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学工作总结(共18篇)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的求学信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因此,我们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应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有关,而不要东拉西扯,故弄玄虚,用来哗众取宠。如在教圆时,讲一讲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推算圆周率,居世界之首。使学生懂得我国不但古老文明,我国人民也富有聪明才智。在原始落后的时代,便有如此伟大的科学家,而今科学这样高度发达,我们若不努力学习,真是愧对古人。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此外,我还选择本地区有教育意义的统计数据,以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教育。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讲“百分数的认识”时,我引用了这样的数据,中国人民用占世界耕地面积5%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0%多的人口,简单的两个百分数,自然地进行了国情教育和人口教育。这样不但把学生引导到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上来,而且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了,同时让学生收集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百分数数据让学生加深认识理解,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另外我适当增加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二、德育教学要符合实际。
德育教学的渗透,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更要符合学生的心理。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从研究学生的心理着手,从创设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入手。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更应充分把握好学生的好奇心理,才能收到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效果。如在六年级百分数的应用——纳税中,我就以有些同学家开商店或做生意要缴税为例,近而引深到,现在有些困难家庭的学生享受“二免一补”的政策,来教育学生自觉纳税意识,并宣传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教按比例分配时,我以时下最敏感的话题——如何理财入手。让他们明白怎样将从父母手中得到的辛苦钱,合理的分配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消费计划落实,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从而使他们明白父母挣钱的不易,更能让学生珍惜学习机会、激发自主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把握自己。
三、德育教育要直观、新奇。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能抽象地将一点道理,作一些鼓动,这是收不到效果的。德育教学的渗透应在直观、新奇的教学中进行。应该让学生直接看的见、摸的着、感觉得到、最为适宜。如在教学比例尺时,在学生了解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同时,让学生看地图,我们荆门有多大,湖北有多大,中国有多大。使学生懂得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的国家,要使祖国富强,需要科学,更需要我们少年去努力学习。学生在这些常见的、熟识的,而平时又不去注意的实物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感受到莫大的教益。
四、德育教育于教学过程中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五、德育教育于数学实践活动课和其他形式。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适当开展了一些数学活动 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学生学过统计后,我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让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我还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我注意了一些策略,从不喧宾夺主,这样既提高了渗透的自觉性,又把握了渗透的可行性,注重了德育渗透的反复性。
一、深入教材, 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
一本书是教师进行课堂授课的最基本要求, 它引导教师的授课方向, 但现阶段的课本上并没有具体的德育分析,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找到潜在的德育教学方法, 并把它结合教授的知识点传授给更多的学生。在我国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材中, 有很多知识内容有关德育, 但并没有完全展现出来, 需要教师在备课的同时去深入教材, 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将德育贯穿到知识点中。举例说明, 在学习“年、月、日”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通过让学生记录比较重要的日子去学习日期, 像自己的生日、父母的生日、国庆节等一些比较重大的节日和有意义的日期, 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年份日期的理解, 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父母的辛苦和祖国的历史大事。还有, 像学生在学习“元、角、分”时, 就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货币的重要性, 它不仅是我国资金流通的主体, 更是我们国家的标志。由此, 学生就会更好地运用货币, 改变以往大手大脚的习惯, 这样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更教会了学生树立正确的货币认知, 帮助学生从小培养不乱花钱的习惯。
二、联系生活, 激发学生热爱身边的环境
小学时期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也可以说, 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可以更好地去学习数学知识。所以, 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必须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去进行教课, 锻炼学生的思考方式, 从而学会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答案, 以此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和生活意识。在应用德育的同时, 就要求教师在教课过程中联系生活经验中的德育例子, 这样就很大程度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在教学中更好地去渗透德育。例如, 教师在讲解有关乘除算法的知识点以后, 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的计算, 而计算出来以后就会得到一个小故事, 这个故事就与学生解的数学题有关, 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在所有学生都答完以后, 教师就可以简述一个励志的、感人的小故事, 并让学生对这个故事进行总结和分析。运用有效的方式将德育渗透到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 可以激发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对生活中的实例经验的累积有助于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更教会了学生通过生活经验解决小学数学知识, 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加大了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由此可见, 德育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占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力。
三、观察学习动态, 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有的教师认为, 关注学生健康发展是各班班主任的责任, 其他各科教师不需要管理。在实际生活当中, 教师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生学习的大部分知识都是由教师进行传授的, 学生以教师为榜样进行学习, 所以就要求教师, 无论处于什么岗位都要以身作则, 关注各班学生的学习状态, 用自己的热情和教授经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 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去学习, 教师也能帮助学生解决更多的问题, 用自己饱满的热情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有效地教学改革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方式, 解决了传统教学曾出现的问题, 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 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 需要对授课的章节进行备课,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备课内容, 将课堂的知识风趣化, 以此来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样不仅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让学生更加喜爱数学课堂。在教师教学的同时, 要求教师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 要时常鼓励学生去自我思考, 建立一个平等的、积极地教学平台, 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一定要注意它的策略性, 不要喧宾夺主, 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 把握渗透的可行性, 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所以在现阶段的教学课堂中, 需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 并通过学生点点滴滴的知识累积, 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祁金冰.德育渗透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 2014 (23) .
[2]吴亮亮.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 2015 (7/8) .
关键词:德育;小学数学;教学方式
德育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现阶段的小学课堂改革中,德育问题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教育发展的主体,相关教育的改革将德育放在了教育发展的最前端。对于还处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德育更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德育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深入教材,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
一本书是教师进行课堂授课的最基本要求,它引导教师的授课方向,但现阶段的课本上并没有具体的德育分析,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找到潜在的德育教学方法,并把它结合教授的知识点传授给更多的学生。在我国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内容有关德育,但并没有完全展现出来,需要教师在备课的同时去深入教材,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德育贯穿到知识点中。举例说明,在学习“年、月、日”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让学生记录比较重要的日子去学习日期,像自己的生日、父母的生日、国庆节等一些比较重大的节日和有意义的日期,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年份日期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父母的辛苦和祖国的历史大事。还有,像学生在学习“元、角、分”时,就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货币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我国资金流通的主体,更是我们国家的标志。由此,学生就会更好地运用货币,改变以往大手大脚的习惯,这样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教会了学生树立正确的货币认知,帮助学生从小培养不乱花钱的习惯。
二、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热爱身边的环境
小学时期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可以更好地去学习数学知识。所以,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去进行教课,锻炼学生的思考方式,从而学会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答案,以此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和生活意识。在应用德育的同时,就要求教师在教课过程中联系生活经验中的德育例子,这样就很大程度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在教学中更好地去渗透德育。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乘除算法的知识点以后,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的计算,而计算出来以后就会得到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就与学生解的数学题有关,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在所有学生都答完以后,教师就可以简述一个励志的、感人的小故事,并让学生对这个故事进行总结和分析。运用有效的方式将德育渗透到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对生活中的实例经验的累积有助于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更教会了学生通过生活经验解决小学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加大了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由此可见,德育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占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力。
三、观察学习动态,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有的教师认为,关注学生健康发展是各班班主任的责任,其他各科教师不需要管理。在实际生活当中,教师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学习的大部分知识都是由教师进行传授的,学生以教师为榜样进行学习,所以就要求教师,无论处于什么岗位都要以身作则,关注各班学生的学习状态,用自己的热情和教授经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去学习,教师也能帮助学生解决更多的问题,用自己饱满的热情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效地教学改革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方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曾出现的问题,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需要对授课的章节进行备课,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备课内容,将课堂的知识风趣化,以此来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不仅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更加喜爱数学课堂。在教师教学的同时,要求教师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要时常鼓励学生去自我思考,建立一个平等的、积极地教学平台,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一定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所以在现阶段的教学课堂中,需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并通过学生点点滴滴的知识累积,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祁金冰.德育渗透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
[2]吴亮亮.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15(7/8).
[3]高学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学周刊,2011(11).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外,还在每一课的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了各种的德育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习得了一些好的品德,具体如下:
一.帮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并在生活中自觉守交通规则。了解中西方交通规则的不同。
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简单了解国外地图的主要标识。
三.培养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的思想意识。了解有关文字记载方式的知识。
四.鼓励学生发展广泛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乐于助人与人交往的性格。
五.热爱生活,尊重他人劳动。
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求得良好的实际效果,这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找寻方法、途径,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促进道德内化,落实德育目标,促进学生自主的健康成长,现将这学期数学学科的德育渗透总结如下:
一、数与计算方面渗透品德教育
在“简便运算”的讲解中让学生通过体验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优化解题的策略,从而达到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对学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体验应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意识,和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总结的学习意识,渗透等量互换的思想,体会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通过学习小数的产生和在生活中的应用时,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发展史是人类进步的发展史;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通过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变化规律和小数的性质,体会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本身是运动变化的观点;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观点。通过比较大小,感受事物的相对性。
二、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渗透德育教育
三角形这个单元,是本册教学的难点或重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让学生经历探究数学的过程:猜测-实验-结论,感受数学思想在生活、学习中的应用,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想象猜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统计知识方面渗透德育教育 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总结归纳渗透德育
王 会
时间过得真快,眨眼间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教学过程,在德育方面有很大的收获。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周围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不认真学习,热衷于玩电脑、游戏机,甚至赌博等。要纠正这些不良倾向,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重要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注意方法上文道结合,做到自然妥贴,切忌生搬硬套,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恰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滋润万物,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体会:
一、主要成绩
1、结合所学数学教材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初中数学教材中也有很多反映这些辉煌成就的例子。如勾股定理、杨辉三角等。教师应紧抓这些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今数学家的事迹以及他们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适当向学生指出我国在现代科技领域的落后的方面,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信心。
2、利用数学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的出现和发展本身就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如: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方程与不等式,通过讲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对事物间存在的联系转化等观点。又如在讲授正数与负数,直线与曲线,常量与变量等,可以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的观点等。这样,数学教学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学生接受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3、结合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性、顽强性、创造性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对人类的要求更高,那么更需要学生具备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鼓励学生扎扎实实地系统学习知识。同时,通过几何证明题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独立思考以及严谨、有条不紊的科学态度
二、存在问题
大多数学生身上仍然有一种以我为中心的思想行为习惯。我行我素,心中无他人,心胸狭窄,这些不良习现象仍以各种补同形式存在着,它们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改进措施
1、继续坚持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提出,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之一应当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这为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2、继续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从细微处入手,教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健身,学会生活”,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形成内合力,共同教育好学生。
3、努力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树立为人类生活更美好而学习的远大理想。利用课堂主阵地,抓好德育渗透。
4、通过讨论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说身边的热点,谈身边的事情,把数学融于生活,把生活带入数学气氛中,让一切变得美好。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实际,拓展德育常规内容。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德育工作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只有不断地优化德育常规内涵。
6、根据学生心理,研究常规落实方法。空洞的说教不会产生有效的道德教育效果,对于中学生,寓教于乐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在常规落实的措施上,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蹲下来看孩子,采取合理有效、中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在活动中训练,在竞争中落实,激发热情,激励自治,鼓励自信,缓解焦虑。
7、密切联系社会、家庭,开辟“大德育”的广阔天地。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德育工作必须密切和家庭、社会的联系,积极推进“三结合”教育,广开渠道,努力营造“大德育”的氛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学生数学学习、家庭教育进行深入探究。
只要秉持着对学生的一种爱心, 一种责任心, 有机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学生自然就会信任你, 和你交朋友。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 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 努力为人民服务, 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那么怎样才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呢? 我认为可采用以下策略。
一、理解、尊重学生是德育的基点
新课程的学生观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发展的人, 是独特的人, 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而且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 也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 教育应该是温馨的, 可以沁人心脾, 润物无声。 关注学生, 在教育中要理解学生, 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思考学生, 这样才能拨动学生生命的“情弦”, 我们的教育方可绿意盎然。 处在成长阶段的孩子, 有时老师要蹲下去在孩子的高度理解他们。 教师要坚持 “扬长”教育, 看到孩子的优点, 赏识他们, 强化良好的行为, 帮助孩子增强进取的积极性和信心。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我们在关注学生学业的同时, 绝不能忽视学生心中的困惑, 在发现有不和谐因素时, 应及时交流引导, 让师生共同奏出和谐优美的乐章。
二、运用数学史料, 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多年教学实践证明, 在教学中有机插入爱国主义素材, 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培养其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 完善其人格品质。 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和世界上有重大贡献的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及从事数学研究的辛勤劳动、刻苦钻研、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 引导学生克服满足于现状的思想, 培养和训练他们勇于探索、 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使他们懂得为人类进步作贡献才是人生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 从而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
例如, 在讲解《勾股定理》三国时期吴国的数学家赵爽创制的“勾股圆方图”, 用数形结合得到方法, 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详细证明。又如, 讲解《相似三角形应用》一节时, 我采用了《九章算术》中的“四表望远”, 它记载了古代如何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 学生在体会着数学知识的历史延伸同时, 又赞叹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现代, 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 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 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 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 (1+2) ”定理, 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 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而且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三、利用教材内容,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提升学生的高尚情操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学本身也有无穷的美妙。 ”人们常说数学是万花筒, 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在数学教材中, 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许多几何图像就充满着无穷无尽的美, 闪烁着美的风采。 数学中还有更深层的美———数学概念的简单性、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 以及对称与和谐、简单与明快、奇异与突变。 黄金数0.618是现实世界中美的表现, 许多著名的建筑广泛采用0.618的比例, 好给人以舒适的感觉;生理学家认为, 当气温23摄氏度时, 人感到最舒服, 这时人的体温 (37度) 与气温之比正好是1∶0.618;一些名画的主题大都在画面的0.618位置;乐曲中较长的一段等于总长度的0.618……
例如, 在学习《轴对称图形》之后, 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 展示一些由基本图形翻转得到的轴对称平面图案, 让学生欣赏其中的动态美和对称美。 之后, 可以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典型实例了解并欣赏物体的镜面对称, 由此引申到人的镜面对称, 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的渗透与培养。 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轴对称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并加入平移与旋转, 体会对称与参差的和谐美, 并展示他们的作品。 学生通过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升华美的过程, 提高了审美素质, 发展了审美能力。
四、开展数学实践, 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 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 》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视为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实践由于其采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 因而非常适合学生合作观念的培养。
在教学中,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 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 ,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 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一种模拟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体验生活、体验数学, 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和机会, 引导学生亲手操作, 如测量、市场调查和分析、企业成本和利润的核算等。 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 这不仅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 学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 而且使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水平发生质的改变。
关键词:数学 德育 渗透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我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的职能、作用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德性资于学问,”反映的就是“学问”与“道德”的密切关系。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是思想品德教师的责任,同时对各学科任课教师也责无旁贷。
笔者担任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多年,认为可以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在教学之初,对教材进行全面思考和分析,选择有针对性、教育性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审美教育、学习目的教育以及个性品质方面的教育。
一、从数学资料、教学内容的选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数学历史悠久,许多古代杰出的数学成就在世界数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收录了许多这方面的生动素材。教师要深入挖掘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结合学科特点,介绍我国数学取得的巨大成就,古代数学家走在世界前列的数学思想和理论,我国对世界数学发展的重要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自信心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如: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勾股定理的国家;在对二项式定理的研究中,我国数学家杨辉发现二项式系数间的规律?——杨辉三角,要比欧洲最早的“帕斯卡三角”早了近四百年;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计算方法,称之为割圆术;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对π值的研究,当时精确到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比外国早了近一千年,他的数学论著《缀术》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开方术,线性方程组的理论,高次方程的解法都是世界上最早的。其中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值解法、联立方程的解法比西方同类解法早1500年左右,解方程舍未知数的方法比西方早500多年。
在现代数学发展中,也涌现了如苏步青、华罗庚、陈景润、吴文俊等都对数学做出的卓越贡献,其爱国热情为我们铭记。
二、从概念、定理、公式等内容的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源于实践,反映的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因此,数学中蕴含着大量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方法。如:从数学概念的产生及延伸、推广,从数、式、方程、函数的应用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等,可对学生进行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运动变化、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通过数学归纳法,极限等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特殊和一般,有限和无限的辩证关系,对学生进行量质互变观点教育。从数、式的正与负、加与减等的转化教学中,可对学生进行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观点的教育。通过三角函数及解析几何等内容的教学,可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数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运动、转化、联系、统一等观点的教育。同时还应结合教学内容,训练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演绎、概括、抽象、类比等方法。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分析为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形成科学思想打好基础。同时也将智育、德育有机结合,很自然地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注入学生的心田。
三、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思想家培根说过,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数学的美其实也是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故事。
数学语言,文字符号具有既简单又深刻的概括性;黄金分割等方法的和谐性;数学方法的统筹性。圆、正方形等优美图形的简单又深奥;圆锥曲线、对称式子的和谐、奇异,甚至每一个数学、字
母的统一作用……都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美、具体的美、和谐的美、统一的美、奇异的美等方面的审美教育。
另一方面,数学美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点金术”,人们把它喻为“阿里巴巴叫开山洞大门的神秘咒符”,它可以使学生解脱自认为中“苦役”的数学学习生活,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对美的追求和享受。
四、根据数学学科特点,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根据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政治思想教育,是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一个民族的昌盛、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同时他们又促进了数学的迅猛发展。数学的应用如此之广,数学的作用如此之大,足可见数学的重要地位。今天的中学生,是明天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因此,要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要使他们有历史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激发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好数学的热情。要使他们把远大的理想和现在的学习联系起来,为牢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从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数学是一门结构严密,系统性与逻辑性都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凡是通过数学推理的结论必须言必有据、一丝不苟、环环相扣。在学生练习中,要求学生要从讲究解题格式、步骤安排、书写整齐、清洁美观、努力寻求合理简捷的解题方法、对结果进行检验,找出错误的原因,并不畏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追求真理,自觉进行补救和改正等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言必有据的精神。数学来源于生产实践,因而是最讲真实的一门科学。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他们思维严谨、思考缜密、引用一个观点有出处,思考一个方法符合逻辑,经得起推敲。
(二)培养学生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数学的解题过程中,往往不是一目了然就知道结果和方法,尤其是一些有难度的习题,要求学生要独立思考不放弃,想方设法找出解题思路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不怕吃苦、锲而不舍、永不放弃、顽强拼搏的做事品质。
(三)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精神。一方面,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工作,比如认真备课与讲课,及时详细的批改和讲评作业,高质量的考试命题和准确无误的阅卷,百问不厌、耐心细致的课外辅导等严谨的治学态度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书写整洁规范、认真练习、质疑问难、有错必改;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作风。
(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对数学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深入钻研和探讨,通过将一个数学问题经过各种变换,转化而引入另外问题的做法;在讲解数学定理时,如:祖暅原理、杨辉三角等內容时,可讲述他们的生平和他们呕心沥血的研究过程,坚持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同时,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素材很多很多,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把德育贯穿始终,以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法制教育渗透总结
在本学期的工作中,我考虑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质,用适当的方法,适当的语言,适当的形式,向其展示法制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实用性,现将本期我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数学题中融入法制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我采用在编题时,结合时事,结合法制教育,把有关法制方面的资料编入题目中,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接受法制教育。在教学《纳税》时,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渗透《宪法》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针对法制教育
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主要渗透《宪法》第5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1条。
三、数学游戏涉及法制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这样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数学实践践行法制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在分类目标中指出:“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那么如何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在数学统计教学中渗透德育,下面就结合教学案例谈一下浅显的认识。
案例:在教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一课时,教材在94页提供了4种颜色的花,让学生统计喜欢哪种颜色的花。教学完例题,学生已掌握了初步的统计知识,教师安排了一个实践活动把统计知识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师:我们的学校是花园式的学校,你们在校园里都见过哪些树? 生:柳树、桃树、银杏树。师:你们知道这些树各有多少棵吗? 生:不知道。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块去统计校园里的树。
经过实践活动,师生共同收集、整理出了数据,银杏树22棵,柳树8棵,桃树12棵。
师: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你能想到什么? 生1:银杏树比柳树多14棵。生2:桃树比银杏树少12棵。生3:柳树和桃树共18棵。学生提出并解决了很多数学问题,教师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追问了一句:“在统计校园的树时你们还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们的学校很美,我很喜欢这个学校。
生2:我们的学校是花园式学校,我们要爱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师:我们的学校很美,我们要爱它。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从小就要学好它。
反思;
“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坚强的意志源于崇高的理想。”教师应通过生动形象的思想教育,以及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比如:案例中学生通过对校园里树木的统计,不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还受到了思想的熏陶,产生了爱校、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学习了统计后,还可以让学生统计塑料袋个数的活动,加深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且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丢弃塑料袋的行为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唤起他们的环保意思。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也可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可以培養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让他们从小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学生的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既可以让学生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
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作者单位 河北省阜平县城厢中学)
一、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
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内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数学特有的美学价值。比如,数学思想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很强,通过引导学生接触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数学内容的逻辑性很强,在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切实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意识;数学中也有很多概念、命题、定理的表述简洁明了,准确而深刻,在学生进行这些内容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缜密思维,条理思维,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切实的态度和敬业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挖掘中国数学史中的德育素材,进行德育渗透
爱国教育是每个国家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数学教育中,要充分我国灿烂的文化,向学生展示我国灿烂的数学古文化,使学生认识我国数学的悠久历史,体味到中华民族的渊博智慧,不断发展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发展学生的爱国精神。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积极向学生展示一些伟大的数学家,使学生从他们身上汲取奋斗的力量。比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介绍华罗庚在做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的时候,如何刻苦学习,熄灯之后还继续看书的刻苦的精神,介绍华罗庚是如何边看书边思考的,在碰到难点问题如何苦思冥想,解决问题的。介绍华罗庚是如何成为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的,通过华罗庚的故事,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要做出一番成就是需要具有献身精神的,通过这种素材培养学生的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精神,勇于攀登数学高峰,挑战数学难题的精神,这对于增加高中学生的学习斗志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
三、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主体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这样,才能全面发展学生的德育素养。教学过程进行德育渗透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第一,在创设的情境中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在教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之前,教师可以先创设一种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2008年9月25号,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的事件,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科技取得的重大成就,引起世人瞩目。通过这种情景设置,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神七发射标志我国航天科技取得又一次跨越式胜利,教师可以引入相关评论,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国家发展在重要性,增加学生努力奋斗的民族热情。
第二,通过创新学习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以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中心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多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活动,合作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比如,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方式阐释二次函数的性质,并作出它的图象。
要求学生能够按照解析式———性质———推断函数图象的过程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合作中攻克学习难关,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效认识到互帮互助合作学习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可以针对(1)定义域(2)开口方向(3)值域(顶点)及最值(4) 对称轴(5)单调性(6)奇偶性(7)零点(8)图象这些内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共同探究中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生认识的发展,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通过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第三,在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要抓住课堂评价环节,积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巧妙地对学生的优点进行突出,对学生的缺点进行更正,通过评价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如果在做题过程中,学生思维敏捷,做题严谨认真,教师就要对学生这种品质进行突出表扬,如果学生懂得合作,能够积极帮助学困生实现转化,教师就要对学生的这种助人品质进行表扬,如果学生能够主动探究,掌握方法,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这种态度给予高度评价,以正面的评价教学,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被关注的快乐,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但如果学生学习不努力,盲目或者是思想狭隘自私,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引导,使学生能够认识自己的问题,端正态度,认真学习,认真做人。
总之,高中数学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刻关注对学生的思想情感的引导熏陶教育,要能够使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教育的全过程中去,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道德品质,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品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中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提出了要从发展学生个性品质,挖掘数学德育素材,教学过程从德育渗透教育三方面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对于提升数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年级数学德育渗透计划
郭婷霞
三年级数学德育渗透计划
郭婷霞
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可以避免“应试教育”带来的重智育轻德育的不良影响。因此,将德育中的学习目的的教育,学习习惯教育和辨证启蒙教育等内容在贯穿在数学教学之中,通过德育教育来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本册实验教材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渗透:
一、结合数学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依据数学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因素,数学教材上的插图,用数学知识和一些数目材料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比如,小学数学课本上就绘有反映科学技术和四化建设成就的大型电子计算机,太阳灶,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南京长江大桥等图画,而这些图画又一般是与应用题结合在一起的,既具体又形象,很有说服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生动讲解,就能使学生感到祖国的伟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受到了爱祖国受社会主义的教育。
二、结合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是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外部动力,但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来看,单给他们讲这样的大道理是收效不大的,因为他们受理解能力的限制,所以,可以根据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数学这一事实,也可利用数学应用广泛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密切联系实际进行基本知识教育,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如学习计算时,设计买卖情境进行引入,当发现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就向学生讲清出错就会给生产和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失,学习时间单位的认识时,先向学生说明时间的重要性。如对军事家来说,时间就是胜利,对教育家来说,时间就是知识,对医学家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对农民来说,时间就是粮食等,让学生知道时间对各种人都有着各自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学会珍惜时间学习,又如,在用数学教学中,选用的题材也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像做好事,绿化种树,节约用水,用电,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积极锻炼等事例。这样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祖国建设联系起来。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中产生兴趣,从而萌发了为祖国的强盛和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的动机,激发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热情。
三、结合数学教学的常规性,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抓住一切时机,反复进行
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注意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专心听讲是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前提,上课时应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自控能力,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受外界干扰,不开小差,不搞小动作,认真听讲,积极探索,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认真书写作业的习惯,作业时必须严格训练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书写整洁规范,图画符合要求,审题认真全面,计算耐心仔细,并能自觉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3、意培养学生敢于正视困难,战胜困难的学习精神,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请教时,不马上给他们讲解,而是鼓励他们重新审题思考,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直到独立解决问题为止,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培养了独立思考,敢于挑战困难的精神。
四、本册实验教材的德育渗透措施: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实验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地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据此,在本册实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中,安排了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的教学。这些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育就是要把受教育者培育成为历史的继承者和新生活的开拓者,使受教育者尽可能多地占有先人创造的精神文化成果,使之能在一个较高的历史基点展望未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注意渗透德育方面的教育,争取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型人才。
一、在对待他人的态度方面
由于今天我担任的是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对学习的习惯、要求一概不知,所以对他们习惯养成也成了我教学中的重点,首先给学生灌输人人平等,互相尊重的思想,老师尊重学生,学生也要尊重老师,尊重他人,在他人发言时要学会倾听,见到他人时要主动礼貌问好。另外学会客观评价同学的优点与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还有同学之间要团结协作,学会与别人合作、相处,以及友好的竞争意识。
二、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教育
新课标下的实践教材,非常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意识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能力。所以我常结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及时融“得”于教。如,在学习了10以内数后,教材在练习题中安排了10位小同学排队报数的场景,让学生依次填出每位小朋友报的数,待学生填完后我及时提到:“看看这些同学站队多精神,你有什么感受?”一个问题问得学生个个神采飞扬,有的夸他们站的整齐,有的夸他们声音宏亮,还有的说到我们以后站队她要像他们这样,学生能说到这些我感到很高兴。再如,教学“第几”时,教材安排了公园门口的游客排队买票,谁也不抢不挤,相信孩子们认识到这一点后,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类似排队的情况他们会遵守秩序的。还有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教育学生主动动手去实践,才会发现真理,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教育学生养成早晨按时床,不赖床的习惯,并且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在教学“分类”时,教育学生做事要有条理,而且学会整理自己的学具、文具及书房等。还有在教学“9加几”时,借助学生开运动会的场景,教育学生要积极锻炼身体。
一、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
教师的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是有着重要影响的.一般说来, 具有一定人格魅力的教师, 其形象一定高大而感人, 他总会以其巨大的感召力和感染力去影响他的学生, 使学生产生向师性, 并以教师为榜样和楷模, 来进行自我人格塑造.这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讲:“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教师的思想、信念、品质、作风、行为等, 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耳濡目染地感染和熏陶着学生, 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美好的痕迹, 从而使学生的灵魂得到净化, 品质得到陶冶.这种身教比任何言教和规章制度的作用都大比如, 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 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 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课堂上, 老师那优美的板书设计、流畅的语言表达、自然的教学仪态, 不仅让学生学得愉快, 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 陶冶他们的情操, 而且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对老师的敬佩之情, 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 这样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榜样感召力.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 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 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 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
二、引导理解,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它反映了客观物质世界互相联系和运动发展的规律, 因而为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发展辩证思维提供了基础.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中含有的哲学因素, 以数学知识为载体,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为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
1. 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 渗透“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观点.
一切事物都有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当然不例外.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克服孤立静止的教学模式, 将学生组织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发挥原有知识的正迁移作用, 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数认识”的教学, 从“十以内数的认识”发展到“多位数的认识”, 教材是分段安排的,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旧引新, 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 分别突出不同的重点, 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多位数的读数方法.这样, 学生对数的认识就会逐渐深化.
2. 注意引导学生沟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观点.
数学是对事物、数形特征的高度抽象概括, 以它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反映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揭示数与数、数与形、形与形、四则运算之间、概念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实际问题.例如:加减乘除法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但教材只分别安排了“加减法关系”“乘除法关系”.为了深化认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不仅认识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而且认识到“加与乘”“减与除”之间存在着“转化”关系.
三、充分利用数学教材挖掘丰富的德育素材
我们现在使用的新教材中有许多的数学史料和插图, 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突出贡献, 如:“早在两千多年前, 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面积”“我国在两千多年前用算筹记数”“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大约在两千年前, 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数》中的方田章就论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约1500年前, 中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等等.组织学生认真阅读这些内容, 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教材中还有许多反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说服力的数据, 如计算长江长度的题, 当学生计算出长江长度后, 联系教材中介绍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使学生由衷地感叹“祖国的河山是多么壮丽”;又如, 在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一节时, 可举一些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数据,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以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四、充分利用数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 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 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 在教学时间单位“年、月、日”时, 可以让学生拿乒乓球演示, 让两名学生站在讲台上转圈演示“地球自转一圈是一日, 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是一年, 以及平年、闰年的形成”等.通过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活动, 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深, 记得牢.另一方面也使学生领悟到了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又例如, 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 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 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级所有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 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 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 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 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 相信这样一定会对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94-01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言:“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也必须肩负德育教育的重任,新的课程标准就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所以,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不仅负责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运算能力,同时,也要严谨地结合数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对学生的理解尊重是渗透德育的基点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而且,每个学生都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我们只有尊重理解学生,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的思考,学会赏识他们,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帮助他们树立并增进进取心和积极性,才能撩动学生生命的“琴弦”,以做到润物无声,才会使我们的教育绿意盎然。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如是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可见,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无从谈起,也包括数学教育。如果,我们能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以情感赢得情感,用心灵触碰心灵,就能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的愉快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及教师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每一节课,我们都做大量的课前准备,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这些,无疑会让学生领会到教师的责任感之强大,并为之产生敬佩之情,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适时实施德育
在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据明显位置,这就需要教师悉心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德育因素,在教学中适时利用它们进行思想教育,使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学习理解中。
1、列举中国数学光辉历史及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商代的甲骨文表明,当时已有比较完整的字系统。从1到10的每个整数,以及100、1000、10000,都有相应的符号表示,说明商代已经有了抽象的自然数概念。据《隋书》记载,他已算得1415926<π<3.1415927,祖率和密率,都是当时世界上的最好结果。祖率已精确到七位小数,保持世界纪录近千年。至于密率,堪称数学史上的奇迹。例如,我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就将《孙子算法》中的“化归法”引入教学中,使得学生在学完之后恍然大悟,原来“化归法”就是今天的“代入消元法”。从而使学生懂得我们祖先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世界奇迹,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在现代,我国的数学方面的丰硕成果也同样令炎黄子孙自豪。1965年5月,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院的刊物《科学通报》第十七期上宣布他已经证明了(1+2),即“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被称为“陈氏定理”。此外,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2、挖掘美育素材,实施美育教育
数学就是一个万花筒,更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其实,在数学教材中,同样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
如:水平线使人感到平稳、垂直线使人感到挺拔、斜线有运动感、折线有转折感、正三角形使人感到稳定、倒三角形使人感到危险、方形刚正、圆形则完满无穷……再如:圆是平面图形中堪称最为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是因为他的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体现出了一种更为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教师可以适时启迪: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我们每个人同样也是如此。这样,就用生动的语言将德育思想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三、挖掘数学品质,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特征
数学的理性的精神、缜密的思维方式,都是这一学科独具的魅力。教师要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文化,收到数学的感染,产生思想的共鸣,从而实现数学的德育功能,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问题。
1、守法自律的习惯
数学中的结论都是一种逻辑结果,而不是情感的宣泄,数学的每一步都必须遵循逻辑的合理性,这种规则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就是对秩序的自觉遵守,进而发展成为一种自律的习惯。
2、严谨的处事态度
数学中的概念、定理、公式等等都是最为简明严密的,不可能出现模棱两可的状况,从本质上说,去伪存真是数学思维的一个过程。所以,教师通过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训练,渐渐就会养成缜密的思维、严谨务实的态度。
总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虽然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要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努力挖掘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点滴之事,有机渗透,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2013版.
[2] 追求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李万军《中国德育》,2006(07)
1.发挥教材内容,自然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的重点放在把握教材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智育教育。结合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2.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
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教师只能结合教学过程,通过“渗透点”适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抓住了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知识点,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如教学负数时的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0米,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48米时,对学生适时进行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教育。
3.在练习训练中培养习惯
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其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也应得到更高的重视。健康的心理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育人育心,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品质的教育,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每位教师的责任。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同样也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责任。心理专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基本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要数学理论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基本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应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跟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突出数学教学的教育性,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呢?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有了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才有一定的方向。因此,我们在教学数学时,要注意联系实际,说明数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如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一节时,可举一些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数据,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以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以积极的态度期望学生,学生就可能会朝着积极的方向改进;相反,教师对学生的偏见也能产生消极的结果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关怀、鼓励和期望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愉快和振奋,对他们的学习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当他的学习目的尚不明确的时候,为关爱自己的教师而往往会成为他们的一种学习动力。在数学课堂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要求,从而对他们的也许不是很完美的回答给予真诚的肯定,对于那些被别人视为“差生”的学生身上的任何缺点,我们都能一分为二,从中找出一些“闪光点”而加以肯定,使学生从心理上将老师视为朋友,能够心悦诚服地听从老师的劝勉,同时也从教师的劝勉中找回自信心,这样的课堂就必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例如,在上完了圆锥体积时,我让班上的一位差生说一说已知圆锥的体积和高,如何求圆锥的底面积,在我的适当启发下,这位学生说出了计算的过程,虽然说的还不够完美,但是我却抓住机会当堂表扬了他,“看,这位这位同学回答的也很棒!大家给他一些掌声鼓励一下”,听到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位同学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显得非常快乐。从那以后,不光是他,就连其他几位后进生,以前在课堂上从没主动回答过问题的也经常争相勇敢的举起自信的小手,要求发言。
在教学活动中,还应注意“精讲多练”。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教学,主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自觉检查和看书复习2 的习惯。在此,我们教师要特别注意表率作用,既要言传,又要身教,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教学内容
以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方面。在此同时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数学的内容更多地倾向于理性化的知识,人文性相对要少一些。然而,我们仍能从中发现许多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数与代数一类的课,我们主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计算、估算能力;综合实践应用较多的课,我们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索,体验一下自己发现结论的喜悦与自豪感;图形认识一类的课,我们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像能力;统计与概率方面的课,我们可以增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例如“可能性”这一内容,我们就可以很自然地渗透公平性,平等互利等思想,培养学生平和的心态;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我适当加上一些与课文有关系的社会问题及有关知识等,以此培养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举一个例子:在学生学习有理数概念时,涉及到学习正负数的知识。这时,我以利用体温计等身边的一些东西举例说明正数与负数。最好的是向学生们讲一些有关中国重要的地理知识。比如说,“喜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被称为‘地球之巅’由于山顶经年积雪,气温很低。人们把它同南北两极并列,称它为地球上的‘第三极’。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就是一个正数。这样,学 生不仅灵活掌握正、负数据的概念,还学会了一个重要的地理知识,同时,还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不学好数学是不能在社会上立足的。
再如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中的读数教学。教材给了天安门广场、北京故宫、万里长城三幅图,在此可以将三幅图内容拓展。如天安门广场,我是这样给学生拓展的:“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天安门广场记载了北京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通过这些信息,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例如上《圆的周长》这一课 ,教师充分考虑了教材中有关祖冲之的这一知识,查阅资料,并将做成课件。当上到圆的周长计算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点时,教师揭示了圆周率的概念,同时利用课件,告诉学生关于祖冲之的一些知识。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的发现居然和伟大的数学家的发现一致,有一种“我其实也能成为数学家”的喜悦感;另一方面,祖冲之的发现比国外的数学家的发现要早 1000多年,作为一个中国人,自豪感油然而生,纷纷发表议论,体验作为中国人的优越感。
在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 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三、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数学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东西,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比如我在讲授“位置”一课时,把几何中研究的基本对象“点”与代数中研究的基本对象“数”联系起来,通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由它的两个坐标(横坐标、纵坐标)确定下来。由此加以引申,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实际上也有一些无形的坐标系,每个人进入社会后,就象平面内的点一样,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一般说来,个人的定位参数概括起来也有两个,即个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在这两个因素中确定定位高低、好坏的唯一能动因素是后天因素,那就说明个人在社会上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的后天努力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告诫学生,在这个人生观发展的十字路口,每个学生都应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为以后长大成才而努力学习。
另外,在学习折线统计图时,启发学生,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如同图象一样,有时平坦,有时崎岖;有时高潮跌起,有时低潮绵延,应始终保持冷静向上的人生态度,去经受成功与失败的考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与心理健康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与心理健康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数学是一门客观、精确的学科,本身充满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教育因素,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性(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爱学习,爱科学,坚持真理并为之奋斗的优秀品质,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如从数学概念上看:直与曲,已知和未知,精确与近似,循环与不循环,公约与互质,正比例与反比例等,均揭示了矛盾存在的普遍性;从数学运算上看:加与减,乘与除的关系,积与商的变化等内容,隐含着客观事物中的对立统一规律等等。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善于捕捉小学数学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德育渗透与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总之,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当中,这不仅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只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使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溶于教学过程中,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注意方法上文道结合,做到自然妥贴,切忌生搬硬套;做到量力而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只有持之 6 以恒、锲而不舍地寓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于教学之中,长期地熏陶、渗透,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大潘中心小学
卞洪刚
2012年12月3日
笔记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其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也应得到更高的重视。心理专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有了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才有一定的方向。因此,我们在教学数学时,要注意联系实际,说明数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教学内容
以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方面。在此同时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数学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东西,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与心理健康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与心理健康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
【六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学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二年级数学下册德育渗透计划10-15
四年级数学科德育渗透计划11-19
六年级上册渗透法制教育数学教案09-13
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教育工作总结05-28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10-31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09-20
六年级语文德育渗透计划09-17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06-25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09-11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下09-11