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工作总结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工作总结(共9篇)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工作总结 篇1

安全生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全面发展的大事。我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及上级安监部门的工作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安全生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高度重视,把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关于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治理行动的有关文件精神作为推动专项行动的动力,认真梳理和整改专项行动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抓好“回头看”工作。在此基础上,强化措施,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一是狠抓督促检查;二是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三是突出重大隐患三级“挂牌督办”和重点“补课”;四是推进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五是打“非”部门联动机制不断加强;六是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七是依法查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八是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通过召开各类会议、宣传活动、督促检查等形式,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和监督检查力度,力求把安全隐患消灭在盟芽状态。按照国家、省、州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回头看”活动的一系列通知精神,我市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检查,现将开展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做到机构、人员两到位 建立工作机构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健全工作机构是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做到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市政府建立健全了由分管安全的副市长为组长,市安委会成员单位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并指定专人开展整个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各乡镇办事处和市直各部门相应成立工作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同时,我市利用各种大小会议对各单位领导反复强调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召开各种安全工作会议6次,要求时刻保持警惕,对安全生产工作不能有松懈思想,不能掉以轻心,认真务实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一)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积极落实安全责任制 我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我市2007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责任书,量化、细化了目标责任,并于2007年3月2日与市17个乡镇办事处和31个市安委成员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

(二)认真开展好日常监督管理

为确保安全生产,我市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做到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切实加强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等行业的日常监管力度。

(三)切实开展以煤矿和道路交通安全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治理专项行动。

1、煤矿安全方面

煤矿检查组将安全大检查与我市煤矿监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市26个煤矿按原分片区监管方式分三个片区同时开展检查。在检查中实行地面、井下同时排查,不留死角。

第一片区情况:

该片区共有煤矿5对,其中高石煤矿因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被省安监局林东分局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目前还在整改中,未提出验收申请;小岩门煤矿因与周边群众发生纠纷被堵塞井口,未进行任何生产经营活动;双龙煤矿已被州安监局下达整改指令书,责令编制隐患整改措施报市安监局审批后同意维护整改。幸福煤矿和哲岩煤矿只进行井下维护和抽水,其设计方案和《安全专篇》的编制正在进行中。

第二片区情况:

本市全市大检查我片区以市煤炭局卢柱龙为组长,刘超、尹先鼎为成员的检查组。检查工作于2007年11月16日开始,11月22日结束。检查情况如下:地松鸿达煤矿、地松跃龙煤矿、地松干塘边煤矿、城厢太平煤矿、城厢老虎洞煤矿、城厢上马营煤矿6矿井下无作业,责令继续停止井下一切作业活动。陆坪矮磴煤矿、凤山龙凤煤矿、兴隆梨树煤矿3矿井下无作业,检查组除责令必须按规定时限办理扩能扩界的相关手续,如逾期造成一切后果由煤矿自负外,另继续责令以上三矿停止井下作业。

地松哈麻冲煤矿因进矿公路被附近农民挖断,检查车辆无法到其矿上现场检查,之前该矿也被责令停止井下一切作业活动。

本次大检查共下指令书9份。第三片区情况:

第三片区共有煤矿12家,其中因整合已停止井下一切活动的有仙桥乡茶园煤矿、牛场清水煤矿2家;新建矿井有道坪桃子冲煤矿、谷汪乡新禾煤矿、谷汪青山煤矿、牛场沙土煤矿等4家;独立技改煤矿有龙昌乌米冲煤矿、龙昌沙坡煤矿2家;整合煤矿有龙昌下源煤矿、龙昌谷坝煤矿、城厢后河煤矿、龙昌顺意煤矿等4家。在本次检查中,所有煤矿均存在未建立和完善“三条生命线”的共性问题我片区检查组按市煤炭局文件统一提出了改正时限,同时针对检查中查出的问题,分别逐条下达整改指令要求各矿立即改正或在规定期限内改正完毕,并要求煤矿企业改正完毕后作好自查、自验,并作好相关记录备查。

2、道路交通安全方面

(1)在相关部门配合下,深入车站、道路,检查重要路段治理,运输源头管理等工作,搞好道路交通安全的检查 落实。

(2)对客运市场管理,重点检查了源头管理情况。一是加强对市场准入的管理,严禁达不到安全条件的经营业户进入运输市场。二是严把市场准入关,对开业条件、营运情况、驾驶员资格、车辆技术状况以及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严格的审查,没有发现达不到资质条件的业主。三是对从事化学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进行检查,目前从事危货运输的车辆正逐步走向规范。四是对福泉汽车站和马场坪及凤山、牛场汽车站在车辆例检和进出站制度上进行检查,马场坪、福泉、牛场三站都能严格执行有关客运车辆例检和进出站制度的规定,具体工作没有出现走过场的现象;但是福泉、马场坪两汽车站在候车大厅放映设备未按规定播放事故光碟,当场责令整改。五是对全市客运车辆、发车点、车站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检查客运车310余台,车辆例检率达100%,没有发现超员车出站现象,基本按照发班规定进行管理。六是对福泉市交通运输公司和黔南交运福泉分公司检查中,发现福泉交通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接到交警部门整改通知书和违法处理通知书后未及时到交警部门接受处罚,针对福泉交运公司贵J13926号中巴车与贵J11890号面的车11月5日在三江口垮岩相撞事故暴露出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向该公司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要求公司进行整改。

(3)福泉汽车站对例检查出隐患的车辆无整改记录,复检合格后无安检人员签字,已责令其立即整改。(4)危货企业检查

在检查中,福泉永运发展公司安全责任制落实,但未按要求进行自查,对该公司10月13日贵J02571号车在205省道烟科所长坡发生侧翻,导致硫酸污染的事故,责成该公司立即到交警大队接受违法行为部分处罚,对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等隐患,责成该公司增设专门宣传栏,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力。

(5)路检路查:

检查组还分别到205省道牛高线、306省道、210国道进行了路检路查,路查发现:205省道上185km至187km桂花街事故多发路段隐患未整改,已两次请福泉公路管理段呈报州公路管理段予以解决,至今没有回复。烟科所长坡路面糙化程度差,194km至196km路段(三江口新桥至金鸡山隧洞南端),存在严重事故隐患;210国道2438.5km路段(黑塘桥)防撞护栏已损坏未修复,存在事故隐患,牛高线、凤陆线等县乡道路路况较差。

3、非煤矿山方面

(1)安全生产许可证申报和取证情况。我市已申报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非煤矿山企业有56家,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非煤矿山企业有36家,其中:地下开采矿山6家,露天开采矿山30家。作为新建矿山正在履行“三同时”手续的非煤矿山企业有15家,其他非煤矿山企业正在申报中。尾矿库3家都已按规定申报安全生产许可证,其中:已取得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尾矿库1家。

(2)非煤矿山检查情况

检查中,大部分持证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基本符合《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要求,基本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持证地下开采矿山6家已全部实行机械通风,1家系统基本形成的新建地下矿山已安装完毕机械通风并投入使用,但仍有部分矿山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12家非煤矿山团体工伤保险已经过期,安监局已责令尽快续保,对存在隐患的矿山企业下达整改指令,限期进行整改,经复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对新、改(扩)建矿山企业一律要求其履行“三同时”手续,对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非煤矿山企业擅自进行生产的,下达强制措施,要求其停止一切生产活动,按规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恢复作业。对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和非法生产经营的非煤矿山企业依法提请关闭,并通知相关部门不得提供火工产品、电力等生产资料。

(3)尾矿库专项整治工作情况

按照尾矿库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检查组要求尾矿库企业严格按照要求自查自改,加大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切实做好尾矿库的安全防治工作,并对尾矿库隐患整治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

4、烟花爆竹安全方面 全市共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2家,经营企业1家。在本次检查中严格按照市政府办《关于开展以煤矿、道路交通、消防和非煤矿山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对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规范化管理和“四超一改一违规”及违规储存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其中,发现牛场花炮厂擅自改变厂房用途,混放药品,现场管理混乱,已被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罚并责令其整改;经营企业福泉市日杂公司被列入我州第一批标准化企业,材料已申报。

5、危险化学品安全方面

危险化学品检查组对全市20家危化生产企业和25个加油站(点)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各种规章制度及特种作业人员证照进行了检查,并认真作了现场检查记录。通过检查,发现我市5家危化生产企业停产停业,15家生产企业中部分生产企业和部分加油站生产负责人、安全员、职工等未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检查组已对其它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下达了限期整改指令书,要求各企业及时进行整改,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完善相关安全生产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建筑工程安全、消防安全、其它行业的检查任务较重,还在继续检查之中,有关情况将稍后报州安委会办公室。

(四)关于各类事故责任追究和行政处罚落实情况及事故结案情况。

我市高度重视事故责任追究工作。今年以来未发生较大 以上事故,对已经发生的事故均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了认真查处。目前,立案2起,查处事故人员5人,结案2起,结案率100%。

三、省、州挂牌督办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整治进展情况 “8.07”磷石膏渣场事故发生后,宏福总公司在省州市领导的直接领导下,迅速开展了有序的事故抢险工作,与此同时,根据省安监局下达的整改指令以及专家提出的整改意见,公司立即逐项进行了整改(整改报告已于10月25日上报省安监局),现将整改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降低库区水位。按五环公司设计方案,在I区、II-I区各安装一根虹吸管,从库区引水至调节水池,再输送至磷肥厂作再浆水及送污水处理厂处理。至8月20日共分流区储水40万方,有效减轻了大坝荷载,消除了积水隐患。

二是修复加固初期坝。按照贵阳勘测设计院设计方案,采用块石加钢筋笼护坡,内填碾压石,8月20日完成了初期坝修复加固工作。此外坝面台阶按要求分段设臵了排洪沟,坝面重新进行了修复,此项工作9月初已完成。

三是修复截洪设施。8月15日完成了冲毁的截洪设施修复工作。

四是合拢I区子坝决口。8月8日冲毁的I区子坝已合拢。

五是新建调节水池以增大污水调蓄能力。8月15日完成了征地及勘测工作,8月16日开工建设,预计明年三月建成 投用。

六是经贵州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对磷石膏渣场主坝进行了安全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主坝安全稳定。

七是由国家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对磷石膏渣场做安全现状评价,初稿已完成。

八是广州胜义公司(原防渗膜的施工单位)对Ⅱ-1区冲刷破损的膜进行了恢复,此项工作9月25日已完成。

九是确保磷酸水平衡,严格控制进入石膏再浆槽水量,磷酸一、二车间尾洗水改用磷渣场池水,可减少进入系统的水约200m/h,将其它装臵污水直接送污水处理厂处理排放。磷酸装臵将采取以措施调节水平衡。从石膏再浆系统着手,提高渣浆含固量为25~30%;在原有返回肥厂的池水管路上增设加压泵,将池水的输送能力从约1200m/h提高到约1600m/h;将磷酸一、二车间尾气洗涤水改用磷渣场池水,这样就可减少约200m/h池水直接水进入渣浆系统,从而臵换装臵内的循环水。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实现渣坝库区蓄水不断减少,以每小时约190m/h的速度递减,从而确保磷石膏渣场安全稳定运行。

十是进一步完善磷石膏渣库事故应急预案和管理工作。在原有应急预案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8月17日形成了《瓮福磷石膏渣场应急方案》;同时公司对照国家《尾矿库安全管理规定》和《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加强了尾矿库的安全管理。

333十一是完善磷渣场安全运行及放浆方案。使用Ⅰ区作为磷石膏渣浆堆放地;Ⅰ区放浆水面距离坝体必须大于90米,确保干滩长度;严格控制Ⅰ区最高水位低于+952米高程,确保排水沟与Ⅰ区的水位高差不得大于6米;将Ⅱ-1区的水送到肥厂作石膏再浆和污水站处理;在Ⅰ区分区坝上布放浆管,均匀布臵四个口向Ⅰ区放浆,Ⅰ号分区坝坝顶加宽至30米,外侧坡比1:5,保证干滩90米,最高允许水位标高952米。根据Ⅰ区的最大允许容积、池水的输送量和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重点加大池水的输送量和处理量,并在运行后全力做好II-1区的恢复抢修工作(此项工作9月30日已完成)。

四、按照黔南州安委办《关于认真做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回头看”的通知》(黔南安发电[2007]10号)开展工作情况

市政府高度重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将该文件及时印转了市安委办和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我市《关于开展以煤矿、道路交通、消防和非煤矿山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尽快安排好隐患排查“回头看”的各项工作。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待资料收集整理完毕后再向州安委办汇报文字材料。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检查,我市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部门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存在重业务、轻安全管理的情况,安全意识有等进一步加强。

二是安全生产工作经费缺乏,企业安全投入不足,部门单位安全生产设施、设备落后,距安全部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是部分企业安全责任意识不强,“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依然存在;

四是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有待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只停留在口头上,未落到实处;

五是安全设施、设备陈旧老化,部分企业存在电线路老化、裸露、私拉乱接的安全隐患;

针对以上安全隐患,我市已口头或书面通知有关企业,要求及时改正和整改,力求万无一失,确保安全。

六、今后安全生产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和法律法规学习,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

二是继续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安全各项规章制度,继续对签订责任状的单位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防范措施。

三是建立健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单位的安全监控机制,全面完善各类应急救援预案,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工作总结 篇2

一、建立三项隐患查处奖惩制度

针对以往出现的“现场隐患无人查、隐患查出后不及时治理、治理后隐患重复出现”的问题, 加大隐患排查治理与奖罚力度, 出台“制造隐患有代价、举报隐患有奖励, 治理隐患有报酬”管理制度。

(1) 隐患漏查“问责”制度。对于上级监管部门或本矿业务科室在下井检查或下现场检查过程中, 查出区队存在隐患而区队自身没有查出或查出以后没有按规定落实整改, 按隐患性质实行“问责”追究, 责任者包括区队岗位工、班组长、带班队长、队长和分管机关科室责任区域负责人、分管机关科室负责人及区队分管领导, 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罚款。

(2) 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对在井下作业现场能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并及时汇报矿调度室、采取措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减少财产损失的人员由矿给予专项安全奖励。

(3) 隐患治理“限时”制度。对所有排查出的隐患, 根据整改难易程度明确具体的隐患整改完成时间, 同时明确整改需要配合的支持条件, 凡是不能按时完成或治理不彻底, 或重复出现的, 一律给予经济处罚。

二、建立五个层次隐患整治体系

将隐患排查治理拓展到每一个岗位员工,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 建立完善岗位级隐患排查、班组级隐患排查、区队级隐患排查、专业级隐患排查、矿井级隐患排查五个层次的隐患整治体系。

(1) 岗位级隐患排查。岗位工负责现场一线具体工作, 其工作过程中就能发现许多安全隐患, 因此要抓住岗位工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作用, 通过各类岗位作业人员的全程参与, 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复查、考核等环节要素管理, 全面实施岗位隐患排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明显隐患和潜在隐患, 从根本上解决岗位工只是隐患治理者而不是排查者的问题, 发挥他们隐患排查的积极主动性, 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2) 班组级隐患排查。由班组长具体负责, 每班对本队责任区域所辖范围内的安全状况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全面排查, 第一时间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班组隐患排查充分发挥班组安全管理的作用, 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班组长在落实自身岗位和区域隐患排查的基础上, 对班组成员隐患排查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和重要数据收集, 与带班队长沟通后, 现场落实整改或防范措施, 进行重点盯防。

(3) 区队级隐患排查。队长为本区队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 由区队队长负责组织跟班队长和技术员每周对本队责任区域进行一次全面排查, 认真填写《区队隐患排查记录台账》, 同时对上周排查的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对重复性隐患进行重点分析并制定分类管控措施, 最后将隐患排查汇总表、分类管控措施、整改负责人等分别报专业科室和安全办监督、备案。队长要对每日带班队长录入《区队隐患排查记录台账》的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落实整改措施, 限期整改, 对需相关部门协助解决的, 要在第一时间上报相关科室和安全办。

(4) 专业科室级隐患排查。专业科室实行旬排查、旬验收、月考核的方式, 覆盖所有分管业务, 认真填写《专业隐患排查记录台账》, 对排查出的隐患由专业科室制定整改方案, 并组织相关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各专业科室要对井下分管业务进行科室内责任划分, 不留死角死面, 落实监管和排查责任。对区队自查、上报限期整改的安全隐患, 相关专业科室要按责任划分落实监管责任人, 监督按期整改;按期未整改的, 对队长进行加倍处罚。对区队自查、上报需协调解决的安全隐患, 要在第一时间予以协调、安排。

(5) 矿领导级隐患排查。此类隐患排查应由安全副矿长组织, 召集各分管矿领导及各业务科室, 对全矿井范围分不同专业对矿内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分类进行排查, 执行旬排查、月汇总制度。矿井重大隐患排查后由主要领导召开会议, 对存在的问题按“五定”原则落实整改责任, 并制定安全措施, 隐患问题以督办表的形式落实到具体分管部门, 明确具体督办人员和督办矿领导, 同时要对隐患排查及整改情况作为专业科室的月度绩效考核的重要部分。

三、抓好一个闭环管理

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制度和隐患排查体系后, 安全隐患排查完成后, 要消除安全隐患带来的危害工作, 就要抓好安全隐患的整改, 目前应用普遍和较为成熟的机制就是闭环管理机制, 规范各级安全隐患的排查、登记、治理、监督、销号全过程管理。

根据建立起来的5个隐患整治体系, 实现分级闭环。各级排查隐患要在第一时间按“五定”原则制定整改方案, 明确完成时间、责任人和验收人。岗位隐患排查由班组长负责闭环管理, 凡因班组成员隐患排查整治不到位而被罚款的, 负连带管理责任。班组隐患排查由跟班队干负责闭环管理, 凡因当班隐患排查整治而被罚款的, 负连带管理责任。以此类推, 区队隐患排查由队长负责闭环管理, 专业科室隐患排查由分管副总负责闭环管理, 矿领导隐患排查由矿长负责闭环管理。对没有做好闭环管理, 隐患整改不力和重复出现的隐患进行处罚, 追究相关联责任, 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

摘要:《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等管理制度, 强调了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安全隐患排查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提出了煤矿企业如何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和隐患排查体系, 并对隐患排查闭环管理制定了制度。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工作总结 篇3

1、隐患排查治理是有效预防控制风险的关键

安全隐患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状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以及管理上的缺陷等。隐患排查治理,首先就是要全面、细致、认真地找出、发现隐患,从公司、矿井到区队直至班组,从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层层发动、着手,做到“三全”。“三全”即“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范围要覆盖煤矿生产的所有环节、所有过程和所有人员,避免出现安全管理的死角和盲点。

班组级的隐患排查。就是由班长组织的对本班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及所在的工作面的不安全状态进行隐患排查,还包括工人自身安全行为及所处周围环境的自查。班前,班长在开班前会时,要对工人的思想状态进行隐患排查,精力不集中、没有休息好、安全意识不够,坚决不予入井作业,要确保当班每位职工都有较好的安全思想状态和安全意识;进入工作面作业之前。要对工作面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只有当工作面的隐患排除后方可带领工人进入工作面进行作业;班中,要关注所在工作面的变化情况,出了隐患要及时处理;班后,要检查是否留下了安全隐患,若有,要及时处理完毕方可下班,来不及处理的要在现场向下一个班交接清楚。

区、队级的隐患排查,就是由区、队长组织的对本区、队范围内的工人不安全行为、工作面及作业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条件进行隐患排查。

矿井级的隐患排查,就是由矿长或井口主任组织的,更大范围的,对本矿范围内的职工不安全行为、作业场所及环境存在的不安全状态和条件进行隐患排查。

公司级的隐患排查,就是由公司领导或公司安全监管部门组织的,最大范围的,对公司范围内的所有职工不安全行为、作业场所及环境存在的不安全状态和条件进行隐患排查。

2、隐患排查治理的落脚点和关键点是治理。

如果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只停留在隐患排查阶段,不进行治理,那么所做的一切都等于零。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即隐患的治理。

一般隐患的治理。一般隐患就是指可能造成的危害很小,容易处理的隐患,一般在现场就能及时处理解决。当作业人员、管理人员或是安监员发现一般隐患时。应及时在现场予以处理解决,将隐患直接消灭在萌芽状态。

较大隐患的治理。较大隐患就是指可能造成的危害较大,不是很容易解决的隐患。发现该类隐患应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通知隐患所在班组或区队,指定责任人和责任跟班安全员,在责任时间内进行整改落实。

重大隐患的治理。重大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隐患。加强对重大隐患的控制管理,对于预防特大安全事故有重要的意义。重大安全隐患的认定严格按照《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国家局1 33号)进行认定,对该类隐患进行评估、组织管理和整改,按照“五定”制度处理,即定项目、定措施、定资金、定责任人、定时间限期治理。

为了避免在隐患治理过程中发生事故。应规定每一项安全隐患的治理要做到技术措施、安全保证措施、强制执行措施和安全培训措施四到位,并且在治理过程要由管理人员和安全检查员跟班作业,从而保证安全隐患治理过程是一个相对安全的过程。

3、建立完善的工作体系是隐患排查工作的重要保障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必须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做到环环相扣,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监督一级,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层层传递,层层落实。

首先,公司成立以安全副总经理为组长的隐患排查治理小组。副组长为公司安全监察室负责人,成员为公司各部室主要负责人;组长对全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负责,副组长负责各矿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和安全隐患信息管理;各成员均有各自的职责,如生产部、技术部负责制定安全隐患认定标准以及安全隐患治理各项措施具体要求等。

其次,矿井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隐患排查治理小组。各矿矿长是本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副组长为各副矿长,成员为各股室负责人,各专业副矿长对本专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负领导责任,安全副矿长对本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负监督检查责任。小组对公司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落实治理,并及时反馈。

再次,区队成立以区队长为组长的隐患排查治理小组。各区队长是本区队作业范围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副组长为分管安全的副区长,成员为各班组长。小组对矿井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落实治理,并及时反馈。

第四,各班长是本班安全隐患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各班组和职工对本班组和岗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并对上级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落实治理。

4、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应规范化

为确保隐患排查工作取得实效,邵武煤业有限公司编制了一系列的有关隐患排查和治理的规定,明确了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工作程序,规范了安全隐患的认定标准以及各项技术措施的编写内容,基层管理人员人手一册,对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隐患的分类和认定:公司根据各矿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各矿井《隐患分类和认定手册》,把隐患分为采煤、掘进、机电、运输、一通三防、防治水等6大类,各类隐患又再分成顶板、局部通风、爆破、粉尘防治、设备等若干项细的隐患,以便在隐患排查过程中予以认定;另外还把煤矿“三违”作为行为隐患纳入安全隐患排查的工作范围,研究分析“三违”分布规律,将“三违”分为一般“三违”和严重“三违”两类,并采不同措施进行治理,从而逐步消除煤矿“三违”现象。

隐患未落实整改的处罚,公司制定了《矿井隐患排查治理处罚办法》,对各管理层所查出的安全隐患,各安全管理部门均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任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的,按照公司制定的《矿井隐患排查治理处罚办法》(其中包括“三违”处罚),进行处理。

隐患排查及信息管理。煤矿各生产区队和班组每天坚持对本区队作业范围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每天把排查结果报告矿安监站,安监站要确保每班有一名安监员对各工作面进行巡查;煤矿组织安监部门每周对本矿范围内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上报公司安监室;各专业副矿长每旬组织对本专业的安全隐患排查,排查结果筛选后报告矿领导同时报告公司安监室;矿长每月组织1次重大安全隐患的专项排查,排查结果每季度由公司汇总并向集团公司安全监察室和当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公司安监部每月组织1次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的专项检查,每旬对各矿上报安全隐患信息筛选统计分析并向公司有关领导报告。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规范化,调动了基层区队以及各级管理人员排查治理隐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煤矿“三违”明显减少,矿井作业环境大为改善,各类事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实现了安全管理由事后处理向超前防范的转变。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工作总结 篇4

5月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

桐梓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松坎分局、羊磴中心安监站、水坝塘安委会:

根据桐梓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各级安全管理部门领导的指示精神,我矿严格按照上级各级安监部门的要求,认真切实抓好安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各种操作规定,同时以“春季安全生产百安活动”和“第二季度安全生产大检查”为契机,认认真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强化各职人员的岗位责任制,重抓安全生产问责制和责任制。抓好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个细小环节,从而确保我矿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经矿委会研究决定,成立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梁龙渊(矿长)

副组长:杨显忠(总工程师)

成员:梁正光(安全矿长)梁正元(生产矿长)

向开平(总经理助理)王廷纲(生技科长)梁正龙(通风科长)殷正友(机电科长)梁龙会(地面矿长)

娄进娄必波徐忠全(安全员)

梁林梁大汶吴古强(瓦检员)

梁大坤曾祥勇梁波(瓦检员)

梁治德梁福曾德兵陈克华梁正海

梁大发娄义强梁中梁正伟(班组长)

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每月分上、中、下旬定期开展安全生事故排查治理,结合安监部门每月检查的安全生产隐患采取了排查、治理、复查、验收、销号的原则;5月份共排查治理安全隐患50条。

特此报告!

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桐梓县复兴煤矿

XXX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篇5

为了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管理,消除生产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立足于我矿安全实际,以“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的理念为指导,牢固树立煤矿安全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及和谐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强化我矿安全管理基础,巩固和发展当前安全生产成果,以安全质量标准化为支撑,以持续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行动,不断提高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水平,积极预防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为顺利完成全年各项安全生产任务夯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任务

“以安全质量标准化为支撑,以安全隐患自查整改为核心”,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排查我矿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不断细化和完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建立起先进适用的重预防、全过程、动态化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把握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工作的主动权,遏制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成立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

为落实狼窝渠煤矿关于隐患排查治理行动的总体安排和要求,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作为重点日常工作来抓,我矿成立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三、推行《隐患排查治理管控体系》的主要做法

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在隐患排查管理方面建立“四个体系”: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安全监督检查体系、安全责任追究体系、安全管理制约体系。四个体系明确了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建立了督促隐患排查治理的机构,形成了隐患排查治理的约束机制,确立了责任追究的依据。

(一)、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1.从各分管矿长,到各科室、区队、班组,每一级都有明确的安全管理责任,由下至上逐级负责。

2.从矿长、管理人员到每一位作业人员,每一个岗位都有排查治理隐患的责任,并对本岗、本职的安全工作负责。

3.强化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理念,要做到管生产必须管隐患排查治理。生产现场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首先是生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职责,安全管理部门的首要责任是监督、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落实执行情况。

4.带班领导和班组长要对作业地点安全状况进行确认,由班组长负责本班的隐患排查治理,交班时要交代清楚本班的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班组长要对单人岗和流动作业人员进行巡查,排查“三违”等不安全因素。

5.当班排查出来的隐患问题和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按治理权限,能够当班治理的必须治理解决,不能够及时治理的要上报区队、科室,由区队、科室负责整改解决。

6.区队每天要对所辖范围内的设备、设施、人员的安全状况和行为进行排查治理,区队无法及时整改解决的事故隐患,要及时上报到矿安监科。

7.安监科接到上报事故隐患,由矿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负责联合各科室,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拿出整改方案、提出整改限期,协助解决治理事故隐患,并派出安全员负责跟踪、监督。

8.所有的隐患治理完成后,由矿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人员进行验收,并做好相关记录。

(二)、安全监督检查体系

1、安全监督检查体系

(1.)矿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每月5、15、25日组织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建立隐患排查、登记、整改、验收、管理台帐,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档案。

(2.)凡是已经下发又不能迅速消除的隐患,要逐项登记并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同时分管领导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鉴定、安全评估。制定计划和措施,报矿长批准落实经费,组织实施直到隐患排查、验收合格;

(3.)各科室、区队应开展经常性安全检查活动,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按职责权限及时予以处理,对不能解决的重大隐患,要说明隐患情况,危害范围,上报矿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研究处理;

(4.)对于存在隐患的区队、班组,负责跟班的安全员在规定的隐患整改期限内要对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5.)各区队、班组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事故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离作业人员,疏散危及的其他人员,并设置警戒标志。

(6.)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要负责监督检查各科室、区队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完成情况。

2、安全监督检查上报体系

(1.)矿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全面负责我矿的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工作,包括隐患排查情况,隐患治理情况的验收,档案的建立,资料的整理、汇总、上报等情况。

(2.)每一级漏查、漏报了隐患或者对存在的隐患不积极整改治理的,都由上一级监督检查,促进整改,并进行处罚。

(三)、安全责任追究体系

1、按照我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要求,以人查事,以事查人,逐级追究责任。

2、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哪一级漏查漏报了隐患,或者查出了隐患不积极治理的,就要由上级对下级进行责任追究;由于隐患治理不到位而造成事故的,要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从下向上一级一级的追查。

3、既通过对人员的追查来查找责任,查清哪一级人员对所负责的工作没

有落实到位;又通过事反过来一级一级查找责任人。

4、对责任人要有经济责任追究。

(四)、安全管理制约体系

1、安全管理制约机制

(1.)各级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排查出的隐患都有义务和责任上报,不上报的就要追究责任;下一级上报的隐患,上一级必须给出治理措施,否则就是失职。

(2.)下级对上级给出的隐患治理措施发现不切合实际的,有责任提出异议,及时上报;上级有责任督促下一级及时治理隐患,对有意延误的,有权给予处罚。

(3.)对于某一项具体隐患,有多个层面的责任人在按照各自的体系承担责任,哪个层面缺失,就会被其他层面发现,形成了多层面的制约机制。

2、隐患治理“四项措施”

(1.)安全技术措施:载明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也是具体治理的操作方案。包括隐患治理的时间、地点、影响范围;隐患治理前的准备工作;治理对象涉及到的规格、规定、质量要求;隐患治理工作的实施工序;隐患治理工作过程中的操作技术要求等。

(2.)安全保证措施:对技术措施提出安全保证要求,同时明确了隐患治理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和监督者,隐患治理的安全防护及注意事项等,是在安全技术措施基础上采取的保证措施。

(3.)强制执行措施:隐患治理过程中必须贯彻执行的措施,包括一些与本隐患治理过程看是无直接联系,其实有很大关联性的措施。进一步强化了隐患治理工作的执行力度,体现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严肃性。

(4.)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措施:每一项治理都会面临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操作人员的素质都会提出新要求,针对具体的隐患治理技术措施,对治理人员要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

3、隐患的排查治理体现“一个一”:就是将安全隐患彻底治理、消除。

三、排查治理范围、内容、方式

(一)、排查治理范围:全矿井各生产单位(井上下生产系统、井上下运输系统、“一通三防”、矿井“六大系统”等)。

(二)、排查治理内容:在继续落实以往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基础上,全面排查治理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细节及其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三)排查治理方式:

1、坚持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深化煤矿五大灾害事故专项整治结合起来。狠抓薄弱环节,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2、坚持与日常安全检查相结合起来,加大打击“三违”工作力度,消除隐患滋生根源。

3、坚持与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和技术进步结合起来,强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和现场管理,加大安全投入,推进安全技术,夯实安全基础。

4、坚持与加强应急救援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与监控措施。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各责任人要提高认识,增强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和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研究布置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精心布置落实,抓好此项工作。

(二)、实出重点、落实责任: 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治理不留后患,对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科室、区队、班组,要明确监管责任人,做到挂牌督办,确保隐患治理工作的落实。

(三)、建立台帐,完善机制: 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帐,把排查的安全隐患逐一建档,做到安全隐患有登记,落实整改有措施,检查督导有记录,隐患治理有验收,做到安全隐患治理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形成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四)、标本兼治,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各科室、区队、班组要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契机,规范安全管理,提高发现问题及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落到实处。、狠抓现场监管:队长、班组长要巡回检查;矿领导跟班带班作业,科室负责人现场巡回检查,督促整改人员对井下查出的问题开出隐患整改通知单,限期或现场进行整改,由科室、班(组)相关负责人组织人员整改完成后,由督促整改人员现场确认隐患整改完毕,方可验收签字。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工作总结 篇6

第一节 总 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安全指示精神,真正做好金阳煤矿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与责任追究工作,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国务院第446号令《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山东省人民政府第156号令《山东省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追究规定》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财政部关于《举报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违法行为的奖励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金阳煤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节 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第二条 金阳煤矿成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矿长、副组长为总工程师、副矿长(安全、生产、机电),成员为副总工程师、及安全、生产、机电、技术、工会等科室正、副职。第三条 矿长对本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全面责任。

安全副矿长负责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正常运行、考核、规范制定。

第四条 其它分管副矿长负责组织本职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

理工作,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第五条 总工程师负责隐患等级确认工作,对重大隐患治理工作负技术管理责任。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抓好隐患治理方案的制定与落实,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第六条 安全处长负责监督安全隐患信息资料的整理、整改落实、督办,统计和上报工作。对发现的各类隐患,安全处长有权责成有关工区,落实整改措施、整改负责人、整改时间进行治理。对达到B级以上标准的隐患,有权要求总工程师进行及时办理。第七条 各单位行政主管为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者。第八条 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广大职工必须认真学习各类隐患标准,发现隐患及时向矿汇报,矿值班领导、工区管理人员或现场管理人员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隐患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第九条 每月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在隐患排查会上通报。

第三节 安全隐患的分类分级标准

第十条 煤矿安全隐患,是指矿井生产现场、技术管理、装备设施等所有环节和矿井周围邻近地区所存在的危及矿井安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

第十一条 按危险程度安全隐患分为重大事故隐患、严重隐患、一般隐患和轻微隐患四等。

(一)重大事故隐患的确认标准:

1.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的。2.瓦斯超限作业的。

3.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的。4.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瓦斯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

5.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的。6.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7.超层越界开采或者擅自开采保安煤柱、岩柱的。8.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有效措施的。9.自然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10.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的。11.年产6万t以上的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的。

12.新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煤矿改扩建期间,在改扩建的区域生产,或者在其他区域的生产超出安全设计规定的范围和规模的。

13.煤矿实行集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而从事生产的,或者承包方再次转包的,以及煤矿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的。14.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或者在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

15.有其他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

16.受瓦斯、煤尘、自然发火、顶板、水害威胁,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

17.图纸、资料与实际严重不符的。

18.煤矿安全设施、安全保护装置及安全检测仪器仪表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

(二)井下现场安全隐患的种类分为通风、瓦斯、粉尘、火灾、水害、提升运输、机电、放炮、顶板和其他。

(三)地面安全隐患的种类分为安全管理、电气安全、防火防爆、安全防护、设备压力容器、劳动安全卫生。

第十二条 按处理职责安全隐患分为四级,即A级、B级、C级、D级。

A级隐患:治理难度大,须由集团公司归口业务处室牵头治理的隐患。

B级隐患:治理难度较大,由矿负责期限治理的隐患。C级隐患:有一定难度,由区队负责限期治理的隐患。D级隐患:可以当场或当班进行整改,由班组负责治理的隐患。

第四节 安全隐患的排查

第十三条 按照分级管理的要求,实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逐级负责制,自下而上层层排查治理。根据本矿情况,建立“四级”隐

患排查机制,即班组、区队、专业(部室)和矿。

第十四条 各单位班组长是本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者。各单位每班现场发现隐患问题,必须立即组织人员整改,危及人身安全的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制订整改措施进行整改。当班班长每天工作结束后向安全处填报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D卡)。当班处理完毕的隐患安全处定为D级存档。未整改或未整改完毕,由安全处初定为C级,落实整改措施、整改负责人、整改时间下达整改通知书(D卡),进行督办。

第十五条 各单位正职是本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者。在每周和新的生产作业计划下达后,各单位正职负责组织技术人员和干部,根据本月生产计划和现场条件对本单位范围内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D级隐患在生产过程中要立即解决,C级及以上隐患要上报安全处,隐患排查情况必须于每周日前书面报安全处。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经常深入井下现场,随时进行隐患排查工作,每次下井后必须向安全处填报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D卡)

每周由分管副矿长、总工程师或副总工程师,组织本专业技术人员,处室、工区正副职进行一次专业隐患排查会议,对本专业的安全隐患进行详细排查,责成专人形成会议纪要,向安全生产办公(分析)会议汇报并向安全处通报,所发现隐患纳入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

第十六条 安全副矿长每旬组织一次安全质量检查,全体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检查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为主要内容,并做好会议纪要。所发现隐患纳入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

上级检查及专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矿长或安全矿长进行专题会议研究,形成会议纪要。由安全处负责纳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

第十七条 总工程师每月组织召开隐患排查会,由各副矿级以上领导、生产、安全、机电、技术、生产及辅助单位人员参加,对安全处报告的C级以上隐患及各单位上报其它隐患进行综合分析、审查、补充,确定级别,C级由安全处下卡督办。排查出的A、B级隐患要落实整改措施、整改负责人、整改时间按时上报集团公司(安全科形成纪要)。第十八条

第五节 安全隐患的治理

第十九条 事故隐患的整改治理按照“分级负责、落实责任”的原则,井下安全隐患由归口领导负责组织整改落实。地面安全隐患由各职能部门组织整改落实。信息管理实行闭环管理。第二十条 隐患整改资金从矿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中列支,不足部分从维简费中列支。

第二十一条 隐患整改要做到项目、措施、资金、时间、人员、责任六落实。每季度排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根据分管范围,由分管的相关业务科室牵头,经过矿重大事故隐患领导小组确认,拿出治理方案,落实治理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及整改时间,报安全科备案,由安全科负责重大事故隐患的上报工作和措施的现场落实与考核。

第二十二条 对于隐患治理的检查验收,由安全矿长负责组织生产、安全、机电、技术、企管、生产及辅助单位等部门有关人员参加,或指定专人负责,检查验收要有专门记录,记录存放在安全科备查。

第二十三条 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行跟踪闭合管理,即隐患的排查、治理、验收和复查情况均实行签字闭合制度,谁排查、谁安排,谁签字、谁负责。

第二十四条 安全隐患治理情况要逐级汇总上报,每月10日前,A、B级隐患及治理情况由安全科报送集团公司及上级部门。

第六节 考核处罚

第二十五条 为了便于对现场事故隐患的掌握、检查和考核,按照事故隐患分类分级标准,对现场查出的隐患,对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处罚。

(一)每查出一条A级事故隐患,对责任单位罚款1000~3000元,对单位管理干部及有责任的班长、责任人罚款500元,对有责任的安全员罚款100元。

(二)每查出一条B级事故隐患,对责任单位罚款500~1000元,对单位管理干部及有责任的班长、责任人罚款200元,对有责任的安全员罚款50元。

第七节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制度与上级文件、规定相抵触时,以上级文件、规定为准。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工作总结 篇7

作为重要的能源类型, 煤炭开采及利用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生产的永恒主题, 也是煤矿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 由于人、物、环境、管理等方面不安全因素, 导致安全问题频繁发生, 这一方面影响了煤矿企业正常生产和经济效益, 一方面也可能导致企业人员伤亡事故, 造成难以挽回的痛苦和损失。因此, 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隐患进行分析和研究, 并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来排查和治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

1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产生的原因分析

1.1 生产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煤矿生产人员是煤矿生产主体, 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生产技术水平、文化程度及心理素质等方面都能影响煤矿生产工作的质量, 进而影响煤矿企业事故发生率。另外, 部分煤矿企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 再受安全培训时间短、安全生产观念差等因素影响, 致使部分煤矿无法按照“专管群治、全员管理”的原则来进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进而导致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据2014年全国重特大事故汇总数据显示, 2014年全年煤矿企业重特大事故多达14起, 参照事故调查报告, 一方面说明煤矿行业安全控制力度薄弱, 一方面也显示出人为因素对事故发生的影响较大。所以为确保煤矿生产安全性, 就必须充分重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在确保生产安全性方面的重要性, 尽量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煤矿事故。

1.2 生产机械设备管理水平低下

煤矿生产机械设备向高性能、自动化、机械化方向的发展是当前煤矿生产机械的主要发展方向, 合理使用生产机械设备是提高煤矿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劳动强度的有效手段。源自生产机械设备方面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a) 煤矿生产机械设备本身质量不高。比如部分煤矿企业为节约成本而采用了达不到标准要求或翻新的生产机械设备, 或由于其它原因, 采用了不适合生产实际情况的生产设备, 且在设备采购、入库等过程中, 未严格执行验收制度, 导致影响生产质量;b) 由于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 比如没有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日常维护检修走过场, 不注意设备运行环境等, 导致机械设备失检失修、超负荷运行、带病作业, 致使事故发生[2]。

1.3 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

煤矿生产环境大都复杂多变, 常常容易因自然灾害导致顶板、水、火、瓦斯和煤尘等事故隐患发生。根据事故隐患持续时间的长短, 可将其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类型。短期性事故隐患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变化、涌水异常变化、临时性瓦斯超限、煤尘超标等;长期性事故隐患主要包括顶板压力、煤层自燃、煤尘和瓦斯爆炸、瓦斯超限及水患威胁等。

1.4 规范规程制度落实不到位

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国家制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来规范煤矿生产行为, 实际工作中, 企业又会制定具体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 但部分生产人员由于综合素质水平较差、安全责任意识不强等原因, 即便是接受了培训、进行了学习, 仍不能主动将这些规范、规程、制度落实到实际生产操作中。从另一方面来看, 规范、规程和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的原因在于煤矿企业缺乏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工作稳定性、持续性差, 导致生产人员生产行为的主观性、随意性, 进而导致生产安全问题频繁出现[3]。

2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策略

2.1 事故隐患排查的目的

为避免事故发生, 煤矿企业必须要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来制定一套完善的隐患排查制度, 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加以处理, 防微杜渐, 预防事故发生, 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2.2 事故隐患排查的步骤

隐患排查治理应遵循“排查—四定—落实—复查验收—销号—分析评价”的程序, 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闭合管理。

a) 隐患排查。煤矿企业应落实从企业层面到具体工作岗位的逐级排查制度, 采取以定期及日常安全检查为主, 结合专项检查、要害部位检查、节假日及季节性安全检查等的方式来开展隐患排查工作;b) 隐患管理。所查隐患均应登记建档, 并按危害程度及专业类别进行分类, 隐患要严格进行四定 (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时间、定整改措施、定处罚) , 并抓好相应落实工作;c) 复查验收。所查隐患整改结束后, 要经专职安全员复查验收并确认签字后方可销号;d) 分析总结。

企业应定期召开隐患分析会议, 评价安全生产状况。通过各专业自我分析总结、安监部门总体分析评价的方式, 梳理问题与不足, 总结本阶段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并作出相应安排部署[4]。

2.3 事故隐患排查的实施重点

如上所述, 煤矿安全生产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煤矿生产人员可及时有效地发现并处理事故隐患。因为人为因素是影响煤矿生产安全性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所以仍应通过培训、监督等手段, 提高各级生产人员安全素质, 落实防范措施, 做好预控工作, 并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管理力度, 做到:a) 不安全不生产;b) 隐患未得到彻底处理不生产;c) 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不生产;d) 发现事故隐患, 应立即上报, 同时进行处理和整改, 并在上级指令下, 视隐患大小或严重程度做出是否需停止生产的决定;e) 交接班过程中, 上一个班的负责人应就安全生产情况、隐患处理情况等, 向下一个班的负责人交代清楚, 以避免后续作业中出现安全问题。

3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策略

3.1 提高煤矿生产人员的整体素质

不论是生产操作、隐患治理, 还是煤矿工作的其它方面, 都需要一支责任心强、有扎实技术、规范作业的生产人员队伍, 这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针对目前煤矿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安全知识掌握程度各不相同的情况, 煤矿企业应以人为本, 树立安全红线意识, 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培训策略, 做好人员入职培训、岗中考核等基础工作, 以不断增强全体生产人员的技术性与纪律性, 及对事故的预见性、防范性、应急能力。在此基础上, 还需确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不断增强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安全责任心, 提高事故隐患的处理能力, 进而达到治理隐患、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的目的。

3.2 加强生产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

生产机械设备是提高煤矿生产效率、确保生产安全性的重要条件。正如上述所述,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 部分煤矿企业生产机械设备管理不到位, 导致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出现。因此:a) 要根据本企业生产实际情况, 对不同方案进行比选, 做出最优化、最经济的选择, 并规范进行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工作;b) 还应注意机械设备间的相互配套性, 完善设备布局与运行环境管理, 保证设备能充分发挥效率;c) 要做到持证上岗、规范操作, 合理维护、按期按规定检修, 保证完好率、利用率及效率, 这样既能确保设备安全, 又能节约运行成本, 促进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3.3 合理调节不利环境因素

影响煤矿生产安全的环境因素可分为长期性和短期性两种类型。对于长期性事故隐患, 可采取重大危险源管理、仪器监测预警、合理配置生产设备、优化设计开采方案等手段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水平, 从而避免事故发生;对于短期性事故隐患, 可根据其突发性、临时性的特点, 通过应急设施设置、警示告知、安全培训等方式, 不断提高生产人员的生产知识水平及应急能力, 从而在隐患出现时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正确应对措施, 避免事故发生。

3.4 强化安全监管及隐患闭合管理工作

制定并完善规章制度、规程措施, 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 重视现场管理, 定期组织、深入排查治理煤矿各生产系统、生产环节的安全隐患。按照“严标准、依程序、重细节、求闭合”的原则, 不断强化安全监管力度, 查执行、查隐患、查整改, 对隐患排查不认真、未按规定报告、整改措施不落实的相关责任人, 要严格责任追究, 依法严肃查处。要保证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通过执行PDCA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循环管理方法, 促进闭环管理持续改进机制的形成, 使安全质量标准和措施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得到执行、隐患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得到消除, 落实隐患闭合管理工作, 实现风险预控。

4 结语

当今社会经济在迅猛发展的同时, 对安全生产、高效生产、清洁生产、和谐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在煤矿企业管理工作中,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 充分认识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及抓好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深刻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切实把安全工作抓细抓到位。要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时刻紧绷安全弦, 始终把安全生产上升到事关职工生命安全与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认真对待, 多方面多角度入手, 严抓安全管理, 落实全员隐患排查治理责任, 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带动企业自上而下做好隐患排查管理工作, 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 提高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水平,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摘要:在中国煤矿生产过程中, 隐患管理工作的不足导致生产事故频繁发生。从煤矿生产工作中隐患产生的原因分析入手, 就隐患的排查方法和治理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隐患治理,策略

参考文献

[1]刘艳萍, 曲福年, 任佃忠, 等.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4, 5 (2) :185-188.

[2]裴永涛.新桥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的研究及应用[J].企业管理, 2012, 23 (7) :96-97.

[3]唐黎标.感受日本的煤矿安全管理[J].安全与健康, 2013, 18 (2) :14-15.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工作总结 篇8

时间:二

00九年五月三日

万盛区安监局:

我矿根据万盛安监发〔2009〕82好文件精神要求,结合矿井实际,通过2009年5月2日上午组织矿委贯彻学习和讨论研究后。认为我矿多数基本符合文件要求或通过立即落实整改可达要求。为了更进一步加强落实我矿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经查本矿在此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和差距,特拟定如下工作整改计划:

一、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学习文件精神,重锤出击,加大投入努力整改,力争达到万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条件和抗灾、救灾能力,坚决杜绝重伤及以上伤亡事故,减少轻伤事故和未遂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机构

为了保障矿井安全基础管理各项工作符合相关要求,成立以矿长夏世福为组长,技术负责人王建刚为副组长,安全副矿长付之林、生产副矿长张果林、机电副矿长张果荣、调度室主任游邦华、财务科长王正玉、供应科长付开友、专职安全员张习军、付之木为成员落实实施整改措施,并由组长负责该工作所需的人、财、物。由副组长负责制定实施及整改计划等具体工作。

三、排查结果及整改落实计划

1、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本矿已按规定配齐“一正四副”领导班子,并完善“四部一室”、“一正四副”中有5人现在 读采煤中专学历,矿井现有4人在培训中专学历。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矿井按规定健有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但不够完善,计划在2009年5月30日前有矿长、技术负责人组织修改编制完善。

3、明确法定代表人(实际控股人)安全责任。小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制定落实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管理人员,落实管理人员下井跟班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主动接受并积极配合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建立和维护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机制,该项矿井基本符合规定要求,不足之处已落实要求整改完善。

4、煤矿企业进一步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等22个安全管理基本制度已决定有技术负责人于5也20日修改编制成册并组织贯彻学习。

5、建立完善安全会议等19个安全管理基础台帐已决定有安全副矿长于5月20日前编制完善并组织实施。

6、矿井已成立“一通三防”、“雨季三防”、防治水、职业卫生防治专项工作领导机构。为建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安全监控系统管理领导机构。矿井决定于5月20日前聘请或落实完善相关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防治水和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工作。

7、煤矿班前会、矿井值班、矿井跟班、调度指挥、隐患排 查“五个到位”。做到排班会有矿井领导和跟班领导参加,保证矿井24小时有矿级领导值班,每班井下有矿级领导跟班,调度指挥跟踪到井下作业规程。矿井基本符合要求并已决定增加两名副矿级管理人员负责矿级带班管理工作,并要求严格落实执行各项规定。

8、矿井已按规定落实了安全办公室会议制度。

9、建立技术管理体系,矿井建立了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决定选择人员送培或外地引进人才,从而提高矿井技术力量,现人技术负责人在培采煤中专学习,准备报考采煤助理工程师职称。

10、加强技术基础管理。矿井由技术负责人编制灾害预防处理计划、采掘(生产)部署计划,每半月实测一次井下采掘动态,规范绘制矿井、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提升运输系统图、安全监控系统布置图、排水、防尘、井下通信系统图,井上、下供电系统图、避灾路线图等图纸。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井上下对照图,每月向区及镇安监部门交换一次,未建立完善矿井边界及各类煤柱、周边开采情况等定期分析制度,和边界及各类煤柱技术台帐。对此矿井决定尽快整改完善。单项工程施工有专题设计,编制作业规程及完善相关安全技术措施,做到了一头一面一规程,杜绝了无设计、无规程措施作业,落实了规程措施集中会审。复审制度,严格执行了所有单项工程开口审批制度。

11、完善矿井生产系统,矿井现有开采设计和采掘部署,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正规采煤法,提升系统较窄,决定立即进行设计,保证在2010年12月前完成并投入使用。

12、加强矿井“一通三防”的技术管理,矿井决心按文件规定要求认真整改落实,决定在09年12月前将主要通风机跟换为30KW的,在5月30日前配备合格的中、低速风表各一台。

13、加强矿井水害防止管理,矿井决定在09年6月31日前配齐探放水设备,落实探放水人员,严格加强防水管理工作。

14、及时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问题,矿井技术负责人将按规定每月组织不少于一次的技术分析会,技术研究决定安全生产技术问题或复审相关规程措施,必要时请专家组织人员论证后方可组织生产。

15、落实矿井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矿井将严格按文件要求进行,并制定相应措施进行落实并严格考核。

16、落实现场管理制度和加强现场作业管理,矿井将制定相应措施,严格按要求落实执行。

17、加强顶板管理,矿井现有掘进平巷一律采用了金属支架支护,回采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并已于6月20日购置了回柱机进行安全回柱工作。

18、加强机电管理,矿井建立了各种制度,已淘汰了禁用设备,配有100KW发电机作备用电源,决定计划在2010年12月前在购置100KW发电机 一台专门作为通风机备用电源并投入 使用。

19、加强放炮作业管理,矿井已购置了三人连锁放炮器并投入使用,并制定了相关制度措施,实行调度录音电话监管放炮安全工作。

20、落实职业危害的防治,矿井已建立了防治机构,明确了由安全副矿长具体负责,要求严格按照文件开展落实相关工作。

21、建立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煤矿已按规定提取了安全费用,并超额用在了安全投入方面进行矿井技改和增设设备。

22、矿井已按要求进行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实施了每日安全调度信息会议。

23、加强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方面,矿井将按有关规定进行申请,审批后组织施工,并严格验收后投入使用。

24、加强作业现场劳动组织管理,我矿现有井下作业人数进行定员管理,符合文件要求,每班最多入井人数控制在45人以内。

25、规范劳动用工管理,煤矿将建立职工档案,严格按要求培训和签定合同上岗,严格执行以包代管的经营方式。

26、保证安全培训条件,矿将制定培训计划和规定相关费用,并决定在2010年12月前建好职工培训学习室。

27、落实全员安全培训,我矿将按各级要求及时送培各种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以及安排参加全员职工培训工作。

28、全面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方面,矿井已进行了矿用 “四大件”检测工作,改造了主平硐运输轨道,今后掘进主运输巷轨道保证在11公斤/米以上规格,其他方面力争达到文件要求。

29、加强应急管理建设,煤矿按要求制定了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报了区安监局,决定今年内开展一次反风演和灾害应急处置演习。

30、配备了矿井辅助救护队员,并落实了相关职责和工作。

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篇9

政策支撑

2007年5月12日,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 (国办发明电[2007]16号) , 要求“在全国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

2008年, 国务院安委会提出将该年确定为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同年2月16日,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明电[2008]15号) , 要求“全面排查治理各地区、各行业领域事故隐患”。

2010年7月19日,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 , 提出要“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

2011年11月26日,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 (国发[2011]40号) , 要求“深化隐患排查治理”。

预防质变

事故隐患主要是由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的环境和管理缺陷4个方面综合作用所致。在生产过程中, 由于企业受到经济水平、科技水平、环境因素和人员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还不能完全阻止隐患的产生。但是, 只要从人、机、环境、管理4个方面着手, 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 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和减少隐患的产生。

大量实践证明, 隐患就是潜在的事故, 隐患经过量变积累就能够质变转化为事故。因此, 隐患发展为事故的过程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事故是隐患质变的结果。但隐患未必一定发展为事故,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就是要把隐患消除在量变的过程中, 预防其质变的发生。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始终将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作为预防事故的有力抓手, 持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经过多年的排查治理, 消除了一大批安全隐患, 有效地减少了各类事故的发生。但在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企业在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的问题

一是未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工作。一些企业未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 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尤其是规模小、效益差的高危企业及其负责人, 始终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不认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导致一些事故隐患长期存在。

二是隐患排查工作不深入。个别企业隐患排查工作的广度不够, 对安全隐患的底数不清, 隐患排查未做到100%全覆盖。有的企业隐患排查工作的深度不足, 隐患排查只是走过场, 真正检查出的隐患寥寥无几, 很多重大隐患没能及时查出。

三是隐患治理工作不扎实。少数企业对已排查出的隐患没有按照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的要求落实整改, 而是放任不理、视而不见。还有部分企业虽能及时完成隐患治理工作, 但因治理工作不彻底或未及时开展复查, 导致隐患又“死灰复燃”。

政府在监管过程中的问题

一是监管手段缺乏科学性。一些地方安全生产监管队伍技术装备水平差, 运用传统监管手段多, 利用先进科技手段监管不够, 导致大量的安全隐患不能被及时发现。有些监管人员在执法中, 偏重于采用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手段, 忽视了经济、法律、科技等手段的综合运用。

二是监管力量不足。个别地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不健全, 尤其是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的建设滞后, 机构设置与监管人员配备呈“倒金字塔”结构, 基层专业安全监管和执法人员匮乏, 导致隐患排查治理监管工作不能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对策与建议

全面落实“两个主体责任”

企业是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 是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因此, 企业务必要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政府是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管主体, 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明晰工作要求, 层层分解责任, 尤其是要明确基层人民政府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职责。把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情况作为考核指标, 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体系, 加大考核力度。

加强制度建设构建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应分别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 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

从企业层面来说, 一是要建立健全隐患自查制度, 并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二是要建立健全隐患报告及举报奖励制度, 鼓励职工发现和消除隐患, 同时应对报告和消除隐患有功人员, 给予表彰奖励。

三是要建立健全隐患整改评价制度, 以保证排查出的隐患均能得到及时、彻底、全面整改。

四是要建立健全重大隐患档案管理制度, 对查出的重大隐患全部登记建档, 实行“一患一档, 分类治理”。

从政府层面来说, 一是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制度, 定期组织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加强对重点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是要建立健全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 对社会影响大、危害程度大或整改难度大的重特大事故隐患进行挂牌督办。

三是要建立健全信息统计报送制度, 认真组织企业填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报表, 及时了解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

四是要健全完善各行业隐患排查治理标准, 为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标准支持。

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的信息化管理

各地应充分把握事故隐患动态性、隐蔽性、反复性等特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为重点, 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系统, 解决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 做到安全管理、操作行为、工艺设备、作业环境标准化, 逐步实现网上报送、动态监控, 从而有效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大安全投入

政府应研究制定相关经济政策, 安排隐患排查治理的专项资金, 并将隐患排查治理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之中。企业应将隐患排查治理资金列入安全生产费用, 在成本中列支, 并根据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际制定资金的使用计划, 做到专款专用, 确保资金有效合理的使用。

强化安全培训

上一篇:个人理财计划下一篇:道路工程测量实训【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