恶性病虫害事件发生,用综合防治或生物防治可以控制病虫害发生,不依赖化学农药

第三,远离污染源,无明显的污染物输入渠道和输入事例

21、绿色食品产地调查的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外源性污染是指动物食品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甚至烹调等等过程当中,不遵守操作规程,或者不按卫生要求,遭受微生物的污染,称为内源性污染,这是食品污染微生物主要的方面,常见的内源性污染有以下几类。第一个方面是通过水的污染,各种天然的水源,包括地下水,还有江河湖水,地面水,像这一类的地面水,除了含有自然的水系微生物以外,还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像生活区的污水,医院的污水,厕所,动物圈舍等等污染,都可能使水中出现致病性的微生物,这样水就成了污染源,水如果被微生物污染以后,它是造成食品污染微生物的主要的途径之一。外源性污染来源的途径更多,可以通过水,通过土壤,通过空气,还有通过生产加工过程,以及运输保藏过程,都有可能造成污染。

内源污染主要指进入湖泊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逐渐沉降至湖泊底质表层。积累在底泥表层的氮、磷营养物质,一方面可被微生物直接摄入,进入食物链,参与水生生态系统的循环;另一方面,可在一定的物理化学及环境条件下,从底泥中释放出来而重新进入水中,从而形成湖内污染负荷。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湖内污染负荷,如实施底泥疏浚,是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对策之一

22、什么是绿色食品的产地生态环境三个生态系统等级?

答:1.产地与隔离带组成一级生态系统,2.产地内构成的二级生态系统,3.产地内土壤构成的三级生态系统。

23、土壤的三个功能?什么是土壤有机质?土壤质量的主要内容?(可适当举例)改善土壤的质量的方法?

答:1.土壤最大的功能,是让植物的根立足,支撑其地下部分并供给植物或作物所需的营养养份、水分及氧气。

2、提供水资源及其净化之的能。

3、提供土壤中各种生物及微生物生存空间之功能,与提供土壤中各种养份及有有机废弃物转变场所的功能。

《绿色食品标准与认证》课程作业

2.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各种动植物的残体、微生物体及其会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尽管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只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及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的意义。3.一、土壤的污染源及危害;

二、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4.土壤的改良利用应遵循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主要措施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水利措施,包括排水、灌溉、放淤;二是农业生物措施,包括平整土地、土壤培肥、种植耐碱作物与绿肥;三是化学改良措施,主要是使用化学改良剂。

24、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在土壤培肥和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上有何不同?

答: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比较,其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注重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从基地到餐桌进行全程式质量控制,确保农产品安全、营养、无污染,而后者对此显得明显不足。而生产有机农产品的土壤必须符合

GB15618-1995中规定的1类土壤的标准,自然肥力高,土层深厚,适耕性良好,土壤有机质3%~5%,碱解氮>120mg/kg,速效磷>10mg/kg,速效钾>120mg/kg,水、肥、气、热协调,能够持续丰产稳产。因此,凡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土壤都需要进行培肥

有机农业防治病虫害,多采用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而常规农业中则采用化学农药防治。

25、控制化肥和农药污染的主要方法?

答:化肥防治:1,因土因作物施肥,减少肥料损失。2,科学施肥,配方施肥。3,研制开发新型肥料。4,施用化肥增效剂。

5,科学种植制度与耕作制度。6,合理的农田水分管理制度。

农药防治:1,综合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2,搞好农药安全性评价和安全使用标准。3,安全合理的使用现有农药。4,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5,寻求加速讲解农药的方法。

26、简述绿色食品标志及其含义?

答: 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整个图形表达明媚阳光下的和谐生机,提醒人们保护环境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27、如何选择绿色食品种子?

答:(1)在兼顾高产、优质优良性状的同时,要注意高光效及抗性强的品种的选用。(2)在不断充实、更新品种的同时,要注意保存原有地方优良品种,保持遗传多样性。(3)注

《绿色食品标准与认证》课程作业

意引进外地或国外的新作物、新优良品种;引种时要摸清拟引入的品种各方面性状,特别是对温度、光照的要求。(4)做好种子检验检疫工作,保证种子纯度,严防病虫害、杂草的传播。(5)禁止使用转基因品种。(5)禁止使用转基因品种。

28、绿色食品种子在种植前需哪些处理?

答:1,精选。2,晒种。3,层积处理。4,机械破皮。

5,浸种。6,催芽。7,化学处理。8,种子消毒。

29、什么是农用塑料残膜污染?解释其毒害作用?

答:农用残膜对于作物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有损害作用;影响土壤容重、含水量、空隙度,妨碍气、热、水和肥等的流动和转化;使土壤物理性能变差,养分运输困难;大量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不利于土壤的耕翻,不利于作物根系的伸展。这些,都将造成作物减产。

30、什么是畦?有什么作用?

绿色印刷认证 篇6

公告

新闻出版总署公告 2011年 第2号

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

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印刷行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印刷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决定共同开展实施绿色印刷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实施绿色印刷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本着“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创新机制、加强监管”的原则,通过在印刷行业实施绿色印刷战略,促进印刷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建设印刷强国,推动生态文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实施绿色印刷的范围和目标

(一)实施绿色印刷的范围

绿色印刷是指对生态环境影响小、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印刷方式。实施绿色印刷的范围包括印刷的生产设备、原辅材料、生产过程以及出版物、包装装潢等印刷品,涉及印刷产品生产全过程。

(二)实施绿色印刷的目标

通过在印刷行业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绿色印刷环保体系,力争使绿色印刷企业数量占到我国印刷企业总数的30%,印刷产品的环保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淘汰一批落后的印刷工艺、技术和产能,促进印刷行业实现节能减排,引导我国印刷产业加快转型和升级。

三、实施绿色印刷的组织管理

为加强对实施绿色印刷工作的组织领导,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决定共同成立实施绿色印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实施工作,统筹协调有关部门,督促检查工作进展。

领导小组组长由两部门主管副部级领导担任,日常工作由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和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承担。

四、绿色印刷标准

绿色印刷标准是实施绿色印刷、评价绿色印刷成果的技术依据,绿色印刷标准由环境保护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共同组织制定,由环境保护部以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的形式发布。绿色印刷标准对印前、印刷和印后过程的资源节约、能耗降低、污染物排放、回收利用等方面以及使用的原辅材料提出相关要求,特别是针对印刷产品中的重金属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提出控制要求。

环境保护部已于2011年3月2日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 第一部分平版印刷》(HJ 2503-2011)。今后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将陆续制定发布相关标准。各级新闻出版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做好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

五、绿色印刷认证

实施绿色印刷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在印刷行业开展绿色印刷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以下简称绿色印刷认证)。绿色印刷认证按照“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进行,在自愿的原则下,鼓励具备条件的印刷企业申请绿色印刷认证。国家对获得绿色印刷认证的企业给予项目发展资金、产业政策和管理措施等的扶持和倾斜。

六、实施绿色印刷的工作安排

(一)启动试点阶段

2011年,在印刷全行业动员和部署实施绿色印刷工作。各地要深入学习和宣传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印刷 第一部分平版印刷》;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要针对青少年儿童紧密接触的印刷品特别是在中小学教科书上率先进行绿色印刷试点;鼓励骨干印刷企业积极申请绿色印刷认证。

(二)深化拓展阶段

2012年至2013年,在印刷全行业构筑绿色印刷框架。陆续制定和发布相关绿色印刷标准,逐步在票据票证、食品药品包装等领域推广绿色印刷;建立绿色印刷示范企业,出台绿色印刷的相关扶持政策;基本实现中小学教科书绿色印刷全覆盖,加快推进绿色印刷政府采购。

(三)全面推进阶段

2014年至2015年,在印刷全行业建立绿色印刷体系。完善绿色印刷标准;绿色印刷基本覆盖印刷产品类别,力争使绿色印刷企业数量占到我国印刷企业总数的30%;淘汰一批落后的印刷工艺、技术和产能,促进印刷行业实现节能减排,引导我国印刷产业加快转型和升级。

七、实施绿色印刷的配套保障

(一)宣传引导

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决定每年11月第一周为“绿色印刷宣传周”。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宣传我国实施绿色印刷战略、推进绿色印刷的措施和成效,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绿色印刷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绿色印刷意识。引导印刷企业及印刷设备、原辅材料生产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推动节能环保体系建设。统筹协调组织好“绿色印刷在中国”等系列活动。

(二)教育培训

结合绿色印刷标准实施,对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人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政府行政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能力,提高行业协会工作人员的指导协调能力,提高检测机构和企业内部人员的技术保障能力,增强全行业从业人员的绿色印刷意识。

(三)政策扶持

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将与有关部门和地区研究出台绿色印刷的扶持政策,鼓励有关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实施绿色印刷的新模式,对实施绿色印刷取得突出业绩的部门和企业进行奖励。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出台对绿色印刷的扶持政策。

(四)监督检查

各级新闻出版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实施绿色印刷工作,抓好工作落实;相关检测机构要根据有关标准做好绿色印刷质量检测工作。新闻出版

总署和环境保护部将对各地实施绿色印刷工作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建立健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逐步完善绿色印刷管理的长效机制。

特此公告。

新闻出版总署

环境保护部

食品安全现状与食品质量管理 篇7

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再加上化肥的过度使用,农药残留、兽药过量、生物促生剂和激素不正确使用、饲养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存在,使得粮食、蔬果、肉制品、乳制品等保证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食品中残留大量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致病微生物的产生一部分是由于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受到破坏而产生的,而另一部分是由于企业在生产加工食品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安全标准和工艺要求所产生的。后一种情况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例如微生物的不完全灭杀,使得致病微生物过量繁殖等。

违法生产经营所造成了食品加工安全问题。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包括了食品从最初的生产到最后消费的全过程,是最常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食品添加剂过量使用或乱用以及加工制造过程中种种不卫生、不安全的操作所引起的二次污染。当前非法无照经营的小作坊仍大量存在,一些大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这些都给食品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我国食品质量管理存在着问题:法律体系不够健全。当前,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立法已经基本形成体系,但是这一法律体系却并不健全,缺乏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很多的法律法规条款较为分散,有些规定范围较窄,有的界定不清晰,还有的会出现同一个问题不同处理方案。这些问题的存在,使食品安全在监管时会因为概念不明而使得职权不清,最后造成有法难依的后果;监管力度不够。我国的食品安全涉及食品质量、食品卫生、农产品质量等多个领域,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的职能也比较分散,存在于卫生、工商、质检、农业、商务等多个部门中,这就容易造成职能交叉、管理混乱的局面。而且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处罚力度也不够强,大多只是进行较小金额的罚款,对比违法企业的获利,并不能对他们产生威慑力;标准落后,缺乏成效。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标准条例已比较多,但是绝大部分比较落后,最早的是在1981年制定的,而最晚的也是在2000年以前制定的,不能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而且当前的食品安全标准中的技术指标也比较落后,与国际标准仍有不小的差距。健全的法律体系是食品安全的保障,应该建立健全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使之更科学、合理、有效,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不力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监管太过分散,因此,应该改变分段管理的局面,有效整合各部门资源,突出工作重点,进行合理的分工,明确相关工作的职能,建立统一、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力量集中有力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而且,还应该适当增加违法处罚的标准,进一步增强执法和处罚的力度,严格执法,绝不姑息,还应该拓宽监督的渠道,号召广大人民群众一起监督食品安全问题,为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提供便利。

了解绿色相关的认证 篇8

ROHS

RoHS是由欧盟立法制定的一项强制性标准,它的全称是《关于限制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2006年7月1日正式实施。

此项规定是欧盟(EU)对进入欧洲的电子产品限制使用六种有害物质的禁令,RoHS标准要求生产厂商能够确保在产品的生产和处理中不包含或最小限度使用以下六种有害物质:铅Pb(影响中枢神经及肾脏系统)、镉Cd(造成肾脏衰竭)、汞Hg(影响中枢神经及肾脏系统)、六价铬Cr+6(遗传性基因缺陷)等重金属及聚溴二苯醚PBDE(又名多溴苯基醚)和多溴联苯PBB(又名聚溴联苯)等阻燃剂(致癌及胎儿畸型)。

RoHS标准规定,六种有害物质的最大限值分别为:铅(Pb)、汞(Hg)、六价铬(Cr6+)、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的最大允许含量为0.1%(1000ppm),镉(cd)为0.01%(100ppm),该限值是制定产品是否符合RoHS指令的法定依据。

3C认证

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英文名称China CompulsoryCertification,英文缩写CCC。3C认证的全称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它是我国政府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我国政府为兑现入世承诺,于2001年12月3日对外发布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从2002年5月1日起,国家认监委开始受理第一批列入强制性产品目录的19大类132种产品的认证申请。它是我国政府按照世贸组织有关协议和国际通行规则,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人身和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

CSC认证

中标认证中心是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在中国注册的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认证机构。英文名称为:China Standard Certification Center,英文缩写为:CSC。CSC是在原中国节能产品认证中心(CEC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98年10月由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组织和领导,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的中国节能产品认证中心,是组织、管理和实施节能产品认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并于1999年8月通过国家认证认可机构的认可。2002年7月按国家对认证机构实施的新的管理办法,首批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重新办理了登记注册手续,正式更名为:中标认证中心。

能源之星

能源之星(EnergyStar),是一项由美国政府所主导,主要针对消费性电子产品的能源节约计划。能源之星计划于1992年由美国环保署(EPA)启动,目的是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及减少发电厂所排放的温室效应气体。此计划并不具强迫性,自发配合此计划的厂商,就可以在其合格产品上贴上能源之星的标签。

最新版的能源之星4.0标准版本号为“Version 4.0Tier 1”,2007年7月20日开始正式实施,以取代2000年7月起执行的旧版“Version 3.0 Tier 2”。

在电脑智能设备方面,能源之星4.0标准覆盖了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游戏主机、瘦客户端、手持设备等各类产品。新标准在节能方面有新的规定,其中要求电源转换效率由先前的72%提升至80%以上,同时对待机、休眠、空闲等各种工作状态也做了更严格规定,PowerFactor(功率因数)指标的数值也需要提升到0.9以上,因此大部分不支持主动PFC或效率较低的电源都会被淘汰出局。

TCO认证

TCO认证是由瑞典TCO组织所制定的。该组织以研究和保护生态、环保为目的,其针对电磁辐射限制制定了TCO系列环保规范。要通过TCO认证,必须在生态(ecology)、能源(energy)、辐射(emissions)以及人体工学(ergonomics)等四个方面都符合标准。

1生态(ecolocjy):这里主要是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TCO认证在这方面限制了这些有害因素在显示器产品中的含有量,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

2能源(energy):TCO在这里对节省能源有着特别的规定,例如要求计算机和显示设备在一定的闲置期后能自动降低功耗,逐步进入节能状态,并且要求产品从节能状态回到正常状态的时间较短,以保证能源不被浪费。

3辐射(emissions):TCO在辐射方面有所规定,以保证使用者的健康不受侵害。厂商必须在设计产品的时候考虑减少这一方面的问题,尽量使产品减少对人体发射有害的辐射。

4人体工学(ergonomics):为了让产品的使用者尽体工学特性也作要求,例如显示器产品的仰俯角度调节,屏幕的亮度是否达标等。

中国环境标志认证

也称十环标志认证,创建于1993年,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倡导建立,国家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推动实施,该计划为自愿性产品认证计划,遵循IS014020和IS014024标准。截止目前,中国环境标志已经先后制(修)订了70余项环境标志产品标准,现行有效的标准为56项。主要涉及环境保护国际履约类、可再生回收利用类、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类、改善居室环境质量类、保护人体健康类和节约能源资源等六大类。

中国节能产品认证

中国节能产品认证是依据中国相关的认证标准和技术要求,经中国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委员会确认并颁布认证证书和节能标志。获得此认证的产品,符合与该种产品有关的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标准要求,在社会使用中与同类产品或完成相同功能的产品相比,它的效率或能耗指标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节能产品认证是依据相关的标准和技术要求,经节能产品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布节能产品认证证书和节能标志,证明某一产品为节能产品的活动,节能产品认证采用自愿的原则。

我国从1999年4月开始第一个产品——家用电冰箱的节能认证至今,节能认证产品已涉及家用电器、照明器具、办公设备、机电产品、电力设备、建筑产品等54大种类。

食品质量自检制度 篇9

食品质量自检制度

一、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每天检查各部门,各岗位的卫生状况和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并做好登记。

三、每日组织一次卫生检查,单位负责人每月组织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工作。

四、检查内容应该包括食品储存、销售过程;陈列的各种防护设施设备,冷藏、冷冻设施卫生和周围环境卫生。

五、自行检测确定的有毒有害、污染、变质、过期、不合格食品或者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日期、无合格证食品、劣质食品、冒牌食品等不合格食品,不得入市销售。

绿色食品质量认证 篇10

李晓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 质以诚为根。2011上半年我国食品安全乱象频出,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从“毒血旺”到最近的“黑心烤鸭”,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刺痛我们的神经,频繁的食品安全事件将对食品行业是一次巨大的冲击,老百姓的消费需要也将发生很大的转变,食品企业产品及管理需要上档升级。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新鲜、健康、美味的产品是我们食品企业的责任和使命。

如何能够构建食品安全体系,关键就在于我们从源头到企业内部生产、产品流通到最终消费者所有环节都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严把质量关,才能确保食品安全。而国内许多企业的现状就是抓产品质量流于形式,有的是抓住了这一个环节,而放松了另一环节,有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而另一问题营运而生,抓质量经常会形成顾此失彼,究其根源主要是未能形成系统管理法,而许多企业都是通过了ISO9000体系、ISO9001体系、HACCP体系、GMP和SSOP,但产品质量照样会出现问题,理论上的质量要求是目标为零,而现实中很难做到,控制的好只能说是没有大问题,但小问题总会出现。往往小问题也会引起大问题。所以质量管理关键就要事先预防,持续改善。今年3、15双汇瘦肉精事件,对整个行业都是一次警示,作为肉类行业老大,内部管理可谓是非常先进非常到位,可在源头这一环节出现问题造成企业沉重损失,由于后期整改较好,措施得当,力度较大,双汇逐步在恢复中。所以食品企业要建立一种真正实用的适合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来确保产品质量势在必行。确保安全、健康、新鲜、美味、价廉的食品,方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国内认证证书是很好拿的,国内质量体系也是比较健全、比较完善的,但很难有哪个企业能坚持做下去的。原因就在于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特性制定出真正适合自己的能坚持做下去的并能行之有效的质量管控体系。实用、管用就是好的,而不能照搬照抄、死套框架,而认证体系也是与企业实际结合讲究灵活性的。记得2007年我有幸摆放一知名企业集团老板时,他当时的一句话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国内的企业要经过认证拿证很容易,但严格按认证要求是很难能做到的,关键是要把认证中先进的好的做法引用的实际中,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建立起真正实用的能用的适合自己的管控模式,这样你的企业才会健康快速发展。笔者认为食品企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才能真正控制产品质量。

一、顾客满意是质量管理的主要目标

质量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顾客满意,顾客的要求就是“标准”,产品质量最终由顾客评价。而顾客满意是全方位的(如高质量、低成本、交货期短等),而食品行业首要的是要满足消费者安全、放心的需要,然后是满足味美、价廉、品牌等需要。因此必须从系统的角度来考虑质量问题,通过不断完善系统,确保企业持续地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以获得长期的发展。顾客满意分为以下情况: 当顾客感受的价值﹥ 期望价值 ——很满意

感受的价值 ﹦期望价值 ——满意 感受的价值 ﹤期望价值 ——不满意

企业经营中,我们要经常深入市场多聆听客户意见,了解消费者需求,根据顾客的要求去设计开发产品,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的需要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对于食品企业来说,安全、健康、美味、价廉的产品才是顾客真正感受到的价值。

二、质量管理体系首要的是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企业的源头就在原料收购环节,如何保障原料的品质是食品安全的首要环节。食品企业要建立严格的供应商质量管理评审系统,对供应商的种植养殖基地进行备案和管理,将供应商的评审延伸到农产品种植、畜牧养殖和屠宰,控制手段以资质管理和现场审核结合为主,进厂原料批批检验,特别是食品安全指标,做到事先防范,只有合格原料才被接收使用。如双汇集团在瘦肉精事件后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检验设备,对生猪头头检验。而众品集团则严格执行标准化流程管理,加强疫病和药残控制,从源头上保障了食品安全。

三、全员参与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即“三全一多样”

1、全员的质量管理 ◆每个员工都处于不同的质量环中

◆每个人的工作质量都会影响产品或服务质量 ◆产品质量人人有责 ◆实现全员参与要做的工作

——抓质量教育和培训

——制订质量责任制

——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

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整个过程是由多个环节组成 •每个环节的质量都会影响最终质量 •要控制影响质量的所有环节和因素 •体现两个思想:

• ——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 • ——为顾客服务的思想

3、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看:企业分为上层、中层和基层

上层——制定质量方针、目标、政策,组织协调质量管理活动

中层——落实领导层决策,确定本部门目标和对策,指导基层业务管理。

基层——执行各项决定,按标准、规范生产

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就是要“以质量为中心,领导重视,组织落实,体系完善。”

4、过程方法和P-D-C-A循环

PDCA是一个动态循环,可用于任何过程。

P—策划:建立目标和过程

D—实施:实施过程

C—检查: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测

A—处置:采取措施持续改进业绩

四、保持干净卫生,健全消毒设施。

食品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尤其是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工器具、人员、环境卫生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这些环节需要建立健全消毒设施,做好消毒工作,保证产品质量。

五、低质量成本才能达到价格低廉,增加企业效益 据统计,在制造业低质量的成本占企业销售额的10%—30%,劣质成本包括检验试验活动,废品、返工返修和顾客投诉处理等成本。系统持续地改进流程和管理系统,可以在无须进一步投资的情况下大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六、在企业内部,下道工序就是顾客。

树立全员质量意识,形成层层把关系统,从而避免或减少产品质量的发生。所谓的“三工序”活动:

• ——复查上工序 • ——保证本工序 • ——服务下工序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意味着全面质量管理要“始于识别顾客的需求,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

七、质量教育与培训 尤其是新进员工,对加工工艺及产品标准不熟悉,最容易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实际生产中,关键技术性岗位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更为明显。只有不断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质量管理知识与方法培训、专业技能培训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

八、建立质量责任制

质量责任制是一种管理制度和手段,是稳定、提高质量的措施。核心在于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建立质量问题追溯制,产品质量责任到人,从而避免或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九、现场质量管理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证

因为企业的管理职能80%集中在现场,生产现场职能的管理是优化管理的突破口;企业的员工80%集中在现场,抓住现场人员管理才能调动全员积极性;产品质量80%孕育在现场,现场的质量管理是保证质量的核心;生产成本80%取决于现场,现场是绩效之源、管理之纲、竞争之本、文明之窗。

现场质量管理的基本目的: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控制不合格品,改进生产和服务质量。

•通过控制 5M1E来实现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控制 •5M1E——人、机、料、法、环、测

1、人员的管理

•明确岗位人员的能力需求,确保其能力是胜任的。

•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并提高岗位人员任职能力。•鼓励员工参与过程的控制和改进:

——明确职责、权限

——了解质量目标

——必要的授权

——鼓励开展改进活动

2、设备设施的管理

•制定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按规定做好设备维护保养

•规定设备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做好故障记录

3、物料的管理

•规定物料的质量要求,并 验证其符合性 •必要时进行标识,防止混淆,便于追溯。•检验试验状态清楚,防止不合格品非预期使用 •做好物料的防护 •堆放整齐,先入先出。

4、作业方法与工艺纪律管理

•确定适宜的工艺,制定必要的作业文件

•确保岗位人员持有并理解和掌握工艺规定和操作要求 •提供所需资源 •严格工艺纪律

5、工作环境管理

•工作环境是指工作时所处的一组条件,包括物理的、社会的、心理的、环境的因素。

•确定并管理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所需的环境,确保人员健康和安全。•开展“5S”管理,建立适宜的工作环境。•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自律

6、计量检测设备的管理

•计量检测设备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对产品和过程符合性的判定 •选择适宜的检测设备

上一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下一篇:2007年上半年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